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战略)首都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毕业论文初稿【范本模板】

毕业论文初稿【范本模板】

中文摘要【摘要】本文对目前比较热点的环首都经济圈进行了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这一强有力的“引擎"的作用凸显。

与此相应,金融业如何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开展金融改革创新,更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成为当前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级,其经济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环首都经济圈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加速进行经济发展与金融建设,以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的金融服务。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环首都区域的发展优势以及金融合作与金融创新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圈金融支持区域合作金融创新环首都经济圈建设与金融支持浅析一、前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主要分为一下三个阶段:二十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实行以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和设立浦东新区为代表的非均衡发展战略;90年代末期至2006年实行以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崛起为代表的均衡发展战略,2007年至今实行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促进全国各地区协调发展。

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优先发展到均衡发展再到协调发展的重大变革,发展重心从沿海沿边地区逐步向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推进.环首都经济圈作为优质生产要素富集的特殊载体、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和国家经济重要的增长极,其发展程度如何对进一步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放大首都辐射效应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推进环首都经济圈加快发展,在2010年11月10日举行的“进一步加强冀京合作座谈会"上,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吉林和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勇就加强京冀区域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京冀双方商定,要共同突破区域合作之间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加强沟通,促进共同发展。

2011年3月8日,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环首都经济圈”。

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的“首都经济圈”战略研究

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的“首都经济圈”战略研究
收 稿 日期 :2 1 一 O — 1 01 8 O
作 者 简 介 :赵 弘 ( 9 2 )男 , 西 省 人 , 京 市 社 会 科 学 院 副 院 长 , 究 员 。 16 一 , 山 北 研

1 3 —
第2 6卷 第 3期 总第 9 4期 2 1 0 1年 9月
( 9 7 首 次 提 出了 大 都 市 圈 概念 , 15) 他认 为 都 市 圈 的 形 成 有 五 个 基 本 条 件 或 标 准 : 域 内有 比较 密 集 的城 市 ; 区 有 相 当 多 的 大 城 市 形 成 各 自的都 市 区 , 心 城 市 与 都 市 区 外 围 地 区有 密 切 的 社 会 经 济 联 系 ; 联 系 方 便 的 交 通 走 核 有 廊把核心城市连接起来 , 都市区之间联系密切 ; 须 达到相 当大的 总规模 , 口在 20 各 必 人 5 0万 人 以 上 ; 于 国 家 属 的核 心 区域 , 有 国 际交 往 枢 纽 的 作 用 。 昆曼 与魏 格 纳 (9 1 对 经 济 全 球 化 与 区 域 经 济 一 体 化 背 景 下 跨 国 具 ] 19) 网络 化 城 市 体 系进 行 了研 究 , 为 都 市 圈 带 实 际 上 是 产 业 空 间 整 合 的 产 物 , 为 新 的 地 域 空 间 组 织 形 式 , 占 认 作 将
圈 ” 设 的战 略重 点 。 建


国合 型 功 能 的 首 都 城 市 为 核 心 , 过 首都 资 源 与 周 边 区 域 资 源 的 高 效 配 置 , 成 的 紧 密 联 通 形
系、 分工合作 、 协调发展 的一 体化区域 , 是都市 圈的一种特 殊形态 。关于“ 都经济 圈” 首 的研 究属 于都市 圈 的研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政策措施2009-07-09 09:20:11新闻来源:国家信息中心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各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异显著,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党中央都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问题。

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

在这篇文章中,毛主席用专门篇章谈了沿海与内地的关系,谈了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布局,谈了使各个地方的产业结构,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关系的协调问题。

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大局观”,一个是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比较快的先发展起来,内地要照顾这个大局。

自1978年以后,中央陆续对沿海实施了开放政策。

1979年,给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80年设置了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又批准了海南经济特区,都给予了一些优惠政策。

另一个是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的时期,应当拿出更多的力量来帮助和支持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照顾这个大局。

随着沿海地区的率先发展,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予以了大力支持,这既包括直接的物质和资金支持,也包括示范和带动作用。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起,从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国家陆续做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战略决策。

鉴于西部地区发展较为滞后,1999年国家首先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到2003年,根据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发展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国家又提出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2006年,中央又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与此同时,这些年来中央一直强调,东部地区要率先发展,并在率先发展中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2006年4月,以中央发布的《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为标志,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格局,即涵盖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在内的,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2024年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高质量发展路径》范文

《2024年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高质量发展路径》范文

《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高质量发展路径》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首都都市圈不仅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还对全国其他城市的发展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本文将探讨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发展的基本特征以及其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二、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发展的基本特征1. 高度城市化:首都都市圈拥有高度密集的人口和发达的产业,城市化水平高,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联系紧密。

2. 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具有较高的自主创新能力。

3. 区域协同:区域内部各城市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生态环保等方面协同发展,形成一体化的区域发展格局。

4. 交通便捷:拥有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包括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等,实现城市间快速便捷的交通联系。

5. 绿色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高质量发展路径1.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形成以创新为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

2. 加强区域协同:深化区域合作,推动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在产业、交通、环保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3. 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都市圈。

4. 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5. 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6. 完善交通网络: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促进城市间的人员和物资流动。

7. 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源集聚,为都市圈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四、结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发展的基本特征和高质量发展路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产业结构、区域协同、城市功能、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交通网络和改革开放等多个方面入手。

关于“三大战略”考点解读

关于“三大战略”考点解读

1、考点一:“三大战略”内容“三大战略”包括“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三部分内容。

2、考点二:一带一路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概念由此形成。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也特别提出了要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国内区域开发开放与国际经济合作。

3、考点三:长江经济带长江作为中国最长和世界第三大的河流,供养了中国三分之一的人口。

根据最新规划,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九省两直辖市。

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有以下四个方面:1、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2、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3、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4、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长江经济带三大经济圈:长江上游经济圈、长江中游经济圈、长江下游经济圈4、考点四: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前区域总人口已超过1亿人,面临着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镇体系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

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是面向未来打造新型首都经济圈、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具体来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我国三大经济圈的区域经济发展与内部关联关系差异的统计研究

我国三大经济圈的区域经济发展与内部关联关系差异的统计研究
我 国 三 大 经 济 圈 的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与 内部 关 联 关 系差 异 的统 计 研 究
刘 璇
摘 要 :自改革开放 以来 ,中国经济持 续快速增 长,沿海区域 经济在 国家经济总量 中所 占的比重越来越 大,我 国最大的三个都市经济 圈:环渤海湾经济 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珠 江三角洲经济圈逐渐成 为引领经济发展的主 方向,并在 辐射带动 国内相 关 区域的发展。但是 由于 经 济增 长模 式 、 产 业 结 构等 诸 多 方 面存 在 着差 异 ,使 得 三 大经 济 圈的 经 济 发展 水 平在 区域 内部 及 区 域 间 出现 了 明 显 的 不 均衡 。 本 文 旨 在研 究 三 大 经 济 圈 区 域 经 济发 展 及 区域 内部 关联 关 系 的 差异 性 ,寻 找 促 进 三 大经 济 圈经 济 发 展 的 最 优模 式 。 关 键词 :经 济 圈 ;区 域 经 济 ;关联 关 系; 差 异研 究
产业结构 ( %) l 长三角经济圈 l 珠三角经济圈 l 环渤海经济圈
}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l j I 4 . 8 4 9 . 5 4 5 . 7 1 J l 2 . 1 4 8 . 5 4 9 . 4 l J I 6 . 2 4 4 2 4 9 . 6
各 地区经济增长 的主导力量 。其中 ,除长三角经济 圈的第二 产业所 占比 例略高于第三产业外 ,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结构所 占份额最 多的 均 为第三产业 ,这也说 明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 的主导作用。 值得 注意的是 ,2 0 1 1年长三角经济 圈的金融业产值达到 7 6 0 7 . 8亿 元 ,约 占全 国金融业产值的 3 0 % ,这表明长三角经济圈的金融业发达程 度更高 ,产业结构也 日趋合理化。 最后 ,在 区域经济辐射带动方面 。 长三角 、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分别以上海 、广州和北京为各 自的 经济核心 。环渤海经济圈 由北京和天津两大中心城市 向外辐 射,但 其核 心城市带 动区域发展 的效果并不显著 ,经济圈的范 围划定也逐渐从 “ 环 渤海”缩小至 “ 京津冀”再 到 “ 首都经济圈” ,山东 、河北 等地 的经济 发展水 平并没有过多 的受益于 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 。 长三角经济 圈在 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表现优异 。它以上 海为中心,南 京 、杭州 为副 中心 ,通过多条铁路及高速公路 连通江苏 、浙 江的多个市 县 ,地理 上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区域整体 的城市化水平 高,城 市综合 实力明显高于国内的其他地 区。此外 ,上海是我国的重要 金融中心 ,更 是长三角经济 圈的金融核心 ,其金融业的发达程度在 国内屈指可数 ,进 而 ,上海对于周 边省市金融业 的发展也起到了非常好 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 、结论 与政 策 建 议 第一 ,集 聚效应研究角度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 和发展 有着正 相关的关系 ,产业结构 的不断优化升级对于经济圈整体 的经 济发 展有很 大 的促 进 作用 。 政府部门应该促 进各个 产业 的健康 协调 发展 ,逐 步形成农 业 为基 础 、高新 技术产业为先 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 为支撑 、服务业 全面发展 的产业 格局 ,实现安全 、节能 、高效的可持续发展 ,以进一 步促进 经济 圈 整 体 的 发展 水 平 。 第 二 ,通过对三大经济 圈的区域和产业集聚效应 测度 ,对 比研究得 出城市基础设施 、创新 能力 、高新技术竞争力等是造成 区域 差异性的影 响因素。 城 市基础设施状况是城市发展水平和社会 协调发展 的重要体现 ,而 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在 当今社会更是一个城市、一个 区域甚 至一个 国家 的核心竞 争力之所在 。重视科技创新能力并加大对此领域 的投资支持力 度 ,可以有效 降低 区域 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 。 第三 ,空间计量研究角度 ,通过对市级行政单元 的区域 经济 分析得 出区域 内各个 市的经济发展具有空间交互作用 即某市 的经济受到 邻近市 经济水平 的误差 冲击并且产生消极的作用 。 ( 作者 单位 :首都经济 贸易 大学) 首 都 经济 贸 易大 学 研 究 生 科 技 创 新 资 助 项 目 参考文献 : [ 1 ] 昊玉鸣 ,徐建华. 中国区域经济增 长集 聚的空间统计分析 [ J ] . 地 理 科 学 ,2 0 0 4 ,( 6 ):6 5 4—6 5 9 . [ 2 ] 周 立,胡鞍 钢. 中 国各 地 区金 融发 展 与 经济增 长 1 9 7 8—2 0 0 0 l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 0 0 3 . [ 3 ] 徐长 山,任立新.京津冀 、 “ 长三 角” 、“ 珠 三角” 经济 圈之比

环首都经济圈

环首都经济圈

环首都经济圈概述环首都经济圈是指以北京市为核心,以半径300公里范围内的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市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经济发展区域。

该区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区域,也是中国政府采取的一项重要的区域开发战略。

区域特点环首都经济圈的区位优势明显,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市不仅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势的交通网络,还具有国际接轨的优势。

同时,环首都经济圈内还有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多个经济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为环首都经济圈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环首都经济圈是中国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区域。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市具有先进的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这些资源的集聚为环首都经济圈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同时,环首都经济圈内有多个省市的经济发展都较为成熟,经济实力较强,这些省市之间的合作和互补也为区域整体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经济发展环首都经济圈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环首都经济圈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所占比重也逐渐提高。

在该区域内,北京市的经济总量最大,占据着主导地位,其余各省市的经济总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环首都经济圈内的主要产业包括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

尤其是在科技创新方面,环首都经济圈聚集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动力。

同时,环首都经济圈还具有优势产业的发展潜力。

比如,农业资源丰富的河北省和山东省在农业和种植业方面具有优势,而陕西省和山西省在煤炭、资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

这些资源的整合和发展,都为环首都经济圈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面临的挑战环首都经济圈在发展中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该区域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环境问题日渐突出。

特别是在北京市,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较快,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等问题日益严重,亟需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其次,区域内各省市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是一个挑战。

《2024年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范文

《2024年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范文

《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篇一一、引言京津冀城市群,作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经济区域,其发展潜力巨大,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明确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并推进协同发展,对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稳定、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研究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及其协同发展的策略。

二、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定位(一)首都经济圈的核心京津冀城市群以北京、天津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通过高效的城市间交通网络相连。

这一区域拥有丰富的科技、文化、教育资源,以及雄厚的产业基础。

因此,其首要功能定位为首都经济圈的核心,承担着引领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重任。

(二)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极京津冀地区科研实力雄厚,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创新资源丰富。

因此,该城市群应定位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三)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区域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京津冀城市群应定位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区域,通过绿色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三、京津冀城市群的协同发展策略(一)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京津冀三地应根据各自的城市特点和资源优势,优化城市功能布局。

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应着重发展高端服务业和科技创新;天津应利用其港口优势,发展临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河北则应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和制造业。

(二)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是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命脉。

京津冀应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效、便捷的城市间交通网络,促进人员、物资、信息的流动。

(三)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京津冀三地应充分利用各自的产业优势,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通过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实现产业互补和资源共享,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生态环境保护是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地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四、结论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三地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河北高等教育与环首都经济圈协调发展分析

河北高等教育与环首都经济圈协调发展分析

1 8 6・
科 教 文 化
河北高 旭’孙 莉2
( 、 家庄经济学院, 1石 河北 石 家庄 00 0 2 河北省委 党校 , 5 00 、 河北 石 家庄 0 0 0 ) 50 0 摘 要 : 育 与 经 济在 社 会 整 体 发展 中相 互联 系 , 互 作 用 。 几年 , 北 高等 教 育 虽然 取得 了一 些成 绩 , 也 存 在 着 一 定 的不 足 。 教 相 近 河 但 在 环首都经济 圈的发展 中, 河北 高等教育在人 力资源、 科技 能力 、 理论创新和 区域文化形成方面 , 都发挥 着积极的作 用。对 于河北 高等教 育 在 为环 首 都 区域 经 济发 展 过 程 中遇 到 的 困难 , 以 通过 政 策 扶持 、 可 高校 改 革 、 升研 究 能 力和 鼓 励教 师 深入 企 业 等 途 径得 到 解决 。 提 关键词 : 河北高等教 育 ; 环首都经济圈; 协调发展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存在与发展必然要与社会多种因素发 济圈。 河北高校也应势而为 , 与环首都经济圈相关的各方面内容都列入 生交互作用 , 并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体现与形成教育本身的功能 。 而在诸 了教学和研究的范畴 ,这就为环首都经济圈文化的形成奠定了良好 的 多社会因素中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尤为密切 ,在教育的诸多社会功能中 基础 。 它的经济功能也是最为重要的。 近年来 , 以知识和智力为主要依托的知 2 . 5有助于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识经济在 “ 京津冀经济圈” 发展 中所 占的比重急剧增长 , 这也为河北高 近年来 , 河北的高等教育体制运行效率逐步优化。在城乡统筹进程 等教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但不可否认的是 , 河北仍是京津 中 , 将高校的人才优势转化为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智力资源 , 将高校的 冀三地中的“ 洼地”京津冀经济圈的确立 , , 使河北处在一 挑战与机遇 科技成果转化为加快农业产业化 的强大生产力 ,有利于大力推进农业 卜 并存的新起点。 对于河北的高等教育而言, 以我省的产业结构和社 现代化, 就要 有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会发展需求为导向, 不断调整完善, 最终达到适应整个经济圈的需求 , 3河北高等教育为环首都经济圈发展服务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开放 共享 。 3 . 1资金投入不足, 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1河北高等教育的现状 高等教育经费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质量。河北 自改革开放以来 , 河北教育事业的总体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 高等教育经费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具有明显的差距 ,这就制约了 河 北高等教育己经建立起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教育体系, 形成了多层次 、 我省各类高等院校在改善办学硬件条件、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提高科学 多规格的人才培养体系、 办学体系和科研体系, 使河北高校综合办学优 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前进步伐,削弱了环首都经济圈中河北高等教育的 势得到加强 : 招生规模与在校生规模继续扩大 ; 师资力量不断增强 ; 整 体实 力与竞 争力 。 学 科建设逐步完善; 科研能力显著增强。 3 . 2高校大而不强, 研究能力有限 但是,河北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诸如高校人才 河北省内高等院校数量虽多, 但综合实力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渤 培养模式的目标错位、 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 、 高校进行结构调整后的管 海湾经济区的高等教育相较而言还属落后。 截至目前 , 河北省的 2 院 1 1 理问题 、 扩招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以及社会联合办学不足等问题 , 这些问 校仅有河北工业大学一所 , 高等教育总体实力还有待加强 。同时 , 各类 题如不妥善解决必将制约河北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也将影响到河 高等院校中研究型大学数量偏少 , 多数大学为教学研究型大学 , 从而严 北高等教育在环首都经济圈中作用的发挥。 重制约了河北省高等院校在科技方面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能力与贡献。 3 . 3院校结构 、 专业结构与环首都经济圈的经济结构不协调 2河北高等教育对环首都经济圈发展的作用 21提供了各种类型层次的人力资源 . 当前 , 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 , 我 经济及产业结构发生着 一方面 , 区域经济 的失衡发展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规模 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任何区域经济的发 重大的变革。 展, 首先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 , —个区域劳动力资源丰富与否直 和结构; 另一方面, 高等教育发展 尚未 自觉的适应 区域经济的发展 。以 接关系着经济增长的快慢。 高等学校不仅各种人力资源特别丰富, 也是 河北省为例 , 我省人 口多底子薄 , 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 但教育资 人力资源培养的重要基地。目前 ,我省高校都在不断探索新的办学模 源相对稀缺且配置失衡, 高等教育的质量 、 数量和层次及办学效益还远 式, 鼓励教师深入生产一线 , 鼓励学生增加实践 , 实现产 、 、 学 研三结合。 不能适应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求。 4河北高等教育与环首都经济圈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这不仅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管理型人才从而提高了执行力 ,还提 供了技术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 , 提高生产效率, 增加产出。 41 强政 策性 的引导 与扶持 .加 2 . 2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转化和再生产 河北省的高校要想与环首都经济圈协调发展,首先要从政策 .u 卜 力 使河北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获得物质保障。同时, 要重视高 教育是促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同时教育也促进 以扶持 , 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无论是拉动区域 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广度与深 校科研能力的提升 , 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 , 尤其对重大科研项 目, 在政 度、 提高传统资源的附加值 , 还是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 不断优化 策上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使河北高校能够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的科技 产业结构 , 科学技术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 , 河北高校的研究与发 发 展服 务 。 展机构不断增长 , 科技创新成果也有所增加 , 这都为环首都经济圈的发 4 . 2高等院校要改变观念 , 更新结构 展, 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 河北高校的学科结构 、 课程设置 、 教学内容应当以市场需求和经济 发展为导向,根据环首都经济圈的产业结构来规划高等教育的学科专 2 . 3为经济理论、 管理理论等的创新提供了支持 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要有 自己的规划 ,这就需要一定 的理论支持 业机构 , 同时建立各类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 以满足环首都经济圈尤其是 与理论创新。现代化的管理理论对生产力的整合、 劳动生产率 的提高、 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需要。 除了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模式加强与企业 、 科研 管理的人性化科学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育培养出来的高级人才 院所的联系以外 , 尤其应鼓励地方院校的教师积极参与各项科学研究 , 可以协助政府管理部门制定本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教育理论研究可以 承包企业的科研项 目, 搞好协作公关 , 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技术改 促使本地区现代管理理论的应用与提高。 造产品研发中所面临的重大科技难题 ,从而推进经济圈尤其是河北省 的新 型工 业化 。 2 A有助于区域文化 的形成 人类文化的传递 、 延续和更新 , 都离不开教育这个载体 , 而文化对 4 . 3提升高校的研究能力 经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 , 环首都经济圈的区域文化 , 可以形成 首先, 在保证各高校优势学科 、 重点学科稳步前进的基础上 , 引导 其次, 加 特色的文化产业 , 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 ; 其次 , 对环首都经济圈文 其在与环首都经济圈的重点发展领域相关的学科上加强研究。 化的认同, 也能够促进 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 , 打造环首都经济圈已经 强各高校内其他学科的扶持力度,从而使河北高等教育通过不同层面 列入河北省的“ 十二五” 规划 , 国家“ 十二五” 规划也提出要打造首都经 的服务 , 推动环首都经济圈的全方位发展 。 【 下转 1 5页 ) 4

河北省环首都地区与北京协调发展研究

河北省环首都地区与北京协调发展研究
河北省环首都 地 区与北 京协调发 展研 究
RE ARCH ON COORDl AT VEL SE N ED DE OPMENT O F B J NG El l AND I TS SURRO UNDl NG RE l G ONS l N HEBEI PROVI NCE
地 区。环首都地区与北京 的协调发展 将有助于大 一 幅提升 京津冀发展水平 .加快一体化进程 .进而 带动 以北京 为中心的首都经济 圈成为 引领 我国经
济 发 展 的新 引擎 。
【 章 编 号 】 10 -1 2 文 0 2 39
本文所研 究的河北省环首都地 区 ,范 围包括 张 家 口 承德 、廊坊 .保定4 个设 区市 ,总面积
1 . 万k 。 2 0 年 底 .总 人 口2 8 6 人 ,城 0 3 m 0 9 21 万
rgo a dv lp n f e ig Taj dH b i e inl e e me t in , i i a e e , o oB j nnn ”
Ec n mi r l ” sr t g o n y e t n s t e o o c Ci c e ta e y n to l x e d h c n e to e i n lc o d n t d d v l p n , u o c p fr g o a o r i a e e e o me t b t a s i h i h st e sau n l f e c p tl t a lo h g l t t t sa d r eo a i , h t g h o h t a i, r mo ig t e c o d n td r g o a e eo me t s p o t o r i ae e i n l v lp n n h d t o g h mpl me t to f c pi lf n to hr u h t e i e na i n o a t u c in a a d t e r d a i n o a ia e o r e . n h a i to fc p t lr s u c s Un e h d rt e n w a k r u d mp a i s o l e p i n t e e b c g o n ,e h ss h u d b a d o h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选择讲解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选择讲解

党政干部学刊 2009年第 1期经济与管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是上个世纪 90年代初我国理论界提出的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新概念。

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 专家和学者们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 ,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区域发展新问题的凸现 , 这一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如早期的研究注重区域协调、缩小地区经济差距。

新的历史时期 , 区域协调发展一方面要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 更重要的是强调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 注重区域发展的生态效益 , 把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区域协调发展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首先是区域中人地关系的协调 , 即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协调 ; 其次是区域中人的协调 , 涉及同代人之间与代际之间的关系 ; 再次是区域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协调。

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质是利益的追求和分配 , 即效率和公平的平衡。

[1]笔者比较认可上述观点 , 因为它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新的历史时期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减缓区域经济差异扩大、发挥国民经济的整体优势和增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所在。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东部沿海地区持续快速发展依赖于我国实行非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为了促进经济基础较好的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 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当时 , 改革开发总设计师邓小平指出:“ 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 先富带动后富 ,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2]市场的力量和政府的有意扶持 , 使大量的资源和要素向东部沿海聚集 , 并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出口导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经济区域经济总量大幅扩张 , 而且新的区域合作态势正在逐步形成。

但是 ,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 , 亦存在一些病灶 , 主要是在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的同时 ,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对不足 , 资源和环境难负其重 , 双重约束已显端倪。

区域协调发展PPT课件

区域协调发展PPT课件

一 、 京 津 冀 的 发 展 条 件
首都经济圈
环首都经济圈 环渤海经济圈
2020/2/16
6
2013年京津冀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GDP总量 (亿元) 人均GDP (亿元)
2020/2/16
0.80 22
76.2 19500 93000

1.3 50 48.7 14370 99600
4%。 材料二 下图为河北省煤铁资源分布与 水系图。
(2(1))促张家进口区发域展钢经铁济工发业对展京,津增地加区就环境业机会,带动 相的(关2影)分产响析。业河发北省展发;展加钢剧铁水工业资的源利短弊。缺,造成环境污 染和生态破坏,加大能源、交通压力。
2020/2/16
9
二、京津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B、C
(4)缓解人口压力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改1)善固环安境县承质接量北(京可市替产换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
(2)产业迁入对固安县地理环境的影响。
(3)固安工业园区建设应采取哪些的措施 ?
(4)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给北京市带来的好处。
2020/2/16
24
谢 谢 !
2020/2/16
25
命题猜想
试分析解决京津冀三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 题、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
①适当控制京津人口,加快河北城市化进程,作为京 津人口疏散地; ②明确三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调整三地产业结构, 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工与互补; ③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 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 ④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促进三地互联互通,加 快一体化进程; ⑤加强三地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

区域集群化发展对首都经济圈的启示

区域集群化发展对首都经济圈的启示

区域集群化发展对首都经济圈的启示王维薇 赵滨元◆摘要:首都经济圈作为我国三大区域发展集群之一,其较高的发展水平不仅能体现国家的竞争力,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引擎。

目前首都经济圈正在积极打造便利的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日趋合理,协同发展机制日臻健全,在此基础上需要全方位加以改善以便更好地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因此,从区域集群化的发展经验来看,首都经济圈发展应以借鉴国内外区域集群化发展的先进经验,联动辐射、协同发展为主导模式,将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企业参与相结合,坚持分工协作、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加快推动集约型、创新型发展,统筹建立复合型、多元化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

关键词:集群化发展;城市群;经济圈一、前言目前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类型、某个国家区域集群的发展经验上,而关于区域集群化发展的梳理和比较分析较少,对区域集群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的归纳也很少见。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对国内外各个区域发展集群进行归类整理,总结提炼区域集群化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结合首都经济圈发展现状,提出进一步推动首都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国外区域集群化发展主要模式(一)城市群从空间经济学来看,城市群是城市内部的经济活动扩张向周边区域产生的辐射和溢出效应,由核心城市与周边区域共同构成了统一发达的城市化区域,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汪彬,“构建与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治理机制”,《开放导报》,2020年10月,第5期。

城市群的形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演化,首先由具备优良自然条件的城市发展成为中心城市,并利用集聚的经济效应虹吸周围的资源,吸附周边多个经济发展水平相似、产业关联密切的城市,最终形成中心-外围紧密相连的城市化区域。

国际经验现实城市群的发展都会经历中心城市发展—>核心城市外围扩张—>城郊区域深度融合—>多核心都市圈合作发展—>城市群域协调发展等五个递进阶段。

这些城市群在发展中呈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特征和发展规律,特别是发展模式、空间布局、交通体系、分工体系、以及资源环境协同治理等方面形成了有益经验。

区域一体化视野下的首都经济圈发展新任务

区域一体化视野下的首都经济圈发展新任务

区域一体化视野下的首都经济圈发展新任务1.1.1京津冀发展的历程回顾(1)北京——与共和国命运同步的城市,大国首都中国意识形态和首都战略导向的政策集群始终是北京发展的主线。

一方面首都职能始终没有弱化,反而是带动首都人口快速聚集和城市功能拓展的重要动力,尤其是各种公共事务机构的发展。

另一方面,北京的经济职能却在不断调整,从建国后的工业基地目标,到20世纪80年代的全国工商业基地,再到20世纪90年代的科工贸中心、金融中心,再延伸到当今的国际性金融商贸中心、文化交流之都、创意之都。

伴随着首都经济职能的不断扩展、升级,城市空间越来越呈现出多中心、圈层式发展格局。

从日韩战后快速发展的历程来看,只有当出现国际化趋势和高端服务要素快速聚集的时候,首都功能才开始转向区域的扩张。

(2)天津——雄心勃勃迈向全球的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当前天津的发展步入了历史黄金时期,这源于国家给予天津的国字号“天津滨海新区”金子招牌。

而在这之前,天津始终延续京津冀地区的滨海工业城市发展路径。

国家级新区政策使天津获得了无以伦比的开放政策优势,巨大的财力资金支持优势和大规模的设施建设支持。

这种国家政策使天津真正转变了发展定位,尤其是其北方航运中心定位得以确定后,天津的目标开始展望国际性大都市和全球重要节点城市了。

天津在央企“造血”支持下迅速占据了全球产业链的高端,成为国家重要的尖端制造业、临港产业发展基地;这种某动在很大程度上也刺激了国际资本和跨国企业,使得天津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国际休闲旅游业等方面也频频获得青睐。

(3)河北——区域政策多变的区域改革开放前,河北的发展战略可以用四句话概括:“提高两线、狠抓两片、建设山区、开发沿海”。

“两线”分别是河北境内连接北京的京山(山海关)铁路和京广线河北段;“两片”则是河北的两大贫困集中区:坝上和黑龙港地区和山区;沿海则是秦唐沧。

改革开放后,河北于1986年提出了“环京津”战略,试图依托环京津的区位优势,带动河北的发展。

第十三章 国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与政策(new)第十三章 基础练习题综合练习与答案

第十三章 国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与政策(new)第十三章 基础练习题综合练习与答案

第十三章国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与政策(new)第十三章基础练习题综合练习与答案一、单选题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空间布局是()A.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B.一核.双轴.三城.四区.多节点C.一核.两区.三轴.四城.多节点D.一核.双城.三轴.四区.五节点【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空间布局是“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

2、下列有关“西部大开发战略”到2020年总体指导思想的表述错误的是()。

A.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B.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支持C.使“三基地.一枢纽”地位更加巩固D.更加注重优化区域布局,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部大开发战略。

选项C错误,使“三基地、一枢纽”地位更加巩固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目标。

参见教材P312。

3、在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的三个阶段中,增强部分率先发展地区的实力,普遍提高西部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全面缩小差距的阶段是()。

A.奠定基础阶段B.加速发展阶段C.冲刺发展阶段D.全面推进现代化阶段【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部大开发战略。

全面推进现代化阶段。

从2031年到2050年,在一部分率先发展地区增强实力,融入国内国际现代化经济体系自我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加快边远山区.落后农牧区开发,普遍提高西部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全面缩小差距。

参见教材P301。

4、关于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的阶段划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思想准备阶段,从1991年到2000年B.奠定基础阶段,从2001年到2010年C.加速发展阶段,从2010年到2030年D.全面推进现代化阶段,从2031年到2050年【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可按50年划分为三个阶段:(1)奠定基础阶段。

从2001年到2010年。

(2)加速发展阶段。

从2010年到2030年。

(3)全面推进现代化阶段。

从2031年到2050年。

2023年三支一扶之公共基础知识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三支一扶之公共基础知识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三支一扶之公共基础知识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

在近代资产阶级政权确立和发展的历程中,最能体现重视教育的事件是:A.日本明治维新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C.美国南北战争D.英国“光荣革命”【答案】 A2、汉代杨雄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具有客观性,应当尊重客观规律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到促进作用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应当重视量变D.事物在对立统一中不断发展【答案】 B3、下列表述中不属于货币政策的是()A.央行宣布年内第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B.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部署房产税征收问题C.中国人民银行从境内商业银行买入财政部发行的第一期6000亿元特别国债D.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向某国有商业银行贷款200亿元人民币【答案】 B4、2020年2月15日,山东省省委、省政府印发《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的实施方案》中指出:支持济南、青岛市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提高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

以同城化为方向,培育发展济南都市圈和青岛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山东半岛城市群。

实施省会、胶东、()三大经济圈的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全省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A.鲁南B.鲁中C.鲁东D.鲁西【答案】 A5、张三认为自己的税收缴纳出现了问题,本不该扣除的部分被扣除了。

那么,问题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哪种情形?A.张三的退休费B.张三房屋租赁所得C.张三经营的酒馆所得D.张三的稿酬【答案】 A6、劳动合同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其对应的试用期:A.不得超过半个月B.不得超过一个月C.不得超过三个月D.不得超过六个月【答案】 B7、2020年12月7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指出,推动科技创新要引导各方面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上,注重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创新。

2022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题

2022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题

2022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题一、常识判断。

本部分包含两种类型的题目,请根据题目要求做出正确选择,多选题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也不扣分。

1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关于本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①是党在历史上形成的第三个历史决议②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③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④从13个方面分领域总结了党和国家在各个时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北京市S区本着“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原则,推出线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汇聚多方调节力量,让百姓遇到纠纷可在线答疑,足不出户调解纠纷,降低矛盾化解成本,为百姓维权提供新途径。

这有利于:①为矛盾纠纷化解提供跨时空、跨地域的一站式解决方案②形成“社会调节替代法律诉讼”的新型调解纠纷模式③提升诉讼服务水平,从根本上消除社区居民矛盾④形成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打造城市版的“枫桥经验”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提出,“十四五”时期,推进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下列关于“无废城市”的理解正确的是:A、“无废城市”意味着城市没有固体废物产生B、“无废城市”旨在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C、“无废城市”将不再采用填埋的方式进行固体废物处理D、“无废城市”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4近年来,各地开始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和公共安全等事项的证明,首先适用告知承诺制B、实行告知承诺制后,所有申请人不再提交证明,只提交承诺C、告知承诺中的“承诺”,指的是申请人以口头形式承诺已经符合告知的相关要求,并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D、告知承诺中的“告知”指的是审批部门以书面形式将证明义务、证明内容以及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一次性告知申请人5碳中和的实现离不开我们在生活中时刻践行“低碳生活”。

2022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区级及以上)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区级及以上)及答案

2021 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区级及以上)一、常识判断(不定项选择)1.2020 年 10 月 26 日至 29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

根据本次全会的精神,下列属于我国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有:①将开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征程②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③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速增长为主题④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近年来,北京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不断把“放管服”改革推向深入,持续转变政府职能、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下列具体措施中,能够体现政府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理念的有①在疫情期间,交管部门推出车驾管业务“延期办”“容缺办”举措②全面推进权责清单“两单融合”,持续清理各类证明③设置快递业务入职门槛,快递员上岗必须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④告知承诺制应用于不动产继承登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下列关于我国国家发展重大战略或推动区域发展的重大举措,前后关系对应正确的是:(A)粤港澳大区建设——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B)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C)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维护好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促进人口向中心城市聚集(D)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4.2020 年 3 月 27 日,《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于 2020 年 5 月 1 日施行。

下列与该《条例》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是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B)在社区治理中坚持党建引领,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治理体系(C)对于没有业主大会、没有业主委员会小区的自治管理问题,首创组建过渡性质的“物业管理委员会”(D)进一步提高业主大会成立的“门槛”5.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制度保障。

积极主动融入首都经济圈为实现京津冀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发挥应有作用

积极主动融入首都经济圈为实现京津冀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发挥应有作用

务来 对 待 .在 国 家 的 大 力 支持 下 .我 市投 入 大 量人 力 、物 力和 财 力 .相 继 实施 了 “ 三 北 ” 防护 林 、京 津 风 沙 源
治理 、退 耕还 林 、环 首 都 绿化 、2 l 世
纪 初 首 水 规划 、国家 水 土 保 持 等 一 系 列重 大 生 态建 设 工程 .使 张 家 口生 态
毛 纺 、卷 烟 、酿 酒 等行 业技 术 水 平 和 产 品质 量 在 全 省名 列 前 茅 .在 全 国也
有 一 定 的地 位 : 乡级 以 上工 业 企 业 最
名第一。不仅如此 。我们还通过实施
水 土 保 持 工 程 。治 理 水 土 流 失 面 积 6 1 1 4 平 方 公 里 ,其 中 官厅 湖 上游 治理 4 0 2 9 平 方 公 里 .入 库 实 测水 质 达 到 了
工业企业 ,虽然延缓了发展速度 .却
为 北京送 去 了清 风 、净 水 今 后 .我们 要把 生 态 环 境 建 设 作
为我 市 的 战略 优 势 品牌 来对 待 .以 更
向北 京 输 水2 0 0 0 多 万 立方 米 为 了保
护 北 京 的水 源 ,这 些年 我们 始 终 自觉
主 动 地 淘汰 落 后 和 污染 产 业 .先 后 关 停了 8 0 0 多家污 染环 境 、污染 地 下水 的
近 年 坚持 不 懈 的努 力 .目前 已经 形成 了 装 备 制 造 、食 品 加 工 、新 型 能 源 、
建 设 实现 了大 突 破 、大 发 展 .同 时 也
为 保 障 北京 做 出 了 巨大 贡 献 全 市 累 计植 树造林 1 9 3 5 万 亩 .退 耕 地 4 3 2 万 亩 .还林 9 0 8 万 亩 .有林 面积 达 到 1 8 5 3 万 亩 .森林 覆 盖率 由建 国 初期 的 3 %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战略)首均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首均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壹、北京和首均经济圈地区合作的主要途径以北京举办奥运会为大背景,形成北京和首均圈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格局,应当是合作的基本原则。

具体的合作途径,可归纳为四个方面:1.产业合作产业合作的主要领域有:(1)周边地区为北京市场提供农副产品生产的合作目前北京的绿化美化工程,对林木、花草、草皮等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北京庞大的消费人口,对鲜活农副产品的需求也很大。

首均圈地区利用地理位置接近的优势于这方面将有比较大的作为:大力发展花木种植业,发展无公害蔬菜、瓜果的种植,发展现代养殖业,为北京提供优质的肉禽蛋奶等农副产品。

(2)首均圈地域间旅游业的合作北京是国内旅游热点城市之壹,去年仅接待国际游客就达310万人次。

延伸旅游、构筑首均圈旅游的大市场,是首均圈区域合作的当务之急。

天津、承德、秦皇岛和迁安、涿州、易县等地,原来就是旅游胜地,抓住这壹历史性机遇,本着“开放大市场,发展大旅游,构建大产业”的原则,整合旅游资源,把发展“奥运”旅游作为未来5年的大目标,使首均圈能够扩大旅游经济的受惠面。

(3)首均圈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的合作利用北京工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企业外迁的机遇,促进首均圈内落后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北京现有壹些和首均功能不相符、特别是和首均严格的环保要求不适应的工业企业,退出北京是历史的必然。

例如,首钢XX公司将壹部分钢铁的生产转移到河北迁安,就是壹个很好的例证,而北京类似的企业仍有很多。

首均圈的壹些有条件的地区,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有选择地接收退出北京的企业,建立和京津等发达地区互补的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当地的工业化进程。

笔者曾建议于秦皇岛建立隶属北京市的滨海特区,其中的工业区能够专门用来吸引北京的转移企业。

[i]2.市场合作首均圈的核心区域京津唐地区,于经济上的互补性很强,但经济协作水平不高,这是事实,也是首均圈发展的最大的制约因素之壹。

加强首均圈区域经济合作的中心点,应当是进行相互之间的市场合作。

均市经济圈的形成,是市场化和城市化的结果。

对北京而言,开放市场以吸引各类资源向城市中心的集中,是北京能够持续发展的保证。

北京作为中心城市,同时作为壹个巨大的市场,有着极强的消费能力,而这个市场的需求又是北京自己所不能满足的。

为了北京本身的发展,也为了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北京必须更加开放市场,给予周边地区平等的竞争机会,以市场来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对首均圈的周边地区而言,充分利用和首均空间联系的优势,抓住市场机遇,选择合适的产业、企业和产品,占领首均市场。

其中,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吸引大企业来此建立以北京为市场的产品生产基地,是更加实际的选择。

例如,于牛奶生产领域,上海的光明、内蒙古的伊利、蒙牛等企业,为于北京市场站稳脚跟,均于京郊的顺义、密云、延庆等地建立生产基地,客观上带动了这些地区的发展。

3.人力资源开发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是目前首均圈区域合作的薄弱环节,应当下大力气加强。

北京、天津是有全国意义的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人力资源开发的能力很强,开发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全国。

可是,近于咫尺的首均圈地区,却是人力资源开发十分不均衡的地区:中心城市的发达和周边地区的落后同时存于。

从北京和首均圈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来见,关键是要开发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的问题。

其中三个方面应当引起重视:(1)重视培养企业家。

首均圈地区的发展,最缺少的是企业家这类人才。

可是企业家的成长,需要特定的环境,要积累经验和资本。

对企业家的成长来说,地方政府的政策十分关键,到大城市开阔眼界同样重要。

对北京来讲,应当鼓励和欢迎首均圈地区的农民来京打工;对地方政府来讲,应当制定政策吸引于京的各类人员回乡创业。

(2)重视培养地方官员的行政能力北京应当为首均圈地区政府机构人员的行政能力提高提供帮助。

北京的高等学校林立,各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培训中心、管理学院比比皆是。

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和周边地区的市、县、乡镇建立固定的联系,长期或短期帮助培训各类人员,也能够用互相交流挂职等方式进行培训。

壹批高素质的首均圈地区政府机构人员的出现,是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3)重视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的大部分工作,应当是提高首均圈地区的全民文化素质。

于这方面北京能够做的工作很多:鼓励北京的中小学校和周边地区的学校建立固定联系,鼓励为周边地区的学校进行教师培训,鼓励北京的企业家为周边地区建立希望中学和希望小学等。

总之,只要我们把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提到区域合作的层面上来认真对待,北京和首均圈地区的合作有很多工作能够做。

4、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北京的城市环境改善,离不开首均圈地区的合作,特别是河北省的北部山区。

这些地区于首均圈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定位是:(1)生态、环境功能,为首均圈内的中心城市提供生态保护。

(2)休闲功能,为中心城市的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3)开发后备基地功能,为北京等大均市发展提供后备生存空间。

目前,这些地区存于问题有:(1)以农林为主的产业结构,生产粗放,水平较低;(2)生产占用山地面积大,造成环境的破坏;(3)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弱,缺少新的发展途径和致富手段。

如果生态环境功能是这些地区的主要功能,那么于区域经济协调方面的经济补偿,就应当加大力度,以提高人均收入为目标,实现这些地区的现代化。

空间结构调整必然要求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应集中于三个方面:(1)农业、林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限制数量,向集约要效益,且适量发展鲜活养殖业。

(2)工业化是山区发展的根本出路,集约发展山区生态型小型工业是提高山区人民收入水平的根本途径。

(3)结合生态屏障建设,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

二、关于首均圈区域经济合作的几点建议根据之上分析,关于首均圈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笔者建议:1、淡化行政区域经济的影响整个首均圈,甚至其核心的京津唐地区,分别隶属于北京、天津、河北三个不同的省级行政区。

历史上,行政上的分割和控制,使首均圈内北京、天津俩大城市及河北的各地市各自发展。

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行政力量的干扰制约了区内企业之间的市场运作。

虽然从远期见,行政区划的改革是最根本的解决途径,但近期这种改革的时机尚未成熟,如果把首均圈经济发展的前途完全寄托于行政区划的改革上,那么我们于近期将无所作为。

因此,要使首均经济圈有大的发展,就必须淡化行政界限的作用,淡化行政区域经济的影响,强化区域经济观念,以利益主体自愿结合为基础,开展区域之间的全方位、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

冲破行政区域对经济发展束缚的具体建议是:第壹,协调区域利益关系。

同级区域政府间的协调机制的作用是有限的,必须是高壹级政府的协调,才能真正发挥影响。

对首均圈来说,中央政府的协调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提高资源共享性。

鉴于首均圈内主要经济中心不同的行政隶属关系,各区域可于共赢的条件下提高资源的共享性,包括积极推进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共建和共享,促进跨区域性产业部门的共同发展等。

第三,鼓励区域之间的分工和合作。

首均圈受区内中心城市分工和合作问题的困扰已久,集中表现为俩大城市北京和天津的关系上。

如果相距120km的京津俩大直辖市,对于区域经济的带动功能于竞争和较量中日渐抵消,将无法以整体观念解决首均圈发展的问题。

所以,京津间的分工和合作是首均圈分工和合作的重点。

加快京津俩市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京津部分产业向周边地区扩散,是首均圈各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需要共同的努力来实现。

2、重构首均圈内的区域经济关系具体的构想是:以北京举办“奥运”为主线,提纲挈领,于鼓励区域之间的分工和合作的前提下,以各地区现有的经济结构为基础,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出发,以区域为单位建立自己的优势主导产业群。

北京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第三产业为中心,带动现代制造业、均市农业的发展;天津以现代制造业和物流业为主导,促进商业和城市服务业的振兴;河北省的唐山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秦皇岛巩固和提高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等,形成完整的、具有良好合作关系的首均圈的核心地域,共同带动外圈的发展。

当然,建立优势主导产业群不等于其他产业不发展,而是采取由优势主导产业群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更合理的发展路径。

3、进行统壹的区域空间规划,建立北京的“经济郊区”北京周边地区现实的选择,应把北京见作是壹个市场,通过市场的手段来加强和北京的联系,而不壹定非要通过行政或政府的手段来联系,也不壹定非要通过行政区域的调整来联系。

过去我们曾经搞过京津冀的汽车生产协作和环渤海经济圈协作,形式有了,但且没有起到多少实质的作用。

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见到:当下北京市的中心区域已经发展比较成熟,如三、四环以内、中关村、经济技术开发区、CBD等,下壹步的任务是使经济增长的圈子能从地域范围上向外更快壹些扩散,使经济总量上壹个新的台阶。

经济总量是不是能够靠区域经济创新来实现呢?之上海为例,上海周边有壹些很有实力的城市,包括昆山、苏州、无锡、嘉兴、湖州等,和上海相辅相成。

北京和首均圈的空间结构调整,也能够借鉴这种模式。

北京的市域面积是上海的三倍,于北京市域内如通州、顺义、昌平、大兴等,能够建设壹些经济副中心,使这些卫星城扩大到中等城市的规模,这样对北京未来的发展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可是,北京郊区的空间毕竟有限,山区又占了60%之上,所以,建议把临近北京的壹些地区,扩大为北京的“经济郊区”,即于行政上没有隶属关系,但经济上联系紧密的地区,有些城市甚至能够发展成为北京的卫星城。

能够作为北京“经济郊区”的地区有:河北的廊坊地区、保定地区北部各县和张家口地区南部各县等,应当于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制定壹个统壹的发展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