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3 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上册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上册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一、课文分析1. 作者简介•杨炯杨炯是唐朝中期著名的文学家、政论家和教育家,他曾经任过宰相、国子监祭酒等要职,有“杨五郎”之称。

在文学方面,杨炯主要以诗、散文和随笔为主要创作形式,代表作品有《阳关三迭》、《游仙窟》、《吾亦知止》等。

他的诗歌清新自然,借景抒情,意境深邃,语言简练干净。

2. 课文介绍•《望天门山》(杨炯),节选自《正月十五夜望京师北山王城南轩士兴》。

本篇诗歌以“天门山”为主要景点,描述了作者夜晚望山的感受。

诗中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如“山呼”、“露华”、“势拔五峰”等,凸显出作者对山峰的情感表达。

通过表现景物和情感的交融,营造出了一种优美、恬静、自然的诗意境界。

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文,学生能够:•了解作者杨炯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增强对唐诗的认识和理解。

•理解本诗的主旨意义,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理。

•掌握一些基本的诗歌鉴赏方法和技巧,培养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2.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本诗的主旨思想,理解诗句中的形象表达和情感意义。

•难点:掌握一些基本的诗歌鉴赏方法和技巧,如押韵、对仗、比喻等。

3.教学方法•讲解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运用丰富的鉴赏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进一步开拓诗歌欣赏的广度和深度。

•合作学习法: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互相交流,共同学习。

4.教学步骤(1)导入课文教师可通过图片、音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了解“天门山”,在学生了解背景的基础上,让他们尝试描述一下这座山的风光和自然景观。

(2)朗读课文教师先朗读整篇课文,让学生聆听诗歌的声音和语调,通过模仿和感受,使学生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3)学习诗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逐字逐句的阅读,并结合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主旨思想、韵律表达、意象描绘等方面。

(4)鉴赏诗文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诗歌鉴赏方法和技巧,如押韵、对仗、象征、比喻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讨,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望洞庭》(教案)2023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望洞庭》(教案)2023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流畅朗读并背诵《望天门山》和《望洞庭》两首古诗;理解并掌握诗中的重点字词及其意义;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两首诗的意境,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和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感知古诗的韵律美,学习欣赏诗歌的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魅力,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通过学习古诗,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内容1. 《望天门山》:介绍诗人背景,解读诗意,分析诗中的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理解并背诵全诗。

2. 《望洞庭》:介绍诗人背景,解读诗意,分析诗中的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理解并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两首古诗,掌握诗中的重点字词。

2. 难点: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两首诗的意境,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歌背景和朗读示范;黑板,用于板书。

2. 学具:学生需准备笔和笔记本,用于记录重点和自己的感悟。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天门山和洞庭湖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主题。

2. 新授:介绍两首古诗的背景,解读诗意,分析诗中的重点字词。

3. 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韵律。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两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教师总结两首诗的主题和意境,强调学习古诗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诗人:李白- 诗意:描述天门山的壮丽景色- 重点字词: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日边来- 《望洞庭》- 诗人:刘禹锡- 诗意:描绘洞庭湖的美丽景色- 重点字词:湖光、秋月、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作业设计1. 背诵作业:背诵两首古诗。

2. 写作作业: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写一篇描述其意境的短文。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望天门山》,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了解作者李白及其写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古诗《望天门山》的朗读与背诵。

2. 古诗《望天门山》的作者李白及其写作背景的了解。

3. 古诗《望天门山》诗句的理解与分析。

4. 古诗《望天门山》的意境描绘与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望天门山》,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

2. 教学难点:古诗《望天门山》的意境描绘与情感体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论对大自然的感受,引入古诗《望天门山》的学习。

2. 朗读与背诵: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望天门山》,指导学生注意诗句的韵律与节奏,要求学生背诵古诗。

3. 作者与背景介绍:介绍作者李白及其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涵。

4. 诗句解析:逐句解析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引导学生描绘古诗的意境。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验古诗中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六、板书设计1.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2. 诗句解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 作者与背景介绍:李白,唐代著名诗人,有“诗仙”之称。

4. 教学重点与难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意境描绘与情感体验。

七、作业设计1. 背诵古诗《望天门山》。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感情朗读古诗,能背诵并默写古诗。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抓住诗中的重点词语,想像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对祖国山川景色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收集李白的资料,侧重于写景方面的。

vcd课件:教学方法:读读画画,读读讲讲。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古诗作为我国悠久文化中的宝贵遗产,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最近,你又背诵了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古诗《望天门山》,大家说可以怎样来学习?教师引导归纳学法:(1)说作者(2)读诗文(3)讲诗意(4)画风景(5)评意境(6)背课文(7)赏类文二、学习古诗《望天门山》1、说一说作者:李白。

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谈自己对李白的了解。

师相机补充:李白,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现存诗约700余首,与杜甫齐名,人称“李杜”,其诗作对当时及后世影响大。

这首诗是作者遇赦返乡途经天门山时,看见长江流经天门山附近一段的雄奇壮丽的景色后写下的一首诗。

2、读一读。

①师范读;②自己读、小组合作读,利用字典,课后注释和文中插图自学古诗,读通,试着说意思。

③抓住重点词语读。

(断、开、回、出)④集体读。

(注意音调和诗的平仄)。

3、说一说(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a、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结合画面说)b、师相机提问补充:“天门”指天门山,天门山怎么了?从中间断开了,一个“断”字,让人觉得奇,为什么断了?是楚江水冲断了,能把山冲断的江水,是怎样的浩大和汹涌?楚江水使天门山从中间断开,冲开了(板书:出)一条顺畅的通道,可以想象出天门山地势的险要。

“碧水”指楚江水,“碧”写出了江水的颜色,“东流”,向东流去。

“至此回”,原文说是“直北回”,回的意思是到这里拐弯,(板书:回),楚江在这里因山势而转,形成回旋北流的气势。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学设计4.听师范读,关注“楚江开”“日边来”压ɑi韵。

5.学生各种形式的练读。

(1)做手势读(2)叠读(3)男女生读一句,全班齐读。

还要读出它的韵律美。

4.教师范读。

引导学生关注“楚江开”“日边来”压ɑi韵。

5.学生各种形式地练读。

(1)教师用手势提示诗句的节奏起伏,学生做手势读。

(2)叠读,感受古诗的韵味。

提示:读古诗的方式有很多种,今天,我们来尝试叠读,怎么读呢?就是你们每读一句,老师重复后面的三个字。

(3)男女生各读一句,全班齐读后两句。

好停顿。

能运用多种形式的读好古诗活动意图说明:优秀诗作是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血液。

学习古诗,首先必须会读。

朗读先于义理,需要放声读。

熟读成诵,是习得古诗之道,是培养、呵护民族精神之道。

环节三:借助注释读,抓关键字词想象画面(指向目标1,2)1.默读古诗,用笔圈出每一句都写了什么景?预设圈画: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2.结合注释,了解“天门”“青山”都是指“天门山”,“楚江”“碧水”都是指“长江”。

3.学生思考:眼中的天门山是怎样的山?眼中的楚江又是怎样的江?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学生汇报4.根据“断”,想象天门山是怎样被分开的?说说脑海里出现的画面。

预设:天门山被江水的气势给冲断了,被像刀子、像斧子的波涛给冲断了。

1.理清景物,整体感知。

(1)同学们,一首诗就像一幅画。

如果这是一幅画,那画里画了什么呢?现在请大家默读,找一找每一句都写了什么景,用你的笔圈出来。

(2)结合注释,了解“天门”“青山”和“楚江”“碧水”各指什么?2.抓关键字词想象画面。

(1)引导:同学们,前三句诗从不同的角度写了天门山、楚江,你眼中的天门山是怎样的山?你眼中的楚江又是怎样的江?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2)聚焦“断”“开”想象画面。

①根据“断”的构字特点想象画面。

这是“断”字的小篆,左边是一把刀把两束丝完全剪断,右边是一把锋利的斧子。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7课《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望洞庭》》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7课《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望洞庭》》人教部编版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尝试作为一个引导者,让学生们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们在面对开放性问题时,思路并不是很开阔。我需要继续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总结回顾阶段,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这节课的知识点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计划在课后对学生们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望洞庭》》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过美丽的自然景色?”比如,放学路上的夕阳、家乡的河流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中描绘的自然美景。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7课《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望洞庭》》人教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7课《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望洞庭》》人教部编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习《望天门山》一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诗句解析:山红、水尽、天际、孤帆、日边等意象的描绘。
五、教学反思
在完成《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望洞庭》》这一章节的教学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一些思考。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古诗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方面存在一定难度,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意识到在导入新课阶段,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兴趣是有效的。当他们能够将所学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时,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然而,如何让这种兴趣持续下去,是我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
2.教学难点
-对古诗中抽象意象的理解,如《望天门山》中的“天际”、《望洞庭》中的“潭面”,这些意象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难以形成具体形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望天门山》,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感受古诗的韵味和美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培养欣赏古诗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诗歌描绘了诗人望天门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2. 诗歌结构:诗歌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属于七言绝句。

3. 诗歌意境:诗人通过对天门山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壮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望天门山》,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感受古诗的韵味和美感。

2.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培养欣赏古诗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天门山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学习。

2. 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望天门山》,注意语音、语调、节奏的把握,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

3. 解读:教师逐句解读诗句,解释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背诵:教师引导学生背诵《望天门山》,巩固学习成果。

5. 欣赏:教师通过图片或音乐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古诗的美感,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望天门山》2. 诗歌背景:唐代诗人杜甫3. 诗歌结构:七言绝句4. 诗歌意境:大自然的雄伟壮观,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望天门山》。

2. 解释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

3. 感受古诗的韵味和美感,写一篇关于《望天门山》的欣赏文章。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第1篇】知识目标:1、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1、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的能力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感悟品味诗中表达的意境。

教具准备:《望天门山》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了解诗人,导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诗人李白吗?你会背诵他的哪些诗呢?(指名背诵)2、看来,大家都很喜欢李白。

那你对他有多少了解呢?(学生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回答),师出示课件1。

3、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他写的一首诗歌:《望天门山》》。

当年25岁的诗人李白朝气蓬勃,乘舟沿江而下,欣赏到天门山雄奇秀丽的景色,诗性大发,作下了流传千古的《望天门山》一诗。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跟随大诗人李白一起去游览长江,欣赏天门山那美丽的景色吧!(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播放朗读课件,听诗歌朗读。

2、多媒体显示自学要求(齐读):(1)把诗读正确、流利。

(2)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3)提出自己的疑问。

3、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4、小组里交流、讨论疑难问题。

5、展示学习成果。

(1)谁来读读这首诗?(2)说说你在刚才的学习中知道了什么?(学生汇报)(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教师通过点拨、提示、借助课件等方式引导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三、朗读古诗,品味诗境,体会诗情师:理解了这首诗的内容,我们怎样去有感情的朗读呢?(生自由发言)师归纳:这首诗应该用高昂、奔放的情感去读,才能读出天门山的豪迈气势。

(播放《望天门山》朗读课件)师: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在朗读中品味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情感。

生:齐读—→个别读—→小组读—→扮演角色读(模仿古人诵读古诗)—→配乐朗读师:这么美的古诗,你们能背一背吗?(学生背诵古诗)四、课时小结,课外拓展1、诗配画: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望天门山》这首古诗;理解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并能用自己的话进行解释;了解作者李白及其写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观察图片、朗读古诗、讲解诗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望天门山》,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1. 古诗《望天门山》的朗读与背诵。

2. 古诗《望天门山》中重点词语的理解与解释。

3. 古诗《望天门山》的诗意讲解。

4. 作者李白及其写作背景的介绍。

5. 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并背诵《望天门山》;理解并解释古诗中的重点词语;理解古诗的诗意。

2. 教学难点:对古诗中一些较为抽象的词语的理解与解释;对古诗诗意的深入理解。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天门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天门山的景色,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

2. 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望天门山》,指导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语气。

3. 讲解诗意:教师通过讲解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诗意。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古诗中的难点词语,共同寻找答案。

5. 总结:教师总结古诗的诗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6. 背诵:学生集体背诵《望天门山》。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1. 课题:望天门山2. 作者:李白3. 重点词语:天门山、楚江、开、断、流、回、出、来4. 诗意讲解:天门山的美景、楚江的壮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作业设计1. 背诵《望天门山》。

2. 用自己的话解释古诗中的重点词语。

3. 写一篇关于《望天门山》的短文,表达自己对这首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爱游山玩水吗?(生激情高昂的说太爱爬山了)都去过哪些山?(指生说:泰山,梁山,赤眉山,黄山,五莲山......)2.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祖国大好河山看不完、道不尽。

有一位唐代诗人,他游历了许多名山古川,写下了千余首流传千古的诗歌,被人们称为“诗仙”,又被称为“游侠”。

他就是——李白。

(板书)指生介绍李白,然后出示资料。

3.他还去过一座山,看得出是去哪座山吗?(师板书:天门山)介绍天门山。

4.今天,就让我们随大诗人李白去望天门山。

(师板题)释题:“望”就是看,那么李白在这儿望到了什么,又是在什么位置望的?让我们去诗中寻找答案吧!同学们,请问你们知道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吗?出示资料。

二、读通诗文,初悟诗意1.学生自读古诗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正音,强调:“中”是个多音字,“中断”就是“中间断开”的意思,因此在诗中读第一声。

3.教师范读,学生评议。

4.学生自由练读,读出节奏。

5.指名读。

6.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

如果说这首诗是一幅画,画里都有些什么呢?7.再读诗,画出诗中写景的词语。

8.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天门、楚江、孤帆、日。

)三、绘画想象,感悟诗境1.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诗句,想象这些画面。

2.谁愿意用朗读和大家分享自己想象的画面?3.诗画诗画,诗画不分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当一回小画家,把诗人所看到的景象画下来。

首先,你认为天门山是怎样的山?你是如何感受到的?4.是啊,名为天门,必为天之门户也。

(师板画天门山。

)诗中哪一句写到这天门山?(出示第一句)5.传说中这天门原是闭合的,只因一把利剑以不可抵挡之势将它劈开。

第17课《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

第17课《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
4.诗句解析:详细讲解诗句的意义,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等。
5.诗歌意境: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6.诗歌朗诵: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语感。
7.课后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望天门山》,让学生掌握古诗的基本知识,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第17课《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
一、教学内容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中的一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诗歌原文:李白《望天门山》。
2.诗歌背景:介绍李白及其创作背景,了解古诗的基本知识。
3.词语解释:重点解释诗中的生僻词语,如“天门”、“中断”、“楚江”等。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旅行或游玩时,有没有见过特别壮观的山水景色?”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歌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李白是如何描绘自然景观的奥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分析诗句、解读诗意,提升思维品质和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语言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诗歌朗诵,增强语感,提升语文素养。
5.文化认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中的意象表达和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分析和图示来帮助大家理解。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要求:1、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等13个字。

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4、能正确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贴。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观赏,揭示课题。

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

大家看——(课件播放天门山)2、师: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

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又被叫做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之后有什么感受?3、师抽答。

4、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5、下面请大家齐读课题——《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导生字的读音。

3、全班齐读,分小组读,反馈读。

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

(课件出示)三、逐句品读,理解诗意。

1、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

(教师将诗句写在黑板上)2、指名反馈:哪些字、词无法理解?(天门:天门山。

中断:从中间割断。

至此回:到这里回旋。

出:耸出来。

孤帆:单独一只船。

帆:船上的风帆,指代船。

)3、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

(先抽同学逐句解释,再指导全诗一起说一说。

)诗文解释: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

碧绿的江水到这里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四、再现画面,体会意境。

1、教师示范阅读,学生闭目想象。

2、指名反馈: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一句诗,一幅画)3、感悟动词“断、开、流、回”的气势磅礴。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奇壮丽,感受作者豪迈的情感。

2、会读、会背古诗,理解古诗的含义。

重难点: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包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话:师:在我国安徽省当涂县有一处雄奇秀丽的景色,同学们想去看看吗?(生:想)早在唐朝时,大诗人李白来到这里,作下了流传千古的《望天门山》一诗,现在请大家随着画画去看看,去听听吧。

2、课件出示:天门山雄奇秀丽的景色及古诗范读。

师:你们观看了天门山的景色,有何感叹?生:天门山真雄伟啊!生:天门山真险峻啊!生:这里的江水波涛汹涌,气势磅礴。

生:李白真不愧被人称为“诗仙”呀!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初悟诗意1、大声读古诗师:这首诗是李白写的,大家读读李白的简介2、课件出示李白的简介,齐读。

3、再读古诗,看有没有不懂的提出来4、请生提问题,师生共同解答生:“天门”是什么意思?——天门就是这座山的名字,也就是天上的门,可见山很高、很雄伟、很险峻,所以叫天门山。

生:楚江是指长吗?——楚江是指流经古代楚国的这一段长江,流经楚国这一段叫楚江、终点在天门山,天门山以东是吴国,流经吴国的长江段,叫吴江。

三、学习古诗,理解诗意。

1、齐读古诗,这首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我感受到这首诗有磅礴的气势。

师:你从哪句诗看出来?生;天门中断楚江开2、学习第一句诗①指名读②指名说出诗句意思。

天门山被长江中断开,分为两座山。

师:对呀,天门中断楚江开,特别是这个“开“字,让我们想象到这江水排山倒海的气势(板书:吞吐江河)③指导读出磅礴的感觉。

师:除了这种汹涌奔腾、气势磅礴之外,你还有什么感受?生:我觉得它很美丽。

师:你怎么理解?生:我从“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感受到。

2、学习第四句诗。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部(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望天门山》这首古诗,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学会生字、新词,并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古诗《望天门山》的背景知识介绍。

2. 古诗《望天门山》的全文阅读、理解、背诵。

3. 古诗《望天门山》中的生字、新词的学习。

4. 古诗《望天门山》的韵律、意境的体会。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理解《望天门山》的诗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学会生字、新词,并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 教学难点:《望天门山》中的生字、新词的学习,对古诗韵律、意境的体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古诗的背景图片和播放朗读音频。

2. 学具:学生自备《望天门山》的教材,用于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古诗的背景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播放朗读音频,让学生跟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理解:逐句解读古诗,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4. 学习生字、新词: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

5. 背诵: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能够流利地背诵古诗。

6. 体会:通过讨论、想象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望天门山》2. 诗人:李白3. 诗意:描绘了天门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 生字、新词:天门、中断、开、流、回等。

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望天门山》。

2. 抄写《望天门山》中的生字、新词。

3. 根据诗意,画出《望天门山》的画面。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天门山》这首古诗,理解诗句所表达的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同时,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情境体验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望天门山》,使学生领略大自然的壮美,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激发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题: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2. 课型:新授课3. 教学内容:学习《望天门山》这首古诗,理解诗句所表达的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领略大自然的壮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天门山》,理解诗句所表达的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情境体验等方式,深入理解诗句所表达的含义,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天门山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望天门山》,理解诗句所表达的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 情境体验:播放古典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天门山的美景之中,感受大自然的壮美。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望天门山》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2. 板书内容:诗句、作者、背景、意境、思想感情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望天门山》。

2. 写一篇关于《望天门山》的感想,字数不限。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望天门山》,了解其历史背景,认识生字词,并能用适当的词语描述诗歌中的景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欣赏自然之美的高尚情操。

教学内容- 诗歌背景介绍:向学生介绍《望天门山》的作者、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 词语解释:解释生字词,如“天门山”、“楚江”等,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 诗句解析:逐句解析诗句,引导学生理解每句诗的意境,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诗歌欣赏:通过朗读、音乐、图片等手段,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望天门山》,认识生字词,能够用适当的词语描述诗歌中的景象。

- 难点:诗句的深入理解和诗歌意境的欣赏。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诗歌朗诵音频。

-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天门山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望天门山》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3. 词语解释:解释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4. 诗句解析:逐句解析诗句,引导学生理解每句诗的意境。

5. 诗歌欣赏:通过朗读、音乐、图片等手段,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6.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7.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如背诵诗歌、写一篇关于自然景色的短文。

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作者:李白- 背景:介绍作者和创作背景- 诗句解析:逐句解析诗句- 意境欣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作业设计- 必做题:背诵《望天门山》。

- 选做题:写一篇关于自然景色的短文,描述自己的一次户外体验。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3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3
板块三
三、创设情境,感悟诗文
1.过渡。2.课件出示:天门、楚江、孤帆、日。
3.结合课件画面及文中注释,说说读懂的和不懂的内容。
4.学习第一句。理解“开”,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5.学习第二句。课件:江水视频及第二句。理解“至此回”。指名读读!
6.小结理解古诗的方法“增换调补”来理解诗意。
7.学习第三、四句。运用学习一二句的方法,自学这两句诗,同桌互助。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难点:体会古诗的意境及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一、激情导入
1出示课件:出示《望天门山》
2.了解作者李白
8.师点拨,理解“出”。
9.说说整首诗意,想象画面。
10.指导朗读。教师范读,跟课件读,指名读,男女分组读,齐读,师引读,师生配合读。
板块四
四、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1.过渡。2.播放视频:李白是什么情况下写的诗,说说诗人当时的感受?师讲解。
2.比一比,看谁最先把这首诗记住?①快慢赛读②轻重赛读③快乐读
3.感情朗读,背诵全诗。配课件音乐
.4.(1)出示课件:生字“断、楚、孤、帆”。说说书写这4个生字要注意些什么?
(2).师范写(3).写在《写字本》上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你还学过李白的哪首古诗?
4.提示课题,理解“望”
板块二
二、初读诗歌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提出要求:注意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预习情况。课件出示:断、楚、孤、帆师运用字理识字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出示写有古诗的小黑板。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第【1】篇〗一、课前:读有关长江的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明杨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唐白居易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宋辛弃疾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宋柳永这些诗有什么特点?通过读诗,长江在你的眼里是怎样的?二、开课:1、书法欣赏(课件出示《望天门山》书法作品)2、让学生猜是哪一首诗?3、这幅书法作品好不好?三、默写古诗〈望天门山〉1、师生同默;2、简介李白;3、结合诗歌的注释,读诗,问:你读懂了什么?4、再读,问:这首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四、评读1、课件出示世人对这首诗的评价;2、诗里哪些地方表现了这种气势?3、指导学生读出这种气势。

五、品读1、由乾隆皇帝的评价引入。

2、“碧”的品读;3、“孤帆”的品读,插入《李白是个怎样的人》材料六、拓读李白的诗〈天门山〉和文〈天门山铭〉〖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会读会默写《望天门山》,了解古诗的大意。

2.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奇壮丽,感受作者豪迈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词句,想像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探究导课:同学们好,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一起到祖国的各地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富饶,愿意吗?现在,我们先跟随唐代大诗人李白去欣赏第一个景点——(出示课件:天门山)。

谁知道天门山在哪里?说的好,作者望天门山会看到怎么样的景色呢?又有怎样的感受呢?二、合作交流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古诗,(出示课件:结合书中的注释,想想诗的意思,要是有不懂的字词可以画出来)。

2、你们愿意把你们自学的情况向老师汇报一下吗?(出示课件:课文中生字:断楚孤帆亦妆)。

3、如果同学们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出示课件:课文《望天门山》)4、同学们,诗读得如此精彩,那诗句的意思你们读出来了吗?(出示课件:文中注释)请同学们借助注释自读自悟诗句的意思。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望天门山》的网络课件,李白的一些诗歌和其他诗人描写长江的诗词名句。

2、学生准备:朗读古诗,平时积累一些李白的诗歌。

教学重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感悟诗境。

教学过程:一、巧妙引诗文在我们安徽省当涂县有一处雄奇秀丽的景色,同学们想去看看吗?师:早在唐朝时,大诗人李白来到这里,作下了流传千古的《望天门山》一诗,现在请大家随着李白一同去游览长江吧。

利用网络课件展示给学生的是:李白兴致勃勃乘船顺江而下欣赏天门山一处奇特景象,配乐,李白诵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欣赏结束。

师:你们游览了天门山的景色,有何感叹?指名答:天门山真雄伟啊!长江真浩瀚啊!天门山真险峻,这里的江水波涛汹涌可称奇观。

这里的景色真美,真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李白很有才华,作了这么美的诗。

师总结:大家看得仔细,说得更好,你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了诗中内容。

听说你们很聪明,那我考考你们。

(板书:山),什么字?你能说带有山或与山有关的成语吗?喜欢游山玩水吗?都游过哪些山?还想去游哪些山?今天,老师带你们沿着当年李白的足迹去游天门山,怎么样?那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望天门山。

二、初读知大意1、刚才让老师领略了你们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现在再去过难关,有信心吗?会读这首诗吗?自己大声读读。

你们刚才的表现也激起了老师的表现欲,我也要读一读。

(师范读)现在你们是否也想读?那就与老师一起读吧!男生来读读。

女生来读读。

全班一起读。

2、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

如果说这首诗就是一幅画,那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呢?再去读读、找找、划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课时数编号:
科目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备课人
谢艳梅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题
17望天门山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学习古诗,认识4个生字,这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理解词义句意,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板块三
三、创设情境,感悟诗文
1.过渡。2.课件出示:天门、楚江、孤帆、日。
3.结合课件画面及文中注释,说说读懂的和不懂的内容。
4.学习第一句。理解“开”,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5.学习第二句。课件:江水视频及第二句。理解“至此回”。指名读读!
6.小结理解古诗的方法“增换调补”来理解诗意。
7.学习第三、四句。运用学习一二句的方法,自学这两句诗,同桌互助。
3.你还学过李白的哪首古诗?
4.提示课题,理解“望”
板块二
二、初读诗歌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提出要求:注意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预习情况。课件出示:断、楚、孤、帆师运用字理识字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出示写有古诗的小黑板。
3.再读课文。提出要求:把句子读通顺,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停顿。
要求:①自出”。
9.说说整首诗意,想象画面。
10.指导朗读。教师范读,跟课件读,指名读,男女分组读,齐读,师引读,师生配合读。
板块四
四、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1.过渡。2.播放视频:李白是什么情况下写的诗,说说诗人当时的感受?师讲解。
2.比一比,看谁最先把这首诗记住?①快慢赛读②轻重赛读③快乐读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难点:体会古诗的意境及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一、激情导入
1出示课件:出示《望天门山》
2.了解作者李白
3.感情朗读,背诵全诗。配课件音乐
.4.(1)出示课件:生字“断、楚、孤、帆”。说说书写这4个生字要注意些什么?
(2).师范写(3).写在《写字本》上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