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作文教学中的践行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作文教学中的践行【摘要】“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核心。
有效的生活教育环境的创设,伴随着学生的活动,并在达成一致中,使我们的生活环境不断地走向真、善、美,真正实践着陶老所言的“放在社会的生活里,即社会磁力线里转动,便能通过教育的电流,射出光,放出热,发出力。
”因此,我们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让学生的作文表达生活,提炼生活中的乐趣,从而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走向生活,是新课程背景下落实作文教学目标的必然诉求,笔者引导学生走向生活,通过观察、实践,写生活作文,从此,学生的作文不再有胡编乱造、无病呻吟,而有的是鲜活的生活故事、真切的个性感悟,一路走来,且吟且思,收获着作文之“真”的硕果。
【关键词】作文教学;走进生活;练慧眼;诉真情1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理念的重新认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同时,语文新课标还指出:低年级学生对写话要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中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高年级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不难看出,实践性、真实性在语文包括作文教学中有着标志性的地位。
“作文即做人”,“文如其人”都说明这一个道理。
它要求作文应当是真我的体现,它不允许存在着虚假。
作文的弄虚作假,是对学生人格的扭曲。
写出自己的生活,写出自己的感受,作文才有灵性。
2走向生活,攫取生活的硕果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 这段富有诗意的话语,包孕着深刻而朴实的作文教学的志趣:生活是作文之本。
作文缘于生活,这既是事实,又是法则。
如何引领学生走向生活,攫取生活的硕果?2.1观察,炼就一双慧眼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要努力找出一点使你心动的东西来。
陶行知思想“生活即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实践论文
浅析陶行知思想“生活即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常常使我们想起陶行知和他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宝库中蕴涵的课程思想,可以丰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论。
陶行知先生在《晓庄三周岁》的报告中,把“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整套生活教育理论系统地确立了下来,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生活教育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164-01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包含三方面涵义:一是我们所过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须的一切东西,便是我们的教育内容。
二是生活与教育必须一致,否则就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三是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甚至必须与生活打成一片。
因此,我们在中学语文课改中,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着力构建生活化语文课堂,运用生活化教育资源,开展生活化语文实践,从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 语文课堂生活化,在语文学习中体验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教学应和学生心灵相通,语文课堂应和社会生活相融,使语文从“应试语文”、“课堂语文”走向“生活语文”。
1.1 教学要来自于生活,来自于自然社会陶先生所倡导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他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
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1.2 讲课要有新颖性和创新性,多角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谓“教学”即教学生学。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运用
· 2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南京市红山小学家长学校作为“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精神,根据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新动向,探索思路、研讨方法、培训家长,努力构建家校合作育人新模式,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学校领导重视,各项制度健全,部门职责明确学校重视家长学校工作,职能部门明确家长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并将其纳入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常规工作。
(一)建立家校教育新模式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形成以家长学校为中心,校务委员会、各年级家长委员会各司其职的家长学校教育模式。
学校专门成立了由校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联合“爱·自然·生命力体系”卓越父母研究院,签约开展“让每一个家庭笑起来——系列公益讲座”的合作项目。
(二)完善家长学校授课制度家长学校授课达到“四定”,即定计划、定课时、定时间、定人员。
家庭教育课程由学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并精心选拔一支由学校领导、工作站导师、德育骨干教师、法制副校长、优秀家长等组成的师资队伍,由他们举办讲座、解答家长的疑问。
(三)定期召开校务委员会学校定期召开校务委员会会议,研究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家长工作。
创立研究课题,研究新时期学校家教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确立研究计划和实施过程,促进家校合作,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家校有效结合,发挥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制订家长学校的教育专题家长课程主题包括“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理解孩子”“促进成长”“支持学习”四大方面。
将学生中时常出现的令教师和家长棘手的心理焦虑、逆反心理问题,以及后进生转化教育、劳动教育、艰苦奋斗教育作为家长学校研究和教育的重点,使家庭教育更深入学生实际,更有的…放矢。
(二)“家长大讲堂”学习学校计划地组织“家长大讲堂”的学习,采取文献学习、专家讲座、听课、参与活动、经验交流等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教学形式,定期开展活动。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学科教育我认为,我们的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才能使语文教学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使之发芽、开花、结果。
本人在实践新课程理念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对生活教育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做了初步的尝试与探索,现谈一些自己的粗浅体会与感受。
一、创设情景,在生活中观察语文来自于现实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我们要从大千世界中寻觅、捕捉现实背景,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回忆生活”或“模拟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学习语文。
许多课文的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不知其然的,教学时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加深对课文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对此,我们教师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这是任何封闭的课堂教学无法获得的!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的眼光看世界,为学生创设生动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悦中,在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注意,去观察,使他们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理解语文。
二、引导实践,在生活中体验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
”同样,对课文的体验也是如此。
陶行知先生极其重视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口号并将“知行”之名改为“行知”,可见其态度之坚决,立场之鲜明。
他认为“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则与方法是“教学做合一”。
其含义是“教的方法,应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应根据做的方法。
”教学就是通过“在做上学,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使学生自己会做。
”“教学做合一”的实质就是根据生活的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去教学,从而使学生获得生活实践所需要的真正的生活力、创造力。
同样《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述课程新理念时,“体验”一词用得是最多的,这足以表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语文教学中如何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语文教学中如何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作者:罗世识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4年第08期【关键词】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A-0101-01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提倡一切以儿童为中心,落实“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教育思想,就是要求教师把“教”与“学”“做”结合起来,让学生把课堂教学实践和实际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在生活体验中发现语文教学之美。
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从生活细节出发,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探索,以达到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知识的目的。
一、践行“生活即教育”(一)领悟教材中的生活内涵陶行知先生说:“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要将课堂限制于教材,而要把课文中的词语、句子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在生活中体验语文,通过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听一听的亲身实践,懂得语文就是对生活的描写,个人的生活体验也要通过语文来描述,从中真正感受到生活中的语文魅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四册《找春天》这篇课文时,笔者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到野外实地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自己眼中的春天,并在语文课前进行交流。
学生在找春天的过程中获得了各种感受,有的说找到了一群小蝌蚪;有的说找到了春天是红的,桃花笑开了脸;有的说春天是绿的,柳树抽出了嫩芽,小草探出了头……学生从资料的收集,到亲自观察,在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的美丽,体会到了找春天的乐趣,自然领悟了课文的内涵。
(二)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观点中的精华,他一直奉行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与其社会实践、生活经历分不开,只有让学生积极体验生活,有意识地在社会生活中汲取知识的养料,从直观感知中收获理性的感悟,把生活中的人、物、事、景与语文知识有效连接起来,让生活素材成为生动的学习素材。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原名陶文浚。
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主张。
陶行知在积极进行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过程中了,从我国的国情和教育现状出发,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
这一理念以“做即動手也就是实践”为核心,具有主体性、创新性和实践性三大特征,对于解决现今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启发意义。
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理论内涵陶行知认为,教育者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怎样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小学语文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方法,牢记常用的生字生词,为以后遇见的知识和现象进行分析和探索,陶行知主张“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
强调教与学都以“做即动手”为中心,理论必须与实践结合起来。
陶行知先生提出“在做中教的是先生,在做中学的是学生”。
该理论再次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的目的是有利于实践,实践产生的问题是我们要研究探索的主题就是教的对象,实践就是要去探究。
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现实意义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蕴含的思想与小学听说读写改革理念不谋而合。
陶行知指出教学要教会学生学习,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最终目标是要求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小学语文教育目标注重让学生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而检验的唯一手段是“做”即实践。
在现阶段素质教育大背景之下,小雨语文教育应努力实践陶行知倡导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真正做到在做中学,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主动探究和学习知识,在做中教,教育方法改教授法为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三教学做合一,教学互动,学相长,在实践中实现知识的积累和传承。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1. 引言1.1 陶行知及其“教学做合一”思想陶行知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位伟大教育家,他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在语文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陶行知认为,教学要贴近生活实践,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实际需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他主张教育者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实践活动来学习,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教育要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当今小学语文教育中,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传统的语文教育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要使语文教育更加有效和有益,必须融入“教学做合一”的理念,通过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00字内容到此结束】。
1.2 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小学语文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情操等方面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往往过分注重对知识的灌输,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
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甚至出现了“恐语症”的现象,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往往偏重于死记硬背和填鸭式教学,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影响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育中也存在着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课堂呈现方式雷同等问题,缺乏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发展和潜能的挖掘。
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亟待改善和提升,需要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们不断探索创新,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语文素养。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摘要:陶行知曾明确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经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让语文教学内容变得更为丰富,让语文教学模式得到有效创新。
本文将紧密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提出几点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希望可以借此文和业内展开有效交流,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小学语文;实践策略在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生活即教育思想占有核心地位。
在新课改背景下,为让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一、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是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的首要工作,只有在生活化教学理念下,才能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树立教学语言生活化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使用学生理解的生活化语言,弥补小学生存在阅历不足、理性思考能力差等问题,加深学生的文本感悟,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应利用生活化无声语言,即使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肢体动作辅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让语文课堂教学具有童趣;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应树立情感体验生活化理念,小学生生活情感体验较为缺乏,理解语文知识可能存在一定困难,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主动挖掘阅读文本情感,并将其转化为学生理解的语言,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阅读、热爱祖国之情[1]。
二、丰富生活化教学内容为将生活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积极丰富生活化教学内容。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应用语文文本作者生活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多种优秀文本内容,此类文章作者多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励志的成长历程,在课堂中应用此类内容,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作者,领悟文本内涵,进而充分认识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应用课文生活内容,小学语文课文中,其故事情节多具有紧张曲折特点,同时可以折射出一定文化意境,表现出真实生活情景,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活内容,带领学生进行感悟体会,可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质量,如在《朱德的扁担》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文本描绘时期的相关历史片段,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最后,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学生生活内容,对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生活、学习兴趣点予以高度关注,保证融入内容对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具有积极影响,如在《葡萄沟》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构建生活情境,向学生提出“喜欢吃葡萄吗?我国有一个生产葡萄的地方,大家想去看看吗?”等问题,以吸引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清晰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摘要]:陶行知教育思想历经几十年对我国的教育深深地影响着。
我国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制定都参照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尤其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思想对现代学生的教育影响深远。
生活处处有语文。
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将阅读教学与认识世界,体验情感、感受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要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
反思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师是在教课本,而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设计与展开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难以成为丰富学生生活的渠道,反而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回归生活。
我国在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下培养的人才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
农村与城市教育理念以及对新课标的认识程度有一定的差距。
[关键词]:生活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影响【引言】杜威认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
”“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
陶行知作为杜威的学生将生活教育论提高的一个新境界。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①“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
”②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
教育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不仅可以获得充实的内容,而且可以使教育对生活真正能发挥伟大的促进作用。
所以说:生活教育的目的首先是指向社会的、民族的、整体的、为人民生活向前、向上需要的、为民族、为大众求解放、谋幸福、培养“生活力”的教育。
将陶行知的的生活教育理论运用于语文教育对整个国名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活即教育-----因材施教是生活教育的重要体现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需要因材施教”,他曾给因材施教以形象的比喻:“培养创造力要像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
浅谈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他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就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浅谈。
一、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是指教学与生活、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他强调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实践活动去学习,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而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1. 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陶行知提倡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教育要贴近生活,小学语文教学也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地考察,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诗意的自然风光,感受自然界的美好,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的感知和体验。
2. 结合故事教学,增强阅读兴趣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结合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通过故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生活,理解道德,培养审美情感。
通过讲故事、编故事、演故事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情感。
3. 进行实践写作,培养语文能力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实践写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写作技巧,培养语文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日记写作、游记写作、作文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语文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5. 开展语言游戏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语言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语文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词语接龙、成语接龙、语言俏皮话等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习语文知识。
三、小结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生活教育思想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呢?一、注重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的一生不仅仅需要的是知识的积累和成就的追求,更需要情感的投射和生命的互动。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和体验,引导他们积极乐观,关爱他人,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课堂中的诗歌朗读,情感体验等方式,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体验到情感教育的温暖,从而更好地去理解生活,感悟人生。
二、关注人际交往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已经成为了一项不可缺少的技能,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人际交往的培养。
例如,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学生之间的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孩子们学会与人相处,学会沟通交流,学会尊重他人,培养他们的友善心态。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小学生们可以真正地体验到生活教育的真谛,并在日后的成长中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注重生活体验生活教育的核心在于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通过对生活的体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生活体验的感受和体会。
例如,在教学范围中引入大量的生活案例,通过让学生们接触到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去探索生活中的知识,加深他们对语文文化的理解和掌握。
生活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面对生活,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快乐地学习,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四、注重树立积极心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陶行知教育中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之一。
建立孩子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信任自己的判断力,相信自己未来的美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自信都是我们教师的任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树立正面积极向上的思想,让他们从小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把“我能行,我要行”这种积极心态贯穿到他们的生活中去。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是非常必要的。
不仅仅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好地探索生活的真谛,不断拾级而上。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作者:薛华来源:《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刊》2020年第07期【摘要】目前,在我国小学教育中,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我国整体教育行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引导教育变得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促进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应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能让教学过程更加贴合学生特点,促进学习效率。
本文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研究,让生活走入课堂,将生活再现到语文教学中。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小学语文;教学策略陶行知教育思想很多,核心精华体现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上,生活教育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陈旧的教学方式,改变了理论和实际相背离的教学现状,落实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命题的教育理论,實现了现代教育的创新发展。
小学语文和生活紧密关联,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合理应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能让学生真正感悟到语文的博大精深,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拓展学习空间。
一、让生活走入到语文课堂中来小学语文教学和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来源于生活,同时也为生活服务,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中明确表明:生活是教育内容之一,在生活中寻找教育,为了生活而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捕捉现实,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精彩。
语文课本中包含了很多学生了解的生活现象,同时也包含完全陌生的人、事、物,小学语文教师要培养自身敏锐的感受能力,发现并利用生活中能和语文教学相结合的现象,让生活成为语文教材,在语文学习中感悟生活。
例如,在教学内容《乌鸦喝水》这一课时,教师通过准备素材,如水杯、石子等,营造良好的生活教学氛围,再为学生播放幻灯片,演示乌鸦喝水的故事,最后通过演示,绘声绘色地讲解文本内容,让学生面对生动的画面感受文章内涵,全身心地融入到语文教学课堂中。
二、扩展语文教学课堂,让语文走进生活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提出了一个观点——“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对引导学生亲自加入到社会实践中的教学理念的重视,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认为,要将“教学做合一”作为“生活教育”的根本原则和方法,根据学生实际的生活需要来融合教学,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使学生真正地获取知识,完善口眼手脑并用的能力。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时代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育在结合新的教育思想的前提下,与实际生活对轨,而不是墨守成规。
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必学科目,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素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为了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技巧,文章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了陶行知生活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措施,供学者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引言:小学是学生打下语文坚实基础的最佳时机,近年来,关于语文的话题越来越多,语文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了让学生在语文的海洋中徜徉,语文教学需要进行适当的变革,引入生活教育思想,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乐趣。
语文源于生活,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能够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显得至关重要。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1.教学方法使用错误教师在意识到需要改变教学方式的前提下,没有运用正确的教学思想,导致课堂效率不高,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
教师需要意识到引用适合学生学习心理的教育思想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深刻投入课堂学习。
2.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教师设置的课堂内容不够吸引学生的上课注意力或者缺乏一定的新意,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上课氛围较负面化,单靠教师单方面的授课,没有学生的参与的课堂是低效率的。
3.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思想生活教育思想在教育中的运用程度之高,可以看出其所存在的必要性。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思想,没有意识到适当改变教学思想的重要性,导致课堂进程方向错误,学生产生困倦心理,无法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
二.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1.添加生活元素至语文课堂由于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业中度过,缺少对生活的一定时间的接触,基于此教师可以添加生活元素至语文课堂,帮助学生一方面能积极学习,另一方面能与现实生活对接,了解相关方面的知识,拓展知识面。
在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在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摘要: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浪潮,让学生成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学习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
关键词:质疑创造力生活教育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拙。
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由此可见,“问”对于学生来说何等重要。
在语文教学中巧妙设置问题,注重互动教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语文课堂变成一个放飞思维、张扬自我、展示能力的乐学天堂。
一、鼓励质疑,促进互动。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陶行知认为: “有了疑难,就是成功的一半,疑难是创造之师,是学生追求真理、创造的内驱力,有了它,教师勿庸频挥教鞭,学生仍自进不息。
”可见,敢于质疑,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们老师应当学会保护学生的当堂质疑表现,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思考的好习惯。
由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主动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去。
比如,如果你是文章作者,你想告诉读者什么道理?如果你是老师,你想让大家掌握哪些内容等等。
我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不断地给自己提问题,给同学提问题,创设质疑情境,让大家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好习惯,解决疑难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使课堂教学成为“生疑—质疑—释疑”的环环相扣的过程。
使语文课堂教学高潮迭起,从而形成师生互动的热烈氛围。
二、言论自由,发挥学生创造力陶行知先生说:“小孩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创造性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核心。
随着知识经济到来,人们创造能力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培养创造型人才是知识对教育的必然要求,陶行知指出: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课程教育研究2024年第2期教育·前沿陶行知先生曾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这一言论表明了教育和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中加入生活元素的重要性。
同时,生活教育思想也是课程改革的主题之一,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可以将教学内容和生活相互关联,将知识生活化。
据研究显示,在教学内容中融入生活元素可以让课堂活动变得更加有趣,若是脱离生活元素,课堂活动会变得枯燥无味。
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活力和对语文的学习热情,教师一定要针对具体内容,融入适配的生活元素。
另外,生活化教学还能为学生打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逐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升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一)教学过程存在流程化现象虽然课程改革已经贯彻落实,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小学语文课堂活动中的其他问题。
众所周知,无论是课程改革之前,亦或是之后,教师在开始教学前都会针对教学内容自定教案,根据教案来讲述课程。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方案简单,教师只将自己需要讲述的知识讲完即可,并且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却不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导致一部分学生丧失学习自信,即使在学习过程中有问题也不会主动询问教师,但是在现代化教学模式下,教案逐渐丰富,涉及的内容多样化,但教师也只是根据教案来讲课,整个教学过程看上去像排练过一样,更像是在看黑白电影,缺少了鲜艳的颜色。
比如针对一篇文章,教师会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在实际教学中要求学生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出现答案错误的情况便逐一讲解,课后设计一些作业,这样的流程已经是固定式,不够新颖,导致学生学习活力下降,教学质量自然也下降。
(二)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一部分教师虽然可以做到这一点,在教学工作中采用一些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但是效果不太理想,原因是学生长期处在被动学习的环境中,短时间内无法适应这样的转变,习惯了教师的自问自答,将问题抛到自己面前却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这对语文知识的有效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陶行知是我国的教育学家,其提出的教育思想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
若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充分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提问教育教学的积极性。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借助有效的措施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这是学生提升学习成绩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下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地将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阅读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将来的阅读学习做好铺垫。
基于此,本文主要就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教育从业者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用陶行知教育思想转变阅读教学的理念为了更好地将陶行知教育思想运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教师改变自己的教育思想,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为阅读教学提供更好的指导。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提倡教师对学生创造以及想象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这样的教学思想需要引起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并且在阅读实践过程中将这种思想进行实践。
同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提倡将生活与教育进行结合,把生活提升到教育的水平,注重对学生学习思维的拓展。
所以,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有必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的灵感,学生逐渐在课堂上发挥出自己的主体作用,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能够得到提升。
其次,在陶行知看来,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进行激发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
目前多数学生的阅读学习需要建立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学生普遍缺乏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因此,根据陶行知的教学思想,小学的语文教师需要逐渐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上,将被动的学习行为变为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创造力,这能够实现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摘要:陶行知先生是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笔者在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过程中,深切地感悟到其博大精深。
学习他的思想,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学运用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他提出了很多切实有效的教育思想,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指导。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即“生活教育”,他主张教学应该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综合运用自身的固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
要实现生活教育这一理念,就应该在教学中提高对实践的重视,通过教学做合一的方式将课堂教学的成果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能力。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不仅具有完备的理论体系,也有相应的操作方法,因此,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能够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重视实践的部分,正好与素质教育理念下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一目标是相一致的。
在新课改不断深化实施的过程中,如何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已然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问题。
在语文实践教学活动中贯彻落实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能够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运用语文阅读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学科是一个内涵及外延都极其广泛的学科,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语文,生活中语文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而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学正在变得枯燥、单调、无趣,孩子们被困在狭隘的课堂教学的牢笼里,他们对语文的兴趣正逐步丧失。
陶行知曾有过一个恰当的比喻,说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一只鸟放在林子里面;"教育即生活"将教育和生活关在学校大门里,如同一只鸟关在笼子里。
如何创造一片"林子"让鸟儿自由飞翔?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恢复对语文的兴趣,如何使学生真正领悟到语文的博大精深和它无处不在的魅力呢?需要我们每个语文老师从生活出发,从实际出发,变语文的小课堂为生活的大课堂,变头顶的小天空为生活的蓝天。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小学张卫华小学语文课可以说是小学生的启蒙课程,是伴随小学生快乐成长的重要平台。
语文课来自生活,生活是语文的载体。
拼、读、写,每样都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而正是语文这样贴近生活才使得刚刚步入学校的小学生更容易进入语文课堂。
陶行知先生作为我们国家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教育问题上提出了许多理论,很多都是非常适用于我们小学语文课堂。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他理论中的因材施教、“教学做合一”和“生活即教育”在我们语文课堂如何利用。
一、抓住特点———因材施教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处于笼统的状态,不明白理解的意义,只是简单的记忆所见所闻,大多数都以模仿为主。
同时在性格方面,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增长,他们试着用自己的思维观察这个世界,不再仅仅以父母和老师的话为标准进行判断,而是不断将自己和周围的同学和小伙伴进行比较,再做出判断。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逐渐在心中构建自己的情感体系,其中道德情感也越来越成熟,他们渐渐明白控制自己的情感。
而这个时候学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教育对培养他们最初的情感、价值体系至关重要。
教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利用小学生们的特点,因材施教?我觉得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十分受用于小学语文课堂。
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还处于最初级的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认真的观察每一个孩子,了解他们的特性,然后因材施教。
比如学生A平时好动,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听老师讲的内容。
他的关注点往往是课堂以外的东西,他们乐于观察窗外的小鸟,而不是黑板上的粉笔字。
这些特点是很多小学生都会有的,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注意他们的关注点在哪里。
在讲课时就多多拿这些关注点举例子。
那么就能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到老师的身上,他们会惊讶的发现原来老师也会讲到小鸟的故事,老师也是知道我窗外的秘密的。
而对于有的学生可能比较认真,会坐的端端正正听老师说的什么,那么我们就可以多鼓励他们,以他们为例来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学陶,师陶,创设精彩的语文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践行陶行知思想研究
学陶,师陶,创设精彩的语文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践行陶行知思想研究发布时间:2022-05-17T08:04:07.862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1月33期作者:赵群清[导读] 陶行知关于将教学融进日常生活的思考赵群清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大新镇古文小学 537305摘要:陶行知关于将教学融进日常生活的思考,是今天我们对教育学所研究的一种很重要的思路。
在学校语文教育的发展过程当中,语文老师们需要更加关注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学理论,并同时将这一教育学理论融进实际教育之中,使学校语文课充分地发挥自身的魅力与特点,从而让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
这篇文章就是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学说入手,对小学语文课堂作出了必要的剖析与探究,并简要论述了怎样在学校的语文教育当中,运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学说。
关键词:小学语文;陶行知;生活教育引言:在学校的语文课堂当中,如果语文老师们可以很好地运用大量的语文教育资源形成了一种相对开放性的语文课堂,那么成为语言学习者主体的学生们,就可以利用这种教育资源得到了很好的语言拓展训练,同时也就可以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去运用这种知识资源,将语文教育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将语文教育具体到日常生活之中,并以此带动他们的综合素养向飞跃型发展。
学生们这一人群相较于其他人群,更为注重他们的心理发展状况以及对未来的生存计划,还有更多的自由和独立,更有个性。
与他们父亲的学生群体相比,他们不再把老师视为知识和权威的源泉,而是有力量和信心质疑老师的教学方法。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本了解陶行知先生是一位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它有着十分渊博的教学知识和思想认识,是一个世纪新时期中国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经验和指导。
在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发展过程当中,语文老师一定要借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也一定要理解陶行知先生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教育理想。
陶行知他的教育学说思想,一共包括以下一些主要组成部分:"生命即教学""社区即校园""教学做一体",这三者缺一不应,并且互相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我们应该从整个观点审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论。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通过深入分析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内涵,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实践策略,包括将生活情境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参与、以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等,以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实践策略一、引言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对于现代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生活教育思想强调教育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主张教育要贴近生活、服务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内涵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认为,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对象。
教育应该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2、社会即学校:陶行知反对传统的封闭式教学,主张将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
他认为,社会是一个更大的学校,学生在社会中可以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3、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强调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主张在做的过程中学习、在学的过程中实践。
他认为,只有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实践策略1、将生活情境融入课堂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生活情境融入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学习描写景色的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去过的美丽地方,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学习描写人物的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物,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
通过将生活情境融入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2、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参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作者:范景花
来源:《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刊》2019年第12期
【摘要】?生活教育思想是陶行知先生教育体系的核心,论述了教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为当下各门课程教学指出了一条生活化的教学之路。
本文基于小学语文教学,就如何践行生活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研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教育思想;教学策略
生活是语文知识孕育的沃土,也是知识实现价值的最终归宿。
生活与教学具有紧密联系,这点通过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可以得到有效论证。
特别是小学生的学习时间尚短,自主学习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还没有得到快速发展。
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更加要注重发挥他们的感性思维,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有效结合,这样才能顺利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挖掘教材内容,让现实生活融入课堂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的内容就是生活,教育要融入生活。
”这充分表明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教育与生活之间的辩证关系,尤其是倡导教育要从服务现实生活出发,并要融入现实生活环境中,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生活化教育的目标。
同理,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期间,教师要注意立足于语文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精彩镜头或画面,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氛围,让他们可以切实体验到教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这样更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也真正贯彻落实了“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思想,尤其是不可空讲大道理或说大话,必须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满足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需求。
例如,在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展写作的过程中,为了可以使他们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水果”的形象,教师可以直接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现场展示苹果、橘子、梨等一些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水果实物,让他们可以直观地观察这些水果的外形,闻一闻它的气味或品尝下它的味道,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和感受到水果的外在特征与特色,才能够使他们写出更加真实的作文内容。
又如,在《乌鸦喝水》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由结组,然后为每个学习小组分别分发矿泉水瓶、石子、水等一些材料,指导学生按照教材上面乌鸦的喝水方法进行亲自动手实验。
由于矿泉水瓶和石子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所以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和学习兴趣,也实现了让现实生活融入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最终可以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过程深化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联系生活实践,将课堂搬入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