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王国维自沉的千古之谜

合集下载

王国维_自沉_原因新论

王国维_自沉_原因新论

2009年3月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Mar.,2009第38卷第2期 Journal of Shanghai Nor mal University (Phil os ophy &Social Sciences Editi on )Vol.38,No.2中图分类号:I 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8634(2009)02201022(10)王国维“自沉”原因新论邵盈午(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徐州210009) 摘 要: 王国维“自沉”的个案充分证明:作为“近代美学之父”,在他身上凝聚了整个中国文化的超越精神,故尔其“自沉”便具有了超常的哲学意味。

死,对于王氏来说,并不意味着所谓的“殉葬”、“殉道”,而是生发为一种文化信仰、人格完成的象征;正是“死”,使王氏的自由意志和生命美学焕发出不灭的光彩。

文章对对王氏所醉心的“天才说”与“游戏说”予以特殊的关注。

关键词: 王国维;自沉;天才说;游戏说;殉葬说;殉道说;殉清说 收稿日期:2008208208作者简介:邵盈午(19562),男,山东乳山人,徐州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

王国维作为天才型的国学大师,以他的智慧和才情,为什么艺术之神竟然安慰不了他,为什么在其学术生涯的巅峰之际“中道而废”?这确乎是一个难解之谜。

按理说,王氏拥有如此丰厚的学识,如此恢弘的文化视野,如此奕奕煌煌的学术成就,似不会有轻生之念。

因此,王氏的“自沉”本身就隐藏着人生之谜、人性之谜、历史文化之谜。

我总觉得,王氏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海洋,其中隐秘、幽暗的部分,是哲学所不能照亮的。

八十多年来,人们竞相猜度其“自沉”之因,各执一说,莫衷一是,遂成20世纪中国文化界的一大“公案”。

又,为言者,往往就其自心所解以为极耳。

其实,欲主融通,或乖其本旨;遽下裁断,又遗其菁英。

从知解人不易,立言尤不容不慎。

况解人难得,喻于己者,未必能喻于人。

国学大师王国维为什么自杀

国学大师王国维为什么自杀

国学大师王国维为什么自杀?【核心提示】陈寅恪先生在《王观堂先生挽词序》中云:“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又字伯隅,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

近代国学大师,与 梁启超、陈寅恪和赵元任被称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

甲骨四堂之一。

中国新学 术的开拓者,连接中西美学的大家,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领域成 就卓著,主要著作有《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流沙坠简》等。

1927 、 、 、 年6月2日,初夏时节,颐和园内碧水青山,郁郁葱葱。

上午十点左右,一辆黄包车停在颐和1园门口,车上坐的是位男子,五十多岁年纪,身上着长袍马褂,神情平静肃穆,肤色黧黑, 颌上留两撇八字胡须,脑后拖着一条发辫。

他给完车钱,又嘱咐车夫在园门口等候,随后径 直走进颐和园。

因为临近中午,园内游人稀少。

这位男子漫步穿过长廊,来到昆明湖石舫前 独坐沉思, 约有半个小时的光景,然后进入鱼藻轩, 点燃一支纸烟, 慢慢地抽完,掐灭烟头, 然后出人意料地, 他突然纵身跃入湖中。

距鱼藻轩十几米处, 正好有一个园工, 见有人跳水, 立即奔来相救,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

当园工们将这位男子从水中救出时,他的内衣还未湿 透,鱼藻轩前的湖水虽然深不过二尺,但湖底却全是松软的淤泥,这位男子死意坚决,自沉 时头先入水,使得口鼻都被泥土塞住,闻声而来的园工们又不懂急救之法,以致延误了抢救 的时机,这位男子最终因窒息而死。

历史就这样被定格在了这一天。

这位自沉而死的男子就是时称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 导师”之一的著名学者王国维。

陈寅恪先生在《王观堂先生挽词序》中云:“凡一种文化值 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 甚„„”曾经透彻地将人生的事业和学问解析为三种境界的静安先生, 终于没有跳出自己人生的 迷局,曾经轻易地出入于中学与西学,美学、文学与史学的一代大家,竟然如此轻易地跨越 了死生的界限„„这是时代的创痛,学者的悲歌,亦是曾经的文化转身离去时,留下的一抹 悲怆的背影。

王国维自杀原因简述

王国维自杀原因简述

王国维为什么在颐和园鱼藻轩自沉仰望二十世纪的学术星空,人们会很容易发现王国维这颗集哲学、经学、史学、戏曲学、甲骨学、敦煌学等研究于一身的学术巨星。

作为从旧王朝中走出的“新民”,王国维在经历了辛亥革命的烽火洗礼以后却戏剧性地成了新民国里的“遗民”。

在他自沉昆明湖后,陈寅恪先生在《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中有一段名言指出,王的殉道与成仁,追求的是抽象理想之通性而非具体的一人一事;道光以后,赤县神州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经济制度的新变,使得纲纪已无所依凭,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

”在陈寅恪看来,王国维的殉道与成仁为的是维护纲纪,死是“文化托命”的表现。

从中国文化精神的守望与学术思想的承继角度来说,王国维也确实堪称一位典型的“文化遗民”。

其实,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王国维,虽然也感受到新时代西风东渐的影响,但传统的君臣纲纪思想一直左右着他的一生。

据蒋息岑先生回忆,1904年左右在苏州江苏师范学堂任教的王国维,“讲授修身、伦理,出入于封建名教纲常之领域”(钱剑平《一代学人王国维》第7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912年流亡到日本的王国维有《送日本狩野博士游欧洲》诗,其中有“庙堂已见纲纪弛,城阙还看士风变”、“汉土由来贵忠节,而今文谢安在哉”之句,他对纲纪、忠节的呼唤和对现实状况的不满历历可见。

1923年,张勋病卒,王国维替溥仪起草碑文。

他从忠武、节义的角度感慨地指出:“此运之移既莫之至而至,忠义之至乃无所为而为,虽质文有殊尚之时,而名节无或刊之日。

”(雪林《王国维及其<谕张勋碑文>》,《文教资料》1999年3期)成书于1924年的《论政学疏》是王氏少有的一篇政论文章,其主题是从中西学术的发展和相互影响的角度阐明自己的见解,意在扬中抑西,“原西学之所以风靡一世者,以其国家之富强也。

然自欧战以后,欧洲诸强国情见势绌,道德堕落……而中国此十年中,纪纲扫地,争夺频仍,财政穷蹙,国几不国者,其源亦半出于此……盖与民休息之术,莫尚于黄、老;而长治久安之道,莫备于周、孔。

历史趣谈王国维墓志铭遭误传 墓志原石已不知去向只存拓片

历史趣谈王国维墓志铭遭误传 墓志原石已不知去向只存拓片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王国维墓志铭遭误传墓志原石已不知去向只存拓

导语:民国十八年己巳(1929年),王国维自沉于昆明湖两年后,清华研究院同学为其树立纪念碑于校园内工字厅东。

40岁的陈寅恪为此撰《王观堂先生纪念
民国十八年己巳(1929年),王国维自沉于昆明湖两年后,清华研究院同学为其树立纪念碑于校园内工字厅东。

40岁的陈寅恪为此撰《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此碑由林志钧书丹,马衡篆额,梁思成设计碑式。

末署“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三日二周年忌日国立清华大学研究院师生敬立”字样。

陈寅恪所撰纪念碑文意味隽永、传诵已久,文中的那一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几成家喻户晓的王氏生涯定论。

但王国维的墓志铭,并不是此纪念碑铭;后世读者则往往将其与纪念碑铭相混淆,经常有将陈氏文句当作王氏墓志铭征引者,令人啼笑皆非。

纪念碑是地面建筑,竖立于地表,供后人凭吊追思之用;而墓志铭则是与逝者同埋于地下,作为其生平概略的重要记载物,是深藏在墓穴里的。

纪念碑铭是一回事,墓志铭又是另一回事。

那么,王国维的墓志铭究竟是怎样的内容呢?这还得从其自沉于昆明湖后遗留的一道密折说起。

原来,王国维死后,除了内衣口袋里的那封遗书之外,还给已从紫禁城“移驾”天津租界里的溥仪写了最后一份奏折。

溥仪数年后回忆说,看到该奏折时,笔墨劲练,确属王国维笔迹,但后来一想,一个将死之人怎么会写出这样工整的奏折?他后来得知,这份奏折是王国维请罗振玉代为缮写的,这属于“口述史”类型的二手资料,可信度已大打折扣。

又有罗氏后人站出来说,这份奏折是罗振玉命其子罗福葆仿王国
生活常识分享。

王国维自沉的前前后后

王国维自沉的前前后后

王国维自沉的前前后后(上)2007-05-25 ?? 刘墨 ?? 来源:北大中文论坛 ?? 点击: 4399一?王国维之死真的就像一个谜。

从他自沉之日算起,到现在已经足足七十余年,这个谜也仍然没有被人猜破。

在诸多的论述中,总觉得诸位先生是站在“理解”的角度上来“理解”王国维之死。

而在我看来,弄清王国维自沉前前后后的一些基本的事实,才有可能更贴近王国维的自沉之谜。

赵万里《王国维年谱》中有一段记载,值得我们的注意:去秋以来,世变益亟,先生时时以津园为念。

新正赴津觐见,见园中夷然如常,亦无以安危为念者,先生睹状至愤,返京后,忧伤过甚,致患咯血之症。

四月中,豫鲁间兵事方亟,京中一夕数惊,先生以祸难且至,或有甚于甲子之变者,乃益危惧。

值得注意者有1.世变益亟;2.“以津园为念”,也就是时时系念于逊帝溥仪之安危;3.王国维忧伤过甚;4.豫鲁间兵事方亟,京中一夕数惊——从这一记载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王国维的自杀,首先是外因,然后再加上内因,当内因与外因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极度矛盾中的王国维,就只有一死了之了。

先说外因。

1926年7月1日,广东革命政府发出“北伐宣言”,9日,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

迨国民革命军占有湖北之后,中国共产党在湖南发起了农民运动。

在农民运动中,一些人被清算和杀死。

在北伐途中,有二位学者被杀:叶德辉和王葆心。

叶德辉(1864-1927),字焕彬,又字奂份,号直山、直心,又署_园。

湖南长沙人,祖籍江苏吴县。

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吏部主事,不久辞归。

这农民运动中,叶德辉被杀,实属事出有因。

1927年北伐军到长沙时,他正打算远走日本,名为讲学,实为避祸。

后来叶得知革命军中,其中不少是自己的门生故旧,所以就放弃了原来的出国计划。

但当工农运动蓬勃开展并进入高潮时,这个曾经自诩“同民众没有恶感”的人,却对工农群众进行大肆攻击。

在他起草致段祺瑞、张作霖、吴佩孚、蒋介石等人所谓农民协会十大罪状的电文被扣压后,他又写了一副肆意谩骂农民的对联:农运宏开,稻梁菽麦黍稷,杂种上市;会场扩大,马牛羊鸡犬豕,六畜成群。

浅谈王国维自沉原因

浅谈王国维自沉原因

浅谈王国维自沉原因一、自沉原因综括及其可商榷之处:(一)为清室殉节关于王国维自杀原因的说法推此说为最盛,然而就笔者看来,也恰恰是最为不可信和最庸俗的一个,把王国维的死政治化,王氏也成了政治的牺牲品。

此说的支持者主要有罗振玉、梁启超、吴宓等人。

王国维自沉昆明湖的第三天,罗振玉便连夜“代替”王国维写了一份“遗折”,然后让其四子罗福葆模仿王国维的笔迹予以誊抄,然后急传给寓居天津的废帝溥仪,里面有这样的句子“而二十年来士气消沉,历更事变,竟无一死节之人,臣所深痛,洒此耻此则臣之所能。

” 在后来罗氏所做的《海宁王忠慤公传》中,他又说“今年夏,南势北渐,危且益甚,公欲言不可,欲默不忍,乃卒以五月三日自沉颐和园之昆明湖以死。

” 溥仪在接到罗振玉伪造的这封“遗折”之后大为感动,立即“降谕”对王氏加以褒奖,“遽览遗章,竟自沉渊而逝,孤忠耿耿,伸恻朕怀。

著加恩予谥忠慤……”王国维1906年时在清室任职过一段时间,辛亥革命之后与罗振玉逃往日本。

1923年又经罗振玉引荐任职“南书房行走”,罗振玉在其自传《集蓼编》中提到这段“壬戌冬,皇上大婚礼成。

升相国奏陈,皇上春秋方富,请选海内士夫学行并茂者八侍左右。

皇上谕其请,乃于癸亥夏,诏温肃、杨钟义、王国维、景方昶入值南书房,首命检景阳宫书籍。

” 在王国维自沉自后,时人见到其上溥仪的“遗折”和溥仪的嘉奖,联想到其生前与清皇室的关系,难免就落入了罗氏等的圈套。

而且王国维还一直拖着长长的辫子在脑后,这也给了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以口实,对王氏殉清一说坚信不疑。

这其实都是罗振玉等人做的文章。

溥仪在其《我的前半生》中提到这件事情时说“王国维死后,社会上曾有一种关于国学大师殉清的传说,这其实是罗振玉做出的文章,而我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这篇文章的合作者。

”“其实那个表现着‘忠心耿耿’的遗折,却是假的,它的编造者正是要和死者‘九泉相见’的罗振玉。

” 这已经揭穿了王国维上溥仪的“遗折”实为罗氏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伪造的。

揭开王国维自沉的千古之谜

揭开王国维自沉的千古之谜

揭开王国维自沉的千古之谜----1c9f68b5-715f-11ec-8de0-7cb59b590d7d清华大学校园内的王国维纪念碑1927年6月2日上午,在学术生涯的巅峰时期,中国杰出的学术大师王国维沉入颐和园的昆明湖。

当人们对他“中间被抛弃”感到惋惜时,他们竞相猜测他自我沉沦的原因。

王国维的“自我沉沦”一直是学术界的一大谜团。

70多年来,关于他的死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殉情说”“逼债说”“惊惧说”“谏阻说”“文化信念说”“诸因素说”……王国维是一位具有鲜明个性的文化伟人。

在他的个性与思想、生活与著作之间,我们看到存在着一种深刻的统一关系———他的著作就是他的精神自传,印上了他的个性痕迹。

笔者以为,王国维的“自沉”与其深陷其中的“人生悖论”密不可分。

首先,它显示了他的职业选择困境。

他说:“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哲学家,你会感受到的情苦多,而知力苦寡;欲为诗人,则又苦感情寡而理性多。

诗歌乎?哲学乎?他日以何者终吾身,所不敢知,抑在二者之间乎?”这种情感与理性的矛盾,使他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披露了他在选择职业时无所适从的两难心态。

其次,表现为他精神世界中“可爱”与“不可信”、“可信”与“不可爱”的冲突。

他非常看重哲学,他曾说哲学的事业是“探宇宙人生之真理而定教育之理想者”,但又感叹:“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此近二三年中最大之烦闷。

”这种矛盾正是他哲学研究导致的最大烦恼,也是他放弃哲学而转向文学研究的主要原因。

再者,王国维对“人生悖论”不仅有切身的感受,而且对康德的二律背反学说也有深刻的理解,并用来分析中国哲学史上的善恶论者的言论。

他列举中国哲学史上的善恶论者的言论,认为他们都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但“性之为物,超乎吾人之知识外也。

”“故古今言性者之自相矛盾,必然之理也。

”王国维的意思是说,性善性恶是不能讨论的,讨论人性的善恶必然导致“人性论悖论”。

他指出:“欲论人性者,非驰于空想之域,势不得不从经验上推论之。

王国维死因之谜:盖棺难道能定论?

王国维死因之谜:盖棺难道能定论?

王国维死因之谜:盖棺难道能定论?星期五言:1927年6月2日,农历五月初三。

王国维平静地做完一天的工作,改了学生的卷子,和同事讨论了下学期的种种事宜,然后雇了一辆车,亟不可待的走进颐和园,在昆明湖畔思索良久,之后,一头扎进水里,不到几分钟的功夫,便气绝身亡。

打捞出后,他背面的衣服竟然还没有湿透,其衣袋中被发现一封遗书,其中一句: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经此事变,义无再辱”这一句成了大家解读王国维死因的焦点。

一代学者,拥有众人所没有的天资,在书屋中默默为中国古代文化领域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先锋,竟然这样似乎有些草草的死去,究竟为何?是什么让他放弃了生命和书籍,是什么让他觉得“义无再辱”,这样的死亡预示着什么,隐含着什么,折射了什么。

一、民国奇才: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顾颉刚曾说:他(王国维)的大贡献都在三十五岁之后,到近数愈做愈密了。

别人禁不住环境的压迫与诱惑,一起变了节,唯他还是不厌不倦地工作,成为中国学术界唯一的重镇。

我们先一起看他闪耀着辉煌的履历吧——王国维,字静安。

生于光绪三年(1877年),他在宋词领域、戏曲领域,甲骨文领域、敦煌学领域,古金石器领域,甚至蒙元史学领域等等,都是别人仰望的高峰。

他早年尝试写的一篇《红楼梦评论》,也成为中国近代第一篇用西方思想解读“红楼”的里程碑之作,至今还有许多学者引用他的评注。

陈寅恪先生在王国维的墓志铭中写道:“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用光!王国维先生是至真至纯的学问家。

借用周公度在《人间词话》的序言中所说: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一个诗人的死亡,或许会有一致的看法,会归根到理想与现实的不可调和上。

或是作家的理性最终服从了疯狂感性的抉择,如伍尔夫,海明威等等。

自杀,似乎是诗人和小说家的冠冕,因为他们是一群在梦幻和现实之间的徘徊者,甚至他们靠着梦幻而存在,理想假如破灭,就等于他的灭亡。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王国维自杀之谜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王国维自杀之谜

王国维自杀之谜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王国维是公认的一代国学大师。

但是,正当王国维的教育与学术生涯如日中天之时,他却在五十盛壮之年,跳进了颐和园的昆明湖自杀,这是为什么?后来的猜测很多,但因地位不同,视角各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了近现代中国的一个永远的文化之谜。

不过,当时他的清华研究院同仁的说法,应该是最直接最有参考价值的。

第一,是当时清华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的说法。

据《吴宓日记》1927年6月2日载:“王先生此次舍身,其为殉清无疑。

”于6月3日载:“……或为中国文化道德礼教之敌所逼迫,义无苟全者,则必当效王先生之行事,从容就死。

”按照吴宓的认识,王之自杀原因,一是为前清殉节;一是为维护中国传统文化而甘自赴水。

第二,是清华同仁梁启超的说法。

当时梁氏如是说:“他平日对于时局的悲观,本极深刻。

最近的刺激,则由两湖学者叶德辉、王葆心之被枪毙。

王葆心是七十岁的老先生,在乡里德望甚重,只因通信有‘此间是地狱’一语,被暴徒拽出,极端棰辱,卒致之死地。

静公深痛之,故效屈子沉渊,一瞑不复视。

”梁氏结合形势加以论述。

1927年,北伐声浪席卷中原大地。

形势日益紧张,守旧者日感气氛恐怖。

这是王氏致死的原因。

第三,是清华挚友陈寅恪的说法。

对于王氏自杀之因,陈氏在其《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中指出:“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思想,一姓之兴亡。

”他着重从王国维一生追求真理的学术良心出发,认为王是为维护和发扬中国数千年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而死,而不能以一己之恩怨是非来作判断和论定。

以上清华研究院同仁诸解,各有根据和道理,我略加补充辩证,谈谈自己的推断与认识。

首先,说王国维是为“殉清”而自杀,表面似乎不无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王氏头戴瓜皮帽,身穿马蹄袖,不脱前清服饰,这不是复古守旧又是什么?1922年冬,前清陕甘总督升允推荐王国维等人紫禁城陪溥仪读书,充南书房行走,食五品俸,“着紫禁城骑马”,王以此感激小朝廷的知遇之恩。

王国维沉湖之谜

王国维沉湖之谜

王国维沉湖之谜公元1927年6月2日,国学大师王国维自沉颐和园昆明湖而死,就是至今还令人琢磨不透的一个谜。

王国维自尽时留下了一封遗书,但正是遗书开头那语焉不详的两句话,才更调动了人们丰富的想像力。

封面写着“送西院十八号王贞明先生收”的遗书中,全文仅有百余字,不妨照录如下:五十之年,只欠一死。

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找死后,当草草棺殓,即行槁葬于清华园茔地。

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干城内居住。

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

书籍可托陈、吴_二先生处理。

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

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不至饿死也。

五月初二口,父字。

时及后世有诸多揣测,殉清一说流传最为广泛,而原因却来自下末代皇帝溥仪的一道“谕旨”。

王国维自沉昆明湖后的第五天,他生前最敬重的良师益友、儿女亲家罗振玉得知了噩耗。

于是,正跟随在溥仪身边谋划投靠日本人的逊清遗老罗振玉,从天津急忙来到北平清华园进行吊唁。

可出人意料的是,罗振玉来吊唁的同时还带来了末代皇帝溥仪的一道“诏书”。

正是由于有了溥仪的这道“诏书”,使王国维之死顺理成章地被认为是“殉清”。

然而,殊不知末代皇帝溥仪这道“诏书”的出笼,却是源于罗振玉出于政治目的而伪造王国维的“遗章”。

罗振玉得知王国维自沉昆明湖后,唆使其子模仿王国维的笔迹,以凄楚哀怨的语气伪造了所谓王国维的“遗章”,以致感动溥仪下了那道“诏书”。

揭露这件事情真相的,是在罗振玉死后溥仪出版的那本自传(《我的前半生》)。

在书中溥仪说:“王国维死后,社会上曾有一种关于国学大师殉清的传说,这其实是罗振玉做出的文章,而我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这篇文章的合作者。

”不过,无论溥仪“合作”那篇文章是有意还是无意,在当时和后世都对研究王国维的死因起到了极大的误导作用。

当然,王国维生前的外在形象,也多多少少地为“殉清”论者提供了嚼舌的根由,那就是他脑后那根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长辫子。

但是,了解王国维的人却并不以为然,特别是被王国维引为知己的陈寅恪和吴宓两教授更有着精深的解释。

王国维之死原因

王国维之死原因
研究院举办师生叙别会。餐前聚坐,王国维 与众人谈蒙古史料,交谈甚畅。其雍容淡雅 之态,给学生们留下很深的印象。然而,当 正餐开始后,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只有王国 维所在的桌席寂然无声。
王国维之死原因之分析
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
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 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 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 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 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 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 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 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王国维之死原因之分析
二、王国维自杀的原因分析 虽然如此,二人的心结一直未能打开。在去
年的(1925)8月上旬,罗振玉六十大寿时, 王国维还专程到天津祝寿,并写诗贺之,诗 中有“百年知遇君无负,惭愧同为侍从臣” 之句。不料,刚刚过了一年光景,二人关系 竟发生如此巨变。此事无疑会在王国维心中 留下巨大的阴影。
王国维之死原因之分析
二、王国维自杀的原因分析 1927年4、5月间,北伐的国民党军队攻下徐州。冯
玉祥引兵出潼关,在河南打败了奉军,山东、河北 非常危急,北京城内一片恐慌。接着,又有消息传 来,两湖学者叶德辉、王葆心被杀。叶、王都是清 廷遗老。王葆心是乡里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只是因 为通信中有“此间是地狱”一语,即被北伐军揪出, 遭受极端侮辱,终致于死。王葆心是心怀旧文化之 人,竟受如此侮辱!这对王国维的震动很大。王国 维自忖,自己为清廷遗臣,北伐军到京,不知还要 遭受多少侮辱,结局肯定不亚于王葆心 。
王国维之死原因之分析
一、王国维自杀的前后 “鱼藻轩”的名称是有来由的,它出自《诗

王国维自杀启示

王国维自杀启示

王国维自杀分析及其启示【摘要】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死因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谜,本文从静安先生之性情,亲情和友情的变故及变乱时代三个角度探究先生真正死因。

死亡值得每个人严肃的生活人思考,尤其是自杀。

在这个社会转型的时代,先生的自沉引发了许多的思考和启示。

本文分析先生死因时从个人和社会两个角度出发,在得出启示也是从这两个方面谈起。

【关键词】王国维;自杀;启示;和谐社会。

王国维狩猎领域覆盖哲学、文学、戏剧史、甲骨文、金文、古器物、殷周史、汉晋木简、敦煌文献和西北地理、蒙古史等诸多学科,其学问磅礴令学人折服。

但在其学术生涯如日中天时,他却以自杀的方式辞别了这个世界。

他的死因一直成为世人关注,各种揣测各抒其理,却又不能完全让人们信服。

笔者资质浅,学养薄,但前人之分析尚觉有不妥之处。

对于自沉之因,各立场不同的人士,有不同说法,主要有几种:有为故国前清殉葬说; 有静安先生之死是罗振玉迫害之说;有缘于对国民革命军恐惧一说等等。

笔者每每念及先生之自沉,为之叹息,为之思索。

自杀是一种极端的毁灭自我的方式,若是其人无大悲痛,无大孤独,无心灵之极度折磨岂能自杀?本文将从静安先生之性情、亲情和友情的变故和变乱的时代三个角度分析先生之死亡真正原因。

一、静安先生之性情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行为.静安先生的自沉和他的性格中两上因素不可分:一个是理智和感情的矛盾性格,另一个就是他的忧郁悲观性格。

下面我们分别展开。

㈠、理智与情感的矛盾。

先生从事考证和器物研究等是理性十足的人,但从他的诗词中可以看出这样严谨的学人也是一个感情十分丰富的人。

“人生过处唯存悔,知识增时只益疑。

”从这句诗中可见他在学知的同时也是彷徨困惑甚至悲哀的。

这种理智与情感的冲突导致他几度绝望。

叶嘉莹定义为“知”与“情”,两者导致他的悲剧人生。

“知与情都发达的性格,虽然在学术方面造成了静安先生的过人的地方,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理智与感情相矛盾的性格,却又造成静安先生终生的悲苦,更成为他走向自杀的一项重要因素” [1]。

王国维二子王仲闻之死及王国维寻死之谜

王国维二子王仲闻之死及王国维寻死之谜

王国维二子王仲闻之死及王国维寻死之谜王国维几个子女中,最聪明、最用功、最调皮的是二子王仲闻。

高中时,王仲闻进了上海的教会学校格致中学。

每年圣诞学校放假庆祝,王仲闻和几个要好同学则要求孔子生日也放假庆祝,学校不予理睬。

孔子生日这天,王仲闻和两位同学就没去上课,第二天学校张贴布告,把三人开除了。

王国维没办法,只好让他去考邮局,寻个铁饭碗。

王仲闻和王国维一样没上过大学,全靠自学成才。

他在基层邮局工作出色,很快被调入邮政总局。

他靠听广播,学会了俄语,竟能看原版书。

1949年底,王仲闻调入邮电部任秘书处副处长。

1950年初将王国维的遗稿、遗物捐赠给了北京图书馆,其中不少文物已成“镇馆之宝”。

鉴于王仲闻以前参加过一个邮检部门的培训班,属中统管辖,1951年审干时被定为“特嫌”,遂调往地安门卖邮票。

这场转折并没让他灰心,反使他走进了国学研究的大门。

他把业余时间全部投入做学问,很快在词学研究、考据方面小有名气。

和唐圭璋、夏承焘、王利器等名家切磋书信不断;出版了《人间词话校释》、《南唐二主词校订》;《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栏几乎期期都有他的小文章。

1957年,王仲闻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几位朋友欲办同人刊物《艺文志》。

就在这时,有人在《报日人民》的“不平则鸣”专栏上发文章称,王仲闻在词学考据方面很有成就,南京师范学院欲调他去教书,可北京邮局不放,这是践踏人才。

正是火上加油,王仲闻就此打成右派,并开除公职。

家属也因此受到株连,当时还在部队里的二子王庆同被划为右派,被下到广西林场改造;还在上大学的王庆山也成了右派,后被流放到新疆农场。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王仲闻似乎忘了他是戴着两顶帽子的人,对国学研究依然痴心。

在爱才若渴的国务院古籍小组组长齐燕铭推荐下,得到中华书局总编辑金灿然的支持,王仲闻悄悄来到了书局文学组。

虽然此时他只能当一名没有名分的“临时工”,但他要的不是名分,而是学术工作。

后来有人统计过,在中华版文学类图书中,不少帙部和难度很大的书都经过王仲闻的加工。

大师|王国维之死:1927年纵身跳入昆明湖的他,真的是“殉清”?

大师|王国维之死:1927年纵身跳入昆明湖的他,真的是“殉清”?

大师|王国维之死:1927年纵身跳入昆明湖的他,真的是“殉清”?他从投湖到去世,不过两分钟时间1927年6月2日,一个该被铭记的日子:一颗文化界的巨星陨落了,整个学界陷入一片昏暗。

这一天,王国维起床后,一切如常,照例让夫人给自己梳理那标志性的小辫子。

8点,他步行至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公事房,处理了一些日常事务。

9点,步行至校门口,雇了一辆洋车,径直往颐和园驶去。

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去颐和园,也是最后一次……颐和园10点,王国维到达颐和园,付过车费后,他交代车夫在此等候,然后购票进入园内。

他直接漫步到昆明湖边,坐在石舫前沉思,约摸过了半小时,他又去到鱼藻轩。

11点,在那里点燃一支纸烟,慢慢抽完,王国维掐灭烟头后便纵身跃入湖中。

此场景被几十米处的一名园丁看见了,他急忙跑过来救人,前后也就两分钟时间,但王国维已经咽气了,如园丁所言“里衣犹未湿也”。

因为昆明湖水浅,底部皆淤泥。

王以老病之躯,怀必死之志,以头先触底,插入了淤泥中,口鼻迅速被泥土塞满,窒息而亡。

就这样,这位纯粹的、伟大的学者草草结束了自己50年的生命。

在等待验尸官的漫长过程中,有人忍不住揭开了覆盖王国维尸体的篾席,只见一副惨景:先生面目紫胀,四肢蜷缩,匍匐在地。

四周顿时恸哭声不绝……太惨了。

6月2日晚9时,王国维尸体被运回清华下葬,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国学院的师生都列队默哀,行三鞠躬。

这时,走来一人,远远地就开始跪下,向大师的尸体行三跪九叩之礼,此人就是王国维生前的学术知己,陈寅恪先生。

陈先生不说话,只是行礼,这使在场师生们顿时大哭起来,场面一度失控,所有人都跟着陈寅恪重新行三跪九叩的大礼……陈寅恪命途多舛的大师,亲人接连去世,与密友断交纵观王国维一生,以学术为己任,却总是为生活所累。

毋庸置疑,他在学术上的成就是巨大的:作为甲骨学的鼻祖,将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向前延续了近一千年;此外他在哲学、美学、史学、文学等领域都获得了惊人的成就。

但上天不会将一切好运都独予一人,王国维自幼身体羸弱,4岁丧母,29岁丧父,30岁丧妻,49岁丧子,亲人的接连逝去,给本身性格就孤僻悲观的王国维以致命的打击。

【王国维之死】 王国维为什么投湖

【王国维之死】 王国维为什么投湖

《【王国维之死】王国维为什么投湖》1927年(民国十六年)6月2日,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

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五月初三,紧接着就该是包粽子、划龙舟的端午节了。

了解端午缘由的人们自然而然地会将他与屈原联系起来,因为手段相同,死日相近。

使其跳昆明湖很重要的缘由,是那些仨瓜俩枣的银钱往来,是那些油盐酱醋的生计家事,是那些牵涉到个人、家庭、儿女等等狗屁捣灶的成堆问题,总之,是那些很难磊落光明地端到台面上来的使他穷于应付的烦恼,才让他觉得活不下去的。

屈原沉于汨罗江,走得一清如水,而他沉于昆明湖,很大程度上是规避,是摆脱,是承受不住经济上的压力,精神上的负担,以及无法解开的情感道义上的诸多心结,一死了之。

事实上他并非溺死,而是被淤泥朽草塞满七窍,以致窒息而死。

一代学人,草草一生,于肮脏的污朽中死去,时年五十一岁。

王国维遗书: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

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 二,“我死后,当草草棺葬,即行槁葬于清华茔寺。

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

汝兄亦不必奔丧,固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

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

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

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也。

” 他既对未来充满了忧虑,也面临着一筹莫展的现实难题。

因此,他跳昆明湖,“殉清”是自杀的很重要情愫,“罗王交恶”则是使他失去全部生活依托,无法应对一家老少食指生计,而不得不自杀的主要原因。

若仅仅“殉清”,可早可晚,也可不殉,但“罗王交恶”,却立刻使他陷入绝境,不能自拔,若不死,那他活着,会比死还要难看。

于是,合二而一,走屈原的自沉之路。

因此,这位国学大师,国文巨匠,在五月初二写的这封遗书,最后一句话,“亦必不至饿死也”,应该是大有文章的。

我不敢断定这是出自罗振玉口的威胁,但王在死前与罗口角过,争吵过,也是事实。

因为王是两袖清风,拙于谋生的一介文人,而罗却是个在政治上有大抱负、事业上有大成就、文物考古上有大名声的庞然大物。

国学大师王国维为何要自杀

国学大师王国维为何要自杀

国学大师王国维为何要自杀中国近代杰出的国学大师王国维之死可以说是备受争议的,目前主要是认为王国维效仿中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湖而亡的。

但是关于王国维为什么自杀却是有很多的争执的,目前主要有四种说法。

其中对于王国维自杀,最广为流传的便是王国维因为清朝灭亡,而王国维作为清朝末期的忠臣,不愿被人折辱而自杀,王国维对于清朝政府的忠诚可以用愚忠来形容都是不为过的,王国维一心报效清王朝,最终也受到了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重用,因而王国维对于清朝的感情更重,当清王朝彻底灭亡的时候,王国维的心中是百孔千疮的,自杀只是时间迟早的事情。

也有人认为王国维是因为被亲家罗振玉的逼迫,最后不得已只能是一死谢知己,罗振玉对于王国维有知遇之恩,可以说罗振玉是王国维一生之中的贵人,但是在后来两个人同朝为官还是渐生嫌隙,最后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而王国维十分看重与罗振玉之间的情谊,王国维的自杀或许与罗振玉有莫大干系。

还有许多人认为王国维作为中国古代的文人,身上有很强的文人气节,而面对着国破家亡的命运,只能以自杀来表明自己的心志;同样也有一些认为王国维自杀是因为害怕自己头上的辫子被减掉,情愿一死也不让自己的辫子被人轻易地剪掉,从王国维的生平而言,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至于王国维为什么自杀,目前而言仍旧是争论不休的,或许是因为国家而死,或许是因为知己而死,或许是因为气节而死,或许是由于多种因素,他的死因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周邦彦这个名字相信对宋词有所了解的都听过这个名字,他是和大名鼎鼎的苏轼齐名的北宋时期著名词人。

他的词不仅用严谨,言语曲丽精妙,他的长调尤其擅长铺叙。

他也是后来格律派词人的宗师,他的作品在婉约派被封为“正宗”,享有非常高的评价。

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学者王国维曾经对周邦彦有着很高的评价,称他是“词中老杜”,这个“老杜”指的便是唐朝时期有“诗圣”之称的著名诗人杜甫。

可见对周邦彦的推崇。

王国维作为学贯中西的知名学者,他在融入中西美学的思想的基础上,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独特的美学理论。

王国维的诸种矛盾和最后归宿

王国维的诸种矛盾和最后归宿

我所说的最后归宿,是指1927年的6月2日,王国维在颐和园昆明湖的鱼藻轩投水自杀了,死的时候才51岁。

他生在1877年,死的时候是1927年,整51岁,正当他的学术盛年。

中国现代学术的开山,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导师,而且曾经是溥仪皇帝的老师,全世界闻名的大学问家,突然投水自杀了。

这个事件当时震惊了全国,也可以说震动了全世界。

一百年来,对于王国维为什么要自杀,到现在也不能说是解决了,仍然是学术界一个大家饶有兴趣的学术之谜。

我这里不是专门研究他的死因,不想在这个问题作出一个最后的结论。

只是想指出,王国维的一生,始终是一个矛盾交织的人物。

主要讲讲他的精神世界和人生际遇的诸种矛盾。

我把他一生的矛盾概括为10个方面。

这个别人没有这样条列起来讲过,我想是我个人的一次梳理。

1、个人和家庭的矛盾但王国维4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由祖姑母抚养他。

从小失去母爱的孩子,其心理情境可以想见。

有记载说,王国维从小就性格忧郁,经常郁郁寡欢。

不久父亲续娶,而后母又是一个比较厉害的人,王国维的处境更加可怜。

他十几岁的时候,有时跟一些少年朋友聚会,到吃中饭时一定离去,不敢在外面耽搁,怕继母不高兴。

这种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一个少年儿童,影响是很大的。

可以说,影响到他的一生。

所以我说这是一重矛盾,即个人和家庭的矛盾。

2 、拓展学问新天地和经济不资的矛盾晚清的风气,特别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之后,中国掀起了变革现状的热潮,所有富家子弟,只要有条件的都想出去留学。

王国维家境贫寒,没有这个条件。

他因此非常焦急,父亲也替他着急,但没有办法。

十七岁的时候,他也曾应过乡试,但不终场而归。

二十二岁结婚,夫人是海宁同乡春富庵镇莫家的女儿,莫家是商人家庭。

他的婚姻,依我看未必幸福。

想提升学问,没有机会。

想出国留学,却得不到经济支持。

这是影响王国维人生经历的又一很重大的矛盾。

3、精神和肉体的矛盾王国维幼小的时候,身体很瘦弱,精神常常忧郁,这跟继母有很大关系,也和父亲的不理解有很大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开王国维自沉的千古之谜
文/沈跃春
清华大学校园内的王国维纪念碑
1927年6月2日上午,正当学术生涯处于巅峰之际,中国杰出的学术大师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

人们在痛惜他“中道而废”之时,竞相揣度其自沉的原因。

王国维的“自沉”一直是学术界的一大谜团。

70多年来,关于他的死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殉情说”“逼债说”“惊惧说”“谏阻说”“文化信念说”“诸因素说”……
王国维是一位具有鲜明个性的文化伟人。

在他的个性与思想、生活与著作之间,我们看到存在着一种深刻的统一关系———他的著作就是他的精神自传,印上了他的个性痕迹。

笔者以为,王国维的“自沉”与其深陷其中的“人生悖论”密不可分。

首先,表现为他对职业选择的两难处境。

他说:“余之性质欲为哲学家则感
情苦多,而知力苦寡;欲为诗人,则又苦感情寡而理性多。

诗歌乎?哲学乎?他日以何者终吾身,所不敢知,抑在二者之间乎?”这种情感与理性的矛盾,使他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披露了他在选择职业时无所适从的两难心态。

其次,表现为他精神世界中“可爱”与“不可信”、“可信”与“不可爱”的冲突。

他非常看重哲学,他曾说哲学的事业是“探宇宙人生之真理而定教育之理想者”,但又感叹:“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此近二三年中最大之烦闷。

”这种矛盾正是他哲学研究导致的最大烦恼,也是他放弃哲学而转向文学研究的主要原因。

再者,王国维对“人生悖论”不仅有切身的感受,而且对康德的二律背反学说也有深刻的理解,并用来分析中国哲学史上的善恶论者的言论。

他列举中国哲学史上的善恶论者的言论,认为他们都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但“性之为物,超乎吾人之知识外也。

”“故古今言性者之自相矛盾,必然之理也。

”王国维的意思是说,性善性恶是不能讨论的,讨论人性的善恶必然导致“人性论悖论”。

他指出:“欲论人性者,非驰于空想之域,势不得不从经验上推论之。

夫经验上之所谓性,固非性之本然。

苟执经验上之性以为性,则必先有善恶二元论起焉。


其实,“人生悖论”是指王国维对自己人生矛盾的切身感受,也是指他对特定的人生所面临的矛盾而进行的一种哲学式的反思论证。

这种反思论证从特定的人生问题出发,经过似乎合乎理性的逻辑推导,不仅没有消除他心中郁积的困惑,反而把他推向“理性”与“情感”、“有限生命”与“无限欲望”的多重矛盾之中。

或者说,他把自我作为认识主体抛入茫茫宇宙或生生不已的永恒之中,让自我作灵魂拷问,甚至让自我去面对人生矛盾和注定的人生悲剧。

那么,王国维的“人生悖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第一,最值得关注的是他所信奉的“悲观主义人生论”。

王国维研究哲学始于康德,他早年深受康德、
叔本华哲学的影响。

1903年,他开始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觉得难以理解。

稍后,他读叔本华的《世界是意志的表象》一书,而“大好之”。

他说:“叔氏之书,思精而笔锐。

”后来,他还广泛研读了叔本华的其他哲学论著。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对他的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王国维对人生问题有其独特的认识。

例如《人间词话》就是他生命底蕴的流露,是他对宇宙与人生、生命与死亡等问题深入思考的结晶。

他认为,人间和地狱没有分别,人生是一场悲剧,人生活在世界上就是永远的愁烦和揪心。

他说:“人间事事不堪凭,但除却无凭两字。

”“人生苦局促,俯仰多悲悸。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这便是他出自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观而对人生的解读。

王国维天生忧郁悲观,而这种悲观主义哲学观又加剧了其悲观忧郁的品性。

第二,他对人生问题的心理偏见或哲学偏见,离不开他对精神世界的认识建构和逻辑推理。

就心理学来说,王国维的偏见除了受自己生活境遇、情绪状况等多种身心状态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认知主体的逻辑推理。

其实,王国维对人生问题产生的心理偏见或哲学偏见,就是他逻辑推理的结果。

第三,王国维是一位情理兼具的哲学家,他长期纠缠于情感与理性的冲突而不能自拔。

一方面,他是一位体质羸弱、性格忧郁,而感情丰富、细腻、敏感的人。

在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下,他的情感倾向更加明显。

另一方面,他接受了西方哲学中强调理性、注重逻辑分析的理性精神。

这种情理兼具的禀赋不仅没有使他在情感与理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反而使他在解释“性”、“理”、“命”等中国传统哲学范畴的过程中显得困惑不已。

王国维的一生是困惑和痛苦的一生,也是寻求解脱的一生。

“自沉”是他的理性选择,也是他解决自己“人生悖论”的结果。

总之,矛盾的时代塑造矛盾的人物。

王国维生活的年代,正值中国社会处于激荡变革之际,是近代史上各种政治势力、学术思潮、人生理念大冲突、大裂变、大融合的时代。

在新旧交替的动乱时代里,人生问题更尖锐地凸现出来,迫使王国维不断地追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寻求心灵寄托之所在。

而忧生忧世的“精神追求”犹如一条无形之锁链,贯穿于、缠绕于王国维的人生始终。

多病的人生遭逢多难的时代,“忧生”和“忧世”一齐挤压着忧郁的他,驱使着他不断地追寻人生的真谛,消解人生的矛盾和困惑,为疲惫的心灵寻找片刻的安慰和宁静。

王国维的“自沉”给我们深刻的启迪:走出“人生悖论”,必须树立正确的哲学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培育健全的逻辑理念,而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不断实现人生的目标,更在于不断提升人生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