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初探 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论文10篇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论文10篇第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一、利用网络环境,创设学习情境学习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提升,吸取新知,让呆板的数学课堂变得活泼充满趣味,让深奥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易于理解。
例如,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笔者充分利用网络创设情境。
打开事先查找到的网页动画,在大屏幕上播放。
盛夏的太阳照耀着大地,烈日下,唐僧师徒四人艰难地走在通往西天取经的道路上,大家口渴难耐,八戒找来一个西瓜解渴。
悟空说:“咱们四人平分,每人分得四分之一。
”唐僧和沙僧频频点头表示同意,贪吃的八戒不高兴地说:“西瓜是我找来的,应该多吃一些,我要吃五分之一或六分之一。
”其余三人哈哈大笑。
教师适时提出问题:“你知道大家为什么取笑八戒吗?”学生利用以前已有的知识经验,很快判断出八戒要五分之一或六分之一吃了亏。
利用网络创造这一情境,烈日、大地、西瓜和人物对话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诱发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很自然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
网络环境下创设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借助网络环境,亲历学习过程在网络环境下,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开展探究学习,把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设计有利于学生探究的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
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如果从以往的经验出发,教师提供几张年历,学生从这几张年历中归纳出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是大月,有多少天;哪几个是小月,有多少天;二月份有多少天等。
再总结出几句顺口溜: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惟有二月二十八,闰年还把一日加。
而笔者基于网络环境下教学这部分内容,整合相关网络资源,让学生在计算机中依托网络查找任意年份的日历,观察思考,获取大月、小月、特殊二月等知识,这一过程是学生亲身感受的,历历在目的,印象深刻,知识掌握扎实牢固。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论文(共4篇)_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论文(共4篇)_数学论文第一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践一、创设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具有动力功能。
动力功能指个体情感会影响认知活动,即积极的,愉悦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到促进作用,反之,消极的,排斥的情感则会抑制认知活动的进行。
在平时的新授课中,教师往往会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开展学习活动,最终达到教授与操练的目的。
但在数学复习课中,知识点较为分散,复习方法较为单一,学生比较排斥复习课,学习动力低下。
如果在数学复习中也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以积极愉悦的情感开展学习,那么,学生的复习效果会有所提高,也就可以轻松实现知识的再现,重组与提升。
例如在一年级的第一册,学生需要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和根据一道算式列出其余三道相关的算式。
教师在复习这两个知识点时,一般以机械重复的计算为主。
但我在复习这部分知识点时,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家里来了一群小客人,希望你能用苹果招待他们。
老师边展示黑板上的苹果树边讲解摘苹果的方法:算出苹果上算式的答案,并根据这个算式说出其余的三道相关算式,就可以摘得大苹果。
这样的故事情境不仅把两个知识点结合了起来,还深受学生喜爱,他们举手十分踊跃,都想要上台表现并摘得大苹果。
这种健康的、积极的情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复习也就成为了学生主动进行的事情。
二、巧设活动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的稳定性较差,集中于某一事物上的时间较短,尤其是面对枯燥乏味的复习课时,学习效率更为低下。
反之,他们较喜欢操作活动,一旦遇到感兴趣的操作活动时,即使累的满头大汗亦或需要绞尽脑汁,也乐此不疲。
更何况国际学习领域还有这样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学得会。
因此,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喜爱操作活动这一特征,在数学复习课的教学中,尽可能的巧设各种操作活动,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内化,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知识的掌握,提高自身的能力。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探究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探究【摘要】本文对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进行了探究,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入手。
在分析了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以及对学生的影响。
结论部分总结了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优势,发展趋势和启示。
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未来,应进一步完善课程设计,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教学,在评价方式上多元化,促进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不断发展。
这对提高数学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理论基础、设计原则、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学生影响、优势、发展趋势、启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传授知识点为主,学生缺乏对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
引入实践活动课程成为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
本文将从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以及对学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关于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指导和借鉴。
通过研究这一课题,有望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和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如何通过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具体来说,我们的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希望通过研究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设计原则和教学方法,探索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我们想要了解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评价方式,以便为教师提供更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法,从而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加以解决。
我们也希望通过研究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对学生的影响,了解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术成绩、数学学习态度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从而验证其在教育实践中的有效性。
教学实践论文小学数学(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创新教学方法和探索新的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引言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参与度低等。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本文从创新与探索的角度,对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教学方法单一:许多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枯燥:部分教师教学内容过于死板,缺乏趣味性,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学生参与度低: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较少,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逐渐减弱。
4. 评价方式单一:教师评价学生主要依靠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创新与探索1. 创新教学方法(1)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运用游戏、故事、图片、音乐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网络等途径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进行辅导和答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丰富教学内容(1)结合生活实际: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2)引入趣味数学:通过趣味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拓展数学文化:介绍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史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3. 提高学生参与度(1)创设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开展数学竞赛:举办数学知识竞赛、趣味数学活动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论文)

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推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多样化的、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
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向主动、枯燥向有趣、单一向丰富的转变,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可上可不上的附属课,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就一定要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
一、活动应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社会生活为载体。
“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是荷兰数学家、教育家氟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原则。
基于这个原则,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体验生活,认识社会。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活动过程是“做数学”的过程。
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的过程不是一个独立的学习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所以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过程应由三部分组成,即首先根据数学现实找出所要研究的对象,其次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合作交流,最后对活动进行评价小结,进行反思。
所以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过程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应用数学、进行数学反思的过程。
数学实践活动不是脱离学生所学教材的实践活动,要使得数学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使数学实践活动与平时的数学教学进行整合,服务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
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材,数学实践活动存在于“与教材密切联系的数与运算和其它概念的发现,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几何形体的认识,与学习内容密切联系的生活中数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存在于由生活引发的,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的生活中的问题,说明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论文(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以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从实践教学的意义、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教学;现状;对策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当前小学数学实践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实践教学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小学数学实践教学的现状1. 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逐渐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 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游戏教学等,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实践教学资源丰富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小学数学实践教学资源日益丰富,如网络资源、教学软件、实物教具等,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4. 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师们通过参加培训、教研活动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然而,尽管小学数学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三、小学数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部分教师过分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实践教学,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 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3.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一些学校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如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发展。
4. 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部分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经验,难以有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四、小学数学实践教学的对策1. 优化教学内容,注重生活实际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初探 论文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初探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学生以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主要任务的一种学习活动,具有强烈的生活性、实践性、研究性。
参与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活动有所感悟。
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意学生解决了哪些问题,得到了什么结果,还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分析和整理等过程,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逐步培养学生的参与、运用、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一、诱发兴趣,自主参与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实践活动课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为出发点,力求新颖、灵活、多变,使学生干到活泼有趣,诱发兴趣。
如学生在学习“确定位置”的知识后,为加深学生对环节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就上了“用数字标座位”的活动课。
“如小红坐在教室的第5行第3列,就用(3 5)表示。
小亮坐在教室的第2行第4列,应当如何表示呢?你还能用同样的方法,给你的同桌标上座位号吗?”此题一出,学生们情绪高涨,相互讨论,积极地给同桌标上座位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再如,一年级下册有一个“小小商店”的实践活动课,这节课是学生认识人民币的最后一节课。
因为学生都有一定的购物经验,所以在教学中,创设购物的真实情景。
首先让学生在提供的购物情境中收集信息,然后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人人参与简单的购物,充分体验取币、付币、找币,学会与人合作,体验交易的过程,解决购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最后通过汇报,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更强烈的求知欲望。
总之,整堂课我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的机会,在参与活动中激发兴趣,使学生享受到数学学习带来的成功喜悦。
二、激活思维,增强运用意识数学课是以数学体系的理论知识为主,而数学实践活动课则好比是在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搭起的桥梁。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适时创设环境,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学习,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重新创造知识,感受数学的趣味,增强数学意识和运用意识。
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论文]
![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5730b4c33687e21af45a94d.png)
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使数学实践活动由课外进了课内。
这既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教学教育改革的必然。
所以课堂教学“综合实践”已经成为新课改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就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078-0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教学教育改革的必然。
那么,如何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在实践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对于孩子来说是枯燥乏味的,要想让孩子能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必须在教学中有创新,那么如果在课上能给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会让学生眼前一亮,马上注意力就被吸引来。
从而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新知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境,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如在学习《年月日》时,我出了一道思考题,妈妈去外地出差了,小丽在家里一天天的数日子,等着妈妈快点回来,两个月后,妈妈回来了,猜猜小丽一共数了多少天?这里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到邻近两个月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答案也是多样化的。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提高了解题技巧,培养了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中教师要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仅是引导者而已,学生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条件。
素质教育观念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是给学生一个研究、探索、展示智慧的空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体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论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
实践活动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文从实践活动课的意义、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价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进行探讨,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策略;效果评价一、引言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通过实践活动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意义、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价,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二、实践活动课的意义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活动课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2.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活动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践活动课往往需要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合作过程中,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4.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践活动课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挑战自我,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面积”概念时,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测量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让学生亲身体验面积的计算方法。
2.注重实践,培养能力教师在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授“分数”概念时,可以让学生亲手制作分数卡片,通过操作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初探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初探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育也不再是传统的讲授
知识、死记硬背的模式,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
数学教育的实效性和趣味性,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应运而生。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参观、考察、实地操作、体验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具
有很强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多样,可以是数学实验课、数学游戏、数学探究、数学
竞赛等。
这些实践活动通过情境营造、问题导入、探究引导等方式,将学生置身于实际生
活中,让他们亲身感受数学的魅力。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进
行团队合作、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与同学合作,学生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
面对各种情境和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解决问
题的能力,并激发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
够亲身感受数学的应用和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成功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增强自
信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初探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初探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很多小学生来说,数学可能是他们学习中最难以理解和掌握的一门学科。
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所关注的重点。
在数学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初探,探讨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实践方法。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集数学知识、技能和实际操作于一体的活动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利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数学竞赛,或者让学生设计和制作数学实物模型等,都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从而更加愿意主动参与学习。
2. 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场景,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在学习几何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制作立体图形,这样既可以加深他们对几何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综合实践活动常常是以小组形式进行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活动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定的任务,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往往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进行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在活动中,学生需要学会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和实施这些解决方案,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方法1. 制定合适的活动方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之前,首先需要制定合适的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要具体而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同时要涵盖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
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背景介绍: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变革,小学数学课程也逐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注重笔头计算和记忆,缺乏对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当今社会,数学无处不在,数学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还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教育是国家的未来,而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的重要阶段。
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还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字数:294】2. 正文2.1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指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和实践的方式,结合数学知识,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初探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初探作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我们始终致力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抱怨,认为数学很难,枯燥无味。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我们可以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开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将能够通过观察、实践、总结,建立起坚实的数学基础,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方法1. 确定活动内容在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活动内容。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一些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活动内容,如实地勘察、游戏设计、手工制作等。
活动内容要与数学知识点相结合,既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制定活动计划确定活动内容后,需要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
活动计划包括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流程、所需材料和参与人员等方面的内容,以便于教师和学生清晰地了解活动的整体安排和具体要求。
3. 分组开展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
每个小组可以根据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活动任务。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相互协助、共同探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活动实施与指导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辅导。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情绪变化,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进行活动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活动总结和评价活动结束后,可以邀请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初探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初探【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将介绍背景和研究内容,为后续内容做铺垫。
在将详细探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特点、设计原则、实施方式和效果评价,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活动的特点和实施方法。
在将总结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启示,并展望未来该活动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深入了解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定义、特点、设计原则、实施方式、效果评价、启示、展望、引言、正文、结论、研究意义、背景介绍、研究内容。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小学数学教育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以传授知识为主,往往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实际应用的机会。
为了提高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应运而生。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学生在课堂上不仅需要掌握数学知识,还需要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探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与内容,对于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发展,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与实践,可以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1.2 研究意义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意义在于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参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将抽象的数学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实践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够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初探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初探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探索。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师们不断探索和尝试各种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本文将从实践活动的理念和目标、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实践活动的效果与意义等方面,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初步探讨。
一、实践活动的理念和目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参与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学以致用”,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开展1. 确定活动主题和目标在设计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时,首先要明确活动的主题和目标。
活动主题要选取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相关的话题,活动目标要具体明确,能够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主动性。
2. 制定活动方案根据活动的主题和目标,教师们需要精心设计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要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性,结合数学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合理安排活动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乐趣,不断探索和发现数学的奥秘。
3. 组织活动开展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们要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的不断观察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启发者,帮助学生进行思维和交流,引导他们不断深入思考和探索。
4. 活动总结和反思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
总结活动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实践活动积累经验和教训。
还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活动方案,提高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实践活动的效果与意义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全面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活动的设计与开展,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小学数学结合综合实践的探究

小学数学结合综合实践的探究【摘要】小学数学结合综合实践是一种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本文首先探讨了小学数学课程与综合实践的关系,分析了二者间的联系和互相促进。
接着介绍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的意义,指出了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然后阐述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的实施方式,包括课堂教学、校本实践和社会实践等。
在案例分析部分,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小学数学结合综合实践的具体操作及效果。
最后对小学数学结合综合实践进行了效果评估,总结了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和不足。
结论部分则探讨了小学数学结合综合实践的启示、未来发展方向和重要性,强调了这种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探究、课程、关系、意义、实施方式、案例分析、效果评估、启示、未来发展、重要性1. 引言1.1 小学数学结合综合实践的探究小学数学结合综合实践的探究,是指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融入综合实践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科学技术等领域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结合综合实践进行深入探讨,从数学课程与综合实践的关系、综合实践的意义、实施方式、案例分析以及效果评估等方面展开论述。
综合实践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综合实践还可以促进学科之间的跨学科融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2. 正文2.1 小学数学课程与综合实践的关系小学数学课程与综合实践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而综合实践则是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过程。
通过综合实践,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小学数学精美范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之探索通用版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课之研究襄阳市襄城区卧龙镇隆南小学张立全尤德敏张立明【重点词】全程参加开辟创新精心组织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一项重要内容。
目的是供给展开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机遇,以培育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集中反应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创新之处,也是新局势下教师面对的并按课题。
但是,在近一年的教课过程中,许多教师都反应综合实践活动难教,那么如何联合数学内容展开有效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研究能力,拓宽学生思想,培育学生灵巧运用知识的能力呢?下边,我依据自己的理解与一年来的实践,对此谈一些见解。
一、全程参加重在实践1、教师创建活动情境,指引学生去研究,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深入实践中,自己采集资料,进行剖析研究,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可以纯真地依赖模拟与记忆,着手实践、自主研究、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
我以为这就是实践的从头认识。
所以,综合实践活动,更重申在数学课中研究现实生活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研究数学知识。
2、可是教课中,综合实践活动教课与一般的数学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差别:一般的数学活动教课是经过生动风趣的活动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技术、思想方法。
而综合实践活动那么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质问题。
新课标中就提到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想去察看、剖析现实社会,去解决平时生活中的问题〞。
二、多方联系重在综合联系和综合是指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和其余学科之间的联系,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数学知识在剖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综合应用。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联系与综合的一个组合内容,第一要突出“综合〞这个特色。
它有两层含义:一层指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另一层指把数学和其余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解决实质问题。
比如:要丈量一个土豆的体积,要利用对于不规那么物体的体积丈量问题,能够转变等体积的规那么物体来丈量。
先准备一个有刻度的容器,先注入一些水,而后把土豆放入水中,观察水面上涨的状况,近似的,可利用学生熟习的“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领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质问题的方法。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论文

摘要:数学实践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本文以某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为例,探讨数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分析其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数学素养;实践能力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分析其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
二、数学实践活动的设计1. 确定活动主题数学实践活动的设计首先要确定活动主题,主题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以“生活中的测量”为主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设计活动目标活动目标应明确、具体,并与课程标准相一致。
例如,通过“生活中的测量”活动,学生应掌握长度、面积、体积等基本测量方法,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 设计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应丰富多样,涵盖数学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
例如,在“生活中的测量”活动中,可以设计以下内容:(1)观察生活中的测量现象,了解测量的意义。
(2)学习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如直尺、卷尺、测角器等。
(3)进行实际测量,如测量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等。
(4)分析测量数据,发现规律,提出改进建议。
4. 设计活动评价活动评价应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知识掌握、技能运用、情感态度等方面。
评价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
三、数学实践活动的实施1. 组织准备在活动实施前,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包括活动场地、材料、时间等。
同时,对学生进行分组,明确各小组的任务和责任。
2. 活动开展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初探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学生以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主要任务的一种学习活动,具有强烈的生活性、实践性、研究性。
参与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活动有所感悟。
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意学生解决了哪些问题,得到了什么结果,还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分析和整理等过程,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逐步培养学生的参与、运用、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一、诱发兴趣,自主参与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实践活动课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为出发点,力求新颖、灵活、多变,使学生干到活泼有趣,诱发兴趣。
如学生在学习“确定位置”的知识后,为加深学生对环节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就上了“用数字标座位”的活动课。
“如小红坐在教室的第5行第3列,就用(3 5)表示。
小亮坐在教室的第2行第4列,应当如何表示呢?你还能用同样的方法,给你的同桌标上座位号吗?”此题一出,学生们情绪高涨,相互讨论,积极地给同桌标上座位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再如,一年级下册有一个“小小商店”的实践活动课,这节课是学生认识人民币的最后一节课。
因为学生都有一定的购物经验,所以在教学中,创设购物的真实情景。
首先让学生在提供的购物情境中收集信息,然后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人人参与简单的购物,充分体验取币、付币、找币,学会与人合作,体验交易的过程,解决购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最后通过汇报,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更强烈的求知欲望。
总之,整堂课我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的机会,在参与活动中激发兴趣,使学生享受到数学学习带来的成功喜悦。
二、激活思维,增强运用意识
数学课是以数学体系的理论知识为主,而数学实践活动课则好比是在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搭起的桥梁。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适时创设环境,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学习,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重新创造知识,感受数学的趣味,增强数学意识和运用意识。
如学生认识乘加,乘减后,我给学生出示一幅图:“前三个盘子里每盘有五个苹果,第四个盘子里有两个苹果。
问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你能有多少种解法?”学生们想方设法地利用已学过的知识采用多种方法算出答案。
通过动脑。
动手操作,扩大了视野,增长了数学才干,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及实际应用的能力。
三、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
”把活动原则落实于教学过程,就应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探索发现。
而手动实践最易于激发儿童的思维和想象的一种活动,教师恰当利用,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低年级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简单几何图形后,上“奇妙的七巧板”实践活动课,先让学生用七巧板去拼、摆成几何图形,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用七巧板拼出人或物来,将拼摆的图形一一画下来,学生干到十分有趣。
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拼摆出不同的图形,展开了各自的才能,然后将学生的作品一一展示在黑板上。
最后开展七巧板拼图比赛,比一比,看谁拼出的图案多。
学生在活动中发展了智力,提高了能力。
又如,学过亿以内的读数和写法后,安排“拼拼读读写写”活动课,采用同桌同学拼读卡片,按组开展写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争夺红旗的比赛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掌握读写多位数的方法。
这样把学生的外部操作与内部的数学思维紧密结合起来,不但调
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学生在动手中获得了知识,培养了大胆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
四、团结互助,培养合作意识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
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合作的平台,除了全班合作学习外,还有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活动和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能够切实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如一年级下册的统计数学,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首先出示了一组体育活动图,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体育活动?你喜欢哪种活动?同桌交流,然后10人一组,选出组长,统计出小组里喜欢每种体育活动的人数,得出喜欢哪种项目的人最多,哪种最少。
”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在合作中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智能,还能促使学生去发现和研究问题;不仅让学生积累的知识,还增强了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不仅让学生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还激发了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