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黎加厚
•信息技术
•学生练习、作业、 考试、教学评价
•课后反思与总结
•1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目标之一:
•15
关于教学设计的问题:【沈斌

•为什么上 1.为什么要上这节课?这节课要达到

什么目的?
2.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 3.应用什么媒体?
•怎么上? 4.怎样才能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具体问 题?活动如何展开?
1、设计结构化观察表格
•50
2、设计态度量表(问卷调查)
•51
•知识点
3、设计形成性练习
•学习水平
•题 目 内 容
•什么是浮力? • 施力物体是什么? • 受力方向如何?
•识记
•判断题(对的请打“ • A、 木块在水中上浮时受到力 ,铁钉在水中下沉时没有受到力( ); ••”) B、从井里提水,觉得水桶离开 水后比水桶在水里时重,这是因为水 桶在水里时受到浮力的作用( )。
•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涵义
从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 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 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 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李克 东) •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既是学生的学习对象,又是学生的学 习工具,更是师生交往的教学工具,学生在数 字化的环境中,利用数字化资源,以数字化的 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益。 (美国教育技术首席执行官论坛)
(5) 在讨论末尾,应由教师(或学生自己)对整个协作 学习过程作出小结。 通过对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设计,可营造出一种更好的学习 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 。

信息技术助力学科教学的创新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助力学科教学的创新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助力学科教学的创新教学设计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信息技术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和资源,还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学习方式。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如何助力学科教学的创新教学设计,并提供一些实践经验和策略。

一、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1. 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提供了海量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电子书籍、网络课程等。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到各种精选的教育资源,快速找到符合教学需要的素材和案例。

这大大节约了教师寻找和整理资源的时间,也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学习效果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带来了多媒体手段,例如幻灯片、音频、视频等。

这些多媒体手段丰富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消化知识。

通过展示图片、演示实验等方式,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3. 实现个性化学习信息技术支持学习内容的个性化设置,即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

通过学习管理系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弱点,为其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这种个性化学习的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二、创新教学设计的策略与实践1. 整合信息技术资源对于学科教学的创新设计,教师需要学会整合信息技术资源。

通过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教育软件,教师可以快速获取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案、课件、视频等。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材料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借助多媒体手段呈现知识在创新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来呈现知识。

例如,在讲解概念时,可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

在进行实验演示时,可以通过投影仪或电子屏幕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

借助多媒体手段呈现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运用个性化学习策略信息技术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个性化学习方案。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汇编3篇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汇编3篇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汇编3篇【篇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为期一周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教学应用》培训结束了,其中让人影响深刻的是如何将白板和微课等等信息技术与学科紧密的融合起来,在今后教学中,我将以这期培训为标榜,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个集成了众多媒体教学功能的实用软件,通过这样一套与硬件捆绑的软件,对于已经制造好的课件,教师可在该产品的批注模式下,对原有的课件可用不同颜色、不同笔型的笔迹进行标注讲解,可以随心所欲的在上面写、画、插入视频剪辑图片,可以改变背景图和颜色,可以进行放大和缩小等等如此众多的功能,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增加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趣味性。

1.方便教学,有效丰富了教学内容和信息量在以往用课件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走到主控台前操作计算机,机械地把课件内容展示给学生,教学过程显得不流畅,学生往往不能像预想的那样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环节中去,课堂教学似乎失去了活力的源头。

而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只需在白板地上点击需要的工具或图标,即可实现所需要的操作,且交互式电子白板自身的界面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书写板书的空白区域,教师可以当黑板使用,顺应了教师的讲课习惯,使得授课很自如。

又由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与各种软件能很好地兼容,其自带资源库中存放有各学科的图片、活动挂图、音像资料、学科工具等,教师可以灵活方便地引用所需的信息资源和教学软件,极大地丰富了教学信息。

2.活跃课堂,有利于教学方式多样化以往的多媒体课件主要用于教学资料演示,那种预先设计、高度结构化课件在演示过程中只能进行有限的切换,无法进行更改和标识,学生参与度很低。

而交互式电子白板平台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调用需要的素材,随时在书写、标记和计算机操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根据需要灵活地进行编辑、组织、展示与控制,使教学的灵活性大大增加,学生有了更多到白板前展示、表现、练习和合作的机会,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参与的方式更加多样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主动建构的能力和意识,也有利于回归富有活力的课堂。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三篇(最新)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三篇(最新)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参与度;化静为动,揭示内在规律;联系生活,体验知识生成;及时巩固新知。

一、教学目标1、使用信息技术,解决过去存在的、在各学科教学中难以实现的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师生互动等问题。

2、提高教师应用媒体的教学水平,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变革。

二、教学内容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配备录音机、录像机、光盘等声像资料,配备适量的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收录机、录像机、计算机、白板及其他辅助器材,这对教学的现代化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

而我们应用现代技术所编制的多媒体课件就能够很好地来体现新课程的一些理念,即应用现代技术能够促进我们的课改顺利进行,为我们的课改提供一个平台。

在教学中,将教师讲授的内容与多媒体计算机的形象化处理相结合,使教师的讲授与多媒体的演示融为一体,将教学中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三、教学活动以《松鼠》教学课件为例来说明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的影响。

该课件为存储于服务器上集文本、声音、图像、录像、动画于一体,用HTML和Java语言编写的超媒体教学软件。

课文朗诵配上松鼠的照片和生活习性,以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以GIF小动画作点缀,营造生动的画面效果。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切换到讨论系统bbs、在线测试、E-mail帮助上。

为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索,课件提供了丰富完整的教学资源。

运用网络自主探究知识和协作研究问题的能力,加速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同时也能解决个体差异的教学问题,即能满足不同基础不同水平,甚至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在线测试,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及时地按要求调整学习,自由进退,自主构架,从网络广泛的信息源中选择需要的学习材料,实现真正的个别化教学,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主体。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随着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 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教育领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育改革的需要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教育改革 势在必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 一,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学生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需要学生具备更高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信息 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标准也不同。
智能的发展性
智能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得到 发展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习 者的多元智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混合式学习理论
线上与线下学习的结合
混合式学习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和在 线学习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 ,提高学习效果。
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
混合式学习整合了多种教学资源,如 教材、课件、视频、案例等,为学习 者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
数据驱动的教学决策
大数据和数据分析技术将为教师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学生学习数据 ,帮助教师做出更加科学的教学决策。
THANKS
感谢观看
06
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不断完善教学设 计。
0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知识是由学习者主动构建的
01
学习者通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对新的信息进行选择、加
工和处理,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学习是情境化的
02
学习者在特定的情境下,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协作,实现知识
3
学习计划制定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进度安排学习计划, 系统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计划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 和任务。
04
教学设计策略与方法
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一、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教学设计关于信息技术和学科融合,这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融合,就像粉笔、黑板一样是一种常规,这是10多年时间取得的学习革命的成功。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目标针对学生而言: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指导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利用数字化资源和学习工具,进行探究学习;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与学习;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和创造性学习。

针对教师而言:革新课程内容,扩充课程资源,在教材和参考资料等纸质资源的基础上,引入网络以及音像制品等信息技术手段;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通讯功能与专家、学者等交流,扩大课程资源的范围。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创造新型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研究性学习等方式。

2.教学设计的内容和阐述教学设计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资源、教学活动、教学支架、组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评价。

设置教学目标是要把握好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注重按照不同的教学目标水平进行恰当的表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教学内容应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注意信息技术的引入对于学习内容的影响,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点,合理分析学习任务,寻找完成学生学习任务的知识起点和逻辑顺序。

选择合适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活动进程和结构形式。

教学模式的选用决定教学内容的顺序和教学活动的类型、顺序和结构。

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应结合学科特点,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定。

学生常见的组织形式有接受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个体学习。

要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强调进行实质的非人为的接受学习,信息技术融合于探究学习,学生既可以从网络上获取大量数据,还可以十分方便地处理数据、制作图表,撰写文章,通过电子邮件、网上论坛、博客来交流自己探究的成果。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案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案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弦歌小学一、理念概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就是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体现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二、指导思想: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融合对于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意义重大,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创建新型的师生间“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实现学科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整体改革,从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结合我校实际,为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使全体师生在信息化中受益,本着“关注重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制订此方案。

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运用到各学科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内容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形式、教法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生学法的融合。

三、工作目标:(一)普及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二)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整合,改革教与学的模式;(三)通过网络进课堂实现资源共享,构建高效课堂。

(四)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文化;(五)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四、实施步骤阶段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初步融合学校负责多媒体使用方法与技巧的培训,力争达到全体教师能做基本的教学课件。

阶段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高度融合1、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育理念培训,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发生变革。

力争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2、学校参照“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高度融合课堂评分标准”(见附件一)不定期对所有老师进行普及多媒体使用的课堂教学检查,阶段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举行信息化教学优质课评比,推出示范课。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案例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案例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案例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也逐渐借助于信息技术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结合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的特点,设计一份教学案例,旨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

2.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并能够熟练使用相关的软件和工具进行物理实验和数据处理;- 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 教学内容本教学案例将以力学和光学为例,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相关实验进行辅助,包括:- 利用物理模拟软件进行力学实验,分析力学规律和现象;- 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进行光学实验,观察光的传播和折射现象;- 使用数据处理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图表绘制。

4.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讨论信息技术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力学和光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设计,同时介绍相关的模拟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3. 实验操作:学生通过电脑实验室进行物理实验,利用物理模拟软件和数值模拟软件进行实验,同时记录实验数据。

4. 数据处理:学生使用数据处理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绘制相应的曲线图和统计图表。

5. 实验结果展示: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汇报,分享各自的发现和分析,进行讨论交流,从中获取新的思考和见解。

6. 总结归纳:对本次实验进行总结和归纳,概括学生的研究成果和收获。

7. 提出挑战:鼓励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和挑战,并鼓励他们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5. 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在整合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中的研究效果,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价:- 实验成绩和实验报告的评分;- 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表现的能力;- 学生对挑战问题的解决能力。

6. 结论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的整合能够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

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念的体育课教学设计

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念的体育课教学设计

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念的体育课教学设计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当前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之一,世界各国都在加大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力度,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和相互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的突破,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

信息技术教育将对现存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

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

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及研究、实践,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我国教育学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运用多媒体软件进行教学可以充分呼唤层次的教育。

多媒体课件应用于体育教学,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及音乐效果,把学生带入一个神奇的世界,充分的调动起了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比如:我在教五年级篮球科学知识时,首先摆一段动画《灌蓝高手》,动画对学生的影响就是非常大的,画面上的“樱木花道”那帅气的灌篮场面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住了,学生整体表现出来极强的自学性欲。

此时教师鼓励学生自学篮球科学知识,就达至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前在谈篮球运动的规则时,空洞的传授、图解教学不直观且繁杂使学生很难认知和掌控,而利用多媒体后,有声有色的图象分体式上文字的表明使学生深感不再就是空洞的、令人费解的,学生则能够很快的掌控一些详细的规则。

在小学课程中开办了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可以在课前先利用网络搜集一些有关篮球方面的科学知识,在课上和老师、同学们相互交流、探讨,这样也有助于科学知识的掌控。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有许多体育竞赛知识、生理、心理、卫生知识,这些内容是非常适合在多媒体课堂里上的,以因特网为代表的国际互联网排除了时空及人为因素的限制,这使得学生能够获得大量的知识,从各项体育竞赛的起源到比赛规则,从长跑时出现的极点到运动后的肌肉酸痛,从如何应对比赛失利时的心理状态到青春期运动生理的特点,都能一一找到很好的答案,这不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还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认为体育课只是掌握运动技能的课程,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也符合目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实质。

2023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10篇

2023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10篇

2023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10篇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1一、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是时代趋势,是教师应具备的一项技能(一)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表现力,是教学改革的需求: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情境,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笔者一改以往思想教育课讲道理多易枯燥的特点,运用计算机网络找到相当多的案例视频等生动的素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演示给学生观看,学生像看电影一样从听觉、视觉上充满兴趣地、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品德的教育,学生的课堂专注性大大增强了。

(二)多媒体教学应该充分发挥视听功能,增强感染力:教师运用计算机制作课件,这是作为现代教师一项新的能力,越来越被重视。

笔者本人在多媒体教学中十分注重课件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在教学中,设计课件时,注意利用图片、声音、视频、动画对人体各种感官的冲击和刺激作用,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课堂变成学生精神的丰盛大餐。

(三)多媒体是辅助教学而不应是教学的全部手段:多媒体教学中最主要的媒体,不是计算机,不是图片,不是视频,而是教师本人。

多媒体本身只是辅助教学,而不是教学的全部,不然的话就会本末倒置、物极必反。

所以多媒体教室中,演示的屏幕位置不能取代黑板,应该给黑板一个完整的空间,而屏幕应是教学内容的补充,真正符合其“辅助”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在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的利用信息技术的多样性、新颖性、艺术性、直观性等特点,以及灵活多变的使用方法,可以使学生对原本觉得枯燥、难懂、抽象的问题感到生动、有趣和具体,从而爱学、乐学,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感到学习过程的愉快。

(二)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引起学生对学习问题观察的兴趣和注意;能够增大观察的可见度和清晰度;可以扩大观察的范围,能够突出观察对象的重点和本质特征,提高观察效率;还可以对观察对象有目的地进行选择、剪辑,使之更集中、更典型,因而更有代表性,往往可以使学生获得比在现场观察还要好的效果。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教学设计本文介绍了XXXXXX老师在八年级下册《制作图表》课程中,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采用任务驱动模式,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使用统计图表和管理数据的能力的教学设计。

首先,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的研究、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研究的全过程,在完成任务的尝试、探究过程中,逐步提升其信息素养。

其次,本课程的教材是XXX教研室编著的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教材八年级下册,《制作图表》第11课,“数据处理”,介绍了“Excel”软件基本工具——数据图表的制作方法。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Excel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利用软件输入数据、计算数据、对数据进行排序和筛选,并根据要求简单的分析数据。

教学目标设计包括使学生认识图表组工具选项组的组成,学会制作图表的方法,学会修饰图表的方法,学会编辑图表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使用统计图表和管理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耐心、细致的研究态度。

教学重点是制作图表的方法和修饰编辑图表,教学难点是依据数学实际要求制作图表。

教学方法采用演示讲解法和任务驱动法,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包括多媒体网络教室和教师准备的图表。

教学过程包括案例引入和新课讲授。

在案例引入中,采用多媒体电子教室展示的方法,让学生观摩数学课堂学过的“统计图表”,引导学生想一想制作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图能解决什么数学问题以及制作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在新课讲授中,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插入”选项卡的“图表”组的列出的常见图表工具和图表的类型,并布置任务让学生用柱形图显示“八(1)班学生信息表”工作簿“必修成绩”工作表中各门功课的平均分,引导学生依据教材做一做步骤完成任务,并根据图表分析数据。

Which subject has the lowest average score。

南京市第七届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暨第九

南京市第七届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暨第九

年段
幼儿园 幼儿园 幼儿园 幼儿园 幼儿园 幼儿园 初中 初中 初中 高中 高中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学科
幼教 幼教 幼教 幼教 幼教 幼教 音乐 音乐 音乐 音乐 音乐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作品名称
语言:诗歌“春天” 小班语言:诗歌——神奇的魔术师 语言:儿歌“颠倒歌” 综合活动;热闹的元宵节 综合活动《认识颜色》 美术活动: 蜗牛去旅行(线描 绿色的呼唤 熟悉的旋律 春天的脚步 排球规则解读 如幻似梦的声画视听艺术 后滚翻游戏:打龙尾 乒乓球运动 乒乓球 奥运知识赛!赛!赛!
南京市第七届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暨第九届中小学CAI优秀教案评选活 动复赛顺序表 第三组比赛顺序表Ⅰ(6月21日上午8:30——12:00)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姓名
王昊 张凡 黄庆 曹玲 高清华 刘锦景 徐丽萍 李翔南 张红 薛晶菲 赵捷 王小燕 艾欣 吴子庆 池纯娅 张屹 高秀锦 刘佳 高丽文 胡翠娥 戴薇 尤菊 殷莺
学校
南京市宇花小学 南京市樱花小学 南京市雨花台区外国语小学 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 南京市板桥第二小学 南京市二十四中 江宁区周岗初级中学 南京市文枢中学 南京市石鼓路小学 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 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 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 南京市银城花园小学 南京市银城花园小学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南京市三牌楼小学 南京市银城花园小学 南京市银城花园小学 南京市武定新村小学 南京市夫子庙小学
区县
玄武 玄武 玄武 玄武 玄武 玄武 白下 浦口 雨花 鼓楼 栖霞 江宁 白下 鼓楼 鼓楼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究——八年级信息技术《制作动画广告》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究——八年级信息技术《制作动画广告》教学设计
经过以上几个层次的教学活动学生基本上能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五小组讨论确定主题并能有效的进行信息技术的整合活动实现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六教师演示难点突破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互动的转变下面就我的一节信息技术七确立主题作品制作整合佣flash制作动画广告地震来了怎么办
教 育 科 学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的实践探 究
教师和学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提 高教学和学习效果。 本文根据作者 的教学实践, 从初中学生年龄特 点, 兴趣爱好出发,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 , 积极引导学生开 展信息技术与第二课堂教学整合活动 , 并提出一个信 息技术与第二课堂教学整合 的思路 , 并将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奉献给大家 , 与期与大家共同探讨 。 【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建构主义 本文系南宁市教育科学“ 十一五 ’ , 规划立项课题“ 提高初中信 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 究”项 目编号 :0 9 4 8 阶段性成果 。 ( 20C6) 信息技术与课程 的整合是指: 在课程教学 中, 把信 息技术 与信息 资源 、 信息方法 、 人力 资源 、 课程内容有机的结合共 同完 成课 程教学任务 的一 和 种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不再是一 门独立的学科 , 而是综合其它学科 , 帮助学 生发现 问题 、 究问题、 研 解决 问题工 具, 我在上初 中二年级下册 佣 f a h l s 制作动画广告》 根据初 中生的特点, 时, 选取了贴近 了学生生活实例, 地震. 《 来 了怎么办 ? 作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 》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信息技术与综合 学科教学整合活动。 过程与方法 目标 : 通过学生间的小组讨论法 , 分工合作, 各小组间展开竞争, 完成新知识 的学习, 培养 学生 的动脑及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 、 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1使学生掌握有关动画制作技 巧, 、 能综合运用技术制作 简单的动 画广 告。 2 使学生进行 安全教育 , 、 掌握必要 的安全常识 , 高 自我保护意识和 提

幼儿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培训教案

幼儿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培训教案

幼儿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培训教案I. 简介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提高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本教案旨在为幼儿教师提供培训指导,帮助他们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到日常教学中。

II. 培训目标通过本培训,预期幼儿教师能够:1. 熟悉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2. 了解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3. 掌握如何整合信息技术资源到幼儿教学中,增强教学效果;4. 能够设计并实施结合信息技术的活动。

III. 培训内容1. 引入(15分钟)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幼儿教师将参与一个小游戏,通过该游戏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介绍(30分钟)通过PPT演示,介绍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包括:- 互动白板软件- 幼儿教育软件和应用程序- 在线教育资源平台- 虚拟现实技术等3.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45分钟)探讨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和应用场景,包括:- 提供多媒体学习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利用互动白板进行课堂互动和教学展示;- 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 引入虚拟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等。

4. 课程整合能力培养(60分钟)幼儿教师将参与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以培养他们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中的能力。

包括以下要点:- 选择适合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与课程目标相匹配;- 制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策略;- 设计兼顾幼儿发展特点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课堂活动;- 评估整合信息技术后的教学效果。

IV. 实践活动(45分钟)幼儿教师将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并实施一堂结合信息技术的幼儿教学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需要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观察幼儿的反应并记录下来。

V. 结束语(15分钟)回顾本次培训的重点内容,并鼓励幼儿教师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

VI. 培训评估1. 参与度评估:观察幼儿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反馈情况;2. 成果评估:要求幼儿教师提交设计好的教学活动方案,并评估其整合信息技术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轴对称图形》案例分析报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从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用合理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

2、能力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中感受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会判断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三、教学对象的分析: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轴对称图形,但是在日常生活等熟悉的情境中,学生对轴对称现象的存在并不是一无所知,有着非常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学时,以合作与探究为主,充分利用小组讨论,结合生活中实例,帮助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更加系统和清晰的认识,三年级的学生有着较强的探知欲,所一针对这一具体内容,课的开始是以蝴蝶飞舞,学生很自然的感受到轴对称图形,学生充分利用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比较感兴趣。

四、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多媒体课件一套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春天到了,天气暖和起来了,美丽的昆虫也都飞起来了,一只美丽的蝴蝶飞到了我们眼前,(电脑出示半只蝴蝶)。

可是它把自己的半边翅膀和半个身体藏起来了,你知道它的另半边翅膀和半个身体是怎么样的吗?【创设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学习数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师出示多种翅膀并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种)你们为什么选择这一种?(因为和身上的半边翅膀是一模一样的。

)二、操作实践,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
(1)谈话:老师不仅喜欢昆虫,还喜欢旅游。

上次利用假期去参观了一个展览馆,那里展出了各种各样的物体,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三样物体的照片(天安门、飞机、杯子)。

观察这些照片上的物体,说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
(2)谈话:我把这些物体的平面图形送给了每一位同学,请你们拿出这些平面图形。

同学们都觉得这些物体是对称的,那我们怎么样来验证呢?(学生说用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
谈话:自己折一折、比一比,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先在小组内说说,然后全班汇报。

学生操作,同桌互相说说。

反馈:学生把自己的发现边演示边说。

学生1:这些图形对折后,两边都是一样的。

学生2:他们都是对称的。

谈话:像这样对折后图形两边大小、形状完全一样重叠在一起,也可说是图形两边完全重合。

(板书:完全重合)
谈话:那其他两个图形是不是对折后也完全重合呢?
指出: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板书:轴对称图形)谈话:请你们把对折后的图形打开来看看,还发现有一条什么?(一条折痕)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一起来认识天安门图的对称轴后,请学生指出飞机、奖杯的对称轴。

同桌两人互相说说之间轴对称图形特征及指出轴对称图形。

【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教师通过实际操作,使一般问题转化为今天所要解决的内容】
2.教学试一试
出示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正五边形、圆形,并按顺序给图形编号。

启发:这些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你可用什么方法来验证每个图形是不是?
(可把这个图形对折,看折痕两边能不能完全重合。

)学生动手折。

反馈:指正方形,请学生判断并演示不同折法。

小结:正方形不仅上下对折能完全重合,左右对折或沿对角线对折都能完全重合。

不管怎么样对折,只要折痕两边能完全重合都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判断平行四边形,指出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

三、及时巩固,深入认识 1、找一找
谈话:大自然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很多,想认识更多更美的轴对称图形吗?那就和我一起去展览馆看看吧。

看,里面有很多美丽的图形,你能回答展厅的问题吗?出示想想做做1。

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

2.做一做谈话: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你想自己动手做一个吗?请同学们拿出材料,自己做一个轴对称图形。

将做的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3、画一画
谈话:这些图上都只画了图形的一半,你能画出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指导学生先确定另一半图形的各个顶点,再连点成线比较容易。

4、猜一猜
谈话:我们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

老师把轴对称图形的一半遮住了,你能猜出它是什么图形吗?
电脑出示五角星、奥运五环旗、中国结、工商银行标志等图案一半,学生回答后,展示整个轴对称图形。

[在联系中增加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真实体验,有助于学生掌握新知。

]
四.欣赏图片,情感体验
谈话:轴对称图形给人一种和谐、对称的美感。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就有很多美丽的对称现象,请欣赏。

(课间播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炭化:大家感觉美吗?如果把它们画下来就形成了我们今天学习的轴对称图形。

希望大家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