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移民 中国和印度人为啥合不来
中国人和印度人有什么不同之处
中国人和印度人有什么不同之处第一、印度人集体行动意识不如中国人,通知集中活动很难到齐,到齐的前后时间也高度不一样,通知8点到,9点到齐就不错,到晚了也不觉有啥不对。
中国人在集体活动这点上比较准时,很重要的原因不是怕到晚了给领导印象不好,就是怕机会被拉下,或者被罚。
第二、印度人在时间上缺乏精度观念,这不仅仅表现在他们一般在约会时间上不特别守时,与人合作很难按时联系与完成任务,在记录事件的时候也不使用精准的时间,只讲个大概,历史书籍上的时间差可以以几十年或者几百年计,但不觉得是大问题。
这点上中国人的时间利害观念要强很多,在事件记录方面也比较有考据式的精确要求。
第三、印度人杀生比较有限,吃的红肉范围很窄,而且对于很多奇怪的生物不去碰,且有多达三成以上的印度人是素食主义者,很多人不喝酒,也没有太强的以酒作为社交媒体的习惯。
而中国人吃的范围则广得多,象狗、蛇、狸、鳄、龟、鳗、驴等类动物,印度人就很少吃,更别说虎、狼、鲨、豚了,而且中国人的素食者也很有限,大家多多少少能来两杯,在不少人群中,喝酒还是加强交情的方法。
第四、印度人基本上比较随便懒散慢悠一些,不那么着急,也不那么进取,不太爱加班,也不喜欢把一天当十天工作,比较乐天安贫,相信命由神定。
中国人比较相信人定胜天,事在人为,积极争取,做事情勤奋,也比较匆忙,耐心远比印度人小,什么都要快:说话快、吃饭快、走路快,对其他人办事效率的要求更加苛刻。
第五、印度人的面子观念弱,场面上不会特别摆阔气,请客也可能就是三道场,出门也可能就是一套非名牌衣服。
中国人即使穷人也要穷讲究,有钱讲究真名牌,没钱追求假名牌,比较喜欢在人前显摆,也更会为虚荣而花钱,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场合不少。
第六、印度人从宗教到法律,有较规范的观念,即使腐败也腐败在桌面上。
中国人表面规范与实际动作往往分离,除非有警察在场或者有电子警察,否则往往会直接闯红灯,即使当官场面上发言与自己的行为不一致,拿了钱也会说自己只是给朋友帮忙,而不觉得自己是贪官。
中国与印度的贸易关系与前景
中国与印度的贸易关系与前景中国与印度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亚洲地区最有潜力和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由于其庞大的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中印之间的贸易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与印度的贸易关系的现状、挑战以及未来的前景。
一、现状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往来可以追溯到古代丝绸之路时期,两国的商贸往来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
然而,近年来,中印贸易发展迅猛,双方逐渐成为彼此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根据相关数据,目前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额已经接近1000亿美元。
中国对印度的主要出口产品包括机械设备、化工产品、纺织品和电子产品等,而中国从印度进口的主要产品是铜矿石、石油和化工产品。
二、挑战尽管中印贸易规模庞大,但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印之间的贸易不平衡比较明显,中国对印度的出口远远超过对印度的进口,这导致了贸易逆差的增加。
此外,贸易争端和保护主义的影响也对中印贸易关系造成了困扰。
中印之间的领土争端也对贸易关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由于双方边界问题的存在,印度政府对中国企业的投资进行了限制,这影响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此外,印度对中国进口商品的限制措施也进一步加剧了贸易的不均衡。
三、前景尽管中印贸易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其潜力仍然巨大。
随着中印两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市场的相互开放,贸易前景非常乐观。
一方面,中国和印度都致力于扩大贸易和投资,加强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印度的“制造印度”政策为两国贸易合作提供了新机遇。
另一方面,随着两国之间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改善,中印之间的贸易壁垒有望逐渐减少,进一步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发展。
两国可以通过加强经贸合作、制定更加开放的贸易政策以及加强双边投资等措施,进一步拓宽市场,减少贸易壁垒。
此外,中印之间在新兴领域的合作也将为双边贸易带来新机遇。
例如,在数字经济、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两国可以加强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
人类第一波大迁移:6万年前来到澳洲,5万年前来到中国
人类第一波大迁移:6万年前来到澳洲,5万年前来到中国编者按:关于现代人类走出非洲的时间、批次和到达的地方,我一直很好奇。
本文对此做了解答。
原来第一批人类走出非洲是沿着海岸进行的,所以他们到达了更远的澳洲和中国,反而没有到达更近的欧洲。
真是挺神奇的。
但未必没有原因,其原因就是,气候巨变导致人类以海产品为食物,于是沿海迁徙,也就顺理成章了。
文/张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六万年前第一批人类走出非洲后,一直沿着非洲海岸——南亚海岸——东南亚海岸,第一个到达的终点站竟然是今天的澳大利亚。
学术上的“澳大拉西亚”(Australasia)是一个区域概念,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岛、塔斯马尼亚岛(Tasmania)和其他一些印尼群岛东部的岛屿。
今天的澳大利亚是地球上最干旱的大陆之一,90%以上地区的年降水量不到1000mm。
所以这里也是世界上都市化最高的地区,90%以上人口居住在沿海城市里。
更令人惊讶的是,澳大利亚的所有物种与这个星球的其他任何地方(新几内亚岛除外)都不一样。
大陆板块结构使得这里与欧亚大陆、南北美洲和非洲隔绝的时间超过1亿年。
澳大利亚也不存在所有哺乳动物的“正常”进化,整个澳大拉西亚地区根本没有灵长目动物,没有猴子,没有猿人,人类是这里唯一的灵长目动物。
所以,毫无疑问,澳大利亚的土著必定是从其他地方迁移来的。
那么人类是如何经历漫长而又艰险的旅程,来到澳洲大陆的?在澳洲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遗体年代久远,最保守的估计也有四万年之久,还有人说可能有六万年之久。
它具有非凡的意义,证明了现代人在到达欧洲之前,就已经到达了澳洲,这看起来不太可能,澳洲不但比欧洲距离非洲更远,中间还隔着印度洋。
这个旅程如此遥远,完全可以想象出其中的艰难,这可能吗?在最后一次冰河期的最寒冷的时期,全球海平面下降,很多陆地露出水面,在澳大拉西亚曾经形成了一片巨大的Sahul古陆: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塔斯马尼亚岛连成一片。
但是,即使是在两万年前最寒冷的时期,澳大利亚与其他东南亚陆地之间,也相隔着50-100千米的海洋。
受伤的文明——印度与中国的转型之痛
抵牾。
1印度—— 文 明的失落
奈保尔 由自身的经历敏锐觉察 到了印度社 会中身份认 同丧 失的问题 , 西方文明的入侵使印度 历史被一点一 点地侵 蚀 , 即题 中印度“ 文明的失落” 。他 也看到 了新兴 的湿婆 军 , 到他们在 看 用简单 的政策和英雄偶 像重新 达成身份 认同 , 他们 创造 了一个
一
渐接受了外来工业化 的影响 , 但这 些外来 的东西总是显 得生搬 硬套 , 在城市里面 的新建筑, 旧的通风观念没有 了, “ 现代 的空调
搬 了进来; 这些空调为建筑师解 决 了恶劣气候 的 问题 , 使他 能够
随意 复 制 自 己的设 计 。 ”
个病 理 复 杂 、 重 难返 的沉 疴 老 人 , 样 寻 求新 生 , 火 涅磐 , 积 怎 浴
是 印度 的 追 寻 , 是 它 的近 邻 中 国的探 索 。 也
在奈保尔看来 , 绝大部分印度人并不 了解 印度 自身的 问题 。 甘地从英国到南非的经历 , 让他有机会跳 出印度这 个圈子 , 识 认 到“ 印度人” 这样 一个概念 , 而身在 印度 的绝大部分 人是无法 意 识到这个问题 的 , 在他 们 的眼 中 , 有种姓 、 只 印度教 、 可接 触 不 者 。印度教 的印度在种姓 的泥潭里面迷 失了太 久 , 以至 于任何 新的理念 , 回到最初的出发 点 , 都会 一切都被混淆 了。印度 自己 没有能力重新 发现并 估价 自己的过去 , 它的过 去与 它联 系太 “ 多, 然生存在 仪式 、 法和 巫术之 中—— 那种蒙 蔽 了反应、 仍 律 甚
17 年 , 9 5 在甘地夫人颁布“ 紧急状 态” 令前后 , 奈保尔再次踏 上印度之旅。在满 目疮痍的现 实表象下 , 他看到 的印度 , 是其被 殖民的历史 、 几干年 的宗教文化 、 种姓制 度、 甘地 主义共 同塑形 的结果 。他认识到印度的危机 “ 不只是政治和经济上的 , 大的 更 危机在 于一个受伤的 古老文 明最终承认 了它的缺 陷, 却又没 有 前进的智识途径。 这就是 印度三部曲中第二部 《 ” 印度 : 受伤 的文 明》 的写作背景。 梅晓 云在《 文化无根 : V. . 以 S 奈保 尔为个 案的移 民文化研 究》 中将文 化认 同与移 民文 化分 为拔 根一 飞地 型、 根一同化 植 型、 去根一 无根型 、 双重认同型。作者认为 第二三代移民 由于疏 离 了母 国文化 , 同时又不能认 同移居地文化 , 没有族群历史和族 裔群体 , 成为真正的漂泊者 、 无根人 、世界 公民” 奈保尔正是其 “ , 中之一 。正是由于这 种文化 上的无根 , 种思维 方式和 生活态 两
印度的社会禁忌和文化观念
印度的社会禁忌和文化观念印度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印度社会中,存在着一些独特且常常被视为禁忌的社会观念和文化传统。
本文将探讨印度社会中的一些主要禁忌和文化观念,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一、性别不平等性别不平等是印度社会中一项重要的社会禁忌和文化观念。
印度是一个男权社会,男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女性则经常被剥夺权益和受到歧视。
这种性别不平等表现在各个方面,如教育、婚姻和就业等领域。
在印度,女性的教育机会相对较少,尤其是农村地区。
许多家庭认为女孩子应该专注于婚姻和家庭,而不是接受高等教育。
这种思想观念导致了女性普遍受限于经济独立和职业发展。
此外,女性在婚姻中通常被视为家庭的财产,强调孝顺和服从,而不是追求个人发展和幸福。
二、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中的另一个显著特征。
根据种姓制度,印度社会被划分为四个主要的种姓群体,即婆罗门、刹帝利、贵族和劳工。
每个种姓群体内部又分为许多子种姓,这种系统决定了人们的社会地位、职业和婚姻限制。
种姓制度使社会中的人陷入不平等和歧视的境地。
婆罗门是社会最高的种姓,享有特权和权力。
而劳工和其他边缘种姓常常被迫从事艰苦的工作,并被社会边缘化。
种姓制度也导致了婚姻的限制,每个种姓群体通常只与同种姓群体通婚,这加剧了社会的分裂和不和谐。
三、宗教和食物禁忌印度是一个宗教多样化的国家,人们的宗教信仰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印度社会中存在着一些宗教和食物禁忌,这是社会对特定宗教和文化的尊重和遵从。
例如,印度教徒通常视牛为神圣动物,因此牛肉被视为禁忌食物。
在印度的许多地方,屠宰和食用牛肉是被严格禁止的,触犯这个禁忌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此外,印度教中还存在其他食物禁忌,如某些教派禁食洋葱或大蒜。
四、婚姻禁忌婚姻禁忌在印度社会中非常常见,并对人们的婚姻自由产生了负面影响。
印度社会对于婚姻有着许多限制和规定,包括种姓、宗教、贫富差距等因素。
在种姓制度的束缚下,许多印度人被迫只选择与同种姓的人结婚,这导致了社会内部的流动性和融合性受到限制。
2024(统编版选必1)历史 第二单元 提取信息、自拟观点类题 练习(含解析)
题型攻略03【题型特点】-提取信息、自拟观点类题提取信息、自拟观点类试题,一般是命题者出示一则或数则说明观点的材料,要求考生提炼观点或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支持或反对意见,并论证自己所选观点的合理性。
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在灵活掌握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历史事物间的纵横联系,关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结合,强调的是一种探究能力,同时又重视探究过程和方法以及巾此而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典例研析】(2022 •河北商考真题•17)阅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3分)11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孚石油公司韦奇伍镶剞陶工厂祷兰东印度公司温茫栏蜂呢绒平工工场代表性经济组织蕙立时问阿克莱特水力切纱厂斯大林格勒漳拉机厂世界贺易组织16世纪初1的2年影响因索` 注:经济组织是指从平经济活动的机构。
包括经济实体、市场中介组织、国际经济组织。
图3经济组织及影响因素示意图——据萧国亮、隋福民编著《世界经济史》等围绕“经济组织何以形成“这一主题,从图3中任选一代表性经济组织及一种或多种影响因素(可补充其他因素),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知识进行阐述。
(要求:@论题须包含所选经济组织名称、影响因素:@阐述时,所举史实须与所选经济组织密切相关:@紧扣主题,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略【解析】(13分)据材料图片可知,影响经济组织的因素有技术、市场等。
据设问“从图3中任选一代表性经济组织及一种或多种影响因素”的要求,可选择阿克莱特水力纺纱厂这一代表性经济组织,选择技术这一影响因素,并根据设问要求“论题须包含所选经济组织名称、影响因素”,拟定论题:技术创新推动阿克莱特水力纺纱厂的形成和发展。
在阐述时主要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水力纺纱机的发明及应用推动阿克莱特水力纺纱厂的形成和发展进行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68年阿克莱特发明机械纺纱机,次年获得专利,因为阿克莱特发明的机械纺纱机采用水力驱动,又叫水力纺纱机,1771年阿克莱特与人合作,在德文特河上的克罗姆福特建立了近代第一家水力纺纱厂,他将棉纺织业持续生产的各个工序集中于一·个工厂,在工厂中实行了12小时的工作时间,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被尝为“近代工厂之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关于推进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中印尼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联合声明(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关于推进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中印尼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联合声明(全文)文章属性•【缔约国】印度尼西亚•【条约领域】刑事,政治,外交,文化教育,经济,战争军事•【公布日期】2024.11.09•【条约类别】声明/宣言•【签订地点】北京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关于推进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中印尼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联合声明(全文)(2024年11月9日,北京)一、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延多于2024年11月8日至10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
此访是普拉博沃总统就职后的首次出访,体现了中印尼深厚传统友谊和高水平政治互信。
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在亲切友好气氛中举行会谈,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重要共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赵乐际分别同普拉博沃总统会见。
二、双方一致认为,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同为发展中大国、新兴市场国家和“全球南方”主要力量,发展阶段相似、理念道路相通、文化传统相近,两国关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全球影响。
近年来,中印尼关系持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进入共建命运共同体新阶段,书写了发展中大国联合自强、团结协作、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双方强调,中印尼关系取得宝贵成就,关键在于坚持战略自主、坚持互信互助、坚持合作共赢、坚持公平正义。
两国在过去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事业中始终相互支持,也将在未来两国发展新征程上,继承弘扬双边合作优良传统,坚持两国关系正确方向,进一步打造发展中大国精诚团结的典范、共同发展的样板、南南合作的先锋。
三、印尼热烈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祝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高度评价新时代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认为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高水平对外开放将为两国合作和地区国家发展带来新动力、新机遇,相信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和印度有哪些显著的文化差异?
中国和印度有哪些显著的文化差异?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以及两个亚洲大国。
这两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在很多方面又有很大的不同。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中国和印度之间的文化差异。
一、宗教信仰中国的主要宗教是道教、佛教和儒教,其中儒教是中国的国学,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
在中国,宗教信仰不是当代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比之下,印度是众所周知的多神教国家,印度教和佛教都起源于印度,是印度文化和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印度,宗教信仰是当代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家庭和社会中国的家庭文化和价值观重视家族和血缘关系,尊重长者和传统。
中国家庭的传统观念是男尊女卑,不过随着社会发展,家庭结构和价值观正在发生改变。
在印度,家庭和社会结构非常复杂,基于印度教和种姓制度的划分,强调血缘和家族关系。
印度家庭的传统观念是女性想要受到尊重,必须依靠丈夫和家庭的支持。
三、饮食和饮食习惯中国的饮食习惯丰富多样,以米饭、面条、豆腐和蔬菜为主食,口味偏向于辣和酸。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千年传承的文化遗产,标志着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和文化。
印度的饮食习惯非常多样化,是由多个州和地区的菜肴组成的。
印度菜是以蔬菜和饭为主食,味道口感多样,各式各样的香料是印度菜的标志。
四、服装和传统中国的传统服装是旗袍、唐装等,是华夏民族的文化遗产。
传统服装的风格非常具有地域特色,像著名的汉绸、苏州刺绣等都是中国的传统服装文化。
印度的传统服装是萨里和印度长裙,是印度民族的文化遗产。
服装颜色非常鲜艳多彩,经常使用印度特有的手工技巧,例如花纹和印花。
五、礼仪和礼貌中国的礼仪文化强调家族和血缘关系,重视宗教仪式和节日庆典。
礼仪和规矩在中国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遵循职业上和家庭上的礼仪规矩,让年长者先行、尊重长者等等。
在印度,礼仪和礼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关于对待长者和神圣事物的态度。
印度的礼仪包括祭拜神明及净化自己身体等几个方面,是印度文化内在的一部分。
1962年印度提出的三个条件
1962年印度提出的三个条件印度,一个东南亚国家,以其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而闻名于世。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印度也发生了许多关键时刻,其中之一便是1962年,当时印度提出了三个重要条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个条件及其对印度历史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1.第一个条件:领土争端解决在1962年,印度与中国之间存在着一个重要的领土争端,涉及两国在边界地区的领土划定。
作为解决这一争端的一部分,印度提出首个条件:彻底解决领土争端。
这意味着印度希望通过和平和对话解决双方之间的边界问题,确保领土的稳定和安全。
这个条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印度希望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而不是采取军事行动。
这反映出印度政府强调和平和稳定的重要性,并希望通过外交手段建立双边关系。
2.第二个条件:非干涉原则印度在其第二个条件中强调了非干涉原则。
这一原则表明印度不希望外部势力干预其内政事务。
印度希望保持其国内的独立和自主性,而不受其他国家的影响。
这个条件的提出表明了印度政府对国家主权的重视,并且它不愿意让其他国家对其内部事务产生过多的干涉。
这在当时是一项重要的政策,展示了印度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自信和坚定立场。
3.第三个条件:和平合作与友好关系1962年,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分列两个强权集团之间。
印度作为一个非阵营国家,希望与各国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实现和平与繁荣。
印度提出的第三个条件强调了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友好关系。
印度认为,通过与其他国家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可以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这一条件体现了印度的外交政策目标,即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争取国家的利益。
结论回顾1962年印度提出的三个条件,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条件对印度历史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通过强调领土争端解决,印度希望确保边界的稳定和安全。
其次,非干涉原则展示了印度政府对国家主权的重视。
最后,和平合作与友好关系的条件表明印度希望通过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发展。
这些条件反映了当时印度政府的外交政策目标,也影响着印度的国际形象和地位。
国际移民的历史_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
2005年3月第1期华侨华人历史研究Overseas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March 2005No.1国际移民研究国际移民的历史、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丘立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 100006)[关键词]国际移民;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与实践[摘 要]本文考察世界移民的历史、发展趋势及其理论与实践,探讨我国的对策。
作者认为,我们应当加强国际移民问题的研究,从时代的高度和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来认识和处理国际移民问题,既要坚决反对非法移民,又要开拓正常渠道支持合法移民,并给新移民以必要的帮助。
[中图分类号]D52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162(2005)01-0001-16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ts History ,Present Situation and China .s Related PolicyQI U L-i ben(Institute of World History,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006,China)Key words :international migration;historical trends;theories and practice;migration policyAbstract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a brief overvie w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history and trends,then examines its theories and practice and discusses the Chinese polic y on the issue.The author argues that we should do more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approach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ization and manage it on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strategy.As for the state policy,the author strongly suggests that while the illegal migra -tion should be dealt with seriously,the state should provide adequate assistance to legal emigrants by opening new c hannels.[收稿日期]2004-10-17[作者简介]丘立本,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资料
人口地理1为什么各个国家要采取不同的计划生育政策答:因为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无论从发展经济还是治理国家都得对人口进行统计,至于规律就是要符合国家定期制定的计划,这是国家从经济,教育,住房,等各个方面总结出来的。
2 你知道的我国采取的计划生育政策由哪些?答a.我国《宪法》规定:夫妻双方均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不实行计划生育是违法行为。
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生育政策:推行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
符合下列特殊情况之一者,由夫妻双方共同申请,经县级(含县级市、区,下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可按人口计划及间隔期规定安排再生育一个子女:(一)经市(不含县级市)以上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鉴定,独生子女患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为的;(二)再婚夫妻,一方生育过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过的;或再婚前双方各生育过一个子女,离婚时依法判决或离婚协议确定子女随前配偶,新组合家庭无子女的;(三)婚后五年以上不孕,经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鉴定患不孕症,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怀孕的;(四)独生子与独生女结婚的;(五)夫妻中一方在矿山井下、海洋深水下的工作岗位作业连续五年以上,现仍从事该项工作的;(六)夫妻双方均属农业人口,第一个子女是女孩的。
b. 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5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于2002年9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明确规定:“国家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按照规定给予奖励。
”具体内容如下:一、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和其他福利待遇的奖励;二、妇女怀孕、生育和哺乳期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特殊劳动保护并可以获得帮助和补偿;公民实行计划生育手术,享受国家规定的休假;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给予奖励;三、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国家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获得《独生子女光荣证》的夫妻,按照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给予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的奖励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单位落实的,有关单位应当执行。
中国和印度在人口上的差距有多大?
中国和印度在人口上的差距有多大?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中国和印度的人口一直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
但是,这两个国家之间的人口差距到底有多大呢?以下是本文的几个要点:一、人口总体规模1. 中国人口总数:据2021年7月的数据,中国人口总数达到了14.95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8.47%。
2. 印度人口总数:同期印度的总人口为13.68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6.91%。
可以看出,中国和印度的人口总数都非常庞大,而中国人口总数占世界比重稍高一些。
二、人口密度1. 中国人口密度:中国的人口密度相对较高,平均每平方公里有151人。
2. 印度人口密度:印度的人口密度则更加集中,平均每平方公里有448人。
可以看到,尽管中国和印度都有巨大的国土面积,但是由于人口过多,所以人口密度仍然相当高。
三、人口结构1. 中国人口结构:依据2021年数据,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相对偏老,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为13.5%。
2. 印度人口结构:相比之下,印度的人口年龄结构相对年轻,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仅为5.7%。
由于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特别是在未来几十年内,这种趋势依然仍显著存在。
印度的人口结构相对年轻,未来大约50年之内不会呈现明显的老龄化趋势。
四、性别比例1. 中国性别比例:根据最新数据,中国男女性别比例略微倾向于男性,目前1000个女性仅有933个男性。
2. 印度性别比例:相比之下,印度的性别比例存在明显的问题,1000个女性仅有876个男性。
可以看到,尽管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和印度的性别比例都相对不平衡,但是印度的情况更为突出。
五、人口增长率1. 中国人口增长率:根据2021年数据,中国的人口增长率是0.39%。
2. 印度人口增长率:同期间,印度的人口增长率则为0.97%。
从数据上来看,印度的人口增长速度更快,这也意味着印度的生育率更高。
总之,尽管中国和印度的人口总量都非常庞大,但是它们在人口密度、人口结构、性别比例和人口增长方面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和差异。
中国的移民现象及其意义
中国的移民现象及其意义有人类就开始有了移民,移民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我们将透过历史与现实,考证、分析移民与中国疆域形成和巩固的关系、与中华民族构成的关系、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探讨中国的移民现象及其对于中国社会的意义所在。
从中会得出一个结论:没有移民,就没有中国和中华民族;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移民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移民的界定世界各国对移民的定义有所不同。
有的认为,在一个地方合法居留半年以上就可以称为是移民了;有的认为,在一个地方合法居留一年或几年,取得了居留权,并不一定改变国籍,即为移民。
在中国则往往是要改变户籍登记才算是移民。
但是现在中国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的差异非常大。
比如户籍人口不到200万,实际人口为1000多万。
号称1900多万,但根据抽样调查分析,有2200万到2300万人口,其中户籍人口只有1300多万。
由此说来,根据户籍不能反映人口状况的实际情况。
再比如说有的人在当地已经定居多年并且结婚生子,但是却一直没有户籍,其实他早已经符合移民的标准。
所以,以实际地居留或者定居作为判定移民的标准更有现实意义。
(二)移民的类型简单地说,可以将移民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生存型移民。
这种移民在历史上数量最多、最普遍。
他们的目标就是生存,什么时候生存下来了就定居下来。
历史上那些逃荒的、战争中躲避战乱灾难的难民、躲避官府迫害的逃犯、因为当地生态恶化活不下去的等等,他们在原来居住地没办法生存下去,只有迁移,都属此类;另一种是发展型移民。
他们迁移的目标是追求物质或者精神的发展。
比如有的人从农村到城市,并不是在农村活不下去了,而是认为城市发展机会多,因此就移民到城市;再比如说以前年轻人婚姻没有自由,就逃婚出来,这是追求精神上的发展;还有一些是因为科考、做买卖、当官到外地移民的等等。
诸如此类的移民所追求的都是原来居住地所没有的物质或是精神财富。
这种发展型移民尽管数量与前一种比相对较少,但起的作用很大,因为他们的目的比较明确,不像生存型移民那样随遇而安。
最新中华民族形成是移民的产物
中华民族形成是移民的产物一、有没有归属感,是移民与一般流动人口一个非常重要或者说根本性的区别我这里说的主要指中国国内的移民。
移民有什么特点呢?它与流动人口最大的区别是移民主要指定居或以定居为目的。
流动人口对迁入地缺少一种归属感,而若以定居为目的,就会对定居地产生归属感,就不得不与当地的人想办法共处融合,也不得不跟当地利益联系起来,所以有没有归属感,是移民跟一般流动人口一个非常重要或者说根本性的区别。
移民的类型很多,但如果从性质上分,只能分为两类:一类是生存型移民,从古到今绝大多数移民都属于生存型移民,以生存为目标,往往没有明确目的地,随遇而安,这类移民往往呈波浪型推进,从出发地开始人多,逐步推的越远越减少。
这类移民尽管人数多,但在传播文化、改变当地情况方面所起的作用比较有限。
另一类移民称为发展型移民,有比较明确的目标,为追求物质精神发展,比如求学、做官、经商,或者追求真理或个人幸福。
这些人在移民中是少数甚至是极少数,但是起的作用比较大。
这两类移民之间往往没有绝对区别,生存型移民出去以后也可能成为发展型移民,而发展型移民也不是人人都能成功,有的目标不切实际,或者现实没有机遇,本来是为了要发展,最后也不得不成为生存型移民。
这两种移民可以互相转换,今天或者未来我们比较多的希望有发展型移民,希望移民在出发的时候有比较明确的目标,有一个奋斗方向,而且比较理性选择迁移的目的地和迁移途径。
比如现在世界上几乎稍微有点规模的国家都很注意吸收国际上的优质移民,有很多优先政策。
还有的国家主动输出发展型移民。
比如印度,现在美国硅谷外国人里印度人第一,其次才是中国人,这样有意识地输出发展型移民,对迁出地也有很多好处。
二、移民加快了中国疆域的形成和巩固1、中原王朝的疆域与移民。
中国发展到今天的领土,是从秦朝开始。
秦朝称为中原王朝,从秦朝地图看,当时秦朝只占东部一块,以后怎么发展到清朝那么大的领土呢?当然不否定中间有很多复杂的因素,也不排除以武力扩张作为开疆拓土的手段,但问题在于,武力扩张以后,要是没有移民,要是没有主体民族定居,绝对没办法巩固。
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种族、民族关系有何不同?
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种族、民族关系有何不同?在当今世界,种族、民族关系问题成为了各大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
在中国,我们也有着和其他国家不同的种族、民族关系模式。
下面将就此进行探讨。
一、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与发展中国地域广阔,历史上有著名的“五方杂处”的情况,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也是频繁的。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民族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接触和交流,形成了许多有趣的文化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相互渗透,逐渐融合成为了一个统一的民族——中华民族。
历史上的民族融合和交流形成了中国历史的海洋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
二、西方国家自然回避的移民和少数民族问题在西方国家,少数民族问题和移民问题一直是相对敏感的话题。
因为各种原因,不同国家的移民和少数民族不太可能融为一体。
在欧洲,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相对较为紧张,甚至会有种族歧视的现象存在。
此外,许多西方国家对移民问题的态度也较为严厉,难以使不同族裔之间真正融合为一体。
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政策中国长期以来强调民族和谐、和平共处的理念,明确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之一,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政策通过优惠政策、教育支持和文化活动的开展,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
如今,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已经成为中国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保护。
四、不同民族关系模式的差异1.中国的“大家庭”模式:中国社会是以家庭为核心的,家族和家庭关系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这种家庭观念的延伸形成了中国社会的“大家庭”模式,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民族融合的重要因素之一。
2.西方国家的“个人自由”模式:在西方文化中,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是很重要的,西方国家对国家保护个人利益尤为看重。
3.中东地区的“宗教文化”模式:中东地区的文化基础是宗教,穆斯林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在中东地区占据了重要地位。
由于宗教信仰的纷争,也成为了该地区民族关系的主要源头。
中国人能娶印度高种姓女子嘛
中国人能娶印度高种姓女子嘛原则上,中国人娶一个高种姓的印度女人是可能的,但在实践中难度极大。
从理论上讲,得到一个高种姓的女人并不是特别难,但是因为宗教信仰的原因,要嫁给一个第一种姓的婆罗门就更难了。
印度当地人说,很少有印度女性敢打破传统嫁到国外,这是根深蒂固的种姓规则观念。
一、怎么娶到印度高种姓女子要获得印度身份,一个外国人想从印度获得一个新的身份。
他不仅需要在印度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还需要一个高层的名字,他必须留在这里。
如果一个男人想得到一个高种姓的女人,他必须是白皮肤,有钱的,那么才有可能得到他父母的同意。
为了保护高种姓印度人的血统,高种姓女性绝不允许与低种姓男性通婚。
相反,想要提高地位的低种姓女性必须嫁给高种姓男性。
如果你愿意,你得付一大笔嫁妆。
随着中国与中国的频繁交流,以及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提高,很多印度人来到中国,也有很多印度人来到印度。
一个中国男人爱上一个高种姓的印度女人还是有可能的,但是这种情况最大的阻力来自印度家庭。
二、印度高种姓女子的优越感在印度,上层和底层的人只有一字之差,但命运却大相径庭,尤其是女性。
都是女姓,差距很大。
印度的高种姓优越,自然有自己的光环,所以所有的女人都是高贵的,不受男人歧视。
虽然没有黄皮肤或者白皮肤。
用了化妆品后,后天很漂亮,特别是那双大眼睛很有光泽,头发也是波浪状或者又长又直,看起来像是精心梳理过的。
高种姓的女性非常高贵。
每天,除了上班,他们都去购物。
印度有超级棒的百货公司。
大部分是印度的高种姓人群。
女人穿时髦的衣服或者高贵的印度衣服,很抢眼。
然而,低种姓的女性不仅因为没有时间和金钱打扮自己而失去了最基本的美丽权,还会遭受社会的歧视和排斥。
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了解一下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什么。
印度人眼里的中国人
南半球看上东西印度人眼里的中国人印度人和中国人是全世界最大的移民群体,在新西兰也不例外,我们时常因为工作的关系或者就是吃饭的关系——吃印度素食,不可否认,印度素食人数的确很多,素食也很不错——会跟印度人打交道,打交道多了,也有了故事。
让我们来看看印度人眼里的中国人是什么样子的吧。
那天我去印度店里买染发剂——我时常去这家印度店去买染发剂,因为就在附近,很方便,而店主夫妻也是熟人了——我买了染发剂之后,老板娘盯着我背的LV大包包问:你的包包是这里买的还是在中国买的?我说:在香港买的——其实不是我买的,是我老妹买的送我的,按照我吝啬的本性,绝对不会买这样的奢侈品。
她点点头说,香港买的贵,中国买的话就便宜多了。
她用了Very cheap这个词。
我知道她的意思是中国的都是假货。
我说,嗯,跟你们印度一样,你们的药品也Very cheap。
她愣了一下,然后笑起来。
彼此彼此。
在她的眼里,中国就是假货大国。
我相信大部分印度人民都这样认为,这个无可厚非。
如果让这个老板娘到中国去,相信她会背一大堆Very cheap的世界名牌回来。
Very cheap啊,哪个不爱?这个是小事啦,无伤大雅。
下面这件事情就关系到两国国际争端了。
那么另外一个浑身臭臭的人呢?的确是印度人。
看到巴基斯坦同胞对中国人赞不绝口,这个印度人很严肃的对黄老爸说:你们中国人对我们印度人不好,过去你们的军队在印度烧杀抢掠,把我们的人民欺负得够惨了。
黄老爸吓了一跳,问,你从哪里知道这个事情的?他说,我们的教科书上就这样写的,我们从小就知道你们中国人不友好。
不过,他话题一转:那都是过去了,我们都是普通人,普通的好人,就跟你我一样,看,都是好人。
黄老爸吓了一跳之后,就是好笑:这个问题要好好理清一下,本来不爱国的,遇到这个大事大非问题,必须要爱国了。
他很严肃地对这个印度人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贯重视睦邻友好,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团结与合作,从来不主动侵犯邻国,除非你们首先动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有句话“一物降一物”,老鼠怕猫,大象却怕老鼠。
那么什么人怕什么人?大家也许很容易想到“中国人和日本人”、“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这类对局,其实都不沾边,中国人和日本人通婚的在美国很多,和睦相处,离婚比率低;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在美国也根本井水不犯河水,犯不着闹别扭。
真正凑不到一块的是印度人和中国人,这两个族裔在美国都是亚裔大户,学习成绩最好,平均收入最高,医生律师比率最高,但就是两者反冲,绝对难以合在一块儿,两族通婚的极少,相互之间都有恶称,甚至到了国与国之间也总是矛盾不断。
奇怪的是巴基斯坦人虽说是印度血统,但信奉了伊斯兰教,和中国人到也算和睦相处,甚至有些国际合作默契。
这真让人琢磨不透呢。
原来,这印度人绝大多数信奉印度教,其中有种姓等级划分,那可是等级森严,从上到下,一层压一层,分分秒秒都得活出个高下之分,恨不得人人都找到一个比自己等级低的垫底,这就是印度人的内心世界。
和西方基督教和中东伊斯兰教文化不同,印度人漫天神魔的信仰让他们具有“多前提”特性,这就是说,他们没有逻辑思维,黑有黑的神,白有白的仙,什么都是“真理”,数不清还认不清,因此他们辩论永远都没有输赢,也没有对错,只有继续争执不休,永远达不成共识。
恰恰中国人也有这种“多前提”特性,“阴阳”两端,相互转化无穷,永远可以正着说,也可以反着说,谁也最后没有结论,有权的就是赢家,但不同的是中国人没有“神”的概念,吃不着,摸不着,看不见的都不存在,于是中国人只相信皇上最高,大家都“克己复礼”,上通皇上,下压老婆,人与人之间只有官位之分,但并无姓种等级,大家都仰望官位,规规矩矩,绝无印度人那种无限等级纠纷情结。
一旦中国和印度人相遇,不吵架还好,一旦吵架就都无法把话说明白,因为双方都企图让对方比自己低一等,而对于道理根本无法厘清,都是不喜欢逻辑的人群,这正是中印历次谈判挫败原因之一。
中国人和印度人在美国大学中都是棋逢对手的高手,分数都是数一数二,印度人更善于英语表达和数学,在医学和法律这类课程上占优势,而中国人在生物、化学、航天、物理这类学科占优势,那些美国人和欧洲人往往避而远之,一看哪个课堂印度和中国人多就赶快换课,否则分数排名一定吃大亏。
不但课堂上如此,连买房子老美也怕和印度人和中国人当邻居,美国人穿的普通,开车也不太讲豪华,邻居见面还的相互哈罗一下,一旦印度人和中国人进入社区,印度人要开大奔,中国人要开宝马,他们的孩子每天学习到深夜,周末还的去补习班上课,这对于美国孩子可是一种灾难降临,他们虽然是这的原住民,但分数无法匹敌印度人和中国人,最后就不得不当班上的“落后生”,这让他们日后考大学十分吃亏。
很多美国名校总是强调你是班上最高分的5%,否则根本没戏,白人孩子往往就得搬到
白人区,只要没有印度人和中国人就能喘口气了。
印度人和中国人是推高好学区房价的最大人群,也是从中获利最多的人群,不怕买的贵,孩子大了把房子也卖了,一定还能赚上一笔。
印度人的英语中国人最听不懂,而印度人最欺负中国人不会巴结白人。
别看印度人皮肤黑,但他们可是真正的雅利安人种,处处以白人自居。
本来你自居是你的事,中国人就是不买账,可印度人最会找出比自己弱的人欺负,偏偏中国人不爱惹事的性格最让印度人看中,从大学实验室到公司绩效评比,印度人处处喜欢打击歧视中国人,而且专门挖空心思当着白人面前做,非得把中国人比下去才得意洋洋。
印度人爱挑刺的小人个性那可是天下第一号,恶毒妒忌,耍小聪明,撒谎作假,恶人先告状,如此等等都是拿手好戏,坦白说,所谓中国人的阿Q劣根性到了印度人那里都X2了,结果印度人最后还告诉中国人“你没有当印度人的天赋”,你说可笑不?
最奇怪的是两个国家人民对于民主的决然相反看法,中国人常说“我们不能搞民主因为我们素质不够高”,而印度人却说“我们不得不搞民主因为我们谁都不服谁”,其实都各有道理。
中国人在至高无上的皇帝面前自认永远是素质不良分子,皇上的道德太高尚了,于是大家习惯了当这种“素质不高分子”,也就把这种不良习惯永久化了,而印度人都认为别人是素质不高分子,自己是真正上等人,永远争论不休,根本无法施政,于是不得不投票表决,以免内斗无穷。
印度在历史上只是个文化概念,在英国人来之前根本没有形成过中国那种统一集权国家,英国人统一了这个杂乱国家,英语成了唯一印度真正的通行语言,这才让印度人有了国家意识和理性启蒙。
但在物质生活素质方面却不如中国,可见印度是个现代文明和落后生活两者极端分化的国家,人民心中也充满了这种扭曲,这点和中国人倒是非常接近。
有机会你遇到印度女人千万别产生爱情,因为印度女人最喜欢印度男人,而中国女人最喜欢不是中国男人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