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重组-并购浪潮下的民族品牌 精品

合集下载

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

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

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中国企业并购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成功案例。

这些并购案例不仅对当事企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整个行业和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下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

1. 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2005年,中国计算机巨头联想集团成功收购了美国IBM的个人电脑业务。

这次并购使得联想成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先者之一。

通过并购,联想获得了IBM的技术和品牌优势,进一步扩大了自己在全球市场的份额。

这个案例体现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敢于冲破国界壁垒,积极扩大海外业务的勇气和实力。

2. 海尔收购施泰德电器2017年,中国家电巨头海尔集团以约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德国施泰德电器公司。

这次并购让海尔获得了施泰德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全球领先的品牌知名度。

通过双方资源的整合,海尔在全球家电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为海尔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 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2018年,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以约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在线外卖平台饿了么。

这次收购使得阿里巴巴进一步巩固了在中国电商行业的领先地位,扩大了自己的业务范围。

通过与饿了么的合作,阿里巴巴在在线外卖领域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加,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发展。

4. 美的集团收购库卡机器人2017年,中国家电制造商美的集团以约45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

这次并购使得美的集团在智能制造领域拥有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引进库卡的先进技术,美的集团加速了智能制造的发展步伐,提高了自身的产品质量和效率。

这些经典的中国企业并购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的实力和决心。

通过并购,中国企业不仅能够迅速扩大自身规模和实力,还能够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知识,提高自身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舞台上的不断崛起,相信未来还将涌现更多成功的并购案例,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重组后企业品牌价值重塑的路径选择

重组后企业品牌价值重塑的路径选择

重组后企业品牌价值重塑的路径选择一、企业重组背景下的品牌价值重塑重要性企业重组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常见的现象,它涉及到企业结构、资源配置、管理机制等多方面的调整。

在这一过程中,品牌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的重塑显得尤为关键。

品牌价值不仅关系到企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1 重组对品牌价值的影响企业重组往往会对原有品牌价值造成冲击,原有品牌可能因为重组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而遭受负面影响。

因此,品牌价值的重塑成为重组后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品牌价值的重塑不仅需要考虑如何维持原有品牌的影响力,还要思考如何通过重组提升品牌价值,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1.2 品牌价值重塑的目标品牌价值重塑的目标是实现品牌资产的最大化,这包括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市场影响力。

重组后的企业需要通过品牌价值的重塑,建立起与消费者、合作伙伴以及社会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从而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重组后企业品牌价值重塑的路径选择重组后企业在进行品牌价值重塑时,需要选择适合自身特点和市场环境的路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品牌价值重塑路径:2.1 品牌定位的重新审视与调整品牌定位是品牌价值重塑的首要步骤。

重组后的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资源,重新审视品牌的定位,确保品牌定位与企业相匹配。

这可能涉及到对目标市场、目标消费者群体、品牌个性等方面的调整。

2.2 品牌形象的更新与升级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对品牌的第一印象,重组后的企业需要更新品牌形象,以适应新的市场定位。

这包括品牌视觉识别系统(VIS)的更新、品牌传播语的调整以及品牌故事的重塑等。

2.3 品牌传播策略的创新品牌传播是品牌价值重塑的重要手段。

重组后的企业需要创新品牌传播策略,利用多渠道、多平台进行品牌信息的传播。

同时,还需要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提高品牌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4 品牌忠诚度的培养与维护品牌忠诚度是衡量品牌价值的重要指标。

外资并购:中国民族品牌之殇?

外资并购:中国民族品牌之殇?

负 , 汉字 面前 却 格外 谦 恭 , 但在 本 在 不
民族 的 文 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 拼 命 汲 取 汉 字 的精 髓 , 还

次 又 一 次 举 办 中 日书 法 交 流 展 , 说 据
我们拥 持一个悠 久文 明的语言 , 却屈膝
望 眼” “ , 明年 春 色倍 还 人 ” 。如 果媒 里
日本 民间 曾对汉字选 美 , 夺魁 的是 “ ” 梦 字, 入选佳 丽还 有“ 柔 ” , 雪、 等 其对汉 字
核 心 竞 争 力 之 一 。 在 日益 升 温 的 外 资 并 购 中 , 国 民 族 品 牌 的 流 失 令 人 忧 我 心。 品牌缺 失 , 已经 成 为 中 国 由 制 造 大 国 向 制 造 强 国 迈 进 的一 道 “ 儿 ” 坎 。
候 人们 才发现 , 原来 昔 日的民族 日化企 肥 羊 分 列 前 两 位 。 业 内 曾预 测 , 肥 羊 小
背后 , 日化行业 的 民族 品牌几 乎遭到外
资 全 线 “ 剿 ” 小 护 士 、 罗 兰 那 些 耳 围 , 紫
熟 能详 的 日化 民族 品 牌纷 纷嫁 入 外资
企业 , 日化成 为 中 国 入 世 之 后 受冲 击 最
大 的行 业 。 在刚刚过去 的2 1 年 , 01 日化 企 业 的
改 名 为 玛 丽 , 怎 能 送 她 一 首 《 萨 你 菩
蛮》 ” ? 汉 语 危 机 是 应 用 危 机 , 们 缺 的是 我
丽 的汉 语 当 作 物 欲 的 工 具 。 最 好 的 “ 保
教育 部下 发《 关于在 义务教 育阶段 加强 动汉 字书 写 , 而保 护汉字 。我们靠 命 从
片混乱。
量 是 我 们 了解 世 界 的一 种 工 具 而 已 , 而

蒙牛伊利等乳制品公司发展历程及详情资料汇总

蒙牛伊利等乳制品公司发展历程及详情资料汇总

蒙牛蒙牛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的乳制品生产企业,蒙牛是中国大陆生产牛奶、酸奶和乳制品的领头企业之一,1999年成立,至2005年时已成为中国奶制品营业额第二大的公司,其中液态奶和冰激凌的产量都居全中国第一。

控股公司的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港交所:2319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工业公司。

蒙牛主要业务是制造液体奶、冰激凌和其他乳制品。

蒙牛公司在开曼群岛注册,主席为牛根生。

企业概况生产力与其接触的时候,蒙牛乳业公司成立尚不足三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创业型企业。

2002年6月,摩根士丹利等机构投资者在开曼群岛注册了开曼公司。

2002年9月,蒙牛乳业的发起人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了金牛公司。

同日蒙牛乳业的投资人、业务联系人和雇员注册成立了银牛公司。

金牛和银牛各以1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开曼群岛公司50%的股权,其后设立了开曼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毛里求斯公司。

所投资金经毛里求斯最终换取了大陆蒙牛乳业66.7%的股权,蒙牛乳业从民营企业变为合资企业。

2009年7月,中粮投资61亿港元收购蒙牛20%的股权,中粮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

总部设在中国乳都核心区――内蒙古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截至2009年拥有总资产300多亿元,职工近3万人,乳制品年生产能力达600万吨。

到目前为止,包括和林基地在内,蒙牛乳业集团已经在全国16个省区市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奶品、奶酪五大系列400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荣获“中国名牌”、“民族品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和消费者综合满意度第一等荣誉称号。

目前它与IT行业的联想、网络行业的阿里巴巴、电器行业的海尔等都是行业的顶级品牌.也是中国最具价值品牌之一。

产品覆盖范围产品范围:【蒙牛酸酸乳】【蒙牛果蔬酸酸乳【蒙牛新养道】【蒙牛早餐奶】【蒙牛冠益乳】【蒙牛随变欧罗旋冰淇淋】【蒙牛阿拉奶粉】【蒙牛真果粒】【蒙牛“新养道”系列高端牛奶】【蒙牛“特仑苏”金牌牛奶】国内市场,并出口到蒙古、东南亚、美国塞班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并购案例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

并购案例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

并购案例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并购案例: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一、中国化纤重组收购中南建股份中国化纤是我国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而中南建股份则是建筑行业的领军企业。

这次并购重组旨在实现两个行业的横向整合,提升协同效应。

通过并购,中国化纤不仅能够扩大其市场份额,还能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二、京东公司收购多点Dmall京东是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而多点Dmall则是电商行业的新兴力量之一。

京东公司通过收购多点Dmall,不仅能够扩大市场份额,还能够借助后者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这次并购旨在提升京东在电商行业的竞争力,加快公司的发展步伐。

三、中粮集团收购美源众邦中粮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粮油食品加工企业,而美源众邦则是国际上知名的乳制品企业。

收购众邦可以帮助中粮集团扩大海外市场,增加出口量,并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产业链布局。

这次并购旨在提升中粮集团的国际竞争力,拓展海外业务。

四、宝钢集团收购沙钢集团宝钢集团和沙钢集团分别是我国钢铁行业的两大巨头。

这次并购旨在实现行业的整合和资源的共享,通过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交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五、中国石化收购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是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这次收购旨在实现行业的整合和资源的共享,通过合并两大企业的优势,提高整体竞争力,加强公司在全球能源市场的话语权。

六、阿里巴巴收购菜鸟网络阿里巴巴是我国电商行业的巨头,而菜鸟网络则是物流行业的领军企业。

阿里巴巴通过收购菜鸟网络,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物流配送能力,提升用户体验,还能够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掌控。

这次并购旨在加强阿里巴巴在电商行业的竞争力,构建更加完善的生态系统。

七、中国南车收购中国北车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分别是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两大巨头。

通过收购中国北车,中国南车不仅能够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还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技术的交流,提高整体竞争力。

八、格力电器收购新风股份格力电器是我国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而新风股份则是新风系统的领军企业。

中国企业并购案例

中国企业并购案例

中国企业并购案例一、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企业并购活动不断增加。

并购是企业迅速扩张、提高市场份额和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个中国企业并购的成功案例,从中探讨并购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和借鉴。

二、中国平安收购华夏保险中国平安是中国最大的保险集团之一,而华夏保险是一家中型保险公司。

2018年,中国平安以约175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华夏保险的股份,成功完成了这次大规模的并购。

这个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中国平安借助这次并购大大提升了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使其成为中国保险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并购后的整合也带来了协同效应,提高了公司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三、海尔收购日立家电海尔是中国知名的家电制造企业,而日立是日本的一家家电巨头。

2011年,海尔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日立家电的部分股权,成功进入了国际市场,尤其是日本市场。

这个并购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海尔通过收购日立家电,获得了其先进的技术和研发能力,使得海尔能够更快地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内市场的地位。

四、腾讯收购Supercell腾讯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而Supercell则是一家芬兰的游戏开发公司,其游戏《Clash of Clans》在全球范围内非常受欢迎。

2016年,腾讯以8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Supercell的84%的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

这个并购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腾讯通过收购Supercell成功进军全球游戏市场,加强了其在游戏领域的竞争力。

五、贝因美收购多美滋贝因美是中国一家知名的婴幼儿奶粉企业,而多美滋则是新西兰的一家优质奶粉制造商。

2012年,贝因美以4.6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多美滋的全部股份。

这个并购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贝因美通过收购多美滋,获得了其高品质的产品和国际市场渠道,进一步提高了其产品竞争力和品牌价值。

结论中国企业并购日益增多,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了快速发展和市场扩张的目标。

中国建材资本市场并 购重组十大经典案例

中国建材资本市场并 购重组十大经典案例

中国建材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十大经典案例
中国建材集团在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方面具有丰富的案例,其中被列为十大经典案例的活动展现了其在行业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和战略转型等方面的卓越成就。

以下是中国建材可能入选的几个并购重组经典案例:
1. 吸收合并中国中材集团:
-2016年,中国建材集团与中材集团实施重组,通过吸收合并方式实现了强强联合,形成了一家在全球建材行业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

2. 水泥业务整合:
-在水泥行业中,中国建材通过一系列并购重组行动,整合了众多地方性水泥企业,显著提升了市场集中度和竞争力,如与江西水泥、祁连山水泥等企业的合作重组。

3. 新材料领域布局:
-中国建材通过并购或合资的方式,在玻璃纤维、碳纤维、新型墙体材料等领域进行了战略布局,例如对泰山玻纤、中复神鹰碳纤维等公司的重组整合。

4. 国际并购:
-在全球化视野下,中国建材也积极参与国际并购,例如收购海外优质矿产资源、先进制造技术及研发能力的企业,增强自身的国际化水平。

5. 混合所有制改革:
-中国建材还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各类社会资本,通过股权多元化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并购重组成为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具体的“十大经典案例”需要依据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以上内容仅为根据历史资料推测出的部分可能性较高的案例。

具体案例细节以中国建材集团官方公布的信息为准。

外资并购浪潮下民族企业的出路

外资并购浪潮下民族企业的出路
品市 场 。3外 资企 业 的 进 入 开启 了我 国技 术 革 命 和 产 业结 构 调 于 汇源 果 汁 , () 茶饮 料 则被 王老 吉 扫 地 出 门。
整 , 速 了现 代 化 进程 , 华 了经济 体 制 改 革 , 经 济 全 球 一 体 加 升 在
化 的趋 势 下 , 实现 了经 济 的 飞 速发 展 。
1 资并 购是 把 “ 刃剑” 外 双
1 1 外 资 并购 是 一种 重 要 的 引资 方 式 .
营销 策略 和 经营 管 理 等 方 面都 独 占鳌头 。 中 国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 深受 在 总 所 周知 , 外资 并 购 作 为 一种 重 要 的 引资 方 式 , 为我 国经 济 开 发 、 市场 前 景 一路 走 高 。 但是 随 着 中 国整 体 消 费观 体制 改 革 和 经济 的 飞 跃 均 产生 过 不 可 低估 的 作 用 :1注 入 大 量 年轻 一 代 的喜 欢 , ()
三 大效 应 。并在此基 础上 , 依据 民族 企业 自身特 点探 求外 资井购浪 潮下 民族 企业 的 出 。 路 关键词 : 外资并 购 三 大效 用 民族企业 中 图分类 号 :2 F7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号 :05 802 0)4b一 I- 2 10—50(0 90 () 25 0 发 中国 市场 时 也 曾频 频 受 阻 , 谓 的本 土 化 战略 也让 其 焦 头烂 所 额 。 可 口可 乐为例 , g 町乐 这一 饮料 界的 巨头 , 论从 产 品的 以 可 l 无
12 外资并购浪潮是 民族企业的巨大挑战 .
1 2. 挤 出 效 应 . 1
外 资 的大 量涌 入 , 我 国民族 企业 最 大 的冲 击来 源 于 市场 的 则 最 好的 方 式 是实 行 并 购 , 对 对发 展成 熟的 企 业 实行 并 购 , 持 其 保 冲 击 。 些 外 资企 业 赖 以 生 存 和 发 展 的 传统 贸 易保 护 失 去 了它 原 有 的lg , 一 o o 能直 接 占 领其 开 发 的市 场 。 也 是联 合利 华 对 中华 这 原 有 的 作用 。 仍 处于 幼年 的 民 族 工 业越 来 越 多地 直 接 暴 露 于 牙 膏 打的 如 意 算盘 , 个 看 似 简单 的 产权 交 易 背后 , 使 这 隐藏 着 外 资

企业并购重组成功案例解析

企业并购重组成功案例解析

企业并购重组成功案例解析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并购重组成为了公司实现快速发展与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文将以几个成功的案例为例,探讨并购重组的实践经验,希望为企业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

1.上海家化与悦诗风吟的合并2018年,上海家化与悦诗风吟宣布合并。

作为两大化妆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两家公司原本便有一定的业务重叠。

然而,此次合并的成果却远胜往日。

合并后的公司利用了悦诗风吟的年轻消费群体和上海家化的渠道优势,使得市占率大幅提升。

此次合并既保留了各自的品牌,同时还新开设了全新的品牌Yuesai,实现多品牌的营销战略。

此案例的成功经验在于,双方公司在文化、品牌、渠道等方面有互补性,且两大品牌都处于业内领先地位。

另外,合并后的公司不仅留住了不少原有顾客,还开拓了新的消费市场,尤其是年轻群体消费者。

当然,这背后也需要高层领导人员对整个业务的认知和洞察能力。

2.京东与唯品会的合资联营2019年,京东与唯品会的合作投资宣布正式落地。

此次合作使得京东以联营的形式进军了唯品会的二手市场和海外市场。

同时,双方利用各自的条码技术进行商品库存的精准管理,提高了库存周转率。

此外,双方还在营销、物流、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合作,提高了整体效率。

此次合作背后的思路是,双方都属于互联网时代的龙头企业,不但有技术领先、市场占有率高的特点,也各自具备不同的成功经验和业务优势。

两家公司在本质上不是竞争对手,而是互补者,因而协同发展的空间非常大。

3.宝洁与尤妮佳的收购尤妮佳是中国婴幼儿用品行业的领先品牌,而宝洁则是全球知名的消费品公司。

2016年,宝洁宣布以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尤妮佳,成为了中国市场婴幼儿纸尿裤领域的佼佼者。

宝洁收购成功后,通过自身的全球化物流和品牌影响力,在中国市场获得快速发展。

成功案例的经验在于,尤妮佳是中国婴幼儿行业的头部品牌,市场份额和消费者口碑良好。

而宝洁作为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公司,拥有先进的管理和营销经验。

宝洁收购尤妮佳是一次挖掘合作潜力和优势互补的卓越实践。

中国企业并购重组的动因与趋势分析

中国企业并购重组的动因与趋势分析

中国企业并购重组的动因与趋势分析在当今世界经济中,企业并购重组越来越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不论是出于增强竞争力、促进行业整合、获取技术和资源、扩大市场份额等多种原因,企业并购重组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因此,本文将对中国企业并购重组的动因与趋势进行分析,为读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动因中国企业并购重组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资产结构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优化资产结构成为了许多企业的迫切需求。

特别是一些涉及到产业结构调整的行业,更需要通过整合现有的企业和资源,进一步调整自身产业结构,实现市场分布的优化。

二、提升行业地位当一个行业中有大量的企业在充斥市场而自身地位又较低时,企业之间的竞争显然会越来越激烈,从而导致利益的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企业并购重组,可以降低行业内竞争,提升自身在行业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三、扩大市场份额对于许多行业而言,扩大市场份额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而随着整体市场竞争的加剧,通过并购重组来实现市场扩张也成为了许多企业扩大市场份额的一个重要策略。

四、获得新技术和新资源从复杂的技术调整角度考虑,许多企业无法通过自身的研发水平来实现技术升级。

因此,通过企业并购重组,获得新技术和新资源成为了许多企业进行并购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趋势中国企业并购重组的趋势主要有:一、行业专业化行业专业化是中国企业并购重组的一个主要趋势之一。

此趋势主要包含分业经营、专业化和细分化等方面。

企业通过把细分市场中的多个小型企业整合到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更加专业化的企业集团。

随着行业特殊化的加剧,分业经营和专业化家族制度将会成为并购重组的重要趋势。

二、产业升级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纵向整合和产业升级已成为中国企业进行并购重组的另一个趋势。

产业升级所做出的所有投资都将朝着更高水平的生产方式和更高质量的产品上发展。

这是一个需要各企业提升内部管理和创新动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企业并购重组经典案例精选

企业并购重组经典案例精选

企业并购重组经典案例精选1.大众收购保时捷这是一起标志性的并购案例。

2024年,大众汽车集团收购保时捷,成为上市公司。

大众汽车集团以此实现了产品线和品牌的拓展。

收购后,两家公司通过资源整合与互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保时捷提供了高档车型技术,大众汽车集团则可以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2.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在2004年,联想集团收购了IBM个人电脑业务,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

通过这次并购,联想不仅拓展了国际市场,也增强了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IBM个人电脑业务的先进技术和全球销售网络为联想带来了市场份额的增长和竞争优势的获得。

3.美邦服饰收购拉夏贝尔美邦服饰是中国最大的女装品牌之一,2024年通过收购拉夏贝尔,实现了高端市场全方位覆盖。

美邦服饰通过并购拉夏贝尔,获得了拉夏贝尔在高端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优质渠道资源,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中国服装市场的地位。

4.腾讯收购苏宁电商业务2024年,腾讯以48亿元人民币收购苏宁易购15%的股权。

此次并购使得腾讯进一步打入电商领域,加强了腾讯和苏宁在互联网和零售领域的合作。

腾讯凭借其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互联网资源,与苏宁共同发展电商业务,优势互补,为双方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5.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2024年,阿里巴巴宣布以90亿美元全资收购饿了么。

通过收购饿了么,阿里巴巴在外卖市场上取得重要突破,进一步扩大了在O2O领域的竞争力。

双方资源的整合,实现了平台整合和资源优势互补,为阿里巴巴在餐饮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以上是一些经典的企业并购重组案例,每个案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战略目标。

通过并购重组,企业可以找到资源和市场的共同点,实现优势互补和合作发展,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力。

外资并购中的民族品牌保护

外资并购中的民族品牌保护

外资并购中的民族品牌保护[提要] 如今,品牌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也成为国际间交流的纽带。

本文从外资对民族品牌并购的动因、特点、利弊等多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在当今外资频繁并购民族品牌的情况下,保护民族品牌的方法。

关键词:外资并购;民族品牌;动因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市场对其他国家企业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

近几年,接连出现了一系列外资并购中国行业排头兵和王头企业的现象,而且并购的面越来越宽。

外资并购如一把双刃剑,通过并购,可以解决中方企业的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问题,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很多民族品牌被外资并购后其状况反而不如被并购之前,有的甚至逐渐淡出了市场。

因而,寻找到外资并购中民族品牌保护的途径和方法,对并购大潮中的民族品牌保护迫在眉睫。

跨国并购,一般是指由国外投入的资本兼并和收购、兼并又称吸收合并,指两家或多家企业合并成一家,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

一、外资并购民族品牌的动因、特点与趋势民族品牌,它是指起源于中国大陆,并由国内企业最先创立的品牌。

近年来,因为我国经济及政策环境的变化及外资战略发展的需要,外资并购我国民族品牌的事件频繁发生。

(一)外资并购民族品牌的动因。

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并购我国已成熟运作的公司,迅速进驻中国市场,减少竞争对手;且以并购的形式进入新市场的成本比新建投资低,原企业所拥有的销售渠道等可以通过并购直接获得,便于短时间内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外资并购民族品牌的现状与特点。

一般而言,正当的外资并购可以使企业得以走出困境,促使企业健康迅速地发展,实现并购双方的双赢。

但大多数外资并购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新进市场的竞争对手,为自己的发展扫清障碍,形成垄断。

1、外资并购民族品牌现状。

外资并购近几年在中国得以快速发展,这得益于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对外资的吸引力日益强劲,加上中国稳定的政治环境、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一系列对外开放政策法规的出台,进入中国的外资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这十年 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十大经典案例》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这十年 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十大经典案例》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这十年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十大经典案例》(中英文版)英文版:Over the past decade, the Chinese capital market has witnessed numerou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 cases that have left a significant impact.The China Associ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has compiled a list of ten classic cases that showcas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1.The acquisition of China Resources Beer by China Resources Enterprise - This case marked the largest M&A deal in the Chinese beer industry, leading to the creation of a beer giant with a market capitalization of over $10 billion.2.The merger of China Unicom and China Netcom - This strategic merger allowed the two companies to share resources, reduce costs, and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3.The acquisition of Western Mining by China Molybdenum - This deal, valued at $1.8 billion, was one of the largest M&A transactions in the global mining industry and demonstrated China"s increasing influence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4.The acquisition of Shandong Gold by China Gold - This case set arecord high price for a controlling stake acquisition in the Chinese gold industry, reflecting the consolidation and upgrading trends in the sector.5.The merger of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and China State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 - This merger created a shipping behemoth with a market value of over $50 billion, strengthening China"s position asa global shipbuilding powerhouse.6.The acquisition of Wanfeng Auto by Shanghai Auto - This deal marked the first cross-border M&A transaction in China"s auto industry, opening a new chapter for the sector"s international expansion.7.The acquisition of Australia"s FMG by China Baowu Steel - This transaction, valued at $1.5 billion, was one of the largest foreign investments made by a Chinese company in the global mining industry.8.The merger of China Mobile and China Telecom - This merger aimed to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fostering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9.The acquisition of China Eastern Airlines by Air China - This deal created a mega airline group with a market value of over $20 billion, strengthening China"s presence in the global aviation industry.10.The acquisition of Alibaba Group by SoftBank - Although this deal took place between Japanese and Chinese companies, it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hinese internet industry, highlighting the growinginfluence of Chinese tech giants on the global stage.These ten classic cases refle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s capital market over the past decade.As the market continues to evolve, we can expect even more remarkable M&A transactions that will shape the future of the industry.中文版:在过去十年里,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了众多令人瞩目的并购重组案例。

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并购重组案例分析

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并购重组案例分析

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并购重组案例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考虑通过并购重组来实现快速扩张和提升竞争力。

本文将对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并购重组案例进行深度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动因、实施过程以及对企业和市场的影响。

1. 并购重组案例一:XX集团收购YY公司XX集团是中国一家知名的民营企业,主要经营XXX行业。

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强竞争力,XX集团决定收购YY公司,后者是同行业的领军企业。

并购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市场份额扩大。

通过收购YY公司,XX集团能够快速增加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自身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

其次,资源整合。

YY公司在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方面拥有独特优势,而XX集团在销售渠道和品牌建设方面更为强大。

通过并购,双方能够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优势的整合,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最后,风险分散。

市场竞争激烈,经济环境不稳定,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通过并购重组可以分散风险,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

2. 并购重组案例二:ZZ企业与WW企业合并ZZ企业和WW企业都是中国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业务领域相似并有一定竞争关系。

两家企业决定通过合并来提升整体实力,并实现共同发展。

合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市场扩展。

ZZ企业和WW企业通过合并可以实现市场的跨越式扩展,进一步拓宽业务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

其次,资源整合。

两家企业在技术、产品、人才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通过合并能够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势的互补,提高整体竞争力。

最后,降低成本。

合并后,两家企业可以共享采购、研发等成本,实现规模效益,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3. 并购重组案例三:AA公司收购BB公司部分资产AA公司是中国一家知名的民营企业集团,业务涵盖多个领域,而BB公司在某一特定领域有着独特的技术和资源优势。

AA公司进行部分资产收购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弥补自身短板。

AA公司通过收购BB公司的部分资产,能够弥补自身在特定领域的不足,提高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中国十大并购案例

中国十大并购案例

2006中国十大并购案例(含评选标准)(ZT)上海国资·亚商2006中国十大并购事件并购市场欣欣向荣2006年,中国并购市场持续升温,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全面开花的局面。

与去年相比,影响并购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改善。

有关并购的两大法规的颁布及股市的股权分置改革。

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第35号令,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根据新修订的《证券法》相关内容,在总结中国有关并购方面制度沿革的基础上,针对国内资本市场及并购趋势的新变化,在规范及完善上市公司收购方式、权益披露、聘请财务顾问及监督管理上向前迈出了关键一步。

尤其是其中对要约收购的规定由强制性要约改为部分要约,使得要约收购更具操作性。

同时,由商务部等国家六部委颁布的第10号令,自2006年9月8日起施行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在加大反垄断审查及对特殊目的公司特别规定的同时,在支付方式方面也有重大创新,允许外国投资者以股权作为支付手段并购境内公司,为换股并购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并购交易中被广泛使用提供了法律的依据。

2005年5月份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具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给并购市场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通过支付对价的方式实现股票全流通,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纷纷降低,使得上市公司控制权之争更加激烈。

通过二级市场举牌、部分要约实现增持目的的并购方式将更多地应用于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中。

股票全流通也使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价值进一步提高,可以想见,未来借壳上市式的并购将越来越多。

从全年并购事件来看,2006年中国并购市场呈现出内资并购与外资并购齐升温,海外资源型并购热经营性并购冷的局面。

并购市场整体呈现出逐渐活跃的态势。

内资并购异彩纷呈2006年,中国发生的并购事件中,数量最多是内资并购。

并具有以下特征:1.并购行业涉及各个领域。

从并购发生的领域来看,2006年中国发生并购事件的行业可以说是全面开花,特别指出并购多发的热点行业主要集中在以下十个:金融业、IT业,房地产业、零售业、电信业、钢铁业、铝业、医药业、航运业、石化业等等。

企业并购重组经典分析案例精选

企业并购重组经典分析案例精选

企业并购重组经典分析案例精选1.联合利华收购高露洁:2000年,英国联合利华以7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高露洁。

这次合并是当时消费品行业最大的交易之一,也是跨越大西洋的重要并购案。

通过这次收购,联合利华和高露洁的市场份额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实现了资源的整合和成本的降低。

2.阿里巴巴收购天猫:2024年,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收购了中国最大的B2C网站天猫。

通过这次收购,阿里巴巴实现了在B2C领域的快速布局,并且提高了在电子商务行业的竞争力。

同时,阿里巴巴和天猫的业务能够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

3.特斯拉收购太阳能城:2024年,特斯拉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太阳能城,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布局。

通过这次并购,特斯拉能够通过整合双方的技术和资源,加速发展太阳能市场,并提供一体化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

4.迪士尼收购21世纪福克斯:2024年,迪士尼以7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21世纪福克斯的大部分资产。

通过这次收购,迪士尼得到了21世纪福克斯的电影和电视制作业务,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娱乐产业的影响力。

这次并购案还促使其他媒体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重组和整合。

5.万科与恒大的重组:2024年,中国房地产巨头万科和恒大集团宣布进行股权和资产交换。

这次重组旨在实现双方规模、资源和市场份额的优势互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然而,由于管理层之间的分歧和业绩下滑,最终该交易没有完成。

这些案例都展示了企业并购重组的不同形式和目标。

通过并购重组,企业能够实现规模优势、资源整合、风险分散、市场扩张等多项利益,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然而,并购重组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包括文化差异、整合困难、管理层协调等问题,因此企业在进行并购重组时需要慎重分析和决策。

跨国公司挤出式并购对民族品牌的影响及对策

跨国公司挤出式并购对民族品牌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跨国公司在全球扩张的过程中,通过直接并购、合资、品牌再定位等策略蚕食我国民族知名品牌,对我国本土企业的品牌塑造及发展形成极大冲击。

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的品牌重组与并购对民族品牌造成的挤出效应和竞争策略,然后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挤出式并购民族品牌品牌竞争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00(2011)05(c)-251-02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浪潮的推进,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的磨砺中迅速成长起来,品牌意识逐步提高,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民族品牌。

但是,在品牌重组和并购的过程中,我国的某些民族品牌却逐渐淡出大众视线,而跨国公司在该行业的影响力却与日俱增。

这种现象绝非偶然,而是跨国公司品牌战略有效实施的结果。

高且所需时间较长,风险较大。

而直接并购后跨国公司可全盘接收当地企业的技术、品牌、销售网络等,并迅速提升消费者的认知度。

此外,跨国公司在并购本土企业时往往会通过争取控制权干预本土品牌的经营策略,无论事前如何承诺,并购成功后跨国公司都可以对品牌策略进行调整,更由于对本土品牌使用权的买断,其后也无需担心有竞争对手使用类似品牌。

以2003年南孚电池被美国吉列公司的金霸王电池收购为例。

南孚电池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五大碱性电池生产商,在21世纪初总产值达7.6亿元,年利润8000多万美元,拥有300多万个销售点,是我国电池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

而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长达10年一直无法打开局面,市场份额不及南孚电池的1/10。

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南孚电池国内股东将股权出售给外资,使其六年内历经三次转卖,让外资获得了绝对控股的机会,最终落入竞争对手美国吉利公司之手。

此次并购让吉利公司顺利击垮本土最大竞争对手,并顺理成章获得南孚电池原本占据的市场份额。

而南孚电池却在并购后由于品牌投入的减少而逐渐萎缩,并因与母公司的目标市场相冲突而被迫退出海外市场的拓展,近一半生产能力被闲置。

外资并购引发的民族品牌流失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外资并购引发的民族品牌流失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外资并购引发的民族品牌流失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投资并购中国的本土民族品牌,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经营体系中。

虽然这种外资并购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品牌价值,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民族品牌的流失问题。

外资企业对本土企业进行收购后,在竞争过程中出现了民族品牌流失的情况,这给国内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困境,也给我们的国家形象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因此,研究外资并购引发的民族品牌流失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外资并购引发的民族品牌流失问题:1.民族品牌描述与特点,2.外资并购对民族品牌的影响,3.民族品牌的保护与重振方法等。

研究目标是全面揭示外资并购引发民族品牌流失的现实问题,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特别是相关企业提供参考和帮助。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本文采用多个研究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如图书资料法、统计分析法、历史比较法、专家访谈法、SWOT分析法等。

具体步骤如下:1. 大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民族品牌的特点、外资并购的基本情况及其对民族品牌的影响等。

2. 通过统计分析各省市外资企业的并购情况,分析其对民族品牌的影响。

3. 借助历史对比法,对国外品牌收购中国品牌的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4. 进行专家访谈,邀请相关政府、学者、企业家等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民族品牌流失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5. 运用SWOT分析法总结和分析外资并购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四、论文结构安排本文拟分成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1.2 研究意义1.3 研究目的和方法1.4 论文结构第二章:民族品牌与外资并购概述2.1 民族品牌的描述和特点2.2 外资并购的概述与发展趋势第三章:外资并购对民族品牌的影响3.1 外资并购对民族品牌的威胁3.2 外资并购对民族品牌的机遇第四章:民族品牌的保护与重振4.1 保护民族品牌的现状和问题4.2 重振民族品牌的方法和策略第五章:案例分析5.1 国外企业收购中国民族品牌的案例分析5.2 国内掌握民族品牌进行转型升级的案例分析第六章:SWOT分析6.1 外资并购引发的机会6.2 外资并购带来的挑战第七章:结论与建议7.1 研究结论7.2 研究建议与展望参考文献五、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为对外资并购引发的民族品牌流失问题进行全面的描述和分析,得出原因和影响,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从而有助于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特别是相关企业在保护和利用民族品牌方面提供参考和帮助。

如何正确认识外资收购和民族品牌保护

如何正确认识外资收购和民族品牌保护

如何正确认识外资收购和民族品牌保护品牌构成了产品、消费者和企业三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

本文首先讨论了改革开放后我国民族品牌的发展,就外资收购下如何保护民族品牌作了探讨,并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品牌是对民族品牌最好的保护。

标签:民族品牌外资收购民族品牌保护民族品牌是指由中国企业原创,产权归中国企业的品牌。

品牌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已经成了国家软实力的象征,成为超越国界的交流纽带,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还是一种高附加值的商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企业间的竞争日趋剧烈。

中国企业生死成败靠什么,企业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固然重要,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转化为品牌的市场竞争,它成了企业取胜的关键。

一、改革开放后民族品牌的发展我国真正意义上大规模的品牌发展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的。

1979年初,全国范围内开始逐步恢复广告业务,一些有识之士引进西方的企业管理经验,真正的品牌经营才在中国悄然兴起。

但改革开放初期,消费群体对品牌的理解还一知半解,企业的品牌意识薄弱,传统品牌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得到了一些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外资企业开始大量进入中国,由于我国企业尚处于追求产品质量的阶段,缺乏现代品牌意识和品牌建设观念,许多民族品牌被国外品牌兼并或蚕食,中国品牌的生存环境变得空前紧张,很多民族品牌在竞争中消失。

国内企业开始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一流企业卖品牌,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

”的主张。

不少国内新生品牌在竞争中获得了生存空间,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也日益扩大。

在竞争中陆续产生了一大批民族工业品牌,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等有助于品牌健康成长的法律、法规。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企业经过原始资本积累、技术水平提升、市场竞争磨砺后,逐步成熟起来,中国企业和企业家们开始意识到品牌对于国际竞争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国内理论界和消费者的品牌意识也逐步增强,与此同时,国家在政策上也积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化进程的热情。

跨国并购浪潮下的民族品牌

跨国并购浪潮下的民族品牌

我 国加入 v T v O后 ,进一步放宽 了 醒 的头脑 ,时刻保持谨慎。 外 资进入 的领 域 ,随着 外资 并购 法规
的 逐 步 完 善 ,我 国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和 国 企 改 制 对 并 购 需 求 的 增 大 , 已 越 来 越
二 、中国民族 品牌面临 的问题
近年 来 ,国际 品牌 本 土化 进程 曰
34
P ROP ERTY
R IG H T S
G U ID E
*
!
r
! ; 、。 川
t
探 篇- l 索 _
特征 之 一,也是 世 界经 济发 展 的重 要 下 的 产 品 国 际 竞 争 力 并 不 是 很 强 ,这 老 化 萎缩 了。在 外 资注入 进程 中,民
趋 势 , 从 根 源 上 说 是 生 产 力 和 国 际 分 样 ,资 本全 球化 对我 国的这 些 民族 品 族 品牌 管理 者从 战 略眼 光、全局 观 到

控 股 权 , 取 得 控 股 权 的 外 企 往 往 制 定 时 的年 产 6万 吨 降 到 2 0 0 0年 的 8 0 00 不利 于 本土 品牌 发展 的策略 ,对本 土 吨。今 天 ,还 有 多少 消费 者记 得起 熊
品牌 的发展 、市 场发 育、社 会 福利 等 品牌 减 少投 入 ,本 土 品牌 在技 术 ,资 猫 ? 熊猫 就 这 样 老 化 衰 退 了。 都 有 不利 影 响。 再 次,外 国企 业在 中 金 方面缺 少 支持 而渐 渐 老化。如 排 名 中国拥 有很 多 自己的 民族 品牌 , 0 3年 8月被 美 但这 些 民族品牌 的 现状和 前景 并不 乐 国 的并 购越 来越 趋 于分 散化 ,不再 局 中国第一 的南孚 电池 2 0 限于 某几 个领 域 ,从 制造 业 、服务 业 国吉 列 公司 的金 霸王 电池 收购 。金 霸 观。 国家有 关部 门统计 ,中 国迄今 为 0 到 自然 资 源、食 品饮 料行 业 ,只 要 有 王 电池进入中国市场 已经 1 年时间 了, 止 开 放 了 2 8个行 业 ,其 中 2 1个行 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1)第一部分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部分品牌、民族品牌的含义及品牌的作用. (2)(一)品牌的含义 (2)(二)民族品牌的含义 (3)(三)品牌的作用 (3)第三部分民族品牌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一)民族品牌发展现状 (5)(二)民族品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⑴品牌意识淡漠,“短视”“急功近利”现象严重。

(8)⑵过度迷信广告,追求品牌知名度却忽视美誉度、忠诚度。

(9)⑶品牌缺乏战略管理。

(9)⑷品牌缺乏创新精神。

与时俱进地不断创新,是品牌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

(10)⑸品牌缺乏文化内涵。

(10)⑹品牌缺乏有效保护。

(11)第四部分建设民族品牌的策略 (11)(一)树立品牌意识 (11)(二)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牌美誉度、忠诚度 (12)(三)做好品牌战略管理 (13)(四)加强品牌创新 (16)(五)加强品牌文化建设 (17)(六)增强品牌保护意识,利用国际国内法律法规保护民族品牌 (19)第五部分结语 (21)【】 (21)并购狂潮下的民族品牌摘要:在中国步入改革开放而立之年的语境下看,中国的投资环境日趋完善,巨大的市场吸引着大批外资涌入,民族品牌在对接和碰撞中收获多多,教训也不少。

但让外资和平融入中国,公平参与竞争,当是中国经济自信迎接全球竞争的良性趋势。

纵观走出国门的外国品牌,资方换了一次又一次,始终不变却是产地、品质、商标以及蕴涵的文化。

这正是在中国在Made in China时代所缺乏的品牌价值认知。

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光靠产品本身或是价格竞争已经不能取得优势了,只有具有强势品牌才有能力占领市场,品牌还意味着更高的溢价能力,因此,品牌建设成为中国企业必然的选择。

品牌建设更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有了品牌还要加强品牌建设,否则企业就有可能面临昙花一现的危机,企业只有进行品牌建设,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的浪潮中取得足够的影响力和征服力。

但是,一些外资企业在与中国企业合作时却试图控制中国企业,以收购或并购的方式垄断中国市场,使得我国的民族品牌日渐萎缩。

因此,中国企业在与外企合作时一定要十分警惕,加强企业品牌建设,保护好我们的民族品牌。

关键词:并购;品牌;民族品牌;民族品牌建设近年来,外资并购的目标直指各行业排名前三位的企业,并控股他们,这已导致许多重要行业或龙头企业被其控制;或者将这些民族品牌打入冷宫,造成许多民族品牌因此消失,或者限制其生产和发展,使这些民族品牌日渐萎缩。

如最近的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汇源于20XX年9月3日公告称,荷银将代表可口可乐(CocaCola)拟以24亿美元全资收购中国饮料大王汇源果汁。

商务部20XX年3月18日发出通报说,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公司案将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商务部依法作出禁止此项收购的决定。

面对汹涌而来的跨国并购浪潮,该如何保护民族品牌、振兴民族品牌、培育民族品牌。

一、品牌、民族品牌的含义及品牌的作用(一)品牌的含义“品牌”古挪威中的意思是“烧灼”,早期的人们利用这种方法来标记他们的家畜;而古代手工艺人,如陶工、石匠等,他们在其制作的手工品上也会打上某种标记以利于顾客识别产品来源,这种标记主要是一些抽象的符号,因此,可以说符号是品牌最原始的形式。

之后,除了符号之外,还出现了以手工艺人的签字作为识别标志的情况,它就是最原始的商品取名。

美国著名营销学者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对品牌的定义是:“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

1在全球市场经济一体化、国际化的今天,品牌已成为一个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具有凝聚力和扩散力,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企业品牌就是识别一个卖主的商品名称、术语、记号、象征,以此用来区别另一个卖主或竞争者的标志,它包括品牌名称、商标、符号、形象等。

应注意的是,我们应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品牌,商标或者品牌名称不是品牌的全部,而仅仅是品牌的一种标志或记号。

这一区分很重要,把品牌不再作为一个名称、标识或图形来考虑,而是作为一组“无形资产”来考虑,是一种更完善更有力度的思维方式。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二)民族品牌的含义所谓的民族品牌没有确切的含义,一般则认为是那些能够代表国家形象、民族文化的品牌,而这些品牌需要做到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消费者只要看到此品牌,除了该品牌所代言的产品外还能够联想起这个品牌所代表的国家和民族,能为该国和民族带来荣誉,为该国的经济做出宣传,是这个国家在世界上的一张名片。

比如美国的可口可乐、德国的大众、法国的欧莱雅、日本的松下、韩国的三星这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民族品牌,只要看到这些品牌就会很快联想到此品牌所在地。

知名营销专家贾昌荣教授认为作为民族品牌必须拥有以下几个基本属性:一是品牌的发源地的地域属性,即发源于本土,而不是在经营的过程中必须根植于本土;二是品牌创始人的民族属性为中华民族血脉;三是品牌的文化属性,除了具有本土文化,在国际化过程中还可以融合异域文化;四是品牌所有权的资产属性拥有无形资产的掌控权;五是品牌运营权的管理属性,必须拥有决策控制权,但不一定是完全控制。

2这就给了我们一个界定品牌是否是民族品牌的标准。

从上述品牌的定义或者品牌的属性中我们可以发现民族品牌无论是对消费者、企业还是国家都具有非常意义(三)品牌的作用品牌意味着市场定位,意味着产品质量、性能、技术、装备和服务等等的价值,它最终体现了企业的经营理念。

品牌是有灵魂、有个性、有环境特征的,是活生生的,最后,品牌是无国籍的。

“耐克”卖的是“牌子”而不仅是“鞋子”,不论在哪里生产,消费者的感受都是一样的。

消费者或用户记忆商品工具不仅要将商品销售给目标消费者或用户,而且要使消费者或用户通过使用对商品产生好感, 不断宣传,形成品牌忠诚,使消费者或用户重复购买。

消费者或用户通过品牌, 通过对品牌产品的使用,围绕品牌形成消费经验,存贮在记忆中,为将来的消费决策提供依据。

一些企业更为自己的品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赋予了美好的情感,或代表了一定的文化,使品牌及品牌产品在消费者或用户心目中形成了美好的记忆, 比如“麦当劳”, 人们对于这个品牌会感受到一种美国文2贾昌荣.新品牌主张[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化、快餐文化,会联想到一种质量、标准和卫生, 也能由“麦当劳”品牌激起儿童在麦当劳餐厅里尽情欢乐的回忆。

(1)品牌对于企业的作用品牌是一个企业的形象。

消费者心目中的好品牌更会给企业带来好的形象。

因为消费者信任这个品牌就是对这个企业的信任。

只要是这个企业生产的产品消费者都愿意去购买。

所以品牌对企业具有以下功能:1.存储功能,即品牌可以帮助企业存储商誉、形象;2.维权功能,即通过注册专利和商标,品牌可以受到法律的保护,防止他人损害品牌的声誉或非法盗用品牌;3.增值功能,即品牌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它所包含的价值、个性、品质等特征都能给产品带来重要的价值;4.形象塑造功能,即品牌是企业塑造形象、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基石,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为企业和产品赋予个性、文化等许多特殊的意义;5.降低成本功能,赢得一个新客户所花的成本是保持一个既有客户成本的6倍,而品牌则可以通过与顾客建立品牌偏好,有效降低宣传和新产品开发的成本。

(2)品牌对于消费者的作用一个好的品牌可以让消费者永远记在心里, 能够得到消费者的信赖。

每当消费者想购买时,脑袋里首先都会出现自己最信任的那个品牌。

在同类商品中也最愿意去选择该品牌的产品。

所以品牌对消费者具有以下几点作用:1.区别功能,即品牌可以帮助消费者辨认出品牌的制造商、产地等基本要素,从而区别于同类产品;2.导购功能,即品牌可以帮助消费者迅速找到所需要的产品,从而减少消费者在搜寻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和精力;3.降低购买风险功能,消费者都希望买到自己称心如意的产品,同时还希望能得到周围人的认同。

选择信誉好的品牌则可以帮助降低精神风险和金钱风险;4.契约功能,即品牌是为消费者提供稳定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保障,消费者则用长期忠诚的购买回报制造商,双方最终通过品牌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的契约关系;5.个性展现功能,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能积累独特的个性和丰富的内涵,而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与自己个性气质相吻合的品牌来展现自我。

(3) 民族品牌对于国家的作用1.优秀的民族品牌是国家的脸面,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宏曾经说过:“我的左脸是索尼,我的右脸是松下。

”3在他看来,索尼和松下这两个品牌让他在国际交往中感到非常自信。

因为以前“日本制造”曾是品质低劣的代名词,而以盛田昭夫为主要代表的一批企业家则为日本洗刷了这个恶名,让世界了解到日本品牌的优良品质。

韩国也有像三星、LG、现代这样的国际顶级品牌。

从大的方面说,民族品牌是一个国家的脸面;往小一点说,民族品牌是一个省区的脸面;再往小一点,民族品牌是一个城市的脸面;再往小一点,民族品牌是一个企业的脸面;最根本的,民族品牌是一个民族企业家的脸面。

这个“脸面”,不是虚荣,而是尊严,不是虚名,而是光荣!2.民族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而一个国家经济崛起的过程就是本国发展壮大的过程。

品牌,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在今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世界商战中,拥有多少名牌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3.民族品牌是民族产业的先进生产力,是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是国家竞争力的直接体现。

打造具有世界水平的民族品牌,是当前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标志,有利于推动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我国民族品牌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民族品牌发展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品牌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3王永品牌中国网2008-9-154第一个阶段:品牌启蒙期,从改革开放开始到上世纪90年代初。

第二阶段:品牌发展期,覆盖上世纪90年代。

第三阶段:品牌国际化发展期,从2000年开始持续至今。

随着中国加入WTO,“制造大国,品牌小国”的困境使我们深受其苦,中国政府和企业界已经深刻认识到创建自主品牌以及品牌国际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海尔、联想、TCL、华为等企业已经迈出了国际化的步伐,勇敢地走向海外。

然而,目前民族品牌国际化还处在初级阶段,真正能参与国际化竞争的民族品牌还凤毛麟角。

回顾民族品牌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到,30年来,民族品牌跌跌撞撞,走过了一条艰难坎坷的道路,民族品牌有着怎样的生命轨迹呢?据一项调查发现,民族品牌的平均寿命只有7.5年,从品牌塑造周期来看,7.5年还刚刚是一个品牌的成长期,然而却过早“壮志未酬身先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