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肠科杆菌

合集下载

洛阳市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基因的本质重点知识归纳

洛阳市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基因的本质重点知识归纳

洛阳市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基因的本质重点知识归纳单选题1、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B.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C.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答案:C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用搅拌器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分布情况。

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N是蛋白质和DNA共有的元素,若用15N代替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则其蛋白质也会被标记,不能区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A错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由噬菌体的DNA做模板,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原料编码合成,B错误;子代噬菌体DNA合成的模板来自于亲代噬菌体自身的DNA,而合成的原料来自于大肠杆菌,C正确;该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2、生物体的化学分子可被赋予一些生命特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的核酸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在一般低温条件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会遭到破坏C.植物中水的含量与植物的抗旱、抗寒能力大小没有关系D.DNA多样性的原因之一是其空间结构千差万别答案:A分析: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反之亦然。

A、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的本质除了蛋白质外,还有少量的RNA,因此有的核酸(RNA类酶)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B、在低温环境条件下,蛋白质会失去活性,但它的空间结构不会遭到破坏,B错误;C、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中结合水的含量与植物抗旱、抗寒性大小有密切关系,C错误;D、DNA分子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其四种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D错误。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课程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课程
杀菌特点:
二、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灭菌法
2 电离辐射
包括高速电子、χ射线和γ射线等 具有较高的能量和穿透力,对微生物有致死作用。 常用于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消毒;亦可用于食品、药品和生物制品的消毒或灭菌。
辐射杀菌法
紫外线
杀菌机理:
波长200~300nm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其中265—266nm最强
选择适当的消毒剂
01
低毒
02
价廉
03
低破坏
04
方便
05
易贮藏
06
有效
07
第三章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单击此处添加您的正文
第一节 细菌的分布
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极为广泛,江河、湖泊、海洋、土壤、空气中都有数量不等、种类不一的细菌存在。在人类、动物、植物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也有大量细菌存在。
土壤
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一、细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消毒剂的应用(二)
手:一般用2%来苏;0.2%-0.4%过氧乙酸浸泡1min~2min后流水冲洗;2%碘酊涂擦后用70%酒精擦洗。 厕所、阴沟:生石灰。 空气:甲醛(实验室)12.5~25ml/m3加热熏蒸12~24hr或甲醛40ml+高锰酸钾30g/m3混合熏蒸12~24hr,肝炎病房用过氧乙酸3g/m3熏蒸90min。
01
抑癌作用:动物实验发现在致癌剂作用下,无菌大鼠比普通大鼠的癌症诱发率高2倍。正常菌群的抑癌作用可能是其能将致癌物质转化为非致癌物质,此外与其激活巨噬细胞活性及提高免疫功能有关
02
抗衰老作用:肠道双歧杆菌有抗衰老作用。健康乳儿肠道中的细菌约80%是双歧杆菌,成年后这类菌逐渐减少,老年后产生有害物质的芽胞杆菌类增多。机体吸收有害物质后,加速机体衰老。正常菌群可产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能保护细胞免受活性氧的损伤,有抗衰老作用

第三章大肠杆菌基因工程-1

第三章大肠杆菌基因工程-1

Plac -lacI 调控模式的问题与策略
问题1: 葡萄糖是宿主最适碳源,而启动子受葡萄糖阻遏, 不便于发酵培养基设计 对策: 采用突变型Plac UV5(不受葡萄糖阻遏)
突变型乳糖启动子Plac UV5
CAP正调控
野生型的Plac上游附近拥有
代谢激活蛋白(CAP)结合 区,cAMP激活CAP,CAP 结合启动子控制区,进而促 Plac O cAMP 高效转录
目的基因
cI857 PL B
吲哚丙烯酸,IAA)。
T7启动子 ——来自T7噬菌体的异源启动子
T7启动子——最成功的启动子
*只有T7 RNA 聚合酶才能识别 T7 启动子 * T7 RNA 聚合酶合成 mRNA 的速度比大肠杆菌RNA 聚合
酶的快 5 倍
*由于大肠杆菌本身不含 T7 RNA 聚合酶 ,需要将外源的 T7 RNA 聚 合酶引入宿主菌。 *通过调控T7 RNA 聚合酶 的表达间接调控外源基因的表达 *以 Novagen 公司的 pET 系统为杰出代表。
P
O
乳糖启动子Plac
转录受 CAP 正调控和 lacI 负调控 lacI 负调控
野生型的Plac与其控制区Olac 偶联在一起,在没有诱导物 存在时,整个操纵子处于基 底水平表达;诱导物可以使 启动子Plac介导的转录大幅 提高 高效转录 P 乳糖 异丙基-b-D-硫 代半乳糖苷(IPTG) 诱导 O 基底水平转录 阻遏蛋白
Ptac = 3 Ptrp = 11 Plac
启动子的筛选
采用鸟枪法策略,将合适大小的DNA片段 克隆到启动子探针质粒pKO1上 宿主细胞染色体DNA上的galE、galT与质
Apr pKO1 galK
粒上报告基因galk的表达产物联合作用,

禽病学讲义-第三章 禽类细菌性疾病(1-禽大肠杆菌病)

禽病学讲义-第三章 禽类细菌性疾病(1-禽大肠杆菌病)

禽病学(Avian Medicine)讲义第三章禽类细菌性疾病第一节禽大肠杆菌病(Avian Colibacilosis)一、概述:禽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各种不同血清型菌株所引起的不同类型大肠杆菌病的总称。

临床上常见的病型有:胚胎和幼雏死亡、气囊炎、急性败血症、肉芽肿、心包炎、卵黄性腹膜炎等。

大肠杆菌分为:正常寄居菌(不致病)、真正的病原菌、条件性致病菌(在机体状态不好时致病)。

本病是多种病毒病,例如AI、ND、IB等的继发性疾病(这些病发生后,整个鸡群的状态就下降,抵抗力下降,此时寄居于体内的大肠杆菌中很多会变成病原菌)。

二、病原学:(1)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属于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是大肠埃希氏菌的简称;为两端钝圆的小杆菌,不形成荚膜,有鞭毛,能运动,致病菌有菌毛。

(注:大肠杆菌呢属于革兰氏阴性菌)(2)典型大肠杆菌的生化鉴定指标:多数菌株能发酵乳糖,有部分菌株发酵蔗糖,产生靛基质,V~P试验阴性,M.R试验阳性,不产生硫化氢,不液化明胶。

(3)抗原结构与血清型:菌体抗原(O抗原)173种,荚膜抗原(K抗原)74种,鞭毛抗原(H抗原)53种,因而构成了复杂的血清型;最近菌毛(F)抗原被用于血清学鉴定,最常见的血清型K88、K99,分别命名为F4和F5型;引起鸡大肠杆菌病的常见血清型有:O1、O2、O78、O111、O35、O36 等,广东省还有O8。

三、流行病学:(1)易感动物:各种日龄的各种品种的禽,但幼禽更易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常因管理、卫生、防制和有无继发病而呈较大差异。

(2)传播方式:经蛋传递引起胚胎和幼鸡死亡(即可以垂直传播);通过空气、污染的饲料、交配传播。

(3)无明显的季节性,产蛋期(此时母鸡整个机体都调动起来为产蛋服务,整个机体的状态就不太好,作为条件性致病菌的大肠杆菌此时易形成致病菌)、育雏时及多雨、闷热、潮湿季节更多发生(大肠杆菌培养的最适温度为37˚C左右)。

第三章微生物的代谢1

第三章微生物的代谢1



(3)兼性厌氧菌(facultative aerobe)


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均能生长,但有氧情况生长得更好;
它们具有需氧菌和厌氧菌的两套呼吸酶系统,细胞含SOD和过氧化氢酶; 有氧时靠有氧呼吸产能,无氧时籍发酵产能。

许多酵母菌、肠道细菌、硝酸盐还原菌(如脱氮小球菌),人和动物的 病原菌均属此类菌。
油发酵。这种发酵方式不产生能量。
2葡萄糖—→2甘油 + 乙酸 + 乙醇 + CO2
(2)同型乳酸发酵

葡萄糖经乳酸菌的EMP途径,发酵产物只有乳 酸,称同型乳酸发酵。 进行同型乳酸发酵的微生物,如乳酸乳球菌 乳酸亚种、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嗜热链球 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旧称保加利亚 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等。
三、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多数微生物是化能异养型菌,葡萄糖是微生 物最好的碳源和能源, 可通过4条代谢途径,EMP途径、HMP途径、ED 途径、磷酸解酮酶途径完成脱氢反应,并伴 随还原力[H]和能量的产生。

发酵的类型
◆EMP途径(糖酵解途径)
◆HMP途径(磷酸戊糖支路) ◆ED途径(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裂解途径)
丙酮酸 乙醛
NADH
NAD+ 乙醇
(硫化羟基乙醛)
NADH 磷酸二羟丙酮 NAD+ 磷酸甘油
啤酒酵母甘油发酵
甘油
③第三型发酵—— 甘油发酵

在偏碱性条件下(pH 7.6),乙醛不能作为氢受体被还原成
乙醇,而是2个乙醛分子发生歧化发应,

1分子乙醛氧化成乙酸, 另1分子乙醛还原成乙醇, 使磷酸二羟丙酮作为NADH2的氢受体, 还原为-磷酸甘油,再脱去磷酸生成甘油,这称为碱法甘

第三章 细菌与外界环境

第三章 细菌与外界环境
一个健康人体内有 1013个细胞,但栖息的 细菌则达1014个
2 分布:人体表面 、口腔、鼻烟腔、外耳 道、眼结膜、胃肠道、 尿道、阴道都有正常菌 群。但种类可以不同,
人体各部位正常细菌数量
1.人体常见正常菌群
眼结膜
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杆菌
人 体 内 正 常 菌 群 的 分 布
阴道
大肠杆菌、乳杆菌 白念珠菌、类白喉杆菌
2. 环境感染或医源性感染
在诊断、治疗或预防中由于器械、材料或场所消毒 不严或制剂不纯而造成的感染。
3.自身感染
病原体来自于病人体内的感染 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抵抗力↓ 诊断和治疗→提供致病机会
4.菌群失调症
医院感染的特殊性
医院内病原体种类多,来源广泛 医院内流行菌株多为耐药,多重耐药菌株,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化学消毒剂 防腐剂
二、物理因素对细菌的不利影 响
温度 低温,高温 日光与紫外线 电离辐射 过滤除菌
(一)热力消毒灭菌法
概念:主要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 核酸、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导致其死亡。 是效果可靠、使用最广泛的方法。
作用机制: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 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导致其死亡。
尿道
白色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 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肠道
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 绿脓杆菌、葡萄球菌、厌氧性细 菌 真菌、乳杆菌,双歧杆菌等
2.口腔常见微生物
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菌群种类数量较多,厌氧 菌是需氧菌的10倍。
常见的细菌:草绿色链球菌和厌氧链球菌、其次是 表皮葡萄球菌、奈瑟球菌、乳酸杆菌等,还有螺旋 体、放线菌、白色念珠菌等。
(1)正常人体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 腔道中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细菌,这 些细菌通常对人体无害,称为正常菌群或 正常群丛。

第三章 病例分析——小儿腹泻

第三章 病例分析——小儿腹泻

第三章病例分析——小儿腹泻概述(一)概念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

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一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病因1.感染因素1)肠道内感染①病毒感染:轮状病毒等。

②细菌感染:致腹泻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沙门菌等。

③真菌感染④寄生虫感染2)肠道外感染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2.非感染因素1)饮食因素2)气候因素(三)临床表现1.腹泻的共同临床表现1)轻型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

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2)重型: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

常急性起病,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精神烦躁或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

①胃肠道症状:包括食欲低下,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咖啡色液体;腹泻频繁,大便每日10余次至数10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含有少量粘液,少数患儿也可有少量血便。

②水、钠平衡紊乱等渗性脱水临床表现与分度脱水失水量精神眼口尿量皮肤粘眼窝前卤四休克征程度%(ml/kg)泪渴膜肢轻度5%(50)稍差略烦躁有轻稍减少稍干燥略干稍凹陷稍下陷温无中度5%-10%(50-100)萎靡烦躁少明显减少干燥,苍白,弹性差干燥凹陷下陷稍凉不明显重度>10%(100-200)淡漠昏迷无烦渴极少无干燥,花纹,弹性极差极干明显凹陷显现下陷厥冷有,脉细,血压下降等渗性脱水:血清钠130~150mmol/L;低渗性脱水:血清钠<130mmol/L;高渗性脱水:血清钠>150mmol/L。

③钾平衡紊乱正常血清钾:3.5~5.5mmol/L,<3.5mmol/L为低钾血症。

④低钙、低镁血症⑤代谢性酸中毒:患儿可出现精神不振,口唇樱红,呼吸深大,呼出气体有丙酮味等症状,但小婴儿症状可不典型。

细菌的繁殖、代谢与常见的致病菌(3)概要

细菌的繁殖、代谢与常见的致病菌(3)概要

第三章细菌的繁殖、代谢与常见的致病菌第一节细菌的生长与繁殖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因素:营养物质:充足酸碱度:合适,参与代谢的酶发挥活性的最适PH温度:适宜气体:一定的气体环境碳源carbon source氮源nitrogen source无机盐inorganic salt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水water 营养物质1.碳源:合成菌体的必需原料,获取能量的来源无机碳源和有机碳源各种有机碳源中,容易被细菌吸收的是糖类物质如: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果糖、甘露醇等2.氮源:合成菌体蛋白(结构、功能)、核酸无机氮源(铵盐、硝酸盐)、有机氮源(氨基酸、蛋白质)和氮气大多数细菌利用前两种。

固氮菌有固氮作用,可以借助特殊的酶将分子态的氮转化成氨和其他氮化物。

3.无机盐:细胞生长必需的各种金属元素及微量元素包括磷、硫、镁、钾、钠、铁等◆酶或辅酶的组分◆调节酶活性◆调节胞内渗透压、氧化还原电位◆特殊类型细菌的能源◆维持生物大分子和细胞结构的稳定性4.生长因子:菌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需要外源加入的、微量即可的营养物质。

如:维生素、氨基酸等5.水:菌体重要成分,占70%~90%功能细胞组分、溶媒、参与代谢、适宜反应温度的保障、维持大分子构象稳定。

酸碱度依据细菌生长的最适pH范围分为:嗜中性菌:6.0~8.0,大多数细菌为pH6.8~7.4。

嗜碱性菌:可高达10.5,霍乱弧菌为8.4~9.2。

嗜酸性菌:低至3.0,嗜酸乳杆菌为5.8~6.6。

温度根据细菌生长所需的温度范围分为:嗜冷菌:最适生长温度10℃~20℃(海洋,冷库的细菌)嗜热菌:最适生长温度50℃~55℃(火山口,温泉附近的细菌)嗜温菌:室温菌:25℃~32℃(腐生菌)体温菌:37℃(寄生病原菌)气体环境不同细菌对气体的要求不同。

根据细菌生长时对氧气的需求不同,将细菌分为:◆专性需氧菌:具有较完善的呼吸酶系统,需要分子氧作为氢受体,只能在有氧的情况下生长繁殖,如结核分支杆菌。

河南省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基因的本质必考考点训练

河南省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基因的本质必考考点训练

河南省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基因的本质必考考点训练单选题1、把含14N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氮源为15N的培养液中。

完成一次细胞分裂后,再放回氮源为14N的环境中培养,DNA复制一次后,将大肠杆菌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分离DNA,如果DNA是以半保留方式复制,则DNA组成分析应为()A.3/4轻氮型、1/4中间型B.1/4轻氮型、3/4中间型C.1/2中间型、1/2重氮型D.1/2轻氮型、1/2中间型答案:D分析:含14N的DNA放在15N环境中复制一次,则形成的DNA一条链中含14N,另一条链中含15N,再返回原环境,一个中间型DNA复制两次,形成四个DNA,这四个DNA中有3个DNA的两条链均是14N ,1个DNA的一条链中含14N,另一条链中含15N。

将含14N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5N的培养液中,完成一次细胞分裂后所形成的2个子代DNA分子都是中间型,再放回原环境中复制一次后,形成4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15N,另一条链含14N;另外2个DNA分子两条链均含14N,所以子代DNA组成分析为1/2轻氮型、1/2中间型。

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小提示:2、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答案:C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基因的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则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发现了伴性遗传;而DNA的X光衍射实验则说明了DNA分子呈螺旋结构。

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而烟草花叶病毒的实验则证明了RAN也是遗传物质,故选C。

小提示: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的早期实验,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3、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DNA复制时,BrdU会取代胸苷掺入到新合成的链中,形成BrdU标记链。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做好生物知识点的学习,会让你发现更多有趣的事情。

病例分析 细菌性痢疾

病例分析 细菌性痢疾

第三章病例分析——细菌性痢疾概念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又称志贺菌病。

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

菌痢的肠道病变主要在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着。

病原学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为革兰阴性的无鞭毛杆菌。

流行病学(1)传染源:急、慢性菌痢病人及带菌者。

(2)传播途径:通过消化道,经粪-口途径传播。

(3)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

(4)流行特征:本病全年均可发生,夏秋季多发。

临床表现潜伏期为1-2天。

(一)急性菌痢1.普通型(典型):急起畏寒高热,伴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并出现腹痛腹泻,多数病人先为稀水样便,1-2天后转为脓血便,每日10-20次或以上,里急后重明显。

常伴肠鸣音亢进,左下腹压痛。

急性菌痢自然病程为1-2周,多数病例可以自行恢复。

2.轻型(非典型):无明显发热。

急性腹泻,每日大便10次以内,稀便有粘液但无脓血。

病程3-7天而痊愈。

3.中毒性菌痢:2-7岁儿童多见。

起病急骤,突然高热,病势凶险,主要表现为严重毒血症、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而局部肠道症状很轻甚至缺如。

(二)慢性菌痢菌痢病程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即为慢性菌痢。

实验室检查(一)一般检查1.血常规:WBC增多,可达10-20×109/L,中性粒比例增高。

2.便常规:外观呈粘液脓血便。

镜检可见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如有巨噬细胞有助于诊断。

(二)血清学检查(三)病原学检查1.细菌培养:粪便培养出志贺菌可以确诊。

2.特异性核酸检测:核酸杂交或PCR。

(四)荧光抗体染色技术(五)X线钡餐:慢性期可见肠道痉挛,动力改变,结肠袋消失,肠腔狭窄,肠粘膜增厚等。

(六)结肠镜+活检:病变部位刮取分泌物培养,可提高检出率。

诊断要点1.发病多在夏秋季,有不洁饮食史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

2.临床表现急性期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左下腹有明显压痛。

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章节测试习题

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A. 变形虫B. 金针菇C. 流感病毒D. 大肠杆菌【答案】C【分析】生物共有五类,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五类生物中,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解答】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金针菇属于多细胞真菌、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细菌,都有细胞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寄生在活细胞内生活。

所以不具有细胞的生物是流感病毒。

故选C。

2.【答题】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A. 分裂生殖B. 孢子生殖C. 出芽生殖D. 营养生殖【答案】A【分析】细菌进行简单的分裂生殖,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这种生殖方式叫裂殖,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细菌的生殖速度是相当快的。

酵母菌是出芽生殖,芽殖是酵母菌最常见的繁殖方式。

在良好的营养和生长条件下,酵母生长迅速,这时,可以看到所有细胞上都长有芽体,而且在芽体上还可形成新的芽体,呈簇状的细胞团,从母细胞上长出一个芽,逐渐长到成熟大小后与母体分离。

在营养状况不好时,一些可进行有性生殖的酵母会形成孢子(一般是四个),在条件适合时再萌发。

霉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孢子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长成新的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

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为无性生殖,人工营养繁殖的方法主要有:嫁接、扦插、压条等。

【解答】细菌进行简单的分裂生殖,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这种生殖方式叫裂殖,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可见细菌的生殖速度是相当快的。

而酵母菌、水螅等生物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出芽生殖;大多数真菌进行孢子繁殖;绿色植物利作营养器官进行的繁殖叫营养生殖。

故选A。

3.【答题】与叶片叶肉细胞相比,真菌的细胞中没有()。

A. 细胞核B. 细胞质C. 细胞膜D. 叶绿体【答案】D【分析】此题考查了真菌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

肠科杆菌的检验

肠科杆菌的检验

临床感染性疾病实验常用诊断流程完成一个细菌的鉴定要做多项试验,将结果与已知的细菌特性进行比较,才能最后确定。

在选择试验项目以及分析试验结果时应遵循一个合理且思路清晰完整的思维模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少走弯路。

因此,在临床细菌鉴定中常借用一些简便的流程和方法。

1.双歧索引在细菌的鉴定中经常选用的方法。

主要针对那些相互区别比较容易,有较特殊特征的细菌。

双歧索引是表明鉴定思路的一种流程,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如革兰阴性杆菌初步分群的鉴定流程(图58 -1)。

对于相互区别较难的细菌,鉴定项目较多,双歧法会很繁琐,用起来不太方便。

2.表解法将各种细菌及其多种特性列成矩阵表格,使相互的区别点十分明显,便于分析比较。

此法对于相互区别比较复杂的细菌,如肠杆菌科的初步分属(表58 -1)。

表58 -1 肠杆菌科初步分属3.数字编码鉴定法编码是即将所得生化反应模式转化成数学模式,可以把某一细菌的全部生化反应结果转化成数字,经查阅检索手册又可将该数字转化成细菌名称。

编码的原则是:鉴定细菌的各种微量生化反应管组成系列试剂,将生化项目排序并依次进行分组,每组中的每个试验都有其一个数值代码。

试验阳性时结果用其数值代码表示,试验阴性时结果则用0 表示,将每组中各试验结果加起来得一总值,这样按顺序各组总值组成的数码组合,即为检索编码。

查编码手册,该编码所对应的细菌名称即为鉴定结果。

如表58 -2 所示肠杆菌科细菌生化编码鉴定。

表58 -2 肠杆菌科细菌生化编码鉴定表根据试验结果判定数码组合为13766 ,查编码手册,即可找到对应的细菌。

数字编码鉴定已有商品成套供应,由于操作简单,鉴定方法易于掌握,被临床实验室广泛采用;而且这种数码分析与电脑分析软件配套,形成了半自动或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

《微检习题集 第三章 细菌检验基本技术》

《微检习题集 第三章 细菌检验基本技术》

细菌检验基本技术一、学习目标1.掌握:革兰氏染色的原理、操作与结果判断,细菌接种技术与培养方法,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方法及应用。

2.熟悉:细菌染色标本检查的基本程序,细菌培养常用培养基与器材,药敏检测的原理与应用。

3.了解:细菌不染色标本的检查方法和用途,免疫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药敏检测技术以及自动化检测技术在鉴定微生物方面的运用。

二、主要内容三、习题(一)名词解释1.培养基2.平板划线法3.细菌的生化反应4.药敏试验(二)单项选择题A1型题1.革兰染色所用染液的顺序是A.稀释复红一碘液一酒精一结晶紫B.结晶紫一酒精一碘液一稀释复红C.稀释复红一结晶紫一碘液一酒精D.结晶紫一碘液一酒精一稀释复红E.稀释复红一酒精一结晶紫一碘液2.细菌染色多采用的染料是A.酸性染料B.中性染料C.碱性染料D.复合染料E.单纯染料3.不属于细菌形态学观察的是A.平板分区划线观察单个菌落B.革兰染色观察细菌染色性C.鞭毛染色观察细菌的动力D.光镜观察细菌形态E.暗视野显微镜观察细菌动力4.细菌染色过程中固定的作用主要是A.使其易与染料结合B.使其失去抗原性C.杀死细菌D.利于保存E.破坏细菌结构5. 下列哪些方法动力与检测细菌动力无关A.压滴法B.鞭毛染色C.细菌半固体培养基接种D.细菌革兰染色E.暗视野显微镜观察活菌6.下列培养基与其分类的组合中不正确的是A.蛋白胨水—基础培养基B.克氏双糖铁琼脂—鉴别培养基C.胆盐肉汤管——营养培养基D.SS培养基——选择培养基E.高渗培养基——特殊培养基7.从有正常菌群存在的部位所采取的标本应接种在哪种培养基中分离培养病原体A.基础培养基B.营养培养基C.增菌培养基D.选择鉴别培养基E.特殊培养基8.不能作为培养基指示剂的是A.溴酚蓝B.孔雀绿C.溴甲酚紫D.酚红E.甲基红9.下列培养基中不属于营养培养基的是A.血琼脂培养基B.巧克力琼脂培养基C.吕氏血清培养基D.卵黄双抗培养基E.鸡蛋斜面培养基10.培养基的保存,叙述错误的是A.制备好的培养基应保存于低温环境中B.温度越低,保存时间越长C.不同性质的培养基,保存期限不同 E.保存培养基应避免强光照射D.放在塑料袋中密封,可延长保存时间11.制备培养基所必须的步骤不包括A.调配成分B.成分溶解C.灭菌D.调ph值至中性E.质量检查12.平板划线主要目的是A.利于细菌生长B.利于观察菌落形态C.利于获得足够的单个菌落D.利于大量增殖细菌E.用于标本的细菌计数13.有关接种环的灭菌方法,错误的是A.接种环常用火焰灭菌,也可用消毒B.接种环使用前必须先灭菌C.火焰灭菌后,须待环冷却方可取菌(标本)D.染菌的接种环先于内焰加热、烤干,再移至外焰灭菌E.接种环用完后,应立即搁置于架上,勿随手弃置14.制备普通琼脂培养基,灭菌宜采用A.煮沸法B.巴氏消毒法C.高压蒸气灭菌法D.流通蒸气灭菌法E.间歇灭菌法15.关于穿刺接种法,错误的是A.可以是固体培养基,也可以是半固体培养基B.用接种针或接种环接种C.半固体培养基多用于观察细菌动力D.若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只沿穿刺线生长,则无动力E.若细菌有动力,穿刺线周围的半固体培养基会变混浊16.不属于细菌菌落特征的是A.湿润B.扁平C.完全溶血D.致密E.透明17.关于吲哚试验,不正确的是A.培养基为蛋白胨水B.培养基中不含葡萄糖C.加入的吲哚试剂为对四甲基对苯二胺D.阳性的细菌含有色氨酸酶E.有红色的玫瑰吲哚形成为阳性18.VP试验阳性呈红色是由于生成的双乙酰与下列物质结合A.巯基B.醛基C.羟基D.胍基E.羧基19.关于尿素酶试验,叙述错误的是A.是一种氨基酸代谢试验B.分解底物是尿素C.阳性时培养基变酸性D.常用尿素培养基E.是肠道杆菌科细菌鉴定时常用试验20.关于氧化酶试验,叙述错误的是A.氧化酶又称为细胞色素氧化酶B.氧化酶试剂常用盐酸四甲基对苯二胺C.氧化酶与氧化酶试剂接触产生颜色反应D.试验时接触含铁物质会出现假阳性E.革兰阴性杆菌均应进行氧化酶试验21.大肠埃希菌的靛基质试验阳性,请问靛基质是细菌分解什么物质产生的A.葡萄糖B.尿素C.色氨酸D.半胱氨酸E.枸橼酸盐22.甲基红试验中培养基的pH需降至多少,指示剂才指示阳性结果A.2.5B.5.OC.4.5D.6.5E.7.423.七叶苷水解试验中,七叶素与下列哪种离子反应使培养基变黑A.Cu2+B.Mn2+C.Ag+D.NH4+E.Fe2+24.细菌代谢过程中,糖类物质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种或多种途径转变为一个共同通用的中间产物,这个产物是A.甲酸B.丙酮酸C.乙酸D.脂肪酸E.尿酸25. 利用细菌生化反应鉴定细菌是根据A.细菌酶活性差异B.细菌毒素活性差异C.细菌酶含量的差异D.细菌分解代谢产物的差异E.细菌毒素种类的差异B1型题(1~5题共用备选答案)A. 选择培养基B. 营养培养基C.特殊培养基D. 鉴别培养基E.基础培养基1.蛋白胨水是()2.克氏双糖铁琼脂是()3. 胆盐肉汤管是()4.高渗培养基是()5.巧克力琼脂培养基是()(6~11题共用备选答案)A.指示剂为甲基红,红色为阳性B. 发酵菌为2管均为黄色C.指示剂为酚红,幽门螺旋杆菌为阳性D.阳性出现玫瑰色(蛋白胨水中)E.二乙酰与培养基内的含胍基的肌酸或肌酐产生红色化合物6. O/F试验生化反应的原理或结果为()7. MR试验生化反应的原理或结果为()8. VP试验生化反应的原理或结果()9.脲酶试验生化反应的原理或结果()10.靛基质试验生化反应的原理或结果()C1型题将某种细菌接种到KIA斜面培养基中,置35℃恒温箱中培养18-24h后,培养基斜面仍为红色,底层黄色。

七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生物-上册-[课件]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细菌

七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生物-上册-[课件]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细菌
不同形态的这些细菌在组成结构上是否一样呢?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一、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
不同形态的这些细菌在组成结构上是否一样呢?
DN6A
鞭1毛
菌5毛
细胞5 膜
细胞2 质 荚3膜 细4胞壁
一、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
归纳
细胞壁:支持和保护
细菌的结构 及功能
细胞膜:保护并控制物质进出 基本结构
细胞质:加快物质交换 DNA集中区域:含有遗传物质 荚膜:保护细菌 特殊结构 鞭毛:运动 菌毛:起黏附作用
细菌
喜马拉雅旱獭憨态可掬、 惹人喜爱,许多游客想方设法 去接近它们。然而,旱獭身上 可能携带可引起鼠疫的细菌。
想一想:接近旱獭的行为 有哪些风险?
一、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
你知道细菌的大小吗?
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 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 么大,需要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 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特殊结构——芽孢
释放芽孢
芽孢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具有细 胞壁厚、含水量少等特点,对不良 环境有很强的抵抗能力。
形成芽孢
芽孢膨胀 细菌
芽孢是怎样形成的呢?
芽孢不是细菌的生殖细胞!
细菌分布广泛与它们的哪些特点有关? ➢ 个体微小,易扩散; ➢ 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 ➢ 有些细菌会形成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一、细菌的形态、结结构上有什么异同?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膜 细胞壁 液泡
叶绿体
细胞核
细胞膜 细胞质 线粒体
线粒体
植物细胞模式图
动物细胞模式图
一、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
归纳 比较细菌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抗原是本菌血清分型和分群的基础。 凡含有共同O抗原的各个血清型均归为 一个群。因此,本属细菌分为A、B、 C1-C4、D1-D2、E1-E4、F、G1-G2、 H-Z、,O51-O63,O65-O67等51个血 清群,共包括58种O抗原和63种H抗原。 引起人和动物疾病的大多数属于A-E群。 沙门氏菌的抗原有时发生变异,H-O , S-R,V-W(Vi变异)和位相变异。
一、生物学性状


1, 大小为0.4-0.7×1-3μm。大多数菌株有周身鞭 毛。有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对碱性染料着色良好,菌体两端略深。
2, 菌 落

兼性厌氧 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最适37℃。 在营养琼脂上形成圆形突起、光滑、湿润、 半透明、灰白色菌落,直径2~3mm。 麦康凯琼脂上形成红色菌落、伊红美蓝上 产生黑色带金属闪光的菌落、SS琼脂上一 般不生长。
1、形态和培养特性 麦康凯琼脂上形成红色菌落,在伊红美蓝琼脂上 为中心暗蓝黑色并有金属闪光的菌落。 2、生化鉴定 接种TSI琼脂(发酵乳糖或蔗糖使斜面和底层变 黄,不发酵乳糖或蔗糖,仅发酵葡萄糖时,底层 变黄,斜面变红)。 常规的生化项目鉴定。 3、血清型鉴定: O、K、H 4、ETEC毒力因子鉴定

防制

疫苗应用多限于预防各种家畜特有的沙门氏菌。 防治禽沙门氏菌病主要应严格执行卫生检验和检疫, 并采取防止污染源进入等一系列规程性措施进行净化 治疗:先作药敏试验后应用敏感药物。 防耐药菌株出现



三、 耶尔森菌属 (Yersinia)
一类 G-小杆菌, 有11个菌种。
对人致病

鼠疫耶氏菌:鼠疫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小肠炎、结肠炎、败血症等 假结核耶氏菌:胃肠炎、肠系膜淋巴肉芽肿
另外还有其他表面物质,如菌毛等 四种抗原。

3, 抗原结构
二、分群和定型
(一)DNA同源群 DNA杂交试验(DNA相关度)分为7个 DNA同源群。 (二)血清学分群 四种抗原中,只有O抗原是每个菌株均有 的成分,以1,2,3等阿拉伯数字表示。 1个菌株可含1种或几种O抗原,这种抗原 耐100℃ 2.5h或121℃,2h不破坏其抗原 性,其特异性不易丧失或变异。
初步报告试验结果 系统生化试验 报告最后鉴定结果 血清型鉴定
(二)增菌与平板分离培养


增菌培养基常用亮绿-胆盐-四硫 磺酸钠肉汤、四硫磺酸盐增菌液、 亚硒酸盐增菌液等 鉴别培养基常用麦康凯、伊红美 蓝、SS等。
(三)鉴别培养

(三)
对鉴别培养基上的可疑菌落接种三糖铁 (TSI)琼脂和尿素琼脂 如果两者结果符合沙门氏菌者,进一步做O 抗原和生化鉴定以及血清型分型
3,生化反应 发酵葡萄糖

4,抗原结构
F1 抗原(fraction 1)抗原 V和W抗原 鼠毒素(murine toxin,MT) 内毒素
5,抵抗力
在痰液中存活36天,蚤粪和土壤中能存 活半年以上

6,变异 生化特性、毒力、耐药性和抗原结构均可 能出现变异菌株 菌落变异 毒力变异
(二)致病性
(Heat-labile enterotoxin, LT)

⑵ 耐热肠毒素
(Heat-stable enterotoxin, ST)
不耐热肠毒素 (Heat-labile enterotoxin, LT)
LT-Ⅰ先以其B亚单位与小肠上皮细胞上的神经节 苷脂受体牢固结合,并形成通道,毒素的A亚单位 经此通道进入细胞内,活化胞内腺苷酸环化酶,导 致cAMP 浓度急剧上升,使肠细胞分泌机能亢进, 溢出,因而造成水和电解质大量积蓄于肠管。
四、产ETEC E. coli 的分离与鉴定
K
ELISA 免疫荧光 乳胶凝集试验
ELISA: LT/ST PCR
防治



疫苗: 针对黏附素的菌苗或亚单位苗, 针对肠毒素的类毒素苗或亚单位苗, 基因工程菌苗等 药物治疗: 经药敏试验选用药物 存在问题:耐药菌株大量出现,继发感染.
二、沙门氏菌 (Salmonella)
鞭毛抗原(H)
K或Vi抗原
菌体抗原(O)
抗原结构
⑴ O 抗原(菌体抗原)
存在于所有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脂多糖层。 耐热,100℃不被破坏。不同菌种的O抗原 特异性取决于脂多糖分子末端重复结构多 糖链的糖残基种类和排列。 具有种属特异性。
⑵ H抗原
存在于鞭毛蛋白。不耐热,60℃30分 钟即被破坏。 H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多肽链氨基酸 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 细菌失去鞭毛后,运动随之消失,同 时菌体抗原外露,即为H-O变异。


营养琼脂:
圆形突起、光滑、湿润、半透明、灰白色菌落
大肠杆菌
麦康凯培养基
少数致病菌株在血平板上呈β溶血
麦康凯培养基
3, 生化特性



能发酵葡萄糖等多种糖类,产酸产气。 大部分菌株迅速发酵乳糖; 吲哚、甲基红试验阳性. IMViC试验为“+、+、-、-”。即为典型 大肠杆菌。

V-P试验
鞭毛抗原(H)
K或Vi抗原
菌体抗原(O)
二、致病性

根据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不同毒力特性和 致病机理可将其分为5个病原性类型.
(一)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Enterotoxigenic E.coli, ETEC)
致人和初生幼畜水样腹泻。致病力与粘附性 菌毛和产生肠毒素有关。

ETEC:
在体内或体外生长时产生的并能分泌到胞外 的一种毒素,对动物或人的肠有毒性作用。 根据对热的耐受性不同分为: ⑴ 不耐热肠毒素
⑶ 荚膜或包膜抗原 位于O抗原外围,能阻抑O凝集现象。 多糖性质,60℃30分钟可去除。 如大肠杆菌K抗原。 伤寒杆菌的 Vi抗原。
⑷ 菌毛抗原
化学组成为蛋白质,能干扰O凝集现象。 煮沸可以破坏菌毛。
⑸ 肠道杆菌共同抗原
(Enterobacteria Common Antigen, ECA)
存在于肠道杆菌的表面,为氨基糖聚合物.
沙门氏菌死亡后释放的内毒素可引起宿主 体温升高、白细胞数下降;大剂量时导致中 毒症状和休克。内毒素可激活补体系统生成 趋化因子,吸收白细胞致肠道局部发生炎症。
肠毒素 类似ETEC菌株产生的肠毒素。

(二)所致疾病
广泛的动物宿主范围 (1)专嗜沙门氏菌 (2)偏嗜沙门氏菌 (3)泛嗜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定型
血清学定型 用O、H和Vi单因子血清作玻片凝集试 验来鉴定待检菌株的血清型(抗原结 构)的方法 化学定型 根据沙门氏菌细胞壁多糖成分,提取 单糖进行分析 噬菌体分型

三、致病性 三、致性
(一)致病物质
侵袭力 沙门氏菌可侵入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并穿越上皮 细胞层到达上皮下组织。在此部位被吞噬细胞吞噬, 但不被杀灭而能在细胞内继续繁殖。 内毒素
MR + /VP -
靛基质(Indole)试验
三糖铁(TSI)琼脂试验
2-志贺氏菌
3-沙门氏菌
4-大肠杆菌
4,抗原结构




抗原主要有O、K、H三种。是血清型鉴定 的基础。 O抗原>170种、H 抗原>56种、K抗原在100 种以上。 根据耐热性不同K抗原又分为L、A、B三型。 一个菌株只含有一个型别的K抗原。 大肠杆菌的血清型表示方法可用O:K:H排 列,如O111:K58(B4):H2
(三)肠侵袭性大肠杆菌
(Enteroinvasive E.coli, EIEC)
主要特征是侵入肠粘膜上皮细胞并 在其中繁殖,最终导致细胞死亡而 发生痢疾样血粘液便。
(四)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能引起出血性结肠炎,还与人 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有关。
(五)肠凝集性大肠杆菌
(Enteroaggregative E.性厌氧 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能 生长,但加有血液或血清的培养基上生长更快。 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 0-4℃也能缓慢生长。 在血液培养基上24-48小时,菌落细小、无色 透明、圆形、中央厚而致密,周围有薄而不整齐 的边缘。 来自感染组织的毒力株产生灰色和粘液性菌 落,但实验室传代后变为不规则和粗糙。 在肉汤培养基中形成菌膜和絮状沉淀,液体 不浑浊。稍加摇动,菌膜呈钟乳石状下沉,此特 征具有一定的鉴定意义。
近几年发现的一类致腹泻的大肠 杆菌。
粘附素

粘附素菌毛是ETEC一类特有的菌毛,其上 含有的大量能识别相应宿主小肠上皮细胞 受体的亚单位蛋白质分子通常称作粘附素 (adhesin) 。
粘附素有K88(F4)、K99(F5)、 987P(F6)、F41、F42及F17(FY或Att25),

三、E. coli 常规分离鉴定方法
肠杆菌科
(Enterobacteriaceae)



埃希菌属 沙门氏菌属 耶尔森菌属
根据生化、血清学试验、DNA同源性至少 包括29个菌属,120个以上的菌种 。

第一节 埃希菌属

(Escherichia)



是人和动物肠道内正常菌群。一般不致病。 常被用作环境和食品卫生的检测指标。 在人和动物出生后数小时即进入肠道,并 伴终身。当宿主免疫力下降或菌侵入肠外组织 器官,可引起肠外感染。 一些特定血清型的菌株与人和动物的疾病密 切相关。 其中,大肠埃希菌(E. coli) 最重要。
临床上水样腹泻和迅速脱水的症状。
耐热肠毒素
(Heat-stable enterotoxin, ST)
100℃加热10-30分钟不失活 ST 的毒性作用与激活小肠上皮细胞鸟苷 酸环化酶,导致胞内cGMP增多,从而引 起肠内水盐代谢不平衡。 ST无免疫原性。
(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Enteropathogenic E.coli, EPEC ) 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菌,常限于 几种特异的血清型。不侵袭肠细胞,也 不产生经典的LT和ST,菌体紧密粘附于 肠上皮细胞表面或嵌入肠上皮细胞膜形 成的一种杯状凹陷并引起局部肠绒毛的 萎缩或消失。 EPEC的致病力与毒力因子、粘附因子及 Vero细胞毒素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