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边镇安边学校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培优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培优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培优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九年级语文上册的重点知识点和考点。

2.掌握九年级语文上册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技能。

3.培养九年级语文上册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导学内容:九年级语文上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现代文阅读2.文言文阅读3.古代诗词赏析4.写作与表达三、导学步骤:1.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九年级语文上册的重点,主要包括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以及相关的语言表达和理解。

在这个模块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读懂一篇文章,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并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在阅读一篇现代文时,我们可以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概要。

然后,我们可以逐段细读,注意理解每个段落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词语。

同时,我们要注意理解文章的上下文关系和语言的修辞手法,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2.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是九年级语文上册的另一个重点,主要包括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

在这个模块中,我们将学习如何阅读文言文,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并能够正确翻译和解读文言文的句子和段落。

在阅读一篇文言文时,我们可以先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常用词汇,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同时,我们要注意理解文言文的上下文关系和文化背景,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3.古代诗词赏析古代诗词赏析是九年级语文上册的另一个重点,主要包括古代诗词的欣赏和分析。

在这个模块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赏析古代诗词,理解诗词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并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欣赏和理解。

在赏析一首古代诗词时,我们可以先读懂诗词的字面意思,了解诗词的基本情感和主题。

然后,我们可以分析诗词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方式,例如韵律、对仗、意象等。

同时,我们要注意理解诗词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

4.写作与表达写作与表达是九年级语文上册的另一个重点,主要包括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训练。

九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导学案.docx

九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导学案.docx

九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导学案九上第四单元三篇课文导学案,侧重自主与合作探究学习设计,还有展示后的检测。

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导学案45X2 一、导入学习内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同一事物,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这就告诉我们,事物的正确答案并不是唯一的。

更何况生活是一面多棱镜,总是以它变幻莫测的每一面,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不必介意别人的观点不同,不必担心自己的思维偏差。

坚信你自己的眼睛,用敏锐的视角去注视这个世界,执着于你的感悟, 用善于感悟的心灵去体味这多彩的人生,你一定能获得丰富的答案。

二、全文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的论证方式及其方法,理解课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以及运用事实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

2、理解富有创造力的人与缺乏创造力的人之间的区别,领会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学会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3、认真赏析本文的语言,体会设问的作用。

三、自主学习指导(课前阅读准备)1、朗读课文不少于两遍,圈点勾画文中的生字、词,并理解词义。

汲取推敲根深蒂固孜孜不倦锲而不舍不言而喻一事无成轻而易举2、复习有关议论文的知识:1)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进行分析、论证,以表达作者的死刑、观点和见解的文章。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观点和主张。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和依据(事实与道理)。

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与方法。

2)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3)常见的论证方法:事实论证(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可正反对比举例)道理论证:使用人们公认的的定理公式以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面的论点和论据(道理和事实)来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观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观点。

3、整体感知,把握主要内容。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问题?2)事物的正确答案为什么不止一个?3)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一一分析问题(本论)一一解决问题(结论)。

2019年初中语文-九年级人教版9年级上册导学案(222页)

2019年初中语文-九年级人教版9年级上册导学案(22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导学案一沁园春雪【学习目标】1、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2、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学习重点】1、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学习难点】1、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知识链接】1.词的知识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

2.创作背景与发表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本篇首次正式公开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1945年10月,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应柳亚子要求,亲笔书写了这首咏雪词赠他,11月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据传抄件刊出。

其后,一些报纸相继转载,一时轰动山城。

1951年1月8日,《文汇报》附刊曾将毛泽东同志赠柳的墨迹制版刊出。

3.《沁园春雪》的影响吴祖光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睥睨六合、气雄万古、一空倚傍、自铸伟词”的第一流杰作中之杰作。

蒋介石看到《沁园春雪》后,大为震惊,为了达到他的罪恶目的,一时召集很多的反动文人,也来写诗填词,歌颂国民党,结果他们写的词比不管在意境方面,还是在文采方面都与毛泽东的差得远。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4课导学案(人教版)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4课导学案(人教版)

4.《外国诗两首》学习目标1.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2.体会写景抒情诗表达的基本特点,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审美意识3.理解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爱,学会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虔.()信颤.()抖深邃.()昏晕.()2.自由谈一谈你从这两首诗中读出了什么样的诗情课堂探究3.《蝈蝈和蛐蛐》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4. 读《夜》感受并形象描绘诗人笔下的夜景5. 《蝈蝈与蛐蛐》如何理解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6.感情品读《夜》,体察绘景中涛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思考: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7.阅读课文《夜》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1.你认为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一句中“轻轻地”去掉好不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主要运用拟人化手法,请你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这首诗,你还能联想到哪些诗或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你选择一个月明星稀或月黑风高的晚上,去感受一下夜的魅力,写一篇抒情短文或几行小诗当堂检测1、同是写夜的诗歌,这首诗和郭沫若的《静夜》给人的阅读感受有什么异同?静夜月光淡淡,天河何处?笼罩着村外的松林远远的海雾模糊白云团团,怕会有鲛人在岸漏出了几点疏星对月流珠?2、根据课文填空它争先________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________,/一旦唱得________了,/便舒适地________在可喜的草丛中间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又一个五月之夜[俄]费特多美的夜色!温馨笼罩了一切!/午夜时分亲爱的家乡啊,谢谢!/挣脱冰封疆界,飞离风雪之国,/你的五月多么清新,多么纯洁!多美的夜色!繁星中的每一颗,/重新又温暖柔和地注视着心灵/空中,尾随着夜莺那婉转的歌,/到处传播着焦灼,洋溢着爱情白桦期待着,那半透风的叶子,/腼腆地招手,抚慰人们的目光/白桦颤动着,像新娘面临婚礼,/既欣喜又羞于穿戴自己的盛装啊,夜色,你无形的容颜柔和,/无论什么时节也不会使我厌倦!/情不自禁吟唱着最新谱就的歌,/我再一次信步来到你的身边(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诗第一节中的“谢谢”,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诗第一节和第二节均以“多美的夜色!”开头,二者的作用相同吗?说说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诗的第三节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刻画白桦树?这样写可以收到怎样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简介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斩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年),俄罗斯诗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教会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莫斯科当店员和印刷厂校对员1916年在白俄军队服役,1917年二月革命后离开军队,加入左翼社会革命党人的战斗队早期诗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文学团体,作品中流露悲观情绪十月命后的部分诗作,试图反映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恋革命前农村的田园生活,钟情于乌托邦式的“农民的天堂”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又因思想的极度矛盾,陷于痛苦而不能自拔之中,最后在精神忧郁中自杀1.略2. 《蝈蝈和蛐蛐》中的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热爱生活乐观地对待生活《夜》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1.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2. 诗中的夜景静谧、美丽诗的第一节描写夜的静谧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第二节写在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然后由听觉转入视觉,引人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第三节进一步描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第四节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这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1. 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是全诗主题的揭示2.略3.诗人叶赛宁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人自然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1.恬静、欣喜 2.不好因为“夜来临,四下一片静”,静得连溪水也不好意思大声流淌,只能“轻轻地”,突出了夜的静谧,如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3.把夜莺、秧鸡、溪水、明月、大自然等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以人的动作、情感,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更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夜的诗情画意,使这首诗更富有感染力4.示例:郭沫若的《静夜》5.略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美丽的月色叶赛宁的《夜》全篇描写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郭沫若的《静夜》在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想象的世界,引出诗人对神话传说的遐想1.略2.(1)这首诗描绘了夏日五月夜晚的家乡美景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和自己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2)“谢谢”一词,表达了诗人完全陶醉在家乡美景中时的喜悦和激动(3)第一节的“多美的夜色”确定了赞美家乡夏日夜景、抒发喜悦心情的感情基调;第二节的“多美的夜色”则引起下文,引出对家乡夏夜美景的具体描写(4)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白桦树在夜色下的柔美风姿,融情于景,富于感染力。

九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复习导学案.docx

九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复习导学案.docx

科目:九年级语文(上)学案课题:第五单元 时间: 年 月 日主备人:授课人:课型:复习课复习目标1、 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理解词义。

【重点】2、 了解重要的作家及作品。

【重点】3、 学会明清时代小说,通过人物言行,结合所处的具体环境,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

【难点】 回顾梳理 一、【字音字形】二、【文学常识】16、《智取生辰纲》选自《 ______________ 》的作者是 ________ , ________ (朝代)小说家,这部 作品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歌颂农民起义的章回体小说,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

其内容讲 述北宋山东梁山泊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由被迫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 征西讨的历程。

*17、《杨修之死》选自《 _______________ 》的作者是 ________ , ________ (朝代)小说家、戏曲 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这部作品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 经典之作。

小说描写了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 和斗争。

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语言生动、场面宏大、个 性鲜明,塑造出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许多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

18、《范进中举》选自《 ________________ 》的作者是 ________ , ________ (朝代)小说家,是我 国清代一部著名的长篇讽刺小说,它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朽暗的社 会现实,批判了八股科举制度,揭露了反动统治的罪恶和虚伪。

*19、《香菱学诗》选自《 _____________ 》又名《石头记》的作者是 ___________ , ________ (朝代)小说家,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 -o 小说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 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 展现了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趋势。

九年级语文导学案 上册

九年级语文导学案 上册

1.《沁园春雪》毛泽东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背诵默写本词。

2.品味优美语言。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1.背诵默写本词。

2.品味优美语言。

【学习难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情境导入】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歌咏过那洁白如银的雪景。

像唐朝岑参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又如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雪,纷纷吹落轩辕台。

”还有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高骈的“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还有宋朝胡仔的“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元朝黄庚的“江天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等等,举不胜举。

毛泽东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

【目标呈现】1.背诵默写本词。

2.品味优美语言。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自主学习】资料助读1.作者简介: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卓越领导人,同时,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他一生写下了很多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光辉诗篇,对鼓舞革命战士和亿万人民的战斗豪情,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他的诗词,显示了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魄,广阔的意境,读之令人热血沸腾,精神奋发。

写于1936年2月的《沁园春•雪》就是典范之一。

2.背景介绍:(1)介绍词古代一种韵文形式,又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句子、字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可以唱,这就是词谱。

词人依照词谱填词。

词谱名称叫词牌,如:《浪淘沙》、《如梦令》等。

词可以没有题目;如果有题目,写在词牌后面。

“沁园春”,词牌名。

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

这个词牌就因此而得名。

“雪”是这首词的题目,内容与“沁园春”无关。

“沁园春”,长调,114字,双调,上阕13名句56字,四平韵;下阕12句,58字,五平韵。

(2)介绍背景: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肩负起抗日救国的伟大使命。

九年级上全册导学案

九年级上全册导学案

1、沁园春 雪备课人: 使用日期: 业精于勤荒于嬉,( ) 李杜文章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诵读本词,把握词意,想像词中描述的情境。

2、品味词中精炼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过程与方法:三分文章七分读,本课教学用诵读贯穿始终,在诵读中领悟、品评、鉴赏。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1、品味精炼优美的语言。

2、品读本词,想像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

难点:感悟毛泽东宏大气魄的精神境界。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引导点拨教学过程学习流程 教〃学添补、课前测评:(5分钟)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沁园春( ) 莽莽( ) 红装素裹( ) 折腰( ) 略输( ) 稍逊( ) 成吉思汗( ) 今朝( ) 分外妖娆( ) 风骚( ) 数风流人物( )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1)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 ) (2)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人物。

( ) (3)鞠躬、倾倒。

这里有称颂、赞美的意思。

( ) (4)指的是文学才华(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 )(5)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景象。

( ) 3、解题词又称( ),《沁园春雪》这首词的体裁是( ),沁园春是( )名,雪是( )。

二、课堂预习导学:(自主学习)(10分钟) (一)读通(自由通读,初步感知词意) 1、了解背景。

2、评价概括。

用一个对子句来评价词的内容。

(二)读懂(放声诵读,读出豪迈韵味) 1、用朗读技巧帮助理解(1)读好停顿。

(2)读好重音。

(3)动作辅助。

2.用自己的想像来描绘画面。

3.用背诵强化自己的理解。

三、合作探究(25分钟)(三)读精(静心默读,品评鉴赏)1.品字词。

发现自己喜欢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说说它的美妙之处。

(动词、形容词、副词)2.品句。

发现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给出喜欢的理由。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一、概述
本文是针对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编写的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学科知识。

该导学案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课程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本次课程的课堂练习,每个部分都被详细讨论。

我们建议学生在学习时先浏览每个部分的概述,然后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深入学习。

二、课程目标
该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
1. 熟悉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掌握课堂讲解和练习中出现的重点、难点、疑点;
3.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课程的学习质量。

三、教学重点
本教学重点包括:
1. 学习本节课的知识点:如课文的阅读与分析、语法及修辞。

2. 掌握本节课的相关概念。

3. 提高自身语文能力,提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分析能力。

四、教学难点
本教学难点包括:
1. 对于难度较大的课文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及分析。

2. 如何用准确的词汇和语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3. 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五、本次课程的课堂练习
学生应在学习完本次课程之后,通过以下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1. 阅读本教材中的阅读理解题,自行思考答案并进行解题时的填写。

2. 课堂上,结合自己在本节课中的体验,自己撰写并朗读自己的想法或评论。

3. 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类练习(如写在语文笔记本上、口头表达等)。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3课导学案(人教版)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3课导学案(人教版)

3.《星星变奏曲》学习目标:1.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和理解,掌握诗歌的主旨和感情。

2.通过朗读诗歌,品味本诗的语言特点,进而体会朦胧诗的艺术特色。

3.理解诗中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及诗中“星星”、“静夜”、“土地”等物象的象征意义。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颤.动凝.望安慰.朦胧..静谧.憧憬..2、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而是。

4、这首诗歌用等来象征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表达的主题是。

课堂探究8、阅读下面诗句,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②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③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1.以上十二行,是由“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开头,它们属于________句式,各引出的是________修辞法。

(2.以上三节诗写出了诗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

请具体概括各节诗所抒发的美好意象世界。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堂检测(一)阅读课文《我用残损的手掌》,回答文后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用“/”给下列诗句按意义划分节奏。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导学案讲稿版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导学案讲稿版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讲稿版教案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导学案1.沁园春·雪教学过程教学反思2.我爱这土地教学过程教学反思Array3.乡愁教学过程教学反思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学过程环节三合作探究环节三合作一、朗读诗歌,体会情感。

诗歌的标题有什么特点?主标题“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以比喻的手法,将“你”比作“人间的四月天”,点出作者要赞颂的对象;副标题“一句爱的赞颂”表明作者对赞颂对象极尽爱的赞美。

二、再读诗歌,体会意境。

1.作者用了哪些具体的意象来表现人间四月天的丰美?四面风、云烟、星子、细雨点、花、百花的冠冕、夜夜的月圆、新鲜初放芽的绿、期待中白莲、一树一树的花开、燕2.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轻灵、光艳、娉婷、鲜妍、天真、庄严、新鲜、柔嫩喜悦……让人感受到春天带给人们的新鲜、明丽、喜悦之情。

3.作者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雪化后那片鹅黄”“初放芽的绿”“期待中的白莲”这些清新淡雅的词语描绘出一幅幅明艳的画面,给人以春天的清新美好之感。

三、品读诗歌,赏析语言。

1.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表现了笑声的清脆悦耳,给人以美好的感受;“交舞”充分表现了春光的光艳多彩,色彩明丽。

2.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以早天“云烟”“黄昏”的风、夜晚的“星子”“细雨”“花”等春天的美好事物营造出春天清风拂面、恬淡清新、绚丽多彩的美好景象,抒发了作者对人间四月天的美好赞颂。

3.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虚实结合,将四月天的美景与“梦”“期待”结合起来,赞美四月天的纯净淡雅,营造了朦胧梦幻的意境。

四、分析结构,归纳写法。

1.音乐美。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一至四节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形成复沓,构成对称的乐章,将心中的爱以一幅幅四月天丰美的画面作比,节奏明快,排比的句式将画面连接,情感如水面涟漪层层叠叠荡漾起伏,作品不仅美而且易于吟咏,朗朗动人。

【最新精品】初中语文教案:人教版9年级上册教案及导学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5课导学案(人教版).doc

【最新精品】初中语文教案:人教版9年级上册教案及导学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5课导学案(人教版).doc

5.《敬业与乐业》学习目标1.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2.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

3.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

学习重、难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给加点的字注音:旁骛.( ) 亵.( )渎强聒.( )不舍佝.( )偻.( ) 承蜩.( )2.解释:断章取义亵渎强聒不舍课堂探究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2. 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3. 第二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文章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作用是什么?5. 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

6.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

试从文中举出例子,并做说明。

5、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4题。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取何种态度。

(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出文段要表达的意思。

(可用文中原话)(2.“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中的“言行相顾”指什么?结合文章解释。

(3.“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中的“摇头叹气”是作者的想象,你认为它有何作用。

(4.“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懒”是许多学生的通病,请你说说是什么原因使你有点懒?(如果你不懒,就帮你的一个较懒的同学分析。

)当堂检测(一)课内测试1.给加点字注音。

旁骛.()佝.偻.()解剖.()扯.直()2.根据注音写字。

亵dú() pián进()教huì() jiǎn择()3.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第一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

……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题:【沁园春雪】1.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2.分析上阕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1.学法指导:朗读法、点拨法、圈点勾画法2.预习助读:(3分钟)(1)背景简介: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

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2)关于体裁和题目词,又称。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雪,是这首词的。

3.预习积累:约(3 )分钟。

沁.()园春分.()外妖娆.()稍逊风骚.()竞折.()腰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今朝.()4.自学疑点:1、学生自读课文,梳理字词,把握作者情感。

2、师生齐读,教师评议,点拨朗读方法及技巧,学生体会课文的表达方式,理解作者情感,大声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泛读,学生小组展示朗读,评议。

3.提问: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北方雪景?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九年级上册语文】作者在上阕是如何来展现北国雪景的,试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

1.给下列词中加粗字注音。

分外妖娆()惟余莽莽()稍逊风骚()成吉思汗()2.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

红zhuāng素裹()顿失tāotāo()江山多jiāo()一代天jiāo()3.请你默写出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

1.当堂训练:约( 5 )分钟a、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的一项是()A.望/长城内外 B.数/风流人物C.山/舞/银蛇 D.欲/与天公试/比高b.“风骚”原指,句中指。

2、练习反馈: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3)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4)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课题:【沁园春雪】【九年级上册语文】1、明确本文的篇章结构,加深对本词主题的理解。

2、理解诗歌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1.学法指导:朗读法、点拨法、圈点勾画法2.预习助读:(3分钟)熟读课文,把握作者情感,体会文章写作方法3.自学思考完成下列问题:a.诗人由上阕写景如何引入对人物的评论,评论了哪些古人?由哪个词领起?又评论了哪些今人?试按此线索也将它分为三个层次。

B.体会文中“略输”“稍逊”“只识”几个词语的流露出作者对历史人物怎样的情感?学法提示: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并将小组交流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1.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思考词句中蕴含的感情。

对比阅读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九年级上册语文】1930年2月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与《沁园春·雪》都描写了雪景,都有_________的气势,_________的风格。

3.从表达方式上看,这首词上阕_________,下阕_________,而《沁园春·雪》上阕写景下阕议论。

这首词写的是_________景,《沁园春·雪》写的是北国雪景,壮阔而美好,并有诗人的想象,在气势上比《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略胜一筹。

4.这首词描写_________的一个场景,表现_________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

《沁园春·雪》是借景抒怀之作,赞美______________,抒发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我相信同学们更懂得抒发内心的情感,面对校园外的高山,湍急的江流,紧张的初三生活,你想说点什么呢?请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课题:【雨说】【九年级上册语文】1.熟读课文,读出诗歌的重音、节奏。

2.反复诵读,交流诗歌清新明朗、节奏欢快的语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作者简介:本文的作者是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

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

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

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

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也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

2.读准下列字的音:田圃.()禁锢.()留滞.()喑哑..()蓑.衣()斗笠.()襁褓..()润如油膏.()3.自由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

想一想,雨“说”了哪些话?请你在文中用横线标出。

4.通过以上学习,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整体感悟】学法提示:用心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说说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是什么修辞手法?2.副标题为什么取做“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合作探究】学法提示: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并将小组交流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1.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出现过哪些景物?【九年级上册语文】2.雨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大地的?3.雨的到来为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田圃()禁锢() yīn哑() sǒng()立襁褓()()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1)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禁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留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久了……(等候等待)(2)雨说,我来了,我来四月的大地(拜访探访)(3)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洗刷)4.下列关于《雨说》这首诗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借“春雨”的真情诉说,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大地上生活的孩子们的温柔亲切的爱意,以及希望孩子们自由快乐地亲近自己、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的诚挚祝福。

B.这首诗采用拟人手法,亲切感人,切合儿童心理,易于打动孩子们的童心。

C.这首诗语言亲切、清新自然,给人以温柔亲切之感,便于儿童阅读和接受。

D.诗中“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这句诗表现了“春雨”为自己的奉献而喜悦、满足的心情。

【内容添加区域,字体:宋体,字号:五号】1.在1-5节中我们感受到雨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课题:【雨说】【九年级上册语文】1.通过学习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2.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旧知巩固】学法提示:回忆复习上节课内容后请两个组的代表口头展示。

谈谈你从1到5节中学到的内容。

【整体感悟】学法提示:认真读问,学习6到8节。

1.雨的家乡在哪里?它是怎么长大的? 领会“白云”和“笑着”的深刻含义。

2.雨做了这一切,它的来意是什么? “教你们勇敢地笑”的含义是什么?3.第三部分描写了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见到春雨后“笑”的场面,运用什么修辞手法?4.如何理解“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这句话?学法提示: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并将小组交流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1.找出课文中三至五个你认为精彩的拟人句,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

2. 最后一节诗中哪些词句暗示了雨的命运?【九年级上册语文】3. 雨的祝福是什么?如何理解?5.归纳诗歌的主旨,讲解诗歌的寓意。

1.选文中,雨“说”的一席话集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应该运用怎样的语调朗读这首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类练习题:3.作者赋予了“雨”以人性化的表现,这样写好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读杜甫的《春夜喜雨》,比较作者的感情。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请你谈出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理解。

课题:【星星变奏曲】【九年级上册语文】1.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中星星、静夜、土地等物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比拟、对比等修辞手法。

2.感悟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情。

1.作者简介:江河。

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

1968年高中毕业。

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它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

他的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

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

2. 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拼音。

颤.动( ) 颤栗()闪烁.( )朦胧..( )..( ) 覆.盖( ) 疲倦3.查资料,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

朦胧诗派:变奏曲:4.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

想一想,诗歌中出现了哪些意象?【整体感悟】学法提示:用心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自由朗读诗歌,划出诗歌中出现的意象,思考这些意象有何不同?2.这两种意象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倾向?3.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九年级上册语文】【合作探究】学法提示:在读诗文,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并将小组交流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1.找出你最感兴趣的诗句,和同桌交流你的感受。

(提示:可以从不同角度赏析)2.归纳总结。

试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归纳文章的主旨。

3.诗中的星星象征着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内心怎样的渴望?1.给加粗字注音。

寂寞()颤动()覆盖()冻僵()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凝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寂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只有经历过心灵劫难的人,才更能体会到这种诗意人生与精神自由的弥足珍贵弥足珍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诗人在静谧的深夜遥望星空静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中的“涌出”改换成“冒出”或“跳出”,好不好?为什么?1.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