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圈 百度百科

合集下载

中国三大经济圈: 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之比较

中国三大经济圈: 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之比较

中国三大经济圈: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之比较中国三大经济圈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环渤海湾经济圈。

其中,环渤海经济圈主要是京津冀都市圈,而京津冀都市圈的概念由京津唐工业基地的概念发展而来。

本期专题为您比较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这三个经济圈的发展情况。

中国三大经济圈基本情况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经济圈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流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是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时冲击沉淀而成的一个三角洲。

行政区类别:地区、都市圈、城市群所属地区:中国华南面积:5.6万平方公里城市经济圈: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肇庆、江门、中山、东莞、汕头。

地位: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方言:粤语、客家语、福佬话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长三角经济圈地理位置: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行政区类别:经济区所属地区:华东地区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城市经济圈:是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包括江苏、浙江、安徽下的30个城市。

地位: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方言:吴语、江淮官话、中原官话、闽南语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环渤海经济圈地理位置:位于中国沿太平洋西岸的北部,环绕着渤海全部的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

行政区类别:经济合作区域所属地区:中国华北,环渤海地区面积:51.8万平方公里城市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区是一个复合的经济区,由三个次级的经济区组成,即京津冀圈、山东半岛圈和辽宁半岛圈。

地位: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占重要地位。

方言:胶辽官话、东北官话、北京官话珠三角VS长三角VS京津冀一、产业结构【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

形式与政策 中国四大经济城市圈

形式与政策 中国四大经济城市圈

珠三角地区的优势与不足
二、不足
1、由于受到南岭阻隔,经济腹地狭小,对周 边区域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 2、加入世贸后,随着内地尤其长三角的市场 化进程加快,市场因素将代替地缘和血缘因 素,一些外商甚至会异地搬迁。 3、珠三角的人才储备是弱项。
大西南经济圈
海西经济开发区
福建:福州市、厦门 市、 泉州市、莆田市、漳州市、 三明市、龙岩市、南平市、 宁德市 广东:汕头市、揭阳市、 潮州市、梅州市 浙江:温州市、丽水市、 衢州市; 江西:上饶市、鹰潭市、 抚州市、赣州市。 共计2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中国的城市圈

中国三大经济圈:
环渤海湾(京津唐、京津冀)经济圈、长江 三角洲经济圈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圈

第四大经济圈:
西南经济圈、海西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
现状:到2005年,据认为珠江三角洲城市之间通
过磨合,形成比较完善的城市群,或者被称为 “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基本 形成,环渤海地区(京津唐)城市群正在渐渐形 成。
4.
长三角都市经济圈:区位竞争力最高
长三角经济圈包括, 上海市、江苏省的八 个市(南京、苏州、 扬州、镇江、泰州、 无锡、常州、南通)、 浙江省的七个市(杭 州、宁波、湖州、嘉 兴、舟山、绍兴、台 州)。
长三角地区的优势与不足
一、优势条件:
1、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大地区,该地区工业基础雄厚、商品 经济发达,水陆交通方便,是全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基地。 2、长三角大都市经济圈以上海为核心,其城市化水平整体较高,城市体 系完备。 3、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已处在向工业化中后期发展的阶段。通过高新 技术对传统支柱产业的改造,未来十年内,长江三角洲将有可能成为 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外向型经济示范区。 4、经济发展较集中,空间布局上再次由分散走向集中,各类开发区建设, 成为原有城市外延扩张的主要标志。区域内集结了各类的大中小企业 还有巨型企业,实习机会以及就业机会比较多。 5、“长三角”一体化是入世后中国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缩影。大量外企的 存在,使得“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国际化程度大幅度提升,整个“长 三角”正在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的产品源源不断地从这 里走向世界。

长三角经济圈

长三角经济圈

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
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现代化运输方式,已经形成了以上 海为枢纽,南京、杭州为次级枢纽,以铁路运输和江河运输为主干道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近年来,沪杭高铁与此前开通的沪宁高铁一起覆盖长三角地区,并向其他地区辐射的“一小时 经济圈”业已形成。进一步加强长三角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长 三 角 区 域 分 布 图
长三角经济圈结构
在长三角经济圈中,以上海作为经济圈中心,南京、杭州、宁波作为 经济圈中的主要结节点,吸引和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其集聚和辐射达 到的地区包括江苏、浙江所有市区以及安徽省的部分周边市区。江苏的 常州、无锡、苏州,浙江金华、温州等在其带动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最大的经济圈,其经济总量相当于全国国内 生产总值20%。长江三角洲的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消费品零售总额均 居全国第一。 2010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 划》,将把长三角建成“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 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城市群”作为发展定位。 2013年4月,安徽省的合肥、马鞍山、芜湖、淮南、滁州,江苏省的 徐州、连云港、宿迁以及浙江省的丽水、温州正式成为长三角“新成 员”。
长三角经济圈总体分布图
长三角经济圈与环渤海、珠三角经济圈的联系
广州、上海、天津作为东部沿海三大经济圈内的核心城市,建设和形成了“中心 城市——空间节点新城——三大经济圈城市群”区域对接的经济圈城市群体系,以空 间节点建设入手,推动了整个三大经济圈城市群建设,实现了三大经济群之间区域发 展之间的对接。上海作为全国首位城市,在长三角城市群之间空间节点城市的功能和 经济优势明显,并且与东部沿海经济圈中其他核心城市空间节点对接,形成作为全国 首位度的上海及长三角经济圈,与环渤海和珠三角经济圈经济的联动拓展性外延发展 模式,促进东部沿海三大经济圈核心城市群的建设。同时,构建覆盖整个东部沿海三 大经济圈的城市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了作为经济圈内核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 水准,并以此为龙头带动了东部沿海三大经济圈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中国当前几大区域经济圈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当前几大区域经济圈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当前几大区域经济圈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经济发展了三十年,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经济圈。

各个经济圈相互融合和发展,反过来推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基于此,通过对其总结、归纳以及思考形成此篇文章。

中国经济经历30年的改革开放,已初步形成四大经济圈;这四大经济圈又囊括许多子经济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国沿海;初此之外,还出现许多以行政单位为基础的区域经济,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中部及其西部内陆。

中国目前四大经济圈是:一是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广东以及所辐射的福建。

珠三角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其中港澳台是上世纪亚洲四小龙之三。

自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吸引外资,发展加工贸易产业;目前,取得相当成熟的经验和成就。

将这一优势继续覆盖和推广到全国。

形成加工、贸易、金融、服务业为主体的经济模式。

二是以长三角为主的沪宁杭苏经济区域,长江出海口上海为中心继而辐射江苏、浙江。

上海是中国金融型国际大都市,是中国金融中心。

充分利用上海特有的区位优势,发展金融、贸易、造船行业。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上海推向世界。

长三角经济圈有其自身特有的区位优势,长江三角洲水运便利、科研实力、人才优势、资本优势。

带动整个长三角的发展,并形成泛长三角经济圈。

形成金融、贸易、高科技技术、加工、运输一体化的经济模式。

三是环渤海经济圈,以京津为中心辐射河北、河南、山东。

北京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

这里又是黄河入海口,是西气东输的终点。

环渤海经济圈靠近韩国、日本,发展海洋远洋运输业,对发展贸易型经济有很好的影响。

渤海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这是发展经济的能源基础。

形成开采、加工、冶炼、一体化的经济模式。

环渤海经济圈是典型的政治、文化、交通型经济。

四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黑龙江、吉林、辽宁。

东三省是我国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为新中国建设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奠定基础。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改变其发展模式。

新世纪以来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计划,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出新的发展思路。

北京经济圈

北京经济圈

北京经济圈引言北京经济圈是指以北京市为中心,覆盖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集群。

它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本文将重点探讨北京经济圈的形成背景、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形成背景1.1 地理位置优势北京位于华北平原中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它东临渤海,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部与河北省相连,西部与山西省相邻。

这使得北京成为了连接华北和东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也为形成经济圈奠定了基础。

1.2 政治和文化中心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承载着政治、文化、科技和教育等多个方面的重要职能。

这使得许多政府机构、高校、研究机构和文化机构纷纷落户于此,并成为各种资源的集聚地。

与此同时,大量人才的聚集也为北京经济圈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1.3 城市扩张和产业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推进,北京不断扩大市区规模,并积极发展产业。

特别是在科技、金融、文化创意、新能源和高端制造等领域,北京拥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并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人才流入。

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北京自身的经济增长,也推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发展现状2.1 北京市的经济实力北京市作为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经济实力十分强大。

根据2019年的数据,北京市的GDP达到了3.2万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各城市之首。

同时,北京市也拥有着巨大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和创业者。

这些都为北京经济圈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2 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除了北京市本身,周边地区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发展。

河北省、天津市和山东省等地区都受益于与北京的紧密联系。

特别是天津市,作为中国的港口城市和工业重镇,通过与北京的互补优势,实现了快速的发展。

此外,河北省的雄安新区和廊坊等地,也成为了吸引投资和人才的热点区域。

2.3 北京经济圈的产业结构北京经济圈的产业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除了传统的金融、房地产和制造业等行业外,新兴产业也在快速崛起。

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科技产业等都成为了北京经济圈的亮点行业。

成渝经济圈

成渝经济圈

成渝经济圈求助编辑百科名片成渝经济圈是西部人口最为稠密、产业最为集中、城镇密度最高的区域。

以成渝高速公路为轴线,其北翼、中轴和南翼,分布着成都、遂宁、南充、合川、简阳、资阳、内江、永川、自贡、宜宾、泸州、江津、重庆等城市,构成了成渝经济圈形成和发展的城市群及交通网络载体。

目录基本信息成渝经济圈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发展方向欢喜冤家的合作可能不打无准备的仗丰富的资源差距与优势西部的机遇和挑战国土面积的优势交通瓶颈的障碍成渝城市群成渝核心城市-—成都市成渝核心城市-—重庆主城成渝北弧中心城市-—遂宁市成渝南弧中心城市—-内江市成渝几何中心城市-—安岳成渝利益冲突问题具体概况展开基本信息成渝经济圈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发展方向欢喜冤家的合作可能不打无准备的仗丰富的资源差距与优势西部的机遇和挑战国土面积的优势交通瓶颈的障碍成渝城市群成渝核心城市——成都市成渝核心城市—-重庆主城成渝北弧中心城市——遂宁市成渝南弧中心城市—-内江市成渝几何中心城市-—安岳成渝利益冲突问题具体概况展开编辑本段基本信息地图成渝两市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成都在科技、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方面优势明显,对成都平原地区的中小城市起着重要的辐射与带动作用.重庆制造业基础雄厚,工业水平较高,又是西南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向东可与武汉城市群相接,向南经过西南出海通道与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紧密相连,成为西南地区连接华中、华南地区的枢纽。

成渝地区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区域早已存在,但作为一个经济区域却至今尚待进一步成长,成渝这一对双子星城始终难以融合为一体。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渝两市并未凭借地理相邻、优势互补、交通顺畅的有利条件形成密切的分工合作关系,竞争远大于合作,离散远大于聚合。

经济上的分离使成渝两市只能孤军奋战,彼此都丧失了很多发展机遇。

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相比,成渝经济圈的特征和优势不够突出有其历史、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

认知我国主要的物流经济圈课堂PPT

认知我国主要的物流经济圈课堂PPT

实训:认知我国主要的物流经济圈
1.各小组每个同学选择不同的物流经济圈(5个 物流经济圈都要有),作为本小组要完成的任务。
2.各小组的同学在空白的地图上找到你选择的物 流经济圈所在的位置,标出该物流经济圈所包括
的省份,并标出该物流经济圈内主要的交通枢纽 城市。用笔画出物流经济圈的辐射范》,叙述内容包括该物流经济圈
1
我国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三大物流 经济圈
以北京、天津、沈 阳、大连、青岛为 中心环渤海物流经 济圈
西三角经济圈 2
海西经济圈
以上海、南京、杭 州、宁波为中心的 长江三角洲物流经
济圈
以广州、深圳为中 心的珠江三角洲物
流经济圈
环渤海物流经济圈
3
思考: 1、环渤海物流经济圈 的位置 2、环渤海物流经济圈 的主要物流园区 3、环渤海物流经济圈 的主要物流枢纽城市 4、环渤海物流经济圈 的发展优势 5、环渤海物流经济圈 的发展特色及主要任 务
长江三角洲物流经济圈
4
思考: 1、长三角物流经 济圈的位置 2、长三角物流经 济圈的主要物流园 区 3、长三角物流经 济圈的主要物流枢 纽城市 4、长三角物流经 济圈的发展优势 5、长三角物流经 济圈的发展特色及 主要任务
珠江三角洲物流经济圈
5
思考: 1、珠三角物流经 济圈的位置 2、珠三角物流经 济圈的主要物流园 区 3、珠三角物流经 济圈的主要物流枢 纽城市 4、珠三角物流经 济圈的发展优势 5、珠三角物流经 济圈的发展特色及 主要任务
经济圈的概念
经济圈又称大城市群、城市群集合、大经济区、 大都会区或都会区集合,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 济组织实体,是生产布局的一种地域组合形式。 经济圈是主要从地域的自然资源、经济技术条件 和政府的宏观管理出发,组成某种具有内在联系 的地域产业配置圈。经济圈通常指疆域极广的国 家内部某一特定区域,常为城市群体的集合或在 国家经济总量(GDP)中占有很大比重,并对全 球经济产生影响。

环首都经济圈

环首都经济圈

环首都经济圈概述环首都经济圈是指以北京市为核心,以半径300公里范围内的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市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经济发展区域。

该区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区域,也是中国政府采取的一项重要的区域开发战略。

区域特点环首都经济圈的区位优势明显,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市不仅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势的交通网络,还具有国际接轨的优势。

同时,环首都经济圈内还有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多个经济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为环首都经济圈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环首都经济圈是中国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区域。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市具有先进的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这些资源的集聚为环首都经济圈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同时,环首都经济圈内有多个省市的经济发展都较为成熟,经济实力较强,这些省市之间的合作和互补也为区域整体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经济发展环首都经济圈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环首都经济圈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所占比重也逐渐提高。

在该区域内,北京市的经济总量最大,占据着主导地位,其余各省市的经济总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环首都经济圈内的主要产业包括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

尤其是在科技创新方面,环首都经济圈聚集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动力。

同时,环首都经济圈还具有优势产业的发展潜力。

比如,农业资源丰富的河北省和山东省在农业和种植业方面具有优势,而陕西省和山西省在煤炭、资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

这些资源的整合和发展,都为环首都经济圈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面临的挑战环首都经济圈在发展中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该区域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环境问题日渐突出。

特别是在北京市,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较快,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等问题日益严重,亟需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其次,区域内各省市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是一个挑战。

经济圈百度百科

经济圈百度百科

经济圈百度百科经济圈是指一定区域内的经济联系网络,是由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合作体系。

在经济圈内,各种资源因交流、合作而得到优化利用,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一、经济圈的定义经济圈是一个包括不同经济体的整体,可以是国家、地区、产业链等。

在这个范围内,各种资源和产业相互联系,形成复杂的经济网络。

经济圈的形成有助于促进区域内各经济主体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拓展市场空间,实现共同发展。

二、经济圈的特点1.经济循环:经济圈内的各方以互补、互利的方式进行合作。

每个经济体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通过协作和交流,资源得到合理优化利用,形成经济循环,推动整个圈内经济的发展。

2.资源整合:经济圈的形成促使资源在圈内进行整合。

通过合作共享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能效率,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和利用。

3.创新驱动:经济圈内的各个经济体通过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的交流与融合,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创新活动不仅能提高圈内产业的竞争力,还有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4.市场拓展:经济圈的形成带动了圈内市场的拓展。

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各经济主体可以开展更多的合作,共同开拓市场,提升整体竞争力。

5.政策支持:经济圈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保护和鼓励圈内经济活动的开展。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资金扶持、减免税收等方式来支持经济圈的建设并引导其发展。

三、经济圈的意义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经济圈内资源的整合,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高效利用,使得整个经济圈内的各个经济体都能够获得更多利益。

2.扩大市场空间:经济圈的形成拓展了市场空间,使得圈内企业和产业能够更好地实现规模经济,提高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3.促进创新发展:经济圈内的合作与交流为创新提供了条件和机遇。

不同经济体的融合和资源整合能够促进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4.提升区域竞争力:经济圈内的各方以合作为基础,实现多赢局面。

中国区域经济布局 百度百科

中国区域经济布局 百度百科

中国区域经济布局百科名片中国区域经济布局根据新的发展观的要求,国家重新调整了区域发展的布局,目的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具体要求是: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逐步形成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目录中国经济“四大板块”十六个国家重点建设地区5个核心经济圈带中国“八大经济圈”中国“十大城市群”中国其他6大城市群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13个)各区域经济中国经济“四大板块”十六个国家重点建设地区5个核心经济圈带中国“八大经济圈”中国“十大城市群”中国其他6大城市群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13个)各区域经济•其他旧版参考资料展开编辑本段中国经济“四大板块”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

编辑本段十六个国家重点建设地区1、辽宁中南地区。

重点发展钢铁工业和门类齐全的重型机电设备制造业等。

2、京津唐地区。

加强机械电子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3、山东半岛。

重点开发石油和海洋资源,加快石油化工和海洋产业的发展。

4、长江三角洲地区。

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三角洲地区。

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等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5、闽南三角洲地区。

以发展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

6、珠江三角洲地区。

在目前接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

7 、海南、北部湾沿海地区。

具有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和一定的资源优势。

8 、红水河电力和有色金属基地。

本区域可建成全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9 、哈尔滨—长春地区。

本区主要抓好石化、汽车、机电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1 0 、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

重点开发煤、铝等资源,也是东部耗能产业的良好接纳地。

1 1 、长江干流中上游沿岸地区。

本区水陆交通方便,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发展水电、钢铁、有色金属、磷和盐化工业。

中国6大区域经济圈

中国6大区域经济圈

中国6大区域经济圈(1)新珠三角经济圈。

根据2008年的经济发展现状,珠三角经济圈可包括沿海的福建、广东、海南,中部的江西、湖南,西部的贵州、广西、云南,以及香港、澳门。

目前,珠三角经济的产业层次低、国际竞争力不强,产业链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环节,后劲不足,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珠三角经济圈可在提升服务业的基础上发展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通过创造品牌、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带动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增值;发展石化工业、造船工业、钢铁工业、汽车工业、通讯设备等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带动产业走向高度化。

尤其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电脑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知识密集型产业,提升产业层次。

有强大的产业支撑,珠三角经济圈才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新长三角经济圈。

可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湖北4省1市。

采取这样的布局,可利用上海、浙江、江苏的资本市场、经济优势、创新优势,产生强大的经济能量,带动安徽、湖北经济的发展。

目前,长三角经济发展水平、产业集聚和城市化程度,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化程度在全国最高,也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发展长三角经济,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将长三角从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心建设成中国的创新中心,以此提升长三角的竞争力,引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3)新环渤海经济圈。

可包括北京、天津、山东、内蒙古、辽宁、河北、河南2市4省1区。

环渤海经济圈可以京津为中心,以大连、青岛为副中心,以沈阳、呼和浩特、太原、石家庄、郑州、济南为区域中心,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互补、联系紧密、协调发展的城市集群,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聚集、辐射和带动功能。

环渤海经济圈可加强与东北亚地区的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和蒙古的贸易、投资、旅游合作,加快与日、韩产业链的对接,将环渤海经济圈建成世界制造业基地、国际物流中心和高科技知识经济主导区域,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

英国首都经济圈发展模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英国首都经济圈发展模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英国首都经济圈发展模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英国首都经济圈是指以伦敦为核心,包括周边地区在内的一个经济高度集聚、产业互补的区域。

它是由伦敦自身的经济实力和优势吸引周边地区的企业和人才而形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地区逐渐成为英国经济的引擎,对整个国家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英国首都经济圈的范围包括伦敦市及其周边的若干郡和城市,如伦敦周边的东南部、东部、西北部和西部地区。

这些地区间的联系密切,在经济、人口、交通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互动性和依赖性。

英国首都经济圈的发展模式是指在伦敦的带动下,周边地区形成一种协同发展的态势。

伦敦作为英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强大的金融、商业和科技创新能力,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这些投资和人才的流入,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兴起和经济的增长。

在英国首都经济圈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区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和协同效应。

伦敦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商业服务和就业机会,同时周边地区也为伦敦提供了资源和劳动力的补充。

这种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推动了整个经济圈的快速发展和持续增长。

尽管英国首都经济圈的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城市扩张带来的交通拥堵、房地产市场的波动、社会资源的不平衡分配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因此,未来英国首都经济圈的发展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强区域间的协调和合作,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经济的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英国首都经济圈的发展模式:第一部分为引言,将概述整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明确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是正文,将首先对英国首都经济圈的定义和范围进行详细说明,包括英国首都经济圈的地理范围和涵盖的主要城市。

接着,文章将重点探讨英国首都经济圈的发展模式,包括经济圈内不同城市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经济圈内的产业布局和分工、以及经济圈发展中的政策支持和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之五大经济圈

中国之五大经济圈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开放, 将这一地区列为全国开放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2012年环 渤海板块经济总量为 107274 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 19.03%,未来经济发展的提升空间很大。
形成了中国重要的工业密集区和大型城市群

东三省

东北三省是我国
最重要的装备制造业 基地和商品粮基地,
未来珠三角占全国经济的比重将会逐渐降低ຫໍສະໝຸດ 长三角经济圈

中国唯一入选的世界
六大城市圈之一,国 家最具发展力量的地
区,我国目前经济发
展速度最快、经济总 量规模最大、最具有 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中国第一大经济 区,国家定位的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 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我国率先跻 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中国之五大经济圈
班级:车服班 姓名:刘文峰

经济圈是主要从地域的自然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和政府的 宏观管理出发,组成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产业配置圈。

经济圈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组织实体,是生产布局 的一种地域组合形式。常为城市群体的集合或在国家经济 总量(GDP)中占有很大比重,
五大经济圈名称





6、可查询到的公开数据是,2013年1月底,天津市共有汽 车 239.4475 万辆。 2013 年末,天津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 258.9万辆,增长13.3% 7、4月15日,郑州交警部门最新数据显示机动车保有量约 253 万辆,日均入户 1500 多辆。去年一年,郑州新增机动 车34万余辆,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 8 、2013 年 10月 9 日,广州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 250 万辆。 而2012年末的数字是204.16万辆,比2011年末增长9.9%。 9、今年3月底,上海市汽车保有总量为247.49万辆,较上 年底增加5.51万辆,增长2.28% 10、而2013年12月,重庆市经信委曾公开表示重庆汽车保 有量未超过成都:“重庆估计在200万辆左右。”

中国三大经济圈的地理特点教案

中国三大经济圈的地理特点教案

中国三大经济圈的地理特点教案【教案】一、教学内容:中国三大经济圈的地理特点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三大经济圈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2. 掌握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圈、长江中游经济圈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地理特点。

3. 理解中国经济圈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和区域发展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知识点一: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圈1. 介绍东部沿海经济圈的概念和范围。

东部沿海经济圈是指中国沿海地区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辽东半岛为核心,向外扩展至辽宁、山东、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的一片经济活跃地区。

2. 了解东部沿海经济圈的地理特点。

(1)地理位置优越:靠近世界主要海洋航运通道,便捷的水陆交通网,方便的对外贸易。

(2)资源禀赋丰富:丰富的海洋资源、煤炭资源和自然港湾资源等。

(3)开放条件好:国际间经济、科技、文化交往频繁,具有较高的对外开放度。

3. 分析东部沿海经济圈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意义。

(1)带动中国经济发展:沿海经济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和财富创造的空间。

(2)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促进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3)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交流:沿海地区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通过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可以推动中国的对外开放进程。

知识点二:长江中游经济圈1. 介绍长江中游经济圈的概念和范围。

长江中游经济圈是指以长江中游地区为核心,包括湖北、湖南、江西等省的一个经济区域。

2. 了解长江中游经济圈的地理特点。

(1)丰富的水资源:长江是中国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2)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中游地区拥有较大的农田面积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是中国的重要粮食和农产品生产基地。

(3)交通便利:长江中游地区交通发达,有着较完善的水陆交通网络。

3. 分析长江中游经济圈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意义。

(1)丰富的农产品供给:中游地区农业发达,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和农产品供给。

中国8大经济圈

中国8大经济圈

中国8大经济圈针对国内经济圈划分比较盲目随意,综合权衡区域经济发展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区域发展的新格局,以城市群为基础应和核心,形成八大经济圈。

1. 大长三角经济圈:以长三角城市群为核心的大长三角经济圈。

包括现在的长三角城市群和江淮城市群。

2. 泛渤海经济圈:以京津冀、山东半岛为核心的泛渤海经济圈。

过去提出的环渤海经济圈包括辽宁,但根据经济联系,辽宁省和吉林省、黑龙江省以及内蒙东部联系更密切,和山东半岛和京津冀的联系并不密切,因此泛渤海经济圈未包括辽宁。

山西省虽划分在中部,但是它和河南、湖北、湖南的联系不如和京津冀更密切。

内蒙古中部和京津冀、山东半岛联系很密切,所以泛渤海把山西和内蒙古中部划进来。

为了跟环渤海经济圈相区别,所以提出泛渤海经济圈。

3. 大珠三角经济圈: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大珠三角经济圈。

2003年时提出叫泛珠三角经济圈,现在提出“9+2”模式,所以改变为大珠三角经济圈。

4. 东北经济圈:以辽中南为核心的东北经济圈。

5. 海峡经济圈:以海峡西岸城市群和台北为核心的海峡经济圈。

我们要和平统一,所以我们在规划上首先要统一起来,此外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和台湾的经济联系非常密切。

所以我们把台湾海峡西岸共同构成海峡经济圈。

6. 中部经济圈:以长江中游、中原城、湘中城市群为核心的中部经济圈。

中部经济圈不包括安徽,即江淮城市群。

7. 西南经济圈:以川渝城市群为核心的西南经济圈。

8.西北经济圈:以关中为核心的西北经济圈三大经济圈中国三大经济圈就是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都市圈各有规模,三大经济圈定位也不相同。

珠三角面临南中国海,为西江、北江、东江的汇合处,也即珠江的出口处,水陆交通发达、海外联系便捷,是内地沿海南部通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地区。

珠三角素有“珠三角”、“大珠三角”之分。

近年来又提出了“泛珠三角”的概念,其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

百科知识精选武汉经济圈

百科知识精选武汉经济圈

中文名:武汉经济圈中心:武汉规划: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时期交通交通路网迫切先行肖安民介绍,“武汉城市圈”由以武汉市为中心及100公里半径内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天门、潜江、仙桃、咸宁8个中小城市组成,这里是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人口相对稠密,人员流动频繁,特别是城市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

根据预测,到2030年,武汉城市圈社会城际客流量将达到7.5亿人,日均234万人,单纯依靠公路运输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人流、物流需求。

进一步增强武汉城市圈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迫切需要适度超前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也是完善湖北省综合交通体系,促进武汉城市圈在全省率先实现交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建设武汉城市圈,实现经济一体化,必须依托大容量的交通系统支撑。

在交通一体化的基础上,再逐步实现经济的一体化,即武汉城市圈内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能够畅通无阻,通过建立产业互助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促进了新型产业的聚集和发展,最终形成以产业协作、经贸发展、金融投资为主题的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体系。

城际铁路呼之欲出2009年9月,国家批复了武汉城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湖北省正式开建武汉至咸宁、武汉至黄冈、武汉至孝感、武汉至黄冈4条城际铁路。

设计正线总长270.94公里,联络疏解线71.13公里,长江公铁两用大桥1座,下穿天河机场隧道2.6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项目总投资420亿元。

根据规划,武汉至咸宁段城际铁路今年10月1日就能正式通车,武汉至黄石段也将于年底建成通车,武汉至黄冈段2013年8月建成通车。

随着四条城际铁路未来几年内陆续建成,从武汉乘火车至孝感、黄石、咸宁、黄冈将只需要半个小时,民众坐火车出行会像坐公交车一样方便快捷。

根据规划,分别通往孝感、黄石、咸宁、黄冈的4条铁路等级全部为客运专线,列车设计运行时速为200公里及以上,城际铁路有“一站式”和“站站停”两种运行时刻表,直达运行时间在30分钟以内。

中国四大经济圈

中国四大经济圈

中国四大经济圈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发展呈现出了极高的速度和巨大的规模。

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中国发展了四大经济圈,分别是华北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和西南经济圈。

这四大经济圈在不同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各具特色,共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华北经济圈位于中国北方,以北京为中心,涵盖了天津、河北、山西等省市。

华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中国较早形成的经济圈之一。

华北经济圈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产业结构以钢铁、煤炭等重工业为主,同时也涉及了金融、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

华北经济圈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繁荣,推动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

长三角经济圈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带,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早,其地理优势使其成为了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

长三角地区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特别是以上海为核心的金融业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吸引了大量的资本和人才。

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不仅使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也促使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

珠三角经济圈位于中国南方,以广州、深圳等城市为中心,包括广东、香港、澳门等地。

珠三角地区地理位置独特,临近香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

珠三角地区以制造业和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尤其是IT和电子产品制造业发达,深圳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珠三角地区的经济繁荣也带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西南经济圈位于中国西南部,以成都为中心,涵盖了四川、重庆等省市。

西南地区地形复杂,但资源丰富,是中国著名的农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

西南经济圈的发展重点在于能源和服务业,尤其是以重庆为核心的交通运输和物流产业发展迅猛。

西南地区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之一,加强了中国与东盟和中南半岛国家的经济合作。

总体而言,中国四大经济圈在各自的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下,以不同的产业为主导,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东亚经济圈 名词解释

东亚经济圈 名词解释

东亚经济圈名词解释
"东亚经济圈"指的是东亚地区一组经济上相互关联且密切合作的国家和地区,通常包括东亚的一些主要经济体。

这一概念强调了这些国家之间的紧密经济联系和合作,旨在促进共同的经济繁荣和发展。

东亚经济圈的成员通常包括以下国家和地区:
1.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在东亚经济圈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中国的
高速经济增长对整个地区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日本:作为亚洲发达国家之一,日本在技术创新、制造业和贸易方面拥有强大的实力。

日本在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中发挥着引领作用。

3.韩国:韩国是东亚地区的另一经济强国,尤其在科技和制造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4.台湾:台湾在电子产业、制造业和贸易方面有着显著的竞争力,也是东亚经济圈的一
部分,尽管其地位在政治上颇具争议。

5.香港和新加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和新加坡在东亚经济圈中发挥着重要的金融
和贸易枢纽的角色。

6.其他东南亚国家: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也在东亚经济
圈中扮演着重要的经济角色。

东亚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区域内的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有助于实现共同繁荣。

这一概念突显了地区内国家间相互依赖的经济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首都经济圈”是在北京周边的十余个区县,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圈。

包含范围1圈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环首都经济圈。

环首都经济圈示意图4区在环首都经济圈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

6基地在环首都经济圈内建设养老、健身、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有机蔬菜、宜居生活基地。

13+1 县(市)环绕北京的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兴隆县(增补)建设意义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释放首都优势,形成首都经济圈,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城市化发展的一条规律。

首都经济圈作为优质生产要素富集的特殊载体,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活跃的区域经济中心。

几乎任何一个国家都有首都经济圈,目前,许多国家的首都经济圈创造的生产总值占国家的三分之一以上。

而京津冀三省市,2009年GDP合计为36600亿,占全国的比重仅为10.9%,距离达到全国1/3还差75180多亿。

加快京津冀区域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放大首都辐射效应。

疏解首都的城市压力由于城市功能过度集中,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像许多国家的首都一样,出现了人口膨胀、交通拥挤、资源紧张、房价高涨、发展空间受限、改善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等突出问题。

借鉴国际经验,分散首都功能势在必行。

河北环抱首都,有责任、有义务,也有便利条件为首都疏解压力。

打造河北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增长极从燕郊、涿州等地的经验看,建设环首都经济圈,能够有效承接首都产业转移和功能分散,接受首都人才、技术、信息等高级要素的溢出,迅速提升河北省发展水平。

同时,随着环首都经济圈的成型和发展,我们还可以将其打造成为整合全球资源的战略平台,广泛承接全球产业和技术转移,建设成为全省最开放的地区,并通过梯度辐射带动河北全省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目标坚持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加强与首都地区在发展空间、产业功能、资源要素、基础设施、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对接融合。

环首都经济圈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比2010年翻两番,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196亿元达到4784亿元,年均增长31%以上;全部财政收入由2010年的200亿元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长32%;城区总人口由2010年的165万人达到300万人、年均增长12.7%,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33%上升到60%、年均增长5.4个百分点。

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比2015年再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568亿元,全部财政收入达到1600亿元,城区总人口达到40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0%。

建设任务规划体系建设环首都经济圈13个县(市、区)高标准做好园区和基地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与北京相关规划的对接,明晰产业承接方向及发展重点。

交通体系建设以建设快速通道为重点,以同城化为目标,推进13个县(市、区)交通基础设施与北京全面对接。

通讯体系建设将通讯基础设施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加强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网络通信、固话通信等通信网络设施建设,加快与北京联网、同网改造,实现与北京固话通信无长途、移动通信无漫游。

信息体系建设加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络建设,加快构建与北京协调联动的商贸、物流、旅游、金融等信息服务体系,提高信息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区域人力资源供需、技术成果交易、环境监测、治安交通、招商引资等各种公共信息共享。

金融体系建设推进京冀金融一体化进程,引导鼓励北京的主要金融机构到环首都地区设立网点和分支机构。

健全区域票据交换系统,逐步实现区域内支票通用、银行储蓄跨行政区通存通兑。

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推进与北京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加快环首都县(市、区)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政策与北京的对接融合,实现互通互认。

规划举措创业将提供13万套廉租房在环首都13个县(市、区)各规划建设一个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每个园区规模不低于5平方公里,从项目扶持、企业培育、产业推进等提供配套服务。

每个县(市、区)还将建一个总量不低于1万套、以廉租房为主体的“人才家园”,每套房面积在80平米以上,总计13万套,为北京高层次人才到河北创业提供服务。

蔬菜13个蔬菜基地供北京在环首都13个县(市、区)分别建设1个高标准的蔬菜发展基地,每个县(市、区)先选择30至50个村,每个村建设不低于1000亩的蔬菜生产标准园。

通过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等方式,力争经过3至5年努力,河北蔬菜在首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60%以上,其中高档蔬菜占到30%以上。

住房建住房吸引首都居民针对北京生活成本高、住房紧张的状况,瞄准首都住房需求,在13个县(市、区)建设以住房消费为主要内容的宜居生活基地,每个基地的容量不少于5万户,吸引首都居民购房置业。

[1]楼市影响振兴楼市京津冀都市圈”呼之欲出,“环首都经济圈”规划即将出炉,一向表现“淡定”的河北楼市,在一线城市集体滞涨的情况下高调接棒。

环首都经济圈11日,中国统计局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10月份国内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环比涨幅双回落,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出现环比负增长,楼市调控政策开始见效。

然而,河北10月份房价看似“不温不火”的背后,却是难以无法掩盖的整体旺势。

1-10月份,河北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增长66.6%和78.9%,仅次于曾因“国际旅游岛”规划而一度飙涨的海南楼市,更是远远高于全国的9.1%和17.3%。

从今年3月份以来,河北省会石家庄房价环比已连涨8个月。

在不断上涨的房价背后,是京冀两地区域规划“蓝图”和一连串政策的刺激。

继10月河北部署“环首都经济圈”和提出京东、京南、京北新城之后,本月10日,河北省常务副省长赵勇称,京冀双方已建立高层面的定期沟通机制,并在河北燕郊设立前线指挥部,环首都地区2-3年内有望与北京实现“同城化”。

双方已同意,电话号码010区号年底将进入冀13县市。

赵勇同时透露,为环首都经济圈定制的世界一流规划,预计将在明年1月底前完成。

北京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史利国也在日前举办的“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北京市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规划,把“首都圈”建设放到重要位置,北京城铁向河北延伸1100公里的规划,已上报国务院。

在区域经济“抱团”发展的全球趋势下,专家认为,国际性大都市的北京不可能隔离周边区域而独立存在。

城市越大、中心地位越突出,越需要有广大的腹地来支撑,越需要形成产业功能的梯次融合。

作为“先发展起来”的北京,此前的“虹吸”效应正逐步转化为“溢出”效应。

赵勇坦言,河北要做的就是把“溢出”效应接过来。

在与北京的全面对接、实现双赢的过程中,加之建立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环京津休闲旅游带等一系列楼市利好消息,河北各地的住房消费、投资预期后劲并未因国家宏观调控而“伤筋动骨”,房价一度水涨船高。

国家发改委国土经济与区域研究所副主任肖金城认为,随着公共交通和电话号码的同城化,河北城镇陡然变身“类北京”地区,房价和地价暴涨势必会成为一个问题。

[2]规划编制11月,河北省在北京举行“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编制座谈会”,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勇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来自国内外的数十名规划领域顶级专家和政府相关部门、环首都经济圈相关市、县(市、区)负责人出席座谈会。

这标志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赵勇指出,推进环首都经济圈建设,最基础、最紧要的工作是要高水平、高标准地编制好一整套规划,以规划引领建设和发展。

要把世界最前沿、最先进的规划理念和最新的技术运用到规划编制中,创新规划编制思路、方法和内容,以宽视野、高标准、大手笔搞好各项规划,努力把环首都经济圈打造成为世界一流、中国气派、河北特色、充满活力的地区。

赵勇强调,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编制工作,要明确三个定位:把环首都经济圈放在京津冀区域发展大格局中来定位;放在环渤海区域发展大系统中来定位;放在国家发展大战略中来定位。

要把握四个趋势:在规划体系上,打破行政分割,统筹区域重大布局和生态环境建设;在城市布局上,倡导中心城市的“有机疏散”和区域范围内的“重新集中”;在产业发展上,强调产业与城市发展相互支撑,注重以产业发展带动新城、新区开发建设;在规划理念上,强调以人为本、生态优先。

要坚持五个原则:区域协调原则;城乡统筹原则;城市与产业互动原则;突出特色原则;近远期相结合原则。

要突出六个重点:突出基础设施对接;突出生态建设;突出功能建设;突出先进生产要素的集聚;突出民生事业建设;突出互动性。

同时,要注重借鉴长三角、珠三角、东京、首尔等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的成功经验,切实提高规划水平。

赵勇要求,各部门和相关市、县(市、区)负责人要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认真抓好落实,重点要落实责任、落实进度、落实质量、落实经费、落实对接。

来自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国家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清华大学等单位以及规划编制单位的专家与会,并对编制环首都经济圈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

赵勇介绍,对这个特区,“将给予比深圳更优惠的政策”。

在规划上,有要把廊坊香河作为家具基地来建设的项目。

据悉,目前香河的家居建材市场已经相当发达,这也是河北省长期以来重视家居行业的成果。

随着环首都经济圈的规划编制工作启动,相信不久的将来,河北省的家居行业会发展更加理性和繁荣。

[3]参考资料1规划举措资料来源http://60.10.2.21/html/2010-11/04/content_96435.htm2“环首都经济圈”提振河北楼市明年1月或完成规划/cj/2010/11-12/2650708.shtml3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news/2010-11-12/194265.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