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和故事情节。

2.能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和寓意。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4.通过学习《伯牙绝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伯牙绝弦》故事情节、音乐欣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和寓意,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难点:音乐欣赏的引导和讨论。

四、教学准备:1.播放设备和音乐播放器。

2.《伯牙绝弦》的音乐录音。

五、教学过程:1.导入:师生共同回顾前几节课学习的关于中国古代音乐的知识,引导学生回忆《古琴》、《筝》等的音乐特点和演奏方法。

2.学习:(1)师生共同阅读《伯牙绝弦》的故事,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t- 《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是什么?\t- 伯牙和子期为什么成为了好朋友?\t- 伯牙弹琴的时候,为什么子期也能听到声音?(2)播放《伯牙绝弦》的音乐录音,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

聆听完毕后,师生共同讨论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故事中的道理和寓意。

3.合作学习:(1)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来表演《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并配上适当的音乐。

(2)学生可以自行编写故事剧本,或者基于已有的剧本进行改编。

(3)每个小组表演完毕后,进行小组间的欣赏和讨论。

4.展示和总结:(1)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其他小组进行观看和欣赏,每个小组之间进行评价和讨论。

(2)师生共同总结《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和音乐表达的情感,并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体现《伯牙绝弦》中的友谊和美好情感。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思考《伯牙绝弦》中的道理和寓意,并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既能够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和音乐表达的情感,又能够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案优秀5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案优秀5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案优秀5篇《伯牙绝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独有的语言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用自己的话初步讲讲这个故事。

3.通过朗读,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感受艺术(音乐)的美好。

2.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解题质疑,引入课文。

初读课题后,学生理解“绝弦”的意思,大致了解伯牙,就课题提出疑问。

二、读准字音,初知课文。

1.学生自由练读。

2.检查初读情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联系注释,读懂文意。

1.指导学生联系注释尝试疏通文意,并练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在学生讲述时,教师相机指导理解重点词句“善”“志”等。

3.学生练习朗读,读出文言文韵律。

四、深入体会,品味文情。

思考:伯牙为何绝弦?(一)感悟“知音相遇之喜”1.学生自学:你是从哪些语句感悟到伯牙、子期就是知音,勾划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理解善鼓的伯牙志在高山与流水时,善听的子期能准确听懂伯牙的琴音所传达的心声。

学生练习朗读,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拓展理解“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

师生共读,表达知音相遇之喜。

(二)感悟“知音离世之悲”借助冯梦龙《警世通言》中《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伯牙为何破琴绝弦。

学生练读,体会伯牙失去知音的复杂情感。

对比朗读,再次体会知音离世之悲。

五、回味诵读,升华文心。

1.善鼓的伯牙为了知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2.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3.师生诵读全文。

[个人简历]崔雪梅,全国“自辅实验”先进个人,省特级教师后备人选,省骨干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青年教师,金牛教育专家。

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优秀8篇

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优秀8篇

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优秀8篇《伯牙绝弦》教案篇一伯牙绝弦(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方法:谈话导入以读促悟教学准备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师: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

引导学生说词。

老师再说几个这样的词。

课件出示:清风徐徐杨柳依依明月皎皎炊烟袅袅流水淙淙芳草萋萋霞光灼灼春雨绵绵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这些都是美丽的自然景物。

师: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对写作一定有帮助。

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4.师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指导:峨峨兮/ 若/ 泰山洋洋兮/ 若/ 江河伯牙谓/ 世/ 再无知音三、读懂课文内容1.师: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2.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

3.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4.你从哪里看出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学生感情朗读此句。

引导理解知己: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

这就是知音。

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表面的。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优秀5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优秀5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优秀5篇《伯牙绝弦》教案设计篇一本文是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

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知识目标: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能力目标: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情感目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感受艺术的美好。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四、说教法,学法教法:运用以读代讲法,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

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渗透读,思,议,悟等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一)古文引路,揭示课题。

(二)初读感知,体会韵味。

(三)深入探究,疏通文意(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六、关于第三点的具体说明这一步是教学的重点,为了更好的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体现新的课程理念,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活动1、理解课题,整体感知。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重点,树立大的语文观念。

我以课题的理解为教学的切入点,同时渗透理解古文的方法。

2、自读感悟,合作探究。

学习既是每个学生的事,又是师生,生生共同的事。

学生应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想要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营造一个合作学习的民主氛围。

《伯牙绝弦》精彩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精彩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精彩教学设计《伯牙绝弦》精彩教学设计(精选7篇)《伯牙绝弦》主要讲了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表达了朋友之间真知己的思想境界,成为千古佳话。

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准备的《伯牙绝弦》精彩教学设计,喜欢的可以收藏一下!了解更多详情资讯,请关注店铺!《伯牙绝弦》精彩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课前播放《高山流水》一、导入:刚才听到的这首乐曲是什么?《高山流水》从这委婉动人的旋律里,我们似乎倾听到了一段委婉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在这段音乐的引领下走进《伯牙绝弦》的故事。

板书《伯牙绝弦》指名读,齐读。

解题,质疑。

二、初读古文。

1.自由读古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2.范读,出示画停顿的内容自己再读古文。

3.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课文几遍读下来我们知道了文章写了两个人?(伯牙,钟子期)1.(出示第一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说说你有何了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

(善:善于,擅长)请生读,“鼓”作何意?从哪里了解到?(下面注释)从文中的注释了解意思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齐读,读出二人的特点来。

师:从哪里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用笔画出。

指名回答。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细细读读第一句:你有何体会?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此时钟子期心中浮现怎样的高山?(巍峨,高大)文中用一个词来形容是?(峨峨)请生读读出巍峨的气势来。

(过渡)孔子曾登泰山而小天下再读读,体会高山的巍峨。

再读子期的话,从哪个词体现钟子期善听?(善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好啊!读出它的味道来。

区别四个“善”的不同意思。

指名读,齐读。

从哉,兮两个语气词你又作何体会?再读。

3.用相同方法学习第二句。

男女生配合读。

4.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回答: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皎皎乎若明月!”)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

《伯牙绝弦》精彩教学设计(优秀8篇)

《伯牙绝弦》精彩教学设计(优秀8篇)

《伯牙绝弦》精彩教学设计(优秀8篇)4、板书课题:牙绝弦齐读课题,解释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从小游戏入手,引发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兴趣。

然后激情导入新课,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二、读通读顺,感知课文1、请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和平时课文的有什么区别。

2、先让学生试着读一读,谈谈体会。

3、师: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3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大声地读课文。

)4、师:读通顺了吗?读流利了吗?但是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

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

5、教师范读,相机指导读发。

6、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7、学生互相交流读,教师检查读,相机指导读。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本环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读的空间,力求通过朗读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教师以富有激情的富有韵味的范读,把学生带入到语言文字的情景之中,点燃了学生热爱阅读文言文的热情。

)三、探究理解,感悟文本1、师: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说说“伯牙绝弦”的意思。

(预设答案:伯牙再也不弹琴了。

)2、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预设答案: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预设答案: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

)3、师: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

(学生再一次自由朗读后交流。

)4、预设交流1:我读懂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告诉我们伯牙很喜欢弹琴,钟子期很喜欢听。

师: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4次。

)师:前面的两个“善”是什么意思?后面的两个“善”可以怎么说?(预设答案:啊!好啊!)师:相当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预设答案:真棒啊!了不起!真厉害!……)师: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

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通用11篇)

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通用11篇)

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通用11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篇1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学习重点:凭借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学法提示:1、查字典或对照文中注视,解释词语,说出句子的完整意思。

2、根据句子的意思来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

根据情况,教师范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后,指导学生读文、背诵课文。

再读中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谊,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

一、课前预习1、初读课文,我能扫清文字障碍。

(1)、读题目,“伯牙绝弦”中的“绝”的意思是(),“伯牙绝弦”的意思是()。

(2)、读3—5遍课文,我能把带有拼音的字读正确,记在心里,然后给下列字注音:弦()哉()兮()峨()(3)、我能把文中难写的字写得既正确又美观:2、我能根据文中句子的意思,把文章读得正确流利,并能用“|”把读法在文中标注出来。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对照注释,查字典、读课文,我能理解课文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意思,并能把句子中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

⑴、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⑵、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⑶、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4、对比阅读,加点字的意思分别是: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哉5、读了几遍课文后,让我最感动的几句话是:6、我有几点疑问想与老师讨论。

小学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经典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经典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经典教学设计(通用10篇)小学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经典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经典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经典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读懂课文: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读好课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4、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的音乐艺术的魅力。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谈话:1、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词语“皑皑白雪”,你们根据这个词语的结构来继续说像这样的词语。

(AABC)2、出示课件1: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萋萋芳草3、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美丽的景物)平时如果我们多加积累这些词语,对我们的写作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课文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2、音乐的魅力就在于那些美妙的音符,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享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音乐有关的文章。

因为音乐,使两个陌生人成为挚友,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是什么样的音乐这般神奇呢?请欣赏古筝曲《高山流水》。

出示课件2:播放《高山流水》3、悠扬的古筝曲仿佛把我们带入了时光隧道,我们仿佛来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

我们在高山流水间,寻着琴声,见到了这首曲子的演奏者,楚国琴师俞伯牙。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俞伯牙和他的朋友钟子期的故事。

板书课题:伯牙绝弦。

出示课件3:25、《伯牙绝弦》二、熟读课文1、这是一篇文言文,同学们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读不通的地方,可以反复读几遍。

六年级上《伯牙绝弦》示范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伯牙绝弦》示范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伯牙绝弦》示范课教学设计第一篇:六年级上《伯牙绝弦》示范课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5、伯牙绝弦(马场镇党固小学肖丽娜)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

3、积累中华古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4、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喜欢音乐吗,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音乐,注意,把你听到的声音想象成一幅幅画面,我找同学们来说一说,听到音乐,我仿佛看到了。

播放音乐。

学生描述画面。

2、音乐的魅力就在于此,那些美妙的音符,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享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音乐有关的文章。

因为音乐,使两个陌生人成为挚友,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是什么样的音乐这样神奇呢?3、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俞伯牙和他的好朋友钟子期的故事。

出示课题,“伯牙绝弦”,正音“弦”并解释课题4、介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二、熟读课文1、下面听老师读一遍,听的时候注意老师读文言文和读现代文有什么不同?范读课文,学生找特点,(慢、声音高低起伏,停顿多。

)现在谁来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来读一读课文?他读得怎么样?多人读课文。

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指导:峨峨兮 / 若 / 泰山洋洋兮 / 若 / 江河伯牙谓 / 世 / 再无知音2、现在我们来一起配合音乐读课文课文,注意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出示幻灯:课文。

齐读课文)三、品读感悟1、同学们读得很好,老师想说,善哉,善哉。

什么意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你们理解了每一句话的意思以后,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读得更好。

请同学们先观察这幅图片,谁是伯牙?谁是子期?(生回答)师板书(伯牙、子期)再问:课文中是用那个词来表明他们的关系?(知音,并板书)。

那什么样的人才叫知音?(生回答)他们之间是靠什么传递情感的?(琴,师画琴并说:真是千里知音一琴牵哪。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通用13篇)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通用13篇)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通用13篇)《伯牙绝弦》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二、教学重点:目标2三、教学难点:目标3四、课前准备:课件、音乐欣赏五、教学过程:(一)板书文言文题目,直接导入。

1、板书:伯牙绝弦同学们,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呤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

(大屏幕出现课题《伯牙绝弦》)2、释题――大屏幕出示“伯牙”俞伯牙,春秋时代的琴师。

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

故被人尊为“琴仙”。

绝:断绝。

“伯牙绝弦”讲述的是俞伯牙因为钟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的故事。

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以此为题,直接点出课文内容,简洁明了。

(二)1、复习文言文学习方法。

⑴反复朗诵。

⑵根据课后注释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

⑶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2、(大屏幕出示)文言文在节奏和重音的读法。

(全班读、男生读、女生读、个别读)3、根据课后注释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

(讨论回答)4、感知内容。

⑴文言文写了谁和谁(板书:伯牙、子期)。

他们俩互为什么?什么是“知音”。

⑵从哪里看出伯牙和子期互为知音?(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板书:善鼓琴善听,所念必得。

5、品读体味,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

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样赞叹?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皎皎的明月了吗?你将如何赞叹?6、口味知音之情。

正当伯牙为遇到知音而高兴时,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伯牙悲痛欲绝。

难一句话表现了伯牙悲痛的心情呢?(齐读)板书:绝弦之死伯牙为什么把琴摔了,终身不弹琴?(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知音难得。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优秀6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优秀6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优秀6篇《伯牙绝弦》精彩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第八组教材的第一篇,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

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学生特点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学生已初步掌握了通过多读、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而且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有助于培养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读懂课文的意思。

至于课文所包含的人文内涵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强行灌输。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重点难点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难点在于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操练1、背诵《三字经》“人之初——千而万”2、(教师在黑板左板书)峨峨泰山洋洋江河指名朗读,说这两个四字词语有什么特点。

(AABC式;前面的叠词形容后面的景物)同学们能不能也说几个这种形式的词语。

(生说,教师板书)如: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蔼蔼云雾、袅袅炊烟、依依杨柳、青青草色……齐声朗读。

一、激情导入,揭题解题1、同学们,人们常说——“千金易得,知音难寻。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可以看出,知音是何等的珍贵啊!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教师在黑板中板书:“知音”),讲述的就是两千多前春秋时期的一个动人的故事,故事名字叫——“伯牙绝弦”。

(教师在黑板中上板书课题,生食指书空。

伯牙绝弦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

伯牙绝弦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

伯牙绝弦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伯牙绝弦的背景和意义,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

1.2 学生朗读课文《伯牙绝弦》,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

1.3 学生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变化。

第二章:深入学习2.1 学生细读课文,注意细节,理解伯牙绝弦的原因和后果。

2.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弦”代表什么,为什么伯牙会绝弦等。

2.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比喻和象征手法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章:情感体验3.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情感。

3.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达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

3.3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故事中人物的情感进行对比。

第四章:拓展思考4.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如友情、忠诚、坚持等。

4.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进行小组讨论。

4.3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第五章:总结与作业5.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总结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5.3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伯牙绝弦的读后感或者进行相关的创作活动。

第六章:文学鉴赏6.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文学元素,如词语的运用、句式结构等。

6.2 学生分析并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词句和表达方式。

6.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文学鉴赏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悟和心得。

第七章:道德教育7.1 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道德教育的内容,如尊重他人、珍惜友情等。

7.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道德教育内容的理解和看法。

7.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道德情境,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行为能力。

第八章:创意写作8.1 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灵感,进行创意写作活动。

8.2 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与伯牙绝弦相关的故事、诗歌或散文。

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_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_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_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学设计【小编寄语】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是今天语文网小编极力给大家推荐的,其教学设计之精彩、教学环节之精致、教学问题之精当,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吧!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一、课前朗读,感悟友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

二、谈话导入,走进课文1、这组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古人用诗歌形式,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和朋友知己之间的深厚感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写朋友知己的古文。

它千古传诵,流传至今。

2、板书课题,正音,绝弦3、这是一篇文言文,也就是古文。

我们以往学的都是现代文,也就是白话文,今天是我们本学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相信大家都能喜欢。

三、读通读顺,感知课文1、试读,说说读后的感受。

中国有句古话知难而上、迎刃而解,有信心读好吗?2、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3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读通顺了吗?读流利了吗?但是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

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

4、教师根据实情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学生拿笔画停顿5、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6、点名读,齐读四、初解知音,理解课文1、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说说伯牙绝弦的意思。

预设答案:伯牙再也不弹琴了。

2、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预设答案: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预设答案: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

)3、从鼓字引导,学生说说理解文言文的方法4、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

5、预设交流(1)我读懂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告诉我们伯牙很喜欢弹琴,钟子期很喜欢听。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市级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市级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市级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伯牙绝弦》,学生将了解古代音乐家伯牙和琴道的故事,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美感。

2.通过朗读、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通过课堂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对友谊的理解、对有志者事竟成的体会和对美的追求。

4.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会如何理解古代文学作品,领会其深层含义和艺术魅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分析《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及背景。

2.掌握《伯牙绝弦》中的一些重要句子和词语的意思。

3.通过《伯牙绝弦》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思考友谊、执着和美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理解《伯牙绝弦》的艺术意境和内涵。

2.引导学生从伯牙与琴、友情、音乐等方面展开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准备1.课前准备好教案、课件及相关教具等。

2.播放《伯牙绝弦》相关音乐、视频素材。

3.备好学生讨论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4.教师要熟悉《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准备好相关讲解资料。

5.确保教室环境整洁、气氛轻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回想一下前几课所学的内容,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播放关于伯牙和琴的音乐片段,引发学生对音乐和友情的思考。

2. 学习文本•以小组形式让学生朗读《伯牙绝弦》的文本,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教师适时进行讲解,解释文中生僻词语及句子。

3. 分组讨论•安排小组讨论时间,让学生就“伯牙和琴”、“友情”、“音乐”等话题展开思考和讨论。

•引导学生就友情的重要性和音乐的美感等内容进行交流。

4.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再次思考友情、音乐以及本文的主题。

六、课堂延伸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再述《伯牙绝弦》的故事,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分组表演《伯牙绝弦》的情节,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现对文本的理解。

3.带领学生一起品读古代诗词,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七、课后作业•完成相关习题,巩固对文本的理解和掌握。

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教案

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教案

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伯牙绝弦》。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复述等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伯牙和钟子期深厚的友谊。

(2)学会珍惜友谊,懂得友谊的可贵。

(3)培养学生热爱古典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伯牙绝弦》。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2. 学会通过朗读、默读、复述等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古典文学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朗读教学法:通过朗读、默读、复述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伯牙绝弦》。

2. 相关资料图片、音频、视频等。

3.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4. 学生作业本、练习册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伯牙绝弦》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朗读感悟(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角色的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伯牙绝弦的意义。

七、课堂练习1. 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选择合适的成语,描述你与朋友之间的友谊。

6年级语文《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

6年级语文《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

6年级语文《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6年级语文《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导语;《伯牙绝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中的一篇文言文。

下面是下面是公开课教案,欢迎参考。

一、音乐导入,揭题课题老师播放《高山流水》音乐,让学生用心倾听。

然后谈感受,这就是有名的古筝曲《高山流水》。

在这个好听的音乐背后,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将要学习这个故事《伯牙绝弦》。

学生跟老师一起板书:伯牙绝弦注意指导“弦”的读音,与学生交流伯牙资料。

“弦”就是琴弦,“绝”就是断绝,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伯牙既然是春秋时期楚国有名的宫廷乐师,他一定会把自己的琴视为心爱之物,那他为什么要把琴弦挑断呢?请同学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品味韵味出示课件:【读课文,注意停顿: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学生自由的,大声的读课文,遇到不好读的地方要反复多读几遍。

2、点名读课文,学生评价,老师指导。

3、老师范读课文。

4、学生继续自由练读。

5、学生齐读课文。

三、品词析句,研读文本,初悟绝弦1.品“善”师: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课文中的主人公分别是——是伯牙和钟子期,师板书:(伯牙子期 )两个人各有什么特点?谁来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抓住“善、鼓”理解。

2、品“志”“善哉”(1)文中那句话具体写伯牙善鼓琴?子期善听?(学生会读第2句话)(2)你是怎么从这句话中看出伯牙善鼓琴?(伯牙志在高山,就能弹奏出高山;志在流水,就能弹奏出流水来)“志”怎么理解?(想)伯牙想到哪就能弹到哪,想到什么,就能弹出什么,可见善鼓之名果然名不虚传啊!(3)你是从哪看出子期善听的?(……)哪个词说明山高?(峨峨兮)“兮”也是语气词,相当于“啊”,高高啊,意思就是说山非常高,可以说是巍峨挺拔,你能不能通过读表现出来?……【课件: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中“善”怎么理解?(太好了、太妙了……)这个“善”和第一句中的“善”意思一样吗?(不一样)这就是文言文中的一字多义。

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设计

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设计

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伯牙绝弦》的故事,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伯牙与子期的深厚友谊,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珍惜友谊的品质,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体会伯牙与子期的深厚友谊。

2.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感悟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绝弦”的含义,以及伯牙绝弦的原因。

2.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启示,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伯牙绝弦》相关的课件,包括故事内容、人物形象、图片等。

2. 教材:《伯牙绝弦》文本。

3.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伯牙绝弦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伯牙绝弦》文本,理解故事内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探讨伯牙绝弦的原因。

4.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

5. 情景模拟:分组表演《伯牙绝弦》的故事,增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6.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自己从故事中汲取的启示,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伯牙绝弦所传达的价值观。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伯牙绝弦》故事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景模拟:评价学生在表演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反思课堂教学的组织是否得当,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伯牙绝弦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

伯牙绝弦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

伯牙绝弦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伯牙绝弦》的故事,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伯牙与钟子期的深厚友谊。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珍惜友谊,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体会伯牙与钟子期的友谊。

2. 学习课文中的重点字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绝弦”的含义,体会伯牙绝弦的深情。

2. 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珍惜友谊。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伯牙与钟子期的友谊。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让学生在感受故事魅力的学会珍惜友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伯牙绝弦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伯牙与钟子期的友谊。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伯牙绝弦的原因,理解“绝弦”的含义。

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翻译课文,让学生充分理解故事内容。

5. 情感体验: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会伯牙与钟子期的友谊,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珍惜友谊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以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实践表现为主要评价内容,侧重于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语文素养的提高以及情感态度的转变。

2. 评价方法: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精神、表达能力等进行评价。

3. 评价内容:a. 学生对《伯牙绝弦》故事的理解程度。

b. 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字词的掌握情况。

c. 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
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你有朋友吗?你又知音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跟知音有关的古文《伯牙绝弦》,(板题,齐读课题)一起来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并指名读学习目标)师:能完成这些目标吗?请用你最好的坐姿告诉朱老师。

二、依据自学指导自学
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我们来看一下自学提示。

(大屏幕出示自学提示,并指名读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1、轻声朗读课文,将字音读准,语句读通顺。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

3、默读课文并思考:
(1)用横线画出能体现伯牙和钟子期是知音的语句。

(2)伯牙作为弹琴高手,为什么只把钟子期作为知音?
(3)当钟子期不幸去世时伯牙有什么样的举动?
(5分钟之后,比谁学得好)
师:自学竞赛开始
三、检查自学效果
师:完成自学任务的同学请举手。

刚才大家学的都很认真,相信你们的回答也一定非常精彩。

1、指名读古文,教师及时纠错。

(一至三名学生朗读)
2、指名说说对古文的理解。

3、指名读文中能体现伯牙和钟子期是知音的语句。

并指名说出句子的意思。

4、提问:伯牙作为弹琴高手,为什么只把钟子期作为知音?并指导学生读好相关语句。

教师适时引出对“知音”的理解
5、提问:当钟子期不幸去世时伯牙有什么样的举动?
并指导学生读好相关语句。

适时引出对“伯牙绝弦”的理解。

6、回味“绝弦”
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播放《高山流水》)下面让我们伴随着这首动人的音乐一起来有感情的读读这个故事。

四、当堂训练题
1、背诵课文《伯牙绝弦》。

2、完成字词句第159页的第三题和实践天地。

五、总结下课
本节课我们都被钟子期语伯牙的感人故事深深感动,从中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人生知音难寻,希望大家能从你的生活中找的你的知音。

六、板书设计:
伯牙绝弦
知音
伯牙钟子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