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年代—40年代女性文学选

合集下载

40年代文学小说1

40年代文学小说1
18
二、钱钟书
• (一)钱钟书简介 •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
聚,江苏无锡人。 • 作品主要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1941年)、短篇小说集《人·兽·鬼》 (1946年)、长篇小说《围城》(1947 年)、诗学著作《谈艺录》(1948年)、 学术著作《宋诗选著》、《管锥篇》等。
• 爵青的《欧阳家底人们》。
• 冯至的历史诗剧:《伍子胥》。
• 师陀的《无望村的馆主》、《果园城记》、《结 婚》等。
• 汪曾祺:继承了沈从文文化小说的路子,《复 仇》、《老鲁》、《鸡鸭名家》
• 骆宾基的《北望园的春天》
• 夏衍的《春寒》
17
• (四)通俗与先锋——都市新小说 • 予且的新市民小说 • 张爱玲(1920-1996):见后。 • 苏青的《结婚十年》、《歧途佳人》 • 梅娘的《蚌》、《鱼》、《蟹》(水族系列) • 徐訏的《鬼恋》、《风萧萧》 • 无名氏的《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等
22
• 5)小说的艺术特点
• 学识与智慧:小说是充满机智和书香的讽刺大文章,被 称为“学人小说”。语言博喻多讽。
• 象征与讽喻:小说的标题就是一个整体象征寓言。 • 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与智慧的讽刺艺术巧妙的结合在一
四十年代文学
1
• 一、战争对文化的制约
• 30年代末期和40年代是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的战 争时期,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的转折时期,文学自 觉的担负起了民族救亡的使命,战争与救亡成为 这个时期文学的特色。战争与救亡影响到作家的 创作心理、创作方式、题材、风格与审美选择, 不同区域的社会状况与政治文化背景直接影响和 制约着文学的发展,决定了文学的潮流与趋向。 本阶段文学的区域化特征很明显,可以分为:国 统区文学(重庆、昆明为中心)、解放区文学 (延安为中心)、沦陷区文学(北京为中心)、 以及上海为中心的孤岛文学。

女性文学书目

女性文学书目

20年代女作家
陈衡哲:《洛绮思的问题》《一支扣针的故事》。

冯沅君:短篇小说集《卷葹》
包括《隔绝》《隔绝之后》《旅行》《慈母》《误点》《写与母亲走后》冰心:《去国》《超人》《两个家庭》《西风》《相片》
庐隐:《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海滨故人》《象牙戒指》
石评梅:散文《《给庐隐》《扫墓》《墓畔哀歌》
小说《病》《弃妇》《林楠的日记》《《匹马嘶风录》《白云庵》《红鬃马》凌叔华:《女儿身世太凄凉》《酒后》《绣枕》《吃茶》《茶会以后》《花之寺》《奶妈》
30年代女作家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韦护》《在医院中》《我在霞村的时候》《“三八节”有感》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牛车上》
白薇:剧本《琳丽》《打出幽灵塔》
40年代女作家
张爱玲:《倾城之恋》《金锁记》《半生缘》
张爱玲《传奇》集中的作品最好都一一看,我不再单列,列出来的是三部必读的小说。

苏青:《结婚十年》。

当代文学资料

当代文学资料

第三章1990年代的文学环境和文学思潮第二节女性小说一、概述•1、女性作家:•自五四以来,随着女性解放运动的展开和深入,女性作家大量出现,她们创造了和男性作家同样灿烂的文学景观。

建国以后,从事文学创作的女性越来越多,特别进入1980年代以后女性作家的作品已成为当代文学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1920-1940年代:冰心、庐隐、冯沅君、凌叔华、丁玲、萧红、张爱玲等*1950-1970年代:杨沫、茹志鹃、刘真等*1980年代活跃的女作家:杨绛、茹志鹃、宗璞、戴厚英、谌容、张抗抗、张洁、王安忆、铁凝等2、“女性文学”:•以前是不专门提“女性文学”的,往往把女性作家的作品和男性作家的作品放在一起作整体观照。

直到1980年代后期才有专门的“女性文学”提出。

它的内涵是很复杂的,甚至难有统一的界定。

•显然1990年代的“女性文学”的提出是随着西方当代女性主义理论的引进,同时也和1990年代异常活跃的女性创作实践相关。

•?“女权主义文学”一般来说,严格意义的“女性文学”包括三层涵义:一、创作主体为女性;二、主体采用的是女性视角;三、必需展现或主要展现女性世界,并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

而我这里所谓的“女性文学”,还是主要指1990年代以来女性作家写的作品。

因为绝大多数的当代女作家都不是严格意义的女权主义者,也没有带着一种自觉的女性意识在创作。

•但女性作家有一个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即1980年代后期以来,女性作家可以顺从自己的本性创作,而不必再以带有男性中心意识的文学和审美标准为准则。

无论她们处在文坛中心还是边缘,都是她们自由地选择。

•林白、陈染、海男、徐小斌、王安忆、张欣、迟子建、徐坤、须兰、池莉、方方、严歌苓、毕淑敏、虹影等•陈染的小说被认为是“当代中国大陆最激进的女性主义文学文本”。

•?发现女性自我:•?恋父/弑父,对“性”的拒绝、逃往•?恋母/仇母,同性情谊二、王安忆的小说1、生平与创作:•1954年生于南京,茹志鹃的次女。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总 (2)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总 (2)

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各自发展、演变,构成了30年代现代文学两条基本历史线索。

革命文学争论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大革命失败之后,日益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新的革命形式对文学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于是,经过整顿了的创造社和由蒋光慈等组成的太阳社,在《创造月刊》、《文化批评》《太阳月刊》等各自的刊物上,正式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暴露了很多幼稚的,片面的,绝对化的错误的观点。

鲁迅与其进行了长达两年的争论。

1929年国民党开始扼杀“革命文学”“无产阶级文学”。

党组织调解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之间的争论,以便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成立。

“左联”的成立,标志着以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为发端的左翼文学运动走上了健全发展的道路。

在“左联”的旗帜下,左翼文艺阵线开展了多方面的活动,为现代革命文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团结、组织左翼作家,大力开展革命文学创作。

“左联”成立后,陆续出版了《拓荒者》《萌芽》《巴尔底山》等刊物,在北平和日本东京两地设有“左联”分盟,在广州、天津等地成立小组。

许多左联作家同时又是革命者,从事革命活动,为了服从旨在抵抗日本侵略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到1936年春解散,其前后活动的6年时间,对30年代乃至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介绍,注重文学批评。

左联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把“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及批评理论”作为主要任务。

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

(三)开展文艺大众化讨论,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设立文艺大众研究会,并明确规定“文学大众化”是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第一个重大的问题”。

作家们还进行三次大讨论,并作过部分创作试验。

30年代小说三大流派一“左联”和左翼小说“左联”准备期间的小说,主要是以蒋光慈为代表的。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下的30、40年代中国小说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下的30、40年代中国小说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下的30、40年代中国小说李标晶内容提要:本文以比较文学的视野具体考察了30年代中国现代派小说所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日本新感觉派小说的影响;40年代,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压倒一切。

西方现代主义理论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影响渐次消退。

现代主义作为流派在中国现代小说中已经不可能存在。

但是有些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较深的作家,在他(她)们的小说创作中仍然表现出较明显的现代主义特色。

主要是张爱玲、钱钟书、徐訏等。

关键词:现代主义中国小说影响一20年代末,正当现实主义文学蓬勃发展,左翼文学风靡文坛时,中国出现了一个表现明显的现代主义倾向的小说流派,即人们通常所谓“新感觉派”。

“新感觉派”的帽子,是当时的左翼文人给戴上的。

1931年,在施蛰存发表了他的类似意识流和魔幻小说的《在巴黎大戏院》与《魔道》之后,楼适夷写文章批评说:“比较涉猎了些日本文学的我,在这儿很清晰地窥见了新感觉主义文学的面影。

”(1)在我看来,称为“新感觉派”不如直接称为中国现代派小说更符合实际。

原因将结合下面的论述加以说明。

所谓30年代中国现代派小说,指的是包括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黎锦明、黑婴、徐霞村等为代表的居住在上海的作家群创作的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小说。

30年代中国现代派小说的出现,有其必然性。

从历时看,“五四”时期不同流派与社团都或深或浅地介绍过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必然影响中国作家的艺术思维方式。

30年代中国现代派小说的出现体现了文学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性。

从共时看,中国现代派小说主要受如下方面的影响:1、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包括未来主义、意识流和西方心理分析小说的影响。

未来主义站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上,赞美机器、力、速度、运动等现代情势。

未来主义除了赞美机器、力和速度之外,也常把暴力、战争、流血、破坏等作为描写对象。

“注意现代都市里繁华、富丽、妖魅、淫荡、沉湎、享乐、变化、复杂的生活。

”(2)对中国现代派小说产生直接影响的是法国作家保尔·穆杭。

三四十年代小说

三四十年代小说


“我将来和清秋结了婚,难道也是这个样子 不成?无论如何,我想自己得先振作起来, 不要长了别人的威风……若是男子对他夫 人有很厚的爱情,却落了一个惧内的结果, 岂不让天下男人都不敢爱他妻?”
二、40年代小说—丁玲
2、丁玲(1904-1986)原名蒋冰之。 1928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 凸显强烈的叛逆意识和鲜明的女 性主义色彩。 1936年赴陕北,创作《我在霞村 的时候》《在医院中》、《太阳 照在桑干河上》(与周立波 《暴风骤雨》、贺敬之等《白毛女》 分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金)
(1)前线作家:纪实、通俗 (2)讽刺小说:张天翼、吴组缃、艾芜 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 《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
(3)文化分析小说: 巴金《寒夜》老舍《四世同堂》 萧红《呼兰河传》路翎《财主底儿女们》
(4)都市大众传奇小说 张爱玲 梅娘-“南张北梅”:水族系列小说《蚌》《鱼》《蟹》 苏青《结婚十年》 徐訏《风萧萧》““无名书”系列。
九由东北流亡到上海北平等地于三十年代中期由东北流亡到上海北平等地于三十年代中期形成一股创作潮流被称为形成一股创作潮流被称为东北作家群创作大多取材于东北黑土地人民及其生活开抗创作大多取材于东北黑土地人民及其生活开抗日文学的先声体现出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日文学的先声体现出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
一、多取材于半殖民地大都市的病态生活 。 二、十分注重心理分析 。 三、十分注重小说技巧的创新 。


杨雄一步向前,把尖刀只一旋,先拉出了一个舌头。鲜血从 两片薄薄的嘴唇间直洒出来,接着杨雄一边骂,一边将那妇人又 一刀从心窝里直割下去到小肚子。伸手进去取出了心肝五脏。石 秀一一的看着,每剜一刀,只觉得一阵爽快。只是看到杨雄破着 潘巧云的肚子倒反而觉得有些厌恶起来,蠢人,到底是刽子手出 身,会做出这种事来。随后看杨雄把潘巧云的四肢,和两个乳房 都割了下来,看着这些泛着最后的桃红色的肢体,石秀重又觉得 一阵满足的愉快了。真是个奇观啊,分析下来,每一个肢体都是 极美丽的。如果这些肢体合并拢来,能够再成为一个活着的女人, 我是会得不顾着杨雄而抱持着她的呢。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一、五四文学革命文学革命:三界革命“我手写我口”10,16“戏剧改良”16谴责小说20鸳鸯蝴蝶派22黑幕小说24《新青年》:文学研究会创造社为人生而艺术《语丝体》—语丝派112浅草—沉钟社南国社湖畔诗社新月社—新月诗派二、20年代自叙传小说问题小说乡土小说浪漫抒情派小说《呐喊》《彷徨》人生派浪漫派“小诗”派湖畔诗派早期象征诗派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诗派白马湖作家群113“爱的哲学”三、30年代“普罗文学”(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146 “左翼”文学152“革命+恋爱”模式小说161《死水微澜》161社会剖析小说165京派小说167东北作家群168新感觉派小说175《骆驼祥子》186《四世同堂》183,304《子夜》194《爱情三部曲》201 《激流三部曲》204 《边城》215后期新月派218现代派219国防戏剧235报告文学259四、40年代国统区文学278战国策派283解放区文学283延安文艺座谈会287 新秧歌剧290信天游诗派292赵树理方向292《围城》305星社312“山药蛋派”331 “荷花淀派”333七月诗派336街头诗运动337九叶诗派340,345 “鲁迅风”367“野草”368下册1949-1976文学思潮“十七年文学”2第一次文代会2“胡风事件”9反右派运动9“干预生活”10,34 革命样板戏20五、五六十年代“中间人物”39政治抒情诗群42 “第四种剧本”52 《茶馆》56《关汉卿》59《谢瑶环》62六、台港文学“反共文学”72 白先勇76金庸小说。

三四十年代小说

三四十年代小说
“这一定是很美味的呢。”——施蛰存《石秀》
D、“京派”:坚守五四人文精神,情感内敛节 制 废名、沈从文、萧乾、芦焚
京派:是三十年代远离当时的政治中心南京和 文化中心上海,而活跃于北方的作家群体。以 北平高校师生为中心,没有明确发表宣言或结 社,组织较为松散。京派作家反对文学反映政 治斗争和直接的文学功利目的,表现出文化批 评的自由立场。在审美观念上,趋向情绪的内 敛和节制,体现出古典化的审美情趣。主要成 员有小说家废名、沈从文、萧乾,诗人卞之琳、

பைடு நூலகம்
“五年前它也是一匹年青的马,为了耕种, 伤害得只有毛皮蒙遮着骨架。现在它是老 了!秋末了!收割完了!没有用处了!只 为一张马皮,主人忍心把它送进屠场。就 是一张马皮的价值,地主又要从王婆的手 里夺去。”
二、40年代小说创作概述
民族矛盾突出与深化 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简称“文协”。 文学区域化:国统区/ 解放区 / 沦陷区 / 孤岛 带来40年代文学创作的复杂走向。
二、40年代小说—张恨水
1、张恨水: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界 之集大成者。 春明外史、金粉世家、 啼笑因缘、八十一梦、五子登科
文学观:以商业目的为旨归、重视文学的消遣性和 娱乐性。 创作方法:传承了中国传统小说。 贡献:通俗小说现代性加强。(性格悲剧、心理描 写)

“我守着看人家不是有些呆吗?这就回得家去,一 个人坐在书房里呆想,那人在胡同口上那微微一 笑,焉知不是对我而发的?当时可惜我太老实了, 我就回她一笑,又要什么紧?我面孔那样正正经 经的,她不要说我太不知趣吗?说我不知趣呢, 那还罢了,若是说我假装正经,那就辜负人家的 意思了。他这样想着,仿佛有一个珠圆玉润的面 孔,一双明亮亮的眼珠一转,两颊上泛出一层浅 浅的红晕,由红晕上,又略略现出两个似有似无 的笑涡。燕西想到这里,目光微微下垂,不由得 也微微笑起来。”

第六讲,30-40年代的小说(下)

第六讲,30-40年代的小说(下)

路翎(1923—1994),原名徐嗣兴,祖籍安 徽无为,生于南京。1942年后未满20岁的他 进入创作高峰,创作了中篇小说《饥饿的郭素 娥》(1944)及当时篇幅最长的长篇小说《财主 底儿女们》(1945)。 《财》再现封建家庭出身的知识 分子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他的 创作善于描绘社会的复杂现象,描 写人物心理的多层性。
五、钱钟书的《围城》
钱钟书(1910—1998),在文学,国学,比较文学,文化 批评等领域卓著有成就,夏志清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 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
《围城》:讽刺小说——世态、人性
“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 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 忘记他们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 本根性。”(《序》) 1、题材内容:爱情游戏、战争与人性 虚伪、堕落 2、《围城》的幽默讽刺艺术:夸张、 妙喻、情境悖谬等,机智型幽默。“肉芽”
第六讲 1930-1940年代小说(下)
一、东北流亡作家的小说
(一)东北流亡作家
指1931年“九· 一八”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后流亡 关内的东北作家群体,主要有萧军、萧红、端木蕻良、 罗烽、白朗、舒群、骆宾基等人。
(二)代表作家作品
萧军:《八月的乡村》 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
萧军与萧红
(三)萧红的小说
1、婚恋题材:《倾城之恋》与《金锁记》 爱情、婚姻的本质;人性、变态心理 2、政治小说: 《秧歌》、《赤地之恋》、《色戒》 3、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 (1)通俗与先锋的融合:通俗趣味与先锋技法(意 象、象征、心理描写); (2)对小市民的穷形尽相 (3)悲凉笔调 4、张爱玲的影响: “张派传人”——现代都市言情小说——港台70、80、 90年代的女作家,王安忆《长恨歌》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总 (2)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总 (2)

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各自发展、演变,构成了30年代现代文学两条基本历史线索。

革命文学争论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大革命失败之后,日益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新的革命形式对文学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于是,经过整顿了的创造社和由蒋光慈等组成的太阳社,在《创造月刊》、《文化批评》《太阳月刊》等各自的刊物上,正式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暴露了很多幼稚的,片面的,绝对化的错误的观点。

鲁迅与其进行了长达两年的争论。

1929年国民党开始扼杀“革命文学”“无产阶级文学”。

党组织调解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之间的争论,以便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成立。

“左联”的成立,标志着以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为发端的左翼文学运动走上了健全发展的道路。

在“左联”的旗帜下,左翼文艺阵线开展了多方面的活动,为现代革命文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团结、组织左翼作家,大力开展革命文学创作。

“左联”成立后,陆续出版了《拓荒者》《萌芽》《巴尔底山》等刊物,在北平和日本东京两地设有“左联”分盟,在广州、天津等地成立小组。

许多左联作家同时又是革命者,从事革命活动,为了服从旨在抵抗日本侵略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到1936年春解散,其前后活动的6年时间,对30年代乃至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介绍,注重文学批评。

左联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把“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及批评理论”作为主要任务。

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

(三)开展文艺大众化讨论,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设立文艺大众研究会,并明确规定“文学大众化”是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第一个重大的问题”。

作家们还进行三次大讨论,并作过部分创作试验。

30年代小说三大流派一“左联”和左翼小说“左联”准备期间的小说,主要是以蒋光慈为代表的。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总(2)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总(2)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总(2)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各自发展、演变,构成了30年代现代文学两条基本历史线索。

革命文学争论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大革命失败之后,日益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新的革命形式对文学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于是,经过整顿了的创造社和由蒋光慈等组成的太阳社,在《创造月刊》、《文化批评》《太阳月刊》等各自的刊物上,正式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暴露了很多幼稚的,片面的,绝对化的错误的观点。

鲁迅与其进行了长达两年的争论。

1929年国民党开始扼杀“革命文学”“无产阶级文学”。

党组织调解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之间的争论,以便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成立。

“左联”的成立,标志着以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为发端的左翼文学运动走上了健全发展的道路。

在“左联”的旗帜下,左翼文艺阵线开展了多方面的活动,为现代革命文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团结、组织左翼作家,大力开展革命文学创作。

“左联”成立后,陆续出版了《拓荒者》《萌芽》《巴尔底山》等刊物,在北平和日本东京两地设有“左联”分盟,在广州、天津等地成立小组。

许多左联作家同时又是革命者,从事革命活动,为了服从旨在抵抗日本侵略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到1936年春解散,其前后活动的6年时间,对30年代乃至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介绍,注重文学批评。

左联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把“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及批评理论”作为主要任务。

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

(三)开展文艺大众化讨论,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设立文艺大众研究会,并明确规定“文学大众化”是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第一个重大的问题”。

作家们还进行三次大讨论,并作过部分创作试验。

30年代小说三大流派一“左联”和左翼小说“左联”准备期间的小说,主要是以蒋光慈为代表的。

女性主义于现当代文学——萧红presetation

女性主义于现当代文学——萧红presetation

《呼兰河传》中的小团圆媳妇
过了没有几天,那家就打起团圆媳妇来了,打得特别厉 害,那叫声无管多远都可以听得见的。
这全院子都是没有小孩子的人家,从没有听到过谁家在 哭叫。
邻居左右因此又都议论起来,说早就该打的,哪有那样 的团圆媳妇一点也不害羞,坐到那儿坐得笔直,走起路来, 走得风快。
她的婆婆在井边上饮马,和周三奶奶说: “给她一个下马威。你听着吧,我回去我还得打她呢, 这小团圆媳妇才厉害呢!没见过,你拧她大腿,她咬你;再 不然,她就说她回家。” 从此以后,我家的院子里,天天有哭声,哭声很大,一 边哭,一边叫。
• 一个注意点
萧红
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

——鲁迅
性别文风=性别视角
“被缺席”
但凡男人写女人的东西都是值得怀疑的, 因为男人既是法官又是当事人。
——拉巴尔
萧红
❀《小城三月》 ❀《呼兰河传》 ❀《生死场》
• 翠姨的形象及性格 • 外在评判的相异干涉下,女性自我定位的迷失 • 为感觉而感觉的幻想之爱
和失衡,《小城三月》中的翠姨
男权压制表现在婆媳之间——律他性
监狱头子: 被父权制所同化或者说奴化,成为父权制的维护 者。
《呼兰河传》中的小团圆媳妇
院子里的人,看过老胡家的团圆媳妇之后,没有什么 不满意的地方。不过都说太大方了,不像个团圆媳妇了。 周三奶奶说:“见人一点也不知道羞。”隔院的杨老太太 说:“那才不怕羞呢!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 周三奶奶又说:“哟哟!我可没见过,别说还是一个团圆 媳妇,就说一进门就姓了人家的姓,也得头两天看看人家 的脸色。哟哟!那么大的姑娘。她今年十几岁啦?”“听 说十四岁么!”“十四岁会长得那么高,一定是瞒岁数。”
• 不用说,买嫁妆她是不痛快的,但那几天,她总算一生中最开心 的时候。

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女作家自传体小说

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女作家自传体小说

目录中文摘要 (I)Abstract .......................................................... I I 绪论 (1)第一章三四十年代女作家自传体小说创作缘起 (3)第一节个性解放背景下对“自我”、妇女、儿童的发现 (3)第二节战争时局下作家的创作心态 (8)第二章女作家笔下的家庭书写 (14)第一节“女儿”视角下的母亲形象 (14)第二节复杂情感中的父亲形象 (18)第三节其他家庭成员的形象的塑造 (21)第三章在“自我”追述中成长 (24)第一节作为“小女儿”的“我” (24)第二节蜕变的青春 (28)第三节从“女儿”走向“女人” (31)第四节在“自我”追溯中成长 (34)第四章三四十年代女性自传体小说的美学开拓 (36)第一节个人视角下日常书写的俗世之美 (36)第二节意到笔随的自由之美 (38)第三节时空追忆下的蕴藉之美 (40)结语 (43)注释 (44)参考文献 (48)致谢 (5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2)中文摘要本文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女作家自传体小说为研究对象,着力探讨当时女性作家自传体小说的创作缘起、家庭题材的选择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对“自我”成长历程的追述、对当时小说美学艺术的开拓等内容。

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为两小节,主要对自传体小说的缘起问题进行探讨。

第一小节涉及到五四个性解放背景下“自我”的发现、儿童的发现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二小节主要论述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战争时局下知识分子生命意识的觉醒、物质精神上的双重苦闷、“家”的双重失落与重建、时空距离下记忆的诗化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部分,主要探讨这一时期女性自传体小说一个共同的创作现象:对“家”的追忆。

通过分析小说中塑造的系列人物形象,展现当时社会的人伦关系。

这些人物形象主要有:父亲、母亲以及其他在“我”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家庭成员。

专题六三四十年代的长篇小说

专题六三四十年代的长篇小说

专题六三四十年代的长篇小说第一篇:专题六三四十年代的长篇小说专题六三四十年代的长篇小说学习要求了解:三四十年代长篇小说创作概况。

茅盾小说的创作特点。

老舍小说的创作特点。

巴金小说的创作特点。

李劼人小说和《死水微澜》的创作特点。

路翎小说和《财主底的儿女们》的创作特点。

钱锺书小说和《围城》的创作特点。

沙汀小说和《淘金记》的创作特点。

掌握:茅盾小说从《蚀》、《虹》到《子夜》的发展与变化。

老舍小说从《赵子曰》、《离婚》、《骆驼祥子》到《四世同堂》的发展与变化。

巴金小说从《灭亡》、《家》到《寒夜》的发展与变化。

茅盾、老舍、巴金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三四十年代长篇小说创作概况(P130-131)中国社会矛盾系列小说(茅盾为代表)北京市民生活系列小说(老舍为核心)封建家族系列小说(巴金为核心)四川农村生活系列小说(沙汀为核心)解放区农村变革系列小说(赵树理代表)“长河小说”(李劼人为代表)二李劼人、路翎、钱锺书、沙汀的小说(P131-135)钱锺书的《围城》是一幅抗战期间知识分子凡俗生活的“浮世绘”,也是40年代讽刺小说创作潮流的“压轴戏”,更是一部可以与《儒林外史》比肩的经典讽刺小说。

三茅盾的《子夜》等社会剖析小说(P135-140)以《子夜》为代表的“社会剖析小说”(或“社会剖析派小说”),常常表现出三大特点:一是人物形象都具有鲜明的阶级特征,而主要人物又常常是某一阶级的代表;二是都有广阔的社会背景,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物的变化和故事的发展都是社会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三是作品都表现出作者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既有明确的创作意图,也有问题的提出和回答,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子夜》的艺术成就 1历史画卷的宏伟构思2“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塑造(二)《子夜》三条主要线索围绕赵伯韬和吴荪甫的主要结构线索展开,情节安排跌宕有致,作品设置了三条线索A.以赵伯韬为代表的金融买办资本家,在美国财团和蒋介石政府的支持下,企图控制、摧残中华民族工业的活动。

三四十年代文学作品

三四十年代文学作品

三四十年代文学作品1.结合作品中,论析《雷雨》中周朴园形象的基本内涵和典型意义。

答:周朴园是《雷雨》中塑造的最为成功的形象之一。

他是一个带有浓厚的封建性的资本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统治势力的代表。

作为脱胎于封建地主阶级的中国第一代资产阶级,他天生地带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他较早的接触了资产阶级文明,曾到德国留学,甚至接受过当时流行的社会思潮。

以其留学的经历和后来的经济地位而言,他本应发展为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式的人物,但他却转化为一个封建遗老的气息。

他贪婪、残忍、唯利是图,“只要能弄到钱”,“什么也做得出来”,“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

他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是极凶狠狡诈的伪君子。

他行为放荡,道德沦丧。

年轻时玩弄妇佣侍萍,并跟她生了两个孩子,为了赶娶另一位有钱有地位的小姐,又把侍萍遗弃了。

当“死去”多年的侍萍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可能破坏他努力维持的大家庭的秩序时,他软硬兼施,前后矛盾的言行彻底撕下了穿在身上的伪装,露出伪善、肮脏、丑恶的灵魂。

在家庭生活中,他更是一个封建暴君。

他十分重视自己家庭的秩序和自己在家庭中君临一切的地位,专横独断,唯我独尊,他的意见就是法律。

在为人称道的强迫蘩漪“喝药”一场里,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他的专横性格。

在周朴园的专制统治下,周家有如一口大棺材,是个可以闷死人的地方。

这个家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正是那种封建大家的秩序。

周朴园的形象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有着一种可怕的力量,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成长的资产阶级,同封建阶级有着深刻的经济上和思想上的血肉联系。

从周朴园身上,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具有封建性的资产阶级人物,而其所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所具有的顽固腐朽的封建性,正是《雷雨》现实主义的深刻所在回答这个问题应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思考。

第一、他们的爱情缺乏深厚的基础和更高的目标。

由于涓生和子君的奋斗目标仅仅是“个性解放”、“恋爱自由”,因此,他们一旦走到一起,也就失去了奋斗的目标。

0330年代—40年代女性文学选

0330年代—40年代女性文学选

的生平,赏析她们的作品。
概况介绍
• 30年代:两种不同的女性文学 •
五四退潮的30年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 两个途径。一方面,有部分女性受大众的召唤走向战 场和底层,以谢冰莹的《女兵日记》为代表;另一方 面,留在都市中的女性开始怀疑掺杂了殖民主义与资 本主义的城市社会,出现了女性性别的觉醒,以丁玲 的《莎菲女士的日记》等一批作品为代表。
萧红----生平简介
“一江明澈的水”童真与诗性 阴翳的童年中的些许阳光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黑龙
江省呼兰县人。父亲为当地士绅,任过教育局长,对 萧红极为冷酷;九岁时生母病故。童年时只有祖父疼 爱她,并给予她古诗启蒙教育。在祖父支持下,萧红 先后入当地小学、中学读书。 婚恋坎坷 体弱多病 萧红反抗家庭包办婚姻而与萧军相识,后又因性格不 合分手;又与端木蕻良结婚。患有肺结核、失眠、头 痛、关节痛等病,最后因肺结核死于香港。一生曾两 次怀孕,却未曾拥有自己的孩子。
30年代女性小说特点
革命文学
谢冰滢《从军日记》、白薇《炸弹与征鸟》北伐 农村生活 丁玲《水》、《田家冲》、罗淑《典妻》 抗日爱国 《生死场》 革命与女性的矛盾 关露《殁落》、杨刚《日记拾遗》 女性情爱主题 沉樱《爱情的开始》 历史小说 沈祖芬 《马嵬驿》
40年代的女性小说
对政治的疏离、战争内化为一个背景、向往日常生活
《生死场》
《生死场》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 旧社会农民的悲惨遭遇,以血淋淋的现实无情地揭露日伪 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现了东北农民的觉醒与抗争, 赞扬他们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民族 气节。 《生死场》的发表,合时代的要求,抒发了她对祖国和 人民的热爱,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例子:对小团 圆媳妇的描写 鲁迅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言中称赞萧红所描写的“ 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 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 明丽和新鲜。”

中国现代文学年表(完整版)

中国现代文学年表(完整版)

中国现代文学年表(完整版)年表内容包括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的文学思潮与运动,以及小说、诗歌、散文、戏剧、通俗小说等文体模块的文学年表汇总。

建议大家收藏使用,多翻看几遍,对现代文学史的了解大有裨益。

二十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青年杂志》(第2卷起改名《新青年》)在上海创刊。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

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发表于《新青年》第2卷第5号。

同月陈独秀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随之迁京。

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发表于《新青年》第2卷第6号。

5月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发表。

12月《申报》副刊编辑、鸳鸯蝴蝶派文人王晦钝为《中国黑幕大观》作序,提倡黑幕小说。

1918年1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出版。

从这一号开始,采用白话与新式标点符号。

同时编辑部扩大,由有鲁迅、李大钊等参加的《新青年》编辑会同仁轮流值编。

2月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成立,发起征集全国民间歌谣。

3月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创刊。

同月《新青年》第4卷第3号同期刊出王敬轩(钱玄同化名)《给<新青年>编者》和刘半农《复王敬轩书》,即所谓“双簧信”。

4月《新青年》第4卷第4号辟《随感录》专栏。

同月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4号。

5月鲁迅《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号。

6月《新青年》第4卷第6号《易卜生专号》出版。

其中发表了胡适的论文《易卜生主义》。

10月北京大学新潮社成立。

11月15—16日在北京天安门庆祝协约国胜利讲演会上,李人钊以《庶民的胜利》为题发表讲演。

同月,又撰《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两文同时发表于《新青年》第5卷第5号。

12月周作人《人的文学》发表于《新青年》第5卷第6号。

1919年1月《新潮》月刊创刊,北大学生罗家伦、傅斯年等主编。

同月《新青年》第6卷第1号以《黑幕书》为题,发表宋云彬致钱玄同信以及钱的复信,发起批判黑幕小说。

三四十年代女性文学特征

三四十年代女性文学特征

三、以女性的目光关注女性生命的内在世 界,表现女性的身体渴求、精神欲望,肯 定女性本能欲望。
张爱玲《金锁记》、《倾城之恋》, 苏青《结婚十年》、《蛾》, 梅娘的《蚌》、《鱼》、《蟹》。
第三讲
三、四十年代女性文学
三、四十年代女性文学创作的总体特征
一、关注处于社会底层妇女的不幸命运,
揭示底层女性痛苦的生存状《呼兰河传》, 罗淑的《生人妻》,葛琴的《一个被迫害的女人》。
二、描写革命的女性和女性的革命激情。
谢冰莹的《从军日记》、《女兵自传》, 丁玲的《一九三0年春上海》、《在医院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胡兰成的婚姻对张爱玲的后半生的文坛地位 影响很大。
主要作品:
小说集《传奇》、散文集《留言》
作品赏析:《倾城之恋》
内容梗概:
白流苏,一个寄居娘家的离婚女人,遇上了一个花花 公子式的男人范柳原。两人展开了一场无声的战争。结局 是流苏成为了范太太,可是是因为爱情吗?
表现生存忧虑的三个主题: 1、以爱谋生
白流苏、曹七巧、葛薇龙 2、向死而生 《呼兰河传》 3、生的哀痛与挣扎 《橘子》
丁玲——生平简介
出生于没落的封建家庭
丁玲(1904——1986),原名蒋伟,字冰之,湖南 临澧人。父亲体弱多病,在丁玲4岁时病逝。母亲刚毅 自强,独自带领两个孩子寄居于舅舅家。 变动不居的求学生涯 幼年的丁玲跟随母亲进常德女师幼稚班学习,后 又先后在多所中学求学,1922年到上海平民女子学校 学习,1923年与王剑虹进上海大学读书,1924年赴北 京到过北京大学旁听。
萧红----生平简介
“一江明澈的水”童真与诗性 阴翳的童年中的些许阳光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黑龙
江省呼兰县人。父亲为当地士绅,任过教育局长,对 萧红极为冷酷;九岁时生母病故。童年时只有祖父疼 爱她,并给予她古诗启蒙教育。在祖父支持下,萧红 先后入当地小学、中学读书。 婚恋坎坷 体弱多病 萧红反抗家庭包办婚姻而与萧军相识,后又因性格不 合分手;又与端木蕻良结婚。患有肺结核、失眠、头 痛、关节痛等病,最后因肺结核死于香港。一生曾两 次怀孕,却未曾拥有自己的孩子。

《呼兰河传》片段赏析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 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 了。
院中》、《“三八节”有感》“我自己是女人,我会比 别人更懂得女人的缺点,但我却更懂得女人的痛苦。 她们不会是超时代的,不会是理想的,她们不是铁打 的,她们抵抗不了社会的一切诱惑。” 晚年新作:《杜晚香》
作品赏析:《莎菲女士的日记》
故事梗概:
小说通过身患肺病的莎菲写日记的方式,细致地 刻画了莎菲的心理,叙述了莎菲耳闻目睹的人和事。 女性渴望被理解,并正视自己的生理、心理欲望。 人物: 莎菲:自我中心、渴望享受生活 莎菲与苇弟:享受对方的爱又可怜他 莎菲与凌吉士:恋慕其外表、不满其内心
《生死场》
《生死场》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 旧社会农民的悲惨遭遇,以血淋淋的现实无情地揭露日伪 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现了东北农民的觉醒与抗争, 赞扬他们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民族 气节。 《生死场》的发表,合时代的要求,抒发了她对祖国和 人民的热爱,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例子:对小团 圆媳妇的描写 鲁迅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言中称赞萧红所描写的“ 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 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 明丽和新鲜。”
主要作品
丁玲:矛盾的个性,艺术气质很浓,炽热、敏感、好
胜、情绪化、个性很强;又不忘作家是政治化了的人。 初入文坛的女性视角:《梦珂》(1927年10月)、 《莎菲女士的日记》
对革命与爱情的探索:《韦护》丽嘉与韦护、《一九
三零年春之上海》玛丽与望薇
女性视角的重新显现:《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
30年代女性小说特点
革命文学
谢冰滢《从军日记》、白薇《炸弹与征鸟》北伐 农村生活 丁玲《水》、《田家冲》、罗淑《典妻》 抗日爱国 《生死场》 革命与女性的矛盾 关露《殁落》、杨刚《日记拾遗》 女性情爱主题 沉樱《爱情的开始》 历史小说 沈祖芬 《马嵬驿》
40年代的女性小说
对政治的疏离、战争内化为一个背景、向往日常生活
普陀区教育学院
教学内容
一、了解30—40年代女性文学的概况。 二、重点介绍丁玲、萧红、苏青、张爱玲四位女作家
的生平,赏析她们的作品。
概况介绍
• 30年代:两种不同的女性文学 •
五四退潮的30年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 两个途径。一方面,有部分女性受大众的召唤走向战 场和底层,以谢冰莹的《女兵日记》为代表;另一方 面,留在都市中的女性开始怀疑掺杂了殖民主义与资 本主义的城市社会,出现了女性性别的觉醒,以丁玲 的《莎菲女士的日记》等一批作品为代表。
概况介绍
40年代初期,中国处在抗日战争的时代。女性文学也天然
地分为解放区、国统区与沦陷区三大部分。解放区文学体 现了经济自主与恋爱自由的主题。在沦陷区,涌现出一批 成熟的女性文学作品,出现了女性的自审,形成了较为明 显的女性话语。
解放区主要是以丁玲为代表的女性文学,丁玲此时的创作
主要包括杂文以及反映解放区生活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 河上》;国统区女性文学虽然从创作数量、质量及影响等 方面都无法与沦陷区、解放区的女性文学相比,但关露、 赵清阁、杲向真、冰心等一批颠沛流离的国统区女作家以 其独特的视角,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表现抗战前后中国知 识分子的生存状况及革命道路,描绘特殊背景下人们的欢笑 和痛苦,展现了女性的悲哀和风采;沦陷区的文学主要包括 在上海的苏青、张爱玲及在北京的梅娘的创作。
主要作品及其特点
主要作品有小说《结婚十年》、《续结婚十年》,散
文集《浣锦集》、《饮食男女》等 “心直口快,乐于平凡” 女性自我价值的失落 对男权意识制约女性的批判 女子男性化的批判
“她们心中的是非标准紧跟着男人跑,不敢想男人们所不
想的,也不敢不想男人们所想的,什么都没有自己的主意。 所以我对于一个女作家写的什么:‘男女平等呀!一起上疆 场呀!’就没有好感,要是她们肯老实谈谈月经期内行军 的苦处,听来倒是入情入理的。”
苏青——生平简介
勇敢离婚 卖文为生 40年代初因婚姻变故而成为以文为生的职业作家,1943年,代表作品
长篇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开始在《风雨谈》连载,一时被目为大 胆女作家而毁誉纷纷;该书次年出版单行本,1947年,《续结婚十年》 出版。小说的内容为女性涉世而终遭幻灭,写男女情事大胆;文学风 格为实录通俗的故事品格,但俗中又带有点无意的隽逸。苏青写作了 大量散文小品,结集为《浣锦集》、《涛》、《饮食男女》、《逝水 集》——《浣锦集》一版再版,乃至印了十几版。此外还有长篇小说 《歧途佳人》等,《歧途佳人》也一时洛阳纸贵。苏青为三四十年代 海派文学女作家的代表人物,“上海文坛最负盛誉的女作家”。同时进 入出版界,曾主办《天地》杂志,创办《小天地》杂志及四海出版社。 抗战胜利后,作为落水作家被传讯。 落魄晚年 1949年后留居上海,担任芳华越剧团专职编剧。曾编写《江山遗恨》、 《卖油郎》、《屈原》、《宝玉与黛玉》、《李娃传》等剧目。其中 1954年《宝玉与黛玉》演出连满300多场,创剧团演出最高记录。文革 中多次受批斗。1982年冬天病逝。
萧红的一生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 身边的累赘是笨重的!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 牺牲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长 期的无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惰 性……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 下来。”
萧红——作品赏析
小说成就
“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化”。其意义在于“从一个方 面实现了文学史的衔接、承续,在审美意识上沟通了 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 整体特点 以抒情笔调写自我主观感受;散文化的小说结构; 重文化风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不重人物性格的刻画; 无完整的故事情节,然而韵味深长。
少年早慧 卖文为生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 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 (《天才梦》) 16岁就写了小说《霸王别姬》,视角独特,23岁就在 上海文坛成名(《沉香屑》)。 香港是她创作的又一素材。
生平简介
两次婚恋 一生传奇
1944年与汪伪文人胡兰成结婚,1946年分手; 1956年与美国作家赖雅结婚,1995年9月8日逝世于洛 杉矶公寓,享年七十五岁。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的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 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马来, 一会工夫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苏青——生平简介
出身书香门第 苏青(1913—1982),浙江宁波人,原名冯允庄,笔名冯和
萧红----生平简介
因鲁迅推荐登上文坛
1934年10月与萧军同时去见鲁迅,1935年12月《生 死场》由鲁迅推荐发表为《奴隶丛书》中的一本 最后的岁月 1940年,与端木赴香港。1942年,在战火纷飞中 的圣玛丽医院病逝,年仅31岁。临死前,她在纸上写 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 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作品赏析:《我在霞村的时候》
故事梗概:

贞贞是一个性格倔强的女孩子,她与村里一个叫 夏大宝的青年自由恋爱,决不服从家庭的包办婚姻。 为此她进了修道院。但正遭日本人扫荡,贞贞不幸被 掳走,做了慰安妇,也因此成了我方的情报员。她受 尽折磨,得了严重的妇科病。后被我方解救出来。当 她回乡探亲时,受到乡亲的蔑视和冷眼。在乡亲眼里, 贞贞是一个不知廉耻的破鞋。小说的叙述者是一个到 边区开展工作的知识女性(丁玲的代言人),她对贞 贞的处境,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对贞贞周围那些冷漠 的群众、愚昧的言论,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和批判。
丁玲——生平简介
传奇的爱情婚姻
Hale Waihona Puke 1924年与胡也频相恋,次年结婚。同时,结识共产党人冯 雪峰。1932年与冯达同居。1942年与陈明结婚。 革命生涯与延安生活 1930年参加“左联”、1933年被捕,1936年在党的营救下 到达延安,主编《晋察冀日报》。 解放后的文化领导工作与反革命冤案 1949年任中华全国文协副主席,之后任过《文艺报》、 《人民文学》主编。 1955年被打成“丁陈反党集团”、 1957年被打成“丁冯反党右派集团”成员,北大荒劳动改 造8年,1970年被关进秦城监狱 1979年复出、平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