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制度

合集下载

医疗质量管理考核细则(四篇)

医疗质量管理考核细则(四篇)

医疗质量管理考核细则1、医生违反首诊负责制,推诿病人发现一例扣____元,诊疗及必要检查不及时,对急诊新入院病人不及时应诊,一次扣____元,造成后果的,根据情节另行处理。

2、严格执行会诊制度,会诊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按时会诊,按每例扣____元,造成后果的,根据情节另行处理。

3、对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和不按规定书写住院病历中相关记录的责任人扣____元,造成后果的,根据情节另行处理。

4、医疗文书修改应在错词、错句上用双横线标示,不按照规定而用涂黑、刀刮、等方法或直接进行涂改,有一处扣____元,两处以上按丙级病历处理。

5、死亡病倒讨论应在一周内完成,未按时讨论,按每例扣____元,如无讨论记录,按丙级病历处理。

6、各种医疗文书将患者姓名等一般信息写错,患者投诉,调查如属实则每次扣____元,造成不良后果的,根据情节严重另行处理。

7、8、书写病历潦草,难以辨认,缺少内涵的,每份扣____元。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未履行报告的,扣当事人____元,造成严重后果的,另行处理。

9、医疗存在缺陷,被患者投诉的,经沟通解决的,视情节扣除当事人____元,造成后果的,另行处理。

10、无特殊情况迟到、早退一次扣____元。

11、门诊日志不登记发现一例扣____元。

12、违反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一次扣____元。

13、合理检查、治疗、用药、收费,病人投诉查实,违反一次扣____元。

14、医技科室未检查完不下班,否则发现一次扣____元。

15、医技检查时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年龄是否与申请单一致,确定检查部位,漏检、错检一个器官扣____元。

16、科室仪器表面有灰尘,室内有人吸烟,扣____元。

17、药剂科严格审方,准确划价,精确配药,二人复核,注明用量,用法,耐心讲解药品服法,发错药每例扣____元,病人投诉一次扣____元,库房要做好通风排气,无虫咬鼠耗霉烂、变质、过期药品,发现一例扣____元。

医疗质量考核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考核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考核管理制度一、考核对象医疗质量考核管理制度的考核对象主要包括医疗机构本身、医疗人员和医疗过程。

对医疗机构本身的考核主要包括机构的基本情况、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医疗设备和药品的管理等方面。

对医疗人员的考核主要包括医疗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

对医疗过程的考核主要包括医疗操作规范、病历记录的完整性、医嘱执行情况等方面。

二、考核指标医疗质量考核管理制度的考核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医疗安全指标:包括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情况等。

2. 医疗质量指标:包括手术成功率、治疗效果、病情转归等。

3. 医疗效率指标:包括门诊等候时间、住院床位周转率、检查检验报告的及时性等。

4. 患者满意度指标:包括治疗效果满意度、医疗费用满意度、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满意度等。

5. 专科及特色服务指标:包括专科门诊就诊率、专科医生的专业水平、特色服务项目的推广情况等。

6. 医疗管理指标:包括医疗人员的继续教育情况、医疗设备的维护水平、院内感染率等。

7. 其他相关指标:包括医疗费用控制情况、医疗纠纷的处理情况等。

三、考核制度医疗质量考核管理制度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确保考核的公平和客观性。

考核制度应包括考核标准、考核程序、考核角色和权责、考核结果的使用等内容。

同时,考核制度应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不断完善和提升。

1. 考核标准:考核标准应根据医疗服务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制定,既要考虑患者的实际需求,又要符合医疗行业的规范和标准。

2. 考核程序:考核程序应包括考核对象的确定、考核指标的选择、考核方法的确定、考核结果的统计和分析、考核结果的使用等环节。

3. 考核角色和权责:考核制度应明确各参与方的角色和权责,包括考核机构、考核人员、被考核对象等,确保考核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4. 考核结果的使用:考核结果应及时反馈给被考核对象,提供改进建议和培训支持,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质量改进医疗质量考核管理制度的核心目的是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细则(四篇)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细则(四篇)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细则一、引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保障医疗质量的提升和医疗安全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制定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细则,明确医疗质量管理的目标和方法,并建立医院医疗质量考核体系,从而全面提升医院医疗质量水平。

二、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及框架1. 目标医疗质量管理的目标是保障医院医疗服务的安全、有效、及时和人性化,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提升医疗质量水平。

2. 框架医疗质量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质量政策与目标:制定医院的质量政策和目标,明确医院的质量管理要求。

(2)组织机构与职责:建立健全医院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实施有效的协作与沟通。

(3)过程管理:制定医疗质量管理的相关流程,包括医疗服务流程、医疗质量评估流程等,确保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4)资源管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保证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平衡性。

(5)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估体系,进行定期的质量评估和改进,提升医疗质量。

三、医疗质量管理方法1. 质量管理手段医疗质量管理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标准化管理:制定医疗服务的操作规范和标准,确保医疗服务的可控制性和规范性。

(2)质量控制圈:建立质量控制圈,通过PDCA循环的方式进行医疗质量管理,实现持续改进。

(3)问题链管理:建立问题链管理制度,对医疗服务中的问题进行管理和解决,避免问题累积。

(4)风险管理: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对医疗服务中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

2. 质量管理工具医疗质量管理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工具:(1)质量控制图:通过绘制质量控制图,监控医疗服务的质量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2)流程分析图:通过绘制流程分析图,分析医疗服务过程中的环节和关键点,找出问题所在。

(3)策略分析图:通过绘制策略分析图,分析医院的质量目标和策略,制定相关的措施和计划。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与考核评价制度(四篇)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与考核评价制度(四篇)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与考核评价制度一、目的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二、目标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设施规范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

三、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____1、成立两级质量管理____医院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由分管领导负责,医务科、护理部及主要临床、医技、药剂科室主任组成。

负责制定,修改全中心的医疗、护理、医技质量管理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制定适合我中心的医疗工作制度,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对医疗、护理、病案的质量实行全面管理。

负责制定与修改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对医疗缺陷、差错与纠纷进行调查、处理;负责制定、修改医技质量管理奖惩办法,落实奖惩制度。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各临床、医技、药剂科室设立质控小组。

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护、技等人组成。

负责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疗护理等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章。

对科室的医疗质量全面管理。

定期逐一检查登记和考核上报。

2、成立医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由主任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医务科、护理部主任分别负责医疗组、护理组的监督考核工作。

各科室成立医疗质控小组,对本科室的医、护质量随时指导、考核。

3、建立病案管理小组、药事小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理工作领导小组。

分别负责相关事务和管理工作。

四、健全规章制度1、过硬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小组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常规。

2、重点对以下关键性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与考核评价制度(二)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价制度是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以及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细则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细则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细则1.质量管理组织医院应设立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工作。

该部门应配备专业的医疗质量管理人员,并与医院其他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医疗质量的改进。

2.质量管理指标医院应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医疗质量管理指标,包括临床指标和管理指标。

临床指标包括手术并发症率、院内感染率、患者满意度等;管理指标包括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急诊就诊时长、医疗费用控制等。

这些指标应定期监测、评估和分析,并用于指导医院运行和改进医疗质量。

3.医疗质量评审医院应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审,以检查和评估医院的医疗质量水平。

评审应包括临床科室、手术室、急诊科等多个方面,评审结果应被纳入医院的工作考核体系中。

4.医疗质量检测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检测机制,包括医疗设备的检测、器械的质量评估、药品的合格性检验等。

医院还应建立并定期进行各类临床检验,确保医疗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5.医疗事故管理医院应制定医疗事故管理制度,明确医疗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和纠正措施。

医院还应对常见的医疗事故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6.持续改进医院应不断进行医疗质量改进,通过制定质量改进方案、开展培训和学习等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医院还应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临床研究和学术交流,提高医院的学术水平和研究创新能力。

7.患者安全与权益保障医院应建立患者安全与权益保障体系,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医院应加强对医疗过程的监督,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并建立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患者的不满和疑惑。

在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细则中,还应考虑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医疗费用的控制、医疗工作流程的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细则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医院的领导重视,医院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和支持,以实现医院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和高质量服务的提供。

医疗质量考核评估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考核评估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考核评估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医疗质量的考核评估工作,提高医疗质量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部医疗技术科室、医护人员,包含临床科室、检验科室、影像科室等。

第三条考核内容医疗质量考核评估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临床治疗水平、医疗服务质量、医疗安全管理、病历记录及质控、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等。

第二章考核评估机构第四条设立考核评估机构我院将设立医疗质量考核评估机构,负责组织和实施医疗质量的考核评估工作。

考核评估机构由院级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

第五条考核评估机构职责考核评估机构的重要职责包含: 1. 订立考核评估量划,确定考核评估的方式、方法和内容。

2. 组织开展考核评估工作,订立评估指标和评估要求。

3. 收集、整理和分析评估数据,形成评估报告。

4. 提出质量改进建议,订立改进措施。

5. 监督和检查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

第三章考核评估程序第六条考核评估周期我院将依照一年一次的原则,进行医疗质量的考核评估工作。

具体的考核评估周期依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七条考核评估方式考核评估可以采取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的评估方式由考核评估机构依据考核内容确定。

第八条考核评估程序考核评估程序包含以下几个阶段: 1. 初步准备:考核评估机构订立评估量划、明确评估指标和要求,组织相关培训。

2. 数据收集:评估组收集相关数据,包含患者病历、医疗记录、医疗设备维护记录等。

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

4. 评估总结:评估组对评估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5. 跟踪检查:考核评估机构对改进建议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第四章考核评估结果与奖惩第九条考核评估结果依据考核评估的结果,将对各科室、个人进行评定。

评定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

医疗质量考核与评估制度

医疗质量考核与评估制度

医疗质量考核与评估制度一、考核目的及依据1.1 考核目的医疗质量考核与评估制度旨在全面提升医院的医疗的质量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促进医院的可连续发展。

1.2 考核依据医疗质量考核与评估制度的依据包含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卫生行业标准、临床指南、医院内部制度以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等多个方面。

同时,参考其他行业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确保制度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二、评估考核内容2.1 医疗安全考核医疗安全是医院的核心工作,医疗安全考核重要包含以下内容:•手术安全:对手术安全管理制度、手术操作规范、手术操作过程中的职责分工和防范措施进行评估。

•用药安全:对医院的药品管理制度、临床用药规范、医务人员用药行为进行评估。

•感染掌控:对医院的感染掌控管理制度、消毒灭菌操作规范、医院环境卫生和医务人员个人卫生情形进行评估。

•医疗设施安全:对医院的医疗设施采购和使用管理、设备维护保养、设备故障处理等进行评估。

2.2 医疗质量考核医疗质量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医疗质量考核重要包含以下内容:•临床操作规范:对医院的临床操作规范、手册制度、操作流程等进行评估。

•诊疗技术水平:对医院医疗团队的专业水平、医学知识更新、技术本领提升等进行评估。

•疑难病例管理:对医院的疑难病例诊治研究、专家团队协作本领、难题解决本领等进行评估。

•医疗信息化建设:对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医疗信息管理、数据安全等进行评估。

2.3 患者满意度考核患者满意度是医院服务质量的紧要评价标准,患者满意度考核重要包含以下内容:•医患沟通:对医院医患沟通方式、沟通效果、沟通本领等进行评估。

•护理服务:对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患者隐私保护、护理技术和态度等进行评估。

•医疗环境:对医院的环境乾净、空气质量、安全设施等进行评估。

•服务态度:对医院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礼貌用语、仪容仪表等进行评估。

三、考核评估流程3.1 考核周期医疗质量考核与评估制度按年度进行考核,循环执行。

医疗质量考核与奖惩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考核与奖惩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考核与奖惩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医院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建立医疗质量考核与奖惩管理制度,旨在激励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院的可连续发展。

第二条医疗质量考核与奖惩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医务人员,包含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医务人员应乐观搭配并按要求进行医疗质量考核。

第三条医疗质量考核与奖惩管理制度守则包含医院医疗质量考核机构、考核指标、考核内容、嘉奖措施和惩罚措施等,确保医疗质量的全面提升。

第二章医院医疗质量考核机构第四条医院设立医疗质量考核委员会,由院长亲自担负主任委员,各临床科室主任、质量管理科科长、护理部主任等构成。

医疗质量考核委员会负责医院的医疗质量考核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第五条医疗质量考核委员会每年订立医疗质量考核工作计划、考核指标和考核周期,并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第六条医院设立医疗质量考核专责部门,负责具体的考核工作、数据统计、分析和报告。

第三章考核指标第七条医院医疗质量考核指标应包含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患者满意度等方面。

具体指标由医疗质量考核委员会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和医院实际情况来确定。

第八条医院医疗质量考核指标应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和应用性,而且能够真实反映医疗质量水平和工作实绩。

第九条医院医疗质量考核指标应依据不同科室、职称和年限等因素进行合理的权重设置,以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考核评价。

第四章考核内容第十条医疗质量考核内容包含:1.临床操作技能:医生临床操作技能是否娴熟、准确,操作规范是否符合相关要求;2.诊疗流程:医生和护士是否按规定的诊疗流程进行工作,是否开展全程十五分钟救治;3.诊断准确性:医生对患者的诊断是否准确,治疗方案是否合理;4.用药安全:医生是否依照规定的用药流程进行药物治疗,用药是否合理、准确;5.医疗记录: 医生是否及时、准确地填写病历资料、医嘱、手术记录等。

第十一条医院医疗质量考核内容的具体评估方法由医疗质量考核委员会订立并告知医务人员。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细则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细则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细则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我国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第三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全面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疗质量管理组织,负责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二、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疗质量管理组织,负责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六条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应当由医疗机构负责人、医疗质量管理相关专业人员、患者代表等组成。

第七条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应当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医疗质量状况,提出改进措施,督促整改。

三、医疗质量管理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质量安全操作规程等。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包括医疗质量安全责任制、医疗质量安全考核制度、医疗质量安全培训制度等。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安全考核制度,对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医疗质量安全水平。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安全培训制度,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质量安全培训,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意识。

四、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明确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安全监测系统,对医疗质量安全工作进行监测、分析、评估和改进。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对医疗质量安全事件进行报告、调查、处理和反馈。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安全考核制度,对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医疗质量安全水平。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质量安全考核,评估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安全水平。

医疗质量管理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
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管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落实卫健委《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的要求,特制定医疗质量管理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

1.通过培训和考核使医疗质量管理人员熟练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增强质量管理意识,落实全面质量管理,推动医院管理向现代化精益管理发展。

2.培训对象包括医院领导、职能科室管理人员、科室质量管理小组人员。

3.培训内容:管理学知识、管理工具应用、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等。

4.培训方式:理论授课、专班培训、职能科室自行组织形式的培训、科室自行组织的培训、参加院外各类型质量管理培训、上级带教等措施,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5.各项培训学习必经考核,考核的方式可以是口头提问回答、书面考试或现场操作;考核结果均应记录在案,对考核不合格者,应责令其加强学习,并进行补考,连续三次考核成绩不合格者交监察室处理。

2024年医疗质量管理考核细则

2024年医疗质量管理考核细则

2024年医疗质量管理考核细则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权益,制定了2024年医疗质量管理考核细则。

以下是该细则的主要内容:
1. 医疗机构资质考核
医疗机构需通过定期的资质考核,包括对医疗设备的检测、医护人员的资质认证、医疗设施的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评估。

考核结果将作为医疗机构能否继续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依据。

2. 医疗安全管理考核
医疗机构需建立健全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药品医疗器械使用管理、手术风险管理等方面。

考核将评估医疗机构对医疗安全的重视程度和实施情况。

3. 医疗质量监测考核
医疗机构需积极参与医疗质量监测工作,包括对手术、药品治疗等关键环节进行监测,并及时采取措施改进。

考核将评估医疗机构的监测和改进工作是否有效。

4. 医疗服务满意度考核
医疗机构需定期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包括问卷调查、投诉反馈等方式,以评估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

考核结果将作为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

5.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考核
医疗机构需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包括组织教育培训、开展病例讨论、开展质量评审等方式,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考核将评估医疗机构的持续改进工作是否有效。

6. 信息管理与数据分析考核
医疗机构需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对医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医疗质量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考核将评估医疗机构信息管理和数据分析的水平。

以上是2024年医疗质量管理考核细则的主要内容,医疗机构需按照细则要求进行自我评估,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通过此次考核,旨在推动医疗机构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确保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细则(五篇)

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细则(五篇)

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细则一、医疗质量管理内容(一)基础医疗质量管理基础医疗质量管理是指医院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医院的管理制度、医院环境、设施、医疗设备、业务技术、药品供应、后勤保障、信息方面的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中最基本的一环。

1、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1)工作制度、岗位职责;(2)诊疗规范操作技术、常规;(3)医疗流程;(4)医疗质量考核标准。

2、人力资源管理。

按照一级甲等医院要求和我院规模,合理设置科室,合理安排人员,做到合理、高效、优质服务,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3、服务临床一线。

医务科、护理部、办公室、产物科、后勤科、供应室、等科室、深入到一线,服务到临床一线,坚持下送下收。

4、方便快捷舒适服务,让病人满意服务。

挂号交费合一缩短时间,未检查完或门诊病人未看完,抢救病人未脱离危险不下班,设立院长信箱、意见箱、意见薄,为病员煎药,有水服药,为病人导医,诊费公开,提供查询,保持清洁安静的舒适环境等。

(二)环节质量管理:医疗质量是医务人员利用医疗技术为患者提高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医疗服务的提供过程与实现同时进行,很难对医疗服务进行检查,即合格后校对,因此环节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且医疗服务对象是人,服务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且难以纠正,可见,环节质量管理十分重要。

1、职工自觉履行好岗位职责。

全院各岗位人员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必须严格自觉履行好,否则为岗位不作为或不能胜任岗位工作。

每个岗位人员履行好职责是环节质量管理重要一环,自觉履职,自觉接受院、科两级检查,院科要经常开展履职教育。

2、抓好科室质量管理。

科室质量管理是环节管理的中间环节、关键环节,能及时发现及纠正医疗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科主任、护士长是科室质量管理负责人,要狠抓落实。

3、抓好环节中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

⑴、抓好二级行政查房、会诊、病例讨论、手术审批、转诊转院、分科收治等制度的贯彻落实。

⑵、抓好查对工作。

⑶、做好危重病人、手术期病人和特殊病人的管理。

医疗工作质量考核制度

医疗工作质量考核制度

医疗工作质量考核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定目的医疗工作质量考核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医院内部各个部门和医务人员之间的协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部医疗科室和医务人员。

第三条考核原则依据“患者至上、安全第一、质量为本、连续改进”的原则,订立医疗工作质量考核制度。

第四条考核内容医疗工作质量考核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诊疗工作、护理工作、医疗设备维护、医疗安全管理等。

第五条考核方式医疗工作质量考核采取定期考核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二章考核对象和考核标准第六条考核对象医疗工作质量考核对象包含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等全部医务人员。

第七条考核标准1.医疗工作中的技术操作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2.诊疗过程中的患者沟通和沟通本领良好;3.护理工作符合规范,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精准;4.对医疗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实现标准要求;5.医疗安全管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6.素养教育和专业培训参加情况;7.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和投诉处理情况。

第三章考核周期和考核流程第八条考核周期医疗工作质量考核周期一般为半年一次。

第九条考核流程1.医疗工作质量考核由医务部负责组织和布置;2.每次考核前,医务部会通知各科室和医务人员,并公布考核内容和标准;3.考核内容包含书面考核、案例分析和模拟操作等;4.医务部组织专家对医务人员进行现场考核;5.考核结果由医务部进行评定和记录,形成考核报告;6.考核报告会以适当形式通报各科室和医务人员,并将考核结果作为绩效评价的依据;7.对考核不合格的科室和医务人员,医务部将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并要求其整改。

第四章考核结果及奖惩措施第十条考核结果评定依据考核报告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将医务人员划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级。

第十一条嘉奖措施1.优秀:嘉奖个人或科室,包含通报称赞、奖金等;2.称职:无特殊嘉奖;3.基本称职:补助或确定培训计划;4.不称职:要求进行培训并限制职务晋升。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与考核评价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与考核评价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与考核评价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是为了提高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而制定的管理规定。

该办法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医疗质量管理部门的设置、人员配备等。

2. 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包括医疗质量监测、评估与分析等的要求,以及医疗事件报告与处理、不良事件的管理等。

3. 医疗质量管理的工作流程:明确医疗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包括医疗质量监测的频率、方法和内容,医疗质量评估的标准和方法等。

4. 医疗质量管理的责任与监督:明确医疗机构内各级管理人员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职责,以及监督机构对医疗质量管理的监管要求。

考核评价制度是为了评估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工作是否合规、有效以及医疗质量水平的高低而制定的评价制度。

该制度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医疗质量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医疗质量监测、评估与分析的指标,以及不良事件处理、医疗纠纷处理等指标。

2. 评价方法与程序:明确医疗质量管理的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方法,以及评价的程序和流程。

3. 评价结果的运用:对医疗机构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运用,为医院的决策提供参考。

4. 奖惩措施: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的奖惩机制,对评价结果优秀的医疗机构给予奖励,对评价结果较差的医疗机构进行整改和处罚。

以上是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与考核评价制度的一般内容和原则,具体的内容和要求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

医疗质量管理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和备案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和备案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和备案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和备案制度》
第一条为落实医疗机构严格实施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管理人员的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2014
年修正)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疗质量管理人员指在医疗机构从事医疗质量管理的专
职人员、兼职人员和中介机构的专职人员。

第三条为了确保医疗质量管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医疗质量管理
的知识和理论,并能够熟练操作医疗质量管理的各项工作,医疗机构应当对医疗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和备案。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人员培训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工作
技能、临床流程管理、诊疗质量控制、质量安全监督等方面的全面系统性的知识水平考核。

培训时应当聘请培训专家进行培训,培训时间不应低于30小时。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人员考核应当在完成培训后进行,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评价其医疗质量管理能力水平,评价方式包括思考题、座谈交流、模拟测试等。

第六条医疗质量管理人员考核通过后,医疗机构应当向有关部
门备案,并发给考核合格证书。

第七条医疗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定期参加有关医疗质量管理培训,并每三年经考核合格,方可继续从事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与考核评价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与考核评价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与考核评价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价制度是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以及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是指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的一些规定和流程。

这些办法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机构组织架构、岗位职责、制度流程、医疗技术标准、医疗质量管理指标等。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需遵循这些办法, 以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有效和高质量。

考核评价制度是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绩效进行评估和考核的一套评价标准和方法。

这些评价标准和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

定性方面包括医疗安全、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价, 通过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行为规范和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定量方面包括一些具体的指标和绩效考核体系, 如医疗技术操作的准确性、病例处理的规范性、医疗纪录的完整性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价和考核来评估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工作绩效。

综合起来,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价制度是建立在医疗质量管理基础上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评价标准, 旨在促进医疗机
构和医务人员的规范化行为和提高医疗质量, 以达到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标。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与考核评价制度(三篇)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与考核评价制度(三篇)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与考核评价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价制度是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以及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是指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的一些规定和流程。

这些办法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机构组织架构、岗位职责、制度流程、医疗技术标准、医疗质量管理指标等。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需遵循这些办法,以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有效和高质量。

考核评价制度是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绩效进行评估和考核的一套评价标准和方法。

这些评价标准和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

定性方面包括医疗安全、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价,通过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行为规范和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定量方面包括一些具体的指标和绩效考核体系,如医疗技术操作的准确性、病例处理的规范性、医疗纪录的完整性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价和考核来评估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工作绩效。

综合起来,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价制度是建立在医疗质量管理基础上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评价标准,旨在促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规范化行为和提高医疗质量,以达到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标。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与考核评价制度(二)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是指对医疗机构的各类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的制度和措施。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包括了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管理体系建设、绩效考核、质控指标、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等内容。

考核评价制度是指对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价和考核的制度。

考核评价制度通常包括医疗质量目标设定、评价指标制定、评价方法和程序、评价结果分析和反馈等内容。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价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通过规范和管理医疗质量工作,并通过评价和考核的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提高,以达到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目标。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与考核评价制度(三)一、目的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医疗质量管理考核细则(6篇)

医疗质量管理考核细则(6篇)

医疗质量管理考核细则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根据我院具体情况,特制定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一、指导思想(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

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本制度将在运行中不断修订完善。

(三)、强化各项医疗技术细节控制,认真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将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医疗规范中来。

(四)、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由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院、科两级管理组织组成。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专家教授、医教科、护理部负责人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

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医务部)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

其职责分述如下: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

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

(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5)、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6)、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标准的修定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

医疗质量考核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考核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考核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医疗安全,特订立本医疗质量考核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第二章考核目标1.提高医疗质量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利益;2.完善医院内部各项管理,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3.规范医院的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4.强化医院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职业素养;5.激励医务人员乐观自动改进自身业务水平和服务态度。

第三章考核内容1.医疗安全考核–准确执行医疗操作规程,避开医疗事故的发生;–患者信息保密工作的执行情况;–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和临床应用合规性;–患者护理与用药等方面的专业操作规范性。

2.医疗人员考核–严格执行岗位职责,保证医疗质量;–医生和护士的技术本领和综合素养;–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沟通本领;–乐观参加医疗培训和学术沟通活动。

3.医院管理考核–本钱掌控与资源利用情况;–各部门之间协作情况;–临床路径和医疗流程的优化;–紧急医疗救治和应急处理本领。

第四章考核方法1.定期巡查考核–由医院管理部门组织定期对各科室进行巡查考核;–依据考核内容,订立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巡查构成员由不同科室相关人员构成,避开利益冲突。

2.电话回访考核–随机抽取患者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治疗效果和服务质量;–对回访情况进行记录和归档,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3.典型病例评审–每个月从各科室抽取数例典型病例进行评审;–依据病例医疗过程和结果,评估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4.医疗事故考核–对发生的医疗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责任人;–依据责任程度和事故影响,采取相应的纪律和法律措施;–完善医院内部事故报告和学习机制,避开仿佛事故再次发生。

第五章考核结果和奖惩1.考核结果的公示–将考核结果及时公示在医院内部公告栏和网站上;–推动信息透亮,加添考核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2.奖惩措施–依照考核结果,予以个人和科室奖惩;–对考核优秀者进行表扬和嘉奖;–对考核不合格者进行警告、记过等惩罚。

医疗质量考核制度内容

医疗质量考核制度内容

医疗质量考核制度内容1. 引言医疗质量是衡量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医疗质量考核制度被广泛采用。

本文将介绍医疗质量考核制度的内容,包括考核指标、考核方法和考核结果应用等。

2. 考核指标医疗质量考核指标是评价医疗质量的具体量化指标。

常见的医疗质量考核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门诊和住院服务门诊和住院服务是医疗机构最主要的服务形式,其质量评价是医疗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

考核指标包括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诊疗过程、患者满意度、患者转诊率等。

2.2 医疗安全医疗安全是医疗质量的核心要素之一。

医疗质量考核指标包括医疗事故率、抗生素使用率、手卫生合格率等。

2.3 临床质量临床质量是评价医疗质量的重要方面。

考核指标包括手术成功率、医疗技术操作规范性、临床路径实施率等。

2.4 医疗信息化建设医疗信息化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考核指标包括电子病历使用率、医疗数据安全保护等。

3. 考核方法医疗质量考核方法是评估医疗质量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常见的医疗质量考核方法包括以下几种:3.1 定性评估定性评估是通过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口头陈述、书面报告等方式进行评估,适用于粗略评估以及非常规服务项目的考核。

3.2 定量评估定量评估是通过采集、分析和统计大量数据进行评估,一般采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

定量评估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适用于大规模医疗机构和绩效考核。

3.3 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通过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评估,即代表整体情况的子集。

抽样调查可以减少评估成本,提高评估效率。

4. 考核结果应用医疗质量考核结果的应用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考核结果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4.1 优化医疗服务通过分析考核结果,医疗机构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4.2 绩效考核与奖惩医疗质量考核结果可以作为医务人员的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通过绩效考核与奖惩机制,激励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制度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根据我院具体情况,特制定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一、指导思想
(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

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本制度将在运行中不断修订
完善。

(三)、强化各项医疗技术细节控制,认真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
将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医疗规范中来。

(四)、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
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由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院、科两级管理组织组成。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专家教授、医教科、护理部负责人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

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医务部)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

其职责分述如下:
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
(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
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

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
审要求和奖惩制度。

(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
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5)、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6)、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标准的修定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

2、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责
(1)、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接受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
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

(2)、定期组织会议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协调各科室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3)、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提出干预措施并向主管院长或医
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汇报。

(4)收集门诊和病案质控组反馈的各科室终未医疗质量统计结果,分析、确认后,通报相应科室人员并提出整改意见。

(5)、每季度向医院提出全程医疗质量量化考核结果,以便与绩效
工资挂钩。

(6)、定期编辑医疗质量简报和不良医疗文件在院内部网上公布。

(二)、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

科室质控小组职责如下:
(1)、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护士长和其他
相关人员3-5人组成。

(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绩效工资挂钩。

(3)、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4)、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

收集与本科室有关
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一)过程控制指标如下:
1.门诊医师
(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要有初步诊断。

(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

(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

(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6)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

(7)处方书写合格。

(8)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建议专科就诊;b.请上级医师诊视;c.收住院。

(9)第三次就诊诊断仍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收住院;b.患者拒绝住院需履行签字手续。

(10)按专科收治病人。

(11)按病情需要,注明特殊入院方式:车送或陪护。

2.病房住院医师
(1)病人入院30分钟内进行检查并作出初步处理。

(2)急、危、重病人应即刻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报告。

(3)按规定时间完成病历书写(普通病人24小时、危重病人6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当班完成,急诊病人术前完成)。

(4)病历书写完整、规范,不得缺项。

(5)24小时内完成血、尿、便化验,并根据病情尽快完成肝、肾功能、胸透和其它所需的专科检查。

(6)按专科诊疗常规制定初步诊疗方案。

(7)对所管病人,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

(8)按规定时间及要求完成病程记录(会诊、术前讨论、术前小节、转出和转入、特殊治疗、病人家属谈话和签字、出院小节和死亡讨
论等一切医疗活动均应有详细的记录)。

(9)对所管病人的病情变化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10)诊疗过程应遵守消毒隔离规定,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院感
染病例发生。

若有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表报告。

(11)病人出院时须经上级医师批准,应注明出院医嘱并交代注意
事项。

3.病房主治医师
(1)及时对下级医师开出的医嘱进行审核,对下级医师的操作进行必要的指导。

(2)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在24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

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查房内容要求有:①诊断及诊断依据;②必要的鉴别
诊断;③治疗原则;④诊治中的注意事项。

(3)新入院的急、危、重病人随时检查、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病情。

(4)及时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把好出院病历质量关,
并在病历首页签名。

(5)入院3天未能确诊或有跨专业病种的病例时应及时举行科内或
科间会诊。

(6)待诊病人在入院1周内仍诊断不明时,向主任请示病例讨论或
院内会诊。

(7)按科室规定正确分级使用抗生素和专科用药。

(8)手术和介入治疗前亲自检查病人,做好术前准备,按手术分级
管理标准拟订严密的手术方案并实施。

术后即刻完成术后记录,24
小时完成手术记录。

(9)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术后工作。

(10)负责治愈患者出院的审批手续,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4.病房主任(副主任)医师
(1)组织或参与制定本科质量管理方案、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和操
作常规。

(2)指导下级医师做好医疗工作,督促检查下级医师执行各项制度
和诊疗常规。

(3)对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求72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危重病人至少每日查房1次;病人病情变化应随时查房;每周组织全科查房2次。

(4)查房内容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普通病人应有:①诊断
及其诊断依据;②鉴别诊断;③治疗原则;④有关方面的新进展。

未确诊病人应有:①鉴别诊断;②明确的诊断思路和方法;③拟定
相应的治疗措施。

危重病人应有:①当前的主要问题;②解决主要
问题的方法。

(5)疑难病例及入院1周未确诊病例,组织科内讨论或院内会诊,
必要时向医务处申请院外会诊或远程会诊。

(6)指导和监督下级医师正确分级使用抗生素和专科用药。

(7)组织术前和重要治疗前病例讨论,指导下级医师做好术中、术
后医疗工作。

重大手术和重要治疗要亲自参加。

(8)审批未愈患者出院,并指导病人出院后的继续治疗。

(9)审签主治医师审查的转科、出院病历。

5、其他:
(1)、急诊抢救病人院后开始处置时间≤5分钟。

(2)、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

(3)、急诊检查一般项目报告出结果时间≤2小时。

平诊检查一般项
目报告时间≤24小时。

(二)终末控制指标如下:
1、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0%
2、急重症抢救成功率≥84%
3、无菌甲级愈合率≥97%,无菌切口感染率≤0.5%
4、病床使用率≥85%
5、院内感染率≤7%,漏报率为0
6、传染病漏报率为0
7、合理使用抗生素
8、平均住院天数,平均门诊人次。

9、平均门诊人次医疗费用。

10、单病种人均住院费用。

11、病历质量甲级率≥90%,不能出现丙级病历。

12、临床与放射诊断符合率≥90%
13、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
14、三日确认率≥95%
15、X片甲级率≥30%,不能出现丙级
16、麻醉死亡率<0.02%
17、化验室质控VIS<150
18、门诊病历合格率≥90%
四、检查考核办法:
1、科主任每周组织质管小组进行自查。

制度不落实的,每次扣2分;执行
不完整的,每项扣1分。

各项扣分均到个人,并与个人奖金挂钩。

2、医务部每周对各科室抽查1-2次。

诊疗环节中的质量问题,每项指标扣个人2分,扣主任1分;统计指标,每项不达标扣个人1分,科主任0.5分。

3、每分分值按医院员工手册之规定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