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圈:跳出“小我”看未来
2024北京朝阳八年级(下)期末道德与法治(教师版)
2024北京朝阳初二(下)期末道德与法治(选用)(开卷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70分)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考号________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__________开站,该站以我国地理南北分界线的重要山脉命名,填补我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
A.秦岭站B.长城站C.昆仑站D.中山站2.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宪法所规定的是①违法责任的承担方式②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③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这①有利于国家工作人员增强宪法意识②能够杜绝违反宪法的行为,弘扬宪法精神③可以督促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④强化宣誓人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意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24年的“3•15”晚会聚焦“共筑诚信共享安全”主题,曝光了防火玻璃“不防火”、灭不了火的灭火器、梅菜扣肉原料竟是劣质槽头肉等现象。
当我们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依法维权的合理途径有①直接对话,通过协商解决纠纷②向工商行政部门进行投诉,这是我们的基本义务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④请求消费者协会对侵权行为进行处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下列关于依法纳税说法正确的是A.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B.任何逃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C.中学生作为未成年人,任何时候都不需要纳税D.依法纳税是公民自觉自愿的行为,不具有强制性6.依照法定程序提出议案,是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
人大代表胸怀“国之大者”,积极参加集中视察、专题调研和代表小组活动,倾听群众意见,把百姓放在心头。
当好首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当好首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作者:***来源:《北京支部生活》2023年第12期海淀区委把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将当好首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学习打头、调研开路、实干开局整体融合,重点措施一体贯通,不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要坚持创新在区域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海淀贡献。
”9月21日,在区级领导班子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班交流研讨会上,区委书记张革讲述着自己的心得体会。
会上,29名区级领导干部将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同海淀区发展实际和分管工作相结合,围绕“当好首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这个主题,畅谈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这些发言契合海淀实际、切合高质量发展方向、可操作性强,彰显了对全区发展大局的责任担当,展现了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
全面学习领悟把握理论精髓“党员干部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从政治上看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要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增效,巩固和深化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方面的改革成果,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翻开《处级班子读书班交流研讨发言摘编》,精心汇编的469条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感悟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举措,是海淀区党员干部深学细悟、以学促干的生動体现。
主题教育启动后的第一周,区处两级班子坚持理论武装打头,同步举办读书班,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等方式,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读书班的良好开局带动了全区主题教育理论学习热潮,各基层党组织依托“党课开讲啦”“云端党课”等载体,组织开展集中学习、专题辅导,切实引导广大党员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
四季青镇机关党群党支部坚持把“学思想”摆在首要位置,认真制订学习计划,精准安排读书篇目,切实推动支部党员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数字经济对京津冀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数字经济对京津冀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4)1.3 研究方法与路径 (5)二、数字经济概述 (7)2.1 数字经济的定义与特征 (8)2.2 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 (9)2.3 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关联 (10)三、京津冀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分析 (11)3.1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13)3.2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与布局 (14)3.3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16)四、数字经济对京津冀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 (17)4.1 促进创新驱动发展 (18)4.2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19)4.3 加强区域协同创新 (21)五、数字经济对京津冀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证分析 (22)5.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23)5.2 实证结果与分析 (25)5.3 稳健性检验与机制研究 (27)六、案例分析 (28)6.1 北京市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 (29)6.2 天津市数字经济的发展策略 (31)6.3 河北省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 (32)七、结论与建议 (33)7.1 研究结论总结 (35)7.2 政策建议与发展策略 (36)7.3 研究展望与不足之处 (37)一、内容概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数字经济对京津冀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其在京津冀地区的应用,从而评估数字经济在推动区域内产业结构升级、创新驱动、以及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研究首先回顾了数字经济的内涵和全球发展态势,接着结合京津冀一体化的宏观背景,分析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产业结构以及面临的挑战。
在较为全面的文献回顾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包含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创新能力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指标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模型。
研究将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调研、访谈、案例分析等方式,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对京津冀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数字经济对当地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促进效应,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作用,以及数字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培育效果。
首都经济圈:跳出“小我”看未来
首都经济圈:跳出“小我”看未来作者:郭莉来源:《投资北京》2012年第09期随着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启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似乎正在拉开破题的序幕。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们对这个最具创新资源优势区域的国家层面规划的出台充满期待;而规划将如何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去凝聚各方共识,将对中国经济发展格局产生深远影响2011年,在国际电影节荣获多项大奖的独立电影《光棍儿》,不仅让很多人重新记住了张家口,也挑战了很多人对中国乡村贫困认知的底线。
尽管导演郝杰说,电影完全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但当时舆论讨论最多的一个焦点是:距离北京仅150公里的张家口,真的有那么贫穷和落后吗?事实上,直到今天,在北京的周边还有很多类似张家口顾家沟一样的贫困地区存在,这些地区被统称为“环首都贫困带”。
与北京唇齿相依、鸡犬相闻的张家口赤城县,有四个乡镇与北京市的延庆县相邻,过去发展比延庆好,延庆的姑娘都往赤城嫁,而如今,延庆一方的富庶优越与赤城一方的愁苦困窘使得两地农民收入相差5倍,赤城的姑娘都嫁到延庆来了。
2005年,亚行的一个报告,将环首都贫困带的问题正式系统地提出来,自此,在京津冀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相关话题的讨论中,针对这个贫困带的存在和出路的讨论,再也无法回避。
就这一贫困带的形成,一个很流行的解释逻辑是,京津的发展在京津冀地区不但没有能够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而是将虹吸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以使得周边地区的贫困问题越发明显,北京孤独地繁荣着。
7年后的今天,当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因国家正式启动“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编制而进行重新思考的时候,“环首都贫困带”地区的发展命题依然无法回避。
守着中国两大都市的河北,真的逃脱不了被虹吸的宿命吗?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命题何时才能真正破题?从巴黎到伦敦,从东京到首尔,从纽约到芝加哥……依托特大城市的辐射能力而形成特大城市经济圈/带,是全球区域发展中引人瞩目的现象。
在中国,无论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还是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都是特大城市经济圈的典型代表,而这两个三角,正演绎着区域共荣的故事。
首都经济圈
历经半年,“首都经济圈”终于从一个概念进入到了规划制定阶段。
在此之前,“京津冀一体化”始终停滞在“设想”的层面。
为改变大都市与贫困县区隔墙而立的现实,“环渤海”、“环首都”各种规划层出,却在推进中遭遇种种困境。
从世界城市发展规律上看,伦敦、巴黎,再到东京、首尔,那些世界级的大都市,均以都市圈的形式出现,成为了当今世界最活跃的区域经济中心。
无例外,中国的“首都经济圈”今年初也在官方最高规格的规划中惊艳亮相,并被上升为国家战略。
经济圈中的核心——北京,正积极回应。
这个致力于打造“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正在被过度膨胀的人口、拥堵的交通、居高不下的房价所拖累,饱受“大城市病”困扰,北京正迫切需要与周边地区形成一个强力支撑世界级城市发展的空间,从“虹吸”效应逐步转化为“溢出”效应。
毗邻的河北一直致力于为北京解忧,无奈,却得不到北京的积极回应,直至“首都经济圈”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并被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这一回,河北不再一厢情愿。
它辖下的那一片贫困县即将迎来蜕变的机会,确切地说,已经看到了蜕变的迹象。
另一个主角天津,在多个“首都经济圈”空间划分研究方案中,均据重要位置。
这个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的直辖市,在圈中当然不可或缺。
在各方的积极互动下,“首都经济圈”的综合发展已然进入了规划制定的关键期。
然而,摆在制定者面前的问题依然如旧: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如何定位各区域的功能?如何打破体制的制约和区域的壁垒?如何均衡各方的利益博弈?如何解决首都北京交通拥堵、人口过多、创新力不足、生态环境不佳等等问题,从而实现向“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腾飞?这一切仍然悬而未决。
从北京城区经京津塘高速41公里,开车约40分钟,便是河北省廊坊市。
宽阔的大街上,偶见大学城的学生们吃过午饭在树荫下三三两两地散步。
渐进市区,车辆和行人陡然多了起来,但道路依然顺畅,街面整洁。
看到北京的车牌,路上发小广告的人拼命将广告往车里塞。
首都经济圈规划与区域发展
首都经济圈规划与区域发展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不可忽视的趋势。
作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中心,首都地区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首都经济圈规划与区域发展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它在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平衡城乡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都经济圈规划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首都经济圈包括北京以及周边地区,它与长三角和珠三角一起构成了中国的三大经济圈。
通过连接首都与周边城市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首都经济圈能够促进资金、人员和信息的流动,进而加强区域内不同城市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这种协同发展模式有助于提高区域整体的经济效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链的完善。
此外,首都经济圈规划还能够促进人才的集聚和交流,提高整个区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区域发展是首都经济圈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首都经济圈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区域发展的均衡性和可持续性。
首都经济圈规划应该注重发展不同城市之间的互补性,避免部分城市因为资源集中或是其他原因而导致过度拥挤和发展不平衡的情况。
在区域发展中,应该注重的是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通过加强城市与农村地区的联动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平衡提升。
此外,首都经济圈规划还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以确保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首都经济圈规划与区域发展的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该加强政府的引导和规划,确保各个城市的发展与区域发展的整体协调。
其次,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
通过发展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工具,加强不同城市和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交流和资源的共享。
此外,还应该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建设合理的产业布局,推动不同城市的特色优势的发挥。
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确保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首都经济圈规划与区域发展对于促进经济的协同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加强各个城市间的合作和交流,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区域整体的经济效益将得到提升。
《2024年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高质量发展路径》范文
《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高质量发展路径》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首都都市圈不仅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还对全国其他城市的发展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本文将探讨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发展的基本特征以及其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二、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发展的基本特征1. 高度城市化:首都都市圈拥有高度密集的人口和发达的产业,城市化水平高,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联系紧密。
2. 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具有较高的自主创新能力。
3. 区域协同:区域内部各城市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生态环保等方面协同发展,形成一体化的区域发展格局。
4. 交通便捷:拥有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包括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等,实现城市间快速便捷的交通联系。
5. 绿色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高质量发展路径1.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形成以创新为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
2. 加强区域协同:深化区域合作,推动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在产业、交通、环保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3. 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都市圈。
4. 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5. 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6. 完善交通网络: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促进城市间的人员和物资流动。
7. 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源集聚,为都市圈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四、结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发展的基本特征和高质量发展路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产业结构、区域协同、城市功能、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交通网络和改革开放等多个方面入手。
北京经济圈
北京经济圈引言北京经济圈是指以北京市为中心,覆盖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集群。
它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本文将重点探讨北京经济圈的形成背景、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形成背景1.1 地理位置优势北京位于华北平原中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它东临渤海,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部与河北省相连,西部与山西省相邻。
这使得北京成为了连接华北和东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也为形成经济圈奠定了基础。
1.2 政治和文化中心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承载着政治、文化、科技和教育等多个方面的重要职能。
这使得许多政府机构、高校、研究机构和文化机构纷纷落户于此,并成为各种资源的集聚地。
与此同时,大量人才的聚集也为北京经济圈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1.3 城市扩张和产业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推进,北京不断扩大市区规模,并积极发展产业。
特别是在科技、金融、文化创意、新能源和高端制造等领域,北京拥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并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人才流入。
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北京自身的经济增长,也推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发展现状2.1 北京市的经济实力北京市作为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经济实力十分强大。
根据2019年的数据,北京市的GDP达到了3.2万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各城市之首。
同时,北京市也拥有着巨大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和创业者。
这些都为北京经济圈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2 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除了北京市本身,周边地区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发展。
河北省、天津市和山东省等地区都受益于与北京的紧密联系。
特别是天津市,作为中国的港口城市和工业重镇,通过与北京的互补优势,实现了快速的发展。
此外,河北省的雄安新区和廊坊等地,也成为了吸引投资和人才的热点区域。
2.3 北京经济圈的产业结构北京经济圈的产业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除了传统的金融、房地产和制造业等行业外,新兴产业也在快速崛起。
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科技产业等都成为了北京经济圈的亮点行业。
打造“环首都经济圈”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
打造“环首都经济圈”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作者:卢泳志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1年第6期环首都经济圈战略提出以后,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更加突出了区域协调发展。
纲要提出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 是对北京市的鼓舞和鞭策,也是一项光荣、艰巨的任务。
北京市将以三个转变、八个辐射努力打造环首都经济圈。
北京作为环首都经济圈的核心城市,要抓住机遇,推动经济发展。
打造环首都经济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无论是从城市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区域经济的发展大势,还是从缓解北京“城市病”来看,打造环首都经济圈符合发展规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把北京中关村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目前北京地区集中了全国最主要的科研机构和大量著名高等学府,科技人才和知识精英几乎占全国一半。
北京市容纳的科技人才和知识精英呈膨胀式发展,迫切需要在一个区域内建立有效的科学研发、技术成果转换、新产品大规模生产的协作机制及资源调配机制。
环首都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充分发挥北京科学知识精英的人才优势,放大中关村效应,使之作为深化改革先行区、开放创新引领区、高端要素聚合区、创新创业集聚地、战略产业策源地,对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打造环首都经济圈,有利于缓解北京的“城市病”问题。
由于城市功能过度集中,近年来,北京出现了人口膨胀、交通拥堵、资源紧张、房价高涨、发展空间受限、改善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等突出问题。
借鉴国际经验,分散首都功能势在必行。
环首都经济圈发展战略实施后,随着高铁、轻轨、高速路网等交通设施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北京中心城区、北京郊县区和河北环首都经济圈14县(市、区)为节点,以高铁、轻轨、高速路网等交通设施为轴线,以点带轴、以轴带面的城市带发展格局将初步形成。
届时,北京的远郊区将变成近郊区,北京城市的发展空间将得到有效拓展,北京面临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等问题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环首都经济圈
环首都经济圈概述环首都经济圈是指以北京市为核心,以半径300公里范围内的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市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经济发展区域。
该区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区域,也是中国政府采取的一项重要的区域开发战略。
区域特点环首都经济圈的区位优势明显,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市不仅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势的交通网络,还具有国际接轨的优势。
同时,环首都经济圈内还有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多个经济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为环首都经济圈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环首都经济圈是中国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区域。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市具有先进的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这些资源的集聚为环首都经济圈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同时,环首都经济圈内有多个省市的经济发展都较为成熟,经济实力较强,这些省市之间的合作和互补也为区域整体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经济发展环首都经济圈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环首都经济圈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所占比重也逐渐提高。
在该区域内,北京市的经济总量最大,占据着主导地位,其余各省市的经济总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环首都经济圈内的主要产业包括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
尤其是在科技创新方面,环首都经济圈聚集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动力。
同时,环首都经济圈还具有优势产业的发展潜力。
比如,农业资源丰富的河北省和山东省在农业和种植业方面具有优势,而陕西省和山西省在煤炭、资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
这些资源的整合和发展,都为环首都经济圈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面临的挑战环首都经济圈在发展中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该区域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环境问题日渐突出。
特别是在北京市,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较快,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等问题日益严重,亟需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其次,区域内各省市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是一个挑战。
提速“京津冀”:首都经济圈:未来和现实在一起——专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
全 球 的竞 争 力 。从 国 内来 讲 ,也 有利 度来 发展 我们 的首都 经济 圈。”
世 界 级 、全 国化
— —
于促 进 环 渤海 地 区和 整 个三 北地 区 的
跳 出京 津 冀
发展 ,最 终推 动 形成 我 国南 北 、 东 中 竞争、合作
西 的 区域 协调 发 展 。 ”杨 开 忠 对记 者
编 中 /箱 bj bagcl 辑 陈 源 由 j jt。nI ai ssV 囫 n@ t.. b
首都 经 济 圈 :未来 和 现 实在 一起
— —
专访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北京大学 中国区域经济研究 中心主任杨开忠
◎ 本 刊 实 习记 者 陈 中源
当部 分省份 都 包括 进来 了。 ”
一
市场 、促 进 共 同 的产 业链 的 形成 ;
作领 域 十 分广 泛 ,大 致 可 以有如 下 五 第 三 ,社 会领 域 。如 地 方社 会保 障之 样 的差 别不 仅是 其在 未 来首 都 经济 圈
个 方面 :第 一 ,基 础 设施 建 设。 统 筹 间 的对 接 ,以及人 才 引进 、户籍 制 度 内的一 种 功 能定位 ,同时也 是 目前 京
要 一个 城 市群 的整体 支撑 。 此 外 ,发 在竞 争 性 生产 、流通 、消 费领 域 ,都
展 的现 实 是 ,北 京 正 面 临着 严 峻 的人 应该 通 过 市场 竞 争 进行 自然选 择 ,以
口、资源和 环境 压 力。第 六次 人 口 决定 圈 内各地 各 自的发 展 。 在这 些领 不 普 查 结 果 显 示 ,北 京 市 常 住 人 口 为 域 , “ 能打 着 建 设首 都 经济 圈的旗
杨开忠 ( ) 受本刊记者采访 左 接 ■ 摄影 / 原永红
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阶段 新使命 新任务
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阶段新使命新任务【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京津冀协同发展迎来新阶段、新使命和新任务。
文章从建设世界一流城市群、推动绿色发展、深化产业协同、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和加强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文章指出未来发展展望是共建美丽京津冀,实现高质量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性,不仅可以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还能有效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瓶颈和问题。
通过各项措施的实施,京津冀地区将迎来更加繁荣和美好的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为全国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阶段、新使命、新任务、新时代、重要性、世界一流城市群、绿色发展、产业协同、城市功能布局、生态保护、未来发展、美丽京津冀、高质量发展。
1. 引言1.1 新时代背景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时代,新要求,新使命。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创新发展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战略支撑。
在这一背景下,京津冀协同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时代背景,首先表现在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
随着国家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京津冀协同发展也开始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互促进。
在新型城镇化、环境保护、人才培训等方面也得到了更多投入和政策支持,以推动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新时代背景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还表现在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持续推进。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也需要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只有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京津冀才能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更加可持续、更加协同的发展路径。
1.2 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在新时代背景下,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性。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的国家战略,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元宇宙产业园建设项目规划方案
元宇宙产业园建设项目规划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8第一章 总论 ...............................................................8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 ......................................................8二、 编制原则 ................................................................8三、 编制依据 ................................................................9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 ........................................................9五、 项目建设背景 ..........................................................9六、 结论分析 ................................................................10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12一、 网络环境——5G是元宇宙的通信基础 ......................................12二、 虚实界面——硬件是实现元宇宙的交互基础 .................................13三、 切实把创新摆在核心地位,增强转型内生动力 ................................14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第三章 市场预测 ............................................................16一、 数据处理——云计算是元宇宙的算力基础 ...................................16二、 认证机制——区块链技术是元宇宙的核心技术 ...............................三、 元宇宙的诞生及定义 ....................................................17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产品方案 ..................................................18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18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18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 .........................................................第五章 建筑工程说明 .......................................................20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20二、 建设方案 ................................................................20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 ......................................................20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第六章 选址方案分析 .......................................................22一、 项目选址原则 ..........................................................22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 ........................................................三、 加强“六最”营商环境建设 .................................................2323四、 精准用力抓项目,夯实转型支撑 ...........................................25五、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第七章 法人治理 ............................................................26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 ........................................................30二、 董事 ....................................................................33三、 高级管理人员 ..........................................................35四、 监事 ....................................................................第八章 SWOT分析说明 .....................................................36一、 优势分析(S) .........................................................37二、 劣势分析(W) ..........................................................37三、 机会分析(O) .........................................................38四、 威胁分析(T) .........................................................第九章 运营管理 ............................................................41一、 公司经营宗旨 ..........................................................41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 ..................................................42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 ......................................................44四、 财务会计制度 ..........................................................第十章 发展规划 ............................................................一、 公司发展规划 ..........................................................4952二、 保障措施 ................................................................第十一章 原材料及成品管理 ..................................................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 ..............................................5454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 .......................................第十二章 工艺技术分析 .....................................................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 ......................................................5556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 ......................................................57三、 质量管理 ................................................................四、 设备选型方案 ..........................................................5858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 .........................................................第十三章 组织机构管理 .....................................................60一、 人力资源配置 ..........................................................60劳动定员一览表 ..............................................................二、 员工技能培训 ..........................................................60第十四章 环境影响分析 .....................................................一、 编制依据 ................................................................6262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 ....................................................63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65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65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65六、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七、 环境管理分析 ..........................................................6668八、 结论及建议 .............................................................第十五章 项目投资分析 .....................................................一、 编制说明 ................................................................6969二、 建设投资 ................................................................70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71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 .........................................................71建设投资估算表 ..............................................................72三、 建设期利息 .............................................................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7273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73四、 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估算表 ..............................................................7374五、 项目总投资 .............................................................74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7575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第十六章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77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 ..................................................77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7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7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7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808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82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五、 偿债能力分析 ..........................................................8283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六、 经济评价结论 ..........................................................83第十七章 招标方案 .........................................................84一、 项目招标依据 ..........................................................84二、 项目招标范围 ..........................................................84三、 招标要求 ................................................................84四、 招标组织方式 ..........................................................五、 招标信息发布 ..........................................................87第十八章 项目风险防范分析 ..................................................88一、 项目风险分析 ..........................................................二、 项目风险对策 ..........................................................89第十九章 总结分析 .........................................................第二十章 附表附录 .........................................................92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9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9393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9494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95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96建设投资估算表 ..............................................................96建设投资估算表 ..............................................................97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97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98流动资金估算表 ..............................................................99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99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抓好“三件大事”,建设“四个中心”
北京遴选考点:抓好“三件大事”,建设“四个中心”1.北京提出明确一个奋斗目标、抓好“三件大事”,有哪些具体安排?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落实到北京,就是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好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北京要着力抓好的“三件大事”:一是组织实施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规,是首都发展的法定蓝图。
我们将严格实施“双控”、严守“三条红线”,落实好“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空间布局,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坚决维护总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二是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我们将持续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以此缓解人口资源环境突出矛盾,提升首都功能,提升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全力支持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推进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三大重点领域率先突破。
三是全力筹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这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
现在冬奥会已经进入“北京周期”,我们坚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扎实推进各项筹办工作,广泛推广冰雪运动,要确保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2.进入新时代,首都将如何进一步建设好“四个中心”?可以这么说,首都发展的全部要义,就是牢固确立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这也是首都职责所在。
北京的发展就寓于“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四个服务”之中。
政治中心建设方面,主要是做好服务保障,创造安全优良的政务环境。
文化中心建设方面,要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根基,建设好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三个文化带,在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方面,将前瞻性地谋划并加强国际交往设施和能力建设。
北京未来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思路新
加 科技创新中心
强
建设
要充分发挥丰富的科技资源优势,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基础研究和战 略高技术领域抢占全球科技制高点,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 新中心,努力打造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
把握好战略定位
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强“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
加强文化中心建设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北京未来的发展思路
把握好战略定位 北京未来的发展要牢牢把握北京城市战略定位,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
全国政治 中心
文化中心
国际交往 中心
科技创新 中心
把握好战略定位 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强“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
加 全国政治中心
强
建设
主要是抓好中央政务活动服务保障和首都安全稳定两方面工作。要为中央党 政军领导机关提供优质服务,全力维护首都政治安全,保障国家政务活动安 全、高效、有序运行。严格规划高度管控,治理安全隐患,以更大范围的空 间布局支撑国家政务活动。
北京未来的发展目标要符合两个趋势的要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 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 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 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全球城市发展趋势
全球城市发展趋势不仅关注现 在,更关注未来,要研究全球 城市的发展方向。
北京未来发展的阶段性目标
围绕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等为依托的高端人才 培养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中心三大功能板块,集中建设一批国家重大科 技基础设施,打造一批先进交叉研发平台,凝聚世界一流领军人才和高水平 研发团队,做出世界一流创新成果,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提升我国在基础前 沿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竞争力,建成与国家战略需要相匹配的世 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
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推进首都经济圈建设
最重大 的问题切入 ,谋 划带动力 强、牵 动全局 的重大合作项 目。整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现有 《 京
城 市在制定 发展 规划、考虑地 区发展 前 景 时 ,多 出于对 自身发展的考 虑 ,区域
津冀 人才交流合作协 议书》 关于 建立 、《
京津冀 两市一省城 乡规划协调机 制框架
发展缺乏合 力 ,整体优势和辐射 带动作
新 机 制 和新 模 式 ,既 是 推动 “ 首都 经济 圈” 区 域 一 体 化 进程 的 战略 路 径 ,也 是 更 好 发挥 首 都 特 大 型 城 市 的 辐 射 作
用 ,带 动 周 边 区域 实 现
跨 越 式 发 展 的 必 然 要
求
国
”
立完善的跨 区域协调 机制和 区域治理结 构。通过 国家层面 的统筹规划和制度 安 排 ,推动京津 冀区域 内各主体 问的互动 与协 作 ,探 索深化区域创新协 作的新机 制和新 模 式,既是 推动 “ 都经济 圈 ” 首
政 策之 窗
长三角 、珠 三角等地 区相 比,京津冀 的 跨区域合作 发展相对缓 慢。2 0 04年 2 , 月 国家发改 委召集京津冀 三省市 发改 部门 在廊坊市 召开京津冀 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 研讨 会,达成 “ 廊坊共识” ,由此京津冀
合 作 上 升 为 三 省 市 政 府 关 注 层 面 ,进 入
基 础上制定和实施都市 圈规划 ,不仅确 保 了其权威性和严 肃性 ,而且增 强了规
划 实施 过 程 中 的强 制 性 。 建 议 由 国 家 发 改委 牵 头 , 会 同 国 家
策层 +执行层 +对接层 ”三个层面 :
在 决 策 层 面 ,建 议 建 立 中央 相 关 部
时政09 京津冀协同发展(原创试题)-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提技增能解读及原创押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原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情真意切、寓意深远。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周年。
()A.九B.十C.十一D.十二【参考答案】B2.面积21.6万平方公里、拥有1亿多人口的京津冀地区,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具备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天然基础。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
也是在这天,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10年来,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这一国家战略有利于落实的新发展理念。
()A.创新 B.绿色 C.开放 D.协调【参考答案】D3.(承上题)协调之于京津冀,并不是一场简单的“迎来送往”,而是在、文化、、、体制机制等多方面齐心协力一起向前。
()①经济②民生③生态④改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A4.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达到10.4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达2.43万亿元,区域外贸总值增至5.03万亿元……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三地形成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区域整体实力持续提升。
这说明()A.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的阶段B.京津冀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C.京津冀加快打造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迈上了新台阶D.京津冀极大激发了广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参考答案】A5.十年来,京津冀三地区域发展格局日渐清晰,协同发展交出亮眼答卷。
读《图1 2013-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可知,10年来,京津冀地区()(注:2013-2022年三地地区生产总值为最终核实数,2023年为初步核算数。
)A.经济总量连续跨越新台阶B.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C.一核两翼格局已日渐清晰D.现代化首都圈推进建设【参考答案】A(说明:注意图片标题中的“生产总值”及“单位:亿元”)6.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
创新发展与首都未来
创新发展与首都未来作者:段霞来源:《前线》2018年第11期减量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是首都北京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三大特征。
减量是约束性条件和现实要求,绿色是发展目标与前行方向,创新是依赖路径与优势所在。
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集聚了全球优质的创新资源。
应该充分认识到创新发展对实现首都战略定位和高质量发展的意义,认识到依靠创新谋发展在现阶段的唯一性、关键性和必然性。
创新发展是实现减量约束下高质量发展的唯一出路,要向创新发展要效率新总规划定了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通过强化红线的约束意识使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
到2020年北京常住人口要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35年生态红线区面积占市域面积的比例从现在的73%提高到75%,建设用地净减量将超过150平方公里,与传统的、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和投资规模驱动的粗放经济增长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在人口、土地双控和环境硬约束下实现的高质量发展,是用较少的资源要素投入和空间占用,形成对资源环境负荷最小、经济社会结构合理的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依靠强化人均产出、地均产出等效益指标,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进步来支撑经济发展。
这种自我约束型实质性减量发展道路的确立,是建立在北京整体实力与创新型竞争优势基础上的,是转向以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城市文明方向的新航程。
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的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因素既包括以创造发明、质量提高、技术工艺改进等为代表的直接技术因素,也包括经济体制、制度环境、经济周期、全球化等影响投入产出效率的非技术因素。
这些影响因素的变化都要靠创新的理念、办法、思路和技术来实现。
目前,北京地区的劳动生产率仅为东京都市圈、大伦敦和纽约大都市圈的30%、25%和22 %左右,要素产出和土地利用效率远远没有发挥,且受诸多城市病困扰,人居环境退化。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对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空间环境重组改造、产业格局调整升级,唯有通过创新发展去推动技术、管理、政策、体制等领域的变革,才能倒逼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质量提升,实现减量约束下的高质量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 京及周 边地区人 口密度表 ( 来源 : 《 中国统计 年鉴2 1 》) 01
市对 周边 地 区 的带动 作 用不 够 ,同时 , 也决定 了周边城市 对北京 、天津 的经 济 支撑力 相对不足 。京津两地 与河北 的产
断攀升的势 头 ,唯有寻 求更大 的承载空 间。“ 在这 个 时候 ,北京迎来 新的机 遇 , 可以在 国家战略指导 下在更 高层 次 、更
大 空 间 达 的 河 北 , 符 合 北
京 和 天津 的利益 。 唐黎 明认 为 ,在京 ” 津冀都市 圈 ,京津两 大城市处 于绝对 的 优势地位 ,而其他城市 又不 能很好地进
目入 驻 首 都 圈 。 事 实 上 , 北 京 独 特 资 源 的 优 势 ,对 那 些 正 实 施 产 业 升 级 的 国 内 大企 业 , 以
问题 ,该企业 领导 人告诉记 者 ,他们 的 成果 大都转 让给广 东深圳 的企业 ,原因 是本地 区企业承接科研成果 的能力较弱 。 “ 对于一些 特别 好的项 目,我们也想过 自 己设 厂 ,但 园 内实在 没有 空间 ,在北 京
新 能 力外 溢 和 延伸 的 “ 四类 园 区” 即 , 人 才创业 园区 ,科 技孵化 园 区、新 兴产
业 示 范 园 区 和 现 代 物 流 园 区 ,规 划 总 面
津冀 区域 内配 套的产 品和产业 ,不得不 合近求远 。 如 汽车制 造业 ,北京和 天津是 我国 重 要的汽车生 产基地 ,但 汽车零 部件有 8% 左 右要 由京津 冀 以外 的地 区供 给, 0
F ENG M l N A BAo DAo 封 面 报道 1
“ 创新 力量 的培 育在 产 业 发展成 本 高企 的环境 下是很难凑 效的 ; 强有力 而 的一产、二产 的存在是创 新成果 转化和
生 产性 服 务业 发展 的 土壤 。 ”谢 占海 指
出 , 北 京 一 产 、 二 产 的 发 展 由于 资 源 限 制 ,上 升 空 间 已不 大 , 而 要 遏 制 成 本 不
钟 指 出,现在 国家提 出来要搞 首 都 圈 ,
首都 绿 色经 济 圈建设 领 导小 组 副组 长 、 办公 室主任谢 占海看 来 ,首都 经济圈规 划 的提出 ,对于 京津冀各 方来说 都是恰 逢其 时的 。河北 一直希 望能借 助北京 的 独特 资源加快 自身 的产业升级 ,因而一 体化 积极性 是最高 的。现 阶段 ,北京 已 达 到 中等 发达国 家水 平 ,进入 以创新驱 动 和服 务 经济 为特 色 的新 的发 展 阶段 ,
唐 黎 明也认为有 天津、石 家庄的加 入 ,才能实 现在 中央 的统筹 下京津冀 问
的协调 。
“ 都 圈 规 划 上 升 到 国 家 意 志 , 说 首
这 次首都 圈的提 出,能不能突破 以 往 无功而返 的魔咒 ,就看 各方能不 能在
菜 基地 。近 两年来 “ 区六 基地 ” 已签 四
约 引 进 项 目 7 0多 项 , 规 划 投 资 10 0 0 0 0
多 亿元 ,这 些项 目的投资法 人大多 来 自
首 都 的 央 企 和 民企 。 其 中廊 坊 科 技谷 已
这是 一个三方 共赢 的发展 ,最 终要达到
1 1 >3。 + +1
区 正 在 规 划 建 设 承 接 首 都 高 端 产 业 和 创
高端制 造业 ,要成 为名符 其实 的北 方工 业 中心 ; 河北侧 重于高 技术产 业、现代 农业 和旅游休 闲产业 的发展 。这样 京津 冀就 呈现互相倚 重 、相 互补 充、协调 发
展 的一 体 化 格 局 。
业 梯 度 落 差 很 大 。 这 使 得 很 多 本 应 在 京
量 ,在大 背 景下 解决 彼 此之 间 的分 歧。
老基地 、健 身康 复基地 、宜居 生活基地 、
休 闲 度 假 基 地 、观 光 农 业 基 地 和 绿 色 蔬
产 ,摩托罗拉中国总部在北京,生产基地 在 天津 ,而河北仅 有一 家企 业为 其生产
液 晶 显 示 器 ,相 当 一 部 分 零 部 件 来 自于
而这 个 阶段 所 面 临 的 挑 战 一 个 是 成 本 高
记者 曾与北京生 命科学 园某著名 生
物 制 药 研 发 企 业 探 讨 过 成 果 本 地 转 化 的
实 质上是整 合京津冀 资源优 势,打造一 个 高端要素集 聚的 战略高地 ,这 样的 区 域 不仅有 利于 圈 内原有 要素资源 的高效 配 置 ,而且将 以新 的核 心力 吸引高端项
其 中 绝 大 部 分 来 自长 三 角 。 又 如 手 机 生
达 10 0 0多平方公里 ; 河北还规划了承接
首都城市功 能疏 解的 “ 类基地 ” 六 ,即养
“ 都经 济圈 的建设 ,实 际就 是一 首 个 多 中心 、多 结 点 的城 市 发 展 群 体 。 ” 侯永 志认为 ,通 过一个新 的城市群 打造 新 的核心竞争 力 ,从而 产生新 的经济增
附 近 也 找 不 到这 样 的地 方 ,很 无 奈 。 ”
企 的问题 ,另一个则是产业支撑的 问题 。
N E TB II G 投 资北 京 V S EJN
17
FENG M I AN BAo DAo 封 面 报 道 I
动 力 资 源 方 面 的 优 势 结 合 起 来 ,打 造 一
自我配套或来 自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
“ 说 明京 津 冀 形 成 合 力 的 利 益 极 这
有 中科 院六 个研究 所入住 ,怀来 的华美 光 电公司是 来 自中关村创业 大厦 的回国
人才创业 团队。
在河北省 发改委 副主任 、河北省环
大 。当前各方在 发展 中都体会到 自身的 局 限性 ,而独 立发展模 式将使我 们错失 许 多 战略 机遇 。 ”北 京 市政 府参 事 柴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