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3.1人口、城市与交通第2课时同步习题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人口与城市(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人口与城市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近来《旅行青蛙》的游戏十分火爆,很多结婚后的年轻人不要孩子,却“养蛙养出了父母心”。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两年后,新出生人口不升反降。
目前全国各省人口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广东(1.043亿)、山东(9 579万)和河南(9 402万)。
根据材料完成下题。
1、年轻人“宁愿养蛙,都不愿生娃”的主要原因有( )①生儿育女成本不断升高②当前社会所谓“佛系”生活观念的影响③当代年轻人赡养老人的压力大④生儿育女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出生率的因素。
我国年轻人生育意愿低的原因主要是养育子女成本高、赡养老人压力大,以及生儿育女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大。
“佛系”生活观念是一种看淡一切、一切随缘的生活态度,其对生育率的影响不大。
答案 D2、自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浙江省人口发生了系列变化,下表为浙江省部分地区人口与城市化相关数据。
完成下题。
地区出生率(‰)死亡率(‰)城镇化率(%)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全省11.22 11.9211.025.52 5.56 5.58 67 6868.9杭州市11.1 12.5 11.3 5.1 5.1 5.1 76.2 76.877.4宁波市9.7 10 9.5 4.7 4.8 4.7 71.9 72.472.9温州市13.2 13.7 11.5 4.9 5 5 69 69.7 70 嘉兴市11.3 11.7 11.6 5.8 5.8 5.8 62.9 64.5 66 湖州市9.5 10.4 10.1 6.9 6.7 6.7 60.5 6263.5表中数据的变化,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关系密切的是( )A.全省生育率持续升高B.2016至2017年各市人口出生率上升C.人口死亡率持续降低D.2017至2018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下降解析读图可知,图中2016~2018年,全省出生率先升高后降低,A错。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第部分专题人口城市与交通
人口、城市与交通(建立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21·广州冲刺模拟)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
读图,答复1~2题。
【导学号:01252063】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开展趋势1.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消失时间约在( )A.2021年B.2045年C.2060年D.2075年2.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开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以此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至2025年前,实施该政策影响可能有A.减少老龄人口数量B.减轻家庭及社会养老负担C.改变我国人口增长模式D.影响劳动人口职业构成1.B 2.D [第1题,读图可知,2045年,农村老年人口比重与城镇老年人口比重一样,2045年以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实线)高于城镇老年人口比重(虚线),2045年以后,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实线)低于城镇老年人口比重(虚线)。
第2题,全面放开二孩,由于儿童数量增加,会使得从事与婴幼儿与儿童有关行业从业人员需求增加,影响劳动人口职业构成,D正确。
2021 年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呈增加趋势,不会减轻家庭及社会养老负担,A、B错误;由于生育人群数量与生育意愿原因,全面放开二孩,不会改变我国人口增长模式。
](2021·浙江高考)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流动形式。
完成3~4题。
3.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开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②农业专业化开展③城市工业、效劳业开展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4.关于我国人口流动表达,正确是(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开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3.D 4.C [第3题,城市工业、效劳业开展,扩大了劳动力需求,可以提供大量就业时机,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而农村劳动力减少,又为农业专业化开展创造了条件,题中三者关系排序正确是③→①→②,故D正确。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人文地理3.1人口城市与交通1课时同步习题
3.1人口、城市与交通(1课时)一、选择题(2017·桂林五市5月联考)前不久,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媒体说,俄罗斯人口死亡率已连续10年超过人口出生率,人口数量持续减少,人口质量不断下降,人口危机已成为威胁俄罗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头号敌人。
下图为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某四个区域2010—2016年人口统计图。
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图示地区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 )A.政策B.经济C.气候 D.资源2.图示地区人口数量变化( )A.加快了该地区资源的开发速度B.降低了这些地区环境人口容量C.主要取决于该地区人口迁移数量D.促进了该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2017·昆明5月检测)人口支持比是指适龄劳动力人口(20-64岁)与老年人口(65岁以上)之比。
当人口支持比大于7.5时,经济高速增长;比值小于7.5时,经济中速增长;比值小于4.8时,经济低速增长。
下图为美国、日本、中国、印度四国的人口支持比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四国人口年龄结构最年轻的是( )A.①国 B.②国C.③国 D.④国4.据图预测,中国经济进入低速增长的时间是( )A.1992年 B.2000年C.2021年 D.2050年5.下列有关四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国的劳动力人口短缺 B.②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C.④国比③国经济总量大 D.②③两国均为发达国家(2017·江苏卷)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
下图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
读图完成6~7题。
6.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 )A.京—冀 B.闽—川C.桂—黔 D.粤—湘7.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 )A.要素综合性B.环境复杂性C.空间邻近性 D.条件相似性(2017·邯郸模拟)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家庭分批迁居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图。
读图完成8~9题。
8.在分批流动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中,影响家庭中第一批流动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 D.家庭因素9.从第二批迁居人口后,随着迁居人口批次的增多,人口流动表现的主要特点是( ) A.从第二批迁居人口开始,女性人口组和0~5岁人口组的儿童呈现回迁趋势B.家庭男性人口年龄组在各批次迁居人口中一直处于迁居人口结构最高比例C.劳动年龄人口迁居比例不断下降,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成为迁居人口主体D.在各年龄人口组中,老年人口组在家庭迁居人口总比例中所占的比例最小(2017·桂林五市5月联考)《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中指出,未来十几年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
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第二学期 人口与城市同步复习题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第二学期人口与城市同步复习题一、选择题(每个小题有四个选项,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A.①B.②C.③D.⑥2.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①B.②C.④D.⑥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
回答问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A.①B.②C.③D.④4.图中②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正确的是()A.20%鼓励生育B.60%计划生育C.15%采取移民政策D.30%鼓励人员出国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下列小题。
5.表中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A.①B.②C.③D.④6.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亿多。
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殖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箐,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多人,而且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7.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B.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C.科技发展水平D.蕴藏的资源数量8.我国进行人口合理容量预估的主要意义在于()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C.制定人口政策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9.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城市每一块土地的用途取决于A.各种活动产生的社会效益高低B.各种活动的重要程度C.政府对各种活动的支持程度D.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10.划分城市等级的主要依据是()A.城市的人均收入B.城市的建筑特色C.城市的布局形式D.城市的人口数量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六 人口、交通和城市](新课标配套作业解析)
专题限时集训(六)[专题六人口、交通和城市](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下图为2000—2008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1~2题。
图Z6-11.该时段内,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A.2003年B.2005年C.2007年D.2008年2.2004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的原因是该市()A.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B.出现逆城市化C.产业转移和升级D.城市居住用地紧张下图为1995—2000年和2000—2005年各省流出劳动力人数占全国总流动劳动力人数的比例地区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图Z6-23.影响各省劳动力流出的主导因素是()A.经济B.气候C.土地D.交通4.广东省流出劳动力人数占全国总流动劳动力人数比例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的发展B.第三产业大发展C.城市化的发展D.部分产业向省外转移图Z6-3被誉为“桥隧博物馆”的宜万铁路东起湖北省宜昌市,西至重庆市万州区,是目前中国千米造价最高的铁路。
图Z6-3为铁路途经地区的等高线示意图,该条铁路通车后川渝鄂地区出行至武汉、南京、上海的时间缩短到5~9小时。
据此回答5~6题。
5.宜万铁路千米造价最高的原因是()A.冻土层深厚B.破坏耕地C.气候条件恶劣D.地势崎岖,地质条件差6.关于宜万铁路建成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江内河航运的优势减弱B.完善和优化我国铁路网C.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D.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沿线的地质地貌特征7.下图为世界某城市分布示意图,图中最适宜布局海港的是()图Z6-4A.①B.②C.③D.④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简图,该市甲、乙住宅区出现了明显分化。
读图完成8~9题。
图Z6-58.有关甲、乙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区邻近商业区,居民购物比乙区方便B.乙区居民的收入一般高于甲区C.甲区交通便利,房价高D.乙区远离市中心,房价低9.关于该市工业区区位选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城市边缘,地价较低B.远离中心商业区,有利于结构调整C.临近铁路线,交通便利D.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污染小降雨损失量是指降雨后可以被地表吸收、渗透的水量。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人文地理3.1人口城市与交通2课时课件
核心考点
热点命题 城市布局与城市功能分区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1)~(3)题。
核心考点
(1)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
(2)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
考情分析
考查知识
城市发展和城市问题 城市功能区的布局 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分布 交通线路分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基础梳理
– 一、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思路
自然 地理区位
角度 地形 气候
河流
自然资源
判读方法
地形是否平坦开阔
判断该地区受何种气候影响,降水、气温的分布状况如何 ①运输功能:河流交汇点、过河点、河口、河运的起点或 终点,交通便利。②供水功能: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或丰 富。③旅游功能:判读图中有没有瀑布、湖泊等旅游景点 判读图中某地是否有或靠近某种自然资源
基础梳理
城市化问题解决措施的分析思路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环境、社会问题等方面,不同城市化问题的 应对措施也有不同。 (1)城市内涝:整治河道,完善排水系统,扩大绿地和湿地面积,建设海绵城市、 雨水花园等。 (2)环境恶化:建设城市绿心,绿色屋顶、植物墙等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扩大城市 湿地面积;使用清洁能源;垃圾分类处理;建立污水处理厂等。 (3)交通拥挤: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完善城市交通网、发展立体交通,发展城市 公交等。
基础梳理反馈
“绿色出行”新理念已被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如图为“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 要出行方式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专题六人口、城市与交通专题第讲对点word版有答案(2)
第一部分专题六第3讲(2016·山东济宁三校联考)读“加拿大铁路和城市分布图”,完成1~2题。
1.影响加拿大铁路和城市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B)A.地形B.气候C.农业D.人口2.在加拿大与铁路和城市的分布规律类似的还有(B)①植被覆盖率②土壤类型③水源分布④种植业区⑤工业区⑥人口分布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②④D.③⑤⑥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加拿大的铁路、城市主要分布在纬度较低、气候条件较为优越的南部地区。
第2题,气候条件影响人口、农业的分布,进而也影响工业的分布,它们的分布规律与铁路和城市的分布规律大体一致。
(2016·课标区全国大联考)“中国高铁第一单”印尼雅万高铁项目于2016年1月22日开工,雅万高铁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重要城市万隆,位于印尼人口最多的爪哇岛上。
下图为雅万铁路沿线地区示意图,据此回答3~5题。
3.影响雅万高铁走向的主要因素是(C)A.地形B.河流C.市场D.科技4.雅万高铁全长约为(B)A.100 km B.150 kmC.250 km D.300 km5.图中爪哇岛的主要地形类型是(C)A.平原B.盆地C.山地D.高原解析:第3题,高铁以客运为主,要联系重要的居民点,票价也较高,投资大,根据图中高铁的线路不是直线,而是尽量连接沿线的城市,考虑到尽量多的满足沿线城市居民的出行方便,城市居民多,对高铁需求大,所以影响图中规划高铁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市场,随着科技的发展,修路的建筑技术水平提高,地形、河流等自然因素影响越来越小。
第4题,根据经线上纬度每差1°,距离是110千米。
读图可知,雅万高铁南北跨度超过1°,但小于2°,所以雅万高铁长度大于110千米,小于220千米,结合选项可知B对。
第5题,根据图中河流分布和走向,河流多,且从中部向两侧流向海洋,说明地形起伏大,是以山地为主。
专题08 人口与城市(练习)(原卷版)-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专题08人口与城市(2023上·河南郑州·高三校联考)人口密度是表示某一地区人口密集程度的指标,下图示意我国全国、东部、东北地2001~2020年人口密度的变化率(正值表示人口密度增大,负值表示人口密度减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01~2020年我国人口密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人口的自然增长B.人口的机械增长C.经济的持续发展D.医疗条件的改善2.与其他地区相比,影响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年变化率最高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经济C.地形D.政策3.东北地区人口密度的变化会导致()A.迁入人口数量增加B.幼儿和养老产业扩大C.人口年龄结构改变D.劳动力成本下降(2024·陕西商洛·统考一模)总和生育率是指妇女在育龄期平均每人生育的子女数,数值低于2.1为低生育水平。
过去10年,我国相继实行了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和全面三孩政策,总和生育率虽微幅增加,但并未达到理想的政策效果。
2020年我国的家庭户平均规模已跌破3人,低至2.62人。
下表示意2000—202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与平均生育年龄变化(生育率单位:个。
生育年龄单位:岁),一般女性育龄范围为15~49岁。
完成下面小题。
.韦雷博村选址的主要优势是()①林木繁多,空气好②地势高,水灾较少③地形平坦,空间大④海拔高,气候较凉爽C.②③D.③④).供奉祭品C.旱季储粮D.保存种子9.目前韦雷博村的传统文化仍然得以保留,主要影响因素是()A.经济B.政策C.交通D.科技(2023上·浙江·高三校联考)张掖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腹地,是典型的干旱区绿洲城市。
下图为张掖市1949—2015年城市用地规模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0.影响张掖城市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经济C.水源D.生态环境11.符合城市用地发展方向的是()A.①处,交通便利,发展现代商贸产业B.②处,水源充足,发展高耗水工业C.③处,地形限制,城市拓展空间受限D.④处,环境优美,适合发展高档住宅(2023·广东佛山·校联考模拟预测)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大都市核心区域以外的乡村地区出现了半城市化现象,城乡人口的双向涌入加剧了该地区的用地矛盾,同时使其空间形态围绕着不同就业中心发生了空间分化,出现网络型、走廊型、跳跃型等多种不同类型的空间形态。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3】人口、城市和交通2
⑤青壮年负担过重
久的资源和环境压力等
计划生育,降低人口自 措施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然增长率
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但 随着控制人口措施的实 趋势
一些国家人口会逐渐减少 施,人口增长将趋缓
19
• 3.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分析 • (1)我国“农民工现象”的特点及成因
项目
内容
迁移规模
人口迁移日趋活跃,流动人口大量 增加,并有逐年上升趋势
苏
年
北京卷
四川卷 上海卷
卷
上海卷
山东卷
广东卷
浙江卷 重庆卷 福建卷 广东卷 山东卷
天津 卷 - 广东卷
上海 卷
4
• [命题分析]
• 纵观近三年高考命题可知,本专题高频 考点主要分布于①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迁 移,②城市空间结构,③城市化及其影响, 考查方式常以坐标统计图、城镇布局图、 柱状图、示意图形式命题,人口问题、人 口迁移、城市功能区与城市规划、城市化、 交通网络等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社 会关注度大,能突出考查综合分析能力, 值得重点关注。
11
• 第(2)题,结合上题,该国不同阶级人口自 然增长的数量可以分别计算出来。1910~ 193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 3 100万; 1930~195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2 000 万;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6 000万;1970~199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 为4 000万。比较可知,1950~1970年人口 自然增长数量最多,故选C。
5
体系构建
6
名师点拨 1.识记和正确理解相关概念,如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
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等。 2.对涉及人口、城市和交通的各种地理图表,能够进行快速、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作业【专题8】人口、城市和交通(含答案解析)
地理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专题八人口、城市和交通1 2 3 4 5 6 7 8 9 10 1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2014·肇庆市高三期末)下表为我国近四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构成数据。
据表可知我国目前()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0~14岁人口比例33.6% 27.7% 22.9% 16.6%15~64岁人口比例61.5% 66.7% 70.1% 74.5%65岁以上人口比例 4.9% 5.6% 7.0% 8.9%A.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每年新增大量人口C.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D.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解析:表格数据显示0~14岁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说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每年新增人口减少;15~64岁逐年增长,说明劳动力数量逐年增长,由此推断就业压力增大;65岁以上人口比例呈上升趋势,说明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但劳动力不短缺。
选A正确。
答案:A2.(2014·深圳市一模)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单独二胎”政策(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即可生育二胎)。
该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缓解我国()A.人口数量增长缓慢的问题B.城市化发展缓慢的问题C.劳动力短缺的问题D.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问题解析:“单独二胎”政策,可使出生率增大,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D对;我国的人口一直存在数量增长过快的问题,而不是增长缓慢的问题,A错;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高,发展迅速,B错;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并不短缺,C错。
答案:D3.(2014·广州市一模)影响图示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因素是()A.探亲B.旅游C.打工D.物流解析:图示2014年2月11日(春节过后)广东周边省区人口流入广东,判断其最主要因素是来广东打工。
答案:C4.(2014·深圳市一模)根据2001至2010年杭州市城区范围和城市重心的变化图(下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城市化进程主要表现为逆城市化B.城市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了约 4 kmC.城市西部和北部地形较为平坦且交通通达性较高D.原城市重心环境恶化,地价下跌解析:根据图例,城市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了,由此推断杭州西北和北部地形平坦,交通通达性高,C对。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人口、交通和城市课件-新人教版
专题 9 │ 重点要点探究
(1)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需克服的难题有( ) A.风浪干扰、海底浅层沼气威胁、海水腐蚀 B.黑暗、低温、高压、缺氧 C.海冰的巨大破坏力 D.海水的浮力对桥墩稳定性的影响 (2)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使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 这一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海啸 B.赤潮 C.潮汐 D.寒潮 (3)对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直接沟通了环渤海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 B.可有效降低海潮对杭州湾内侧的冲蚀 C.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 D.便于杭州湾船舶货物的装卸
专题 9 │ 专题备考引擎
【考向预测】
结合近年高考情势,预计在2011年以下三点应当引起 重视:
第一,以图像或统计图表的形式考查典型国家人口增 长状况及增长模式、人口迁移的方向、原因、影响、解决 问题的措施;
第二,将人口、城市、环境结合在一起,考查城市化 特征、进程、城市环境问题、城市规划、城市功能分区、 城市内部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专题 9 │ 重点要点探究
【特别提示】 1.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都属于人口移动,根本区别
在于居住地是否发生长期变更。 2.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3.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自然环境因素、生态环 境变化、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等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 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1.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土地按照利用方式可分为建筑用地、交通用地、 住宅用地、商业用地、文化用地和绿化用地等;城市地 价随离市中心的距离增大而递减,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 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交 通通达度越高,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通达性越差,土 地价格或地租越低。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通达性不同, 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专题一人口城市与交通
专题一人口、城市与交通(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示意2005年人口自然变化对比情况。
读图回答1~2题。
1.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C.死亡率是影响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的主要因素D.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相同2.与中国相比,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老龄化严重 B.自然灾害频发C.经济增长缓慢 D.医疗卫生条件差解析第1题,据图即可判断出发达国家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第2题,发达国家老龄化现象突出,导致人口的死亡率升高。
答案 1.B 2.A2012年8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0.5》显示,中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达到了51.27%;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
结合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回答3~5题。
3. 有关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1978年处于初期阶段B.1989年处于中期阶段C.2001年处于后期阶段D.2011年处于逆城市化阶段4.通过上面数据可以判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人口的数量 ( )。
A.一直在增加B.一直在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5.我国城市和乡村人口数量的变化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A.城乡人口的出生率不同B.城乡人口的死亡率不同C.城乡直接的经济联系 D.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解析第3题,城市化水平低于30%为初期阶段,高于70%为后期阶段;从表中可以看出1978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为17.9%,应处于城市化的初期阶段。
第4题,城市人口除以城市人口比重即为总人口数量,总人口数量减去城市人口数量即为农村人口数量,结合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人口先增加后减少。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第1讲 人口城市与交通专题限时训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第1讲人口、城市与交通[专题限时训练]一、选择题(2017·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
读图,回答1~2题。
1.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2.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出生率B.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D.人口密度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东部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城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老年人口占比高,A项正确;贵州、甘肃、云南等中西部地区农村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较高,城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低,B项错误;经济发达的江苏省,农村、城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均不到7%,没进入老龄化阶段,C项错误;吉林、黑龙江、辽宁城镇老龄化现象比农村明显,D项错误。
第2题,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比重高。
结合我国国情可知,主要是因为这些省份经济落后,劳动力大量外迁所致,故B项正确。
答案:1.A 2.B(2017·深圳市二模)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是反映我国东南地狭人稠、西北地广人稀这一显著差异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下图示意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总量(2020、2030年为预测)。
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将导致我国人口分布( )A.全国范围内趋向均衡B.东南半壁趋向均衡C.东南半壁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提高D.西北半壁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提高4.下列原因中,最可能导致2020~2030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的是( )A.全国人口数量减少B.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短缺C.省际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D.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速度趋缓解析:第3题,读图可以看出,人口迁出较多的省份多分布在中西部的人口大省,人口迁入较多的省份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东南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提高。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人口、城市与交通 (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人口、城市与交通一、选择题当人口负担系数(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小于或等于50%时,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也可称为人口红利期。
下图示意“浙江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时期内,浙江省人口红利最明显的时间段是( )A.1970~1982年B.1990~1995年C.2005~2010年D.2040~2050年2.2030年后,浙江省人口负担系数变化带来的影响为( )A.劳动力充足B.社会负担减轻C.人口数量减少D.经济增速减缓3.图示信息显示,浙江省人口老龄化趋势( )A.带动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调整B.程度加深,但2020年后即趋于稳定C.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降低人口增长速度D.将持续加速加深,并抑制省外人口迁入答案 1.C 2.D 3.A解析笫1题,人口红利最明显的时间段即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最低的时段。
结合图即可解答该题。
第2题,2030年后,人口负担系数升高,则劳动力比例下降、抚养费用增加,社会财富积累减慢,经济增速减缓。
第3题,浙江省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加深,2040年后趋于平缓。
人口老龄化会加大社会养老负担,不利于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人口老龄化会带动老年医疗、保险、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引起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调整。
老龄化导致劳动力短缺,促进省外移民迁入。
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
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
下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
据此完成4~6题。
4.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 A.基础设施较完善B.更接近消费市场C.资金供应较充裕D.更易招募劳动力5.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城市与交通同步练习(带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城市与交通同步练习(带答案)在人类把车辆作为交通工具之前,城市群众出行以步行为主,或以骑牲畜、乘轿等代步。
以下是人口城市与交通同步练习,请考生仔细停止练习。
一、选择题(60分)1.到2034年,我国015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区分到达()A.58% 24%B.19% 24%C.24% 19%D.19% 58%解析依据我国各年龄段的变化趋向可判别,①曲线为1659岁人口的比重,②曲线为015岁人口比重,③曲线为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由此可直接读出2034年各年龄段人口的比重。
答案 B2.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效果是()A.人口增长速渡过快B.休息力缺乏C.人口出生率继续下降D.人口老龄化解析从图中各年龄段人口变化规律可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在下降,休息人口相对数量大,而老年人口比重不时上升,老龄化现象严重。
答案 D3.中央决议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能够使()A.人口死亡率较目前更高B.国野生老金的支付压力增大C.015岁人口比重上升D.人口向国外停止大规模迁移解析我国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能够会形成新出生婴儿添加,使015岁人口比重上升。
答案 C(2021湖北孝感第一次统考)人口担负系数是指非休息人口与休息人口的比重。
人口红利期指的是人口担负系数小于或等于50%的一段时期。
以下图是某省人口年龄结构图(含预测),下表是2021年该省活动人口年龄构成(%)表。
依据资料完成4~5题。
年龄段省外流入省内流出014岁5.715.61524岁36.120.62544岁53.853.14559岁3.49.160岁及以上1.01.64.据图判别,该省人口红利期完毕于()A.20212020年B.20202030年C.20302040年D.20402050年解析由资料可知,人口红利期是指人口担负系数小于或等于50%的时期,即休息人口(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越50%的时期。
2019年高考地理复习专题04人口、城市与交通必刷题新人教版
专题04 人口、城市与交通一、单选题下图是“我国2002年-2050年人口负担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人口之比),老龄化率(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和劳动人口数量(15-64岁)统计预测图”,完成下列小题。
1.A、B、C三条曲线分别代表A.人口负担率、老龄化率、劳动人口数B.劳动人口数量、老龄化率、人口负担率C.劳动人口数量、人口负担率、老龄化率D.人口负担率、劳动人口数量、老龄化率2.关于图示说法正确的是A.预计2033年非劳动人口增长超过劳动人口增长B.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依然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人口措施C.图示预计未来劳动力就业压力大是社会急需解决问题D.在2011年之前劳动人口增长比非劳动人口增长快【答案】1. C 2. D【解析】2.由于人口负担率曲线在2011年之前都是持续下降的,所以可以推测出2011年之前劳动人口数量增长快于非劳动人口增长数量,而2011年之后非劳动人口增长超过劳动人口增长,A错误,D正确;我国目前出现的新的人口问题是老龄化家中,人口负担加重,所以适当放宽计划生育,可以缓解老龄化问题,B错误;未来劳动人口数量下降导致就业压力减小,C错误。
3.为了延缓人口老龄化进程,我国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许多家庭却并不打算生育第二个孩子,与此现象关系不大的是A.子女生养和教育成本高B.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水平高,对子女依赖程度低C.部分70后父母年龄偏大,生育二孩健康风险较大D.部分育龄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生育观念有所改变【答案】B下表为我国2017年城市春运人口迁出率迁入率前十位情况列表。
读表完成38—39题。
4.由此可知A.深圳市迁出率大于广州市 B.上海市迁出率大于北京市C.茂名市迁入率大于梅州市 D.毫州市迁入率大于宿州市5.此次春运中,客流量最小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公路运输【答案】4.A 5.C【解析】4.由表中信息可知,深圳市迁出率排第一位,广州市迁出率排第五位,深圳市迁出率大于广州市故A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人口、城市与交通(2课时)一、选择题(2017·河北唐山第二次模拟)菁蓉镇距离成都市中心约30公里,曾经是传统产业工人的宿舍园区,随着产业布局的调整,有约100多万平方米的宿舍楼和配套设施闲置。
2015年年初,成都市启动“创业天府”计划,吸引当地创业者前来安营扎寨。
截至目前,该镇聚集了近900个创业项目的万余名创客,一座充满生机活力的创客小镇初具雏形,结合菁蓉镇地理位置图,完成1~3题。
1.菁蓉镇曾经的产业类型为( )A.资源密集型B.劳动力密集型C.资金密集型D.原料密集型2.菁蓉镇转变为创客小镇主要依托于( )A.地理位置B.高等院校C.产业基础D.便利交通3.2015年初,成都市“创业天府”计划中,最有利于启动创客创业的举措是( ) A.建立高等院校B.美化当地环境C.建立创新机制D.引进海外人才(2017·广东茂名第二次测试)容积率是住宅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占地面积的比值;建蔽率是住宅小区的地上建筑物的单层建筑面积与占地面积之比。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相关资料。
据此回答4~5题。
住宅小区容积率建蔽率(%)甲 2.4 40乙 2.5 25丙 2.7 301????9丁 3.5 354.城市住宅小区开发中实施容积率、建蔽率管制主要是为了( )A.提升土地利用率B.提高房地产价格C.增加小区公共空间D.增大居住人口密度5.如果四个小区占地面积相同,底层房屋正午采光效果最差的是( )A.甲B.乙C.丙D.丁(2017·吉林普通高中第三次调研)碧桂园在与新加坡仅一桥之隔的新马经济特区核心,投资超2500亿人民币建设森林城市,面积约1/2澳门大小,采用分层立体城市规划理念,地上架空、有轨交通,连通整个城市,方便出行;地面都是公园,没有车辆穿行,全城布满垂直绿墙、空中花园和屋顶花园,下图为森林之城的位置图,读图,回答6~7题。
6.碧桂园选择在马来西亚投资建城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高B.购买力强C.交通便利D.地租低7.对于中国一线城市的购房者来说,以下最具吸引力的条件可能是( )A.气温年较差小B.距新加坡近C.垂直绿墙D.方便出行(2017·宁夏银川第二次模拟)斑块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
形状指标是区域内各斑块总边长与最小斑块总边长的比值。
在一定区域内,若形状指标等于1,表明该区域的景观均一。
下图为1986-2013年厦门市三类建设用地景观平均形状指标示意图。
据此完成8~9题。
2????98.由材料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86~2001年,出现不同景观类型间相互竞争、相互交错的格局B.1986~2001年,农村平均形状指标迅速上升,农村景观均一性增强C.1993~2001年,城镇平均形状指标下降,城镇景观均一性下降D.1993~2001年,独立工矿平均形状指标上升,工业趋向集聚9.1986~1993年,厦门市城镇平均形状指标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逆城市化的出现B.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C.城市化快速发展D.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六)甘肃省张掖市位于我国西北干早地区,依托绿洲发展起来,区域水资源决定区域发展潜力,以第二、三产业为主。
图1为张掖市1999~2011年城市化与用水总量、农业用水量变化关系示意图,图2为张掖市1999~2011年生态、工业、生活用水量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10~11题。
3????910.1999~2011年,张掖市( )A.用水总量大致呈下降趋势B.农业用水量持续增加C.工业用水所占比重最大D.水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11.为促进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张掖市应该( )A.降低生态用水比重B.发展节水型农业C.降低生活用水比重D.降低工业用水比重二、综合题12.(2017·好教育泄露天机押题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雄安新区,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华北明珠白洋淀周边地区,区位优势明显。
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
作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两项战略举措,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将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拓展京津冀区域发展新空间。
将新城建设成为一个真正具有“反磁力吸引”作用的中心。
4????9材料二雄安新区与浦东新区、深圳特区的资料统计图。
指标雄安新区浦东新区深圳特区面积(平方千米)1557 1210 1997 人口(万人) 113 547 1138GDP(亿元)212(2015年)7109(2014年)19493(2016年)(1)简述雄安新区建设的地理背景。
(2)说明雄安新区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3)试分析新区没有选择距离北京比雄县、安新、容城更近的廊坊、固安等地的主要原因。
13.(2017·江苏南京、盐城第一次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6年9月国家印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描绘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宏伟蓝图。
材料二长江经济带及三大城市群示意图。
5????9材料三成都平原“农—林—牧—渔”综合发展模式图。
(1)评价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交通运输条件。
(2)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相比,长江下游城市群体系有何特点?(3)成都平原农业的“农—林—牧—渔”综合发展模式优点有哪些?(4)为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建设沿江绿色发展轴,应采取哪些措施?6????9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3.BBC 第1题,由材料可知,菁蓉镇距离成都市中心约30公里,曾经是传统产业工人的宿舍园区,占地面积大,容纳的人口数量多,说明该地过去的主导产业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故选B项。
第2题,读图可知,菁蓉镇附近有高等院校,依赖当地的高等院校发展创新企业,使得菁蓉镇转变为技术指向型的产业园区,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故选B项。
第3题,读图可知,菁蓉镇附近有众多的高等院校,A项错。
当地原来的主导产业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环境质量较好,B项错。
主要是建立创新机制,吸引人才创业,C项对。
而该地有丰富的技术人才优势,没有必要引进海外人才,且对于海外人才的吸引力不大,D项错。
故选C项。
4--5.CD第4题,城市住宅小区开发中实施容积率、建蔽率管制主要是为了增加小区公共空间。
如果不加以管制,那么开发商就会增加小区的建筑物的密度,影响居民的居住质量,C项正确。
第5题,虽然丁小区建蔽率比甲小区小,但是容积率比甲小区大得多,说明丁小区的楼较高,采光效果最差,D项正确。
6--7.DC 第6题,从材料信息可以读出森林城市的位置为临近新加坡的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经济落后,地租低廉,可降低城市开发成本。
第7题,强调我国一线城市,目前从人口集中情况来看一线城市的城市环境问题明显突出,交通问题可以通过城市建设等一些手段缓解,但是环境问题更为复杂和棘手,短时间难以取得成效,所以从环境角度考虑垂直绿墙空气质量好,这是最主要的吸引力,所以名称是森林之城。
8--9.AC第8题,读图可知,在1986~2001年间,城镇形状指标与农村和独立工矿形状指标,呈现此消彼长的总体趋势,不同景观类型相互竞争,相互交错,A项对。
农村形状指标缓慢上升,均一性下降,B项错。
城镇平均形状指标先上升后下降,均一性先下降后增强,C项错。
独立工矿平均形状指标上升,工业趋向分散,D项错。
故选A项。
第9题,读图可知, 1986~1993年城镇平均形状指标快速升高,说明城镇占地面积增大,城市化速度快,故选C项。
10--11.D B第10题,据图分析可知,张掖市用水总量1999-2003年先增后减再增,2004-2011年用水总量变化较小;农业用水量2001年降低;该地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但工业用水所占比重远小于农业用水,水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
第11题,张掖地区气候干旱,生态问题严重,制约工业化发展,不利于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为促进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张掖市需要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工业化发展,协调好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之间的关系,提高生态用水、工业用水比重,发展节水型农业,提高水资源的经济效益;城市化发展将促进该市的人口增加,需要提高生活用水比重。
7????9二、综合题12.【答案】(1)北京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承载职能过多,城市化问题突出;河北中部地区开发程度低,经济基础弱,京冀之间经济差距较大。
(2)临近京津地区,交通便捷通畅;环绕华北明珠—白洋淀,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较落后,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
(3) 廊坊、固安等地距离京津较近,设立新城会导致城市连片发展,加剧城市化问题;在距离北京更远的雄县等地进行新城布局,有利于疏解北京部分城市功能,抗衡京津城市引力,形成京、津、雄安三角格局,带动冀中南地区经济繁荣、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13.【答案】(1)有利:长江水运能力大;区域交通运输方式多样;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运输线路等级高;各种交通运输衔接程度好;经济带走向与长江航运方向一致。
不利:长江中上游地区航道季节变化明显;沿长江东西向铁路不足,影响运力。
(2)规模更大;等级更高;功能更全;服务范围更广。
(3)农业部门多样化,利于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得到循环利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
(4)上游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保持水土;促进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减少对流域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环保意识。
【解析】本题以长江经济带及三大城市群示意图和成都平原“农—林—牧—渔”综合发展模式图为背景,考查交通运输的条件、城市等级体系、生态农业的优点、生态保护的措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第(1)题,评价流域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条件主要从有利和不利方面进行分析,有利方面可从航运能力、交通网的密集程度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程度、流域沿岸的经济情况等分析;不利方面可从流域内的降水量季节变化,上中游流域经济差异、流域沿岸交通衔接程度等分析。
第(2)题,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的城市密集区和经济密集区,但长江下游城市密集和经济密集程度高于长江中游地区,因此长江下游城市群体系的规模更大、等级更高、功能更大,辐射范围更广。
第(3)题,“农-林-牧-渔”的发展体现了人与农业的协调发展,其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同时有利于拓宽农业发展渠道,延长产业链,增加8????9农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