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7篇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7篇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7篇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1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1、用第一人称;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1、必须用第一人称;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1、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
2、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3、格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文段中事例的概括: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线索,借助文章中的过渡性的段落、句子和词语,表时间变化的语句,表地点转换的语句,还要注意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
提炼中心、主题: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2一、相关知识1.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记叙的顺序及作用(1)顺叙: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果的时间顺序来写。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最重要的情节提到前面来写,然后顺着事件的发生、发展的次序往下记叙。
作用: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吸引读者,使行文曲折,增强文章的生动性;突出中心;内容集中,对比鲜明;(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的技巧:1、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题的方向等。
2、辨识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分析重点文意。
3、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
二、答案来源:1、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诸如抓住议论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辞句、文段中的关键形容词和动词)。
2、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
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三、友情提示:1、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
2、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书写规范。
3、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四、文体知识备忘录(一)说明文阅读1、明确说明对象:辨析说明对象可以:(1)看文章题目;(2)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2、概括说明内容:事理说明文说明内容一般可概括为:本文主要说明(说明对象)的构造、形态、性质、特点、变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
(视具体说明对象的哪些内容而定)3、明确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常见的有:(1)从概括到具体;(2)从整体到局部;(3)从主要到次要;(4)从现象到本质;(5)从原因到结果;(6)从特点到用途。
事理说明文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
4、明确说明方法:(1)说明方法:a.下定义(模式:什么是什么);b.举例子;c.作比较;d.列数字;e.打比方;f.分类别;g.列图表(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a、先指明所用的说明方法;b、再联系说明内容分析该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征。
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规范:答:不能删去,“xx”表示……,去掉后就变成了……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中考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中考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中考阅读理解是考察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掌握一些解题技巧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性。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考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一、审题第一步在解答阅读理解题目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干和文章内容,确保自己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阅读题干时,可以划出关键词,帮助自己在文章中寻找相关信息。
同时要注意题干中的问句,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
二、找准定位词在解答阅读理解题目时,定位词是非常重要的。
定位词是指题干中与文章中某一段落或句子相关的关键词,通过找准定位词,可以更快地找到问题的答案。
通常,定位词可以是具体的人名、地名、日期、数字等。
可以通过画线的方式将定位词突显出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文章和提取信息。
三、注意排除法当遇到选择题时,可以利用排除法来提高答题准确性。
排除法是指通过分析选项中的错误信息来确定正确答案。
在阅读题干和文章时,要留意与选项相关的信息,尤其是一些细节信息,判断选项的真伪。
同时,要注意选项中的修饰词,如“所有”、“部分”、“从不”等,这些词常常是干扰选项。
四、整体把握文章解答阅读理解题目时,要注意把握文章的整体逻辑关系和结构。
可以先读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了解文章的大意和结论。
然后再细读每一段落,找出各段之间的联系和转折关系。
通过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有助于更好地回答问题。
五、提高阅读速度在中考阅读理解中,时间是非常紧张的,提高阅读速度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提高阅读速度,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1.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阅读姿势,保持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
2. 其次,要注重阅读的节奏感,可以通过加快自己内心的阅读速度来提高实际的阅读速度。
3. 最后,要多做练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速度。
通过以上几个技巧的综合运用,相信大家在中考阅读理解中能够有更好的表现。
最后祝愿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方法
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1、理清文章的思路。
文章的每一段、每一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
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是行之有效的。
2、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
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 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
第一遍是速读,重点是理解文章的体裁。
答题时切忌还没完整的阅读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
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阅读原文时有两种方式,一种叫"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
一种是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
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
“倒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② 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③ 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
要找到阅读理解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目的是为了弄清题意,直接提取从文中提取有效的信息。
如果试题要求用文中原话回答的,就可以直接用原话作答,如果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原话作答的,我们就可以“从文章中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就是挖掘出文中隐含的信息和深层含义然后作答。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顺口溜
【导语】语⽂的阅读理解是有很多答题技巧的,下⾯©⽆忧考⽹就⼤家整理⼀下中考语⽂阅读理解答题技巧顺⼝溜,仅供参考。
1⽂章开头的作⽤ 1、引起下⽂,为下⽂作铺垫(记叙⽂) 2、开篇点题,提出中⼼(中⼼论点) 3、⽤故事或典故引出论点或论题(说明对象),激起读者阅读兴趣。
2⽂章结尾的作⽤ 1、深化中⼼,升华感情 2、篇末点题,提出中⼼或中⼼论点 3、总结上⽂,提出倡议,发出号召 3五种表达⽅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记叙⽂中的议论是作者在记叙中对所记事物发表⾃⼰的看法。
或赞扬,为什么赞扬;或反对,为什么反对。
记叙⽂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的感情。
它⼀般可分为两⼤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托物⾔志、借景抒情)。
4从表达⽅式⼊⼿分析句意 1.记叙⽂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记叙⽬的和意义的作⽤; 2.议论⽂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 3.说明⽂中描写、⽂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动形象的作⽤。
4.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的写法,使⽂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议论⼜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
5阅读理解速记顺⼝溜 1、“标题”要看好,答题⽤得着。
别看⼏个字,⽂章全笼罩。
有⽆双关意,需要细推敲;可否作线索,联系全⽂找。
⼈、事、物、景、境,“解题”是法宝。
2、“开头”属总起,千万别⼩瞧:开宗明义引话题,⽂章感情定基调;有⽆伏笔要留⼼,读到后⾯就知晓;环境描写是渲染,烘托⽓氛很重要。
中考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中考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中考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概述在中考阅读理解答题中,考生需要通过阅读短文或文章,理解文章的意思,并根据问题选择正确的答案。
以下是一些针对中考阅读理解答题的技巧,希望能帮助考生提高解题能力。
技巧一:略读全文在开始阅读理解题之前,先快速浏览一遍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
特别要注意标题、段落开头和结尾的句子,以及图表、图像等与文章有关的内容。
技巧二:关注问题关键词在阅读问题时,要特别关注问题中的关键词,例如”最重要的是”、“原因是”、“根据文章推断”等。
这些关键词会对答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线索。
技巧三:寻找同义词和近义词有时候,问题中的关键词可能与文章中的表达方式不完全一致,这时需要通过寻找同义词和近义词来找到答案。
比如,问题中的”幸福”可能在文章中用”快乐”表示,或者问题中的”错误”可能在文章中用”不正确”表示。
技巧四:读懂选项在选择答案时,要仔细阅读各个选项,并与文章进行对比。
有时候,选项之间只有细微的差异,需要仔细斟酌,选择最能符合文章内容的选项。
技巧五:排除干扰项有时候,选项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干扰性的内容,和文章无关。
要学会排除这些干扰项,集中注意力在与文章相关的选项上,提高正确答案的选择几率。
技巧六:提炼信息在阅读理解短文时,要学会提炼关键信息和重点细节。
将这些重要信息记录下来,可以帮助回答问题时迅速找到答案。
技巧七:找准依据在选择答案时,要从文章中找到明确的依据支持选项的正确性。
给出答案时,不要只凭感觉,而是要有确切的依据。
技巧八:避免主观臆断在阅读理解题中,要尽量避免主观臆断,尤其是对于与事实相关的问题。
要依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进行答案选择,而不是依据自己的主观理解。
技巧九:多做练习除了掌握上述技巧外,还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解题能力。
做过的练习题可以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并针对性进行提高。
总结中考阅读理解题的解答技巧包括略读全文、关注问题关键词、寻找同义词和近义词、读懂选项、排除干扰项、提炼信息、找准依据、避免主观臆断以及多做练习等。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1、文章开头或最后一段的作用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埋下伏笔。
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的情感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划线句子的作用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
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
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的表达形式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引言中考语文阅读是考生们备受关注的一项考试内容。
阅读理解题是该部分的重点,需要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并准确回答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考语文阅读答题的技巧和套路,希望能够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技巧一:快速浏览全文在开始阅读一篇文章之前,不要急于直接阅读题目,而是先用5~10秒的时间对全文进行快速浏览。
这种浏览的目的是获取整篇文章的大体主旨和结构,了解文章的篇幅、段落的分布以及各段的主题。
这样做可以在阅读题目时,更有针对性地找到答案。
技巧二:正确理解题意在阅读题目时,一定要仔细阅读题目的要求,确保对题意有准确的理解。
有时候题目会采用否定的形式,或者考查文章中的隐含信息,考生在回答问题时要特别注意。
遇到不确定的题目,可以先将答案通过排除法缩小范围,再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技巧三:重点关注问题的提问方式中考语文阅读题目有多种提问方式,如用其他语句改写、选择最佳标题、补充文中缺失句子等。
考生在阅读问题时,要将题目和文章进行对应,注意理解问题的提问方式。
选择最佳标题类型的问题可以先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再选择与之相关的选项。
补充文中缺失句子类型的问题需要考生在阅读文章时留意文中的逻辑关系,确定最合适的句子。
技巧四:灵活运用排除法当考生对某个问题没有确切答案时,可以通过排除法缩小答案的范围。
先将明显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再根据文章的关键信息,以及问题的要求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通过排除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技巧五:注意上下文的联系阅读理解题目通常是以篇章的形式出现的,考生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文章的上下文联系。
某个问题的答案可能需要通过多个段落或者多处细节的联系才能获得。
因此,在阅读文章时,除了关注每个问题所在的段落外,还要注意将其与前后内容进行联系,以便更准确地回答问题。
技巧六:练习做题训练阅读速度阅读理解题需要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因此阅读速度对于解题至关重要。
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全)
中考阅读题答题技巧一、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7.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
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11.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最新)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最新)中考语文阅读是考试中的一大难点,而答题技巧则是成功应对难点的关键。
下面将分享最新的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技巧一:审题前先过一遍全文仔细阅读题目前,先过一遍全文,对文章有个大致的了解。
可以先快速浏览文章的标题、导语、结论等部分,了解文章所要讲述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这样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题目所提出的问题,缩小答题方向的范围。
技巧二:先做主旨题和段落大意题在阅读完文章后,考生可以先把主旨题和段落大意题做完。
主旨题和段落大意题是试题中的重点,也是最基本的题型,考生在解答之后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更好地识别正确答案。
技巧三: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阅读完题干后,考生应该仔细阅读每个选项。
在阅读选项时,考生不仅要注意选项的表述,还要注意选项间的差异。
此外,还需要注意选项中的修饰词,这些修饰词往往会影响选项的意思,导致考生做错题。
技巧四:多个选项都有可能正确时,选最符合原文的在解答题目时,当多个选项都有可能是正确答案时,考生可以通过将选项和原文对比,来判断答案是否正确。
一般来说,最符合原文的选项是正确答案。
技巧五:特别注重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在文章中起着连接、概括、强调和转折等作用,考生在解答题目时,应该特别注意标点符号的作用。
有时候,标点符号的选择和使用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技巧六:多读多练阅读题目需要考生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些能力是需要多读多练才能得到提高的。
考生应该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积累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多做一些阅读理解练习题,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以上是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最新)的分享,希望对考生在备考中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10篇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10篇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1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一)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彩的方面的区别。
2、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二)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
2、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部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为了强调“汝之不惠”的程度是“甚矣”。
又如“并不见佳,我以为”一句是为旗帜鲜明地强调对“雷峰夕照”这一胜景的评价是“并不见佳”。
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
6、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7、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8、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点明题旨的句子;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
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
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全)
中考阅读题答题技巧一、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 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7.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8.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9.填写读书卡片.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
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11.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3) 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方法有哪些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方法有哪些目录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方法中考语文基本学习方法如何写好中考作文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方法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1、理清文章的思路。
文章的每一段、每一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
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是行之有效的。
2、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
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 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
第一遍是速读,重点是理解文章的体裁。
答题时切忌还没完整的阅读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
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阅读原文时有两种方式,一种叫"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
一种是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
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
“倒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② 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③ 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
要找到阅读理解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目的是为了弄清题意,直接提取从文中提取有效的信息。
中考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阅读答题技巧
以下是 7 条关于中考阅读答题技巧:
1. 要认真读题呀,这可太重要啦!就好比你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不看清地图能找对路吗?比如有个题问“文中某个词语的含义是什么”,你就得仔细琢磨琢磨,别随便瞎答。
2. 哎呀,一定要抓住文章的关键信息呀!这就像在一堆杂物里找到你最想要的宝贝一样。
比如说文章中反复提到的某个细节,那肯定是重点呀,得重视起来!
3. 理解作者的意图可不能马虎!这就跟你和朋友聊天,得明白人家心里咋想的呀。
比如作者写一件事,他到底是想表达啥呢?是赞美还是批判呀?
4. 答题语言要规范呀,别整那些乱七八糟的词儿。
好比上台表演,你得穿得整齐干净吧!像那种表述清楚、简洁明了的答案,肯定更受老师喜欢呀。
5. 注意文章的结构呀!这就如同搭积木,结构清楚了才稳当。
比如总分总结构,开头和结尾都很重要呢,得多留意呀。
6. 别光想着答题,也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呀!这就好像你看电影,有时会觉得跟自己的经历很像。
比如文章里说的某个道理,你是不是在生活中也遇到过类似的呀?
7. 检查检查再检查!可不能答完就不管啦,这就跟出门前照照镜子一样。
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地方,有没有错别字啥的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掌握这些中考阅读答题技巧,真的能让你的答题水平大大提高,不信你试试呀!。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方法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方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考”,是检验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考试;它是初中毕业证书发放的必要条件。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方法,供大家阅读参考。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方法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1、理清文章的思路。
文章的每一段、每一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
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是行之有效的。
2、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
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 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
第一遍是速读,重点是理解文章的体裁。
答题时切忌还没完整的阅读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
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阅读原文时有两种方式,一种叫"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
一种是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
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
“倒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② 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③ 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
要找到阅读理解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目的是为了弄清题意,直接提取从文中提取有效的信息。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完美整理)
中考阅读题答题技巧一、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7.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
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11.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最全的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最全的中考阅读题答题技巧一、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7.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
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1.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阅读答题技巧
一、小说、散文、记叙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1.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5)作者情感的变化
2.找主题句。
联系文章题目,找能归纳文章线索或中心的议论抒情句。
一般在首段或尾段出现。
(也有文中出现)
3.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方法:2、寻找线索的几种方法: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
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4.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给人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3)插叙(叙事时,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5.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6、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7.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人物描写:(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描写(6)心理描写(7)环境描写(8)细节描写
景物描写:(1)触觉(2)听觉(3)嗅觉(4)味觉(5)视觉(6)幻觉(想象和联想)
作用:(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突出人物性格(5)烘托人物心情
8.文章内容(中心)?
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9.表现手法及作用?
(1)象征手法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手法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
章……的主题。
(3)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4)讽刺手法作用: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5)欲扬先抑作用: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6)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7)设悬念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10.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便于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
语句分析。
]
11.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
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表达了······的感情。
12.句子含义?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
(方法同上)
13.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打下伏笔,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中间:呼应前文,承上启下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
结尾:照应开头,照应文题;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回味无穷。
14.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二、说明文阅读技巧
一)、分类
1. 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 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由主到次、从原因到结果、从现象到本质、从特征到用途、从一般到个别、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
出题类型: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
三)、说明的方法
1. 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引用、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
2. 说明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通过举······的事例说明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打比方:将……比作……,从而更加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列数字:具体地说明······的特征,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四)、说明文的语言赏析
1对具体词的分析
(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3)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四步分析法:
五)、说明语段的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二: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或前文。
有时在文章的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三、议论文阅读技巧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三)、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四)、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 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有两个要点,具体如下:
(1)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举出了……(概括事例),证明了……(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又叫引证法,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轶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论证了……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加概括更加深入更有说服力。
(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3)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4)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为了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2. 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两种类型,答题要点有两个方面:
(1)明确论据类型(2)具体分析作用。
格式:运用……论据,证明……的论点。
是论证更具权威性/增强了说服力。
3. 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1)标题(2)开头(3)结尾
(4)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5)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4. 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接关系的词语。
当然,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开头的作用:(1)直接提出中心论点(2)引出论题。
通过名人名言等引出。
开头段的作用:
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的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能起到吸引读者注意的作用,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结尾的作用:(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
(2)发出……的号召或全面人们…… (4)补充论证了……
(能使论证更加严密)。
5.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
(1)语言特点(2)语体特点。
掌握关键词:简明平实、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
6. 文段结构作用:
(1)引出下文(2)总结全文(3)承上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