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综合知识 第五讲
中药综合知识
八纲辨证: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表里关系、邪气过盛表证传里;人体抵抗力提高可由里出表。
寒热关系:寒症转化为热证是人体正气尚盛。
热证转化为寒症是正不胜邪。
虚证:临床表现虚弱、不足。
虚是由正气不足,实是由邪气过盛。
虚证转化为实证较少,实证转化为虚证较多。
阴阳是总纲:表、热、实属阳证。
里、寒、虚属阴证。
心病: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心血瘀阻心火亢盛肺病:肺气虚肺阴虚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燥邪犯肺痰浊阻肺脾气虚1.脾不健运:以运化功能减退和气虚为辩证要点。
脾虚下限:气虚和内脏下垂3.脾不统血:一般在脾气虚的基础上出血为辩证要点。
2.脾阳虚:伴有寒相为辩证要点肝病辩证肝气郁结情志抑郁,肝经所过部位闷胀疼痛肝火上炎一般以肝脉所过头目耳肋部实火炽盛肝阳上亢一般以肝阳亢于上,肾阴亏于下作为辩证要点。
肝风内动肝阳化风结合患者平素具有肝阳上亢结合突然出现的肝风内动症状作为辩证要点。
肾病辩证阳虚、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不纳气阳虚:全身功能低下伴寒症阴虚: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口咽发干,腰膝酸痛、舌红,脉细数。
肾精不足:一般以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早衰,生殖功能减退表现为主肾气不固:一般以肾虚不能固摄肾不纳气:一般以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加重为辩证要点。
腑病辨证:胃寒证:一般以胃脘疼痛寒相同见为辩证要点,脉沉迟或沉弦胃热:一般以胃病常见症状和热相共见为辩证要点。
食滞胃脘:胃脘胀闷疼痛,嗳腐吞酸胃阴虚:不思饮食,或知饥不食,脉细数,一般以胃病常见症状伴阴虚大肠湿热:腹痛下利,里急后重,或便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多玄滑而数,一般以腹痛,排便次数增多,或下痢脓血,或下黄色稀水为辩证要点。
大肠液亏:大便秘结干燥,难于排除,头晕、口臭,脉涩或细,舌红少津或可见黄燥苔,一般以大便干燥难于排除为辩证要点。
膀胱湿热:临床表现常见小便不畅,尿频尿急,尿色浑浊,或有脓血,或有砂石。
舌苔黄腻,脉数。
一般以尿频尿急,尿痛,尿黄为辩证要点。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_第五章(2)_2010年版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1、淋巴细胞减少见于
A:流行性腮腺炎
B:病毒性肝炎
C:结核
D: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E:淋巴瘤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分类计数为重点内容,该考点还可出现于配伍选择题中。
淋巴细胞减少除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外,还可见于传染病的急性期、接触放射线等情况。
而结核、流行性腮腺炎则出现淋巴细胞增多。
2、血沉增快可见于下列哪些情况
A:肺结核
B:严重贫血
C:妇女月经期
D:心绞痛
E:脂肪瘤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血沉增快的临床意义。
血沉增快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前者可见于妇女月经期、妊娠三个月以上,后者可见于某些炎症、如风湿病、结核、急性细菌性感染、心肌梗死、较大的手术或创伤、恶性肿瘤、多种原因导致的多球蛋白血症,如肝硬化、慢性肾炎、贫血等。
心绞痛、良性肿瘤血沉多正常。
中医药基本知识培训课件精选全文
8/6/2024
中医药基本知识
23
中医药基本知识
脏象学说
主管生长发育 主管生殖 主管水液代谢 主管纳气 濡养温煦脏腑
《侣山堂类辩》:五脏之气,皆相贯通
五行理论: 生理关系:五行相生、相克 病理联系:相乘相侮、子母相及
发展:通过生理功能阐述五脏间联系,用病理上相互 影响反证其生理上关系
8/6/2024
构成人体的核心 完成人体主要功能 相互间密切联系
推动血液运行 (主血) 主管精神活动 (藏神 / 主神明)
主管消化吸收 (主运化) 统摄血液 (主统血)
疏通全身气机 --调节情志活动 --促进消化吸收 --促进血液循环 --促进水液代谢 --通调月经
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
主呼吸 辅心行血 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
《灵枢·平人绝谷》: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8/6/2024
中医药基本知识
8
中医药基本知识
基本概念
津液
津液—体内正常水液的总称,也称”水液”.遍布于 周身,存在于经脉内外
人体某些分泌液,如涕、泪、唾等,及排泄液,如汗、 尿等,由津液所化生,也称津液
运化滋
输生润
功
废血和
能
物液营
养
8/6/2024
中医药基本知识
中医药基本知识
基本概念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脏象学说 经络学说 药性理论
8/6/2024
中医药基本知识
中医药基本知识
1
基本概念
中医药基本知识
经脏阴津血气精 络腑阳液
8/6/2024
中医药基本知识
2
基本概念
精
中医药基本知识
广义:包括水谷之精(饮食物化生成)、五脏六 腑之精(水谷之精输布到组织器官)和肾精(禀 受于父母、充实于水谷、藏于肾中)
《中药综合》第4-8章高频考点记忆口诀
《中药综合》第4-8章高频考点记忆口诀第四章民族医药基础知识重点知识点一、藏药六味与八性1、藏药六味:辛、甘、酸、苦、咸、涩(只是比中药五味:辛、甘、酸、苦、咸多了一个涩味)。
2、藏药八性:重腻、凉钝、轻糙、热锐•记忆口诀:揍你两顿清燥热睡3、八性归属土元偏盛:重、腻(记忆方法:泥土重)水元偏盛:凉、钝(记忆方法:凉水)风元偏盛:轻、糙(记忆方法:风轻云淡)火元偏盛:热、锐(记忆方法:火热)第六章中医药文献息与咨询服务一、传统文献本草典籍:《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本草纲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方书典籍:《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合剂局方》、《普济方》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巢氏诸病源候论》、《瘟疫论》二、现代文献一次文献:由本人研究成果所写的原始文献、论文(期刊、毕业)、专著、专利说明、会议文献等。
二次文献:在一次文献上整理而成的文献、书目和题录三次文献:在二次文献上整理而成的论文综述、词典、百科全书、教科书等。
第七章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一、中成药的药引1、黄酒•功效:温通经络,活血化淤•应用:活络丹、醒消丸(“消肿”)、跌打丸、七厘散(七厘与“气理”同音,可以由此记忆七厘散有活血行气的功效,故可用黄酒为药引)2、生姜汤功效:温中散寒,止呕应用:藿香正气丸、附子理中丸3、淡盐水功效:引药入肾应用: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4、鲜芦根汤功效:清热透表,生津应用:银翘解毒丸5、清茶功效:清上利下应用:川芎茶调散6、米汤功效:保护胃气应用:四神丸(肾阳虚泄下日久易损伤中气)、更衣丸(“更衣”即解大便,更衣丸功效泻火通便,苦寒易伤胃,故用米汤保护胃气)。
7、焦三仙功效:消导积滞应用:至宝锭(功能清热导滞,可由“至”联想滞,“宝”联想饱,由此记住其具有消导积滞的功效)。
二、处方中对产地和品质有要求的饮片1、对产地有要求的饮片怀山药、田三七、东阿胶、杭白菊、江枳壳记忆方法:2、对品质有要求的饮片明天麻、子黄芩、左牡蛎、左秦艽、金毛狗脊、鹅枳实、马蹄决明、九孔石决明•影象办法:3、特殊煎药办法1、先煎增加药物溶解度:矿石类、贝壳类、动物角甲类饮片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打碎先煎20分钟,再与它药同煎。
中药综合 考前精编知识点
执业药师考前核心速记知识点——中药综合1.五脏的生理功能心主血脉(行血、生血)主神明(主宰意识、思维、情志)肺主气、司呼吸(生气、行气)主宣发、肃降(气、津液、水谷精微、汗液异物)主通调水道(行水)朝百脉,主治节(助心行血)脾主运化(吸收、输布)主统血(固摄血液,防止出血)肝主疏泄(调畅情志;促消化吸收;促水液运行代谢)主藏血(贮藏、调节血量,防止出血)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化生天癸)主水(蒸腾气化水液)主纳气(摄纳清气)2.气的分类元气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推动和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清气和水谷精气结合生成宗气胸中集聚处为“气海”,亦称“膻中”上走息道以司呼吸,贯注心脉以行气血营气水谷精微化生,“荣气”营养人体,化生血液卫气水谷精气化生护卫肌表,温养脏腑等,调节控制汗孔开合和汗液排泄3.八纲:寒热(疾病属性),表里(病位病势的深浅),虚实(邪正盛衰),阴阳(总纲)。
4.望神——神乱(1)癫病:表情淡漠,哭笑无常。
(2)狂病:呼喊怒骂,打人毁物,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3)痫病:不省人事,口出异声,口吐涎沫,四肢抽搐。
5.望舌形(1)嫩胖舌——脾肾阳虚;红胖舌——心脾热盛;紫胖舌——中毒。
(2)淡色瘦薄舌——气血两虚;红干瘦薄舌——阴虚火旺,津液耗伤。
(3)红绛裂纹舌——热盛津伤,阴精亏损;淡白裂纹舌——血虚不润。
(4)齿痕舌——脾虚或脾虚湿盛。
(5)芒刺舌——热邪亢盛(舌尖为心火,舌边为肝胆火,舌中为胃肠火)。
6.问寒热恶寒发热外感风寒(表寒证)外感风热(表热证)但寒不热 唯感畏寒而不发热(虚寒证) 阴盛则寒(实寒证)壮热高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的里实热证,常兼有多汗、烦渴等症 阴虚潮热午后或入夜即发热,五心烦热,又称“骨蒸潮热”;盗汗、颧赤 湿温潮热午后热甚,身热不扬;胸闷呕恶、头身困重、苔腻 潮热阳明潮热下午3-5点(日晡);腹满痛拒按,大便燥结但热不寒(里热证)长期低热日期稍长,一般不超过38℃;“气虚发热”最为常见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发无定时(半表半里证) 寒战与壮热交替,发有定时(疟疾)7.辨证总结脏腑 特有症状肺 咳、哮、喘心 心悸、心烦失眠、心胸疼痛、神志异常(神昏谵语、狂躁、痴呆) 肝 胁肋胀痛、情志因素发作或加重、急躁易怒、目涩目眩、脉弦 脾 食少纳差、便溏、腹胀肾腰膝酸软、呼多吸少、五更泄泻、阳痿早泄等证候 临床表现气虚 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自汗、虚脉(细弱无力) 血虚 唇甲色淡、爪甲色淡、面色无华、脉细涩阴虚 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阳虚 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舌胖大、虚脉(迟缓细弱无力) 精亏 小儿生长发育迟缓、发脱齿松,健忘 实寒 寒、排泄物清稀白、舌苔白、脉紧或缓或迟 实热 热、排泄物黄稠、舌红苔黄、脉数或滑 痰湿 痰多、胸闷脘痞腹胀、困重、苔腻、脉滑 痰热、湿热舌红苔黄腻气滞胸闷脘痞腹胀、走窜、情志影响、嗳气矢气、脉弦血瘀刺痛、舌紫暗有瘀斑、脉涩食积暴饮暴食、嗳腐吞酸、厌食、矢气酸臭、苔腻水肿身体浮肿内风口眼歪斜、肢体震颤、四肢抽搐、言语不利、半身不遂阳亢眩晕、面红目赤、头重脚轻燥口、唇、咽、舌干,脉浮津亏干、脉细数无力8.内科疾病辨证论治病名辨证方剂中成药风寒感冒荆防败毒散正柴胡饮颗粒、感冒清热颗粒、表实感冒颗粒风热感冒银翘散银翘解毒丸(片)、复方金黄连颗粒、桑菊感冒片、双黄连口服液体虚感冒参苏饮参苏丸感冒时行感冒清瘟解毒丸清开灵颗粒(口服液)、羚羊感冒片、连花清瘟胶囊风寒犯肺杏苏散通宣理肺丸、杏苏止咳糖浆、风寒咳嗽丸、三拗片风热犯肺桑菊饮蛇胆川贝枇杷膏、急支糖浆、桑菊感冒片痰热壅肺清金化痰汤清气化痰丸、复方鲜竹沥液、蛇胆川贝散、橘红丸、葶贝胶囊、止咳橘红丸燥邪伤肺桑杏汤二母宁嗽丸、蜜炼川贝枇杷露咳嗽肺肾阴虚百合固金汤养阴清肺丸、二冬膏、百合固金丸气虚血瘀补阳还五汤通心络胶囊、舒心口服液、芪参胶囊、芪参益气滴丸、参芍片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心可舒片、血府逐瘀口服液痰瘀痹阻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丹蒌片寒凝心脉乌头赤石脂丸冠心苏合丸、宽胸气雾剂胸痹气阴两虚生脉散黄芪生脉饮、生脉饮心肾阳虚附子汤合右归饮芪苈强心胶囊、参仙升脉口服液寒凝气滞良附丸或良附汤良附丸饮食停滞保和丸六味安消散、沉香化滞丸、开胃山楂丸、保和丸、加味保和丸肝胃不和柴胡疏肝散气滞胃痛颗粒、舒肝和胃丸、沉香化气丸、柴胡疏肝丸肝胃郁热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胃逆康胶囊、左金丸、加味左金丸胃痛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温胃舒胶囊、黄芪健胃膏、小建中颗粒食伤肠胃保和丸加味保和丸、保和丸湿热内蕴葛根芩连汤复方黄连素片、香连丸、葛根芩连丸脾胃气虚参苓白术散开胃健脾丸、健脾丸、涩肠止泻散、参苓白术散泄泻脾肾阳虚四神丸四神丸、固本益肠丸9.饮片的处方应付需调配清炒品逢子必炒需调配蜜炙品枇杷叶、马兜铃需调配麸炒品白术、僵蚕、枳壳;(一只白蚕)需调配醋炙品延胡索需调配烫制品龟甲、鳖甲、穿山甲;(烫三甲)需调配盐炙品补骨脂、益智仁需调配煅制品花蕊石、钟乳石、自然铜、金礞石、青礞石、瓦楞子等需调配炭制品干漆、炮姜、地榆、侧柏叶、蒲黄;(止血药)特殊炮制方法川乌、草乌(水制);吴茱萸(甘草水制);远志(甘草水制去心)厚朴(姜制);何首乌(黑豆制);附子(炮制);天南星(矾制)10.特殊的煎药方法矿物、动物骨甲类饮片鹿角霜、生牡蛎、生磁石、龟甲、生石膏、生赭石、自然铜(打碎先煎20min)先煎某些有毒饮片乌头和附子气味芳香类饮片薄荷、砂仁、白豆蔻、降香、沉香、鱼腥草(煎好前5~10min入煎)后下有效成分易被破坏钩藤、苦杏仁、徐长卿、生大黄、番泻叶(煎好前10~15min入煎)含黏液质较多的饮片车前子、葶苈子包煎富含绒毛的饮片旋覆花、枇杷叶花粉等微小饮片蒲黄、海金沙、蛤粉、六一散烊化阿胶、鳖甲胶、鹿角胶、龟鹿二仙胶另煎贵重中药饮片人参、西洋参、西红花(另煎30~4min);羚羊角、水牛角(单独煎煮2~3h)兑服液体中药黄酒、竹沥水、鲜藕汁、姜汁、梨汁、蜂蜜冲服贵细中药雷丸、蕲蛇、三七、羚羊角、琥珀、鹿茸、紫河车、沉香、金钱白花蛇煎汤代水质松泡、量大,或泥土类葫芦壳、灶心土(先煎15~25min,去渣取汁,再与其他药物同煎)用时捣碎种子类中药苦杏仁、牛蒡子、瓜蒌子、芥子、决明子、豆蔻、桃仁11.中西药在药动学上的联用影响吸收细胞膜稳定性:①含鞣质的,大黄、虎杖、五倍子、石榴皮、麻仁丸、牛黄解毒片、七厘散+利福平、红霉素、士的宁②炭+生物碱、酶③果胶(六味地黄丸、人参归脾丸、山茱萸)+林可霉素胃肠道稳定性:①金属离子+四环素②生物碱(麻黄碱、莨菪碱)+红霉素、洋地黄类药物影响分布耳毒性:硼砂、红灵散、女金丹、痧气散+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肝毒性:鞣质+磺胺;易中毒:银杏叶+地高辛影响代谢酶促:酒酶抑:①含鞣质(五倍子、大黄、石榴皮、虎杖、诃子、山茱萸、地榆、侧柏叶)+酶②麻黄碱(大活络丹、千柏鼻炎片、蛤蚧定喘丸、通宣理肺丸)+呋喃唑酮、异烟肼、司来吉兰影响排泄增加排泄:①碱性中药(煅牡蛎、煅龙骨、红灵散、女金丹、痧气散、乌贝散、陈香露白露片)+诺氟沙星、呋喃妥因、吲哚美辛、头孢类抗生素②红霉素+山楂③冰硼散+青霉素、磺胺类④有机酸中药(乌梅、山茱萸、陈皮、木瓜、川芎、青皮、山楂、女贞子)+氢氧化铝、氢氧化钙、碳酸钙、枸橼酸镁、碳酸氢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减少排泄:有机酸中药+磺胺类、大环内脂类、利福平、阿司匹林12.常见中药品种的不良反应中药不良反应白矾急性:口腔、喉头烧伤;慢性:阿尔茨海默症,痴呆和认知功能障碍胆矾口涎、呕吐物、粪便蓝绿色,依地酸二钠解救蜈蚣酱油尿、黑便细辛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呼吸中枢麻痹而致死苦杏仁瞳孔散大,最终呼吸中枢麻痹而死罂粟壳针尖样瞳孔,解救用烯丙吗啡黄药子主要为肝毒性,一般常见症状为乏力、纳差,尿黄、头晕、厌油腻,巩膜、皮肤黄染,严重者表现为急性肝炎等,有的患者伴有胆囊炎香加皮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心率减慢、早搏、房室传导阻滞;解救禁用钙剂、肾上腺素药蓖麻子潜伏期4~8小时;肝肾系统损害雷公藤生殖系统障碍、急性肾功能衰竭苍耳子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疸、肝肿大、消化道出血鸦胆子泌尿系统尿量减少,双肾刺痛吴茱萸视力障碍,错觉,脱发,孕妇易流产。
中药综合真题知识点汇总
第1章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考点:区分症、证、病属于“证”的是风寒犯肺(2015-A)属于疾病名称的是感冒(2013-A)属于症的是暧气(2014-A)第二节阴阳学说考点:阴阳的临床应用一一归纳药物的性能药性的阴阳:附子属阳性(2013-A)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补中益气为阳(2014-A)考点:阴阳的相互关系第三节五行学说考点:五行的特性考点:五行学说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按相生规律制定的是益火补土(2014-A)五行相克规律确立的治法有培土抑水法;泻南补北法;佐金平木法;抑木扶土法。
(2015-X)第四节藏象考点:五脏的生理功能刚脏——肝(2013-A)娇脏——肺(2014-A)主宰精神活动的脏是心;主司调畅情志的脏是肝(2013-B)能通调水道的是肺;能运化水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有密切关系的两脏是心和脾(2013-A)考点: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心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为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为脉,在华为面,在窍为舌(2013)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为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为肌肉,在华为唇,在窍为口(2014)第五节考点:气具有调节汗孔开合作用的气是卫气(2015)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物质是元气;从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是谷气;机体内抗邪愈病的物质总称正气;导致机体产生疾病的因素称邪气(2013)血液在脉内巡行是依赖气的推动作用,维持人体恒定体温是依赖气的温煦作用,护卫肌表是依赖气的防御作用,防止血液溢出脉外的是固摄作用。
(2014)第六节考点:奇经八脉阴脉之海一一任脉(2015)冲为血海;任脉为阴脉之海(2013)督脉为阳脉之海;任脉为阴脉之海(2014)第七节阴盛体质的宜忌是宜温忌寒(2013)偏阳体质者表现为急躁(2014)偏热、多动、好兴奋的体质类型为偏阳质(2015)第八节考点:六淫具有黏滞特性的外感病邪是湿邪(2013)具有生风动血致病特点的外感病邪是火邪(2014)寒邪的性质是收引;暑邪的性质是升散;风邪的性质是开泄(2013)风邪的致病特点是病位游移;寒邪的致病特点是疼痛剧烈;火邪的致病特点是迫血妄行(2014)其他考点:疫气发生流行的因素有气候反常、水源污染、隔离不当(2014)悲哀太过常导致气消(2015)瘀血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外伤、气虚、气滞、血热(2013)血瘀形成的原因有气滞、气虚、外伤、寒邪、热邪(2014)第九节大实有赢状的病机属于真实假虚;至虚有盛候的病机属于真虚假实;实热伤津,气阴两伤的病机属于寒热往来(2013)引起津液不足的原因有发热、多汗、吐泻、失血、多尿(2013)血液不足称之为血虚;血行不畅称之为血瘀;血溢脉外称之为出血(2014)阳偏盛病机表现的临床证候是实热证;阳偏衰病机表现的临床证候是虚寒证(2015)第十节康复的原则有形神共养,调养气血,调养阴阳,协调脏腑,疏通经络(2013)既病防变的原则有早期诊治,控制传变(2014)培养正气,提高抗病能力的方法有精神调养,锻炼身体,人工免疫(2015-X)第2章中医诊断基础第一节第二节考点:望诊面赤多见于热证(2013)舌胖大,有齿痕,所属脾气虚(2014)痿证可见手足软弱;痉病可见手足抽搐;惊风可见手足抽搐(2015)热盛津伤可见裂纹舌;脾虚湿盛可见齿痕舌(2015)考点:闻诊虚寒呃逆的临床症状有气弱无力、呃声低沉而长。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五章 治则与治法第五章强化练习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五章治则与治法第五章强化练习分类:医药卫生执业药师主题:2022年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全套4科》考试题库科目: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类型:章节练习一、单选题1、适用于体壮邪实,痰食停蓄在咽喉、胸膈、胃脘病证的治法是A.缓吐法B.寒下法C.温下法D.润下法E.峻吐法【参考答案】:E【试题解析】:2、儿童血清尿素氮正常值是A.4.2~7.1mmol/LB.3.8~6.5mmol/LC.3.2~7.1mmol/LD.1.8~6.5mmol/LE.2.9~7.8mmol/L【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尿素是人体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氨在肝脏尿素循环中也合成尿素。
BUN主要是经肾小球滤过而随尿液排出体外,比例约占90%以上。
当肾实质受损害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致使血液中BUN浓度增加,因此通过测定尿素氮,可了解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参考值,成人:1.78~7.14mmol/L。
婴儿、儿童:1.8~6.5mmol/L。
3、对有瘀血的患者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属于A.扶正B.祛邪C.扶正与祛邪兼用D.先祛邪后扶正E.先扶正后祛邪【参考答案】:错误4、患者身热、腹硬满痛、大便燥结、口干渴、舌燥苔焦黄等,此属邪热里结为标,阴液受伤为本,标本俱急,应采用的治疗原则为A.标本缓急B.治疗宜早C.急则治标D.标本兼治E.缓则治本【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5、下列不属于正治法的是A.虚则补之B.热者寒之C.实则泻之D.寒者热之E.通因通用【参考答案】:E6、某男,48岁。
辨析其证候是原发性肝癌,肌肉消瘦,乏力少气而嗜卧,腹皮苍黄,胀大如鼓,身体羸弱。
此时治疗应采取的治则是A.扶正B.祛邪C.先扶正后祛邪D.先祛邪后扶正E.祛邪扶正兼顾【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7、直肠癌患者的大便常表现为A.胨状便B.鲜血便C.细条便D.柏油便E.白陶土便【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细条便为直肠狭窄的表现,主要见于直肠癌等。
中药基础知识学习资料(ppt 134页)_12884
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
(二)采集 1.植物药 (1) 全草:在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 (2) 叶类:在花蕾将放或盛开时采收。 (3) 花及花粉:在含苞未放时采摘花蕾。 (4) 果实及种子:在成熟时采摘。 (5) 根及根茎:在初春或秋末采收。 (6) 树皮及根皮:在春夏之间采剥。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
1.晒干法 主要适用于肉质类药材。 2.阴干法 主要适用于芳香性花类、叶类及草类 药材。 3.烘干法 主要适用于阴雨天急需干燥或一些特 殊要求的药材。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
4.石灰干燥法 主要适用于易变质的药材。
5.远红外线干燥及微波干燥技术的优点 干燥速度快,脱水率高,加热均匀且能杀 灭微生物。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三、中药性能
(五)中药毒性 1.毒性分级
(1) 大毒——中毒症状严重,常引起主要 脏器严重损害,甚至造成死亡者,归为“大 毒”。如草乌、川乌、马钱子等。
(2) 有毒——当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 出现严重中毒症状,并引起重要脏器损害,归 为“有毒”。如附子、商陆、牵牛子等。
(3) 小毒——中毒症状轻微,一般不损害 组织器官,不造成死亡者,归为“小毒”。如 吴茱萸、细辛、苦杏仁等。
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
(一)产地
产地与中药质量密切相关。 这是由于各地的土壤、水质、气候、日照、 雨量、肥料等自然条件不同所致,特别是土壤 成份的差异对中药质量的影响尤为突出,故逐 渐形成了使用“道地药材”的用药原则。 道地药材——是指产地历史悠久、品种优 良、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一些药物,如 吉林的人参,辽宁的细辛,云南的三七 。
2024版年度中医药基本知识培训精品课件
2024/2/2
28
05 常见病症的中医 药治疗
2024/2/2
29
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病症
感冒
根据风寒、风热等不同证型,选用相应的 中药方剂如麻黄汤、银翘散等进行治疗。 同时,也可采用拔罐、刮痧等中医外治法 缓解症状。
VS
咳嗽
针对不同病因引起的咳嗽,如外感咳嗽和 内伤咳嗽,选用止咳散、二陈汤等中药方 剂。还可结合针灸、拔罐等疗法增强疗效。
或特殊的治疗作用。
功效
中草药具有多种功效,如清热解 毒、活血化瘀、补益气血、止咳
化痰等。
2024/2/2
20
中草药的采集、加工与贮存
采集
中草药的采集时间、方法和部位对其品质有很大影响,一般应遵循 “适时、适地、适当”的原则。
加工
中草药加工包括净选、切制、干燥、炮制等步骤,目的是去除杂质 和非药用部分,提高药效,便于贮存和使用。
中医药国际化 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不断提高,越来越 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和应用中医药。
3
中医药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 在疫情防控、慢性病管理等方面,中医药发挥了 重要作用,为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2024/2/2
12
03 中医药基础理论
2024/2/2
13
阴阳五行学说
2024/2/2
24
常见病症的中医诊断方法
感冒
根据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身疼痛等主症进行诊断,并结 合兼症及舌脉辨别风寒、风热、暑湿等不同证型
泄泻
根据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如水样等主症进行诊断, 并结合兼症及舌脉辨别寒湿、湿热、食滞、脾虚等不同证型
2024/2/2
咳嗽
根据咳嗽的声音、时间、节律以及痰的色、质、量等主症进 行诊断,并结合兼症及舌脉辨别风寒、风热、燥邪、痰湿、 痰热等不同证型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精讲讲义:中医诊断学基础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精讲讲义:中医诊疗学基础第一节中医诊疗学概括一、主要内容:中医诊疗学的主要内容,包含四诊、八纲、辨证、疾病诊疗、症状鉴识和病案撰写。
本书不设病案撰写的内容。
二、基来源则 ( 一) 审内察外,整体一致 ( 二) 四诊合参 ( 三) 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第二节四诊一、望诊望诊分类表现意义望神得两目灵巧,光亮有神;面色荣润,正常人,正气未神:表情自然;伤,脏腑功能未有体态自如,反应敏捷,动作自如;衰,病轻预后好神、语言清楚,意识清楚,面色滋润精充气足神旺失表现:精神委靡,面色无华,两正气已伤,脏腑功神:目昏暗,呼吸气能衰落(虚无微或喘促,语言错杂,形体羸瘦,神、动作困难,反响愚钝,甚则神识精损不清气亏神衰假告急病人出现精神临时好转的临床意义:阴阳格神:设想,临终前先兆(回光返照,拒,阴不敛阳,虚残灯复明)阳外越,阴阳马上神志:久病大病本已失神,但突离决,属病危然神识清醒,眼光转亮而浮光外露,语言不休,想见亲人;语言:语言声卑微断续,突然语声清明起来;面色:昏暗无华,而突然两颧泛红如妆;食欲:突然食欲加强。
神乱癫病:痰浊蒙蔽心神:表情冷淡,寡言少语,闷闷不乐,继则精神发呆,哭笑无常者狂病:痰火扰心:浮躁不宁,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呼号怒骂,打人毁物,不避亲疏。
痫病:痰迷心窍,肝风内动:突然摔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四肢抽动。
望色青色:主寒证、痛苦、血瘀、惊风赤色主热证黄色主虚证、湿证白色主虚寒证、失血证。
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证。
望形望形盛气虚:凡形体肥胖,肤白无华,精神不振者,多体、体为阳气不足之证;头面强、形瘦肌削,面色苍黄,胸廓狭小,皮肤干焦,则又。
弱、常有于阴血不足之证;肥、若瘦削已至大肉脱失的程度,每见于精气衰竭的患瘦者。
如“鸡胸”、“龟背”等畸形,则多属先天赋赋不足,常常是肺气耗散,脾胃衰弱,肾精损失的病变望姿“阳主动,阴主静”,喜动者属阳证,喜静者属阴态异病人卧位,身轻自能转侧,面常向外,多为阳、热、常实证;身重难于转侧,面常向里,精神委靡者,多为阴、寒、虚证。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之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五)考点复习
肝胆系统肝胆系统 胁痛、积聚 胁痛(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肋间神经痛等)证型症状治法方药肝郁气滞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纳少口苦。
舌苔薄白,脉弦疏肝理气方剂:柴胡疏肝散中成药:柴胡舒肝丸、四逆散、舒肝止痛丸肝胆湿热胁肋重着疼痛或灼热疼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清热利湿方剂:龙胆泻肝汤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利胆片、胆石清片瘀血阻络胁肋刺痛,痛有定处,拒按,入夜痛甚,胁肋下或见有积块。
舌质紫暗,脉沉涩祛瘀通络方剂: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中成药:血府逐瘀口服液、元胡止痛片、和络舒肝胶囊、肝达康颗粒技巧:【达康和络书记浴血协作】肝络失养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
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养阴柔肝方剂:一贯煎中成药:复方益肝灵片、慢肝养阴胶囊 积聚(腹内结块,或痛或胀) 积: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脏病; 聚: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腑病。
证型症状治法方药肝气郁结腹中结块柔软,时聚时散,攻窜胀痛,脘胁胀闷不适。
舌淡红,苔薄,脉弦疏肝解郁行气散结方剂:逍遥散合木香顺气散中成药:逍遥丸、木香顺气丸、宽胸舒气化滞丸气滞血阻腹部积块质软不坚,固定不移,胀痛不适。
舌苔薄,脉弦理气消积活血散瘀方剂: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中成药:中华肝灵胶囊、肝脾康胶囊、阿魏化痞膏技巧:【看啊,中华旗帜】瘀血内结腹部积块明显,质地较硬,固定不移,隐痛或刺痛,形体消瘦,纳谷减少,面色晦暗黧黑,面颈胸臂或有血痣赤缕,女子可见月事不下。
舌质紫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祛瘀软坚扶正健脾方剂: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中成药:鳖甲煎丸、化癥回生片技巧:【六君请阁下吃生煎】正虚邪结久病体弱,积块坚硬,隐痛或剧痛,饮食大减,肌肉瘦削,神倦乏力,面色萎黄或黧黑,甚则面肢浮肿。
舌质淡紫,或光剥无苔,脉细数或弦细补益气血活血化瘀方剂:八珍汤合化积丸中成药:和络舒肝胶囊、慢肝养阴胶囊 【最佳选择题】 某男,45岁。
中药的学综合知识和技能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是考察执业药师综合应用各项专业知识和技能,正确处理和解决药学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综合性科目,是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1.中医理论与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2.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以及民族医药基础知识3.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以及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4.药学服务与咨询的基本内容5.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6.中药的贮藏与养护知识7.常用非处方中成药知识8.中药的合理应用、特殊人群的中药应用与中药不良反应知识9.中医药文献与信息以及医疗器械的有关知识。
附注:常用非处方中成药品种名单一、内科用药(一)解表剂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荆防颗粒九味羌活丸银翘解毒丸(片)感冒退热颗粒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防风通圣丸葛根芩连丸玉屏风颗粒参苏丸(二)祛暑剂保济丸藿香正气水(片、软胶囊)暑热感冒颗粒清暑解毒颗粒十滴水(软胶囊)六和定中丸甘露消毒丸清暑益气丸(三)泻下剂复方芦荟胶囊当归龙荟丸清新宁胶囊清宁丸一清胶囊苁蓉通便口服液麻仁润肠丸麻仁丸麻仁滋脾丸通便灵胶囊通乐颗粒(四)清热剂牛黄解毒丸(片)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清胃黄连片双黄连口服液(颗粒)板蓝根颗粒银黄片抗病毒颗粒茵栀黄口服液利胆片茵陈五芩丸复方黄连素片香连丸(五)温里剂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良附丸温胃舒胶囊小建中颗粒(六)止咳平喘剂通宣理肺丸半夏露糖浆杏仁止咳糖浆蛇胆川贝液蛇胆川贝枇杷膏橘红片(丸)养阴清肺丸参贝北瓜膏蛤蚧定喘丸桂龙咳喘宁胶囊固本咳喘片苏子降气丸(七)化痰剂二陈丸急支糖浆复方鲜竹沥液清气化痰丸强力枇杷露克咳胶囊牛黄蛇胆川贝散蛇胆陈皮胶囊止咳橘红丸川贝止咳露二母宁嗽丸清肺抑火丸治咳川贝枇杷露蜜炼川贝枇杷膏批把止咳颗粒小青龙合剂祛痰止咳颗粒杏苏止咳糖浆镇咳宁糖浆清开灵颗粒(口服液)安宫牛黄片紫雪散牛黄清心丸(局方)苏合香丸礞石滚痰丸(九)固涩剂缩泉丸金锁固精丸锁阳固精丸固本益肠片固肠止泻丸涩肠止泻散四神丸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十)补虚剂补中益气丸参芩白术散参芪片香砂六君丸薯蓣丸当归补血口服液八珍颗粒人参养荣丸人参归脾丸归脾丸十全大补膏(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河车大造丸金匮肾气丸四神丸桂附地黄丸五子衍宗丸济生肾气丸消渴丸生脉饮(十一)安神剂天王补心丸柏子养心丸养血安神丸安神健脑液安神补脑丸安神补心丸枣仁安神丸解郁安神颗粒朱砂安神丸泻肝安神丸(十二)和解剂小柴胡颗粒逍遥丸加味消遥丸柴胡舒肝丸护肝片左金丸加味左金丸舒肝和胃口服液(十三)理气剂气滞胃痛颗粒胃苏颗粒越鞠丸胃逆康胶囊木香顺气丸舒肝平胃丸沉香舒气丸元胡止痛片三九胃康颗粒(十四)理血剂复方丹参片血府逐瘀丸麝香保心丸冠心苏合丸速效救心丸地奥心血康胶囊通心络胶囊槐角丸三七胶囊(十五)消导化积剂保和丸枳实导滞丸香砂枳术丸六味安消散沉香化滞丸槟榔四消丸健脾丸开胃山楂丸健胃消食片加味保和丸开胃健脾丸(十六)治风剂川芎茶调散(颗粒)正天丸通天口服液大活络丸都梁丸芎菊上清丸清眩丸天麻钩藤颗粒牛黄降压片脑立清丸全天麻胶囊脑血栓片华佗再造丸天麻头痛片眩晕宁片五芩散复方金钱草颗粒排石颗粒萆薢分清丸癃闭舒胶囊野菊花栓复方金钱草颗粒热淋清颗粒石淋通片血脂康胶囊二、外科用药消炎利胆片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消痔软膏地榆槐角丸季德胜蛇药片连翘败毒丸金花消痤丸当归苦参丸湿毒清胶囊如意金黄散口腔溃疡散内消瘰丸疬三、妇科用药(一)理血剂妇科十味片加味消遥丸妇科得生丸益母草膏(颗粒)复方益母草膏(安坤益母草膏)调经活血片调经片七制香附丸固经丸痛经丸妇女痛经丸调经止痛丸(二)清热剂妇科千金片抗妇炎胶囊妇炎康片经带宁胶囊白带丸三金片千金止带丸(三)扶正剂艾附暖宫丸女金丸定坤丸四物合剂妇康宁片八珍益母丸(胶囊)乌鸡白凤丸当归养血丸更年安片更年宁心胶囊(四)散结剂乳癖消片四、眼科用药(一)清热剂明目上清片明目蒺藜丸拔云退翳丸麝珠明目滴眼液珍视明滴眼液(二)扶正剂明目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石斛夜光丸五、耳鼻喉科用药(一)耳病耳聋左慈丸(二)鼻病鼻炎康片藿丹片(丸)鼻炎滴剂辛夷鼻炎丸鼻炎片鼻窦炎口服液(三)咽喉病黄氏响声丸桂林西瓜霜(胶囊、含片)西瓜霜润喉片复方草珊瑚含片利咽解毒颗粒复方南板蓝根颗粒清咽丸铁笛丸金果含片六、骨伤科用药接骨七厘片伤科接骨片云南白药胶囊云南白药酊云南白药膏云南白药气雾剂活血止痛散舒筋活血丸经舒颗粒跌打丸狗皮膏红药气雾剂麝香壮骨膏仙灵骨葆胶囊养血荣筋丸强力天麻杜仲丸尪痹颗粒益肾蠲痹丸追风透骨丸独活寄生丸天麻片二妙丸七、儿科用药(一)治感冒类药小儿感冒颗粒小儿感冒宁糖浆小儿退热口服液小二热速清口服液金银花露(二)治咳嗽类药健儿清解液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儿童清肺口服液(丸)小儿止咳糖浆(三)治积滞类药小儿消食片健儿消食口服液健脾消食丸(四)治厌食症类药小儿化食口服液肥儿宝颗粒健儿口服液(五)治脾虚泄泻类药启脾丸龙牡壮骨颗粒说明:本大纲的常用非处方中成药品种名单中,对处方相同,剂型不同的,原则上收载原创剂型的品种;对处方不同、剂型不同的同名品种(如处方内容有饮片和提取物的差异,如藿胆丸(片)),收载多种剂型;对少数处方相同,剂型不同,且不同剂型的用法(如日用次数等)有差异的,也收载多种剂型。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五章 治则与治法第一节 治疗原则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五章治则与治法第一节治疗原则分类:医药卫生执业药师主题:2022年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全套4科》考试题库科目: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类型:章节练习一、单选题1、少年慎补,老年慎泻,属于A.因人制宜B.因时制宜C.因病制宜D.因地制宜E.因证制宜【参考答案】:正确【试题解析】:因人制宜是指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少年慎补.老年慎泻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体质特点提出的治法,故属于因人制宜。
2、“阴中求阳”的治疗方法是指A.在补阳药时适当佐以补阴药B.在补阴药时适当佐以补阳药C.在温阳散寒同时佐以扶阳D.在清泻阳热同时佐以滋阴E.在滋阴清热同时佐以温阳【参考答案】:正确【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对调整阴阳的掌握。
阴中求阳的治法是指在用补阳药时,适当佐用补阴药,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阳中求阴的治法是指在用补阴药时,适当佐用补阳药,使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
3、对里寒证用辛热温里方药治疗,其治法应为A.阴中求阳B.以寒治寒C.阳中求阴D.寒者热之E.寒因寒用【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正治反治的认识。
寒者热之是指寒性病证出现寒象,用温热方药来治疗。
即以热药治寒证。
4、阴阳偏衰最宜采用下列哪项治则A.调整阴阳B.损益兼用C.补其不足D.通因通用E.损其有余【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对调整阴阳的认识。
阴阳偏衰,即阴液或阳气的一方虚损不足的病证,如阴虚.阳虚或阴阳两虚等,治当采用“补其不足”之法。
A答案适用范围太大,余项均不符合题意。
5、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属于A.因病制宜B.因地制宜C.因人制宜D.因时制宜E.因证制宜【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对三因制宜的认识。
因时制宜,是指用药或选择食物必须根据四季气候变化来加以调整。
用寒远寒,即运用寒性药要避开寒凉的季节;用热远热,即运用热性药要避开暑热季节,故本题应选D。
中药的基本知识培训讲义
中药的基本知识培训讲义一、中药的性状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的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等,其观察研究对象是药物。
二、中药的命名中药种类繁多,名称复杂,这同时代的变迁与地区的差异有关。
总的看来,中药的命名多是根据产地、性能、生长特性、形态气味、入药部分及发现者的名字等。
三、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性”即药性,“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
四气:是指在长期医疗实践中观察总结出来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其中,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另:对寒症、热症作用不明显(寒热偏性不明显)的药物,称为平性药。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
药物的味不同,作用就不同。
其中,辛甘属阳,酸苦咸属阴。
(另:实际上除上述五种外尚有淡、涩二味,习惯上淡附于甘,酸涩功似,并不另立,仍称五味。
)辛:有发散、行气血、滋补润养的作用。
甘: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
(另:淡:有渗湿、利水作用。
)酸:有收敛、固涩(止泻、止血)作用。
(另:涩:收敛、固涩作用与酸相似,但不能生津。
)苦:有泻火、燥湿、通泄下降作用咸:有软坚散结、泻下、潜降之作用。
归经:是指药物的选择性作用,也是中药的用药规律。
临床用药时,首先要审清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然后再选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升降浮沉:是药物在治疗作用中的趋向。
升浮药物,主向上向外,沉降的药物,主向下向内。
毒性:毒性有广义的毒性和狭义的毒性之分。
认为药物之所以能治病,就是由于药物有偏性,这种偏性就是药物的“毒性”,以药物的偏性纠正机体的阴阳偏盛偏衰,此即广义的毒性;专指某些药物对人体的毒害性,此即狭义的毒性。
四、中药的配伍与禁忌(一)配伍:是指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把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应用。
配伍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疗效。
中药除少数药单独应用外,大多是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起来应用,这就叫做配伍。
中药知识培训课件
中药的临床应用
中药治疗感冒重在调理,通过调和阴阳平衡,针对不同的感冒类型采用不同的中药配方。
感冒
中药在常见病症中的应用
中药治疗咳嗽以祛痰止咳为主,注重宣肺、清肺、润肺,改善肺脏功能。
咳嗽
中药治疗哮喘强调整体观念,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改善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哮喘
肿瘤
中药治疗高血压可有效缓解症状,调节血压,与西药协同作用,达到更好的降压效果。
详细描述
外观鉴别法
总结词
通过制作药材的显微切片,观察细胞结构和特征,判断药材的真伪和品种。
详细描述
1.制作药材的显微切片,需要选取不同部位的材料,如根、茎、叶、花、果实等,进行切片处理;2.观察显微切片中的细胞结构和特征,如细胞排列、细胞形态、细胞内含物等;3.比较不同药材的显微特征,建立药材的显微鉴别数据库,有助于快速准确地判断药材的真伪和品种。
保质期
中药的贮存和保质期
02
常用中药材介绍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安神增智。
功效
3~9g,宜文火另煎,将参汁与其它汤药混服。
用法与用量
实证、热证忌服,服人参后,不宜饮茶和吃萝卜。
注意事项
人参
黄芪
功效
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
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当归
功效
5~15g,水煎服,宜文火煎煮。
清热解毒
部分清热解毒类中药对多种病原菌有抑制生长和杀灭作用,如板蓝根、金银花等,具有抗菌抗炎双重作用。
抗菌抗炎
这类中药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如白术、山药、黄芪等,可以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免疫细胞活性。
增强免疫力
改善血液循环
抗血栓形成
缓解疼痛
活血化瘀类中药
《中药基础知识》PPT课件
【汤剂煎煮方法】
2. 特殊煎煮方法 (1)先煎 (2)后下 (3)包煎 (4)烊化 (5)另煎 (6)冲服
【汤剂服药方法】
(1)服药时间(驱虫药、攻下药饭前服; 消食药饭后服;安神药睡前服;截疟药疟疾 发作前二小时服。) (2)服药次数 (3)服药冷热
用量
【概念】 剂量,又称用量,主要是指一味药的干燥饮
【相恶】
“相恶者,夺我之能也”
指两药合用后,一药能使另一药原有功效 降低(甚至丧失)的配伍关系。
【相反】
“相反者,两不相合也”
相反指合用后,原有毒害效应增强,或产 生新的毒害效应的两味药之间的配伍关系。
配伍
增强疗效—相须、相使 降低疗效—相恶 消除毒副作用—相畏、相杀 产生毒副作用—相反
麻黄 大黄 生姜
性状鉴定的内容
1.看形状 2. 量大小 3.看表面
(颜色、特征)
4.验质地 5.看断面 6.嗅气尝味 7.水火试法
黄芪
(圆柱形)
三棱
(扁卵状圆锥形)
黄芩
(圆锥形)
麦 冬
纺 锤 形
桃 扁仁
长 卵 形
半夏
类球形
熟地 不 规 则 块 状
厚朴 卷筒状
黄柏 板片状
蓝(胆矾) 白(僵蚕)
黄(蒲黄) 黑 ( 熟 地 )
常用中药(按中医功效分类法 )
一、解表药: 1. 辛温解表药:麻黄、白芷、防风、辛夷、荆芥 2. 辛凉解表药:薄荷、葛根、柴胡、升麻、菊花、野菊花、
蝉蜕 二、清热药:
1. 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栀子、天花粉 2. 清热明目药:夏枯草、决明子 3. 清热凉血药:生地黄、赤芍、紫草、白头翁、牡丹皮 4. 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苦参、秦皮、白 鲜皮 5.清热解毒药:金银花、忍冬藤、绵马贯众、山豆根、北豆 根、板蓝根、大青叶、连翘、穿心莲、蒲公英 6. 清退虚热药:青蒿、地骨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综合知识第五讲第五章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学习目标:------------------------------------------------------------------------------------------------------------- 1.掌握气生成、功能。
2.掌握血的生成、功能及运行。
3.掌握津液的生成、功能、输布与排泄过程。
4.熟悉精、气、血、津液的概念。
5.熟悉气的分类及与血的关系。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功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皆由精、气血、津液供给。
反过来说,它们又都是脏腑和经络新陈代谢的产物。
在生理和病理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对临床辨证论治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节精------------------------------------------------------------------------------------------------------------- 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对精的认识有两个方面:一是从来源讲,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二是从精的功能讲,有生殖之精和脏腑之精。
一、精的生成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来源父母的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一是来源于人出生后,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物质和脏腑代谢所化生的精微物质,称为“后天之精”。
虽然“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来源有异,但均同归于肾。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而后天之精,又依赖于先天之精的资助,才能不断摄入和化生。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在肾中密切结合而组成肾中精气,以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和生殖能力。
二、精的功能(略)第二节气-------------------------------------------------------------------------------------------------------------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
一、气的生成人体气是由三部分构成的,一是来源于的先天之精气,二是食物经过脾胃的消化后生成的水谷精微,三是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
可见,气的生成与先天禀赋,后天营养及肾、脾胃、肺的功能密切相关。
肾、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正常,则人体的气就能保持旺盛;反之,则影响到气的生成,从而形成气虚的病理变化。
应当指出,在气的生成过程中,脾胃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气的功能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对于人体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概括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1.推动作用气属阳,具有很强的活力。
它可推动血的运行、津液的输布和代谢。
同时,它可激发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使其不断地化生新的气血津液,以供机体生长、发育之需要。
若气的推动作用减弱,就会导致脏腑功能减弱,出现血行不利和津液代谢障碍等。
2.温煦作用主要是指全身阳气的温养和蒸化作用。
人体正常体温的维持,所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的运行,都要依赖气的温煦作用。
如果气虚,特别是阳气虚,不仅可出现畏寒喜暖、四肢不温、体温低下,还可引起血行迟缓、津液代谢失常等。
3.防御作用气的防御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保卫全身的肌表,防御外邪的侵入;二是与入侵之邪抗争,驱邪外出。
因此,人体的防御机能旺盛,人就不易患病,患病后,也易治疗;若防御机能减弱,全身的抗病能力下降,则易患疾病,患病后也较难治疗。
4.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是指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和对内脏的固护作用。
具体表现在固摄血液,使其循行脉内而不溢出;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和精液等,控制其分泌排泄量,以防止其无故流失。
如气不摄血,引起出血症;气不摄津导致自汗出、多尿、流涎;气不固精导致遗精、早泄等。
5.气化作用气化,是指气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变化。
通常是指气能促进精、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和相互转化。
如饮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然后再生成精、气、血、津液等,体液代谢转化成汗液和尿液;食物的残渣转化成糟粕等,都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
若气化功能失常,则能影响到气、血、津液的代谢,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汗液、尿液和粪便的排泄,导致各种代谢异常的病变。
四.气的运动形式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气的运动形式虽是多种多样的,但在理论上可将它们归结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
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都是气的升降出入的场所。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气的升降出入一旦止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不仅推动和激发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而且只有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中,才能得到具体的体现。
例如肺的呼吸功能,呼气是出,吸气是入,宣发是升,肃降是降。
脾胃主消化,脾主升清,以升为健,胃主降浊,以降为和。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
在病理情况下,这种生理的平衡被打破,称之为气的运行逆乱。
气机失调的形式多种多样。
例如,肺失宣降、脾气下陷、胃气上逆、肝郁气结、心肾不交等。
五.气的分类由于人体气的复杂性,中医对气有多种分类方法。
例如,根据气的来源不同,分为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依据气的所属部位,又可分为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如心气、肺气、脾气、胃气、肝气、肾气等。
本章介绍四种气:即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
(一)元气元气,又称为“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
1.生成与分布:元气根源于肾,由肾中先天精气所化生,又赖后天水谷精气的培育。
元气生成后,通过三焦而流行分布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腠理肌肤,作用于机体的各个部分。
2.生理功能:元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机体的元气充沛,则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活力就旺盛,机体的体质就强健而少病。
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或因久病耗伤元气,就会形成元气虚衰而产生多种病变。
(二)宗气宗气,又称“动气”,是积于胸中之气。
1.生成和分布:宗气是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物中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微之气相结合而成。
宗气生成后,聚积与胸中,即“上气海”,经肺的宣发,出喉咙,贯心脉;经肺的肃降作用,下蓄于丹田,并经气街而注足阳明胃经,下行于足。
宗气的盛衰,与肺和脾胃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2.生理功能:宗气的生理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具有促进肺的呼吸运动的作用,并与语言、声音的强弱有关;二是贯心脉行气血,具有推动心脏的搏动、调节心率和心律的功能。
在临床上,常以心尖部位(即左乳下“虚里”)的波动来诊察宗气的盛衰。
(三)营气营气是与血共行脉中之气。
营气富有营养,与血关系密切,概念上可分而实际上不可离,故“营血”并称。
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阴,故又称“营阴”。
1.生成和分布:营气,主要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
营气存在与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循脉上下而周流与全身。
2.生理功能:主要功能是营养机体和化生血液。
即营气为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
同时,营气注入脉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
(四)卫气卫气是运行脉外之气。
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阳,故又称“卫阳”。
1.生成与分布:卫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所化生。
其特性是“膘疾滑利”。
卫气的活动能力特别强,流动迅速,它不受脉管的约束,运行皮肤、分肉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
2.生理功能:卫气的生理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调控腠理的开合及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营气和卫气,都以水谷精气为其主要生成来源。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二者之间必须协调,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第三节血------------------------------------------------------------------------------------------------------------- 血,为循行脉中的赤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血必须在脉中运行,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如因某些原因而致血液运行受阻,或溢出脉外成为“离经之血”,则失去其正常的功能,则可成为致病因素。
一.血的生成1.水谷精微化生血液:血液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
营气和津液都是源于水谷精微,而水谷精微之化生,则主要靠脾胃运化和吸收,故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若长期饮食不当及脾胃功能虚弱,可导致血虚证。
2.肾精化生血液:肾藏精生髓,髓藏于骨中,荣养骨骼,进而化生血。
精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
肾精充足,肝有所养,血有所充;肝血充盈,肾有所藏,精有所资。
故又有“精血同源”之说。
三.血的功能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是血的功能。
血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不断地起着充分的营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具体表现在面色红润、肌肉的丰满和壮实,皮肤和毛发的润泽有华、感觉和运动的灵活自如等。
若血虚,则可出现头晕目眩、面色不华、毛发干枯、肢体麻木等症状。
血又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如果血气充盛,血脉和利,则可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感觉灵敏、活动自如等。
无论任何原因引起的血的运行失常,如血虚、血热、或血行逆乱等,都可导致精神神志症状。
轻者可见神倦、失眠、多梦、急躁;重者可见神志恍惚、神昏谵语、痴呆、昏迷等。
四.血的运行血在脉管中运行不息,流布于全身,环周不休,为机体提供营养。
血液的正常运行取决于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的协调平衡。
心主血脉,为血液运行的动力;肺主一身之气而朝百脉,协助心脏,推动血液运行;脾主统血,可统摄血行脉中不溢出脉外;肝藏血,调节血流量,可使血流通畅。
可见,血液循环是心、肺、脾、肝等脏器生理功能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的。
其中任何一个脏器的功能失调,都可引起血液循环的失常。
另外,血的或寒、或热等,也能直接影响血液运行的或迟或速。
第四节津液-------------------------------------------------------------------------------------------------------------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