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角力:“奥巴马”抑或“欧巴马”
奥式外交
奥式外交:艰难的平衡术2016年08月20日在奥巴马为亚太再平衡战略不断“正名”的努力背后,却令原本缺乏安全机制安排的亚太地区逐渐跌入了一个又一个安全困境,进而为美国的强势介入与存在平添借口。
“我到这里来,是为了在美国和穆斯林世界之间寻求一种全新的开始。
”2009年6月,首次以总统身份访问中东地区的奥巴马站在开罗大学的讲台上,向穆斯林世界发出颇为积极的改变信号。
相比于明显受限于政治生态的国内政策,外交领域为奥巴马提供了相对广阔的施展空间,他及其“小圈子”绞尽脑汁地提出了一个被称作“奥巴马主义”的新思维。
“奥巴马主义”的核心理念,在于各种层面上的平衡:平衡国际事务转而重点解决国内需求、平衡在中东的战略投射转而强化在亚太的存在、平衡美国国际领导地位的维持转而善于借助盟友力量、平衡或慎用武力转而采取综合手段,等等。
与希拉里的“巧实力”比较,这些难度颇高的平衡术或许符合奥巴马作为少数族裔急切谋求平衡与和解的心理习惯。
按照这个蓝图,奥巴马一边尽力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一边谋求与俄罗斯、伊朗等国的和解,一边不断在国际场合强调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关切、抛出“无核世界”等新目标,同时开始把视野转回到他曾在幼年时代生活过四年的亚太地区。
面对剧烈变动中的世界与周遭,“奥巴马主义”的确为美国和世界之间寻求到了一种不同的开始,但却也仅仅是关乎未来全球领导地位与权力转移的长周期的第一步。
[2009年6月4日,埃及开罗,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东期间在开罗大学发表演讲,称美国与全世界的穆斯林应在共同利益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有一个“新开端”,美国与伊斯兰世界并不排斥,不需要相互竞争。
]中东新乱局下的迟疑上任伊始,完成造访加拿大、英法德等传统盟友的一般规定动作之后,奥巴马忙不迭地访问了土耳其、伊拉克、沙特、埃及、俄罗斯等国,并在2010年3月突访了阿富汗,意在切身体验小布什留下的烂摊子到底有多糟。
如果说这是奥巴马在体验“学习之旅”的话,国务卿希拉里的航线则充分暴露美国亚太再平衡的战略算计,其上任后的首次出访选择了亚太地区的中日韩三国,随后又将第二次出访落子在埃及和以色列。
奥巴马经济外交战略
奥巴马政府亚太经济外交战略(政策)研究——基于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思考提纲:一、经济外交及其地位作用经济外交作为政治外交、军事外交之外实现国家利益的替代性选择二、美国经济外交的机构与机制三、奥巴马政府亚太经济外交政策的提出过程四、经济外交是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内容1、再平衡战略的主要内容2、再平衡不仅要实现军事上的再平衡,也要实现经济上的再平衡五、奥巴马政府亚太经济外交的主要动机(与目标)1、推动经济复苏和增长,彻底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恢复美国经济活力。
美国经济状况、亚太因素在美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扩大美国影响力,主导国际经济体系,实现其国家利益最大化,保障美国在全球和地缘政治方面的战略领导权力。
对全球和利益攸关的地缘经济的领导,继续维持其战略领导地位。
3、对冲中国、印度、巴西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应对中国在亚太地缘政治领域对美国的主导地位形成的“挑战”。
4、助推“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构筑对华战略防范和制衡的基本框架。
六、奥巴马政府亚太经济外交的主要举措1、建立并主导多边经济外交组织-----TPP2、经济合作外交——与韩国等的自由贸易协定,以及通过亚太经合组织和东盟等多边机构进行努力。
3、经济援助外交:对缅甸、越南等4、经济制裁外交:对朝鲜、伊朗5、经济竞争外交:加强对国内市场的保护,扩大海外贸易和出口;“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人民币汇率等;对中国等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七、奥巴马政府亚太经济外交的特点八、奥巴马政府亚太经济外交的困难(美国开展经济外交的制肘因素)与前景1、意识形态制约2、经济自由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制约3、上帝的子民(优越感、例外论)制约—霸权主义思想九、奥巴马政府亚太经济外交对中国的启示和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奥巴马(亚太)经济外交战略的调整的动因分析:中国、印度、巴西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利用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主义的好处,在过去几十年里获得了长足发展,不断改写地缘政治乃至全球政治形势和格局,重塑了二战结束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的全球政治以及地缘政治面貌,它的一个实际成果是使得亚洲重新成为全球瞩目的新权力中心,中国和印度发展所展示的力量打破了原由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的某种平衡,越来越不容忽视。
外交部驳奥巴马对华指责
外交部驳奥巴马对华指责:谁块头大全世界都清楚!
和中国谈块头是愚蠢的思维
和中国谈块头是愚蠢的思维
中新网4月10日电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0日主持例行记者会,就奥巴马涉南海言论、郭声琨访俄、王毅访南非、乌克兰通过禁止共产主义宣传法案等答记者问。
以下是外交部网站公布的答问实录:
一、应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邀请,国务委员郭声琨将于4月12日至15日赴俄罗斯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安全会议秘书第十次会议并访问俄罗斯。
二、应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长马沙巴内邀请,外交部长王毅将于4月14日至15日对南非进行正式访问。
问:美国总统奥巴马昨天表示,他对中国可能利用自身“块头和肌肉”在南海地区向小国施压表示关切。
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说到“块头和肌肉”,恐怕大家都很清楚,谁在世界上拥有最大“块头和肌肉”?
我们已经多次阐明了中方在南海问题上的有关立场。
中国是南海和平稳定的坚定维护者和促进者。
我们一直积极倡导并主张通过“双轨”思路妥善处理南海问题。
当前,中国和东盟国家正就全面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和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保持着积极有效的沟通。
希望美方尊重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有关努力,为地区和平稳定发挥积极、建设性和负责任的作用。
英语人名翻译的策略
英语人名翻译的策略作者:李长江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09期一、引言2009年美国总统访华期间,《华盛顿邮报》刊登该报记者肯思·B·理查伯格的报道《外交斗争:“奥巴马”还是“欧巴马”?》。
文中称,“欧巴马”更符合美国现任总统名字的正确发音。
美国驻华使馆认为:使用“欧巴马”的译法,是因为其译音更接近英语发音,而中国媒体却一直使用“奥巴马”,据美国驻华使馆新闻发言人史雯珊介绍,对于以前“欧巴马”和“奥巴马”两种译名混着用的情况,美国政府现在正在规范总统中文译名,今后将统一使用“欧巴马”。
“奥巴马”还是“欧巴马”?有人认为这算不上一个问题,不过是个名字的翻译,不必斤斤计较、小题大做。
但中国人向来推崇正名思想,讲究“名正言顺”,何况这个名字还涉及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二、中美两国对美国总统名Obama翻译的分歧美国人倾向于“欧巴马”的中文翻译,理由是“欧巴马”更符合总统名字的发音。
美国人希望翻译总统姓名的时候用“音译”,这更符合实际。
名字毕竟是让人叫的,翻译时如果读音差异太大,还以为“奥巴马”和“欧巴马”是两个不同的人。
人名“音译”,一直也是中国翻译界的惯例。
中国一名官方译员承认:“欧巴马”的译法可能事实上更接近于美国的发音,但他认为“欧巴马”听起来很奇怪,让人想起日语词汇“欧巴桑”这个对老年妇女不友善的称谓。
中国人更喜欢“奥巴马”,因为汉字“奥”有“深邃”的意思。
相比之下,“欧”没有任何文化内涵。
这样翻译是为了让总统先生的名字看起来、读起来更完美。
奥巴马名字出现了不同翻译,英语人名的翻译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翻译标准和准则成为译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中国知名外交家、翻译家过家鼎认为:奥巴马姓名Barack Hussein Obama应该翻译成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
“新华社的翻译没问题。
按照惯例,已经沿用一段时间的译名不能随便更改,除非新华社改变译法,不然外交部一般不会同意将“奥巴马”改成“欧巴马”。
奥巴马政府外交战略的走向分析
因此,总的来说,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是以合作 为主基调,即使出现影响中美关系的事件或摩擦,两国 领导也应通过高层战略对话增加信任,推动互利合作, 谋求友好共处和互惠双赢,努力推动中美建设性合作伙 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学院)
责任编辑 蔚 蓝 E-mail:ldkxlub@ 电 话:0371 - 63919054
领导科学 59
2010·5 月中
特征是权力的分散化、网络化,认为如果合作双方都有 益,那么可以实现追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可见,奥巴 马政府的“巧实力”外交战略正是构筑于这一理念基础 之上,强调在国际范围内寻求最广泛的合作,从而追求 美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二、现实主义作风依旧延续 奥巴马政府的“巧实力”外交战略给美国的外交传 统带来一股清新的变革之风,显现了“新自由主义”外交 理念,但这种变革主要是外交风格与手段的变化,美国外 交战略的总目标没有也不会发生改变,那就是确保美国 在世界的主导地位与全球利益。在这一点上,奥巴马政 府与小布什政府并无太多实质性差异。因此,奥巴马政 府的外交战略又带有明显的现实主义色彩。如,奥巴马 一方面反对美国在伊拉克的“愚蠢和冒失的”战争,另一 方面又强烈支持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既发誓当总 统后会从伊拉克逐步撤军,同时又承诺将实施增加五角 大楼的开支、提升陆军和海军的规模、充实特种部队力 量、扩大情报机构、继续维持美国遍布全球的数百个军事 基地等强军措施。他同意在不带任何前提条件的情况 下与古巴领导人会面,却又在解除对古巴禁运问题上保 持沉默,后来甚至明确表示将继续保持禁运政策。在奥 巴马政府中,也有许多要员显露出现实主义作风,如副总 统拜登就支持禁飞区的建立,提出必要时单方面阻止苏 丹的“种族主义”行为等,这些均是现实主义的反映。 奥巴马政府的现实主义作风也表现在经济、贸易问 题上。如他对自由贸易持强烈的保留态度,表示将反对 任何削弱美国竞争力的贸易协定,主张把贸易当做增加 美国工作机会的工具(马建英:《奥巴马时代的外交理念 与政策》,《领导科学》2009 年 1 月上)。 以上可见,奥巴马政府在维护美国国家根本利益上 依然带有明显的现实主义作风。因此,奥巴马政府的外 交战略并非单纯的“新自由主义”,也非单纯的现实主 义,“巧实力”外交战略夹杂现实主义正是奥巴马政府外 交与传统外交的不同之处,也是其变革之处。 三、对华政策保持延续性与稳定性 中国和美国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 大的发达国家,两国关系的发展不仅对两国的外交影响 甚大,而且对整个世界国际关系带来深远影响。随着中 国的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对华关系在美国外 交政策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 背景下,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不会走向任何一个极 端,合作与竞争将是中美关系未来的主基调。 1.对华政策以合作为主基调。与中国继续保持稳 定的合作关系,既是奥巴马政府“巧实力”外交战略的体 现,也是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延续。在小布什执政期 间,中美关系经历了从“战略竞争者”到“利益攸关方”的 曲折历程,中美关系日益成熟与稳定,双方建设性的合 作关系不可逆转,相互依存日渐增强。中美关系的稳定 发展不仅给两国带来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奥巴马时期的“巧实力”外交及回顾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校园英语 / 大视野奥巴马时期的“巧实力”外交及回顾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温泽芳【摘要】众所周知,布什总统的外交政策给美国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使美国政治经济文化都陷入一定的危机。
这些问题在布什总统末期并没有得到解决,自然而然地留给了奥巴马,“巧实力”外交策略由此被提出。
该策略作为其外交的一部分,不仅对美国本国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我国产生了影响。
本文将从该战略的定义,提出的“巧实力”战略的背后因素极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这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巧实力”战略 中美关系布什总统任期末期,由于其奉行的各种政策,美国处于一种非常不利的情况之下,表现为美国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以及伊拉克、阿富汗两场战争等等。
奥巴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他的执政期。
为尽快改善因布什政府奉行“单边主义”政策而使美国受损的国际形象,使美国摆脱经济困境,实现复兴以及进一步维护美国家安全,奥巴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变革性的外交政策主张和举措。
这些变革主要体现在对“巧实力”战略的运用上,形成了奥巴马政府的“巧实力”外交。
如今奥巴马任期已满,回顾过往,该战略的确取得了一些效果,对美国以及对我国以后外交政策的推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巧实力”战略的含义及其特征“巧实力”战略提出者是其提出者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特。
那么何谓“巧实力”战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解释说,“巧实力”并不是一个特别抽象的概念,它既不是像布什政权所推崇的“硬实力”,也不是“软实力”,而是“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结合。
他认为,“硬实力”是指能够迫使他国遵从特定行为的军事和经济力量,更多的表现为武力、外力、“看得见的力”;与此相对,“软实力”更多是无形而且潜移默化的。
奈指出,在实现国家目标的过程中,“硬实力”和“软实力”各有优势,也各有局限性,两者的结合能相互补充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在特征方面,“巧实力”具有其独特性,也有和其他的外交政策不同的一些特点。
奥巴马政府的对外政策
奥巴马政府的对外政策1、奥巴马政府对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否定奥巴马的外交战略延续了美国二战以来的基本框架,但在对外政策上同布什有显著的区别。
奥巴马上台以来,世界性经济危机仍然严重,美国国内对伊拉克战争的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在这种背景下,奥巴马的对外政策势必要与布什政府外交政策有所不同。
奥巴马认为,美国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以及通过军事力量和先发制人在一些所谓的非民主国家实行政权变更的做法,已经使它在国际上丧失了人心,这使得美国难以承担在国际上的领导地位。
因此美国必须放弃这些做法,改变自己的形象,重新恢复其在国际上的领导地位。
具体的改变就是:在对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进行改革的前提下,更多地在国际组织的框架下行动;更多地与美国的欧洲和日本盟国协调立场、密切合作,而不是一意孤行;把北约作为是美国推行其外交政策、同恐怖主义和其他全球性问题作斗争的最可靠的国际组织;改变以往布什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忽视,同其他国家合作来应对这一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的共同问题。
奥巴马同布什政策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他主张在美国领导世界时,不仅要应用硬权力,而且还应更加重视软权力。
他反对布什政府实行的在国外强加民主的政策,建议制定一个全面的指导国家构建和促进民主的计划,运用美国的软权力,通过美国民主基金会和建立其他新的机构,来帮助解救和重建非洲、亚洲和中东的失败国家。
为了增强美国的软权力,奥巴马许诺要在2012年把美国的对外援助翻一番,达到每年500亿美元。
他计划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进行投资;到2020年时帮助建立起一个“全球医疗基础设施”来同传染病作斗争;并建立一个20亿美元的全球教育基金。
奥巴马可能采取更积极的中东政策。
他想要帮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达成协议,他还支持当前土耳其外交部长倡议的叙利亚和以色列之间的谈判。
除上述变化之外,美国外交政策可能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能源和环境变化的问题将成为关注的重点。
与以往的美国政府不同,奥巴马政府将开始重视这一问题,能源和环境变化问题将会成为其国际对话中的主要议题。
奥巴马内政外交得失
奥巴马内政外交得失内政:奥巴马当政如今刚好两年,回首来路,似可用“成败参半,得失相当”来慨括。
美国最新民调显示,民众对奥巴马的满意度回升到53%。
不过,这仍比其上任百日时高达69%的支持率要低不少。
这表明,选民们对他两年来兑现“变革”承诺的迅度与幅度,似并不十分满意。
讲其“成”,是因为两年来,奥巴马在内政,尤其是立法方面确有颇多建树。
其具有历史意义的成就当首推“医改法案”的通过。
全民医保是历届美国总统着力推动却一直劳而无功的棘手难题,当年连雄心勃勃的克林顿夫妇也折戟沉沙,大业未竟,但现在却在奥巴马治下终成正果。
它将3700万中下阶层民众纳入医保,将全国的医保覆盖率提高到95%,基本上实现了全民医保的百年梦想。
他取得的另一大立法成果是推动国会通过了“金融监管法案”,以避免由于华尔街的贪婪与放任而再度引发金融危机。
奥巴马在其他方面的立法成就也历历可数,如通过了“儿童营养法案”和“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等,后者是自3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为确保全民健康的一项重要立法。
此外,年底前在奥巴马力争下国会还通过了争议颇多的军队“同性恋公开并合法化”法案,从而为因战事吃紧的军队新兵招募打开了方便之门。
言其败,是因为奥巴马年底前另一事关重大的立法行动,即移民法改革法案遭受挫折,以5票之差而功败垂成。
与此同时,奥巴马竞选时曾誓言不会延续布什对富人的减税法案,但事到如今,他却不得不同共和党达成妥协,让这一法案得以再延长两年,而两年后是否能够失效也很难说。
当然奥巴马的让步有所失也有所得,提升了企业的信心,延长了对失业的救济,也赢得了可以与反对党携手合作的名声。
但也正是由于奥巴马过分致力于这些可让他名垂青史的伟业,从而忽略了解决失业问题这个人们切身关切,这才使民主党中期选举中失利,让共和党夺取了众议院。
奥巴马现开始亡羊补牢,他今年国情咨文的重点就是经济,他表示将竭诚尽智地致力于促进就业增长,提升美国的国际竞争力。
他明白,他能否于两年后赢得连任,主要就取决于国家经济与就业形势是否大有起色。
小议奥巴马外交政策
小议奥巴马外交政策摘要:奥巴马执政以来采取的众多外交政策与之前的美国政府有着较大不同,本文主要通过奥巴马的外交政策分析来对其进行一个简单的评价。
关键词: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巧实力当今社会,美国仍然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超级大国。
美国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国际社会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
美国总统作为美国政治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在美国外交中发挥着重大影响。
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首位拥有黑人血统,并且童年在亚洲成长的总统,他曾与不同地方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同生活过,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奥巴马的外交政策势必将会与之前的美国政府有其独特之处。
下面,我将对奥巴马上台以来的外交政策来进行一个简单的评价。
一直以来,美国自以为可以代表全人类、引领全世界,其外交的一个重要目标便是要把自由、民主带到全世界。
在奥巴马执政期间,他所采取的外交政策虽然与之前的美国政府有不同之处,但其核心和本质仍然是不变的。
美国外交一直处于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摇摆中,在不同的时期两者交替占主流。
在我看来,近些年来,美国的外交政策是一种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结合。
在当今的美国,奥巴马应该说是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一方面奥巴马要维护美国自身的政治、经济等利益,这是其现实主义的体现;另一方面仍然对一些世界问题加以干涉,认为美国可以借此可以将自由和民主带到全世界,这是其理想主义的体现。
在布什执政期间,他推行的外交政策使美国的对外形象大打折扣,为了扭转美国的负面形象,奥巴马上台后调整了其外交政策,一方面将布什政府的对外扩张适度进行收缩,这在奥巴马上后将美国军队完全撤出伊拉克,最终结束了伊拉克战争的决定上便可看出;另一方面将其关注的焦点由阿富汗、巴基斯坦等转向了亚太地区,美国还公布了新的军事战略报告,将大幅削减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存在,但唯独却要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并进一步提升海空军作战能力。
从总的来看,奥巴马执政以来十分重视软实力的外交政策,进而提出了外交巧实力战略。
奥巴马外交政策盘点
奥巴马外交政策盘点作者:刘治琳来源:《世界博览》2015年第16期在中东地区,美国为了地缘政治利益,控制能源丰富的海湾地区,确保美国的石油运输通道,在波斯湾,部署了海空和陆军,在巴林驻扎第五舰队,在卡塔尔建立了空军基地。
奥巴马自上台以来,他的外交政策一直遭到诟病。
美国有人指责,奥巴马放弃了“领导世界”,搞“孤立主义”,“保守主义”;有人称,奥巴马是美国的“戈尔巴乔夫”,他不是美国人。
数日前,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特朗普还说,他仍然怀疑奥巴马是否出生在美国,并说他软弱无能,不信守自己在叙利亚划的红线,不敢作为,是软蛋,不称职;更有甚者,前纽约市长朱利安尼公然宣称,奥巴马根本不爱美国,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在一个充满争论的美国媒体上,很难找到表面上意见一致的问题,即便《今日美国报》也明确要求其社论起码要反映两种不同观点。
但在国会争吵不休的民主与共和两党,在美国的外交战略上,他们的意见却是一致的:即美国应该从经济上、政治上和军事上控制世界。
外交战略的真实意图往往是隐而不宣的。
所以,必须透过假象看本质。
经多年阅读西方媒体与观察发现:奥巴马的外交政策确实做了重大调整。
他的外交政策大纲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幕后领导”,即美国退居二线,不再打头阵。
第二,加强盟国的军事实力,强调盟国承担自身的防卫责任和费用,把军费负担转嫁到盟国头上,制造紧张局势,助推军备竞赛,借机销售武器,捞取实惠。
第三,不再向海外派遣地面战斗部队,目的是为了减少美军伤亡,搞空袭战,无人机战,利用当地人打大当地人。
把中国作为主要战略对手奥巴马于2011年提出“重返亚洲”战略,或亚太“战略再平衡”,其目的就是要遏制中国崛起。
华尔街《外交关系委员会》发表的《重新审视美国对于中国的大战略》报告的中心思想是美国的全球霸权受到了中国崛起的挑战,认为中国的经济崛起损害了美国的地位;认为就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而言,只有中国具备了挑战美国霸权地位的潜在能力。
奥巴马政府的“巧实力”外交战略
奥巴马政府的“巧实力”外交战略作者:刘佳来源:《法制与社会》2017年第19期摘要历届美国政府都会根据国际情况和本国国情出台新的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例如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参与与扩展战略”和小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全球战略,他们都竭尽全力地为自己的执政生涯贴上醒目的标签,努力在美国的外交政治历史上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
奥巴马政府时期的“巧实力”外交战略也不列外。
在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推广下,“巧实力”外交战略开始得到广泛发展和实践,成为美国对外外交战略的新措施和新内容。
关键词奥巴马巧实力外交作者简介:刘佳,河北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7.07.064一、“巧实力”的提出与发展2008年奥巴马新一届政府上台后,就主动宣布与小布什的“单边主义”战略彻底划清界限,开始走属于自己的新外交战略。
所以奥巴马政府提出以“巧实力”为核心的外交新战略。
试图通过新的外交政策来转变美国外交困境,把不理的颓势扭转为对自己有利的形势。
美国学者苏珊尼·诺瑟是“巧实力”概念的最早提出者,她在2004年《外交》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巧实力”的论文,主张要实现美国的外交目标和实现美国的外交利益,需要把硬实力和软实力综合运用起来,以此构成外交“巧实力”战略,她认为保守主义的“单边主义”战略不再适应当前美国的发展形势,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内问题的涌现,需要更佳巧妙的方法来实现美国的国家利益。
她声称:“美国必须实行这样一种外交政策,不仅能够更高效地反击恐怖主义,而且能走得更远,通过灵活地运营各种力量,在一个稳定的盟友、机构和框架中促进美国利益,认为未来的美国政府应该回归到受自由国际主义影响的外交政策中去,将外交、经济和价值观看作是与军事同等重要的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手段,并在外交实践中将美国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巧妙地结合起来加以运用,这样,美国才能逐渐赢得世界其他国家的信任和支持,成为一个受欢迎的领导者。
浅论世界经济危机下奥巴马执政的外交战略选择
三个 月收缩 并低于 3.。 下了 2 年 来最 低水 平。 8 刨 9 6 与此 同时 , 占 经济 总量逾 七成 的消 费开支 出现 了 1 年来 的首 次下滑 , 7 同时 以 31 . %的季 度 降幅刷新 了 2 0年来 的最 大 记录 。更为严 重 的是 , 美 国的 失业 率 已经 攀升 至 61 . %,2 0 09年 很 有可 能冲 至 7 %甚至 8 %。0 为实体经 济 的晴雨表 , 国道琼 斯工业 股票平 均价格 指 作 美 数 时下较 上年 同期暴 跌 3 %以上 。一 系列清 楚 的事实提 醒奥 巴 0 马 , 国经济 已经进入 较为严 重 的衰退状 态 。 美 面临前所 未有 的严 峻经济 形势 , 何平稳 住 日渐 衰退的 国内 如 经济 , 持住美 国的世 界领导地位 成为奥 巴马执政 时期 的核心所 保
总 体来看 , 对金融危 机 , 要加强 国际合作 , 面 需 这必然 导致奥 热 点 , 也是美 国外 交 战略首 先必须考 虑 的因素 。 其在近 期 围绕 尤 巴马区 别于小布 什先发 制人特 色 的“ 边主 义” 单 外交 , 回归“ 多边 周 小川提 出 的关 于创造 一种 与主权 国家 脱钩 、 并能保持 币值长 期 外 交”倡 导美 国领导下 的 以盟 国为主 导的集 体行动 。 , 稳 定的 国际储 备货 币, 从而避 免主权信 用货 币作为储备货 币的内 奥 巴马信 奉多边 主义 , 信联合 国 , 相 相信 国际机 制, 主张 国际 在缺 陷 , 是国 际货 币体系 改革 的理想 目标 的问题上 , 国政府第 美 时 间采取 拒 绝态度 , 调美元 继续坚挺 , 世界提 供美元 霸权 强 给 仍然是 强调与盟 国的合作 , 尤其 是修复在 布什 第~任期 严重损害 的信 心, 以说 , 巴马政 权稳 固的关键在 于经济 问题 , 有外交 可 奥 所 的跨大 西洋联 盟 。 巴马在 竞选 中访 问欧洲 , 奥 凸显 了他对 与欧洲 的头 等大事 也是 经济 问题 , 如果 处理不好 , 将直接 制 约其外 交战 盟 国关 系的重 视 。当选后 又立 即与美 国 的主要盟 国( 、 、 、 略的 实施 。 英 法 德
奥巴马时代美国的政治与外交政策
奥巴马时代美国的政治与外交政策任职两届总统期间,奥巴马一直致力于推动美国的政治和外交政策。
他的职业生涯中有着太多的经历,因此,他对于国内和国际问题上有着深刻的认识和见解。
相比其他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外交政策更加注重对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尊重,并且力求达到和平共存和合作共赢的目标。
同时,他还着重加强同盟国家的关系,展示了前所未有的美国领导力和威望。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分析奥巴马时代的美国政治与外交政策。
奥巴马时代的国内政策奥巴马当选总统时,美国正处于经济危机和战争阴影下。
他上任后,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政策,旨在促进美国的经济复苏和发展。
首先,他推动了医疗改革。
奥巴马总统认为,让每个美国公民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是一个国家的责任。
他致力于建立全民医保制度,并且向每个美国公民提供保险。
虽然在实践中,这项政策遭到了一些批评和质疑,但是它为美国历史上的医疗保险奠定了基础。
其次,奥巴马在经济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政策。
他推动并制定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以挽救美国经济。
这项计划主要包括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税收政策的调整和对于失业人员的援助等等。
奥巴马时代的外交政策在奥巴马的国际事务政策中,他更加注重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互利。
他认为,美国应该在国际舞台上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并且通过合作,共同投身于全球性的解决方案中。
首先,奥巴马的对外贸易政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他通过谈判达成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TTIP)”等经济协议。
这些协议展示了美国与其贸易伙伴之间愈加密切的关系,并且为美国的品牌拓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其次,奥巴马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推动了多项国际安全合作,在打击恐怖主义组织、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奥巴马的军事政策也是一部分,他在平民伤亡方面比前任总统更加谨慎、慎重。
再次,奥巴马强调人文和文化交流。
他认为,通过文化交流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彼此,并且为了更好地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而进行协商和合作。
奥巴马的外交理念:理想与现实困境
奥巴马的外交理念:理想与现实困境奥巴马的任期即将结束,其八年的外交政绩不乏亮点,也充满重重矛盾与困境。
奥巴马从中东战场体面撤出,并且达成了伊核协议和巴黎气候变化协议,恢复美古建交,但奥巴马外交蓝图的实现却遭遇了困境,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面临新兴经济体的挑战,美国与中东世界的关系并没有获得改善,美俄关系不断恶化,恐怖主义发展有增无减。
本文从奥巴马外交理念出发研究其与美外交政策制定的关系,试图证明奥巴马个人的外交理念在美国对外政策制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受到一系列国内外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具体的外交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产生了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外交理念是外交政策的指南针,决策者的外交理念是外交决策的核心,个人政治外交理念形成于成长过程中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但在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又面临来自决策者个人认知局限和国家、国际层面多种因素制约的现实困境。
本文研究主要运用层次分析法中的个人层次分析方法,对奥巴马的外交理念进行全面系统的概括,公共政策制定理论、政治社会化理论、认知理论及外交决策理论为本文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
全文主要包括几个部分:奥巴马的外交理念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在美国外交政策制定中发挥的作用和面临的困境。
奥巴马的外交理念主要包括:和平处理国际争端、维护美国霸权、构建国际新秩序,无核世界理念。
奥巴马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家庭和社会对其政治观念的塑造、奥巴马信奉自由主义政治理念和民主党的外交政策主张以及奥巴马对国内外环境的认知是奥巴马外交理念形成的主要原因。
奥巴马就任后在其外交理念的指导下制订了具体的外交政策,修复美国国际形象,调整美国反恐战略,改善美伊关系,加强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
2015年是奥巴马收获外交遗产的一年,伊核协议最终达成,美古恢复外交关系,巴黎气候大会协议达成,但是奥巴马外交理念受到来自国内外现实的挑战,国内两党政治极化日益严重,在伊核问题、乌克兰危机、能源和气候等问题上奥巴马都面临共和党巨大的阻力;国际上当前国际力量多元发展对美国领导地位带来挑战,美俄关系恶化以及伊斯兰国势力的崛起都对奥巴马外交理念的实施造成困境。
奥巴马巧实力外交战略的实质分析
奥巴马巧实力外交战略的实质分析奥巴马巧实力外交战略(下简称巧实力外交战略)是奥巴马政府为了缓和国内矛盾、摆脱国际困境而提出的一项外交战略。
它是在综合运用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基础上,巧妙地将美国对外政策的各种手段结合起来。
其实质是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和美国的领导地位。
包括在相互依存的格局中实现制度霸权;有效运用软实力,谋求美国对外行为的合法性;放弃单边主义外交方式,注重多边合作;修复美国国际形象,突破面临的外交困境。
该战略对我国的外交实践和理论发展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标签:美国霸权巧实力外交战略实质2012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综合分析四年来奥巴马政府的外交政策,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修复因小布什总统先发制人的单边主义的对外政策而遭受损害的美国国家形象,实施并维系美国霸权,新一届美国政府对外交战略作出了一定的调整。
2009年,美国新任国务卿希拉里用“合作”和“巧实力”定义自己的外交,并将其定义为所谓的“巧实力外交战略”。
希拉里声称美国外交必须使用“巧实力”政策,因为美国无法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面临的挑战,同时解决这些问题同样离不开美国。
美国永远不放弃和平以及同敌人、朋友都进行接触的努力。
由此巧实力外交战略出笼。
一、巧实力外交战略的含义及其形成(一)巧实力概念的提出及厘定美国学者苏珊尼·诺瑟2004年在《外交》杂志上提出巧实力概念。
她认为巧实力是威尔逊、罗斯福奉行的自由国际主义的理论延伸,巧实力将经贸、外交、对外援助、价值观推广看作是与军事力量同等重要的维护国家利益的手段,并在外交实践中加以运用。
苏珊尼·诺瑟由此而反对9.11之后美国新保守主义实行侵略性的单边主义战略。
她声称“美国必须实行这样一种外交政策,不仅能更有效地反击恐怖主义,而且能走的更远,通过灵活地运用各种力量,在一个稳定的盟友、机构和框架中促进美国利益”,“必须设定一种进程,组合所有力量资源,然后坚定务实地应对挑战、捕捉机遇,这种政策将平息美国公众的不安,综合缺乏协调的政府部门,在全球实现美国的目标”。
为奥巴马的外交政策评分
域 外011随着美国11月总统大选的日益临近,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议题的重要性正与日俱增。
奥巴马总统正在结束伊拉克及阿富汗两场战争,并在对基地组织展示强硬态度的基础上展开竞选活动。
共和党候选人则纷纷指控他要为美国的衰落及对伊朗所表现的软弱负责。
奥巴马总统上台时所预想的外交政策奠基于三大支柱:与亚洲崛起的强权尤其是中国改变关系;美国与穆斯林世界转化关系,在这种新关系中协作将取代冲突;使核不扩散及核裁军重新获得进展。
具体的外交主张有:对美国在海外尤其是在伊斯兰世界的形象改头换面;结束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争;向伊朗主动伸手示意;“重启”与俄罗斯的关系作为通往消除核武器的世界的一个步骤;在区域和全球议题上引出中国的合作;在中东实现和平。
但其任内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外交挫折,包括在解决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方面没有任何进展,在应对气候变迁方面很少有所表示,美国继续在穆斯林世界毫无作为,美国—巴基斯坦双边关系摩擦加剧,毒品和暴力在墨西哥的泛滥,伊朗仍执意获取核武器。
一方面是奥巴马所发出的豪言壮语及对于根本改变的渴望,另一方面则是他以务实主义方式进行治理的本能。
因此,奥巴马政府的外交政策史,就是一部试图把崇高愿景和其与生俱来的现实主义和政治谨慎调和到一起的历史。
鉴于金融的崩溃使得对经济危机的管理成了奥巴马处理国内和外交政策方面的当务之急,并且限制了他在两条战线上的选项,因此其务实主义的立场一直在行事方面占据上风。
这种平衡举动同样给批评者落下话柄。
他的妥协一直被解读为软弱的象征,他无法在短期内产生干脆结果的作为则被视为一种无能的迹象。
他与竞争性强权国家进行接触的努力有时似乎付出了忽略传统盟友的代价。
总统言辞与作为之间的落差,则导致了国内外那些偏好变革人士的失望。
总之,他的做法已导致一些人质疑他是否拥有一个整体上的战略,抑或只懂权宜之计。
奥巴马一直试图塑造一种新的自由主义的全球秩序,他希望在尽可能或必要的情况下,让美国仍处于领导地位,但却让渡更多责任及负担给其他国家。
奥巴马的外交政策
奥巴马的外交政策奥巴马的外交政策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家布热津斯基(Zbigniew Kazimierz Brzezinski)在2010 年1-2 月号的《外交》杂志上评论了奥巴马的外交政策。
他认为,奥巴马在上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对美国的外交政策进行了巨大的调整:美国不再视伊斯兰世界为敌人,反对恐怖主义的全球战争也不再是美国的主导战略。
美国希望成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公正的协调者;美国试图和伊朗进行关于核武器的谈判;美国试图更多地用政治而非军事的方式解决阿富汗问题;美国希望和俄罗斯、中国和拉丁美洲发展更加友好的关系。
这一切使得他能够当之无愧地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但是,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奥巴马在第一年内主要关注的是国内的经济问题,他的外交战略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
因此,布热津斯基呼吁,奥巴马要“从美好的希望转变到大胆的行动”(from hope to audacity)。
在布热津斯基看来,奥巴马遇到三个短期的问题,三个长期的问题。
短期的问题性质类似于危机管理,长期的问题则需要战略的考虑。
三个短期的问题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和平谈判,伊朗的核武器问题以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问题。
布热津斯基承认,中东地区和伊斯兰世界对美国日益增加的仇视态度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旷日持久的巴以冲突。
拉登发动的“9·11”恐怖袭击表明,如果巴以冲突不解决,美国也是受害者。
但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自己是无法达成协议的。
以色列太分散、太强大(too divided and too strong),巴勒斯坦太分裂、太弱小(too divided and too weak)。
美国应作为外部的协调人,提出基本的议程。
布热津斯基提到三点建议:第一,巴勒斯坦难民不能返回以色列境内,这是以色列出于安全考虑绝对不会答应的。
第二,耶路撒冷分治。
西耶路撒冷可以作为以色列的首都,东耶路撒冷作为巴勒斯坦的首都,而旧城接受国际管辖。
第三,领土划界和互换。
奥巴马第二任期的外交政策和对华政策走向
当代世界2012.12 CONTEMPORARY WORLD34奥巴马第二任期的外交政策和对华政策走向■ 陶文钊/文奥巴马赢得了连选连任,但他第二任期面临的国内挑战和国际挑战都是棘手的。
2008年大选时奥巴马批评小布什的单边主义削弱了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他要来加以纠正。
奥巴马当政后,共和党批评他的“道歉外交”损害了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
不管双方的说法多么不同,美国都要维护这种“领导地位”来应对严峻的挑战。
外交方面的挑战首先,外交方面问题成山,第一个挑战是伊朗的核问题。
近年来,联合国“五常”加德国与伊朗的谈判得以恢复,但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国际原子能机构与伊朗的接触也在继续,但结果如何不容乐观。
美国对伊朗不断施加新的制裁,包括从2012年7月1日起对与伊朗进行石油贸易的外国公司的制裁,伊朗的经济确实遭遇到困难,里亚尔跳水,物价上涨,对外贸易大幅度下降。
但伊朗继续在朝着拥有核武器的方向前进。
在大选中罗姆尼的说法是:“伊朗离拥有核武器又近了四年。
”共和党力主对伊朗采取强硬政策,以色列还在逼着奥巴马政府划红线。
2012年3月内塔尼亚胡访美,与奥巴马总统有过一次近乎摊牌的对话。
他说:我们等待着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发挥作用,但没有;我们等待着美国的制裁产生效力,但没有。
现在以色列有自己出手制止伊朗核计划的权利。
奥巴马竭力劝他: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的空间仍然存在。
美国已经借钱打了伊拉克战争,在当今“财政悬崖”的形势下,奥巴马是不愿意再借钱打一场中东战争了。
问题是下一步对伊朗采取什么措施?谈判能不能多少带来一些进展?美国能不能把以色列看住?以色列会不会真把美国拖入到与伊朗的战争中?果真打起来,对于美国、以色列和伊朗都是一场灾难,其影响还会波及全球。
其次,除了伊朗核问题,中东地区别的问题也不少、不轻松。
“阿拉伯之春”已经演变成“阿拉伯之冬”,标志性的事件是2012年9月11日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在班加西遇害。
奥巴马外交能力不如猴子
说奥巴马的外交能力“不如一只受过训练的猴子”的人,是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
这话既损又狠,不知奥巴马听了作何感想。
不过,大家首先要明白拉姆斯菲尔德说此话的环境,这是拉姆斯菲尔德在评论奥巴马政府几年来一直难以与阿富汗卡尔扎伊政权签署美国在阿富汗驻军协定,而最近卡尔扎伊支持俄罗斯对于克里米亚的合并时,这样口不择言而说出的。
但是,考虑到最近乌克兰危机中,奥巴马与普京通话,谴责俄罗斯,并且恫吓俄罗斯“住手”时,被普京总统不卑不亢地回击,接着俄罗斯顺利合并了克里米亚。
以及,他到日本访问,公开宣布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由此得罪中国人民。
而安倍在得到他如此天大好处后,竟然在环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TPP)议题上一点都没有让步,整个被老奸巨猾的安倍耍了一圈,说其外交能力不如猴子,一点都不为过。
作为草根起家的奥巴马,比以往布什等政治世家出身的总统,更加在乎民众的支持率,而美国民众近些年越来越随着美国在国际事务上遇到的挑战越来越大,更加失去大国国民应有的理性,所以,连带奥巴马也失去了战略思维。
奥巴马这只“猴子”,还能够在总统位子上耍几年,大家拭目以待,看新的猴戏吧。
噢,忘记了,拉姆斯菲尔德说奥巴马不如猴子,说奥巴马耍猴戏,是侮辱猴子了,道歉。
那就看耍马戏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然而,“欧巴马总统”住在“白屋”更贴近港台的名称译法。或许仅此原因,截至目前,中国官方的媒体及外交部仍然继续使用原先熟悉的翻译。
自这位总统第一次在中国电视上露面,他的名字就一直被译为“奥巴马”。他本人也说:要改,也难。
这场译名之争可溯源至“白宫”。中国人一直呼之为“白宫”,意为“白色之宫殿 ”也。而奥巴马的行政当局则对此不以为然,并提醒中方主人,美国并无宫殿。美方执意要在正式声明中改用“白屋”一词,意为“白色的房屋 ”。
“大使馆正着手把常用词汇汉语翻译标准化。”美驻华大使馆的女发言人苏姍。史蒂文森在被问及究竟是“奥巴马总统”还是“欧巴马总统”即将访华时通过电子邮件作了上述回答。
In a visit expected to be marked by trade tensions, disagreements over Tibet and disputes over the value of the Chinese currency, one of the earliest diplomatic tussles involved how to spell -- and therefore pronounce -- the name of the 44th American president in Mandarin Chinese.
一位外交部中文译员甚至似乎在嘲笑美方(推翻原有)翻译的努力。他说,他更愿意用“奥巴马”这一译法,因为汉语的“奥”字现在有“澳大利亚”和“澳门”中的“澳”字同音。“奥”还含有“深奥”之意。反观“欧”字,欧洲也。
这位官员承认,“欧巴马”这一译法的发音实际上更贴近美国方面。但他说,这听起来古里古怪的,因为这会勾起人们对日语词“欧巴桑”的记忆。这是一个对上了年纪的妇女不友善的称呼。(“欧巴桑”虽是一个日语词,却在台湾和香港广为人知)
"The Embassy is working to standardize the translation of common vocabulary in Chinese," said U.S. embassy spokeswoman Susan Stevenson in an e-mail, when asked whether President Aobama or President Oubama was coming to China.
The official agreed that the pronunciation of "Oubama" may indeed be closer to the American pronunciation of the 44th president's name. But he said it sounded strange to the ear, reminding him slightly of the Japanese term "Obaasan," which is a rather unkind way of referring to an old lady ("Obaasan," while Japanese, is widely understood by Chinese on Taiwan and in Hong Kong).
And the wrangling went all the way to the White House, or, as the Chinese have always called it, the "Bai Gong," meaning "White Palace." But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was having none of that, reminding their Chinese host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has no palaces, and insisting on using in official statements the term "Bai Wu," literally "White House."
"I think any change will take time to work its way through," Stevenson said in the e-mail, recalling how long it took for "Peking" to become "Beijing." She added: "The U.S. government, however, has adapted this new vocabulary."
"Ou-bama," she said, "conforms to the actual pronunciation of the name and is our preferred Chinese appellation." And she added, "By the same token, "Bai Wu" (which means "White House") is more accurate than "Bai Gong" (White Palace)."
(参考译文)
外交角力:“奥巴马”抑或“欧巴马”
中国政府邀请“奥巴马总统”来中国访问,但从“空军一号”舱门走出来的却是“欧巴马总统”。
此次访问预计会在贸易争执、西藏问题的分歧和人民币币值争端等议题上会有一番交锋,而另一场最早的外交争论之一则涉及如何拼写美国第44任总统的名字,然后是怎样用普通话将其读出来。
The translator also recalled that the White House versus White Palace dispute was an old one between the embassy and the foreign ministry here. He said the ministry had no plans td probably take its cue from Xinhua, the official Chinese news agency.
翻译故事:(一)
外交角力:“奥巴马”抑或“欧巴马”
Diplomatic tussle: 'Aobama' or 'Oubama'?
by Keith B .Richbury (肯思.B.理查伯格)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vited "President Aobama" to China. But it was "President Oubama" who emerged from Air Force One.
But President Oubama living in the Bai Wu also more closely conforms to how the names are commonly rendered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which may explain why, so far at least, official Chinese media, and the Chinese foreign ministry, continue to use the old familiar forms.
What the translator did not mention, however, is that the "Ao" character has a lot of other less complimentary meaning -- which may be wh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prefers to use it for Obama. "Ao" can also mean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abstruse" and "obscure."
The president has been referred to here as "Aobama" since he first appeared on the national scene. And change, as he himself often says, is hard.
One foreign ministry official Chinese translator even appeared to be mocking the American translation efforts. He said he preferred "Aobama," because the Chinese character for Ao is used also for Australia and as part of Macao, and means "profound and deep." By contrast, "Ou" is the Chinese character used for Europe.
So for the moment, Chinese journalists covering the visit are left with dueling Chinese and American translations of both the American president's name, and the name of the place where he lives and 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