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历史意义解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PPT
• 个人观点: • 第一:千里跃进大别山加快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 • 第二:是否有其它的方法能够减少大别山人员伤 亡而我们没有发现并采取。 • 第三:千里跃进大别山初始制定的方针是否得以 实现,或者实现了多少。由于上面两个观点相比 差别很大,我们无法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哪一种说 法是符合实情的。但有一点却是双方也是所有人 都认同的,那就是刘邓大军是在极端困难的环境 下同敌人作战的,他们的这种艰苦奋斗、不怕牺 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是有它积极的一面的作 用的。
二、挺进大别山的经过
第三,改变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揭开了全国性 战略进攻的序幕
第二,开辟了新解放区,缓解了老解放区经济压力。
第一,牵制了国民党军队,缓解了解放区军事压力。
三、开辟大 别山根据的 积极结果
我们的观点
• 1、正面观点: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并 调动和吸引了大量的国民党军于自己的周 围,配合陕北、山东战场粉碎了国民党军 的重点进攻,成为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 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进军大别山这一创 造性的战略决策、独特的进攻样式及其作 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
谢谢!
• 2、反面观点:刘邓大军共约12万人马创建 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但立刻遭到了国民 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结果只有6万人生还, 并且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并没有吸引山东及 陕西根据地的大批国民党军队,从战术上 来理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它的失败被随 之而来的辽沈战役的胜利掩盖了。因此, 从根本意义上来理解千里跃进大别山毛泽 东战略决策的一个失误。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Hale Waihona Puke C1114 郜叶欣 张翰钊
一、历史背景
• 1946年6月,蒋介石的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对中国共产党的全面 内战,经过仅仅一年的时间,中国共产党就先后粉碎了国民党 反动派的全面进攻与重点进攻,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然而,由于长年的战争,解放区的生活开始变得异常艰难, 老解放区的物质消耗的已经差不多了,已经无力承担战争的负 担。为了建立新的解放区,进而支援新的解放战争,也为了彻 底的打破蒋介石在全国的战略部署,把战火烧到蒋介石占领区, 进而减轻陕甘宁边区、山东解放区的压力,并威胁蒋介石在全 国的统治中心南京及武汉,毛泽东向刘伯承、邓小平发出了千 里跃进大别山,进而开辟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指示。 • 大别山雄峙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是敌人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 薄弱的地区。人民解放军如果能占领大别山,就可切断国民党 军津浦、平汉和陇海三条交通线,还能东慑南京,西逼武汉, 瞰制中原,直接威胁敌人长江防线以及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统 治,迫使敌人的主力从山东、陕北回援,从根本上改变战局。
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分析
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分析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威胁其首都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
这场战役影响战略决战的主攻方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攻击,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在刘邓挺进大别山之前,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已接近平衡。
而战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这样就极大地加重了解放区的战争负担。
蒋介石的战略企图是,集中主力于陕北、山东两翼,实施进攻,而将南线我军压缩在“乙”字形的弧内,聚而歼之。
联系两翼的战线中央,则凭借黄河天险只部署少量兵力防御,就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中央部分就成了要害和薄弱部分。
而刘邓大军所在的晋冀鲁豫战场是连系东西两战场的中间地带,正像这个哑铃的“把”。
这也是国民党军兵力较为空虚的一段。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及时抓住战机,发展有利形势,果断地决定: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开始转入战略进攻,把刘邓的晋冀鲁豫野战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统区。
毛泽东早已考虑成熟:战略进攻大别山区。
大别山雄峙于国民党首都南京与长江中游重镇武汉之间的鄂、豫、皖3省交界处,是敌人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那里崇山峻岭,绵延不绝,是革命老根据地,群众基础好,解放军容易立足生根。
占据大别山,可以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沙,瞰制中原。
毛泽东提出,进军大别山应采取跃进的方式,下决心不要后方,长驱直入,一举插进敌人的战略纵深,先占领广大乡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再夺取城市。
在此次军事行动之前,毛泽东、邓小平及刘伯承曾经反复研究过这。
这是一次大胆的军事冒险,甚至赌博。
在出发前的誓师大会上,邓小平提出了这次行动的三种可能:一、部队到不了大别山;二,部队到大别山后站不住脚;三、部队扎根大别山。
千里跃进大别山的重要意义
千里跃进大别山的重要意义摘要:1.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背景2.千里跃进大别山的重要意义3.千里跃进大别山对我国革命事业的贡献4.现实意义及启示正文:千里跃进大别山是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领导下的一次重要战略行动。
它发生在1947年,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挺进大别山。
这次行动在我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
首先,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背景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国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战争不可避免。
中共中央认识到,要打败国民党,必须改变战争态势,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大别山地处中原,地理位置重要,跃进此地有利于我军作战和扩大解放区。
其次,千里跃进大别山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行动成功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封锁,使我军能够在大别山地区站稳脚跟。
这不仅有利于我军在战争中取得主动,而且对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大别山地区的战斗中,我军共歼灭国民党军40余万人,严重削弱了敌人的战斗力。
再次,千里跃进大别山对我国革命事业贡献巨大。
这次行动有力地推动了解放战争的发展,加快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大别山地区的战斗,使我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
同时,大别山地区的斗争也锻炼了部队,提高了战斗力。
最后,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现实意义及启示在于,我们要在新时代继续弘扬伟大革命精神。
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我们要坚定信念,迎难而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总之,千里跃进大别山是我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英勇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风貌。
解读挺进大别山的历史意义
1947年(民国36年)8月,在第三次国 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刘邓大 军向国民党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进 攻的战略性行动——挺进大别山。
挺进大别山经过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后,国民党军统帅蒋介石为堵 住其黄河防线的缺口,乘刘邓所部集结在鲁西南 休整之机,调集8个整编师共18个旅、14万人的兵 力,分别由菏泽、定陶、嘉祥、袁口等地,分进 合击,企图围而歼之。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 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革 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的既定方针和当面敌情, 以及国民党军企图利用连日大雨,黄河水位陡涨, 破堤放水淹没解放军等情况,当机立断,决心不 要后方,直出大别山。
挺进大别山的历史意义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在内线 和外线的攻势作战,组成人民解放战争全 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态势,是人民解放 军转入攻略进攻的开始。国民党军队不得 不由战略进攻转变为“全面防御”,人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军队由此结束了长期以来在国内革命战争 中所处的战略防御地位。这标志着中国人 民的革命战争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历史转折 点。
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光辉 的一生,实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理想。 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更应以革命先辈 为榜样,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忠实地履 行党员义务,真正体现共产党员在新时代 应有的先进性。让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 出不平凡的贡献,为共产主义事业添砖加 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挺进大别山经过
24日夜,第6纵队一部在炮火掩护下,渡过 汝河,夺取子渡口,掩护纵队主力及领率 机关安全渡河。至27日,刘邓大军已全部 渡过淮河,分别占领固始、潢川等县城, 完成了挺进大别山的任务,象一把利刃插 进国民党军的战略纵深。此战共歼敌8500 人,其中俘敌4400人,毙伤4100人。 但是 刘邓大军也受到了很严重的损失,军队伤亡 过半,并且失掉了所有的重武器。
挺进大别山分析报告心得
挺进大别山分析报告心得1.引言1.1 概述概述挺进大别山是指中国共产领导下的红军在长征中所经历的一段重要历史。
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1934年10月,当时中国共产为了躲避国民的追击,红军在艰难的环境下挺进大别山,经历了艰难卓绝的斗争。
本报告将对挺进大别山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地理背景、历史背景、影响和意义,总结挺进大别山的成果,并展望未来挺进大别山的发展,以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这段历史,汲取宝贵的经验教训。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安排和内容安排进行简要说明。
可以包括对每个章节和小节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进行概括,让读者对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同时也可以对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关键论点进行梳理和说明,以便读者能更清晰地理解整篇文章的观点和论证。
1.3 目的目的:本报告旨在分析挺进大别山的历史背景、地理背景,以及对挺进大别山的影响和意义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深入分析,希望能够全面了解挺进大别山的重要性和价值,为未来挺进大别山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建议。
同时,通过本报告的撰写,也能够增加对大别山地区的了解,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2.正文2.1 大别山的地理背景大别山,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五大山脉之一,东临长江,西濒汉水,横亘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之间,全长约750公里,宽约200公里。
大别山地势崇山峻岭,地形复杂,山地面积约占其总面积的80以上。
其地理环境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景观,被誉为中国生态文明实践的重要区域。
大别山地区地势起伏,气候多样,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水资源充沛,拥有良好的农林牧渔资源基础。
同时,大别山也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富集区,煤炭、铁、铜等矿产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的“煤海”、“铁山”。
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大别山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别山地区还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地理景观,如神农架的原始森林、濒临绝迹的华中豹的栖息地、黄鹤楼、庐山等著名的旅游景点。
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决策及精神价值
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决策及精神价值作者:胡友锋王茂水来源:《决策与信息》 2019年第4期解放战争时期的大别山处在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长江重镇武汉之间,北临淮河,南依长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947 年6 月,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南征野战军主力第一、二、三、六4 个纵队12 万人千里跃进,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揭开了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序幕,为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夺取全国胜利创造了重要条件。
梳理这一决策的缘由及其过程,不仅有利于了解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世界军事史上伟大壮举的战略意义,也有利于增进理解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精神实质,更好地发挥这一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背景从解放战争的形势发展及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时机选择来看,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方式挺进大别山,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是为了减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军事压力。
蒋介石在全面进攻失败后,改变策略,对我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
在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开始时,敌我力量相差悬殊,我军正面的战略压力很大,并且让战争长期持续留在解放区对我军更为不利。
一方面使得解放区的生产和人民生活遭受战争的严重破坏,部队的供给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相比之下,国民党军却可以有一个不受破坏的后方来维持战争;另一方面,限于敌强我弱的形势,我军的战术不便展开。
我军擅长采取运动战战术,寻机集中数倍于敌的优势兵力,集中歼敌。
但是此时蒋介石极力避免孤军出动,往往采取兵团作战,滚筒式推进,这就使得我军很难找到突破口,要想快速取胜变得艰难。
可以看出,“单靠内线作战,纵然取得军事上若干胜利,但短时间内无法彻底减轻压力,根本扭转战局,必须另辟蹊径,寻求新的突破口”[1]。
在当时,纵观全国战场,从兵力部署看,蒋介石的主力机动部队主要部署在山东和陕北,而在中原地区以防御为主,形成了两头重中间轻状如哑铃的战略局面。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决策探讨_兼以纪念解放战争胜利55周年 - 副本
刘邓挺进大别山:血铸军纪救危局
围, 建立 了拥有 2 0 0 0万人 口的大别 山革命根据 地 , 从根本上
撼动 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 实现 了党 中央经 略中原的战略 目
标, 成为 中同革命 战争史上一个伟大 的转折点 。
大别 山地 区是 老革命根 据地 , 红 四方面军 、 红 2 5 军 、 红
公判 场上 的枪声 响 了 !邓小平使 劲地控制住 自己 的泪水说 : “ 如 果赵 桂 良同志 的死 能够 唤起 1 0万大 军 的斗志 , 有 利于我们建 立起巩 固的大别 山根据地 , 那 么
连 队了。但赵桂 良拿 的东 西没有一件是给他 自己的: 他 拿花 布是为 了给连 里最小 的战士牛原 平做棉衣 ,牛原
是 打不 了胜仗 的。特别是在 目前 的情况下 , 我军 的纪律
更应该是铁是钢 , 而不能是豆腐渣 , 不能够一碰就碎 ! 所 以我 的意见 , 还是要……坚决执行纪律 !” 他握起刘伯承 的手 , 再 次征求这个 老搭档 的意见 , 却发现刘伯 承的手 冷得像 冰……只见刘伯承点点头 , 泪水潸然落下 。
步枪挑着一 匹花布和一捆 粉条 , 腋 下还夹着几 张纸 , 大 摇 大摆从一家店铺走 出来 。邓小平见状脸色立 即变 了 , 派人去调查 。直 接调查此 事 的总部 保卫科科 长张立轩
随后 向邓小平 报告 ,违纪 者是野 战军总部警卫 团三连 副 连长赵桂 良, 是 名在抗 战 中屡立 战功 、 浑身伤 疤 的战 斗英雄 和劳动模 范 。 那天, 赵桂 良来到一个名 叫总路嘴 的镇 上买东西 , 见 店里没人 收钱 , 于是 就顺手拿 了一 匹 花 布和一捆粉条 ,腋 下还夹 了一刀 白纸和几支 毛笔 回
跃进大别山的战略意义
跃进大别山的战略意义跃进大别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继续进行的反蒋斗争和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一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以下是详细的列表说明:1.引领新的革命形势跃进大别山的发生,意味着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战略转移,从分散的游击战争向集中的常规战争转变。
同时,大别山作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地带,跃进大别山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中共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此后,中共可以更好地利用自身的优势,来掌握时代的主动权,更好地引领新的革命形势。
2.巩固解放区和打破蒋介石的封锁在跃进大别山之前,中国共产党所占领的解放区主要在江西和闽南地区,而大别山地区一直都是蒋介石的钳制区域。
跃进大别山的胜利,不仅巩固了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的统治,而且使解放区更加集中,加强了解放区的经济和人才资源。
同时也打破了蒋介石的封锁,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3.促进抗日战争的胜利跃进大别山后,中国共产党不仅掌握了更多的军事资源,同时加强了和其他解放区的联系,形成了一个更多元化和更强大的统一战线。
这使得中国抗日战争的战局得到了提高,为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提供了更大的支持和保障。
4.促进中国革命的深入发展跃进大别山的胜利,也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深入发展。
通过全面打击国民党的势力,中国共产党得以在全国一些重要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建立政权,这进一步加强了中共的组织力量和权力基础。
总之,跃进大别山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所引领的新的革命形势,不仅直接决定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同时也是中国解放和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之一。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其重要意义在于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其重要意义在于
[单选]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其重要意义在于()
A.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
B.威胁敌人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C.开辟了大别山解放区
D.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正确答案】D
分析题干,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重要意义,选项A粉碎敌人重点进攻的重要战役包括青化砭、羊马河、孟良崮等战役,都属于战略防御阶段,A项与题干无关,予以排除。
B、C、D三项都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意义,这需要甄别哪一个是最重要的,比较三项,D项具有整体性特征,对解放战争具有全局性意义,而B、C两项都是具体到某一方面的意义,所以比较而言,答案应该是D项。
再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意义
具备战略反攻的条件㊂ 据统计, 自 1946 年 7 月至
在整个敌人营垒中引起了极端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人民
深刻的失败情绪
解放军则由解放战争开始时的 127 万人增加到 195
万人,正规部队由 61 万人发展到 100 万人, 并可以 全部用于机动作战㊂ ⑦ 其装备也因第一年的大量缴 获而有了明显改善㊂ 鉴于这种情况, 时任中共中央 作战的基本任务: 举行全国性的反攻, 即以主力打 到外线去, 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 在外线大量歼 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 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㊁ 使我不能持久的反 革命战略方针㊂
㊀ ㊀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决策是 神来之 笔 还是 一着臭棋 , 这既是近年学界争论的一个 焦点问题,也是能否正确评价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 别山伟大意义的关键所在㊂ 其实, 学界对刘邓大军 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伟大意义早已形成共识, 并取得 不少研究成果㊂ ① 然而, 近年, 有学者对刘邓大军千 里跃进大别山这一战略决策的实施效果及其意义产 战略决策提出的相关背景及其主要时代特征进行归 纳梳理,并在驳斥相关错误言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 析其伟大的战略意义, 以此纪念刘邓大军千里跃进 大别山 70 周年㊂ 一㊁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是伟大的战略决策 1. 进攻时机上把握准确且出其不意 从南征时机的把握来看, 无论是千里跃进大别 生了质疑㊂ ② 本文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这一
������ ������ 政权,在大别山站稳了脚跟㊂ ������
பைடு நூலகம்初,蒋介石并没有觉察到刘邓大军南下的战略意图,
战争态势,采取中央突破的方法,把矛头直指战略地 区㊂ 作为中原地区的南大门, 大别山地区自古就是
中央军委充分利用敌人 哑铃战略 所造成的
勇往直前 挺进大别山
勇往直前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真勇敢,千里跃进大别山。
大别山好比一把利剑,插在蒋介石心尖上。
”1947年8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这是一次路途诸多险阻的进军,是一次全靠意志和勇敢才能取胜的进军。
国民党作战厅厅长郭汝瑰将军:“我打过不少仗,研究了一辈子军事,我认为,在军事史上,最辉煌的军事行动就是挺进中原(挺进大别山)。
”一、挺进大别山——历史的抉择(一)打出外线的必然选择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展开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蒋介石的反革命战略就是要扭在我们解放区里打,消耗我们的人力、物力、财力,使我们趋于枯竭,走向失败。
进攻一开始,毛泽东就想将战争引向蒋管区,在外线和敌人打,然而,内战初期国共的综合实力决定了我军在外线还无法和蒋军抗衡,结合实际情况,我军实施了在根据地内线作战或依托根据地作战的内线战略,大量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
虽然这一阶段我军取得了歼敌112万之巨的辉煌胜利,但是全民以赴,全力以赴的内线作战已经使得解放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当时,晋冀鲁豫解放区的济源已经出现了老百姓逃亡现象,这已经是根据地经济崩溃的一个信号,刘帅在谈到严重性时指出“有演化成中央苏区结局”的可能;华东方面,我军丢掉了苏中、苏北、鲁南,在鲁中和敌军相抗,身后只剩几十个县还可回旋,余地甚小,粟裕在谈到当时山东的局面时曾说“山东的水都快喝干了”;而陕北地区,本来就是贫瘠地带,陕北人民供应中央机关和陕北少量部队已很困难。
在胡宗南军队的大举进攻中,陕北几乎所有的县城都遭到蹂躏。
由于战争的破坏,1947年,陕北的粮食产量大幅下降,军队和老百姓一同处于忍饥挨饿的状态。
毛泽东电告刘邓:“现在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刘邓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军一部,协助陕北打开局面,到陕北将不能支持。
”此时反攻到外线,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已经成了必然选择。
(二)师出大别山打出外线是中央得既定战略方针,究竟出师何处,其实一开始中央也没有谱。
如何理解解放战争中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意义
如何理解解放战争中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意义汉唐天2021-05-20 ·先来个图:红色的圈圈就是大别山区,红色的线是长江,黄色的圈是武汉、合肥和南京。
在长江的中段,很长一段是围绕大别山走的,一旦进入大别山可以同时威胁武汉合肥等军事重镇,进而夺取南京。
下面说以下自古以来南京政权防御北方进攻的套路。
首先是武汉红色的圈圈是山区,红色的线条下面的是长江,上面的是汉江,两条河流在武汉汇合,行军打仗最重要的是补给和水源,没粮食可以忍几天,没水谁都受不了,三五个人无所谓,但是数万人的军队就必须沿着河流行军,否则靠村里的几口水井是根本不够用的,而且水运要比路上效率高很多,路上千里运粮损失超过90%(推车的也要吃饭啊)。
所以,大部队走水路是比较稳妥的。
可以看到地处汉江长江交点的武汉地理位置及其重要,如果北方政权想从西部攻打南方必取武汉,而武汉的位置也比较利于防守。
打下武汉就可以顺流而下进攻南京了。
当年东吴孙权铸造石头城,就是这里,武汉成为当时防守曹魏的重镇。
这是西路。
再看东路。
红色为大别山,右边红色是滁州的山区,黄色圈圈是淮南(寿春),合肥,南京。
紫色的地区是巢湖。
合肥也是北方攻打南京政权的重要城市,因为北边的淮南到合肥再到长江是有水路可通的,北方军队的补给可以通过水运源源不断的送到长江流域,拿下淮南,攻下合肥,下一步就可以集中兵力威胁南京了,这时再有从武汉接应的援军那就更稳了。
图中可以看到合肥攻打南京有两条路,第一条是走滁州,醉翁亭记说:“环滁皆山也”,可见这一代路不好走,给养不方便运输,但是比较近,适合小股部队偷袭。
当年侯景之乱时,侯景就是率领2000人从滁州突然兵临健康夺取的政权。
另一条路比较稳妥,就是从巢湖进入长江,然后顺江而下,攻取南京。
后出师表诸葛亮说“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所谓四越巢湖就是从这里展开军事行动。
综上可以看出,进入大别山,南京政权会陷入手足无措的境地,因为很难判断这支部队会向哪里进攻,大别山周围多重镇(还有很多没说的),哪一个被攻下都受不了,犹如骨鲠在喉,尤其是主力全在北方后方空虚的时候,更是会让南京政权恐惧。
再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意义
再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意义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战略决策,无论是从南进目的地和战略进攻的时机选择,还是进攻方式的大胆构思和战略部署的统筹协调来看都堪称“神来之笔”。
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牵制了进攻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的国民党军事力量,而且打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战略部署;不仅拉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而且成为整个解放战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标签: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大别山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决策是“神来之笔”还是“一着臭棋”,这既是近年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能否正确评价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伟大意义的关键所在。
其实,学界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伟大意义早已形成共识,并取得不少研究成果。
①然而,近年,有学者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战略决策的实施效果及其意义产生了质疑。
②本文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这一战略决策提出的相关背景及其主要时代特征进行归纳梳理,并在驳斥相关错误言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伟大的战略意义,以此纪念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70周年。
一、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是伟大的战略决策1.进攻时机上把握准确且出其不意从南征时机的把握来看,无论是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决策刚出台的时候,还是时隔70年后的今天,都有人對其心存质疑,并认为这个决策做得有点早。
其实,除了当时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面临的严重危机需要当机立断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从敌我力量的对比情况看,当时已经基本具备战略反攻的条件。
据统计,自1946年7月至1947年6月止,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97个半旅七八十万人,加上“伪军、保安队等杂部”34万人,合计112万人。
③敌军总兵力由解放战争开始时的430万人下降到373万人,其正规军则由战争开始时的200万人下降到150万人。
④而且“蒋介石在第一线集中了二百二十多个旅,后方兵力非常空虚”⑤,并“在整个敌人营垒中引起了极端深刻的失败情绪”⑥。
勇往直前 千里挺进大别山
临危受命,准备不足
由于当时陕北敌情严 重,党中央处境困难, 中央急盼刘邓尽早向 大别山出动以调动敌 人。在此情况下,刘 邓率全军取消休整, 进而在未做好充分准 备的情况下,踏上了 千里征途
孤军深入,后勤断绝
一是伤员、病员无处安置,并没有医药治疗;二是武器、 兵员得不到补充;三是粮食补给困难;四是敌情严重, 部队连续行军作战。
天罗地网,重兵围困
33个旅
6个旅
气血不足,环境不利
通过黄泛区时,由于炮 车无法通过,刘邓只好 下令将重炮、大炮就地 埋掉或炸掉,这无异于 将野战军解除了一半武 装。
气血不足,环境不利
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 交界地带,山脉重叠、 绵亘,使部队通视与运 动困难。因此,该地区 仅适于游击战争,而不 适合大兵团运动作战。 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后 ,由于山路崎岖,部队 运动遇到很大困难。
无声处,听惊雷, 写青史啊铸丰碑。 龙归沧海,英魂壮, 血沃中原劲草肥。 抒肝胆,聚风雷, 问人生啊能几回.大别秦岭云涛吼, 至今澎湃赞军威。 浩气昭千古,丹心拥朝辉。 浩气昭千古,丹心拥朝辉。
谢谢!
政治过硬,纪律严明
邓小平政委强调部队必须认真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指出三 大纪律八项注意绝不是什么简单的规定,而是党的路线和政策 的体求是,机动灵活
大别山地区战略机动范围不大,容不下更多的部队,十几万人马的粮 食供应亦很困难,因此决定分兵作战。后来的实践证明,这次分兵虽 与中央军委全力坚持大别山的方针有所不符,但对于在更大范围内发 展中原形势,避免无谓牺牲是完全必要的。
武汉
南京
师出大别山
大别山,雄峙于国民 党首都南京与长江中 游重镇武汉之间的鄂、 豫、皖三省交界处, 是敌人战略上最敏感 而又最薄弱的地区。 同时,在敌强我弱的 情况下,大别山可以 作为我军的依托,我 军占据大别山,就可 以东慑南京,西逼武 汉,南扼长江,瞰制 中原。
伟大的南征 瞩目的壮举 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意义
破 了 蒋介 石 的 十 万 军 队 的 追赶 堵截
邓 大 军过 了 汝河
,
我刘
,
挺进 大 别 山 的战 略 目标
、 、
刘 邓 十万 大 军 向大 别 山 地 区
敌 人的 后 方 去 作 战
,
进行 了
,
就胜 利 在望 了
,
、 、
。
我 刘 邓 大 军 经过二 十天 的
没 有 根 据地 为 依 托 的 千 里跃 进 行 动
打到
行 军 作 战 先 后 渡过 黄河 天 险 陇海 铁 路 黄 泛 区 沙河 涡 河 碍
,
、
这是 我 军 军事史 上 的
汝河
、
淮 河等 重 重 障
空 前壮举
。
刘邓 大 军 为 了 打 开 挺进 大 别 山
于 八 月 二 十 七 日 完 成 了 千 里跃 进 大 别
的 战 略 任 务 部 队 先后 进 入 大 别 山 地 区
从水 路 上 距 国 民 党首府 南 京 三 南面
。
百公 里
距 武 汉水 路 四 百 三 十 公 里
,
地 区的 战 略 展 开 ; 西 北 野 战 军 八 月 下 旬 转
入反 攻 ; 晋 察冀野 战 军 九 月 在 平 汉 路 北 段
,
,
临 长 江 大 别 山 北 面 是 辽 阔的 中原 地 区 从 战 略位 置 上
,
在 这里 正 是刘 邓 大 军 七 八 月 挺
,
我 们 就 可 以 牵 制住 敌 人
便 于我军 别 敌人 主力 不
进大 别 山
揭 开 了 人 民 解放 军 战略进 攻 的
:
,
。
里 、 解 放 战争 日 军 的 组 成部分
初二历史内战烽火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历史内战烽火试题答案及解析1. 1945年8月,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到重庆谈判,主要是为了A.讨论停战问题B.解决革命的方向和道路问题C.消灭国民党反动派D.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参加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依据教材所述可知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至10月10日结束,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解放战争的胜利·重庆谈判2. 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主要是为了A.避免内战,实现和平B.迫使日本帝国主义投降C.实现西藏和平解放D.商讨恢复经济建设的具体方案【答案】A【解析】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主要是为了避免内战,实现和平,故选A。
蒋介石的目的是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目的是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重庆谈判点评:关于重庆谈判,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1945年;陪同毛泽东去重庆的代表是周恩来、王若飞;最终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但对于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化问题,双方未达成一致。
3.毛泽东去参加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阴谋B.商谈和平建国的方针C.争取解放区民主政权的合法地位D.建立联合政府,实现光明前途【答案】A【解析】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蒋介石的内战方针以定,但其发动内战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就绪,为了给内战赢得时间,于是蒋介石玩弄其真内战,假和平的阴谋,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为了揭穿国民党真内战,假和平的阴谋,毛泽东决定到重庆谈判,谈判中,双方就许多问题达成了共识,但是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双方争论的很激烈,这个问题也就成了国共双方在谈判中的焦点,经过谈判最终签订了有利于人民的双十协定,但是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始终没有被承认,所以此题选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历史意义解读关键词:千里跃进大别山陕西和山东解放区历史意义与教训我的观点革命精神社会主义现代会建设
作者:电气工程学院2010级3班周世忠
学号:201000191239 指导老师:
一、历史背景:
1946年6月,蒋介石的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对中国共产党的全面内战,经过仅仅一年的时间,中国共产党就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进攻与重点进攻,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由于长年的战争,解放区的生活开始变得异常艰难,老解放区的物质消耗的已经差不多了,已经无力承担战争的负担。
为了建立新的解放区,进而支援新的解放战争,也为了彻底的打破蒋介石在全国的战略部署,把战火烧到蒋介石占领区,进而减轻陕甘宁边区、山东解放区的压力,并威胁蒋介石在全国的统治中心南京及武汉,毛泽东向刘伯承、邓小平发出了千里跃进大别山,进而开辟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指示。
大别山雄峙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是敌人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
人民解放军如果能占领大别山,就可切断国民党军津浦、平汉和陇海三条交通线,还能东慑南京,西逼武汉,瞰制中原,直接威胁敌人长江防线以及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统治,迫使敌人的主力从山东、陕北回援,从根本上改变战局。
二、历史经过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12万人马强渡黄河,开进鲁西南,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刘邓大军于8月7日黄昏从鲁西南出发,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
经过20多天急行军,战胜了敌人的前堵后追,越过陇海路、黄泛区、沙河、涡河、洪河、汝河、淮河等一道又一道障碍,于8月27日胜利进入大别山区。
在此期间,陈谢集团往返于潼关与洛阳间连续作战,歼敌3万余人,使敌不得不抽调在大别山的1个整编师和在陕北、晋南的两个旅回援。
9月上旬,陈毅、粟裕率黄河北岸的华东野战军第6、第10纵队和特种兵纵队主力南渡,会同原在鲁西南地区的5个纵队(包括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1纵队)组成18万人的西线兵团,并在菏泽以东发起沙土集战役,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57师,迫敌从山东和大别山抽调4个整编师增援。
接着,于9月下旬进入豫皖苏边区。
至此,刘邓,陈粟、陈谢3路大军布成逐鹿中原的“品”字形阵势,互为犄角,协调行动,迫使国民党军大批兵力南调,给了其它战场的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以有力的策应。
三、开辟大别山根据的积极结果:
第一,牵制了国民党军队,缓解了解放区军事压力。
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重兵聚集陕北和山东,进行重点进攻,形势十分严峻。
黄河,从陕北到山东呈“乙”字形。
蒋介石的战略企图是,集中主力于陕北、山东两翼,实施进攻,而将南线我军压缩在“乙”字形的弧内,聚而歼之。
为了缓解陕北及山东解放区的军事压力,经过对敌人战略的正确分析及充分估计,党中央毅然决定放弃后方,直插敌人后方,把战争引向敌占区。
邓小平对他的部下说:我们晋冀鲁豫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大战场。
我们要坚决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方针,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
我们出去挑的担子越重,对全局就越有利。
第二,开辟了新解放区,缓解了老解放区经济压力。
经过一年的解放战争,解放区面积减少,人口减少,再加上自然灾害,经济极为困难。
在陕北地区,本来就是贫瘠地带,陕北人民供应中央机关和陕北少量部队已很困难。
因此,要想取得战争的主动权,必须将战争的地点转移到敌占区。
第三,改变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揭开了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挺进中原之后,立即开始了攻城掠地、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的斗争,并在辽阔的中原战场上充分发挥我军运动战特长,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
结果使得敌人从陕西及山东抽调了一部分兵力去围剿刘邓大军,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解放区的压力,从大的范围上打破了蒋介石在全国的战略部署。
使我军由被动转入主动,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四、历史意义与教训:
关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历史意义有两种评价,几十年来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双方的观点有很大差别。
正面观点: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并调动和吸引了大量的国民党军于自己的周
围,配合陕北、山东战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成为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进军大别山这一创造性的战略决策、独特的进攻样式及其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
反面观点:刘邓大军共约12万人马创建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但立刻遭到了国民
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结果只有6万人生还,并且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并没有吸引山东及陕西根据地的大批国民党军队,从战术上来理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它的失败被随之而来的辽沈战役的胜利掩盖了。
因此,从根本意义上来理解千里跃进大别山毛泽东战略决策的一个失误。
个人观点:我个人认为不能单纯的从战略和战术上考虑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胜利与
失败、意义与教训,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结合历史背景,融合战略与战术综合考虑。
综合的考虑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第一,千里跃进大别山是否加快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二,是否有其它的方法能够减少大别山人员伤亡而我们没有发现并采取。
第三,千里跃进大别山初始制定的方针是否得以实现,或者实现了多少。
由于上面两个观点相比差别很大,我们无法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哪一种说法是符合实情的。
但有一点却是双方也是所有人都认同的,那
就是刘邓大军是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同敌人作战的,他们的这种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是有它积极的一面的作用的。
五、革命精神在新时期的意义及应用:
解放战争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极差、面临中外各方面的敌人的疯狂进攻及强大压力下进行的,它的胜利既是一个中国式的奇迹,也是一个历史的必然性,它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只是整个战争中的一个插曲,不同的是这个插曲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与历史转折,尽管它真正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的证明,但这个证明与其他证明不同的是:不论结果如何,它产生的意义与价值都将是积极的,它好的一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它坏的一方面会留给我们一定的教训。
为成功找经验,为失败找教训。
这才是我们研究历史,并以史为鉴的标准。
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大别山精神依然是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它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不断开拓、不断奋斗。
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经济在中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时候,精神文明建设却蹒跚前进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学习革命前辈的优良作风,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世界上完成真正的崛起。
事实证明,强大的综合国力必须有与之匹配的精神文明作为支撑,就好比一座高楼大厦要有深厚地基一样,革命精神是我们的革命志士在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时总结出来并发扬光大的,它是历史的沉淀与积累,是被证明正确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任何时候不能丢弃。
六、结语:
2002年一年内,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数次参拜供奉有日本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立即遭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洲国家的强烈反抗,而我们很少有人会考虑他为什么会不顾亚洲人民的反对而坚持参拜,可能有一部分的原因是为了取得选民的支持,但我们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他这样做会使得日本军国主义的精神在日本国民的心中生根发芽,并且不断生长直至长成参天大树!当我们看到这些时我们会提醒自己的国民防范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但我们却没有提醒自己的国民勿忘国耻、坚持学习在战争年代形成的革命精神。
其实,有了这些革命精神,我们的国民才会不惧怕战争的来临,自然也不会害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革命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大别山精神正是这一精神的一个具体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及在和平年代,它都是我们国民的精神食粮,也是我们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核武器,在外交中,它是我们震慑它国得有力“武器”。
一个国家只有认真学习了自己国家在战争年代形成的革命精神思想才不会惧怕战争,这样才会离战争越来越远!
总之,革命战争年代的不怕牺牲、不畏战争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