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期末课外文言文复习专题

合集下载

(文言文阅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解析版)

(文言文阅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解析版)

(文言文阅读)七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咏雪》)【乙】黄琬①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②太守。

建和元年③正月日食④,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⑤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后琼为司徒琬以公孙拜童子郎辞病不就知名京师。

(节选自《后汉书·黄琬传》)【注释】①黄琬:东汉末大臣。

②魏郡:古郡名。

③建和元年:汉桓帝年号,即公元147年。

④食:同“蚀”,侵蚀。

⑤诏:皇帝的命令。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即.公大兄无奕女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为.魏郡太守即以其言应.诏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后琼为司徒琬以公孙拜童子郎辞病不就知名京师5.【甲】文中谢道韫与【乙】文中黄琬的才情分别体现在哪里?【答案】1.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文章的义理;就是2.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3.担任;答应4.后琼为司徒/琬以公孙拜童子郎/辞病不就/知名京师5.谢道韫以柳絮喻白雪,突出雪花的洁白与轻盈姿态,表现出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黄琬将日食后的太阳比作一轮弯月,巧妙地用“食之余”回应太后问“食多少”这一问题,表现他聪慧的才思。

【附参考译文】【甲】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一)三人成虎庞恭与太子质①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恭曰:“夫②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③之去大梁④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

愿王察⑤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罢⑥质,果不得⑦见。

(选自《战国策·魏策二》)【注释】①质:人质,这里用作动词,指做人质。

将人作为抵押品,这是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惯例。

②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

③邯郸:赵国的都城,在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南十里。

④大梁:魏国国都,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⑤察:明察。

⑥罢:停止。

⑦得:能够(得到)。

【阅读指津】这故事讲的是一位大臣举例提醒魏王,应明察秋毫,勿听信流言,冤枉自己,但最终魏王还是听信谗言,远离了忠臣。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对人对事不能轻信多数人说的,而要多方面进行考察,并以事实为依据做出正确的判断。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 ) (2) 王信之.乎( )(3)夫市之无虎也明.矣( ) (4)今邯郸之去.大梁也远于市(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2)今邯郸之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

3.庞恭临行前对魏王讲这一番话的目的是什么?他的目的达到了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4.解释“二人成虎”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说出它的比喻义。

(二)风声鹤唳秦兵逼淝水而陈①,晋兵不得渡。

谢玄②遣使谓阳平公融③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

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

”坚④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⑤而杀之,篾⑥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⑦兵使却。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 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 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杯弓蛇影乐广①尝有亲客,久阔②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

”于时河南③听事④壁上有角,漆画作蛇。

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

”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⑤顿愈。

(选自《晋书》)【注释】①乐(yuè)广:字彦辅,河南阳淯(yù)(今河南南阳附近)人。

②久阔:久别不见。

阔,阔别,离别,疏远。

③河南:晋朝郡名,在今河南洛阳一带。

④听事:官府办理政事的厅堂,亦作“厅事”。

⑤沉疴(kē):久治不愈的病。

疴,重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乐广尝有亲客尝:曾经(2)广问其故故:原因(3)既饮而疾疾:生病(4)沉疴顿愈愈:治愈,恢复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乐广猜想杯中蛇就是弓的影子了。

3.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示例]不要在没有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前就疑神疑鬼、胡乱猜忌。

(或:凡事应作调查研究,千万不要见到一点行迹就疑神疑鬼。

)附参考译文:乐广曾经有一个亲密的朋友,分别很久不见再来,乐广问朋友不来的原因,友人回答说:“前些日子来你家做客,承蒙你给我酒喝,正端起酒杯要喝酒的时候,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心里十分厌恶它,喝了那杯酒后,就得了重病。

”当时,河南厅厅堂的墙壁上挂着一张弓,弓上有一条用漆画的蛇。

乐广猜想杯中的蛇就是弓的影子了。

他在原来的地方再次请那位朋友饮酒,对朋友说道:“酒杯中是否又看见了什么东西?”朋友回答说:“所看到的跟上次一样。

”于是乐广就告诉他其中的原因,朋友心情豁然,疑团突然解开,久治不愈的病顿时好了。

(二)按图索骥伯乐《相马经》有“隆颡①跌日②蹄如累麴③”之语,其子执《相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蜍,谓其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麴尔!”伯乐知其子之愚,但转怒为笑曰:“此马好跳,不堪御也。

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

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复习目标:1.掌握重点的文学常识2.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句的翻译3.归纳特殊文言现象4.熟悉课文内容,背诵重点课文重、难点:重点文言字词句的翻译复习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5、《世说新语》两则一、《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一)文学常识《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

作者是南朝宋(朝代)刘义庆,《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词语解释:1、内集:家庭聚会2、讲论文义:讲解诗文3、俄而:不久、一会儿4、骤:急速5、欣然:高兴的样子6、何:什么7、似:像8、差:大致、差不多9、拟:相比10、未若:不如、比不上11、即:就是12、因:凭借13、儿女古义: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今义:专指子女(儿子、女儿)(三)理解性默写: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

3、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四)重点句子翻译:1、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译: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4、兄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5、公大笑乐。

译: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6、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卷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1)给下列加下画线字注音。

①尊君在不?________ ②诺,期返而食。

________(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词。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 ②相委而去________③故人来,方与之食________ ④恐其自食其言也________(3)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期日/中B.对/子骂父C.下车/引之D.故人至/暮不来(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5)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2.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文言文阅读《论语》十二章选段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军》)(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不逾矩________②人不堪其忧_________③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__④逝者如斯夫_________(2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答案】(1)越过;能忍受;以••…为快乐;这,指河水(2)①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②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我有)就去改正它。

【解析】【分析】(1)不逾矩”的意思是不会超过规矩”,逾”的意思是越过”;乐”在这里是意动用法。

(2)故”以”善”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故答案为:⑴越过;能忍受;以•…为快乐;这,指河水;⑵①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②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我有)就去改正它。

【点评】⑴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⑵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2) 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二、《论语》十二章,是由 ____________ 1、重点字词记忆:—编纂而成的。

(1)通假字:不亦说乎(2)古今异义:有朋自远方来 古义: 今义:(3)词类活用: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饭疏食饮水(4)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学而时习之 人不知而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四十而不惑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人不堪其忧 于我如浮云 逝者如斯夫 博学而笃志 仁在其中矣2、重点句子翻译及记忆:(1)翻译:学而时习,不亦说乎?, ? (2)翻译:学而不思则罔,(3)翻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4) 翻译:逝者如斯夫, (5),切问而近思,一、《陈太丘与友期》,出自南朝宋的学者. 1、重点字词记忆: (1)通假字:尊君在丕 课内文言文阅读编纂的《(2) 古今异义: 与儿女讲论文义 下车里之 相委而去 相委而去 (3) 词类活用: 速日中:(4) 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俄而雪骤未若柳絮因风起 陈太丘与友期行 太丘舍玉 尊君在不 友人惭 2、重点句子翻译: (1)白雪纷纷何所似义义义义古古古古 义义义义 今今今今与儿女讲论文义撒盐空中差可拟 公欣然曰 期日中 去后乃至君与家君期日中 元方入门不顾义义义义义义义义义义义义三、《虽有嘉肴》,选自,由西汉的编纂而成。

1、重点字词记忆:(1)通假字:兑命(2)古今异义:教然后知困古义:今义:(3)一词多义:其{不知其旨也(其此之谓乎(4)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反也然后能自强也教学相长也学学半2、重点句子翻译及记忆:(1)翻译:是故学然后知不足,o知不足,;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____________ O(2)翻译:《兑命》曰:“学学半。

” ?四、《河中石兽》选自清代文学家的《》1、重点字词记忆:(1)通假字:曳铁翅不亦麒乎(2)一词多义: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3)古今异义:渐沉渐深耳一尔辈不能究物理一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是非木柿盖石性坚重但知其一(4)词类活用:模数小舟(5)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棹数小舟曳铁饨一讲学家设帐寺中尔辈不能究物理是木扁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凡河中失石啮沙为坎穴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如其言可据理臆断欤2、重点句子翻译及记忆:(1)翻译: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新教材七年级上期末文言文复习

新教材七年级上期末文言文复习

七年级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2.与狼有关的成语:狼狈为奸,狼子野心,引狼入室,狼吞虎咽,狼心狗肺,如狼似虎……二、词语解释①止有剩骨:止,仅、只。

②缀行深远:缀,连接、紧跟。

③一狼仍从:从,跟从。

④两狼并驱如故:并,一起。

驱,追随、追赶。

如故:跟原来一样。

⑤屠大窘:窘,处境困迫、为难。

⑥恐前后受其敌:恐,担心、害怕;敌,攻击。

⑦顾野有麦场:顾,看、视。

⑧积薪:堆积柴草。

⑨苫蔽:覆盖、遮盖。

⑩弛:解除、卸下。

⑾眈眈相向:眈眈,凶狠注视的样子。

⑿少时:一会儿⒀径去:径直离开。

径:径直。

⒁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⒂久之:时间长了。

⒃瞑:闭上眼睛。

⒄意暇甚: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从容、悠闲。

⒅屠暴起:暴,突然。

⒆洞其中: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⒇隧入:从通道进入。

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21)假寐:假装睡觉。

寐,睡觉。

(22)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23)黠:狡猾。

(24)顷刻:一会儿。

(25)尻:屁股。

(26)变诈:巧变诡诈。

(27)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28)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29)断其股:股,大腿。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之课外文言文阅读

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之课外文言文阅读

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之课外文言文阅读(一)(10分)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

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

须臾,钱凤④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

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⑤眠。

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⑥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选自《世说新语》,有删减)【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

②减:不足。

③大将军:王敦。

④钱凤:人名,字世仪。

⑤孰:熟。

⑥从:纵。

1.根据《辞海》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4分)(1)屏.人论事()A.当门的小墙 B.忍住 C.退避 D.除去(2)乃阳.吐污头面被褥()A.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B.与“阴”相对 C.外露的 D.通“佯”2.用“/”给文中画线处断句,断两处(2分)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

3.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4.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分)(二)纯孝之报(10分)吴郡陈遗,家至孝。

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②焦饭,归以遗③母。

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④即日便征。

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

战于沪渎,败,军人⑥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

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铛(chēnɡ):平底浅锅。

②贮录:储存,收存。

③遗(wèi):给予。

④袁府君:袁山松,晋朝吴郡太守,孙恩攻沪渎,袁山松固守,城陷而死。

⑤未展:来不及。

⑥军人:这里指官军。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1)母好.食铛底焦饭()(2)逃走.山泽()2.用“/”给文中画线处断句。

(限断两处)(2分)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3分)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4.请就选文写一句富有文采的读后感言。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期末复习题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期末复习题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期末复习题(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本文出自《》,作者___,__朝文学家。

2.说明加点字与友期.行()太丘舍去.()相委.而去()元方入门不顾.()3.翻译句子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尊君在不?”“君与家君期日中……”以上两句话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如此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因此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能够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 本文出自《》,作者___,__朝文学家。

2.说明加点字俱.乘船避难()歆辄.难之()王欲.舍所携人()纳其自托.()3.翻译句子本因此疑,正为此耳。

____________________既已纳其自托,宁能够急相弃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论语》1.说明加点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择其善者而从.之()2.翻译句子:1.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甲】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谈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金忠待人以宽(明)焦竑金忠①于人有片善心称之,虽有素与公异者,其人有他善,未尝不称也。

里人有数窘辱公,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

或日:“彼不于公有感②乎?”曰:“顾其才可用,奈何以私故掩人之长?”(选自《玉堂丛语》)(注释)①金忠:人名,明代鄞(今浙江鄞县)人。

②感:通“憾”,怨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③年与时驰 ________ ④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于人有片善心称之/择善而从B.虽有素与公异者/素昧平生C.顾其才可用/元方入门不顾D.奈何以私故/并驱如故(4)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5)金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阅读全文概括。

2.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

”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一、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天津弋人得一鸿,其雄者随至其家,哀鸣翱翔,抵暮始去。

次日弋人早出,则鸿已至,飞号从之;既而集其足下。

弋人将并捉之.见其伸颈俯仰,吐出黄金半铤.弋人悟其意,乃曰:“是将以赎妇也。

”遂释雌.两鸿徘徊,若有悲喜,遂双飞而去。

弋人称金,得二两六钱强。

噫禽鸟何知而钟情若此!(1)《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小说集,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2)请根据以下材料,写出文中词语的意思。

“从”字甲骨文字形如下图所示,表示两人相从,本义是“随行,跟从”,引申义有“顺从”“听从”等。

①(甲)文中“一狼仍从”的“从”意思是________。

“集”字甲骨文字形如下图所示,表示鸟停在树上,本义是“群鸟停在树上”,引申义有“停,停留”“聚集”等。

②(乙)文中“既而集其足下”的“集”意思是________。

(3)下列各组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一狼得骨止/止增笑耳B.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C.而前狼又至/七人早出,则鸿已至D.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4)请用“/”为文中划线语句断句。

噫禽鸟何知而钟情若此(5)蒲松龄笔下的动物往往有着人一般的性情。

(甲)文中“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可看出狼的________(性格特点);(乙)文中雄雁一直跟着捕鸟人并吐出黄金来赎雌雁,则是因为它的“________”(第一空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二空用原文语句回答)。

初一语文上期末课外文言文复习专题

初一语文上期末课外文言文复习专题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1)(一)对牛弹琴昔①公明仪②为牛弹《清角》③之操④,伏食如故。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转为蚊虻⑤之声,孤犊之鸣⑥,即掉尾奋耳,蹀躞⑦而听。

(选自《理惑论》) 【注释】①昔:曾经。

②公明仪:春秋时代鲁国的音乐,.善弹琴。

③《清角》:古雅的曲调的名称。

④操:琴曲。

⑤虻(méng):吸血的苍蝇。

⑥鸣:鸣叫声。

作名词⑦蹀躞(di éxiè) :迈小步来回走动。

【阅读指津】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是白费口舌,也常用来讥笑说话不看对象的人。

说话不看对象是不可取的,对蠢人讲道理也是不可取的。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伏.食如故( ) (2)伏食如故.( )(3)即掉.尾奋耳( ) (4)即掉尾奋.耳(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为牛弹《清角》之操B.转为蚊虻之声C.孤犊之鸣D.至之市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2)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4.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

(二)虎求百兽荆宣王①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②也,果诚③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④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⑤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⑥百兽。

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于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⑦,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五千里,带甲⑧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选自《战国策·楚策》) 【注释】①荆宣王:楚宣王。

②昭奚恤:人名,楚国当时著名的将领。

③果诚:果真。

④江乙:人名,魏国人,很有智谋,当时在楚国做事,⑤子:你。

⑥长:做……首领。

⑦然:认为……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1)(一)对牛弹琴昔①公明仪②为牛弹《清角》③之操④,伏食如故。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转为蚊虻⑤之声,孤犊之鸣⑥,即掉尾奋耳,蹀躞⑦而听。

(选自《理惑论》) 【注释】①昔:曾经。

②公明仪:春秋时代鲁国的音乐,.善弹琴。

③《清角》:古雅的曲调的名称。

④操:琴曲。

⑤虻(méng):吸血的苍蝇。

⑥鸣:鸣叫声。

作名词⑦蹀躞(di éxiè) :迈小步来回走动。

【阅读指津】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是白费口舌,也常用来讥笑说话不看对象的人。

说话不看对象是不可取的,对蠢人讲道理也是不可取的。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伏.食如故( ) (2)伏食如故.( )(3)即掉.尾奋耳( ) (4)即掉尾奋.耳(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为牛弹《清角》之操B.转为蚊虻之声C.孤犊之鸣D.至之市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2)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4.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

(二)虎求百兽荆宣王①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②也,果诚③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④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⑤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⑥百兽。

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于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⑦,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五千里,带甲⑧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选自《战国策·楚策》) 【注释】①荆宣王:楚宣王。

②昭奚恤:人名,楚国当时著名的将领。

③果诚:果真。

④江乙:人名,魏国人,很有智谋,当时在楚国做事,⑤子:你。

⑥长:做……首领。

⑦然:认为……正确。

⑧甲:军队。

【阅读指津】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吓唬别人。

昭奚恤凭借楚宣王的强大吓唬北方诸侯。

凡是凭借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是凭借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人,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

这些狡猾、奸诈的人,虽凭借外力能逞雄一时,而其本质却是最虚弱不过,不堪一击的。

这个故事同时也告诉我们,凡事应开动脑筋,不能像“狐假虎威”中的老虎那样麻木信从狐狸,否则会闹出笑话。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北方之畏.昭奚恤( ) (2)天帝使.我长百兽( )(3)故.遂与之行( ) (4)兽见之皆走.(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之畏昭奚恤也A.吾闻北方..五千里B.今王之地方..C.而专属之于昭奚恤..畏王之甲兵也D.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子无敢食我也!(2)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4.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楚宣王问“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这个问题,表明楚宣王担心昭奚恤影响太大,自己将会受到昭奚恤的威胁。

B.江乙在他所说的寓言故事中表达的含义是,北方是因为畏惧昭奚恤而畏惧楚宣王的。

C.“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大王您不知道北方怕您,却认为他们是怕昭奚恤”。

D.“犹百兽之畏虎也”是在委婉地告诉楚宣王,北方怕的是您,因而昭奚恤对您没有威胁。

(三)邴原泣学邴原少孤①,数岁时,过书舍②,闻琅琅声,遂不禁而泣。

师曰:“童子何以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夫书者,凡得③学者,有亲④也。

一则愿其⑤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⑥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⑦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⑧。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选自《初潭集》) [注释】①少孤:幼时丧父②书舍:书塾。

③得:能够。

④亲:义母。

⑤其:他们,指代书舍里的学生。

⑥中心:内心里。

⑦恻然:忧伤的样子。

侧,忧伤⑧就书:上书塾(读书)。

就,靠近。

【阅读指津】邴(bǐng)原,东汉末官吏,字根矩,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人。

他在幼年丧父、生活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仍立志学习文化知识,最终感动了书塾里的教师,成就了一则学与教的佳话。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欲书.可耳( ) (2)无钱资.( )(3)童子苟.有志( ) (4)吾徒.相教(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什么?4.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习什么?(四)唐雎说①信陵君信陵君②杀晋鄙,救邯郸③,破秦军,存④赵国。

赵王⑤自郊迎。

唐雎⑥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

今赵王自郊迎,然卒⑦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

”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⑧。

”(选自《战国策·魏策》) 【注释】①说(shuì):游说。

②信陵君:即魏公子无忌,魏昭王少子,安釐王的异母弟,封信陵君。

③邯郸(hán dán):赵国国都。

④存:存在,存活。

这里是使……幸存。

⑤赵王:赵孝成王,惠文王之子,名丹。

⑥唐雎(jū):战国魏人,安陵君之臣,此时为信陵君食客。

⑦卒:通“碎”,突然。

⑧受教:接受教诲。

【阅读指津】魏安釐王二十年(前257年),秦军围攻赵国首都邯郸,魏王派将军晋鄙领兵救赵,接着又受秦王的威胁而令晋鄙按兵不动。

信陵君使魏王宠爱的如姬从宫中窃得调兵的虎符,杀晋鄙而夺取其兵权,救赵胜秦。

信陵君自知此举激怒了魏王,所以留在赵国,赵孝成王与平原君(赵国之相,信陵君的姐夫)商量,打算将五个城邑封给信陵君。

信陵君听说此事,自以为有功劳而面有骄色,于是唐雎就说了这番话,劝他不要自以为有德于人而居功自傲,而应该更为谦虚谨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破.秦军( ) (2)赵王自.郊迎( )(3)人之有德.于我也( ) (4)无忌谨.受教(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

(2)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

3.唐雎希望信陵君忘记的是什么?4.请分别说说信陵君和唐雎的为人。

(五)鲁相嗜鱼公孙仪①相鲁而嗜鱼,一②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

其弟子谏③曰:“夫子④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⑤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⑥受鱼,必有下人⑦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⑧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虽嗜鱼,此不必⑨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⑩鱼。

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此明⑪夫恃人不加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选自《初谭集·廉勤相》) 【注释】①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

②一:整个。

③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

④夫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

⑤唯:正因为。

⑥即:假如。

⑦下人:迁就他人。

⑧枉:歪曲。

⑨不必:不一定。

⑩给:供给。

⑪明:明白。

【阅读指津】公孙仪嗜鱼但拒鱼的故事,千百年来之所以被人们传为美谈,就是因为他能够清醒认识个人好恶与事业兴衰成败之间的关系,始终做到管住小节,抵御诱惑,慎其所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 (2)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 )(3)则免.于相( ) (4)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2)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3.公孙仪为什么将“受鱼”与“枉法”联系在一起?4.本文表现了公孙仪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六)少年岳飞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①人。

少负②气节,沉厚寡言。

天资敏悟,强③己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

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④。

学射于周同⑤。

同射三矢⑥,皆中的⑦,以示飞。

飞引弓一发,破其筈⑧;再发,又中。

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

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①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

②负:具有。

③强:擅长于。

④斤:在这里表示弓的强度的单位。

⑤周同:人名,擅长射箭。

⑥矢:箭。

⑦的:箭靶的中心。

⑧筈(kuó):箭的尾部。

【阅读指津】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表达对“岳家军”的由衷敬畏。

本文主要写了岳飞年少有志的两件事。

窥一斑而见全豹,通过这两件事,我们不难理解他成为一代名将的原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尤好.《左氏春秋》( ) (2)飞引.弓一发( )(3)再.发( ) (4)以所爱.良弓赠之( )2.下列对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又留蚊于.素帐中②学射于.周同③以.示飞④以.所爱良弓赠之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诵习达旦, 不寐。

(2)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4.选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岳飞年少有志的?(七)游侠自新戴渊①少时,游侠②不治行检,,尝在江淮间攻掠商旅。

陆机③赴假还洛,辎重④甚盛。

渊使少年掠劫。

渊在岸上,据胡床⑤指麾左右,皆得其宜。

渊既神姿峰颖⑥,虽处鄙事⑦,神气犹异。

机于船屋上遥谓之曰:“卿才如此,亦复作劫邪?”渊便泣涕,投剑归机。

辞厉⑧非常,机弥重之,定交,作笔荐焉。

过江,仕至征西将军。

(选自《世说新语·自新》) 【注释】①戴渊:字若思,东晋广陵(今江苏淮阴东南)人,官至征西将军。

②游侠:指勇于广交朋友,打劫分赃,重江湖义气。

③陆机:字子衡,吴郡(今江苏苏州)人,著名文学家。

④辎重:行李。

⑤胡床:一种坐具。

⑥锋颖:俊美出众。

⑦鄙事:为常人所鄙视的卑贱的事。

⑧辞厉:辞对,谈吐。

【阅读指津】戴渊原是一个江湖小混混,经常做一些抢夺掠劫之事,在抢劫陆机时,被陆机感化。

本文通过戴渊接受批评、勇于改过自新,终于成为国家有用之才的故事,说明犯了错误的人,只要能勇于改正、弃恶从善,同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

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要犯错误,但只要能知错就改,就能有所成就。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