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人类之善——谈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中庸思想的契合
略论亚氏“中道”与孔子“中庸”的相通之处
略论亚氏“中道”与孔子“中庸”的相通之处摘要孔子和亚氏的中庸、中道都提出了过犹不及的思想,他们都认为美德是在适中的情况下获得的,超过或者是不及都不能算是美德。
亚氏认为,“人们应该选取中道,既不过度,也非不及。
而中道是由正确的原理来表述的……在我们所说的品质中,正如其他事物一样,都有一个目标。
具有理性的人,或者急迫或者迟缓些,总是以它为归向,中道就是过度与不及的居间者。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孔子中道中庸相通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中道”思想,而中国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也提出了相似的思想“中庸”。
由于亚氏和孔子分别属于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社会和时代背景,这两种思想必定会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亚氏所处的时代正处于古希腊逐渐走向衰败的时期,雅典的经济衰退、两极分化和政治危机使得整个社会处于急剧的混乱之中。
从内部环境看,城邦之间、奴隶主之间以及奴隶主和奴隶之间都展开了激烈的争斗;从外部环境看,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马其顿王国异军突起,并且很快取得了对希腊城邦的霸权。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广大的人民迫切需要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各种矛盾。
于是,亚氏站在中等奴隶主的立场上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智者们的“和谐观”,鼓励人们注重道德修养,使情感、欲望和理性得到和谐,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努力寻找平衡,从而达到社会的稳定。
就这样,亚里士多德形成了反对极端、寻求“中道”的思想。
孔子生活在被他自己认为的所谓“礼乐崩坏”的春秋时代,他认为,这是一个臣弑君、子弑父、邪说暴力横行糟得很的大乱时代。
具体说来,孔子生活在旧的社会体制和观念系统正在解体时期。
孔子认为,要制止各种邪说暴行的流行和“礼崩乐坏”的局面,就必须恢复周礼的权威,重新肯定宗法等级制度的秩序。
孔子将恢复和巩固周礼的统治秩序叫做仁,要让仁和礼(周礼)在政治和日常生活中加以实现,就必须有正确的方法。
孔子认为,最正确和最好的方法就是中庸之道。
亚氏的中道一词的英文常译为mean,中文有“中道”、“中庸”、“适度”三种译法。
浅析儒家与亚氏的“中庸”思想的统一
浅析儒家与亚氏的“中庸”思想的统一fr e e lean)的著名说法,不仅仅是给行为方式提供一个准则,它还教导人们如何正确地对待痛苦和快乐。
在痛苦中反应过度成为鲁莽,不及便变做怯懦,只有中间了、适度了才恰到好处,表现为勇敢。
对待快乐,如若过度了成为放纵,只有节制才是快乐方面的中道。
伦理德性就是关于痛苦和快乐的德性。
德性被过度和不及所破坏,而为中道所保全。
只有合理把握快乐和痛苦的中道,合理的作用、适度的反应,才能成为勇敢的人和节制的人。
合乎中间的品质才是可称赞的。
德性不同于技术,技术的目的在制作的结果中实现,伦理目的只能在不间断的实现活动中。
中道说在思辨的德性论伦理学里,更重要的是一种理智德性的优先论。
在战场上要断定一个士兵的行为,是过度了,不及了,还是恰恰守在自己的战位上,击中靶的,这就须思考,反复地思考。
中间属于量的范畴,判断何者过度,何者不及,何者不偏不倚中了目标,恰到好处,首先就须备有一个衡器。
而属人的事物中,是是非非,并不存在一种公认的衡器。
在这里,中间、过度和不及,每一方都以某种方式和其他两方相对立,两个极端与中间相反对,它们自身之间也相互反对,中间又和两个极端相反对。
这种情况的出现,亚里士多德指出,是由于实践和行为都是个别的,所以相互反对,既在个别事件中有其原因,在我们自身中也有其原因。
判断行为中的过度、不及和中间的困难,既然在我们自身也有其原因,文毕费毕毕业费毕交流文交万篇论文,那么也就可在主观上找到一个准则,使人们掌握了它就具有了善于选择的品质。
也正因如此,便产生了对于实践智慧(practical )和道德智慧(moral )之争。
在这里人们不必仔细去推敲中间和两极之间的种种对立,就可以判定凡是应该的行为,就是合乎中道的活动,过度和不及都是不应该的。
其次,怎样才算应该虽然没有一个确定衡度,属人的事务中本就不应要求和数学同样的精确。
但在进行判断的过程中,到底有了更多的、较为确定的参照系。
孔子“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比较研究
孔子“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比较研究本文介绍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内容,对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中庸”思想和“中道”思想都在宣扬倡导一种保持适度和谐的状态,一切行为都遵循一种适度原则,具有很强的原则性;“中庸之道”和“中庸至德”所强调的都是相对的、而不是僵化的模式。
“中庸”思想和“中道”思想的区别:理解与标准不同,政治观点不同,思想内涵的德性论不同。
“中庸”和“中道”思想中的和谐思想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践行提供了一种合适的处理问题的方法,以达到真正实现人类整体的和谐、繁荣和发展。
标签:中庸;中道;价值一、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内容1、孔子的“中庸”思想“中庸”思想早在原始社会就以“中和观”的表现形式初露雏形,此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孔子,在他看来,“中庸”有着“执两用中”的含义,要求人们的一切言行不得与周礼的要求与规定相悖。
同时,继承发展而创建了全面而系统的方法论—“中庸”之道,并把它视作最高美德,认为其是道德实践的最高境界。
“中庸”思想,所谓“中”的含义是为了达到自己一定的目标,必须使人的行为和认识与客观实际保持统一,不得与之相悖。
换句话说,“中”也就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真理”。
所谓“庸”,引申出来的哲学意义通常有两种意义:一是作为常理或定理解。
二是作为运用的解。
“庸”表明了是可以普遍适用于一切事物的准则,具有真理性。
《中庸》讲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意思是,人们的各种喜怒哀乐、行为都必须做到恰如其分,不温不火,不过不及,才可使“中”与“和”综合起来,达到相对统一。
[1]除此之外,孔子还认为,世间万物必须各归其位,各显其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而要达到这些,就要做到遵循一定的原则,即“中”与“和”。
试析孔子的中庸之道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之异同
试析孔子的中庸之道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之异同作者:计颖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18期摘要:孔子的中庸之道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在很多方面有着共通点,但由于两人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因而这两种思想也相应的体现出许多不同之处。
本文就两者的根本精神、方法论、出发点和达到的境界、获得的途径以及政治主张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孔子;亚里士多德;中庸之道;中道观;比较一、引言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和亚里士多德(前384-322年),一个是中华民族的“至圣先师”,对中国乃至整个东方的思想和文化造成了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影响,另一个则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最博学的人物”,在西方思想界也产生了无与伦比的重要影响。
巧合的是,这两位思想大师都不约而同提出过以“中”为善的伦理观,孔子提倡中庸之道,“过犹不及”,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是一种美德,同时也是一种幸福。
这两种思想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相通之处,当然,由于东西方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它们也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
二、孔子中庸之道的基本内容中庸之道是由孔子首倡的,《论语》载:“子贡问:‘师与商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孔子认为“过”和“不及”是相反的两个极端,都不是理想状态,惟有无过无不及才是具有理性精神的“中庸之道”。
在论述“君子”这种理想人格时,孔子也把中庸之道视作评判的标准。
君子必须“尚中”,“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他强调君子必须自觉的保持中庸,即无过无不及的中立状态,而小人则无所顾忌,不能达到中庸的标准,所以他们也无法具备理想的人格。
而要做到中庸,孔子认为应当“执两用中”,必须把握住“过”与“不及”两种倾向使之不走向极端,保持“中”这种平衡的状态,就能让事物自然、和谐地发展。
除了“执中”外,要做到中庸,孔子还提倡“时中”,即“随时以处中”,也就是说“中”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不确定性的、随时而变的动态的“中”端。
君子_亚里士多德与孔子共同的美德典范
君子_亚里士多德与孔子共同的美德典范君子———亚里士多德与孔子共同的美德典范牟春(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200234)摘要: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指出,一个伟大的人必须具备君子品格,因为君子品格代表了最高的美德。
君子是内在与外在的完美统一体,是完美的德性典范。
亚里士多德的美德理想和孔子的道德理想相通,古典道德理念与当今道德直觉之间存有差异。
关键词:君子;君子品格;外在善好中图分类号: B502. 2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970(2009)04-0026-04 收稿日期: 2009-03-10作者简介:牟春(1980-),女,河南郑州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
曾赴美国霍普大学研修学习, 2008年在复旦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西方哲学研究。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指出,一个伟大的人必须具备君子品格①,因为君子品格是最高的美德(1123b)。
一、君子是内在与外在的完美统一体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君子首先是指那些能够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中道者。
因为君子品格的一个极端是胆怯,它描述的是那些没有自信,轻视自己价值的人;而另一个极端则是虚荣,它描述的是那些轻佻浮夸,自以为是的人。
由此,君子品格乃是胆怯和虚荣的中道状态。
不过,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指出,并不是所有能够恰切评价自己的人都可以被称为君子,因为一个君子还必须是伟大的,他得是个“大丈夫”。
那些具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并不伟大者,只具备“适度”这一美德。
因此,君子品格首先要求一种内在的饱满、充实和崇高。
不过,根据亚里士多德,君子不仅有宽广的胸怀,还要外化出行动来,并且要得到他人对其崇高品格的认可。
他人的欣赏和认可就是荣誉。
亚里士多德认为“荣誉”对君子非常重要,因为荣誉是最高的外在善好,它是我们奉献给神灵的东西(1123b)。
由此,君子必须不仅关注自己的内心,也要关注他者的评价。
事实上,对于亚里士多德而言,他人给予的赞誉绝非是从外部附加给君子的东西,而是君子自身价值的外显与印证。
浅析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浅析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中庸是儒家思想中的一部分,也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之一。
亚里士多德则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学说涉及伦理学、政治学、形而上学等多个领域。
尽管两位思想家出生的时间和地点相隔了数百年和几千公里,但他们的中庸思想在不同的文化和哲学传统中都有着重要的现代意义。
中庸思想的内涵孔子的中庸思想,意味着在个体与社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为了实现这个平衡,我们需要通过思考、实践和经验获取智慧。
中庸思想与现代时代的稳健哲学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即在秉持着一种平衡和谐的前提下,追求稳定和成长的过程。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则体现在他的“中庸主义”思想之中。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理性的人应该有一个合理的生活,做正确的事情。
他将这种合理的行为称为中庸,这个中庸是处于过度与不足之间的一个点。
例如,冷静、勇敢和合理的行为,都是与中庸相关的概念。
中庸思想的现代意义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实现各种平衡和谐,以实现稳定和成长。
下面是五个例子,这些例子涉及中庸思想在现代社会的适用性。
1. 管理合适的睡眠和工作在中庸的道路上,人们需要更好地管理睡眠和工作的时间。
过度的睡眠可能会导致身体的失调,进而影响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反之,过度的工作会导致身体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这反而会影响正常的睡眠和休息。
因此,中庸的行为是找到恰当的时间分配,包括充分休息和工作时间。
2. 手机使用与社交时间的平衡现代人生活中,手机是一个必需品。
然而,过度沉迷于手机使用会伤害社交和人际关系。
因此,需要找到一个中庸的行为,包括社交和沉迷于手机之间的平衡。
这种平衡可能涉及计划和安排通常用于交流的时间,避免在与他人交流时转移注意力。
3. 工作时间和家庭生活的平衡工作时间和家庭生活之间要求寻找平衡。
过度的工作会削弱家庭关系,导致人与家庭间的矛盾和紧张。
这也适用于工作时间过多或过少的问题,因为过度或不足的工作都会对我们的社交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中庸的做法是找到工作时间和家庭生活之间的健康平衡,实现正常的生活和家庭关系。
《亚里士多德与孔子道德思想对比》翻译实践报告
《亚里士多德与孔子道德思想对比》翻译实践报告《亚里士多德与孔子道德思想对比》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是著名的哲学家,他们的思想对历史上的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道德观也有着显著的差别。
本文将分析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道德思想,并尝试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异。
亚里士多德曾被称为“经典时代的思想家”,他的道德思想主要以“至善论”为中心。
在这一理论中,他认为“至善”是一种绝对的善,即完美的行为,它可以生活在任何环境中。
在这种思想框架下,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节制”,即要把握住行动的极限,而不要走得太远。
他认为,成功的生活是建立在节制的基础上的,因此,人们应该控制自己的行为,避免放肆和放纵。
孔子的道德思想也以“道德经”为中心,他认为“道”是人类最高的道德准则,它可以指导人们如何行事,以及如何处理世俗的关系。
在这个理论框架下,他认为,人们应该表现出“仁”,即要善待他人,以及尊重他人。
此外,他还认为,人们应该做一个自律的人,即要表现出谦虚、有礼貌、有礼貌的行为,以及把握自己的行为,以免走得太远。
从上述叙述中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道德思想有着显著的差异,他们的观点也不尽相同。
首先,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行为的极限,而孔子强调的是行为的温和;其次,亚里士多德认为节制是成功的关键,而孔子则认为仁是最重要的;最后,亚里士多德认为至善是一种绝对的善,而孔子则认为“道”是一种高级的道德准则。
总而言之,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道德思想有着显著的差异,但他们都认为自律是成功的关键,并且都认为人们应该尊重他人,做一个自律的人。
因此,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思想中汲取精华,从而更好地理解道德,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实践道德。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位重要思想家,而孔子则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在两位思想家的学说中,都有中道的理念。
本文将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和孔子的中庸学说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探讨它们的异同之处。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主要表现在他对于德性和美德的看法上。
他认为美德是在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间地带,而不是极端的偏向。
勇敢是在胆怯和鲁莽之间的中间状态,慷慨是在小气和挥霍之间的中立状态。
亚里士多德强调人应该追求这种中间状态,而不是过于极端的偏向。
而孔子提出的中庸学说也是在道德品德上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完美的道德状态,既不过于刚硬,也不过于软弱。
他提倡人们要追求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地行事,不过于偏向一面,也不偏向另一面。
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和孔子的中庸学说在道德理念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两者都认为人应该追求一个平衡的状态,而不是过于极端的偏向。
这反映了人类对于道德理念的共同追求和理解。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和孔子的中庸学说在对于政治理念的体现上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了他的政治思想,认为政治制度应该是一种中庸的状态,既不过于民主,也不过于专制。
他主张寻求一种平衡的政治体制,既保证了民众的权利,也保证了政府的稳定。
孔子也提出了类似的政治理念,他主张君臣之道,认为君主应该取得中庸之道,既不过于荒诞,也不过于残酷。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和孔子的中庸学说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在道德理念上,亚里士多德更加强调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他认为美德是通过理性思考和行动来实现的。
而孔子更加注重仁爱和道德修养,他认为仁是至善的品德,要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仁的境界。
在政治理念上,亚里士多德更倾向于理性和科学性的政治体制,他提出了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宪政体三种政治形态,并认为它们都具有其合理性和过度性。
而孔子更加强调了传统文化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他认为政治体制应该建立在传统礼乐的基础上,要注重人伦之道和仁义之道。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孔子与亚里士多德都是古代伟大的哲学家,他们所提倡的德性和道德一直在哲学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是两种不同的伦理理论,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相似之处。
本文将对两者进行比较,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
我们来看一下孔子的中庸德性。
《中庸》是孔子的一部思想著作,他在其中提出了中庸的思想,即“中”的意思是平衡、调和,而“庸”的意思是恒常、不偏。
孔子认为,人应该在各种境遇下都能保持恒常不变的德性,不偏不倚,不过分追求任何一方面的东西,而是要保持平衡和温和。
他主张要做到“中心和谐”,既不要刻意追求过分的利益,也不要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要保持中庸的态度。
相比之下,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则更多地强调了平衡和适度的重要性。
在他的伦理学中,他提出了中庸的思想,即人应该追求中庸之道,不过分偏向任何一方,要在两个极端之间保持适度的中道。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是一种优秀的品德,它包含了适度和均衡的理念,能够使人的行为和心理达到最佳的状态。
他指出,人应该避免过分地追求欢乐和享乐,也不应该太过苦行和克制,而是要寻求适度的平衡。
从上述两种理论可以看出,孔子的中庸德性更加注重恒常和不偏,即人应该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中庸的德性,不偏不倚。
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则更加强调适度和均衡,即人应该在各种极端之间寻求中道,保持适度和平衡的状态。
在这一点上,两者的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中庸和中道是一种优秀的品德和境界,能够使人在道德方面达到最高的境界。
在他们看来,只有保持中庸和适度的品德,才能使人的行为和心理达到最佳的状态,使人保持良好的品性和道德境界。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是古代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代表了西方和东方的哲学思想。
在两位伟大的思想家中,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和孔子的中庸学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本文将比较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和孔子的中庸学说,探讨它们在哲学思想上的异同。
我们来介绍一下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的幸福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取得的,而不是偏向某一极端。
他认为,中道是一种平衡状态,是一种基于理性的选择和行为。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应该追求中庸,避免过度的放纵和过度的克制,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而孔子的中庸学说,也强调了平衡和中庸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当追求的是“适度”,既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也不过度追求精神修养,而是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
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在中庸的状态下,才能得到心灵的平静和人生的幸福。
在思想上,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主张中庸,都认为平衡是一种理想状态,都反对极端。
在具体理论和实践中,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中庸学说有着一些不同之处。
在对中庸的理解上,亚里士多德更加注重理性和理智的作用,他认为中庸是一种基于理性的选择和行为,是一种符合人性本能的状态。
而孔子则更加注重心性和修养,他认为中庸是一种心灵的平静和谦逊的状态,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都负责任的态度。
在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上,亚里士多德和孔子也有所不同。
亚里士多德强调个体的追求和幸福,他认为人生的最终目的是追求个体的幸福和满足。
而孔子则更加注重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和孔子的中庸学说都强调了平衡和中庸的重要性,都反对极端,但在具体理论和实践中有所不同。
亚里士多德更加注重理性和个体的追求,而孔子更注重心性和社会的关系。
两种学说都对人类的生活和行为提出了深刻的思考,都体现了古代哲学思想对人类生活的关怀和教诲。
在当今社会,我们可以借鉴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中道说和中庸学说,追求平衡、理性和修养,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1. 引言1.1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对比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是古代哲学家,分别代表了西方和东方的思想传统。
中道说和中庸学说都是两位思想家最为重要的理论,它们都强调了一种平衡的思维方式,旨在实现人的内在和谐。
虽然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背景和文化不同,但他们对于中道与中庸的理解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强调的是适度和均衡。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适度的行为和思维方式,避免极端和偏激。
而孔子的中庸学说同样主张适度和均衡,在行为和心态上都应该遵循中庸之道。
两位思想家都认为,通过追求中庸,人可以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和幸福。
2. 正文2.1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的理论原则1. 中庸之道: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避免两个极端的折衷之道。
他主张人们应该追求适度和均衡,避免过分的极端。
比如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不应该只追求物质财富或者只追求精神成长,而应该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2. 理性和感性的结合: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是理性动物,理性和感性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最好的人生。
理性可以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而感性则使人们能够体验生活的乐趣。
3. 适度的自律: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需要适度的自律,才能实现内在的完善和幸福。
过度放纵或者过度约束都会导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适度的自律是实现幸福的关键。
4. 实践与习惯的重要性:亚里士多德强调,道德品质和幸福并非天生的,而是通过实践和习惯形成的。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培养好的习惯,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的理论原则强调均衡、理性与感性的结合、适度的自律以及实践与习惯的重要性。
这些原则对于指导人们实现幸福和完善的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2.2 孔子中庸学说的理论原则1. 中庸思想的核心是“中”和“庸”。
中是指恰到好处,不偏不倚,平衡和谐;庸是指不偏不倚,不偏袒一方,不偏袒自己。
中庸之道是追求和谐、平衡、适度的处世之道,主张保持中立、均衡的心态和行为。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是古代哲学思想家,他们各自提出了中道说和中庸学说。
这两种学说在许多方面都有共通之处,但在一些方面又有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对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和孔子的中庸学说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强调的是“中庸”、“适度”和“平衡”,认为幸福的生活在于避免过度和不足之间的极端,找到中间的平衡点。
他指出道德美德是一种人类性格中的中庸和适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最高的幸福与完美。
而孔子的中庸学说也强调“中庸”、“节制”和“和谐”,认为道德行为应当遵循中庸之道,即避免过度与不足之间的偏向,实现内心的和谐与平衡。
这一点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和孔子在对于人生道德修养的理念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强调人类的理性和理性行为,主张通过理性的思考和选择来达到中庸和适度。
他认为理性是人类最高的本质和目的,只有通过理性的行为和思考才能实现幸福与完美。
而孔子的中庸学说也强调理性和智慧的重要性,认为通过修养自己的德行和修养,来达到“中和”的状态。
孔子提倡的修养是通过学习、悟道和修身,来养成中庸的品格和行为。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强调理性的重要性,主张通过理性的思考和行为来实现中庸与和谐。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更加注重的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平衡和调和,他认为人类的行为和品德应该是根据他们所处的社会和环境来决定的。
他以希腊城邦社会为背景,提出了不同社会角色的中庸与适度。
而孔子的中庸学说更加注重的是个体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平衡和调和,他认为人类的行为和品德应该是根据自然的规律和社会的伦理来决定的。
他以中国封建社会为背景,主张通过顺应天命和尊重伦理来实现中庸与和谐。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中道说在对待社会与环境的关系上有一定的差异。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认为追求中庸和和谐是人类幸福的关键。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不仅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只有凭借理性的智慧和行为,才能达到真正的幸福和完美。
《2024年中庸何以为人之德性——以儒家与亚里士多德为中心》范文
《中庸何以为人之德性——以儒家与亚里士多德为中心》篇一一、引言中庸之道,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自古以来就承载着对于人的德性修养的追求。
同时,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中庸之道与人的德性之间的关系,并以儒家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为中心,探讨中庸之道如何塑造人的德性。
二、儒家的中庸之道儒家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是人在处理人际关系、行为举止时所应遵循的原则。
中庸之道强调的是“适度”,即不过分、不偏激,以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
这种平衡状态体现在人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上,使得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能够保持一种平和、理性的态度。
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中庸之道对于人的德性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它要求人们在道德修养上既要尊重传统,又要注重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实现。
这种道德修养的方式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三、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德性是通过理性思考和实践经验而逐渐形成的。
他提出了“适度”的概念,即人们在追求某种品质时应该避免过度和不足,以达到适中的状态。
这种适中的状态就是德性的体现。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强调了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他认为,人应该通过理性思考和实践经验来培养自己的德性,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这种自我实现的过程需要人们在道德上保持一种适度的态度,以避免过度追求某种品质而导致的道德失衡。
四、中庸之道与人的德性中庸之道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
它们都强调了“适度”的原则,认为人在处理问题时应该保持一种平衡、理性的态度。
这种平衡的态度有助于人们培养起一种健全的德性,使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能够保持一种平和、理智的心态。
对于人来说,中庸之道的实践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内心世界和人际关系。
通过遵循中庸之道的原则,我们可以在道德上保持一种适度的态度,避免过度追求某种品质而导致的道德失衡。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在道德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他们都提出了中庸和中道德性的
概念。
但是,他们之间存在一些区别。
首先看孔子的中庸思想。
中庸指的是处于两种极端之间的平衡状态,是一种谨慎避险
的态度。
孔子认为,人应该避免过度的自我追求,而应该积极地追求中庸。
中庸需要具备
四个方面的德行:知、行、信、达。
知是指要有正确的知识和理解,行是指要有正确的行
动和做事方法,信是指要有正确的言行和态度,达是指要有正确的目标和方向。
这四个方
面需要彼此相互支持,才能展现中庸德性。
相比之下,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更加注重平衡和节制。
他认为,中庸不仅是道德行
为的一部分,还是一条追求幸福的道路。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道德强调节制原则的中道德性,并将其与勇气、公正、智慧并列。
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中道德性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
实现的德性,它需要通过防范过度、避免极端来实现。
尽管存在差异,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间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首先,
他们都认为,中庸和中道德性是谨慎和平衡的结果。
其次,他们都强调中庸和中道德性需
要支持和体现四项德行。
最后,他们都认为,实现中庸和中道德性需要学习和实践,是一
种需要不断努力的追求。
总之,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是追求平衡和谨慎的
道德准则。
他们的思想为我们今天在实际生活中的道德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浅析儒家与亚氏的中庸思想的统
一性前言儒家与亚氏两大思想流派,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中庸思想,则被认为是儒家与亚氏这两个流派的核心之一。
那么,中庸思想跨越了儒家与亚氏之间的差异,把两个思想统一起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是本文思考的问题。
儒家与亚氏的基本思想在儒家思想中,儒家强调的是中庸之道,主张“中庸”,即“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结合儒家的经典《论语》中的一句话,“君子中庸”,可以看出儒家对中庸思想的重视。
而亚氏思想则主张“和而不同”,即各种事物在表面上看似不同,但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因此应该协调一致,实现共同的目标。
儒家思想注重“德行”的培养,即通过学习和自我修养,实现自己的充分发展。
而亚氏思想则注重的是“功用”的实现,即通过运用方法和技巧,实现自己的成功。
儒家思想强调的是自我价值,亚氏思想则注重的是外在的成功。
中庸思想的概念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与亚氏思想的结合,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
中庸思想的本质是平衡,即在各种事物之间实现平衡,在表面上看似不同的事物之间实现协调,达到“合则便成,不合则莫为”的目的。
中庸思想强调的是“君子”的品德,即具备一定的德性和修养的人。
君子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持中庸之道,以和为贵,实现各种事物之间的平衡和协调。
而君子不仅要有高尚的品格和品质,还要有高尚的目标和梦想,不断提升自己,追求更加完美的自我。
中庸思想的内涵中庸思想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清静自守清静自守是中庸思想最基本的内涵之一。
即在各种事物环境之中,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不被外界的环境所左右,以达到稳定的心态。
协调一致协调一致是中庸思想的重点内容,即实现各种事物之间的平衡和协调。
中庸思想认为,只有各种事物都能够和谐共处,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和平与繁荣。
兼容并包兼容并包是中庸思想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中庸思想认为,事物之间的差异,其本质是相同的,因此在相互协调之中,需要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接纳多样性和差异性。
人类思想的永恒悖论──哲学基本问题随想录
人类思想的永恒悖论──哲学基本问题随想录刘怀玉【期刊名称】《商丘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1996(000)01X【摘要】本文分析研究了以下四个哲学基本问题:1、哲学作为世界现,它的“世界”不是外部物理世界,而是语言中观念中的自足独立的意义世界;哲学不是后于具体科学的元科学,而是先于科学的人学、“源学”。
2、“存在论”和“语言学”两大转向构成本世纪两大哲学革命;它们与其说是标新立异,毋宁说是浪子回头,回归哲学的最古老家园;3、存在和意识即有和无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基本问题,是因为它们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悖论,是因为它们的关系是比”是──不是”(知识论)、“应该──不应该”(伦理学)这些人类基本问题更古老的“存在论”(有──无)问题。
4、哲学面临的最大的亦即最后的悖论是哲学只有消灭自身才能实现自身,哲学导致自身的终结乃是哲学原则贯彻得最成功的结果。
【总页数】5页(P10-14)【作者】刘怀玉【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58.3【相关文献】1.永恒的人类之善--谈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中庸思想的契合 [J], 马玉红2.人类的永恒:和谐——析《静静的顿河》的思想潜流 [J], 陈思3.昌明的永恒--追索人类认识体育的思想轨迹 [J], 颜天民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人类进步的永恒主题 [J], 江湛元5.《罗门·蓉子文学创作系列》读后一首诗”,而且“只有诗能把‘自然的生命’‘艺术n的生命’与‘道德的生命’三者在其无限超越与n升华的思想感通力与慧悟中,统化为一体的存n在,而使人类与宇宙万物的生命获得接近完美n性与永恒性的存在。
”因此,他们的生命已与诗n歌艺术融为一 [J], 赵丽玲;周金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说 :中庸之为德也 , “ 其至矣乎 !(论语 ・ ”《 雍也第 六》 ,攻乎异端 , )“ 斯害也 已”(论语 ・ 《 为政第二 》, )
“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论语 ・ 子罕第九 》 , )可以说 ,
VO . 5 No 2 12 .
Ap . 0 6 r2 0
文章编号 :0 14 7 ( 0 6 0 —0 50 10 —3 3 20 )20 0—4
永 恒 的人 类 之 善
— —
谈孔 子和亚里士 多德 中庸思想的契合
马 玉红
( 兰州大学 文学院 , 甘肃 兰州 700 ) 300
多年来 , 人们对“ 中庸” 一词的理解众说纷纭 , 莫衷一 是, 北宋理学 家程颐认 为: 不偏之谓 中, “ 不易之谓
璧德教授在其代表作《 卢梭与浪漫主义 》 一书中说所
有的古典主义者都证明了人类正常经验 的核心 ,东 “
方和西方都不 仅拥有伟 大的宗 教和人道 主义的法 则——这些法则若根据它们 的结果来检验 的话 , 则 是相互证明的, 而且它们还见证 了人类经验 中的一
是万事万物达到最佳状态的度, 是人类最高的道德境界 ; 人类行为若以善为内涵, 体会完美的中庸之道, 就能 实现
完满的幸福 与和谐 。 关键词 : # 善 中庸 } 理性 } 道德 ; 思辨; 行为 ; ; 度 幸福 中圈分类号 :I 8 3 0 文献标识码 : A
上个世纪美国二 、 三十年代新人文主义领袖 白
维普资讯
第2 5卷 第 2 期
20 0 6年 4月
兰 州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u a o a zo atn i ri S c l c n e) o r l f n h u i o g v s y(o i i cs n L Jo Un e t aS e
庸思想上深层次的契合正好见证了人类经验 中永恒 之善的思想 。 人类一切最高 的智慧、 美德皆以中庸为贵, 中庸
天然有个 中在那上 , 不待人安排 也” ]就是在中之 L, 2 义的中, 不偏 之谓中” 而“ 的中即是依时而行 , 知权达
变时中的 中, 中庸 ” 中既是在 中又是 时 中。《 “ 之 中 庸》 喜怒哀乐 之未发 , 之“ 谓之 中; 发而皆中节 , 之 谓 和。中也者 , 下之 大本 也; t 者 , 下 之达 道 天 和 l 天 = | 也。将中庸析为中与和两层意义 , ” 喜怒哀乐未发 出 之时, 即在中之中, 然有个不偏不倚的中客观存在 自
摘
要: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 处于公 元前四五世纪 中西轴心 时代 , 相差一 百六十多年 , 地域 、 国家、 民族 、 时代 、 文化的
差异并没有 阻隔他们心灵 、 的暗相与会 , 精神 用美国新人 文主义 杰 出代表 白璧德 的话 来说 他们 都见证 了人类 正常 经验 的核 心。在 中庸这一思想上 , 子和亚里士多德惊人 一致地 阐明 了中庸 是 天人 合 一或与神合 一 的最高 的善 , 孔
由于 自身而被选取 , 而永远不为他物而被选择 的 目 的。善是人生终极 的追求 , 人抵达善则是通过德性 的完善 ,人的善就是合乎德性而生成的灵魂 的现实 “ 活动。L换句话说 , ”] 4 善是作用于心灵 , 自于生活经 来
是融合各种相反德性而能全备其 间的能力 , 郑也夫
先生曾说 :人类行为的理想之境是 中庸之途 。中庸 “ ” 思想是孑子 ( L 公元前 5 1 5 ~前 49最早提出来 的,L 7) 孑
在那里 , 喜怒哀乐一旦发 出来 , 一 对中, 恰当不偏 , 无不 中节 , 当喜则喜 , 当怒则怒 , 当哀则 哀 , 当乐则 乐, 便是和, 中和即 中庸 就是时 中而达 中和庸 的境
第2 5卷
人与乾坤合其德就是善, 而成就善就是性 。《 中庸 》
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 , f之谓道 , “ 率生 修道之谓教 。 ” 人之性因循天命 , 使之处于道 的先导之 , 率领之 , 对 天性诸多情欲有所节制, 从而达于中庸而臻 于至善 。
宇宙万物中最中庸最高明的是 自然 , 自然界 , 在 中庸 是天道运行 , 万物生育 的最佳状态 , 在人类 , 中庸是 最高道德理想 , 是行 为最恰当的度 , 是善的极峰。中 庸就是孔子的礼乐文化 , 如张辛所说 ,礼的精神 正 “ 就是秩序 ; 的精神 就是和谐 。……中国文化是以 乐
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 , 庸者天下之定理。[ 程颐对 ”] 2
中庸 的理解可谓真知灼见 , 他认为一个中字有二义 ,
一
是在中之义 , 一是时中之义 ,天 下事事物物皆有 “
中”天下之物 , , 洪纤 巨细, 飞潜动植 ,事事物物上皆 “
致因素和永恒 因素 。L作为人道主义者的中国古代 ”] 1 伟大思想家孑子和古希腊一代大哲亚里士多德在中 L
道, 继之者善也 , 成之者性也 。一 阴一阳即乾与坤 , ”
观领略, 便能心领神会人类 永恒之善 的思想。两千
收稿 日期 :0 5]-6 2 0 -00
作者简介 : 马玉红 (98)女 , 16-, 河南浙 川人 , 士生。 博
维普资高的思维观念和行为准则 。《 L 中庸 》 一
书是儒家经典中至为重要的著作 , 它虽不是孑 子亲 L
手所著 , 但却集中阐释了孑 子中庸思想 的涵义和境 L
略, 反射 了孑子深湛高远的道德理想 , L 细细品味 , 静
行焉, 百物生焉 , 天何言哉? (论语 ・ ”《 阳货第十七 》 ) 天地蕴涵了和谐的秩序 , 天地合德而 自然生成万物 及人类 ,易经》系辞上传 ・ 章》 一阴一 阳之谓 《 《 4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