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的新型企地关系
十二个核心价值观的名言以及报道
富强名言1.民智者,富强之源也。
清末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2.非力车农无以富邦也。
汉代文学家桓宽3.欲讲富强以刷国耻,则莫要于储才。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维新志士谭嗣同他评:1.人民日报:“富强”是一种向上的气场: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共同富裕,二者统一才是全社会期待的富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看得见摸得到的,富强也不仅是国家的发展目标,更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富强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
实干兴邦是至理名言。
无论国家强盛还是个体发展,最根本的动力还在实干。
只有每个人都“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一切美好才能创造出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握在手中。
只有大力弘扬实干精神,以实干为荣、以实干为责,才能用实干的双手托起幸福美好的明天。
2. 光明日报:同心共筑中国梦:未来的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强音不断奏响,而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国际复杂形势,深层次矛盾与困难、挑战与压力前所未有。
面向未来,我们都要有一份政治担当,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与党保持同心同向同频同振,保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围绕实现“中国梦”,协调各方力量共同筑梦中国。
共圆中国梦,人民是靠山。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形势如何变化,人民群众始终是党取得革命胜利、推动社会发展、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民本为纲、以民生为要,重要关头勇挑重担、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计个人得失、不畏艰难困苦,迎难而上、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如此,筑梦中国才有强大的坚实力量。
3. 富强:领航中华梦想的巨轮: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不再是仰人鼻息的弱者,不再是任人摆布的配角,中国已是强者,已是主角。
中国奉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从不对外诉诸武力,不会动辄以武力相威胁,也不会动不动到别人家门口炫耀武力。
到处炫耀武力不是有力量的表现,也吓唬不了谁。
中国不惹事,也不怕事。
而事关主权,必定奋力相争,黄岩岛不用说是一个岛屿了,哪怕只是一块礁石,只要是祖先留下来的,就必须坚决守住这份祖产,否则就是败家子,留下骂名,被后人讥笑。
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构建
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构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企业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关注,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也越来越重要。
如何构建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是每个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将从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利益和社会需求、企业公益活动三个方面探讨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构建。
一、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应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包括保护环境、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员工福利和社会公益等方面。
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和声誉,更关系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企业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回应社会的期望,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保护环境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之一。
企业应该重视环境保护,采用低碳环保的生产方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能源消耗,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应该更多地采用可再生资源,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尽量将延续产业链的责任传递下去。
同时,企业也可以发起一些环保公益项目,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传播环保理念,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维护消费者权益是企业应承担的另一个重要社会责任。
企业应该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在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企业也需要做到可靠和透明,不仅为了避免信任危机,更为了树立企业的形象和品牌价值。
促进员工福利也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之一。
企业应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机会,为员工创造更多价值的同时,为员工的生活提供帮助和关怀。
员工的福利和权益得到保障,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凝聚力,更能够对企业形象产生正面影响。
二、企业的利益和社会需求企业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更需要顾及社会的需求。
企业的经营是基于社会的需求而来的。
企业应该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关注社会的需求。
企业可以对社会做出贡献,以回馈社会的支持和关注。
企业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回馈社会。
比如在拓展业务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责任,提供更多优质产品或由服务,促进社会发展。
企业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发行社会公益债券,设立企业社会责任基金等,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双赢。
国有企业与地方的关系
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开发一地,造福一方。
国有企业在一个地区的开发、建设和发展,不仅带来助力国民经济发展的资源产品,还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作出重要贡献。
国有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也离不开地方和群众的支持。
关心和支持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就是关心和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就是关心和支持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企地和谐共处,才能共同发展。
近几年来,大型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与当地各级政府和群众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和谐共处,奏响了和谐发展主旋律,实现了互利共赢。
共融:树立“一盘棋”思想谋双赢地企致力于协同发展,不断加强地企共建,通过主动沟通,增进了互信,凝聚了合力。
思考一:地企双方在客观上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钢地融合”,就是钢地双方要利用特殊的地缘关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依存关系,注重换位思考,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方式,不仅谋求双赢,更瞄准长赢。
一方面,国有企业作为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主动参与地方经济发展,为社会创造财富。
另一方面,地方要强化对企业的协调服务功能,自觉转变政府职能,以优质服务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市场环境。
共建:深化大局和责任意识促发展当然,有合作,就会有分歧、有矛盾。
关键是如何找到双方目标、利益的契合点,求同存异,抓大放小,长远考量。
地方政府部门要从国有企业建设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历史意义去处理两者问题和开展相关工作,发展是硬道理,共同和谐发展是长远之道。
思考二:推进钢企与地方融合,关键是要增强大局意识,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跳出行业或者地域的狭隘“圈圈”意识。
所谓大局,就是国家利益至上,能源安全至上,群众利益至上。
只有紧紧围绕大局思考问题,紧紧围绕大局开展工作,方能形成共识,凝聚力量。
共享:增进互信和友谊创和谐建设和谐矿区,实现和谐发展。
“三钢离不开三明、三钢离不开三钢”的思想已经深深镌刻在地方群众和三钢人的心里。
构建地企和谐关系
安顺煤矿第二季度管理成果研究报告矿村和谐营造宽松经营环境贵州永润煤业有限公司安顺煤矿矿村和谐营造宽松经营环境省外办企业,构建一个和谐的地企关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针对我矿地处一县(安顺市普定县)、一区(西秀区)、一镇(轿子山镇)、一乡(猫洞乡)和三村(大硐口村、本寨村和来腰鼓村),而且三村都是少数民族的集中聚居地。
地区文化、风俗习惯差异很大,处理好农事关系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着力打造地企和谐文化。
矿与各村镇共同建立“企业发展离不开各村镇的支持,地方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帮助”命运共同体和“地企一心,共谋发展”的理念。
二是建立矿与各村镇的领导层的有效沟通机制。
在矛盾未发生之前,提前预测容易发生矛盾的症结点,办公室工作人员每旬与村镇领导坐在一起,了解情况,沟通思想,交换意见,达成地企共谋发展的共识。
三是创新地企和谐方式和方法。
尤其在附近农村遇到困难时,不等他们张口和身手,具体工作人员代表企业登门送温暖,主要解决了贫困子女的上学问题,凡是大硐口和本寨两村村民家中病故老人的,矿给予一吨煤的资助。
去年8月份,矿长张怀民带领矿班子成员将全矿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捐助的8000元钱送到本寨村和大硐口村,为考上大学的四户贫困家庭子女捐助每户2000元现金,大硐口村近40名男女老少穿上少数民族服装敲着腰鼓进行欢迎。
今年,贵州省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为解决村民的饮水问题,矿为附近的大硐口、本寨村、来腰鼓村安装了输水管道,解决了4000多人、700多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
我们始终坚持用平时的一颗爱心和诚意换取村镇领导和村民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
四是有效解决了大硐口村拉煤车堵路问题,来腰鼓村地质灾害问题造成房屋搬迁问题,解决了当地90余人的就业问题,安顺煤矿驻地的大硐口村运煤车队,现有大卡车近百辆,年收入达到1200万元以上。
托管以来,驻地两村附近公路两旁,开起了很多小餐馆、小超市。
村民新建的楼房层出不穷。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矿地关系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矿地关系浅谈XX县如何建立和谐矿地关系近几年以来,XX县地方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群众生产生活用煤问题,煤矿企业与地方、村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关系。
煤矿企业要建设、要生产、要发展,良好、和谐、宽松、稳固的地企关系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要处理好新时期地企关系,就必须坚持共建共荣的思路,做好企地协调工作,实现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
Xx目前共有保留煤矿81对,无大中型煤矿,目前复工复产70对,能正常生产的仅37对,由于证照办理等原因完全停止生产的11对。
28个乡镇中有煤矿的乡镇22个,没有煤矿的乡镇6个。
据统计,XX年全县共产原煤868.98万吨,XX年全县共产原煤1016万吨。
XX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煤矿企业停工停产较多,政府起征调节基金后,供煤补助改为人均25元/年的标准,从非税收入中列支,直接划拨到农户的“一卡通”存折上,直到XX年底。
当前群众生产生活用煤与煤企之间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
具体表现为:一是煤价高。
现在面煤煤价约500元—510元/吨左右,块煤煤价为650元/吨左右,以每户家庭一年用4吨煤计算,除去运费,需资金XX-2600元,大大超过作为农户的承受能力。
二是运费贵。
在镇雄,运距在10公里以内运费为20—30元/吨,10 -30公里运费为30-60元/吨,50 -80公里的100-150元/吨,公路不通的地方运费更高,有的地方运价100元/吨,购一吨煤需650元左右,按户均年用4吨煤计,全年用煤需近3000元。
三是购煤难。
由于外省市到我县大量购煤,而本县煤矿企业生产能力有限,加上外销煤大多有合同约定,煤矿必须按规定时限供给相应数量和质量的煤。
大部分群众购煤排队十分困难,因此而产生的矛盾纠纷目前有所凸现。
四是补贴低。
现行的农村用煤补贴为25元/人,按每户家庭5口人计算每户每年能领到补贴125元;根据目前的煤炭价格只能购煤500斤。
关于涉烟乡镇的烟农用煤情况,今年以来,表现为大部分烟农对烤烟用煤提早有所准备,目前对烟农的补助方式是:按0.6元/公斤在合同收购烟叶时一并兑现,据了解,每亩烤烟需用煤400公斤,市场价约260元,按亩产计算,烟农每亩需自筹170元。
着力协调内外关系 努力构建和谐企业
着力协调内外关系努力构建和谐企业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承担了重要责任,同时也将在和谐社会中受惠。
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
企业经营发展需要和谐社会所创造的良好环境,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每个和谐发展的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者相辅相成。
国有企业不仅要努力实现经营目标,而且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而且要讲求社会效益。
如何构建一个健康向上的和谐企业,是每个企业管理者矢志追求的目标,也是每个企业本身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意义和谐,是人类的美好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只有构建和谐社会,人类才会进步,社会才能发展。
对于煤炭行业来说,作为特殊的国有企业,它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企业”,对其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构建“和谐社会”是国有企业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和谐社会”是由“和谐家庭”、“和谐学校”、“和谐社区”以及“和谐企业”等众多“和谐细胞”组成的。
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构建这些“和谐细胞”入手。
作为对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国有企业,构建“和谐企业”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二是构建“和谐企业”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下,企业体制改革当中有些企业内曾经出现过党群、干群关系紧张;职工之间彼此猜忌,团队意识淡薄,等等“不和谐”现象和问题。
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各个领域都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企业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角色。
本文将从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三个方面,探讨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首先,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之一。
企业作为员工的雇主,应该尊重和关心员工的权益,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只有员工得到公平待遇、合理薪酬以及发展机会,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才华和创造力。
企业应该激励员工,并建立起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
通过职业培训、提供福利保障等措施,使员工感到企业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这样,员工们就会更加有归属感和认同感,以更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
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将极大地推动共同发展,为社会和谐做出积极贡献。
其次,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方面。
企业作为社会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回报社会。
企业可以通过捐款、资助教育、扶贫济困等方式,帮助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福利。
同时,企业应该注重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合作,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谐。
最后,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企业应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遵守环境法规和标准。
通过加强环保设施建设、科技创新以及高效管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应该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广环保理念和绿色生产方式,倡导绿色消费,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企业与环境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够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综上所述,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企业与员工、社会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企业应该始终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权益,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企业还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企业也要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浅谈加强党的建设与构建和谐企业的关系
浅谈加强党的建设与构建和谐企业的关系党的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
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何构建和谐企业,如何使作为社会基本细胞的企业保持和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要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加强党的领导,重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标签:加强;党的建设;和谐企业新中新集团1999年成立党委,现有党员105人,设有7个党支部。
在14年的实践中,集团党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把党的政治优势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转化成推动企业和谐发展的现实驱动力,使集团的经济效益、政治效益及社会效益得到明显提升,集团劳动关系和谐顺畅。
1 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为和谐企业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建设和谐企业如果没有统一的认识,很难在实际工作中达成共识并有效推动。
基层党组织作为企业的政治核心,在思想认识领域的高度前瞻性、集体决策中的核心地位,为和谐企业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1.1 引领政治方向,深刻认识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意义。
集团党委成立后,始终把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监督企业依法经营,教育员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日常工作中,我们通过宣传板报、《新中新战报》、观看电教宣传片、专题讲座、外出参观等形式,及时把党的声音传达到党员和干部职工中,使大家对党的重大决策有更深入地了解。
党的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后,党委通过组织党委委员、党政干部的学习,使大家统一了思想,全面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
深化了对构建和谐企业重要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构建和谐企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2 参与集体决策,把构建“和谐企业”列入企业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
参与企业决策是党组织政治核心地位的外在表现。
在集团内,无论是重大政策的出台、重大战略目标的制定、重大管理方式的转变,只要是关系到企业经营的重大举措,都会听取党委的意见。
论新形势下和谐企地关系建设
论新形势下和谐企地关系建设和谐企地关系建设,是指企业与地方政府、居民社区和相关利益方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繁荣的地方经济。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和谐企地关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理性识别企地关系中的矛盾与问题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企地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愈发突出。
比如,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发展利益,可能会超范围、超标准生产,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部分地方政府会过分追求经济增长,一味引进大型企业,无视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从理性的角度认识现实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科学分析企地关系的特点,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二、建立合作共赢的企地合作模式和谐企地关系建设,需要建立合作共赢的企地合作模式。
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环境改善等方式提高企业的产业效益,实现企业和地区的双赢。
地方政府也应该注重合作共赢,加强政策引导,优化营商环境,扶持和引导企业合法合规发展。
三、加大沟通交流与协调力度建立良好的企地关系,需要加大双方的沟通交流与协调力度。
企业要加强与政府和社区的沟通,了解民意和市场需求,主动地解决一些涉及到当地利益的问题,切实回报社会。
地方政府应提高政务公开度,积极开展与企业的沟通协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和谐企地关系建设的长远目标,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企业要坚持环境友好型和安全可靠型的生产模式,加强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切实推动企业绿色化发展。
地方政府要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提高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
在新的形势下,和谐企地关系建设涉及到企业自身的利益、社会的共同利益和整个国家的长期利益。
企业应该秉持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环保和公益事业,与政府、社区等各利益方合作,推进和谐企地关系建设,共同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
浅谈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精)
建设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
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负有重大的责任和义务。
一、企业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必须坚持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和谐社会提供的养分,而构建和谐社会也同样离不开企业发挥的积极作用。
因此,企业要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和利用当前的机遇,与时俱进、乘势而上,将企业建设成和谐的大家庭,并使之最终成为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用和谐理念统领企业发展。
企业解决一切问题的关。
企业发展,使企业有更大的能力承担社会责任,并最终实现个人、企业、社会共同发展。
二、企业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坚持公平诚信,友善对待公众企业的生存发展不但离不开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而且离不开企业相互间的共赢。
一是树立“客户就是上帝”、“职工就是主人翁”的理念,一切为用户着想,急用户所急,增强服务意识,用优质的产品去占领市场,用优质的服务去赢得用户的信赖。
二是强化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是作为企业永恒的主题,要求全体员工按照规程措施做好安全工作,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首先,把安全工作作为一种文化来抓,增强员工安全责任感。
要引导员工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使广大职工深刻理解到,安全工作不仅关系到国家财产的安全,而且关系到职工个人的家庭幸福,更关系到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视安全。
第二,把安全工作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来抓,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注意防止和克服怕麻烦、图省事的消极因素,把工作做足、做细、做好,使各项安全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优化职工队伍结构,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和质量的竞争。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确保企业长盛不衰,必须在优化队伍结构上进行多方面的、积极大胆的尝试。
三、企业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就必须认真履行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进企业与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论新形势下和谐企地关系建设
论新形势下和谐企地关系建设新形势下,企地关系的和谐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新形势下建立和谐的企地关系,成为了当前企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新形势下企地关系的特点1.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更多的政府支持和资源保障。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政府支持来应对各种挑战。
特别是在创新型企业和新兴产业领域,政府的支持和资源配合更是至关重要。
2.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企业需要更多的合作和沟通。
随着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企业需要更多的与政府进行合作和沟通,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政策环境不断变化,企业需要更高效的政策适应能力。
政策环境不断变化,企业需要更高效的政策适应能力,及时调整企业发展策略和方向,以应对市场的变化。
4.企业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意识提升,企地关系需要更多的合作与共赢。
企业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意识的提升,要求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更加合作与共赢,达到企地双赢的目标。
在新形势下,建立和谐的企地关系需要采取以下路径:1.加强沟通与协商。
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加强沟通与协商,及时了解彼此的需求和诉求,协商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以实现双赢的目标。
2.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
企业要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和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实现企地共赢。
3.加强政策合规和风险防范。
企业要加强对政策合规和风险防范的建设,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和方向,以适应政策环境的变化。
5.建立良好的企地合作关系。
企业要建立良好的企地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现企地双赢。
1.政府支持和资源保障策略。
企业要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合作共赢和互利共赢策略。
企业要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现合作共赢和互利共赢的目标。
加强机制建设 构建和谐企地关系
交流80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归根到底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
对于国有油气勘探开发企业而言,构建和谐企地关系是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油气勘探开发公司是典型的资源依托型企业,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多元化,一些老百姓对油气勘探开发类企业存在误解,认为此类企业影响环境。
因此,油气勘探开发企业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就要突出企地关系难处这一痛点问题,将构建和谐企地关系作为党建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始终将构建和谐企地关系视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将机制建设作为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抓手。
建立与地方共建共兴的利益联结机制,追求企业效益好,地方收益高。
企地关系要和谐,利益联结是关键。
只有将企业的经济效益、地方的发展诉求和人民群众的民生期盼共同谋划,统筹兼顾,才能实现企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多赢。
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四个意识”,不仅确保按时足额向地方缴纳税款,而且加大对地方建设投入,帮助地方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帮助灾后重建,把扶贫帮困作为企业重要的社会责任来抓。
建立与地方共商共治的现代治理机制,追求企业环境好,地方社会稳。
企地关系要和谐,共同治理是保障,只有坚持与地方共商共治才能有效化解矛盾。
在公司党委领导下,建立了工作更加主动、配合更加默契、支持更加有力、运作更加高效的“大协调”机制。
通过巩固深化企地联系机制,提升问题处置效率,确保工程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公司还与地方建立了新型企地交互考核机制,努力实现企业环境好,地方社会稳。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追求企业绿色发展,地方生态良好。
公司本着可持续发展、对人民生命安全、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引导全体职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有效防范与化解环保风险。
公司逐年加大环境保护建设费用投入,运用多种技术实现能源清洁开发,总体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建产区环境质量与开发前保持在相同水平。
论新形势下和谐企地关系建设
论新形势下和谐企地关系建设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重要。
和谐的企地关系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及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企地关系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一、加强沟通与合作企地之间的关系,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心与心的沟通。
只有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能够真正畅通,才能促进双方之间的合作与共赢。
首先,双方应该保持经常联系,建立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如定期座谈、召开研讨会、互派代表等形式加强沟通。
其次,双方还应该加强互动,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
二、合理解决矛盾企地之间可能存在各种矛盾,如土地分配、税收、环保等问题,这些矛盾需要双方共同探讨解决。
在矛盾产生时,双方应该保持冷静,通过协商和对话,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
企业应该真正听取地方政府的意见,尊重地方政府的决策,并且在物质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寻求平衡。
地方政府也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落实好政策,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三、加强诚信和共性企地之间的关系,需要建立在相互尊重和诚信的基础之上。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该遵循诚信原则,遵守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保障员工权益,提高产品服务质量。
地方政府也要依法依规、公正合理地对待企业,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四、注重人才引进和使用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
企业应该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积极与高校合作,开展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
地方政府也要制定行之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企业的发展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企地关系建设,必须加强沟通、合理解决矛盾,加强诚信和共性,注重人才引进和使用,实现互利共赢,从而为地方经济的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论新形势下和谐企地关系建设
论新形势下和谐企地关系建设1. 引言1.1 新形势下企地关系的重要性在新形势下,企地关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企地关系是企业与地方政府、社会各界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企地关系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稳定发展。
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都是企业能否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企地关系的建设也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企业作为地方的重要经济组成部分,与地方政府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能够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推动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企地关系的良好建设还能够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
通过与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良好互动,企业能够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树立起社会责任意识,提升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在新形势下,建设和谐的企地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字数:237】2. 正文2.1 新形势下企地关系存在的问题在新形势下,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地方政府提出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地方政府可能无法及时满足企业的需求,导致企业的发展受限。
一些地方政府可能存在政策执行不到位、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
一些地方政府可能存在腐败问题,导致企业在营商环境中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
新形势下,企地关系中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互信不足等问题。
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导致双方往往难以达成共识和合作。
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互信程度不高,一些企业可能对地方政府的承诺和政策调整持怀疑态度,影响了双方的合作。
新形势下企地关系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寻求解决之道,以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2 加强企地合作的重要性加强企地合作的重要性是当前新形势下企地关系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企地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也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的持续繁荣。
利益共享构建和谐企业
利益共享构建和谐企业企业是由一群人共同合作而成的组织体系,而这些人会因为利益而聚集在一起。
如何在利益分配中实现公平和和谐,是建设一个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利益共享,以及如何通过构建和谐企业来实现这一目标。
一、利益共享的重要性利益共享是指企业在分配利益时,不仅要考虑到股东的权益,还要兼顾到员工、合作伙伴、社会等各方的利益。
为什么利益共享如此重要呢?首先,利益共享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内部关系。
员工是企业的核心资源,如果他们感到利益不公平,就会降低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而通过合理地分配利益,让员工获得应有的回报,可以激发他们的潜力,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从而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
其次,利益共享有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声誉,不仅取决于其经济利益的大小,更重要的是其对各方利益的回报和关心。
如果企业只顾自身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就容易引发舆论质疑和公众反感。
而通过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将企业利益与社会公益相结合,可以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最后,利益共享有助于构建稳定的供应链和合作伙伴关系。
在商业活动中,企业往往需要与供应商、分销渠道等各方进行合作。
如果企业只考虑自身利益而忽略了合作伙伴的利益,就可能破坏合作关系,影响企业的稳定运营。
而通过建立双赢的合作机制,让各方都能获得利益,可以推动供应链和合作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二、构建和谐企业的途径为了实现利益共享,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构建和谐的内外部关系。
首先,企业应制定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
在利益分配时,应根据个人贡献、团队协作、市场竞争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公正的回报。
同时,企业也应设立长期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在企业中持续发展,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共同成长。
其次,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除了经营活动外,企业还应关注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教育支持、慈善捐赠等。
论新形势下和谐企地关系建设
论新形势下和谐企地关系建设1. 引言1.1 新形势下和谐企地关系建设的重要性在新形势下,和谐企地关系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地方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企地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地方的繁荣。
建设和谐的企地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也能够增进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在现代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地关系更加复杂和敏感。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企地合作成为当务之急。
只有通过政府引导和协调,促进企地双方的合作与沟通,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构建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也是关键,只有双方能够实现利益的平衡和共赢,才能建立起稳定的企地关系体系,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在新形势下,企地关系建设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地关系是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地方的经济繁荣。
研究如何建立和谐的企地关系,可以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地方的发展活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对企地关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研究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企地关系发展需求,可以帮助企业和地方政府更好地应对挑战,把握机遇。
企地关系建设的研究还有助于深化政企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实现互利共赢。
这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研究和谐企地关系建设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经济发展,更在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这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加强政府引导,促进企地合作加强政府引导,促进企地合作是实现和谐企地关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政府在推动企地合作过程中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引导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来规范企地合作行为,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双方的合作提供制度保障。
政府可以为企地合作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为企业提供创业环境和发展机会,为地方政府提供发展机遇和经济支持。
企地共建促发展,构建和谐聚民心的思考
人力资源MODERN ENTERPRISECULTURE1592021.8(上)第22期 总第565期企地共建促发展,构建和谐聚民心的思考郭玲 西南油气田川西北气矿离退休管理中心摘 要 在2020年年底前,对尚未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国有企业已退休人员移交街道和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
这部分群体受石油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对企业充满了感情和依赖,有着深厚的石油情结,不愿打破现有的管理模式。
他们担心移交社会后,现有的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和企业的情感纽带由此断裂,内心充满了无奈、不舍、失落、焦虑等情绪,无疑会给改革带来很大的稳定风险。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作为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更好地做好新时期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让企业退休人员平稳过渡到地方社区,需要离退休管理部门认真去思考。
关键词 企地共建 构建和谐 思考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1)22-159-02一、加强企业共建工作的背景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办、国办《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指导意见》,2020年底,对川西北气矿2785名退休人员人事管理关系和993名退休党员组织关系移交街道和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
为此,为了更好地落实公司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转型发展的相关要求,积极加强与地方沟通,充分利用政府民生政策和服务资源,积极探索“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企地协作机制,通过不断努力,企地融合更加深入,居民生活更加便利,社区功能更加完善,矿区综合服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社会化管理的主要难点及原因分析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指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其管理服务工作与原单位分离,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
虽然川西北片区石油退休人员目前的养老、基本医疗已经实现了社会化,但是大部分管理服务职能仍由原企业承担,不仅增加了企业负担,还对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带来阻碍。
国企党组织领导下企地和谐构建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the Local Area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Organization of State -
owned Enterprises
作者: 姜习权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出版物刊名: 学术探索
页码: 107-111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6期
主题词: 企地和谐;国企党组织;构建路径
摘要:企地和谐关系的构建对于国有企业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以及地方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国企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来正确认识和处理企地之间的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要求,本着企地互惠、和谐共建的原则,以服务、沟通和引导三大功能为导向,通过思想引导、文化融合、合作履责和机制完善等路径,塑造企地利益共同体,构筑企地和谐新格局。
论新形势下和谐企地关系建设
论新形势下和谐企地关系建设
和谐企地关系是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在新形势下,随着社会经济的
快速发展,和谐企地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
如何建立和谐企地关系,成为了当前企业和地
方政府关注的核心问题。
首先,加强沟通交流。
企业和地方政府应该定期进行交流,并沟通企业发展的需求和
政府的扶持政策。
双方也应该及时传递信息,了解对方的动态,便于做出相应的调整。
其次,遵守规定。
企业应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诚信经营,保护环境,避免产生不良
影响。
地方政府也应该遵循规定,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企业合法经营和社会稳定。
再次,加强合作。
企业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共同推进企业和地方的
发展。
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经济和政策支持,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
量等方面的发展。
而企业也可以协助政府进行社会建设、公益事业等方面的发展。
最后,建立信任。
企业和地方政府应该互相信任,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支持和服务,引导企业健康发展,而企业也应该履行社会责任,回
报社会。
总之,建立和谐企地关系是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同发展的重要前提。
只有双方互相合作、互相信任,才能促进企业和地方经济的稳健发展,实现共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和谐的新型企地关系
2016-06-09 03:36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我有话说
【对策建议】
作者:姜习权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
一方面,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共处一域、共荣共生;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主导地位和特殊职能,决定了其相对自主的生产经营方式。
近些年来,随着部分国有企业生产活动负外部性问题的日益凸显以及利润流向上的去地方化,客观上出现了以“利益补偿”为核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如何构建和谐的新型企地发展关系迫在眉睫。
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把国有企业的发展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国有企业的命运同地方人民的福祉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把国有企业的经济优势转化为推进企地和谐发展的动力。
强化企地协调发展的理念认同。
国有企业党组织要以协调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新发展理念来统筹企地关系。
要在充分尊重企地协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推进企地和谐关系的构建。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企业利益和地方利益、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寻找企地协调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形成既有利于企业发展、又惠及地方建设的企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企地互相理解、支持的共赢局面。
深化企地文化的深度融合。
国有企业党组织要以先进文化为引领,畅通企业文化与地方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渠道,推进企业文化与地方文化的深度融合。
一方面,国有企业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地方文化,把优秀的地方文化吸收进来,塑造既能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特征、又能主导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综合体。
通过文化上的深度融合,增强企业适应地方发展环境的能力,加快企地和谐关系的构建。
另一方面,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影响地方人民群众,以文化活动为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文化的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功能,切实增进地方人民群众对国有企业文化的了解、接受和认同,不断扩大国有企业文化在地方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推动企地和谐关系的发展。
营造共荣共生的发展格局。
构建和谐的新型企地发展关系,要做好企业反哺地方的工作。
一方面,要发挥国有企业资本和技术优势,最大限度减少和降低企业生产的负外部性。
国有企业党组织要严格按照新发展理念要求,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企业发展的全过程,正确处理好国有企业发展与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引导和规范企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要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广泛参与地方社会建设事业,把企业的辅助性业务向地方倾斜,有效促进地方就业增长和经济发展,切实增进地方人民的福祉。
同时,通过积极参与地方交通、物流、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及住房、教育、养老、医疗等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加大地方社会建设
的支持力度,逐渐形成企地“一盘棋”、群众“一家亲”的共荣共生发展格局。
构建高效常态的企地协调发展机制。
构建新型企地发展关系根本上要靠制度保障、靠机制维系,要不断改进和优化企地协调发展的制度环境和运行机制。
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好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积极作用,寻求国有企业与地方合作共赢的最佳契合点,畅通企地双方的协调渠道,搭建国有企业与地方各社会团体、非公企业以及人民群众之间对话交流的平台和沟通协调的机制,完善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打造国有企业和地方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构建和谐的新型企地发展关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理念、制度、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的有效配合与协同推进。
要在协调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发挥理念认同和文化融合的合力作用,不断完善企地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动态建构和谐的新型企地发展关系,从而实现推动国有企业发展、增进地方人民福祉的目标。
【光明日报2016年6月9日理论·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