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

合集下载

林木育种名词解释

林木育种名词解释

林木育种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林木育种学:是研究林木群体的遗传结构、改良方法、优良品种(类型)的选育与繁殖的理论及技术的科学。

2、个体改良:以细胞学为基础,以改变个体的基因型,培育出优良个体为目的的育种方法。

3、群体改良:以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为基础,以改变群体的基因频率,使群体平均数得以提高,培育出一个优良群体为目的的育种手段。

第二章林木选育技术基础1、物种(species):物种是由形态相似的个体组成,同种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并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而不同种间杂交则不育。

(林奈-瑞典科学家)2、形态学种:指分类学家在物种分类时采用的方法,主要形态上相似,有一定的分布区域的群体称为一个种。

3、生物进化(evolution):指生物在遗传、变异与自然选择作用下的演变发展、物种淘汰和物种产生的过程。

4、种群或居群(population):由分布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个体组成的群体。

5、地理小种(geographic race):由遗传性状相似的个体组成的种内分类单位,有共同的祖先,占有能够适应的特定地域。

6、生态型(ecotype):同一物种内因适应不同生境而表现出具有一定结构或功能差异的不同类群。

7、地理(种源)变异:一个树种分布在广大地区,由于突变、环境的自然选择和隔离的作用,分化并产生了种内不同的地理生态种群,这就是地理(或种源)变异。

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变异。

8、立地间的变异:在一个种源区内,由于立地类型的差异而产生的一些变异。

9、林分间的变异:在相似的立地条件下不同林分间的差异。

10、个体间的变异:在同一林分中不同个体间的差异。

11、群体:指一群个体间可以进行随机交配的许多个体的总称。

12、群体的遗传结构:群体中各种基因的频率,以及由不同的交配机制所形成的各种基因型频率在数量上的分布特征。

13、基因型频率(genotype frequency):在一个群体中,某一特定的基因型个体占个体总数的比率。

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教学

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教学
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教学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群体改良的概念与原理 • 轮回选择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 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教学的结合应用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群体改良是一种通过选择和繁殖 具有优良特性的个体来改善整个 群体的方法。
02
轮回选择是一种常用的群体改良 技术,通过连续多代的选育和繁 殖,逐步提高群体的整体性能。
维能力。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教学在提高学生成 绩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地提高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教学在实施过程中 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特点, 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轮回选择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 性化学习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和课堂互动性。
的教学方案。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增强学生参与度
两种方法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 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 素养和教学能力。
结合应用的案例分析

01
案例一
某高中英语课程中,教师采用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英
建议未来研究进一步探讨群体改 良和轮回选择教学在不同学科、 不同年级、不同地区的应用效果,
以验证其普适性和有效性。
建议未来研究关注如何将群体改 良和轮回选择教学与现代教育技 术相结合,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
果和学习效果。
建议未来研究关注如何将群体改 良和轮回选择教学与其他教学方 法相结合,以探索更加科学合理

林木育种名词解释

林木育种名词解释

林木育种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林木育种学:是研究林木群体的遗传结构、改良方法、优良品种(类型)的选育与繁殖的理论及技术的科学。

2、个体改良:以细胞学为基础,以改变个体的基因型,培育出优良个体为目的的育种方法。

3、群体改良:以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为基础,以改变群体的基因频率,使群体平均数得以提高,培育出一个优良群体为目的的育种手段。

第二章林木选育技术基础1、物种(species):物种是由形态相似的个体组成,同种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并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而不同种间杂交则不育。

(林奈-瑞典科学家)2、形态学种:指分类学家在物种分类时采用的方法,主要形态上相似,有一定的分布区域的群体称为一个种。

3、生物进化(evolution):指生物在遗传、变异与自然选择作用下的演变发展、物种淘汰和物种产生的过程。

4、种群或居群(population):由分布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个体组成的群体。

5、地理小种(geographic race):由遗传性状相似的个体组成的种内分类单位,有共同的祖先,占有能够适应的特定地域。

6、生态型(ecotype):同一物种内因适应不同生境而表现出具有一定结构或功能差异的不同类群。

7、地理(种源)变异:一个树种分布在广大地区,由于突变、环境的自然选择和隔离的作用,分化并产生了种内不同的地理生态种群,这就是地理(或种源)变异。

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变异。

8、立地间的变异:在一个种源区内,由于立地类型的差异而产生的一些变异。

9、林分间的变异:在相似的立地条件下不同林分间的差异。

10、个体间的变异:在同一林分中不同个体间的差异。

11、群体:指一群个体间可以进行随机交配的许多个体的总称。

12、群体的遗传结构:群体中各种基因的频率,以及由不同的交配机制所形成的各种基因型频率在数量上的分布特征。

13、基因型频率(genotype frequency):在一个群体中,某一特定的基因型个体占个体总数的比率。

(整理)★作物育种学总论

(整理)★作物育种学总论

第1章作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2.从作物育种的角度,简述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自交的遗传效应1.保持纯合基因型(自花授粉作物良种繁育的依据)2.使杂合后代基因型趋于纯合,并发生性状分离,每自交1代,杂合基因型减半; 杂合基因多,纯合慢?【杂交育种、纯系(自交系)品种选育依据】3.后代生活力衰退杂合基因型作物自交后代生活力衰退(自交衰退);自花授粉作物杂交种也有衰退现象。

异交的遗传效应1.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2.增强后代的生活力。

3.根据品种群体内个体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以及个体间基因型的情况,可将不同的品种归纳为哪几种群体类型自交(纯)系品种(pure line cultivar)杂交种品种(hybrid cultivar)群体品种(population cultivar)无性系品种(clonal cultivar)第2章种质资源1.名词解释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 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

起源中心:凡遗传类型有很大的多样性且比较集中、具有地区特有变种性状和近亲野生(栽培)类型的地区。

初生中心:最初始的起源地(原生起源中心;)次生中心:作物由原生起源中心地向外扩散到一定范围时,在边缘地点又会因作物本身的自交和自然隔离而形成新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多样化地区。

原生作物:人类有目的驯化的植物(小麦、大麦、玉米、棉花等)。

次生作物:与原生作物伴生的杂草,当其被传播到不适宜于原生作物而对杂草生长有利的环境时,被人类分离而成为栽培的主体作物(燕麦和黑麦)。

遗传多样性:基因库或基因银行(gene pool,gene bank):指储备的具有形形色色基因资源的各种材料。

初级基因库( gene pool 1 ):资源材料间能相互杂交,正常结实,无生殖隔离,杂种可育,染色体配对良好,基因转移容易。

次级基因库( gene pool 2 ):资源间的基因能转移。

存在生殖隔离,杂交不实或杂种不育,须借助特殊育种手段实现基因转移。

作物育种学(第十三章)

作物育种学(第十三章)

群体间改良轮回选择法
半同胞相互轮回选择 全同胞相互轮回选择
第五节 雄性不育性 在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一.隐性雄性不育性 在大麦、小麦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二.显性雄性不育性 在小麦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一.隐性雄性不育性 在大麦、小麦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不育 所需性状 的品系 A F1 F1 F1 F1 F2 F2 F2 F2 不育、可育 不育、可育 不育、可育 不育、可育
第一季 将入选的基因型,保留部分种子,其余 的种植在隔离区内,自由授粉,分别收 获天然多交的种子。 第二季 测定配合力,选出配合力最高的基因型 5-10个。 第三季 中选材料相应的原始个体或系统的自交 后代,种植在隔离区内自由授粉,这一 世代称综合-0(syn0) 综合-0天然多交的种子混合,在隔离区内繁殖, 称综合—1
1.群体内改良的轮回选择
(1)表现型轮回选择 (2)半同胞轮回选择 (3)全同胞轮回选择
(1)表现型轮回选择
在异花授粉作物中,根据单株表现型, 进行周期性的选择。 第一季:根据表现型选择优良个体。 第二季:优良个体中的种子混播,尽可能 进行株间互交,每一互交组合获 得的种子等量混合,即形成第一 周期群体
三.群体改良的原理: 利用群体进化的法则 , 通过异源种质的合成,自由交配、鉴 定选择等手段,促进基因重组, 不断打破优良基因与不良基因的连锁, 提高群体优良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提高育种效率和育种水平。
第三节 基础群体的建立
一. 基础群体的选择 二. 基础群体的合成
一.基础群体的选择
1. 开放授粉品种 包括:地方品种和外来品种 2. 复合品种 复合杂交品种 3. 综合品种
二. 群体遗传学基因平衡定律 ——Hardy-Weinberg定律 1.在一个完全随机交配群体内,如果没 有其他因素干扰,则各世代的基因和基 因型频率保持不变。 2.在任何一个大群体内,不论基因频率 和基因型频率如何,只要一代的随机交 配,这个群体就可达到平衡。

《作物育种学总论》试题库1

《作物育种学总论》试题库1

《作物育种学总论》试题库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绪论1、品种不是植物学上的类别,而是农业上的类别。

2、品种是植物学上的最小分类单位。

3、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4、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在植物进化的许多方面存在矛盾。

5、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在植物进化上的作用是一致的。

6、现代育种学是人为控制生物遗传变异的科学,是人工进化的科学。

7、作物育种学专门是研究选育作物优良品种理论的科学。

8、优良品种一般都具有地区性和时间性,在不同的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由于生产和生活的要求不同,对品种的要求也不相同。

作物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9、只有有性繁殖才能产生种子。

10、自花授粉作物品种群体的遗传稳定依靠个体基因型的纯合来保证。

11、异花授粉作物品种群体的遗传稳定依靠群体内个体间的随机交配来保持。

12、异花授粉作物品种群体的遗传稳定依靠个体基因型的纯合来保证。

13、一般自交作物自交退化轻微,异交作物自交退化强烈。

14、一般自交作物自交退化强烈,异交作物自交退化轻微。

种质资源15、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的频率较高。

13、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隐性基因的频率较高。

17、贮藏保存主要是用控制贮藏时的温、湿条件,来保持种质的生活力。

18、贮藏保存主要是用控制贮藏时的O2和CO2,来保持种质的生活力。

19、保存种质资源的目的是维持种质样本的一定数量。

20、现代的遗传育种研究不但要利用现有的品种资源,而且要进行染色体工程、基因工程,所以也将种质资源称为遗传资源。

21、遗传育种上将保存种子的地方称为基因库。

育种目标22、稳产性主要体现在抗病、虫性方面。

23、稳产性与广适性的意义相同。

24、稳产性与广适性的意义不一样。

25、稳产性是指年际间不因气候条件的变化,使作物产量发生波动。

26、广适性是指作物品种适应的地区范围比较大。

27、稳产性是指作物品种适应的地区范围比较大。

作物育种复习题

作物育种复习题

《作物育种学总论》习题第一章育种目标1.名词术语:育种目标、生物产量、经济产量、收获指数、株型育种、高光效育种2.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有哪些基本要求?3.制订育种目标的原则是什么?4.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有哪些?5.怎样才能正确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育种目标?6.为什么通过矮秆育种能提高作物的单产?7.针对你所熟悉的某一地区制订某一个作物的育种目标,并说明其理由。

第二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1.简述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的花器构造及开花习性。

哪些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有利于异花授粉?哪些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有利于自花授粉?2.结合具体作物简述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3.农作物品种有哪些类型、各有哪些基本特性?4.不同类型的品种群体的育种特点是什么第三章种质资源1.概念解释:种质资源、起源中心、初生中心、次生中心、原生作物、次生作物、遗传多样性中心、基因银行、初级基因库、次级基因库、三级基因库2.简述种质资源在作物育种中的作用。

3.简述本地种质资源的特点与利用价值。

4. 简述外地种质资源的特点与利用价值。

5.Vavilov起源中心学说在作物育种中有何作用?6.如何划分初生中心与次生中心?7.试述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与鉴定方法。

8.建拓作物基因库有何意义?如何建拓作物基因库?9.建立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有何意义?如何建立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10.发掘、收集、保存种质资源的必要性与意义何在?第四章引种与驯化1.引种驯化的概念及基本原理是什么?2.影响引种的因素和引种规律是什么?第五章选择育种1.试述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及程序。

第六章杂交育种1.杂交育种按其指导思想可分为哪两种类型?各自的遗传机理是什么?2.为什么说正确选配亲本是杂交育种的关键?有何重要意义?3.如何理解杂交育种亲本选配的四条原则?4.选用遗传差异大的材料作亲本有何利弊?如何理解双亲来源地远近与双亲亲缘关系远近的关系?5.为什么要求双亲应具有较高的配合力?6.为什么说杂交方式是影响杂交育种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杂交方式有哪些?试说明在单交、三交、四交、双交等杂交方式中,每一亲本遗传比重如何?为什么在三交和四交中要把农艺性状好的亲本放在最后一次杂交?7.解释系谱法、混合法、衍生系统法、单粒传法,简述它们各自的工作要点。

第十四章 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

第十四章 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

继续在隔离区
互交或开始第
二轮选择
第一轮改良群体(C1)
测验种× S0
轮回选择基本模式
轮回选择的基本方法包括三个阶段: ①从原始群体中产生后代系 ②根据有重复的小区试验评价后代系 ③选择最优后代系进行相互杂交,通过
重组形成新群体。 这是一个轮回,如此循环进行,直到群体 的目标性状达到预期的水平。
成功的轮回选择应达到的要求: • 原始群体得到改良,其平均表现超过原 始群体。 • 改良后的群体的遗传变异范围并不减低
第三节 基础群体的建立
一.基础群体的材料选择
考虑到目标性状群体遗传变异度、平均 值、加性效应值。
开放授粉品种 包括:地方品种和外来品种
复合品种( composite variety ) 和综合品种( synthesis variety ) 优良品系 杂交后代的合成群体
二. 基础群体的合成
第十四章 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
2016.04
主要内容
群体改良的意义 群体改良的原理 基础群体的建立 轮回选择法 雄性不育性在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杂种群体改良的其他途径
第一节 群体改良的意义
一.概念
群体改良(Population Improvement) : 通过对被改良的群体进行周期性鉴定 选择、人工控制下在群体内自由交配, 增加优良基因的重组,改变群体基因 和基因型频率,提高群体中有利基因 和基因组合的频率,以改进群体表现 的方法。
二、群体改良的原始材料
(1)自由授粉品种、综合品种、地方品种及 多个自交系的混合体。
(2)自交作物
三.群体改良的意义:
保持后代遗传基础广泛, 注重基础群体的 改良,使它常用常新。
1.创造新的种质资源 将不同种质的优点结合起来,合成或创造 出新的种质群体,扩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丰 富基因库;并不断提高基础群体的优良基因频 率,有助于打破不利基因与有利基因的连锁, 从而提高优良基因型的频率 2.选育优良的综合品种 3.改良外来种质的适应性

作物育种学总论习题

作物育种学总论习题

作物育种学总论习题《作物育种学总论》习题第一章育种目标1.名词术语:育种目标、生物产量、经济产量、收获指数、株型育种、高光效育种2.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有哪些基本要求?3.制订育种目标的原则是什么?4.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有哪些?5.怎样才能正确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育种目标?6.为什么通过矮秆育种能提高作物的单产?7.针对你所熟悉的某一地区制订某一个作物的育种目标,并说明其理由。

第二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1.简述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的花器构造及开花习性。

哪些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有利于异花授粉?哪些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有利于自花授粉?2.结合具体作物简述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3.农作物品种有哪些类型、各有哪些基本特性?4.不同类型的品种群体的育种特点是什么第三章种质资源1.概念解释:种质资源、起源中心、初生中心、次生中心、原生作物、次生作物、遗传多样性中心、基因银行、初级基因库、次级基因库、三级基因库2.简述种质资源在作物育种中的作用。

3.简述本地种质资源的特点与利用价值。

4. 简述外地种质资源的特点与利用价值。

5.Vavilov起源中心学说在作物育种中有何作用?6.如何划分初生中心与次生中心?7.试述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与鉴定方法。

8.建拓作物基因库有何意义?如何建拓作物基因库?9.建立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有何意义?如何建立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10.发掘、收集、保存种质资源的必要性与意义何在?第四章引种与驯化1.引种驯化的概念及基本原理是什么?2.影响引种的因素和引种规律是什么?第五章选择育种1.试述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及程序。

第六章杂交育种1.杂交育种按其指导思想可分为哪两种类型?各自的遗传机理是什么?2.为什么说正确选配亲本是杂交育种的关键?有何重要意义?3.如何理解杂交育种亲本选配的四条原则?4.选用遗传差异大的材料作亲本有何利弊?如何理解双亲来源地远近与双亲亲缘关系远近的关系?5.为什么要求双亲应具有较高的配合力?6.为什么说杂交方式是影响杂交育种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杂交方式有哪些?试说明在单交、三交、四交、双交等杂交方式中,每一亲本遗传比重如何?为什么在三交和四交中要把农艺性状好的亲本放在最后一次杂交?7.解释系谱法、混合法、衍生系统法、单粒传法,简述它们各自的工作要点。

群体改良-雄性不育性在轮回选择中的应用最新实用版

群体改良-雄性不育性在轮回选择中的应用最新实用版
种第子二生 年产,与用经半营分这专法种业进教行方学S1比资法较源主试库验要,并应按用S1自于身表高现粱进行的选择轮;回选择方法。其具体实施方案有两种
一是从导入雄性不育核基因的异交基础群体中选择优良的雄性不育株,收获种子,等量混合后在隔离区播种,形成下一轮改良群体,
方式: 以此作为第二轮改良的基础群体,重复这一过程。
三、自交半同胞家系轮回选择
第四年,将第二年中选的自交半同胞家系的预留种子混合种植,形 成下一轮改良的基础群体。
Hale Waihona Puke 谢谢观看Thank you for watching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
三、自交半同胞家系轮回选择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大豆的群体改良。 第一年,从已导入雄性不育基因的异交基础群体中,选择优良雄性 不育株收获种子,因为大豆花粉主要靠昆虫传媒,所以随机交配率低, 在选择并收获雄性不育株之前,就采用拉丁方等类似的抽样方案,即把 一个相互交配区划分为若干个亚区,在每个亚区进行抽样。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
三、自交半同胞家系轮回选择
第二年,将第一年入选的雄性不育株的种子按株系种植,使自交分 离出雄性可育株能够产生足够的自交种子,代第三年重复实验。
第三年,用半分法将第二年收获的半同胞家系进行比较试验,以测 试第二年产生的雄性可育株后代的改良效果。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大豆的群体改良。
择法。 三、自交半同胞家系轮回选择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高粱的轮回选择方法。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 自交半同胞家系轮回选择 这种方式称为母本混合集团选择法。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
一、混合集团选系法
第二种方式第一轮改良和第一种方式相同,在第二轮改良是从优良 雄性不育株系列的分离群体中选择优良的雄性可育株,中选优良雄性可 育株在隔离区系列形成分离群体,选择分离群体中的优良雄性不育株并 收获中选雄性不育株上所结的种子,先是混合后播种在隔离区,形成下 一轮改良群体,这种第一轮与第二轮选择交替进行的方法称为交替混合 集团选系法。第二种方式有利于打破有利基因与不利基因的连锁,提高 优良基因型出现的频率,提高选择效益。

14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

14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

ck
多系天然杂交后代的鉴定
综合-0,天然杂交 综合-1,天然杂交
谢谢!
3 群体改良的作用 (1)创造新的种质资源 (2)选育优良的综合品种 (3)改良外来种质的适应性
二 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法
1 轮回选择的意义 轮回选择:从某一群体选择理想个体,进行互
交,实现基因和性状的重组,从而形 成一个新群体的方法。
原始群体
选100以上优株(S0 )自交
测验种×S0
室内妥善保存自交种子(S1)
自交一定数量的单株 决定当选单株
所有可能的杂交 混收种子
新的基础群体
b 半同胞轮回选择(half-sib recurrent selection)
基础群体
选单株自交 自交种子混合授粉
与遗传基础复杂 的群体测交
测交种比较
新一轮改良群体
c 全同胞轮回选择(full-sib recurrent selection)
第五年
×
×
第六年
× ABCDE
A占50% A占75% A占88% A占94% A占94%
2 异花授粉作物综合品种育种法 (1)综合品种:根据配合力测定选出相当数量
的基因型,在隔离条件下经过几轮随机交配繁 殖所形成的群体品种。
2 综合品种群体的育种方法
营养系、自交系等的选择,15-20个
选系种植,隔离区内天然杂交,设置重复
测交种比较试验
互交区
根据测交试验选出10%优系在隔 离区授粉获得第一轮改良群体(C1)
--------------------------------------
继续在隔离区 互交或开始第 二轮选择
第一轮改良群体(C1)
测验种× S0

作物育种学总论 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

作物育种学总论 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

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减少环境 及不良基因型的影响 把鉴定、选择、重组和控制授粉有机地结合起来
3、自交后代选择(S1 or S2 Selection) 由于S1或S2选择主要根据表型表现进行选择
对加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改良效果较好,S2 选择 较之S1选择更有利于隐性有利基因选择改良 。
缺点是完成一轮改良所需时间较长,费较高.
2)全同胞轮回选择(Full-Sib Recurrent Selection,简记为FRS或FS)
第一年,在基础群体中,选200以上个单株成对杂交,全同胞家系种子分为 2份
第二年,进行重复试验鉴定全同胞家系,选择好的
第三年,入选家系的种子隔离区种植,互交
(二)群体间遗传改良方法 相互轮回选择(Reciprocal Recurrent Selection,简记为RRS) 主要目的 :通过两基础群体的改良,使它 们的优点能够相互补充,从而提高两个群 体间的杂种优势。
4、轮回选择(Recurrent Selection)
原始群体(优良自然 群体或人工合成)
第一年 选100以上 优株S0自交
测验种×S0
第二年 室内妥善保 存自交种子
第三年 互交区
测交种比较试验
据测交试验, 选10%优系
第一轮改良群体
1)半同胞轮回选择(Half-Sib Recurrent Selection,简记为SRS或HS)
3、充分重组,提高最优良基因重组体出现的 频率
4、自花授粉作物的异交化问题
导入隐性核雄性不育基因,建立异交群体。
四 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法
(一)群体内遗传改良方法
1、混合选择法(Mixed Bulk Selection) 优点: 时间短,费用低,简单易行 缺点: 混合选择不易排除环境的影响和有效 淘汰不良基因型,容易误选,致使改良效率不 高和效果不佳。

植物育种学习题及答案

植物育种学习题及答案

《植物育种学》思考题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1. 无性繁殖作物进行杂交育种时,大体上要作哪些工作,才能育出品种?2. 试述通过有性杂交培育无性繁殖作物的特点。

3. 根据品种群体内个体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以及个体间基因型的情况,可将不同的品种归纳为哪几种群体类型?4. 农作物品种有哪些基本特性?5. 不同类型的品种群体的育种特点是什么?第二章种质资源1.种质资源在作物育种中有哪些作用?2.简述本地资源、外地资源、野生资源和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的特点与利用价值。

3.试述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与鉴定方法。

4.建拓作物基因库有何意义?如何建拓作物基因库?5.建立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有何意义,如何建立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第三章育种目标1.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有哪些基本要求?2.制订育种目标的原则是什么?3.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有哪些?4.怎样才能正确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育种目标?5.对你所熟悉的地区,拟订一个作物的育种目标,交说明理由。

第四章引种与选择育种1.如何提高引种成功的可能性?2.根据你熟悉地区的生态特点及生产需要怎样尽快的将外地小麦或水稻品种引入到生产中,请说明步骤及理由。

3.来自同一生态区的某种农作物品种有何共同特点?4.简述引种成功的影响因素及引种规律。

5.比较单株选择法和混合选择法的差别,优缺点及其应用范围。

第五章杂交育种1.杂交育种中,亲本选配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说正确选配亲本是杂交育种的关键?2.三个各具不同特点的亲本品种,试设计一个三品种三交及三品种双交的育种方案。

①假设亲本并注明其主要特点;②杂种后代处理方法及各世代工作重点,并说明理由;③方案要求写出杂交到品种比较试验,并注明世代年限。

3.杂交育种工作中,常用的杂交方式为单交和复交,两种杂交方式有什么区别?4.为什么说杂交方式是影响杂交育种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杂交方式有哪些?试说明在单交、三交、四交、双交等杂交方式中,每一亲本遗传组成的比重如何?为什么在三交和四交中要把农艺性状好的亲本放在最后一次杂交?5.简述系谱法、混合法、衍生系统法和单籽传法及它们各自的工作特点,并比较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及应用。

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讲课文档

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讲课文档
1、半同胞相互轮回选择(Half-Sib Reciprocal
Recurrent Selection,简记为HSRRS或HRRS)
现在十八页,总共二十二页。
现在十九页,总共二十二页。
2、全同胞相互轮回选择(Full-sib Reciprocal Recurrent Selection, 简记为FSRRS或FRRS)
像玉米这一类异花授粉作物,可以选择以 下材料作为群体改良的基础群体 。 1、开放授粉品种 包括地方品种和外来品种
2、复合品种
利用多个各具特点的优良品系(或自交系) 采用复合杂交的方法有计划地组配成的杂 交种。
现在八页,总共二十二页。
3、综合品种
育种家按照一定的育种目标,选用优良的品系,根据一
定的遗传交配方案有计划地人工合成的群体 。
现在十五页,总共二十二页。
1)半同胞轮回选择(Half-Sib Recurrent Selection,简记为SRS或HS)
测验种:遗传基础比较复杂的品种如双交种,综合品种,
复合品种,改良群体的一般配合力(GCA) 。 遗传基础比较简单的单交种和自交系或纯合品系,
改良群体的特殊配合力(SCA) 。
现在六页,总共二十二页。
(二)选择和重组是群体进化主要动力
群体改良的原理是利用群体进化的法则, 通过异源种质的合成,自由交配、鉴定选 择等一系列育种手段和方法,促使基因重 组,不断打破优良基因与不良基因的连锁, 从而提高群体优良基因的频率。
现在七页,总共二十二页。
三 基础群体的建立
(一)基础群体的选择
(二)基础群体的合成 1、基本材料的选择
自身性状必须优良,且还应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有利于 新种质群体中优良基因的积累 ;类型和性状的多样性要 大,以利于在新的种质群体中形成丰富的遗传变异 ;亲

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

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

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玉米育种途径和方法----轮回选择什么是轮回选择呢?轮回选择主要用来改良育种材料的遗传基础,提高群体的平均值,保持群体内丰富的遗传变异,以供近一步选择之用。

轮回选择是现代的植物育种工作不仅是要在当前培育出优质、高产、多抗的农作物新品种,更要考虑到能在长远的时期内在保持现有的品种资源的遗传变异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作物的遗传基础,以便为今后长远的育种目标服务。

轮回选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轮回选择在于为育种家提供改良了的种质,使其中有利的等位基因频率得到提高。

同时,还可以改良种质的适应性,使其适应本地的环境条件而良好的生长,成为新的种质资源。

我们育种工作中,目前育种工作者常用的方法是系谱法,尽管育成的品种能基本上满足生产和生活的要求,但育成的品种的遗传基础非常狭窄,加之各个育种单位在进行新品种选育的工作中,所利用的种质基本上雷同,使得当前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品种的遗传基础单一。

另一方面,在育种工作中,育种工作者面临的性状大多数是数量性状,由大量的基因控制的。

而育种工作中,常用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的系谱法,这对数量性状的选择是非常不利的。

从理论上讲,如果决定某一数量性状的基因有20对,在一个杂交后代群体中,出现20对基因位点均为有利纯合基因的概率只有(1/4)20,为了选育出这样一个个体,所需种植的群体是非常大的。

采用常规的育种方法是远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的。

也就是说:不可能将所有的符合要求的优良基因集中到一个个体内。

因此作物遗传育种工作者必须制定出一个育种方案,这个方案既不需要种植很大的群体以供选择,又能使群体中的优良基因的频率不断提高,优良基因的集中程度不断加大,从而使育种工作者能够选育出优良基因较多的个体。

轮回选择就是具有这种特点的育种方案。

轮回选择是创造群体改良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包括从原始群体中根据一定的目标性状选择一定数量的个体,并在以后的世代中使它们重组,以产生新的群体,在此基础上,再重复上述过程,从而创造优良基因频率较高(或具有丰富基因储备)的改良群体。

第十二章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

第十二章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

由此可见,通过选择打破群体的 遗传平衡,提高群体优良基因的频率 和提高基因重组打破群体中有利基因 与不利基因的连锁,增加群体有利基 因型出现的频率是提高群体中显性纯 合个体出现频率的关键。
因此,群体改良的原理是利用群体进化的法则, 通过异源种质的合成、自由交配、鉴定选择等一系 列育种手段和方法,促使基因重组,不断打破优良 基因与不利基因的连锁,从而提高群体优良基因的 频率。群体优良基因频率的提高,必然导致后代中 出现优良基因重组体的可能性增加,即优良基因型 的频率就必然增加,因而,提高作物群体改良,可 以提高育种效率和育种水平。
合成的原始群体,一般要求在隔离区种 植,随机交配4-5代,在此过程中,除淘汰 弱株、病株外,只进行最低限度的选择, 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基因重组,从而合成优 良基因型频率较高、用作遗传改良的异交 基础群体。
综合品种
综合品种又称为综合种,是育种家按 照一定的育种目标,选用优良的自交系, 根据一定的遗传交配方案有计划地人工合 成的群体。
随着不断育成的农作物新品种的大 面积推广,原有的地方品种不断被淘汰, 使得育种工作中的亲本间的血缘关系日 趋接近,种质资源日趋狭窄,给育种工 作和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很大 的困难。
近几年来,在我国重要农作物新品 种国家级和省级区域试验中,基本上没 有产量显著超过对照的材料,究其原因, 种质资源的贫乏是最根本的因素。
群体改良是创造优良种质的重要方法,它 不仅可改良群体自身的性状,将不同种质的有 利基因集中于一些个体内,提高有利基因和基 因型的频率;而且能改变群体间的配合力和杂 种优势,还可改良外来种质的适应性,使之适 应当地的环境条件,成为新的种质资源。同时 还可选育出供生产直接使用的优良综合品种。
第二节 群体改良的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验种× S0
方法步骤: 方法步骤: (1)产生杂种后代,形成一个基础群体. )产生杂种后代,形成一个基础群体. (2)从基础群体中选择具有目标性状的单株. )从基础群体中选择具有目标性状的单株. (3)当选的优良单株自由授粉,混收形成新 )当选的优良单株自由授粉, 群体. 群体.
轮回选择的要求: 轮回选择的要求: (1)使原始群体得到改良,其平均表现和其中 )使原始群体得到改良, 最优良个体的表现,都超过原始群体. 最优良个体的表现,都超过原始群体. (2)改良群体的遗传变异不降低. )改良群体的遗传变异不降低.
轮回选择模式图
C0 C1 Ci Cn
X0
X1
Xi
性状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Xn
2 轮回选择的作用 (1)提高群体中数量性状有利基因频率 ) 2)打破不利的基因连锁, (2)打破不利的基因连锁,增加有利基因重组的 机会. 机会. (3)群体不断改良并保持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 )群体不断改良并保持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 增强适应性. 增强适应性. (4)把短期,中期,长期的育种目标结合起来. )把短期,中期,长期的育种目标结合起来.
第一年 A×B 第二年 A2×B 第三年 A3×B 第四年 A4×B 第五年 第六年 ×
A×C
A×D
A×E
A占50% 占 A占75% 占 A占88% 占 A占94% 占 A占94% 占
A2×C A2×D A2×E A3×C A3×D A3×E A4×C A4×D A4×E × × ABCDE
2 异花授粉作物综合品种育种法 (1)综合品种:根据配合力测定选出相当数量 )综合品种: 的基因型, 的基因型,在隔离条件下经过几轮随机交配繁 殖所形成的群体品种. 殖所形成的群体品种.
第十四章 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
一 群体改良的意义 1 群体改良(Population Improvement) :通过 群体改良( ) 对被改良的群体进行周期性选择, 对被改良的群体进行周期性选择,重组来逐渐 提高群体中有利基因和基因组合的频率, 提高群体中有利基因和基因组合的频率,以改 进群体表现的方法. 进群体表现的方法.
基础群体
S0× S0
优良组合混合授粉
比较试验
新一轮改良群体
d 双列选择交配体系
亲本双列杂交系列 P1
F1双列杂交系列 双列杂交系列 P2
F1
F2
F1
第一次选择交配系列
F3
F2 F3 F4
P3
F4
F1 F2
(2)群体间改良的轮回选择法 )
相互半同胞选择法 注:引自吉林农业大学精品课网站
三 雄性不育性在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2 群体改良的原始材料 (1)自由授粉品种,综合品种,地方品种及多 )自由授粉品种,综合品种, 个自交系的混合体. 个自交系的混合体. (2)自交作物 )
3 群体改良的作用 (1)创造新的种质资源 ) (2)选育优良的综合品种 ) (3)改良外来种质的适应性 )
二 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法
1 轮回选择的意义 轮回选择:从某一群体选择理想个体, 轮回选择:从某一群体选择理想个体,进行互 实现基因和性状的重组, 交,实现基因和性状的重组,从而形 成一个新群体的方法. 成一个新群体的方法.
原始群体
选100以上优株(S0 )自交
测验种×S0
室内妥善保存自交种子(S1)
根据测交试验选出10%优系在隔 离区授粉获得第一轮改良群体(C1)
测交种比较试验
互交区
-------------------------------------继续在隔离区 互交或开始第 二轮选择
第一轮改良群体(C1)
轮回选择基本模式
1 隐性雄性不育性在小麦,大麦等作物轮回选择 隐性雄性不育性在小麦, 中的应用 2 显性雄性不育性在小麦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四 杂种群体改良的其他途径
1 复合杂种群体的形成 (1)复合杂种群体的意义 ) 复合杂种群体: 复合杂种群体:由4个以上亲本杂交而形 个以上亲本杂交而形 成 的杂种群体. 的杂种群体. (2)形成杂种群体的方法 ) " 回交法" 回交法
3 基础群体的选育 (1)亲本性状的表现和亲本间的亲缘关系 ) (2)组成基础群体的亲本数目 ) (3)互交的世代数 )
4 群体中个体的鉴定 表现型鉴定:根据单株后代表现鉴定. 表现型鉴定:根据单株后代表现鉴定. 基因型鉴定:测交. 基因型鉴定:测交.
5 轮回选择的方法
(1)群体内改良的轮回选择 ) a 表现型轮回选择
2 综合品种群体的育种方法
营养系,自交系等的选择,15-20个 营养系,自交系等的选择,15-20个 选系种植,隔离区内天然杂交, 选系种植,隔离区内天然杂交,设置重复
ck
多系天然杂交后代的鉴定
综合综合-0,天然杂交
综合综合-1,天然杂交
3 歧化选择 将分离群体正态分布中的两极端个体选出, 将分离群体正态分布中的两极端个体选出, 进行两极端样本间个体的随机交配, 进行两极端样本间个体的随机交配,形成新的 群体. 群体.
基础群体
自交一定数量的单株 决定当选单株 所有可能的杂交 混收种子 新的基础群体
b 半同胞轮回选择 半同胞轮回选择(half-sib recurrent selection)
基础群体 与遗传基础复杂 的群体测交 自交种子混合授粉 测交种比较 新一轮改良群体
选单株自交
c 全同胞轮回选择 全同胞轮回选择(full-sib recurrent selec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