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身边的物质1.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2 固体、液体和气体1.3 混合物与纯净物2. 第2章:力和运动2.1 力的初步认识2.2 运动的形式2.3 力与运动的关系3. 第3章:声音3.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3.2 声音的特征3.3 声音的应用与噪声防治4. 第4章:光和颜色4.1 光的传播4.2 颜色的形成4.3 光和颜色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物质的性质、力的作用、声音和光的传播等基本概念,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作用、声音和光的传播、颜色的形成等概念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如试管、酒精灯、天平、小车等)、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学习资料、实验报告单、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或实验现象,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详细讲解重点、难点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学生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具有代表性的作业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突出本节课的主题,如“力的作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等。

2. 内容:列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以提纲形式呈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生活中的三种固体、液体和气体。

请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请简述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

请解释颜色的形成原理。

2. 答案:略略略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科学读物、科普视频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是一门让孩子们以探索自然为基础的学科,它培养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思维能力。

在《小学科学全册》这本教材中,四年级上册涵盖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们建立对科学的基本认知和实验技能。

本文将围绕着《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介绍几个具体内容,并提供相关教案和教学活动。

第一课:生活中的力这一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力,并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了解力的作用。

教案如下:1. 导入:呈现一系列运动中的现象,如石头滚下山坡,水龙头喷水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有什么力量在起作用?2. 概念解释:通过图片和文字解释力的概念,并给出例子,如重力、推力和拉力。

3. 实验活动:设计一个实验,比较不同重物下落的速度,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提供实验材料和步骤指导。

4. 总结: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力的特点和作用。

让学生自己找到身边生活中的力的例子,并进行归纳。

第二课:光线的传播这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光线的传播方式,并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光的传播。

教案如下:1. 导入:播放一段关于光线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见过光吗?它是怎样传播的?2. 知识讲解:通过图片和文字解释光的传播方式,如直线传播、直线反射和折射。

3.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一次实践活动,使用镜子进行光线的反射实验。

学生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并记录下实验结果。

4. 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问题,如为什么我们能看见自己的影子?为什么太阳光会被云层遮挡?第三课:植物的种子这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认识植物的种子,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发芽过程。

教案如下:1. 导入:播放一段关于植物的种子的视频,让学生对种子有一个初步了解。

2. 知识讲解:通过图片和文字解释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引导学生了解种子的外层、种子壳、种子芽等部分。

3. 观察实验:提供几种常见植物的种子,让学生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第1课《我们的地球》:介绍地球的基本面貌,包括地形、气候、资源等。

第2课《太阳和月亮》:探讨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及对地球的影响。

第3课《水的世界》:分析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第4课《植物的生长》:观察植物的生长现象,了解植物的六大器官。

第5课《动物的生存》:研究动物的生活习性,探讨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6课《人体的奥秘》:认识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第7课《声音的传播》:探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第8课《光的传播》:了解光的传播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欲望。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科学方法的运用。

难点:科学现象的解释和科学原理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验器材、模型、图片等。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册、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与课程相关的生活实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教师运用PPT、模型、图片等教具,生动形象地讲解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

3.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巩固所学内容。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实验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6. 知识拓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

(2)结合生活实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3)绘制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

2. 作业答案:(1)实验结果解释:根据实验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结果。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研究植物的生长过程、器官及其功能。

2. 第二章《动物的行为》:探讨动物的行为特点、分类及适应性。

3.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认识天气现象、气候类型及气候变化。

4. 第四章《电与磁》:了解电与磁的基本概念、现象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植物、动物、天气、电与磁等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2. 能力目标: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培养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环保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行为的适应性、天气与气候的区分、电与磁的应用。

2. 教学重点:观察和分析生物现象,了解天气与气候的特点,掌握电与磁的基本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动物模型、天气符号卡片、电路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画图工具、放大镜、温度计、风向仪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1.1 植物的生长:观察教室内的植物,讨论植物的生长过程。

1.2 动物的行为:观看动物视频,分析动物的行为特点。

1.3 天气与气候:记录近期的天气现象,探讨天气与气候的关系。

1.4 电与磁:展示磁铁吸引铁钉现象,引入电与磁的学习。

2. 例题讲解: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讲解。

2.1 植物器官的功能:以叶片为例,讲解光合作用。

2.2 动物行为的适应性:以鸟类的迁徙为例,分析其适应性。

2.3 天气与气候的区分:以北京为例,讲解气候特点。

2.4 电与磁的应用:介绍电风扇的工作原理。

3. 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3.1 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绘制植物生长图。

3.2 分析动物行为,编写动物行为观察报告。

3.3 收集天气信息,制作天气符号卡片。

3.4 进行电路实验,了解电路的连接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过程、器官及其功能。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4篇)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4篇)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科学与生活(1周)1.1 科学与我们的生活(2课时)- 介绍科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分析科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器、交通工具等1.2 科学实验与探究(3课时)- 讲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水的汽化、冰的融化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第二单元:天气与季节(2周)2.1 天气的变化(2课时)- 分析天气的概念和特点- 探讨天气的变化规律和原因- 学习天气预报的方法和工具,如温度计、气象站等2.2 季节的更替(2课时)- 讲解四季的概念和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四季的变化,并记录观察结果- 探究季节更替的原因,如地球公转等2.3 预测天气(2课时)- 学习天气预测的方法,如观察云朵、风向等- 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测实验- 引导学生根据天气情况进行行为和服装的选择第三单元:物体的特性(2周)3.1 键和开关(2课时)- 分析键和开关的作用和特点- 进行简单的开关实验,如灯泡的亮灭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开关的工作原理3.2 物体的颜色(2课时)- 探究物体的颜色对光的反射和吸收的影响- 进行颜色混合实验,如红色和蓝色的混合等- 引导学生总结物体的颜色与光的关系3.3 物体的声音(2课时)- 学习声音的特点和传播方式- 进行声音传播实验,如声音在不同材质中传播的比较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材质对声音的影响第四单元:植物的特性(2周)4.1 植物的根和茎(2课时)- 讲解植物的根和茎的结构和功能- 进行观察植物根和茎的实验,如观察扦插繁殖等- 引导学生理解植物根和茎的作用和重要性4.2 植物的叶和花(2课时)- 探究植物的叶和花的结构和功能- 进行观察植物叶和花的实验,如观察叶绿素的存在等- 引导学生了解植物叶和花的生长条件和特点4.3 植物的种子和果实(2课时)- 学习植物的种子和果实的形成和传播方式- 进行观察种子和果实的实验,如观察种子发芽等- 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在繁殖中的重要性第五单元:动物的特性(3周)5.1 动物的体型和动作(2课时)- 讲解动物的体型和动作的特点和功能- 进行观察不同动物的体型和动作的实验,如观察鸟类飞行等- 引导学生了解动物体型和动作与生存环境的关系5.2 动物的群居和迁徙(2课时)- 探究动物的群居和迁徙的原因和特点- 进行观察动物群居和迁徙的实验,如观察鱼群的移动等- 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群居和迁徙的生活方式和适应性5.3 动物的食性和口器(2课时)- 学习动物的食性和口器的特点和适应性- 进行观察动物的食性和口器的实验,如观察昆虫吸食花蜜等- 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第六单元:健康与安全(2周)6.1 身体的健康与保护(2课时)- 讲解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和保护身体的方法- 分析关键时刻的自救方法,如突发事故的逃生等- 引导学生掌握常见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等6.2 环境的卫生与保护(2课时)- 探究环境卫生对健康的影响- 分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如垃圾分类等- 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责任和行为6.3 饮食的均衡与营养(2课时)- 学习饮食的均衡和营养的重要性- 分析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功能,如谷物的碳水化合物等- 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以上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的概述,每个单元都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自然现象的原理和规律,并将科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理解。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科学在我们身边》:了解科学的定义、科学家的工作以及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 《生物多样性》:学习生物的分类、特征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 《人体的奥秘》:认识人体的主要器官、功能及其相互协调。

4. 《能量的转换与应用》:探讨能量的来源、转换和利用。

5. 《地球与宇宙》:了解地球的结构、地貌及宇宙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生物多样性、人体器官、能量转换和地球宇宙知识,提高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提高合作、交流、表达等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生命尊重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生物分类、能量转换、地球宇宙知识。

教学重点:科学的基本概念、生物多样性、人体器官、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模型、标本、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实验报告、学习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图片、模型、实验等辅助教学。

3. 例题讲解:针对重难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突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目录:列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3. 重点: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教学重难点。

4. 图表:绘制相关图表,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科学的定义和科学探究方法。

(2)列举生物多样性的表现,并说明其意义。

(3)描述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4)简述能量转换的原理及实例。

(5)介绍地球和宇宙的基本知识。

答案:(1)科学是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现象的规律性的知识体系。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研究植物的生长过程、繁殖方式、种子发芽等。

课时:4课时内容:植物生长的过程、植物繁殖的方式、种子发芽的实验等。

2. 第二章《动物的适应与进化》:探讨动物如何适应环境、生物进化的原因和证据。

课时:4课时内容:动物的运动、感觉、保护色、进化原因和证据等。

3.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了解地球的结构、运动及宇宙的基本知识。

课时:4课时内容:地球的结构、自转与公转、季节变化、太阳系等。

4. 第四章《能量与机械》:学习简单机械、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课时:4课时内容:简单机械原理、能量转化、能量守恒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进化、地球运动、能量转化等抽象概念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过程、动物适应环境、简单机械原理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观察记录表、学习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

2.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关键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5. 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体现教学思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2)举例说明动物如何适应环境。

(3)简述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4)解释能量守恒定律。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天气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过程: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展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X;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一、认识天气现象1.出示一X“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2.根据学生的答复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答复出示相应符号〕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展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展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展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平安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展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展观察,教师巡视。

〔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4.回到教室进展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答复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7.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刚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方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翻开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8.带读提示语。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8篇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8篇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8篇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爱好。

但是他们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强,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教科版四班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8篇,供大家参考。

四班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有四个单元“天气”、“溶解”、“声音”、“我们的身体”。

与原教材相比缩减了一个单元,减少了“磁铁”、“有生命的物体”两个单元,增加了“我们的身体”单元。

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具体为:生命科学(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我们的身体》;物质科学(物体与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质科学(光、热、电、磁)《声音》;地球与空间(地球和天空的变化)《天气》。

调整后的新教材,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每个单元都有七个教学内容,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

根据教学建议,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

应该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比如,对周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加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

因此,这一学年是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本学期,四班级的学生有53个,较多的人数也为科学学习的顺利组织开展留下了较大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本学期是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教学中要因势利导,乐观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四、教学(措施):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

(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的条件、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2. 第2章《动物的行为与习性》:学习动物的生活习性、行为特点、适应环境的能力等。

3. 第3章《岩石与矿物》:认识岩石、矿物的种类、特点及成因,了解地球的物质组成。

4. 第4章《能量的转换与应用》:探究物体内能的转换、简单电路、可再生能源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动物的行为特点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进学生对自然资源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量的转换与应用、岩石与矿物的识别。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行为特点、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种子、动物模型、岩石矿物标本、电路元件等。

2. 学具:放大镜、显微镜、实验器材、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故事、观察等方式,引入新课。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章节内容,结合实际操作、观察、思考,让学生掌握知识。

3. 例题讲解:针对重点、难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7. 课后实践: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教材重点、难点内容。

2. 板书结构:清晰、简洁,逻辑性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植物生长过程中,种子发芽的条件有哪些?(2)举例说明动物如何适应环境。

(3)简述岩石与矿物的区别。

(4)列举三种可再生能源。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书籍、网站、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的确定与解析2.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现3.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例题讲解4. 板书设计的重要性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的确定与解析1. 能量的转换与应用:此部分涉及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对于小学生来说较难理解。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包括第1课《植物的生长条件》、第2课《植物的生长过程》、第3课《植物的开花与结果》。

2. 第二单元《电路的奥秘》,包括第1课《电路的组成》、第2课《电路的连接方式》、第3课《电路的开关》。

3. 第三单元《磁铁的力量》,包括第1课《磁铁的性质》、第2课《磁铁的磁性方向》、第3课《磁铁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条件、生长过程、开花与结果的特点;掌握电路的组成、连接方式和开关的作用;认识磁铁的性质、磁性方向及其应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电路的连接方式、磁铁的磁性方向。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条件、电路的组成、磁铁的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电路实验器材、磁铁及磁性材料。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观察记录表、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演示电路实验、展示磁铁的性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掌握关键知识点。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生长条件:阳光、水分、土壤、空气生长过程: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开花结果2. 电路的奥秘:电路组成: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连接方式:串联、并联3. 磁铁的力量:磁铁性质:磁性、极性、磁性方向应用:磁铁吸附、指南针、电动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植物的生长条件。

(2)列举电路的连接方式。

(3)简述磁铁的性质及应用。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情感目标1.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在“做科学”中培养科学情感和态度。

2.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能力目标1.学会制作地球仪,培养学生的动手、想象、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查找、分析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2.通过制作地球仪初步了解地球的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制作地球仪,观察体验地球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观察和发现地球仪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视频:地球各种自然现象谈话:关于地球,你想了解哪些事情?讲述: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的地球二.明确提出探究问题1.讲述:刚才同学们明确提出了很多关于地球的问题,那现在我们就来了解地球是什么样的?2.学生猜测地球的模样。

3.讲述:古代人对地球是怎样认识的呢?(CAI: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4.讨论: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如何发挥作用的?5.教师小结:科学技术对人类认识地球的作用三.制作地球仪,发现地球的基本特点。

1.谈话:要更清楚直观的了解地球的知识,你觉得有哪些方法?2.观察地球仪,说出自身的发现。

(经线、纬线、赤道、地轴)3.学生制作地球仪4.比较自制地球模型与地球仪。

5.自评,说出要做什么改善。

四.拓展:收集关于地球的资料1.谈话:你还有哪些途径获得地球的知识?2.把收集到地球资料整理制作成卡片。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设想出多种使运动着的物体停下来的方法。

2.能设计实验证明自身的设想是否正确。

3.能实事求是地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与其他同学交流想法。

2.能从不同角度看待摩擦力对人类的影响。

科学知识目标:1.能用实验说明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由运动变为静止。

2.能意识到阻碍物体运动的力为阻力。

STSE目标:能举出3个以上的例子说明人们在生活生产中是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的。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教案第一课:鸟的觅食法课时目标:通过学习鸟类的觅食法,让学生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并能够观察鸟类的觅食行为。

教学重点:了解鸟类的觅食法。

教学难点:观察鸟类的觅食行为,总结鸟类的觅食法。

教学准备:图片、PPT、小饼干、鸟类觅食模型。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 (5分钟)教师用PPT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问:大家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的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对!我们学习了植物的繁殖方式。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很好!我们要学习鸟的觅食法。

Step 2 学习新知 (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鸟类觅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鸟的动作和所觅食的对象,让学生描述鸟类的觅食方式。

2. 教师出示一些不同种类的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鸟类的嘴型和脚型,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嘴型和脚型与觅食方式之间的关系。

3. 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形状的鸟巢图片,让学生猜测不同形状的鸟巢适用于觅食哪种食物,激发学生的思维。

Step 3 实践探究 (30分钟)1. 教师将准备好的小饼干撒在教室地板上,并放置一个高处,让学生模拟鸟类觅食。

2.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一个学生担任观察员,观察其他小组学生的觅食行为。

3. 观察员记录下学生觅食时的动作和选择食物的方式,并总结不同小组学生的觅食行为。

Step 4 总结归纳 (10分钟)1. 观察员向全班汇报观察结果,展示图片和记录表。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同种类的鸟类觅食方式,以及不同形状的鸟巢的意义。

3. 教师出示鸟类觅食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和比较,进一步理解鸟类觅食方式。

Step 5 拓展延伸 (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鸟类图片,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分析它们的觅食方式,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

Step 6 小结复习 (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所学知识点和方法,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探索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种子发芽、植物光合作用、开花结果等基本知识。

2. 第二章《动物的行为与适应》:研究动物的行为特点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包括觅食、防御、繁殖等方面。

3. 第三章《岩石与矿物》:学习岩石的分类、特点及矿物的形成过程,培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4. 第四章《电的奥秘》:初步了解电路的组成、电流现象以及安全用电的常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册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生长、动物行为、岩石矿物和电的基础知识,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获取信息,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关爱生命、保护环境、安全用电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光合作用的理解、动物行为与适应的关系、岩石矿物的辨别、电路的组成与应用。

2.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动物行为的观察与分析、岩石矿物的特点与分类、安全用电的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动物行为视频、岩石矿物标本、电路实验箱等。

2. 学具:放大镜、显微镜、实验记录本、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播放动物行为视频,引发学生对本册内容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植物生长过程、动物行为特点、岩石矿物分类及电路原理。

3. 实践:分组进行观察、实验,如观察种子发芽、制作简单的电路等。

4. 课堂讲解:针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结合实践情景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生长过程图解2. 动物行为特点表格3. 岩石矿物分类图4. 电路原理示意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种子发芽的过程。

(2)举例说明动物如何适应环境。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科学在我们身边》: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科学探究方法,科学素养的培养。

详细内容:科学的概念、特点、与生活的联系;科学探究方法;科学家的故事。

2. 《生物与环境》: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详细内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及特点;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3.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繁殖的方式。

详细内容: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物的繁殖方式。

4. 《动物的生存与适应》:了解动物的特点,认识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详细内容:动物的特点;动物的运动、捕食、防御行为;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5. 《力的作用》:学习力的基本概念,了解力的作用和效果。

详细内容:力的概念、分类;力的作用和效果;简单机械的认识。

6. 《电与磁》:了解电与磁的基本现象,学习安全用电知识。

详细内容:电与磁的基本现象;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安全用电常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认识科学探究方法;(2)掌握生物与环境、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动物的生存与适应等基础知识;(3)了解力的作用和效果,掌握简单机械的使用;(4)认识电与磁的基本现象,学会安全用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2)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3)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事实,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1)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2)生物与环境、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动物的生存与适应等知识点的理解;(3)力的作用和效果的理解;(4)电与磁现象的理解。

2. 教学重点:(1)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2)生物、植物、动物知识的学习;(3)力的作用和效果的应用;(4)安全用电知识的掌握。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
-分类方面,可结合教材中的物质分类图,详细解释各类物质的特性,如金属、非金属、无机物、有机物等。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分
-通过实验演示,强调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在现象、性质、能量等方面的区别。
-引导学生关注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以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二、例题讲解解析
1.物质性质的判断与分类
-优化作业题目和答案,使之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五、课后拓展
-反思课后拓展活动是否具有实践性和趣味性,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结合学生兴趣和实际需求,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后拓展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语调应富有变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课堂氛围活跃。
二、时间分配
-合理安排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确保教学内容充实,又不显得匆忙。
-例题讲解和实验演示环节应适当延长,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
三、课堂提问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引导性,鼓励学生思考和参与。
-针对不同难度的知识点,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
一、教学内容
本教案依据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涵盖以下章节和内容:
1.事物的性质与变化
-物质的性质与分类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2.生活中常见的能量
-电能
-热能
-声能
3.地球上的力与运动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力的作用与运动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物质的性质与分类,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反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
-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实验、讨论、游戏等,以提高教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增加课堂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分享观点,提高课堂氛围。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3篇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3篇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选3篇(一)教学目的:1. 知识与技能:掌握四个单元的知识内容,包括物质的变化、水的变化、空气和光的利用。

掌握科学实验的根本方法和过程。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学习策略与方法:培养学生学会使用各种资,如实验室、图书等,积极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物质的变化过程和规律,掌握水的变化过程和规律,掌握空气的利用和光的利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才能,理解和掌握物质的变化过程和规律。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教材、实验器材、实验模型等。

学生准备教材、作业本等。

教学过程:Unit 1 物质的变化第一课:水的物态变化教学内容:1. 通过观察实验,理解水的三种物态变化,即液态、固态和气态。

2. 理解水在不同物态下有不同的性质和用处。

学习活动:1. 向学生展示水在不同物态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水的不同形态。

2. 组织学生观察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和冰的熔化过程。

3. 引导学生讨论水的不同物态下的性质和用处。

第二课:固态物质的变化教学内容:1. 通过实验,观察不同固态物质的变化过程,如燃烧、溶解等。

2. 理解固态物质的变化过程和规律。

学习活动:1. 向学生展示一些固态物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固态物质的特点。

2. 组织学生进展实验,观察不同固态物质的变化过程。

3. 引导学生总结固态物质的变化规律。

Unit 2 水的变化第一课:水的蒸发和沸腾教学内容:1. 通过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和沸腾过程,理解水的变化规律。

2. 理解水蒸气的性质和用处。

学习活动:1. 向学生展示实验器材和实验模型,引导学生猜想水蒸发和沸腾的过程。

2. 组织学生进展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和沸腾过程。

3. 引导学生总结水的蒸发和沸腾的规律。

第二课:水的结冰和融化教学内容:1. 通过实验,观察水的结冰和融化过程,理解水的变化规律。

科学教案四年级上册教科版(6篇)

科学教案四年级上册教科版(6篇)

最新科学级上册教案科学教案四年级上册教科版(6篇)科学级上册教案科学教案四年级上册教科版篇一1.能交流搜集到的植物资料按问题进展讨论。

2.引导学生观察叶的蒸腾实验。

3.能概括植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重点:做植物蒸腾实验,能解释实验中的现象,理解叶的蒸腾作用。

教学难点:概括植物的共同特点。

一盆植物。

一个透明的大塑料袋。

老师为学生准备一些如少儿植物图册一类的书,课前通知学生带这类书。

师:“上节课前大家搜集了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植物,以及植物的有关资料,让我们这节课继续研究植物。

”〔1〕聚集学生带来的各种植物、植物书、有关植物的资料,把学生所说的各种植物的名称一一列在黑板上。

〔2〕把有关书籍分配到各小组供学生研究和查阅。

〔1〕阅读教材中所列的凤仙花的五个特征。

〔2〕分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方面观察植物和查阅资料,答复:生长发育过程〔注意引导学生要涉及植物的变化,植物有生长的阶段,也有死亡的阶段〕。

繁殖后代。

身体构造。

生长环境。

运动与反响。

〔注意要求学生列举与凤仙花一样和不同的植物,到达理解植物多样性和具有共同特点目的。

〕〔1〕做实验,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2〕“别的植物也是这样吗?”——推广到所有的植物。

〔3〕说说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气候、对其他生物和对人有什么作用。

〔1〕师:“你能说说形形色色的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吗?”〔2〕师:“在观察和理解了许多植物之后,我们知道植物的共同特点了吗?请你写写植物的共同特点。

”你能寻找出动物和植物有哪些一样点和不同点吗?科学级上册教案科学教案四年级上册教科版篇二1、可以根据云量的多少,把天气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知道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降临。

2、用图示法说明云的种类,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3、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重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天气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各种天气的特征。

2.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用你的感官观察天气,讨论并记录天气特征。

3.意识到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高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对各种天气特征的描述。

教学难点: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用你的感官观察天气,讨论并记录天气特征。

教学准备:收集各种天气信息(包括文字、图片和视听),并准备在参加下一次活动时进行沟通。

试着通过不同的渠道了解明天的天气。

准备科学笔记本。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A部分一、引入:谈话:“你关心天气的变化吗?你看过天气预报吗?”老师在黑板上写道:“今天天气怎么样?”如果有人问你:“今天天气怎么样?”你打算怎么回答?二、探究内容:1.了解云量、降水、风和温度是天气的基本特征。

(1)思考: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每天天气都在发生变化,我们怎样描述天气的变化?(2)查看“城市天气预报地图”指南。

问:在这张天气预报图中,是怎样反映天气变化的?图中符号代表的是什么意思?(3)学生们表示他们的理解。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老师提示:图上标出的温度是指当地的日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变化范围。

(4)问题:你还知道什么天气现象?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画相应的天气符号。

(5)学生分组讨论:说说自己遇到过哪些天气。

你在不同的天气感觉如何。

印象最深的一次特殊天气是怎样的,自己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把它写在学生活动记录本上。

如何对这些天气进行分类。

(按云量、降雨量、温度、风速和风向分类。

)3、了解天气预报中的新内容。

(1)告诉我你对新天气预报的了解。

(2)阅读本地地区发布的天气预报的新内容:空气质量预报、降水概率、舒适度指数、紫外线强度。

(3)讨论:气象台为什么要向社会预报以上这些天气、环境信息?我们应该怎样利用它们来指导自己的生活?(4)老师:你知道气象台能为我们发布什么天气信息吗?(火灾风险等级、着装指数……)三、板书设计天气晴朗多云小雨天中雨天大到暴雨天雷雨天大风天,台风天,飓风天炎热天凉爽天B部分一、学生实际观察并描述当天的天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通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

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

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

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

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二、教材分析本册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

本册教材是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册教科书中的每个教学单元都有七个课题,这七个课题即学习的内容,也反映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双向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四、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六、教学措施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实,以保证观察和实验中获得证据的有效性。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的重要,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图表等进行记录。

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对学生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每周都要进行督促和检查。

4、耐心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四年级科学教学进度计划第一单元天气第一课时我们关心天气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一、认识天气现象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

(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7.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8.带读提示语。

9.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三、总结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杭州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第二课时天气日历教学目标:科学知识: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学重点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教学难点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学准备:1.画有天气符号的图片一张2.学生画天气符号的小卡片若干3.大的天气日历一张4.气温柱形图表一张5.温度计每组一支6.科学记录本和笔教学活动过程:一、认识一些天气符号1.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的含义。

2.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云的种类(次项可以选学)、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温度等天气现象。

3.每个学生在小纸卡上画几个天气符号,制成天气记录卡。

并提示学生在今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要用自己制作的天气记录卡在“天气日记”上记录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

4.可以小组分工,每人画一类天气符号的小纸卡,小组内不画重复的。

注意提示学生在卡片的上方写上今天的日期。

5.天气日历可以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天气日历,但全班共同完成一个天气日历的记录可能会比较现实。

6.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天气。

因为,从这一次开始,学生将持续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并在观察的过程中对天气情况进行判断。

此时的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能力还不强,教师应重点对在什么地方测量温度最合适?如何判断天空中的云是多云、阴天等方法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并作初步的指导。

7.回到教室后,教师可将“天气日历”贴在黑板上。

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云量?各小组举起前面画好的相应的小卡片。

请一名同学把小记录卡粘在“天气日历”今天的日期栏内。

8.依次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降雨量、风向、风级?9.出示“温度记录表”,指导学生用填充图(描竖条)的方法记录今天的气温。

10.讨论怎样安排每天的记录任务?明确分配任务的方案,确定每天在什么时间来观察天气。

二、课堂小结第三课时温度和气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2、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3、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示学习课题。

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5、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

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三、气温的测量1、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2、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3、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4、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5、教师小结。

第四课时风向和风速教学目标1、明确有关风的科学概念,加深对风的相关知识的认知度。

2、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过程与方法:自制建议风向标和小风旗。

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

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教学难点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制作小风旗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你们觉得风是什么?能听到,看到风吗?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风的词语来描述风吗?二、探究内容:(一)风向和风向标1、出示风向图,简单介绍简单介绍,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你能通过风水动旗面的情况来辨别风向吗?简单练习。

小结: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3、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1)出示自制风向标。

介绍制作方法(2)小组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3)问:我们如何将风向结果添加到当天的天气日历上呢?(4)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二)风速和风速等级1、问:风向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那么风速也可以测量吗?2、介绍科学家利用风速仪测量风速,熟悉“蒲福风力等级”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