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评析及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摘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深刻影响了当代教育理念。
本文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核心观点、实践意义以及在当代教育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陶行知强调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倡以生活为教材,以生活为课堂,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知识和技能。
他认为教育应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当代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指导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践能力培养,促使教育回归生活、回归本质。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当代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重要性、内涵、核心观点、实践意义、应用、启示、借鉴。
1. 引言1.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性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生活教育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生活教育理论还强调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自立和自主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性在于提倡以生活为根基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为当代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2. 正文2.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包括许多重要观点和理念。
他强调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本的教育方式,要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这意味着教育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成长,使教育和生活相互融合。
陶行知强调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生活素养,而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他们能够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杰出教育家和教育家。
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主张教育要贴近生活,深刻影响了中国教育界。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将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入手,探讨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一、生活教育思想的内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他认为,教育应当从生活走向生活,贴近生活,根植于生活。
他主张教育要面向生活,以生活为载体,使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和认识社会和人生。
他强调“生活即教育”,提出了“教育要服务于生活”的观点,认为教育应当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还包含了对学校教育、学科教育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他主张教育要以学生的生活为依托,洞悉生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用的人。
二、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1. 教育要与生活相结合陶行知强调“生活即教育”,认为教育应当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汲取滋养。
这一思想对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教育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将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找到生活的影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利用生活案例,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增强学习的真实感和亲和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3. 打破学科界限,整合生活教育资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主张打破学科界限,整合生活教育资源。
这一思想对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教育教学要突破学科条条框框,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整合各种生活教育资源,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全面、自由地发展。
教学内容要以生活为载体,注重跨学科的整合和交叉,促进学科之间的互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4.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陶行知强调教育要以学生的生活为依托,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评析及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评析及启示摘要: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实践家,他否定了实用主义教育观,创造了“生活即教育”理论,为旧中国的教育探索了一条新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对当今的教育教学改革十分有益。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评价启示一、引言陶行知(1891---1946),近现代中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杰出的教育实践家。
早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留学美国,在伊利诺大学获文科硕士学位,又在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研究教育,获“都市学务总监资格”文凭。
回国后,即以毕生的精力投身于教育事业,致力于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的教育新路。
从20世纪20年代始,他抱着救国救民之心,推行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运动。
他是当今世界所知晓的中国教育家。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从陶行知600多万字的著作中,精心挑选了约200篇最基本也是较为重要的教育名篇,其内容包、括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师范教育思想、幼儿教育思想、普及教育思想和德育思想。
针对中国传统教育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的现状,陶行知先生主张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强调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受到教育。
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关于“生活即教育”,他是这样说的“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并且说“生活决定教育”。
在他看来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
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J.杜威(1859---1952)是美国19世纪末20 世纪初最伟大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
当时美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大工业的出现客观上要求劳动者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具有适应生产大变动的多方面的才能。
然而,当时美国的学校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都是承袭欧洲大陆和英国的学校传统,形式主义的,呆板的教育占统治地位,杜威的实用主义即在此种背景中产生。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摘要】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力,关注情感和品德素养的培养,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重视实践和体验的教育方式。
这些理念对当代教育有着重要启示,教育需要更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以生活教育的理念来改善当代教育质量。
通过引入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念,可以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需求,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生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当代教育,重要性,独立性,创造力,情感,品德素养,轻松,谐和,学习环境,实践,体验,个体差异,发展需求,教育质量,启示。
1. 引言1.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20世纪中国教育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他提出了许多与当代教育理念相契合的观点和方法。
陶行知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而非仅仅是传授知识。
他强调教育应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将学生的身心发展放在首位。
陶行知主张通过实践和体验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体验和探索。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品德素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让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他们成为真正有担当、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舒适的氛围下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他认为,教育不应该仅仅是死记硬背,而应该是一种愉快的体验,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当代教育也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通过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生活教育的理念可以帮助改善当代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2 当代教育的现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当代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家、思想家和作家,他被誉为中国教育的“爱因斯坦”,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独到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教育有着深远的启示。
本文将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出发,探讨其在当代教育中的意义。
陶行知是一位非常注重生活教育的教育家,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以生活为载体,以生活为中心,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他主张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生活技能,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重视情感教育。
陶行知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情感,因此情感教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他倡导教师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感和社会情感,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二、注重实践教育。
陶行知认为,知识是通过实践才能得到巩固和提高的,因此提倡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他主张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义务劳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三、重视生活教育。
陶行知主张将教育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生存、自理和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
他提倡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生活常识,使他们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可以为当代教育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陶行知的情感教育理念对当代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情感沟通的能力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素质。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感和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具备良好的情感素质,成为社会中的有益之人。
陶行知提倡的实践教育理念对当代教育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当今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需要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生活实践教育陶行知感悟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他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性。
在当今社会,生活实践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本文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谈谈对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的感悟。
一、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应该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会到“生活即教育”的真谛。
1.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从孩子的兴趣、爱好、习惯等方面入手,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
2.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例如,参加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等,既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又能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3. 校园生活校园生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
在学校,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
同时,要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二、社会即学校陶行知先生认为,社会是教育的延伸,学校教育应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会到“社会即学校”的内涵。
1. 利用社会资源社会资源丰富多样,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教育服务。
例如,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增长知识;参加企业实习,可以了解社会,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2. 重视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
我们要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关注社区建设,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
例如,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关注社区环境,共同维护社区和谐。
3. 互动式学习互动式学习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我们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等,与他人交流、分享,共同进步。
例如,参加辩论赛、知识竞赛等,可以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1. 引言1.1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陶行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教学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生活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力和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通过深入了解和应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可以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使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发展,最终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
生活教育思想将对教育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为培养新时代的人才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2. 正文2.1 认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提倡生活教育,认为教育应该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实践能力。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应该以生活为基础,通过生活中的经验和实践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主张教育要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会知识和技能。
陶行知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实践和体验。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陶行知提倡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强调教育要贴近生活、注重实践和体验、尊重学生个性,这些思想对当代教育教学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倡导生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未来的发展需求。
2.2 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1. 教育目的:传统教育侧重于灌输知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注重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而生活教育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技能。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1. 引言1.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性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倡导以生活为本、以实践为主的教育理念。
这种教育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准备,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知识。
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生活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解决实际问题、发展个人才能,从而成为有社会责任感、有创造力的未来栋梁之才。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对当代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1.2 对当代教育的影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教育的影响可以说是深远而广泛的。
在当代教育中,陶行知强调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倡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这与当今教育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注重个性成长的理念是一致的。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生活情感和人文素养,这与当代教育追求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方向相契合。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影响还体现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上。
传统的教育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和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
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倡以生活为课堂,以实践为主导,这种注重学生体验和实践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被当代教育所接受和采纳。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教育的影响在于推动了教育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模式的转变,强调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为当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和实践经验。
2. 正文2.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1. 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品格为重点。
陶行知认为,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界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提倡以自我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品德,培养他们成为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陶行知强调将教育与生活联系起来。
他认为教育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他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实际生活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陶行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品德。
他认为学生的品德教育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学生的人格品质是决定他们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他主张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团队合作精神、责任感等品质,让他们在独立、自主、民主的人格基础上成长。
陶行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他认为学生应该成为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而不是被动接受他人思维的人。
他主张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自主选择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陶行知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和教育与社会的联系。
他认为教育应该立足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他主张学校应该与社会联系密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对当代教育的启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提醒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育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品德,重视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倡导教育与社会的联系。
在当代,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也提醒我们,在教育中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道德素养。
只有良好的品格和道德修养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也提醒我们,教育要注重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
学生应该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陶行知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作家,被誉为“终身教育先驱”。
他提出了许多关于生活教育的理论,对当代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强调以生活为基础的教育。
陶行知认为,生活是最好的教材,教育应该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他提倡以生活为基础,通过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第二,强调培养自主、独立的人格。
陶行知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个性发展。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有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特质,使学生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陶行知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出发,通过学习将其内化为知识和能力。
他提倡教育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使学习变得有意义和有吸引力。
第四,提倡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和评价体系。
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和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差异。
他主张从学生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和实践的学习方式。
他反对应试教育,强调评价应该是全面、客观和个性化的。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教育应该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第四,教育应该多样化,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差异。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对生活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对中国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情感体验和道德品质,提倡以生活为根基、以实践为主体的教育方式,这为当今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强调以实践为主体。
他认为,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获得知识、技能和品格的培养。
这一思想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和实践,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强调情感体验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一种情感投入的体验,而不是单纯的知识输入和技能训练。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在学习中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情感品质,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强调以品德教育为核心。
他认为,学生的品德素养和道德品质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只有在品德教育基础上才能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教师还应该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做学生品德教育的模范和引导者。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
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努力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
社会各界也应该共同努力,关注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国家的未来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教学思想及其启示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教学思想及其启示第一篇: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教学思想及其启示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教学思想及其启示陶行知先生,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为我国现代学前教育和教育思想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他的教育思想宝库中,生活教育理论便是其中璀璨的一颗。
它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探索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学理论的努力。
生活教育理论虽然对普通学校教育都不适合,但却符合学前教育的一般理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先生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共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其次,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重要主张,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
再次,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又一重要主张,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
鉴于各方面的原因,本文将对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作以简单论述,以及所引发的一些小思考。
一“生活即教育”与“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传统教学的最大浪费是由于儿童完全不能把在校外获得的经验我完整地、自由地在校内利用。
同时另一方面,他在日常生活中又不能应用在学校学习的东西,那就是学校与生活的隔离。
”在杜威看来,教育必须关注现实生活,教育是儿童生长于发展的过程。
因此,教育应该使儿童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并在生活中培养民主与生活的能力。
所以,杜威主张在学校中引进一些社会活动,使学生在社会活动中通过获得经验来学习掌握书本知识。
在理论上,杜威并不反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但他更重视儿童经验与书本知识的整合。
与杜威有别,陶行知则提出“生活即教育”这一命题。
在陶行知那里,他把教育看成是生活原本应有的东西,不是外加于生活之上的东西,由此,他强调了教育与生活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他看来,教育若不能通过生活来进行,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如果要体现其对生活的改造作用,也必须通过生活来进行。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陶行知,中国教育家、思想家,被誉为“最伟大的教育家”。
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对当代的教育教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格、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本文将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启示。
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观点。
他认为,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教育应当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这意味着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上,更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能力。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这对于教育教学而言,就是要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进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陶行知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他提出,“教师要以爱心和人格来感化学生”,并强调“教育者要用真诚的爱去教育孩子”。
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了教育者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要从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特长出发,全面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
在教育教学方面,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陶行知提倡了“体验式教育”。
他认为,学生应当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来获取知识,而不是单纯地接受书本的灌输。
他提出,“学校必须给学生提供歌唱、体操、劳动等实际经验,以丰富他们的生活”。
这种体验式教育思想强调了学生要通过实际操作来获取知识,而非纸上谈兵。
在教育教学中,就要注重实践性强、体验性强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陶行知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
他提出,“最重要的不是要培养多少的专门人才,而是要培养真理、善良、美好的人”。
他认为,人的品质和道德修养对于人的成功和幸福至关重要。
在教育教学中,就是要重视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注重教师的道德榜样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界的著名教育家,他的生活教育思想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肯定。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强调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人格品质
和社会责任感。
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对于教育教学有着深远的启示和影响。
本文将从陶行知
的生活教育理念出发,浅析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陶行知强调生活教育,注重学生的生活技能培养。
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贴近生活,
引导学生了解和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他主张通过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生活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对于教育教学而言,这就意味着教师应该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自己的
生活技能。
陶行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传授
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公民。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引
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为社会、为他人
贡献自己的力量。
陶行知提倡采用个性化教育的方法。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应该因
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创造能力。
在教育教学中,教
师应该注重发掘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他们的创
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培养。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陶行知是中国教育家、教育学家、教育家、教育心理学家、革命家和作家。
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对于教育目标、教学理念、教育方法和师生关系的思考和建议。
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来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一、教育目标陶行知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他提出了“三维教育”的概念,即智力教育、体育教育和美育。
他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不是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
他认为,教育应该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这种教育目标的设定能够使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更加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教学理念陶行知提出了以“生活化”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他认为,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学习,并且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他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他提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更加生动有趣。
这种教学理念的提出,启示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生动和生活化。
三、教育方法四、师生关系陶行知强调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的关系。
他认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他主张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交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成长,与学生建立心灵沟通,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交流。
这种师生关系的建立,使教学更加平等、民主和和谐,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和谐发展。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有着深远的启示。
他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应该贴近生活,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多样化的教育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小学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小学教育的启示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生活教育理论强调生活与教育的紧密联系,提倡以生活为中心进行教育,对于小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本文旨在探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小学教育的启示,以期为当前小学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概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核心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人人是创造之人”。
这一理论主张教育要与生活紧密结合,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创新性和社会性,为小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小学教育的启示1.打破应试藩篱,注重生活实践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提倡“生活即教育”,要求教育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小学教育中,我们应打破应试教育的束缚,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和成长。
例如,通过组织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生活,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倡全面培养,关注个性发展4.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
在小学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道德品质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在合适的教育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5.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造潜能6.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认为“人人是创造之人”,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在小学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探索新知。
例如,通过开展创新性课程和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视角分析现行教育制度问题当前小学教育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强调应试、缺乏个性化教育、忽视实践环节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视角,我们应深入剖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寻求有效的解决策略。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浅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的启示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和民主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入手,深入探讨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一、关于生活教育的理念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概念,是指通过生活中的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习,以生活体验作为学习的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精神。
在陶行知看来,这种生活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方式,它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生活教育是教育的全过程,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对教育教学的启示1. 贴近生活,关注学生身心健康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师应该从学生生活出发,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对于教育教学而言,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 培养实践能力,注重动手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主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调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
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动手实践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感受和体验所学知识,从而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实践中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培养科学精神,注重实践创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倡导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倡实践创新。
教育教学需要重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启发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探索未知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发展,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评价陶行知
评价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启示。
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1891 一1946 年)于1926 年“乡村教育”运动和1927 年创办晓庄学校是提出的著名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
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内涵十分丰富。
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
从生活的横向发展来看,过什么生活也便是在受什么教育;从生活的纵向发展来看,生活伴随人生始终。
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陶行知始终把教育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考察,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经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一方面,生活决定教育,表现在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方法都为生活所决定,是为了“生活所必需”;另一方面,教育又能改造生活,推动生活进步。
“生活即教育”所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所反对的是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
尽管它在生活与教育的区别和系统的知识传授方面有所忽视,但在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另一重要主张,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
首先,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其次,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
也就是说,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社会即学校”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对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有所改变。
传统学校与社会生活脱节,学生孤陋寡闻,而以社会为学校,使得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可以大大地增加,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能力。
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及启示
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及启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认识自我:陶行知强调要认识自我,使自己能够从内心深处去感受生活的真谛,并以
此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
二、追求真理:陶行知认为,要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就必须追求真理,以真理为准则,去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以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三、把握时机:陶行知认为,把握时机是认识自我和追求真理的基础,只有把握住时机,
才能更好地去认识自己,追求真理,实现自我。
四、积极乐观:陶行知认为,要想实现自我,就要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即“以乐观的态
度面对生活,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现代人有着重要的启示,即要认识自我,追求真理,把握时机,
积极乐观,以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实现自我
价值。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陶行知(1879年-1946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文化人,被誉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奠基人”。
陶行知主张“以生活为中心”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以培养学生健全发展为目标,以生活经验和实践为基础,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的一种教育方式。
他认为,生活是最好的教材和最严格的教师,生活经验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他提倡学以致用,注重实际操作和实践体验,强调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
陶行知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他认为,教育应该使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他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竞争的挑战。
陶行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他认为,教师应该尊重和关爱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空间和发展机会。
他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以不断追求个人的成长与进步。
陶行知重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和互动。
他主张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社会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他提倡学校与家庭、社区的紧密合作,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一方面,他的理论强调以生活为中心,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经验,鼓励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培养能力,这与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相吻合。
他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这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契合。
在当代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借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实际经验,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的价值。
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评析及启示摘要: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实践家,他否定了实用主义教育观,创造了“生活即教育”理论,为旧中国的教育探索了一条新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对当今的教育教学改革十分有益。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评价启示一、引言陶行知(1891---1946),近现代中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杰出的教育实践家。
早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留学美国,在伊利诺大学获文科硕士学位,又在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研究教育,获“都市学务总监资格”文凭。
回国后,即以毕生的精力投身于教育事业,致力于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的教育新路。
从20世纪20年代始,他抱着救国救民之心,推行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运动。
他是当今世界所知晓的中国教育家。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从陶行知600多万字的著作中,精心挑选了约200篇最基本也是较为重要的教育名篇,其内容包、括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师范教育思想、幼儿教育思想、普及教育思想和德育思想。
针对中国传统教育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的现状,陶行知先生主张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强调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受到教育。
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关于“生活即教育”,他是这样说的“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并且说“生活决定教育”。
在他看来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
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J.杜威(1859---1952)是美国19世纪末20 世纪初最伟大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
当时美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大工业的出现客观上要求劳动者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具有适应生产大变动的多方面的才能。
然而,当时美国的学校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都是承袭欧洲大陆和英国的学校传统,形式主义的,呆板的教育占统治地位,杜威的实用主义即在此种背景中产生。
杜威的教育思想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主张“教育即生活”,反对传统的“课堂中心”。
他认为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教育是不断地改造经验,重新组织经验的过程。
根据这一思想,他宣传“教育即生活、不是生活的预备”的理论,并由此提出“学校即社会”,他主张把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搬到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去,使学校成为一个“雏形的小社会”。
(2)主张“学生中心”,反对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
杜威说:“在学校里学生的生活成为决定一切的目的,凡促进学生成长的必要措施都集中在这个方面”。
他说:“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场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
(3)主张“从做中学”,反对传统教育的“书本中心”。
杜威认为,“在做事里面求学问”,比“专靠听来的学问好得多”。
学校课程的真正中心应是学生本身的社会活动,学生应“从做中学”,从自身的活动中去感受新知。
为此,他提出要以生活化和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传授的知识。
陶行知师从于杜威,但决不照搬仪型杜威,陶行知把杜威的教育理论加以改造,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
其要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做中学”。
根据生活教育的理论,晓庄师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开荒,自己建茅屋,做什么事,就读什么书,还走出校门参加村里的农协会和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
这样就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及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
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才干和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有农夫的身手,有科学的头脑,有改造社会精神的乡村教师。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1919年和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杜威来华访问和讲学,在他的学生如胡适、陶行知、蒋梦麟等人的大力宣传下,极大的推动了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进而掀起了一些知识分子教育救国的热潮,陶行知便是其中的一员。
然而,经过若干年的教育实践,陶行知深感处处碰壁,进而觉悟到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必须要有适合自己国情的教育理论;同时,在哲学的根本问题上,他认识到不应该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而应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他还将自己的名字“陶知行”改成“陶行知”,以字示志,也表明自己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不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翻版,二者是有根本区别的。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
在这一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教育观,“社会即学校”是领域论,“教学做合一”则是方法论、是核心。
他在《生活教育》一文中写道:“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因此,我们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
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是毕业……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中又指出:“什么是生活?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
我们此地的教育,是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
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
以前有人说,礼(即行为习惯)是养成的,那是与生活即教育相通的。
”陶行知说:“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
学生、先生也可以多起来,因为在这样的办法下,不论校内校外都可以做师生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社会即学校”并不是把学校和社会的大环境等同起来,而是要求学生面向社会,学习内容来源于社会,培养对象服务于社会,到社会中去学习。
社会所需要的,就是学生所要学习的。
陶行知的这一观点遭到了反对派的“学校消亡论”等责难。
其实这一观点是承“生活即教育”而来的,是要办大众教育。
实际上陶行知并没有把无边的社会当学校。
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哪一个不是有目的,有制度,有教材,有校舍。
③“社会即学校”阐述的是一种教育思想,而不是一种机械的形式。
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
这一提法实际上就是注重实践。
他在办学中一向主张学校既不能培养“人上人”的剥削者,又不能培养“人下人”的奴隶,而只能培养“人中人”,使每个人受到教育后,都能“做工、求知、管政治”,做国家的主人。
因此,陶行知在办教育中非常重视实践活动,在他创办的一系列学校里,要求学生手脑并用,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④。
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是以“做”为中心,“教的方法是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是根据做的方法。
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先生在做上教是真教,学生在做上学是实学。
”倡导学用结合的又一例证是,晓庄学校图书馆的名字叫“书呆子莫来馆”。
陶校长反对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
陶行知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做出了很大贡献。
陶行知与杜威都是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去研究教育现象的,但“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却包含着迥然不同的内容,陶行知曾经郑重声明道:我的生活教育是真的,杜威的生活教育是假的,“拿生活教育来说……可发现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主张‘教育即生活’;另一种主张是‘生活既教育’。
我……把生活教育的特质指出来;……使大家知道把假的生活教育和真的生活教育分别出来。
”杜威宣称,他讲的教育是“建立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的教育”,认为“教育与个人经验之间”是“有联系的”他的“新教育哲学信奉某种经验的实验的哲学”,他的“进步教育急迫的需要一种以经验哲学为基础的教育哲学。
”四、生活教育理论的重大意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整个思想体系的主体部分。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这一基本理论的理解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董宝良、周洪宇主编的《陶行知教育学说》对过去学术界的种种误解和曲解作了深入辨析,他们认为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既不是把教育和生活划等号,把教育原始化、低级化,也不是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翻版"。
它的实质是强调生活与教育的一致性、共通性,主张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
这种解说显然更符合陶行知的原意。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教育学说,也是一种社会改革学说。
它在当代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现代科学的教育观与人生观,在今天的教育改革大潮中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胡国枢阐述了它的"三全"功能:一是扫除文盲、普及教育、治愚与治穷相结合的"全民教育";二是促进国家现代化、民族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全程教育";三是建立"合理的人生",实现人类的最后解放,培养全面发展的"真人"的"全面教育"。
章开沅、唐文权指出它在当前至少在三方面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一是中国教育改革必须顺应世界潮流;二是教育必须深深地切入社会生活;三是必须大力发展基础教育。
(2)救国思想和人民思想始终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体系的最底部的积淀层。
就其教育救国思想而论,郭齐家、熊贤君认为,其形成与他对人生道路的抉择是相一致的。
他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救国论"者,在于他并非认为只有教育才可以救国,而是借教育为一方阵地来从事救亡图存的事业;就其人民教育思想而论,日本的斋藤秋男和美国的蔡崇平认为,陶行知整个人生哲学表现了人民性,是一种"人民教育家"与"大众诗人"共存的人格特征,代表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认识人民大众并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时代主流。
(3)陶行知的教育革新理论和教育立国、依法治教的思想,对于我们推动当代的教育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阎广芬、阎国华提出,陶行知教育革新的三原则,即为人民服务,因时变革、不断进取,遵守育规律、重视科学的原则,是宝贵的教育遗产,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金林祥、张伟认为,陶行知从教育立国的观点出发,强调人格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同时又主张教育必须依靠法律予以保证,依法治教。
他的这些主张反映了中国教育的客观规律,与社会主义教育是一脉相传的,所以有着普遍的惜鉴价值。
(4)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进步的教育理论,不仅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而且也有现实价值。
如董宝良、陈桂生、熊贤君认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蕴含着许多合理因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它已经达到了它所能达到的思想高度,是近代以来中国教育家在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教育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最为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