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巴尔干政策与保加利亚危机
历史世界大战的起因
历史世界大战的起因在20世纪初的欧洲,大国之间的竞争与紧张局势逐渐升级,推动了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冲突之一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尽管战争的起因复杂多样,但以下是几个主要因素,共同导致了这场灾难性的世界大战。
1. 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竞争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欧洲列强之间的殖民地争夺引发了一系列紧张局势。
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拓展他们的殖民地领土,希望通过控制更多的资源和市场来获取利益,为自己的工业发展提供支持。
这种殖民主义竞争引发了国际关系中的矛盾和不稳定,为后来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2. 军备竞赛的加剧为了维持当前的霸主地位、保卫殖民地以及确保国家的安全,各大国加快了军备竞赛的速度。
军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军队的建立使得国家之间的紧张局势日益加剧。
阿尔弗雷德·冯·特里茨基(Alfred von Schlieffen)和赫尔曼·冯·蒙克之类的军事战略家认为,只有通过先发制人的战争才能保证胜利,这种军备竞赛加剧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对抗。
3. 争夺巴尔干半岛的紧张局势巴尔干半岛一直是欧洲大国势力的交叉点和冲突源。
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导致了对巴尔干地区的争夺,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争端涉及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和摩尔多瓦等国家。
这些地区的矛盾随着世界各国对巴尔干地区的支持而加剧,最终引发了战争。
4. 民族主义的崛起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民族主义情绪迅速兴起。
各个民族群体希望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并在政治和经济上获得权力。
民族主义与殖民主义的冲突以及大国之间的矛盾,加强了各方的对立立场,引发了危机和战争威胁。
5. 各国之间的同盟系统在这个紧张的时期,各国争夺同盟关系,旨在增强自己的地缘政治影响力。
两个主要的军事同盟系统分别是“三国协约”(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和“协约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
这些同盟使得当一国卷入冲突时,其同盟成员也必须参与战斗,从而将欧洲大陆置于一个螺旋上升的冲突状态。
同步导学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同步导学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标要求]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汗青背景,理解人类汗青为什么成长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讲堂互动一、剑拔弩张的两雄师事团体1.三对基本矛盾(1)法德矛盾: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力图寻机复仇;德国为防备法国,拼死扩充陆军,试图压制法国。
(2)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
奥匈帝国把巴尔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畴;俄国却打着斯拉夫主义的旗帜向巴尔干渗透。
(3)英德矛盾:德国想从英法等老牌殖民强国手中夺取殖民地,英国一贯推行欧洲大陆均势政策,不愿看到德国强盛与其争夺殖民地等。
[重点精讲]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度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
(1)根源:帝国主义国度之间经济政治成长不均衡。
①第二次产业革命后,美、德经济实力居世界前线,但殖民地较少。
②而英、法经济实力相对掉队,所占殖民地较多。
③帝国主义国度间实力比拟与所占殖民地出现不相称的状况。
(2)实质: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要害点拨]经济成长的不均衡是资本主义国度矛盾产生的根源。
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的出现为生产力的进一步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度之间经济成长的不均衡。
随着实力的变化,列强之间围绕破裂世界标题的矛盾日趋锋利,冲突愈演愈烈。
[深化探究]质料德外洋长皮洛夫在议会上果然宣称:“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邻国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住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亮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土地。
”思考(1)质料反应了德国的什么要求?据质料指出,德国将要与哪两国产生矛盾?这又反应了哪两类性质国度的矛盾?(2)这种矛盾出现的根源是什么?该矛盾的成长对国际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1)重新破裂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
与英国、法国产生矛盾。
新兴起的资本主义国度和老牌资本主义国度之间的矛盾。
(2)根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成长不均衡。
影响: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最主要的矛盾,形成了以英德为首的协约国团体和同盟国团体。
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大国冲突和外交危机
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大国冲突和外交危机随着20世纪初期的来临,世界进入了一个充满紧张和冲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一系列的大国冲突和外交危机逐渐推动着世界走向了一场具有全球性的战争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本文将详细探讨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大国冲突和外交危机,以揭示当时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导致战争爆发的原因。
一、直布罗陀危机直布罗陀危机是1911年至1912年期间英国和德国之间发生的一场激烈的外交危机。
由于摩洛哥动荡局势,德国派遣军舰前往摩洛哥,以维护德国在该地区的权益。
然而,英国认为这是对其在直布罗陀的利益的挑战,因此派遣舰队到达该地区。
双方军舰的对峙进一步加剧了紧张局势,最终导致了潜在的武装冲突。
这次危机揭示了国家之间在殖民地和地缘政治上的竞争和冲突。
直布罗陀危机凸显了德国对欧洲权力平衡的挑战,并且为之后的冲突奠定了基础。
二、巴尔干危机巴尔干危机是因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导致巴尔干地区的独立运动而产生的一系列冲突。
在20世纪初,塞尔维亚、黑山、保加利亚和希腊等巴尔干国家相继宣布独立,挑战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这些独立国家之间的争夺领土和影响力引发了一系列的冲突和外交危机。
例如,巴尔干战争中,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之间爆发了一场短暂但血腥的战争,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加剧了整个地区的紧张局势。
巴尔干危机使得欧洲列强陷入一种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
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外交对抗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铺下了伏笔。
三、萨拉热窝事件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一次重要外交危机。
该事件发生在奥匈帝国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统治下,一个由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组成的秘密组织刺杀了奥匈帝国的继承人弗兰茨·费迪南德大公。
这一刺杀事件导致了一系列的外交紧张和危机。
奥匈帝国以此为理由要求对塞尔维亚进行惩罚,而塞尔维亚则寻求其他大国的支持。
最终,这场外交危机演变成为战争的导火索,引爆了整个欧洲。
萨拉热窝事件凸显了民族主义在当时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和危险性。
一战的导火索
一战的导火索在20世纪初期,世界局势紧张,各大国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本文将探讨一战的导火索,并分析其背后的重要事件和因素。
一、巴尔干半岛的动荡局势巴尔干半岛一直以来都是欧洲陆地交通要道,其地理位置使得大国们对该地区产生浓厚的兴趣。
然而,巴尔干半岛自19世纪末开始的民族独立运动导致该地区的政治局势复杂混乱。
东南欧各国相互争夺领土,民族间的关系紧张,导致了巨大的矛盾和冲突。
1908年,奥斯曼帝国失去了对巴尔干地区的控制,保加利亚宣布独立,而奥匈帝国则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加剧了巴尔干半岛的动荡局势。
各民族之间的纷争不断升级,主权争夺不断升温,成为了一战爆发的导火索之一。
二、边界争端和殖民地扩张除了巴尔干半岛,欧洲大陆其他地区也存在边界争端和殖民地扩张的问题。
大国之间为了争夺领土和资源,不断发生冲突。
例如,英国和德国之间在殖民地上的竞争,使得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达到了顶点。
德国为了追赶英国的殖民地帝国,开始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这引发了其他大国的不满和反抗。
此外,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归属问题也是导火索之一。
该地区长期以来是法国和德国之间争夺的焦点,法国一直渴望收回该地区,而德国则试图保持对该地区的控制。
这种地区争端的不断升级,加剧了欧洲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三、军备竞赛与联盟体系的形成为了应对紧张的局势,欧洲各国开始大规模扩充军备。
一战之前,军备竞赛已经到了顶峰,主要大国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断增加军队的规模和武器装备,形成了一种军备上的平衡恶性竞争。
此外,各大国还积极构建联盟体系,试图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安全。
例如,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了三国同盟,而法国、英国和俄罗斯则构成了协约国。
这种联盟体系加剧了各大国之间的对立和紧张关系。
四、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萨拉热窝事件被认为是一战的导火索。
1914年,奥匈帝国的继承者弗朗茨·费迪南德大公在波斯尼亚的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恐怖分子暗杀,这引发了严重的国际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
名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地点:主战场为欧洲,波及全世界时间:1914年8月参战方:同盟国、协约国结果:协约国获胜参战方兵力:6500万左右伤亡情况:死亡1000万左右受伤2000万左右造成损失:1700亿美元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本简介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11张)第一次世界大战(The First World War)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性质的掠夺战争,除塞尔维亚等少数国家具有民族解放和自卫的正义性质外,其他都是非正义的。
他们的正义不能根本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持续时间: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波及地区:欧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东、亚洲结果:协约国获胜、同盟国战败、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直接原因/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影响:(1)大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
(2)大战造成了欧洲的衰弱和美日的兴起,世界格局发生改变。
(3)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诞生了苏维埃俄国。
(4)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中国五四运动)大约15亿人卷进战争发起国家:同盟国、协约国主要参战国:①协约国一战资料(6张)英国、法国、沙皇俄国、塞尔维亚、美国、比利时、中华民国、日本、意大利(1915年5月,意大利退出同盟国,加入协约国) 罗马尼亚、希腊、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新西兰、南非、葡萄牙②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8月开始到1918年11月,历时4年3个月,战火席卷欧、亚、非三大洲,参战国家地区达34个,受战祸波及的人口达15亿以上,约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75%。
双方动员的兵力达889个师,共计7400万人,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0万人受伤。
编辑本段战争背景普法战争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于是在1870年- 1871年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练习题
初三历史上册第23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练习题(含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英语: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简称WWI或WW1)简称一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而进行的。
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编辑第一次世界大战图册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改变了它们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新的矛盾,从而导致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出现,并最终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次战争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但战争也引起了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根源: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意大利加入协约国集团战争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编辑一战中的中国劳工图册19世纪末20年代初,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纷繁复杂,但基本矛盾有三对,即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
法德矛盾十分尖锐。
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失去了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国内各个阶层一致要求报仇雪恨,德国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极大扩充军备。
俄奥矛盾的表现是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
多年来,俄国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上的南方斯拉夫人居住地区进行扩展,地处中欧的君合国奥匈帝国也在向巴尔干半岛西北部扩张,又怕在自己统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脱离奥匈帝国的统治而独立。
英国从它传统的外交政策上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势力的均衡,既不愿意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意看到俄国的势力在巴尔干半岛过于膨胀,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巴尔干战争简介
巴尔干战争简介巴尔干地区素有欧洲火药库之称,这里先后爆发过两次巴尔干战争。
战争导致国际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巴尔干战争简介,希望你喜欢。
巴尔干战争分析中文名称:巴尔干战争参战部队:巴尔干同盟,土耳其战争结果:土耳其战败时间:1912年10月~1913年8月地点:巴尔干半岛人物:斐迪南一世巴尔干战争详情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10~1913.5)巴尔干同盟对土耳其的战争。
意土战争(1911~1912)期间,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结成巴尔干同盟,1912年10月9日,门的内哥罗首先向土宣战,17、18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先后参战。
10月底保军逼近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
至11月中旬,土耳其在巴尔干的属地只剩君士坦丁堡等5处。
11月初,土耳其请求欧洲列强调停,并于12月3日与保、塞、门三国签订休战协定。
在欧洲列强斡旋下,1912年12月16日土耳其与4个交战国在伦敦开始议和谈判。
1913年1月23日,土耳其国内发生政变,新政府在德意志帝国(1871~1918)的支持下,态度强硬,和谈破裂。
2月3日,战事再起。
3月5日,希军攻克亚尼纳。
3月26日,保、塞联军攻陷亚得里亚堡。
4月22日,斯库台奥斯曼帝国军队投降。
土耳其帝国再次求和。
5月30日,土耳其与巴尔干4国签订《伦敦条约》。
条约规定,埃内兹至黑海的米迪耶一线以西的土耳其欧陆属地(阿尔巴尼亚除外)和克里特岛割让给巴尔干同盟国家;阿尔巴尼亚独立,但须受俄、英、法、德、奥、意6大国监督;爱琴海诸岛问题则由德、奥、英、俄4国处理。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6~1913.8)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和土耳其为另一方的战争。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塞尔维亚由于未得到通往亚得里亚海出海口,要求得地最多的保加利亚划出马其顿的一部分作为补偿;希腊要求领有马其顿的南部和西色雷斯。
巴尔干战争东南欧的矛盾与冲突
巴尔干战争东南欧的矛盾与冲突近代历史上的巴尔干战争是东南欧地区一系列冲突的总称,这些战争使得巴尔干半岛成为了重要的战略焦点,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巴尔干战争的发生与东南欧地区的矛盾与冲突有着深刻的关联。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地缘政治、宗教和民族问题等多个方面论述巴尔干战争中东南欧的矛盾与冲突。
一、历史背景巴尔干战争的发生与东南欧地区悠久的历史和多样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自古以来,巴尔干半岛就是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交汇地带,涌现出许多有影响力的国家和王朝。
希腊、罗马、拜占庭等强大帝国在此繁衍兴起,形成了东南欧历史上独特的政治格局。
然而,各民族、宗教间的分歧和对土地控制权的争夺使得该地区总是处于不断的矛盾与冲突之中。
二、地缘政治地缘政治因素也是导致巴尔干战争爆发的关键。
东南欧地区处于欧洲、亚洲和地中海之间的战略枢纽,地理位置重要,控制该地区可以对整个欧亚大陆的格局产生影响。
正因如此,各大国不断干涉巴尔干半岛的事务,试图争夺影响力和控制权。
俄国、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等势力在这里展开了多次战争与争夺,加深了东南欧地区的矛盾与冲突。
三、宗教问题宗教也是导致巴尔干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东南欧地区信仰着伊斯兰教、东正教、天主教等多种宗教,不同宗教信仰造成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分歧。
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巴尔干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与信仰基督教的巴尔干人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宗教争端。
这些宗教矛盾在巴尔干战争中加剧了地区内部的冲突。
四、民族问题民族问题是巴尔干战争中冲突的重要方面。
东南欧地区的民族林立,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希腊人、保加利亚人等多个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居住和繁衍。
不同民族之间的历史仇视、领土纠纷和民族主义思潮的抬头,使得巴尔干战争成为了民族冲突的舞台。
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巴尔干战争不仅是一场国家之间的战争,更是各民族之间的争斗。
五、结语综上所述,巴尔干战争的爆发与东南欧的矛盾与冲突密不可分。
历史背景、地缘政治、宗教和民族问题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东南欧地区承受了多次战火的洗礼。
第二次巴尔干战役
第二次巴尔干战役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年6月16日;1913年7月29日)是保加利亚为一方,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黑山)、罗马尼亚和奥斯曼帝国为另一方,因瓜分领土不匀而进行的战争。
以下是为你整理的第二次巴尔干战役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第二次巴尔干战役战争背景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之后,奥斯曼帝国在欧领土被占去了一大部分,只能保留伊斯坦布尔等少量东南方地区,巴尔干同盟等战胜国在伦敦召开和会,商讨对占有领土的利益瓜分。
但是,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就马其顿的统治权产生分歧。
保加利亚认为与奥斯曼帝国作战中他们出力最多,所以希望能多分土地,保加利亚国内倾向占领整个马其顿,因此无法和塞尔维亚谈拢。
而塞尔维亚由于未得到通往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要求得地最多的保加利亚划出马其顿的一部分作为补偿;希腊要求占有马其顿的南部和西色雷斯;未参加同盟的罗马尼亚则要求占有南多布罗加。
《伦敦和约》签订后,因奥斯曼帝国的失败,奥匈帝国和德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大大地削弱了。
它们原希望在与俄国交战时能够得到奥斯曼帝国的帮助,而现在一旦同俄国交战,巴尔干同盟严重地威胁着奥匈的后方。
所以德国和奥匈帝国利用巴尔干同盟内部为瓜分奥斯曼帝国占领地不均所产生的矛盾,极力煽动保加利亚反对其他盟国。
战争经过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和希腊秘密订立反保同盟,罗马尼亚随即加入。
保加利亚方面,奥匈答应给予贷款,并保证它的领土完整。
1913年6月29日,在德奥的煽动下,自恃强大的保加利亚先发制人,突然向塞尔维亚和希腊发动进攻。
不久,罗马尼亚和门的内哥罗两国相继参战,加入塞尔维亚一方。
而奥斯曼帝国也欲乘机收复失地,于7月16日向保加利亚发动进攻。
保军屡攻受挫,全线败退。
奥匈帝国曾准备进攻塞尔维亚,来援助保加利亚。
但德国考虑到发动一场世界大战的军事准备尚未完成,拒绝支持奥匈的军事行动。
这样,保加利亚就完全被孤立了。
7月29日,在四面受敌的困境下,保加利亚国王斐迪南一世被迫求和。
巴尔干战争东南欧的混乱时期
巴尔干战争东南欧的混乱时期巴尔干战争——东南欧的混乱时期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地理位置重要,交通要道众多。
而在20世纪初的东南欧,却发生了一系列动荡不安的事件,被称为巴尔干战争。
这一时期,巴尔干地区成为多国势力的争夺焦点,引发了一系列冲突和战争。
一、背景巴尔干战争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当时,奥斯曼帝国的实力衰落,东南欧地区各国纷纷寻求独立。
同时,西欧列强也开始干涉巴尔干事务,争夺势力范围。
这导致了巴尔干地区复杂的民族、宗教和政治局势。
二、1908年的波斯尼亚事件1908年,奥匈帝国将占领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并吞,引发了巴尔干国家的强烈不满。
此举被认为是奥匈帝国对巴尔干地区的霸权政策的一部分,激化了东南欧地区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
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年-1913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于1912年,由巴尔干半岛南部的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黑山组成的巴尔干联盟对奥匈帝国的领土进行了进攻。
战争结束后,奥匈帝国割让了部分领土,并承认了巴尔干国家的独立。
然而,战胜共同敌人后,巴尔干联盟内部的矛盾日益突出。
特别是希腊和塞尔维亚对马其顿地区的控制权产生了争议,引发了短暂但激烈的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四、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是巴尔干联盟内部的一次内讧。
这次战争主要发生在希腊和塞尔维亚之间,双方争夺马其顿地区的统治权。
战争结束后,马其顿地区被划分给希腊、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
然而,巴尔干地区的动荡并没有因此结束。
各国在领土划分方面的不满和争夺引发了更大规模的战争,即第一次世界大战。
五、影响与启示巴尔干战争时期展示了东南欧地区复杂的民族、宗教和政治问题,同时也凸显了强权干涉和领土争夺的复杂局面。
这一时期的动荡局势成为后来的战争爆发埋下了种子。
巴尔干战争还加剧了各国民族主义的势力和对立。
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东南欧地区发生了许多战争和冲突,局势长期不稳定。
六、总结巴尔干战争是东南欧地区在20世纪初经历的一段混乱时期。
对东南欧巴尔干化的历史解读
对东南欧“巴尔干化”的历史解读孔田平内容提要:“巴尔干化”的概念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是西方对于伴随奥斯曼帝国崩溃出现在巴尔干的政治暴力、种族冲突和国家的分崩离析等现象的描述。
从历史的角度进行解读,“巴尔干化”既是东南欧弱小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后要建立民族国家的诉求与奥斯曼帝国维持在东南欧统治的要求相冲突的产物;同样,“巴尔干化”也渗透着欧洲列强的利益,反映了欧洲大国对巴尔干事务的干预,它是欧洲大国围绕如何瓜分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的领地而展开角逐的产物。
究其根源,巴尔干各民族背负着敌意、仇视和冲突的历史重负是“巴尔干化”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关键词: 东南欧巴尔干化欧洲化民族主义大国利益自20世纪90年代初南斯拉夫联邦国家解体至今,南斯拉夫已经分裂为六个独立的国家。
围绕南斯拉夫解体而引发的战争与冲突再次使“巴尔干化”成为学者讨论的热门话题。
事实上,我们在不同的国际秩序下再次见证了“巴尔干化”的神奇力量。
本文将对“巴尔干化”的概念和现象进行历史考察,以期增进对冷战后巴尔干地区变迁的历史渊源的理解。
应当承认,从“巴尔干半岛”向“巴尔干”的过渡以及它作为动词的地理范畴的出现,表明“巴尔干化”乃是奥斯曼帝国在该地区的影响缓慢下降以及巴尔干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结果。
“东南欧”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19世纪末,用以反映巴尔干地区的地理属性。
[1]它最初没有任何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含义,而是属于中性的地理概念, 20世纪30年代,是纳粹德国赋予其地缘政治的含义。
目前,“东南欧”与“巴尔干”用语已交互使用。
与“巴尔干”概念不同的是,“东南欧”一词明确地将该地区放在欧洲的范围内,置于“欧洲文明”的地理和精神世界之中。
“巴尔干化”的概念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是西方对于伴随奥斯曼帝国崩溃出现在巴尔干的政治暴力、种族冲突和国家的分崩离析等现象的描述。
“巴尔干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有两个层次的含义:其一是为建立或终止现存的民族国家,或者因为多民族国家解体而进行的民族或宗教冲突与战争;其二是主要的欧洲或世界强国对于巴尔干民族和国家间关系产生的巨大影响。
巴尔干半岛政治和文化特点的历史考察
巴尔干半岛政治和文化特点的历史考察巴尔干半岛是欧洲东南部的一个地区,其独特的政治和文化特点一直引人关注。
在历史上,巴尔干半岛曾经成为许多文明和帝国的交汇地带,经历过多次政治和文化的交融,形成了其独特的历史遗产和文化特点。
在政治上,巴尔干半岛曾经是欧洲著名的“火药桶”,经历了无数的战争和政治纷争。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危机,这场危机以奥匈帝国的强硬政策为导火索,引发了各国之间的争端,最终导致了整个欧洲的大规模战争。
然而,巴尔干半岛的政治特点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一点。
在历史上,巴尔干半岛曾经是文明交汇之地,各种领域的知识和文化传统都在这里交流和发展。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东正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交融,这种交融形成了巴尔干半岛独特的文化特点。
在文化上,巴尔干半岛的独特之处表现在不同的方面。
首先是语言和文字方面。
巴尔干半岛上使用的语言和文字种类非常丰富,在民族和地区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等国家,使用的是西里尔字母;而在希腊、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等国家,则使用的是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
此外,巴尔干半岛上还存在着许多少数民族语言,如阿尔巴尼亚语、土耳其语等。
其次,在艺术和文学方面,巴尔干半岛也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例如,在绘画和雕塑方面,巴尔干半岛上的艺术作品往往充满着民族风情和宗教元素;在文学方面,巴尔干半岛上的文学作品也充满着浓郁的民族情感和历史意义。
另外,在宗教方面,巴尔干半岛上的东正教和伊斯兰教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许多政治和文化事件都与这两种宗教有关。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奥斯曼帝国对巴尔干半岛的统治,这段历史中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冲突和交融造就了巴尔干半岛独特的宗教文化。
总之,巴尔干半岛的政治和文化特点源远流长,充满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传统。
尽管历经风雨,巴尔干半岛的人民仍然保持着对自己文化传统的深厚感情,并努力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国际关系(政治)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1618-1648年在欧洲大陆发生的一场战争,战争影响了欧洲的政治经济格局,成为了欧洲近代史的开端。
1618年以前,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境内的诸侯各国分裂成新教和旧教两大阵营,新教阵营主张宗教改革,反对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室对于其的干涉。
而哈布斯堡王室支持旧教阵营,对新教阵营采取高压政策。
双方的矛盾不断激化,1618年两大阵营燃起战火。
而德意志周边的大国也先后介入此次战争,试图借此机会削弱神圣罗马帝国在欧洲大陆的权威,丹麦、瑞典和法国先后以不同名义向神圣罗马帝国宣战,哈布斯堡王室在德意志及欧洲大陆的影响力被削弱。
1648年,参战各国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和约确定了德意志各诸侯国的主权地位,各诸侯国均享受宣战权和停战权,神圣罗马帝国无权干涉各诸侯国内政。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确定了外交关系中的主权原则,开启了利用国际会议和平解决争端的先河。
和约签订后,常驻外交使节观念被广大欧洲国家所接受,成为了国际关系史的开端。
3.独联体是独立国家联合体的简称,是苏联解体时由多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组织。
1991年12月8日,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三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白俄罗斯别洛韦日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
根据《独联体章程》,独联体不是国家,也不拥有凌驾于成员国之上的权力。
它以所有成员国的主权平等为基础,为各成员国加强友好与合作服务。
各成员国在国际安全、裁军、军备监督和军队建设方面实行协调的政策,采用观察员小组和集体维持和平部队等手段保证独联体内部安全。
当成员国的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以及国际和平与安全受到威胁时,各成员国应立即进行协商,协调立场,采取相应措施。
独联体现有11个成员,总部设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
4.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
1996年4月26日,中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
波斯尼亚危机期间俄奥两国的博弈
71公共外交理论版摘要:自19世纪奥斯曼帝国衰弱以来,俄奥两国在巴尔干地区就纷争不断,经过“近东危机”期间的博弈与“冻结”,双方关系暂时缓和。
到了20世纪初,巴尔干局势日趋紧张与复杂,波斯尼亚危机再次引发了双方的冲突,俄奥关系也逐渐走向不可逆转的恶化,进而将整个欧洲拖入了战争的深渊。
关键词:波斯尼亚危机 俄奥关系 博弈一、危机前俄奥两国的策略与行动自近东危机以来,奥匈帝国逐渐完成了对波黑两省的占领与消化。
20世纪新的国际形势使奥匈帝国看到了继续增进地区优势的机会,奥匈帝国决定从波黑两省入手。
新外交大臣艾伦塔尔明确表示了吞并波黑两省的意图,并且与皇储斐迪南共同制定了“吞并波黑两省,消灭塞尔维亚,建立在巴尔干中、西部的统治,最终使奥匈二元制帝国变为三元制帝国”的战略。
关于奥匈对波黑的吞并,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促成:首先,从经济上来讲,奥匈帝国经济实力薄弱,无力与其他欧洲列强竞争,只能掠夺巴尔干地区原材料并向该地倾销;其次,奥匈面临外部的重重威胁,俄国在日俄战争和1905年革命后重返巴尔干,俄奥冲突不可避免;第三,奥匈帝国内部的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尤其是马扎尔人一直强制推行“马扎尔化”,激发了斯拉夫民族在内少数民族的不断反抗;最后,一些诸如土耳其革命的突发事件也打乱了奥匈的计划,1908年爆发的青年土耳其革命使奥地利不得不面临波黑等省份要求回到土耳其的可能性要求。
对俄国来说,日俄战争的失利和1905年的革命使得沙皇在俄国的专制统治风雨飘摇,统治阶级急切地想通过一次外交上的胜利来转移国内的视线。
而这一时期,曾经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泛斯拉夫主义”又活跃起来,并且对此后相当一段时间俄国国家政策的制定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泛斯拉夫主义是在东欧斯拉夫诸民族反抗土耳其帝国压迫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倡导各斯拉夫民族联合振兴的社会思潮。
到20世纪初,随着巴尔干民族主义运动的进一步兴起,泛斯拉夫主义的热潮再次席卷了俄国。
俄国认为自身是斯拉夫民族天然的领导者和保护者,沙皇更是幻想可以在泛斯拉夫主义的支撑下建立一个统一的斯拉夫帝国。
一战中的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
一战中的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两个紧邻巴尔干半岛的国家,在一战期间成为了巴尔干战线上的重要对手。
他们之间的冲突和纷争加剧了整个地区的紧张局势,并且对整个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一战中巴尔干战线的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的对抗进行探讨。
一、背景与起因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大国迅速卷入战争。
巴尔干半岛上的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也因此陷入了动荡之中。
塞尔维亚在战争初期就遭到了奥匈帝国的入侵,并且遭受了巨大的伤亡和破坏。
而保加利亚在战争开始时选择保持中立,但很快被双方纷争所卷入。
二、冲突与对抗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之间的纷争主要集中在领土争夺和民族矛盾上。
塞尔维亚国内存在着很多的保加利亚人口,而保加利亚政府则希望将这些地区纳入自己的版图内。
这导致了两国之间的领土争端不断升级。
在战争初期,塞尔维亚在巴尔干战线上的表现相对较强,成功击退了奥匈帝国的入侵。
然而,保加利亚却趁机对塞尔维亚发动了进攻,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塞尔维亚遭受了巨大的压力,但仍然坚持抵抗。
三、影响与后果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之间的对抗对整个巴尔干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们的冲突加剧了地区的紧张局势,使得巴尔干战线上的其他国家也卷入其中。
其次,两国之间的对抗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
同时,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的对抗也对整个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保加利亚的入侵使得塞尔维亚不得不向盟友请求援助,从而导致了海陆并进的巴尔干战线战役的爆发。
这场战役导致了许多国家的介入,使得整个战争的规模扩大。
四、战争结束后的和解随着战争的结束,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之间的冲突也暂时告一段落。
根据战争结束后的和平协议,保加利亚不得不割让一部分领土给塞尔维亚,并赔偿了一定的战争赔款。
这使得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五、结语一战中的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的对抗给整个巴尔干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苦难。
经济原因是一战爆发的主因辩论稿
经济原因是一战爆发的主因辩论稿
一战爆发的导火线和直接原因是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主要原因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是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一战爆发的原因
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索,爆发的原因:
1、德意志帝国的崛起打破了原因的欧洲平衡。
2、美国农业出口和工业崛起,使得各国开始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了矛盾。
3、主要工业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一一需要扩大市场,或者消灭对方的产能。
4、一些国家,尤其是德国,出现社会帝国主义的特点一一采取对外强硬政策来确保国内稳定。
5、巴尔干地区,俄国与奥匈帝国矛盾激化一一斯拉夫人的骚动,民族主义兴起,大国已经难以控制危机。
6、法国和德国的长期矛盾。
7、19世纪未期存在着所谓的“中等强国的危机”——两极格局的加速推进,使得中欧集团不得不冒险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起因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
成为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
接着德、俄、法、英等国相继投入战争。
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他们的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
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帝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美国等国。
原属同盟国的意大利,考虑到利害的关系,加入到了协约国方面作战。
日本为了在东亚扩张势力和侵略中国,以1902年缔结的“英日同盟”为借口,在1914年对德国宣战,并迅速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
战争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紧张局势
战争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紧张局势战争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紧张局势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冲突之一,而这场战争的背后是一系列国际紧张局势和政治争端。
本文将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国际形势,揭示导致这场全球性冲突的关键因素。
一、殖民帝国之争在19世纪后半叶,欧洲列强国家迅速扩张其殖民帝国,争夺全球资源和市场。
尤其是英国、法国和德国在非洲和亚洲地区进行了激烈的争夺。
殖民争端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因为他们为了维持自己在殖民地的利益而不断寻求增强自身实力。
二、军备竞赛与民族主义抬头在此期间,军备竞赛在欧洲迅速升级。
列强国家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地缘政治战略,加大了对军事力量的投资。
由此导致各国之间的军事对抗升级,军备竞赛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
与此同时,民族主义在欧洲蓬勃兴起,国家和民族荣誉感也逐渐成为影响决策的核心考量。
三、同盟与对抗这个时期的欧洲充斥着各种军事、政治和经济同盟。
德意志帝国、奥斯曼帝国与奥匈帝国构成了“三国同盟”,而法国、俄罗斯和英国则结成了“三国协约”。
这些同盟关系旨在确保各国在外交和军事事务上的互相支持。
然而,这些同盟也导致了强大的势力块之间的对抗加剧。
四、泛斯拉夫主义与巴尔干地区的紧张局势俄罗斯帝国内部兴起一种泛斯拉夫主义思想,在各斯拉夫民族之间鼓励统一和合作。
这一思潮引发了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的矛盾。
同时,在巴尔干地区,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引起了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等国家争夺领土的渴望。
这一地区的紧张局势成为引爆战争的导火索。
五、沙皇主义与德国的崛起德意志帝国在19世纪兴起,成为了整个欧洲的新势力。
随着政治、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德国开始采取更具侵略性的外交政策。
沙皇主义文化和种族主义思潮在德国蓬勃发展,威胁到了其他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六、突发事件与战争爆发最终,弗朗茨·斐迪南德大公在1914年遭到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暗杀,成为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
波斯尼亚危机的发生经过介绍
波斯尼亚危机的发生经过介绍波斯尼亚危机是1908年在巴尔干半岛发生的一次危机,那么你了解波斯尼亚危机吗?以下是本人为你整理的波斯尼亚危机的发生经过,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段历史。
波斯尼亚危机的发生经过1908年奥匈帝国曾经与塞尔维亚在巴尔干半岛发生过一次冲突,即波斯尼亚危机。
就当时的状况而言,危机发生的原因是塞尔维亚不满奥匈帝国对波斯尼亚等地的吞并,认为其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塞尔维亚的扩张。
关于波斯尼亚危机经过具体如下,在十九世纪的时候,原本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已经不复往日的强大局面,转而成为了“西亚病夫”。
为了改善这样的局面,当局以“团结进步委员会”的名义将一批年轻的土耳其军官组织在了一起,要求建立属于土耳其自己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这群被组建起来的青年人被称之为是土耳其党人。
有关波西尼亚危机经过,在1908年时,当时驻守在巴尔干南部地区的马其顿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发动了兵变,他们向当局政府提出要求,即推行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政,并就国内的制度进行改革。
兵变的最终结果是苏丹政府下台,土耳其政局不稳,其他的巴尔干国家则趁乱对巴尔干半岛进行瓜分。
在如此紧急的局势下,奥匈帝国和俄罗斯达成共识,试图通过召开会议来解决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归属问题。
在波西尼亚危机经过中,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共同召开的协商会议,双方就自身的利益进行多次协商,最终决定将奥匈帝国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管理权变更为统治权,同时奥匈帝国则协助俄罗斯对柏林条约进行修改。
在两国正式达成协定后,该协定却并没有得到遵守,奥匈帝国通过单方面的行动直接废弃了与俄国的协定。
波斯尼亚危机爆发的原因波斯尼亚危机,发生于1908年,到3月31日这场危机才趋于平息。
波斯尼亚危机起因是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从而引发的国际冲突。
波斯尼亚危机起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就是奥斯曼帝国不够强大,无法保护自己的领土。
外因就是帝国主义国家野心扩张,将目光放到巴尔干半岛上,刚好奥斯曼帝国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北部地区。
一战简史
一战简史1914~1918年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之间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
这场帝国主义战争历时4年3个月,战火燃遍欧洲大陆,延及非洲和亚洲,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南部海域都曾发生激烈的海战。
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有33个国家,人口在15亿以上。
大战根源和起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时期,各国金融寡头为获取更大利润、掠夺别国财富而进行的实力较量。
它是由于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为谋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决战。
经济和政治根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大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的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已达到很高程度。
各国金融寡头凭借雄厚的资本力量,实际上成为这些国家的统治者。
各国政府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
各资本主义强国在世界各地以武力争夺殖民地。
世界领土被瓜分殆尽。
但帝国主义列强占有的殖民地很不均衡。
老牌殖民帝国英、俄、法占去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德国、美国、日本三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还没有殖民地。
德、美、日不满意这种状况,要求以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1898~1905年间连续发生美西战争、英布战争和日俄战争。
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化,使帝国主义各国统治不稳。
为了转嫁危机,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扩军备战,企图以发动对外侵略战争解决国内危机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与法、英,俄国与奥匈矛盾加剧。
1873年,德、奥、俄三国建立三皇同盟。
俄土战争后,德国宰相O.von俾斯麦于1878年主持召开柏林会议,使俄国在巴尔干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引起俄国对德国的怨恨,三皇同盟破裂。
1879年,德国与奥匈正式订立军事盟约。
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7-05-13作者简介:张玉芬(1963 ),女,汉族,河南省邓州市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世界近代史的教学与研究。
奥匈帝国巴尔干政策与保加利亚危机张玉芬(南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南阳473061)摘要:1866年战败后,奥匈给予巴尔干特殊的关注,巴尔干是奥匈外交的基点。
为保证巴尔干利益,奥匈采取了结盟政策。
保加利亚危机发生后,奥匈先是与俄国在三皇同盟框架下进行合作,随着俄国对保国军事干预可能性的增加,奥匈采取了抗俄行动,并试图得到德英的支持。
地中海协定的签订,是奥匈的一大胜利,它促成保加利亚危机和平解决,并保证了奥匈在保国的优势地位。
但应该承认奥匈在巴尔干的优势潜伏着危险的变数。
关键词:奥匈巴尔干政策;保加利亚危机;三皇同盟;俾斯麦中图分类号:K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20(2007)06-0035-03巴尔干是1866年战败后奥匈外交的基点。
本文拟就奥匈的巴尔干政策和保加利亚危机发生后奥匈外交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1866年普奥战争失败给哈布斯堡帝国致命的一击,帝国政府不得不重新调整内政和外交,以延续王朝统治和维护奥地利的大国政策。
由于战败,奥地利被迫向普鲁士让步,退出德意志邦联,放弃对德意志统一事务的干预,哈布斯堡家族在德意志的影响因此消失。
意大利作为普鲁士的盟国得到了自拿破仑战争后就归属于奥地利的威尼托,从此奥地利的势力也被排挤出意大利。
此后,帝国把目光转向巴尔干,出于对威望、战略和贸易利益的考虑,奥匈帝国给予巴尔干特殊的关注。
从地理上说,奥匈与巴尔干毗邻,与这一地区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
奥匈资本在巴尔干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关注铁路修建,企图修建通向爱琴海岸的萨洛尼卡的铁路,为帝国贸易开辟东方出口。
奥匈对巴尔干的关注更主要的是为了制止土耳其统治下的南方斯拉夫民族解放运动。
奥匈帝国的二元分立结构即一半由奥地利德意志人、另一半由匈牙利人领导的局面,并不符合君主国内各斯拉夫民族的要求。
随着土耳其帝国的衰落和由此引起的巴尔干南斯拉夫民族运动的勃兴,奥匈深感不安。
因为哈布斯堡帝国境内有几百万斯拉夫人。
据统计,帝国境内的南斯拉夫人是境外南斯拉夫人的两倍[1](P 97 98)。
奥匈担心土耳其统治下的南方斯拉夫民族的解放运动会引起它境内斯拉夫人的连锁反应。
因此,奥匈对巴尔干的关注不仅是为了扩大在该地区的政治影响和经济势力,同时也是为了遏制巴尔干斯拉夫势力的发展。
这决定了奥匈的巴尔干政策不止一端,从维持巴尔干领土现状到有限瓜分,其出发点是为了服务于奥匈在巴尔干的外交目标,即阻止斯拉夫人的成功和追求在西巴尔干的优势地位。
1875 1878年的近东危机证明了奥匈的利益在巴尔干。
近东危机期间,奥匈政府审时度势,在巴尔干问题上,企图在三皇同盟框架下与俄国合作,双方达成某种协议。
圣斯特法诺条约签订后,奥俄协调陷于破裂,奥匈采用多轨外交,获得英德支持,于柏林会议上迫使俄国妥协。
俄国在俄土战争的胜利之后功败垂成,奥匈却赢得了体面的和平。
首先,大保加利亚被肢解,大斯拉夫国家如奥匈所愿未能建立;其次,柏林会议后,根据1879年4月签订的奥土协议,奥匈出兵占领了从法律上说主权仍属于土耳其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奥匈在巴尔干的势力大为增强。
但是,奥匈在巴尔干的优势,前景并不看好。
其一,奥匈巴尔干政策缺乏综合国力的支持,难以单独行动;其二,奥匈争夺巴尔干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俄国,俄国自彼得大帝以来,一直企图侵占巴尔干和黑海两海峡。
在争夺奥斯曼帝国领土上,奥俄两国的利益是水火不容的。
柏林会议后,奥俄关系恶化,三皇同盟寿终正寝。
面对俄国在巴尔干的竞争与敌意,在外交上,奥匈须获得德英的支持,为此,它最终走上了结盟之路。
1879年奥匈与德国结成军事同盟。
奥德同盟是一个针对俄国的防卫同盟,它加强了两国抑制俄国的力量。
奥匈帝国通过与德国的同盟关系, 使其在欧洲相对脆弱的大国的地位得到某种程度的改善和保证![2](P 55)。
因此,该同盟成为奥匈帝国外交政策的基石。
在奥匈外交大臣安德拉西和他的继任者看来,与德国结盟既可巩固奥匈的国际地位,又可防御俄国的侵犯。
但是,俾斯麦对同盟的看法则与此不同,一方面他要维持奥匈的大国地位,这是欧洲均势的需要;另一方面 他也不会支持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活动![3](P714),他想借助奥德同盟的力量,重新与俄国修好。
然而,奥匈对三皇构架下重新与俄国合作的目的持怀疑态度,迟迟没有对谈判做出响应。
奥匈希望同英国合作,共同抗俄。
但是,1880年上台的格莱斯顿自由党内阁对俄土两国的政策已改弦更张,奥匈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鉴于此种状况,奥匈被迫参加了奥德俄三皇同盟。
俄国在柏林会议后处于孤立状态,它希望恢复三皇同盟来寻求出路。
1881年奥德俄重新结成三皇同盟。
根据条约:第一, 倘若三个缔约国之一同第四个大国交战时,则所有三国均应互相恪守善意的中立!;第二 相互承诺,对欧洲土耳其领土现状的任何改变,都必须在彼此之间协商一致之后方能施行!, 坚决尊重由于柏林条约对奥匈帝国保证的新地位所产生的利益!,所谓奥匈帝国的新地位,是指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占领。
第三, 所有三个王朝均一致承认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不准军舰通过的这条原则具有欧洲各国必须互相遵守的性质!。
该条约还附有一个议定书,这项议定书一方面保证了奥匈帝国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和马其顿的利益;另一方面也保证了保加利亚和俄国的利益[4](P 200 203)。
三皇同盟的恢复使奥匈与俄国和解,两国在巴尔干问题上达成了新的谅解,即奥匈可以在适当时机吞并波黑,保加利亚地区(马其顿除外)可以合并。
但是,奥俄的合作关系,只有在近东局势比较平静的情况下,才可维持。
因为从根本上说,两国在巴尔干的竞争与敌意并未消失,奥俄巴尔干之争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
对德国而言,三皇同盟的复活使俾斯麦重新保持了对奥俄关系的牵制力和两者之间的调停地位。
为了对抗俄国在巴尔干的威胁,1882年,奥匈与德意结成三国同盟,该同盟是一个针对法俄的同盟。
就奥匈而言,通过与意大利的谅解,保证其南侧安全,解除了与俄国发生冲突时的后顾之忧。
1883年,奥匈还与罗马尼亚签订了同盟条约,德国也声明加入。
该同盟是一个针对俄国的同盟,罗马尼亚也被划入了奥匈的势力范围。
另外,19世纪80年代,奥匈的势力也渗透到塞尔维亚,米兰大公认为俄国政府在圣斯特法诺条约和柏林会议上没有尽力维护塞尔维亚的利益,因此,他改变方针,转而依靠奥匈帝国。
1881年5月双方签订通商条约,6月签订奥塞同盟条约。
根据奥塞同盟条约,塞尔维亚如果不同奥匈帝国事先协商,绝对不得与其他各国政府进行关于缔结政治条约的谈判,也不得签订这类条约。
条约确定了奥塞军事合作,如果情况允许塞尔维亚从它的 南部边界!方面取得领土时(但新帕扎尔州除外),则奥匈帝国保证对塞尔维亚给予支持[4](P 300)。
由此,塞尔维亚成为奥匈的卫星国。
由上可见,巴尔干是1866年战败后奥匈外交的基点,为保证巴尔干利益,柏林会议后,奥匈采取结盟政策,这使它走上了一条危险之路。
二1885年9月18日,土属东鲁美利亚首府菲利普波利爆发了起义。
起义者驱逐了土耳其总督及其属下的官吏,宣布该省合并于保加利亚公国,亚历山大大公被拥立为这个统一国家的君主。
保加利亚人实现民族统一和自由的举动,引起了欧洲列强的一系列争夺,导致1885 1888年的巴尔干危机。
保加利亚公国是俄国1877 1878年对土战争后保留下来的一块主要巴尔干阵地,1881年,三皇同盟条约曾经做出保国可与东鲁美利亚合并的预期,但是,此后俄保关系失和,俄国扶植的保国亚历山大大公逐渐对俄国驻保官员的专横跋扈感到不满,企图摆脱对俄国的依赖,转而投靠奥匈。
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不能容忍经由不听命于他的亚历山大大公之手实现两地的统一,从而巩固大公在保国的地位。
因此,俄国一反过去主张 大保加利亚国!的初衷,谴责亚历山大大公撕毁∀柏林条约#,并以撤走驻保军官相威胁。
因此,保加利亚危机发生时,俄国的立场是:试图通过大国协调,迫使保加利亚取消合并。
奥匈无意看到俄国势力对保加利亚的垄断,其手段是对保国进行经济和政治渗透。
奥俄围绕铁路修筑权在保国展开激烈争夺。
奥匈试图投资修建由维也那经索非亚到君士坦丁堡的铁路,1883年奥匈获得了该铁路线在保国境内的建筑权。
俄国对于从多瑙河往南向巴尔干山脉方面建筑铁路颇为关心,但在竞争中受挫。
危机发生时,奥匈虽感到亚历山大大公的抗俄行动并非不利,但担心起义影响它自己的利益范围以及匈牙利马扎尔贵族要求维持巴尔干现状的强烈呼吁,所以,奥匈外相卡诺基起初采取同样的态度,即主张恢复原状。
因此,危机发生时,奥俄暂时采取了合作行动。
德国首相俾斯麦敦促奥俄保持合作,并准备支持他的两个帝国伙伴所能达成的任何协议,似乎 三皇同盟!可以自行其是。
1885年10月,欧洲列强在君士坦丁堡举行大使会议,磋商局势的解决办法。
会议讨论的基础是俄国建议的方案:恢复∀柏林条约#规定的现状及适当改善东鲁美利亚境内法律。
土耳其不想用兵东鲁美利亚,只指望大国保障其原有的合法权益。
奥俄德采取了协调一致的态度。
但是,英国对俄国的建议表示反对。
索尔兹伯里政府认为,统一的保加利亚将是遏制俄国在巴尔干扩张和通向君士坦丁堡的一道屏障,所以,英国的政策是尽可能地保护大公的地位。
大使会议因英俄意见分歧而陷于僵局。
保加利亚的合并引起了塞尔维亚、希腊等巴尔干小国的领土补偿要求。
塞尔维亚国王米兰在奥匈政府唆使下对保加利亚发动战争,1885年11月14日,塞尔维亚进犯保加利亚,但遭到失败,保军直逼塞京。
奥匈不能坐视其势力范围受到侵犯,更担心米兰失败可能导致塞国内部亲俄势力趁机上台。
奥匈驻贝尔格莱德公使亲自到保军司令部进行威胁:如果保加利亚不立即撤军停火,奥国军队将进入塞国对保作战,还声称俄国也将占领保加利亚[2](P 70)。
奥匈的干预拯救了米兰。
后来,塞保双方在维持战前现状的基础上签订了和约。
但奥匈公使所做 最后通牒!未与俄国协商,这件事使三皇同盟内部奥俄怀疑加深。
此时,英国鼓动土耳其与保加利亚和解,其策略是以海上封锁制止希腊对土的补偿要求。
1886年2月,土耳其与亚历山大大公达成协议,内容是:(1)东鲁美利亚仍是土耳其省份,苏丹任命亚历山大大公为该省总督,每任期五年;(2)缔约各方如遭到侵略应互相实行军事援助[2](P71)。
由于俄国反对该协议,列强对土保协议做了修正,军事援助条款被取消,保加利亚大公任东鲁美利亚总督则避免指亚历山大的名字。
君士坦丁堡大使会议在批准该协议后收场。
土保协议在事实上保全了保加利亚的统一,这样,保加利亚脱离了俄国的控制,英奥两国在保加利亚取得优势地位。
危机似乎已经过去,但是1886年下半年发生的事情却把三皇同盟推向了破裂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