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分析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揣摩作者和诗中主人公之间的共鸣点。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提高分析与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过比较阅读不同的诗歌,培养辩证分析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不同角度出发,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认识王昭君和亲之举的意义,理解昭君的坚强品质与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比较杜甫和王昭君情感的相同之处,并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同时能通过阅读不同的作品,辩证的看待昭君和亲一事。
教学难点
能通过分析文本,认识到杜甫和昭君之间还存在着不同之处,杜甫的怨恨更深一层。
一、导入课题
1、她有沉鱼落雁之姿,倾国倾城之貌;她为汉凶的和亲,远嫁塞外;她使华夏民族为之哭泣,她让漠北黄沙里一座青冢屹立了几千年……她是谁呢?她就是王昭君!
而他,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李唐王朝的盛世与衰败。他飘泊西南,羁旅半生,历尽沧桑,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他又是谁呢?他就是诗圣杜甫。遥想800年前的昭君,他会生发怎样的感慨呢?现在我们一起从《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中去寻找答案。
2、解释文题
怀:怀古。这是一首怀古诗。
二、整体感知
1.首先,大家集体诵读一遍诗歌。
2.明确:诗人咏怀的对象是——王昭君;直接表“情”的的词是——怨恨。
三、鉴赏分析
1.这首诗开篇所写之景有什么特点?与昭君有什么关系?
群山万壑赴荆门”,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尤其是一个“赴”字,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群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真可谓雄伟秀奇!
正是因为山水迤逦壮阔而雄奇,才孕育出这样貌美女子——可谓“地灵人杰”。板书:貌美
2. 有“落雁之美”的昭君有怎样的人生经历?“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
昏”。
16岁那年昭君以压倒群芳之姿被送往汉宫,却又因一颗落泪痣被冷落三年,无缘面君。而后等待她的是含泪离别汉宫,离乡背井,离亲别友,去往那疾风劲草的茫茫大漠。都说叶落归根,而她,只留下青冢一座孤寂地,日复一日地向着汉地诉说自己的异邦之苦,家国之思。板书:被弃
3.如此貌美的昭君,为何远嫁塞外?(结合注释分析颈联)
是那个贪图钱财的画师毛延寿?是那些嫉妒她的姐妹?还是“以图画选人”的汉元帝?
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对此做了交待——用典。
画师固然可恨,但有人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又有刘献廷《咏昭君词》:“曾闻汉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恨只恨汉元帝你搜罗天下那么多貌美的女子,竟连亲自挑选也不肯,就这么稀里糊涂使昭君远嫁大漠。板书:远嫁大漠。
然后半句既已说魂魄归了乡,为何又说是“空归”?
归的只是魂魄,却没能在有生之年得以回归故土,与亲人相见,聊以打发乡愁的是—“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这是多么强烈的思乡情啊!一个“空”字,写尽了昭君的不幸,也传达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
板书:环佩空归。
4.昭君怀抱琵琶诉说“怨恨“,她在怨恨什么?(分析尾联)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恨皇帝昏庸、不辨美丑,致使她远嫁塞外;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异域女子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
而一个貌美如花的柔弱女子,不会打,又不能杀,她要怎样来诉说她的怨恨?——“千载琵琶作胡语”。
四、合作探究
1、番邦远离故土,匈奴风俗迥异,对于昭君来说,没有什么能弥补离乡背井、远嫁他乡的孤独与伤感,这种情感,也许也只有“怨恨”能够概括了吧。那么杜甫呢?身为一介男儿,他又有什么样的怨恨能与昭君产生共鸣呢?
明确:怀才不遇:杜甫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着贫困的生活,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历经被叛军俘虏、被肃宗贬谪以及漂泊西南的种种不
幸,终生没有能实现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文人空有才华不受重用大抵类似于美女空有美貌而无人欣赏。
漂泊异乡:杜甫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他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2、一句“怨恨”,连接了两个时代,道出了两个不幸的灵魂,同学们认为,杜甫和昭君,谁的怨恨之情要更多一些呢?
明确:昭君踏上西去的和亲之路时,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千年之后的杜甫却用一种赞叹的语气将她写进了自己的诗中,诚然,和亲对一个女子来说是一场人生的悲剧,但对于当时的国家来说,省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可谓“以一人之怨,解举国之忧”,昭君虽然错过了汉元帝的宠幸,但却以一位和平使者的身份永远屹立在了历史的洪流中,她是不幸的,同时又是幸运的。但杜甫就没有这样的运气了,至少在当时,他并不知道自己也会永载史册,成为后人口中的“诗圣”,以他当时的境遇来看,他根本不可能像昭君一样另辟蹊径,以一种壮士断腕的勇气让自己发挥更大的价值。想到这一点,杜甫的怨恨也要再加上几分了吧。
3、现在,请同学们再次朗诵本诗,让我们共同感受诗中包含的丰富情感,去体会昭君与杜甫的“怨恨”。
五、延伸拓展
其实,昭君的故事不仅打动了杜甫,还引起了许多诗人的共鸣,让他们刚回到了那个时代,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请同学们思考这两首诗分别道出了诗人什么样的观点。
咏史诗·汉宫胡曾(晚唐)
明妃远嫁泣西风,玉箸双垂出汉宫。
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
题昭君墓翦伯赞(近代)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明确:《咏史诗·汉宫》说的是昭君出塞时满怀不舍与悲伤,但还是作为维护汉匈关系的砝码被送往了西域,多少不事征伐的将军们坐拥功名利禄,却需要让柔弱的女子牺牲自己的终生幸福,去换取边塞的和平与稳定,表现了诗人对为了抵抗外族强敌侵略只能靠和亲这一政策的无奈和悲愤。
《题昭君墓》的作者翦伯赞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他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昭君出塞维持了汉匈的和平,比起汉武帝时期利用武力解决边塞纷争来说,和亲的方式避免了大规模的流血牺牲,和亲政策虽然表现了一个民族(国家)的衰弱,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积极的。昭君出塞换来了六十几年的和平,并促进了两族的经济文化交融和发展。昭君是功不可没的。
六、总结提升
1、总结:历史总是令人敬畏的,也总是会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思,唐太宗曾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在历史面前,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也能看见自己的影子。我想,这也是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们偏爱怀古以伤今、讽今的原因吧。愿同学们能从这节课中学到一个道理——历史是充满人文色彩的,你从什么角度来看待它,它就会告诉你怎样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