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李鸿章外交及其影响

合集下载

李鸿章的过错总结

李鸿章的过错总结

李鸿章的过错总结引言李鸿章(1823年-1901年),字绍齐,冀州人。

他是晚清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然而,尽管李鸿章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他的一些政策和做法却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后果。

本文将对李鸿章的过错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看法。

一、不当的外交政策李鸿章在晚清时期担任重要的外交和谈判使节,但他的外交政策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他过于妥协和让步,对外国势力和列强的侵略行为屈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例如,他在《马关条约》中被迫接受一系列不平等的条款,割让中国领土,使中国处于更加被动和边缘化的地位。

其次,李鸿章与俄国的外交策略也存在问题。

在东北三省的割让问题上,他过于迁就俄国的利益,没有坚决捍卫中国的领土完整。

这导致中国一部分领土被割让给俄国,后来成为了重要的战略威胁。

二、鼓励沉溺于享乐和享受的生活方式李鸿章在晚清时期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推动了一种沉溺于享乐和享受的生活方式。

他自己就是个极端奢侈的享乐主义者,生活奢华,以住洋房、穿西装为标志,过着与中国传统价值观背道而驰的生活。

这种生活方式的推崇,使得有限的资源被滥用,财富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中,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

三、经济落后的管理思维李鸿章在经济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过错。

他推行的洋务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但管理思维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封建时代。

他对洋务运动的推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贪污腐败现象多发,导致资金浪费和资源不合理配置。

此外,他过度依赖外国技术和工程师,没有加强本土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导致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长期依赖外国技术和资本,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四、政治改革的局限性尽管李鸿章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政治改革主张,但他的政治改革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他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晚清政治体制的弊端,也没有推动普及民主与法治的理念。

此外,李鸿章推动的政治改革主要服务于自身利益和权力维护,在缺乏真正的民意和公平竞争的情况下,政治改革无法真正实现民主和社会进步。

浅析清末外交中的李鸿章

浅析清末外交中的李鸿章

浅析清末外交中的李鸿章遵义县第二中学娄方仁[关键词]清末外交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洋务派首领,全面推行中国近代化事实上的第一人,李鸿章从外交理论到外交实践都具有一定的远见卓识和雄才大略。

他主持清末外交,从1870年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开始,一直到逝世,前后将近三十年。

在这数十年里,李鸿章时刻以国家利益(不只是清朝最高当局的利益)为重,立足于中国国情,以自强为奋斗目标,抓住中国的当务之急——实现近代化,奋力在战败的困境中与列强周旋,以便中国少受损害,争得一个发展自强所必需的环境。

在这个目标下,他站在了战略的高度来主持清末外交,总揽全局。

从其外交思想到外交实践,他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所以,依笔者愚见,历史应该重新审视李鸿章在清末外交中的地位,还其一个真实的面目。

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初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李鸿章提出了开拓性的外交思想李鸿章从中国国情出发,站在战略的高度,把中国放置在整个世界的发展范围中,为清末的中国提出了具有开拓性的外交思想。

在19世纪后三十年,当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和日本逐渐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早就被列强的侵略和内战弄得奄奄一息的腐朽清朝,还是没有被震耳欲聋的炮声惊醒,认识不到中国的积贫积弱,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白日梦,说什么半部《论语》即可退敌,反对一切新事物。

然而,李鸿章并没有把列强看成“夷人”,把他们的侵略视为“犯顺”。

他在同西方打交道的过程中,清醒地认识到“欧洲各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东北,闯入中国边界腹地,凡前史之所未载,亘古之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合地球东西南北九万里之遥,胥集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1)”。

中国遇到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2)”。

为此,李鸿章产生了强烈的民族危机感和紧迫感:列强在华的地位和作用,完全“视我兵将之强弱为向背(3)”,“外国强兵利器,百倍中国”,要摆脱其控制,决不能等闲视之。

中国要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争得一席平等独立地位,实力就是决定性的因素。

李鸿章外交思想的评析

李鸿章外交思想的评析

BIAN JIANG JING JI YU WEN HUA2020年第11期(总第203期)边疆经济与文化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No.11.2020General.No.203收稿日期:2020-10-22作者简介:刘帅(1994—),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李鸿章是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专题研究中的重要人物,作为晚清政府的外交重臣,他的外交思想大多被清政府采纳,作为当时的外交策略。

因此,我们对李鸿章外交思想形成的背景、失败原因、内容、实践和评价等方面进行简要评析。

一、李鸿章外交思想形成的背景及失败原因(一)李鸿章外交思想形成的背景1.内部因素的影响李鸿章成长在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家庭中,他的父亲李文安考中进士,因此对李鸿章也寄予厚望。

他从小便受到严格的封建教育,学习封建制度的伦理纲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传统思想,致使李鸿章一生都在“愚孝”,即使统治者昏庸无能,他也一样效忠,并且侍奉终身。

这就导致李鸿章在成为外交重臣后,在与列强的交涉中,一直采用“以和为贵”的方式,避免清政府的统治被列强取代。

曾国藩是对李鸿章影响较大的老师,曾国藩认为,“夷务本难措置,然根本不外孔子忠信笃敬四字”,深信儒家文化思想。

李鸿章作为曾国藩的得意门生,继承了他的主要思想,坚信只要守信重诺,列强就无法对清政府“下手”,同时,利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开展变法,只要提升武器装备的力量就可以抵御列强的火枪炮弹。

在列强提出不平等条约及不合理的特权时,曾国藩也主张运用儒家思想的文化,对西方列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试图通过传统思想的说教让列强作出让步,保持时局的和平,甚至将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当作对西方国家的束缚,认为条约是对他们的限制,只要清政府遵守条约的各项内容,那么列强就“无计可施”。

曾国藩的儒家思想外交主张对李鸿章“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外交思想有较大的影响。

评价李鸿章

评价李鸿章

评价李鸿章说起晚清权臣李鸿章,毁之者认为,他是“投降派”的典型代表。

誉之者则认为,他有开放的眼光和卓越的见识,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对于李鸿章不能一骂了之。

1901年,李鸿章在屈辱中辞世。

这位晚清显赫一时的人物,身前和身后都遭到指责。

在他死后一百多年的今天,人们对他的评价仍是毁誉不一。

毁之者往往总是把李鸿章和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些屈辱性的事件联系在一起,如甲午海战的失利,《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签订等。

由于对这些事件负有直接责任,他不可避免地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进而成了某种国家落后的象征;誉之者认为,李鸿章是近代中国的一位“爱国者”,是“晚清近代化事业的主要开创者”,是“一代先进知识分子的凝聚中心”。

那么,李鸿章究竟是“爱国者”还是“卖国贼”?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我认为,对于李鸿章既不能简单做出判定,也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衡量他当年的所作所为。

李鸿章去世后,当时有人用“权倾一时,谤满天下”来形容他。

他虽然已去世一百余年,但仍是百年沉浮,盖棺不能论定。

如何看待李鸿章在主持洋务运动中的“卖国”呢?随着近年来海内外研究的进展,学术界对他在洋务建设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基本予以肯定;而对于外交活动、尤其是代表清政府对外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则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其中疑点最大的,是他在签订《中俄密约》和中东铁路交涉时,是否收受过俄方的贿赂问题。

前不久,长期研究张荫桓的学者马忠文先生,经过旁搜博证,写出《旅大交涉中李鸿章、张荫桓“受贿”的疑点》,予以廓清,认为李张二人不可能接受贿赂。

此事尚待进一步求证。

再比如马关签约,“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李鸿章从此背上卖国的骂名。

可是目前的研究显示,李鸿章在谈判中无论大事小事,都用电报向国内最高当局请示,所谓“商让土地”即割地之权,也是早经授予的;至于赔款数额,根据甲午战争史权威戚其章先生研究,由于我方密电码早在战前就被日方破译,因而二万万两赔款的底线早被日方掌握,李鸿章无论如何在谈判桌上辩争也无济于事,这只是科技不如人,落后必然挨打的铁证。

浅析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

浅析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
” ”
.
向用 之帆 篷
舟 揖 不敌 彼 轮 机 飞 驶 之 军 船 巨 舰
以 制捻 发 百 倍 中国
,
是 以 不 得 不受 制 于 人

,
② 他 分析 当 时 中 国 的 绿 营 兵 不 足
靠这 样 的 军 队 去 和 洋人 作战
, ,
安 得 不 为 外人所 轻
,
⑧而
.

外 国 利器 强 兵
.
,
内 则 押 处 辈 毅 之下
,
为 了 保住 清 政府 这 座 破船
能 继 续按 照 封建 统 治的 秩序 航行 下 去
18 6 1年 掌管 全 国 政 治

、 、
军 事大权 的首 席 军 机 大 臣 奕诉
,
尉订 了

外敦 和 睦
,
,
的 决策
.
这 一 次 决策得 到咸 丰 皇 帝 的 批 准 并 在慈 禧太 后 夺得 最 高统 治 权
,
李 鸿章如果 真 的 不 想 求 和 的 话
。 , 。
是 完 全 可 以跳 出 这

实 上 并 不 如 此 简 单 我 们知道 中 国 封 建 社会 至高无 上 的 权 威 是 皇 个 基 本国 策 的 圈 子 事 只 有皇帝才 能决定 国 家 的 一 切 重 大事 情 这 是 一 种 绝对 的 君 主 专 制制度 当李 鸿章 上 台 帝 时 最大 的 权 力 操 纵者 是 慈 禧太 后 她 是太 上 皇 皇 帝 也 得 听她 的 军 事 外交 大权都 掌握 在
清 政府 这座 破船 已 是千疮 百 孔
而驾 驶 这 条 破
无事 则 嗤 外 国 之 利 器 为 奇
面对 西方 资 本 主 义 的

李鸿章的外交战略与思想贡献

李鸿章的外交战略与思想贡献

李鸿章的外交战略与思想贡献李鸿章,清朝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誉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

他创造性的提出“外交互通,内政自强”的口号,强调外交必须和内政相辅相成,才能带来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长达40年的外交生涯中,他秉持“和平共处,以德服人”的外交准则,成功地推动中西方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秉持开放和包容的对外交往李鸿章自幼就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对外交交往尤为重视。

他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和外界交流互动,才能走向现代文明的大门。

因此,他提出了“外交互通,内政自强”的口号,旨在倡导开放和包容的对外态度。

由此可见,李鸿章的外交战略是以国家利益和现代化进程为导向的。

二、推崇以和为贵的外交准则李鸿章的外交思想与西方普遍采用的霸权主义相反,他主张以和为贵,以德服人。

他认为,外交成功的关键是要建立互信、求共赢的关系,并通过和平对话解决争端。

正是这种秉持“以和为贵”的外交准则,让他在中国近代外交中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绩。

三、以修复国家权力为中心作为一位外交家,李鸿章非常清楚,国家要在国际关系中站稳脚跟,首先得有足够的国家权利。

因此,他主张通过积极修复国家权力,以提升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

他努力倡导中西方合作,推动着各国的贸易与文化交流,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诸多机遇。

四、为中国与西方文明交流架起桥梁李鸿章非常重视中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力求为两个文化体系架起桥梁。

他在外交事务中始终坚持以中标准、西备选的原则,将中西文化差异化纳入考虑范围。

同时,他也不断引导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为中国的文化走进国际舞台铺平道路。

五、拓展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李鸿章作为一位优秀的外交家,非常看重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力。

他积极推动中国加入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努力提升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

通过自己的外交工作,他成功地将中国推上了国际政治的舞台。

六、提高国家国力李鸿章认为,强国兴邦的道路必须建立在强大的国力之上。

李鸿章的外交策略探析

李鸿章的外交策略探析

李鸿章的外交策略探析李鸿章是清末政治家和外交家,他的外交策略以实用主义为基础,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出发点。

他主张与西方列强保持和平发展的关系,同时也力图通过外交手段保护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李鸿章的外交策略。

首先,李鸿章注重与列强保持友好关系和平发展。

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积极开展与列强的外交交往,并借鉴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他通过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来迫使列强承认中国的独立地位,同时也努力恢复和保护中国的领土主权。

例如,他于1885年签订了《湄公河条约》,保护了中国沿边地区的利益,并成功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此外,他还致力于中国的军事和经济制度,以加强国家实力,从而更好地与列强竞争。

其次,李鸿章注重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领土争端。

在他任内,中国与俄罗斯、英国和日本等列强之间发生了许多领土争端。

他坚决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并通过谈判和外交手段解决了一些争端。

例如,在与俄罗斯的边界争端中,他通过以俄罗斯换取中国东北地区的主权,达成了《中俄密约》,保护了中国的领土利益。

在与英国和日本的争端中,他则更倾向于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争端,以维护国家利益和平发展。

此外,李鸿章也采取了一些灵活和机智的外交策略。

他善于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竞争,争取到更多的支持和利益。

例如,在与英国和法国签订《马关条约》后,李鸿章积极争取日本的支持,并通过谈判在条约中获得了部分利益,如割让台湾和澎湖群岛给日本。

这样的策略使中国在遭受一方列强压力时能够借助其他列强的支持来平衡力量,并保护国家利益。

然而,尽管李鸿章的外交策略立足于维护国家利益,但在一些人眼中,他的外交手段被认为是屈服于列强的强权政策。

例如,在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中国割让了许多领土和特权,使中国遭受了重大损失。

这种以让步和妥协为基础的外交策略被一些人视为中国的屈辱。

此外,李鸿章也有一些政敌,他们批评他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不够坚决,以致于使中国成为列强的势力范围。

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有人说,“近百年中国史上只出了两个半外交家”,而李鸿章正是其中一个。

从天津教案中初涉外交,台湾事件中舌战日本来使,中法之战中极力斡旋,马关议和中血溅袍服,割让辽东后联俄制日,直到《辛丑条约》的签订,始终能看见李鸿章的身影。

1901年11月7日,大清王朝显赫一时的封疆大吏李鸿章终于不堪沉疴而溘离那个风雨动荡的年代。

人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在其一手操办的对外交涉,诸如天津教案、中日修好条规、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无一胜数,堪称是民族之不幸。

因此有人认为,就“李鸿章的个人历史,几乎就是近代中国国力衰败的历史,是近代中国沦为外国列强半殖民地的历史”。

为何李鸿章在其主政期间会在外交上导致一连串的失败,为何李鸿章会在对日对俄的外交活动中连连地卑躬屈膝,其根源是什么?本文重点从以下内容给予剖析。

一、李鸿章外交思想形成的社会大势在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开始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外交军事和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这里首先是由于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的活动中采取了“合作政策”。

它们为了巩固和扩大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所攫取的利益,在有关侵华的重大问题上彼此进行“协商与合作”,以达到共同的侵略目的。

然而,此时清政府已无力抗拒列强的要求,只能是卑躬屈膝,对外一味采取妥协退让的方针。

在这种所谓的“中外和好”的“和局”面前,经历了绞杀太平天国及捻军起义的高官大吏,诸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之流亲眼看到了西方侵略者船坚炮利的“长技”,从而预感到一种潜在的长远威胁。

李鸿章多次强调购买外洋船炮乃是“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

指出“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夸其独有,在中华则罕于所见”,进而主张应“广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之,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存远略。

”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总的来说,李鸿章之流就是要“讲求洋器”,平定发捻,自立自强,抵御外患,重点是放在购船、造炮、练兵等军事方面。

简论李鸿章与近代外交

简论李鸿章与近代外交

简论李鸿章与近代外交关键词:李鸿章近代外交一、引言21世纪的中国正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更是无须多言,而这一切与我们国家的积极正确的外交方针是密不可分的。

而回顾历史,从1840至今,从被迫打开国门,签订条约,到如今的“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在国际占据重要地位,这一百多年可以说是多灾多难,我们不得不感叹,近代的外交史是一部从屈辱被动到自立强大的奋斗史。

在当下,重新思考那段令人尴尬的外交史的依旧十分必要,因为从中我们可以吸取大量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现在的形势和任务,在外交中取得更多成就,在“和平”与“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奠定基础。

这部近代外交的奋斗史由数不清的人共同谱写,其中的心酸屈辱与艰苦卓绝旁人或许可以想象,却永远无法感同身受。

这些人物就当中,有一位不得不提的始终饱受争议的人物——晚清名臣,李鸿章。

二、正文很久以来,外国对李鸿章的评价都非常之高,而国人对其的评价却远远不如外国。

在当时,西方把李鸿章与德国首相卑斯麦、英国首相格莱斯顿并称为“当世三杰”,认为他是国际外交中的佼佼者:而国人却大都怒斥其为“卖国贼”,只因为他代表清政府签下了“卖国的条约”。

其实,在以79岁高龄赴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之前,李鸿章作为清帝国的朝廷重臣,他的功劳有目共睹。

他向朝廷上奏挖掘煤矿、请开铁路、建设海军,兴办洋务运动,推动着已经没落的帝国艰难向前。

梁启超评价李鸿章,认为他是成也外交,败也外交。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李鸿章在清廷初展身手就是天津教案的成功处理。

虽然有一部分原因是法国当时忙着应对普法战争,无暇顾及清国,但李鸿章的外交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他作为外交大臣的第一场漂亮仗。

然而,自古以来弱国无外交,面对一个将亡的大清国,既是卓越如李中堂,也难以力挽狂澜。

他能做的,不过也就是努力让风雨飘摇的王朝再苦苦支撑几年。

纵观李鸿章外交生涯,上上下下总共签订了。

李鸿章评价

李鸿章评价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李鸿章,被李斯特成为二十世纪三大伟人之首,亦是中国最杰出的外交家。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在我这里,他是最杰出,没有之一。

人们公认的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外交家有两个半,一个是他,一个是周恩来,半个是顾维钧。

李鸿章之所以最杰出,是因为他身处的外交环境最艰难。

上有君权后权高压,下有四万万百姓闲话,内有党派纷争,外有列强倾轧。

晚清,那是一个把弱国无外交诠释得最深刻的时代,李鸿章正是在这样的夹缝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分一毫地和列强谈判。

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他一手创建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兵临城下,在谈判中他仍旧是不卑不亢、据理力争。

李鸿章给我的印象是典型的中国封建士大夫,即使被误解,污蔑,依然坚持原则、坚持信念、坚持以天下为己任。

他站得高看得远,一心变革;他做的很多事是下层人民不能理解的,背下骂名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他要创造的利益或许是当代人享用不到,但是李开办的洋务运动,孕育了中国民族资本实业,他开创的公私合营直至现在也不落伍。

他知道那是正确的,他一定要那样做,不向谁解释,想听他解释的没有几个,他也不奢望有多少人能够理解。

当遇到挫折受到委屈的时候,只有一个人承担,他所承担的,往往不是个人荣辱,而是国民前途。

李鸿章并非没有缺点,有的是性格的缺陷,高傲、刚愎自用;有的是作风上的缺陷,捞钱、任用私人等等。

但是他的缺点绝不是所谓的脱离人民群众,在那个愚民时代,一个有抱负有志向的人,一个有能力有手段的人,一个有胸襟有气度的人,他自然而然会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气质。

现在的主流是打造“平民英雄”,“真心英雄”,因为平凡的人给人们最多感动,而精英英雄仿佛是西方罪恶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才推崇的个人英雄主义,在我们的历史里,史书是人民写就的,是集体的历史。

极端一点说,当庸才最终替代了精英的地位,那么这个民族的前途必定是平庸的,一个拒绝波澜壮阔的个人英雄的时代,必然是昏暗而没有盼头的。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李鸿章的妥协外交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李鸿章的妥协外交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李鸿章的妥协外交天下第九首先李鸿章不想当卖国贼这是肯定的。

其次外国人每次都点名要李鸿章谈判也是肯定的。

由此观之,不能因其不想当卖国贼而大谈李鸿章的悲情,称之为腐败朝廷的替罪羊,为其翻案。

在内外政治斗争中,晚清中兴三杰曾国藩、左宗棠与李鸿章,曾左善斗争,惟李喜妥协。

晚清崛起的汉军中的湘军与淮军,湘军擅斗争,淮军好妥协。

李鸿章在对外交涉中,要么过于看到敌人的优势,要么过多夸大自己的劣势。

不擅用辩证法来分析形势的利弊。

李鸿章的妥协外交基本上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误国至深而不自知。

这在历次对外战争中都有体现。

台湾琅峤事件谈判中,李鸿章中日本诡计失言承认琉球是日本的而不自知,一错再错,一意妥协退让,竟赔兵费50万两,更用自己的愚蠢事实证明日本对琉球有管辖权。

以此为借口,从此琉球正式被日本强占,永远脱幅。

云南“马嘉里事件”与英国交涉,《中英烟台条约》完全被英国主导,被别人牵着牛鼻子走,按英国政府的意图结束了滇案,而且英国由此实现了它十余年来企图在华扩大通商特权的愿望,得到了入侵我国西南边境(西藏和云南)的所谓“条约权利”。

其它列强纷纷效尤,得寸进尺,要一体均沾,李鸿章只好来者不拒。

自毁万里长城、开门揖盗。

中法战争李鸿章先是主和,言称“水师又未练成,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终于与法媾和,但法人豺狼也,言而无信、贪欲无穷,要将我越南完全占有,法攻取谅山,撕毁和约,和谈不成,此事本应惊醒国人放弃幻想。

后左宗棠驻福建,刘铭传在台湾基隆、沪尾拖住法孤拔舰队,冯子材、刘永福、唐景崧在镇南关大捷,乘胜收复谅山,法国内阁垮台。

李鸿章等颜面扫地,怕左宗棠等主战大臣乘胜得势、压制淮军,扣住张之洞的镇南关大捷电文不报,一心求和,先行签订《中法条约》,造成既成事实。

不败而败。

甲午战争前,中日海军你追我赶,在朝鲜角逐。

中国凭雄厚的经济实力,北洋海军主力装备都是购自英法德的当时最先进的驱逐舰等主力舰,船坚炮利,比明治政府海军实力雄厚得多,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六。

李鸿章外交思想及其影响

李鸿章外交思想及其影响
李鸿章外交思想及其影响
文 史 纵横
李 鸿 章 外 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思 想 及 其 影 响
朱 ( 陕 西 学前 师 范学 院 红 陕 西 西安 7 1 0 1 0 0)
【 摘
要】 李鸿章作 为晚清重 臣, 主持 了清王朝 1 9世纪最后 三十年 重大的对外事务。文章 阐述 了他的“ 和戎” 、 “ 自强” 、 “ 循理 … ‘ 以夷制

兵百倍 , 中 国内则呀 处荤谷 之下 , 外 则布 满江泽 之 内实能持 我 短长 , 无以扼 其气 焰 , 旰 衡 于当 时 兵 多 , 靖 内患 有 余 , 御 外 辱则 不 足 o [ 6 3
故而一 味妥 协退让 , 这一点 在 1 9 世纪 8 0 年代 的中 法 战争 中表 现 的 尤为 明显 。他 总认 为列 强利益 只要得 到满足 便会停 止入侵 , 而 中 国 李鸿 章外 交思想产 生 的时代 背景 也可 以在和 平的环 境下 学习技 术 , 改进 军备 , 增强 对抗列 强 的实力 。 1 8 4 0 年 的第一 次鸦 片 战 争 , 英 国利 用 坚船 利 炮 首 次 叩 开紧 闭 在这种 思想 的指导 下李 鸿 章开 创 了一 种 新的 外 交政 策— —循 理外 的 大清 国门 , 迫使清 政府签 订 了第一个 丧权辱 国的不 平等 条约 —— 交 。 《 南 京条约 》 。《 南京 条约 》 的签订 让清政 府面 临着 未 曾经 历过 的割 在 晚清 时期士 大 夫 中 , 最早提出“ 循理 外 交 ” 的 是 郭 嵩焘 。在 地、 赔 款、 通商 。此后 , 西方 列强接 踵而 至 , 竞相 叩关 , 逼迫 清廷 签订 他看 来 , “ 天下 事 , 一 理而言 , 理得 而 揆之 以情 , 度之 以 势 , 乃可 以平 各 式各 样的不 平等 条约 。在列 强的肆 意侵略 下 , 晚 清政府 之前 所 实 天下 而无 阻。 换 言之 , 处 理外 交 事务 , 关 键 在于 “ 理 和 势” , 既 行的传 统外 交政策 已逐 渐失去 本身 的作用 , 面临着 未 曾遇 到过 主 权 然历 史的本 质是变 , 那 么人们 就应使 自己适 应形势 的需 要 。冯 桂芬 沦丧、 领 土割 占 、 疆 界变 更等一 系列新 的外 交问题 , 晚清政 府显 得 束 也是 循理外 交的 倡导者 之一 , 他分析道, “ 夷人 动 辄称 理 , 吾 即 以其 还 其人 之身 。理可从 , 从之 ; 理不 可 从 , 以理 折之 。 郭 嵩 手无策 。外忧 未除 , 内患 又起 , 1 8 5 1 年 以洪 秀全 为 首 太平 天 国运 动 人之 法 , 他们 的思 想对李鸿 章产 生过 较 突然而 至 ; 加之第 二次鸦 片战 争爆发 使得 当时 清王朝 深受外忧 内患 焘和 冯桂 芬 曾为李鸿 章的得 力幕僚 , 的伤 害 , 国 力也 几乎消 耗殆 尽 , 封建 统 治岌 岌 可 危。李 鸿 章正 是 在 大 的影 响。李鸿 章本人 在中 外 交 涉 事务 中亦 非常 注 重 运 用 “ 势 、 理” 、 情 ” 。他 指出 , “ 势不 足 以绌 之 , 理 尚可 以折 之 , 理 不足 以折 此等局 势下 登上 了历 史的舞 台 , 开 始主持 晚清政 府的 外交事务 。 1 8 7 0 年李 鸿章 出任 直隶 总 督兼 北 洋大 臣 , 开 始 接触 清 朝外 交 。 之, 情 尚可以 喻之。 ” 以理 服 人 , 据 理 不让 , 动之 以情 , 辅之以利 , 就 在如此严 峻的情势下 , 腐败的清 朝统 治者竟 毫无警 觉 , 依然 做着 天朝 能妥善解 决中外 纠纷 。随着 与洋人 接触 的增多 , 李鸿章 逐渐 摸 索出 条经验 : 对付 洋人 , 莫过于 以其人 之道还 治其 人 , 既然 他们 口 口声 上国的 美梦 , 以为 区区“ 夷 狄 不足重视 。而 此时的李鸿 章已 清醒地 、 深刻地认 识到清政 府处于 “ 欧 洲各 国百十 年来 , 由 印度而南 洋 , 由南 声强调 万国公 法 和条 约 的神 圣 和 不可 侵 犯 性 , 且所 言所 行 , 皆“ 引 洋而东 北 , 闯入中 国边 界腹地 , 凡 前史之 所未载 , 亘古之 所未 通 , 无不 万国公 法 ” , 我亦 应严格 遵守 万 国公 法和 条约 行 事 , 提倡 循 理外 交 。 款关而 求互市 , 合 地球东 西南 北九 万里 之遥 , 胥集 于 中 国, 此三 千余 在李鸿 章看来 , 中西 条约体 系 固然 有 许多 不 平等 之外 , 特别 是 使外 损 害着 中 国 的 主权 和 尊 年一大 变局也 。 ” 的危 急日 寸 刻。 而在 外交活动 中 , 李鸿章 早 已不 再盲 人在华 攫取 的某些 特 权 合法 化 和 制 度化 , 目的称 列强为 “ 夷人 ” , 敏锐 的察 觉到 晚清 政府 面临外 交环 境 已与 中 严。但 在另一 方面 , 它们也 同样约 束着 西人不 能随 心所欲 地提 出额 国古代 所面 临情景 截然不 同, 深刻地 意识 到 中国外 交 政策 必须 学 习 外的索 要 。李 鸿章 的循理外 交 政策 , 在 其三十 年的 外交 活动中 未取 西方, 从而在根本 发生变 革 : “ 鸿 章窃 以为 天下 事穷则 变变 则 通 …… 得理 想的效 果。其 原因有 二 : 一 是李鸿 章在外 交活 动中未 认清 西方 日本 区区小 国尚能及时改辙 知取法 , 然则 我中 国深惟 穷极而 通之 故 , 列强 入侵 的真正 目的 以及列强 之间 的共 同利益 , 只 是想 当然 的认 为 夫 亦可以皇然 变计矣 ……鸿章 以 为中 国欲 自强 , 则 莫 如学 习外 国利 “ 倘遇一 国有 侵 占 无 理 之 事 , 尽 可 邀 集 有 约 各 国 公 议其 非 … … 。 器… - ・ 。 面对 天下未有之变 局 , 李鸿章彻底 的意识 到传统 的知有 天 二是 他自身 所具备 的素 质存 在一 定 的 缺 陷性 。李鸿 章 作 为封 建 士 下 而不知有 国家的观念 必须 改变 , 封建伦 理道 德 指导 下 的中 国传 统 大夫 一员 , 深 受传 统文化 的影 响。在其 外交 活动 中一味 地对 清政府

李鸿章办外交心得体会

李鸿章办外交心得体会

李鸿章办外交心得体会李鸿章是中国晚清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中国外交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实践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见解。

在他长期的外交生涯中,他总结了一些宝贵的心得和体会。

以下是我对李鸿章办外交心得体会的1000字阐述。

首先,李鸿章在办外交中非常注重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的维护。

他强调外交行动应该以国家利益为导向,而不是个人或特定群体的私利。

他在国际事务中始终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保持着高度的忠诚和专业素养。

这使他能够充分利用外交手段为中国争取最大的利益,同时树立起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地位。

其次,李鸿章非常强调外交谈判的重要性。

他认为外交谈判是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的关键方式,而不是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

他在与外国使节的交涉中展现出了高超的谈判技巧和智慧。

他善于通过言辞和行为传达出中国的诚意和决心,达到与外国谈判伙伴实现双赢的目标。

此外,李鸿章非常注重外交之间的平等和互惠原则。

他认为国与国之间应该平等相待,互相尊重,不应该有任何一方被剥夺自己正当权益的情况发生。

他在处理与西方列强的外交关系时,常常坚守着中国的核心利益,同时也给予对方一定的利益和尊重,以此促成双方的合作。

李鸿章还非常重视外交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他非常清楚外交人才的重要性,因此他鼓励中国的年轻人学习外语和国际事务,提高他们的外交能力。

他重视经验丰富的外交官员,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以培养新一代的外交精英。

通过这种方式,他有效地提高了中国外交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最后,李鸿章认为外交工作是一个需要长期耐心和持久努力的过程。

在他办理外交的过程中,他经历了各种复杂的政治和外交局势,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和持续的努力。

他相信通过外交手段,中国可以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支持,实现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总之,李鸿章在其外交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他的办外交心得体会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通过注重国家利益和形象、强调外交谈判、平等和互惠原则、外交人才培养和耐心努力等方面的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办理国际关系,为中国争取更多的利益和尊重。

评价李鸿章

评价李鸿章

评价李鸿章1李鸿章是晚期中国政坛上少有的开明的封建士大夫。

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他首先要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都是这一阶级属性的具体体现。

李鸿章较倭仁等顽固派较为开明,他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并身体力行,创办江南织造总局、天津机器制造局、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等一批近代的军事和民用企业,客观上抵制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他还积极创见中国的海防,筹划北洋水师等增强了我国的国防能力;派人出国留学,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引进了一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至于争议最多的对外战争极力妥协,压制爱国军民的反侵略热情,战后签订《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这确实是李鸿章一生最不光彩的地方之一,但很难想在弱肉强食、强盗横行,弱国无外交的国际大环境中,作为一个弱国的外交大臣如何能够取得平等的发言权,他背后更深刻的却是整个民族的悲哀。

他没有摆脱晚清政治的陋习,存在着贪污腐化的一面,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是政治制度的落后,坚持“中体西用”是其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2天下惟庸人无咎可誉。

”说得好,出错的人往往都是多作事儿的人,而不作事儿是不会犯错误的。

“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历史与真实的差距确实很大,其实多做实事的人未必能流芳万世。

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材,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才识过人,只是生不逢时,值得同情。

至少李鸿章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外交的现代化上还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在经济现代化方面,李鸿章倡导洋务运动,创办江南制造局、天津机器局、北洋舰队、轮船招商局、电报局、开平矿务局、派遣中国第一批学生留美等等。

这些实业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洋务运动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改革开放。

对李鸿章的评价

对李鸿章的评价

对李鸿章的评价
李鸿章是清朝末期的重要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他也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以下是对他的评价:
1.功绩:李鸿章在清朝的现代化和西化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推动
了许多重要的改革和建设,包括建立现代海军、兴办近代工业、训练新式军队等等。

他还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外交活动,为清朝签订了一些重要的条约。

这些条约在当时虽然引起了争议,但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与西方的关系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局限性:然而,李鸿章也有其局限性。

他在处理一些外交事件时表现
出了一定的妥协性和不稳定性,这导致了外界对他的质疑和批评。

此外,他在推动现代化改革时也受到了保守派的阻挠和反对,这使得他的改革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

3.影响:尽管如此,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仍然具有重要地位。

他的思
想和行动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一些思想和行动也为后来的改革和革命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综上所述,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贡献和影响不容忽视。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他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认识历史和推进现代化进程。

李鸿章的对日外交

李鸿章的对日外交
梁启超在评价李鸿章主持晚清内政外交的失败时曾指出:“所以失败之故,由于群议之掣肘者半,由于鸿章自取者半。其自取也,由于用人失当者半,由于见识不明者亦半。”这基本上也适用于李鸿章的对日外交。
第一,李鸿章作为总揽晚清对内对外大权的重臣,淮军和北洋水师的最高统帅,又办理洋务多年,虽然遭到种种制掣,李鸿章难以尽施其政,但是他始终大权在握,是清政府对日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驻外公使、总理衙门甚至帝后两党在决定对日的重大决策时都倚重和听从他的意见。军事外交上的连连失利,李鸿章难辞其咎。他创建北洋海军,力保朝鲜,对日本进行积极的防御,与盲目轻视日本的满族大臣和只尚“清谈”的“清流”派相比,见识已是高了很多。但面对国力日渐强盛、正在全力扩军备战的日本,他的见识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表现在:第一,他对日本的侵略野心始终认识不足。在马关议和之前,他从未去过日本,只是根据驻日公使的汇报了解到一些情况,对日本政府的真实意图和军事部署都缺乏深刻的了解和判断。而伊藤博文等人多次来过中国,并派出大量间谍全面了解了中国的情况。第二,他对敌我力量的对比没有比较清醒的认识。甲午战前,两国力量对比并不悬殊,清政府并非完全不能一战。而他总认为“彼之军械强于我,技艺精于我,即暂胜终必败”,一味避战求和,而且往往在形势有利的情况下也以妥协退让了事。一旦战争爆发,又总想保存实力,不敢全力出击。日本在发动战争前夕对获胜也没有太大的把握,还因此面对国内强大的舆论压力,但在战场上始终拼死出战,并不断地扩大战争。第三,过于依赖“以夷制夷”,不可能得到列强真正的支持,列强为了自己的利益反而联合起来共同对中国进行敲诈,或事后索要报酬。第四,在一个弱肉强食、列强争霸的时代处处坚持“诚信”,认为“倘遇一国有侵占无理之事,尽可邀集有约各国公议其非,鸣鼓而攻,庶日本不致悍然无忌”,相信国际公法的约束作用,轻信条约的规范作用,结果条约无法规范别国,自己反而为条约所束缚。第五,战争爆发前轻许日本在朝鲜的驻兵权。战争爆发后,在军事部署和指挥上连连出现重大失误,如平壤战役有将无帅、鸭绿江防线战线过长、旅大防卫空虚等。没有这些失误,日军本来很难获胜。

浅谈对李鸿章的评价

浅谈对李鸿章的评价

浅谈对李鸿章的评价1000字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他的一生历经起伏,涉及到很多重大事件和历史问题。

因此,对于他的评价也会涉及很多方面。

首先,李鸿章是一位有爱国心的政治家。

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受过熏陶的他深知家国天下的重要,对于维护国家的利益努力尽忠职守。

他反对封建势力的压迫,支持改革开放,积极推动自强运动,不断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为国家的根本利益奋斗终身。

其次,李鸿章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

他在外交领域陆续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受度支矿务局指派,与英国达成《马关条约》,这一条约解决了中英两国在贸易和领土等问题上的纠纷,为两国未来的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他还成功地让德国,法国等国家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为清代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李鸿章还是一位值得敬佩的军事家。

在他担任大元帅时,与众将士一起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击退了太平天主洪秀全以及他的军队,在践行了故国忠诚的同时还保卫了自己的家乡。

而在甲午战争中,李鸿章发挥了重要作用,领导中国的外交谈判,成功让列强停火,保护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

不过,人无完人。

李鸿章虽然在近代的中国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还是有一些负面的评价。

有一些人认为,李鸿章是一个忠于清朝封建政权的反动派。

他与列强达成的一些协议,有的对中国是不利的。

此外,他一些行为被视为过度跟随外国势力,蔑视民众的期望,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

综上所述,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在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对于中国改革开放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也是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评价。

无论如何,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发人深思。

对晚清李鸿章外交的再认识

对晚清李鸿章外交的再认识

对晚清李鸿章外交的再认识晚清是中国近代史上屡受列强侵略的时期,也是外交上极度衰弱的时期。

李鸿章作为主持晚清外交的重臣,为挽救清国的危亡,其在外交思想和外交活动上积极创新,他的外交成果对晚清及后来中国的发展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标签:晚清;李鸿章;外交李鸿章主持晚清外交数十载,其在外交思想和外交活动等方面多有建树。

然而晚清历史是中国受列强侵略的屈辱史,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李鸿章在竭力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又不得不处理好涉及列强和清政府利益的一系列问题。

直至现在,学界对于李鸿章外交的评价仍多有争议。

我们只有对李鸿章外交思想和实际外交活动进行认真的分析,才能对李鸿章的外交作出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

一、李鸿章的外交思想李鸿章的外交思想指导着李鸿章的实际外交活动,本人就从两个方面谈一谈他的外交思想:(一)“和戎外交,师夷自强”是李鸿章外交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戎外交,师夷自强”是指中国在国力无法与列强抗衡的情况下,尽可能维持一种缓和的对外关系,同时针对中国的不足努力学习列强先进的东西,再将不断增强的国力展现给列强。

在这一外交思想下,李鸿章外交的基本原则是“以和为贵”,并通过洋务运动将中国不断增强的经济军事实力展现给列强。

李鸿章明确地表达了“自海禁开通,中外交涉频繁,吾过墨守旧法,不适与今世”的看法。

〔1〕他也认识到“洋人论势不论理,视我国势之强弱……我不能自强,则虽民物萧条,洋人也必隐图其狂逞。

”〔1〕他更认识到“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日本区区小国尚能及时改辙知取法……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2〕(二)“循理外交,以夷制夷”是李鸿章外交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循理外交,以夷制夷”是指中国在国势不及列强的情况下,在外交中要尽可能以理服人,并且利用列强间的矛盾和相互牵制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在这一外交思想下,李鸿章大多“循理”去解决外交问题,并在洋务运动中常常利用列强在经济上的竞争来给中国兴办洋务带来一些优惠和好处。

试析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

试析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

试析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牛少莉陇东学院历史系甘肃庆阳 745000摘要:“外须和戎”是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这一思想形成的根源主要有: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社会背景下,对中外形势比较权衡后作出的抉择;李鸿章本身的一些特性,为人处世的原则决定其思想;也是曾国藩在外交思想言行上对他影响的结果。

在这种“和戎”外交思想指导下李鸿章形成了一套处理外交事务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避战求和”,力保“和局”,“以夷制夷”,恪守“诚”字。

总的来说,其外交思想的宗旨是维护清政府的利益,想通过暂时的和平局面,使国家有自强的机会。

关键词:李鸿章;外交思想;外须和戎外交活动是李鸿章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李鸿章居晚清“外交要冲”,自1870年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直到1901年病死,中间除有短时期未任职外,掌握外交大权长达30年之久,对中国近代外交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李鸿章“以外交受重望于国际,亦以外交负重谤于国内”[1],时人称之为“一生功过在和戎”。

100多年来,史学界对李鸿章的评价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誉之者冠以“地主阶级改革派”、“东方之俾斯麦”的美称,始终视之为“一身系天下安危”、老成谋国的元老重臣;而甲午战争后,毁之者斥之为“国人皆曰可杀”的“汉奸”、“卖国贼”等。

正如梁启超所说:“誉之者千万,而毁之者亦千万,誉之者达其极点,而毁之者亦达其极点。

” [2]尤其是对李鸿章“外须和戎”外交思想的评价,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李鸿章活跃于晚清政坛40年,与当时中国的内政、外交关系极大,所以他一直是海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

近百年来,有关李鸿章及其外交思想的研究著述层出不穷,具有代表性的有:梁启超的《李鸿章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再版),这是第一部研究李鸿章的专著,对李鸿章所处时代及其位置做了透彻分析,比较全面的描述了李鸿章的崛起极其所从事的洋务、外交事业。

在外交上,梁启超认为李鸿章的联纵政策是失败的,但他也指出这是无奈之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析李鸿章外交及其影响谭小雨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高二(6)班摘要:李鸿章的外交生涯素来毁誉参半。

通过对“以夷制夷”等外交思想的贯彻,他在外交上取得了在近代中国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但他的外交也有着诸多无法挣脱的局限性值得后世深思。

更为意义重大的是,李鸿章的外交为现代中国的外交奠定了基调,影响着当今中国的外交思想与策略,具有巨大的研究与参考价值。

关键词:李鸿章;外交;局限性;影响;晚清;现代中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外交第一人,李鸿章的外交生涯从来都存在着许多争议,而正如梁启超先生在《李鸿章传》中所说,“要之李鸿章之生涯,半属外交之生涯也”[1],李鸿章一生中的外交活动数不胜数,其功过是非亦是后世争论不休的焦点。

笔者以为,李鸿章在外交上的成就断然不可忽视,但由于主客观、国内外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李鸿章的外交有着不可忽视的局限性。

此外,李鸿章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外交对今日建立在独立平等基础上的外交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也对当今中国之外交有着深刻的启示。

一、先进的外交思想与杰出的魄力才能纵观李鸿章的外交生涯,虽有诸多引人非议的失败之处,但亦不乏许多闪光点所在。

(一)“以夷制夷”的外交思想李鸿章在处理法国安南之役中展现出的外交智慧与手段令其在外交领域崭露头角的同时也引得了欧洲诸国的关注。

在法国对安南虎视眈眈、摩拳擦掌之际,李鸿章充分运用了其外交才能与军事才能,“行伐谋伐交之策,思嗾英、德以牵制法人”[1],通过“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使得“法人乃先请和于我”[1]。

李鸿章通过其无与伦比的外交智慧为在外交上从来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争得了一定程度上的主动权,实乃中国沦为两半社会以来的首例,不可不说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一大成就。

同时在安南之役中体现出来的“以夷制夷”的外交思想与手段亦标志着李鸿章杰出的外交能力。

尽管“以夷制夷”的思想在日后的外交过程中暴露出了其弊端,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确然是较为先进的外交思想,也代表了中国外交的一大进步,而自始至终贯彻“以夷制夷”思想的李鸿章则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中国近代以来最为杰出的外交家。

(二)坚忍不拔的人格魅力李鸿章最为人称道的外交事迹无疑是在日本进行《马关条约》的谈判时哪怕遇刺带伤在身也依然一心为国、寸土必争的故事。

尽管“枪子深入左目下,一晕几绝”,李鸿章仍旧“潸然曰:‘舍予命而有益于国,亦所不辞。

’”[1],这样的慷慨激昂也无怪乎“君子敬之”。

李鸿章在这次外交中体现出的一心为国的外交精神既是他本人人格魅力的体现,又是在对当时素来仰人鼻息的中国的国家地位的提升,不可不谓是“有益于国”。

想来后来李鸿章历聘欧洲时“各国待之有加礼”[1],多多少少也都出于对他那舍身为国的人格魅力的敬服罢。

(三)享誉世界的外交才能当时世界各国对李鸿章的评价都十分之高。

在西方人眼中,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李鸿章无疑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当时的西方人还把德国首相俾斯麦、李鸿章、英国首相格莱斯顿并称“当世三杰”。

德国和日本还发行了李鸿章的明信片,日本发行的世界五大伟人系列的明信片中,李鸿章位列第三。

日本媒体对李鸿章有着极高的评价——“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时任美国总统格兰特甚至评价他为“当时世界上四大伟人之首”。

能够在如此广的世界范围内收获众口一词的赞许,李鸿章的外交能力与手段自是毋庸置疑,他的外交精神与人格魅力同时也是值得称赞的。

笔者认为,虽然梁启超先生有言曰“李鸿章外交之历史,实失败之历史也”[1],但对于李鸿章的在外交上作出的贡献绝不能全盘否定。

李鸿章在外交过程中灵活运用的“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以及展现出的中华文明数千年来的思想精髓是他外交生涯中不可忽视的成就所在,同时,正是他的外交,为岌岌可危的晚清政府争得了国际上的一席之地。

故而对其外交成就,我们应持肯定态度。

二、主观认知的匮乏与晚清形势的局限尽管李鸿章的外交有着诸多可取之处,但正如前文提到的梁启超先生对其的评价——“实失败之历史也”,李鸿章的外交生涯终归是失败案例多于成功,也正是由于此,李鸿章在后世才被冠以“卖国贼”、“走狗”之类的恶名,这些评价虽存在偏颇,但李鸿章在外交上的失败由此已经可见一斑。

使李鸿章“遗臭万年”的外交事例无外乎二——与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以联俄抗日为目的的《中俄密约》的签订,而通过对这两个案例的分析亦不难得出李鸿章外交的局限性所在——主观上自身认知的局限以及客观上没落的晚清政府的局限。

(一)主观认知的匮乏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李鸿章拥有军事指挥权,但由于过于迷信列强武器,以及缺乏对国际事态的分析,从而做出了不合实际的决定,最终导致中国海陆两军的战败,从而不得不迫于无奈签订《马关条约》。

“臣久历患难,略知时务,夙夜焦思,实虑兵连祸结,一发难收。

盖稔知倭之蓄谋与中国为难,已非一日,审度彼此利钝,尤不敢掉以轻心。

凡行军制胜,海战惟恃船炮,陆战惟恃枪炮,稍有优绌,则利钝悬殊。

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帑,购制船械,愈出愈精。

”[2]由此不难看出,李鸿章始终过分强调武器的重要性,甚至偏激地认为只要武器足够精锐,装备足够先进,就可以无往不胜,所向披靡。

所以事实上李鸿章并不明白取胜的关键在何处,他并不知道“武器不是万能的,而战争的胜利在于领导的正确指挥、人民抗敌力量的团结,以及战争正义与否的有机结合”,[3]一言以蔽之,他从未意识到国民在对外斗争中的决定性作用,梁启超先生对这点作出了恰如其分的概述——“不识国民之原理”。

正是因此,《马关条约》这份丧权辱国的条约的签订才成为了无法扭转的必然。

而使李鸿章背负颇多骂名的《中俄密约》的签订更是体现出了他对于国际局势认知的局限性。

笔者并不认为外交智慧卓越的李鸿章会完全看不出俄国主动伸出援手之后的居心叵测,那么能够解释其为何采取联俄策略的只有一点——联合与中国维持着表面上友好关系的俄国总好过联合已然显露出勃勃野心的日本,这个推测从他“日人诡谲,断不肯助我拒俄。

”“与其多让于倭而倭不能助我以拒俄,则我既失之于倭,而又将失之于俄,何如稍让于俄而得俄以慑倭”的观点中不难得到验证。

从此显然可以看出,李鸿章在外交方面虽不乏能够为中国争得片刻利益的小聪明,但其对于世界大局的认识实在匮乏。

他仅仅只是把日、俄两国当做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即他对中国对外关系的认知仅仅只局限于双边关系,却忽略了当时列强纷争、风云变幻的复杂局面,忽略了其他诸列强对于瓜分中国的渴望,正如梁启超先生分析的那样,“夫始而无所倚赖于人,则亦已耳,既有倚赖,则固不得不酬之;能一切不酬则亦已矣,既酬甲酬乙,则丙亦宜有以酬之”,[1]与列强之间的周旋,需要的是对国际大局,对各国利益诉求清醒认识,而置身于晚清对外界懵懂无知的环境中的李鸿章尽管凭借外交经验对于世界局势有了较同时代的其他人更清楚的了解,但“此时的中国,既无正常合理的外交机构,亦无随时势变化高效运转的外交机制,更无和舟共济的统治集团,在这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仅凭李鸿章所掌握的有限外交知识,是根本无法对付的”,[4]如若不能准确地认识到当时世界之大局,李鸿章的外交进程将必然地为他的“不通世界之大局”所拘。

(二)晚清形势的局限晚清特殊的环境也是对于李鸿章外交进程的不可忽视的局限之一。

正所谓“弱国无外交”,作为一个国家外交的基础,实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外交场合中发言的分量,更是制约着该国的外交策略,甚至会对其外交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

当时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况之中,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都极为衰弱,不仅国土被列强瓜分,更是毫无主权与国际地位之说,身为这样一个国家的外交官,李鸿章在外交过程中必定是不可避免地进行违心而无奈的妥协。

更何况当时朝廷中大多是只会清谈的封建官僚,“对外一无所知,盲目自大,每遇中外纠纷,一味叫嚣为天朝的体面而战,每遇战争失败又顿从盲目自大走向妄自菲薄”,[4]与这样的人同朝为官,纵使李鸿章有着通天的本领,想来也没有了用武之地,也无怪乎他发出诸如“(在朝大臣)皆鲠直敢言,雅负时望,然阅历太少,自命太高。

局外执人长短,与局中任事者不同”[5]的批评了。

国家现状的桎梏,国力衰弱的现实,势必会掣肘李鸿章的外交,使他在与列强的斡旋与博弈中落于下风,最终无奈妥协,《马关条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等条约的签订就是这种无奈妥协的具体体现。

综上所述,各方面个人认知的缺乏与特殊环境下国力衰弱的现实使得李鸿章的外交显得精明有余而格调过于狭窄,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局限性,也正是由于这些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李鸿章的外交才会总以妥协与失败告终,甚至激起国民的愤慨之情,为他招致千古骂名。

三、李鸿章外交对现代中国外交的影响及启示正如前文所论述的,李鸿章的外交建立在当时清政府国力衰弱、主权沦丧的特殊情况之上,这就导致李鸿章的对外政策不得不以“求和”为一大原则。

这样畸形的、不平等的外交将势必导致清政府在与列强交往过程中时时处于被动地位,甚至沦为被宰割的羔羊,被瓜分殆尽而毫无还手之力。

这样的外交显然是打着外交幌子的倾轧剥削,完全不符合当今世界对于外交的理解。

而新中国则一直秉持着独立、平等的外交原则,这样的原则似乎与李鸿章时期相去甚远,但回望现代中国的外交史,似乎无处不是李鸿章外交的影子。

(一)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在李鸿章的时代,国力的衰弱、主权的丧失使得中国在外交活动中也不得不仰列强鼻息,名噪一时的曾国藩甚至发出过如是的言论——“我今国势消弱,外人方协以谋我,小有错误,即贻害大局”,[6]足见当时清政府在外交进程中的被动与无奈。

想来是看到了李鸿章时期因主权沦丧而导致的种种外交失败,现代中国在外交进程中,似乎从未停止过强调“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

自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就一直奉行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历代国家领导人也一直视独立自主为中国外交的根本立足点。

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对独立自主的坚持从他们在建国初期的种种以抵抗美国等国家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封锁包围为目的的外交活动中自然是可见一斑,邓小平亦曾经说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7]胡锦涛同志也多次强调“走独立自主的道路始终是我国外交奉行的准则,是我国在处理对外关系上的必然选择”[8]。

由此可见独立自主在现代中国对外政策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不难见得,李鸿章时代失败的外交案例让现当代中国人清楚地认识到主权独立对于一个国家外交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从而使得新中国在外交的各个阶段都始终不曾放弃对于独立自主的执着追求。

正是晚清主权沦丧为中国带来的伤痛与耻辱,推动着独立自主成为中国外交的根本原则与主旋律。

(二)对“求和”思想的贯彻若说“独立自主”是现代中国外交过程中打出的一面旗帜,那么“和平”无疑是另一面极其鲜明的旗帜。

而对和平的贯彻亦来自于外交刚刚起步的晚清所盛行的“求和”思想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