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户籍制度之今昔吴顾毓地方政治1卷4—6期1939

合集下载

户籍制度之今昔吴顾毓地方政治卷期

户籍制度之今昔吴顾毓地方政治卷期

中国户籍制度之今昔吴顾毓地方政治1卷4—6期1939.6—7 中国历代户籍制度之研究刘慎岩新东方上海1卷1—4期 1940.2—5周官中的人口查计制度潘光旦社会科学清华5卷2期 1949.4 汉代的户籍和上计制度韩连祺文史哲1978.3期我国历代人口统计概况资料光明日报1979.6.17“编户齐民”的出现及其历史意义杜正胜史语所集刊54本3分册1983.9中国历史上的人口统计赵冈食货月刊复刊11卷2期1981. 5我国人口统计的历史沿革和新中国的人口普查沈益民统计 1982.1期我国古代的人口普查叶枫陕西日报1982.6.30我国古代的人口普查制度魏承恩冯绍霆历史知识1982.6期“中国历代人口变迁之研究”陈彩章图书季刊新7卷1、2期1946.6梁方仲谈中国封建社会人口规律问题光明日报1962.5.13历代我国人口变化的情况朱仲玉中国青年报1962.8.7中国历代人口略计表谢忠梁四川大学学报1979.3期读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黄臣启中山大学学报 1982.1期中国封建社会的人口问题宁可光明日报1982.6.21中国历代人口统计朱贤江西大学学报1982.3期关于我国人口数量历史变化若干问题探讨唐元湖南教育学院院刊1983.1期中国古代人口问题探讨张云樵社会科学辑刊1983.3期春秋后期人口新证尚志发求是学刊1984.2期战国秦汉三国人口述略曹松叶语历所周刊l0卷119期1930.2 自战国到汉末中国户口之增减杨向奎禹贡1卷1期1934.3秦汉之户口与政治王崇武北大史学1935.1战国至汉初的人口变迁管东贵史语所集刊50本4分册1979.12 西汉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初探袁祖亮史学月刊1981.3期西汉人口考葛剑雄中国史研究 1981.4期汉武帝时“户口减半”考实葛剑雄学术月刊1983.9期我国最早的人口问题史料吴岭岚文博通讯1983.2期从奴婢不入户籍谈到汉代人口数傅举有中国史研究 1983.4期论两汉西晋户口谭其骧禹贡1卷17期1934.6汉末晋初间的年数和户口数何兹全光明日报1951.5.5中国古代人口思想及其规律裴倜王冲四川大学学报1981.4期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思想评述吴申元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1982.2期我国历代的人口思想与人口政策张敏如社会科学参考1983.1期我国古代人口规律与人口政策于溶春刘甲金人口经济1983.2期人口控制和封建宗法思想曹涛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83.2期周代列国之民食政策及诸家之学说冯柳堂东方杂志28卷4期1931.2先秦来民政策与人口增长钱建大财政评论17卷3期1947.9早婚多子并非孔孟提倡的吴申元西北人口 1982.2期墨子论着蕃育人民不主早婚说谭戒甫文哲季刊6卷4期 1937墨子的人口增殖论陈定闳时代精神 7卷 1期 1942.10评述商缺人口论与劳动力论凌大珽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83.2期商鞅与适度人口张大鹏人口与经济1983.5期也谈韩非的“人口思想”颜啥袁昌隆贵州社会科学1981.5期关于韩非的人口思想解学东史学月刊1982.4期两汉的人口政策陈忻妫中央日报 1947.10.15、22两汉至唐的人口思想初探吴申元复旦学报1982.2期人口问题的广阔面王德溥台湾中央日报1960.10.25我国封建社会人口与经济和自然的关系张晓飞思想战线1981.3期人口因素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傅筑夫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2.3期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考略余也非重庆师院学报1980.3期我国历代平均每人占有耕地情况四川日报1980.3.4试论中国封建社会的人口问题宁可中国史研究1980.1期从历代人口和耕地关系看计划生育之必要杨学通财贸战线1979.8.7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原论梁方仲学术研究1962.1期中国历代民食问题郎擎霄建国月刊7卷4、5期、8卷3——6期 9卷1、2期 1932.9——1933.8我国先秦时代的人口调查及人口适度论萌芽张大鹏人口研究1982.4期秦汉经济史资料五人口及土地马非百食货3卷3期1936.1汉以前人口及土地利用之一斑马国鼎金陵学报1卷1期 1931.5 秦汉时代的人口及土地分配状况马元材河南政治月刊2卷6期1932.6汉人生计之研究柳诒征史地学报1卷2期两汉户籍与地理之关系劳干史语所集刊5本2分册1935.12两汉郡国面积之估计及口数增减之推测劳干史语所集刊5本2分册1935.12两汉的人口与食粮政策刘秉仁禹贡17卷1—3期1937.4 汉代农业生产漫谈宁可光明日报1979.4.10汉代的农业生产水平问题浅探徐扬杰史学月刊1982.3期略论我国封建社会各阶级人口增长的不平衡性葛剑雄历史研究1982.6期关于历代河南人口的研讨亮喆人口与研究1983.1期甘肃地区远古至秦汉人口辩析刘英杰西北人口 1982.3期东北人口史初探刘含若学习与探索 1983.6期西汉社会消费的阶级性林温和岭大经济1951.3期汉代社会各阶级收入和生活的概况——兼论软侯财富数量的初步估计与阶级分析谢忠梁贵阳师院学报1977.4期中国南北之人口升降附表徐益棠中国文化研究汇刊7卷 1947.9 中国历史上的城市人口赵冈陈钟毅食货月刊复刊13卷3、4期合刊 1983.7先秦的地方制度与城邑建筑及人口王亥真知学报1卷3期 1942.5 汉代成都之城池与人口马先醒史学汇刊10期中国文化出版部1980.6对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几点认识周清等人口研究1982.3期民族人口与民族繁荣田广宁夏日报 1983.3.32人口流动我国民族之转移及混化殷淑慧朝华2卷1、2期1930.11中华民族古代之迁徙考李斐然新亚细亚 12卷5期 1936.11中国古代民族迁徙考蒙文通禹贡7卷6、7期1937.6三代民族东迁考略马培棠禹贡 7卷6、7期1937.6中华民族之迁徙与拓张及异族势力之消长马宗霍国师季刊10期1941.5中华民族迁徙考李裕增河北第一博物院半月刊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徐中舒史语所集刊2本1分册1930.5商人自契至汤八迁重考与商民族兴于东土驳议梁园东东方杂志 30卷19期 1935.10殷人自江浙迁徙于河南卫聚贤江苏研究3卷5、6期1937.6周代西方民族之东殖李竣之清华周刊37卷9、10期1932先周族与周族的迁徙及其社会发展谭戒甫文史6辑1979楚民族源于东方考胡厚宣史学论丛 1期1934.7楚族在江汉地区的开发和发展马开梁云南大学学术论文集史1963.2期楚族南迁的时代及迁徙路线马开梁思想战线1982.2期第一批来云南的移民——庄桥开滇龚自知云南日报1957.3.14 秦晋开拓与陆浑东迁刘德岑禹贡4卷8期1935.12秦汉移民论吕克由齐鲁学报2期 1941.7西汉徙民于诸陵考王云渠师大史学丛刊1卷1期1931.6两汉的人口移动与文化吴景超社会学刊2卷4期1931.7西汉时期西北地区的人口迁移葛剑雄中华文史论丛1984.2辑汉末魏晋流人考刘汝霖历史教学2卷2期1951汉魏西晋时期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内徙金宝祥历史教学1956.11期试论汉魏西晋时期北方各族的内迁吕名中历史研究1956.6期汉代中国民族之南迁梁国东大夏年刊 1933.6两汉之际北部汉族南迁考陶元珍禹贡 4卷11期1936.2汉人北徙与匈奴南迁宋废嵩集美校友论着2辑1948.5.汉末至南北朝南方蛮夷的迁徙金宝祥禹贡5卷12期1936. 8云南历代民族移殖政策之变迁王洁卿新亚细亚12卷5期1936.11 从考古上看汉代中原移民与吉林开发刘振华吉林日报1979.4.18。

户籍制度.ppt

户籍制度.ppt

人口管理方式。所以说古代时期户
籍制度的存在是时代发展所需要的, 户籍制度的正功能也得到发挥。
户籍制度的由来
夏朝已开始按照地方行政区域管辖、统计人口,“平水土、定九州、记民数。" 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所谓的“登人"或“登众"的人口登记制度, 并逐渐建立了较为严密的户籍管理办法。周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施行了乡 遂制和大比制度,加强了户籍管理。 到了春秋战国,户籍又被与兵籍、赋籍、 地籍联结在一起,以作为征收赋税,征发 徭役、兵役的依据。把户籍制度军事化, 作为控制人口流动、防止社会动乱的手段,
现行户籍制度的弊端
第一,中国现行户 籍制度对人口迁徙 自由的严格限制, 阻碍了人才资源在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 有效配置
第二,现行户籍制度 人为地拉大了城乡之 间、城城之间的差距
负面 影响
第三,中国现行户籍 制度违背了人人平等 的宪法理念
户籍改革的两个维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的二元制户籍制度是造成城乡居民各 方面权利和利益差别的根源,因此任何松动二元体制的措施都可以说是启 动了户籍制度改革的第一步。现行户籍制度的改革,就是要缩小户籍制度 的含义范围,还原户籍制度本来的功能面目。
中国户籍制度 的前世今生
户籍制度的由来
从西周到民国,户籍管理制度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形式或制度的变化。
但它的存在都是与某种社会职能的履行有关的,并且在古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户籍 制度大多都发着正面积极的作用。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户籍 制度并不是一项孤立存在的制形式, 它是与各种行政、军事、经济、文 化和教育制度相互依存并相互作用 的一套概念、规则和措施,是与土 地制度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本位的
其次,中国的户籍管理 制度是有差别待遇的, 并不是每一个国民都享 受同等的待遇,是典型 的二元制结构;而国外 的户籍制度主要是进行 公民信息的基本登记, 很少涉及其他权益。 即我国的户籍制度是 “治民"的,而国外的 户籍制度则是“便民" 的。

中国历代的户籍制度

中国历代的户籍制度

中国历代的户籍制度中国的户籍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诸国征战,人口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没有之一。

赋税、夫役、兵丁,皆出于人口。

秦国在商鞅的主持下,率先建立了严密的户口登记制度,“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并禁止民众自由迁徒,“废逆旅”、“使民无得擅徙”,人民不得已外出住店,必须持有官方开具的介绍信,否则客人与店家一块治罪。

通过建立严密的户籍制,秦国获得了强大的财税汲取能力与全民动员能力,在争霸战中胜出。

秦末,刘邦的军队攻入咸阳,诸将忙着抢金银财宝,抢美女,萧何则抢先收缴了秦王朝的户籍档案,这体现了他过人的政治远见,后来“汉王(刘邦)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也,以(萧)何具得秦图书也”。

户籍制度有两个最重要的功能:一是保障征税征役,二是实现社会控制。

历代王朝建政之后,首先必做的事情之一便是统计、登记全国人口。

汉代:从私民到公民大汉王朝的某年仲秋(八月),西北,万里晴空。

张掖郡居延县的县衙门口,排了长长一大溜人,那是居延县的居民,他们按照国家的法令,扶老携幼,前来县衙登记户口,并接受官府的验查。

这个过程叫做“案比”。

居延县西道里的一名燧长(边疆哨所所长)徐宗,也夹在人群中。

他今年五十岁,家有七口人,家产(包括住宅、田产及耕牛)共值一万三千钱。

这些户籍信息,他必须如实报告衙门,由衙门登记造册。

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农、佣工、商人,全部编入国家的户籍,这叫做“编户齐民”。

国家要求各县在每一年的仲秋,都要进行“案比”,更造户籍,户籍登记的信息包括:户主姓名、性别、年龄、身份、籍贯、家庭成员的数量、性别及其与户主的关系、财产(包括奴婢数目)等等。

然后,县衙将各户户籍造册上报郡国,郡国汇总又上报朝廷,朝廷则设立“计相”与“户曹”,管辖全国户籍。

从法律意义上说,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不论东西南北,不分男女老幼,都是国家的公民(请注意,“公民”一词,早在先秦时已经出现了,意为“国家的人”,与隶属于贵族的“私民”相对),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

中国历朝历代的户籍制度变迁

中国历朝历代的户籍制度变迁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历朝历代的户籍制度变迁篇一:新中国户籍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演变新中国户籍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演变内容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选择了重化工优先发展战略,资本的高投入使对农业剥夺实现以农养工成为必然。

为限制农村人口在城乡比较利益诱致下向城市迁移,制定了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客观上起到对城市资源的社会屏蔽作用。

改革开放后,我国户籍制度开始出现松动并逐渐放开,从二元户籍制度向城乡户口一体化方向发展。

户籍制度所附加的福利功能,使建立其上的城乡二元体制依然顽固地制约着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计划经济时期户籍制度中城乡分治的历史合理性早已丧失,但长期城乡分治所形成的社会利益集团却依然对城市资源发挥着强大的控制力。

关键词:户籍制度重化工战略二元户籍制度城乡户口一体化新中国户籍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推进工业化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

“霍夫曼定律”认为:工业化的发展水平与重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例相关。

工业化水平越高的国家,其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就越大。

霍夫曼总结出的是工业增长的自然结果,重工业比重提高是工业化发展的结果而非促进工业化发展的必要手段。

由于当时特殊的国际形势,苏联等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道路的实践,使我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重化工业发展道路的选择,要靠大量的资金投入。

我国的外援主要来自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国内的资金补充不足,对此只能靠降低生产成本,而降低原材料价格和工人工资则成为主要方式。

降低工资主要通过降低工人的生活资料费用,为了降低工业部门职工的工资和生活成本,需要对农产品实行低价格政策。

为了确保农民能够完全按照政府所要求的品种和数量生产农产品,保证农民将生产资源有效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就要求有更进一步的制度安排,以切断生产要素的外流渠道,并可以直接贯彻国家的发展计划,于是20世纪50年代末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诞生了一种最为理想的组织形式:农村人民公社。

中国古代户籍管理与现代户籍管理比较——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察与对现状的简要分析

中国古代户籍管理与现代户籍管理比较——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察与对现状的简要分析

中国古代户籍管理与现代户籍管理比较——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察与对现状的简要分析论文关键词:户籍制度王权国家农耕文明金字塔型社会结构论文摘要:不了解历史,就不能掌握未来。

中国历史上的户籍制度是由征赋派役户籍制、世袭身份户籍制、人口统计户籍制和保甲治安户籍制四种不同功能的户籍制有机结合运行的整体,本文通过对这四种户籍制历史发展进程的考察,以及对中国现行户籍制的简单介绍,分析了两者之间在社会背景因素和文化传统观念上的相似之处,从而得一.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一)古代户籍制度历史上中国存在着四种基本户籍制度——征赋派役户籍制、世袭身份户籍制、人口统计户籍制和保甲治安户籍制。

各类户籍制度产生与存续时间互不相同,它们的目的、功能和所起的历史作用也不一样。

就持续时间、实施的范围和影响的深度而言,均以征赋派役户籍制为最,其余三类户籍制度都可以视为对它的补充。

建立在全体编户齐民基础之上的征赋派役户籍制与其后始为独立的人口统计户籍制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户籍制度发展与演变的主线,而只对部分国民有效的世袭身份户籍制与时断时续的保甲治安制则只是偏离这条主线的若干插曲。

[1]1.主线:征赋派役户籍制的发展、兴盛、衰亡与人口统计户籍制的独立征赋派役户籍制以为国家丁税户调的征收和兵役赋役的征派提供可靠依据为目的,是王权直接役使与剥夺其直辖领地上劳动者的基本方式,所以它的产生直接与中央王权的产生紧密联系在一起。

当商代王权萌芽时,户籍制度也随之萌芽,商王籍田与借助民力助耕公田是户籍制度萌芽的标志。

殷墟卜辞中记载:“王其莅籍”、“王往莅籍”。

据近人考证,商朝的官职中有“小籍臣”之职,主管籍田之事。

可见,早在殷王武丁时期,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

到西周时,户籍制度已大体形成,其中千里王畿之内的习民数制度是周代户籍制度的重要内容。

相比于商,周王朝更以一个王权强大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

与古西方王权有限(“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相比,中国的王权对其所辖领地享有无限的权力(“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王畿之内的劳动者是天子可以直接役使与剥夺劳动的对象,也是王权巩固的基础。

中国户口制度的前世今生

中国户口制度的前世今生

古代的户籍制度中国户籍制度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商代。

殷墟甲骨卜辞表明,商朝在进行较大规模的军事征伐行动之前或过程中,大都下令“登人”,即下达征集兵员的命令。

“登人”的数目,一次从千人到万余人不等,这在当时来说是很大的,而且无疑是以户籍的记载为基础的。

但是类似现代的限制人口迁移和户籍注册制度则首见于东周齐国的保甲制度。

管仲提出“禁迁徙、止流民、圉分异”的政策,限制人口的流动,以及自行分家。

而商鞅的《商君书·垦令》中则提出“使民无得擅徙”。

居延汉简国家直接控制的“编户”是维护政权统治和征课赋役的基础,故历代都十分注意户籍。

古代户籍制度也将国民划为四等,即:“儒户、匠戶、商籍、检籍”,并流传至今。

但是,在封建社会前期,依附农制盛行,世族、豪强与国家争夺农民,荫庇丁口,户籍制度并未能顺利执行。

而役重于赋,以及课人口税,亦造成人民流亡,使户籍失实。

清代户籍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征课渐从以人丁为主转为以田亩为主,分租制下的佃户减免直接负担,客户入籍为户籍制度注入了新的内容。

但地方官为了保留地方财力和层层贪污自肥,也多方隐瞒户口,假报名姓。

如明代上报户籍用黄册,许多州县征收税粮则用白册(亦称实征册),两不相符;一些胥吏手中又自有私册,乃至州县长官亦不能过问。

清初之丁册,只是当差人数,实际丁口数并不只此。

摊丁入亩以后,户籍与赋役脱钩,登记的户口才比较接近实际。

但由于保甲制度自身弊端,以及失去征课作用后官吏更自因循,仍难精确。

民国时期的户籍制度中新网“石家庄,民国那些事儿”■民国时期街道居民互保章程■1932年的户口簿户政管理是城市社区管理的最重要基础之一,是维护城市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

自1925年石门市(石家庄)公所成立,设立社会科后,近代城市户籍管理模式基本形成。

有意思的是,当时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比现在还要严格:商铺和工厂等大单位中,如有亲友借宿或暂时寄居,必须按照规定立刻报告当地管理部门。

“凡有不受调查及填报不实,或逾期不报者,处一元以上十五元以下之罚金。

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与现状2

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与现状2

2021/4/6
12
1985《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
例》(全国人大常委会) :开始使用居民 身份证。到此为止,以上政策虽然允许农 民进城,但是进入城市的农民并没有城市 户口,其身份还是农民,享受不到城市人 口的福利待遇。
1992(公安部)决定在小城镇、经济特 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对外 商亲属、投资办厂人员、被征地的农民, 实行“蓝印户口”制度。
2021/4/6
11
二、户口制度的改革
1984年《关于农民进入城镇落户的通知》 (国务院)规定:凡在城镇务工、经商、半服 务业的农民,在城镇有固定住所,准落常住户 口,统计为非农业人口,口粮自理。
1985年《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 (公安部):对流动人口实行《暂住证》、 《寄住证》的管理,允许农村人口在城镇居留。
2021/4/6
6
第三,建立收容审查制度。公安机关应当 依照城市户口管理规定,进行严格户口管 理。在农村人口流入较多的城市,应当由 民政部门设置收容所,临时收容,集中送 回原籍;收容中可以组织他们劳动生产, 自挣回家路费。对于招摇撞骗、破坏法制、 扰乱治安的坏份子,应当依照情节给予处 罚,情节严重的予以劳动教养或者依法予 以刑事处份。
当代中国户口制度的历史及 现状
2021/4/6
1
一、中国的户口制度:改革之前
1953年4月17日,周恩来总理代表政府下达《关 于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
1956年12月30日,周恩来签发第二份限制农民进 城的指示---《国务院关于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 的指示》。
1957年3月2日,周恩来第三次签署阻止农民外流 的指示--《国务院关于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补 充指示》,决定在外流人口必经的沿途交通中心和车 站,对进城农民进行劝阻。

户籍制度历史演变

户籍制度历史演变

户籍制度历史演变萌芽户籍制度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登记制度;一是管理制度。

户籍登记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

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

如殷墟甲骨卜辞“辛巳卜,贞,登帚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登人三千呼战”等等皆是。

《尚书·多士》篇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可见当时已有了人头统计。

这可以视为我国户籍登记制度的萌芽。

西周时期西周时创建了原始的人口登记办法。

据《周礼·秋官·司民》记载:“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辩其国中,与其都鄙,及其郊野。

异其男女,岁登下其死生。

及三年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司寇。

司寇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献其数于王。

王拜受之,登于天府。

”可见,当时已设立了掌握户籍的官职“司民”,对生齿(男孩满8个月,女孩满7个月为生齿)以上的人,按不同性别登记于册,即“书于版”,并分城(都)乡(鄙)进行人口统计(这是如今已知我国最早的城乡人口划分)。

另外,每年要对人口的出生和死亡进行登记,以掌握自然变动情况,每隔三年进行一次人口调查核实(即“大比”),孟冬(阴历十月)时上报。

所以说,周朝已有了户籍登记制度的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扩大兵源,增加赋役,稳定社会秩序,纷纷建立严格的户籍登记制度,即“书社制度”和“上计制度”。

“书社制度”的内容是:百姓25家为1社,“社之户口,书于版图。

”“上计制度”是:郡、县长官每年于年底前将下一年度的农户和税收的数目作出预算,书之于木券上,呈送国君。

如商鞅变法规定“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秦朝时期随着封建制度的日趋成熟,户籍登记制度也日趋完善,周知民数已成为立国之本。

秦始皇十六年(前231年)规定男子不论成丁与否,一律登记年龄。

汉代,户籍至少三年一造(有的学者认为是年年更造),县、道官吏负责对户口的验查和登记,时称"案户比民",简称"案比"。

中国户籍制度沿革

中国户籍制度沿革

农村的户口工作从1951年开始试建1953年,在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基础上,大部分农村建立起了简易的户口登记制度。

1954年12月20日,内务部、公安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普遍建立农村的户口登记制度。

1955年6月9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开始在全国城乡全面建立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1956年1月13日,国务院决定将内务部主管的农村户口登记工作移交公安部门,从而使全国户口工作实现了统一的管理。

1955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村粮食统购统销和市镇粮食供应两个暂行办法,户口与粮食直接联系起来了。

3个月后,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作为人口统计指标。

按“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进行划分与管理的二元户籍管理体制开始形成。

195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

《条例》以法律形式规范了全国的户口登记制度,是新中国城乡统一户籍制度正式成立的标志。

1964年8月,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草案)》,该文件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处理户口迁移的基本精神,明确规定:“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从镇迁往城市的,要严加限制,从小城市迁往大城市,从其他城市迁往北京、上海两市的,要适当限制。

”此规定堵住了农村人口迁往城镇的大门,标志着新中国户口迁移制度的最后确立。

1977年11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要求几年内把市镇无户口的人员基本动员回农村。

《规定》强调“严格控制市、镇人口,是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一项重要政策”,第一次正式提出严格控制“农转非”。

从1980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户口准迁证,即使用统一格式的《准予迁入证明》(简称准迁证)。

“准迁证使用的范围,从农村迁往市、镇(含矿区、林区),从镇迁往市,从小市迁往大市,从其他市迁往北京、上海、天津三市的干部、职工、军人的家属和其他人员,以及从一般农村迁往市郊、镇郊农村或国营农场、蔬菜队、经济作物区的人员,一律凭准迁证办理落户手续。

户籍制度的历史回溯与改革前瞻

户籍制度的历史回溯与改革前瞻

户籍制度的历史回溯与改革前瞻作者:张英红来源日期:2004-2-20本站发布时间:2004-2-20阅读量:453次摘要:建国后我国的户籍制度经历了建国初期短暂的自由迁移、1958年开始的严格限制户口迁移特别是限制农民向城市迁移以及改革开放后户籍制度的逐步改革主要是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三个时期。

沿用近半个世纪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逐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二元社会结构。

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尚局限于小城镇范围,这有其认识上的严重误区。

户籍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措施。

实行全体公民的居住和迁徙自由,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户籍制度迁徙自由城市化体制改革严格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

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我国的二元户籍制度逐步形成和完备。

时至今日,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已经被公认为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最大障碍。

毫无疑问,现行户籍制度必须进行改革。

回顾建国以来我国户籍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认为建国以来我国户籍管理制度可以明显划分为如下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7年),是建国初期短暂而宝贵的户口自由迁移时期。

建国前,我国不存在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公民的迁徙是自由的。

建国初期,公迁徙自由也有明确的保障。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5条就把自由迁徙作为公民的11项自由权之一。

1950年11月第一次全国治安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户口工作的任务是……保证居民居住迁徙之自由,安心从事生产建设。

”会议要求先在城市开展户籍制度管理工作。

1951年7月16日经政务院批准,公安部颁布实施了《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之安全及居住、迁徙自由。

此条例定在城市中一律实行户口登记,这是我国第一次制定全国统一的城市户口管理法规。

【推荐下载】中国户籍制度的变迁-优秀word范文 (3页)

【推荐下载】中国户籍制度的变迁-优秀word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中国户籍制度的变迁中国的户籍制度是怎么演变而来的呢,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关于中国户籍制度的变迁,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户籍制度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

西周时期就有了原始的户籍登记管理办法。

在封建社会中,户籍制度的管理功能不断被强化,逐渐成为政府征调赋役、行政管理、执行法律的一种工具。

辛亥革命之后,户籍制度被废除,迁徙自由权再次得到承认和保障。

1958年,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户籍制度再一次被启用。

今年7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区分被取消。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人口管理制度究竟经历了哪些变迁?1949-1958酝酿阶段:户籍制度的初步形成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

其第90条规定:“公民具有迁徙和居住的自由。

”虽然迁徙自由被写入了五四宪法,但是据说在宪法起草过程中,就有起草人对此提出异议。

不少人认为,中国的户籍制度起源于1958年的户口登记条例。

但罗马不是一天建起来的。

我们可以从此前的很多政策中看出端倪。

20 世纪的上半叶, 中国民众几乎一直是在战乱中生存和生活的。

当新政权建立起来之后,他们必须承担起城市重建所面临的一切任务,建立公共秩序,恢复生产,抑制通货膨胀,控制失业现象。

户籍制度则是解决办法之一。

在初期,政府采用的是非强制手段,把户口管理与说服、动员工作成功地结合起来,以促进了公共秩序的恢复,城市社会问题的缓解。

而从表一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过程中,户籍制度已渐渐趋向于以界定和区分家庭和个人身份,对人进行分类控制为目标。

随着政府对粮食进行集中控制,粮食及日用品供应和分配与户口开始联系起来。

1958-1976严管阶段:反城市化和城乡二元体系1958年1月9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91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该条例规定:户口登记工作由公安机关主管,户口登记制度包括常住人口登记、暂住人口登记、出生登记、死亡登记、迁出登记、迁入登记、变更更正登记等七项内容。

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和前景

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和前景

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和前景中国户籍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其公民实施的以户为单位的户籍人口管理政策。

户籍表明了自然人在本地生活的合法性。

长期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管理方针的制定与实施均建基于此项制度。

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根据地域和家庭成员关系将户籍属性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这种做法在建国初期曾起到积极作用,但随着近来城乡交流的日益广泛,该制度已引起愈来愈广泛的争议与指责。

(一)新中国户籍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户籍制度是指通过各级权力机构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

以此作为掌握人口信息、征调税役、分配资源和维护秩序的基础,它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和法律的综合性社会制度。

建国前我国不存在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公民的迁移基本是自由的。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户口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在组织人民民主专政的公安机关的同时,设立户籍管理部门,并着手建立新型的户籍制度。

但建国初的头8年,我国户籍管理制度主要是服从和服务于当时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工作。

这个时期居民的居住和迁徙是自由的,对居民迁出迁入只要办理相应手续,不作任何限制,而且这种自由有明确的法律保障。

由于这段时期我国实行户口自由迁徙政策,公民迁移也就非常活跃。

958年1月9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91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该条例规定:户口登记工作由公安机关主管,户口登记制度包括常住人口登记、暂住人口登记、出生登记、死亡登记、迁出登记、迁入登记、变更更正登记等七项内容。

并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或城市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

”该条例的颁布是全国城乡统一户籍制度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也是新中国户籍制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此后,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制度日趋完善,并走上僵化。

户籍制度的前世今生

户籍制度的前世今生

户口与粮食直接挂钩
1955年 《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
将“农业人口”、“非 农业人口”作为人口统 计指标
1956年—1957年 农业合作化、灾情、 城市人口激增
严格控制农民“盲 流”
195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户口登记条例》
迁移审批制度 凭证落户制度
从此,我国户籍制度最终引入了严格限制农村 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功能。
2.自由迁徙权 处于本国领域内的合法公民在本国领土内
享有随意迁徙和选择住所的自由权利。
三 户籍制度的破冰之旅
各地户籍新政的共 同点是逐步放开城市 准入门槛,建立城乡 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 制度,实现人口的轨 迹化管理。
1.上海户籍新政解读
截至2012年9月底,上海常 住人口约为2371万人,户 籍人口约为1421万人,来 沪常住人口约965万。近年 来,城郊结合地区和郊区的 流动人口持续增加,闵行、 嘉定、松江、青浦、奉贤5 区的流动人口数量已超过户 籍人口。
从此中国的城市和 农村之间隔离起来,农 民如果想进入城市,只 有考学、参军、招工等 非常有限的几种途径。
第一阶段,1958年以前,属自由迁徙期; 第二阶段,1958年-1978年,为严格控制期; 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半开放期。
就业机会
受教育机会
2010年高考各地本科一批控制分数线
◆购买商品住房。 ◆务工经商三年以上,具有合法稳定住所。 ◆投资兴办实业,三年累计纳税5万元或一年纳税 2万元以上,具有合法稳定住所。
退地过渡体系:
3年过渡 3项保留 5项纳入
四 户籍制度改革:春天在哪里?
(一)循序渐进是户籍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 思考:如果今天废除农业户口和城市
户口的区别,明天将会出现什么景象?

中国历朝历代的户籍制度变迁

中国历朝历代的户籍制度变迁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历朝历代的户籍制度变迁篇一:新中国户籍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演变新中国户籍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演变内容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选择了重化工优先发展战略,资本的高投入使对农业剥夺实现以农养工成为必然。

为限制农村人口在城乡比较利益诱致下向城市迁移,制定了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客观上起到对城市资源的社会屏蔽作用。

改革开放后,我国户籍制度开始出现松动并逐渐放开,从二元户籍制度向城乡户口一体化方向发展。

户籍制度所附加的福利功能,使建立其上的城乡二元体制依然顽固地制约着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计划经济时期户籍制度中城乡分治的历史合理性早已丧失,但长期城乡分治所形成的社会利益集团却依然对城市资源发挥着强大的控制力。

关键词:户籍制度重化工战略二元户籍制度城乡户口一体化新中国户籍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推进工业化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

“霍夫曼定律”认为:工业化的发展水平与重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例相关。

工业化水平越高的国家,其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就越大。

霍夫曼总结出的是工业增长的自然结果,重工业比重提高是工业化发展的结果而非促进工业化发展的必要手段。

由于当时特殊的国际形势,苏联等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道路的实践,使我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重化工业发展道路的选择,要靠大量的资金投入。

我国的外援主要来自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国内的资金补充不足,对此只能靠降低生产成本,而降低原材料价格和工人工资则成为主要方式。

降低工资主要通过降低工人的生活资料费用,为了降低工业部门职工的工资和生活成本,需要对农产品实行低价格政策。

为了确保农民能够完全按照政府所要求的品种和数量生产农产品,保证农民将生产资源有效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就要求有更进一步的制度安排,以切断生产要素的外流渠道,并可以直接贯彻国家的发展计划,于是20世纪50年代末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诞生了一种最为理想的组织形式:农村人民公社。

户籍制度81665

户籍制度81665

简论我国户籍制度的历史、变迁法学081 周珏 08010645摘要:户籍制度是中国一项涉及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生活之基本形貌的具有根本重要性的制度。

本文将从我国户籍制度的发展历史说起,从古至今,逐步解释我国户籍制度的历史变迁,再试着分析户籍制度的诸多问题。

意在深刻了解我国户籍制度的发展,和未来户籍制度的走向。

关键字:1949年以前 1949年以后户籍制度:终结抑或改革正文:一.1949年以前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传统社会里,对农民严加管制,把他们锢着在土地上,编户入书籍,横为中国历代统治者的治国方略。

历史中的户籍制度是指通过各级权力机构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以此作为掌握人口信息、征调税役、分配资源和维持秩序的基础,它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服务和法律的综合性社会制度。

中国户籍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无数次的战争和内乱,又经历代王朝的更替,户籍制度总是以某种方式继承或沿袭下来,并且始终执行着多种社会功能。

回溯历史,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浏览一下中国户籍文化的历史形态,①而更重要的是从这些历史事实中去把握这一社会制度的结构和功能,并从中认识维持这种结构的社会关系,以及这种结构对社会变迁和发展的影响。

1.“户籍”的涵义“户”,《辞源》解释为:“住户,一家为一户。

”中国古代户籍,也有“丁籍(册)”、“黄籍”或“籍帐”之类的名称,主要以家庭为依据,了解家户人数和田地情况,用以征收赋税、调派劳役。

2.编户齐民在历史上的户籍管理时间中,包含了权利机构对土地管理和土地制度的意义。

统治者实行编户齐民的措施,目的不仅在于了解家庭和人口情况,而且还要掌握土地的户均和人均占有情况,掌握土地的质量情况,如土地的肥沃程度和出产率,以此作为摊派赋税、征调兵役的依据。

纵观中国历史中的户籍制度,其登记注册的内容不外乎三大类:户内关系、人丁数量和田地财产。

中国户籍贯制度的前世今生

中国户籍贯制度的前世今生

『天涯时空』中国户籍制度的前世今生2008年岁末,因金融风暴波及下的东南沿海地区为数众多的企业都面临着停产或限产之虞,大批中国农民工不得不提前踏上了返乡的路程。

尽管在中国将近半个世纪的高歌猛进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民与农民工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最主要来源,但当就业寒潮来袭时,被缚于城乡二元户籍藩篱下的农民工仍然不得不如候鸟般地大规模迁徙,只是迁徙的方向却并非温暖的南方。

就在他们肩负行囊、挈妇将雏地挤向万头攒动的火车站时,某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部长立刻在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时向媒体澄清,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裁员和农民工返乡热潮,部分农民工因失去工作岗位回乡是一种正常的流动和理性的选择;而针对珠三角一带的农民工返乡潮,部分媒体的评论则认为,农民工返乡与农民工进城一样,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是中国“三农”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原因大致是国家最近正陆续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这无疑对农民返乡具有吸引力;而在开春后不久的广东“两会”期间,九三学社广东省委竟集体上交了一份提案,建议对外来工增加收费,以适当限制外省劳工,减少广东的贫富差距。

据此政策及其本土化倾向,则原本在轻重失衡的城乡利益分配格局中居于力薄的一方亦将逐步地等级化,那些不拥有本省身份标识或户籍证明的人将不受政策的正视。

至此,民众呼吁了多年的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俨然成了镜花水月。

由于长期以来农民工被排除在城市体制之外,因此除了选择返乡,他们似乎也别有它途。

而能够剥夺他们迁徙流动自由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陆益龙认为,那就是“户籍制度”:因为城乡户籍上的差别,导致农民工在城市社会得不到太多的认可,他们无法分享城镇资源和公共物品,也没有可供他们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比如城市没有将他们纳入失业保险,也没有将他们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等福利里面。

城乡二元户籍制的由来:牺牲农业,哺育工业?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人口管理办法,户籍制度很早便已通行于世界各国,即使是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概莫能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户籍制度之今昔吴顾毓地方政治1卷4—6期1939.6—7
中国历代户籍制度之研究刘慎岩新东方(上海)1卷1—4期1940.2—5 周官中的人口查计制度潘光旦社会科学(清华)5卷2期1949.4
汉代的户籍和上计制度韩连祺文史哲1978.3期
我国历代人口统计概况(资料)光明日报1979.6.17
“编户齐民”的出现及其历史意义杜正胜史语所集刊54本3分册1983.9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统计赵冈食货月刊复刊11卷2期1981. 5
我国人口统计的历史沿革和新中国的人口普查沈益民统计1982.1期
我国古代的人口普查叶枫陕西日报1982.6.30
我国古代的人口普查制度魏承恩冯绍霆历史知识1982.6期
“中国历代人口变迁之研究”陈彩章图书季刊新7卷1、2期1946.6
梁方仲谈中国封建社会人口规律问题光明日报1962.5.13
历代我国人口变化的情况朱仲玉中国青年报1962.8.7
中国历代人口略计表谢忠梁四川大学学报1979.3期
读《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黄臣启中山大学学报1982.1期
中国封建社会的人口问题宁可光明日报1982.6.21
中国历代人口统计朱贤江西大学学报1982.3期
关于我国人口数量历史变化若干问题探讨唐元湖南教育学院院刊1983.1期中国古代人口问题探讨张云樵社会科学辑刊1983.3期
春秋后期人口新证尚志发求是学刊1984.2期
战国秦汉三国人口述略曹松叶语历所周刊l0卷119期1930.2
自战国到汉末中国户口之增减杨向奎禹贡1卷1期1934.3
秦汉之户口与政治王崇武北大史学1935.1
战国至汉初的人口变迁管东贵史语所集刊50本4分册1979.12
西汉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初探袁祖亮史学月刊1981.3期
西汉人口考葛剑雄中国史研究1981.4期
汉武帝时“户口减半”考实葛剑雄学术月刊1983.9期
我国最早的人口问题史料吴岭岚文博通讯1983.2期
从奴婢不入户籍谈到汉代人口数傅举有中国史研究1983.4期
论两汉西晋户口谭其骧禹贡1卷17期1934.6
汉末晋初间的年数和户口数何兹全光明日报1951.5.5
中国古代人口思想及其规律裴倜王冲四川大学学报1981.4期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思想评述吴申元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1982.2期
我国历代的人口思想与人口政策张敏如社会科学参考1983.1期
我国古代人口规律与人口政策于溶春刘甲金人口经济1983.2期
人口控制和封建宗法思想曹涛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83.2期
周代列国之民食政策及诸家之学说冯柳堂东方杂志28卷4期1931.2
先秦来民政策与人口增长钱建大财政评论17卷3期1947.9
早婚多子并非孔孟提倡的吴申元西北人口1982.2期
墨子论著蕃育人民不主早婚说谭戒甫文哲季刊6卷4期1937
墨子的人口增殖论陈定闳时代精神7卷1期1942.10
评述商缺人口论与劳动力论凌大珽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83.2期
商鞅与适度人口张大鹏人口与经济1983.5期
也谈韩非的“人口思想”颜啥袁昌隆贵州社会科学1981.5期
关于韩非的人口思想解学东史学月刊1982.4期
两汉的人口政策陈忻妫中央日报1947.10.15、22
两汉至唐的人口思想初探吴申元复旦学报1982.2期
人口问题的广阔面王德溥(台湾)中央日报1960.10.25
我国封建社会人口与经济和自然的关系张晓飞思想战线1981.3期
人口因素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傅筑夫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3期
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考略余也非重庆师院学报1980.3期
我国历代平均每人占有耕地情况四川日报1980.3.4
试论中国封建社会的人口问题宁可中国史研究1980.1期
从历代人口和耕地关系看计划生育之必要杨学通财贸战线1979.8.7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原论梁方仲学术研究1962.1期
中国历代民食问题郎擎霄建国月刊7卷4、5期、8卷3——6期9卷1、2期1932.9——1933.8
我国先秦时代的人口调查及人口适度论萌芽张大鹏人口研究1982.4期
秦汉经济史资料(五)人口及土地马非百食货3卷3期1936.1
汉以前人口及土地利用之一斑马国鼎金陵学报1卷1期1931.5
秦汉时代的人口及土地分配状况马元材河南政治月刊2卷6期1932.6
汉人生计之研究柳诒征史地学报1卷2期
两汉户籍与地理之关系劳榦史语所集刊5本2分册1935.12
两汉郡国面积之估计及口数增减之推测劳榦史语所集刊5本2分册1935.12两汉的人口与食粮政策刘秉仁禹贡17卷1—3期1937.4
汉代农业生产漫谈宁可光明日报1979.4.10
汉代的农业生产水平问题浅探徐扬杰史学月刊1982.3期
略论我国封建社会各阶级人口增长的不平衡性葛剑雄历史研究1982.6期
关于历代河南人口的研讨亮喆人口与研究1983.1期
甘肃地区远古至秦汉人口辩析刘英杰西北人口1982.3期
东北人口史初探刘含若学习与探索1983.6期
西汉社会消费的阶级性林温和岭大经济1951.3期
汉代社会各阶级收入和生活的概况——兼论软侯财富数量的初步估计与阶级分析谢忠梁贵阳师院学报1977.4期
中国南北之人口升降(附表)徐益棠中国文化研究汇刊7卷1947.9
中国历史上的城市人口赵冈陈钟毅食货月刊复刊13卷3、4期合刊1983.7 先秦的地方制度与城邑建筑及人口王亥真知学报1卷3期1942.5
汉代成都之城池与人口马先醒史学汇刊10期中国文化出版部1980.6
对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几点认识周清等人口研究1982.3期
民族人口与民族繁荣田广宁夏日报1983.3.3
(2)人口流动
我国民族之转移及混化殷淑慧朝华2卷1、2期1930.11
中华民族古代之迁徙考李斐然新亚细亚12卷5期1936.11
中国古代民族迁徙考蒙文通禹贡7卷6、7期1937.6
三代民族东迁考略马培棠禹贡7卷6、7期1937.6
中华民族之迁徙与拓张及异族势力之消长马宗霍国师季刊10期1941.5
中华民族迁徙考李裕增河北第一博物院半月刊
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徐中舒史语所集刊2本1分册1930.5
商人自契至汤八迁重考与商民族兴于东土驳议梁园东东方杂志30卷19期1935.10
殷人自江浙迁徙于河南卫聚贤江苏研究3卷5、6期1937.6
周代西方民族之东殖李竣之清华周刊37卷9、10期1932
先周族与周族的迁徙及其社会发展谭戒甫文史6辑1979
楚民族源于东方考胡厚宣史学论丛1期1934.7
楚族在江汉地区的开发和发展马开梁云南大学学术论文集(史)1963.2期楚族南迁的时代及迁徙路线马开梁思想战线1982.2期
第一批来云南的移民——庄桥开滇龚自知云南日报1957.3.14
秦晋开拓与陆浑东迁刘德岑禹贡4卷8期1935.12
秦汉移民论吕克由齐鲁学报2期1941.7
西汉徙民于诸陵考王云渠师大史学丛刊1卷1期1931.6
两汉的人口移动与文化吴景超社会学刊2卷4期1931.7
西汉时期西北地区的人口迁移葛剑雄中华文史论丛1984.2辑
汉末魏晋流人考刘汝霖历史教学2卷2期1951
汉魏西晋时期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内徙金宝祥历史教学1956.11期
试论汉魏西晋时期北方各族的内迁吕名中历史研究1956.6期
汉代中国民族之南迁梁国东大夏年刊1933.6
两汉之际北部汉族南迁考陶元珍禹贡4卷11期1936.2
汉人北徙与匈奴南迁宋废嵩集美校友论著2辑1948.5.
汉末至南北朝南方蛮夷的迁徙金宝祥禹贡5卷12期1936.8
云南历代民族移殖政策之变迁王洁卿新亚细亚12卷5期1936.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