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

初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

初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了解本区以黑色人种为主,了解非洲黑人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环境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分析总结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利用各方面的资料经过小组讨论、分析,综合评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的情况以及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3)在收集、运用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富有特色的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4)分析非洲人口增长过快与粮食的增长不相适应,而导致人们的乱砍乱垦,造成环境恶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非洲黑人的了解,进行种族平等,维护世界和平繁荣的教育。

通过本地区单一的商品经济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平等互利、相互合作、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教育。

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关爱地球、保护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知道本区以黑色人种为主,了解非洲黑人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环境关系。

2. 教学难点: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角色扮演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非洲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激发学生对非洲的好奇心,引出本课课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非洲黑人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成果展示: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读图分析(1)让学生读图,找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

二、教学内容1.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气候、地形、植被、动物等。

2.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非洲大陆的位置、周边国家、海洋等。

3.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历史文化:古代文明、殖民历史、民族文化等。

4.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资源、农业、工业、贸易等。

5.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贫困、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特点。

2. 教学难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及其原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运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与我国的发展差异。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

2. 第二课时: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

3. 第三课时: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历史文化。

4. 第四课时: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5. 第五课时:探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问题及原因。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调查,了解我国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在某一领域的合作案例,如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交流等。

2. 邀请专家或相关工作者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工作经验和见闻。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等方面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对问题的深入分析能力。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下册《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1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下册《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1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下册《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了解非洲大陆的历史、地理和文化,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世界各大洲的分布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发展问题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这一地区有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学生对非洲大陆的认知多来源于媒体和网络,可能存在一定的刻板印象,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纠正这些错误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学会分析非洲大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高地理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非洲观,认识非洲大陆的历史、地理和文化,增强对非洲国家的了解和友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问题。

2.突破策略: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加深对非洲大陆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非洲大陆的特点。

2.问题驱动法: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非洲国家,分析其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加深学生对非洲大陆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教材、课件、地图、图片、视频等。

2.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3.课前准备:教师需提前备课,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源,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非洲大陆的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非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撒哈拉以南非洲》第1课时示范课教案【六年级地理下册鲁教版】

《撒哈拉以南非洲》第1课时示范课教案【六年级地理下册鲁教版】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材料,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运用有关材料,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和相关材料,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学难点】运用有关材料,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二、教学策略本节教材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并利于教学的实施,安排了“黑种人的故乡”“快速发展的经济”“人口、粮食与环境”三个黑字标题内容。

本节内容的教学难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图片、资料等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特点,及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二是通过实例和图片,认识本区人口、粮食、环境等问题的严重性,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途经,培养学生对人地关系的正确认识。

本课时为第1课时,按照课标要求,根据“重视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国家”的区域选择原则,教材选择了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均具有显著特色的撒哈拉以南非洲,作为认识地区的学习案例,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我们可以用表现撒哈拉以南非洲状况自然景象的视频导入,引导学生去探究本区地理位置,从而了解这里大部分地处热带,地形以高原为主。

接着根据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图和代表性景观图像,引导学生分析在这样的自然环境背景下,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居民和文化,指出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及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的贡献。

三、教学流程四、当堂练习1.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特点是()A.平原、山地为主B.高原地形为主C.盆地、丘陵为主D.山地地形为主2.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3.最能代表黑种人文化的是()A.弹钢琴B.拉二胡C.击鼓D.吹号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①有面积广大的温带草原②有绚丽多彩的文化③分布有广阔的热带沙漠④生活的全部是黑人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参考答案】B;B;C;D五、课程小结六、板书设计撒哈拉以南非洲一、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第2课时)(新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第2课时)(新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资料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发展的条件、特点、原因及后果和解决途径。

通过资料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资料等学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经济及人口、粮食、环境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重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特点。

【教学难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粮食、环境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复习提问:日本的经济特点是什么?(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制成品)俄罗斯的经济特点是什么?(重工业发达,轻工业滞后)那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经济有何特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人口、粮食、环境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今天,我们来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经济及人口、粮食、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新课学习(二)快速发展的经济1.发展的条件(1)矿产资源的宝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矿产资源的宝库,不仅种类多,而且储量大。

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石油、铀、铜、铁等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很大。

(2)丰富的生物资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咖啡、椰枣和油棕的原产地。

拓展延伸:丰富的动物资源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热带草原上生活着狮子、鸵鸟、羚羊、长颈鹿、大象、斑马等动物。

拓展延伸:视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动物迁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因丰富的自然资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富饶大陆”。

2.经济特点及原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许多国家出口矿产、木材、畜产或热带经济作物,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许多国家从发达国家进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

原因是:由于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

3.后果进口工业制成品价格高,出口初级产品价格低,因此,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七年级地理教案 撒哈拉以南非洲9篇

七年级地理教案 撒哈拉以南非洲9篇

七年级地理教案撒哈拉以南非洲9篇撒哈拉以南非洲 1教案示例1——[教学重点]1.东非裂谷带的形成原因以及扩张结果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特征[教学难点]东非裂谷带的成因及扩张结果[教具]撒哈拉以南非洲政区图、地形图、东非大裂谷景观图[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西亚和北非,但是非洲大陆上还有很大一片土地我们还没有了解,这就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板书)[引导读图]非洲政区图[提问]①这个地区包括哪些国家?(除北非五国之外的其他所有非洲国家)②北非与该地区的划分依据主要是什么?(大致以北回归线为界)③请具体描述该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均穿过该地区,基本关于赤道对称;东邻印度洋,西邻大西洋,东北为红海,东南与马达加斯加岛隔莫桑比克海峡相望)④与其它大陆比较,该地区的海岸线有怎样的特点?(比其他地区的海岸线平直,西部有一个较大的海湾——几内亚湾)[承转过渡]还记得刚学习的北非在地形上有什么特点吗?(以高原为主)现在一起来看看与它同在一块大陆的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不是也是如此?[地图展示]非洲地形图[提问]①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该地区哪个方位?(东部和南部)海拔在200——1000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该地区哪个方位?(北部和中部)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地区在该地区哪个方位?(西北沿海和东南沿海)其中哪个比例更大一些?(海拔在200米以上的地区)[补充提示]因此非洲大陆又被称作“高原大陆”。

正是由于非洲大陆很多沿海地区地势较高,所以才没有被海水侵蚀得弯弯曲曲,而是比较平直,海湾和岛屿都比较少。

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与北非相比,地势哪个更高一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该地区的地势特征什么?(由东南向西北倾斜)③该地区包括哪些主要的地形区?(东非高原、刚果盆地和东非大裂谷)④东非大裂谷的起止点在哪里?(北起死海,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赞比西河)(简单介绍东非大裂谷)[提问]为什么会在非洲大陆上有一个这么长的裂谷带呢?[学生思考、回答]略。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学案(修改)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学案(修改)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和图片,了解本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培养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

2.了解本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的形成和后果,并通过实例认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是非洲各国摆脱贫困的惟一出路,从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具体实例及图片,通过综合分析,理解本区人口和粮食、干旱和荒漠化等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培养正确的人地观。

【自主学习】1、地理位置(1)在图中用色笔绘出:23°26′N;赤道;23°26′S2.海陆位置(1)大西洋、印度洋、几内亚湾,好望角。

(2)与其它大陆比较,该地区的海岸线有怎样的特点?3、主要地形区:(1)填出撒哈拉沙漠、刚果盆地、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乞立马扎罗山、南非高原、尼罗河。

(2)说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地势特点(3)说出东非大裂谷和维多利亚湖成因:⑥4.气候:(1)填出主要的气候类型(2)非洲气候特征是怎样的?【合作探究】1.结合非洲地形图,试分析刚果河的水文特征?2. 为什么东非高原位于赤道,却出现了热带草原的景观呢?3.读材料,分析下列问题人口增长过快,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约为28‰,撒哈位以南更高达30 ‰长期以来,这里的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

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

这张照片是凯文卡特赢得九四年普立兹新闻特写摄影奖的作品。

那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

这张震撼世人的照片引来诸多批判与质疑。

当人们纷纷打听小女孩的下落,遗憾的是,卡特也不知道。

他以新闻专业者的角色,按下快门,然后,赶走兀鹰,看着小女孩离去。

在他获颁这一生最高的荣誉,两个月之后,卡特自杀身亡。

道德良心上的遣责,可能是卡特无奈结束生命的原因之一吧。

请你就非洲缺粮问题,给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写一封信,阐明你的观点(可以包括缺粮的现状、缺粮原因分析,并提出你的解决措施)要求:尽可能的言简意赅【当堂训练】根据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3撒哈拉以南非洲》一课,主要介绍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发展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非洲地区的认知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非洲的大致情况,对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该地区的人口、城市、经济发展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等方面,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发展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数据等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非洲地区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学生关爱非洲、关注全球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发展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和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图片、数据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地图、图片、数据等资料。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风光、动物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非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资料,让学生对非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针对呈现的资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8.3撒海拉以南的非洲教案

8.3撒海拉以南的非洲教案
”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呢?读“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矿产资源和经济作物分布图”,试着分析。
学生:撒哈拉以南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教师:为什么撒哈拉以南非洲资源丰富而经济却比较落后呢?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展示进入21世纪后,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快速发展的面貌,如尼日利亚、安哥拉的化学工业、机械工业,肯尼亚的花卉业和旅游业……
(5)参照“非洲气候图”,撒哈拉以南非洲有哪些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是一个典型的热大陆)其分布有什么特点?(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教师详解: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植被景观多样,如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所以植被茂盛;热带草原气候分为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因而草在湿季茂盛,在干季枯萎,有许多野生动物;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寸草不生,沙漠广布。
经济特点: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课后反思]
教师:因此,热带草原上的动物有随着水草迁徙的特征。
教师: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人们的传统民居,分析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完成课本62页活动题。
教师:上面我们对黑人的故乡──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了初步了解,这是一块什么样的土地?请你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学生:神奇、高原大陆、美丽……
教师小结:对,神奇的撒哈拉以南非洲留给我们的印象之一:“高原大陆”──黑人故乡。它还会留给我们哪些印象呢?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习方法
读图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合作讨论法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内容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跟着总理识非洲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

让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和传统。

1.2 教学内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图。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和气候。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概况和资源分布。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多样性和传统习俗。

1.3 教学方法:使用地图和图片进行直观教学。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交流和合作能力。

第二章:自然资源与环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让学生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2.2 教学内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矿产资源和农业发展。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措施。

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三章:经济发展与贫困问题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挑战。

让学生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贫困问题和解决途径。

3.2 教学内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历程和现状。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贫困原因和影响。

经济发展策略和减贫措施。

国际合作和援助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使用数据和统计图表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和贫困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改善经济状况和减少贫困的建议。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文化与传统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多样性和丰富传统。

让学生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文化和传统习俗。

4.2 教学内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语言、宗教和传统信仰。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学、艺术和音乐。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社会结构和家庭价值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提问]西亚和北非地区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人种特征上有什么明显的差异?(西亚和北非是阿拉伯世界,属白色人种。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居民是黑色人种。

)过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有“黑非洲”之称。

它与北非相比,在人文地理方面差别很大,在自然环境方面虽有某些相似的地方,但又有明显的差别。

一、范围、位置和大陆轮廓(板书)[指导读图]读课本中的“本区在世界的位置图”和《撒哈拉以南非洲政区图》并对照《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图》了解本区在非洲的位置。

1.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板书)[教师讲解]本区绝大部分在撒哈拉沙漠以南,但撒哈拉沙漠的南半部也属本区,全区占非洲面积的4/5。

[读图提问]读《撒哈拉以南非洲政区图》,找出赤道穿过本区的部泣和本区东西所临的海洋。

(赤道大体从本区中部穿过,本区绝大部分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所以本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低。

本区西临大四洋,东临印度洋,东北临红海。

)2.位于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低纬地区(板书)[提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大陆轮廊有什么特点?(本区海岸线比较平直,缺少深入大陆内部的内海、海湾、半岛和岛屿。

)[读图]读本区政区图并在图上找出索马里半岛、马达加斯加岛、好望角和几内亚湾,并明确说出其位置特点。

3.海岸线比较平直(板书)[阅读]指定学生朗读第29页“读一谈”中”好望角的得名”一段教材。

[教师讲解]简介好望角在海洋运输中的重要地位,并举例说明。

[提问]本区地形以什么为主?海拔大多在多少米以上?地势向什么方向倾斜?同北非相比有什么区别?(本区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

北非虽也以高原为主,但平均海拔较本区低。

)二、以高原为主的地形(板书)1.地形以高原为主[引导读图]阅读本区地形图,在图上找出乞力马扎罗山、尼罗河和刚果河。

[教师讲解]向学生展示乞力马扎罗山的彩色图片,说明其位置是位于东非高原上,是一座死火山,也是非洲的最高峰。

黑种人的故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教案

黑种人的故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教案
1、阅读课本。
2、知道非洲的分区:①北非和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种人民族、部落、宗教、语言、文化不一。
3、读图找出黑种人的迁移路线。
北非包括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五国。
活动探究
二、【活动2】——自然环境。阅读地图册P34《非洲地形图》:找位置,析气候,看地形,认河流。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析气候,说特点?
黑种人的故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
课题
黑种人的故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地图知道非洲区域的划分,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2)通过矿产分布图,知道非洲资源丰富并掌握一些主要矿产的分布。
(3)明白非洲“单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原因经济对本区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部分国家主要出口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百分比图的分析,把握本区单一商品经济的主要特点。(2)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是非洲各国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从而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①赤道穿过本区的中部,南北回归线穿过本区的南北部,本区绝大部分地区在赤道、南回归线之间,所处的纬度位置低,主要位于五带中的热带——有热带大陆之称(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②本区三面环海,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东北临红海,气候受海洋影响大。
⑸改善非洲“单一商品经济”的途径是什么?
发展民族工业,走多样化发展之路。
7、改善非洲“单一商品经济”的途径:(1) ——⑹。
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回忆回答
板书设计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

2、理解单一产品经济形成的原因教学重点在地图上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读图了解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教学难点利用各方面的资料综合评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的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的情况教法学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对比法教学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补充与反馈课前预习阅读教材38-----42导入新课我们属于黄色人种,而他们属于黑色人种。

中考资源网他们的家在哪?他们的生活环境怎么样?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他们的故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重难点教学过程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

2、请作图标出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分别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是什么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维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3、回忆世界人口和人种的分布,这里主要分布着什么人种。

4、找出主要的国家:尼日利亚,几内亚,刚果,赞比亚,南非等。

5、这里很早就沦为欧洲殖民者的殖民地,二战以前,只有本区只有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两个独立国家,现在都已经独立。

6、水能、热带经济作物(香料、可可、咖啡等)网、矿产(黄金、金刚石、铜、铀等)7、这块富饶的土地,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和我们国家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灿烂的文化。

8、不知大家是否感到,非洲的雕刻与我们的有很大差别这些差别与各自所在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课下讨论。

9、上面我们小朋友的故乡有了初步了解,这是一块什么样的土地?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

[学生]美丽、富饶、神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部分国家出口商品占出口总额的百分比图。

问:大家发现这些国家出口商品有什么特点?单一商品经济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出产的矿产、木材、经济作物都是工业原料、半成品,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大部分国家工业落后,许多工业制造品要从国外进口。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七年级下册地理课程的一部分,主要介绍非洲大陆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问题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非洲大陆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非洲地区的认知和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地球和地图的基本知识,对世界地理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对非洲地区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补充和拓展。

此外,学生对于经济发展、人口问题等社会问题有一定的认知,但需要进一步深化理解和分析。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非洲大陆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问题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和综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了解非洲地区的发展现状,培养对非洲地区的关注和同情心,认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非洲大陆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问题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学生对于非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问题的理解,以及国际合作的作用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地展示非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了解非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问题。

3.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2.教学资料:教材、地图、图片、视频等。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挂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非洲大陆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非洲大陆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非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问题,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高中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

高中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目的】一、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本区的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矿产图以及各种示意图,使学生了解本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矿产。

二、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记忆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本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矿产特点。

【教具准备】非洲地形挂图(最好由教师在图上加绘本区界线)。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讲完地形)【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请同学们回忆“世界人种分布”知识,想一想,西亚、北非分布着什么人种?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撒哈拉以南的地区大部分居民属黑色人种,因此本区又被称为“黑非洲”。

(讲授新课)[板书]第十三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一节自然环境一、本区的范围和地理位置[读图] 读“本区在世界的位置”图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政区图”。

教师边提问、边纠正或补充学生答案,边及时板书。

[提问] 请同学们用红色笔在图上描出本区与北非的界线,并说出本区在非洲的相对位置。

学生回答,教师肯定或纠正。

[板书] 1.位于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

[提问] 请同学们说出本区东西所临海洋,并找到赤道,看赤道穿过本区什么部位。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纠正。

[板书] 2.位于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低纬地区。

[挂图] 非洲地形图。

[提问] 本区地形以什么为主?海拔大多在多少米以上?地势向什么方向倾斜?学生回答,教师肯定或纠正。

[板书] 二、本区地形特点1.以高原为主,高原海拔大于1000米[提问] 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到东非大裂谷,并阅读课文2页,认识东非大裂谷的位置和形态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肯定或纠正,并指导学生在该段文字中有关部位划好着重线。

[板书] 2.东非大裂谷[提问] 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到刚果盆地,并读课文有关文字;找到刚果河,看它的流向、注入海洋、沿途地形与尼罗河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教师肯定或纠正。

[板书] 3.刚果盆地[提问] 请同学们随教师指图,一一答出下列地名:(最好个别提问)大西洋沿岸、非洲最大的海湾几内亚湾;印度洋沿岸、非洲最大的半岛索马里半岛;离非洲大陆东岸不远的印度洋中,非洲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和地理特征;(2)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3)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4)认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宗教和民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片,观察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2)利用数据和图表,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3)采用案例研究,深入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宗教和民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了解和兴趣;(2)培养学生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态度;(3)培养学生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树立全球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和地理特征;(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4)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宗教和民俗。

2. 教学难点:(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挑战;(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宗教和民俗的特点及其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相关章节;2. 教具:地图、图片、数据和图表、案例研究资料;3. 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非洲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植被等;(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矿产、农业、渔业等;(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等;(4)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语言、文学、艺术等;(5)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原始宗教等;(6)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民俗:节日、习俗、传统等。

3.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下册《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说课稿6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下册《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说课稿6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下册《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说课稿6一. 教材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下册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非洲大陆的历史、文化、地理和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非洲大陆的了解和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非洲大陆也有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非洲大陆的一些具体地理特征、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文特点存在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解答。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提高学生对非洲大陆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资料查询、课堂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非洲大陆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

2.难点:非洲大陆的地理特征、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文特点的具体内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地图观察、资料查询、课堂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非洲大陆的图片或歌曲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非洲大陆。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地图观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3.课堂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非洲大陆的地理特征、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文特点,并进行分享。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非洲大陆的认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我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阅读地图和图片,说出本区的位置特点和地形特点。

(2)阅读图文资料,说出本区主要气候类型及其非洲气候的总体特征。

(3)阅读相关图表和实例,说出本区大部分国家是以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特征,知道该经济特征的形成原因及其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

(4)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说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国家贫困的原因、摆脱困境的出路,提出促进本区发展的建议。

2.过程与方法:(1)提高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会读图、用图、析图,形成正确的地理学习方法。

(2)通过比较,认识本区经济特点,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非洲黑色人种文化等方面的学习,树立种族平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观念。

(2)通过分析本区“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形成国家关系应平等互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熟记几个代表性国家的主要矿产资源。

(2)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特点。

2.教学难点: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落后的原因,及其未来的可行性出路。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四、教学过程视频和图片导入:播放一段黑人舞蹈,让同学们看了之后回答:他们都是什么人种?-------黑色人种接着展示图片:闻名世界的黑人!提问:图片中的人物来自的是哪个大洲?----非洲。

是不是所有的非洲人都是黑色人种?引出非洲因为人种的不同,将撒哈拉沙漠以北的地区称为北非(主要为白色人种),南部称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为黑色人种)。

本区因为主要是黑色人种,所以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和“黑非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江西省南康中学:黄志友
一、【教学构思】
本课设计用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3月24日至30日访问非洲3国作为切入点,引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教学中力争用多种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师生双边活动得以开展。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高原为主的地形特点
2.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南北对称的气候类型及形成原因
3.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
4.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特点
能力目标:1. 能够在地图上指出非洲主要地形区、河流、湖泊的位置。

2.能够根据非洲的气候特征,说明几条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3. 能够运用各类统计图表,分析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
题。

情感目标:了解中国对非援助和对所在国的经济建设中做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材分析】
重点:掌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难点:1. 起伏和缓的高原大陆
2.对称发布的气候类型
3. 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
四、【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探究讨论法
五、【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二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多媒体图片展示)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与北非之间,以北非各国的南部边界为界线(北回归线附近),撒哈拉沙漠横亘在此界的两边。

1、经纬度位置:23.5ºN-35ºS,20ºW-50ºE
2、海陆位置
3、范围: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高原大陆(多媒体图片展示)
(1)特点
以高原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2)主要地形区
①三大高原
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
东非高原:非洲水塔
南非高原
②最高山峰:乞力马扎罗山(赤道雪峰,死火山,海拔5895米)
③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的盆地
成因:内陆湖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④东非大裂谷-地球最大的伤疤
范围:南起赞比西河口,向北穿过东非高原,经红海一直延伸到死海附近
成因:地壳在运动过程中断裂下陷而成
(3)海岸线平直,海湾、岛屿较少
2、气候---热带大陆(多媒体图片展示)
(1)主要气候类型
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
(2)分布
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气候为主,干旱面积比重大
(3)非地带性分布
①东非高原的赤道地区:热带草原气候
地势高,气温低,空气对流弱,降水少
②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热带雨林气候
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暖流经过
③西南部狭长的热带沙漠气候
④几内亚湾北侧热带雨林气候
⑤索马里半岛沿岸:热带沙漠气候
⑥北部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广并且直逼海岸
3、自然景观:南北对称,纬度地带性明显
热带草原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农业季节性强;动物有迁徙的特征
4、河流、湖泊(多媒体图片展示)
(1)河流
尼罗河(世界最长的河流)、刚果河(扎伊尔河)、尼日尔河、赞比西河
刚果河
①流量大而稳定
(流量、流域面积仅次于亚马孙河,居世界第2位)
②河段特征
上游:水流湍急
中游:流经刚果盆地中部,地势低平,落差小,水势平稳;
水量丰富,河宽水深,利于航运。

下游:切穿西部高地,多急流瀑布,落差大,河海不能联运。

③水力资源丰富(居世界大河之首)
④河口未形成三角洲
原因:河口落差大;流经刚果盆地,泥沙大部分在此沉积;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河流泥
沙含量小
(2)湖泊:多为断层湖,狭长水深,呈串珠状排列于东非大裂谷带
①维多利亚湖
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次于苏必利尔湖)
成因:盆地凹陷而成(凹陷湖)
②坦噶尼喀湖
非洲最深,世界第二深(次于贝加尔湖)
成因:断裂下陷,积水成湖(断层湖)
5、矿产资源---富饶大陆
种类多,储量大,其中不少矿产占世界重要地位。

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第一位
南非:黄金;几内亚:铝土矿;赞比亚:铜矿;刚果(金):金刚石;尼日利亚:石油。

三、人文地理特征
1、黑人的故乡(多媒体图片展示)
本区有6亿多人,其中90%以上是黑种人,所以本区又称“黑非洲”。

黑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
此外,本区还有外来移民的阿拉伯人、欧洲人和亚洲人。

外来移民主要分布在北非和非洲东部及南部沿海地区。

2、农业:
热带雨林;热带种植园农业
热带草原:畜牧业
3、经济发展状况
(1)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本区的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出口、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出口在经济和贸易中占绝对优势,成为世界上典型的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地区。

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和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非洲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结构畸形发展,主要表现为:
①个别面向出口的农矿产品得到片面发展;
②有关国计民生的粮食生产十分落后;
③加工工业更加薄弱。

(2)积极发展民族经济
许多国家独立后正逐步摆脱殖民主义经济的束缚,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由单一经济转向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
(3)南非共和国是非洲南部现代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约翰内斯堡是该国最大城市和采金中心,被称为“黄金之城”。

4、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约为28‰,撒哈位以南更
高达30 ‰。

(2)长期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统治和剥削,农牧业生产落后,产量很低。

粮食的增长
速度远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

(3)为了多产粮食,这里采用扩大耕地的方法,砍伐大片森林,毁掉大片草原。

(4)解决问题的途径:
①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②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
③保护自然环境。

小结:1、北非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共性与差异
共性:
地形“高”(以高原为主)、气候“热”(以热带气候为主)、政治地图变化大“觉醒”(殖民地变为独立国)、单一商品经济转向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等。

差异:
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地形类型单一多样
主要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草原气候
气候特征炎热干燥炎热多雨
植被类型沙丘、戈壁热带雨林、热带草原
矿产资源石油、磷矿等金、铝土、铜、金刚石
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语言阿拉伯语语种多而复杂
四、主要国家:南非(多媒体图片展示)
1、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东、西、南三面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

2、地形以高原为主,沿海是窄狭平原。

3、气候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南部沿海为地中海气候。

4、南非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绕道好望角的航线为沟通东西方
的要道,有“西方海上生命线”之称。

好望角位于34°21′S,18°30′E处。

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在寻找欧洲通向印度的航路时到此,因多风暴(好望角海域几乎终年狂风巨浪),取名风暴角。

但绕过这个海角就有希望进入印度洋,通往富庶的东方(印度),故改称好望角。

但“好望角,好望不好过” 。

5、南非的重要城市
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
立法首都开普敦(南非最大的港口)
司法首都布隆方丹
约翰内斯堡:南非最大的城市,金矿开采和机械制造工业中心,世界上最大的产金中心,被称为“黄金之城”。

八、【布置作业】
收集关于非洲的景观资料,出一期《非洲旅游景点介绍》小报
九、【板书设计】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自然地理要素
1、位置(经纬度、海陆位置、相邻位置、特殊位置)
2、地形(特征、主要地形区、地质灾害)
3、气候(类型、分布、特点、成因、影响、气象灾害)
4、水文、水系(特征、主要河湖)
5、自然资源(类型、分布)
二、人文地理特征
(一)黑人的故乡
(二)农业
(三)经济发展状况
(四)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三、主要国家:南非
1、位置
2、气候
3、好望角
4、重要城市
十、【教学反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