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第二单元讲义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第三课美国的资本主义改革教学课件人教版
“繁荣”的背后孕育严重的经济危机表现:
(1)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盲目扩大生产。
(2)人民的消费能力没有相应提高,产品销售不出去,引 起产品积压。即“生产相对过剩” (3)美国政府和资本家刺激消费,采用分期付款。
(4)股票投机猖獗。
2.经济危机的爆发 时间:1929年
开始国家: 美国
开始标志: 纽约股票 市场崩溃
阅读教材内容及所给资料,完成:
1)说一说,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繁 荣有哪些具体表现?
2)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20年代的繁荣?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 格局?这一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这种新格局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 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 定时期。
直接原因:过度的股市投机
1929年10月24日 黑色星期四
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
焦虑不安的人们注视着华尔街股票 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 的下跌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崩溃, 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阅读教材内容,归纳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贫富差距 过大
股票投机 过度
农业 减少产量,提高价格
失业流浪人员众多,社
以工代赈,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建立
会很不稳定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
与就业
罗斯福发表第一次“炉边谈话”
为了恢复公众对银行的信任,1933年3月12日,罗斯福 通过无线电广播发表第一次“炉边谈话”,向公众解释关闭 银行的原因及联邦政府重整金融系统的措施,同时宣布将陆 续使经过审核合格的银行重新开业。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中,美国的失业 者在百老汇前排长龙等待救济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 第二单元第二课人口警钟须长鸣 人教版PPT课件
2、当前的人口素质会给资源、环境与 社会的协调带来哪些负面的影响?
我国当前情况下的人口文化素质会给资源、 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1.人口素质低,环境意识薄弱,不仅开发 利用资源、环境的程度很低,还会破坏它 们; 2.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3.会受传统生育观念的限制,不利于实施 计划生育政策.
1/4
森林总面积 6
1/5
耕地面积
4
1/3
1、对于资源: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2、对于环境:垃圾排放量大,环境污染 严重。
新增人口的消耗
我国平均每年净增一千多 万人口,致使每年增加国民 收入的1/4以上要被新增加 的人口消费掉.
3、对于发展: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阻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北 京 人 才 招 聘 会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我国人口的老龄化 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在我国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老龄化一方面 加重家庭负担;另一方面老年人得不到应有的照顾 同时也会给社会进步带来很大的压力。
是人口多好还是人口少好?你是如何看待我国目前 形势下的“人口”与“人手”问题的?
人口过多和过少都是不好的。重要的是人口数量应 与社会的资源、环境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 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其他对策:。。。。。。
课堂知识结构:
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首要任务)
提高人口素质(关键)
实行计划生育的成效: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提高生活质量 节省资源和资金 ……
A.50年代后 B.60年代后
人教历史与社会九上第二单元第二课直面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2)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直面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一、一周知识概述(一)本课结构分析本课在第一课的基础上,以世界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为背景,继续把问题进一步聚焦在我国,探究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教材采取并列方式,分别介绍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三个方面的基本国情及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人口警钟须长鸣”──主要围绕我国的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而展开。
教材首先用直观的数据,呈现了我国当前的人口总数。
然后,回顾了我国人口发展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我国人口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增长变化。
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我国人口的两个主要特点:人口数量大和人口素质低下。
最后,选择了人口因素中对社会发展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人口数量和人口文化素质,阐述了它们对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资源‘大国’还是资源‘小国’?”──主要围绕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及其问题而展开。
教材首先通过一系列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的排名,呈现了我国许多资源总量巨大的事实。
同时,点出丰富的资源对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随后,教材笔锋一转,用一系列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量的比值,交待了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并不大的事实。
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最后,简单论述了我国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经济建设的负面影响。
“环境亮起‘黄牌’”──主要围绕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两方面的环境问题展开。
教材首先通过一系列令人震撼的标题,使学生认识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遭受破坏。
随后,阐述了我国社会发展尤其是现阶段的工业化,使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最后,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两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对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体来看,教材在介绍我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时,总是先说明问题本身及其表现,然后,再说明这一问题给社会其他方面带来的危害,从而把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上册课件:第二单元 第一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共39张PPT)
一、俄国十月革命
1.背景
材料一德15.7%源自美35.8%21
3
4 法6.4% 5 6 俄5.3%
英14%
其他
一战前夕,各主要国家 工业总产值所占比例
材料二
•因为参加一战,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在1917年,农村男 劳动力减少47.4%。粮食收获量减少1/4。 •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造成300 万难民无家可归,缺衣少食,甚至死于瘟疫。 •因为饥荒,1916年罢工有1500起,参加人数超过100万。农村头5 个月就有510次起义。
结果
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 家,而是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 1、客观方面表现:
(1)俄国已经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2)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3)“一战”为俄国造成有利的国内外形势。 国际: 帝国主义忙于大战,无暇东顾 俄国反动军队大部分在战场上与德奥军队作战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 提出的纲领和口号充分考虑人民的需求; 夺取政权后权力的归属,符合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
(2)《四月提纲》——《四月提纲》指方向
方向:
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以和平方式取得
第三篇章:十月的日子(过程)
斯莫尔尼宫
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民很快攻下冬宫,推翻 临时政府,在起义中,人员伤亡很少。
上述两则材料分别体现了俄国十月革命前怎样的社会状况? (1)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俄国经济实力最弱。 (2)一战让俄国人民蒙受巨大灾难。
激化了矛盾
列宁曾经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 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 第二单元第二课第一节 应对资源危机课件 人教版
应对资源 危机
第二单元第3课
应对资源 危机
第二单元第3课
应对资源 危机
感悟· 抒发
自然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 的命脉,是人类生存之本
(2)
(1) (4) (3)
这几幅图片共同说明了我国面临什么严峻的问题?
第二单元第3课
应对资源 危机
第二单元第3课
应对资源 危机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P71,思考为了应对 资源危机,我们国家都采取了哪 些措施?
第二单元第3课
应对资源 危机
措 施:
开 节 源 流
-增加资源探明储量 扩展资源开发范围 -建立以节水、节能、 节材为中心的工农业生 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服务 体系
跨区域调配 立 法
第二单元第3课
应对资源 危机
材料一:白天,中国馆的顶部和外墙上 的太阳能电池蓄存能量,晚上,高科技的 冰蓄冷技术利用夜间用电低峰时的电能制 冰,再到白天释放冷源,最大限度地充分 利用天然能源。 材料二:2010年3月,由上海世博会组 委会、《新民晚报》等共同发起的“绿色 世博 ‘椅’我为荣”牛奶饮料纸包装回收 大行动,1000条由回收牛奶饮料纸包装制 成的座椅正式入驻世博园。 材料中的做法分别说明科技对当前解决资源问题上有何作用?
第二单元第3课
应对资源 危机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 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 重要措施。标志中的白色部 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 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 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 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 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 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 水汇成江河
上图是什么标志?这一标志有何深刻含义?
第二单元第3课
应对资源 危机
2)根据表格反映的问题,各提一条解决问题 的对策
2019秋人教版历史和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第二单元知识梳理[见学生用书P45]一、单元年代尺国共合作反帝反封建国共斗争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黄埔军校北伐战争二、单元知识结构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国内的矛盾;俄国是个落后的国家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仍参加一战十月革命(1917年11月)⎩⎨⎧1.经过:攻占冬宫,革命胜利2.结果: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宣布退出一战等3.意义:不仅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也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列宁: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斯大林体制(高度集中,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管理经济)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一战后)⎩⎨⎧1.埃及的华夫脱运动:扎格鲁尔领导的华夫脱运动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0世纪20—40年代,甘地领导了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当局,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罗斯福新政⎩⎪⎨⎪⎧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1.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相对“过剩”;大量的分期付款购买;股票泡沫严重(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2.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3.影响: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等罗斯福新政⎩⎪⎨⎪⎧1.背景:胡佛政府自由市场经济的失败2.措施:围绕着复兴、改革和救济展开工作3.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4.影响:国内;国际5.局限性: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新文化运动⎩⎪⎨⎪⎧1.开始: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2.口号:“民主”“科学”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鲁迅《狂人日记》是其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蔡元培(提倡“学术思想自由”)4.意义:让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更加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五四运动⎩⎪⎨⎪⎧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经过:第一阶段;第二阶段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4.性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5.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成立的条件⎩⎨⎧(1)思想基础(2)阶级基础(3)组织基础(4)外部条件2.成立的标志: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3.成立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等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背景⎩⎪⎨⎪⎧(1)国内外局势(2)共产党(3)国民党2.合作开始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3.合作的成果⎩⎨⎧黄埔军校北伐战争⎩⎪⎨⎪⎧(1)目的:打倒列强,除军阀(2)叶挺,共产党独立团,“铁军”(3)结果: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广州国民政府迁到武汉4.由于蒋介石等人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工农武装割据⎩⎨⎧1.南昌起义:意义2.八七会议:内容;意义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秋收起义失败后,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4.工农武装割据的含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红军长征⎩⎨⎧1.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2.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3.经过:江西瑞金—渡过湘江—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遵义会议⎩⎨⎧1.内容2.意义三、单元主干知识翻转性记忆表一表二。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1.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的时间:1917年3月,革命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结果出现了两个并存的政权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2.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时间:1917年11月革命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对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俄国进入早期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对世界:俄国不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更打破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一统天下的格局,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为其他国家的发展道路提供借鉴。
3.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允许本国私人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商业方面恢复商品贸易4.192年,联共(布)十四大的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工业化期间,苏联实行计划经济,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时间:1928年-1932年。
5.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的召开,决定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不到两年,农业集体化速度加快,被称为“农业全盘集体化”6.“斯大林体制”的特点是:高度集中,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管理经济,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治建设7.西方列强曾经称哪个国家为“西亚病夫”?土耳其被称为土耳其宣言的是:《国民公约》8.“凯末尔革命”的性质是:民资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民族民主革命9.“凯末尔改革”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改革运动10.印度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特点分别是: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抵制英货等;抵制食盐专卖法;要求英国退出印度11.30年代大危机发生的时间:1929年-1933年,其特点是: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12.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挽救经济危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特点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版)
• 4、影响/作用:(P31)工农业生产恢复,人们生活改善, 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 • 1、背景: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掌握大权。
斯大林认为,苏联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应当 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21教育网 • 2、方针确定: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召开,提出 要使苏联“从一个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 和设备的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 3、特点:①苏联实行计划经济;②片面发展重工业。 • 4、成就:取得巨大成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 个强大的工业国。苏联的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 第二。 • 5、问题:苏联的农业生产和轻工业生产缓慢。
英国控制印度的经济命脉,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举步 维艰。 • 2、印度社会开始觉醒(领导组织):国民大会党成立,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有了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组织。 • 3、领导人:“圣雄”甘地 • 4、1919年非暴力运动未料引发流血惨案,非暴力运动 不得不中止。 • 5、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时间:20世纪20—40年 代; • 意义: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成长打击了一个殖民当局,为 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1、背景:①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协约国发动了武 装干涩,国内反革命也掀起叛乱。战争的紧迫关头,饥荒 降临。②为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应对严峻形势,苏维 埃政府根据需要向农民征收余粮。由于政府付给农民的货 币急速贬值,引起农民的不满。③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 遭受长期战争破坏的经济亟待恢复。
• 2、时间:1921年3月,俄共(布)大会通过决议。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人教新课标第二单元课件-重建我们的家园.
生态环境建设
环境污染治理
(三)我
国在环保 方面采取 的重大措 施:
生态环 3、封山育林、退耕还林、 境建设: 退耕还湖、退耕还牧工程
1、建设防护林工程 2、开展治沙工作
环境污 染治理
A、治理江湖水体污染 B、治理酸雨、城市 大气污染
1、建设防护林工程: (1)建设防护林的地区:
风沙肆虐、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沿海 地区、 沿江地区、我国的东北、华北、 西北地区。 (2) “三北”防护林工程——被称为 “世界生态工程之最”、“中国的绿色 长城”。
5、依法保护环境,严格执法。 6、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 针。 7、环保从自己做起……
小结: 我国的环境问题 生态的破坏: 水土流失、荒漠化 环境污染: 废气、废水、固体 废弃物污染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综合治理 对策:保护环境
开展防护林工程 建设、防治荒漠 化…… 治理水体污染、 酸雨和大气污染
环境也对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明显的 危害。去年,我国患病的人数已增至50亿人 次,因健康不安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 8000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7%。据联合国开 发署2002年报告称,中国每年空气污染导致 1500万人患支气管病。在中国,每年有200万 人死于癌症,而重污染地区死于肺癌的人数 比空气良好的地区高4.7~8.8倍。如北京市 肺癌发病率就已跃居恶性肿瘤之首,其中大 气污染最重的石景山区,肺癌死亡率比全市 平均值高30%。
1、 环境问题包括哪两类?
答:生态的破坏、环境污染
2、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什么? 答: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3、中国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怎样?
(1)每年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 6000亿元,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 (2)影响社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定; (3)危害人民健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4)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教案:第二单元第二课 直面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本节课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学习状态。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本节课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本节课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本节课新课呈现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请描述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对人口、环境的影响。
3.请列举我国能源利用的主要方式,并说明合理利用能源对人口、环境的重要性。
4.请列举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并说明相应的治理措施。
5.请谈谈你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认识,以及如何协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学反思与改进
1.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部分学生在讨论时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
3.例题三: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人口、环境的影响。
答案: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耕地多,林地、草地少。
影响:对人口: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人口居住和经济发展;土地资源匮乏地区人口较少。
对环境: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但不合理利用会导致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土地资源匮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出现土地荒漠化等现象。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二课第二框印度的觉醒(共12张PPT)
圣
雄甘 ”地
简介:生于1869年,是印度 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国大党 的领导人。他三次领导“非暴力不 合作运动”,以争取民族独立。他 一生中曾5次遇刺,17次绝食,18 次进监狱。1948年1月30日,甘地 被刺杀身亡,时年79岁。
一、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 1、19世纪中期的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 民地。
• 2、统治印度期间,英国大力推广西方文化、科技发明, 修建铁路等,促进了工业文明在印度的传播
• 3、一战期间,英国加紧对印度的侵略,给 印度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 4、一战后,英国制定了新的治安法,加强 对印度民族运动的镇压。
二、印度国大党的成立
结合图文资料,说说印度 国大党成立的背景与初衷
爆发 结果 影响
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时间 1919-1922 1929-1930 二战期间
内容 结果
普遍抵制英 食盐进军 要求英国
货等
“退出印度”
运动 出现暴力冲突 全印掀起抗英 为印度独立
斗争的浪潮 奠定基础
作用:甘地领导的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 英国殖民当局,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阅读教材内容,谈谈印度国大党的成立及其重要意义
三、非暴力运动
阅读教材内容,归纳非暴力运动爆发的时代背景
19世纪中期的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一战 期间,英国加紧对印度的侵略,给印度经济和社会 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一战后,英国制定了新的治安 法,加强对印度民族运动的镇压。 阅读教材内容,列表归纳印度非暴力运动
B.局限性:给民族解放运动带来消极影响
1)多次用绝食的方式向英国殖民者抗争; 2)严格奉行非暴力的原则,反对甚至害怕群众的暴力斗争,导致 运动几度中止;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罗斯福新政》教案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包括新政的背景、内容、实施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罗斯福新政的看法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Βιβλιοθήκη :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罗斯福新政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知识点梳理
1.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了解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掌握其对美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罗斯福新政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首先,学生可能对罗斯福新政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过程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教材和教师的讲解来获取相关信息。其次,学生可能对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和影响难以理解,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读。此外,学生可能对如何将罗斯福新政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存在困惑,需要教师的启发和指导。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图片、视频和数据,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第二单元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建设可持续发展
的社会
第二单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一,本单元课程标准要求
1,一级目标
目标2了解当今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主动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具体目标
2-1运用典型事例和相关数据,说明现阶段中国和世界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形势.(1,2课)
2-2列举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穿插于每一课中)
2-3了解世界和中国的老龄化趋势,知道我们应有的态度和行为.(1,2课)
2-4描述资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说明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意义.(1,3课)
2-5了解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知道问题的解决需要自身努力以及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穿插于每一课中)
2-6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关系,说明三者协调才能使社会持续发
展.(1,3课)
二,本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数据和实例,了解世界和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状况及其问题,树立忧患意识.
(2)能够说明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
(3)知道我国为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等问题的宏观措施及其所取得的成就. (4)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其必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 第二单元 第二课 第二框 资源“大国”还是资源“小国”课件 人教版
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
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沿海大陆 架也蕴藏着较多的石油
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东北地区
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问题(三)
资源分布不平衡
小 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为什么说它也 组 是我国面临的严峻资源问题?试着举例 探 说明。 究
来自戈壁滩的呼声
我们这儿人烟稀少,土地 一望无际,人均土地面积 多的是。可我们从来没觉 得自己的土地资源丰富。
为什么他们不觉得自己的土地资源丰富?
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问题(四)
山区
65%
“世界屋脊”
资1源7%质量不高
水土流失
37%
干旱和沙漠区
33%
受土壤侵蚀和荒漠化的威胁 35%
耕地为酸性土壤
30%
为节约行动奉献锦囊妙计
为节约行动设计公益广告(可以 是漫画、文字、小品等形式)
耕地盐渍化或海水入侵
20%
国务院国土资源部部长 徐绍史
徐部长交流2008年我国土地、矿产等方面的情况, 并接受各位记者的提问。
严峻的资源问题
1、人均占有量少; 2、资源利用率低,
资源破坏与浪费严重; 3、资源分布不平衡;
4、资源质量不高等
应对措施
“开源” 和“计划生 育”
“节流” 和立法、执 法跨区域调配资源 “西气东输”工
程 “南水北调”工 因地制宜程、良性利用
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
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很少。
我国的资源问题
(资源短缺)
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资源利用率低,资源破坏与浪费严重
(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历史与社会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第二框 印度的觉醒课件(共15张PPT)
材料:1919年,新的治安法通过后,曾对殖民统治 者抱着合作态度的甘地号召人们罢工,举行祈祷和绝食 以反对该法,未料引发流血惨案。甘地说:“在人民没 有取得资格前我号召他们发动文明的不合作运动,在我 看来,这个错误就像喜马拉雅山那么大”
2.这个错误指的是什么?
什么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当二局战,期为间 印人民度强的烈独反立抗 奠第出定一独了次立真要坚正求实提 的分基治础,印。度独立
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
进步性: ①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打击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
人民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②为二战后印度独立奠基
局限性 ①采用非暴力手段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反映了印度民族资
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②崇尚印度传统文明,反对工业文明是历史的倒退。
第2课时
维多利亚女王发布的《新政体下帝国使命的 声明》 ……印度是英国王冠上最耀眼的宝石。
为什么说印度是英国王冠上最闪耀的宝石? 英国在印度的统治,给印度带来了哪些影响?
一队大象拖着 一个火车头到
达印度中部
印度工人在铺电缆
英国人与她 的印度仆人
生活在印度的英国人 与他们的印度仆人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19世纪中期的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背景 英国控制印度的经济命脉,
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举步维艰
印
度 领导组织:国民大会党(国大党)
的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有了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组织
觉 领导人:“圣雄”甘地
醒
概况:20世纪20—40年代,
非暴力
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不合作运动 影响:打击了英国殖民当局,
为印度独立奠定基础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课 第一框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课件 人教版
第四页,共23页。
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由于美国经济的腾飞和繁荣,在美国许多行业中,在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支持(zhīchí)下,生产能力远远大于人们的消费能力,大量工业产品 出现“过剩”和积压。从而引发市场供需矛盾重重。
③、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①直接目的——尽快摆脱困难,实现经济复兴。 ②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第十七页,共23页。
国会通过相关法案实行国家对银行、货币的控
制和管理。(整顿金融) 政府通过法律对工业进行调整,制定有关 劳工权利的社会立法。(以法兴工——中
心措施)
政府帮助农民减少产量以提高价格(调整农业)
第二十二页,共23页。
2、读材料,回答(huídá)问题:
美国总统曾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jùjué)了任何彻 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 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请问(qǐngwèn):材料中罗斯福提到的“革 命计划”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制度中的严 重缺点”又是指什么?
在经济(jīngjì)上,胡佛认为:最好经济(jīngjì)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jīngjì),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jīngjì)的政府。
第十四页,共23页。
1932年,在美国人民的强列 的呼声下,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 提出“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xīn zhènɡ)”的竞选纲领,得到广大 民众的支持,被当选为美国总统。
胡佛——1929年至1933年出任总统。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他一方面采用政府与私人企 业合作(hézuò),扶持私人企业以摆脱危机;另一方面,推行保护大资本家的“放任政 策”,政府不干预经济。最终导致经济危机更加严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政治局势更 加恶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科目:第阶段第次课教师:课题第二单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中国和世界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计划生育;老龄化;合理利用资源;环境问题需要全球合作;人口、环境、资源三者协调才能使社会持续发展。
2.过程与方法举例说明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阅读统计图表了解人口增长;举例说明可再生和非可再生资源区别;结合资料说明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护环境;培养低碳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我国人口特点;可持续发展之路难点:我国和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和原因;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计划生育的相关内容;保护环境的内容,政策,方针。
考点及考试要求1.为什么说在PRED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2.人口应怎样发展才有助于可持续发展?3.自然资源分为哪两类?4.我国的人口特点是什么?5.我国的资源基本特征是什么?问题是什么?6.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内涵是什么?目的是什么?7.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概念、原则、我国的贡献是什么?教学内容一、一道难解的题1、1998年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造成1998年特大洪水的人为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生态破坏严重,尤其是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遭受长期持续的严重破坏,导致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第二,盲目围湖造田,其结果是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大幅度缩减。
降低了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
第三,不合理的水利建设对江河产生的负面生态效应不容忽视。
大量水利工程破坏了江河的自然生态功能。
2、PRED问题:人口(Population)、资源(Resources)、环境(Environment)与发展(Development)问题,简称PRED问题。
这一问题反映的实质是:人口增长过快、自然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酸雨等问题,它们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3、一道难解的题其实就是:面对当代世界“发展”主题,如何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问题。
4、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化○一般来说,人类在史前时期和农业文明早期,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较为有限,对自然环境更多采取的是“崇拜”“顺从”。
在农业文明较为发达的地区,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改造”自然,在大地上留下壮观的人文景观,如梯田等。
到了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可以比较自由地凭借自己的意志来“征服”和“改造”自然。
但随之而来的人地关系的紧张化,迫使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寻求人地协调的发展道路。
二、行进中的世界人口列车1、世界人口发展现状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是因为发展中国家政治面目上的独立、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民族经济的发展,人口出生率高而死亡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欧洲和北美的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特别是一些欧洲国家,人口已经接近零增长。
2、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过快,会不断引发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诸如粮食供应不足、就业问题严重、人民生活贫困、交通拥挤、入学困难,总之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带来沉重的压力,同时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2)增长过慢,使得新出生人口减少,再加上人口寿命的延长,会带来老龄化问题。
(3)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在我国经济还不很发达的情况下,老龄化会给社会进步带来很大的压力,如劳动力负担加重,社会负担加重,并且会给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带来极大的冲击,加重了家庭负担。
3人口应如何发展?一个国家的人口应该适度发展,既不能超过其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又不能太少,否则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人口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合理的人口应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的开发与环境的保护相协调)4、我国人口现状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不高。
此外,还表现为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农村人口多,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等。
5人口问题的归纳人口问题的危害(总的):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带来沉重的压力,同时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也可以是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的危害)人口增长过慢的负面影响:增长过慢,使得新出生人口减少,再加上人口寿命的延长,会带来老龄化问题人口素质偏低的负面影响:人口素质低,环境意识薄弱,不仅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程度很低,还会破坏它们;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会受传统生育观念的限制,不利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在我国经济还不很发达的情况下,老龄化会给社会进步带来很大的压力,如劳动力负担加重,社会负担加重,并且会给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带来极大的冲击。
6、人口普查的意义:(1)有利于准确把握我国的人口数量、素质与结构。
(2)有利于正确制定我国21世纪的人口政策和经济发展规划。
(3)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7、怎样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A继续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c.努力做好优生优育工作,使人口发展同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8、请你为提出我国的人口素质提出几个好建议?①要切实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③要做好优生工作,要认真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
④要以广大农村为重点,大力帮助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降低新生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三、资源问题1、自然资源分为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等)和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2、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获取速度,超过了自然供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速度,就会出现自然资源的短缺问题,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开采过程就是耗竭的过程。
3、资源短缺的表现:城市缺水、农民耕地紧张、某些矿产资源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4、资源国情: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很少,这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
5、我国的资源问题的表现:表现为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开发利用不够科学,资源利用率低,资源破坏与浪费严重,加剧了资源短缺;资源的分布不平衡,开发难度大;水资源还表现为污染严重。
6、为什么要开展节约资源的活动?我国虽然是资源大国,但也是资源消耗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分布不平衡,加之多年来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破坏,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形势,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7、资源问题的危害: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甚至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8、解决资源问题采取哪些措施?①开源与节流②紧紧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发掘新资源,研制新材料③实施跨区域调配资源④依靠法律和制度⑤提高人们的资源保护意识,转变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念⑥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⑧通过广泛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资源的意识。
9、青少年该怎么做?树立和增强,节约资源意识;随手关闭水龙头,随手关灯;尽可能循环利用废物。
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的筷子、塑料袋;积极参加各种节约资源的宣传活动;开展减卡救树活动;向他人宣传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10、为了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当地政府应该怎么办?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严禁污染和破坏水资源的行为;合理调整水价,引导公民节约用水;通过广泛宣传,提高公民节水意识;对污水进行处理;打井抗旱;南水北调;植树造林;改进灌溉方式;循环用水,一水多用,提高水的利用率等11、为了建立节水型社会,请你设计两条宣传标语A 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用水B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四、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协调好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永恒主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不合理活动。
环境问题的恶化: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的工业化起步,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经济快速发展环境问题的具体内容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同:史前社会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洪水、猛兽、林火、风暴等各种自然灾害;农业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主要是气象灾害对农业的破坏以及水土流失和环境退化;进入工业社会后,环境问题增加了新内容,主要是自然资源的大量耗损和破坏,以及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形成的“三废”污染。
2、中国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中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污染是中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3、环境问题的危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4、你如何理解“环境问题同时也是资源问题”?人们在大量使用塑料制品后,废弃的塑料制品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制造这些塑料制品也消耗了大量资源。
因此,白色垃圾越多,白色污染越严重,反映了人们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越大5、白色垃圾的危害:白色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会危害动物的健康和生命、会污染环境、会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会妨碍农业生产6、环境问题是关乎全球的问题五、可持续发展1、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惟一正确选择2、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3、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4、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严格控制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出生率。
而提高人口素质,既是积极解决要口问题的重要措施,又是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5、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对控制我国人口数量的提高人口质量和其它社会发展方面的贡献。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减缓了人口的过快增长;节约了大量资源和资金;缓解了人口过快增长约人们衣食住行、教育、就业、医疗等带来的压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同时,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接受教育,人口的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6、应对资源危机的具体措施。
(1)“开源”与“节流”,是解决自然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开源:不断增加资源探明储量和开发范围;节流:节水、节能、节材。
)(2)在“开源”和“节流”过程中,科学技术具有至关重要和作用。
(用可再生资源代替非可再生资源;发掘新资源、研制新材料;加强资源的回收利用。
)(3)对一些自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解决我国资源区域性问题的有效方法。
(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4)加强立法工作。
(《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发展节水农业的意义:发展节水农业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从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的水资源危机,而且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地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7、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口、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的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