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极后区综合征的儿童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1例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1例并文献复习
根 据 患 者 反 复 发 作 视 神 经 炎 病 史 ,血 清 、脑 脊 液
A Q P 4 抗体阳性 , 故符合 N M O S D诊断。 本例患者除 A Q P 4 抗体 阳性外 , 还伴有抗 S S A、
『 中 图分 类 号1 R 7 4 4 . 5 【 文献标志码】 B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 ( n e u r o m y e l i t i s o p t i c a s p e c —
t r u m d i s o r d e r s ' N MO S D) 是 一组 潜在 免 疫病 理 机制 与 视 神经 脊髓 炎 ( n e u r o m y e l i t i s o p t i c a , N MO) 相近 , 水通 道蛋 白4 ( a q u a p o r i n 4 , A Q P 4 ) 抗 体 阳性 率较 高 , 但 不
2 讨 论
患者 女 , 4 2岁 。 因双 眼视 物模 糊 于 2 0 1 4年 1 1月 1 3日就 诊我 院 。患 者于 9个 月前 无 明显诱 因突发 右
眼视 物 模糊 . 无 重 影. 就 诊 眼科 。查 右 眼视 力 0 . 0 5 , 左
视 神经 脊髓 炎谱 系病 是 一组 不 能完 全满 足视 神 经 脊髓 炎诊 断标 准 的疾 病 。临床 表 现为 潜在 免疫 病
诊 断 标 准包 括 : ( 1 ) 神 经损 伤 部 位 较局 限 , 如长 节 段 脊 髓 炎 ,双侧 视 神 经 炎 和复 发 性 孤立 性 视 神 经炎 ;
感 冒后左眼突发视物模糊, 伴视野中心暗点就诊。神 经查体 : 神清, 对答 切题 , 抬头肌力 5 级, 右 眼视力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8 。 左眼视力 0 . 0 6 , 双瞳等大等 圆, 直径 3 . 0 m m, 对
最新视神经脊髓炎1(病例)-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既往对NMO是MS的一个亚型还是另一种疾病存在争议; 2004年Lennon等在NMO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一种自 身抗体,称为NMO—IgG,是NMO的特异性标志,他 们随后发现NMO-IgG能与参与构成血脑屏障的星形胶 质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复合物—水通道蛋白4(AQP4)结 合,提示NMO是一种自身免疫性通道病; 发现AQP4主要分布在视神经、脊髓中央管周围、软脑 膜、下丘脑的微血管周围,与NMO的发病部位一致。 目前认为NMO是某些病因引起针对AQP4产生特异性自 身抗体NMO-IgG的不同于MS的离子通道型自身免疫病。
辅助检查: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凝血功 能、术前四项未见明显异常。颈椎MR(因干扰未 行增强):1.颈髓异常长T2信号影,伪影与脊髓变 性鉴别,后者可能性大;2.C3/4椎间盘突出,并 对应椎管继发性狭窄,相应脊髓变性;3.颈椎退行 性改变。入院后给予小剂量激素减轻水肿及其他对 症支持治疗。 2013-12-2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查血 AQP4抗体阳性,诊断考虑“视神经脊髓炎”。
专科查体:意识清醒,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 双侧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球各向运动自如,双侧 额纹对称,鼻唇沟对称,口角无歪斜;左侧肢体肌力0级, 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肢体肌力增高,右侧肢体肌张力正 常;左侧大腿上1/3以下痛觉减退,右侧腹股沟以下痛觉减 退,双侧下肢位置觉、运动觉消失;双侧肱二头肌腱反射 ++,左侧膝反射(+++),右侧膝腱反射++,左侧跟腱 反射+++,右侧跟腱反射(+);左侧Babinski征(+); Kernig征(-),Brudzinski征(-);
视神经脊髓炎合并干燥综合征、IgA肾病一例
视神经脊髓炎合并干燥综合征、IgA肾病一例患者女,55岁,主因“右下肢麻木无力5 d”于2015年8月5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入院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脚趾麻木,后背阵发性疼痛,后进展为整个右下肢麻木无力;入院前l d出现左下肢麻木无力,行胸椎增强核磁提示“胸3-8节段脊髓灰质异常信号考虑炎性改变”收入神经内科。
既往干燥综合征2年,服用环孢素25mg 2次/d、甲氨蝶呤2.5mg1次/周;IgA肾病14年;免疫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年。
查体:神清,言语流利,颅神经大致正常。
双上肢肌力V级,双下肢V-级,肌张力不高。
腱反射对称,指鼻、跟-膝-胫试验稳准。
右侧胸4以下针刺觉减退。
双侧病理征阴性。
颈软,无抵抗。
内科查体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全身淋巴结未见肿大。
实验室检查:(1)血液学检查:白细胞3.64×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86%↑;血小板246×10^9/L;同型半胱氨酸16μmol/L↑;微量总蛋白0.013g/24h尿↓;生化全项、凝血功能、D-二聚体、甲状腺功能五项、肿瘤标志物、便常规、动态红细胞沉降率、N端脑钠肽前体、降钙素原、真菌D试验、PPD试验、T-SPOT、T细胞亚群、HIV 抗体、梅毒抗体均阴性。
(2)脑脊液检查:①2015年8月5日腰穿:初压70mmH2O(1mmH2O=0.0098),无色透明,潘氏实验阴性,白细胞数2×10^6/L,分类单个核细胞100%;氯122mmol/L,糖2.52mmol/L,微量总蛋白0.64g/L;病原学检查阴性。
②2015年9月10日腰穿:初压95 mmH2O,无色透明,潘氏试验阴性,白细胞17×10^6/L,分类单个核细胞30%,分类多个核细胞70%;氯123.9mmol/L,糖2.84mmol/L,微量总蛋白0.31g/L;病原学检查阴性。
(3)血和脑脊液AQP-4(转染细胞方法):强阳性(+++)。
视神经脊髓炎1例报告
[ ]哈灵侠 , 2 张绍芬, 谢倩 , 更年期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 与脾细胞 等.
凋 亡 的 版 ) 2 4 3 ( ): J. 医 ,0 , 1 2
1 5 1 7 5 —5 .
大 截 面约 1 mX m。诊 断 为 视 神 经 脊 髓 炎 , 用 激 素 、 5m 7m 应
视 神 经脊 髓 炎 1 报 告 例
王 卫
免疫球蛋 白等药物治疗 2 , 0d 视力好转 , 肢体无力症状减轻 , 病情好转 出院 , 出院后 继续 口服泼尼松 治疗并逐 渐减量 , 至
出现脊髓炎表现 , 视神经受 累症状 出现较晚 , 故误诊 为脊髓
肿 瘤 , 者 早期 鉴 别 较 为 困难 , 别 要 点 在 于 仔 细 分 析 Mi 两 鉴 l l 图像 , 神 经 脊髓 炎 时 , 状 位 T WI 病 灶 周 围 无 脊 髓 空 视 矢 2 上 洞 而 可 见 正常 脊 髓 信 号 , 强 MR 上 强 化 信 号 一 般 较 均 匀 , 增 I 随访 MI 脊 髓 内 病 灶 消 失 或 部 位 多 变 。 故 熟 练 掌 握 两 者 L l M I 现 的 细微 差 别 对早 期 鉴 别 诊 断 起到 至关 重 要 的作 用 。 R表
院治疗 5d 症状 未见好转 , 出现双下 肢无 力、 , 并 左上肢无力 症状 , 遂转至我 院。入院查体 : 双眼视力明显减退 , 听力基本 正常 , 双侧睑裂 对称 , 双侧瞳孔等 大等圆 , 光反应灵 敏 , 对 双 侧角膜反射存在 , 唇沟对称 , 鼻 口角无歪斜 , 伸舌居 中, 颈无 抵抗 , 右上肢肌力 4级 , 肌张 力正常 , 上肢肌力 1 , 左 级 双下
中国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国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一、本文概述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视神经和脊髓,导致视力下降、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等症状。
近年来,随着对该疾病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法被应用于临床实践。
为了规范我国NMOSD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制定了《中国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NMOSD的最新诊断和治疗建议,帮助医生更好地识别和管理NMOSD患者。
本指南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NMOSD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预后评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本指南也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在NMOSD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提倡医生与康复科、神经心理科、眼科等多学科团队合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希望本指南的发布能为我国NMOS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疾病定义与分类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是一组以视神经和脊髓为主要受累部位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该疾病谱系涵盖了视神经脊髓炎(NMO)以及其他具有类似临床表现和病理机制的疾病。
NMOSD 的主要特点包括反复发作的视神经和脊髓炎症,以及高血清学阳性率(如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IgG)和高死亡率。
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NMOSD可分为典型NMO和非典型NMOSD。
典型NMO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表现为视力下降、眼痛、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等。
非典型NMOSD则可能包括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的受累,如脑干、间脑、大脑半球等,临床表现多样,可能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认知障碍等。
NMOSD的分类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血清学标志物以及病理机制。
近年来,随着对NMOSD研究的深入,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
以上内容仅为概述,具体的疾病定义与分类应根据最新的临床研究和专业指南进行更新和完善。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流行病学特点
NMOSD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1-5/100,000,在亚洲、非洲和拉丁 美洲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NMOSD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以青壮年多见,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
NMOSD的病程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每次发作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神 经功能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视神经炎症状
1 2
视力下降
视神经受损导致视力逐渐下降或突然丧失。小。
3
眼球疼痛
炎症反应导致眼球疼痛,有时伴有眼肌麻痹。
脊髓炎症状
运动障碍
01
脊髓炎症导致肢体无力、肌肉萎缩和瘫痪。
感觉异常
02
感觉神经受损引起麻木、刺痛和温度感觉异常。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个体化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个体化治疗方 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未来研究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与交流,整合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和 方法,推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研究的深入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典型NMOSD表现为视神经炎 、脊髓炎和脑干综合征,而抗 体阴性NMOSD则仅表现为视 神经炎或脊髓炎。
病因与发病机制
01
NMOSD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认为与遗传、 环境因素和免疫系统异常有关。
02
免疫系统异常导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常激活, 攻击自身抗原,引发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03
04
预防与日常管理
预防措施
避免诱发因素
如感染、疫苗接种、手术等,这些因素可能 诱发疾病发作。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1例的护理
2018年7月第25卷第13期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1例的护理涂娅菲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以视神经和脊髓受累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
临床多以严重的视神经炎和纵向延伸的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为特征表现,具有复发率、致残率高的特点。
2017年1月本科收治了以视神经、胸髓及颅内第三脑室周围病变为主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1例,予血浆置换及激素等治疗,并加强护理,效果理想,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男,54岁,因“小便障碍26天,双下肢麻木无力半月”于2017年1月31日入院。
患者1月5日出现夜尿增多,排尿不畅,1月15日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小便障碍加重,麻木自下向上发展,逐渐至肋缘以下,肋缘以下疼痛、瘙痒不适,不能站立行走。
入院体检:体温36.9℃,呼吸20次/min,脉搏82次/min,血压140/81mmHg,意识清,双瞳孔对光反射灵敏。
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双上肢肌力Ⅴ级,双下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张力增高,余肢体肌张力正常,右膝反射(++),腹壁反射未引出,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左膝、双踝反射(+),胸8以下痛触觉减退,双下肢深感觉减退,Babinski征(-)。
辅助检查:1月31日腰穿压力130mmH2O。
脑脊液化验示:白细胞计数110/μl。
脑脊液氯化物119.3mmol/L,总蛋白0.81g/L。
隐球菌未检测到。
2月2日肿瘤标志物常规筛查:鳞状细胞癌抗原2.8ng/ml,铁蛋白774.5ng/ml。
糖化血红蛋白百分率6.1%。
空腹血糖7.35mmol/L。
红细胞沉降率24.0mm/h。
三大常规、肝肾功能、果糖胺、血脂、电解质、心肌酶、甲功、乙肝三系测定(发光)、HIV抗原抗体、梅毒抗体、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抗体正常。
2月4日腰穿压力190mmH2O,头颅MRI及MRI增强示第三脑室旁对称性异常信号。
胸髓MRI增强示下胸段及脊髓圆锥水平脊髓内异常信号灶,炎症可能。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目录 Content
一、概述
二、临床表现 重点
N M
三、辅助检查
O
S D
四、诊断
五、治疗
六、护理
重点
(一)概述
基础知识
髓鞘作用:保证神经传导的速度及准确性,当髓鞘受到破坏时,髓鞘神经纤维无法有效传导冲动。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一)概述
➢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以视神经和脊髓受累 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脱髓鞘疾病,临床多以严重的视神经炎(ON)和纵向延伸的 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LETM)为特征表现。
➢ 2004年, Lennon等在NMO患者体内发现自身特异性抗体NMO-IgG,以及其主要的自 身靶抗原水通道蛋白4(AQP4)抗原,该抗体在视神经脊髓炎诊断中的重要地位亦得到国际 认可。
概念的演变过程:
传统概念:病变仅局限于视神经和脊髓。
非视神经和脊髓表现: 多分布于室管膜周围AQP4高表达区域,如延髓最后区、丘脑、下丘脑、第三和第四脑室 周围、脑室旁、胼胝体、大脑半球白质等。
2015年国际NMO诊断小组: NMO与NMOSD统一命名为NMOSD,它是一组主要由体 液免疫参与的抗原-抗体介导的CNS炎性脱髓鞘疾病谱。
5
(一)概述
流行病学特点 ➢ NMOSD的患病率在全球各地区均比较接近,但在非白种人群中更为易感。 ➢ 性别构成上:NMOSD女性明显高发,女男患病比例高达(9-11):1。 ➢ NMOSD首次发病见于各年龄阶段,以青壮年居多,NMOSD常与一些自身免疫疾病,如干燥综合
(三)辅助检查
• 视功能相关检查: ①视敏度:(最佳矫正)视力下降,部分患者残留视力小于0.1,严重者仅存在光感甚至全盲。 ②视野:可表现为单眼或双眼受累,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视野缺损。 ③视觉诱发电位(VEP):多表现为P100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严重者引不出反应。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疗进展详解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疗进展详解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以视神经和脊髓受累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反复存在的AQP4-IgG抗体是其典型特征。
该疾病具有高复发、高致残的特点,可导致视力丧失和瘫痪,预后极差。
概述临床症状NMOSD首次发病见于各年龄阶段,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居多。
临床上多以严重的视神经炎(ON)和纵向延伸的长节段横贯性脊炎(LETM)为特征表现,6组NMOSD的核心临床症候分别为视神经炎、急性脊髓炎、极后区综合征、急性脑干综合征、急性间脑综合征和大脑综合征。
NMOSD为高复发、高致残性疾病(图1);常与一些自身免疫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桥本氏病等发生共病现象。
NMOSD的高复发、高致残性致病机制目前,整体上认为AQP4-IgG是NMOSD致病性抗体。
血清AQP4-IgG主要在外周由浆细胞和浆母细胞产生,并通过内皮胞吞作用或相对血脑屏障通透性或损伤区城穿透进CNS,导致AQP4-IgG与星形胶质细胞上的AQP4蛋白相结合。
抗体依赖性星形胶质细胞损伤涉及CDC、CDCC和ADCC 等机制,并进一步导致炎症反应、少突胶质细胞丢失、脱髓鞘和神经元丢失。
2:NMOSD发病机制遗传影响因素(1)HLA(2)免疫调节基因NMOSD发病风险增加相关基因:CD40、STAT4、GTF2IRD1-GTF21、TNFSF4、CD58;NMOSD发病风险减少相关基因:IRAK1。
NMOSD的诊断谈及对于NMOSD患者的诊断,周红雨教授指出,尽管NMOSD与多发性硬化(MS)在临床表现、影像学具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两者的诊断却“大相径庭”。
MS的诊断基于影像学寡克隆区带,其病灶具有空间多发性,且脊髓MRI多呈短节段病灶。
而NMOSD的诊断(如图3)以“病史+核心临床症候+影像特征+生物标记物”为基本依据,以AQP4-IgG作为分层。
AQP4-IgG对于NMOSD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达90%-95%。
儿童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临床研究
儿童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临床研究目的:总结儿童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p-NMOSD)的临床特点,并与儿童多发性硬化(p-MS)进行对比,提高对p-NMOSD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
方法:对2015年10月1日至2018年10月1日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神经科诊断为p-NMOSD 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脑脊液、抗体、影像学、治疗、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同期诊断为p-MS患儿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入组12例p-NMOSD患儿,男:女=1:1,起病平均年龄为8.6±3.8岁,中位确诊时间1.5月,单相病程10例,复发病程2例。
7例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
入组15例p-MS患儿,男:女=1:2,起病平均年龄为8.5±4.4岁,中位确诊时间6.0月,11例为复发缓解病程。
11例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
与p-MS组相比,p-NMOSD组确诊时间较短,复发例数较少(P<0.05),而在发病年龄、性别、发病诱因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p-NMOSD组首发视神经损害多见(50.0%),而p-MS组以脑实质损害多见(53.3%),两组均有脊髓损害(33.3%vs 26.7%)。
p-NMOSD组患儿脊髓病灶均表现为长节段横贯性脊髓损伤,与p-MS组有显著差异(P<0.05)。
91.7%的p-NMOSD患儿存在脑部病灶,以近皮层及皮层下白质病灶多见。
p-NMOSD组部分患儿脑脊液白细胞及蛋白升高,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Ab)阳性率较低,寡克隆区带(OB)部分阳性。
20%AQP4-Ab阴性的p-NMOSD患儿可以检测到髓鞘少突胶质细胞抗体(MOG-IgG)。
结论:1、与p-MS组相比,p-NMOSD患儿确诊时间较短,较少复发,而在发病年龄、性别、发病诱因之间无差异。
2、p-NMOSD组患儿以视神经损害起病多见,p-MS多以脑实质损害起病,两组均有脊髓损害。
3、p-NMOSD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病灶具有特异性,脑内病灶以近皮层及皮层下白质病灶多见,但无特异性。
神经综述:极后区综合征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神经综述:极后区综合征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极后区综合征(APS)作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中一个重要的核心特征,临床常表现为顽固性呃逆、恶心、呕吐(IHN),可在NMOSD病程早期出现,易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且常被忽视而延误诊治。
对于临床医师而言,重视并早期识别APS对NMOSD患者的早期诊治,减少患者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本文对APS在NMOSD中的发生机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APS的重视。
1NMOSD与APS1.1 NMOSD视神经脊髓炎(NMO)又称Devic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星形胶质细胞病,临床上以急性纵向延伸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LETM)及视神经炎为主要特点。
2004年Lennon等采用间接荧光免疫法在NMO患者血清中检测到一种能与CNS星形胶质细胞足突上的水通道蛋白4(AQP4)结合的特异性抗体,命名为抗AQP4-IgG 抗体,也被称作NMO-IgG。
该抗体的发现明确了NMO是不同于多发性硬化(MS)的独立疾病,同时该抗体被作为一项支持标准纳入Wingerchuk等2006年修订的NMO诊断标准中。
然而,临床中血清抗AQP4-IgG抗体阳性的部分患者并不完全满足NMO的诊断标准,如复发性视神经炎、双侧视神经炎、LETM等,却与NMO有着类似的致病机制及临床病程,故有学者于2007年提出NMOSD的概念。
NMOSD包含了血清抗AQP4-IgG抗体阳性的视神经炎或脊髓炎患者,但未包含CNS其他部位受累但血清抗AQP4-IgG抗体阳性的患者。
2015年国际视神经脊髓炎诊断小组(IPND)最新提出的诊断标准中,将NMO归入NMOSD,根据血清学抗AQP4-IgG抗体状态分为抗AQP4-IgG抗体阳性的NMOSD和抗AQP4-IgG抗体阴性的NMOSD,并提出NMOSD的6组核心临床症候:视神经炎、急性脊髓炎、APS、急性脑干综合征、急性间脑综合征、大脑综合征。
极后区综合征起病的NMO谱系疾病2例
医学影像学杂志2021年第31卷第1期J Med ImagWg Vol.31No.12021极后区综合征起病的NMO谱系疾病2例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vm disorders initiated with area postrema syndroma:repoi of two casas王宇新,高培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放射科北京100070通信作者:高培毅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磁共振成像中图分类号:R445.2&R7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11(2021)01枕'68枕3患者'女,52岁。
主因“恶心、呃逆40天,头晕20天,右眼视力下降7天”于2018年7月27日入院。
患者40天前出现恶心、呕吐,伴呃逆,行胃镜检查,可见胃体粘膜隆起,抑酸治疗后好转;20天前出现头晕,行冠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排除心源性因素;7天前右眼视力模糊,伴视力下降。
神经系统查体:阴性。
既往糖尿病3年。
实验室检查:脑脊液:糖4.61(正常值:2.5~4.5mmol/L),蛋白53.07(正常值:15 ~45mg/dL),白蛋白0.37(正常值0~0.15mg/ml),IgG 0.053(正常值0~0.0'9mg/ml),脑脊液抗NMO抗体IgG阳性;脑脊液神经系统感染病毒抗体检测:巨细胞病毒抗体TG (+),风疹病毒抗体IgG(+)。
头颅MRI(2018.07.23)示:延髓背侧导水管周围可见小片状T'WI低信号TWI高信号影,边界不清,呈DWI高信号ADC等信号,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颈椎MRI示:延髓极后区及延髓颈髓交界区可见多发条片状T'WI等信号TWI高信号影,边界不清,6个颈髓节段内可见连续线状T'WI等信号TWI稍高信号影,部分颈髓病灶横轴位呈对称性的H型或蝶翼状,增强扫描延髓病灶下方可见不规则强化(图')(诊断: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2型糖尿病。
以急性间脑综合征起病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收稿日期:2021G06G09以急性间脑综合征起病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沈遥遥1,聂红兵1,沈伟冰2(1.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南昌330006;2.晋江市安海医院神经内科,福建晋江362000)摘要:目的㊀探讨以急性间脑综合征起病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 e u r o m y e l i t i so p t i c a s p e c t r u m d i s o r d e r s, NMO S D)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㊀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以急性间脑综合征起病的NMO S D患者[患者血清可检测到水通道蛋白4(a q u a p o r i n4,A Q P4)抗体]的临床㊁实验室㊁影像学特点及预后.结果㊀纳入11例患者,男 女=2 9,发病年龄17~47(35.2ʃ8.1)岁.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嗜睡(11/11),其他临床表现包括恶心和呕吐(4/11)㊁发热(2/11)㊁厌食(1/11)㊁无汗(1/11)和低体温(1/11).11例患者颅脑M R I均出现双侧下丘脑受累,9例患者出现双侧丘脑内侧受累,2例出现中脑前缘受累.11例患者均使用激素冲击治疗,5例患者使用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2例患者加用免疫抑制剂.随访1年左右,11例患者中复发3例,复发临床特征为视神经炎和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结论㊀以急性间脑综合征起病的NMO S D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嗜睡.病灶多累及双侧下丘脑和双侧丘脑内侧.临床上对于不明原因嗜睡的患者应尽快完善颅脑M R I 检查,当出现间脑受累和血清阳性A Q P4抗体时则支持NMO S D的诊断.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水通道蛋白4;急性间脑综合征中图分类号:R744.3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2095G4727(2021)05-0065-04D O I:10.13764/j.c n k i.n c d m.2021.05.013㊀㊀视神经脊髓炎(n e u r o m y e l i t i so p t i c a,NMO)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以视神经和脊髓受累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自2004年L E N N O N 等[1]发现高度特异性的水通道蛋白4(a q u a p o r i n4, A Q P4)抗体以来,人们对NMO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升.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 s p e c t r u m d i s o r d e r s,NMO S D)这一概念的提出扩展了对NMO的临床和影像学认识.2015年W I N G E RGC HU K等[2]提出了NMO S D新的诊断标准,共纳入了6个核心临床特征,包括视神经炎㊁急性脊髓炎㊁极后区综合征㊁急性脑干综合征㊁急性间脑综合征和症状性大脑综合征.NMO S D可累及围绕第三脑室和导水管周围的间脑组织,该部位受累通常是无症状的或表现急性间脑综合征,如抗利尿激素综合征㊁发作性睡病㊁低体温㊁低血压㊁嗜睡㊁肥胖等[3].本文回顾性分析以间脑综合征起病的NMO S D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以加深对急性间脑综合征的认识.1㊀对象与方法1.1㊀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以急性间脑综合征起病的NMO S D患者11例.纳入标准:1)患者血清可检测到抗A Q P4抗体;2)排除其他核心临床特征,起病时M R I显示间脑病灶.排除标准:血清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 y e l i no l i g o d e n d r o c y t e g l y c o p r oGt e i n,MO G)抗体阳性相关脱髓鞘疾病;感染㊁肿瘤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继发的脱髓鞘病变.1.2㊀研究方法收集纳入患者的一般资料㊁临床症状㊁影像学表现㊁实验室检查㊁治疗过程和预后情况,总结所有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所有患者在免疫治疗前均行颅脑M R I检查,序列包括T1加权像㊁T2加权像(T2Gw e i g h t e d i m a g e,T2W I)㊁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 l u i da t t e n u a t i o ni n v e r s i o nr e c o v e r y,F L A I R)㊁弥散加权像.所有患者于发病2周内且在免疫治疗前行血清和脑脊液A Q P4抗体和寡克隆带(O B)检测,A Q P4抗体采用基于细胞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抗体检测结果由武汉康圣环球医学特检集团和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提供.此外,所有患者均测脑脊液压力,同时送检脑脊液常规㊁生化检测.所有患者均使用静脉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初始剂量为1g),序贯减量(每3d对半减量),至120m g静脉点滴3d56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年第61卷第5期㊀J o u r n a l o fN a n c h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M 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2021,V o l.61N o.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后改为醋酸泼尼松龙(1m g k g -1 d -1)口服.以后每1~2周减少5m g ,维持剂量为20~30m g 口服.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年左右.2㊀结果2.1㊀临床特点以急性间脑综合征起病的NMO S D 患者11例,其中男2例,女9例,男 女=2 9;发病年龄17~47(35.2ʃ8.1)岁.11例患者均出现嗜睡症状,恶心和呕吐4例,发热2例,厌食㊁无汗和低体温各1例.嗜睡的持续时间为5~14(8.8ʃ3.6)d .详见表1.2.2㊀颅脑M R I 表现11例患者颅脑M R I 均出现T 2W I ㊁T 2F L A I R高信号病灶,呈斑片状.病灶位于双侧下丘脑11例,双侧丘脑内侧9例,中脑前缘2例.其中8例患者病灶呈对称性,3例为非对称性.详见表2和图1.2.3㊀实验室检查11例患者均行C S F 检查,脑脊液压力升高4例[范围185~210mmH 2O (1.81~2.06k P a )],正常范围7例.脑脊液白细胞数增高11例(范围8~46ˑ106L -1,平均19.9ˑ106L -1).脑脊液蛋白正常4例,增高7例(范围460~650m g L -1,平均541.4m g L -1).所有患者脑脊液O B 阴性,血清O B 阳性2例.见表2.2.4㊀治疗与预后11例患者均使用甲泼尼龙静脉冲击治疗(i n Gt r a v e n o u s m e t h y l p r e d n i s o l o n e p u l s e t h e r a p y,I VM P ),5例患者使用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i n t r a Gv e n o u s i mm u n o g l o b u l i n s t h e r a p y,I V I G ).激素冲击治疗后加用吗替麦考酚酯和硫唑嘌呤治疗各1例.随访时间内复发3例,其中视神经炎(o p t i c n e u r i t i s ,O N )+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l o n gi t u d i n a l Gl y e x t e n s i v e t r a n s v e r s em ye l i t i s ,L E T M )1例,O N1例,L E T M1例.详见表1.表1㊀11例以急性间脑综合征起病的N M O S D 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编号性别发病年龄/岁临床表现嗜睡持续时间/d 治疗方案预后1女30嗜睡,恶心和呕吐13I VM P +I V I G ,吗替麦考酚酯良好2女42嗜睡,缄默7I VM P +I V I G 良好3女17发热,嗜睡6I VM P +I V I G复发,O N+L E TM 4女35嗜睡,厌食,恶心和呕吐14I VM P ,硫唑嘌呤复发,O N 5男47嗜睡5I VM P 良好6女41嗜睡,无汗6I VM P 良好7女36嗜睡7I VM P 复发,L E TM 8男28嗜睡,低体温8I VM P +I V I G良好9女31嗜睡,恶心和呕吐11I VM P 良好10女38发热,嗜睡,恶心和呕吐15I VM P 良好11女43嗜睡5I VM P +I V I G良好㊀㊀NMO S D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I VM P :甲泼尼龙静脉冲击治疗;I V I G :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O N :视神经炎;L E T M :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表2㊀11例以急性间脑综合征起病的N M O S D 患者的磁共振和脑脊液检查结果病例编号颅脑M R IT 2W I/F L A I R 高信号病灶对称初次脑脊液压力/mmH 2O (k P a )脑脊液细胞数/(ˑ106L-1)脑脊液蛋白/(m gL -1)脑脊液O B(血清/脑脊液)1双侧下丘脑㊁丘脑内侧是190(1.86)8480-/-2双侧下丘脑㊁丘脑内侧是175(1.72)12460-/-3双侧下丘脑否130(1.27)24625+/-4双侧下丘脑㊁丘脑内侧和中脑前缘是200(1.96)36545-/-5双侧下丘脑是140(1.37)20400-/-6双侧下丘脑㊁丘脑内侧是100(0.98)10360-/-7双侧下丘脑㊁丘脑内侧和中脑前缘否125(1.23)8490+/-8双侧下丘脑㊁丘脑内侧是210(2.06)18540-/-9双侧下丘脑㊁丘脑内侧否185(1.81)25650-/-10双侧下丘脑㊁丘脑内侧是160(1.57)46380-/-11双侧下丘脑㊁丘脑内侧是130(1.27)12440-/-㊀㊀㊀NMO S D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T 2W I :T 2加权像;F L A I R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O B :寡克隆带;+:阳性;-:阴性.66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年10月,第61卷第5期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A C:F L A I R和T2W I(横断位)示双侧下丘脑㊁双侧丘脑和中脑前缘对称性高信号.图1㊀颅脑M R I示间脑病灶围绕第三脑室和脑导水管3㊀讨论㊀㊀自2004年L E N N O N等[1]在NMO患者血清中发现特异性A Q P4抗体以来,NMO被认为是区别于多发性硬化(m u l t i p l es c l e r o s i s,M S)的一种独立疾病.A Q P4富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多个部位,如脑室周围㊁导水管周围及脊髓中央灰质等[4].因此NMO S D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具有高度异质性.除了经典的视神经和纵向延伸横贯性脊髓炎外,NMO S D还可累及极后区㊁丘脑㊁下丘脑㊁第三和第四脑室周围㊁侧脑室旁㊁胼胝体和大脑半球白质等.间脑综合征作为NMO S D诊断标准中一个独立的核心临床特征相对较少被认识.NMO S D的间脑病灶包括第三脑室和脑导水管周围的丘脑㊁下丘脑以及中脑前缘[5G6].在一项纳入116例NMO S D 患者的横断面研究[4]中,间脑病灶见于6.0%的患者.因此间脑受累并不罕见.间脑病灶往往是无症状的,但部分患者可出现间脑综合征,如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 y n d r o m e o f i n a p p r o p r i a t e a n t i d iGu r e t i c h o r m o n e s e c r e t i o n,S I A D H)㊁发作性睡病㊁低体温㊁低血压㊁嗜睡㊁肥胖㊁甲状腺功能减退㊁高泌乳素血症㊁继发性闭经㊁泌乳和行为改变[3,7G9].临床上相对常见的是嗜睡和S I A D H[10G11].本研究共纳入11例以急性间脑综合征起病的NMO S D患者,结果发现女性好发,女 男=9 2,多见于青年人,发病年龄为(35.2ʃ8.1)岁.临床表现以嗜睡最为常见(11/11),持续时间为(8.8ʃ3.6)d;其次是恶心和呕吐(4/11)㊁发热(2/11)㊁厌食(1/11)㊁无汗(1/11)和低体温(1/11).同以往文献[12]报道一致,以急性间脑综合征起病的NMO S D 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嗜睡.S U Z U K I等[12]回顾性分析了13例伴有间脑病灶的抗A Q P4抗体阳性的NMO S D,12例患者有嗜睡症状;对其中8例患者检测了脑脊液下丘脑分泌素,发现3例患者下丘脑分泌素显著下降;经过激素治疗后嗜睡症状改善且复查脑脊液下丘脑分泌素上升.这提示NMO S D患者的嗜睡症状与下丘脑病变引起的下丘脑分泌素减少相关.B A B A等[10]报道1例以发作性睡病为首发表现的NMO S D,其脑脊液检测发现下丘脑分泌素明显下降,但缺乏猝倒发作和未检出H L A易感基因提示诊断发作性睡病并非原发性的.此外,间脑受累的A Q P4阳性NMO S D患者可表现为S I A D H.S I A D H由B A R T T E R和S C HWGA R T Z首次报道[13],其常见于肿瘤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肺部疾病.然而,S I A D H很少见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14].一项队列研究[15]显示14.6%的抗A Q P4抗体阳性的NMO S D患者符合S I A D H诊断,26.8%患者M R I可见下丘脑病灶.I O R I O等[16]对就诊于梅奥诊所的160例A Q P4抗体阳性NMO S 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6%的患者出现低钠血症且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相关,其中有3例累及下丘脑周围结构.由于下丘脑是A Q P4高表达区域,抗A Q P4抗体介导的免疫损伤可导致视上核和室旁核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因此,S IGA D H亦与NMO S D患者下丘脑病灶相关.在本研究中,有4例患者出现恶心㊁呕吐,其中2例出现顽固性低钠血症.但遗憾的是并未检测抗利尿激素水平,低钠血症是否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相关在本研究中未能进一步证实.本研究纳入患者的影像学特征与以往文献[11G12]报道一致.间脑病灶多呈对称性,易累及双侧下丘脑和丘脑内侧,部分患者累及中脑前缘,M R I 表现为T2W I/F L A I R高信号.脑脊液检查结果提76沈伟冰等:以急性间脑综合征起病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示细胞数和蛋白多轻度增高.以间脑起病A Q P4阳性NMO S D患者的预后较好,但仍有复发风险.本研究中有3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复发,临床特征为O N和L E T M.对NMO S D患者的免疫治疗应及早进行,大剂量激素冲击有助于加速急性发作期病情的缓解.激素冲击治疗效果差时可选择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为预防复发和减少神经功能障碍进展可序贯免疫治疗,一线治疗药物包括硫唑嘌呤㊁吗替麦考酚酯和利妥昔单抗等[17].本研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由于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且样本量小,未能探究内分泌激素与NMO S D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对于间脑综合征出现嗜睡症状时,应当检测下丘脑分泌素以及下丘脑分泌的其他激素.2)并未对纳入患者进行视频多导睡眠监测以探究NMO S D与睡眠障碍之间的联系.期望在未来能开展关于NMO S D与睡眠障碍以及内分泌激素之间联系的研究.4㊀小结㊀㊀急性间脑综合征虽然是NMO S D的核心特征之一,但以急性间脑综合征起病的NMO S D相对少见.当患者出现以嗜睡起病且影像上显示间脑病灶时,需高度怀疑该病可能.及早完善A Q P4GI g G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此外,因下丘脑G垂体系统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和神经内分泌功能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间脑受累的NMO S D应尽可能地检测下丘脑所分泌的激素水平.期待有更多的前瞻性研究致力于探究NMO S D与内分泌疾患之间的联系.参考文献:[1]㊀L E N N O N V A,K R Y Z E RTJ,P I T T O C KS J,e t a l.I g G m a r kGe ro fo p t i cGs p i n a lm u l t i p l es c l e r o s i sb i n d st ot h ea q u a p o r i nG4w a t e r c h a n n e l[J].J E x p M e d,2005,202(4):473G477.[2]㊀W I N G E R C HU KD M,B A NW E L LB,B E N N E T TJ L,e t a l.I nG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n s e n s u s d i a g n o s t i c c r i t e r i a f o r n e u r o m y e l i t i s o p t iGc a s p e c t r u md i s o r de r s[J].N e u r o l o g y,2015,85(2):177G189.[3]㊀K I M HJ,P A U LF,L A N AP E I X O T O M A,e t a l.M R I c h a r a cGt e r i s t i c s of n e u r o m y e l i t i s o p t i c as p e c t r u md i s o r d e r:a n i n t e r n aGt i o n a l u p d a t e[J].N e u r o l og y,2015,84(11):1165G1173.[4]㊀C A C C I A G U E R R A L,M E A N IA,M E S A R O SS,e ta l.B r a i na n d c o r d i m a g i n g f e a t u r e s i n n e u r o m y e l i t i s o p t i c a s p e c t r u md i sGo r d e r s[J].A n nN e u r o l,2019,85(3):371G384.[5]㊀P I T T O C KSJ,W E I N S H E N K E RB G,L U C C H I N E T T ICF,e t a l.N e u r o m y e l i t i s o p t i c a b r a i n l e s i o n s l o c a l i z e d a t s i t e s of h ig ha q u a p o r i n4e x p r e s s i o n[J].A r c hN e u r o l,2006,63(7):964G968.[6]㊀K I M W,P A R K M S,L E ESH,e t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b r a i nm a gGn e t ic r e s o n a n c e i m a g i n g a b n o r m a l i t i e s i nc e n t r a ln e r v o u ss y sGt e ma q u a p o r i nG4a u t o i mm u n i t y[J].M u l t S c l e r,2010,16(10):1229G1236.[7]㊀D E G U C H IK,K O N OS,D E G U C H I S,e t a l.A p a t i e n tw i t h a nGt iGa q u a p o r i n4a n t i b o d yp r e s e n t i n g h y p e r s o m n o l e n c e a s t h e i n iGt i a l s y m p t o ma n d s y mm e t r i c a l h y p o t h a l a m i c l e s i o n s[J].J N e uGr o l S c i,2012,312(1/2):18G20.[8]㊀N O Z A K IH,S H I MO H A T A T,K A N B A Y A S H IT,e t a l.A p aGt i e n tw i t h a n t iGa q u a p o r i n4a n t i b o d y w h o p r e s e n t e dw i t h r e c u rGr e n t h y p e r s o m n i a,r e d u c e do r e x i n(h y p o c r e t i n)l e v e l,a n d s y mGm e t r i c a l h y p o t h a l a m i c l e s i o n s[J].S l e e p M e d,2009,10(2):253G255.[9]㊀V I E G A SS,W E I RA,E S I R IM,e t a l.S y m p t o m a t i c,r a d i o l o g i c a la n d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i n v o l v e m e n t o f t h e h y p o t h a l a m u s i nn e u r o m yGe l i t i so p t i c a[J].JN e u r o lN e u r o s u r g P s y c h i a t r y,2009,80(6):679G682.[10]㊀B A B A T,N A K A S H I M AI,K A N B A Y A S H IT,e t a l.N a r c o l e p s ya s a n i n i t i a l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o f n e u r o m y e l i t i s o p t i c aw i t ha n t iGa q u aGp o r i nG4a n t i b o d y[J].J N e u r o l,2009,256(2):287G288.[11]㊀I N O U EK,N A K A Y A M AT,K A M I S A W A A,e t a l.S y n d r o m e o fi n a p p r o p r i a t e a n t i d i u r e t i c h o r m o n e a c c o m p a n i e d b y b i l a t e r a l h y p oGt h a l a m i c a n d a n t e r i o r t h a l a m i c l e s i o n sw i t h s e r u ma n t i a q u a p o r i n4a n t ib o d y[J].B M JC a s eR e p,2017,2017:bc r2017219721.[12]㊀S U Z U K IK,N A K AMU R A T,H A S H I MO T O K,e t a l.H y p oGt h e r m i a,h y p o t e n s i o n,h y p e r s o m n i a,a nd o be s i t y 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h y p o t h a l a m i c l e s i o n s i na p a t i e n t p o s i t i v e f o r t h ea n t i-a q u a p o r i n4a n t ib o d y:ac a s e r e p o r t a nd l i te r a t u r e r e v i e w[J].A r c hN e u r o l,2012,69(10):1355G1359.[13]㊀B A R T T E R FC,S C HWA R T Z W B.T h es y n d r o m eo f i n a pGp r o p r i a t e s e c r e t i o no fa n t i d i u r e t i ch o r m o n e[J].A m J M e d,1967,42(5):790G806.[14]㊀P U SX,L O N G Y M,Y A N G N,e t a l.S y n d r o m eo f i n a p p r oGp r i a t e a n t i d i u r e t i c h o r m o n e s e c r e t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a q u a p o rGi nG4a n t i b o d y[J].J N e u r o l,2015,262(1):101G107.[15]㊀C L A R K E L,A R N E T T S,L I L L E Y K,e ta l.M a g n e t i cr e s oGn a n c e i m a g i n g i nn e u r o m y e l i t i so p t i c as p e c t r u m d i s o r d e r[J].C l i nE x p I mm u n o l,2021.D o i:10.1111/c e i.13630.[16]㊀I O R I O R,L U C C H I N E T T IC F,L E N N O N V A,e ta l.S y nGd r o me of i n a p p r o p r i a t e a n t i d i u r e s i sm a y h e r a l do r a c c o m p a n yn e u r o m y e l i t i s o p t i c a[J].N e u r o l o g y,2011,77(17):1644G1646.[17]㊀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免疫专业委员会.中国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6,23(3):155G166.(责任编辑:钟荣梅)86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年10月,第61卷第5期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表现为脊髓半切综合征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1例报告
表现为脊髓半切综合征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1例报告宋亚雪;孟彦宏;贾阳娟;王建华【期刊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年(卷),期】2018(031)003【总页数】2页(P188,201)【作者】宋亚雪;孟彦宏;贾阳娟;王建华【作者单位】075000张家口,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学院;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河北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高压氧舱;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4.5+2我院近期收治了1例首次发病表现为左侧脊髓半切综合征(BSS),复发为右侧BSS 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现报道如下。
1 病例女,66岁,以“左侧肢体无力2周,右侧下肢麻木3 d”于2016年5月23日第1次入院。
患者入院前2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无力,能行走,无大小便障碍。
3 d前无力加重,不能握物,行走不稳,伴右下肢麻木。
查体:神清,颅神经阴性,左侧肢体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活跃,右侧T2以下痛温觉减退。
左下肢振动觉、位置觉减退。
左侧Babinski征、Chaddock征(+)。
双侧胫神经H反射波幅减低,潜伏期正常范围。
下肢体感诱发电位:左侧胫神经P40波幅消失。
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伏期左眼121 ms、右眼117 ms,潜伏期均延长。
颈椎MRI:C2-5椎体水平脊髓小片状中轻度强化,边界不清(图1)。
腰穿CSF正常。
基于间接免疫荧光法抗NMO抗体IgG:血清()、1∶100,CSF()、1∶10。
血清和CSF未见IgG寡克隆区带(OB)。
诊断为NMOSD。
治疗为人免疫球蛋白20 g/d静脉滴注,连用5 d。
10 d后患者左侧肢体无图1 颈椎MRI示C2-5椎体T2WI水平脊髓左侧半圆形高信号影,C2-5椎体水平脊髓左侧小片状中轻度强化,边界不清图2 颈椎MRI示病灶较前缩小,无强化图3 颈椎MRI示C2-5椎体T2WI水平脊髓右侧异常信号影,C2-5椎体水平脊髓右侧小片状半圆形高信号影力、右下肢麻木等症状好转出院。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伴间质性肺疾病1例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伴间质性肺疾病1例谷明明【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年(卷),期】2018(035)012【总页数】2页(P1110-1111)【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ILD);AQP4抗体【作者】谷明明【作者单位】250031 山东济南, 解放军第九六○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4.52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是一类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
NMOSD可以合并多种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等[1-4]。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理改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影像学显示双肺网状、结节状或磨玻璃状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和低氧血症为临床特点的不同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
ILD可以在多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出现,但NMOSD合并ILD的病例目前报道较少。
现报道1例合并ILD的NMOSD。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因“发热、咳嗽3 W,四肢麻木、无力2 W”于2016年4月1日入院。
患者于3 W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胸闷,咳嗽日间重,干咳为主,偶有少量咯痰,活动后胸闷加重,休息可缓解。
伴发热,体温最高38.5℃,多为午后及夜间发热,无畏寒、寒战,无胸痛、咯血、心悸。
在当地医院按“感冒”治疗,效果不佳。
之后给予头孢类抗生素及左氧氟沙星治疗,无明显效果,曾临时应用激素治疗,具体剂量不详,体温能够降至正常,咳嗽、胸闷有所好转,停用激素后症状再次出现。
2 W前出现左下肢麻木、无力,次日出现右下肢麻木、无力,逐渐出现双上肢麻木、无力及颈部瘙痒,伴小便费力和便秘。
极后区综合征起病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1例报告
极后区综合征起病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1例报告王楚涵;邸卫英;李晓芳;崔蕾;耿泽正;高萍;李鹏【期刊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年(卷),期】2017(030)005【总页数】1页(P400)【作者】王楚涵;邸卫英;李晓芳;崔蕾;耿泽正;高萍;李鹏【作者单位】071000保定,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071000保定,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071000保定,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071000保定,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071000保定,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071000保定,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071000保定,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医务处【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4.52视神经脊髓炎(NMO)是免疫介导的CNS急性或亚急性炎性脱髓鞘性疾病。
其临床特征不仅局限于视神经和脊髓,还可涉及延髓极后区(AP)、丘脑、第三和第四脑室周围等,部分风湿免疫相关性疾病也可具有与NMO相似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这些最终统一命名为NMO谱系病(NMOSD)。
极后区综合征(APS)是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发作性呃逆、恶心或呕吐,已被纳入为NMOSD的核心临床症状之一[1],但在临床常被忽视。
本文报道1例以APS起病的NMOSD,以引起对APS的早期认识,对NMOSD早诊断、早治疗。
1 病例女,25岁,主因“顽固性恶心、呕吐3个月,头晕、复视10 d”于2016年2月22日收入我科。
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顽固性恶心、呕吐,一旦进食水后即呕吐,就诊于我院消化科,查幽门螺杆菌(-)、C14(-),肝胆胰脾超声、腹部CT均未见异常,胃镜示“轻度胃炎”。
给予保护胃黏膜、抑酸等对症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但可少量进食,出院后仍有间断恶心、呕吐。
10 d前患者出现头晕、视物成双、走路不稳,伴肢体乏力,症状呈持续性不能缓解,收入我科住院。
入院查体:体温36.4℃, 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88/56mmHg(1 mmHg=0.133 kPa)。
极后区综合征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极后区综合征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邵冰;楚兰;徐竹;贺电
【期刊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年(卷),期】2017(30)5
【摘要】极后区综合征(APS)作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中一个重要的核心特征,临床常表现为顽固性呃逆、恶心、呕吐(IHN),可在NMOSD病程早期出现,易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且常被忽视而延误诊治。
对于临床医师而言,重视并早期识别APS对NMOSD患者的早期诊治,减少患者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本文对APS在NMOSD中的发生机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APS的重视。
【总页数】4页(P385-388)
【作者】邵冰;楚兰;徐竹;贺电
【作者单位】550000 贵阳,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4.52
【相关文献】
1.伴极后区综合征的儿童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1例 [J], 田茂强;雷文婷;李娟;束晓梅
2.极后区综合征起病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1例报告 [J], 王楚涵;邸卫英;李晓芳;
崔蕾;耿泽正;高萍;李鹏
3.以极后区综合征为表现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1例 [J], 吴涛涛;何明利
4.极后区综合征在水通道蛋白-4-免疫球蛋白G阳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中的多中心临床分析 [J], 李珍花;栗静;石亚玮;陈合成;马国平;彭玮;龚海燕;武国德
5.两次发作均表现为极后区综合征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1例 [J], 魏宏敏;于继徐;车峰远;贾画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卷第2期黔南民族医专学报Vol. 30 No. 2 2017 年 06 月Journal of Qiannan Medic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Jun. 2017伴极后区综合征的儿童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1例田茂强,雷文婷,李娟,束晓梅(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遵义563099)【关键词】儿童;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水通道蛋白-4;治疗【中图分类号】R74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 - 4983 (2017 )02 - 0115 - 03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 NM0) 是主要累及神经及脊髓的自身免疫性脱髓鞘性疾 病,与多发性硬化(Mutiple sclerosis, M S)—-起被认为是儿童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CNS) 脱髓鞘性疾病[1]。
NM0曾被认为是MS的亚型,在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aquaporin - 4 IgG,AQP4 -I g G)被发现后NM0已独立于MS成为 一个疾病实体,而AQP4 - IgG也被认为是NM0 的特异性抗体[1_3]。
但公认的NM0诊断标准过 于严格,部分患者发病早期不符合NM0的诊断 但最终发展为NM0,导致此部分患者未能得到 早期治疗,影响其预后,因此在2015年国际 NM0 诊断小组(the international panel for NM0 diagnoses,IPN D)将NMO及与之疾病过程相似 的其他疾病合称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 NMOSD) [4],旨在让更多的此类患者得到早期治疗,减少后遗症发生率。
现总结我科收治的1例伴极后区综合征(postrama clinical syndrome,PCS)的 NM0SD 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临床医 生对该病认识。
1病例资料1.1入院症状患者,女,6岁,因“咳嗽1周,发热l d,伴双下肢乏力半天”入院。
咳嗽 不剧,体温最高39. 1°C,无气促及呼吸困难。
入院前半天晨起无力,不能活动及站立,独坐不 能,伴腹痛及腰背疼痛。
无饮水呛咳,无吞咽困 难及声嘶,无视力障碍。
入院后出现尿便潴留。
1.2查体体温38°C,血压110/70 mmHg,神 志清楚,呼吸及心率平稳。
肋缘以下感异常(患者无法清楚表述感觉障碍类型),双上肢肌 力正常,双上肢Hoffman征阳性,双下肢肌力I 级,双下肢肌张力低下,反射消失,双巴氏征阳性。
1.3 辅查白细胞19 x lOVL,N 0.83,血沉 41 mm/h,肝肾功能、电解质及心肌酶谱无异常。
腰椎穿刺:脑压1〇〇 mmH20,脑脊液常规 及生化正常。
1.4诊疗经过入院后结合患者急性起病,病 前1周有呼吸道感染史,查体见感觉平面、双下 肢对称性瘫痪,故诊断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免 疫性?脊髓休克期),治疗上予甲基强的松龙20 mg/kg*d冲击治疗,丙种球蛋白(2g/kg,分4 d静脉输注)及B族维生素(维生素]^,维生 素队及维生素B12)治疗。
入院第三天体温正 常,颈胸部脊髓MRI示颈5至胸8椎体节段脊 髓炎(见图1),因此不除外NM0,故进一步外 送血及脑脊液AQP4抗体结果回示阴性,视神经 检查正常。
予康复治疗,入院约5d后肌力开始 恢复,可在床上水平移动。
但仍间断腹痛,并出 现频繁呕吐、呃逆,止吐药及制酸剂治疗无效,胃镜检查无异常,头颅MRI回示:双侧大脑多 发病变,左侧延髓背侧(极后区)病变(见图 1)。
结合患者反复呕吐,顽固性呃逆,影像提 示长节段脊髓(>3节段)病变,伴颅内多发、分布于脑脊液循环周边的类圆形病灶,符合 NMOSD(AQP4阴性)诊断标准[5],顽固性呃逆及呕吐考虑该病常见的表现:极后区综合征 (PCS)。
为排除风湿免疫性疾病,进一步查类风 湿因子、抗核抗体谱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均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260286)。
作者简介:田茂强(1981-),男,在读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儿科神经系统疾病研究。
E-mail:drmaoqiang@126. com• 115 •第30卷黔南民族医专学报第_2期阴性。
继续予.口服激素治疗,呕吐及呃逆渐好转 消失。
住院治疗3周,肌力恢复至IV级出院, 院外继续DI服激素治疗^1.5随访病程2月复查头顼MRI 及脊髓MRI病灶均完全消失(见图1 ),激素疗程满2月后 开始减停,随访半年无不适,智力运动正常,尿 便功能正常图1,患者头颅(轴位)及颈胸髓(矢状位)MRI 前后对比«:A - C 为患者癖初期影像:A , _病3<1后脊髓MRllH 描发现颈5-胸8脊髓,伴肿康(箭头所指B 、C ,癣鹿S d 头颅MRI 提示截窒肩围白腐F 1AIR 高信号,病_襄蘭形及左侧极后K (延髓背侧)类_形病变(C )。
a -C 为病程2月头M 及脊髓MRI ,提示麻有病灶吸收消失42讨论NM O 是一种与AQP 4相关的C N S 自身免疫性脱髓鞘性疾病,1894年法匿医生Devk最先描述该病,興此也称Devie 病,^募累及视神g 及脊髓[€,后来发现该病易复发,预后差,头颅 影像颅内多发病变,对激素治疗反应好,与MS极为相似,曾认为NM O 是.M S 的亚型。
深人的研究发.现NM 0与鄉在本质上是:不同.的,NMO为体液免疫异常,而MS 则是T 细胞免疫异常介导气.直到AQP 4被发现,厕0才被认为是临床及病理均有别fM S 的一种疾病^但是NMO诊断标准过于严格,必需符合1+2乂 1,必_具备视神经炎和脊髓炎;2,下列3条中至少符 合2条:(1)受累脊髓> 3个连续椎体节段; (2)AQP 4-IgG 阳性;(3)病灶不符合MS 特点《部分患者发病早期不符合该诊断标准,但最终衍变为NMO,导致此部分患者未能#到皁期 抬穿,影响其预启,因此在2015年.國藤腿10.诊_断小组(IPND )将NMO 及与之疾病过程相似的 其他疾病食称为NMOSD ,并以AQP 4为依据将 NMOSD 分为2组;AQP 4阴性组及AQP 4阳性组,具体诊断标准及细则见表“表1_t o sd 的诊断标准核心症状NMOSDAQP 4 .阳性AQP 4 _或未铡1.视神经炎 1 ~6条核心症.物真至少焉#2条2-:意性脊鶴炎<可'以1 ?欠或蔘次临床.家作!且3.极磨K 餘合征满足以下所嘗'3德虑s4.急性脑于霉合征1 ~6条核心症状中需至少具备任a .其中1个核心症状必须是视神5.症状性发作性睡病或急性间脑综合征何1条。
经炎、长节段脊髓炎或极后K 综伴f :N MOSD _興疆MRI 病;灶合征之一;6.症状性太_综音征伴NMOS _D 典型太k i洵袭发(至少2个部位:);脑白..质翁灶.C .满足MRI 要求。
7.排除其他可能疾#必备必备• 116•第30卷第2期2017年06月黔南民族医专学报Journal of Qiannan Medic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Vol. 30 No. 2Jun. 2017AQP 4存在于细胞膜上的水转运蛋白,对维 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至关重要,在CNS 主要表达在血-脑屏障及脑-脑脊液屏障的星形胶质细 胞,如脑室周围,延髓极后区、丘脑,胼胝体及 脊髓等[2]。
极后区位于第四脑室底,协调呕吐 发生,此区富含AQP4,且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因此血液中的AQP 4-IgG 通过血-脑屏障 进入CNS 并与AQP 4结合,导致AQP 4含量下降,导致极后水肿产生[84],出现反复顽固性呕 吐及呃逆等消化道症状,甚至部分患者以此为首 发症状,极易误诊。
本例患者表现肢体瘫痪,伴尿便潴留,反复 呕吐、呃逆,影像学满足长节段脊髓炎及极后区 综合征、病灶呈空间多发(至少2个部位),分布满足NM 0SD 头颅MRI 特点,AQP 4阴性,按2015年IPND 关于NM 0SD 的诊断标准归为 NMOSD (AQP 4阴性组)。
目前有研究报道显示 AQP 4阴性NM 0SD 患者,可能还有其他抗体参 与发病[8],发现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my - elin oligodendrocytes glycoprotein , MOG )在咅分 AQP 4阴性的NMOSD 患者中被检测出,且MOG 阳性患者较AQP 4阳性患者预后好[1°],但仍缺乏大样本前瞻性研究。
本例患者因经济原因未检 测M 0G,但随访到目前预后良好,仍需长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
NMOSD反复发作,中枢神经系统多部位累,应与M S 鉴别,伴PCS 需与胃肠疾病相鉴别[11_12]。
文献报道,糖皮质激素联合硫唑嘌吟维持治疗可减少NMOSD的复发,但部分患者仍 病情控制不佳。
生物制剂治疗已渐成为NMOSD患者的一线药物,用于NMOSD 的首选生物制剂 为利妥昔单抗(rituximab , RTX ), RTX 可选择 性清除记忆性CD 20阳性B 淋巴细胞,使AQP 4 -IgG 产生减少而发挥临床作用,其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肯定,但因其价格昂贵, 目前无法被广泛应用[13 ^4]。
总之,对于表现为肢体瘫痪,尿便潴留,特 别是伴反复难以解释的消化道症状如顽固性呕 吐、呃逆时,需警惕NMOSD可能,应早期行头颅及脊髓MRI ,测AQP 4-IgG ,争取早诊断早干预,降低复发及后遗症率。
参考文献[1] 矫毓销,王化冰,卢晓宇,等.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认识变迁[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37):3029 -3031.[2]Lennon VA,Kryzer TJ,Pittock SJ,et al . IgG marker ofoptic - spinal multiple sclerosis binds to the aquaporin -4 water channel [ J ]. 2005 ,202 :473 -477.[3]Etemadifar M , Mollabashi M,Chitsaz A , et al . Sero - prevalence of NMO - IgG among patients with neuro myelitis optica and opticospinal multiple sclerosis [ J ].Clin Neurol Neurosurg ,2012,114( 1) :17 -20.[4] 徐雁,王维治.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2015新诊断标准解读[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49(6): 499 -501.[5] 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 神经免疫专业委员会.中国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 病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 学杂志,2016,23(3) :155 -166.[6]Devic E . Myelite aigu ? compliquee de nevrite optique [J ]. Bull Med (Paris ) ,1894, 8:1033.[7] 余昌胤,郑和忠,范瑞明,等.大鼠急性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的建立[J].遵义医学院学 报,2005,28(5) : 413 -415.[8] 钟晓南,胡学强.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阴性视神经脊髓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再认识[J]. 中华神经科杂志,2〇16,49(6):似5 _429.[9]张祥,李翔,邓波,等.水通道蛋白-4抗体阳性和 阴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患者临床表现的分析和 比较[J].临床内科杂志,2016,33(8) : 521 -524.[10] 董慧芳,张美妮,张静茹.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研究进展 [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〇16,10(21): 3烈6- 3290.[11] 白亚楠,赵代弟,赵聪,等.基于2015年版诊断标准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分 析[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〇16,16(9) :582 -590.[12]吴卫平.应早期鉴别和区别治疗视神经脊髓炎与 多发性硬化[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2,2(12) :108 -112.[13] 张隽,陈海,康海娟,等.利妥普单抗治疗5例难治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长期疗效观察[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6. 23(4): 235 -239.[14] 李静,邱伟.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单克隆抗体治疗新进展[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 志,2016. 23(4) : 277 -280.(2017 -04 -05 收稿)• 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