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蝉自在心宽畅——浅述紫砂壶“闻蝉”的艺术个性

合集下载

紫砂壶中的禅趣

紫砂壶中的禅趣

紫砂壶中的禅趣作者:陈清法来源:《江苏陶瓷》2018年第05期摘要紫玉金砂泥料作为一种特殊的泥料需要匠人的“心静”,而紫玉金砂壶往往壶身采用留白的艺术手段,用“空”代表“满”,留白的壶面同样也能感到“静”。

充满静谧之意的紫玉金砂壶是带有一份“禅气”的,这种禅气源自匠人对于生活的体悟,还来源于匠人千锤百炼的技术修炼,有禅气的壶往往拥有一份独一无二的“气韵”,本文所介绍的“婵瑜壶”就是采用紫玉金砂泥料制成的一把独具气韵的紫砂壶。

关键词紫玉金砂、婵瑜壶、禅气1 宜興紫砂壶的发展现状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历史上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众人追捧。

紫砂壶源自陶器茶具,其与普通陶器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紫砂泥的独特性,紫砂泥坯质致密坚硬,未经任何处理的紫砂泥料呈现天然泥色,紫砂泥与普通的陶土相比,富含铁元素,同时紫砂泥的可塑性极高,这也成就了紫砂壶的造型百变。

不一样的初始泥料,经过调配能够出现不一样的色彩,加之制作手法的不同,煅烧温度的不同,使得成品的紫砂壶也有着各种的颜色。

得天独厚的原料、百变的色彩,为制作紫砂壶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紫砂壶的美一方面来自于其自身的天然优势,另一方面还源自文人骚客赋予紫砂壶的“文人气息”,传说紫砂壶的诞生于寺庙,紫砂壶自产生就蕴含了道家、儒家的文化精魂,同时它也非常地接地气,深入寻常百姓家,从而形成一份有生活气的“禅味”。

而在紫砂壶的漫长发展历史中,雅士们又不断给它注入诗文、书法、彩绘、篆刻等养分,使得紫砂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代表,并未被新的流行所淘汰,而是在时代的洪流中历久弥新。

2 “婵瑜壶”的创作“婵瑜壶”(见图1)的创作亮点首先在泥料,其次在壶型。

“婵瑜壶”选用的泥料为“金砂”料,即为调砂的泥料,在以前,但凡是制壶高手,首先一定是炼泥与调砂的高手,名家调砂各有秘手,以保证独一无二。

调砂工艺是指在炼生泥时,加入一定比例的熟或半熟砂粒,以赋予颗粒感。

在调砂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心静,这要求紫砂匠人在调砂时讲究“心静”,调砂过程漫长而枯燥,泥中调砂,调多少,怎么调,都是紫砂匠人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后总结经验摸索出来的,只有这样方能成就一把上品调砂壶。

简析《云水禅心》的禅学艺术魅力

简析《云水禅心》的禅学艺术魅力

简析《云水禅心》的禅学艺术魅力胡迪峰江苏宜兴宜兴214221【摘要】〈云水禅心〉作品圆润,有容乃大,鼓腹饱满,壶底部 稳重,托高壶身。

壶嘴挺拔,根部大,往上渐渐变小,线条流畅,如香炉里的一缕青烟,自在又富有禅意。

壶把制作成飞把的式样,拿捏舒适,线条流畅。

壶身用描金的艺术手法,对壶体进行装饰,祥 云朵朵,一看就赐予赏壶之人满满的福气,壶身"禅"字用描金的艺术手法来塑造,体现生命的深度。

壶盖上的莲花纹环绕展开,刻画极其生 动细致,给人一种祥和之气。

整体作品的工艺让人惊叹它的华丽优雅,又不失端庄明快。

【关键词】云水禅心;造型;艺术装饰1、前言紫砂陶器,作为我国独有的陶瓷工艺品,质坚耐用,色 泽古雅,作品从宋代就幵始出现,到明朝,紫砂壶规模体系发 展得越来越完整。

在紫砂艺术作品中,有一些类型的作品都带 有佛家禅韵在其中。

壶型中,不管是用刻绘,还是从造型上,都能把作品表现在壶身中,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下,最终呈现 出独特的佛学艺术魅力。

2、《云水禅心》的禅学艺术魅力在人生路途中,总是会有别样的领悟,伴随一颗洒脱的心,会让人更加快乐,有一颗修行的心,也会使得岁月更加从 容。

只有心如莲花,才会一路芬芳。

世间万物,都是心有所向,用一颗静默淡然的心境去接受世间万物的因果,冥冥之中,会诞 生其中的禅意。

在经历过悲欢、坎坷之后,就会不断反省、思考 人生,找寻到其中的价值,悟出一种抱朴守拙的心性。

花落花幵,在清净简明的曰子里,慢慢淡下心情,在一 处僻静之处享受世间美好,在闲云流水处感受到生活中的禅意,海纳百川。

修一颗云水禅心,以求得人生自在的境界。

在 虔诚之中,我们慢慢煮一壶茶,在淡雅人生中感受生活的意义,在禅念里尘世间的百态都在其中。

《云水禅心》作品圆润,有容乃大,鼓腹饱满,壶底部 稳重,托高壶身。

壶嘴挺拔,根部大,往上渐渐变小,线条流 畅,如香炉里的一缕青烟,自在又富有禅意。

壶把制作成飞把 的式样,拿捏舒适,线条流畅。

莲含清韵 壶融禅意——浅论紫砂壶“莲韵禅心”的创意和内蕴

莲含清韵 壶融禅意——浅论紫砂壶“莲韵禅心”的创意和内蕴
术 风格 趋 向多元 化 、 多样 性 的一种 探索 和 反映 。 新 近
体塑 成一 个倒 置 的莲蓬 。 蓬梗 弯 曲成 壶 的提梁 , 壶身 表 面上勾 画 出莲 蓬 熟 透后 出现 的筋 纹 .这一 根 根线 条 动 势应 照 , 富 有韵 律 , 凝重 而 质朴 。更 为生 动传 神 的设 计 , 是将 壶 的底 部 制作 成莲 的精华 部 分 。 十几 颗
佛 在心 中 的虔 诚 。下 面 , 浅
论“ 莲 韵 禅 心壶 ” 的艺术 创 意 和文化 内蕴 。
讲究 , 以质 朴 而不 媚俗 的亲和 感 得到 称颂 。“ 莲 韵 禅
心壶 ” 没 有 采用 常 见 的绿 色或 粉 色 的砂 泥 . 而是 选 择 接 近成 熟莲 蓬 色泽 的老黄 色段 泥 .使 之 显示 浑 厚 敦 实、 端庄 沉 稳 , 突 出收 获和 圆满 的寓意 。此壶 看 似平 淡 无华 , 却 内蕴 宽博 , 壶 艺 中可 以见 到物 象 精 神 , 以 及 莲 花 的真情 、 真 趣 和传统 文脉 。
和 契合 , 用 荷 莲 的 塑型 承载 佛 教 精神 的理念 。涤 尘净 心 , 茶 道 之本 , 也是 佛 道之 途 , 这 把“ 莲 韵禅 心 壶 ” 洋 溢 了陶艺 审美 和佛 界 情致 的文 化 内涵 。 关键词 紫砂壶; 花器 ; 莲 与禅
宜兴 紫砂 壶 的学 问博大 精深 .探究 它 的艺术 发
有一 个 美丽 幻化 的佛影 .就如 紫砂 壶 的 空空 大 腹 接
壶” 、 凌锡苟的“ 荷塘清趣” 等等 , 既 为我 们 年 轻 人 提 供 了宝贵 的经 验 。 同时也 考验 我 们 的理想 和 追 求 , 要
别 出心 载 . 显现个性与特色 。 在 同一 题 材 中 , 使 才 智

蝉竹相依生生不息——浅析紫砂“生生不息壶”的艺术形象

蝉竹相依生生不息——浅析紫砂“生生不息壶”的艺术形象

20了6年 06 月49蝉竹相依,生生不息一浅析紫砂“生生不息壶”的艺术形象徐泉锋(宜兴 214221)紫砂艺术薪火相传至今,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品位与精湛的工艺技法而成为独树一帜的艺术瑰宝,在我国工艺史上享有重要地位。

紫砂壶的发展与历代制壶艺人的不懈创新息息相关,他们通过与自然以及生活对话,发掘素材和灵感,向世人展示不朽的紫砂文化,深受大众认可。

紫砂壶广义上的艺术形象既包含了器物具体的外在特征,同时也涉及其内在的精神寄托。

可以说,内外兼修、形神俱佳,既是衡量一把壶优秀与否的标准,也是制壶艺人潜心追求的创作填界。

现便着重探讨“生生不息壶”丨见图1)的艺术形象。

田1生生不息壶一把紫砂壶完整的创作过程包含了前期构思、设计、定稿,中期制作、修改,以及后期烧成、完蕃等各个环节。

紫砂“生生不息壶”的主题便在于表达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借喻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给予人良好的观感和共鸣。

因此,整把壶的艺术形象都在集中表达这一主題,并且通过选取自然界的竹子、鸣蝉等形象,将它们和谐地融为一体,显得具象生动、美观得体、引人人胜。

1青竹为本,彰显力量竹子自古以来就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它青翠而富于力量,是旺盛生命力的象征。

因此,壶人常在紫砂壶创作中运用青竹題材来表现生命力。

在这把“生生不息壶”中,青竹更是壶的基本造型,贯穿于整个造型和装饰。

壶身呈半月状,腰部向下收缩,形成髙挺的壶足,富于节奏感和层次感,犹如生长的竹节,壶盖镦鼓,孤度恰与壶身一致,上下统一。

壶钮置于盖顶中央,采用微雕的装饰手法,将其塑成一节竹笋,笋面上包裹的笋叶更是鲜嫌青翠,细节刻画清晰生动,相相如生。

挺立向上的竹舞好似刚刚破土而出,使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三弯流从壶身前端探出,由一小段竹节构成,竹股线恰是弯折之处。

提梁为凌空而起的六股竹节,坚軔有力,具参天之势,释放出蓬勃的生命气息和正能量。

2鸣蝉点睛,礼赞生命“生生不息壶”不仅将生命力依托竹元素表达出来,更融人其他自然元素彼此呼应。

壶中窥人生——浅谈紫砂壶“禅”的洒脱人生观

壶中窥人生——浅谈紫砂壶“禅”的洒脱人生观
世有万物,人呈百态,一片丹心寄紫砂。一滴水中可以 看见太阳,一片落叶可以走进秋天,一把壶可窥人生百态,人 生一壶茶,一茶一世界。人生就如这小小的紫砂壶折射出的韵 味,姿态百千,绚丽清媚。紫泥春华,一物寓宝。禅、清风、 明月、菩提心都入这五色土,似天籁入人心。据说,紫砂五色 土就是在一位僧人的指引下发现的,可见紫砂文化与佛教也是 颇有渊源。
的你我他。所以,人如壶,手执一壶,手轻心也轻。泡一壶清
茶,怀着淡泊宁静的心态,喝下生活给你的所有幸福、苦难、
挫折、磨难、泪水,正如手中的这壶茶,入口是轻微的苦涩,
但是耐心品味,最后收获的总是清爽和甘甜。
76 CERAMICS SCIENCE & ART
古人云:“道不离器”。在此,“器”指的就是紫砂 壶;“道”,则指的是由紫砂壶承载的思想内涵、文化底蕴、 审美情趣、工艺水平、名家品质等等。而欲求其“道”,功夫 在“器”外。现在的紫砂艺人在传统精良技艺的前提下,更多 的追求艺术与人文的结合,诗、歌、词、赋等都被广泛地融入 到紫砂器中。所制作品往往集实用、艺术、人文于一体,具有 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深厚内敛的人文情怀。
言。”作者追求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清静寂定的禅之境界。
一把壶最终成型,经历了千锤百炼、千万次的拍打刀
刻、高温炉火的灼烧,历经千帆,最终呈现在你我眼前的是这
一方小小的壶,里面包含艺人的心血,文人的智慧,它静静地
立在那里,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颇有种洒脱出示
的高人之风。人如壶,也是经过生活的试炼,最终塑造成现在
紫砂壶是中国汉族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始于明 朝正德。后来受到文人雅士的推崇,紫砂壶被更多的人接受和 喜爱。紫砂壶不仅仅是作为器皿,它的艺术价值也随之体现出 来,古代的紫砂壶手艺人受其知识的局限性,对紫砂壶的制作 更多的是追求技艺的提高和升华,即使是花器的塑造也更多的 偏向个人的审美情趣,塑造的事物大多属于生活周边的事物, 主题比较狭隘。随着我们社会发展力的进步,文化生活也在发 展,文化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多样,更加广阔, 审美情趣也自然大大提高了。这也要求紫砂艺人们不能按部就 班,一味沿袭传统,必须以传统文化为根,去创新,去思考, 去改变,去升华。随着紫砂壶艺的发展,越来越多新的理念, 新的情感融入进来,紫砂壶的题材更加广泛,创作空间也发生 了质的变化。

夏日莲叶无穷碧 荷上青蛙自在鸣——谈紫砂“夏语壶”的造型特点

夏日莲叶无穷碧 荷上青蛙自在鸣——谈紫砂“夏语壶”的造型特点

2019年08月第52卷第4期77夏日莲叶无穷碧 荷上青蛙自在鸣——谈紫砂“夏语壶”的造型特点与审美意境王银芳(宜兴 214221)摘要紫砂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其中花器最灵动逼真,最大限度地重现了自然物象的形态特征,每件作品都可以说是一幅立体的画。

紫砂“夏语壶”就是选取了夏日碧莲与蛙鸣二个充满浪漫色彩的物象,通过采用紫砂花器的艺术手法,营造了“夏日莲叶无穷碧,荷上青蛙自在鸣”的独特意境,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意义。

关键词紫砂;夏语壶;造型;审美图1夏语壶夏天在四季中是一个特殊的季节,风轻云淡,没 有春天的生机盎然,没有秋天的金色收获,也没有冬 天的素裹银装,但这是一个万物由生长走向成熟的季节。

夏天的荷花给我们露出笑脸,荷叶上的青蛙自 在歌唱,向我们展示着夏的魅力。

“荷风送香气,竹露 滴清响”,这是夏天特有的浪漫。

紫砂“夏语壶”(见图1)以紫砂花器的艺术语言,借助夏日中具有典型意义而又独具浪漫色彩的碧莲与蛙鸣这二个元 素,通过融入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塑造了充满 夏日情怀的艺术形象,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1紫砂“夏语壶”的造型特点紫砂壶的造型大致可分为光素器、筋纹器和花塑器三大类,其中花器最为灵动逼真,最大限度地重 现了自然物象的形态特征。

每件作品都可以说是一幅立体的画,清代的陈鸣远是一位制作花货的高手, 他制作的“莲形银配壶”构思之巧妙、赋色之逼真、制 作技艺之精致,在紫砂史上是一座丰碑。

紫砂“夏语壶”在整体造型构思上有别于传统作 品,更多地融入了现代陶艺设计理念。

但由于紫砂壶 的实用功能仍然是第一位的,所以“夏语壶”的基本 形体构成还得遵循传统。

壶身呈扁圆形,鼓腹,底部内收,圈足支撑,一张大的荷叶盖住了壶体的上半 部,巧妙地引入了主题元素。

叶边一波三折,高低错落、线条轻盈、姿态生动,叶面条条叶筋凸起,分布自 然、纹理流畅,荷梗自然弯成圈形壶把由粗而细自然 环转,捏握舒适;壶嘴短而宜,出水流畅,在形体上与收稿日期:2019-05-18壶把平衡呼应。

浅谈紫砂“禅意”的渊源与发展

浅谈紫砂“禅意”的渊源与发展

浅谈紫砂“禅意”的渊源与发展作者:周伯娟来源:《江苏陶瓷》2015年第03期摘要俗语云“茶禅一味”,而紫砂壶作为最宜茶的茶具,从一定程度上说正是因为它亦深具禅味。

现代紫砂艺术迎来了其鼎盛繁荣时期,它的造型、装饰、工艺等皆得到了飞速发展,而在此其中紫砂的“禅意”二字屡被提及,甚而有人以“禅意紫砂”来界定某一类型的紫砂艺术造型。

因此,时至今日对于紫砂“禅意”进行一定的研究归纳,对于紫砂艺术的未来发展深具积极意义。

关键词紫砂;禅意;研究谈及紫砂里的“禅意”由来已久,追其渊源可以说是与紫砂艺术本身相伴而生。

所谓“禅”,最初本是宗教哲学的一种实践形式,后来逐步被纳入佛教体系,成为佛教文化里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行方式。

对于紫砂艺术的诞生而言,有一种说法是因茶文化的盛行而生,这一论点虽不全面,但却有着它的一定道理。

而茶文化本身与佛教禅宗就密不可分,世人说的“茶禅一味”是有其来历与渊源的。

相传,汉代时期佛教传人中国,它在中国的兴起发展与茶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从某种程度上说,因佛教禅宗的兴盛,才有了茶文化的兴盛,再加上文人、士大夫的推崇.茶文化才逐步发展到了如此高度。

剖析其深层原因,我们知道佛门禅修讲究空寂,而一味空寂则易过而不及,违反禅修的自然平常心,于是茶文化清心静虑的特质,从这个方面上说既符合佛教禅修文化,又能对其禅修空寂矫枉过正,因此茶文化与佛教禅修从最初就产生了不可分割的关联,很多佛门高僧禅修之余皆以茶品修心来平衡.茶文化因此而兴盛,茶禅一味故此而来。

随着禅宗在中国兴起,茶文化进入一个崭新高峰,几乎在同一时期,陶瓷文化在中国也迅速崛起,因此在茶具的发展过程中,陶瓷材质逐步进入茶具范畴。

茶具的发展过程与禅的思想精神逐渐融为一体,而宜兴紫砂不论是其造型、还是材质上都体现出一定的禅宗思想精髓,因此它成为传统茶具的主流就自然而来了。

说起紫砂,它的兴起便有一段“无名僧卖富贵土”的传说,不辨其真伪.从侧面就证明了紫砂从诞生起与佛教禅宗的渊源之深。

论紫砂壶“悟莲”的创意设计和禅味人生

论紫砂壶“悟莲”的创意设计和禅味人生
参考文献 [1]范亦新.浅析紫砂“天冠壶”的佛教艺术特色[J].陶瓷科学与 艺术,2013(9):66.
(上接第31页) 常生活之中,莲花所代表的是一种禅意的生活,帮助 我们摆脱忙碌的城市生活节奏。这件紫砂艺术作品 “莲悟壶”就是要突出这样的主题,于是把江南宜兴 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紫砂和莲花完美地结合起来, 无论从形态的设计还是主题的升华方面都可以说是 全新的突破,赋予了此壶新的表现形式和内在韵味, 特别是迎合了当下我们对于禅味生活的追求,顺应 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拓展紫砂表现形式方面更进 一步,在丰富了壶友们的情感世界和心灵寄托方面 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设计,包裹托举着整个壶身,莲叶的纹理非常清晰,
叶子边缘舒卷自如、活灵活
现,观之令人心旷神怡;壶
嘴婉约秀气,出水非常爽
利;与之遥想呼应的壶把则
如同莲把一般自然弯卷,端
握非常舒适;从整体的设计
图1悟莲壶
收稿日期:2021 -03-10
来看,就是一枝荷叶包裹着壶身,壶盖和壶口贴合得 天衣无缝,气密性良好;上面点缀的壶钮则采用了宛 如一片莲叶之中端坐着一位小沙弥,正在闭目悟道, 尽管设计的非常小,但是形态的表现非常细腻,令人 啧啧陈赞。在设计和制作此壶的过程之中,主要是联 想到江南的莲花和佛教的渊源,于是希望把二者从 形态上面结合起来,既能够赏其形,又能够有所悟, 何乐而不为。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悟莲 壶”,作者把多年的紫砂实践经验和传统的制作技艺 结合起来,把圆器、花器、雕塑等等艺术手法都巧妙 地融入这把壶中,使其看起来更加具有浓郁的设计 感和创意性,同时更多地展示出江南特有的风格特 征和风土人情,让我们在佛音袅袅之中放松身心,徜 徉紫砂艺术的世界里。
3结语
(上接第30页) 渴望健康长寿,但怎么才能健康长寿呢?古人云,吉 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健康长寿并非凭空而 来,并非天生如此,它体现着一个人的修养、一个人 的情操、一个人的修行,若没有持久的锻炼、自律的 饮食,若没有宽广的胸怀、不骄不躁的性情,若没有 稳定的心性、笑口常开的态度,哪来健康、哪来长寿? 因此,“福星壶”不仅是一种吉祥的寓意和寄托,更是 一种劝诫。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物事光怪陆离,对物 质的追求让人们变得浮躁,对于健康,人们过分依赖 于医疗,却忽略了身心的自我修养,我想借“福星壶” 告诉大家,要始终保持对生命的敬畏,保持身心的纯 粹与平和,保持自身的修行,如此才能拥有健康长寿 的福气。此壶沉中蕴清,整亦有虚怀若谷、有容乃大 的寓意。形意茗壶,“福星壶”可谓情通古今、情寄相

自然情趣,紫泥风华——浅谈紫砂“竹影清风套壶”的意象

自然情趣,紫泥风华——浅谈紫砂“竹影清风套壶”的意象

不可缺少的重要一席,永久流芳。 参考文献
[l ]杨秀芬浅谈紫砂壶艺术的独创性口].江苏陶瓷,2009(04):34.
[2]周志新.天圆地方聚八方
“八方聚福壶”创作谈[刀.江苏
陶瓷,2012(2):30. [3]沈华军.浅谈紫砂壶艺的传承与创新日].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2(11):61.
(上接第 60 页)
一起来并不简单。所以在鉴赏一件紫砂壶时,要看其 有无神韵,气势如何,能否达到小中见大、小中见势 的境地,这也是鉴定紫砂壶是否达标的基本要求之

参考文献 [l ]庄玉珍.简析传统紫砂经典造型历久弥新的价值取向日].江 苏陶瓷,2009(0勾:40,42.
[2]万美群.试论紫砂壶的评价与鉴赏[刀.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 (06):40-41.
紫砂“竹影清风套壶”以竹段、竹叶作为装饰,整 体充满大自然的情趣,有“竹影清风”的意象,有月光 如水、清新和照、恬淡宁静、幽美典雅的意境,让人油 然而生浪漫遐想:竹影斑驳微微摇曳,似在拂拭阶上 的尘泥,但是竹影本是虚幻之象,故无法将尘泥拂拭 而去;清风阵阵穿过池塘,水面泛起微澜,却昕不到 声音。每次走过竹林,风轻悠悠地吹拂着,竹林随风 摆动,绿色的枝叶顶端飘过一波一波翠绿色的波浪, 竹叶微微颤动,真像一张张细长的嘴巴在喃喃细语。 因为枝叶细小柔嫩,过风的时候昕不到风吹过树林 子时那种哗哗的响动,只是在凝耳细寻的时候,才隐 隐约约地昕出来一些细密的的声音,像是沙沙的小 雨,又似绵密的水流,令人难以自拔。
(上接第 59 页)
的寓意,使紫砂壶反映了传统文化的寓意与创新意 识的深度,如此一来,紫砂壶的创作堪称工艺美术 “品种之最”。就像这款紫砂“周盘壶”,它不仅造型独 特,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学理念,值得收藏。紫砂艺 术的美学探索永无止境,它的生命长在、艺术长在、 魅力长在、影响深远并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着

闻蝉自在心宽畅

闻蝉自在心宽畅

闻蝉自在心宽畅作者:徐泉锋来源:《江苏陶瓷》2018年第02期任何一门艺术都具有其独特的个性,紫砂壶同样如此,作为全手工制作成型的工艺品,每一把壶都承载着不同的气质、内涵和思想,而这些既构成了紫砂艺术渊博的文化体系,也成为了紫砂艺人孜孜不倦追寻的方向。

紫砂壶以壶式种类之繁多而冠绝于世,它们或“方匪一式、圆不一相”;或筋纹线条均匀有致、布局对称合理;或以瓜、果、鱼、虫等动植物变形夸张而形成壶状,各领风骚。

不止如此,紫砂壶的装饰风格也是独树一帜,陶刻、泥绘、贴花等装饰技法,提升着壶的品位。

与此同时,来自创作者本身的文化解读和融入,更进一步赋予了紫砂壶灵魂,使之既能登入大雅之堂,也可走进寻常人家,以共鸣的优势独显其艺术个性。

紫砂壶“闻蝉”(见图1)便是一件追求艺术个性的作品,紫砂壶造型丰富、变化无穷,目前,紫砂壶造型主要分为圆器、方器、筋纹器和花器几大类,其维妙维肖、巧夺天工的风格特色,着实令人喜爱和赞叹。

这其中当以花器形态最为丰富,花器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它的审美素材来自大自然和生活,呈现出最生动本源的状态。

“闻蝉壶”便是一件不折不扣的花器作品,它将夏日鸣蝉的形象具象而比例分明地还原在了壶上,并将竹子的优雅风骨传承到壶中,可谓丝丝入扣,犹如自然缩影,又别具夏日风情。

“闻蝉壶”造型大气而颇具俊朗风度,其整体形象讲究与自然物象的统一,没有突兀夸张的形态,只有巧夺天工的外形。

壶身取自一段竹节,壶口、壶底则犹如竹节的横截面,一圈竹股线壶底突出,使竹子的形象更加深入而美观。

直流状壶嘴从壶身前端探出,三节竹枝妙趣天成,壶把亦由竹枝弯折成一个刚刚好的弧度,与壶嘴、壶身的竹子造型形成呼应,既美观又不失实用功能。

同时,从壶把上部探出一枝细竹枝,贴饰于壶身一侧,栩栩如生,静中寓动,不仅丰富了壶的装饰性能,更将竹文化的意蕴充分表达了出来。

整把壶的画龙点睛之处则在于壶钮形态设计,壶钮被设计成一只立体感强的鸣蝉,鸣蝉匍匐盖面,欲脱壳高飞,蝉的触角、翅纹均被刻画得清晰逼真,可谓意境深远,视觉冲击强烈,令人叹为观止。

论紫砂壶“蛙趣”的荷塘情趣

论紫砂壶“蛙趣”的荷塘情趣
“蛙声喧夏夜,鱼影动荷塘”,人生是一种感悟,感悟 人生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自然之美。我常常喜欢到荷 塘边散步、游玩,观赏荷叶荷花。鱼翔浅底,小青蛙在荷叶上 歌唱,这就是自然之美,和谐之美,所以触动我创作了这件作 品。艺术来源生活,一件好的作品取之于作者对自然、对生活
的发现、理解和感悟。“蛙趣壶”(见图1)的创作灵感也是 来源于自然田野荷塘。我对于大自然有着本能的热爱,对于田 园生活有着热情的渴望。在当下忙忙碌碌的生活节奏中,很难 有相对宽裕的时间来享受曾经的自然田园带给我们的一切美 好。于是我就特别想利用手中的紫泥来创作一把融合自然、田 园、荷塘、青蛙等等元素的紫砂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 时间的悉心积累和仔细观察,熟悉和掌握了青蛙的生活习性和 动作神态,特别有一次听到成片的青蛙“呱呱”在叫,不由自 主地就想起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宋代词人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词句,这首词也是我最喜 欢的,于是灵感迸发,连夜设计了这把融合了诸多田园风格和 江南水乡元素注入紫砂作品之中。“蛙趣壶”壶身圆润,如浅 浅荷塘一般,壶身有大片的墨绿色泥料装饰而成的荷叶,边缘 凹凸自然、舒卷得当,旁边段泥装饰而成的小鱼、小蝌蚪悄悄 地游过,半隐半现、灵动超然。壶嘴也是采用荷叶的纹理装饰 包裹而成,最为精妙的点睛之笔就是荷叶装饰的壶盖上蹲着一 只小青蛙作为壶钮,青蛙造型别致小巧,脑袋微抬,眼睛瞪得 圆圆,一脸的可爱,似乎在静静地等候着虫子送到嘴边,似乎 在听水中鱼儿欢快游曳。不同颜色的组合把自然万物的天性很 好地表现了出来,又有机统一地黏合在这一把紫砂壶上面,其 中的趣味值得深深体会。
【参考文献】 [1] 许 双 军 .《 荷 塘 月 色 壶 》 的 器 型 与 心 性 [J].陶 瓷 科 学 与 艺
术,2018(7):105. [2] 吴婷婷.浅谈“荷塘月色壶”的意境[J].山东陶瓷,2018(2):47.

论紫砂壶“金蟾瓜趣”的花器艺术之美

论紫砂壶“金蟾瓜趣”的花器艺术之美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紫砂,紫砂文化也在潜移默 化之中深入到寻常百姓人家。其实,紫砂技艺本来就是 发端于民间生活中的一门艺术,紫砂壶最本质的功能就 是喝茶的实用性。纯朴善良的宜兴紫砂匠人把身边的大 自然和生活情境幻化成为紫砂器型,演绎出了栩栩如生 的紫砂花器艺术造型。在紫砂壶不同的几种器型之中, 花器以自然万物、花草树木为创作题材和对象进行仿生 性的创作设计,用巧夺天工的紫砂技艺,充分利用了紫 砂独具的紫色、红色、白色、黄色、黛色等五种颜色和 各种调配衍生出来的颜色进行装饰,所展现出来的是惟 妙惟肖、淳朴自然的天然之美,也是我们最为喜闻乐见 的紫砂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受到了壶友的热情关注和紫
在我国传统文化之中,金蟾一直以来就被视作财富 的象征,南瓜也寓意寿比南山。瓜是一种藤蔓植物南瓜造型的结合,有着福如东海、寿比南 山、财运亨通、源源不断的美好寓意。同时,用一种来 自田野的乡村活泼气息和紫砂艺术的完美结合,充满了 “一啜始知蔬圃乐,南风天气看瓜生。”的悠然意境,把 田间乡下丰收在望的喜悦情景和金蟾聚财的吉祥寓意结 合在一起,共同构建出了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 盼祝福之情。
【参考文献】 [1] 周国洪《浅谈紫砂花器的魅力》 [2] 李 洲《宜兴紫砂工艺成型工艺研究》
CERAMICS SCIENCE & ART 111
爱壶之人皆知“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有无 热汤气。”它的意思为,用宜兴特有的紫砂泥料经过高 温烧制而成的紫砂壶是最好的泡茶利器,不仅不会遮盖 住茶叶的香味,而且还没有熟汤气,可以最大程度的保 留茶叶的自然之味,是一种喝茶品茗的极高享受。可 是,为什么这么宝贵、这么神奇的紫砂壶只有宜兴才可 以制作而成呢?这就要说宜兴拥有的独此一家的紫砂矿 料了,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是宜兴盛产紫砂矿的 原因。位于宜兴市区东南面的丁蜀镇,本地人一般称作 为丁山的地方,位于天目山向北余脉和太湖西岸的长江 三角洲交界地带,大片的山区丘陵地带底下蕴藏着丰富 的紫砂陶土矿。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如今已被封存的黄 龙山矿区,用此矿经过风化、陈腐、粉碎等工序炼制而 成的宜兴紫砂泥,砂感特别明显,可塑性非常强,再经 过高温烧制制作而成的紫砂壶经过长时间的茶水浸泡和 把玩摩挲,经过时间的积累,就会呈现出温润如玉的光 泽,让爱茶之人也爱不释手。所以,紫砂壶泡茶的优越 性显而易见,具有其他茶具不可比拟的天然优势。

畅谈“金蝉脱壳”中蕴含的人文哲理

畅谈“金蝉脱壳”中蕴含的人文哲理

(紫砂艺术)2020年11月陶瓷 Ceramics• 63 •畅谈“金蝉脱壳”中蕴含的人文哲理蒋菊芳(蒋菊芳紫砂工作室江苏宜兴214221)摘要自从明朝诞生开始,宜兴紫砂壶在600多年的传承发展过程中,紫砂装饰出现了陶刻、雕塑、贴花、泥绘等各种各样的手法,极大地提高了紫砂壶的视觉效果,丰富了紫砂文化的内容。

对于里外都不施釉的紫砂壶来说,一件好的作品, 除了讲究形式完美和实用方便外,装饰的取材及制作手法亦是提高其质量和艺术价值的重要部分。

《金蝉脱壳》在紫砂壶 艺的创作中融入了当代紫砂雕塑的技法,一方面与传统文化和古老的技法相结合,另一方面将雕塑的形神态都慢慢地体现出来。

作品造型严谨,选取题材时讲究气韵生动,选择泥料时注重色调搭配,装饰时注重内容与情感的完美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传递作品的空灵感与神秘感。

关键词紫砂壶雕塑艺术人文哲理中图分类号:TQ174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 —2872(2020) 1 1 —0063 — 02宜兴紫砂壶自诞生以后,就呈现出了超然的艺术 性,发展至今,紫砂壶已成为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一体 的优秀工艺品。

目前紫砂壶的造型千姿百态,满足了 人们对紫砂艺术品的所有需求,光素器简单明了,将极简主义风格运用到紫砂壶中,充分展示了线条变化和 律动之美;筋纹器更多地是追求事物的“真”与“理”,每一根凹凸有致、起伏有序的筋纹线都是对理性艺术的 追求;花器则是注重自然实感,注重事物的本源,通过 夸张的艺术手段去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与哲理。

无论是光器还是花器的创作,都是依托于传统文化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厚沉淀和提取。

泱泱中国 有着无数的文明与艺术,无论是哪一种都有着无可磨 灭的文化烙印,布满了根深蒂固的中国符号。

尤其是 紫砂壶在创作中去寻求挖掘中国元素已经成为了一种 创作本能,不管是在还原事物本源还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夸张的创意,都充分呈现出了中国文化的元素。

如何在朴素的紫砂壶上呈现中国文化的元素,这就要归功于成熟完善的紫砂装饰艺术。

论紫砂壶“枯木寻禅”的创作意境

论紫砂壶“枯木寻禅”的创作意境
在紫砂壶的创作中,想要营造出一种意境之美是每 一位紫砂艺人的追求。紫砂壶的美,来自于创作者心灵 之美,只有心生美好,才能用双手捏制出一把把造型美 观漂亮、寓意美好优雅、意境清幽高雅的佳作,紫砂艺 人一旦进入了创作的状态,就会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 用各种合适的造型来营造心中所要表达出来的意境,唯 有这样,才能让这些简单的紫砂茶具成为广受人们喜爱 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 朱学宸.浅谈紫砂“六合壶”的线条艺术[J].江苏陶瓷,2018(6):20.
在这样一个信息多元化、媒介广告宣传爆炸,人们 对于事物和情报的判断往往来源于一个个很孤立的阅读 碎片的时代,大量的产品信息又是各种平台和媒体海量 的重复内容的发布,让一些年轻的、紧跟时代潮流的一 类受众可以很快地获取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得 到方便和快捷,同时也会让一些注重自我感受、享受传 统生活的受众往往不知所措。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无 所谓好坏之分,都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和市场竞争日趋 激烈的结果。“陶都宜兴”素来以紫砂制作闻名于世, 其特产紫砂器作为全中国特有的,它是中国传统手工艺 制作技术和传统文化的综合体,集紫砂泥料、手工工 艺、造型设计、喝茶装饰功能于一身,还有着书法刻 绘、泥塑彩绘等多种装饰形式,更难能可贵的是,它把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诗、词、禅、道等形式都可以融 为一体,完美地表现出了其他饮茶器具所难以企及的意 境之美,让多少的文人雅士、普罗大众都能从其中品味 到生活的雅趣和人生的哲理,抒发出自己心中的情感和 找到一个可以倾听自己心灵诉说的寄托之物。
116 CERAMICS SCIENCE & ART
图1
潭洗心耳。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这首诗描写的 都是自然山川、松风溪水等等,背后所表达出来的意境 都是向往仙人一般的生活和状态,所以李白的“仙风道 骨”也可以算作其意境的真实写照。

论紫砂壶“灵猴揽月”的工艺之美和吉祥内涵

论紫砂壶“灵猴揽月”的工艺之美和吉祥内涵
猴子,是最接近于人类智慧的灵长类动物,聪明、 多动是其明显的特征。猴子能做一些人类的动作,理解 人类的行为,善于攀援,极其灵巧,因而在众多的文化 中,猴子均有聪明、进化的象征,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和尊敬。在中国神话传说中猴子扮演的多是敏捷、聪慧 的英雄角色,例如我们都非常熟悉的《西游记》之中的 孙悟空就是。“猴”还和“候”谐音,有着高官厚禄, 马上封侯的意思,以猴子为题材的吉祥图案也经常出现 在民间建筑和传统工艺之中,有石刻、砖雕、装饰图案 等。月亮则高挂天空,代表着我们对于圆满生活的期 望,在阴晴圆缺的不断变换之中感悟岁月的流逝和时光 的静好。在小时候我们就听说过“猴子捞月亮”的故 事,我的这件紫砂作品《灵猴揽月壶》就是有感于这个 故事,然后经过重新的演绎,用生动活泼的紫砂彩绘和 雕塑造型来凸显出其中的趣味性和艺术性,让我们在喝 茶品茗,禅茶论道的同时,能够欣赏到紫砂艺术的工艺 之美和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吉祥祝福。
我的这件紫砂作品《灵猴揽月》采用了彩绘和雕塑 相融合的形式来表现紫砂艺术的与众不同,在看起来比 较简单质朴的壶型上面通过精致的工艺和丰富的内涵来 展示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此壶壶身呈现圆筒形态,饱 满圆润,隽永修长,色泽也非常的靓丽,给人充满了自 然活力之感。壶嘴和壶把采用了松树的形态捏塑,细节 的处理惟妙惟肖,壶嘴的三分之二贴合于壶身,弯流微 微向上,出水非常爽利,气势非凡,与之相匹配的壶把 挺括大气,圈卷合适,上面的树结纹理展示出历史的沧 桑和岁月的流逝之感。从壶把处延伸出来的枝干上面挂 着一只活灵活现的猴子,采用了不同颜色的泥料彩绘而 成,墨绿色的树叶,旁边白色的祥云装饰也非常到位。 猴子身上的毛发都一根一根的清晰可见,充分地彰显出
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许多的艺术形式都是在日常 的生活之中和自然万物的抽象概括的反映,宜兴追杀艺 术也不例外。在宋代大诗人梅尧臣的诗句之中,我们可 以看到“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来赞美紫 砂,由此可见紫砂茶具在宋代的时候就已经发端,明清 时候,紫砂艺术的发展迎来了巅峰时期,紫砂巨匠能人 辈出,经典作品层出不穷,至今依然是后辈紫砂艺人不 断学习和临摹的典范。紫砂矿料的唯一原产地宜兴自古 以来就是山明水秀、人文流彩之地,地理位置得天独 厚,太湖流域钟灵毓秀,深受江南文化和吴中文化的滋 养和影响。宜兴的紫砂艺人也在这样的氛围之中长大, 小桥流水的环境和重文崇教的思想根深蒂固,宜兴紫砂 壶从简单实用的茶具逐渐演变成为令人欣赏的艺术品, 其中蕴含着许多紫砂艺人的心血和理念,他们把中国传 统文化和现代的艺术设计理念融合在一起,用自己妙手生 花的双手把紫砂泥料良好的可塑性和色彩的丰富性充分地 表现出来,让我们体味到了其中包罗万象的文化内涵。

论紫砂壶“金蟾”的造型艺术和吉祥寓意

论紫砂壶“金蟾”的造型艺术和吉祥寓意

论紫砂壶"金蟾〃的造型艺术和吉祥寓意邵建兵江苏宜兴宜兴214221【摘要】宜兴有着"中国陶都,陶醉天下"的美誉,紫砂 泥料只有在这里神奇的存在,在山水相接之处,紫砂矿料形 成了很好的透气性,用作茶具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随着人 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于饮茶文化的重视,禅茶一味的休闲 方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普及,紫砂壶于是就自然而然地成为 了广大茶友的首选,紫砂文化也在袅袅茶香之中广泛地传播 开来,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和令人啧啧称奇的造型艺术之 美,让人不得不佩服宜兴紫砂艺人的巧夺天工。

从整体上来 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金蟾",壶身粗糙的纹理设计和金蟾 非常的相似,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紫砂非同一般的质感,非常期待泡养过程之中的变化。

金蟾的设计让此壶更加富有艺 术魅力,除了可以泡茶使用之外,当作_件艺术品陈列观赏也 是特别引人注目,其中的吉祥寓意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词】紫砂壶;金蟾;造型艺术;吉祥寓意江南水乡宜兴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风景秀美的鱼米之乡,在南部有着天目山余脉,纵横千里的竹林郁郁葱葱,是人们旅游和乘凉的好地方,太湖之水微波粼粼,把丰富的水汽带到宜兴,滋养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和善良勤劳的人们。

在大片的竹林下面,掩映着青翠欲滴的茶园,每当四月份的时候,茶园一派热闹,茶香徐徐,吸 引着四海的游客。

当然,这时候的主角紫砂壶就要配上用场了,无论是用浅色的段泥壶冲泡一杯阳羡雪芽,还 是用底槽清壶搭配宜兴红茶,都是一种完美的享受。

宜 兴有着“中国陶都,陶醉天下”的美誉,紫砂泥料只有在这里神奇的存在,在山水相接之处,紫砂矿料形成了很好的透气性,用作茶具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髙和对于饮茶文化的重视,禅茶一味的休闲方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普及,紫砂壶于是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广大茶友的首选,紫砂文化也在袅袅茶香之中广泛地传播幵来,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和令人啧啧称奇的造型艺术之美,让人不得不佩服宜兴紫砂艺人的巧夺天工。

竹影拂阶尘不起 清风穿池水无声——走进紫砂“闻心竹提”的闻心问心之人生境界

竹影拂阶尘不起 清风穿池水无声——走进紫砂“闻心竹提”的闻心问心之人生境界

PURPLE CLAY竹影拂阶尘不起清风穿池水无声—走进紫砂〃闻心竹提的闻心问心之人生境界陆胜利【摘要】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源于本心,心是主宰,诚 于心形于外,心性决定行为,心亮则眼清智明,处事有尺;心蒙则眼盲智庸,行事无度。

闻心竹提塑心之本质求人之本性,其题材选择、造型设计、陶刻装饰,层层有境,环环相 融,这种心境的营造极具弥散性与感染性,渐步走入闻心问 心之人生境界。

【关键词】闻心;竹题材;造型;装饰;人生境界闻心竹提以竹入壶,壶身、壶嘴、壶钮、提梁均以竹竿为形制,壶身呈圆柱体,粗壮敦实,古拙质朴;壶钮形制状同壶身等比缩小,憨态可掬;壶嘴、提梁自壶身自然胥出,壶嘴弯曲有致,昂扬向上,提梁圆中显方,柔中带刚。

壶嘴、提梁都有一定的弯曲度,应用材料力学中弯曲应力,在达到了功用上的曲度同时最大程度的呈现出了弯而不折的力度与折而不断的韧性。

闻心竹提“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末”,这种心境的弥散性与感染性,层层有境,环环相融,直达闻心问心闻之人生境界。

首先,题材的选择。

闻心竹提以竹为壶,竹在我国不只有悠久的历史,不只是文化的传承,它因具有挺拔、笔直、坚毅、不屈、谦逊、淳朴等生命结构被赋予了君子品格的象征意义,因长寿、长青、群居等生命特性又带有美好的寓意。

竹,在自身亘古永恒的的存在中成为常见的风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成为多种曰用品的材料,在文人推动下的文化演绎中成为象征君子品格气节的精神喻义,郑板桥咏它:“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徐庭筠赞它:“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刘孝先以竹自喻:“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髙节,徒自抱贞心。

”闻心竹提以竹坚持自我,不忘初心,不随波逐流的品格精神内化于器而外化于形,以其形传其神颂其气喻其意,是坚守初心、坚持自我的象征。

其次,造型的设计。

闻心竹提造型有三个特征,其 一,只用到了竹竿这一竹元素,壶身、壶钮等比形制,和谐统一,整体简约大气,深谙至纯至精、至简至美之道。

论紫砂壶《悟禅》的造型艺术和文化内涵

论紫砂壶《悟禅》的造型艺术和文化内涵
紫砂专题 PURPLE CLAY
论紫砂壶《悟禅》的 造型艺术和文化内涵
戴佳斌
【摘 要】宜兴自古以来就有“江南佛国”的美称,鼎盛时 期有大小寺庙几百座,紫砂与佛教的渊源从紫砂壶诞生之日 就开始了,一直延续到今天,形成了“禅茶一味”的文化形 式。从整体上来看此壶《悟禅》,可以说每一瓣筋囊和壶 口、壶底的对应处理都完美无瑕,壶盖上面的纹饰处理一方 面和壶身遥相呼应,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整器的层次感,使其 呈现出饱满端庄、隽永挺拔、素雅洁净、气韵流畅的感觉。 端握此壶在手中细细欣赏,更能体会到工艺之精湛,细节之 精妙,泥料之优秀,可谓是巧夺天工,一气呵成,禅茶悟 道,岂不妙哉? 【关键词】紫砂壶;悟禅;造型艺术;文化内涵
结语:以佛教文化为紫砂壶题材的作品可谓是不胜 枚举,除了经典之作以外,后来的紫砂匠人们根据自己 对于佛教文化的感悟和许多的文人居士对于佛教书法、 绘画等题材的要求,从而把相关的内容刻绘装饰于壶 上,如我们最为熟悉的“禅茶一味”四个字,恐怕是紫 砂陶刻最频繁的题材了。其实用紫砂壶品茗喝茶也是为 了放松身心,修身养性,和佛教的教义有着异曲同工之 妙。生活中有茶,茶中亦有禅,一句“吃茶去”,充满了 直指人心的力量,也让我们开启了见仁见智的悟禅之道。
【参考文献】 [1] 陈清法《紫砂壶中的禅趣》 [2] 吴雪梅《从紫砂“禅心壶”窥见佛教文化对紫砂壶的影响》

CERAMICS SCIENCE & ART 67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在江 南的盛行不言而喻,除了当时朝代的皇帝喜好佛教之 外,富庶的经济也是支撑寺庙的基础。在历史上,宜兴 紫砂壶和寺庙僧人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山藏古寺,周围 都有茶园,于是僧人采茶制茶饮之,一直到现在,出自 寺庙的好茶不胜枚举。目前举世公认第一把紫砂茗壶 《供春壶》就是在金沙寺创制而成,由此可见紫砂与佛 教的缘分,正是在这种浓郁的佛教文化氛围的影响之 下,宜兴的紫砂艺人把佛教题材和紫砂技艺完美地结合 起来,“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容天壶,把佛 教形象和方器蕴于一壶的“僧帽壶”,还有笃信佛教的 陈曼生,壶底铭文“阿曼陀室”,就是曼生与佛教语言 阿弥陀佛结合之意。我的这件紫砂作品《悟禅》就是把 佛教文化之中随处可见的莲花抽象演绎,用筋纹的手法 来展示出紫砂艺术的迷人魅力,同时把其中蕴含的丰富 佛教文化展示得淋漓尽致,让人观之如置身佛国,六根 清净,参禅悟道,是对自己精神世界的一次完美洗涤。

浅谈“禅蕴”壶的创作特色

浅谈“禅蕴”壶的创作特色

浅谈“禅蕴”壶的创作特色作者:赵一萍来源:《佛山陶瓷》2013年第04期摘要:紫砂艺人们将自己的思想和意境表达于紫砂壶之上,更将中国传统禅文化、茶文化、紫砂文化相结合,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

紫砂壶的兴盛与茶文化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紫砂壶是因茶而生的。

古人说禅茶一味,茶道与禅相结合,便在品茶中感受茶禅的奇妙魅力。

关键词:禅;茶;文化;紫砂艺术;韵味1 前言作为茶具,紫砂是公认的上品,紫砂壶由此兴盛起来,现今紫砂的发展已闻名于世界。

茶文化衍生发展促进了紫砂文化的变迁,同时,紫砂壶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茶文化新的层次的需求和进步,把自身的独特价值发挥到最大,紫砂艺术是一种高雅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紫砂艺术,也成为中国陶艺中的一枝奇葩。

紫砂壶的兴起也不是偶然,它是我国茶文化发展熏陶下的必然产物。

更因文人的参与,把茶文化不断提升到更深的层次。

以书画、篆刻等形式去突出紫砂的价值,也使得茶文化与紫砂文化相互交融,扩大了这一文化的不断繁荣。

2 “禅蕴”壶的创作特色古人说禅茶一味,茶道与禅相结合,“人问禅师何谓佛法,禅师说喝茶去吧。

”所谓禅茶一味,就是要通过茶去领悟禅的定义。

宋代诗人苏轼在《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中写道“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

”这句诗形象地描绘出了当时士大夫们把盏闻香的生活意趣,安静、平和、自在、喜悦,从而清除凡尘之杂念,使得身心安然。

紫砂艺人们将自己的思想和意境表达于紫砂壶之上,更将中国传统禅文化、茶文化、紫砂文化相结合,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

此款“禅蕴”壶,便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新颖元素改良而成,造型规整,壶身如寺庙大型铜钟,气势浩然。

圆融中更具古韵,禅意悠悠,意境也通过茶壶得以传播。

壶身水平四平八稳,柔中带刚,线条柔美,圆融有力,简洁明快,沉稳而不凝滞,也不绝突兀。

整个壶体自壶钮开始蜿蜒而下,弧线渐渐张开,经过壶盖、壶肩逐渐扩大,至壶体中间趋于饱满,至壶底为最,然后收势与壶底。

壶盖为截盖,盖与壶融为一体。

圆壶禅味意浓郁——浅析作品《禅言壶》的造型设计与精神价值

圆壶禅味意浓郁——浅析作品《禅言壶》的造型设计与精神价值

圆壶禅味意浓郁——浅析作品《禅言壶》的造型设计与精神
价值
吴兴达
【期刊名称】《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卷),期】2022(56)7
【摘要】“形”与“韵”是紫砂艺术的基本特征,也是紫砂壶艺术体现的最重要的特征。

紫砂造型一直是紫砂艺人精心揣摩与提炼的,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独特的理解,才能成就如今繁荣的紫砂世界。

而紫砂的“韵”就在于其内在的情感价值,是较为抽象的部分,也是整件作品的立意所在。

作品《禅言壶》将茶禅一味的思想注入,以钟的造型表现钟声禅意,提炼了茶文化与禅文化的交叉部分,提升作品的深度内涵。

【总页数】1页(P156-156)
【作者】吴兴达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27
【相关文献】
1.圆满融通品佳境,趣壶深远意浓浓——《圆趣壶》的造型意蕴
2.以景成壶以壶呈景——浅析紫砂作品“龙井八景壶”的创意造型
3.禅味莲心——浅析“禅莲壶”
的佛教文化色彩4.一缕沉香一杯茶,一壶香意醉流年——浅析紫砂作品意香壶的雅致人生5.事事如意,吉祥圆满——浅谈紫砂作品“柿圆壶”的造型设计和文化内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
2018 年 04 月第 51 卷第 2 期 : ~泪Em国民画自圄矗圄Ir•
闻蝉自在心宽畅
一一浅述紫砂壶“闻蝉”的艺术个性
徐泉锋 (宜兴 214221)
任何一门艺术都具有其独特的个性,紫砂壶同
样如此,作为全手工制作成型的工艺品,每一把壶都
承载着不同的气质、内涵和思想,而这些既构成了紫
砂艺术渊博的文化体系,也成为了紫砂艺人孜孜不
中国传统的美学特征大致上可归纳为三个要 素:美与善的统一、虚与实的变化、形与意的关联。紫 砂壶“闻蝉”的设计构思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三个要 素,既颇具艺术创意,达到形意俱佳,又突出人文内
(下转第 74 页)
74
2018 年 04 月第 51 卷第 2 期 : ~泪Em国民画自圄矗圄Ir•
树上无鸟巢,很清静;四、柿子树元虫蚀,树品质量 佳;五、柿子红叶可供观赏,带给人们闲情趣味;六、 柿子果实味美,有极佳的昧蕾享受;七、柿子落叶肥 大可以临书。另外“狮”和“事”同音异声,狮子为百兽 之王,故也是极好的寓意。柿子深受百姓喜爱,图案 多出现在婚庆装饰、餐具以及屋内装饰物上。艺术根 植于文化的土壤中,一定会滋生出情感的表达。作者 的眼界、学识、技能的综合因素,突破创作的瓶颈和 困难,在新颖的紫砂诠释中得到灵感再现。
参考文献
[l ]陈文平.中国古陶瓷鉴赏[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1. [2]史俊棠.紫砂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上接第 69 页)
这款紫砂“仿古如意壶”寄予了人们对事事如意的 祝福,这种美好的理想放在任何时代都是可以理解 的。人生在世,且行且珍惜。
参考文献
[[l ]周发清.简论《摄只壶》的美学情韵[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16 (12):109. [2]方荣芬.浅谈紫砂的审美特征口].佛山陶瓷 .2013(08):60. [3 ]万美群.试论紫砂壶的评价与鉴赏[刀.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1
砂不仅仅是一件日常实用器,更是一件具有文化底 蕴的艺术品,紫砂的韵雅弥久愈新。就像这款紫砂 “紫玉缘壶”,它巧妙地借助壶腹陶刻的诗句“迟日江 山丽,春风花草香”展现了“暖春”的主题。这件作品 寓意于壶,还魂于砂,严谨而不泥古,典雅得趣于天 然,捧之,使人感觉浓浓的春意,这种独特的文化创
之堂,也可走进寻常人家,以共鸣的优势独显其
性的作品,紫砂壶造型丰
富、变化无穷,目前,紫砂
壶造型主要分为圆器、方
器、筋纹器和花器几大
类,其维妙维肖、巧夺天
工的风格特色,着实令人
图 1 闻蝉壶
喜爱和赞叹。这其中当以花器形态最为丰富,花器源
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它的审美素材来自大自然和生
(06):40-41.
(上接第 70 页)
涵,实现人壶共鸣。其通过花货造型的形式,将自然 界的蝉、竹等形象融人壶型创意中,借物抒情,相比 于直白的表达,更具文化质感,达到情感诉求的最终
效果。闻蝉自在心宽畅,无论是感受“闻蝉”本身,还 是领悟其内在蕴意,对于使用者而言,都将是会心的 体验。
(上接第 71 页)
活,呈现出最生动本源的状态。“闻蝉壶”便是一件不
折不扣的花器作品 它将夏日鸣蝉的形象具象而比
例分明地还原在了壶上,并将竹子的优雅风骨传承
到壶中,可谓丝丝入扣,犹如自然缩影,又别具夏日
风情。
“闻蝉壶”造型大气而颇具俊朗风度,其整体形
象讲究与自然物象的统一,没有突兀夸张的形态,只
有巧夺天工的外形。壶身取自一段竹节,壶口、壶底
一件优秀的艺术品,总是能恰如其分地映射出 时代背景和生活期望。“事如意壶”能做到事事如意,
这是多少人的心愿,整壶集精心、细心、用心于一体, 为天下人民祈福,在传统元素与时代化转变中,形成 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事如意壶” 通过造型形式加以展现,通过材质肌理加以反映,通 过创作者、使用者、收藏者的心灵结合加以融会贯 通,而这正是紫砂艺术的高雅气质。
倦追寻的方向。
紫砂壶以壶式种类之繁多而冠绝于世,它们或
“方匪一式、圆不一相”;或筋纹线条均匀有致、布局
对称合理;或以瓜、果、鱼、虫等动植物变形夸张而形
成壶状,各领风骚。不止如此,紫砂壶的装饰风格也
是独树一帜,陶刻、泥绘、贴花等装饰技法,提升着壶
的品位。与此同时,来自创作者本身的文化解读和融
人,更进一步赋予了紫砂壶灵魂,使之既能登入大雅
禅文化是东方文化的精髓,也是对这个世界最 直观的感知方式。禅,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源于 人类本能,通过冥想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闻蝉”二 字通“问禅”、“闻禅”,用一只鸣蝉来达意,深入挖掘 内在人文禅意,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竹文化则是 中国古代君子文化的典范寓意刚正不阿、虚心忠贞 等品格,是中国精神文化的典范。“闻蝉壶”造型中透 露的竹子韵味,则恰到好处地诠释其竹文化意蕴,令 人心神共鸣,颇有领悟。
则犹如竹节的横截面,一圈竹股线壶底突出,使竹子
的形象更加深人而美观。直流状壶嘴从壶身前端探
收稿日期: 2018-04-15
出,三节竹枝妙趣天成,壶把亦由竹枝弯折成一个刚 刚好的弧度,与壶嘴、壶身的竹子造型形成呼应,既 美观又不失实用功能。同时,从壶把上部探出一枝细 竹枝,贴饰于壶身一侧,栩栩如生,静中寓动,不仅丰 富了壶的装饰性能更将竹文化的意蕴充分表达了 出来。整把壶的画龙点睛之处则在于壶钮形态设计, 壶钮被设计成一只立体感强的鸣蝉,鸣蝉匍甸盖面, 欲脱壳高飞,蝉的触角、翅纹均被刻画得清晰逼真, 可谓意境深远,视觉冲击强烈,令人叹为观止。在“闻 蝉壶”的外观造型中,竹子与呜蝉形成天然的组合, 流露出真挚的自然情怀。
紫砂艺术的基本特征与文化紧密相关,自古以 来,一代代制壶艺人将文化诉求加入创作中,通过作 品意境撞击人们的感情,使人们被作品吸引,达到最 终的认同与共鸣。“闻蝉壶”将中华禅文化、竹文化的 悠远意境充分融人到壶艺创作中,讲究结合生活和 文化情感来充分表现艺术,既不失紫砂壶的传统造 型特征,也不失其使用功能,同时更具有深入浅出的 人文内涵,并运用精湛的艺术技法将之表现于壶上, 自然得体,点缀着壶的整体意蕴,使之流露出问禅、 赏竹的文化意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