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通论复习题
夏商周考古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西北大学考古学通论复习题1、简述二里头文化特征及其与夏文化的关系特征:二里头文化的特征主要变现在一组富有特征的陶器上。
二里头文化四期陶器变化明显,第一期陶器以褐陶为主,磨光黑陶占有一定比例,纹饰以篮纹为主,另有少量的方格纹、细绳纹;第二期陶器中黑陶的数量减少,以细绳纹为主,篮纹和方格纹明显减少;这两期的器形多折沿、鼓腹、小平底。
第三、四期的陶器颜色普遍变为浅灰、以绳纹为主,出现粗绳纹,篮纹和方格纹几乎绝迹。
在第三期遗存中,第一、二期常见的鼎、深腹盆、甑等继续沿用,但有局部的变化,同时,新出现了鬲、卷沿圜底盆、大口尊、小口高领瓮等与商代二里冈期遗物十分接近的器物。
这组新器形在第四期中越来越多,并表现出融合前者的趋势。
东下冯类型也分为四期。
与夏的关系:⑴从年代上看,二里头文化的相对年代介于河南龙山文化与早商文化之间,这在考古地层上有证据;⑵从地城上看,二里头文化主要分布于河南中西部和山西南部,其中以豫西、晋南为中心;⑶从文化内涵上来看,二里头文化已经出现青铜冶铸业,进入到青铜时代。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对于二里头文化中最重要的二里头遗址,有人认为当属夏都斟鄩故址。
2、列举商代主要城址及其布局⑴偃师商城:平面略呈长方形,小城面积约80万㎡,大城面积约200万㎡。
城四周均有坚固的夯土城墙,墙外有壕沟或护城河环绕。
城内有4初夯土建筑基址(南三北一),穿城门的大道、沿城墙内外侧的顺城路、通往各主体建筑的道路网,宫城内池苑与城外相通的给排水系统、大型建筑相配套的排水道、简易排水浅沟。
城址北部有制陶遗址和中、小型房址等,可能为手工业作坊区和一般居民区。
城址东北部还发现了铜渣和陶范等青铜冶铸遗物,证明那一带应有铸铜作坊遗址。
城墙内侧附近则较为集中地分布着若干小型墓葬。
⑵郑州商城:平面近长方形,L:6960m。
内外城墙均夯筑,墙体有“主城墙”与“护城坡”之分;郑州商城东北部发现有大面积的夯土基址,是商的宫殿区;有金水河、熊耳河、水井、蓄水设施、壕沟、护城河等给排水设施;城垣之外分布着同时期的许多居住遗址、各种手工业遗址及中、小型墓地;城北的紫荆山以北有铸铜和制骨作坊遗址各一处,城西的铭功路一带有制陶作坊遗址,;城南的难关附近也有一处铸铜作坊遗址。
考古学通论复习题提纲
考古学通论复习题提纲一、大题1、北京猿人答:北京直立人,距今71-23万年。
遗址发现地位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
(1)过程a、1921年安特生发现“周口店第1地点”(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坡的洞穴);b、1929年,在裴文中主持下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
c、到1937年共发现北京人头盖骨5个,此外还有头骨碎片、面骨、下颌骨、股骨、肱骨、锁骨、月骨等,以及牙齿147颗。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这些珍贵的标本下落不明);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发现北京人的牙齿5颗,下颌骨一具,1966年发现一个残破的头盖骨。
总共得到了属于40多个个体的北京人化石。
e 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头部与四肢发展的不平衡性(头部较原始,四肢进化较快);京人的头盖骨低平,额向后倾,比猿人高。
脑量平均为1043 毫升,大于猿人,牙齿较猿人弱小简单,说明它们比猿人进步。
但头盖骨较厚,眉脊粗壮,向前突出,面部较短,吻部前伸,牙齿比现代人粗大,说明它们保存有浓厚的始形态。
(2)文化遗物:出土大量石制品、骨角器(鹿角、鹿头骨)和用火遗迹(在北京人洞穴里的灰烬层中,发现许多被烧过的石头、骨头和朴树籽,还有一块紫荆木炭。
灰烬有的成堆,说明他们已能很好地管理火。
(3)学术意义:自从北京人头盖骨发现以后,特别是随后又发现了石器和用火遗迹,直立人的存在才得到肯定,从而基本上明确了人类进化的序列,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2、良渚文化答:江浙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
因最先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
距今约四、五千年左右。
主要分布于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市,还有杭州水田畈、吴兴钱山漾和邱城、嘉兴双桥等。
发现中心聚落和多处祭坛,各类型墓葬在墓地规模形制随葬品数量与质量有明显的等级分界。
出土陶器以夹沙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普遍采用轮制。
种类繁复,圈足器、三角器和平底器较多,有些表面刻有纹饰,还有少数漆绘陶器;生产工具由石、骨、木等制作而成;石质工具种类多,制作细,专用性强,主要有磨制精细的大型三角犁形器、扁薄长方形穿孔石斧、半月形石刀和石镰、及石锛和石镞等;玉器种类很多,工艺水平甚高形较大的有玉琮、玉璧等礼器;手工编织发达,出土有竹编和丝、麻织品。
考古学通论复习题提纲
考古学通论复习题提纲一、大题1、北京猿人答:北京直立人,距今71-23万年。
遗址发现地位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
(1)过程a、1921年安特生发现“周口店第1地点〞〔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坡的洞穴〕;b、1929年,在裴文中主持下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
c、到1937年共发现北京人头盖骨5个,此外还有头骨碎片、面骨、下颌骨、股骨、肱骨、锁骨、月骨等,以及牙齿147颗。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这些珍贵的标本下落不明〕;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发现北京人的牙齿5颗,下颌骨一具,1966年发现一个残破的头盖骨。
总共得到了属于40多个个体的北京人化石。
e 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头部与四肢开展的不平衡性(头部较原始,四肢进化较快);京人的头盖骨低平,额向后倾,比猿人高。
脑量平均为1043 毫升,大于猿人,牙齿较猿人弱小简单,说明它们比猿人进步。
但头盖骨较厚,眉脊粗壮,向前突出,面部较短,吻部前伸,牙齿比现代人粗大,说明它们保存有浓厚的始形态。
(2)文化遗物:出土大量石制品、骨角器〔鹿角、鹿头骨〕和用火遗迹〔在北京人洞穴里的灰烬层中,发现许多被烧过的石头、骨头和朴树籽,还有一块紫荆木炭。
灰烬有的成堆,说明他们已能很好地管理火。
(3)学术意义:自从北京人头盖骨发现以后,特别是随后又发现了石器和用火遗迹,直立人的存在才得到肯定,从而根本上明确了人类进化的序列,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2、良渚文化答:江浙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
因最先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
距今约四、五千年左右。
主要分布于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市,还有杭州水田畈、吴兴钱山漾和邱城、嘉兴双桥等。
发现中心聚落和多处祭坛,各类型墓葬在墓地规模形制随葬品数量与质量有明显的等级分界。
出土陶器以夹沙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普遍采用轮制。
种类繁复,圈足器、三角器和平底器较多,有些外表刻有纹饰,还有少数漆绘陶器;生产工具由石、骨、木等制作而成;石质工具种类多,制作细,专用性强,主要有磨制精细的大型三角犁形器、扁薄长方形穿孔石斧、半月形石刀和石镰、及石锛和石镞等;玉器种类很多,工艺水平甚高形较大的有玉琮、玉璧等礼器;手工编织兴旺,出土有竹编和丝、麻织品。
考古学复习参考题
《考古学通论》考点整理1、“金石学”是专门研究古代________和________,正式诞生于北宋中叶。
2、名词解释:考古学:3、考古学研究对象是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实物资料包括_____和_____;考古学研究范围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
4、“文化层”是包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地层。
5、名词解释:“考古学文化”:6、“考古学文化”的命名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收集实物资料的主要手段是用科学的方法进行_______和______。
8、考古学断代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编写报告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
10、考古学分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论述题:考古学和其他学科关系:12、考古学年代可分为_______、_______,其中相对年代是依靠________、________进行研究。
地层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考古学发展简史:●古代考古:______的《考古图》是现存年代最早的且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__________的《古玉图》现存最早的专录玉器的著作;_________著有《金石萃编》。
●近代考古:1921年___________发现并提出了“仰韶文化”;1922年北大成立了__________;1924年北大考古学研究室设立了_________。
1926年,__________是第一次由中国学者主持田野考古;1927年___________成立。
北京师范大学2022年—2022年学年第1学期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通论》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总分评卷人 得分北京师范大学 2022-2022 学年第 1 学期《考古学通论》考试试卷〔A 卷〕考试范围:《考古学通论》;总分值:10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院/系: 专业: 姓名: 考号:留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名词解释〔6 选 4,每题 5 分,共 20 分〕1. 马面2. 元谋人3. 越窑4. 侯家庄陵区5. 陈设设备6. 简帛文字二、简答题〔6 选 5,每题 10 分,共 50 分〕1. 简述汉代画像石的雕刻技法。
2. 依据文物分类的原则和依据,对青铜器进展分类。
3. 简述唐代铜镜的形制、花纹、工艺和演化分期。
4. 简答龙山文化觉察的意义。
5. 简述南越王墓。
6. 光对纸质文物变质糟朽的影响有哪些〔老化作用〕?后果是什么?三、论述题〔3 选 2,每题 15 分,共 30 分〕1.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的联系。
2. 试例举三种不同形制的汉代铜镜,并对其特征加以简要说明。
3. 宋代手工业。
评卷人 得分评卷人 得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6 选 4,每题 5 分,共 20 分〕1.马面是冥府有名的勾魂使者。
佛经中指地狱中阎罗王的两名狱卒之一,与牛头并称为牛头马面。
佛教传入中国后,牛头马面之说才在中国流传开来,被道教吸取,并充当了阎罗王及判官的爪牙,现在很少在佛寺中看到牛头马面,反而常见于城隍庙、东岳庙、阎王庙等。
马面又称马头罗刹,“罗刹”是指恶鬼,亦称“罗刹娑”、“阿罗刹娑”等,故马面罗刹即马头鬼,形象为马头人身,与牛头为伙伴,为阎王判官做事。
2.元谋人又称元谋直立人,是目前我国最早的远古居民,觉察地点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
在考古学上,元谋人是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地质时代属于早更世,经测定,年月约为距今170 万年。
还有164 万年,不超过73 万年,即可能为距今60~50 万年或更晚等数据。
考古学通论复习资料
考古学通论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 考古工作者一般把一个具有自身风格特点的(陶器群)作为界定考古学文化的首要标准。
2. 考古钻探时,遇土质湿软不带土时,可改用(套铲)。
3. 一个完整的探方包括主体、(隔梁)和关键柱三部分。
4. 需要打掉( 隔梁 )时,应征得领队同意,绘好剖面图后方可进行。
5. 排列密集、关系复杂或与遗址交叠的墓葬,应采用(探方)法,按遗址发掘的要求,逐层清理,直至生土。
6. 考古发掘报告的要求可概括为客观、全面、系统、(准确)和及时。
7. 考古发掘报告中的M表示墓葬,H表示灰坑,D表示(洞)。
8. 有两条墓道的墓葬在考古学术语中被称为(中形)墓。
9. 考古钻探时,探孔必须保持规整,上下垂直,孔穴要用(纯土)填实。
10. 考古钻探时,遗址布孔不宜(过密)。
11. 考古发掘时,一个遗址的探方、遗迹要统一编号,多次发掘的遗址要避免(重复编号)。
12. 墓葬中保存较好的人骨架要全部取回。
保存较差的,要尽量取回头骨、盆骨、肢骨和(牙齿)。
13.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由墓道(门)进入墓室清理,否则应采用(揭顶法)。
14. 考古发掘时,重要遗迹如需解剖,应在 ( 拍照记录 )后方可进行。
15. 整理考古发掘资料时,要尽最大努力复原器物,尤其是(陶器)。
16. 随葬品必须经( 拍照记录 )之后,方得移动。
17. (考古地层学)是关于区分遗址各个堆积单位并确定其先后次序的科学获取考古资料的方法论。
18. 对发现于不同遗址或同一遗址不同位置的遗存,可以进行横联排比,以确定它们的(共时关系)关系。
19. 对植物遗存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当地(古气候)、古地理的变化,并有助于考古断代。
20. 对植物遗存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当地古气候、(古地理)的变化,并有助于考古断代。
21. 经过性别、(年龄)鉴定的墓葬人骨资料,可以帮助探讨当时的丧葬习俗、婚姻制度和社会组织形态。
22. 对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兽骨的研究,可以究明(家畜)的起源。
复旦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通论》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
复旦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考古学通论》考试试卷(A卷)考试范围:《考古学通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一、名词解释(6选4,每题5分,共20分)1.悬泉汉简2.周原3.马面4.考古调查5.陈列室6.数字博物馆二、简答题(6选5,每题10分,共50分)1.大汶口文化及其墓葬类型。
2.什么是礼器,试从玉器角度分析说明玉礼器的功能与类型。
3.简述“周原”遗址。
4.博物馆藏品征集的基本原则。
5.简述组织陈列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程序。
6.陈列室的布局与博物馆类型的关系。
三、论述题(3选2,每题15分,共30分)1.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的成因、特点和概况。
2.简述西安洛阳地区隋唐墓的类型和等级制。
3.试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晋南朝墓葬的形制与分期。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6选4,每题5分,共20分)1.悬泉汉简是1990~1991年出土于甘肃省敦煌市的汉代简牍。
因出土简牍释文有“悬泉置”而得名。
悬泉汉简出土大约2.1万余枚,形制有简、牍、觚、封检、削衣等。
所见最早纪年为西汉武帝太始三年(公元前94年),最晚为东汉和帝永和十三年(公元101年)。
其中,以宣帝、元帝、成帝简最多。
简文内容有诏书、律令、科品、檄记、簿籍、爰书等,特别是西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的“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
悬泉汉简为研究汉代历律、农技、和医药提供了重要资料。
2.周原是周王朝的发祥地和早期都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岐山与扶风两县之间。
古公亶父时期,周人由邠迁徙周原,称岐邑;至文王晚年迁居丰前,此处一直是早周都邑。
武王灭商后,将周原分封给周、召二公作采邑。
直到戎人入侵,周平王东迁洛邑,岐邑毁于战火,终被废弃。
周原考古在70年代后期重大发现很多,已发掘有岐山凤雏和扶风召陈2处大型墓葬。
墓葬分布范围很广,已发掘400多座,一般都是中小型土坑竖穴墓,少数为洞室墓,自西汉以来,西周的铜器窖藏已发现多处,被称为“青铜器之乡”。
北大历年考古通论考研题及参考答案
北大历年考古通论考研题及参考答案北大历年考古通论考研题及参考答案1993年考题一、名词解释1、直立人:人类发展第二阶段的代表,是一类形态特征比能人进步但比智人原始的古人类。
曾称作猿人,含有从猿到人中间环节的意思。
距今约300万年到20—30万年,地质时代为早更新世和中更新世,考古分期属旧石器时代早期。
直立人还可细分为早期直立人和晚期直立人。
直立人保留了较多的猿类体质特征,如头盖骨低平,眉骨脊粗壮,颌部突出,下颏部后缩,牙齿较现代人略大等。
其上下肢同现代人相近,能直立行走等特点反映了他们的进步性。
直立人主要以洞穴位居住地,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学会了用火,能制造工具,这是人和猿的根本区别。
直立人化石最早是1890年发现于印度尼西亚的爪洼,1894年正式命名为直立猿人,现称人属直立种。
以后发现地点不断增多,直立人化石在亚洲、非洲、欧洲都有发现,尤以我国发现最多,主要包括蓝田人、北京人、巫山人、元谋人等,中国最早直立人脑量为800-1000ml。
2、类型学:也称为形态学或标型学,是研究考古遗存(包括遗迹和遗物)的外部形态顺序的方法论。
它以事物的发展变化必然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文化遗存(遗迹和遗物)形态的分类排比,探索其变化规律,以推断考古学文化的年代、分期、文化属性,以及与其他文化的关系等的一种理论和方法,亦是进行室内整理,比较研究时常用的一种方法。
在近代科学中,生物学最早使用这种方法。
1903年瑞典考古学家蒙特留斯在《东方和欧洲的古代文化诸时期》一书中专门总结并论述了类型学原理。
二十世纪30年代类型学理论传入中国。
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3、铜石并用时代:1877年意大利学者G.基耶里克提出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增加铜石并用时代作为过渡期,从此确立了这一概念。
铜石并用时代以红铜的使用为开始的标志。
世界各地进入铜石并用时代的时间是不同的。
中国铜石并用时代的上限可以到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时代则是晚期铜石并用时代,中国铜石并用时代的金属工具不仅仅是红铜,还有黄铜、青铜,只是后二者较少。
河南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通论》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
河南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考古学通论》考试试卷(A卷)考试范围:《考古学通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一、名词解释(6选4,每题5分,共20分)1.偃师商城2.蒙特留斯3.五铢钱4.秘色瓷5.开成石经6.藏品分类二、简答题(6选5,每题10分,共50分)1.二里头文化发现的意义。
2.举例说明汉代考古学遗存的主要类型和特征。
3.邺城考古发现及意义。
4.博物馆陈列有哪些基本原则?5.博物馆教育。
6.中国与欧洲博物馆产生的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三、论述题(3选2,每题15分,共30分)1.秦始皇陵兵马俑的题材、工艺、造型风格及历史意义。
2.仰韶文化。
3.战国秦楚墓葬的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6选4,每题5分,共20分)1.偃师商城遗址是商代早期重要都邑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县尸乡沟。
城垣大体为长方形,残存三面城墙,南墙被洛水冲毁。
东西1200米,南北1700米。
1983年发现,后经发掘。
城内偏南有长宽各200米的宫城,内见大型建筑基址,还有数条纵横交错的大道。
外城墙发现7座城门。
偃师商城时代早于二里冈文化,对于认识早商文化和探索夏文化有重要意义。
2.蒙特留斯是瑞典考古学家,史前时代文化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之一。
他提倡类型学方法,研究重点是史前文化的分期与年代,尤专注西欧、北欧地区的青铜文化。
主要著作有《青铜时代年代问题》(1885)、《异教时代的瑞典文明》(1888)、《使用金属器以来的意大利原始文化》(1895~1910)、《东方与欧洲上古文化诸时期》(1903~1923,第一卷的中译本名为《先史考古学方法论》)、《英国青铜时代年代学》(1908)、《史前希腊》(1924)等。
他奔波各地博物馆和大学的演讲,对考古工作的普及也有很大贡献。
3.五铢钱是我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是用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钱币,在我国五千年的货币发展史上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考古通论复习提纲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0分)1,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丁村人,许家窑人,马坝人,山顶洞人都属于旧石器时代人类。
()2,晚期直立人的石器打制方法中,锤击法、碰砧法、砸击法属于直接打击法,击棒法、压制法属于间接打击法。
()3,仰韶文化因首先于1921年发现于豫西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其分布中心地区是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地区。
仰韶文化最明显的特征是红陶器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故也称彩陶文化。
()4,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旧石器就消失了。
()5,河南舞阳贾湖墓地出土了二十多支骨笛,是世界上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乐器。
()6,大约距今1.2万年开始,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主要以磨制石器为生产工具。
()7,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根本区别是人类经济生活的变革,从攫取性经济到生产性经济的转变。
()8,新石器时代文化诸要素有:农业、家畜饲养业、磨制石器、陶器。
9,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是: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10,龙山文化的陶器以黑陶为主,典型器物是蛋壳陶高柄杯。
()11,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
12,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骨耜是一种农业生产中的翻土工具,说明在近7000年前的杭州湾以南的宁绍地区已经进入耜耕农业阶段。
()13,河姆渡遗址下文化层的房屋是一种靠榫卯结构组合的干栏式建筑木构建筑,是为了适应低洼潮湿的沼泽地而设计的建筑形式。
()14,夏代文化指的是夏王朝时期夏民族的文化,这是探讨夏代文化的前提。
与夏人活动有关的地区主要是豫西和晋南地区。
15,二里头遗址发现的两座宫殿建筑布局特点为:北部有殿堂,殿前有广阔的庭院,周围有廊庑,南面有大门,其平面设计开创了我国宫殿建筑的先河,对于判定二里头遗址为一处都邑遗址具有重要意义。
16,属于商代的城址有偃师商城、郑州商城、湖北黄陂盘龙城,其中偃师商城时代最早。
历年考古试题
历年考古试题2007北大--------------------------------------------------------------------------------解释:奥都威技术,魏敦瑞,西阴村,黄肠题凑,小河墓地,和林格尔壁画墓,湖州镜,世说新语,波斯陶,酋邦论述:1、考古发现稻作起源2、二里头文化宫殿及其特点3、东汉洛阳城特点4、唐代西安地区墓葬类型与等级制度北京大学2005考古学通论一、名词解释(每题五分)1、金石学2、裴文中3、碳十四测年技术4、朱封大墓5、夏商周断代工程6、易县燕下都7、低温釉陶8、汉代铁官9、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10、天龙山石窟二、论述题(每题25分)1、长江中游地区新“时期”时代考古学文化编年及阶段性特征2、概述东周列国都城类型多样化的现象及原因3、举例说明汉代诸侯王墓的主要类型及特点4、北宋皇陵的建制及特点北大2003年考题考古学通论名词金沙遗址李济湖州镜萨珊银币论述1莫维斯线述评2商周时期陶鬲的分期特点3龙山时代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4铁器的产生及其意义5大明宫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北大2004年考题广谱革命,葡萄镜,安伽墓,华清池,里耶秦简,沂南汉画像石墓,石器拼合,柴尔德,还有一个想不起来了还有长沙窑还有什么来得,好像是个以前考过的,肯定是以前考过的嗯嗯大题是北魏洛阳城,农业起源,铜石并用期主要文化,秦楚墓比较--------------------------------------------------------------------------------2006高校考古学考研试题北京大学:名词解释:三大气候信息库AMS测年蛋壳陶瑶山墓地吴城文化涂金工艺石阙模型明器虞弘墓号墓为陵论述:1什么是考古学文化史研究?中国考古学文化史研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中国考古学文化史研究的任务史什么?2概述中国农业的起源和其早期的发展情况3概述汉代工官的设置和其产品4概述六朝墓葬的墓壁装饰内容及其演变山东大学:考古学通论论述题(每题30分)1、论述大汶口文化的分期、类型及基本文化特征。
一些考古学通论试题
考古学通论试题一、论述题(每题30分)1、论述大汶口文化的分期、类型及基本文化特征。
2、论述二里冈文化的发现、命名及基本文化特征。
3、论述曹魏邺城、北魏洛阳城的平面布局及其重要性。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山顶洞人裴里岗文化石家河文化半坡类型夏家店上层文化琉璃河燕国墓地虫鸟书体东下冯遗址走马楼简牍马王堆汉墓镇墓兽长沙窑考古学通论1997(每个4分,共20分)一,名词解释:1,夏鼐2,山顶洞人3,腰坑4,空首布5,黄肠题凑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80分,4、5题选做一题)1,试述安阳殷墟遗址的发现及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意义。
2,简述考古发掘的基本原则。
3,举例说明文物鉴定的内容和方法4,浅谈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的关系。
5,浅谈河南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的关系。
考古学通论1998年一,必答题(没小题20分,共80分)1,简述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几支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年代和文化特征:裴李岗(或磁山)文化大地湾(或老官台)文化后李文化兴隆洼文化2,铁器的发明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简述汉画像石墓的分布、画像题材内容及画像雕刻技法。
4,概述隋大兴,唐长安城的平面布局二,任选题(任选一题,20分)1,列举良渚文化的重要发现,并论述其在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中的意义。
2,二里头遗址的重要发现及其意义。
考古学通论2001年一,名词解释(每词5分,共25分)1,山顶洞人2,夏家店下层文化3,梁思永4,陶俑5,敦煌莫高窟二,论述题(任选三题,每题25分,共75分)1,试述大汶口文化的基本特征与研究现状2,试述二里岗文化的发现,文化特征及其意义3,汉代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墓画面主要有哪些内容?4,论述唐代三彩器的釉色特点,器物种类和残生发展的历史原因。
考古学通论2002年一,解释(任选其中五题,每题5分)1,安特生2,舞阳贾湖3,良渚文化4,恒北商城5,晋侯墓地6,汉代瓦当7,曹魏邺城二,论述(任选二题,每题25分)1,黄河流域龙山文化城址的发现及其意义2,列举三项近年周代考古重大新发现并简述其意义3,概述汉代画像石墓的分布和画像石的内容题材4,隋唐时期的铜镜,根据铜镜上的花纹可分为哪些类?其中特种工艺镜主要有哪几种?05山大考古学通论试题一、名词解释(12*5)丁村文化,陶寺,聚落考古,北辛文化,绳纹,吴城文化,岳石文化(不确定),敦煌莫高窟,永宁寺,黄肠题凑,渤海国贞惠公主墓二、论述题(3*30)1、论述良渚文化2、殷墟的发现及研究(大概是此意)3、北齐和东魏墓葬的分期与特征04山大真题考古学通论1、人类起源研究的新进展2、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3、偃师商城的考古发现和研究4、汉晋简牍的发现和研究5、元大都与隋大兴城的差别及其意义2010考古学通论(六选四)1、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主要发现与研究进展2、试述新石器早期遗存的发现与研究3、试论中国历史时期考古学研究方法及评述4、试述先秦中心地区墓葬制度的形成过程(以墓地、墓形、棺椁、器物、墓上封树方面进行论述)5、汉唐长安城的差别及其演变意义6、试述两宋金瓷器手工业的发展和成就。
5.《中国考古学通论(下)》复习参考
《考古学通论(下)》复习参考一、名词解释龙首渠龙首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水渠,是一引洛渠道,是今洛惠渠的前身。
建于西汉武帝年间。
从今陕西澄城县引洛水灌溉今陕西蒲城、大荔一带。
人们发明了“井渠法”,使龙首渠从地下穿过土质疏松的商颜山。
井渠法有效地解决了工程过程中的通风、照明、出渣等问题。
龙首渠竖井与坎儿井相同,是坎儿井的源头。
耧铧畜力条播器—耧车上的耧足。
呈三角形等。
西汉时已有三脚耧车,山西平陆西汉晚期墓壁画中有反映。
是中国最早的播种机。
族坟墓死者按宗法关系,在由国家政权指定的公共墓地中同族而葬,称为族坟墓。
族坟墓又分为公墓和邦墓两类。
公墓是国君和王室贵族及其子孙的墓地,中间是历代国君的墓,以最早葬入的先王为准,以下各代国君依左昭右穆的次序依次葬入。
国君墓左右为贵族墓,依身份分居前后。
到战国秦汉时期,原先的公墓实际已成为王陵区,只埋葬王及其配偶和少数关系最亲近的王室血亲,一般的贵族封君、各级官僚则同平民一起葬于邦墓。
汉武帝之后昭穆制度有所破坏。
满城汉墓满城汉墓在河北满城县城西南,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
窦墓在刘墓之北侧,皆坐西朝东。
凿山为陵,内部布局模仿宫殿建筑。
刘胜墓全长约52米,最宽处约38米,最高处约7米,由墓道、车马房、库房、前堂和后室组成,窦绾墓和刘胜墓的形制大体相同。
两墓的墓室庞大,随葬品豪华奢侈,共出土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玉器、石器、陶器、漆器、丝织品等遗物1万余件,其中包括"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著名器物。
广州南越王墓位于广东广州象岗山上,是一座石室墓。
墓室平面呈“早”字形,全部用石块构筑,有较长的墓道和南北耳室。
分为前后两部分,共有7室。
墓主葬在中间主室,一棺一椁,墓主身着丝缕玉衣。
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史记》称为赵胡)的陵墓,是彩画石室大墓。
南越王墓劈山为陵,前端东、西侧开横洞成耳室,南面开辟斜坡墓道。
考古学通论隋唐宋元复习题 2完整版
一、名词解释隋炀帝陵:位于扬州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清嘉庆年间,大学士阮元经考证认为,今槐二村的一处大土墩为隋炀帝陵,遂出资修复,并嘱托书法家、扬州知府伊秉绶书写墓碑。
墓志上清楚刻有“隋故炀帝墓志”字样,记载去世时间为“大业十四年”等字样,与史实相符。
大明宫:大明宫,唐帝国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位于唐京师长安城(今西安)城北的龙首原,始建于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是唐长安城的三座主要宫殿(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
自唐高宗起,唐朝的帝王们大都在这里居住和处理朝政,作为国家的统治中心,历时达二百余年。
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
唐末战乱,大明宫于公元904年毁于战火。
期间共有17位皇帝在这里处理朝政。
拥有50多座殿堂和阁楼,被誉为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
唐十八陵:关中十八唐帝陵,也称“关中十八陵”、“关中唐帝十八陵”、“唐十八陵”,是指埋葬在陕西省关中地区的唐朝十八位皇帝(若计女皇武则天在内则共十九位皇帝)的陵墓。
唐代帝陵分布于陕西省富平县、蒲城县、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乾县六县,十八座唐代帝王陵墓,即关中十八唐帝陵。
东西绵延达100余里。
大多早年被盗,地面遗迹丰富。
“封土为陵”与“依山为陵”。
“号墓为陵”:号墓为陵,是唐代皇室的一种极为特殊的丧葬制度,始于唐中宗时代。
号墓为陵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称陵不称墓;二是指墓葬和随葬品以皇帝等级安排。
号墓为陵”强烈地表现出李氏集团在政治上的复辟。
他们借用迁墓之事,为他们的家人平反昭雪,同时进一步打压武氏集团。
由此观之,“号墓为陵”制度的出现有强烈的政治背景,因此,它的实施极短,仅有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这两座墓是按此制修建的。
永泰公主、懿德太子、章怀太子墓的墓主人都是李唐与武周政治旋涡中的牺牲品。
在中宗复位后,特将李重润和李仙蕙从洛阳迁来陪葬于乾陵,并号墓为陵。
这3座壁画墓规格高于普通的陪葬墓,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出于李唐皇室与武周集团之间政治斗争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古学通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20分)
1、文化层:文化层就是包含有文化遗物、文化遗迹和人类活动痕迹的地层。
因为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所以大部分文化层中都含有有机质,土层一般呈灰色,或者由于先民用火的关系,土层呈褐色。
由于积存时间和积存地点的条件不同,在同一地点便自上而下形成了质地不同、土色不同、包含物不同的若干层次,这些层次越往下越古老。
2、贝币:贝币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形态,我国最早的贝币出现于夏商时期,原为天然贝壳,后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商代晚期又出现了青铜铸造的铜贝。
春秋战国时期,铜贝继续被用于商品交换中,并由于使用地的不同,有无纹铜贝和有文铜贝两种贝币。
3、丁村人:1954年发现于山西省襄汾县丁村,其所处的时代是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5—10万年,即早期智人阶段。
丁村人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主要使用打制石器,已经有较高的时石器期制作水平。
4、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0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南北1600余米。
据记载,莫高窟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其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代都曾在此开窟造像,历时达千年之久。
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飞天4000余身,是一处由建筑、雕塑、绘画组成的艺术殿堂。
5、蓝田人:指中国陕西蓝田县公王岭发现的直立人化石,从发现化石的特征来看,蓝田人比北京人、爪哇人都要古老。
他们使用的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等,形制都比较粗糙。
6、人殉:指商代为了奉侍死后的社会或家族中某些特权者而从死的人,其中有陪臣、妻妾、侍卫和亲信,也有做仆役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