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新教材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时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时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教案与反思

第2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江缘学校陈思梅第二课时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知识与能力】掌握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齐桓公称霸和商鞅变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图文,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越王勾践“尝胆”的故事,培养发奋学习的精神;学习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贤能之士管仲为相的广阔胸怀和商鞅的改革精神。

【重点】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变革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

【自主学习】1.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分别指的是什么?2.商鞅变法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影响?3.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对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新课导入】(材料式导入)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褒妃一笑,不顾众臣反对,竟数次无故点燃边关告急用的烽火台,使各路诸侯,长途跋涉,匆忙赶去救驾。

结果,被戏而回。

幽王从此便失信于诸侯,最后,当边关真的告急之时,他点燃烽火却再也没人赶来救他了!不久,周幽王便死于刀下,亡了西周。

那么西周灭亡后,历史又是怎样发展的呢?【合作探究】知识点一诸侯争霸1.阅读教材P13,观察图1-19,思考:春秋五霸指的是哪几个霸主?答案提示:一种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2.阅读教材P14第1段及相关资料,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够称霸?答案提示: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牢靠)、实力雄厚、手段高明。

3.活动一:对比图1-19、图1-20,思考:战国时期的国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案提示:春秋时期的晋国分为韩、赵、魏三个国家。

4.阅读教材P14第2段,思考:相比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争霸目的有什么不同?答案提示:春秋时期是为了称霸,而战国时期则是为了一统天下。

知识点二社会变革1.阅读教材P15第1段,思考: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普遍使用会给当时社会带来怎样的变化?答案提示: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产能力和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使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上课用课件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上课用课件

策略与外交
合纵连横,远交近攻,成 为各国实现利益的手段。
02
诸侯争霸的主要事件
齐桓公的霸权之路
齐桓公改革
征战四方
齐桓公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政 治、经济和文化改革,增强了齐国的 综合实力,为其称霸奠定了基础。
齐桓公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征服了 周边的小国,扩大了领土,进一步巩 固了其霸权。
尊王与会晤
争霸影响
晋楚争霸和吴越争霸加速了各诸侯 国之间的兼并与融合,促进了社会 变革和民族交融。
秦国的崛起与统一六国
变法改革
连横破纵
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改革,增强了秦 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其统一六国打下 了坚实基础。
秦国采用连横策略,破坏了其他诸侯国的 合纵计划,逐渐削弱了六国的抵抗力。
统一六国
统一措施
土地兼并与集中
诸侯和卿大夫通过战争和扩张,占有大量土地,导致土地兼并和集 中现象日益严重。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在土地制度变革的基础上,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形成,确立了地主 阶级对土地的垄断地位。
阶级关系的变动
士族阶层的崛起
随着土地制度的变革,士族阶层 逐渐崛起,成为新兴地主阶级的
重要组成部分。
奴隶地位的改善
随着封建制度的形成,奴隶的地 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部分奴
隶获得了自由民的身份。
农民阶层的分化
在土地兼并和集中的过程中,农 民阶层出现分化,部分农民沦为 佃农或农奴,部分则成为自耕农
或中产农民。
思想文化的演变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01
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涌现,形成了百家争
鸣的局面。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诸侯争霸时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启示我们要加 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全 球化进程和世界和平发展。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新教材】统编版历史高一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新教材】统编版历史高一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一)铁器牛耕和兴修水利
各国兴修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 郑国渠、芍陂等。
都江堰
春秋战国水利工程图
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 郡太守李冰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 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 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 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一)诸侯争霸,卿室夺权
对比课本第9页“春秋列国 形势图”和第10页“战国形势 图”,你看出了哪些不同?思考 一下这些不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历史高一必 修中外 历史纲 要上册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历史高一必 修中外 历史纲 要上册
秦朝 建立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一)诸侯争霸,卿室夺权
平王东迁洛邑之后,所控制的地盘人口已十分有限,基本上只 能掌控洛邑周围几百里的范围,而且军事力量、政治威望与经济实 力均大大下降。长期主要依赖周围的晋、郑两国支持,方得免于别 国与犬戎的侵扰,而各诸侯国则各自为政,并互相倾伐吞并,周王 室亦无力介入,王室之衰微可想而知。
于文献记载有140余国,及至春秋末,这一地区只剩下大小20余国。
其次,争霸促进了华夏与所谓蛮夷戎狄之间的交融。最后,争霸促进
了各国社会制度的改革。
——摘编自 沈长云《先秦史》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历史高一必 修中外 历史纲 要上册
促进局部统一
促进民族交融 促进各国的制度改革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历史高一必 修中外 历史纲 要上册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春秋

2021版(新教材)人教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案讲义2-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2021版(新教材)人教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案讲义2-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标解读课程标准知识素养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1.运用唯物史观,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角度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从史料实证角度理解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意义。

知识点一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一、列国纷争1.东周开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历史阶段。

2.列国纷争(1)春秋五霸: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

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

(2)“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

晋国出现“三家分晋”,齐国出现“田氏代齐”。

(3)战国七雄:经过长期纷争,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4)分封制崩溃: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

周王室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二、华夏认同1.时间:春秋到战国时期。

2.表现(1)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2)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

3.影响:①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漫画解史列国纷争漫画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力衰落,地方诸侯势力壮大,形成列国纷争局面。

知识拓展华夏观念(1)“华”“夏”在夏、商、西周时是两个词,分别有不同的含义,而且其含义也有多种。

“华”有文化先进之意,“夏”不仅为地名,而且也为国名。

(2)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国政权与边地少数民族政权并立,边地落后,夷夏对称,这时,“夏”即指文化发达的东方诸国。

“华”“夏”连称则指礼仪文化发达的中国之意。

第0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0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 中外历史纲要上)

部编新教材高一历史第一单元第二课课时案例
“宋公栾”青铜戈(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这件青铜戈胡部有6个工整的错金鸟篆铭文,“宋公栾之造戈”。

“宋公栾”是宋国第
宋景公,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l6年)即位,卒于周贞定王十八年(公元前451年)。

公雄心勃勃,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业,与楚国争霸,一度为楚国所拘。

前638年,宋襄公讨伐郑国,与救郑的楚兵战于泓水。

楚兵强大,宋襄公讲究“仁义”,要待楚兵渡河列阵后再战,结果大败受伤,
齐国“子禾子”青铜釜
“田氏代齐”事件的主角田和。

田氏家族原本姓陈,子禾子釜是田和未被立为诸侯时所做,年代当在公元前404~前385年之间,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左关”青铜鉌、。

这三件计量工具是齐国中央政权在左关安陵地区征收税赋的专用标准量器范具。

当田和的曾祖父田常担任齐国国相时,为了壮大田氏一族的势力,田常开始在量器上做文章。

用大于公量的田氏家量出贷粮食,用公量收。

就这样,田氏在齐国广得民心,齐国百姓“爱之如父。

田氏几代在齐国苦心经营,终于在公元前379年齐国君主齐康公死后取而代之。

年,田和被周安王立为齐侯。

战国时期的几大城市。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上1.2.2《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课件1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上1.2.2《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课件1


材料2:齐桓公即位前与其兄公子纠争夺君位 。纠的部下管仲曾领兵拦截他,一箭射中其衣 带钩。齐桓公即位后誓报一箭之仇,但它的臣 下极力推荐管仲,说齐国要称霸,非用管仲不 可。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并尊称 其为“仲父”(古代帝王对宰相的尊称) (2)从个人因素看: 齐桓公不计前嫌,善于用人
我俩心心 相惜,相 见恨晚!
战国风云



田氏代齐 三 家 晋 韩 魏 赵 分 晋 楚 齐


吴 越
东南西北上中下 齐楚秦燕赵魏韩
华北、东北
燕 齐
山东东北
河北

西边关中地区



河南
河南、 山西一带 长江流域

1、争霸的特点:
相比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争霸目的有 什么不同?
战国时期战争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 也更为残酷。
4.因权力过大,各地贵族叛乱经常发生。 建立县制
商鞅变法解读
内容 历史作用
1. 允许土地自由买 卖。 对地主最有利
对农民有利
从法律上维护了土地私 有制 经济发展 军队战斗力增强 国富 兵强
2. 奖励 耕战 奖励军功
对士兵有利
奖励耕织
3.建立县制
对国君有利
由国君直接任免官 吏进行治理
加强中央集权
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 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 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秦成为第一大强国。
战国时期特点:社会变革
各诸侯国进行变法的原因: 1、诸侯争霸的形势 2、适应社会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
春秋时期开始出现 铁农具和牛耕技术
春秋晚期 得以推广
促进生产 力发展

第2章 诸侯争霸与改革运动教案

第2章 诸侯争霸与改革运动教案

第2章诸侯争霸与改革运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诸侯争霸与改革运动;
2.掌握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理解这些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1.诸侯争霸时期的背景和特点;
2.著名的诸侯争霸事件和人物;
3.中国历史上的改革运动及其影响。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幅与诸侯争霸或改革运动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15分钟)
简要介绍中国历史上的诸侯争霸时期,包括背景和特点,解释为何会出现诸侯争霸。

3.案例分析(25分钟)
通过讲解一些著名的诸侯争霸事件和人物,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让学生了解这些事件和人物的重要性和影响。

4.课堂讨论(20分钟)
分成小组,进行课堂讨论,讨论以下问题:
a.诸侯争霸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什么?
b.改革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有哪些?
5.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诸侯争霸和改革运动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和影响。

四、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参与程度。

五、教学资源
1.课件或图片素材:包含相关的图片和文字介绍;
2.教科书:相关章节的教材资料。

六、教学延伸
可以继续探讨其他改革运动和历史事件,比如秦朝的统一战争和近代的百日维新等。

七、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实际情况,对本节课进行反思,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2框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共26张PPT)

第2框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共26张PPT)

做诚实守信的人,不说假话、谎话,说到做到。
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
变法作用 从根本上改变了奴隶制 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 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 经济 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 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 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 国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劳役 增强国力。 奖励军功,立军功的人 废除贵族特权,极大 军事 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 地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爵位和田宅 政治 建立县制,原有村落合 加强中央的管理,削 并为县,由国家直接派 弱了豪门贵族在地方 的权力。 官吏管理 领域 变法内容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 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都 城市场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 募(能)搬到北门的人,给予十钱。百姓 看到后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 (商鞅)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 钱。”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 钱,用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后颁 布了那法令。


吴 越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战国七雄的位置相当于 今天的哪些地区? 齐:今山东东北部; 楚:长江流域; 秦:西边关中地区; 燕:华北、东北; 赵:今河北; 魏:河南; 韩:今陕西一带。
战国七雄与春秋五霸进行的征战活动在意图 上有何不同?
春秋五霸以称霸诸侯、做诸侯之长为目的, 战国七雄以吞灭他国、兼并他国土地为目的。
• 分封制的实行对西周产生的积极影响?
确立了周王的权威,开发了边远地区,成 为对周围民族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 • 简单分析分封制给周天子统治造成的不利 影响? 分封的诸侯成为独立王国,拥有政治、经 济和军事等大权。随着势力的壮大,一些 诸侯王不再服从周天子命令,为了抢占地 盘,相互间征战不已,形成春秋争霸局面。

人教版初二历史与社会上册: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教案

人教版初二历史与社会上册: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教案

人教版初二历史与社会上册: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教案(一)教学关键效果:相关史料解读才干。

〔二〕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艺:①经过课前预习,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并掌握齐桓公称霸、三家分晋等史实。

②经过史料解读,剖析春秋五霸发生的缘由和齐桓公称霸的缘由,并且比拟战国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异同点。

2、进程与方法:①经过搜集、整理、表达有关资料及成语典故,增强搜集历史资料的才干及表述才干。

②探求〝春秋情势图〞与〝战国情势图〞,结合地图解说有关史实,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艺,培育历史言语表达才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学习,引发对历史的思索,明白国度弱小必需以经济为基础,鼎力培育人才。

〔三〕教学重点:重点:齐桓公称霸的缘由难点:战国时期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异同点(四)教学进程:【导入新课】先生活动:课前预习,运用互联网查找以下几个成语故事,并补充一到两个相关成语故事,先生当堂停止讲述,教员适当停止补充。

教员活动:多媒体展现配图成语故事: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纸上谈兵问:成语故事中的主要人物都有哪些?发作在什么时期?答: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以及赵括。

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

过渡:同窗们预习得都十分到位,而且从中提取了重要的历史信息,那么我们就进入到这些人物的时代,来领略诸侯争霸。

设计意图:课前预习提高先失效率,并且熟习了教材。

讲述成语故事,有利于培育先生的历史言语表达才干。

【讲授新课】教员活动:多媒体展现三字经文字:周辙东,王纲堕。

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要求先生齐声朗诵。

问:依照顺序,以上描画依次通知我们哪些历史信息?答:周辙东,王纲堕。

西周消亡,东周树立。

教员讲述:逞干戈,尚游说。

关于现阶段你们来说比拟难了解,带着一同解读。

干戈为战争,意味诸侯战争;尚游说是下一课诸子百家,下节课详细剖析。

设计意图:培育先生关于一手资料的解读才干,以及关于之前知识点的掌握状况。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教案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教案
根据课堂板书将知识串联成图(如连成一个变字
首尾呼应,读经知史,通过知识梳理和知识构建,及时反馈学习结果
板书
知识目标
知道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和齐桓公称霸;掌握战国七雄的国名及相应的位置、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极其作用。
重点
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
难点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出现的原因及影响,如何辩证地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现象。
学法
通过地图、图片、材料等的分析,学习知识,提升自己。
教法
通过地图、图片、故事等素材来调动学生兴趣。
出示《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对比图,引导思考
相比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争霸目的有什么不同?
归纳:称霸诸侯—一统天下
出示李悝、吴起、商鞅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三人的共同点。
出示商鞅变法相关图片及史料,引导学生
结合材料和图片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及影响
观察图片,分析归纳:
1.这些是铁农具,用来进行农业生产。
那么商鞅又是怎样取信于民的?当时获得了秦孝公支持的商鞅,并不急于发布新法令,而是先到都城南门外,在很多百姓一面前立了一根木头杆子。这就是讲得哪个成语?(讲"立木取信"的故事。)商鞅为什么这样做?表明他变法的决心很大,换取老百姓的信任,说到做到。他说赏就赏,换言之,说罚也就会罚。商鞅得到国君的支持,百姓的信任,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
3.铁质农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会给当时带来怎样的变化?
归纳:在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得到了推广,这充分说明当时的生产力得到了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出示图片:东周王室的礼器
叙述:据史料载:周王定朝时,曾制九鼎,象征九州。周王可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元士用三鼎,彼此不可逾越。

陈雯雯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陈雯雯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材料二: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发展缓慢,观 念滞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并 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要进行改革;固步自封终将 被时代所淘汰。
小结
经济:铁 犁牛耕 政治:王 室衰微 (称霸— —独霸)
背 景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春秋五霸 (齐)
战国七雄
管仲改革
商鞅变法
资料1:齐桓公即位前与其兄公子纠争夺君位。纠的 部下营仲曾领兵拦截他,一箭射中其衣带钩。齐桓 公即位后誓报一箭之仇,但他的臣下极力推荐管仲, 说齐国要称霸,非用管仲不可。齐桓公不计前嫌, 任用管仲为相,并尊称其为“仲父”。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一)东周概况 1、东周的建立
周平王迁都洛 邑,东周开始。
(一)东周概况 阅读全文,梳理东周发展的年代尺
春秋
战国
BC770
平王东迁
BC475
BC221
秦的统一
思考从西周到东周,周天子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王室衰微
阅读书本15页第一段,找出春秋战国时期 在生产工具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求贤令
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 秦,丑莫大焉。……宾客郡臣有 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 之分土。 ——《史记· 秦(孝公)本纪》
变革前的秦国面临哪些问题? 读材料,说说秦国采取什么样的强国策?
阅读教材商鞅变法的内容。
变法前
土地国有,不得买卖
变法后
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经济
奖励农耕
爵位世袭 分封制 村落散居
铁农具
+
牛耕
=铁犁牛耕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两种说法都认可的是哪几个?
齐桓公 晋文公 秦穆公 宋襄公

新教材2023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新教材2023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提示:史料四: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史料五:强调人与自然的和 谐;史料六:强调君民和谐或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关系的和谐;史料七: 强调搞好人际关系的方式。
【拓展】百家争鸣中的治国理念 (1)儒家的孔子主张“仁”“克己复礼”,反映了奴隶主贵族面对春 秋时期诸侯争霸、社会矛盾剧烈的局面,希望缓和社会矛盾,继续维护 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战国时期的孟子 、荀子分别主张“仁政”“仁 义”,反映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调和阶级矛盾、改造社会的愿望。 (2)法家(韩非)主张改革、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法治,代表了战国 时期新兴地主阶级通过改革来加强中央集权的愿望。
2.老子 (1)地位身世:__道__家____学派创始人,春秋后期___楚___国人。其观点 见于《__老__子____ 》一书。 (2)思想主张 ①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__道____”。 ②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 _天__人__合__一_____,是中国古代朴素的___唯__物__论___。
主题二 解释)
史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转型(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
史料三
探究2:分别提取史料二、三两幅图的信息,并从唯物史观角度指 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提示:史料二:铁农具的使用;史料三:井田制废除,土地私有制 确立。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拓展】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1)生产力的发展是各国变法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铁犁牛耕的出现 与推广是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其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 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2)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兴地主和自耕 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进行变法是满足他们要求的最有 效的途径。
主题一 列国纷争(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史料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长桂战 扫平陵国 六战马七 合后陵雄 统秦留并 天无史立 下敌话打 。,。,
商鞅变法的内容
变法前
变法后
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土地国有,不得买卖
奖励农耕
经济
爵位世袭 分封制 村落散居
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 军事
建立县制 编制户口
政治
商鞅变法对秦国的直接影响??
变法后 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奖励农耕 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 建立县制 编制户口
弊: 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利:诸侯国数量大为减少。加快了 统一的步伐,加快民族融合。
猜想:诸侯国数量减少 了,是不是意味着诸侯
间战争也减少了?


楚 秦
赵 齐
燕 赵 魏





东 南
西






经 济
军 事 政 治
智 勇 双 全 公 孙 鞅
诚信
请举出战国时期的变法, 至少3个。
•李悝 魏国变法
军事方面:
管仲改革很快收到了“通货积财,富国强 兵”的效果,大大扩充了国土。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
于今受其赐。
《论语·宪问》
4、 战国七雄
这些图片反映的是什 么主题?
根据这些图片,请你 说说对“战国”这一历 史名词的理解。
晋2
齐9
秦1
周 宋 4
6
楚3
春秋五霸说法二
晋2
周4
楚3
齐9 吴10 越11
分析诸侯争霸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
• 材料一: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始 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摘自 《三字经》
• 材料二:“太公至国,脩政,……通商工之业, 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
政治: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反
6、春秋战国时期,比较彻底而又确立了封建制度的改革

( D)
A.管仲在齐国的改革 B.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C.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D.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春秋战国的历史告诉我们:
争霸伴随着变革, 动荡伴随着创新。
历史歌谣
此晋尊春 时楚王秋 旧争攘诸 制霸夷侯 如在管齐 碎中助首 瓦原他霸 。,。,
历史歌谣
B、称霸诸侯,做诸侯之长
C、灭掉其他诸侯国,自己一统天下
D、出现先后称霸的局面
4、标志着齐桓公成为霸主的历史事件是
( B)
A.商鞅变法
B.葵丘会盟
C.澶渊之盟
D.吴起变法
5、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 A)
①铁器的使用 ②用牛耕作 ③大兴水利 ④青铜器的使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地理位置: 背山面海,渔盐资源丰富(称 霸的物质基础)
个人因素: 胸襟开阔,善于用人;
治国策略: 管仲改革,富国强兵
打“尊王攘夷”旗号 ,扩充边疆
齐国称霸标志: 葵丘会盟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天 下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也派 代表参加,正式承认了他的霸主 地位。
春秋争霸战争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卧薪尝胆

诸侯争霸 近 春
与社会变革 秋 战 国
东周的建立
周平王东迁洛邑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向东迁到 今河南洛阳,始称“东周”。

春秋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因孔子编写的记载这段历史的史书《春秋》

而得名。
战国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因各诸侯国连年交战而得名
春秋五霸说法一
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 发展了农业,增加了经济实力
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秦国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 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战国时期相对春秋时期出现了怎样的变 化?
(1)“春秋五霸”在时间上是先后更替,而“战国七 雄”则是同时并存; (2)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是为了当上“诸侯之长”战国 时期的战争是以兼并他国一统天下为目标; (3)战国的战争规模相对春秋时期更大,时间更长、 更残酷; (4)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战国出现了新兴的地主和农
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经济:春秋时期,铁农具使用和牛耕技术推广,促
进生产发展,一些诸侯国实力不断强大。
新兴地主阶级 农民
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
齐阅桓读公书本14
从齐国的地理位置,齐桓公个人因素,治国 策略三个方面简要分析齐桓公为什么能够称 霸?
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
材料:“太公至国,脩政,……通商工之业, 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
民,地主阶级并开始要确立其政治地位;
(5)战国时代,一些诸侯国掀起了变法运动。
地利:“太公至国,脩 政,……通商工之业,便鱼盐 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
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管仲改革
经济方面强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 而知辱”; 内政方面整:顿行政区划和机构 ;
改革军制,强调寓兵于农,既保证军事需要误时。
•吴起 楚国变法
•商鞅 秦国变法
随堂练习: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向东迁到今河南洛阳,
历史上称为
( A)
A.东周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2、“春秋五霸”最先称霸的是 (C )
A、秦穆公 B、楚庄王 C、齐桓公 D、晋文公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春秋时期争霸特点的是
( C)
A、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争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