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仁”的考析及其翻译
《论语》中的仁
《论语》中的仁《学而》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八佾》4、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5、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于仁)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里仁》6、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7、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8、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9、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10、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1、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12、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公冶长》13、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
不知其仁,焉用佞?”14、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
”又问。
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15、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何如?”子曰:“忠矣。
”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
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
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论语》里仁篇中关于“仁”的大概理解
《论语》里仁篇中关于“仁”的大概理解《论语》里仁篇中关于“仁”的大概理解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
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又“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又《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庄子.在宥》:“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
”清谭嗣同《仁学.界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虚心,故虚识。
”仁的产生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对子与父、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因而具有很丰富的内容。
从另一个角度说,仁学思想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社会变革引起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剧烈变化,从而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在之前的周礼被破坏后,有识之士便站了出来,寻求一种新的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孔子就是这样从春秋时代大量有关仁的思想资料中加以取舍,提炼和综合,使仁真正成为一个范畴,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构筑了早期的儒家思想体系。
在孔子提出系统的仁学思想之前的春秋时代就出现了许多关于仁的思想记载。
《诗经·郑风·叔于田》曰:“洵美且仁”《诗经·齐风·卢令》曰:“其人美且仁”,两处提到仁,且都和美字联系一起,显然在这里,仁是仪文美备的意思,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意义。
《尚书》有“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予仁若考”就是“予仁而巧”,“巧”就是多才多艺,也就是《论语》中所说的:“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论语里仁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里仁篇原文及翻译论语,是儒家思想家孔子思考人生价值观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伦理理念的总结,是儒家哲学文化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仁篇是论语中的一篇,主要讨论了仁的定义、仁的法则、仁的表现以及实现仁的方法,深刻地把儒家思想的重要要素展示出来,可谓是论语乃至儒家思想的精华所在。
下面为仁篇的原文及翻译:子曰:“仁义、礼、智、信,为仁之本。
”孔子说:“仁,义,礼,智,信实是仁的根本。
”曾子曰:“仁者先友后臣,友以先礼。
”曾子说:“仁者先交朋友,后从属宰相。
要以礼待友。
”子曰:“先礼,后求仁。
”孔子说:“先以礼待人,后可获得仁者。
”子曰:“仁者无敌于世,不失其节;仁者如昆弥。
”孔子说:“仁者无论什么情况都无法击败,也不会失去自己的立场。
仁者如昆弥般,都是不可动摇的。
”子曰:“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说:“仁者,不仅能立自己,也能帮助别人立起来;不仅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也能帮助别人达到相同的目标。
”子曰:“仁者,忠信、恭敬、爱人,善行。
”孔子说:“仁者,忠实而诚实,恭敬而虔诚,对人有爱心,善行可贵。
”子曰:“忠则尽仁,而能容人;恭则尽义,而能违人;因其所不足,而发其说。
”孔子说:“忠实可以说明仁的完整,也可以容忍别人的不足;恭敬可以说明义的完整,也可以违背别人的意愿;要根据自身的不足之处,发挥自己的才能。
”子曰:“仁者,行仁不以禄,恶己不以利。
”孔子说:“仁者,不以物质利益去行道德仁义,也不以自身的利益去行恶。
《论语》论仁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 ”樊迟曰 :“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
其中矣 。”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为政》 子退朝,曰 :“伤人乎?”不问马。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樊迟曰 :“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
孔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从积极方面来讲,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推己及人(忠)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
不要忤逆父母,不要违背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
4、不要轻易地改动传统经验
子曰 :“父在,观其志;父没 ,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 。”《学而》
1
三、仁的实现
(一)克己复礼就能做到仁
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
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 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 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
叶公语孔子曰 :“吾党有直躬
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子退朝,曰 :“伤人乎?”不问马。
子曰 :“父母唯其疾之忧 。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孔子曰 :“吾党之直者异于是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樊迟曰 :“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
(五)为了成就“仁”,不惜 献出自己的生命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 身以成仁!”《卫灵公》
《论语》论仁
• (二)普通人如何做到仁 • 1.从积极方面来讲,要设身 从积极方面来讲, 从积极方面来讲 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推己及 人(忠) •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 ,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
2.从消极方面来说, 2.从消极方面来说,自己不 从消极方面来说 想要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 人 仲弓问仁。 仲弓问仁。子曰 :“出门 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 邦无怨, 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 雍虽不敏, 弓曰 :“雍虽不敏,请事 颜渊》 斯语矣 。” 《颜渊》
(请看视频孔子孝) 请看视频孔子守孝) 爹和娘) (爹和娘)
1
三、仁的实现
(一)克己复礼就能做到仁 颜渊问仁。 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 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 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 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人乎哉? 人乎哉?”颜渊曰 :“请问 其目 。”子曰 :“非礼勿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颜渊》 非礼勿动 。”《颜渊》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 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 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如有博施(shi) 子贡曰 :“如有博施(shi) 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 仁乎? 仁乎?”子曰 :“何事于 必也圣乎! 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 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三)统治者如何达到仁呢? 统治者如何达到仁呢? 能做到5点即可) (能做到5点即可) 子张问仁于孔子。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 : 能行五者于天下,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请问之。曰 :“恭、 宽、信、敏、惠。恭则不侮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敏则有功, 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阳货》 。”《阳货》
论语中的仁的分类及解释
在《论语》中,“仁”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各种
德行和人格特质。
以下是对《论语》中“仁”的分类及解释:“仁者爱人”:这是孔子对于“仁”的最核心的表述,即仁者是那些能够爱他人、关心他人的人。
这种爱并不仅仅是亲情之爱,也包括了对陌生人的关爱和同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对于“仁”的实践方法的表述,即不要对他人做自己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
这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的体现。
“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是孔子对于“仁”的另一
种表述,指的是仁者能够正确地评价他人,对好人好事给予肯定和赞扬,对不良行为则给予批评和反对。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对于“仁”的实现方式的表述,即通过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规范,来实现仁的目标。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是孔子对于“仁”的高度概括,指的是真正的君子和有仁德的人,不会因为追求自己的生命而损害仁的原则,甚至在必要时会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仁的原则。
总的来说,《论语》中的“仁”可以理解为一种人格特质
和道德境界,它涵盖了对他人的关爱、尊重和理解,同时也强调了自我约束、自我牺牲和追求道德高尚的目标。
《论语》中谈到的“仁”(注释)
《论语》中与“仁”相关的内容:《论语·学而》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释:孝,《说文》:“善事父母者。
”儿女与父母的关系。
弟,悌也,《说文》:“善兄弟也。
从心弟聲。
”兄弟之间的关系。
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注释:令:美善。
《说文解字注》:“令、善也。
”《论语集解》:“令色,善其颜色。
”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亲仁,指亲近有仁爱之心的人。
《论语·八佾》四、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注释:按照儒家的理解,“不仁”之人,就不是一个道德意义上的人,所以“礼”“乐”也就无从谈起。
《论语·里仁》五、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注释:里,居处、住处。
里仁,居住于有仁者之处,或与仁者住在一起。
处。
相处。
择不处仁,不选择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或相处。
知,同“智”。
得知,得到智慧,或具有智慧(之人)。
六、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注释:约,《说文解字注》:“缠束也。
束者、缚也。
引申爲俭约。
”可解为:简朴、朴实。
乐,指精神境界的自由与快乐。
知者,同智者。
七、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注释:好,《说文解字注》:“好本謂女子。
引伸爲凡美之偁。
凡物之好惡、引伸爲人情之好惡。
”。
解为:喜爱。
恶,《说文解字注》:“過也。
人有過曰惡。
有過而人憎之亦曰惡。
本無去入之別。
後人強分之。
”朱岩案:孔子之“仁”,非善恶不分之“仁”,而有其道德上的标准。
故有“以直报怨”之说。
八、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注释:苟,如果、假设。
朱岩案:恶,可以理解为两个层次,一是从主体自身的角度,解释为:过错、过失;二是从客体对方的角度,解释为:憎恶、讨厌。
九、“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11《论语》论仁
六、杀身成仁
•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 孔子在谈论仁人志士对待生死得态度时,指出仁者应有“杀身成仁”得决心和准备。
七、修身达仁
• 1.“仁”是道德标准和理想人格(孔子把具备“仁”得理想人格得人称为“君子”。孔子得学生曾 参说“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仁”与生活
正如孔子所说,其实要做到 仁并不难,只要你想做。当大家 了解完孔子得仁之后,大家得到了哪些启发?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仁”呢?接下来,让我们
再一次与孔子亲密接触,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仁”学。
•
(1)克己复礼:克制
• 自己,回复到礼得规定。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
• 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
• 仁其实很简单,只要你
• 懂得爱人就可以了。你可否
• 意识到,你身边得每个人都很重要,你是否曾经关注过他们,比方说为我们学校得校园环境卫生默默奉献得工 人,如为我们宿舍得安定和谐而苦口婆心得宿管老师,如为我们学校得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线得门卫老师……当 你再次遇见他们时,请问一声好,请给他们一个微笑,这样,你就已经是一个“仁”者了。
孔子说:“志士仁人决不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损害仁义得事情,而是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 得原则。”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得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得一 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得条目。”孔子说: “不合于礼得不要看,不合于礼得不要听,不合于礼得不要说,不合于礼得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 要照您得这些话去做。”
《论语集注》中关于“仁”的句子并翻译
《论语集注》中关于“仁”的句子并翻译1、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2、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如果君子舍弃“仁义”这种品德,君子又如何成其为有名的君子?君子就算是酒足饭饱也不违背“仁义”这中品德的,当他们停留在某个(国家)落脚后,必然会为这个(国家)奔走。
3、曾子曰:“君子以义会友;以友辅仁。
”曾子说:“真正的君子用道义去交朋友,通过交友辅助仁德。
”4、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孔子说:君子所行的三件事,我一件也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
5、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说:“……君子专心致力于最基础的工作。
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
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罕》)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7、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8、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9、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10、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论语中关于解释仁的语句
论语中关于解释仁的语句孔子的《论语》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记载了他与弟子之间的对话与言论。
其中,关于解释"仁"的语句是一大亮点,我们可以通过逐步解析论述的方法,一步一步地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从《论语·述而》中找到了一句关于仁的语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个语句是孔子对仁的一种解释。
接下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解析。
首先,我们来解析“君子坦荡荡”。
这里,“君子”是指“有德者”,相对而言,“小人”则指“没有德行者”。
君子坦荡荡的意思是指君子的品德高尚、正直诚实,心胸开阔无私利之心。
由此可见,仁是君子的一种基本品质,是指他们具有仁爱之心,善良宽厚,慈悲为怀,对待他人始终以诚信、公正、善良的态度,不计较个人得失,以人道的准则来对待他人。
君子坦荡荡的言辞流露出对仁的内涵的初步理解。
接下来,我们来解析“小人长戚戚”,通过对比“君子坦荡荡”,我们可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小人长戚戚,指的是小人内心常常充满了猜忌、痛苦和不满足的情绪。
这是因为小人心胸狭窄,没有仁爱之心,不善于待人接物,常常只顾自己的私利,而忽视了别人的感受,结果引起了他人对他的不满和痛苦。
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小人的评价,也从中看到了仁和其对人的影响之间的关系。
再来,我们来解析这两句话之间的关系。
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孔子把仁和君子联系在一起,把“坦荡荡”与仁联系在一起。
可见,仁是君子的一种基本品质和特点,是君子所尊崇的道德准则。
相对地,小人和仁德相反,他们在品德上与君子不同,没有仁爱之心,导致了他们内心的不安和外部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解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孔子的论述使我们明白了仁的内涵和重要性。
仁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石,是实现社会公正和和睦共处的重要前提。
君子的坦荡荡表现出了仁的出发点与境界,而小人的长戚戚则反应了仁的缺失和负面影响。
通过研读孔子的论述,我们不仅可以理解仁的涵义,还能够将之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发掘自己品德之上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论语中的仁义解析
论语中的仁义解析论语是中国古代伦理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中关于仁义的讨论是其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论语中的仁义进行解析,从而进一步理解古代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1. 仁义的基本含义仁义是古代中国人所崇尚的一种道德伦理观念,其基本含义是指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和对他人负责的态度和行为。
在论语中,孔子曾经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学而篇》),强调了对他人需求的关注和尊重。
这种仁义的思想可以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2. 孔子对仁义的阐述孔子是论语中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对于仁义的阐述极具影响力。
孔子讲求人际关系的和睦,并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
他强调了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妻关系等重要人际关系中的仁义。
例如,在《论语·子路篇》中,孔子告诫学生子路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忠信、敬慎、其余其人而后能修远。
”这表明在孔子看来,家庭中的亲情关系是实践仁义的基础。
3. 仁义与道德行为仁义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在论语中与道德行为紧密相连。
孔子认为道德行为应该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
他说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为政篇》),表达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这种道德行为不仅要表现在人际关系中,还要贯穿于个人品格和行为之中,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4. 仁义与社会和谐古代中国人注重社会和谐与稳定,而仁义被认为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论语·卫灵公篇》中,孔子曾经表达了他对于政治秩序的看法,他认为一个君子才能具备实现社会和谐的能力。
在这种观点下,仁义成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增进社会和谐的主要途径。
5. 贯彻仁义的实践论语中对于仁义的阐述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孔子主张通过自我修养来贯彻仁义,并以身作则去影响他人。
他认为只有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实践才能真正影响到社会和他人。
因此,孔子的弟子们都把贯彻仁义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并将之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伦仁文言文
伦仁文言文
论仁原文及翻译
1、子日:“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
孔子说:“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才好。
选择住处,不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怎能说是明智呢?”
2、子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安于穷困,也不能够长久地处于安乐之中。
有仁德的人长期安心于推行慈爱精神,聪明的人认识到仁对他有长远的利益而实行仁。
”
3、子日:“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孔子说:“只有讲仁爱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
4、子日:“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
孔子说:“如果立志追求仁德,就不会去做坏事。
5、子日:“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
孔子说:“人们所犯的错误,类型不一。
所以观察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就可以知道他的为人。
”
6、子日:“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
7、子日:“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穿破衣、吃粗糙的饭食为耻,这种人就不值得和他谈论真理了。
”
8、子日:“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做,也没有规定一定不要怎样做,而只考虑怎样做才合适恰当,就行了。
”。
《论语》里仁篇注释与翻译
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伴。”
【4·26】子游曰:“事君数① ,斯辱矣,朋友 数① ,斯疏矣。”
【注释】 ①数:shuò,密,屡屡。这里依上下文 译为“繁琐”。
子游说:“侍奉君主过于繁琐,就会招致侮辱; 对待朋友过于繁琐,就会反被疏远。”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 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 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 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 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记挂在心头:一 方面因(其高寿)而欢喜,一方面又因(其寿高) 而担心。”
[提示: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 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 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 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 仁的境界的。]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① 矣。”
【注释】①仁:同“人”。
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 曾子说:“是。”
孔子出去以后,别的学生问曾子道:“老师的话是 什么意思呢?”曾子说:“老师的学说,忠恕两个字罢 了。”
[提示 :忠恕之道是孔子立身处世之道。忠道对社会负责,恕道对自己负责。]
【4·16】子曰:“君子①喻于义,小人②喻于利。”
【注释】 ①君子:这里的“君子”是指在位者,还是
【4·23】子曰:“以约①失之者,鲜矣。”
【注释】 ①约:论语的“约”字不外乎两个意义:(甲 )穷困,(乙)约束。至于节俭的意义,虽然已见于旬 子,却未必适用于这里。
《论语·里仁》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论语·里仁》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四·一] 子曰:“里仁为美①。
择不处仁②,焉得知③?”[四·二]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④,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四·三]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⑤,能恶人⑥。
”[四·四] 子曰:“苟志于仁矣⑦,无恶也。
”[四·五]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⑧,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⑨?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⑩,造次必于是⑪,颠沛必于是。
”[四·六]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⑫;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盖有之矣⑬,我未之见也。
”[四·七]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⑭。
观过,斯知仁矣⑮。
”[四·八]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四·九]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四·十]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⑯,无莫也⑰,义之与比⑱。
”[四·十一]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四·十二] 子曰:“放于利而行⑲,多怨。
”[四·十三]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⑳?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四·十四]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四·十五] 子曰:“参乎㉑!吾道一以贯之㉒。
”曾子曰:“唯㉓。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四·十六] 子曰:“君子喻于义㉔,小人喻于利。
”[四·十七]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四·十八] 子曰:“事父母几㉕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四·十九]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中有关于仁的句子以及解释
论语中有关于仁的句子以及解释
1.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里仁》
孔子说:“如果立志追求仁德,就不会去做坏事了。
”
当一个人内心充满仁爱之心的时候,自然就和恶事绝缘了。
正所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2.子曰:“知(zhì)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雍也》
孔子说:“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
聪明的人爱好活动,仁德的人爱好沉静。
聪明的人活得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
知通智,知者就是智慧的人,后面也是类似。
因为内心充满了仁爱,所以人也会变得耐心而沉静。
也正是因为对万事万物有了爱心,所以自己也会延绵长寿。
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
孔子说:“智慧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
正是因为有了仁爱,所以无论我们前往哪里,都会遇见朋友,也总是会得到他人的爱敬。
所以从不用忧愁。
论语十二章
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 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 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 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 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 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 “仁”的理想境界。表明孔子认为 “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 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态度 端正,就可以实现“仁”的要求。
论语十二章
孔子的儒家思想
仁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 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 响亦甚深远。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 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 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 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 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 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 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 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子贡问:“有一句话可以让人终身 践行的么?” 孔子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不想 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12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①。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 由人乎哉?"。”
7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 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孔子说:“比如造山,还差一筐土,如 果停止下来,那是我自己停止的;又比 如填平土地,即使只倒了一筐土,如果继 续去填,那是我自己去填的.”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这个成语告诉 我们无论做任何事,都要有始有终,踏踏 实实。
对孔子来讲,遵守、提倡礼乐文化,不仅 仅是为了保存这些细碎的礼仪细节,更在 于其背后重要的意义——为了上下有序、 社会安宁 由礼治而达社会大同,是孔子的 理想。
仁在其中矣的仁的意思
仁在其中矣的仁的意思
“仁在其中矣”中仁的意思是仁德。
“仁在其中矣”出自《论语》十二章。
原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广博学习并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其中了。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里仁原文与解析
论语里仁原文与解析孔子的《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传世之作,被誉为“四书五经”之一,其中的“仁”一词被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探讨《论语》中与仁相关的原文和解析。
通过深入解读原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孔子对仁的理解和倡导。
仁字最早出现在《论语》中的第一章,其中的一句话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里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句被解读为个人修养和待人接物的表现,亦可视为仁的具体体现。
首先,“有朋自远方来”可以理解为仁心的体现。
孔子认为,人们应该对待朋友和他人保持友好、互助的态度,这种态度也被称为“仁”。
孔子认为,当有朋友从远方来访时,能够热情接待并感到快乐,是一个对人际关系的重要表现。
这种待人接物的行为反映了个人修养的高深与内心的善良,体现了仁的核心意义。
其次,"人不知而不愠"反映了仁人不为外界的评论所动摇。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常常会受到他人的评价和指责。
然而,孔子强调,真正的仁者不受外界评判的干扰,坚守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在与他人交往中所倡导的价值观。
因此,这句话也体现了仁者與常人的差别。
正如孔子所言,“不亦君子乎?”仁者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内心修养,能够超越人情世故,保持强大的内心力量。
在《论语》的第四章中,也提到了与仁相关的原文:“子曰:‘吾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犹病也而不自知也’”。
这段话是孔子对仁和不仁的评价,也对仁者与不仁者的区别进行了探讨。
这句话中,“吾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表明孔子对真正的仁者和不具备仁德的人的态度和区分。
孔子认为真正的仁者是值得尊重和学习的,而不仁者则是一种病态,却又对自己缺乏自知之明。
孔子以其卓越的智慧和人性的洞察力指出了仁和不仁的重要区别,引领了后来的哲学家和伦理学家对仁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通过对《论语》中与仁相关的原文和解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于仁的理解强调了人际关系、个人修养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仁 的全部论述来看 ,仁之德是人最基本也是最高 影响 ,可以看到他在翻译策略上 明显的归化倾 向。 的修养。
三 仁 的翻 译
韦利对 “ 仁 ”的阐释不仅 代表 了他 对 “ 仁 ”的认
全部解释 。它包含 了人类道德的最高标 准 ,揭示了 的至高 品德 ,其崇高性完全可 以与仁相媲美 。但仔 人与人 ,人与 自然之间的关系。仁 的最基本含义是 细比较 ,仁 主要是指人的德行 ,比较具体 ,而g o o d
爱 ,是 从 爱个 人 推 及 到爱 所 有 事物 的过程 。从 论语 则 十 分 抽 象 。反 思 阿瑟 ・ 韦 利 的 文 化身 份对 翻译 的
2 0 1 4 年 第l 6 期
青 年 时 代
Y O U T H T I M E S
・文化 艺 术 ・
除此之外 ,仁者有忠 ;仁者有勇 ;仁者刚毅慎 面 目。
言 ;仁者孝悌 ;仁者保 民等都从不同角度 、层次涵
盖 了社 会伦 理 道德 甚 至政 治范 畴 的 内容 。
( 一 ) 仁 的来 源、演 变及 意义
仁字最 早 出现在 《 郭店楚简 》中 ,由上半部 然 ,各位译者 由于所处时代 、文化背景 的差异 ,造
分 “ 身 ” 和下 半 部 分 “ 心 ” 组 成 ,意 味 着 人 的 精 成对 “ 仁 ”理解 的不 同 ,形成 了不 同 的译 文 ,进 而 神 ,情感 和 心理 。据林 毓 生研 究 ,在 孔子 提 出 系统 影 响读 者对 原 文及孔 子学说 的认 识 。
仁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各种具体的以道德为主的行为规范孔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之前所有的意义增加了一些新的含义并将其提升到一个新的哲学层次进一步提出了仁的伦理道德意义
・
文化 艺 术 ・
青 年 时 代Biblioteka Y O U T H T I M E S
2 0 1 4 年 第l 6 期
《 论语 》中 “ 仁”的考析及其翻译
在处 理
“ 仁 ”的时候 ,他将仁译 为g o o d和
g o o d n e s s 。在希 腊 哲 学 中 ,g o o d 是 至 上 的 品德 ,苏
把 孔 子 的这 些 回答 放在 一 起来 看 ,就是 对 仁 的 格 拉 底 认 为g o o d 是 包括 克 己 ,正 义 和其 他 品德 在 内
的仁学思想之前的春秋时代就 出现了许多关于仁 的
( 二) 仁的意义
孔子从未给 “ 仁 ” 一 个 正 式 的定 义 ,在 弟 子
思想记载。 《 诗经 》中 “ 洵美且仁 ”和 “ 其人美且
仁 ”两处提到仁 ,都和美联系在一起 ,赞美人的外 们问及 “ 仁 ”的时候 ,他根据不 同语境给出了不同 貌英俊威武 ,无道德含义 。 《 国语 》中 “ 爱亲之谓 的解释 。孔子心 目中的 “ 仁”,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析 仁 的翻译 方法 与策 略 。
二 文献综 述
仁 在 历史 上 的演 变 和意 义 的 阐释基 础 上 ,进 一步 分 心。根据 《 论语译注 》的统计 , “ 仁”在 《 论语 》
中共 出现 1 0 9次 。关于在 《 论语 》中高频度出现 的
“ 仁”的具体 内涵 ,孔子并没有给出具体解释。后 来的学者对 “ 仁”作出了见仁见智的理解 。翻译亦
来翻译 《 论语 》中 “ 仁 ”这一重要 的哲学词 汇。
关键 词 : 《 论语 》;仁 ;音译 ;解释性翻译
一
引言
在此基础上总结 了之前所有的意义 ,增加了一些新
《 论语 》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 是我 国优 的含义并将其提升到一个新 的哲学层次 ,进一步提
秀的传统文化遗产 。它的翻译是 中西方文化交流与 出 了仁 的伦 理道德 意义 。
由此可见 ,仁 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变化在伦理思 认为他是一个仁人 。 想上的表现 ,是对父子、君臣以及 国与国关系的伦
仁者有 信 。孔子认 为 “ 能行 五者 “ 恭 、宽 、
理总结 ,因而具有很丰富的内容。仁的范 围相 当广 信、敏、惠”于天下 ,为仁矣 。”他主张人应该言
泛 ,包括各种具体 的以道德为主的行为规范 ,孔子 而有信 ,勤于做事 ,乐善好施。
宋 敏
西安外国语 大学四号楼 陕西 西安 7 1 0 0 6 1
摘 要 :本文探讨 以儒 家经典论 著 《 论语 》为例 的文化 负载词 “ 仁 ”的翻译方 法。 “ 仁 ”是 中国古典文化 中的意识文化信 息 ,是孔子 思想的核 心 , 《 论语 》赋 予 “ 仁” 以丰富的 内涵及显著 的地位 。作为一种 最高的道 德 理想 以及 所有道 德的总和 , “ 仁”的理解和翻 译 多种 多样 。通过探 讨 “ 仁” 的意义 ,历史演 变和 深刻 内涵 , 揭示 “ 仁 ”的正确理解及翻译 方法。通过 比较 不 同时期不 同译 者的翻 译 ,本文提倡 用音译和解释性翻 译的方 法
由 “ 人”、 “ 二” 两 字合 成 ,可 理解 为二 人相 处 之 用 正直 的人 为 “ 智 ” ,所 以仁 与智 相 辅 相成 ,仁 包
道。这种语源学分析印证了孔子的观点 :一个人不 含智 。
可能 自我为人。也就是说人际关系的存在 ,使人成
为完 全意 义上 的社会人 。
仁者克 己复礼。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克制 自己 的私欲 ,事事处处遵循礼的要求 ,那么天下人都会
传 播 的重 要 途 径 ,其 核心 思 想 “ 仁 ” 的翻译 也 越来
《 论语 》作为孔子及其 门人 的言行集 ,内容广
观 念及 教 育原 则 等 ,其 中 “ 仁 ”学 是孔 子 思 想 的核
越多地引起 了译介 的重视与关注 。本文通过分析论 泛 ,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 、道德 语核心词 “ 仁 ”这一文化负载词 ,在对仁 的考究 ,
仁 ” 指代 父子 关 系 即孝 道 , “ 仁不 怨君 ” “ 逃死 而 意思 :
怨君不仁 ”,仁体现在处理国与国关系上 ,也就是 保护小国 , 救助邻国。在 《 说文解字 》中, “ 仁”
仁者爱人、知人 。仁最基本 的体现是对父母 , 人类和 自然的爱与关心 。仁还体现在知人善用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