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所名校】2018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试卷(七)历史试题(解析版)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7次月考试题 文综历史 Word版含答案
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月考试卷(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1至41题是必考题,42至46题为选考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后汉书·祭祀志》载:“尝闻儒言,三皇无文,结绳以治,自五帝始有书契。
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
”据此可知(D)A.五帝时期中国已有成熟文字体系 B.商周时期监察制度已具备雏形C.上古先贤倡导道德教化诚信治民 D.印玺尚未具备强烈的政治功能【解析】材料反映了印玺的起源,最初主要作为贵族之间相互取信的信物,还没有赋予其强烈的政治功能,秦始皇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后,印玺成为皇权独尊的重要象征。
A.唐代“文官政治”特色明显 B.门阀政治彻底被科举政治取代C.唐代政治具有一定开放性 D.选官制度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解析】从材料可知唐代主要官员的来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且已打破门阀制度,根据才能选官的科举制占较大比例,一定程度体现了唐代政治的开放性。
A、D两项材料无法体现,B项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
26.右图是1998年绥德中角乡白家山汉画像墓中出土的一幅翻地图(画面分为上下两部分,画面上部分为两层重楼,上层为20个粮仓,下层坐两人;下部分反映了春天翻地场景),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A.地主庄园里徙附集体劳动情形B.租佃制经济下农民生活的艰辛C.田庄经济下农民精耕细作场景D.封建土地制下地主的奢侈生活【解析】材料图中下部分反映的是东汉田庄经济下四个农民分成两组举锄头集体劳作的场景,上部分反映了庄园主不事劳作,过着富庶生活的画面。
27.八仙作为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神话人物,其形象有皇亲国戚、叫花子、道士等。
宋元时期,人们将种种民间传说附会其身;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流传不衰。
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历史摸底考试试题
2018年春季高二期末考试暨2019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命题范围:必修1、2、3+选修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得分: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1.史载:公元前546年,在宋国的斡旋下,举行了有楚、晋两大诸侯国和宋、郑等十余小国参加的弭兵会议,达成“晋、楚之从(注:从国)交相见”的决议;此后,宋、郑等国“仆仆于晋、楚之廷”。
这段记载反映出A.周王室已经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B.战国初年诸侯争霸极为激烈C.大小诸侯与周王室宗法关系不同D.当时分封制度受到较大破坏2.钱穆《秦汉史》认为:“秦皇焚书坑儒,以吏为师,禁天下之以古非今。
迄于汉武,不乃百年,乃表章六艺,高慕尧舜,处处以希古法先为务。
……盖汉武鄙薄始皇,远慕唐虞。
究其所至,仍亦为始皇之所为而止耳”。
意指秦皇与汉武在施政上A.外儒内法 B.殊途同归C.法古用今 D.大相径庭3.章学诚主张“六经皆史”,郝经主张“六经皆道”,马一浮认为“六经皆艺”,钱钟书则认为“六经皆诗”。
这表明他们A.均视六经为学术研究的大经大法B.争夺经典诠释权以控制主流思想C.治学研究存在重思想轻学术偏见D.认为六经孕育中国文化基本精神4.程颐在给程颢撰写的墓表中说:“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
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先生)得不传之学于遗经。
”王阳明认为宋儒的格物致知误导世人很久,“致良知”才真的阐明了“千古圣圣相传的骨血”。
这说明程颐和王阳明都A.主张改造理学 B.重书本轻实践C.注重道统权威 D.强调学术创新5.宋代城市出现许多店铺。
如《清明上河图》中可看到“刘家上色沉檀楝香”“王家罗锦匹帛铺”“孙家正店”“赵太丞家药肆”等;《东京梦华录》也有“张家酒店”“东鸡儿巷郭厨”“郑皇后宅后宋厨”“王道人蜜煎”等记载。
【100所名校】2018届湖南师大附中高考模拟卷(二)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湖南师大附中高考模拟卷(二)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学者许倬云认为,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有歌颂“三代”的观念。
其怀古之情,美化了西周开国时文、武、周公呈现的普世意识及道德观念,遂将三代认作一贯的统绪,代表美好的过去。
对此合理的理解是孔子(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 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中C. 是为了说明西周代商的合法性D. 影射了春秋时时势不宁的现实2.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提到“王者异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
在《史记·历书》中说“敬授民时”。
这说明古代帝王们( )A. 认为天象直接关系皇家的命运B. 十分注重其统治的合法性解释C. 重视历法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D. 重视农业以维护封建统治綦础3.宋太祖定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
以后历代皇帝坚持“与士大夫治天下”,以致“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
宋代( )A. 确立了“以文治国”的统治方略B. 结束了“重文轻武”的五代风尚C. 形成了“以儒立国"的正统思想D. 出现了“积弱积贫"的社会状况 4.清初,颜元等人认为“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私而已矣”,主张“复封建”。
将地方官员改为世官,并给于充分的政治权力,以期“外有强兵,中朝自然顾忌;山有虎豹,藜藿不采”。
材料反映出当时( ) A. 主张分封制的观念复苏 B. 土地私有影响地方政治 C. 社会动荡国家陷入分裂 D. 出现反专制的进步思想 5.晚清以前,郑成功至多是以“遗民忠义”的“忠烈”形象受人景仰,也有人视之为“草寇”。
2019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试卷(七) 历史(解析版)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审题人:高三文综备课组时量:150分钟满分:3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1至42题是必考题,第43至47题为选考题。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在考古发掘中,商代晩期的都城安阳殷墟、西周王朝的丰镐、周原和洛邑都没有发现外郭城墙,构成了中原早期都城“大都无城墙”的鲜明特色。
对此解释最有可能的是(D) A.保留原始社会部族遗风B.尚未形成中央集权体制C.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D.王都的实力与文化自信【解析】本题正确选项为D项。
城墙是在都邑周围建起的用于防御的障碍性建筑,中原早期都城“大都无城墙”说明王都实力强大,不用担心外来进攻,体现了一定的文化自信。
A、B、C三项均与材料无关。
25.《汉书》记载:“武帝时柏至侯许昌、平棘侯薛泽、武强侯庄青翟、商陵侯赵周,皆以列侯继踵,龊龊(谨小慎微的样子)廉谨,为丞相备员(凑足人数,充数)而已,无所能发明功名著于世者。
”造成这些丞相“备员”的原因最有可能是(B)A.察举制未脱离世卿世禄的藩篱B.行政中枢机构权力的转移与嬗变C.“推恩令”以恩德之名收削藩之实D.外儒内法改变了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解析】汉武帝时,行政中枢机构是以丞相为核心的“外朝”,随着内外朝制度的建立,“外朝”官员逐渐淡出决策权,退居执行者,这是当时丞相缺少建树的重要原因,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几位丞相“皆以列侯继踵”,与察举制无关,故A项排除;“推恩令”针对的是地方权力而不是相权,故C项排除;外儒内法与相权的削弱无必然关系,故D项排除。
26.近代学者辜鸿铭认为:宋代儒学是推崇真正的孔子学说的学派,“同欧洲相比,汉代儒学相当于古罗马的旧教,而宋代儒学则类似新教”。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宋代儒学同欧洲新教都(B)A.具有哲学思辨性B.注重阐发原典C.适应世俗化需求D.融合佛道义理【解析】本题正确选项为B项。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制度;第二次是刘邦的封建;第三次是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为诸侯王;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
这种现象说明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 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C. 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手段D. 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封建有四次反动,即封建统治者仍然幻想依靠血缘关系维护统治,说明血缘政治影响深远。
故答案为B项。
分封制对加强中央集权不利,排除A项;从四次“反动”的结果看,没有得到强化皇权的目的,排除C项;封建社会分封制残余的存在不是分封制的发展和完善,排除D项。
点睛:由于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在封建社会,仍有少数统治者试图以分封制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明初靖难之役等史实都表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或分封制残余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已经不能满足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
2. 平王东迁后,在各封国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险恶的国际关系。
他们都了解国王的权力和荣光已经一去不复返,唯有凭借自身力量才能生存。
下列孟子的哪一言论与该背景相近A.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 “舍生而取义者矣”D. “教亦多术矣”【答案】A【解析】依据题意可知周王权力弱小,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A项反映了“王”的称谓被滥用,分封制遭到破坏,故A项正确。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3. 秦朝时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二者的最大差别是A. 对犯罪的惩处力度B. 惩处犯罪的效果性C. 对犯罪证据的采信D. 制定法律的出发点【答案】D【解析】秦朝法律仅仅是统治者维护自己统治的工具,因此实行轻罪重罚,用暴力统治人民。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月考(七)历史试题(原卷版)
C.反对禁欲,追求幸福D.悖离传统,注重理性
13.马克思曾评价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德意志帝国政治体制设置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联邦议会B.帝国议会C.政府内阁D.国家元首
14.下表是二战前美国、苏联、英国、德国四国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和四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统计表。其中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国家是
唐代高僧一行发明了“复矩”测量仪,能准确测出冬至日、夏至日、春分日、秋分日四天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和漏刻昼夜分差。
北宋科学家沈括制订了把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十二气历”。
明代崇祯年间,精通天文的徐光启联合汤若望用“定气法”划分节气,成为最符合天象的计时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的中国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引进西欧农业模式,加入了许多工业化要素,诸如化肥、农药与机械。但是,生态系统退化明显,建设生态保育型农业的任务却更加困难。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传承“二十四节气”背后所包含的理念。
——整理自徐旺生《“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形成 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作为申遗代表团成员,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阐述申遗理由。(要求:史论结合,简明扼要,表述清晰)
18.[红色音乐]
A.争霸战争此起彼伏B.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C.中央集权受到挑战D.农业生产逐渐衰退
2.据史书记载:“是岁汉遣骠骑破匈奴西域数万人,至祁连山。其明年,浑邪王率其民降汉,而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据此判断,汉朝政府( )
A.所遣“骠骑” 指卫青B.向西域移民屯田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月考试卷(七)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月考试卷(七)语文本试题卷共10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
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楚,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
乡土社会呢?乡土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那么“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合于礼的就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
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
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
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
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
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
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
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
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传统。
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人口流动很小,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
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
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
一年一度,周而复始。
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
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
于是“言必尧舜”。
像这一类的传统,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
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
“礼”字本来是从示从豊。
示是指一种仪式,豊是一种祭器。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8年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8年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指出:大众消费时代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技术革命加上市场的发展和分期付款购物法的传播,彻底打破了新教徒害怕负债的传统顾虑,最终导致消费社会的降临。
由材料中可以得出美国A.经济政策需要调整B.供求矛盾存在激化的危险C.宗教观念受到冲击D.科技进步拉动了民众消费参考答案:B材料“20世纪20年代,技术革命加上市场的发展和分期付款购物法的传播,彻底打破了新教徒害怕负债的传统顾虑”反映了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之前市场的虚假繁荣,说明供求矛盾存在激化的危险,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经济政策调整的问题,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宗教观念受到冲击,故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危机的背景,不是科技进步拉动了民众消费,故D错误。
故选B。
2. 在分析刘邦与项羽胜负的原因时,刘邦的重要将领都武侯高起、安国侯王陵认为,“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项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这反映出( )A.分封制符合秦汉历史发展趋势B.分封制平衡了中央与地方关系C.分封仍是当时重要的政治观念D.稳固统治须依靠满足部将利益参考答案:C材料信息主要涉及刘邦注重安抚降者而项羽不注重奖励战胜有功者,并未涉及分封制符合秦汉历史发展趋势,且该说法有误,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分封制平衡了中央与地方关系,且分封制是导致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重要原因,平衡说法有误,故B项错误;据材料“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和“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可知分封仍是当时重要的政治观念,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主要涉及刘邦注重安抚降者而项羽不注重奖励战胜有功者,并不能说明稳固统治须依靠满足部将利益,故D项错误。
3.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出现了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
目前,共有各种形式和规模的区域集团30多个,参加的国家和地区有140多个。
【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二)(10月)历史试卷-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二)(10月)历史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BACAA 6~10.DBABC 11~15.CCDBD 16~20.CDABA21~25.ACCDD二、非选择题26.(1)原因:武昌起义,各省纷纷独立,辛亥革命使清统治难以为继;共和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北方军事将领通电要求确定共和政体;民国给予清帝退位以优厚的条件。
(任答两点得4分)评价:清帝逊位,实行共和政体,是历史的进步;和平逊位减少了战争可能带来的损失。
(2分)清帝逊位是清王朝一种无奈的自保举措,保留了宫中小朝廷,是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的表现。
(2分)(2)①清王室退位,享有优待条件;②袁世凯获得大总统席位和全国的统治权;③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借袁世凯之手实现了推翻清王朝、速定共和的目的;④帝国主义、立宪派通过调停盼到了一个他们希望的袁世凯建立的政局较为稳定的国家。
(任答三点得6分)(3)辛亥革命呈现出曲折性、复杂性;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革命党人软弱妥协;袁世凯善于权术,辛亥革命成果落人袁世凯之手,等等。
(2分。
任答一点即可。
)27.示例:观点:湖南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阐述:1918年8月,毛泽东来到北京,结识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阅读当时所能见到的共产主义书籍。
他回到湖南后,创办《湘江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并在湖南培养了大批马克思主义者,这批人成为后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坚力量。
1939年9月至1944年8月,国民党军队与侵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其中第四次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奉献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由此可知,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过程当中,湖南人起到中坚力量的作用,湖南地区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月考试卷(七)(学生版)英语答案
序 答案 题序 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从句缺状语时# 我们用 7 ' # ' "!此题考查定语从句!先行词是地点词# 3 4 9 4引导! 圣人正在接见客人# 他足足等了两个小时才轮到他拜见圣人! ' & ' !!当年轻人进入城堡时# '
【全国百强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答案
解析 % 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子& 是指推举人才时强调唯才是举# 故选 , $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 " 0 ,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 别子& # 即嫡长子以外之子# 心' -( .( / 三项均与宗法制有关$ 解析 由% 天下枢要# 在于尚书& 可知# 皇帝让身边之人参加国家重大事件的决策# 是为了削弱宰相之权# # 0 - 加强皇权# 即提高皇帝决策的权威性# 故选 -$削弱相权并非降低宰相的地位$ 秦开创皇帝制度后# 皇帝的 诏令就按照一定的程序来实施$ 解析 材料表明唐代门下省具有复审权力# 皇帝的决策权被分散# 故选 .$ 材料只能体现宰相对皇权的 ' 0 . 制约# 不能体现互相制约$/ 项不符合材料$ 解析 本题是在强调史家在理学思想影响下主观认识发生了变化# 从而影响了对历史人物及史事的客 ( 0 - 观评价# 故选 -$历史人物评价当然难有定论# 但是并不能说是 % 永远难有定论 & ' 历史真相并不取决于多数 人的意见或者少数人的意见# 并不能说% 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 ' 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也并不一定 就愈客观# ( , .( / 三个选项本身也均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 解析 材料实质上反映了我国粮食亩产提升速度缓慢# 劳动生产率低下$ 这是我国长期以来保持简单 & 0 - 的再生产形式的结果# 故选 -$/ 项说法错误$ 解析 由表可知# 华北地区的贡绢州占该地区州总数的 * 占全国贡绢州总州数的 # 说明该地 ) 0 / # 1 " 2# " 2# 区丝织业分布较为普遍$ 解析 材料不能得出白银从明代开始成为流通货币$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以后$ 黄道婆是 * 0 , 元朝时期的人物$ 解析 元朝民间士庶自发遵用朱熹) 家礼* 等儒家日常礼规在官方看来 % 不免讪笑 & # 原因在于此礼 % 非出 % 0 - 朝廷著令& # 官方并不打算承认任何来自南宋学者所制定的民间礼仪$ 解析 明朝政治腐败# 官员行贿受贿可能对金价上涨有影响# 但不是主要原因' 金价上涨# 银价下跌# 与新 + 0 , 航路开辟后#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有关# 故 , 项正确$. 项与材料逻辑关系不符$ 解析 材料不能体现 -( 但是对所有权的各项权能均作了透彻 " $ 0 . , 两项$罗马法没有提出所有权的定义# 从本质上体现了所有权# 故选 .$/ 项错误$ 规定# 解析 ( 政府的行为必须得到议会的授权# 体现 " " 0 . -( , / 三项均错误$最高法院对首相的行为作出裁决# 了英国政治体制中分权制衡的理念# 故选 .$ 解析 材料反映了美国总统犯罪后的一系列审判程序# 说明美国的政治审判程序较为严格# 故选 .$ 材 " # 0 . 料无法体现 -( 不是材料的主旨所在$ , 两项$/ 项是对材料的部分解读# 解析 德意志帝国建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 故 - 项错误' 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故 , 项错误' 材料不 " ' 0 / 能体现皇帝与首相间权力争夺激烈# 故 . 项错误$材料体现了首相对皇帝的制约# 具有一定的民主特点# 故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附中版" !"
【全国百强校】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月考试卷(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月考试卷(七)(教师版)文综-历史试题1. 有学者认为,(夏商西周时期)只有取得了“天下共主”地位的邦国,才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王国,但非帝国。
还有学者认为,这一时期的国王制度,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
据此可见夏商周时期实行A. 分封制下的王位世袭制B. 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C. 宗法制下的中央集权制D. 受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制【答案】D【解析】“宗法贵族君主政体”即一方面受贵族权力限制,另一方面又是君主制,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宗法贵族君主政体而非分封制下的王位世袭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夏商周时期不是君主专制,秦朝才开始君主专制,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夏商周时期不是中央集权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 与中西方姓氏文化差异一样,英语中uncle和aunt的汉语对应词,竟有伯父母、叔父母、姑父母、舅父母、姨父母等五种之多。
下列各项属于中国与西方文化差异的是A. 人文性特征B. 等级性特征C. 强调道德性D. 突出伦理性【答案】D【解析】“伯父母、叔父母、姑父母、舅父母、姨父母”等辈分体现的是一种血缘关系,反映的是伦理关系,所以属于中国与西方文化差异的是伦理性而非人文性、等级性、道德性等选项,所以本题只有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3. 北魏时期政府多次下诏,规定:“百工伎巧,驺卒子息,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
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
”这主要反映出A. 政府注重保护传统的手工业技艺B. 世袭制有利于手工业技术传承C. 北魏政府严格限制私立学校发展D. 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非常严格【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工匠制度,体现了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是非常严格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主要反映出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非常严格而非政府注重保护传统的手工业技艺,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工匠制而非世袭制,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主旨是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非常严格而非严格限制私立学校发展,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最新历史高考-湖南师大附中201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201
湖南师大附中2018—201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12月月考试题历史一、选择题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秦朝形成后历经各朝不断完善巩固,到清朝时期空前强化。
据此回答1—5题。
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最主要在于()A.发展社会经济B.抵御侵略C.加强交流D.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2.北宋赵匡胤和明太祖的中央集权措施最相似之处在于()A.废除丞相B.改变分散地方机构和权力C.废除原全国行政区划D.文化专制3.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与后来宦官专权有直接关系的是()A.废除丞相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C.八股取士D.地方设“三司”4.与北宋通判的职能相类似的是()A.御史大夫B.御史台C.按察使D.布政使5.元朝行省制度实施所产生的作用不包括()A.扩大了元朝的疆域B.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划的基础C.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D.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民谣与谚语往往是对社会现实的某种反映,回答6—8题6.中国古代谚语:“千年田,八百主”,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因素是()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土地买卖频繁C.商品经济发展D.土地私有合法化7.“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
”对应这首开封民谣的古代城市有()A.长安临安B.大梁东京C.中都应天D.逻些兴庆8.“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最能反映的是()A.北宋商品经济的发达B.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C.明朝资本主义的萌芽D.清朝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赋税制度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9.下列赋税制度体现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的是()A.初税亩B.编户齐民C.租庸调制D.方田均税法10.汉代赋税征收较重的是()A.田租与更赋B.人口税与更赋C.人口税与附加税 D.人口税与田租11.《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宝贵戚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准许土地自由买卖B.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C.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我国历代中央政府重视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最新 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精品
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夏、商、周三朝都城位置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在今天陕西省的境内B.都在关中地区C.都在今天河南省的境内D.都在今天的黄河流域2.下列关于西周历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B.武王建立西周C.西周是一个地域空前广袤的国家D.诸侯国是西周地方政权的组织形式3.据《左传》、《史记》等史书记载,齐桓公两次在葵丘与各诸侯国会盟。
规定不可堵塞水源;不可阻碍各地粮食流通;不可改换嫡子;不可随便杀死大夫;要尊贤育才;同盟国都要言归于好等。
以上材料主要说明A.齐桓公通过会盟成为春秋霸主B.葵丘会盟是一个军事同盟C.葵丘会盟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D.葵丘会盟主旨在于和平修好,让各诸侯国休养生息发展经济4.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实行“初税亩”,实质都是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B.发展封建经济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D.消灭奴隶制残余5.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君选用人才普遍实行“任人唯贤”、“因功受禄”的制度,这表明A.新兴地主取得统治地位B.各国采纳了墨子“尚贤”的主张C.奴隶制的特权制度趋于瓦解D.奴隶主贵族竭力维护旧制度6.从右图春秋时代的青铜牛尊上,你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有①春秋时期青铜铸造水平很高②人们用牛耕田③铸铁柔化技术已经创造④酒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饮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7.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B.都江堰C.灵渠D.芍陂8.今天的华夏民族是中国古代各民族不断融合而来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的最基本途径是A.经济文化交流B.频繁的战争C.册封少数民族首领D.和亲9.胡适说:“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
【历史】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
历史试题(附中版)-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月考试卷(三)历史命题人:周育苗审题人:高三历史备课组(命题范围:必修一全册、必修二第1~7单元)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战国民间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财产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
而宋开宝元年颁布诏令:“荆蜀民祖父母,父母在者,子孙不得别财异居。
”两年后又诏:“诱人子弟析家产者令所在擒捕流配。
”最后升级为“父母在而别财异居者论死”,并正式收入《宋律》。
这反映出宋朝(B)A.司法制度逐渐严苛B.宗法平民化的倾向C.理学思想深入人心D.土地关系流转加快【答案】:B【分值】:(2分)【解析】:概念型选择题主要依据历史概念来命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述能力。
春秋战国以后,民间的宗法传统逐渐被颠覆。
而宋朝以立法手段纠正子孙别财异居的状况,力图恢复宗法制,以强化伦理教化,加强对臣民的控制。
西周时期的维护等级制度的贵族式宗法制逐渐成为平民的人文关系规范。
故正确答案为B。
【考查方向】宗法制相关史实的理解。
【易错点】不能准确分清宗法制含义,分析材料时只注意父子观念理解为伦理教化,分析题干信息不全面,误选C项。
【解题思路】:主要在于准确理解材料信息,结合由战国到宋代的父子、财产的关系,来强调分配继承的变化,得出宗法观念的变化与国家力图恢复宗法制,以强化伦理教化,加强对臣民的控制。
2.15世纪的思想家丘浚在《大学衍义补》中提出:“善于富国者,必先理民之财,而为国理财者次之。
”“民自为市,则物之良恶,钱之多少,易以通融,准折取舍。
”其蕴含的经济思想是(A)A.自由经济B.国家干预C.工商皆本D.重农抑商【答案】:A【分值】:(2分)【解析】:丘浚强调“理民财”,国家应为民广开财路,让百姓放开手脚获取财富;提倡“民自为市”,反对官府过多干预,靠市场手段调节经济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试卷历史(七)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有学者认为,(夏商西周时期)只有取得了“天下共主”地位的邦国,才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王国,但非帝国。
还有学者认为,这一时期的国王制度,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
据此可见夏商周时期实行A. 分封制下的王位世袭制B. 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C. 宗法制下的中央集权制D. 受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制2.与中西方姓氏文化差异一样,英语中uncle 和aunt 的汉语对应词,竟有伯父母、叔父母、姑父母、舅父母、姨父母等五种之多。
下列各项属于中国与西方文化差异的是A. 人文性特征B. 等级性特征C. 强调道德性D. 突出伦理性3.北魏时期政府多次下诏,规定:“百工伎巧,驺卒子息,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
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
”这主要反映出A. 政府注重保护传统的手工业技艺B. 世袭制有利于手工业技术传承C. 北魏政府严格限制私立学校发展D. 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非常严格4.北大张帆教授认为,朱熹将此前已经颇受重视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辑合、训解)编订为《四书》,表彰其为“初学入道之门”“六经之阶梯”,并作《四书章句集注》,使之成为儒学经典体系的核心。
这说明宋代儒学的复兴 A. 直接从先秦儒学中汲取营养 B. 将《五经》排除出儒学经典 C. 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D. 使《四书》发展为儒学经典 5.下图为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该漫画说明中国A. 清朝政府的统治面临崩溃B. 20世纪30年代形势危急C. 清末川鄂革命派相互支援D. 国民政府的统治危机四伏 6.《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中记述:“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之言辞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可见戏剧 A. 内容都是历史事实 B. 发挥了社会教化功能 C. 可以反映农民心声 D. 与学校教育形式相同 7.下表反映出1914—1936年中国机器缫丝工业A. 区域分布比较均衡B. 处于发展黄金时期C. 受世界市场影响大D. 制造水平整体偏低 8.1961年8月,湖南某县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又称《农业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六十条》),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土地、劳力、耕牛、农具固定到生产队。
9月,县内农村公共食堂全部解散。
这项政策在当时A. 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B. 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C.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D. 调整了农村所有制成分9.江平等著的《罗马法基础》指出:罗马法律之所以能够为后世大为称道,奥秘在于“人类的共同理性使得古罗马人在创制法律的活动中能够把握一种永恒的价值尺度”,即“它寓在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价值标准”。
因而,“研究罗马法的根本目的应是寻求认识的一般价值标准”。
作者意在强调A. 研究罗马法的根本目的B. 立法应符合人类的理性C. 罗马法追求自然法精神D. 罗马法维护统治者利益10.雨果说莎士比亚“这种天才的降临,使得艺术、科学、哲学或者整个社会焕然一新”,他的光辉“照耀着全人类,从时代的这一个尽头到那一个尽头”。
由此可知,莎士比亚A. 理性主义灵魂改变人类的命运B. 代表着英国文学艺术最高成就C. 倡导的人文精神影响整个世界D. 显示工业时代人定胜天的豪情11.美国政治家杰斐逊说,(我们的议员也不应当)由于自己不想滥用这些不受限制的权力,就断言它们决不会被滥用。
……把狼拒之于羊栏门外,要比狼进了羊栏再去拔它的牙和爪为好。
为此,美国A. 实行邦联制,加强地方与中央的抗衡B. 实行总统制,赋于其行政军事等大权C. 实行分权制,通过制衡约束各方权力D. 实行选举制,用人民的选举制约政府12.丘吉尔说:英国在任何时候(在欧洲)都“必须(一如既往地)反对一个最强大的国家或者几个国家联合起来的政治上的独裁”。
他还说:“在我们看来,一个更富足的、更加自由的、更加满足我们的欧洲共同体只会带来好处和希望。
但是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梦想和我们自己的任务。
我们同欧洲在一起,但不失去自己的利益。
”材料反映战后英国A. 政策意在阻止霸权出现B. 非常矛盾的岛国心态C. 根深蒂固的帝国情结D. 继续采取大陆均势政策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3.科技创新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一书中引用贝罗克的计算数据材料二下图为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比例表(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1750—1900年间中国和西方国家制造业变化的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850年以来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的特点,据此分析导致其演变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和信息,谈谈你的认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
其正面价值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注重道德修养,比较重视人际之间的温情,成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其负面价值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修身养性和排外心理等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
社会结构专制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
其……——以上摘自张岱年、方克立著《中国文化概论》运用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对照第一段下划线部分的内容及其结构特点,对第二段省略部分的观点进行仿写补充,并就拟写观点进行例证说明。
(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创办于1923年的美国《时代》周刊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内容广泛,对国际问题发表主张和对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
有世界“史库”之称。
《时代》从创刊起,就非常关注中国的发展变化。
下图从左至右,分别为图一、二、三。
图一:1979年1月1日的期刊封面,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
标题: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图二:1984年4月30日的期刊封面。
标题:中国的新面孔,里根将会看到什么?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手里拿着可口可乐,面露微笑,很直白地表现了中国正在开放,人们将要开始新的生活的景象。
当然这也是对里根总统访华的一篇报道。
图三:2017年11月13日的期刊封面。
除美国本土版外,杂志封面都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写上“中国赢了”!(Chinawon)。
这是《时代》周刊封面第一次出现两种语言。
在内文《中国经济是如何赢得未来的》一文中,作者布雷默指出: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具实力的国家,而美国则落居第二。
(1)依据所学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合理解读。
(2)上述材料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请你为这个主题拟定一个合适的标题。
16.【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38年美国官员们“对中日战争看法开始转变,认为这场冲突不能被看作中日两国间事件”。
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从6月起就致力于对华贷款,他一再向罗斯福说明:美国只需一艘战列舰代价,就可维持中国抗战;如果中国停止抗战,美国就需用更多的钱建设海军。
而且,目前只有苏联大规模援助中国,这有利于共产主义的发展与苏联对中国的控制。
此外向中国提供贷款,让中国购买美国汽车与石油,这有利于美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罗斯福最终于1938年11月30日批准了对中国2500万美元桐油贷款。
在美国影响下,英国也宣布对华贷款50万英镑,随后又决定贷款500万英镑。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批准向中国提供贷款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罗斯福批准向中国提供贷款的影响。
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班超(32—102),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名将、外交家。
父亲班彪,哥哥班固。
自幼博览群书,能说善辩,胸怀大志。
他听到匈奴不断地侵扰边疆,掠夺居民和牲口,就扔了笔,叹息着说:“大丈夫应当像张骞那样到塞外去立功封侯,怎么能老死在书房里呢。
”公元73年,大将军窦固出兵攻打匈奴。
为了实现自己报国的志向,班超到他手下担任了代理司马(参谋),虽然是个很小的官,但却是班超文墨生涯转向军旅生活的第一步。
窦固为了更好地抵抗匈奴,想采用汉武帝时的办法,派人联络西域各国来共同对付匈奴。
因为班超的才干,他被派为使者前往西域,展露自己的才华。
他设计攻杀了匈奴派驻在鄯善、于阗的使者,废去龟兹派遣的疏勒王。
在东汉政府的援助下,联合当地力量,先后击败莎车、龟兹等地的贵族叛乱,并击退月氏的入侵。
公元91年,任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他先后在西域地区活动共三十一年。
——孙丰年《榜评历史魅力人物》(1)根据材料,指出班超投笔从戎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班超出使西域的意义。
2018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试卷历史(七)答案1.D【解析】“宗法贵族君主政体”即一方面受贵族权力限制,另一方面又是君主制,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宗法贵族君主政体而非分封制下的王位世袭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夏商周时期不是君主专制,秦朝才开始君主专制,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夏商周时期不是中央集权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D【解析】“伯父母、叔父母、姑父母、舅父母、姨父母”等辈分体现的是一种血缘关系,反映的是伦理关系,所以属于中国与西方文化差异的是伦理性而非人文性、等级性、道德性等选项,所以本题只有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3.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工匠制度,体现了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是非常严格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主要反映出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非常严格而非政府注重保护传统的手工业技艺,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工匠制而非世袭制,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主旨是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非常严格而非严格限制私立学校发展,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4.C【解析】宋代儒学和先秦儒学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宋代儒学的复兴并非“直接”从先秦儒学中汲取营养,也未将《五经》排除出儒学经典,选项A、B均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是使《四书章句集注》发展为儒学经典,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