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概论第一章绪论.

合集下载

环境学概论_第一章_绪论

环境学概论_第一章_绪论

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变
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可分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要素通常指水、大气、生物、阳光、 岩石、土壤等。
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结构单元 环境要素单元又组成环境整体或环境系统,例如:
由水组成水体,全部水体总称为水圈;
由大气组成大气层,整个大气层总称为大气圈;
环境学概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论目录
第一节 环境及其组成部分 第二节 环境问题 第三节 环境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时至今日,人们通过无数次的考察,在宇宙中最适 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唯有地球。 迄今为止,在宇宙中,地球是个独立体,不能与别 的星球交流与合作。 目前适于人类生存的只有一 个地球,人类应该庆幸和珍惜 宇宙对我们的厚爱,倍加爱护 地球环境。我们有责任和义务 去了解地球家园的环境和出现 的问题,这样才能懂得如何去 珍惜地球,保护环境。
广义的讲,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 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一切现实的或潜在的问题。
狭义的讲,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或生活
方式所导致的各种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生态系统
失调。
(1)第一环境问题(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
第一环境问题也称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指自然界 发生异常变化,分两类: 一是如火山爆发、山崩、地震、海啸、台风、水 旱灾害等自然灾害; 二是自然界本来就存在对人类和生物有害的因素, 如某些地方水土中缺少(或过多)某些人体所需的化学 元素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地方病)。
(二)环境学的内容
(三)环境学的分科
(四)环境学的主要任务
一、 环境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环境科学是经过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便从零星

环境学概论(刘培桐)第一、二章知识要点

环境学概论(刘培桐)第一、二章知识要点

《環境學概論》知識總結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聚落环境:是人类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3、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

4、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5、环境保护: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和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的总称。

6、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7、环境自净能力:当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因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物化和生化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逐渐自然降低的现象称为环境自净能力。

二、简答1、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①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了解人类环境变化的过程、环境的基本特性、环境结构和演化机理等,以便应用这些认识使环境质量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避免对人类不利的变化;②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便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人类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③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发挥环境科学的社会功能,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机理及环境毒理学研究,为人类正常、健康的生活服务;④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2、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揭示人类-环境系统的实质,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掌握它的发展规律,调控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以改善环境质量,造福人民,促进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3、理论环境学的主要任务:运用有关的现代科学理论,总结利用和改造环境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继承和发展有关的环境科学理论,以建立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

(完整版)环境学概论1黄春晓教案讲稿绪论

(完整版)环境学概论1黄春晓教案讲稿绪论
2.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定义与分类;环境问题的产生于原因;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
3.环境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环境学的学科体系,环境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教学重点:
环境的定义,环境的组成,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教学难点:环境的功能特性
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本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和关注教学效益的教学理念贯穿在备课和授课过程的始终,根据不同内容灵活运用了启发式教学法、探索法、案例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多进行启发式的提问,引入新知识。采用探索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采用案例教学法,多举例子,突破对难点的理解,并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类的环境,其中心事物是人类,即以人类为主的外部世界。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种(图1-1)。
图1-1人类环境的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
环境的概念: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4.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特别是环境污染所引起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研究及其防治。
原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2.分类
二、环境问题的发展阶段与原因
1.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工业革命以前—环境问题的萌芽。
第二阶段是从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前——环境问题的恶化。
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第一次高潮。(举例八大公害事件)
第四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第二次高潮(举例“新八大公害事件”)
2.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分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概论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干扰:是指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 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产生的人类不良 的影响。包括:噪声、振动、电磁干扰、 热干扰等。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概论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3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概论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概论
3、社会环境:是人类在长期生存发展的社会 劳动中所形成的,是人与人之间各种社会 联系及方式的总和,包括经济关系、道德 观念、文化风俗、意识形态、法律关系等。
• 包括:文化环境 心理环境
4、环境如果按空间尺度大小,由近及远,由 小到大可分为聚落环境、区域环境、全球 环境、星际环境。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概论
自然环境还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作进一步 分类。
• 按要素分:大气环境 水环境 土壤环境
• 按生态特征分:陆生环境 水生环境
• 按人类的影响程度:原生环境 次生环境
2、工程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 类的工业、农业、建筑、交通、通讯等工 程所构成的人工环境,是一个整体的技术 圈。
其次,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地区的 环境由其若干个独立组成部分(环境要 素),以其特定的联系方式构成一个完整 的系统。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概论
第三,环境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变动性特 征。区域性在于各个不同层次或不同空间 的地域,其结构方式、组成程度,能量物 质流动规模和途径,稳定性程度等都具有 相对的特殊性,从而显示区域特征。环境 的变动性是指在自然和人类社会行为的共 同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 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概论第一章绪论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特别是从产业革命以来,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

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适当,尤其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实威胁。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环境科学就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而诞生的一门新兴科学。

他是一个有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组成的新兴学科,也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际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向深度、广度进军的标志,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并进一步升华的表现。

环境科学诞生的时间不久,并正在发展之中,因此对于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和分科给以确切完备的答复尚有一定困难。

但是,学科的发展异常迅速,特别是自70年代以来20年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其研究领域之广,出版书刊之多,资料积累之丰富,在科学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

在这种情况下,对它的研究对象`任新的学科发展更是有益的。

第五章固体废物与环境务`内容`分科和发展动向进行概括的总结和探讨是十分必要和可能的,对于促进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使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骤增,堆放和处置场地却日益减少,处置费用也越来越高],以及有害废弃物处置不当所造成的对大气、水士的严重污染,加恶化着环境,危害人体。

另一方面,全球范围的天然资源的渐减少,迫使大家重固体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增加会的物质财富。

因此,固体废物的处和利用已日成环境科学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

第一章绪论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特别是从产业革命以来,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

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适当,尤其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五章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实威胁。

《环境学概论》习题+答案

《环境学概论》习题+答案

《环境学概论》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名词说明1、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进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打算、有目的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制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3、都市环境: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而制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

4、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阻碍问题。

5、环境爱护: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和潜在的环境问题,坚持自身的生存和进展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的总称。

6、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进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连续进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7、生物监测:确实是利用生物对环境中污染物质的反应,即利用生物在各种污染环境下所发出的各种信息,来判定环境污染状况的一种手段。

简答〔色:考过;色:不考〕1、环境科学的要紧任务探究全球范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探究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阻碍;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治理措施。

2、环境科学的差不多任务揭示人类-环境系统的实质,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把握它的进展规律,调控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促进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和谐进展。

3、都市化对大气环境的阻碍改变了下垫面的组成和性质;改变了大气的热量状况排放各种污染物;都市热岛4、都市化对水环境的阻碍对水量的阻碍:对水质的阻碍:地面下沉5、生态学在环境爱护中有哪些应用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判阐明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利用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排除环境污染为环境容量和环境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生物资源的利用、爱护与生态平稳的再建6、生物监测及其特点生物监测:确实是利用生物对环境中污染物质的反应,即利用生物在各种污染环境下所发出的各种信息,来判定环境污染状况的一种手段。

优点:能够反映环境中各种污染物质的综合阻碍和环境污染的历史状况,更能接近实际。

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kēxué)概论环境科学(kēxué)概论一章(yī zhānɡ)绪论1环境要素(huán jìnɡ yào sù):又称环境(huánjìng)基质,构成人类环境整体各个独立、性质不同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guīlǜ)基本物质组分,(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2环境要素(huán jìnɡ yào sù)特点①最差(小)限制律②等值性③整体性大于个体之和④先后出现,相互联系,相互联系。

3环境质量:在一个具体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对环境评定一种概念。

4环境分类①聚落环境②地理环境③地质环境④宇宙环境。

5环境功能特性:整体性;有限性;不可逆性;隐显性;持续反应性;灾害放大性。

6环境本底值:环境在未受到人类干扰情况下,环境中化学元素及物质和能量分布正常值。

7环境自净作用:环境对于进入其内部的污染物或污染因子,具有一定迁移、扩散和同化、异化能力。

8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下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能(kěnéng)容纳污染物最大负荷量。

9环境自净(huán jìnɡ zì jìnɡ):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将引起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变化,而自身逐步被清除出去,从而使环境达到自然(zìrán)净化目的。

10环境科学所研究(yánjiū)和任务①人类(rénlèi)和环境关系②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迁移、转化、循环和积累过程和规律③环境污染调查、评价和环境和预测④环境状况控制和防治⑤环境污染危害⑥自然资料保护和合理作用⑦环境监测、分析技术和预报⑧环境区域规划和环境规划⑨环境管理。

11环境科学分科:环境学;基础环境学;应用环境学。

环境学概论PPT课件

环境学概论PPT课件

三、环境要素和环境质量 1、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 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 质组分。分自然环境要素与人工环境要素。自然环境要 素通常包括:水、大气、生物、阳光、岩石、土壤等。
➢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结构单元,环境结构单元又组成环 境整体或环境系统。 ➢由水组成水体.全部水体总称为水圈;由大气组成大 气层,整个大气层总称为大气圈;由生物体 组成生物群 落,全部生物群落构成生物圈等等。
二、人类的环境 人类环境的结构
1、自然环境
➢ 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 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 称,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 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的稳定性等等自然因 素的总和;
➢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
➢ 按自己固有的规律发生和发展,被利用和改造。
自然环境的要素构成
自然环境的层次结构
自然环境
地球环境 外围空间环境
岩石圈
土圈
水圈
生物圈 其他圈层
地球环境的圈层结构特性
2、人工环境
人工环境:人类活动的产物
社会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组成。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但反过来又成为人类活动的制约条件,也是影响人类与 自然环境的决定性因素。

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科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及环境要素第二节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第三节环境学及环境科学第一节环境及环境要素环——周围境——事物及其状态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发生关系的周围一切因素的总和。

中心事物是环境的主体周围相关事物是环境的客体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生态学研究的环境,是生物周围与生物发生关系的相关事物的集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有一定范围,其大小取决于主体的影响力,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辐射半径”。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

包括空间、物质(大气、土壤、水体)、能量(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现象人工环境——通过人类活动形成的物质(汽车)、能量(电)、精神产品(影视)1)物质多样性生命物质、非生命物质(2)形态多样性陆地:高山、丘陵、平原、高原、盆地,水域:江、河、湖、海……(3)过程多样性过程性质: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生态过程过程时间:短期过程、中期过程、长期过程(4)功能多样性生态功能、资源功能、废物消纳功能……人类需求与创造的多样性1)人类的需求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服务需求……(2)人类的创造创造的方式、过程和结果具有多样性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多样性(1)界面多样性城市、乡村、陆海空……(2)方式多样性资源开发、工农业生产、废物排放、城市建设……(3)过程多样性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生态过程(4)效应多样性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效应: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环境变化对人类产生的效应:生理、社会、经济、技术……指构成人类环境系统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环境学概论 第一章 绪论

环境学概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五节 环境保护
一. 环境保护:就是利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环境问题,保护、 改善和创建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
二.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历程 1.限制阶段
2.“三废”治理阶段
3.防治相结合阶段
4.规划阶段
克汀病
巨大的缺碘甲状腺肿
砷中毒
氟骨症
生 态 破 坏
动物 生物
绿色植物 生产者 消,土,光,co2
说明:沿着食物链而上,生物的生产率,
生产量和生物个体数是逐级递减的(符合林 德曼十分之一定律)。但是污染物的浓度却 是逐级增加的,即食物链对污染物有明显的 生物富集作用。
2.工程环境:
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人 工环境。 人类活动(生产、消费)全过程从资源的提取到终 端排放包括提取-加工-调配-消费-排放各过程都 会带来环境问题。是环境科学研究的重点。 3.社会环境 :
按照人类发展历史,人与环境的和谐程度包括:
适应生存:保障基本的温饱,维持最低生命需求 环境安全:防御、抵御灾害,能减少灾害损失 环境健康: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有保障 环境舒适:生存质量良好,生活舒适 环境欣赏:物质需求充分满足,主要追求精神需求的满足
二.规律与规则
1.规律:亦称法则。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是事
物本身所固有的、深藏于事物背后并决定或支配现象的方面。
2.规则:在社会发展中人为规定的、规范人类行为的伦理道德、
制度规范、条例等的总和。
3.“五律”:即制约人类发展的规律,包括自然规律、社会
规律、经济规律、技术规律和环境规律。人类要实现重大战略 目标,其行为必须同时遵循五类规律,即五律协同。
环境规律≠自然规律

环境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环境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环境科学概论第一章绪论概念:环境:指以人类为主体①外部世界,环境就是人类生存环境,指①是环绕于人类周围①客观事物①整体,它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

或者为指围绕着人群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①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①总体。

环境法中①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①各种天然①和经过人工改造①自然因素①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科学: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①研究对象,它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①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①科学。

其目①在于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①影响及其环境质量①变化规律,从而为改善环境和创造新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①各个独立①、性质不同①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①基本物质组成。

环境问题:指自然过程突变或人类活动引起①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①不利影响。

其原因是人类认识①局限性和环境①复杂多变性。

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类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①,没有人为因素或人为因素很少①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二类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①环境问题。

第二章大气环境概念:干结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①整个混合气体。

主要成分是氮气(78.09%)和氧气(20.94%)。

其次是氩气(0.934%体积)和二氧化碳(0.033%体积)。

空气中水①体积百分含量在0.1-0.5%之间,其余①大气成分为稀有气体。

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①浓度,达到了足够①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①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①现象。

大气污染源: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①场所,设备和装置。

包括:天然源(指自然界自行向大气环境排入污染物①污染源。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汇总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及其组成一、环境是指与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

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外部世界,即是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适应的环境。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的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健康和生命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

环境问题分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干扰(1)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8大公害中有几个对人体健康产生了有害影响?)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如水体污染导致农作物死亡)的现象。

(2)生态破坏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系统破坏,造成了生态系统功能失调,生物的多样性和生产量下降。

(3)环境干扰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影响的现象。

环境本底值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处于原有状态时,环境中的水、大气、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在自然界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其本身具有的基本化学组成和能量分布状况环境容量是指人群健康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危害的前提下,自然环境或其中的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环境自净能力是指已被污染的环境,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能消除污染物,达到自然净化的自我调节机制。

污染源污染源:凡是产生物理的(声、光、热、振动、辐射、噪声等)、化学的(有机物、无机物)、生物的(霉菌、病菌、病毒、寄生虫卵等)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的设备、装置、场所等,都称为污染源。

第二章全球环境问题全球环境问题:是指对全球产生直接影响或具有普遍性,并对全球造成危害的环境问题,也是引起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1)是地球上不同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的2)虽然是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但其影响和危害具有跨国、跨地区的结果全球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人为性隐蔽性危害性移动性加速性可变性全球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区域差异性、区域集中性、全球集中分布、国家内部集中分布、生态环境集中分布、工业污染问题的集中分布、多灾区与国家十大全球环境问题:1.全球变暖 6.森林资源锐减2.臭氧层破坏7.土地荒漠化3.酸雨8.物种加速灭绝4.淡水资源危机9.垃圾成灾5.能源短缺10.有毒化学品污染。

《环境学概论》复习提纲

《环境学概论》复习提纲

《环境学概论》复习提纲第⼀章绪论⼀、环境与环境要素1. 环境的概念(哲学、科学和⼯作定义)★环境是⼀个相对的概念,即它是⼀个相对于主体⽽⾔的客体。

★以⼈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全体。

外部世界主要指:⼈类已经认识到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类⽣存与社会发展的周围事物。

2. 环境要素构成⼈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的、性质不同的⽽⼜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分⾃然环境要素(⽓、⽔、⼟、⽣物和阳光)和⼈⼯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结构单元,后者⼜组成环境整体或环境系统。

如⼤⽓——⼤⽓层——⼤⽓圈;⽣物体——⽣物群落——⽣物圈。

3. 环境质量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群的⽣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们常⽤“环境质量”的好坏来表⽰环境遭受污染的程度。

从质量评价形成环境质量评价学;环境质量包括⼤⽓、⽔、⼟壤、⽣产、⽂化、城市环境质量。

⼆、环境分类 1. ⼈类环境的组成以⼈类为主的外部世界。

它可分为⾃然环境和⼈⼯环境两种(图)。

2. 环境的分类★聚落环境可分为院落环境(西南地区的⽵楼、陕北的窑洞、北京的四合院)、村落环境(农村、渔村、⼭村)和城市环境。

★地理环境位于地球的表层,即岩⽯圈、⼟圈、⽔圈、⼤⽓圈和⽣物圈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交错带上,其厚度约10~30千⽶。

现在演化为是⾃然地理环境(森林、草地、⼟地、⽔、野⽣动植物等⾃然资源)和⼈⽂地理环境(⼈⼝、民族、聚落、政治、社团、经济、交通、军队、社会⾏为等许多成分)的统⼀体。

地理环境,是环境科学的重点研究对象。

★地质环境指地理环境中除⽣物圈以外的其余部分。

它能为⼈类提供丰富的矿物资源。

★宇宙环境⾃然现象包括太阳的稳定性、地壳稳定性(构造运动,⼈类的环境能量包括⽓温、阳光、引⼒、⼟磁⼒物质包括空⽓、⽔、岩⽯、⼟壤、动物、植物、微⽣物⾃然环境⼈⼯环境⼈⼯构筑物、⼈⼯产品和能量、科学技术、综合⽣产⼒、政治体制、社会⾏为、宗教信仰、⽂化与地域因素等指地球⼤⽓圈以外的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因素: 地貌、气候、土壤、植被、水文 环境:客观事物的整体 社会因素: 社会制度、法律、宗教、道德
一、研究对象
(二)环境 1、什么是环境? 环境就是围绕于中心事物的东西(客观事物 的整体)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工程环境
一、研究对象
2、环境的特性
整体性:指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变化性:地域分异;内部结构、外在状态不断变化。 开放性:指环境是一个开放系统,有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 有限性:环境为人类发展提供的资源都不是用之不竭的;环境对污
第三节 环境科学的发生和发展
3.发展阶段
到70年代下半期,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 还应包括人口、资源、自然保护和生态平衡以及 社会环境问题。随着人们对环境、环境问题和污 染防制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探讨,环境科学迅速发 展起来。
第四节 环境的组成和结构
自然环境
环境
工程环境
社会环境
第四节 环境的组成和结构
揭示人类-环境系统的实质,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 间的协调关系,掌握它的发展规律,调空人类与环境之间 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以改善环境质量,促进人类与环 境协调发展。
(二)主要任务
环境的背景知识:演化规律、基本特征、环境结构 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危害的机理,为人类健康是生活服务
环境污染的防治与治理
鹿



昆虫 异养型生物
狼 异养型生物
第一性消费者
第二性消费者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猫头鹰
山狮
异养型生物
第三性消费者
第四营养级
一、自然环境
3、能量流动: 第一性生产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 用合成有机质的速率。 净第一性生产率:除去植物呼吸作用 和代谢过程所消耗,剩余的有机质。 生产率金字塔: 1/10定律,能量由一 个营养级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过程中,大约 有90%的能量损耗。
环境学概论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 第二节 环境科学的内容和分科 • 第三节 环境科学的发生和发展 • 第四节 环境的组成和结构
第一节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任务
三、人类-环境系统的发展与环境问题
一、研究对象
(一)人类—环境系统
中心事物:人
自然环境包括: 物质——空气、水、岩石、动物、植物、 微生物。。。 能量——气温、阳光、引力、地磁 力。。。 自然现象——太阳的稳定性、地壳的稳 定性、大气运动、水循环水土演变。。。
一、自然环境
(一)生物环境 1、组成: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2、关系:通过食物链联系
树 庄稼 草 自养型生物 生产者 第一营养级
第二节 环境科学的内容和分科
环境科学: 环境生物学 环境物理学(环境声学、环境光学。。) 环境化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医学 环境地学
第二节 环境科学的内容和分科
环境技术学:
环境控制学 环境工程学(环境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环境系统 工程。。。)
第二节 环境科学的内容和分科
环境社会学: 环境法学 环境经济学 环境管理学 环境规化学 环境教育学 环境美学 环境心里学 环境伦理学
第三节 环境科学的发生和发展
1.探索阶段
大约在公元前5000多年,中国在烧制陶瓷时就在柴窑 中采用了烟囱排烟。 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采用陶土管修建地下排水道。 古代罗马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修建地下排水道。 19世纪中以后,随着近代自然科学近代自然世界经济 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已开始受到社会的重视。地学、生 物学、物理学、医学和一些工程技术等学科的学者开始从 各自的学科角度分别研究环境问题。
——
“八大公害”事件(一)
名称 马斯河谷 烟雾事件 多诺拉 烟雾事件 发生地及时间
1932年12月,比 利时马斯河谷
中毒情况
咳嗽、呼吸短促、流泪、喉痛、 恶心、呕吐和胸窒闷,数千人发 病,60人死亡
原因
SO2转化为SO3进入肺部
咳嗽、喉痛、胸闷、呕吐和腹泻, 1948年10月,美 4天内6000人患病,17人死亡 SO2同烟尘作用生成了硫 国多诺拉 酸盐,吸入肺部
伦敦 烟雾事件
胸闷、咳嗽、喉痛和呕吐,5天 粉尘中Fe2O3使SO2转变成 1952年12月,英 内4000人死亡,历年共发生12起, 硫酸,附着在烟尘,吸 死亡近万人 国伦敦 入肺部
刺激眼、喉、鼻,引起眼病、喉 洛杉矶 1943年5月到10月, 炎。大多数居民患病,65岁以上 光化学烟雾事件 美国洛杉矶 老人死亡400人
石油工业和汽车废气在 紫外线辐射作用下产生 的光化学烟雾
“八大公害”事件(二)
名称 发生地及时间
1953年,日本九州南 部熊本水俣镇
中毒情况
口吃不清、面部痴呆、全身麻 木,最后精神失常至死亡,患 者180多人,死亡50多人
原因
食用含有甲基汞的 鱼 食用含镉废水灌溉 的“镉米”和含镉 的水 有毒重金属微粒及 吸入肺部所致
一、自然环境
(二)无机环境 1、非生物环境 能源:太阳能、其他能源 气候:光照、温度、降水和风 介质:岩石、土壤、水和空气
一、自然环境
2、物质代谢原料 CO2、H2O、O2、N2等 无机盐 腐殖质、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
第四节 环境的组成和结构
二.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的社会制度等上层 建筑条件,包括社会的经济基础、城乡结 构以及同各种社会制度相适应的政治、经 济、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念和机 构等。
水俣病事件
痛痛病事件
关节痛开始,最后骨骼软化萎 1931年至1937年3月, 缩,自然骨折,患者280人,死 日本富山县 亡34人 1955年以来,日本四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 肿,患者500多人,死亡36人 眼皮肿、出汗,全身红疙瘩, 恶心、呕吐,肺功能下降,甚 至死亡,患者5000多人,死亡 16人
第四节 环境的组成和结构
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而社会环 境又是自然环境的发展
第四节 环境的组成和结构
三.工程环境
1.工程环境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 2.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提取:采集、狩猎、农牧业、采掘业、冶炼工业、能源工 业等。 加工:机械加工:改变物质的物理性质而不改变其化学特 性。 化学加工;改变原来的化学特性。 消费: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 排放:直接排放和处理后再排放。
三、人类-环境系统的发展与环境问题
时期 生产力水平 主要环境问题 过度采集渔猎 造成物种减少 以土地破坏为 特征 以化石能为燃 料和动力,产 生了全面的环 境问题 备注
农业社会以前
第一次浪潮
低下
原始农业、畜牧业
第一个环境问题
第二个环境问题
第二次浪潮
现代工业发展
——
第三次浪潮
世界发展不平衡
转嫁污染
(污染向全球发展)
第三节 环境科学的发生和发展
2.形成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环境问题逐渐的成为全球 性的重大问题。当时许多生物学家、化学家、物理 学家、地理学家、医学家、工程学家和社会学家等 开始对环境问题共同进行调查研究。他们在运用原 有学科理论和方法研究环境问题,逐渐衍生出了环 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地学、环境物理学、环 境医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和环 境管理学等一些新的分支学科。在这些分支学科的 基础上孕育产生了环境科学。
四日哮喘事件 日市
米糠油事件
1968年日本九州、爱 知县等23个府县
食用含有多氯联苯 的米糠油所致
第二节 环境科学的内容和分科
理论环境学
环境科学的方法论、环境质量评价原理与方法、环境规划原理与方法
宏观:全球环境学
综合环境学
中观:区域环境学
微观:聚落环境学
与自然科学过渡:物理、化学、大气、水文、土壤环境学等 部门环境学 与技术科学过渡:工程环境学 与社会科学过渡:
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 须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即阳光、温度、 气候、土壤、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 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的稳定性等自然因素的总 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人 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 体”。
第四节 环境的组成和结构
染物的容纳量也不是无限的。 综合性:自然环境已不是纯粹的天然环境,而是综合了一定的社会 因素。 可调节性:自然环境是高度复杂的的限度时,环境系统的自动调节功能 可以使这些改变逐渐消失使结构和状态恢复原有的面貌。
二、研究任务
(一)基本任务
三、人类-环境系统的发展与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作为中心事物的人类和作为周 围事物的环境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 人类的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积极——>对环境起改善和美化作用 消极——>对环境起退化和破坏作用 另一方面: 自然环境限制和破坏人类的生产和活动 所以,人类和环境之间的消极影响就构成环境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