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1 中外古代史阶段特征讲解

合集下载

中外历史分期与阶段特征

中外历史分期与阶段特征
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是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得以加强;经济上,经济重心的南移实现,经济发展空前繁荣,如市坊界限的突破;文化上则是宋明理的创立与成熟,以及四大发明经由阿拉伯人逐渐西传,对西方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2年)是中华文明由盛而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清王朝统治时期内,1840年至1912年属于近代史部分,史称晚清。这一历史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强化达到顶峰,严重阻碍了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的发展,使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
(3)不同: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西罗马灭亡,欧洲走向分散。(4分)原因: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3分)
隋唐时期(公元581年——907年)是中华文明的成熟阶段。政治上,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成熟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成熟;隋唐经济的发展也是一片繁荣景象,有著名的“贞观之治”的出现;文化上的发展主要是唐诗的盛行。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979年)年这一历史时期也是是社会大分裂的时期,封建经济遭到破坏,但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经济重心进一步往南移。
从人类的产生至1840年,这段历史时间属于中国古代历史时期,主要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历经了采集渔猎、农耕经济等文明形态。
从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的周代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公元前2070年以前是原始社会。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221年则是奴隶社会时期,经历了夏(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和周(公元1046年——公元前221年),其中周代以公元前771年的周平王东迁为界划分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和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此处须说明的是,很多同学历史认识中多知春秋战国而不知东周,东周时期又可划分为春秋(公元前771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中外历史演变及阶段特征

中外历史演变及阶段特征

中外历史演变及阶段特征(通史提纲)第一部分中国史一、古代中国1、朝代更替原始社会→夏(前2070~前1600)→商(前1600~前1046)→西周(前1046~前770)→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秦朝(前221~前206)→西汉(前202~8)→东汉(25~220)→魏晋南北朝(220~581)→隋(581~619)→唐(618~907)→五代(907~979)→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元(1271~1368)→明(1368~1644)→清(1616~1912)3、阶段特征A.先秦:总特征:中华文明起源与奠基;开创、勃兴政治:权力传承秩序逐步确立完善,但尚未集中;血缘政治从强化走向削弱;统治疆域扩展,走向统一。

经济: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如土地制度);农工商的基本经济结构形成。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奠定中国文化的基础。

B.秦汉:总特征: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大一统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业?丝绸之路?政治上:官僚政治渐取代贵族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发展——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刺史制度、内外朝制、推恩令、察举制、疆域变迁等思想文化上:统治思想的变化?文化科技的又一高峰C.魏晋南北朝:中华文明曲折发展....——国家分裂、民族融合、江南开发、佛道盛行、艺术发展总特征: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经济上:江南开发;灌钢法政治上:国家分裂、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九品中正制思想文化:佛道盛行、艺术发展D.隋唐:中华文明鼎盛、..、光照四邻...繁荣总特征:中华文明的繁荣经济上:农业?曲辕犁手工业?商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政治上:科举制、三省六部制思想文化:三教合一、唐诗、雕版印刷术、火药等,中华文明光照四邻E.宋元:中华文明继续发展....,民族大融合总特征: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五代辽宋夏金元——中华文明的新高峰经济上: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江南富庶;宋代商业突破性发展;宋元海外贸易发达政治上:民族大融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北宋加强集权、元代实行行省制思想文化上:理学兴起;宋词元曲;风俗画;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授时历》最先进F.明清:古代中华文明的总结..——繁盛与危机并存、衰落总特征: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社会转型明清——帝国的辉煌与衰落经济上:商帮、资本主义萌芽、人口大增政治上:专制集权发展到顶峰、郑和下西洋、海禁闭关锁国思想文化上:心学集大成;早期启蒙思想;小说繁荣、科学文化总结1、大事列表2、分期与线索分期1:晚清时期:1840~1912;民国时期:1912~1949分期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革命史观)三条主线:•列强侵华史(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抗争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工人阶级)•近代化史(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全面转型:政治、经济、思想、社会)3、阶段特征A.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1840~1894)总特征:近代中国开始沉沦与转型政治上: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经济上:经济结构变动,近代化起步思想上:西学东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中体西用社会生活:渐开放,工业文明开始影响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等B.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1894~1919)总特征: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政治上: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经济上:实业救国;民族工业显著发展思想上:康梁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社会生活:社会风尚等C.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1919~1949)总特征: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走向成功政治上:中共诞生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经过艰苦卓绝的探索和斗争,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

通史知识概要(中国)

通史知识概要(中国)

阶段特征和通史基本知识点概要(中国史)一、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阶段。

它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通史知识:(一)夏商周时期1.政治(1)早期国家起源:大约五千年前,黄河、长江流域;金属器具使用、贫富分化产生、文字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2)夏朝:出现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禹传子,“家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是生产力发展和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的进步(3)商朝:实行内服、外服制度,初步建立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4)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历八百余载)。

2.经济(1)农业:农业的起源;原始社会实行氏族土地公有,集体经营平均分配,刀耕火种的粗放经营,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然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西周有了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商周实行井田制,奴隶主强迫奴隶集体耕作。

(2)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纺织技术萌芽,人工养蚕和丝织技术,商朝已有织机(商代遗物玉蚕、“妇功”),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早期冶铜技术;夏商周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后母戊鼎、四羊方尊),由官府垄断;西周晚期已有铁器;原始彩陶;商朝出现原始瓷器。

(3)商业:原始社会出现早期商品交换;商朝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产生;周朝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3.文化夏历法《夏小正》、商朝甲骨文成熟文字;商周金文;《诗经》。

(二)春秋战国时期1.政治(1)春秋: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崩溃。

(2)战国:诸侯称王,卿大夫夺位;各国纷纷变法改革(商鞅变法);秦国发动兼并六国的统一战争。

2.经济(1)农业:铁犁牛耕的出现与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芍陂、都江堰、郑国渠);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鲁国初税亩、秦国商鞅变法);自耕农在春秋时期出现,“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经营方式开始成为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知识整合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知识整合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知识整合一、中国历史发展阶段一、中国古代1、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政治: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经济:井田制2、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年)政治: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社会分裂动荡;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变法运动,封建制度确立。

经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确立。

思想:思想界出现“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教育:私学兴盛。

科技文化:技术文化取得很大进步。

(司南、《甘石星经》、《诗经》、离骚)3、秦朝(前221——前206)政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4、汉代(前206—公元22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中央,皇权)经济:小农经济发展(工具、水利)思想:思想大一统5、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政治:分裂动荡文化:特立独行士人促进书法、绘画艺术发展。

6、隋唐时期(581—907年)政治:社会统一,前期政治开明。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成熟。

(三省六部制)经济:封建经济繁荣。

(曲辕犁、筒车---均田制)思想文化:全面繁荣,开放多元,世界领先。

(火药、雕版印刷、子午线)教育:科举制度确立与完善。

5、宋元时期(960—1368年)政治:北宋相对稳定,南宋偏安,元朝疆域空前辽阔。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完善。

经济:商品经济繁荣,城市发展。

(纸币、城市、对外、纺织、制瓷)思想:理学兴起并发展成为官方哲学。

科技文化:四大发明为代表科技世界领先。

文化高度繁荣,适应市民风俗文化和文人的文化。

6、明清时期(1368---1840年)政治: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经济: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商品经济繁荣,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发展缓慢。

思想: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出现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科技文化:传统科技失去创新,以总结性著作为主。

适应市民的小说创作繁荣,出现一批批判现实的文学作品。

教育: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思想。

对外:闭关锁国政策。

二、中国近代1、近代前期(1840——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治:列强侵略中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人类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阶段和时期,其中包括了中外历史的发展。

中外历史阶段的特征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

下面将对中外历史阶段的特征进行探讨。

中国历史阶段特征:1.传统社会阶段:这个阶段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阶段,大约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延续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为止。

在这个阶段,社会组织以农耕社会为主,封建社会制度基本形成。

国家政治中心以王朝为单位,社会以农业为主导经济生产方式,封建等级制度存在,并在这个阶段逐渐发展。

2.帝国时代:帝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主要是指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开始,一直延续到1912年辛亥革命为止。

这个阶段中国出现了多个统一的大型王朝,包括秦朝、汉朝、唐朝、宋朝等。

这个阶段中国文化和科技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

在经济方面,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商业和手工业也相对繁荣。

3.民族解放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包括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和旧中国时期的抗日战争。

中国在这个阶段经历了国家政权的动荡和外来势力的侵略。

在辛亥革命中,中国废除了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制度。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个阶段对中国的解放和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了重要作用。

外国历史阶段特征:1.古代文明:古代文明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阶段之一,包括了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等。

在这个时期,人类出现了文字和文字记载的历史,建立了国家和政治制度,发展了农业和手工业,形成了属于各个国家的文化和宗教体系。

2.中世纪: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大致从罗马帝国灭亡后开始,到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为止。

在这个阶段,欧洲经历了封建社会的发展,封建制度和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基督教教权在政治和社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近代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主要发生在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期。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1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1

• 经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并已孕育了新的经济 因素,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带有向工业文明转型 的趋势;
• 政治:国家统一,国力强盛,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专制主义发展到顶峰,统治者运用国家机器力图 压制新的经济因素与思想观念,最终使古代中华 文明没有在明清时期实现转型、走入近代社会, 伴随着同时期欧洲成功地迈向工业文明,古老的 中华文明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 第四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1927~ 1949年)
• 【阶段特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阶级斗争和 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近代化艰 难地进行。由于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官僚资本 日本的侵华、美国的侵略等因素,使中国近代化 的进程历经曲折,几乎陷入绝境。同时,增加了 新的内涵,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 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本阶段 近代化重点在政治领域。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 成为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 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始终是本阶段最主要的矛盾
• 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奠定了中国的政 治版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立和巩固;大 一统时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确立和巩固,统 一多民族封建国维持了四百多年。秦汉王朝影响 深远的是一系列政治制度。
• 思想: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 想。
• 科技:医学、造纸术、地动仪等领先世界的科技 成就。秦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 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标志着中华文明的形 成和发展秦汉是中国古代文化第一个高峰,奠定 世界领先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也对世界文明作 贡献
• 思想: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 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开启了民智。向西方 学习成为社会思潮
• 外交:闭关锁国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中国 被迫日益对外开放。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总汇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总汇
思想:理学形成 ,多元化、市民化的文学艺术作品涌现,
科技:科技发明创造出现高峰,文化继续发展,是中华文明继续发展阶段。
第五阶段 古代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文明(14—19世纪中期)(1368-1840)
【阶段特征】明清时期是古代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时期,是一个繁盛与危机并存的时代,社会处于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前夜。
思想: 出现百家争鸣,它是社会政、经大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反映。科技文化取得很高成就。
第二阶段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明(前221-220年)
【阶段特征】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时期,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期。政经经济文化发展第一个高潮,奠定世界领先地位。
经济:经济上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经济:经济上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商品经济水平低,南方经济政策的调整,生产工具的改进,对内对外交通的发达,促进了农业发展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南北经济趋平衡。
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文化成果带有分裂割据烙印和体现民族融合的特点,三教鼎立,艺术大放光彩,是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隋唐时期,文学艺术领域全面繁荣,兼收并蓄,是古代中华文明鼎盛时期。
2010年高考历史
中外历史阶段特征总汇
第一阶段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距今170万年前前221年)
【阶段特征】: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思想文化奠基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此时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交替,除旧布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
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迅速发展。

历史干货丨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详解

历史干货丨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详解

历史干货丨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详解中国古代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和隋唐宋元明清时期。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重要事件。

一、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早期阶段,大约距今4000多年前。

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社会由氏族制向王国制的转变。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者为禹。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建立者为商汤。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王朝,建立者为周武王。

夏商周时期,社会逐渐进入奴隶社会,贵族阶级与普通百姓之间的阶级矛盾逐渐加剧。

二、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中期阶段,大约距今2000多年前。

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秦统一六国、成立了中央集权的帝国,并开始了列国。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法家思想,实行了一系列新政策,如统一度量衡、文字和货币等。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存在的封建王朝,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

汉武帝时期,推行了学术思想的儒家思想,成立了国子学、太学等教育机构,发展了汉文化。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过渡阶段,大约距今1600多年前。

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中央政权的分裂和民族大迁徙。

三国时期,魏、蜀、吴分立。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南北分裂的王朝。

南北朝时期,北方先后出现匈奴、鲜卑和后来的北朝,南方出现刘宋、南朝梁、陈和南朝宋等。

这一时期的文化主流是玄学思想,代表人物为玄学派创始人王弼、王献之等。

四、隋唐宋元明清时期隋唐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后期阶段,大约距今1400多年至现代。

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封建国家的兴衰更替。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短的一个王朝,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封建王朝,高宗和武则天是唐朝的代表人物。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的封建王朝,文学、科学、军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忽必烈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中外历史纲要: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总结

中外历史纲要: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总结

中外历史纲要: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总结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阶段特征】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

依据阶段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公元前771年)--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时期和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初步发展——秦汉【阶段特征】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也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的历史时期,社会政治从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秦汉文化作为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夏商周春秋战国政治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确立、发展及逐步瓦解。

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以早期国家出现为重要标志,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商朝神权与王权相结合,西周时期逐步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变法;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崩溃,开始出现郡县制,形成中央集权的雏形;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社会阶级阶层发生巨大变化,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传统等级序列被打破;世卿世禄制被军功爵制等所取代,士阶层崛起,社会流动增强。

经济小农经济逐步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

农业在各部门中的主导地位确立,形成以中原地区长期领先为特点的经济格局;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发展到铁犁牛耕,开始走上精耕细作道路(生产力);土地制度也从井田制发展为土地私有制,各国进行税制改革(生产关系); 小农经济逐渐形成(经营方式)。

打破“工商食官”出现了私营手工业和私商;重农抑商政策形成。

思想西周治国由强调神权色彩到“敬天保民”,尤其是凸显人伦、道德、宗法(血缘)等观念,带有理性和人文主义色彩礼乐制度崩溃,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在天文、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教育领域,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考前辅导 中外历史阶段整合及特征

考前辅导 中外历史阶段整合及特征

考前辅导中外历史阶段整合及特征中国古代史阶段整合及特征一、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前)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

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㈠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1、政治上: 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西周确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奴隶社会强盛。

2、经济上: 石器助耕,青铜器在农业很少使用;简单协作;井田制;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后世的农作物已具备。

以“青铜冶炼”为主的官营手工业产生;商朝已有织机,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商业活动得到鼓励,出现职业商人和货币;3、文化上:商代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夏朝历法《夏小正》。

㈡、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1、政治: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割据争霸,分封制破坏;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2、经济:铁犁牛耕的使用,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修建,形成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使用;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重农抑商的政策出台。

以冶铁业为主的私营手工业产生。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商业繁荣。

3、文化:记录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哈雷彗星、《石氏星表》;“百家争鸣”,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诗经》、楚辞代表了当时的文学成就;战国的帛画《人物龙风图》《人物驭龙图》,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封建社会的统一和初步发展的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阶段特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中外历史演变及阶段特征

中外历史演变及阶段特征

中外历史演变及阶段特征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是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外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下面将对中外历史的演变及其阶段特征进行探讨。

中国历史的演变及阶段特征:1.古代封建社会阶段(约公元前2100年-公元1840年):中国历史的初期主要是一个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农业社会。

在这个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农耕经济的繁荣。

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世袭制取代了部落联盟制,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2.封建社会崩溃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段(公元1840年-1949年):在这个阶段,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出现了巨大的变革。

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中国社会的沉沦和动荡,经济的停滞和衰弱,民族抵抗和革命浪潮的兴起。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49年-1978年):建立新中国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国有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和发展。

4.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1978年至今):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市场化的推进,国际合作的加强,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外国历史的演变及阶段特征:1.古代奴隶社会阶段(公元前3500年-公元476年):在古代欧洲、亚洲等地,奴隶制度是主要的社会经济形态,以战争为主要手段获取奴隶劳动力。

此阶段的特征是贵族阶级的统治和奴隶劳动的盛行。

2.封建社会阶段(公元476年-1789年):在这个阶段,欧洲大陆出现了封建制度。

在这个体系中,贵族阶级通过封地和官职来统治社会。

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封建制度的相对稳定和农业经济的繁荣。

3.资本主义社会阶段(1789年-现代):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开启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这个阶段的特征是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资本家阶级的崛起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

中外对照——历史阶段特征

中外对照——历史阶段特征

中外对照——历史阶段特征中外历史阶段特征的对照,是指对比中外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征和特点,以分析它们的异同,并理解中西方历史发展的奥秘。

在中外历史对照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国家和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了解不同文明的发展轨迹和演变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一、原始社会阶段中外原始社会阶段特征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

中外原始社会都是以狩猎、采集和渔捞为主要生产方式,社会组织都是以家庭为基础。

然而,在一些细节上,中外原始社会也有一些不同。

比如,在中国,夏、商、周三代的原始社会表现为以王制为主导的社会组织形态,而在西方,原始社会表现为以城邦为基础的城邦制社会组织。

二、奴隶社会阶段中外奴隶社会阶段的特征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

中外奴隶社会都是以奴隶制度为主要的社会生产和组织形态,社会分工明显,社会等级森严。

然而,中外奴隶社会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在中国,周朝以后的奴隶制度逐渐弱化,而后以封建制度为主导;而在西方,奴隶制度一直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特征,最终在罗马帝国灭亡后才逐渐消失。

三、封建社会阶段中外封建社会阶段的特征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

中外封建社会都是以土地所有权和封建等级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形态,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中外封建社会的差异也比较明显。

比如,在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革和演变,社会等级和地位也随之变化;而在西方,罗马帝国的灭亡后,封建制度得以延续并发展,直到中世纪末期。

四、资本主义社会阶段中外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的特征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

中外资本主义社会都是以私人占有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形态,个人利益至上。

然而,中外资本主义社会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

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在开放以后,中国逐渐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而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相对早熟,经历了一系列的工业革命和社会变革。

高中备考必修 历史通史知识点2016

高中备考必修 历史通史知识点2016

高考历史通史重要知识点(必修一、二、三)第一部分古代历史的阶段特征概述一、古代中国历史的阶段特征1.先秦时期先秦时期,即从远古时代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

政治上,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确立、发展及逐步瓦解。

其中以分封制、宗法制最为重要,其特点是以血缘为纽带,以巩固王权为目的,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相对松散。

经济上,小农经济逐步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

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产生;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形态;土地制度经历了由井田制到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过程;古代以农立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又受到其制约。

思想文化上,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剧烈变化带来了思想界的空前活跃,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纷纷登场,提出各种各样的治国方案,供统治者选择。

与之相适应,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这些都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2.秦汉时期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

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巩固。

秦统一后,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它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地方王国势力逐渐扩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西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进一步推行“推恩令”,消除了王国威胁,巩固了中央集权。

经济上,小农经济继续发展,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强化。

思想上,从“百家争鸣”到“思想专制”。

西汉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纳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自此开始成为官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隋唐时期在经历了分裂动荡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后,中国历史进入了繁荣的隋唐时期(581—907年)。

最新通史复习:中外历史阶段特征[人教版]

最新通史复习:中外历史阶段特征[人教版]

一、先秦时期1.政治: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度)的确立、发展及逐步瓦解。

2.经济:小农经济逐步成为中国古代最近本的经济形态。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其基本特点之一。

延续于整个中国古代历史。

3.思想文化:出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基础。

二、秦汉时期1.政治: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巩固。

秦朝统一后,建立起专制主义集权制度,西汉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了中央集权。

2.经济:小农经济继续发展,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加强。

3.思想文化:从百家争鸣到思想专制。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局面从此不复存在。

三、隋唐时期1.政治:中央集权制度完善。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2.经济:曲辕犁、筒车的出现,我国犁耕技术完善,水利事业发展,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

3.文化:科技发展,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楷书、草书流行,唐诗更是流芳百世。

四、宋元时期1.政治: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消除藩镇割据;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2.经济: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市”“坊”界限被打破;纸币出现;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经济部门;景德镇成为瓷都。

3.思想文化:理学产生;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到高峰,活字印刷术发明、火药用于军事、指南针用于航海;文人画、风俗画各领风骚,宋词、元曲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五、明清时期1.政治:中央集权制空前强化。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2.经济:封建小农经济继续发展和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在江南一些地区和行业出现。

3.思想文化:反封建民主启蒙思想开始出现,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传统科学进入总结阶段,出现了一大批总结性科技著作;以《红楼梦》为代表的明清小说,反应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事实;京剧诞生并发展。

1.古希腊文明:从公元前8世纪起,伴随着奴隶制城邦的形成和发展,希腊工商业发展起来,推动了以雅典城邦为典型的民主政治的兴起,并走向繁荣;同时,古希腊的文化取得了辉煌成就,其中人文主义思想对近代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老子思想卓越、博大精深;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
中国古代历史阶段特征
——秦朝到1840
政治: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确立、发展到走向没落(地方 到中央官制:秦朝→西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北宋→元 朝→明→清;选官制度;监察制度)
2.多民族国家:封建大一统(秦汉)→大分裂→大一统 (隋唐)→大分裂→大一统(元明清);大分裂时期,北 方多战乱,南方较安宁;民族融合不断加强;统一多民族 国家不断发展和巩固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政治:
——先秦时期
夏朝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并为历代所沿用;商朝 王权开始具有神秘色彩(占卜);西周确立了以宗法制为 核心,以井田制为基础的分封制;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经济: 农业:水稻和粟;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春秋战国开始); 铁器和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步推广;井田制到封建土地私有 制。 手工业(“青铜时代”;最早丝织;瓷器故乡); 商业:“商人”;春秋战国商业繁荣;战国商鞅开始“重 农抑商” 思想:
3.从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不断延伸; 明朝中期以后走向锁国。
中国古代历史阶段特征
——秦朝到1840
经济:
经济重心:秦汉时期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魏晋南 北朝时期经济中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南移完成。
农业: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即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战国—1956);精耕细作生产方式不断完善(耕作工 具、耕作技术、水利灌溉、施肥技术);“以农立国”传 统手。工业:冶铁、制瓷和丝织业发达,长期领先世界;经营 方式官营和民营并存,官营发达,民营艰难,但后来居上; 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商业: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段特征,极不平衡;长期以来重 农抑商、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发展曲折艰难,始终是农耕 经济的补充;对外“朝贡贸易”为主。
中国古代历史阶段特征
——秦朝到1840
思想文化:
1.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思想儒家学说的演变:战国→西汉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明理学→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的 批判继承 2.中国古代科技主要与农业相联系(经验总结,应用性 强),长期领先世界,对世界文明发展进步贡献卓越;明 清走向衰落,没能产生与工业相联系的近代科学(实验科 学,理论性强)。 3.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多样,流派纷呈,发展逐渐平民化。 4.中国古代书画戏曲:中国文字演变由繁到简,书法艺术 兼有审美和实用功能;“国画”注重写意传神;中国戏曲 历史悠久,元朝走向成熟;京剧体现了戏曲南北交融的特
世界古代历史阶段特征
——古代希腊和罗马
经济:
古代希腊和罗马均属于典型的海洋文明,奴隶制工商业发 达。
政治:
辉煌(民主)属于希腊,宏伟(法治)归于罗马;古代雅 典和罗马成为近现代民主与法治的源头。
思想:
工商业的发达孕育了民主与法治;民主与法治习惯的形成 使得政权更加重视个人的基本权利,人文主义思想由此在 古希腊起源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