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02
房山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房山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房山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房山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房山调查队2010年2月8日根据房山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第三产业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独立核算的法人单位数187个,占全区单位数的2.6%;从业人员平均人数4660人。
单位数比第一次经济普查135个增加52个,增长38.5%;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比第一次经济普查5392人减少732人,下降13.6%。
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全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独立核算的法人单位数105个,占全区单位数的1.4%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655人。
单位数比第一次经济普查55个增加50个,增长90.9%;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比第一次经济普查471人增加184人,增长39.1%。
全区批发和零售业独立核算的法人单位数2144个,占全区单位数的29.3%;从业人员平均人数15310人。
单位数比第一次经济普查1745个增加399个,增长22.9%,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比第一次经济普查17514人减少2204 人,下降12.6%。
经济普查结果显示,批发和零售业销售总额490.1亿元,比第一次经济普查194.3亿元增加295.8亿元,增长1.5倍。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销售总额490亿元,外资企业0.1亿元。
从行业分类看,批发业销售总额427.3亿元,占批发和零售业销售总额的87.2% ;零售业62.8亿元,占12.8% 。
四、住宿和餐饮业全区住宿和餐饮业独立核算的法人单位数180个,占全区单位数的2.5%;从业人员平均人数5565人。
单位数比第一次经济普查171个增加9个,增长5.3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比第一次经济普查6539人减少974人,下降14.9%。
经济普查数据显示,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4.8亿元,比第一次经济普查3.3亿元增加1.5亿元,增长45.5%。
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4-4)
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四号)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010年1月20日 根据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并结合日常统计调查,反映出首都经济的发展特征,现将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部经济基本情况总部企业[注一]分为一级总部和下属二级单位两个层级。
一级总部为国内企业在京设立的全国性总部,跨国公司在京设立的地区总部。
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市一级总部企业达到784个,占全市单位的0 3%,其控制的在京下属二级单位达3894家。
总部企业及其在京下属二级单位期末从业人员164 9万人,资产总计396510 7亿元,负债合计313300 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7394 7亿元,利润总额3803 5亿元。
表1 总部企业基本情况单位数(个)期末从业人员(万人)资产总计(亿元)负债合计(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利润总额(亿元)总部企业及其在京下属二级单位4678164 9396510 7313300 427394 73803 5 其中:一级总部企业78465 6303109 5253412 513920 62249 9 1 单位数量及从业人员情况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市一级总部企业达到784个,占全市单位的0 3%,总部企业及其在京下属二级单位吸纳从业人员164 9万人,占全市期末从业人员的20 2%。
—03—表2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总部经济单位数量及从业人员情况单位数期末从业人员数量(个)构成(%)数量(万人)构成(%)合 计784100 0164 9100 0内 资56371 8134 381 4港澳台商投资658 312 37 5外商投资15619 918 311 1 在总部经济中,一级总部企业单位数量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分别占一级总部企业单位数量的24 9%、13 5%和13 4%,三个行业合计占51 8%。
2024年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总结
2024年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总结2024年,市进行了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该普查是对全市范围内所有企业及个体经济组织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经济普查。
经过几个月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数据和详细信息,能够全面了解到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制定经济发展的政策。
下面是对普查结果的一些分析和总结。
一、总体情况在2024年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中,共涵盖了市内的各类企业及个体经济单位,包括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
普查的重点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从业人员情况以及行业分类等信息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根据普查结果显示,2024年市的经济总量取得了较为可观的增长,实现了稳定增长。
市总的经济规模达到了X万亿元,较上一次普查增长了X%。
这主要得益于市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等政策的实施,以及对外开放的积极推进,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外资进入。
同时,市的消费需求也得到了较好的释放,拉动了经济的增长。
二、行业结构在行业结构方面,市的经济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服务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在市的经济中占据了较大比重。
包括金融、房地产、商贸、旅游等领域的发展特别突出,为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制造业仍然是市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虽然增速相对较慢,但在就业和产值方面仍然是重要的支柱产业。
市在制造业上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提高了产业的竞争力。
第三,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业的发展对市的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市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并注重发展农村的特色产业,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促进农民增收。
三、就业情况在2024年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中,对就业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统计。
普查数据显示,市的就业状况总体较好,就业人口相对稳定。
首先,市的就业总量保持稳定,达到了X万人。
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制造业和农业等领域。
其中,服务业是就业人口最多的领域,包括金融、商贸、餐饮等行业。
2024年镇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总结范文
2024年镇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总结范文一、工作背景经济普查是国家对经济领域进行全面调查和数据统计的重要手段,对于了解经济发展状况、制定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为了全面了解我镇经济发展状况和问题,我们组织了第二次经济普查。
二、组织与推进情况1. 组织机构:我们成立了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2. 推进方式:采取了组织培训、统一操作手册、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确保普查人员理解任务、掌握技能。
3. 前期调研:在普查工作开始前,我们进行了前期调研,摸清了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普查方案。
三、普查结果汇总1. 经济总量:根据普查结果,我镇2024年的GDP总量为XXX亿元,同比增长X%。
2. 产业结构:制造业依然是我镇经济的主导产业,占比为XX%,其次是服务业占比为XX%。
3. 企业情况:全镇共有企事业单位XXX家,其中中小微企业占XX%,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企业体系。
4. 就业情况:2024年全镇就业人口为XX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口占比XX%,农村就业人口占比XX%。
5. 经济发展问题:普查结果还发现我镇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基础设施不完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等。
四、工作经验总结1. 加强组织和协调: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是确保工作有序推进的基础,要充分发挥好各成员的职责和作用。
2. 提高普查人员素质:通过培训和指导,普查人员的素质得到了提高,提高了普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突出重点问题:根据前期调研情况,我们在普查中着重关注了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重点问题,使得普查结果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4. 实施动态监测:为了及时跟踪经济发展动态,我们在普查之后设立了数据监测机制,定期统计和分析相关数据,为经济决策提供支持。
五、工作展望1. 基于普查结果,我们将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我镇的综合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水平。
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
从行业分类看, 在北京工业 3 7个行业中, 金属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非金属矿物制 品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单位数量较多, 占工业企业数量的 3 2 9 %; 通信设备、 计算机及其 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从业人员平 均人数较多, 占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的 3 2 2 %。
负债合计 4 1 2 . 4 5 3 8 . 3 2 5 0 . 5 8 1 6 . 6 1 4 3 . 1 4 3 . 7 4 . 4 2 8 6 8 . 2 2 6 7 3 . 3 5 5 . 6 1 3 9 . 3
主营业务收入 4 8 8 5 1 2 0 3 2 4 1 7 1 2 6 2 8 0 2 3 9 5 8 7 4 6 6 1 7 6 6 9 1 6 3 0 0 1 0 9 6 2 7 3
单位数 数量( 个) 合 计 内 资 港澳台商投资 外商投资 2 9 2 8 7 2 6 9 4 5 6 3 0 1 7 1 2 构成( %) 1 0 0 0 9 2 0 2 2 5 8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数量( 万人) 1 4 9 7 1 0 8 9 1 2 5 2 8 3 构成( %) 1 0 0 0 7 2 8 8 3 1 8 9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工业主要数据)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9年12月25日根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国第二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工业(一)企业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国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190.3万个,从业人员11738.3万人,分别比2004年末增长31.2%和21.7%。
工业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227.4万户,从业人员1402.7万人,分别比2004年末增长4.6%和3.8%。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2.8万个,占1.5%;集体企业6.6万个,占3.4%;私营企业145.7万个,占76.6%;港、澳、台商投资企业5.7万个,占3.0%;外商投资企业6.5万个,占3.4%;其余类型企业23.1万个,占12.1%。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占9.2%,集体企业占2.9%,私营企业占44.4%,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10.7%,外商投资企业占11.7%,其余类型企业占21.1%(详见表1)。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9.4万个,制造业175.3万个,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6万个,分别占5.0%、92.1%和2.9%。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8.3%,制造业占88.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3.4%。
在工业行业大类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从业人员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7.9%、6.9%和6.1%(详见表2)。
表2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0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3。
表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8年末,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合计473048.3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96.5%;负债合计268919.2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96.6%;所有者权益合计[1]204076.3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96.4%(详见表4)。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经过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及全体普查人员近两年的共同努力,全国经济普查的登记填报及数据审核汇总工作基本完成。国务院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分层随机等距整群抽样方法,对30个地区的数据质量进行了抽查,共抽查186个普查小区的21843个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抽查比例约为2.46‰),个体经营户24263户(抽查比例约为0.48‰)。抽查汇总结果,数据填报综合差错率为3.5‰,数据质量达到预期目标要求。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9年12月25日
为了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注1]的发展规模及布局,了解我国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摸清我国各类企业和单位能源消耗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我国于2008年进行了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8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8年度。普查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注2]。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海南 2.9 0.4 4.1 0.5 18.4 0.6
重庆 13.9 2.0 18.3 2.1 58.7 2.0
四川 31.0 4.4 39.1 4.4 169.9 5.9
贵州 9.4 1.3 13.8 1.6 53.9 1.9
云南 12.3 1.7 19.0 2.1 81.7 2.8
北京 26.9 3.8 30.8 3.5 44.3 1.5
北京市西城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北京市西城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根据《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西政发〔2008〕10号)的规定和要求,以及西城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我区组织实施了西城区的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本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8年12月31日24时,时期资料为2008年年度数据。
普查对象是我国境内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普查内容包括各单位的基本属性、从业人员、生产经营活动与财务状况、科技活动以及能源消费等方面的情况。
西城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本次普查数据进行了严格的审核,按照全国统一的方法进行了事后质量抽查,结果表明,数据填报综合差错率达到了国家数据质量控制标准。
按照《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要求,西城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主要普查数据公布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到2008年末,西城区共有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以及个体经营户53685个。
其中,法人单位21778个,产业活动单位(不含本部)5839个,个体经营户26068户。
本次经济普查法人单位比第一次经济普查时的17347个增长了25.5%。
其中,第二产业单位727个,占3.3%,比第一次经济普查时的714个增长了1.8%;第三产业单位21051个,占96.7%,比第一次经济普查时的16633个增长了26.6%。
从法人单位机构类型看,企业单位18635个,占法人单位的85.6%;其他各种机构类型的单位占14.4%。
从法人单位的行业分类看,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法人单位数位居前三位,占法人单位的61.1%。
从地区分布看,展览路街道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以及个体经营户最多,占全区总数的34.1%;月坛街道最少,占9.2%;其他街道比重相当:什刹海街道占12.0%,德胜街道占12.0%,金融街街道占11.4%,西长安街街道占10.9%,新街口街道占10.4%。
《北京市西城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北京市西城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北京市西城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北京市西城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发布时间:202x-02-2110:00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x年2月21日)根据国务院决定,我国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x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2x年度。
普查对象为我国境内的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
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业土地利用、农村劳动力及就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服务、农村居民生活,以及乡镇、村民委员会和社区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农业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所有普查对象由普查员进行逐个查点和填报。
全国共组织动员了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各级普查机构的工作人员近700万人,填报普查表近5亿张。
通过普查,掌握了我国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情况。
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国务院农普办组织了数据质量抽查,评估了普查数据质量:一是采用分层两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抽选了2万多住户进行再次访问,并与普查登记结果进行比较核实;二是随机从每个省抽选100个普查区的基础数据,对普查表的抄录、填报、识别等方面的差错进行全面检查。
综合抽查结果显示,农业普查应登记户的净漏报率为0.20%,原始数据差错率0.14%。
数据质量达到设计标准。
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农普办和国家统计局将分期发布普查公报,向社会公布普查的主要结果。
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情况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共调查了40656个乡级行政单位,其中乡15365个,镇19391个;656026个村级组织,其中637011个村;22592万个住户,其中在农村居住1年以上的家庭户22108万个。
一、农业基本状况202x年末,全国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202x6万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39.5万个。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房地产企业主要数据公报
13 1 3 4 l 28 44 54 39 244 0 2 I01 1 7 i 60 15 243 1 1
内 蒙古
辽 宁
表 3房 地 产业 企业 主营业 务收 入 地 区分布 情况
房地 产业主 地 区 营业务收 人 房地 产开 物业管 发 理 中 务 介服
49 28
9 4
2 7 08
2 2 22
5 5
狮
62 5
53 1
4
西
藏
陕
西
4 1 1 1
26 03
17 33 1 8 00 30 7 30 7 I3 10
97 6 4 6 5 6 2 9 46 3
甘 肃
青 海 夏
疆
73 1
20 2
29 5 77 1
续 表
3 8 96
10 62 41 0 26 18
55 3 8 1 90
75 4 19 9
44 19 3 1 42
3 9 55
16 45 2 5 99
1 2 54
20 0 &
物业 管理
546 8 0
3 1 34 1 0 11 18 68 15 06
湖
112 0 2
6 0 04
湖
厂 厂
南
东 西
257 8 2
5 2 68 2 6 73
6 2 8 1 33 14 1 6 54 2 8 20 3 1 91
8 0 57 12 00
64 0
海
南
重
庆
川 I
56 33 82 47 32 72
1 0 78 2 1 51 79 2
二类调查报告
645.4
18.17
十渡镇
2911.63
5.69
1997.17
914.46
张坊镇
5019.56
9.80
3924.12
1095.44
韩村河镇
2793.16
5.45
2274.29
518.87
周口店镇
2505.9
4.89
1815.14
690.76
城关镇
868.92
1.70
731.62
137.3
阎村镇
五是林业科技教育全面展开,林业科研成果丰硕,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提高了林业科技整体水平。
第二章
2.
在全区范围内,以乡镇为单位调查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所有森林、林木和林地;国有林经营单位,调查该单位所有经营管理的土地。
2
1)核对行政区域范围的境界线,并在经营管理范围内进行或调整(复查)经营区划。
表3-1 土地分类系统表
一 级
二 级
三 级
林地
有林地
针叶林地
阔叶林地
混交林地
疏林地
灌木林地
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
其它灌木林地
未成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
未成林封育地
苗圃地
无立木林地
采伐迹地
火烧迹地
其它无立木林地
宜林地
宜林荒山荒地
宜林沙荒地
其它宜林地
林业辅助生产用地
非林地
农地
水域
草坪
未利用地
其他土地
3.1.2
全区土地总面积198954.00公顷,据本次调查结果,其中林地面积134027.49公顷,占土地面积的67.4%;非林地面积64926.51公顷,占土地面积的32.6%,其中四旁占地面积2955.87公顷。(表3-2)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来源: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发布时间:2008-02-22 10:00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2日)农业基本状况和生产条件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对全国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状况和生产条件进行了调查。
现将主要结果公布如下:一、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2006年末,全国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20016万户,比1996年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时增长3.7%。
在农业生产经营户中,以农业收入为主的户占58.4%,比10年前减少7.2个百分点。
全国共有农业生产经营单位39.5万个。
表1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数量及构成二、农业从业人员2006年末,全国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其中,男性占46.8%,女性占53.2%。
按年龄分,20岁以下占5.3%,21-30岁占14.9%,31-40岁占24.2%,41-50岁占23.1%,51岁以上占32.5%;按文化程度分,文盲占9.5%,小学占41.1%,初中占45.1%,高中占4.1%,大专及以上占0.2%。
表2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及构成三、农业技术人员2006年末,全国共有农业技术人员207万人,其中,在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从业的94万人。
按职称分,高、中、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分别为12万人、46万人和149万人。
表3农业技术人员数量四、农业机械及使用情况全国农业机械装备水平较第一次农业普查时有了显著提高。
2006年末,全国大中型拖拉机140万台,比1996年末增长107.5%;小型拖拉机2550万台,增长116.4%;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147万台,增长110.9%;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2509万台,增长201.7%;联合收割机55万台,增长391.4%。
表4主要农业机械数量2006年,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59.9%,比1996年提高了17.8个百分点;机电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26.6%,与1996年持平;喷灌面积和滴灌渗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分别为1.8%和0.8%。
2024年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总结范本(2篇)
2024年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总结范本一、引言____年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是我市历史上规模最大、工作难度最大的一次普查。
通过此次经济普查,我们全面了解了我市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为进一步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在这次普查中,我们收集到了大量的经济数据,下面将对其中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总结。
二、经济整体状况____年我市经济总体呈现出稳中有进的态势。
经济总量达到了X 亿元,较上次普查增长X%。
这一增长主要源于我市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培育了一批新兴产业,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同时,我市也积极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加快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服务业的比重进一步增加,已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支撑。
三、产业结构本次经济普查显示,我市产业结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点。
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X%,第二产业占比X%,第三产业占比X%。
与上一次普查相比,我市第三产业比重略有上升,这是我市努力发展服务业的一个重要体现。
其中,信息技术、金融、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为我市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就业状况____年我市就业状况总体稳定。
根据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城镇就业人数为X万人,较上次普查增加了X%。
在就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吸纳了大部分的劳动力,特别是服务业和新兴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同时,我市也加大了对失业人员的培训和再就业政策支持力度,使得失业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五、区域发展差异本次经济普查数据还显示了我市各区域发展差异。
主城区的经济总量最大,发展速度也较快,是我市经济的核心区域。
而郊区和农村地区的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差距。
因此,我市需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区域间发展的均衡。
六、问题与挑战在经济普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重,对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一些传统产业仍存在着低效益和高能耗的问题,需要加快转型升级。
2024年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总结
2024年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总结____年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总结一、引言经济普查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和参考依据,对于制定政策、规划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第二次经济普查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全面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及时掌握各类经济主体的基本状况,统筹我国经济资源的配置、产业结构的调整、地区发展的协调,特制定了详细的普查方案。
本次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坚持科学规划、精细组织、全面普查、高质量、高效率的原则,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工作方法,力争做到普查数据准确、质量高、及时更新,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工作准备在开展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之前,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普查范围、普查内容、普查对象等。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统一的普查指导文件,并成立了相应的工作组,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在普查工作开始前,我们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培训。
通过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了解经济普查的重要性和目的,同时加强普查员的培训,确保他们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三、工作过程1. 组织架构:我们按照统一的工作指导文件,成立了相应的普查小组,分别负责不同行业的普查工作。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统一的数据管理中心,用于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和分析。
2. 数据采集:我们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数据的采集。
一方面,我们通过编制普查表格,要求各类经济主体填写基本信息。
另一方面,我们还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数据的收集,比如通过互联网、手机APP等。
3. 数据整理与统计:在数据采集完成后,我们将数据进行了整理和统计工作。
首先,我们进行了数据的清洗工作,筛选出有效的数据。
其次,我们进行了数据的分类和归纳工作,将数据按照经济主体的类型、地区、行业等进行划分。
最后,我们利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经济普查的结果。
四、工作成果1. 经济总量:通过本次经济普查,我们准确掌握了我国经济总量。
根据数据显示,____年我国GDP总量达到XX万亿元,增速为XX%。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7.24•【字号】房政发[2008]18号•【施行日期】2008.07.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房政发〔2008〕18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中心,区直属各单位: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京政发〔2008〕29号)精神,区政府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普查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设计、精心组织、依法实施、确保质量,全面、准确地提供全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基本状况数据,为区委、区政府科学管理、科学决策服务。
主要目的:通过高质量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任务,全面掌握我区经济总量及发展变化趋势,摸清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产业状态,把握非公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找准经济发展的主体和支撑点。
通过普查,掌握全区经济运行状况,摸清奥运会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充分整合各部门统计数据资源,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数据库建设,为加强和改善经济宏观调控,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供全面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二、普查的对象和范围普查的对象是在全区范围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具体范围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等。
北京市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3.村到最近的车站、码头的距离:指本村村委会驻地到最近车站或码头的距离。有定时经过或经常经过的客运车、并能招手上车的地点也视为车站。
4.通电的村:指能用电进行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的村。
5.通电话的村:指能用固定电话或手机与外界联系的村。
100.00
100.00
100.00
三、文化教育
2006年末,20.77%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46.99%的乡镇有公园,36.07%的乡镇有广播、电视站。
81.49%的村在3公里范围内有小学,80.83%的村在5公里范围内有中学。100%的村能接收电视节目,75.69%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27.72%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59.87%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62.24%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47.54%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
5.39
1-3公里
57.02
75.80
62.83
44.13
4-5公里
17.58
7.96
19.97
16.02
6-10公里
10.29
2.55
6.81
17.26
11-20公里
5.20
0.00
1.45
12.02
20公里以上
3.68
0.00
3.22
5.18
能接收电视节目的村
100.00
100.00
100.00
5.05
0.00
2.18
10.50
20公里以上
0.93
0.00
0.36
2.00
有卫生室的村
71.98
71.97
69.6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山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二号)
房山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房山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房山调查队
2010年2月8日
根据房山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第二产业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工业发展情况
1.单位数量及从业人员情况
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区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单位1743个,从业人员平均人数72293人。
全区工业企业单位数量比第一次经济普查2033个减少290个,下降14.3%;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比第一次经济普查99672人减少27379人,下降27.5%。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的单位数量和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占全部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96.9%和92.9% ;外资企业比重分别为3.1%和7.1%。
从行业分类看,在本区工业的34个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的单位数量较多,占工业企业数量的36.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较多,占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的43.4%。
2.主要经营情况
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区工业企业资产总计472亿元,负债合计243.5亿元,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48.3亿元,利润总额-33.9亿元。
全区工业企业资产总计比第一次经济普查360亿元增加112亿元,增长31.1%;主营业务收入比第一次经济普查534.5亿元增加313.8亿元,增长58.7%。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0亿元和28.3亿元,占工业企业的96.7%和3.3%。
表3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从行业分类看,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12.8亿元,占全部工业企业的84%。
表4 按行业分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3.出口情况
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出口交货值12.8亿元,占全部工业企业销售产值828.5亿元的1.5%。
4.科技活动情况
2008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注一]319个,其中,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26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2% ,比第一次经济普查增加11个,增长73.3%。
拥有科技活动人员2418人,比第一次经济普查2090人增加328人,增长15.7%;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1237人,比第一次经济普查1310人减少73人,降低5.6%。
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3.9亿元,比第一次经济普查1.7亿元增加2.2亿元,增长1.3倍;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2.6亿元,比第一次经济普查0.8亿元增加1.8亿元,增长2.3倍。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申请专利67件,比第一次经济普查29件增加38件,增长1.3倍;发明专利33件,比第一次经济普查17件增加16件,增长94.1%;新产品[注二]销售收入329.8亿元,占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48.3亿元的38.9%。
5.能源消费情况
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区工业企业全年消耗电力 34.9亿千瓦时,汽油0.8万吨,柴油1.4万吨,天然气43776.9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13.3万吨,煤炭142.4万吨,取水总量0.7亿立方米。
二、建筑业发展情况
1.单位数量及从业人员情况
2008年,全区独立核算的建筑业企业384个,从业人员平均人数31871人。
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160个,占建筑业企业的41.7%。
全区建筑业企业数量比第一次经济普查218个增加166个,增长76.1%;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比第一次经济普查56154人减少24283人,下降43.2%。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占主体,占建筑业企业的99%。
2.主要经营情况
2008年末,全区建筑业企业资产总计212.9亿元,负债合计146.2亿元,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71.6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2.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9亿元。
全区建筑业企业资产总计比第一次经济普查110.7亿元增加102.2亿元,增长92.3%;主营业务收入比第一次经济普查128.1亿元增加54.7亿元,增长42.7%;利润总额比第一次经济普查2.2亿元增加3.7亿元,增长1.7倍。
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73.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27.7 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218.2万平方米。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在各主要经济指标中占主体。
表6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建筑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从行业分类看,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的各主要经济指标所占比重最高。
表7 按行业分的建筑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全区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70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24万平方米,竣工价值47.2亿元。
从房屋用途看,住宅所占比重最高。
3.能源消费情况
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区建筑业法人企业全年消耗电力0.8亿千瓦时,汽油0.4万吨,柴油0.5万吨,天然气24.6万立方米,煤炭0.8万吨。
[注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注二] 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
包括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并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也包括企业自行开发研制,但尚未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投产一年之内的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