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十六年前的回忆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1《十六年前的回忆》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1《十六年前的回忆》知识点总结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相关资料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直隶乐亭(今属河北)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逮捕了李大钊。

无论是在监狱中,还是在法庭上,李大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

同年4月28日,李大钊英勇就义。

二、解词语被难|①遭受灾难。

②因灾祸或重大变故而丧失生命。

幼稚|①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例句:这个想法非常幼稚。

②年纪小。

含糊|不明确;不清晰。

例句:对于老师的提问,小东回答得很含糊。

军阀|旧时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轻易|随随便便。

例句:老师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纷乱|杂乱;混乱。

沉重|分量大;程度深。

例句:作为班长,他深深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很沉重。

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

例句:这部电影有些恐怖,我实在不敢看。

宪兵|某些国家的军事政治警察。

本文指军阀手下特殊的武装人员。

一拥而入|形容很多人一下子挤了进来。

苦刑|残暴狠毒的刑罚。

严峻|严厉;严肃。

例句:这件事对同学们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沉着|镇静;不慌不忙。

例句:爸爸说,遇到事情要沉着冷静。

怒气冲冲|形容满脸的怒气,异常激动。

例句:他怒气冲冲,咬牙切齿,要去找对方算账。

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

例句:他朝我招手,我会意地朝他微笑。

三、近义词慈祥—和蔼幼稚—天真含糊—含混轻易—容易纷乱—杂乱恐怖—恐惧粗暴—粗野严峻—严肃沉着—冷静四、反义词慈祥—凶恶耐心—焦躁含糊—清楚严峻—温和残暴—仁慈沉着—慌张五、词语搭配(慈祥)的父亲(含糊)地回答(纷乱)的喊叫(僻静)的小屋(恐怖)的眼光(乱蓬蓬)的长头发(平静而慈祥)的脸(伟大)的力量六、词语拓展“不~不~”式的词语:不慌不忙不屈不挠不卑不亢不闻不问不痛不痒不明不白不骄不躁“一~而~”式词语:一拥而入一扫而光一挥而就一哄而散一笑而过七、文本解读1.第①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一段照应了文题,交代了父亲被难的时间,突出了这件事给作者留下的深刻记忆,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导语】《⼗六年前的回忆》是李⼤钊同志的⼥⼉李星华写的⼀篇回忆录,通过对李⼤钊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忆,展⽰了⾰命先烈忠于⾰命事业的伟⼤精神和⾯对敌⼈坚贞不屈的⾼贵品质。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学六年级下册语⽂《⼗六年前的回忆》课⽂原⽂ 1927年4⽉28⽇,我永远忘不了那⼀天。

那是⽗亲的被难⽇,离现在已经⼗六年了。

那年春天,⽗亲每天夜⾥回来得很晚。

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出去了。

有时候他留在家⾥,埋头整理书籍和⽂件。

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投到⽕炉⾥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 待了⼀会⼉,⽗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

你⼩孩⼦家知道什么!” ⽗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

我总爱向⽗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

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地讲给我听。

这⼀次不知道为什么,⽗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来检查。

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亲只好把⼀些书籍和⽂件烧掉。

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

⼯友阎振三⼀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还不见回来。

第⼆天,⽗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去了。

我们⼼⾥都很不安,为这位⼯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亲的⼯作也越来越紧张。

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次劝他。

⽗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的⼯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可怕的⼀天果然来了。

4⽉6⽇的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母亲带她到娱乐场去散步了。

⽗亲在⾥间屋⾥写字,我坐在外间的长⽊椅上看报。

短短的⼀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阵纷乱的喊叫。

“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亲。

“没有什么,不要怕。

星⼉,跟我到外⾯看看去。

” ⽗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取出⼀把闪亮的⼩⼿枪,就向外⾛。

我紧跟在他⾝后,⾛出院⼦,暂时躲在⼀间僻静的⼩屋⾥。

六年级语文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赏析

六年级语文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赏析

六年级语文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赏析《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
十六年前,我还是一个小学生,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我们学校的校园里开满了鲜花,空气中弥漫着花香。

那天,我们的语文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写一篇关于自己父亲的作文。

我回到家里,坐在书桌前,想着如何下笔。

我想起了父亲每天早出晚归的忙碌身影,想起了他有时候在家里整理书籍和文件的专注神情,想起了他慈祥的笑容和耐心的教导。

我开始动笔,将这些记忆一一记录下来。

然而,当我写到父亲烧书和有字纸片的情节时,我感到很困惑。

我问父亲为什么要烧掉这些书和纸片,他含糊地回答我说小孩子不需要知道这些。

我感到很纳闷,为什么父亲不能告诉我呢?
这篇作文写完后,我并没有得到很高的分数,因为老师觉得我的描写不够生动,情感表达也不够深刻。

然而,我并不气馁,因为我深知这篇作文是我用心写出来的,它记录了我对父亲的回忆和思念。

赏析:
这篇作文以一种朴实无华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小学生对父亲的回忆和思念。

文中通过描述父亲的忙碌身影、专注神情、慈祥笑容和耐心教导,勾勒出了一个慈爱而勤劳的父亲形象。

同时,小作者也通过写父亲烧书和有字纸片的情节,表现了对父亲行为的困惑和不解,进一步加深了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整篇作文情感真挚,虽然文笔稍显稚嫩,但却能够打动人心。

通过这篇作文,我们可以感受到小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思念和无尽感激,也可以看到他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独立思考。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朗读+知识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朗读+知识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朗读+知识点课文知识点一、词语解析含糊:指叙述的模糊,不清楚。

军阀:指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局势:泛指[政治、军事等] 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轻易:本课指十分容易随随便便。

恐怖:惊慌、害怕。

一拥而入:一下子全都拥了进去严峻:严肃而厉害。

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

绞刑:死刑的一种,用绳子勒死。

沉着:冷静,镇静,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二、句子解析(1)对句子的理解。

①父亲是很慈祥的……作者当时年纪小,对父亲为什么烧掉书籍和文件不理解。

她好奇地问父亲,却只得到一个含糊的回答。

这同父亲平常不管工作多忙、不管女儿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都耐心地回答和解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

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个方面的统一。

②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在严重的局势下,同志和亲人劝李大钊离开北京,但他坚决不肯,当时李大钊同志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这个反问句表示李大钊坚决不离开北京,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可见,李大钊把工作看得比生命重要。

③在法庭上……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李大钊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

“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父亲施了重刑,“平静”说明父亲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④“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 和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面对亲人的哭喊,李大钊只是“瞅了瞅”,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瞅了瞅”看出李大钊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他要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重点知识归纳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重点知识归纳
【乱蓬蓬】形容须发或草木凌乱。
词语扩展:
ABCC式:
怒气冲冲兴致勃勃人心惶惶得意扬扬风尘仆仆
喜气洋洋神采奕奕含情脉脉大名鼎鼎文质彬彬
课内词语:
埋头幼稚含糊避免局势严峻轻易
尖锐僻静魔鬼苦刑冷笑残暴匪徒
法庭安定占据会意执行过度
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知识归纳
作者介绍:
李星华( 1911-1979)河北乐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从事教学和民间文学研究工作。她整理出版的《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受到了国内外民间文学工作者的好评。
课文主题:
本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纪念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写的一篇回忆录。课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害后的情形的回忆,赞美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崇高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段落大意:
⑴第1~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前的一些事情(被捕前)
⑵第8~1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经过(被捕时)
⑶第18~29自然段:写我们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法庭上)
⑷第30~33自然段: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非常悲痛(被害后)。
我会写:
稚:幼稚童稚稚气稚嫩
避:避免退避避暑避雷针避而不谈
峻:严峻峻峭冷峻峻拔陡峻险峻
啪:啪嚓劈啪噼啪砰啪啪啦
瞪:目瞪口呆瞪眼迷瞪眯瞪
僻:僻静僻陋僻野僻远穷乡僻壤
瞅:瞅见瞅空瞅准让我瞅瞅
靴:马靴皮靴隔靴搔痒战靴脱靴、
魔:魔鬼恶魔妖魔病魔魔王
刑:苦刑判刑量刑徒刑缓刑刑期
哼:哼,走着瞧。
绑:绑带绑架绑腿捆绑松绑
啃:啃声啃气啮啃啃啮啃嚼
袍:旗袍袍子长袍同袍睡袍紫袍
执:执行执笔执着执迷不悟

人教版小学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赏析《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那是1927年4月的一个夜晚,我正在北京寓所的院子里玩耍。

突然,爸爸从书房走出来,脸色苍白,他看着我说:“孩子,明天早上你可能见不到我了。

”我惊讶地问:“为什么?”爸爸低声说:“我要去干一件大事,也许会被敌人抓住。

”我当时并不明白他的意思,只是觉得有点害怕。

第二天早晨,我一觉醒来,爸爸已经不见了。

后来,我才从妈妈那里知道,爸爸是去参加革命工作,被敌人逮捕了。

十六年前的事情,像电影一样在我眼前浮现。

爸爸那坚定的眼神,那毅然决然的步伐,都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

他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每当我想起爸爸,我就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敬仰。

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前进。

赏析:《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通过一个小女孩的视角,回忆了她父亲在十六年前为了革命事业被捕的事情。

这篇课文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父亲的英勇和无私。

作者通过“爸爸从书房走出来,脸色苍白”、“爸爸低声说:‘我要去干一件大事,也许会被敌人抓住。

’”等描绘,刻画出父亲明知危险却毅然前行的形象,体现了他的坚定和勇敢。

同时,课文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每当我想起爸爸,我就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敬仰。

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前进。

”这句话不仅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引导学生们理解并尊重那些为国家和人民付出的人。

总的来说,《十六年前的回忆》以其深情的叙述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教育学生要珍惜和平生活,铭记历史,向革命先烈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部编版小学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赏析《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那是1927年4月6日的早晨,我正在家中做功课,突然听见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开门一看,是父亲的秘书宋先生。

他脸色苍白,神情紧张,低声对我说:“李大钊同志被捕了!”我惊呆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但事实就是如此残酷,父亲被敌人带走了。

从那天起,我们全家的生活陷入了混乱和恐惧之中。

母亲强忍着泪水,默默地承受着一切;我和弟弟妹妹们虽然年纪小,但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不安。

几天后,我们被允许去狱中探望父亲。

他看起来瘦了许多,但眼神依然坚定。

他告诉我们,他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因为他坚信自己的信仰和理想是正确的。

然而,敌人的残暴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1927年4月28日,父亲和其他20位革命同志一起被押赴刑场。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高昂着头,坚定地喊出了“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十六年前的那一天,我失去了父亲,但他的精神和信念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他用生命捍卫了真理和正义,他是我们永远的骄傲和榜样。

《十六年前的回忆》赏析:《十六年前的回忆》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通过作者对父亲李大钊被捕、受审、牺牲过程的回忆,展现了革命先烈为理想和信仰奋斗不息的精神风貌。

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的时代,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作者通过对父亲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面对生死考验时的从容和勇敢。

父亲的眼神、话语和行动,都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

此外,文章的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既有对父亲深深的怀念和敬仰,也有对敌人的愤怒和控诉。

尤其是对父亲最后时刻的描写,那种视死如归的勇气和对理想的坚守,令人震撼。

总的来说,《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具有强烈历史感和教育意义的文章,它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同时也激励我们要坚定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部编版(五四学制)(2018)六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共27张PPT)

部编版(五四学制)(2018)六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共27张PPT)
中国共产党的创 始人之一。新文化运 动和“五四”爱国运 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 义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简介背景:
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 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 顺利北伐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北京坚持革命 斗争的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 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 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张作霖逮捕,受尽酷刑, 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月28 日被敌人绞死。李大钊从容就义,时年38岁。
按照时间顺序(被捕前,被捕时,庭审 时),画出文中描写李大钊言行、神 态等的语句。从中可以看出李大钊具 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例如第7段中,“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
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
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
呢?”
语言描写表现出李大钊在严
峻的形式下,一心考虑革命工作需要,不顾
这篇文章,就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于1943 年,为缅怀父亲,创作的回忆性散文。
读读写写 fá yú pì bù xiàn
阀 娱僻怖宪
xíng yā jiù jiăo jí
刑 押 舅 绞籍
词语的理解:

军阀:指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恐怖:惊慌、害怕。 一拥而入: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门来。 严峻:严肃而厉害。 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 沉着:镇静,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难点突破
• 本文是缅怀李大钊先生的,但我们也不要 忽视文章是站在女儿李星华的视角上进行 叙述的,因此,我们要理解作者对父亲的 情感。
• 作者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呢?从哪 里能看出来?
• 找到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如“我永远忘不了那一 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体 现出对父亲的怀念之情。再如“他的心被一种伟 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 的一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表现出作者对父亲 的理解和敬仰。作者对父亲李大钊的情感态度还 可以从文中的细节描写中读出来。如“父亲说完 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一个“又”字,表明这 一次的“望”是特意为之,写出了父亲内心深处对 家人的不舍。而这一“望”被女儿看在眼里,记在 心里,也写出了这一刻女儿与父亲的心灵相通。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题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题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题及答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题及答案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1.cán bào()的fěi tú()拿起一块zhuān tou ()威胁他。

他看着他们,不屑地说:“hnɡ(),ch ǒu()你们那样儿,吓唬不了我!”2.那个zhí xínɡ()任务的同志巧妙地bì kāi()了穿着高筒马靴、形似móɡuǐ()的jūn fá()。

二、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 文中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前后呼应,这样写的好处是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清楚,印象和感受更加深刻,同时又使文章前后连贯。

()2. 本文是一篇回忆录,是按照第三人称的写法叙述的。

()三、赏析句子。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1. 把这句话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描写李大钊态度的词语是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体会到李大钊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

从这句话可以体会到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四、课内阅读。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

母亲哭了,妺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笔记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笔记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笔记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回忆录,文章通过记叙李大钊同志被捕、被害的经过,表现了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以下是《十六年前的回忆》的课文笔记:
1. 文章开头强调了1927年4月28日这一天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点明了李大钊被害的具体日子。

2. 文章通过父亲早出晚归、行踪可疑、母亲含糊其辞的表现,暗示了当时局势的严重性。

3. 李大钊在局势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泰然自若地工作,展现了他的坚定信念和革命精神。

4. 李大钊在法庭上表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精神,让敌人无可奈何。

5. 李大钊被害后,他的遗言是“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

6. 文章中通过描述家人和李大钊同志的相处,展现了李大钊同志对家人的关怀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7. 文章最后表达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以上是《十六年前的回忆》的课文笔记,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精选)人教版六下语文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ppt

(精选)人教版六下语文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ppt
*
反问句:不是常对你说吗?
陈述句:是常对你说。
*
反问句:我哪能离开呢?
陈述句:我不能离开。
*
被捕前的父亲是一位对工作高度负责的革命者。
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 但绝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表现了他对 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
被捕时:
*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第三段(第18~28自然段):
第四段(第29~32自然段):
段意:
写李大钊在被捕前仍然 坚持工作。
写李大钊被捕时处变不惊。
写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异常坚定、沉着。
写全家人在得知李大钊被害后,无比悲痛。
(4月6日早晨)
(十几天过去了)
(28日黄昏)
(1927年4月27)
*
思考题
1、课文讲了哪几件事情? 2、课文那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动?把你的感受和大家谈一谈。
*
含糊地回答我的原因:
因为当时局势紧张,没有时间与孩子谈心。 因为像书和纸片要烧掉的原因的问题,不是几句话能与孩子解释清楚的。 所以父亲只好不细作解释,含糊地回答。
*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
李大钊,子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 中国共党的创始人之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起过重要作用。
*
背景简介
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与赵世炎等在京组织“沪案雪耻会”,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1926年3月领导北京群众反对日英美等国要求拆除大沽口国防设备的“最后通牒”,18日因组织请愿示威游行被段祺瑞政府通缉。北伐战争期间协助冯玉祥制订军事行动方针。1927年4月6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28日在北京英勇就义。著作编为《李大钊文集》。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知识点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

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

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

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

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

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

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

4月6日的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衣,母亲带她到娱乐场去散步了。

父亲在里间屋里写字,我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

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没有什么,不要怕。

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

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传来粗暴的吼声。

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

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稿(通用5篇)

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稿(通用5篇)

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稿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稿(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稿(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稿1《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五组教材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作者回忆父亲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被审,被害的经过,从而表达了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不惜献身的嵩高品质,也使我们认识到当时反动军阀狠残暴的本质。

根据这一课文的内容,在这一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体会语感,辨析“沉重”、“沉着”等词,并用词造句。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大钊忠于革命、忠于党,不惜献身的高贵品质。

3、学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方法。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基于以上的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我们可以看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1)理解课文“被捕”与“被审”两部分,体会李大钊同志沉着,临危不惧的革命精神和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不惜献身的革命气概;(2)通过学习用简练、通俗的语言对李大钊的描写,学习家人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弄清文中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句子及运用这种写法的好处,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小语大纲五年级“识字、写字”中提出:五年级学生要提高辨析词语的能力,通过对“沉重”“沉着”的辨析经进一上理解李大钊的品质。

本课是一篇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文,指导学生理解李大钊忠于革命、忠于党,不惜牺牲的精神和对反动军阀的凶狠、残酷的憎恨,这也是《大纲》提出的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反映。

这样既加强了学生的爱党、爱祖国的教育,也培养了学生在为人处事时能爱憎分明。

本课编排在本册教材中每五组,本组的训练重点是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这是小学阶段最后一篇指导写法的训练项目,为此,指导学生弄清文中的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句子,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很必要的。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編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十六年前的回憶》課文原文1927年4月28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

那是父親的被難日,離現在已經十六年了。

那年春天,父親每天夜裏回來得很晚。

每天早晨,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又出去了。

有時候他留在家裏,埋頭整理書籍和文件。

我蹲在旁邊,看他把書和有字的紙片投到火爐裏去。

我奇怪地問他∶“爹,為什麼要燒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會兒,父親才回答∶“不要了就燒掉。

你小孩子家知道什麼!”父親是很慈祥的,從來沒罵過我們,更沒打過我們。

我總愛向父親問許多幼稚可笑的問題。

他不論多忙,對我的問題總是很感興趣,總是耐心地講給我聽。

這一次不知道為什麼,父親竟這樣含糊地回答我。

後來聽母親說,軍閥張作霖要派人來檢查。

為了避免黨組織被破壞,父親只好把一些書籍和文件燒掉。

才過了兩天,果然出事了。

工友閻振三一早上街買東西,直到夜裏還不見回來。

第二天,父親才知道他被抓到員警廳裏去了。

我們心裏都很不安,為這位工友著急。

局勢越來越嚴重,父親的工作也越來越緊張。

他的朋友勸他離開北京,母親也幾次勸他。

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不是常對你說嗎?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

你要知道現在是什麼時候,這裏的工作多麼重要。

我哪能離開呢?”母親只好不再說什麼了。

可怕的一天果然來了。

4月6日的早晨,妹妹換上了新夾衣,母親帶她到娛樂場去散步了。

父親在里間屋裏寫字,我坐在外間的長木椅上看報。

短短的一段新聞還沒看完,就聽見啪,啪……幾聲尖銳的槍聲,接著是一陣紛亂的喊叫。

“什麼?爹!”我瞪著眼睛問父親。

“沒有什麼,不要怕。

星兒,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親不慌不忙地從抽屜裏取出一把閃亮的小手槍,就向外走。

我緊跟在他身後,走出院子,暫時躲在一間僻靜的小屋裏。

一會兒,外面傳來一陣沉重的皮鞋聲。

我的心劇烈地跳動起來,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親。

“不要放走一個!”窗外傳來粗暴的吼聲。

穿灰制服和長筒皮靴的憲兵,穿便衣的偵探,穿黑制服的員警,一擁而入,擠滿了這間小屋子。

他們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們包圍起來。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

前首 后尾 照照 应 应
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 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 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 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 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 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前后照应的好处?
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 了解得更加清楚,得到的印象 和感受也深刻。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 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往外走 。
动作描写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 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 常沉着。 父亲保持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 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神态描写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是的, 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 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他们什么也不懂。 一切都跟他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 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
『默读课文』 一、标注段落。 (共32自然段)
二、思考:作者回忆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重点回忆了那几方面? 作者重点回忆了父亲李大钊被害的事情。 重点回忆“被捕前” “被捕时” “法庭上” “被害后”这四个方面的 一些事情。 三、概括段意。
课文回忆了关于李大钊的哪几件事?
被捕前(2-7):烧文件和书籍
1927年4月6日,奉 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 主义,逮捕了李大钊等 80余人。李大钊备受酷 刑,在监狱中,在法庭 上,始终大义凛然,坚 贞不屈。4月28日,军阀 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 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 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 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 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 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 容就义,时年38岁。
语言描写
临危不惧 ,将 生死置之度外, 革命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尚革命情操。
按照时间顺序写了那些事? 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 十六年前的回忆(相关资料)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 十六年前的回忆(相关资料)人教版

10.十六年前的回忆(相关资料)一、作者李星华简介1911年11月,星华出生于乐亭县大黑坨村,与母亲赵纫兰生活在一起。

1918年夏,跟母亲到北京,从此在父亲身边,一边帮助母亲料理家务,一边上学。

1927年4月,与父母一起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抓捕,在狱中关押20多天。

出狱第二天,竟是父亲壮烈牺牲之日。

自此辍学照顾母亲和弟妹。

1931年复学。

1933年4月,为父亲公葬奔走。

5月,母亲病故后,在艰难中挑起生活重担。

1937年在中法大学毕业。

1940年与弟妹一起赴延安。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从事教学和民间文学研究工作。

“文化大革命”中郁愤成疾,双目失明,1979年病故,终年68岁。

二、李大钊简介李大钊(1889~1927)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字守常。

河北省乐亭县人。

父母早亡,跟随祖父长大。

1913年,他东渡日本留学。

1918年,李大钊在北京大学担任图书馆主任。

他把北大图书馆变成了传播新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阵地。

这一年,年青的毛泽东和李大钊结识了。

他们在北大红楼,建立了革命的友谊。

他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编辑《新青年》,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积极领导了五四运动。

1920年2月,他同邓中夏一起,在北京大学里秘密发起、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5月,李大钊领导建立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任中共北方区党委书记,后兼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书记。

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至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

他帮助孙中山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改组国民党和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中起了积极作用。

1924年代表中共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他领导了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反帝反军阀的群众示威运动。

他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团结广大群众,同敌人展开英勇的斗争。

他成了军阀、反动派的眼中钉。

1927年4月6日反动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分子的支持下,下令逮捕了李大钊同志。

李大钊同志在狱中受尽了种种残酷的刑罚,他的全部指甲都被凶狠残暴的敌人拔掉了。

十六年前的回忆主要表现了什么

十六年前的回忆主要表现了什么

十六年前的回忆主要表现了什么
1927年的春天,父亲有些反常,原来是军阀张作霖要来检查。

一天,“我”和父亲在家中,突然,闯进一伙人,把“我们”带走了,在女拘留所里,“我”见了母亲和妹妹。

十几天后的法庭上,和父亲匆匆见了一面,庭后,“我”、母亲还有妹妹被释放了。

第二天的报纸上却写着“李大钊等昨日已执行绞刑”,“我”和母亲昏倒了,因为我们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昨天还好好的一个人,就已经执行绞刑了。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中国现代作家李星华于194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

主要讲述了1927年的春天,父亲有些反常,原来是军阀张作霖要来检查。

一天,“我”和父亲在家中,突然,闯进一伙人,把“我们”带走了,在女拘留所里,“我”见了母亲和妹妹。

十几天后的法庭上,和父亲匆匆见了一面,庭后,“我”、母亲还有妹妹被释放了。

第二天的报纸上却写着“李大钊等昨日已执行绞刑”,“我”和母亲昏倒了,因为我们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昨天还好好的一个人,就已经执行绞刑了。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记叙了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后和敌人作斗争的感人事迹,歌颂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高贵品质。

此文是回忆录,写了作为父亲的李大钊对家人的关怀、爱护,作为革命者的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也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语言朴素自然,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 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 (共17张PPT)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 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 (共17张PPT)









永远忘不了—— 1927年4月28日
前 被捕前
后 照
被捕
忠于革命事业

被审
记住4月28日被害
拓展阅读,迁移运用
请同学们运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自己 读一读语文主题丛书3第?页《?》 找出文章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 作的语句思考: 1.抓住对人物外貌、语言、神态描写 的语句反复朗读感悟,说说是一个怎 样的人?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教 师评价总结。 返回
舅老爷 娱乐场 押下去
1 2
一 谈 。
和 大 家 谈
你 的 感 受
感 动 ? 把
使 你 最 受
哪 些 地 方
、 课 文
件 事 ?
讲 了 哪 几
、 课 文
朗读课文,思考
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处变不惊 敌人:心虚、残暴
法庭上:安定、沉着
被害后:全家沉痛
对李大钊的评价
临危不惧 将 生死置之度外 革命利益高于一切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2月13日星期日2022/2/132022/2/132022/2/13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2月2022/2/132022/2/132022/2/132/13/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2/132022/2/13February 13,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2/132022/2/132022/2/132022/2/13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1.《十六年前的回忆》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1.《十六年前的回忆》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

统编版六语下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11.十六年前的回忆 学习目标:1.会写“阀、避”等12个字,会写“埋头、整理”等3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抓住李大钊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体会人物的品质。

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4.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我会读。

一类字:稚zh ì 避b ì 峻j ùn 啪p ā 瞪d èn ɡ 僻p ì 瞅ch ǒu 靴xu ē 魔m ó 刑x ín ɡ 哼h ēn ɡ绑b ǎn ɡ 啃k ěn 袍p áo 执zh í二类字:霖l ín 阎y án 娱y ú 屉t ì 侦zh ēn 暂z àn 宪xi àn 押y ā 钊zh āo易错音:严峻.(j ǜn j ùn ) 彻.底(ch è c è) 暂.时(z àn zh àn ) 幼稚.(z ì zh ì) 宪.兵(xi ān xi àn ) 侦.探(z ēn zh ēn ) 押.下去(y ā y à) 姓阎. ( y án y àn ) 娱.乐 ( y ú y ù ) 瞅.(c ǒu ch ǒu)瞅 被难.日(n án n àn ) 僻.静( b ì p ì ) 答案:j ùn ch è z àn zh ì xi àn zh ēn y ā y án y ú ch ǒu n àn p ì多音字:埋m ái (埋头)m án(埋怨) 为w èi(因为 为了)w éi(成为 行为)难n àn (被难日 灾难 难友) n án (困难 难为情 为难)2.我会写。

十六年前的回忆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九)

十六年前的回忆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九)

十六年前的回忆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九)1.请给这个文段加一个小标题。

答案:法庭相见本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给段落加标题的能力,可根据内容、中心、人物等提出。

阅读文章,我们可以看到文章主要描述了李大钊先生与家人在法庭上的会面。

所以,标题可以是:庭上相见。

2.找出描写父亲外貌和神态的句子,从这些描写中可以感受到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父亲仍然穿着那件旧的灰布棉袍,但他没有戴眼镜。

我看到他蓬乱的长发下平静而和善的脸。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理解李大钊不畏艰险,不顾生死的品质。

本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手法的理解,注重细节分析。

阅读句子“父亲仍旧穿着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可知,这句话是描写父亲外貌和神态的句子,这是李大钊面对迫害时的表现。

从这句话可体会出李大钊临危不惧,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品质。

3.“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里的“伟大的力量”指____________________答: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题目分析:该题目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注重对文章内容的分析。

阅读句子“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可知,“伟大的力量”是指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4.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一生是为劳苦大众的解放而努力奋斗的一生,请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你对李大钊烈士的崇敬之情。

答:李大钊先生,我对你面对迫害,临危不惧,为劳动群众的解放而奋斗的一生,深表敬意!本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注重对文章内容的分析。

学生结合李大钊在文中的表现,表达对李大钊烈士的崇敬。

表述合理,但答案不唯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 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 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 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对革命事业有必胜的信心,面对严刑拷 打不动摇,面对亲人哭喊不悲伤。他要用安 定沉着来安慰亲人,让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李大钊昂首走上绞架,发表了最后
上下文—— 语言 动作 神态 心理
资 料 —— 历史背景 人物事迹
“联系”
作 者—— 人物关系 写作意图
生 活—— 感想启示 现实意义
不畏艰险 英勇就义 大义凛然 顶天立地 视死如归 忠贞不渝
奋不顾身 宁死不屈 赤胆忠心 精忠报国 赴汤蹈火 高风亮节
舍生取义 泰然自若 坚贞不屈 义无反顾 临危不惧 正气凛然
的演讲,他说:“我们已经培养了许多 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 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 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
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李大钊?
忠于革命 临危不惧 视死如归,革命利益 高于一切的伟大的革命先驱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
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 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 革命事业的信心。
十六年前的回忆
——李星华
——请尽情展示你们阅读的智慧吧!
李大钊的那些言行最让你感
动?你从中体会到他越 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 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 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 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 哪能离开呢?”
对革命赤胆忠心,革命工作高于一切!
李大钊从被捕到就义,在狱中共22天。敌人对他进行了 多次审讯,施用了多种酷刑,电椅、老虎凳、用竹签插手 指……最后竟残忍地拔去了他双手的指甲。李大钊坚贞不屈, 没有向敌人泄露党的任何机密。为了保护同时被捕的其他同 志,李大钊还用血迹斑斑的双手写下《狱中自述》,表示自 己“负其全责”,要敌人“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 不事株连。敌人转而采用软化引诱的办法。张作霖的参谋长 杨宇霆亲自出马,他以同乡的身份劝降李大钊,许以高官厚 禄。但是李大钊回答:“大丈夫生于世间,宁可粗布以御寒, 糙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就是断头流血也要保持气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