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8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押题)-2017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解析版)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题型秘籍【46】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

高考历史题型秘籍【46】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

高考历史题型秘籍【46】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

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

——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

(9分)【随堂巩固】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者”。

戊戌变法也遭到满洲贵族的激烈反对,新法颁布后,“满族诸人大哗,谣谤四起”,“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材料二商鞅变法中,“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法及太子,黥劓(一种刺面割鼻的酷刑)其傅”,严厉打击反对势力。

戊戌变法中,“时百日间,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光绪帝也“三令五申”,“数四严责”,推动变法法令的贯彻落实。

(1)依据材料一和相关内容指出,两次变法中各有哪些措施直接触犯了传统势力的利益(各举两例)?(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次变法中,改革者都表现出了坚强的意志和雷厉风行的作风,为什么结果迥异?在推动变法的过程中,改革者往往面对和风细雨还是雷厉风行的困惑?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举例即可。

材料提示的是“直接触犯了传统势力的利益”措施。

第(2)问,变法法令的贯彻落实需要掌握国家机器,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推动变法。

也就是说,掌握国家机器是改革者进行变法的前提保证。

本题中两次变法即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因此改革者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变法策略。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对曰:“夫国不富,不可以用兵,兵不强,不可以摧敌。

欲富国,莫如力田,欲强兵,莫如劝战。

”材料二鞅对曰:“夫富强之术,不得其人,不行;得其人,而任之不专,不行;任之专而惑于人言,二三其意,又不行。

高考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高考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高考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在历史的长河中,重大改革往往如流星划过夜空,短暂而明亮。

它们是时代变迁的见证,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是文明进步的催化剂。

这一篇,我们将回眸历史上的一些重大改革,以深化我们对历史的理解,以史为鉴,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我们要了解的是古代中国的商鞅变法。

商鞅,秦国的改革家,他的变法使得秦国从一个西部小国一跃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

他的改革包括奖励耕战、废除世卿世禄制、推行县制等,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积极性,提升了国家的整体实力。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改革,它奠定了秦国统一六国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来看欧洲的宗教改革。

16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的腐败和贪婪暴露无遗。

对此,马丁·路德发起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主张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以净化教会,使宗教更贴近民众的生活。

这场改革引发了欧洲社会的巨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近代中国,我们不能忘记的改革是戊戌变法。

在清朝末期,社会动荡,国家积弱。

对此,光绪皇帝推行戊戌变法,试图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改革来挽救国家。

然而,由于保守派的反对和光绪皇帝的退位,这场改革以失败告终。

但它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为后来的辛亥革命打下了基础。

我们要了解的是日本的明治维新。

19世纪中叶,日本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打开了国门,这引发了国内的一系列变革。

明治天皇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废藩置县、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

这些改革使日本从一个封闭的封建社会转向了现代化的工业社会,使日本成为东亚的强国。

以上就是历史上的一些重大改革。

它们如明灯照亮了历史的道路,给我们启示和教训。

通过了解这些改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我们也应该明白,改革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勇气、智慧和毅力去推动和实践的。

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要记住这些历史经验,积极面对挑战和变化,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痕迹,照亮未来的道路。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突破【专题1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答案)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突破【专题1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答案)

(新课标大纲解读)2014高考历史重点难点核心考点全演练专题18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从考点重点看,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日本明治维新、中国的戊戌变法、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

2.从命题形式看,全国课标地区、山东、海南等主要以材料解析题的形式考查对重大改革背景、内容、特点及影响的理解认识。

3.从命题角度看,主要从以下角度考查:(1)多数课标地区仍是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改革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影响等,有时也将古代的改革、近代的改革或者中外改革综合对比命题考查。

(2)近年全国课标卷等以新材料为依托,利用改革的有关理论考查教材未涉及的其他改革,如2012年全国课标卷第45题对王莽改革的考查等,2014年仍要重视这一考向。

4.从社会热点看,当前国家重视“三农”问题,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倡导公平、公正,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等热点。

一、商鞅变法1.背景:(1)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2)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

(3)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上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4)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2.内容:(1)军事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建立什伍组织。

(2)经济上,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3)政治上,废除分封制,实行县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4)文化上,焚烧诗书。

3.影响:(1)军事方面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打击旧贵族;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有利于保证兵源。

(2)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

(3)县制的设立强化了中央集权;什伍连坐有利于控制人民;轻罪重刑,强化了法律意识,保证变法措施顺利地执行,但措施过于严苛。

浙江高考真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

浙江高考真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

高考真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2009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

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

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

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

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荀子●议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6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

(4分)(2010年)阅读些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说:):“自上古以来及诸经籍,焉有不先正名,而得行礼乎?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若仍旧俗,恐数世之后,伊洛之下复成被发之人。

--------《魏书·咸阳王禧传》材料二:陆法言著《切韵》,时俗皆以法言为吴人而为吴音也……论音韵者二十余家。

皆以法言为首出……法言本代北人,世为部落大人,号步陆孤氏,后魏孝文帝改为陆氏。

——《苏氏演义》卷上本(提示:陆法言是隋代语言学家,《切韵》是一部关于汉字读音的专门书。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如何从两个方面阐述“一从正音”的必要性。

(4分)(2)根据材料二,联系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试分析“陆法言现象”。

(6分)(2011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

(注:严家弄,作者故居所在地,原为杭州城郊)——夏衍《懒寻旧梦录》材料二: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它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湖北省2017-2018学年高考大市调研试题分解: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2017-2018学年高考大市调研试题分解: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商鞅变法(无)北魏孝文帝改革(无)曹操改革1.(2015·湖北武汉5月模拟·45)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东汉以来,若干家族借经济兼并,官位世袭和学术世传等种种关系,形成了支配一时的士族,中枢和地方政权,都在他们把持下,风气日薄,政令日败。

由于战乱,饥馑,疾疫,人口急剧减少,除死亡外,大量人口被豪强招为私户,租赋大量流入豪家大姓,国库收入萎缩,力役也无从征发。

在这两重恶劣环境的交迫下,曹操进行了改革。

他禁止士族结党连群,用屠戮手段削弱大族势力;他变易了选拔人才的标准,“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建安元年开始,他实行民屯制度,利用政府手中掌握的无主公田,授与屯民耕种,政府收其租赋。

通过民屯制度,向世家大族争夺人口,使荫庇户自动归还为国家领民。

曹操的改革成为他克服群雄,平定北方的基础,但他未能截断汉末百余年来所形成的颓风败俗的延续,则是无可否认的。

——摘自蒙思明《曹操的社会改革》(1)根据材料,归纳曹操改革的历史背景。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曹操改革。

(7分)【考点】曹操改革【解析】(1)根据材料中“东汉以来,若干家族借经济兼并……风气日薄,政令日败。

”可知其背景为东汉以来政治日益腐败;根据材料中“形成了支配一时的士族,中枢和地方政权,都在他们把持下”可知其背景为豪强地主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根据材料中“由于战乱,饥馑,疾疫,人口急剧减少……国库收入萎缩,力役也无从征发”可知其背景为战乱、饥馑、疾疫导致人口急剧减少,豪强地丰隐匿人口,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剧减。

(2)根据材料中“向世家大族争夺人口,使荫庇户自动归还为国家领民。

”可知其作用为打击了世家大族势力;根据材料中“他变易了选拔人才的标准,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的信息,可说明其作用有促进了人才的选拔;根据材料中根据材料中“实行民屯制度,利用政府手中掌握的无主公田,授与屯民耕种,政府收其租赋”的信息可说明其作用为创立屯田制度,恢复农业生产,增加赋税收入;根据材料中“曹操的改革成为他克服群雄,平定北方的基础,但他未能截断汉末百余年来所形成的颓风败俗的延续”的信息,可说明其局限性为没有根本扭转东汉以来政治日益腐败的趋势。

高考历史+专题1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高考历史+专题1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1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名师综述】通过回顾近六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选修一的试题,我们可以比较清晰的发现有如下特1.从考查特点上看:命题依标不依本,不拘泥于教科书;2.从考查内容上看:以中国的改革尤其是中国古代改革为主;选修和必修相结合;3.从考查方式上看:以横向或纵向对比、类比为主。

4.从设问方式上看:一般为两问(分值分配为8、7分或5、10分),主要以考查改革之背景(原因、目的)、特点、影响(作用)为主。

【规律总结】(1)思维建模法:虽然选修一高考命题依标不依本,不拘泥于教科书,但我们仍然可以把教科书上讲的古今中外九次改革重新整合,建立思维模型,从而把握解题规律。

(一)、改革的分类以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古今中外的改革进行不同的分类: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社会的改革、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和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1、奴隶社会的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管仲改革2、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1)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商鞅变法(2)封建社会内部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阿里改革、洋务运动(3)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3、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1)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宗教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2)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改革:罗斯福新政、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国家的改革4、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二战后苏联的改革、东欧改革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改革开放(二)、改革的原因(背景)分析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1.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3.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4.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5.民族危机严重。

押高考历史45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历史四轮复习

押高考历史45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历史四轮复习

【近五年考情分析】
1.考查的主题不拘泥于国家《考试大纲》的“考试范围”和教科书内容,其选取的标准主要源自《课程标准》——不是具体的模块学习内容要点,而是整个模块的学习指向——“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只要能承载这一目标的素材均可进入命题人的视野之中。

2.突出对“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的考查。

由于试题材料选取的依据不是所学的具体知识和特定知识,而是随机选取的、学生普遍感觉陌生的教材之外的不确定知识,因此题目重点考查的并非对特定陈述性知识的简单再认、再现能力,而是在具体学习过程中积累总结提升而来的程序性知识——分析同类问题的方法、能力及规律性认识,也就是对历史学科本身所固有的学习规律和学科素养的运用能力。

3.频繁使用“概括”“指出”“说明”与“简析”(“分析”)等设问提示语,求答语则多集中于“背景”“原因”“内容”“作用”“意义”和“影响”上,总体聚焦在概括(指出)改革的背景(原因)、特点或内容,以及简析改革的作用(意义、影响)上,以深刻认识改革内容与时代背景、历史影响之间的互动关系。

1。

2017-2018年高考历史重要考点练习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最新教学文档

2017-2018年高考历史重要考点练习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最新教学文档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末年,蔡京下令仿“当五大钱”在全国范围内铸行“当十大钱”,并在官铸小平钱中加入锡;同时,下令全国范围内禁止私铸货币,一年之内废黜此前所有非官方货币……靠铸大钱敛财的朝代并不鲜见,蔡京“当十大钱”的奇特之处在于,同样一种货币,在不同地区却规定了不同的标准。

……两年后,蔡京非常郁闷,因为,“当十大钱”并没有带来多少收益,无论皇帝、官家豪强还是升斗小民,对蔡京的货币改革都极为不满。

——摘编自陈雨露、杨忠恕《中国是部金融史2:天下之财》材料二1935年11月……在孔祥熙控制下的中央银行相对来说不那么活跃。

但是……公私利益都错综复杂的纠缠在一起。

例如,孔祥熙和宋子文都是一家私人企业的主要股东……这些公司能得到财政津贴,享有垄断权和其他特权,常常挤垮与之竞争的私营企业。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1)根据材料,指出孔祥熙的金融改革与蔡京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蔡京、孔祥熙金融改革的时代背景。

【答案】(1)不同:改革程度相对温和;公私利益错综复杂(或官私勾结);取得了一定效果,国家资本迅速发展(或私营企业无力与官私勾结的公司竞争)等。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清初赋役的征派仍以地亩、人丁为依据。

由于官僚豪绅隐匿土田和下层百姓的流移,地亩、人丁的确切数字总是难以查清。

特别是随着地权的日益集中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丁役或丁役货币化的丁银便成为广大贫民的沉重负担,不断引发百姓逃亡,直接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为了稳定税收,清政府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以康熙五十年的全国丁银额为准,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征收丁银。

并且规定:人丁缺额,以本户新添者抵补;不足,以亲戚丁多者或同甲粮多之丁补之。

但在实际操作中,地方官吏与豪绅互相勾结、挪移逃避,造成多丁不承、少丁多承的不均衡现象,无法保证丁银收入的稳定。

到雍正时,清政府采取“摊丁入亩”的征收丁银办法,把固定下来的康熙五十年的丁银,以与具体丁户相脱离的方式全部摊入田赋银中征收,称为“地丁制”,确保了国家财政收入。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七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练习岳麓版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七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练习岳麓版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七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练习岳麓版第十七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非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05分)1.(2018课标Ⅰ)[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

此前的纪年方法是,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

皇帝在位时没有特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年”,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

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

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

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

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9分)答案(1)原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

(2)方便纪年;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长期使用,影响深远;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

2.(2018课标Ⅲ)[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

清代社会治安由八旗、绿营、衙役以及保甲、团练等承担。

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

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

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在省城长沙创设了湖南保卫局。

根据《湖南保卫局章程》,保卫局由官商合办,职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

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即总局、分局、小分局。

戊戌变法失败后,湖南保卫局被清廷裁撤。

——摘编自韩延龙等《中国近代警察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湖南保卫局创建的原因。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湖南保卫局相对于以前的治安机构有何不同。

2020届高考历史江苏版二轮习题:专题十八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020届高考历史江苏版二轮习题:专题十八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十八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非选择题(共40分)1.(2019江苏南京学情)家庭制度改革是商鞅变法中移风易俗的重要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地本是戎狄之区……直至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

例如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这大约是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办法。

这种陋俗经商鞅的严禁才消灭。

——摘编自张荫麟《中国史纲》材料二秦是个体小家庭定型化时期,所谓定型化是指它不仅作为一个具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亲属集团,而且成为一个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细胞;在政治上得到了国家的承认,是户籍的最基本单位;在经济上成为一个耕织结合在一起,自给自足的独立经济实体。

以一对夫妻为核心的小家庭,男耕女织,构成相互提携力最顽强的小圈子,家庭成员间在生产劳动中彼此毫不攀比,生产积极性高涨,父子勠力,相忍饥寒,朝夕艰苦从事。

勤俭持家、艰苦奋斗良好民风的形成与自力更生个体小家庭的训练是分不开的。

个体小家庭作为社会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其作用不可低估。

直系个体小家庭成员间相互依存性最强,血缘关系简单,彼此亲和度达到最高点,父、家长权、夫权降到最低点,因而也是最稳定的一种家庭形态。

——摘编自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完成下列要求:(1)材料一中的“陋俗”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消灭这一“陋俗”的措施。

(3分)(2)据材料二,概括秦国个体小家庭“定型化”的主要表现。

(3分)(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家庭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并指出其改革的实质。

(4分)答案(1)陋俗:大家庭共居一室。

(1分)措施: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

(2分)(2)表现:血缘关系的亲属集体;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国家户籍的最基本单位;独立的经济实体。

(3分)(3)作用:推动了小农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良好民风的形成;进一步瓦解了宗族势力,有利于强化对基层的控制;保证了国家赋役的征派。

(3分)实质:封建化过程。

2017年高考历史(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017年高考历史(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1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

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

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

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

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

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

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

”可知其功能为征发民力;“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

”可知其功能为控制人民;“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可知其功能为征收赋税。

答案(1)功能:征发民力;控制人民;征收赋税;统计人丁。

(任答三点即可)(2)特点:户籍逐渐成为控制人口的重要手段;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与土地和赋税制度紧密结合;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

(任答两点即可)原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财政危机;统治者的改革;农民的反抗斗争。

(任答三点)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

专题1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命题猜想)-2017年高考历史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原卷版)

专题1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命题猜想)-2017年高考历史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原卷版)

【考向解读】1.梭伦改革。

2.商鞅变法。

3.北魏孝文帝改革。

4.王安石变法。

5.欧洲的宗教改革。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7.俄国农奴制改革。

8.明治维新。

9.戊戌变法。

【命题热点突破一】古代中外重大改革1.梭伦改革(1)背景①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

②雅典的民族危机加剧。

③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2)内容①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②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③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④建立四百人会议、公民陪审法庭,并使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3)特点①改革理念:节制、中庸、公平、平等、和谐。

②性质:奴隶主性质的改革。

(4)影响①将国家引上了民主政治的轨道,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②社会矛盾未从根本上解决。

2.商鞅变法(1)背景①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

②秦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落后。

③商鞅来到秦国,辅佐秦孝公进行变法。

(2)内容①经济:废除井田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②政治:普遍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在基层实行什伍连坐告奸制,严密控制人民;轻罪重刑。

③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严肃军纪,提高军队战斗力;实行什伍组织,建立严密户籍制度。

④文化:焚烧诗书,实行文化专制。

(3)影响①沉重打击了旧贵族势力,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

②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社会秩序,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①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强。

②北魏统治面临危机,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

③冯太后学习汉族文化的推动作用。

(2)措施①推行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

②设立三长制。

③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④迁都洛阳。

⑤推行汉制和移风易俗。

(3)作用①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发展。

③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4.王安石变法(1)背景①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严重。

2017-2018学年高考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41

2017-2018学年高考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41

选考内容选修一第41讲1.(2016河北邯郸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80672414材料宋代自耕农、佃农增多,灾荒赈救难度、成本增大。

在西周到汉唐赈贷(赈济性借贷)的理论与实施的基础上,宋代赈贷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北宋前中期的赈贷,以省仓、军储、内库、三司资金等为主要资金来源,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省仓。

北宋后期,以常平等仓为主要资金来源的赈贷形式,在救荒、开发水利、战争补给中都有所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宋初期,兵祸连年,江淮一带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政府用于赈贷的资金来源既有专门备荒的常平仓、义仓,也有地方的省仓,还包括军俯、中央户部资金等,南宋中后期,中央财政的日渐窘迫、土地兼并贫富分化日益加剧,赈贷过程中抑配(强行摊派)之弊,赈贷不实等弊端屡见不鲜,抱有社会责任感的士绅、富民遂参与到赈贷中,“至南宋晚期,社仓遍布全国”,在各地方赈贷、救荒中发挥重要作用。

——摘编自黄晓巍《宋代赈贷初探》(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赈贷的特点。

[答案]难度大,成本高;资金来源较丰富;国家赈贷与民间赈贷相结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赈贷的背景和影响。

[答案]背景:前代赈贷理论与实践奠定基础;社会动荡、经济遭到破坏,土地兼并严重;理学的影响。

影响: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有利于农业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为后世的社会救济提供了借鉴;实施过程中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的赈贷,考查宋代赈贷的特点、背景和影响。

(1)本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灾荒赈救难度、成本增大”可以得出难度大,成本高;依据材料“宋代赈贷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北宋前中期的赈贷,以省仓、军储、内库、三司资金等为主要资金来源,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省仓。

北宋后期,以常平等仓为主要资金来源的赈贷形式,政府用于赈贷的资金来源既有专门备荒的常平仓、义仓,也有地方的省仓,还包括军俯、中央户部资金等”可以得出资金来源较丰富;依据材料“政府用于赈贷的资金来源既有专门备荒的常平仓、义仓,也有地方的省仓,还包括军俯、中央户部资金等”、“抱有社会责任感的士绅、富民遂参与到赈贷中”可以得出国家赈贷与民间赈贷相结合。

专题18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押题)-2016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原卷版)

专题18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押题)-2016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原卷版)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朱熹认为,“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去义,而无复先王之意”;“隋唐遂专以文词取士,而尚德之举,不复见矣。

积之于今,流弊已极,其势不可以不变。

”“其所以教者,既不本于德行之实;而所谓艺者,又皆无用之空言。

至于甚弊。

则其所谓空言者。

又皆怪妄无稽,而适足以败坏学者之心志,是以人才日衰,风俗日薄”。

因此,他“尝思之,必欲乘时改制”,“尽革其末流之弊”。

材料二针对当时科举考试的情况,朱熹提出学习的内容,应该主要是“明人伦”,“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谓学者,学此而已”。

而不是记诵词章;应该是“求治世之道”,而不是只为科举取士。

他说:“圣朝教育人才之意,凡使为学者,知所当务不专在于区区课试之间”;而是要学习与懂得修身治己的做人道理。

朱熹还认为,“学经以探圣人之心,考史以验时事之变”,历史上的“古今兴亡治乱得失”,“礼乐制度、天文地理、兵谋刑法之属,亦皆当所须而不可阙,皆不可以不之习也”,从而使“士无不通之经,无不习之史,皆可为当世之用矣”。

——均摘编自张全明《论朱熹对科举态度的三次转变及其改革主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教育改革方案的主张。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清末的开明专制化过程,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它们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

自变法以后,晚清政权实际上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从传统专制向开明专制政体转变的历史努力,由于晚清新政的失败与清王朝的崩溃,中国清朝统治者最终并没有完成向开明专制政体的成功转变。

……然而,当他们认识到,只有仿效西洋先进的技艺,才能增加自己的抵抗西方侵略的能力时,他们就在客观上,不可避免地迈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并由此而一步一步地走上新的历史道路。

在这一仿效过程中,他们迟早就会意识到,只有进行更为开明的政策创新和体制创新,才能使官僚体制有效地吸纳社会上的现代化精英,才能够更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非如此不能最终实现他们的既定目标。

专题1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仿真押题)-2016年高考历史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原卷版)

专题1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仿真押题)-2016年高考历史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原卷版)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梭伦)拒绝了穷苦农民重新分配土地的要求,而是采取政策为丧失土地的农民安排其他职业,如从事贸易和其他工作。

他大力推动货币的使用和商业的发展……从此,雅典的货币、陶器和橄榄油充斥地中海地区,雅典的财富迅速增加,贫困不复是阿提加平(注:即雅典地区)上的主要问题。

——周洪祥《雅典民主与梭伦经商考》材料二(商鞅变法)按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或十万顷的标准,以县为单位计算出土地总面积,除去山泽道路邑居,其余的耕地按良田一夫百亩的标准授予农民。

——田昌五等《秦汉史》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赋税徭役)。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

——《史记》卷68《商君列传》(1)据材料一、二,比较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内容中农商政策的主要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政策对两国政治体制产生的影响。

(2)分析两国形成不同政策的自然地理因素。

据此并结合第(1)问谈谈你对改革成功原因的认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一个“落后”。

三个“低下”,一是生产率低下,二是行政效率低下,三是军队战斗力低下。

一个“落后”是生产关系落后。

要改革的话,肯定要从这四个方面下重手。

——《“商鞅变法”精神实质的再思考》材料二商鞅变法的主要手段就是从三个方面来弱民,通过弱民使国家崛起。

这三个方面分别是愚民、辱民和穷民。

——《秦国是怎么崛起的——重读商鞅变法》(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商鞅是如何解决三个“低下”、一个“落后”的。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商鞅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实现“愚民、辱民和穷民”。

(3)上述材料反映出商鞅变法的基本理念是什么?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没有不顾一切社会条件和人事条件去强制推行改革,而是大玩技巧,迂回曲折。

在摆脱反对派的围追堵截上……非常巧妙地让反对派就范、别无选择地朝着预定的目的地前进。

材料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论,学术界有不同的声音。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后限时集训 岳麓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后限时集训 岳麓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可威以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劝以赏,而不可历以名。

被险而带河,四塞以为固,地利形便,蓄积殷富。

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

——摘自《淮南子·要略》材料二政作民之所恶,民弱;政作民之所乐,民强。

民弱,国强;民强,国弱。

国为善,奸必多。

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国贫而富治,曰重贫,重贫者弱。

民弱国强,民强国弱。

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商君书》(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之法”的动力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基本理念,联系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在变法中是如何贯彻这一理念的。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可威以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劝以赏,而不可历以名”得出秦国民风民俗的现实需要;根据材料一“被险而带河,四塞以为固,地利形便,蓄积殷富”得出秦国地理环境和物质条件的优越;根据材料一“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得出秦孝公的强烈愿望。

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得出弱民,即将国家与人民对立。

第二小问,结合商鞅变法中有关“弱民”措施加以说明即可。

【答案】(1)动力:秦国民风民俗的现实需要;秦国地理环境和物质条件的优越;秦孝公的强烈愿望。

(2)理念:弱民,即将国家与人民对立。

贯彻:实行文化专制,焚毁诗书,禁止民众阅读、传播;实行连坐法,加重对民众违法的处罚力度;重农抑商,对商业征收重税,并将山林和湖泊收归国有等。

2.(2017·广东七校高三联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

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材料二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

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

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

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

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

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

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

答案(1)功能:征发民力;控制人民;征收赋税;统计人丁。

(任答三点即可)(2)特点:户籍逐渐成为控制人口的重要手段;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与土地和赋税制度紧密结合;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

(任答两点即可)原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财政危机;统治者的改革;农民的反抗斗争。

(任答三点)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

其乡村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直至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

战国时期,随着以郡领县的“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以上行政组织渐具雏形,成为基层组织。

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朝廷命官至郡县而止,其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

第二阶段大致为隋唐两宋时期。

隋朝乡的基层官吏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

唐朝对城邑之外纷繁杂乱的各种聚落形态,进行全面规范和整顿,不仅从名称上统一为村,而且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

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

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

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

但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为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据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整理(1)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清末乡镇地方自治取代保甲制的原因及启示。

答案(1)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原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2)原因: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主革命的推动;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清末新政的实施。

(答对两点即可)启示:国家既要加强对乡村社会管理,又要保障村民享有自治权,集权与分权适度结合,方可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保持农村发展的活力。

3. “关陇集团”和“关中本位政策”是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概念,它对于研究北朝隋唐社会政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唐一代三百年间其统治阶级之变迁升降,即是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所鸠合集团之兴衰及其分化。

”“当李唐初期此集团之力量犹未衰损,皇室与其将相大臣几全出于同一系统之阶级,故李氏据帝位,主其轴心,其他诸族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自无文武分途之事,而将相大臣与皇室亦为同类之人,其间更不容别一统治阶级之存在。

”“宇文苟欲抗衡高氏及萧梁,除整军务农、力图富强等充实物质政策外,必应有精神上独立自成一系统之文化政策,……以关陇地域为本位之坚固团体。

此种文化本位政策,范围颇广,包括甚重,要言之,既阳傅周礼经典制度之文,阴适关陇胡汉现状之实而已。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1940年)材料二武则天破坏集团的工作首推科举制,大倡文辞之科破格用人,而文辞之科的进士科地位远胜明经科,这与关陇集团推崇的华夏正统经学治国理念也是大相径庭的。

她开设武举科,也对军功贵族世袭在观念及实践上给予巨大冲击。

武则天还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东移到洛阳,改变关中本位政策下以长安为信仰中心的格局。

她还以婚姻为纽带,缔结“李武韦杨婚姻集团”,以武氏寒族介入关陇集团,在文化层面把已经不占优势的关陇集团进一步拖下来,原来的胡汉精英集团堕落的速度加快了。

——曹印双《试析陈寅恪先生的关陇集团概念》(1)据材料一概括“关中本位政策”的特征。

(2)材料二中武则天打击关陇集团的措施有何特点?其措施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1)特征:关陇区域是“关中本位政策”生成的空间;皇室与其将相大臣垄断把持政权;围绕整军务农富国强兵实施的均田制、府兵制等政策成为“关中本位政策”实行的物质基础;融合胡汉民族精神。

(2)特点:通过国家制度的改革进行打击;多种措施并用,重在从精神文化价值层面进行打击。

影响:加速了关陇集团和魏晋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给胡汉中下层民众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晋升机会,促进了胡汉融合。

(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适当给分)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点之一。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①废除科举制,大办各类新式学校(当时称为学堂)。

1905年清政府下令停止科举取士,再加上鼓励兴办新式学堂的政策一一落实,我国出现近代以来兴办新式学校的热潮。

到1909年,全国新式学堂的数量已达5 000多所。

在校学生超过160万人。

新式学校取代旧式学校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

②提出新的办学宗旨。

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明确指出:“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明其智识,练其艺能。

”1906年清政府又提出“忠诚、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崇尚科学技术等实用知识)”的五项办学原则,清政府主管教育的官员又宣称,学堂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体育培养人的身体之能力,智、德、美三育培养人的精神之能力,相应发展真善美之理想,以期培养完全之人物”。

③制定全国统一的新式学校学制。

仿照日本将普通教育分为初等教育(幼儿园、小学)、中等教育(初中、高中)、高等教育(大学)。

并规定各级学校的学习年限。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师范和工程技术职业教育。

部分开放女子教育,允许兴办女子小学和师范学校。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提出的办学宗旨和传统旧式学校办学宗旨的异同。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作用。

答案(1)同:都以儒家纲常礼教(或忠君尊孔思想)为办学根本原则。

异:旧式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儒家的文化知识传授,忽视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新政教育改革重视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

旧式教育培养的人才只突出德育、智育,新政教育改革培养人才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旧式教育培养目标主要是封建官僚(或读书做官),新政教育改革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类实用人才。

(2)作用:推动我国教育从传统的封建教育向近代资本主义新式教育转变,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对我国现代教育体制与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也产生深远影响。

5.(2016·山东枣庄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东南沿海地区被日军占领,中国军费开支剧增,财政状况极为窘迫。

中国108所高等院校中,91所遭日军轰炸,25所院校被迫停办。

“抗战是长期的,各种人才都不可缺少,而战后的建国事业,更需要大量人才,因此教育不能中断,是中国可以薪火相传的根本”,这是当时中国政府的基本判断。

政府有计划地将沦陷区90%的高级知识分子和37所高校转往大后方。

抗战期间,全国专科以上高校增加了33所(31%),教员增加了3 623人(48%),学生增加了41 575人(99%)。

在教育规模扩大的同时,国民政府也重视大学的科学研究。

1938年到1944年,经济部共获准专利423项,是从民国初年到战前专利总数的182%。

时任驻华参赞的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认为:“这七年间的科学进步与贡献,比起过去30年来,在质在量皆有增无减。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还选拔了66名的自费或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和欧洲各国,其中包括“两弹一星”元勋王大珩、黄纬禄等8人,超过了“两弹一星”元勋总数的三分之一。

——摘编自侯杨方《不绝的薪火:抗战时期的教育》(1)根据材料指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李约瑟的观点。

答案(1)背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东部的高校遭受破坏,被迫内迁;国民政府对教育的重视。

(2)论证:李约瑟认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教育科技有了长足的发展。

学校数量增加、高校规模扩大;重视科学研究;科技专利数量增加;培养出一批杰出科学家。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

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

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

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

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

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

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1)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

(6分)(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演变原因。

(10分)(3)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认识。

(9分)答案(1)功能:征发民力;控制人民;征收赋税;统计人丁。

(6分,任答三点即可)(2)特点:户籍逐渐成为控制人口的重要手段: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与土地和赋税制度紧密结合;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