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综合探究一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2014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定稿)

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定稿)

二、探究“驱除鞑虏”
1.列强侵略、瓜分中国-----亡国灭种 名称 鸦片 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甲午 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在你看来,哪一场战争对中国人的影响最大? 签订条约 影响
2.列强侵略中国边疆地区----民族危机加深 时间 国家 主要侵略活动
1903年 1905年 1910年
1)这些地 区有什么共 同的特点? 2)列强这 样做的目的 是什么?
1905
保国保种 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同孙中山为代表 1898年成立保国会 的革命派,救国的主张有何不同?
3.推翻清政府专制统治
1)回顾一下,同盟会的纲领是什么?它的诞生有着怎样的历史背 景? 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 地权”。 20世纪初的中国,不仅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还被迫签订了《辛丑 条约》,民族危机严重,这使得人们对以满族为主体的清政府的不 满情绪愈加强烈。上述革命纲领意在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
英国 入侵西藏,企图分裂中国 日本 取得俄国在中国东北的租借地 俄国 煽动部分蒙古贵族和活佛“独立”
3)面对列强 的侵略,中国 人应该怎样才 能避免国家分 裂?
探究“驱除鞑虏” “驱除鞑虏”的提出 ①清朝后期民族危机极大地激发了民族意识 甲午战争 1894-1895 的觉醒。 ②甲午战后,保国保种; ③1905年,清腐败无能,革命派提出推翻清 政府的专制统治。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资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和“驱逐鞑虏”相比,这一时期的民族观有何变化? 请绘制结构图表示。 2)从材料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对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起 了什么作用?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清朝末期中国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2. 分析“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两种思想的渊源和实践。

3. 探讨这两种思想在中国近摩登史上的影响和意义。

导学内容:一、清朝末期中国的困境和挑战清朝末期,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政治腐败、民族危机等多重困境,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二、“驱除鞑虏”思想的渊源和实践1. 渊源:清朝的衰落和民族危机导致了“驱除鞑虏”思想的兴起,主张推翻清朝统治,驱逐满清入侵者,恢复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

2. 实践:辛亥革命爆发后,“驱除鞑虏”思想成为推翻清朝的主要动力之一,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三、“五族共和”思想的渊源和实践1. 渊源: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思想,主张各民族对等、团结、共同建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国家。

2. 实践:五四运动后,“五族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倡导了各民族团结合作,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发展,为中国近摩登史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导学讨论:1. “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两种思想在中国近摩登史上的影响和意义是什么?2. 你认为中国在面临困境和挑战时应该如何选择适合的发展道路?3. 你对中国近摩登史上的“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思想有何看法和感悟?导学作业:1. 就“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两种思想的渊源、实践、影响和意义进行深入钻研,并撰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读后感。

2. 分析中国近摩登史上的困境和挑战,探讨中国应该如何选择适合的发展道路,并撰写一份500字以上的发展规划。

通过本次导学,置信同砚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近摩登史上的重要思想和事件,拓展视野,提升思维能力,为未来的进修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同砚们在探索历史的过程中,不息成长,不息进步。

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团结和谐,共创美好未来!。

1.4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1.4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作业本
• 1A • 2D • 3B • 4C
• 之前是因为“驱除鞑虏”的 口号把蒙古族排斥在中华民 族之外,令蒙古王公不满, • 之后是因为“五族共和”的 口号倡导民族平等团结。
• 提倡民族平等, • 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增 强民族凝聚力
每日格言
• 成功就是你比别人多坚持了 一点点。多重复了一点点。 面临外在的诱惑,要坚持啊
1.4综合探究一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默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 汉族的前身是( • 华夏族
)族

时,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 势,中华一词出现
• 魏晋南北朝
• 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不断融合,逐步形 成和发展成为共同的 。 • 中华民族
• 在反帝反专制的斗争实践中,人 们逐渐认识到: 。 • 只有将全民族的力量团结在一起, 才能抵御外侮,防止列强瓜分中 国
• 辛亥革命充分体现了民族平 等的思想,促成了现代中华 民族观念的初步形成。
• 五族共和的说法把中国各 民族人民看作一个整体
• 五色旗表示 。 • 五族共和
• 五色旗的寓意是 。 民族团结
• 面对列强的侵略扩张,中国人应该怎 样做才能避免国家被分裂的危险? • 只有将全民族的力量团结在一起,才 能抵御外侮,防止列强瓜分中国。
• 清政府腐败无能,使革命派认识到 要民族富强,必须推翻清政府的专 制统治。 • 所以同盟会提出了 的口号 • 驱除鞑虏 • 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 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上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教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上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教案

1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历史地图及图片和回顾已学知识,了解中华民族发展历程,感受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回顾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出现的过程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2.通过研读史料,理解“驱除鞑虏”出现的历史背景和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转变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史料获取和分析能力。

3.在探究中增强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进一步认同民族精神,树立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意识。

2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史料阅读分析能力,知道和了解了辛亥革命的基本史实,能够对史料进行基本的阅读分析,但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史料搜集能力不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史料自主阅读分析为主,注意提高学生史料实证意识。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过程;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转变的原因及影响教学难点:探究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转变的原因及影响4教学过程4.1第二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综合探究二导入:⑴你知道哪些代表中国的别称?⑵中国什么时候成为具有国家意义的名称?过渡:梁启超首次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近代中国开始落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

只有回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的历程,才能理解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的转变。

(一)回顾历史,感受多元一体1.根据年代尺和书本,说说中华民族的形成。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互交流会聚,不断融合,逐步形成和发展成为共同的中华民族。

2.结合书本知识,回顾中国古代历史,列举民族交流、融合的史实。

(在自主梳理的基础上,小组合作,相互补充)出示西汉、唐、南宋疆域图,让学生根据地图补充相关史实。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宋与辽、西夏、金的战和等)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八年级中国古代史中民族交流、融合的史实,了解中华民族形成过程,理解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3.关注地图中东北地区民族的发展变化,从西汉的肃慎到唐的靺鞨到南宋的女真,后来演变哪一民族?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主要是什么?设计意图:以满族为例,了解民族的延续性,并为之后的第二部分探究“驱除鞑虏”做铺垫。

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了解中国古代各民族相互融合的历史;感受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材料,了解“驱除鞑虏”出现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明白清末严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五族共和”取代“驱除鞑虏”的历史背景,明确民族观念的转变与中华民族形成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驱除鞑虏”走向“五族共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上节课讲的“悄然转变的社会生活”有哪些变化?2、如何体会社会生活的变化?学生畅所欲言,然后转入新课。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一)感受“多元一体”1、民族交融你知道我们学过的少数民族有哪些?他们有什么变化?鲜卑:孝文帝改革以后,逐渐融入其他民族。

匈奴:一部分被汉族消灭,部分融入各民族中,部分逃至欧洲,与马扎尔人融合,构成今天的匈牙利人。

契丹:主体被女真族和汉族同化氐:匈奴一部分,后被汉族融化2、归纳:多元走向一体(二)、探究“驱除鞑虏”甲午战争(1894-1895)(民族危机空前,亡国灭种)保国保种(1898)康有为在1898年成立了保国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1905)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要求学生看书P24 20世纪初列强在中国边疆地区的侵略扩张然后回答:(1)、想一想:面对列强的侵略扩张,中国人民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国家被分裂的危险,(全民族人民力量团结在一起,才能抵御外敌入侵)(2)回顾一下,同盟会的纲领是什么?它的诞生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但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3)、当时,有人将同盟会革命纲领中的“恢复中华”理解为在汉族聚居的18个省范围内恢复建立汉族国家。

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三)、走向“五族共和”从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他们的民族观念有什么转变?要求学生看书P25资料1和资料2(阐释何谓小民族主义,何谓大民族主义,提倡后者)(明确区分“种族革命”与“民族革命”,表达了“五族共和”的转变,强调中华民族一体。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通过学习“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的历史背景、内涵和影响,掌握清末民初时期中国人民的政治观念和民族觉醒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一、前导问题导入1. 请简要介绍“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这两个口号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背景及意义。

2. 你认为中国人民在清末民初时期为何发起“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运动?二、学习任务导向1.阅读《辛亥革命》相关的资料和文献,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和目标。

2.分析“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这两个口号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和影响。

3.对比“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这两个口号代表的政治理念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发展和演变。

三、学习方法指导1. 通过阅读历史资料和文献,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理解能力。

2. 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促进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3.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展开讨论,拓展思维空间。

四、学习过程引领1.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革命,其核心目标是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共和国政体。

在这场革命中,“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成为人民的强烈呼声。

2. “驱除鞑虏”口号来源自晚清时期对满清统治者的不满和反抗,主张驱逐外族入侵,恢复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尊严。

3. “五族共和”口号提出在清朝皇帝退位后,中国将建立一个五族共和的政治体制,平等对待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实现共和民主的目标。

4. 通过“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这两个口号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政治观念和民族觉醒过程在这两个口号中得到了集中体现,体现了中国人民追求独立、自由和民主的气质。

五、课堂探究引导1. 小组讨论:结合“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这两个口号,探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转变。

2. 文献分析:查阅资料,分析辛亥革命时期人们对“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的理解和实践。

3. 学术讨论:邀请学生就“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展开讨论,拓展学术视野。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清朝晚期的“驱除鞑虏”思潮及其影响;2.探究晚清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和演变;3.理解辛亥革命后“五族共和”理念的提出及其意义。

二、教学内容:1.清朝晚期的“驱除鞑虏”思潮;2.晚清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和演变;3.辛亥革命后“五族共和”理念的提出及其意义。

三、教学重点:1.清朝晚期的“驱除鞑虏”思潮的形成和影响;2.晚清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和演变;3.辛亥革命后“五族共和”理念的提出及其意义。

四、教学难点:1.清朝晚期“驱除鞑虏”思潮的复杂性及其对社会的影响;2.晚清民族主义思潮的渐变过程;3.“五族共和”理念的实践难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历史文献和资料,介绍清朝晚期的“驱除鞑虏”思潮;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晚清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和演变;3.案例分析法:通过辛亥革命后“五族共和”理念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意义。

六、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清朝晚期“驱除鞑虏”思潮的背景;2.讲解:讲述晚清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和演变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复杂性;3.讨论:组织学生就“五族共和”理念的提出及其意义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4.案例分析:通过辛亥革命的历史案例,分析“五族共和”理念在实践中的困难与挑战。

七、教学评判方式:1.教室表现:包括学生在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中的表现;2.作业成绩:安置相关作业,如写作业、课后思考题等,评判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3.考试成绩:通过期中、期末考试等形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八、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相关历史遗迹和文物;2.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深入探讨相关历史事件的影响和启迪;3.开展主题班会或研讨会,让学生自主进修和交流。

以上为《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作业设计方案,希未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历史事件,提高历史素养和思辨能力。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上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教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上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教案

1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历史地图及图片和回顾已学知识,了解中华民族发展历程,感受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回顾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出现的过程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2.通过研读史料,理解“驱除鞑虏”出现的历史背景和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转变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史料获取和分析能力。

3.在探究中增强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进一步认同民族精神,树立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意识。

2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史料阅读分析能力,知道和了解了辛亥革命的基本史实,能够对史料进行基本的阅读分析,但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史料搜集能力不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史料自主阅读分析为主,注意提高学生史料实证意识。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过程;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转变的原因及影响教学难点:探究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转变的原因及影响4教学过程4.1第二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综合探究二导入:⑴你知道哪些代表中国的别称?⑵中国什么时候成为具有国家意义的名称?过渡:梁启超首次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近代中国开始落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

只有回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的历程,才能理解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的转变。

(一)回顾历史,感受多元一体1.根据年代尺和书本,说说中华民族的形成。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互交流会聚,不断融合,逐步形成和发展成为共同的中华民族。

2.结合书本知识,回顾中国古代历史,列举民族交流、融合的史实。

(在自主梳理的基础上,小组合作,相互补充)出示西汉、唐、南宋疆域图,让学生根据地图补充相关史实。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宋与辽、西夏、金的战和等)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八年级中国古代史中民族交流、融合的史实,了解中华民族形成过程,理解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3.关注地图中东北地区民族的发展变化,从西汉的肃慎到唐的靺鞨到南宋的女真,后来演变哪一民族?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主要是什么?设计意图:以满族为例,了解民族的延续性,并为之后的第二部分探究“驱除鞑虏”做铺垫。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导学案》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导学案》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清朝末期的“驱除鞑虏”运动及其影响;2. 掌握辛亥革命时期的“五族共和”理念及其意义;3. 分析两个历史时期的背景和原因,探讨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导学内容:一、清朝末期的“驱除鞑虏”运动1. 清朝末期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2. 民间发起的“驱除鞑虏”运动;3. 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二、辛亥革命时期的“五族共和”理念1. 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和原因;2. 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五族共和”口号;3. “五族共和”理念的内涵和影响。

导学步骤:一、清朝末期的“驱除鞑虏”运动1. 请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清朝末期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2. 分组讨论,总结民间发起的“驱除鞑虏”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3. 小组展示效果,进行讨论和交流。

二、辛亥革命时期的“五族共和”理念1. 请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和原因;2. 进修孙中山提出的“五族共和”理念,探讨其内涵和影响;3. 小组合作,撰写一份关于“五族共和”理念的小结,并进行展示。

导学延伸:1. 请学生就“驱除鞑虏”运动和“五族共和”理念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 鼓励学生展开思考,思考中国历史上的民族问题和现实中的多元文化共存。

导学评判:1.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展现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 学生通过撰写小结和进行讨论,培养了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希望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清朝末期的“驱除鞑虏”运动和辛亥革命时期的“五族共和”理念,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同时培养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为更深层次的历史探究打下基础。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教学分析近些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息深化,教材编写也在不息更新。

其中,高中历史教材《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引起了广泛关注。

该教材以“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这一历史时期为主线,深入探讨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和演变,对学生进行历史思维的培养和历史认识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材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起首,教材内容方面,该教材涵盖了清末民初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如甲午战争、辛亥革命等,系统地介绍了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变革。

同时,教材还对“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两种不同的历史观念进行了比照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历史观念的演变和影响。

这样的内容设置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加深对历史的认识。

其次,教学设计方面,该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设计上,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思考题和讨论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同时,教材还设计了各种形式的作业和考试题目,帮助学生稳固知识,提高历史进修的效果。

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历史进修能力。

最后,教学方法方面,该教材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除了传统的讲授和阅读外,教材还引入了讨论、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内涵和背后的意义,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教材在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上都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

通过对该教材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历史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历史进修兴趣和能力,增进学生成为具有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的公民。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清朝末期中国面临的社会、政治、经济困境,了解清政府推行的改革措施和其效果。

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 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 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 绝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曰领土之 统一。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人们用“从多元走向一体”形容中华民族的形成,如 何理解“多元一体”
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互交流会聚,不断融合,逐 步形成和发展成为共同的中华民族 1.华夏族
黄帝炎帝、夏商周三代 先秦时期
华夏及华夷五方格局
中夏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民族大融合
2.“中华” (魏晋南北朝时期)
真正“中华民族”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
北魏身着汉服的官吏
汉族在生活习惯上吸收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在服饰上吸收汉 族文化。民族融合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 实自甲午一役也。
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 贱…… 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 听人驱使,听人宰割 梁启超 康有为
上述言论出现在哪次战争之后?这次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小民族是指国内,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分,大民族主义, 是指对国外各民族而言,中成: ①梁启超提出了小民族主义和大民族主义,说说你的理解。 ②从孙中山的这番话中可以看出革命的对象是什么? ③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族的看法有哪些共同点?
中国各民族是一个整体,不能将汉族和其他民族对立起来。面对入侵,各民族团结一 致才能抵御外敌。
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形势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 民族大融合时期,也是 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 程碑
唐太宗采用“一视 同仁”的开明的民族 政策,被尊称为天可 汗。将文成公主和金 城公主嫁入吐蕃。唐 朝流行少数民族的胡 饼,京城长安设有专 门经营这些食品的店 铺,民间还流行相互 馈赠胡饼的习俗,唐 人还热爱胡服,常以 此装扮出门。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主题介绍本次作业设计围绕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两个重要口号展开:“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

学生将通过探究这两个口号的历史背景、意义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从而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变革的关系。

二、学习目标1. 了解“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这两个口号的来源、提出背景和历史意义;2. 掌握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这些事件、人物对中国社会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三、课堂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通过图片、文献资料等展示“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口号的起源及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这两个口号的重要性和影响;2. 知识讲解:老师讲解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引导学生认识这些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3.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讨论“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口号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并展开讨论;4. 个人写作:要求学生写一篇小结,总结“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发表自己的见解;5. 课堂展示:学生将自己的写作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互动和交流,促进思想碰撞和交流。

四、作业要求1. 完成小组讨论和个人写作,写作要求包括口号提出的背景、历史意义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 作业文字要求清晰、逻辑性强,表达准确、简洁;3.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结合书籍、文章或其他资料;4. 提高认真对待作业,按时提交并参与课堂展示,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五、评价标准1. 作业内容充实,深入挖掘口号的历史意义和影响;2. 语言表达清晰、准确,逻辑性强;3. 能够展示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独特见解;4. 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和小组讨论,积极与同学交流和学习。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方案一、引言本次作业设计将以《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为主题,探讨清朝末期至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国家治理理念的转变。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精品教案综合探究一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精品教案综合探究一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和发展;叙述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为救国进行的探索活动。

(2)研读史料,感受“驱除鞑虏”“五族共和”口号产生的时代背景,对比分析口号转变的原因及影响,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由材料中获得信息和分析探究史料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国民族的兴衰,树立民族忧患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和发展,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口号转变的原因及影响。

2.难点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口号转变的原因及影响。

培养学生由材料中获得信息、分析探究史料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和分析。

2.注意论由史出。

以史料为证据,让学生学会由史料中获得信息、分析史料的方法,得出结论。

四、教学过程
知道哪些代表中国的
民族的多元性知道鲜卑族
世纪初列强在中国边疆
解读史料,探
究“驱除鞑
虏”
不利于团结国

族政
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民族政
五、板书设计。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

《综合探究一_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主题: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的演变过程二、目标: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同砚将了解清末民初时期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演变过程,领悟“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三、任务:1. 进修材料筛选:老师提供相关文献和资料,包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孙中山选集》等著作的摘录,以及相关历史事件的资料。

2. 进修指导:老师讲解并引导同砚阅读上述进修材料,援助同砚理解其中的重要观点和思想。

3. 教室谈论:组织同砚进行小组谈论,探讨“驱除鞑虏”观点的由来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和意义;同时,引导同砚沉思“五族共和”观点的提出和实践过程,以及其与“驱除鞑虏”之间的联系。

4. 作业设计:要求同砚撰写一篇短文,深度分析清末民初时期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演变过程,包括“驱除鞑虏”观点的提出、“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的转变,以及这一转变对中国摩登化经过的影响。

5. 评判标准:作业评分将主要考察同砚对历史事件和思想的理解深度,表达明晰度,逻辑周密性,以及对历史进步的分析能力等方面。

四、作业打算:1. 第一次教室:老师介绍本次作业的主题和目标,分发进修材料,并诠释作业要求。

2. 第二次教室:同砚独立阅读进修材料,有问题准时向老师请教。

3. 第三次教室:同砚进行小组谈论和答疑,确保每个同砚对主题有充分的理解。

4. 完成作业:同砚完成作业并提交给老师。

五、资源筹办:1. 教学资料:筹办《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孙中山选集》等相关书籍,以及清末民初时期相关历史事件的资料。

2. 作业材料:筹办作业要求、评判标准,并确保同砚能够顺畅完成作业。

3. 进修环境:提供良好的进修环境,确保同砚笃志致志完成作业。

六、评判与反思:通过同砚的作业表现,评估同砚对历史事件和思想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准时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的地方,为今后的教学改进做筹办。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清朝末年中国社会的动荡局势,精通“驱除鞑虏”运动的背景和意义。

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辛亥革命充分体现了民族平等的思 想,促成了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初 步形成。“五族共和”的说法把中 国个民族人民看成是一个整体。中 华民族的名称从这时得到广泛的传 播,越来越成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 共识。
鲜卑族孝 民族大融合: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大 凳子的前身: 文帝改革 融合 胡床
一些少数民族消失了,有些则长期生 息在中国的疆域内,你能说出三个消 失的民族吗?
匈奴 、羌族、 鲜卑 族 、突厥族、 契丹等 等
匈奴的消失:
4世纪初,匈奴族乘西晋八王之乱之后的混乱时期, 刘渊起兵占领了北中国的大部分地区,自称汉王, 311年刘渊子刘聪攻占洛阳,316年攻占长安,灭 西晋。史称前赵或汉赵。 匈奴融入靠近高丽的鲜卑的宇文氏部落,进入朝 鲜半岛。后来宇文氏篡西魏建立的北周政权,后 被汉族外戚杨坚所篡。杨坚创立隋朝,统一中原。 匈奴在中国历史舞台上进行了最后一场演出。之 后匈奴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从中国历史中消失, 和其他一些民族一起融入华夏族。匈奴后裔汉化 后,所改汉姓有刘、贺、丛、呼延、万俟等,很 多生活在今天的陕西、山西和山东等地
探究“驱除鞑虏”:
清朝后期,列强入侵中国,中 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
民族危机极大地激发了民族意 识。
梁启超: 唤起吾 国四千 年之大 梦,实 自甲午 一役也。
1903—1904年:英国入侵西藏
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人正在杀害 所谓的“为俄国服务的中国间谍”
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国人怎样 做才能避免国家被分裂的危险。 中国人民应该团结起来,共同 抵御外敌的入侵,努力发展军 事和经济实力,增强民族意识, 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 整。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革 命派意识到源自要民族富强, 清政府的专制 必须推翻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能举出一些汉族和少数民 族相互影响的例子吗?
你还能说出哪些少数民族? 你知道他们后来的发展情况吗?
鲜卑、吐蕃、女真、蒙古族等
二、探究“驱除鞑虏”
1、清朝后期,列强侵略中国,发动了哪几场 侵略战争?使得中国面临着怎样的危险?
2、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展开了哪些自救活动? 3、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同孙中山为 代表的革命派,救国的主张有何不同? 3.改良派主张维持清朝统治,进行维新改革;革命 派主张推翻腐败无能的清政府。
三、走向“五族共和” 请结合教材说说,辛亥革命前后,人们对民族主 义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族的看法有哪些共同点?
中国各民族是一个整体,不能将汉族与其他 民族对立起来。面对列强侵略,中国各民族 团结一致才能御侮。
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 倡大民族主义
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 平等
材料1、 “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 要排斥他”,“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 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 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 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这样看来,我们并不是恨满 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孙中山
从材料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对中华民族观念 的形成起了什么作用? 辛亥革命促成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五族共 和把中国各民族看作一个整体,中华民族一词得到 广泛传播。
十八星旗
五色旗
观察两幅旗帜,并结合教材25页资料,说说旗帜的变化说 明了什么问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的转变 从小民族主义到大民族主义的转变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思 考
• 谁首次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 • 什么时候开始“中国”成为具有近代意义 的国家名称? • 中华民族是如何形成的?
一、感受“多元一体” 从华夏族到汉族,从“中华”到中华民族, 我们的先辈们走过了漫长的历程,经历了风风雨 雨,在中华大地上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最终形成 了包括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 在中华大地上生活的汉族和少数民族有过争 斗,也有交流、融合,并“从多元走向一体”。
同单纯的“驱除鞑虏”相比,孙中山的 思想有了哪些变化? 对单纯反满的弊端已有所认识,把矛头明确 指向清朝专制统治;提倡民族平等。
材料2、 辛亥革命,“是种族革命,亦是政治革命。何则? 汉、满、蒙、回、藏五大族中,满族独占优胜之地位,握无 上之权力,以压制其他四族。满洲为主人,而他四族皆奴隶, 其种族不平等,达于极点。种族不平等,自然政治亦不能平 等,是以有革命”。 强调:“要之,异族因政治不平等, 其结果惟革命,同族间政治不平等,其结果亦惟革命。革命 之功用,在使不平等归于平等。” 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又规定:“中华民国之主 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 阶级、宗教之区别。”
同盟会的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 国,平均地权”。20世纪初的中国,民族危机空 4.回顾一下,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什么?它 前严重,人们对以满族为主体的清政府不满情绪 的诞生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 愈加强烈。上述革命纲领意在推翻清政府,建立 民主共和国。
5.当时,有人将同盟会革命纲领中的“恢复 这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不仅不能团结各 中华”理解为汉族聚居的 18个省范围内恢 民族力量推翻君主专制制度,还会导致国家 复建立汉族国家。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的分裂,是不可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