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2

合集下载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阅读答案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阅读答案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阅读答案《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阅读答案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阅读答案1本报波兰布热津卡讯——在布热津卡,不知怎么,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在这里,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

这真像是一场恶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

在布热津卡,本来不该有太阳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

假若在布热津卡,从来就见不到阳光,青草枯萎凋残,那才合乎情理,因为这里是一个无法形容的恐怖地方。

但是,每天都有许多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津卡,这里可能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旅游中心。

人们怀着不同的目的来到这儿,有的是想看一看这里的情况是否像传说中所描绘的那样,有的是要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这个悲剧,有的是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意。

布热津卡同南面更加著名的城市奥斯威辛只相隔几公里。

奥斯威辛大约有12000居民,距华沙约17l公里,坐落在莫拉维亚关卡东端的一片沼泽地上。

布热津卡和奥斯威辛共同构成了一座周密组织起来的大型杀人工厂的一部分,被纳粹称为奥斯威辛集中营。

从最后一批战俘脱光了衣服在狗和卫兵的驱赶下走进毒气室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四年,奥斯威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许多次了。

在集中营呆过的一些人曾写过许多回忆录,回忆录中提到的事是一般正常的人难以想象的。

集中营总监鲁道夫·弗朗茨·弗迪南德·豪斯在被处死前曾写下一部回忆录,叙述了大规模杀人以及在活人身上作试验的情况。

据波兰人说,有400万人死在这里。

这样,奥斯威辛就没有什么新闻好报道了。

但是,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迫使你提起笔来。

这种压力来自无法抑制的某种感情。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2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2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 ”“零度写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 的框框, 作 ” 的框框 , 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 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 容来定, 容来定 , 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 声。
1、新闻与一般的文章的显著差别点是什么? 新闻与一般的文章的显著差别点是什么? 及时敏锐地捕捉新的事件并加以客观地传达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用来 做医学实验的犹太儿童
犹太人在被送进杀人中心之 正在最后一站的等待。 前,正在最后一站的等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联摄影师尤金1945年在 年在 苏联摄影师尤金 奥斯维辛集中营拍摄的照 片
集中营里堆积如山的尸骨
1945年 12日 纳粹警察正对大规模“解决” 这是集中营1945年5月12日 纳粹警察正对大规模“解决” 这是集中营1945 解放后被搬运埋葬的尸体。 解放后被搬运埋葬的尸体。 后还活着的犹太妇女射杀
鉴赏品味
细 节 之 美
传 神 美 崇 高 美
细节有两个作用: 细节有两个作用: 一是“推微知著” 一是“推微知著”, 从小处看到大的意 义…… 一是“搜间传神” 一是“搜间传神”, 披求一般人不注意处, 披求一般人不注意处, 即找到好的细节把它 写出来起到传神写照 写出来起到传神写照 的作用。 的作用。
鉴赏品味
林国达死了,他 林国达死了, 在课堂上表现出 悲哀 林徽因死后,别人 林徽因死后, 都忘记她了, 都忘记她了,可他 还记得林的生日。 还记得林的生日。
对 友 情 独 特 的 珍 惜
重 情
鉴赏品味
细节之美
“谁又能想到坐在平板三轮车上东 张西望的老人是这样一位一肚子学问 一位一肚子学问, 张西望的老人是这样一位一肚子学问, 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直率、天真、坦诚、朴实、有趣、 直率、天真、坦诚、朴实、有趣、有学 爱学生、 问、爱学生、爱生活 。 生动传神地表现了金先生平凡中的伟大。 生动传神地表现了金先生平凡中的伟大。 地表现了金先生平凡中的伟大 伟大的品格在琐细的小事上得以体现 上得以体现。 伟大的品格在琐细的小事上得以体现。 以小见大地写出了汪曾琪先生所敬爱的 金岳霖先生的美好人性。 金岳霖先生的美好人性。

语文视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赏析

语文视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赏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赏析夏德勇一、作品的相关背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发表于1958年,于1960年获得美国普利策奖国际新闻奖,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

它已在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被翻译成中文时,标题改成“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

这显然是一个糟糕的改动,因为它既不能揭示作品的主要内容,也缺乏现在这个题目的丰富张力。

这篇作品译成中文后被选进了多种新闻作品选(如汤世英主编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专业本科的《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还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赏析和评价的文章也有数篇,大多是从语文教学课堂设计的角度入手,主要让学生体会其字词句的含义、表达特征和思想感情。

作为语文教育,这是必要的,但是还不够,既然是新闻作品,也要对其作为新闻的体裁特点有所理解。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

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

该集中营距波兰首都华沙300多公里,是波兰南部奥斯维辛市(原名Osweicim, 1939年波兰被德国和苏联瓜分后成了法西斯德国的势力范围,并被改名为Auschwitz )附近40多座集中营的总称。

该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党卫军全国领袖海因里希·希姆莱于1940年4月27日下令建造的。

现在已经被波兰和联介国教科文组织设为博物馆和纪念地。

作者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1922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后到美国求学并加入美国籍。

1944年进入《纽约时报》后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先后常驻印度、波兰、瑞士和日本。

1958年在《纽约时报》的编辑们认为没有什么新闻可写的情况下采写了这篇作品,并于1960年获普利策奖的国际新闻奖它的颁奖词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

10[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0[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到了奥斯 维辛,你获得 自由的唯一出 路就是焚尸炉 的烟囱。”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修建的 1000多 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1940年修建,1945年由于德国 战败,为销毁证据炸毁集中营,在这期间,有包括28个 民族的400万人死在这里,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人。 1945年1月 27日,苏联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当时里 面只剩下7000多名活着的囚徒,其中包括 200多名儿童。 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维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 念馆。为了使这段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 段历史,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遗忘与铭记
新华社柏林电 国际奥斯维辛委员会2005年1月25日在柏 林举行集会,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 德国总理 施罗德 在纪念集会上发表讲话,强调德国将 牢记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的特殊历史责任,呼吁与反犹主义 和极右主义作坚决斗争。他说,纳粹的意识形态及其暴行完 全是一场人祸。尽管今天活着的绝大多数德国人都与纳粹大 屠杀无关,但德国人负有特殊的责任。 他指出,纳粹在奥斯维辛等集中营实施的暴行,无论是 规模、根源还是造成的伤害,都是空前的。 这个历史负 担虽然沉重,却是必须严肃承担的责任。他强 调说,德国必须直面过去, “尽管遗忘和排斥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么新闻》 写于1958年,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有13 年,而且奥斯维辛集中营在写作前十四年就已经关 闭了,原则上是一则旧闻,时效性不够强。 发表之后于1960年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那么这则新闻是如何获得美国新闻界最高奖的 呢?我们今天一起走进奥斯维辛集中营,探索原因。
与德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长期以来一直 对与二战有关的所有事情都 采取回避的态度。 根 本的原因,是日本没有彻底清算战争历史,不愿正 视历史。所以,日本对奥斯威辛纪念活动视而不见, 并不是真的“遗忘”历史,而是一种掩耳盗铃之举。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拓展空间 文章开头写奥斯维辛集中营所在地“阳光明媚温暖, 文章开头写奥斯维辛集中营所在地“阳光明媚温暖,一行 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 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 逐游戏” 结尾又写道: 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 逐游戏”,结尾又写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 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这样写, 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这样写,有什么 作用? 作用?
被处死的囚犯的尸体.照片上显示的仅为死难者的一半不到, 被处死的囚犯的尸体.照片上显示的仅为死难者的一半不到, 他们大多数是饿死或被枪杀的。 他们大多数是饿死或被枪杀的。
1945年5月,美军进入了战败 1945年 的德国, 的德国,所见到的不禁令人 触目惊心- 触目惊心-大批的犹太人尸 体。
这个囚犯还保持着被烧 死时的姿势。 死时的姿势。
1、欲抑先扬的手法。本文写作目的是再现奥斯维辛集中营残酷杀 、欲抑先扬的手法。 害囚徒的历史事实,而作者下笔却先写奥斯维辛明媚的阳光, 害囚徒的历史事实,而作者下笔却先写奥斯维辛明媚的阳光,这样 前后对照鲜明,欲抑先扬,更能表现出法西斯的惨无人道, 前后对照鲜明,欲抑先扬,更能表现出法西斯的惨无人道,从而更 好地突出主题。 好地突出主题。 2、以“乐景写哀情”,以集中营周围明快的景物、欢乐地小孩反 、 乐景写哀情” 以集中营周围明快的景物、 衬集中营当年的暗无天日、惨绝人寰。 衬集中营当年的暗无天日、惨绝人寰。 3、告诫后人,要珍惜这种看似平常的生活,和平是许多人付出生 、告诫后人,要珍惜这种看似平常的生活, 命的代价换来的。 命的代价换来的。 4、结尾处的重复在结构上使文章更加完整,同时也照应了标题 、结尾处的重复在结构上使文章更加完整,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新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文分析

新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文分析
重点探究
4、高尔基说过:“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 间的魔术。”罗森塔尔在报道自己和参观者的 见闻时,描写了哪些与奥斯维辛集中营不协调 的细节?请找出来并体味其含义。
新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文 分析
新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文 分析
1、文章首尾的景物描写:阳光明媚、绿 树成阴,儿童在追逐游戏。
1、对于奥斯维辛和纳粹的罪恶,直接从正 面报道的文字已有很多,很难再写出新意。 作者独辟蹊径,转换角度,让人耳目一新。
2、通过报道自己和其他参观者的见闻、感 受,来揭露和控诉纳粹的罪恶、血腥与灭绝 人性,从而唤起人们对于灾难的记忆,关于 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更能震撼读 者的心灵。
新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文 分析
层层叠叠的 尸体被运走。
新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文 分析
集中营运尸车。
新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文 分析
尸体运走前先扒下衣 服,留给后来者穿。
新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文 分析
死者遗物。
新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文 分析
堆积如山的尸骨。
这些死 难者大多 是饿死或 被枪杀的。
新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文 分析
波兰布热金卡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新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文 分析
新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文 分析
了解作者
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 塔尔(1922—2006),美 籍加拿大人。长期在《纽 约时报》从事国际新闻报 道,1960年凭《奥斯维辛 没有什么新闻》获普利策国际新闻奖。担任《纽约 时报》编辑和执行主编期间,大胆变革,树立了崭 新的国际新闻报道风格,巩固了该报在美国新闻业 中的地位。
新人教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文 分析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2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2

看见试验室时
纪念长廊照片墙 执行绞刑的地下 室 参观结束时
从侧面写出了奥斯维辛的恐怖,残忍,加深了控诉效果。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 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 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 放。
雏菊花象征生命,作者以如此大的反差组成一幅 画面,以强烈的对比控诉法西斯的摧残生命的罪 行,同时暗示生命不会被彻底摧毁。


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追逐游戏。
乐景衬托哀 景:以集中营
周围的明快景物、 欢乐的孩子反衬 集中营的暗无天 日、惨绝人寰。
参观者所见
参观者反应
毒气室
焚尸炉 成堆的头 发和鞋子 睡觉盒子
特别恐怖,终生难忘
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叫不出来” 否则会“羞红了脸的” 沉思 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用恳求的目光 够了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 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 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 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 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温和微笑”显示了生 命的坚忍。 “为了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 梦想而微笑”则表明即使身 处绝境,只要内心有一种信 念,对美好希望的向往就不 会泯灭。
作业布置

优化探究与四十分钟, 今天晚自习交。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 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 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 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 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 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 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 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 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 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焚尸炉
焚尸炉里的尸骸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2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2

用意在于,设置悬念,为下文 做铺垫。
奥斯维辛毒气室 焚尸炉 女牢房 不孕试验室 纪念墙 绞刑室
思考探究: 在文中画出这些表情和动作描写。作者为什么 用较多的篇幅写参观者的表情和动作呢?
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 的。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瑟瑟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 不出来。 他们感到自己也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 字。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 说:够了。

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 雏菊花 →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的丰满, 可爱,皮肤洗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 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能笑得这么甜,这是何等的悲凉。这里把 死亡和鲜活微笑的美好的生命放在一起, 这种强烈的反差,增强了悲剧感,更让人 激起对法西斯的仇恨。
课文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在奥斯维辛,纳 粹的暴行使上百万人的生命被残酷的剥夺去。这个 悲剧是属于整个人类的,我们应当共同面对这样的 耻辱、 这样的罪恶。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在 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段历史,还要以史 为鉴,树立远大理想,维护世界和平,携手全世界 人民走向美好的明天。
动 作 和 表 情

人们的表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 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 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 人发指。 • 侧面烘托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不直接 写集中营如何恐怖,而让读者从参观者的表 情来体会他们的所见,突出表现这里带给人 们的恐惧。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 粹的残暴。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优秀4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优秀4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

下面,白话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优秀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朋友。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案大全篇一一、教材分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出自高中语文课本新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短新闻两篇》。

作为新闻稿件,它迅即报道了发生在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之时的重大意义。

作为一个消息,它具备典型的消息特点,适合作为对中学生进行这方面知识传授的蓝本。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设想。

二、学生分析现代学生生活于和平年代,对战争与灾难没有太多的感触,这也往往造成了他们对于和平与安宁的不屑,这篇课文旨在教育学生珍惜和平,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与触动。

三、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深入细微的场景描写和细节刻画让人们感受到事实的倾诉,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2、搜集奥斯威辛的相关资料,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纳粹对人的惨绝人寰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纳粹滔天罄竹难书的暴行,让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四、教学重点了解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五、教学难点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六、课时安排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设计1、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走进过去,反思过去,我们才能更好的走向未来。

奥斯维辛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伤疤,每个到过那里的人都会反思战争,反思人性,都会有着说不尽的感慨和愤慨。

下面我们来看几张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来感受下当时的残酷的情况。

2、?请同学们同一个词语概括一下,看到这些图片的感受?----------------(学生回答)刚才是图片带给我们的强烈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的沉重步伐一同走进布热金卡,让我们用富有良知的心去触碰那段血腥的历史,看一看文章是否也会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02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02

堆积如山的遇难者遗物 \集中营里的万人坑
毒 气 室
氰 化 物
一批犹太人在毒气室里等待死亡
鞋 子 堆
巨大的焚尸炉
焚 尸 炉
牢 房
长 廊 上 的 照 片
集中营幸存者
整车拉走的尸体
奥斯维辛集中营11号楼和12号楼之间的“死亡墙” 该墙因党卫军当年在这里随意枪杀囚犯而得名。
注音: 凝重 (nínɡ) 焚尸炉 (fén) 嬉笑 (xī) 世人瞩目 (zhǔ) 婆娑 (suō) 戕害 (qiānɡ) 纳粹 ( cuì ) 堪称典范 (kān) 步履蹒跚 (lǚ) 明媚温暖 (mèi)
广岛原子弹爆炸的残核、奥斯
维辛集中营的旧迹、伊拉克上空弥 漫的硝烟,无不在向世人诉说战争
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为了以史为鉴,
维护和平,让我们永远牢记这些事 实。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 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 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前以色列总理拉宾
—— 巴 维 尔 弗 里 德 曼
那一只,就是上次那一只, 那么丰富、明亮、耀眼的黄色, 或许,那是太阳金色的泪水 滴在白色的石头上…… —— 那样、那样的一种金黄 轻盈得翩然直上。 它离去了,我相信,这是因为 它自己要告别这个世界。 巴 维 尔 弗 里 德 曼
蝴 蝶
我在这里住了七个星期, 被囚禁在这个集中营。 可我已经发现,这里有我喜爱的东西。 蒲公英在招呼着我 那只蝴蝶,是最后的一只。 还有院子里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 蝴蝶不住在这里, 只是,我再也没见到另一只蝴蝶。 不住在集中营。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美)罗森塔尔
奥斯维辛集中营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 间修建的1 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由于上百 万人在这里被杀害,又被称为“死亡工厂”。德国法 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 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 “浴室”、储尸窖和焚尸。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赏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赏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赏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策利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

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着力表现作为一名有使命感的记者的在场的主观印象,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

这篇新闻强烈的情感冲击力是如何形成的呢?主要是借助于结构、细节、语言的精心安排。

一、精巧的结构先看标题,它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否定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新闻内容的首要特点是“新鲜”,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事;而标题竟然劈头就说“没有什么新闻”,从受众心理讲,这种欲擒故纵之笔很吊读者胃口。

再看导语,1-3自然段是本篇导语。

先用对比手法突出如今阳光明媚、花香鸟语的布热金卡曾经是“人间地狱”,现在“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再用一组排比句点出布热金卡是一个世人瞩目的地方。

导语部分用如诗般的语言渲染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情感氛围,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接着看主体,4-13自然段是这篇新闻的主干。

大致按先整体概述后局部分说的顺序展开。

4-5自然段介绍集中营的方位、居民、环境、历史等概况。

作者援引具体数据与个人回忆录要点等确凿事实证明这里曾经是“杀人工厂”。

第6自然段交代写作动机,“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一句呼应标题,强调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出于记者职业的神圣使命感,出于对遇难者在天之灵的告慰,他不能不向世人报道他所见到的一切。

这就再次拉近了记者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8-13自然段叙述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大体依照参观地点的转换,即“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女牢房→灰砖房→长廊→地下室”的顺序,择要记录参观者的印象。

这里作者运用了多重视角,不仅写历史遗迹(物)的特征,而且刻画参观者的表情反应;不仅写参观者的观感印象,也写自己对参观者反应的反应。

尽管第一人称“我”在文中并没有出现,但我们可真切地体验到作为一名特殊的参观者的记者,他那犀利的目光、深沉的情感。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2)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2)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美国 罗森塔尔 美国] 美国
1940年至 年至1945年期间,共有 年期间, 年至 年期间 共有400万人在这里被 万人在这里被 德国法西斯所害
奥斯维辛集中营分营布热津卡集中营正门。当年 奥斯维辛集中营分营布热津卡集中营正门。 囚犯被火车直接押进这个大门。 囚犯被火车直接押进这个大门。
度写作”的原则,着眼于细节, 度写作”的原则,着眼于细节,以冷峻的 视角, 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威辛集中 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 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 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 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 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 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 的自省, 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表现了一个新闻记 着的使命感, 着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读者的 心。
人油熬制成的肥皂在全德国范围内使 焚烧尸体的骨灰被撒入农田; 用;焚烧尸体的骨灰被撒入农田;剥下的 人皮被制作成精美的工艺品。 人皮被制作成精美的工艺品。 后来发现了一些精美而奇怪质地的灯 如果没有文字说明,谁都不会想到, 罩。如果没有文字说明,谁都不会想到, 那些柔和的灯光竟然是人皮在闪耀! 那些柔和的灯光竟然是人皮在闪耀!
细节描写
所谓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环境的 所谓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 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 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 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 象描写。 象描写。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 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 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 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 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尸炉废墟上 雏菊花在怒放。 雏菊花在怒放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那段历史已成往事,但它留给人类的绝不只 那段历史已成往事, 是断壁残垣和受伤的心灵, 是断壁残垣和受伤的心灵,还有许多许多值 得全人类去反思的东西。人类是高级动物, 得全人类去反思的东西。人类是高级动物, 为什么还会出现奥斯维辛这样有计划地大批 屠杀自己同类的行为? 屠杀自己同类的行为?为什么从古至今几千 年的时间里,全世界没有战火的日子寥寥可 年的时间里, 为什么还有人去跪拜凶手的灵位? 数?为什么还有人去跪拜凶手的灵位?这样 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思考… 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思考 …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新闻报道写于1958年,此时离第二 新闻报道写于 年 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13年了 年了。 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 年了。当罗 森塔尔到当年德国法西斯建造的杀 人魔窟奥斯威辛集中营采访时, 人魔窟奥斯威辛集中营采访时,只 见阳光明媚,树木繁茂,儿童嬉戏, 见阳光明媚,树木繁茂,儿童嬉戏, 似乎没有什么新闻发生, 似乎没有什么新闻发生,但罗森塔 尔却以异常敏锐的新闻触角发掘出 其中重大的新闻, 其中重大的新闻,撰写了新闻报道 的经典之作《 的经典之作《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 闻》。
这篇新闻报道1960年获得了美 年获得了美 这篇新闻报道 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 国新闻界的最高奖 普利策奖 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赞说, 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赞说,这是罗 森塔尔写的最好的作品。 森塔尔写的最好的作品。

假设你自己是美国普利策 奖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人员, 奖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人员,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给《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这篇新闻报道写一篇不少于 100字的颁奖词。 字的颁奖词。 字的颁奖词
牢记历史血泪
南京大屠杀后, 南京大屠杀后,日 军在活埋中国平民。 军在活埋中国平民。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附阅读答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附阅读答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附阅读答案)(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附阅读答案)(2)文章来自:《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一、普利策新闻奖评审组颁奖词奥斯维辛作为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杀人工厂”而为人们熟悉,各国记者纷纷报道它的残酷、血腥。

罗森塔尔本着记者的良知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的框框,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辛集中营博物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对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

他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名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因此,我代表普利策新闻奖评审组把本届普利策新闻奖中的最佳消息奖颁发给《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作者罗森塔尔。

二、交流展示1、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为什么没有新闻,作者还要去报道?2、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描写了奥斯维辛集中营所在地的美丽景色和孩子们的追逐游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4、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你如何理解这句话?5、“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

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请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60字左右的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

三、自我测评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凝重(nínɡ)纳粹(suì)焚尸(fén)雏菊怒放(chú)B.婆娑(suō)嬉笑(xǐ)撰写(zhuàn)明媚温暖(mèi)C.沼泽(zhǎo)凋谢(diāo)废墟(xū)步履蹒跚(lǚ)D.戕害(qiānɡ)窒息(zhì)祷告(dǎo)世人瞩目(shǔ)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窒息憔悴长廊惊俱万分B.绞刑瞬间茫然心智健全C.恶梦港督无辜生机勃勃D.愤懑隐秘弊端绿树成茵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台湾漫画家蔡志忠手拿一本书请杨振宁签名,后者欣然提笔应约。

高中语文必修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文解读

高中语文必修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文解读

⾼中语⽂必修1《奥斯维⾟没有什么新闻》课⽂解读 《奥斯维⾟没有什么新闻》是⾼中语⽂必修1课本的内容,是⼀篇不像新闻⼜饱含历史反思的震撼⼼灵的作品。

下⾯是店铺给⾼中⽣带来语⽂必修1《奥斯维⾟没有什么新闻》课⽂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语⽂《奥斯维⾟没有什么新闻》课⽂解读 波兰布热⾦卡电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居然阳光明媚温暖,⼀⾏⾏⽩杨树婆娑起舞,在⼤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童在追逐游戏。

[⽂章起笔使⼈疑窦顿⽣:“阳光明媚温暖”,绿树成阴,“婆娑起舞”,孩⼦们⾼兴地“追逐游戏”,这是⼀幅多么美好的和平宁静⽽⼜充满⽣机的景象!然⽽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竟然厌恶这⼀切?] 这真像⼀场噩梦,⼀切都可怕地颠倒了。

在布热⾦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们的嬉笑。

布热⾦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因为这⾥曾经是⼈间地狱。

[这⼀段是对上述疑问的回答。

原来作者⽤的是反语。

因为这美好的景象,与布热⾦卡的历史太不相配。

布热⾦卡曾经是⼀个暗⽆天⽇的⼈间地狱,这⾥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调,衰败和荒凉才是与它最相配的景象。

然⽽“⼀切都可怕地颠倒了”,⼀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截然相反的东西叠合在⼀起,因此感到“可怕”。

古⼈说,乐景写哀,更见其哀。

越是看到今天的和平宁静,感受到它的幸福可爱,就越是感到当年战争的残酷,法西斯暴⾏的恐怖可怕。

作者⽆⼀句正⾯控诉,却强烈表达出⾃⼰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有着震撼⼈⼼的效果。

] 每天都有⼈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卡——这⾥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

来⼈的⽬的各不相同——有⼈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可怕,有⼈为了不使⾃⼰忘记过去,也有⼈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

[说明布热⾦卡这个旅游中⼼的特殊性,叙述游⼈来到这⾥的不同⽬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2(人教版高一必修)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2(人教版高一必修)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2(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教学目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语文版高中课标教材必修第一册的课文,学习这篇文章要理解新闻写作将情感蕴涵于叙事之中的写法,学习课文正面叙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鉴赏中学习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鉴赏水平。

在理解课文主题的基础上,提高思考层次;联系历史知识,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唤起对战争恶魔的憎恶,教育学生牢记历史教训,珍惜和平,珍惜幸福,抵制邪恶。

二、教学重点1.学习以乐景衬悲情的写法;2学习寓情于叙事之中的写法。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准备要求学生看奥斯维辛的简介和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所谓新闻是指社会上发生的新事情。

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说,还必须是有价值的事情。

如,939年纳粹德国对邻国发动突然袭击,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在当时是新闻;1945年,法西斯德国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中终于举起了双手,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在当时是新闻;2005年,德国总统克勒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前,虔诚地代表德国政府向受害国和人民请罪,这在当时也是新闻。

还有德国法西斯战败后,法西斯在奥斯维辛建造杀人魔窟,残酷杀害400万无辜者的罪行暴露于下,引起世人的极大愤慨,这在当时也是新闻,而且是重大的新闻。

但13年后,当《纽约时报》记者A.M.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奥斯维辛似乎没有新闻发生。

然而A.M.罗森塔尔却以一篇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

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它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

这是什么原因呢?(二)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老师在屏幕上出示需要掌握的词语:毛骨惊然《s6ng)和煦(x自)废墟(xo)不寒而栗(11)踉跄(11dngqi6ng)祈祷(d60)呆滞(zhi)三)师生互动,理解课文1.提问:文章题目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什么新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老师启发学生从三个方面回答:(l)“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说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世人早已知道,没有什么好说的;(2)“没有什么新闻”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是要写,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两个特写画面:怒放的雏菊、微笑的姑娘
这一切分别给大家怎样的感受?
• 毒气室 焚尸炉 • 女牢房 试验室 • 纪念墙 绞刑室 • 阳光明媚温暖 • 白杨婆娑起舞 • 儿童追逐游戏
恐惧 悲痛
压抑 悲愤
可怕 震惊 反思 美丽 高贵 顽强
• 怒放的雏菊 • 微笑的姑娘
请找出感受最深切的语句, 与大家分享!
•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 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 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 童在追逐游戏。” •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 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 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首尾照应,乐景写哀,讽刺控诉。
• 两个否定性的议论 1、否定美景 2、否定祈祷 言语铮铮 发人深省
让我们为在屠杀中死去的人们祈祷, 让我们为我们的明天祈祷,只有铭记历史, 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河南省三门峡市外国语高中语文教研教学课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美国·罗森塔尔)
•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 遗忘屠杀,就是二次屠杀。
奥斯维辛
奥斯维辛原是波兰南部的一个普通的小 镇,1939年9月,纳粹德国入侵波兰,1940 年4月,纳粹德国发布了建立奥斯维辛集中 营的命令,于是奥斯维辛集中营便成了纳 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 的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 的“杀人工厂”,据统计报道有400万人在 这里遭到了杀害。
• 两个特写画面 1、怒放的雏菊 2、微笑的姑娘 对比鲜明 善恶自现
这篇没有新闻的新闻,其价值究竟在哪里?
首尾照应 乐景写哀
• 文本价值
• 社会价值
否定议论 发人深省 对比鲜明 善恶自现 呼唤和平 抵制暴力 提倡人道主义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2)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2)

问题1:
假如你是导游,我是游客,你将 怎么带我游览奥斯维辛? 毒气室→焚尸室→女牢
• 作者有没有直接描写集中营如何残 害‚犯人‛的?你是怎么体会到它 的可怕的呢?
• 作者没有直接描写纳粹刑罚的残酷, 它的可怕是通过作者和参观者的感 受表现出来的。
奥斯维辛集中 营的残酷遗迹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美)罗森塔尔
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 也曾经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厂; 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 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 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 一页, 这里是
奥斯维辛。
奥斯维辛(Auschwitz)集中营: 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 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在此修 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并于同 年6月14日将首批犯人运抵奥斯维辛。1941年对集中营进行 了扩建,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 除斯塔姆拉格、布热金卡、莫诺维采三个主要集中营外,还 有45个分营。营内采用毒气室等各种方法屠杀、虐待囚犯, 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 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1947 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名录。
参观
众多的参观 者(游客)
产生
参观者的感 受、反应
观察
记者(罗 森塔尔)
问题3
在文中找出参观者表情变化的句子,讨 论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 人们感情的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 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 所无法想象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 • 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 • •
《一个日落余晖的傍晚》 在紫色的、日落余晖的傍晚, 在一片开着大朵栗子花的树林下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日 军 活 埋 小 孩
日军把无辜的中国人反绑双臂枪 杀后,掷入城郊池塘。
日军把中国人当作“活靶”
记住历史,
不要记住仇恨
——已故南 京大屠杀幸存
者李秀英的遗

德国总理
日本首相
勃兰特在波兰下跪 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
作为中学生的我 们,应该怎么做呢?
——





就么新闻
( 美 ) 罗 森 塔 尔
奥斯维辛集中营档案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 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 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在此修建 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整个集中营 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这里有试验室,这里有毒气室,这里 有焚尸炉……这里曾倒下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 人,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之多……
(2)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 历史而早为人所知,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 东西,没有什么新闻。
(3)奥斯维辛解放距今已 有十四年了,对于追求新 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 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 报道了。
为什么又要写 ?
普利策曾 说:“倘若一 个国家是一条 航行在大海上 的船,新闻记 者就是船头的 守望者,他要 在一望无际的 海面上观察一 切,审视海上 的不测风云和 浅滩暗礁,并 及时发出警 报。”
1945年1月27日,苏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当时里面只 剩下7000名活着的囚徒,包括200多名儿童。
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维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 为了使这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1979年, 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斯维辛没有什听到的是男人的 当历史的年轮压过奥斯维辛, 当历史的年轮压过奥斯维辛 怒吼与女人的尖叫, 怒吼与女人的尖叫,看到的是母亲的哭泣与孩子的惊 而今,奥斯维辛的天空湛蓝而且透明, 恐。而今,奥斯维辛的天空湛蓝而且透明,一排排高 耸的建筑直插云霄,似要打破这里的宁静。 耸的建筑直插云霄,似要打破这里的宁静。 “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谁都不想让奥斯维辛 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的哥特式建筑真正打破世界的宁静, 的哥特式建筑真正打破世界的宁静,但这也不会影响 到我们记忆中的伤痕, 到我们记忆中的伤痕,它只会作为我们的一个和平的 标志,以示警钟长鸣。 标志,以示警钟长鸣。 “时间永远不会将奥斯维辛风化在记忆底层!” 时间永远不会将奥斯维辛风化在记忆底层!
• ——《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 《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



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 是纳 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 万多居民的小镇,是纳 万多居民的小镇 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4月)于波兰建立 年 月 的最大的集中营,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 的最大的集中营,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 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 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每天都有许多人被运送到这里 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以犹太人居多), ),然后被投进焚尸 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以犹太人居多),然后被投进焚尸 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 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 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当时获救的 年 月 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 人不足7000,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甚至精 人不足 ,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 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 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 远的“噩梦” 远的“噩梦”。 1947年7月2日,波兰会议通过一项法案,将原址辟 年 月 日 波兰会议通过一项法案, 为殉难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 为殉难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以此纪念在灾 难中不幸死去的无辜者。 难中不幸死去的无辜者。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 年 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