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6章

合集下载

教育学_第六章_课程

教育学_第六章_课程


思考:

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的区别在哪 里?
我国课程改革中国家课程 标准包括五方面内容:


1、前言部分 2、课程目标部分 3、内容标准部分 4、实施建议部分 5、附录
(二)教科书的规范与策略

1、多样化的教学改革必然有多 样化的教科书。 2、教科书编写的内容呈现出许 多时代特征。
师:听了你们组的汇报,我发现你们能从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进行 实践活动,这说明大家很有社会责任感。 生:我们调查“无公害蔬菜使用的农药”后发现,菜农们把打有化学 农药的蔬菜销向市场,而人们吃菜后只要身体暂时没病、无异常现象, 就以为没事。其实,有的毒素进入人体后,并不马上发作,但如果沉 积在人体的毒素渐渐增多,就会引起各种疾病。因此,我们想了解一 下,什么是化学农药,为什么有害;什么是生物农药,它有哪些优点。 师:你们研究的主题很有意义,注意到了人们的健康问题。
活动报告等,而不仅依靠笔试结果。
6、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 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的适应性, 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 要。
第五节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目标的重新界定 第一,终身发展成为了主导价值,为学 生提供适应其终身发展的基础知识、学习 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 第二,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追求的发展 目标。 第三,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丰富性是新发 展观的内在含义。 新课程改革推动了我 国基础教育从重视知识和学科向关注每个 学生之个性发展的历史转变。

女性以小学教师、护士、保育员、营业 员、纺织工、服务员等为多。

在角色塑造上一般男性总是知识渊博、 志向高远、顽强进取、独立自主; 而女性则无知低能、目光短浅、温和 美丽、寻求同情和保护,同时还兼有一些不 良品德,如吝啬、不明是非等。

教育学概论知识点-第六章

教育学概论知识点-第六章

教育学概论知识点-第六章第六章教育制度⼀、教育制度的概念1.定义教育制度——指⼀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的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的规则。

2.教育制度的特点客观性:教育机构的设置、层次类型的分化、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制度化,都受客观的⽣产⼒发展⽔平制约,具有客观性。

规范性:主要表现在⼊学条件(即受教育权的限定)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标的确定上。

历史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变化的,具有历史性。

强制性:它对受教育个体的⾏为具有⼀定的强制作⽤,要求受教育者⽆条件地适应和遵守。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1.定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处于教育制度的核⼼位置的。

2.制定学校教育制度的依据第⼀,⽣产⼒发展⽔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第⼆,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第三,学⽣的⾝⼼发展特点;第四,⼈⼝发展状况;第五,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3.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标志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制度化相对于制度化教育⽽⾔,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

5.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学教育的衔接(2)加强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4)⾼等教育类型⽇益多样化(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6)终⾝教育体系的建构(7)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8)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三、我国现⾏学校教育制度(⼀)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1.新中国成⽴以前的学制(1)壬寅学制(即《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个近代学制。

教育学第六章

教育学第六章

第六章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论侧重研究“教什么”,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一、课程的一般概念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业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如语文课程、数学课程。

二、课程的分类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一)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1.国家课程所谓国家课程,是由国家专门机构开发的课程。

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

国家级课程属一级课程,地方不得随意变动。

国家教育目标是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依据2、地方课程:省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专门开发、编定的课程。

属二级课程,县校不经批准无权变动。

(二)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1.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对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必修的、共同的2.拓展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3.研究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三)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1.学科课程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

它是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排的课程,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属于古老的学科课程,主要倡导者是是赫尔巴特、斯宾塞2.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儿奄中心课程”,是以儿童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为基础,以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为中心而实施的课程。

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学科课程以社会为本位,活动课程以学生为中心3.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又称为广域课程。

它是为了克服学科课程的封闭性和活动课程的随意性而通过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教材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综合而成的。

教育学第六章--课程

教育学第六章--课程
(1)课程即学科和教材(最悠久的认识) (2)课程即经验(杜威) (3)课程即社会文化再生产(鲍尔斯和金蒂斯) (4)课程即社会改造(弗雷尔) (5)课程即活动
课 程
LOGO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
课 程
LOGO
活动课程含义的争论
• 活动课程,又被称为经验课程或经验学习、学生中心课程。
• 有人认为,活动课程是以学生从事某种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 有人认为,活动课程就是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 学生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有人认为,活动课程是以充分而有特色地发展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
预期的学习结果。
• (8)课程基本上由五大板块组成:母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外 语。
• (9)课程被认为是有关人类经验的日益广泛的可能的思维方式——不 是指结论,而是指导出结论的方式以及产生的背景。
课 程
LOGO
以上九种定义比较有代表性,关于课程的定义还有很多,不再— —列举。 将这些定义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观点:
LOGO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 课程目标涵义: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 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 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
•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 课程目标确定: • 首先要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衔接关系,以便确保这些要
• (2)学生在学校指导下所获得的全部经验。 • (3)整体的教学内容及其实施计划。 • (4)课程是一种方法论的探讨,它要探明学科要素的各个方面,如教

教育学(第六章)

教育学(第六章)

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原则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统一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 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是知识的思想 性、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的反映。
(三)知情意统一 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活动不仅包括智力活动, 还包括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活动。
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依赖于智力活动, 并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 学生在教学中的心理活动首先是智力活动, 但是,智力活动有赖于非智力因素的推动和 调节。
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活动, 才能有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智力是指个人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 力系统。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 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人的智力是遗 传、环境和教育,以及个人努力三者相互作用的 结果。 对学生而言,创造力指学生能运用自己已有的 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尚未知晓的知识 的能力。
创造活动分为真创造和类创造,对学生而言, 更主要的是类创造,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 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的作用
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 教学是培养人才、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系统地传授知识,再生产社会经验 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教学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和 技能,还要发展学生的能力
教学的任务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首要任务]
发展学生的体力、智力、创造力和实践精神
第四节 教学环节与组织形式
一、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

教育学第六章

教育学第六章

教学内容
(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 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教学内容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强调课程目标中的态度以及价值观; (2)强调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和发展性; (4)强调课程实施中学生的主动性及能力的发展。 (5)强调课程评价的发展性和主体性。 (6)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教学内容
(四)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生活课程” “经验课程”或“经验本位课程” “设计课程” “随机课程”
教学内容
优点: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加广泛的学习空 间和更为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对于培养 学生能力、发展智力是很有帮助的。 缺陷:儿童从活动课程中获取的知识缺乏 系统性和连贯性,也有较大的偶然性和随机 性。
第六章
课程
主讲:王颖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课程与课程理论
一、课程的含义 (一)词源学分析 “奕奕寝庙,君子作之” ——《诗经· 小雅· 巧言 》 “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孔颖达:《五经正义》
教学内容
(二)几种课程观 1、课程是教学科目 基本思想是: 学校开设的每门课程都是从相应的学科中 精心选择的,课程体系是以学科逻辑组织的, 并且按照学习者的认识水平加以编排; 作为知识的课程通常特别强调课程计划、 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所谓看得见、摸得到的 客观存在物;
教学内容
本章复习思考题: 1、主要课程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 2、课程目标的特征。 3、主要课程类型。 4、影响课程变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6、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教育学(第六章)PPT课件

教育学(第六章)PPT课件
最好 • 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他们学得最好 • 当学生能有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 • 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
15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引导学生领会知识 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知识 检查和巩固知识
16
第三节 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指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 求,与教学基本规律相一致,是教学基本规律 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的细化。
2
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 有行为方式,包括主要行为(呈示、对话、 辅导等)和辅助行为(激发动机、教师期望、 课堂交流、课堂管理等)两大类。
3
教学与智育的区别
教学与智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智育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 知识,并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是通过教学来 进行的。
智育目标的全面实现,除了借助教学,还需 要通过通过课外活动等其他方式。
7
基础知识指构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及其相 应的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是组成一 门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反映了科学文化发 展的现代水平。
基本技能指各门学科中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 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的最主要、最常用的能 力,如语文的阅读、写作,数学的运算,物 理和化学的实验技能等。
8
智力是指个人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 力系统。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 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人的智力是遗 传、环境和教育,以及个人努力三者相互作用的 结果。
10
(一)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
教学是师生双边共同交往、共享经验的活动。 教学是师生间知情意行诸方面相互作用的过程。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两种不可取代的行为。 课堂教学应呈现出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 的多元的、变动的态势,呈现出可变动的、师生 多向的、多中心的互动关系。

教育学第六章教学

教育学第六章教学

第六章教学第一节教学概述一、概念: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P426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创造者和主题,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

教学不仅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4.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二、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自学的关系P104三、教学的本质和特点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交往和实践活动。

这是教学的本质。

特点如下: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目的;2.……由教与学组成,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3.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教学具有多种姿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四、教学的作用和意义1.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是社会经验的再生产、适应并促进发展的有效手段;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环节;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教学的地位)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五、基本任务(主要目的)……简答题1.(首要任务)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5.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Ps:1.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类型包括:课堂教学活动&课外教学活动。

2.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是教学活动的两大基本任务,试分析两者关系:a.概念不同,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

《教育学》第六章 课程

《教育学》第六章 课程
会生活实际的忽视,导致对现成知识的死记硬背。
(2)活动课程的优势与局限
❖ 优势: ❖ 第一,它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
学习动机; ❖ 第二,它能够有利于将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
以活动为中心整合起来。 ❖ 缺陷: ❖ 容易导致对文化遗产、对系统的知识学习的
忽视 。
(二)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
❖ 根据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不同地位,可将 课程划分为核心课程和外围课程。
自然即课程 生活即课程 自我即课程
(四)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
新课程实施的几种取向
得过且过(muddling through) 忠实(fidelity) 相互调适( mutual adaptation ) 缔造(enactment)
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还意味着
实现由技术取向到文化取向的转变 把课程发展作为教师发展 改革课堂教学策略
学科课程的特点
❖ 结构性 ❖ 系统性 ❖ 简约性
最早的学科课程形式
❖ 中国: ❖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 西方: ❖ 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
天文、音乐 ❖ 武士七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
猎、下棋、吟诗
2、活动课程(activity Curriculum)
❖ 如果强调儿童活动为中心,则称“活动课程”或 “儿童中心课程”;
(四)“课程”概念辨析
❖ 1、“课程”与“课” ❖ 2、“课程”与“教材” ❖ 3、“课程”与“教育内容”
(五)现代课程的本质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其 本质内涵应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 使学生获得的、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 育性经验体系。

特点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学-第六章》知识点与练习题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学-第六章》知识点与练习题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学-第六章》知识点与练习题第一节课程定义一、课程的含义1、课程英文为Curriculum,在西方最早见于斯宾塞(英国)1859年发表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最常见的定义为:课业及其进程。

在中国最早见于唐朝孔颖达著的《五经正义》。

(阐述见教材)2、广义课程:指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3、狭义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4、课程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

补充知识:课程分类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看,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或国家开发的课程。

这是一种基于国家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而设计,并依据公民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接受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

国家对课程的管理主要体现在:(1)教育部总体规定基础教育课程;(2)制定课程管理的各项政策;(3)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经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

地方对课程的管理体现在:(1)贯彻国家课程政策、制定课程实施计划;(2)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3)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校对课程的管理体现在:(1)制订课程实施方案;(2)重建教学管理制度;(3)管理和开发课程资源。

考点:明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其之间的关系)二、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具体阐述见教材)1、社会发展需要和可能;2、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3、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4、课程本身的发展历史。

教育学第六章课程理论

教育学第六章课程理论

在一次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上,一位来自一所村级小学的 校长汇报时说:“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经校委会研 究,利用校园的空余菜地栽种胡椒。我们的想法是通过种 胡椒,培养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了解种植的一 般知识和技能。我们找村民要了一些胡椒种子,在高年级 班开始实验,由教师指导学生种植。种子播到菜园后,出 了四百多棵胡椒苗, 学生很感兴趣。我们按农村常规要求, 把胡椒苗分种在菜园里,浇水,施肥,除草,开始时胡椒 秧子长得非常茂盛,可是没过多长时间,胡椒秧子一天一 天变黄,变蔫,慢慢地死去了,最后只剩下一棵,结了四 个胡椒。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很遗憾,大家都在找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准备下次再实验……”这时参会的很多同志 大笑不止,甚至说出了“四个胡椒也叫校本课程吗”的讥 讽语。 结合以上案例,谈谈你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
2.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纵向组织,是指按照知识的逻辑序列,从已知到未 知、从具体到抽象等先后顺序组织编排课程内容。 横向组织,是指打破学科的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 体系,按照学生发展的阶段,以学生发展阶段需 要探索的、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组 织课程内容,构成一个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题。
3.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问题,是 “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在课程内容组 织方面的分歧所在。 逻辑顺序,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 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 心理顺序,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 程内容。
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 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 绝、摈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 持、追求等
3.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式表现ຫໍສະໝຸດ 目标,即明确安排学生各种各样的个性化

《教育学》--第六章2教 师与学生 全文-

《教育学》--第六章2教 师与学生 全文-
¨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 ¨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关系 ¨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的的心
理关系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复杂多样: ¨教师、学生、环境
良好的师生关系基本特征主要 有:
¨1, 尊师爱生,相互配合,相互 合作
¨2, 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和谐 亲密
¨3, 共同参与,相互促进,共同 发展
第六章 教 师与学生
¨ 案例简介:小古患了弱视,小学一年级期末考 语文数学两科不及格,被老师同学认为是傻子, 受到欺负。学手发抖、装疯以逃学,怕治疗而 正常,决心努力学习,期末考语文80多分,数 学70多分。但受老师同学讥笑为疯子,想切脉 自杀。刘老师把她带回她家住,并在她的班上 读书。鼓励她说,你将来完全可以考上北京大 学。小古有了自信,还竞选当上了文娱委员。 后来,小古考上了北京一所重点大学,成为校 话剧团台柱,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 请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分析这一事例。
六、教育的主体
– 多种观点:教师主体(教师中心) 学生主体(主导 -主体说,儿童中心) 双主体观(双交往主体观)
¨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处于主导地 位;学生是学的主体,是在学习中发展的主体; 两者既是教育教学过程平等交往的主体,又互 为认识的客体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 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是 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 是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 教育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 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是衡量教师与学生学校生活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是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师生关系的类型: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本策 略:
¨ 1,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 2, 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 3,了解和研究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

教育学 第六章

教育学 第六章

第六章课程1、能领会并说出广义、狭义的课程概念课程含义狭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所有学科(或科目)的总和,它主要体现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课程资源中。

广义的课程是按一定的培养目标,在学校安排和教师指导下是学生身心得到发展的一切活动。

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的影响。

2、能从课程形态、课程的存在方式、课程设置形式、课程开发过程多角度对课程形态进行分类,掌握各种课程类型的含义,明确其优缺点,开阔课程视野1.从课程形态划分(1)学科课程(分科课程),是根据各种不同的学科分门别类地加以设计的学校课程。

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

优点:最大限度地保持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易教易学,易于考核。

缺点:分科过细,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利于学生整体认识世界。

内容不易于更新和综合。

学科课程是教育改革的热点。

(2)活动课程(经验课程、学生中心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优点: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缺点:学生不能系统地掌握知识,易导致学生向科学领域更高层次发展时力不从心。

(3)核心课程,就是在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具有生成力的那部分课程,他与课程体系的其它部分形成有机的、内在的联系。

两种取向:学科取向的核心课程,即所有学生都必要也是必修的学科领域。

语文、数学、自然、社会、计算机。

混合取向的核心课程,谋求学习者、社会、学科彼此间的平衡与整合。

瓦斯实施核心课程的三种可选择方式。

(4)整合课程(综合课程),是通过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学科组织在一门综合的学科中而形成的。

克服了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打破原有学科界限,将条块分割的知识融为一体。

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历史、地理、道德),艺术(音乐、美术、舞蹈)。

有利于减少课程设置中的分科数目,减轻学习负担,并从整体上认识世界。

教育学第六章

教育学第六章
第六章 教学理论与策略
2019/2/11 1
1 教学的定义分析(一)
• 汉语的“教”与“学” 在我国,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现了“教”与 “学”二字。“教学”作为单词最早出现于《书· 商 书· 兑命》:“斅学半(斅xiào,同教)”。孔颖达疏: “上学为教(xiào);下学者,学习也。言教人乃是益 已学之半也。” • 英文“教学”探源 在英语中,教(teach)与学(learn)最早也是同义的, 可以通用,它们是同一词源派生出来的,learn与所教 的内容相联系,teach与使教学得以进行的媒介相联系。
2019/2/11 14
• 小步子原则。程序教学所呈示的教材是被分 解成一步一步的。两个步子之间的难度相差 很小,使学习者的学习很容易得到成功,并 建立起自信。
• 即时反馈原则。当每个反应很快得到教师的 评价时,学习就会提高。程序教学特别强调 即时反馈。 • 自定步调原则。程序教学允许学习者按各人 自己的情况来确定掌握材料的速度。程序教 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它鼓励每个学生以 他自己最适宜的速度进行学习,从而使每个 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时机,学习容易成功。
2019/2/11 13
6
程序教学策略
• 程序教学模式的鼻祖是美国著名的行为主 义心理学家斯金纳。他通过动物的实验, 建立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学习理论,并将 其应用到教学,建立了程序教学模式。
• 编制程序学习的流程,一般要遵循以下几 个原则: • 积极反应原则。一个程序教学过程,必须 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
• 教学策略是指“管理策略”和“指导策 略” • 教学策略是为完成特定目标所设计的指 示性教学技术 • 有系统地安排的教师活动,用以帮助学 生达以某一单元所确定的教学目标 • 教学策略可以看成是一种教学观念或原 则,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 2019/2/11 7 段得以体现

教育学 第六章

教育学 第六章

三、德育的任务
1、渐次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形 成正确的道德观; 2、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 道德情操; 3、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第二节
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概述:
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 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 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 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
提高道德修养的方法。 类型: 自觉学习、自我反思、自我转化 与自我行为控制。
6、品德评价法
特点: 通过对学生的优良或不良的品德给予肯定 或否定的评价,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类型:
奖励----赞许、表扬、奖赏。 惩罚----批评、处分。
本章思考题
• • • • 为何要加强中小学德育?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进行德育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与要求? 德育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含义: 本原则要求德育要从学生的年龄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
特征、个性特征和实际品德状况出发,
要求:
1、要针对学生身心发展、品德发展 的年龄特征进行德育; 2、从学生的思想特点出发进行德育; 3、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德育; 4、要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
(三)知行统一的原则 含义:
本原则要求在德育过程中,不 仅要重视理论的学习,而且要重视 引导学生从事社会实践的锻炼,把 提高认识和培养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第四节
1.教学;
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德育的途径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4.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治 学习; 6.班主任工作。
二、德育的方法 (一)概念 德育的方法是指为了实现既 定的德育目标,教育者和受教育 者参与德育活动的过程中所采取 的各种方式的总和。

教育学(第六章)

教育学(第六章)
教育 目的 培养 目标 课程 目标 教学 目标 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 求;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和最终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 养要求 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 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 化,指导、实施、评价 教学的基本依据 高度的概括性 国家
一定的概括性
教育行政 部门
时限性;具体性; 课程制定 预测性;操作性 者 外显性;操作性; 教学工作 灵活性 者
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 学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 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 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的。 培养目标 它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它是根据 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及任务,对培 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 课程目标 它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 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第六章 课程 考点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 ) A.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B.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C.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D.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



2、根据课程任务,课程可以分为( ) A.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B.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 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D.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 3、美国学者斯克里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 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 这种课程评价模式称为( ) A.目标评价模式 B .背景、输入、过程、 成果评价模式 C.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D .发展性评价模式
课程核心不是学科内容、 社会问题,而是学生的发 展;课程内容不是既定不 变的,而是随着教学过程 中学生的变化而变化的 20-30年代杜威;70年 代后人本主义

教育学第六章教学

教育学第六章教学

1、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 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

2、教学的含义( J )答: 1、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的活动。

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3、教学的意义( J ) 答:一,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二,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实现培 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三,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4、小学教学的任务( J ) 答: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 界观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5、教学过程的概念( J ) 答: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 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6、古代就有关于教学过程思想的萌芽。

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 ,“思”,“行”的统一过程。

儒家思 孟学派在〈礼记•中庸〉中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理论。

古罗马的教育家(昆体良)在( 《论演说家的教育》 )中,提出了(“模仿、理论、练习” )的学习过程理论。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他根据对兴趣和注意的分析,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四 阶段说。

美国使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依据学生在“做中学”提出了五个阶段:(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也叫五步教学法。

7、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什么?答:一,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8、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答: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活动包括两种基本的类型,即实践过动和认识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课业及进程是指( B )。

A.课表B.课程C.教程D.学期
2.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 C )。

A.专业型课程B.结构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本位型课程
3.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 )。

A.学科设置B.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C.学科顺序D.课时分配
4.根据课程制定者的不同,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D )。

A.省级课程B.地级课程C.县级课程D.学校课程
5.课程结构的编制是指( C )。

A.课程计划B.课时分配C.课程设计D.课程改革
6.学科标准是指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 D )。

A.教学目的B.教学计划C.教学课程D.教学大纲
7.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构成要素有本文部分和( C )。

A.后记部分B.原则部分C.说明部分D.序言部分
8.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和依据是( B )。

A.课程计划B.教学大纲c.考试用书D.教科书
9.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过去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 D )。

A.国家、地方、校长三级管理B.国家、地方、教师三级管理
C.国家、校长、教师三级管理D.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10.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 C )。

A.教学大纲B.课程计划c.教科书D.教学指导书
11.课程目标有五个方面的规定性,它们是: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 A )。

A.操作性和指导性B.指导性和灵活性C.工具性和基础性D.操作性和灵活性
12.学校教育内容按活动的途径可分为( A )。

A.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内容B.智育、德育和体育教育内容
C.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内容D.课上和课下教育内容
13.我国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 B )中。

A.班级教育活动B.思想品德课C.全校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D.班会和校会
14.在小学阶段,体育内容主要体现在( B )中。

A.体育课和体育课外活动B.体育课C.课外体育活动和“两操”活动D.课外体育活动
l5.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C )。

A.课程目标B.教学大纲C.课程计划D.教科书
16.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学时间的安排要体现( B )。

A.以智育为主B.以上课为主c.以课外活动为主D.以社会实践为主
17.小学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D )。

A.革命理想和传统教育B.民主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
C.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的启蒙教育D.道德教育
18.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 C )。

A.政治课中B.社会实践活动中c.思想品德课中D.语文课中
二、填空题
1.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被称为-----课程类型。

2.基础型课程是一种注重学生-----基础能力培养的课程。

3.从课程任务的角度,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三种类型。

4.从课程制定者的角度,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种类型。

5.课程结构的编制是指-----课程设计。

6.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一般称为-----教育目的。

7.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部分-----—正文部分和其他或附录等几部分组成。

8.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确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9.我国教育内容的规范形式包括-----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10.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对-----—学科的研究。

11.从狭义上理解,制定某个学程的具体过程是-----课程设计。

12.影响学生学习特点的因素是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3.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四个方面,分别是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和-----灵活性。

14.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5.我国的教育内容由-----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构成。

16.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

17.我国小学阶段智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语文、-----数学、-----自然和一一社会等学科中。

1 8.在确定智育内容时要遵循-----基础性和-----全面性的原则。

三、简答题
1.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1)对学生的研究。

对学生的研究,就是要找出教育者期望在学生身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2)对社会的研究。

对社会的研究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课程领域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把社会生活划分为若干有意义的方面,再分别对各个方面进行研究。

(3)对学科的研究。

学科是知识最主要的支柱,学科专家的建议是课程目标最主要的依据之一,大多数课程的教科书通常就是由学科专家编写的。

由于学生、社会、学科这三个因素是交互起作用的,对任何单一因素的研究结果都不足以成为课程目标的唯一来源。

如果过于强调某一因素,就会走到极端。

2.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什么?
教学计划一教学大纲一教科书
3.教学计划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教学计划包括:(1)指导思想;(2)培养目标;(3)课程设置及说明;(4)课时安排及时间分配;(5)考试考查及实施要求。

4.编排教科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2)教科书的内容阐述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简练、精确、生动、流畅;篇幅要详略得当;(3)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或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封面、图表、插图等,要力求清晰、美观;(4)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规格大小、厚薄要合适,便于携带。

5.教科书与教材的关系是什么?
6.简述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作用。

教学大纲的作用:教学大纲是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标准。

是国家领导和监督学校教学工作的依据。

教师必须全面透彻地掌握教学大纲的内容、体系和精神实质。

此外,教师还应该了解相近学科的教学大纲,以保证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和衔接。

教科书的作用:教科书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同时也是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

教科书也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材料,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检查评定学生成绩提供了依据
四、论述题
1.论述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贴近社会生活,并适当渗透先进的科学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4)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5)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6)启发性。

有学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提出了“适度的不确定性”原则,即在教材中有意识地安排一些“信息缺口”利用这些“不确定”要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动机。

(7)可读性。

教材应难易适当,内容过深或过浅都会妨碍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还应通俗易懂,语句流畅,笔调生动。

(8)便于学习的教材。

教材既是教师的教学用书,也是学生的学习用书,既要便于教师的教.也要便于学生的学。

教材如果离开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读懂,就不是一本成功的教材。

它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并使之成为自学用书。

此外,还要注重教材的出版质量。

从版式设计、封面装饰,到插图、图标,符号、照片,字体字号,颜色搭配,以及所用纸张、油墨,印刷工艺,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以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2.课程实施的过程是什么?
课程实施作为一个动态的序列化的实践过程,具有一定的运行结构。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至少要考虑七个方面的问题:①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②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③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④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⑤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⑦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为下一轮的课程实施提供反馈性信息。

以上七个方面在运作过程中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结构。

这便是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

3.试论当代国外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2)注重信息素养的养成;(3)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的经验,发展学生个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