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牛顿运动定律 2

合集下载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时需注意:
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质点的运动, 且只适用于惯性系。
牛顿第二定律所表示的合外力F与加速 度a之间的关系是瞬时对应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体现力的叠加原理。
牛顿运动定律 1.2 牛顿第二定律
以 p 表示质量为 m 的物体以速度 v 运动时的动量,则动量也是矢量,其定义式为 p mv 以 F 表示作用在物体(质点)上的力,则牛顿第二定律用数学公式表达为 F dp d(mv)
由于物体具有惯性,所以要使其运动状 态发生变化,必须有其他物体对它作用。
牛顿运动定律 1.2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的变化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其方向为合外力作用的方向。
牛顿将“运动”一词定义为物体 (应理解为质点)的质量和速度的乘 积,我们将这一乘积称为物体的动量。
p 表示质量为 m 的物体以速度 v 运动时的动量 动量也是矢量,其定义式为
大学物理
dt dt
当物体在低速(即运动速度 v 光速)情况下运动时,物体的质量可以认为是不依赖于速度的常量, 于是 F ma m dv dt
牛顿运动定律 1.2 牛顿第二定律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质点的运动,且只适用于惯性系。定律中的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称为 惯性质量。 (2)牛顿第二定律所表示的合外力 F 与加速度 a 之间的关系是瞬时对应关系。当某时刻物体受外力时,该 时刻物体就具有加速度;但外力一旦消失,加速度就变为零。这说明,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牛顿第二定律体现力的叠加原理,即当几个外力同时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合外力 F 所产生的加速度 a, 等于每个外力单独作用时所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大学物理
牛顿运动定律 1.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上课用)

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上课用)

F
a FT 8m/ s2 m2
G2
再分析m1m2整体受力情况:
FN m2m1 F
F =(m1+m2)a=24N
G
求解简单的连接体问题的方法:
-------整体隔离法 1、已知外力求内力:
先用整体法求加速度, 再用隔离法求内力
2、已知内力求外力: 先用隔离法求加速度, 再用整体法求外力
例与练
1、如图所示,质量为2kg 的m1和质量为1kg 的m2 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面,m1 与m2、m1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3,现用水平拉力F 拉m1,使m1 和m2一起沿水平面运动,要使m1 和 m2之间没有相对滑动,水平拉力F最大为多大?
问题2:由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受力情况
例2.一个滑雪的人,质量m = 75kg,以v0 = 2m/s的初速
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θ= 30o,在 t = 5s 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x = 60m,求滑雪人受到的阻力 (包括摩擦和空气阻力)。
思路: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 应先求出加速度a,再利用 牛顿第二定律F合=ma求滑 雪人受到的阻力。
(1643-1727)
知识准备
一、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所受到的作用 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方向 跟作用力方向相同。
2、公式: F=ma
二、运动学常用公式
速度公式 :v = vo+at
位移公式:x= vot +
1
2 at2
导出公式:v 2- vo 2 =2ax
问题1:由受力情况求解运动情况
解:开始水平力作用时对物体受
力分析如图,
Ff
水平 F f方 M 1 .向 .a ...1 ( ) .: .....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

Fi 0
( 静力学基本方程 )
二. 牛顿第二定律
某时刻质点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正比与该时刻作用在质点上
所有力的合力。
Fi
d(mv) dt
Fi
k
d(mv) dt
取适当的单位,使 k =1 ,则有
Fi
d(mv) dt
dmv dt
m
dv dt
当物体的质量不随时间变化时
Fi
m
dv dt
ma
• 直角坐标系下为
例 一柔软绳长 l ,线密度 ρ,一端着地开始自由下落.
求 下落到任意长度 y 时刻,给地面的压力为多少?
解 在竖直向上方向建坐标,地面为原点(如图).
取整个绳为研究对象 设压力为 N
N gl dp p p yv
y
dt
N gl d( yv) dy v gt
dt dt
y
l
d( yv) dyv dv y v 2 yg dt dt dt
• 同时性 —— 相互作用之间是相互依存,同生同灭。
讨论
第三定律是关于力的定律,它适用于接触力。对于非接触的 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由于其相互作用以有限速度传播, 存在延迟效应。
§2.2 力学中常见的几种力
一. 万有引力
质量为 m1、m2 ,相距为 r 的 两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m1
F12
r r0
l
λΔ lg
T (l)
T
N
f2
四. 摩擦力
1. 静摩擦力 当两相互接触的物体彼此之间保持相对静止,且沿接触面有 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之间会产生一对阻止上述运动趋 势的力,称为静摩擦力。
说明
静摩擦力的大小随引起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而变化。最大 静摩擦力为 fmax=µ0 N ( µ0 为最大静摩擦系数,N 为正压力) 2. 滑动摩擦力 两物体相互接触,并有相对滑动时,在两物体接触处出现 的相互作用的摩擦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教学大纲_大学物理(理工科48学时第一学期)_大物AI

教学大纲_大学物理(理工科48学时第一学期)_大物AI

大学物理(工科类)(College Physics)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到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

它是自然科学和许多工程技术的基础。

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所涉及的经典物理、近代物理和物理学在科学技术上应用的初步知识都是一个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

因此,大学物理课是工科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

工科类各专业开设大学物理课的作用,一方面在于为学生较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另一方面在于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这些在开阔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提高人才素质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好大学物理课不仅对学生的在校学习十分重要,而且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农林教育面向21世纪本科物理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及“2007年华南农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编写的。

本大纲计划学时数为48学时。

大纲中带*号的部分为选讲内容,或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

由于本课程将广泛使用高等数学,因此,应安排在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并具备初步应用的能力。

2.使学生对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中的基本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有比较完整和清楚的认识,构建较为宽广的知识结构。

3.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定量化研究能力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科学素质。

4.使学生了解物理学原理、方法和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在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意与现代科学发展接轨,与工程技术相结合。

理论力学教材

理论力学教材

理论力学教材
引言
理论力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基础之一,它研究的是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理论力学不仅对于理解自然界的运动现象至关重要,而且在工程学、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教材旨在系统介绍理论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方法,帮助学习者掌握理论力学的核心概念和解题技巧。

1. 动力学
1.1 牛顿运动定律 1.2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3 质点的运动方程 1.4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1.5 动能和动能守恒定律
2. 静力学
2.1 平衡条件和牛顿定律 2.2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3 斜面和倾斜平面上的静力学问题 2.4 弹簧和弹性力的性质
3. 振动
3.1 单自由度振动系统 3.2 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 3.3 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的解法 3.4 振动的能量和功
4. 刚体力学
4.1 刚体的运动和平衡条件 4.2 转动惯量和角动量 4.3 角动量守恒和角动量定理 4.4 陀螺的运动和稳定性
5. 运动学
5.1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5.2 圆周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 5.3 匀加速直线运动和投射运动 5.4 相对运动和相对速度
6. 力学中的数学方法
6.1 矢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 6.2 坐标系和坐标变换 6.3 微分和微分方程 6.4 积分和积分方程
结论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读者将深入理解理论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方法,掌握解决力学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理论力学作为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不仅对于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希望本教材能够帮助读者打好理论力学的基础,为深入研究相关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物理公式汇总 (完整版)

大学物理公式汇总 (完整版)

大学物理公式汇总目录1力学31.1运动学 (3)1.2牛顿运动定律 (3)1.3动量和冲量 (3)1.4力的合成与分解 (4)1.5摩擦力 (4)1.6重力 (4)1.7弹力 (4)2功和能52.1功 (5)2.2功率 (5)2.3动能 (5)2.4重力势能 (5)2.5弹性势能 (5)2.6机械能守恒定律 (5)3转动动力学63.1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6)3.2转动惯量 (6)3.3转动动能 (6)3.4转动定律 (6)3.5角动量 (6)3.6角动量守恒定律 (6)4流体力学74.1流体静力学 (7)4.2流体动力学 (7)5热力学75.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7)5.2热力学第一定律 (7)5.3热力学第二定律 (7)5.4卡诺循环 (8)6电磁学86.1静电场 (8)6.2恒定电流 (8)6.3磁场 (8)6.4电磁感应 (9)7光学9 8现代物理基础98.1狭义相对论 (9)8.2量子力学 (10)9原子物理与核物理109.1原子模型 (10)9.2核反应 (10)1力学1.1运动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v=dxdt(1.1)速度v是位移x对时间t的导数。

a=dvdt=d2xdt2(1.2)加速度a是速度v对时间t的导数,等于位移x的二阶导数。

1.2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ìF=mìa(1.3)物体的加速度ìa与作用力ìF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三定律ìF作用=−ìF反作用(1.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3动量和冲量动量ìp=mìv(1.5)动量ìp是物体的质量m与速度ìv的乘积。

冲量ìJ=∫ìF dt(1.6)冲量ìJ是力ìF对时间t的积分。

高二物理练习册及答案

高二物理练习册及答案

高二物理练习册及答案### 高二物理练习册及答案#### 第一章力学基础1.1 力的概念与性质- 练习题1:描述力的三要素,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

- 答案: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例如,当我们推门时,施加的力大小决定了门的开启程度,方向决定了门的开启方向,作用点则影响门的受力情况。

- 练习题2:解释牛顿第三定律,并给出一个实验验证方法。

- 答案: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验证方法可以是使用弹簧秤测量两个人相互推时的力。

1.2 牛顿运动定律- 练习题3:使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为什么汽车在加速时乘客会向后倾斜。

- 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 ma \)。

当汽车加速时,乘客的脚受到向前的力,但上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因此相对于脚向后倾斜。

- 练习题4:计算在无摩擦的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受到10N的水平拉力时的加速度。

- 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a = \frac{F}{m} =\frac{10N}{5kg} = 2m/s^2 \)。

#### 第二章功与能2.1 功的概念- 练习题5:计算一个力做功的大小,已知力的大小为20N,位移为5m,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为30°。

- 答案:做功的大小为 \( W = F \cdot d \cdot \cos(\theta) =20N \cdot 5m \cdot \cos(30°) = 100Nm \cdot 0.866 = 86.6J \)。

2.2 能量守恒定律- 练习题6:解释为什么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一个封闭系统的总能量是守恒的。

- 答案:能量守恒定律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因此,总能量保持不变。

#### 第三章动力学3.1 动量守恒定律- 练习题7:在一个无外力作用的系统中,两个物体发生碰撞后,动量守恒。

高中物理重难点及高考题解 牛顿运动定律

高中物理重难点及高考题解 牛顿运动定律

高中物理重难点及高考题解牛顿运动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宇宙中一切物体(或物质)的存在形式,即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处于静止状态,并且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同时牛顿第一定律也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2.惯性(1)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物体均具有惯性。

(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质量越大,惯性也就越大。

【难点突破】惯性是物体最基本的属性。

表现为:当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物体运动状态不改变;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惯性表现为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例题】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小瓶内有水,其中有一气泡。

当瓶从静止状态突然向右运动时,小气泡在瓶内将向何方运动?(1)甲同学认为:在瓶内的小气泡由于惯性将向左运动,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并说明理由。

(2)乙同学认为:瓶中的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相对于瓶子来说向左运动,而瓶中的气泡就向右移动,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分析】【题解】【答案】二.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1.牛顿第二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物体的加速度跟它受到的合外力及物体本身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其数学表达式为a ∝mF 式中各物理量取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后可以写为F 合=ma(2)牛顿第二定律反映了合外力的方向决定加速度的方向,而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一致,所以速度改变量的方向也就决定于合外力的方向。

(3)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会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物体最终表现出来的加速度是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由此可以提供计算物体加速度的两条途径,即可以先求合外力,再求合外力产生的加速度;可以先求所有外力产生的加速度,再求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

高中全部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全部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全部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力学1.1 运动的描述1.1.1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1.2 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的计算公式1.1.3 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和计算1.1.4 直线运动图像的绘制1.1.5 二维运动的描述和计算1.2 牛顿运动定律1.2.1 牛顿第一定律1.2.2 牛顿第二定律1.2.3 牛顿第三定律1.2.4 物体的运动和力的关系1.2.5 弹力、摩擦力、重力的性质和计算1.3 动能和动能定理1.3.1 动能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3.2 动能定理的概念和计算1.3.3 动能定理的应用1.4 势能和势能定理1.4.1 势能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4.2 势能定理的概念和计算1.4.3 势能定理的应用1.4.4 弹簧弹力的势能和应用1.5 力的做功和功1.5.1 力的做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5.2 功率的定义和计算1.5.3 功的计算和应用1.5.4 功的加减法第二章:热学与物态变化2.1 物态变化和热量2.1.1 基本概念:凝固、熔化、气化、凝华2.1.2 物态变化的热量计算2.1.3 变态物质的能量转化2.1.4 水的异常膨胀2.2 热力学定律2.2.1 热平衡和热传导2.2.2 火焰的构成和燃烧过程2.2.3 热的传播和传热的应用2.2.4 热功当量和物质内能的计算第三章:波动3.1 机械波3.1.1 波的概念3.1.2 机械波的特点和参数3.1.3 立体波和平面波的传播3.1.4 波的叠加和干涉3.1.5 波的频率和波长的计算3.2 声波3.2.1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3.2.2 声波和噪声的特点3.2.3 声速的测量和计算3.2.4 声的反射、折射和衍射3.2.5 声的共振和声音的应用3.3 光波3.3.1 光的特点:直线传播、波粒二象性3.3.2 光的波动理论和光的波动模型3.3.3 光的反射、折射和衍射3.3.4 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第四章:电学4.1 电荷和电场4.1.1 电荷的带电特点4.1.2 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4.1.3 电场的产生和描述4.1.4 电场的强度和公式计算4.1.5 电势差和电势能的概念和计算4.2 电流和电路4.2.1 电流的定义和计算4.2.2 电阻和电阻率4.2.3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4.2.4 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4.2.5 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4.2.6 电源和电路的能量转化4.3 磁场和电磁感应4.3.1 磁场的产生和描述4.3.2 磁感线和磁场的强度计算4.3.3 洛伦兹力和安培环路定理4.3.4 电流产生磁场和磁能4.3.5 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4.4 电磁波和电磁谱4.4.1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4.4.2 电磁谱的组成和特点4.4.3 电磁波的应用和危害第五章:光学5.1 光的传播和折射5.1.1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速5.1.2 折射定律和绝对折射定律5.1.3 透镜的成像和应用5.2 光的成像和透镜5.2.1 成像规律和公式计算5.2.2 成像的特点和应用5.2.3 透镜的种类和功能5.3 光的干涉和衍射5.3.1 光的干涉现象5.3.2 干涉条纹的间距计算5.3.3 光的衍射现象5.3.4 衍射格的规律和应用5.4 光的偏振和波粒二象性5.4.1 光的偏振现象5.4.2 光的波粒二象性5.4.3 光的量子论和光的粒子性第六章:原子与分子6.1 原子结构和粒子模型6.1.1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6.1.2 原子的构建和粒子模型6.1.3 原子的尺度和电子云6.1.4 原子的质谱和元素周期表6.2 电子和核的结构6.2.1 电子的波粒二象性6.2.2 原子核的结构和尺度6.2.3 原子核的组成和放射性6.2.4 放射性的装置和应用6.3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6.3.1 分子的结构和形状6.3.2 化学键的类型和特点6.3.3 成键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6.3.4 分子的种类和性质第七章:一维运动7.1 平抛运动7.1.1 平抛运动的概念和参数7.1.2 平抛运动的计算和规律7.1.3 平抛运动的应用7.2 圆周运动7.2.1 圆周运动的概念和参数7.2.2 圆周运动的计算和规律7.2.3 圆周运动的应用7.3 万有引力7.3.1 万有引力的概念和公式7.3.2 行星运动和人造卫星的动力学7.3.3 引力场和引力的关系第八章:流体力学8.1 流体的性质和参数8.1.1 流体的密度、压强、密度和速度的关系8.1.2 流体的连贯和牛顿流体力学定律8.2 流体的运动和压强计算8.2.1 流体的运动和速度计算8.2.2 流体的压强和流速计算8.3 流体的压力和浮力8.3.1 流体的压力和压力计算8.3.2 流体的浮力和浮力计算8.3.3 流体的应用和压力控制总结:以上就是高中物理的全部知识点总结,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力学、热学、波动、电学、光学、原子与分子、一维运动和流体力学等多个领域,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大学物理通用教程热学(刘玉鑫著)课后答案

大学物理通用教程热学(刘玉鑫著)课后答案

大学物理通用教程热学(刘玉鑫著)课后答案大学物理通用教程热学(刘玉鑫著)课后答案刘玉鑫的《大学物理通用教程热学》适合于理、工、农、医和师范院系使用。

以下是为大家搜集的大学物理通用教程热学(刘玉鑫著),希望能对你有帮助!点击此处阅读大学物理通用教程热学(刘玉鑫著)课后答案《大学物理通用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物理通用教程:力学(第2版)》内容简介:全套教程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和《习题指导》。

《力学》一书包括质点运动学、牛顿力学基本定律、动量定理、机械能定理、角动量定理、质心力学定理、刚体力学、振动、波动、流体力学和哈密顿原理,共计十一章,并配有181道习题。

《大学物理通用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物理通用教程:力学(第2版)》以力学基本规律和概念、典型现象和应用为主体内容,同时注重知识的扩展和适度的深化,包括学科发展前沿评介、某些历史背景和注记,以及对学生在学习上的指导。

崇尚结构、承袭传统、力求平实、注重扩展是《大学物理通用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物理通用教程:力学(第2版)》的特色。

这是一本通用教程,大体上与讲授36课时相匹配,适合于理、工、农、医和师范院系使用。

力学引言第1章质点运动学1.1时间与空间1.2物体的点模型1.3位置矢量与轨道方程1.4速度矢量1.5加速度矢量1.6运动学中的逆问题1.7角速度1.8极坐标系与自然坐标系习题第2章牛顿力学的基本定律2.1牛顿以前的力学2.2牛顿运动定律2.3几种常见的力2.4万有引力定律2.5力学相对性原理与伽利略变换 2.6惯性系与非惯性系惯性力习题第3章动量变化定理与动量守恒 3.0概述3.1质点动量变化定理3.2质点组动量变化定理3.3动量守恒律3.4火箭推进速度习题第4章动能与势能——机械能变化定理与机械能守恒4.1质点动能变化定理4.2保守力的功4.3保守力场中的势能4.4机械能变化定理与机械能守恒4.5三种宇宙速度4.6两体碰撞习题第5章角动量变化定理与角动量守恒5.1角动量与力矩5.2质点组角动量变化定理5.3有心运动习题第6章质心力学定理6.0概述6.1质心动量定理6.2质心动能定理6.3质心角动量定理6.4有心运动方程与约化质量习题第7章刚体力学7.1刚体运动学7.2定轴转动惯量7.3定轴转动定理与动能定理 7.4一组刚体力学的典型题目 7.5快速重陀螺的旋进习题第8章振动8.1振动的描述8.2弹性系统的自由振动8.3多自由度弹性系统8.4弹性系统的阻尼运动8.5简谐量的保守性与对应表示8.6弹性系统的受迫振动与共振8.7自激振动8.8非线性振动与混沌8.9振动的合成习题第9章波动9.1波与波函数9.2波动方程9.3弹性体的应变与应力9.4介质中的波速9.5波场中的能量与能流9.6波的叠加和驻波9.7多普勒效应与激波9.8介质色散波包群速与波包展宽9.9孤立波与非线性波动习题第10章流体力学10.1流体的宏观物性10.2理想流体的定常流动伯努利方程 10.3黏性流体的运动10.4物体在黏性流体中的运动10.5湍流与雷诺数习题第11章哈密顿原理11.0概述11.1力学系统的约束与广义坐标11.2哈密顿原理11.3哈密顿原理与拉格朗日方程11.4哈密顿原理与哈密顿正则方程习题附录物理常量保留单位习题答案1.大学物理学第二版上册(黄祝明著)课后答案2.大学物理简明教程吕金钟著课后答案3.大学物理课后答案。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

第章(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一、基础知识点扫描: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这个定律有两层含义:(1)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用力来维持。

(2)要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即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改变,必须施加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个定律理解如下:(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永远不会抵消(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4一定是同性质的力大小关系二、夯实基础: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B.物体只有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C.物体的运动速度大时惯性大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3、在一艘匀速向北行驶的轮船甲板上,一运动员做立定跳远,若向各个方向都用相同的力,则()A.向北跳最远B.向南跳最远C.向东向西跳一样远,但没有向南跳远D.无论向哪个方向都一样远4、某人用力推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使小车开始运动,此后改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维持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A.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C.力是使物体速度发生改变的原因D.力是使物体惯性改变的原因5、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物体F,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上面成水平,水平面上放一光滑小球m,劈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Array B.竖直向下的直线C.无规则的曲线D.抛物线6、汽车拉着拖车在水平道路上沿直线加速行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A.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拉汽车的力B.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拉汽车的力C.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受到的阻力D.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受到的阻力7、跳高运动员从地面上跳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B.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C.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D.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等于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8、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9、人走路时,人和地球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数有A.一对B.二对C.三对D.四对10、物体静止在斜面上,以下几种分析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反作用力是重力沿斜面的分力B.物体所受重力沿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C.物体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就是斜面对它的静摩擦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的合力D.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第四章(2) 牛顿第二定律一、基础知识点扫描:1.定律的表述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力的方向相同,即F =ma (其中的F 和m 、a 必须相对应)2.对定律的理解: (1)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在每个瞬时都有大小、方向上的对应关系(2)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始终一致. 若F 为物体受的合外力,那么a 表示物体的实际加速度;若F 为物体受的某一个方向上的所有力的合力,那么a 表示物体在该方向上的分加速度;若F 为物体受的若干力中的某一个力,那么a 仅表示该力产生的加速度,不是物体的实际加速度。

质点力学2

质点力学2

度多大?
ω m1
m1 N1
fμ1
T
m2
N2
T m1
fμ2
f惯
m1g
m2g
m1惯性系中, m2非惯性系 m1: 水平: T-m1gμ=0 ;
m2: 水平: m2ω2l –T- m2gμ =0 ;
(m1 m2 )g
m2l
m1 N1
fμ1
T
m1g
N2
T m1
fμ2
f惯
m2g
(3) 科里奥利力
圆盘光滑,质点质量为m,绳长
为r,质点速率v,绳中张力F
v r v
v
O
F m v2 m (r v)2 m2r 2mv m v2
r
r
r
F m2r 2mv m v2
r
2mv 为科里奥利力
一般来说, 科里奥利力Fc
FC 2m v
北半球运动物体受科里奥利力方向指 向运动方向的右侧,因此,北半球 河流右岸冲刷严重。
力 f = -kx,方向总是与形变的方向相反。
摩擦力:物体运动时,由于接触面粗糙而受到的
阻碍运动的力。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大小
分别为 fk= kN 及 fsmax=sN。
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朴素的愿望,世界是统一的, 各种基本相互作用应该有统一的起源。
基本的自然力
万有引力:
f
Gm1m2 r2
G=6.6710-11Nm2/kgF

M: a1, m:a2
F Mg
f
a2
Y’
mg O’ X’
方法1 惯性系中 M: 水平方向: -a1;
竖直方向: 0
NY
a1
O
X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三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 第2讲 连接体问题(含解析)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三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 第2讲 连接体问题(含解析)

第2讲连接体问题1 连接体的定义及分类(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以某种方式连接在一起运动,这样的物体系统就是连接体。

(2)根据两物体之间相互连接的媒介不同,常见的连接体可以分为三大类。

①绳(杆)连接:两个物体通过轻绳或轻杆的作用连接在一起;②弹簧连接:两个物体通过弹簧的作用连接在一起;③接触连接:两个物体通过接触面的弹力或摩擦力的作用连接在一起。

(3)连接体的运动特点①轻绳——轻绳在伸直状态下,两端的连接体沿绳方向的速度总是相等的。

②轻杆——轻杆平动时,连接体具有相同的平动速度;轻杆转动时,连接体具有相同的角速度,而杆上各点的线速度与转动半径成正比。

③轻弹簧——在弹簧发生形变的过程中,两端连接体的速率不一定相等;在弹簧形变最大时,两端连接体的速率相等。

【易错警示】(1)“轻”——质量和重力均不计。

(2)在任何情况下,绳中张力的大小相等,绳、杆和弹簧两端受到的弹力大小也相等。

1.1(2018衡水中学高三10月考试)如图所示,质量为m0、倾角为θ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放在斜面上,轻推一下小物块后,它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

若给小物块持续施加沿斜面向下的恒力F,斜面体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施加恒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的加速度为B.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m0)g+F sin θC.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D.斜面体对小物块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变化【答案】A1.2(2019福建福州三十四中检测)如图所示,材料相同的P、Q两物块通过轻绳相连,并在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轻绳与拉力F的方向均平行于斜面。

当拉力F一定时,Q受到绳的拉力()。

A.与斜面倾角θ有关B.与动摩擦因数有关C.与系统运动状态有关D.仅与两物块质量有关【答案】D2 连接体的平衡(1)关于研究对象的选取①单个物体:将物体受到的各个力的作用点全部画到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高考物理复习讲义(精品)带练习解析

高考物理复习讲义(精品)带练习解析

接,两侧用细绳固定于墙壁。开始时 a 、b 均静止,弹簧
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 a 所受摩擦力 fa 0 ,
b 所受摩擦力 fb 0 。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A. fa 大小不变
B. fa 方向改变
C. fb 仍然为零
D. fb 方向向右

【答案】AD
4 第六级(上)·第 1 讲·教师版
约为
A. g
B. 2g
C. 3g D. 4g
【答案】B
【例 12】
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 v1 运行,初速
度为 v2 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 A 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
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 v t 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 v2 v1 ,
能到达 B 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 t 。(已知 cos 37 0.8 ,sin 37 0.6 ,取 g 10m/s2 ) 【答案】⑴ 0.5;⑵ 1.03s
【例 18】
如图所示,在高出水平地面 h 1.8m 的光滑平台上放置一质量
M 2kg 、由两种不同材料连接成一体的薄
板 A ,其右段长度 l1 0.2m 且表面光滑,左 段表面粗糙。在 A 最右端放有可视为质点的 物块 B ,其质量 m 1kg ,B 与 A 左段间动摩
2.受力分析 ⑴ 明确研究对象 把要研究的物体从周围环境中隔离出来。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 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⑵ 按顺序找力 通常先分析主动力,后分析被动力。对于难以确定某力是否存在的情况,可根据假设法或物体 的运动状态作出判断。注意两点:正确区分内力与外力;只分析性质力,不画效果力。 ⑶ 受力分析完后检查是否正确 ①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②物体的受力情况要与运动情况相符。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解题步骤讲解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解题步骤讲解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解题步骤讲解(明确研究对象。

可以以某一个物体为对象,也可以以几个物体组成的质点组为对象。

设每个质点的质量为mi,对应的加速度为ai,则有:F合=m1a1+m2a2+m3a3+……+mnan对此结论的证明:分别以质点组中的每个物体为研究对象用牛顿第二定律:∑F1=m1a1,∑F2=m2a2,……∑Fn=mnan,将以上各式等号左、右分别相加,左边所有力中,凡属于系统内力的,总是成对出现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其矢量和必为零,所以最后得到的是该质点组所受的所有外力之和,即合外力F合。

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同时还应该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包括速度、加速度),并把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在受力图旁边画出来。

若研究对象在不共线的两个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一般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解题;若研究对象在不共线的三个以上的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一般用正交分解法解题(注意灵活选取坐标轴的方向,既可以分解力,也可以分解加速度)。

当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的不同阶段受力情况有变化时,必须分阶段进行受力分析,分阶段列方程求解。

另外解题中要注意临界条件的分析。

凡是题目中出现“刚好”、“恰好”等字样的,往往要利用临界条件。

所谓“临界”,就是物体处于两种不同的状态之间,可以认为它同时具有两种状态下的所有性质。

在列方程时,要充分利用这种两重性。

环球物理功能介绍我们每天与您分享:物理教学的艺术,物理学习的方法,物理兴趣的培养,物理达人的塑造,物理学霸的成功之路!激励人生,哲理故事,分享智慧,名人格言,传播正能量!!方法简介图像法是根据题意把抽像复杂的物理过程有针对性地表示成物理图像,将物理量间的代数关系转变为几何关系,运用图像直观、形像、简明的特点,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由此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高中物理学习中涉及大量的图像问题,运用图像解题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在运用图像解题的过程中,如果能分析有关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抓住图像的斜率、截距、交点、面积、临界点等几个要点,常常就可以方便、简明、快捷地解题.把握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在v-t图像中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在s-t图像中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在U-I图像中斜率表示电学元件的电阻,不同的物理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不同.抓住截距的隐含条件图像中图线与纵、横轴的截距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常常是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例1、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根据得出的一组数据作出U-I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得出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 V,内电阻r=_______Ω.【解析】电源的U-I图像是经常碰到的,由图线与纵轴的截距容易得出电动势E=1.5 V,图线与横轴的截距0.6 A是路端电压为0.80伏特时的电流,(学生在这里常犯的错误是把图线与横轴的截距0.6 A 当作短路电流,而得出r=E/I短=2.5Ω的错误结论.)故电源的内阻为:r=△U/△I=1.2Ω挖掘交点的潜在含意一般物理图像的交点都有潜在的物理含意,解题中往往又是一个重要的条件,需要我们多加关注.如:两个物体的位移图像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相遇”.例2、A、B两汽车站相距60 km,从A站每隔10 min向B站开出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为60 km/h.(1)如果在A站第一辆汽车开出时,B站也有一辆汽车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开往A站,问B站汽车在行驶途中能遇到几辆从A站开出的汽车?(2)如果B站汽车与A站另一辆汽车同时开出,要使B站汽车在途中遇到从A站开出的车数最多,那么B站汽车至少应在A站第一辆车开出多长时间后出发(即应与A站第几辆车同时开出)?最多在途中能遇到几辆车?(3)如果B站汽车与A站汽车不同时开出,那么B站汽车在行驶途中又最多能遇到几辆车?【解析】依题意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分别从A、B站由不同时刻开出的汽车做匀速运动的s一t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一目了然地看出:(1)当B站汽车与A站第一辆汽车同时相向开出时,B站汽车的s一t图线CD与A站汽车的s-t图线有6个交点(不包括在t轴上的交点),这表明B站汽车在途中(不包括在站上)能遇到6辆从A站开出的汽车.(2)要使B站汽车在途中遇到的车最多,它至少应在A站第一辆车开出50 min后出发,即应与A站第6辆车同时开出此时对应B站汽车的s—t图线MN与A站汽车的s一t图线共有11个交点(不包括t轴上的交点),所以B站汽车在途中(不包括在站上)最多能遇到1l辆从A站开出的车.(3)如果B站汽车与A 站汽车不同时开出,则B站汽车的s-t图线(如图中的直线PQ)与A站汽车的s-t图线最多可有12个交点,所以B站汽车在途中最多能遇到12辆车.明确面积的物理意义利用图像的面积所代表的物理意义解题,往往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常和斜率的物理意义结合起来,其中v一t图像中图线下的面积代表质点运动的位移是最基本也是运用得最多的.例4、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现以水平恒力甲推这一物体,作用一段时间后,换成相反方向的水平恒力乙推这一物体.当恒力乙作用时间与恒力甲作用时间相同时,物体恰好回到原处,此时物体的动能为32 J.则在整个过程中,恒力甲做功等于多少?恒力乙做功等于多少?【解析】这是一道较好的力学综合题,涉及运动、力、功能关系的问题.粗看物理情景并不复杂,但题意直接给的条件不多,只能深挖题中隐含的条件.下图表达出了整个物理过程,可以从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图像等多个角度解出,应用图像方法,简单、直观.作出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a所示),位移为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夹的面积,依题意,总位移为零,即△0AE的面积与△EBC面积相等,由几何知识可知△ADC的面积与△ADB面积相等,故△0AB的面积与△DCB面积相等(如图b所示).寻找图中的临界条件物理问题常涉及到许多临界状态,其临界条件常反映在图中,寻找图中的临界条件,可以使物理情景变得清晰.例5、从地面上以初速度2v0竖直上抛一物体A,相隔△t时间后又以初速度v0从地面上竖直上抛另一物体B,要使A、B能在空中相遇,则△t应满足什么条件?【解析】在同一坐标系中作两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的s-t图像,如图.要A、B在空中相遇,必须使两者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相等,即要求A、B图线必须相交,据此可从△t应满足的条件为:2v0/g<△t<4v0/g通过以上讨论可以看到,图像的内涵丰富,综合性比较强,而表达却非常简明,是物理学习中数、形、意的完美统一,体现着对物理问题的深刻理解.运用图像解题不仅仅是一种解题方法,也是一个感悟物理的简洁美的过程.把握图像的物理意义例6、如图所示,一宽40 cm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边长为20 cm的正方形导线框位于纸面内,以垂直于磁场边界的恒定速度v=20 cm/s通过磁场区域,在运动过程中,线框有一边始终与磁场区域的边界平行.取它刚进入磁场的时刻t=0,在下列图线中,正确反映感应电流随时问变化规律的是()【解析】可将切割磁感应线的导体等效为电源按闭合电路来考虑,也可以直接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按闭合电路来考虑.方法介绍等效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它是从事物的等同效果这一基本点出发的,它可以把复杂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转化为较为简单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来进行研究和处理,其目的是通过转换思维活动的作用对象来降低思维活动的难度,它也是物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用等效法研究问题时,并非指事物的各个方面效果都相同,而是强调某一方面的效果.因此一定要明确不同事物在什么条件、什么范围、什么方面等效.在中学物理中,我们通常可以把所遇到的等效分为:物理量等效、物理过程等效、物理模型等效等.物理量等效在高中物理中,小到等效劲度系数、合力与分力、合速度与分速度、总电阻与分电阻等;大到等效势能、等效场、矢量的合成与分解等,都涉及到物理量的等效.如果能将物理量等效观点应用到具体问题中去,可以使我们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变得更为简捷.例l.如图所示,ABCD为表示竖立放在场强为E=104V/m的水平匀强电场中的绝缘光滑轨道,其中轨道的BCD部分是半径为R的半圆环,轨道的水平部分与半圆环相切A为水平轨道的一点,而且把一质量m=100g、带电q=10-4C的小球,放在水平轨道的A点上面由静止开始被释放后,在轨道的内侧运动。

丹德林双球原理二级定律结论

丹德林双球原理二级定律结论

丹德林双球原理二级定律结论丹德林双球原理二级定律结论引言:丹德林双球原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它描述了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的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该原理由法国科学家丹德林在17世纪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力学和动力学等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丹德林双球原理的二级定律结论。

一、丹德林双球原理概述1.1 原理概念丹德林双球原理是指当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时,它们所受到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这个原理可以简洁地表示为“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

1.2 原理表达式根据丹德林双球原理,可以得到以下表达式:F₁₂ = -F₂₁其中,F₁₂表示物体1对物体2的作用力,F₂₁表示物体2对物体1的作用力。

这两个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共线。

二、二级定律结论2.1 定义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在丹德林双球原理的基础上,可以得出二级定律的结论: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2.2 表达式根据二级定律结论,可以得到以下表达式:F = ma其中,F表示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所受到的加速度。

这个表达式说明了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2.3 推导过程为了推导出二级定律结论,我们可以从牛顿第二定律出发,并应用丹德林双球原理。

假设有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1和物体2,在任意时刻t 下,它们所受到的合外力分别为F₁(t)和F₂(t),其质量分别为m₁和m₂。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₁(t) = m₁a₁(t)F₂(t) = m₂a₂(t)根据丹德林双球原理:F₁(t) = - F₂(t)m₁a₁(t) = - m₂a₂(t)将上述两个方程联立可得:m₁a₁(t) + m₂a₂(t) = 0整理得到:m₁a₁(t) = - m₂a₂(t)根据质量的定义,可以将上述方程改写为:F₁(t) = - F₂(t)ma = - ma₂(t)由于物体1和物体2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共线,所以它们的加速度也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共线。

普通物理学知识点重难点

普通物理学知识点重难点

第1章质点的运动知识要点1.1 位移速度加速度1.2 圆周运动及其描述书后习题解析同步训练题同步训练题答案第2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要点2. 1 牛顿运动定律2.2 动量定理动能定理书后习题解析同步训练题同步训练题答案第3章运动的守恒定律知识要点3.1 保守力势能3.2 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书后习题解析同步训练题同步训练题答案第4章刚体的转动知识要点4.1 转动惯量转动动能定轴转动定律4.2 刚体的角动量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守恒定律书后习题解析同步训练题同步训练题答案第5章相对论基础知识要点5.1 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5.2 洛仑兹坐标变换书后习题解析同步训练题同步训练题答案第6章气体动理论知识要点6.1 理想气体6.2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6.3 玻尔兹曼分布律6.4 气体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及平均自由程书后习题解析同步训练题同步训练题答案第7章热力学基础知识要点7.1 热力学第一定律7.2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7.3 循环过程7.4 热力学第二定律7.5 熵书后习题解析同步训练题同步训练题答案第8章真空中的静电场第9章导体和电介质中的静电场第10章恒定电流和恒定电场第11章真空中的恒定磁场第12章磁介质中的磁场第13章电磁感应和暂态过程第14章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场第15章机械振动和电磁振动第16章机械波和电磁波第17章波动光学第18章早期量子论和量子力学基础第19章激光和固体的量子理论第20章原子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简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d (v 2 ) 2 v y[ ] F yg (4) 2 dy
h m2 g F N
讨论: v const

F const a v是变化的
2 2
Y
F
1 d (v ) v y[ ] F yg (4) m g F h 2 2 dy N
同 2y /
运动方程: (矢量方程)
kmv
m
x:
y:
dv x kmv x m dt
mg kmv y m
mg
dv y dt
dv x kv x dt
g kv y dv y dt
kmv
mg
dv x kdt (1) vx dv y dt ( 2) g kv y
a'
T
O'
a'
T m2g
m1g
2m1m2 T ( g a0 ) m1 m2
a1 a' a0
a2 a' a0
a0
例:一光滑斜面固定在升降机的底板上,如图所示,当升降机 以匀加速度a0 上升时,质量为m 的物体从斜面顶端开始下滑。 求: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物体相对斜面的加速度。
小球加速度为 a
a
非惯性系
惯性力
惯性系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
设 S ' 系( 非惯性系 ) 相对S 系( 惯性系 ) 平动,加速
度为 a 。 e
质点 m 在S 系和S ' 系的加速度分别为a , a a r 由伽俐略变换有a a a a r e
在S 系: F maa mar mae 符合牛顿第二定律 在S '系:F mae mar 不符合牛顿第二定律
dv F m X dt ? d ( mv ) dv dm F m v ? dt dt dt
dv dm dm F m v v' dt dt dt
v ?
,
v 0
,
dv dm F m v dt dt d ( mv ) 即: F dt
所以,运动方程为: M d M x g ( x v) L dt L
由(1)
v x v0e
x 0
kt
dx cos dt
t kt 0
dx v0 cos e dt
dv x v0 cos v x
vx
v0 cos kt x (1 e ) k dt k
t
0
dv y g kv y
由(2) vy v0 sin
在S '系中观察,除了实际力F外,质点还受一个大小 和方向由(-mae)表示的力,并将此力计入合力,即:
引入虚拟力或惯性力 F0 mae 则 F F0 mar 牛顿第二定律形式上成立。
说明 (1) 惯性力不是力,其只是参考系的非惯性运动的表观 显示或者说是物体的惯性在非惯性系中的表现。 (2) 惯性力是虚拟力,没有施力者,也没有反作用力。 不满足牛顿第三定律。
F Y
h N O m1 g
2 3 d [v y ] d [ y gy ] 3
2 2 2
F
两边积分:
2 2
2 3 v y y gy C 3
2
F
代入初始条件:t=0时,y=0
v 0 得C=0
F 2 gy 3
1 v y
F
2 3 y gy 3
2
v
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类型:
力的独立性原理:什么方向的力只产生什么方向的加速度而与 其它方向的受力及运动无关。
O
V0 A
X
水平,不受力,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只受重力,竖直方向加速度
g
Y
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
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叠加。
这是运动的叠加原理。
c )使用时应注意单位制 S I 制中: ….米/秒2 …千克 F …牛顿
m
a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例1.一质量为 m 的物体,以 v0 的初速度沿与水平方向成 角的方向抛出,空气的阻力与物体的动量成正比,比例 系数为 k ,求物体的运动方程。 解:建立坐标系如图 研究对象“m”受力:
mg , kmv
m dv mg kmv dt 运动方程的分量式:


v dv (t )

x x 0 F ( x )dx

v v 0 mvdv
v( x )
v (t )
2.3 非惯性力 惯性力
一、 惯性系
1 定义:适用牛顿运动定律的参考系叫做惯性参考
系;反之,叫做非惯性参考系 . 2 惯性系的性质 相对于一惯性系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都是惯性系。 反之,相对于一惯性系作加速运动的参照系一定不是惯性参考 系,即一定是非惯性参考系 . 二 、惯性力 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惯性参照系。 在非惯性系中,不能直接使用牛顿第二定律。
y
mg
a0
N m( g a0 ) cos ar ( g a0 ) sin
N ar

x
方法(二)取升降机为参考系
惯性力 F0 ma0 mg N F0 mar
x 方向 N sin mar cos
y
mg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恒矢量 F 0 时,v 惯性 惯性参照系 Nhomakorabea回顾
凡相对于惯性系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一切参考系都是惯性系 .
对于不同惯性系,牛顿力学的规律都具有相同的形式,与惯 性系的运动无关 .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F F21 12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dv (t ) dp (t )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F (t ) ma (t ) m dt dt
注意:a)要注意定律的瞬时性---力的作用 与加速度是瞬时对应的。 今天 明天 F b )要注意定律的矢量性----定律中 的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 平面自然坐标系 直角坐标系
a
FX ma X
FY ma y FZ maZ
F ma Fn ma n
力的独立性原理:什么方向的力只产生什么方 向的加速度而与其它方向的受力及运动无关。
1 x vg dt d ( x 2 v 2 ) 2 x 2 ( xv )2 1 x g dx 0 d ( x 2v 2 ) 0 2 1 1 2 2 3 gx x v 3 2 2 2 v g x 3
2
当 x=L 时
2 v gL 3
xgdt d ( xv )
两边同乘 x v :
m r v a F
对一维运动或用分量式求解时
t v dv F (t ) m t F (t )dt v mdv v (t ) 0 0 dt
t v m dv F (v ) m dt t0 v0 F ( v ) dt dv dv F ( x) m mv dt dx
例: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 的两物体用轻细绳相连接后,
悬挂在一个固定在电梯内的定滑轮的两边。滑轮和绳
的质量以及所有摩擦均不计。当电梯以 a0=g/2 的加速
度下降时,求m1 和 m2 的加速度和绳中的张力。
解 取电梯为参考系
对m1 有 m1 g T m1a0 m1a'
对m2 有 m2 g T m2 a0 m2 a' m1 m2 a' ( g a0 ) m1 m2
(2)在刚刚下落时,链条盘在桌子边缘
研究对象:链条的落下部分
建立坐标:如图
O
受力分析: F
m
g dv xv L dx
x
F
M ( x g) L
g v xdx 0 vdv L
L 0
运动方程:
g L 1 2 v L 2 2
2
v
gL
dv dm dm F m v v' dt dt dt
d (m2 v) d (yv) F yg (1) F yg (2) dt dt
Y
F
已知:t=0时,y=0 v 0 a const 求y=h时, F ?
m2 g O
m1 g 讨论:
F h N
d (yv) F yg (2) dt dy dv v y F yg dt dt
已知:t=0时,y=0 v 0 a const 求h= y时, F ? v const 求高度y时, F ? y m2 g F F const 求高度y时, v ? N 解:以链条整体作为研究 对象。以地面为参照 O 系建立坐标OY m1 g 分析:因力等于动量的变化 链条动量的变化只是被拉起来的的部分,在桌面 上的部分动量总是为零。故有:(N与m1g 抵消) Y F
v0 cos kt x (1 e ) k
1 gt kt y 2 ( g kv0 sin )(1 e ) k k
r (t ) x(t )i y(t ) j
例2.一条质量为 M 长为 L 的均匀链条,放在一光滑 的水平桌面上,链子的一端有极小的一段长度被推出桌 子的边缘在重力作用下开始下落,试求在下列两种情况 下链条刚刚离开桌面时的速度:
(1)在刚刚下落时,链条为一直线形式 解:(1)链条在运动过程中,各部分的速度、 加速度都相同。
o
M
L
x
F
研究对象:整条链条 建立坐标:如图 M ( xg ) 受力分析: F L M dv 运动方程: xg M
L d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