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八年级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目录
一、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 1、交通工具 2、通讯 3、文化生活
4、社会习俗
二、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三、社会生活变化的评价
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交通工具
穿 越 时 空 , 回 到 近 代 中 国
这些交通工具的动力是什么?
早期火车
1、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
淞第 沪一 铁条年 路正, 。式英 投国 入商 运人 营在 的中 铁国 路修 筑 的
1881年中国人修筑的第 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 1876
1864年1月,徐寿和华蘅芳合作制成一艘木壳轮船“黄鹄”号, 船长50余尺,时速40余里,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传统代 : 木船、轿子、马车 步工具
——
人力牵 引工具
交通 趋 势 一、工机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伴随着帝国 主义的侵略而改变的,那这种变化是好 事还是坏事?应如何正确评价它?
(1)这些变化是有限的,只是在部分沿海地 区才出现了有限的改变;
(2)虽然这些变化伴随着侵略,但这些变化表明近 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正发生着重大的历史性变化,它 顺应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代表人类历史先 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以留声机配音或者用字幕。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获奖 的影片——《渔光曲》剧照
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文化娱 乐生活(照相、电影)
探究: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对人们的生活 有什么影响? 丰富人们精神生活,为后人留下珍贵资料
创办于1872年的报纸--《申报》
1897年创办,是近代 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 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A、书信 B、电报
C、电话
D、电子邮件
古代最快的信息传递 方式—烽烟及炮声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三民 主义
五权分立
以文治国

义 礼

清末民女
民国少女
满 族
汉 族
3、禁缠足
(1)什么是缠足?
(2)什么时候开始禁缠足呢? 辛亥革命后,1912年,孙中山 饬令各省劝禁缠足
缠足起源之迷
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始于隋朝,有 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一些学者经研究指 出,中国古代女子缠足兴起于北宋,五代以前中国 女子是不缠足的。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专门做《菩萨 蛮》一词,咏叹缠足。 古语云:“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古代妇女缠 足是个异常痛苦的过程,通常会选在女孩五六岁时 开始缠足,因为脚骨还未长大、长硬,较易收效, 目标是将小脚缠成符合“瘦、小、尖、弯、香、软、 正”七个要诀的小脚。在大人软硬兼施下,尤其是 “不缠足,将来嫁不出去”的威胁,使得女孩子纷 纷缠足。缠足主要有试缠、试紧、裹瘦(裹脚头)、 裹弯(裹脚面)、保养等几个步骤。
剪发辫
南京临时 政府成立 以后,孙 中山通令 全国各地 男子掀起 剪辫运动
清朝男子发式
辛亥革命以后军 警为行人剪辫
2、易服饰
女装 清朝 男装 女装:旗袍 20世纪 20年代 男装:西装、长衫、中山装
清朝官服
中山装
长袍,马褂
西装
中山装
你知道吗?
• 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 赋予了革命及建国的含义:前襟 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 ;袋盖为倒笔架形,寓意以文治 国;前襟的扣子改为五个,寓意 国民党五权分立这有别于西方国 家的三权分立;袖口的三个扣子 代表三民主义;衣领为封闭竖领 。表示“三省吾身”严谨治身的 理念。
近代最出名的报纸——《申报》(1872)
创刊于1872年4月30日 (清同治11年3月23日)。 创办人为英国商人安纳 斯脱· 美查。1949年5月 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 接管上海防务后,因为 《申报》为中国国民党 党产而宣布停刊。前后 总计经营了78年,共出 版25600期。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我国古代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那么为什 么近代以后,许多都是从西方传进来的?
高 速 列 车
新 型 客 机
现 代 通 讯
长袍马褂
西装
中山装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原因
鸦片战争后, 西方文明的传入,带来变化。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推 动,带来变化。
二 十 世 纪 三 十 年 代 中 国 铁 路 分 布 图
1905年北京开始拍摄电影 1865年铁路出现在北京 部 分 社 会 生 活 变 化 表 现 的 分 布 图 1880年天津开设电报局
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大家来找茬
时间:清末民初 北京站到了,我们去电报局给家人拍了封电报报平安。 然后开始游览北京城,用数码相机照了很多照片,留 下了纪念性的一刻。
吃过午饭,大家一起去电影院看了场电影《定军山》, 对男主角雄厚的声音大加赞赏。 晚饭过后,大家拿了份上海最著名的《扬子晚报》 一起阅读,报纸上内容真丰富,有广告、新闻、评论等。
时间上点滴渐进
区域上不平衡 1860年照相馆在广州出现 1876年铁路在上海投入运营 1896年电影讨厌人力车、马 车、汽车,拉人力车的讨厌马车、汽车,赶马车的又讨厌 汽车。反说回来,也是一样。新的嫌旧的妨阻,旧的嫌新 的危险。 ——李大钊
新旧并存、新旧冲突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上海
北京
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
我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解读材料
材料一:在滇越铁路通车以前,从昆明到上海,大约需要半年左右时间 才能到到达。通车后,可以先乘火车到海防,再转乘轮船去上海,全程 只需短短的几天。”
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

20社会生活的变化

20社会生活的变化

现在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上的商务印书 馆
香港和台湾的商务印书馆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剪发辫
改称呼 易服饰
政治气候的变化与移风易俗。
革命军在街 头剪辫子
青年时代 的孙中山
剪发后的 孙中山
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 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嗣后 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 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批评。“九·一八”、“一·二八”后,态度趋向激 烈,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主张实行“宪政”,反映 民族资产阶级的抗日要求,发表宋庆龄严厉批评国民 党的文章,登载有关人权保障同盟的报导。并出刊 《自由谈》副刊,刊载民主自由言论,鲁迅、茅盾、 陶行知、巴金等常有文章。1934年11月史量才被蒋介 石反动集团杀害后,言论重趋保守。上海沦陷时,曾 在日伪控制下出版。抗战胜利后,为国民党接收,成 为CC系报纸。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停刊。
服饰及其 他
西服、中山装、高 长袍、马褂、旗装 领服装、照相、电 影的传入和流行
请回答:
(1)概括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的变化? (2)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为什么要颁布法 令革除 “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 称呼?
参考答案:
(1)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面貌 发生了很大变化。 (2)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封建习俗 观念的改造;西方文明成果的传入。 (3)因为清朝官场“大人”“老爷” 的称呼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反映,这是 与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是相违背 的。
照相技术何时传入中国
银版照相之术自从1837年在法国问世之后,没过几年 就从西洋传入中国。 最早的照相机是由供职于中国海关的法国人儒勒·依 蒂耶1846年带进中国的。清人周寿昌的《思益堂日札》记 载:道光丙午年,他旅居广州,见到取影器的记述。因此 有人推断:道光丙午年是公元1846年,中英《南京条约》 签订的第四年。那时候,外国人到中国游历的人日渐增多。 “周寿昌看到的这架照相机就是进入广州的西方人带进来 的。”所以,至迟1846年照相机已经传入中国。

八年级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八年级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八年级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题《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0课)我的想法古代中国史学的资政性和史官制,使得官史所记载的内容,绝大部分是统治者的政绩训令、文治武功、礼仪大典、星变灾异、生产经济和征伐边务等国家和皇家大事。

社会生活史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打入冷宫。

同样,在我的教学中,也常常忽略社会生活内容,似乎觉得吃穿住用行这些过于大众化的东西没什么好讲的。

正好李大钊所说:“历史这这样的东西,是人类生活的行程。

”所以,历史老师应该重视社会生活史的教学。

我们常常困惑,年级越高,课堂越显得死沉。

教材内容是有限的,如何让学生的思维向教材之外扩展,如何改变常规教学思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思维和表现“活”起来,是我设计课堂的出发点。

课堂设计6个环节:“旧闻播报”导入新课,“视频欣赏”先给学生留下感官初步印象,通过“小组探究学习”深入课文,“学习成果汇报”互动交流,“情境纠错”加深巩固,“设身处地”提升课堂,“有话大家说”“博客留言版”将学生的思考拓展到课堂之外。

经验和水平有限,还望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谢谢!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掌握火车和轮船、有线电视、照相和电影、新闻报纸和出版事业等在中国的出现及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意识、创新和探究能力。

3.通过“旧闻播报”、学习成果汇报、“设身处地”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听从沟通的能力。

4.通过近代社会生活同古代现代社会生活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和思维能力。

古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发展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5.认识火车轮船的传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认识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使中国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这是以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代价的。

6.认识工业文明的传入改造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促进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

7.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封建习俗观念的改造作用,它是历史的进步。

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轮船
火车
汽车
电车
飞机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 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 营的铁路——淞沪铁路。
早 期 火 车
中 国 人 对 火 车 的 反 应
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 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 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 参加淞沪铁路通车典礼的一 位记者在《申报》上写文章 说:“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 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 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大 半”“先闻摇铃之声”“又 继以汽笛数声,而即闻 作响 声者,车即由渐而快驶矣。 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 皆喝彩,注目凝视。”
清末民女
民国时期时髦的少女
现代的“三寸金莲”
剪发辫
社 会 习 俗 的 变 化
废缠足 易服饰 变礼仪 改称呼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什么特征?
课堂小结
1、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 2、辛亥革命的冲击 1、变化是有限的 2、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
原因
社会生活的变化
评价
表现
交通、通信
(火车、轮船、 有线电报)
电影
定军山
渔光曲
《歌女红牡丹
这些影片分别有什么历史地位?
我们从报纸上 能得到什么?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
2、中国近代报刊、书籍出版业的兴起 1872年诞生的 《申报》,在当时影响 较大。该报内容丰富, 刊载有新闻、评论,还 有商品和服务类的广告 等等。从报纸中,人们 可以得到社会生活、国 内和国际的许多信息。
• 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 • 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 便利了列强的侵略。
近代新交通工具的传入有什么 意义?
2、近代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早 期 电 报 机
1880年贝尔电话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 1、照相和电影Biblioteka 入中国早 期 的 照 相 机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__社会生活的变化ppt课件(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__社会生活的变化ppt课件(人教版)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5.近代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哪一家?
《申报》
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 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第一部获得国际奖的《渔光曲
6.中国近代历史最长的、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什么?
7.辛亥革命后,有哪些落后愚昧的习俗得到改变? 留辫、缠足、翎顶补服、跪拜礼、称呼等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声,而即闻 作响声者,车即由渐而快

驶矣。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

彩,注目凝视。”
应莫亦之举之路捷通譬夫
…… ——
《之惟来动人者 ,如地
盛 御。 任 , 不 , , 手 人 方
世 其无灵半则其足身之
危 侮可,体如未灵血有
言郑辱相横不风建 脉铁
》观而助逆遂痹铁 流路
,,

探究问题一
火车、轮船的传入对中国有什 么影响?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ppt课件(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ppt课件(人教版)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古时候的马车
古早期火车头
我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早期的蒸汽轮船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得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 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 的字样,就必须按规定以每天300里的速度传递。 果遇到紧急情况,传送的速度可达到每天400里、 600里、最快达到800里。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 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 命跑,也可以一日千里,“八百里加急”专用来表 紧急情况下的信息传递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清朝服饰
古时候女子缠足后的脚
三寸金莲鞋
缠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即把女子的双脚 布帛缠裹起来,使其变成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莲” “三寸金莲”也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女子审美的一个重 要条件。但是,古代妇女缠足始于何时,裹足小脚为 什么被称为“金莲”?却始终是一个谜。
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始于隋朝,有 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有人甚至称夏、商时 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 是。
1.19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后来 继传入中国。这些发明的传入加速了出行 度,也促进了商品流通,但与此同时也加 了帝国主意的侵略速度。
2.19世纪70年代无线电报传入中国,是当 时最快的通讯设备。
《火车进站》剧照
《定军山》 剧照
申报
早期商务印书馆
1.我国拍摄的第一步电影《定军山》、 2.我国拍摄的第一步有声电影《歌女红牡 丹》 3.1872年上海创办了《申报》 4.1897年在上海创办了“商务印书馆”
男子发型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古代的驿站
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开 始架设有线电报。
你知道小明的爷爷如果不坐火车和轮船去上海, 他会用到什么交通工具吗?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工具书
• 近代的不同阶层是怎样利用报刊和 杂志来宣传自己的思想的?
时间
出版的报纸
维新变法运 《中外纪闻》 动时期
辛亥革命时期 《民报》
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 时期
宣传的思想
维新变法思想 民主革命思想 民主、科学
——
不 缠 康足 有的 为开 和路 他先 的锋 女 儿
慈禧太后照片
大家来找茬
时间:清末民初
北京站到了,我们去电报局给家人拍了封电报报平安。
然后开始游览北京城,用数码相机照了很多照片, 留下了纪念性的一刻。
吃过午饭,大家一起去电影院看了场电影《定军 山》,对男主角雄厚的声音大加赞赏。
晚饭过后,大家拿了份上海最著名的《南国都市 报》一起阅读,报纸上内容真丰富,有广告、新闻、评论 等。
• 近代史上,报纸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 会的主要传媒工具。如图所示报纸创办的 时间是( )
• A.1872年
• B.1897年
• C.1905年
• D.1915年
• 19世纪70年代以后,记者从外地发回新闻
但是他的记忆有些 模糊。让我们一起 帮帮他。
清政府最早修筑的铁路是( )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的影片是( )
文化生活
老爷子送了些书给 小明,这些书大多 是近代中国历史最 长、规模最大的文 化出版机构出版的, 这个机构叫什么名 字呢?
商务印书馆 1897年

归纳影响
领域
交通 通讯
文化生 活

分析原因

人教版历史八下精制课件: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人教版历史八下精制课件: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什么作为动力来源?
交通工具: 动力来源:
马车、牛车、轿子、木船... 人力、畜力、水力、风力...
Step 2:图说历史
近 代 交 通 与 通 讯
早期的火车头
近 代 交 通 与 通 讯
1.“要想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 万两。”结合上述现代谚语,分析近代交通 工具火车、轮船传入中国后,给人们带来了 哪些便利?
周璇
胡 蝶
Step 2:图说历史(新闻出版)
1872年4月30 日创刊于上海,直 到1949月5月27日 停刊,前后办了77 年. 当时影响较大。 该报内容丰富,刊 载有新闻、评论, 还有商品和服务类 的广告等等。
文 化 生 活 的 变 迁《中外纪闻》Fra bibliotek《民报》
《新青年》 《每周评论 》
Step 2:图说历史(出版)
Step 4:课后探究

课本P108
我国古代有四大发明,都是领先 世界的,为什么到近代后,许多发明 都是从西方传进来的?应该怎样理解? • 参考观点:该问题实际上是问我国近 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小男孩和小女孩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答得都不完整。 中国近代科学的落后有封建制度统治的原因,在封建 专制制度统治下,统治者实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闭关 锁国的政策,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乃至中国资本主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习要求:
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 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 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 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Step 1:读书标注
2.19世纪70年代后,传入中国的通讯工具是什么?
淞沪铁路、 “黄鹄”号轮船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十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十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1877年,福建 巡抚丁日昌在台湾 架设电报线,这是 中国人自己修建、 自己掌管的第一条 电报线。1879年, 李鸿章在天津架设 起中国大陆第一条 自办电报线路。此 后,中国电报业进 入迅速发展时期。
早期电报机
苏州电报局观前营业处
第二幕(清末民初)
这天,小明一家去码头接外公。在码头, 用数码相机照了张全家福,留下了纪念性的 一刻。吃过午饭,全家一起去电影院看了场 电影《定军山》,妈妈对男主角雄浑的声音 大加赞赏。晚饭过后,小明拿了份上海最著 名的报纸《江南晚报》与外公一起阅读,报 纸上内容真丰富:有广告、新闻、评论等。 但报纸上有很多字小明不认识,外公让小明 查字典。
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 的发展出现了哪些趋势?
经济上工业化
政治上民主化
1912年1月28日 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在南京成立
思想文化上科学民主化
第一幕(清末民初)
小明:妈妈,外公来电报啦! 小明妈(看完电报):外公过几天要来 上海看望咱们啦! 小明:从昆明到上海那么远的路,那得 花多少时间呀? 小明妈:滇越铁路通车后,现在交通便 利多了,外公可以先乘火车到海防,再 转乘轮船到上海,全程只需短短的几天。
中山装
旗袍
不缠足
• 维新派人士在广州成立了“不缠足 会”,并逐渐推广,新学堂则以不 缠足为基本的入学条件,不缠足运 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912年, 孙中山指示内务部通令全国各省, 禁止女子缠足。从此,各地开展了 大规模的放足运动,缠足的妇女逐 渐减少。不缠足有利于提高中国妇 女的地位并改变生活。
《定军山》
《歌女红牡丹》
报纸
• 19世纪,中国出现了 很多中外文近代报纸。 最为出名的是1872年 上海创办的《申报》。 该报确立了我国近代 报刊的基本模式。发 行及时,并刊登广告, 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 很大的影响。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人教新课标版PPT课件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人教新课标版PPT课件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 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 营的铁路——淞沪铁路。
早 期 火 车
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慈禧御用汽车
1909年9月21日,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 员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首次飞行取得 成功。
轮船
火车
汽车
电车
飞机
趣事一二
电灯在上海出现时,有人不知电 灯发光原理,以为与炭火、柴火无异, 伸出长长的烟杆在电灯上点烟。
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
早 期 的 照 相 机
小故事
慈禧太后酷爱照相,她一生共留 下了七八百张照片。这些照片影像清 晰,构图讲究,人物传神。末代皇帝 溥仪和皇后婉容也都是拍照片的狂热 追求者,他们也留下了大量的照片。 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定军山》剧照
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1905年拍摄的、由京 剧大师谭鑫培先生主演 的京剧片《定军山》。
中国最早的火车只有车厢,没 有车头,只好用马或者骡子拉着 车厢在铁轨上行走。
近代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早 期 电 报 机
1880年贝尔电话
小知识 — 电话的发展
3、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的精神生 活是怎样丰富起来的?
西方发明的电报,照相,电影传入、 中国新闻报纸业、出版业相继出现, 并有了长足的发展,便利了人民传达 信息及获得信息。
间以“先生”或“某君”相称。
意义: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
(2) 、废跪拜
民国成立后,专门制订了“礼制”
意义: 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 观念所取代
剪发辫

会 废缠足

俗 易服饰


变礼仪

改称呼
我国古代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 明,那么为什么近代以后,许多发 明都是西方传进来的?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精品课件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精品课件

我们中国的汉字 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的历史
让世界都认识 我们中国的汉字 一撇一捺都是故事 跪举火把虔诚像道光 社会生活的变化 四方田地落谷成仓
附赠 中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社会生活的变化
社会生活的变化
前言
高考状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许多 人的眼中,他们就如浩瀚宇宙里璀璨夺目 的星星那样遥不可及。但实际上他们和我 们每一个同学都一样平凡而普通,但他们 有是不平凡不普通的,他们的不平凡之处 就是在学习方面有一些独到的个性,又有 着一些共性,而这些对在校的同学尤其是 将参加高考的同学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了衣着华丽的
人,
没有不“诧为奇观”的。他们把手里的活
停下来,呆呆地盯着火车看。拄着拐杖的老妇人惊异地
张大嘴巴,青年人两眼发愣,看得出神,小孩子则吓得
传依偎在大人的身上。
--《申报》
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
《定军山》
1905年
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 1931年
第一部获奖影片 《渔光曲》
早 期 报 纸 - - 《 申 报 》
高考总分:711分 毕业学校:北京八中 语文139分 数学140分
英语141分 理综291分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社会生活的变化
北京市理科状元杨蕙心
第6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的变化
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 的发展出现了哪些趋势?
经济上工业化
政治上民主化
1912年1月28日 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在南京成立
思想文化上科学民主化
汽笛响起,
火车开动,坐
在车上的人像
悬挂着的旗子
一样摇来摇
去。……沿途
的农民看到火
车冒着烟弛过,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Step 2:图说历史
社 会 习 俗 的 变 化
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Step 2:图说历史社 会 习 俗 的 变 化
清朝官员的翎顶补服
Step 2:图说历史

社 会 习 俗 的 变 化
20世纪30年代,中山 装的造型被赋予了革命及 建国的含义:前襟的四个 口袋代表礼,义,廉,耻; 袋盖为倒笔架形,寓意以 文治国;前襟的扣子改为 五个,寓意国民党五权分 立这有别于西方国家的三 权分立;袖口的三个扣子 代表三民主义;衣领为封 闭竖领,表示“三省吾身” 严谨治身的理念。
近代男子发型
社 会 习 俗 的 变 化
Step 2:图说历史
社 会 习 俗 的 变 化

远远的走来了一个人,他的对头又到了。这 也是阿Q最厌恶的一个人,就是钱太爷的大儿子。 他先前跑上城里去进洋学堂,不知怎么又跑到东 洋去了,半年之后他回到家里来,腿也直了,辫 子也不见了,他的母亲大哭了十几场,他的老婆 跳了三回井。后来,他的母亲到处说:“这辫子 是被坏人灌醉了酒剪去了。本来可以做大官,现 在只好等留长再说了。”然而阿Q不肯信,偏称他 “假洋鬼子”,也叫作“里通外国的人”,一见 他,一定在肚子里暗暗的咒骂。 -------《阿Q正传》
近 代 交 通 与 通 讯
航空母舰
Step 2:图说历史
近 代 交 通 与 通 讯
海底隧道
2、近代通讯:
19 世纪70 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
Step 2:图说历史
近 代 交 通 与 通 讯
古代驿站鸡鸣驿 烽火台
Step 2:图说历史
近 代 交 通 与 通 讯
想一想:19世纪70年代,有线电报的出现给人们 提供了哪些方便? (商业、新闻、家庭联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讯工具:电报、电话 作用: 利于商人传达生意信息 利于记者进行新闻报道 利于百姓之间的联系
……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
⒈照相、电影 ⒉报纸 ⒊文化出版机构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
⒈照相、电影
在没有照相、电影、电视、 录像带以及CD、VCD、DVD光 碟的古代,如果想把一件事、 一个人的真实面目保留下来, 可以采取什么方式?
《渔光曲》
• 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报纸是 《申报》 •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是 商务印书馆
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背景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西方先进 的交通通讯工具逐渐传入中国。
交通工具:火车、轮船
火车和轮船是谁发明的?
斯蒂芬逊 富尔顿
作用: 使人们出行的速度加快 极大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
夫地方之有铁路,譬如人身血脉流 通,手足灵捷,……其未建铁路者, 则如风痹之人,半体不遂,举动不 灵,横逆之来,无可相助,亦为任 其侮辱而莫之御。 ——郑观应《盛世危言》
⒈照相、电影 ⒉报纸 ⒊文化出版机构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
⒊文化出版机构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工具书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
⒊文化出版机构
商务印书馆 作用:传播信息,促进文化发展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变化表现
装束变化:剪辫、易服、废止缠足T 礼节变化:鞠躬握手礼代替跪拜礼 称谓变化:平等的称呼代替旧有等级观 念的称呼T
为什么清末民初 中国的社会生活 会有如此大的变 化?
社会的
变革
社会生活的变化
变:国门被打开 火车、轮船、照相、电影
革:辛亥革命和民国建立
发型、服饰、礼节、称呼
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由表及里、由 物质生活领域向上层建筑领域扩展的趋势
• • • • •
中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是“黄鹄”号轮船 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是 淞沪铁路 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定军山》 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
当时国人
为什么要 剪掉辫子?
参考答案:
一、受反清革命的影响; 二、表明中国人雪耻振兴的决心; 三、剪发有利于卫生; ……
马 褂 西 服(外来)
中 山 装
清 朝 旗 袍
民国 旗 袍
缠 足
在刚才这个游戏中,你有什 么体会? 理解为什么民国政府下令 改称呼。
变化结果 改变了不好的社会习俗 变化原因 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
慈禧太后画像及照片
请结合这组照片思考:比起 画像,照片有什么优点?
请结合以上照片谈谈照相出现的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
以相片的形式锁定了历史的瞬间 保留了历史证据,提供了历史资料 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
《定军山》——中国人自 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渔光曲》——中国第一 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 影片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
⒈照相、电影
作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为后人留下历史资料。
近代中国人对照 相、电影的态度 转变说明了什么?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
⒈照相、电影 ⒉报纸 ⒊文化出版机构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
⒉报纸
《申报》
《申报》部分剪报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
⒉报纸
《申报》 作用:获取信息,了解社会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