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第一轮复习第25讲 解直角三角形及应用

合集下载

初三数学 第25章 解直角三角形复习知识精讲 华东师大版

初三数学 第25章  解直角三角形复习知识精讲 华东师大版

初三数学第25章解直角三角形复习知识精讲华东师大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25章解直角三角形复习二. 重点、难点:1. 重点:(1)探索直角三角形中锐角三角函数值与三边之间的关系.掌握三角函数定义式:sinA=ac,cosA=bc,tanA=ab,cotA=ba.(2)掌握30°、45°、60°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并会进行有关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3)会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对应的锐角.2. 难点:(1)通过探索直角三角形边与边、角与角、边与角之间的关系,领悟事物之间互相联系的辩证关系.(2)能够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形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3)能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与边角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建模能力.三. 知识梳理:1. 锐角三角函数(1)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我们规定:sinA=ac,cosA=bc,tanA=ab,cotA=ba.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统称为锐角的三角函数.(2)用计算器由已知角求三角函数值或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度对于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我们很容易计算,甚至可以背诵下来,但是对于一般的锐角又怎样求它的三角函数值呢?用计算器可以帮我们解决大问题.①已知角求三角函数值;②已知三角函数值求锐角.2.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αsinαcosαtanαcotα30º123233345º22221 160º3212333由表可知:直角三角形中,30°的锐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 锐角三角函数的性质(1)0<sinα<1,0<cosα<1(0°<α<90°)(2)tanα·cotα=1或tanα=1cotα;(3)tanα=sincosαα,cotα=cossinαα.(4)sinα=cos(90°-α),tanα=cot(90°-α).4. 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求出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的常见类型有:我们规定:Rt△ABC,∠C=90°,∠A、∠B、∠C的对边分别为a、b、c.①已知两边,求另一边和两个锐角;②已知一条边和一个角,求另一个角和其他两边.5.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1)相关术语铅垂线:重力线方向的直线.水平线:与铅垂线垂直的直线,一般情况下,•地平面上的两点确定的直线我们认为是水平线.仰角:向上看时,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俯角:向下看时,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坡度:坡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叫做坡度(坡比).一般情况下,我们用h表示坡的铅直高度,用l表示水平宽度,用i表示坡度,即:i=hl=tanα.方向角:指北或指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小于90°的水平角叫做方向角.如图:(2)应用解直角三角形来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①计算结果的精确度要求,一般说来中间量要多取一位有效数字.②在题目中求未知时,应尽量选用直接由已知求未知.③遇到非直角三角形时,常常要作辅助线才能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来解答.其方法可以归纳为:已知斜边用正弦或余弦,已知直角边用正切和余切,•能够使用乘法计算的要尽量选用乘法,尽量直接选用已知条件进行计算.注:解直角三角形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它经常涉及到测量、工程、航海、航空等,其中包括了一些术语,一定要根据题意明白其术语的含义才能正确解题.【典型例题】例1. 已知tanα=34,求sin cossin cosαααα+-的值.分析: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已知条件tanα=34用图形表示.解: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A=α,设BC=3k,AC=4k,则AB22AC BC+22(4)(3)k k+5k.∴sinα=BCAB=35kk=35cosα=4455AC kAB k==,∴原式=34553455+-=-7.例2. 计算.(12sin45°-12cos60°;(2)cos245°+tan60°cos30°;(3)sin45sin30 cos45sin30︒-︒︒+︒;(4212sin30sin30 -︒+︒分析:这里考查的是同学们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识记情况和关于根式的计算能力.处理办法是能够化简的要先化简后代入计算,不能化简的直接代入计算.解:(1sin45°-12cos60×2-12×12=34;(2)cos245°+tan60°cos30°=()2=2.(3)sin45sin30cos45sin30︒-︒︒+︒=122=3-;(41-sin30º=1-12=12.点拨:像上面第3题分子分母要分别处理,第4•题要特别注意先化简再代入计算.例3. 已知tanα=34,求sin cossin cosαααα+-的值.分析:可将所求式子的分子、分母都除以cosα,转化为含有sincosαα的式子,•再利用tanα=sincosαα进行转化求解.解:将式子sin cossin cosαααα+-的分子、分母都除以cosα,得原式=31tan143tan114αα++=--=-7规律总结:因为tanα=34所以α不等于90°,所以cosα≠0,因此分子分母可以同时除以cosα.实现转化的目的.例4.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cm,周长为14cm,试求底角的余切值.分析:这是一个在非直角三角形中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题目,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要先恰当的作辅助线(垂线)构成直角来解决.这个题涉及到等腰三角形,•作底边上的高是解决问题常见办法.解:如图所示,作等腰三角形ABC,BC为底边,AD⊥BC于D.B AC D∵△ABC 的周长为14,底边BC =6,∴腰长AB =AC =4. 又∵AD ⊥BC ,∴BD =CD =3.在直角三角形ABD 中,∠ADB =90°,AD =22AB BD -=2243-=7cot ∠B =37BD AD==377. 答:等腰三角形底角的余切值是377.点拨:计算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应在直角三角形中来考虑,如果题中没有直角三角形,那么就要通过作辅助线来构造直角三角形.例5. Rt △ABC ,∠C =90°,∠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根据下列条件解直角三角形.(1)a =4,c =10; (2)b =2,∠A =40°; (3)c =3,∠B =58°. 分析:(1)题是已知两边解直角三角形;(2)、(3)是已知一边和一角解直角三角形.解:(1)b =22c a -=22104-=221, 由sinA =410a c ==0.4,∠A ≈°,∠B =90°-∠A =90°°°.(2)∠B =90°-∠A =90°-40°=50°,由tanA =ab ,得a =b ·tanA =2×tan40°≈2×≈1.678,由cosA =b c,得c =22cos cos 400.7660b A =≈︒≈2.611. (3)∠A =90°-∠B =90°-58°=32°, 由sinB =bc ,得b =c ·sinB =3·sin58°≈3×≈2.544, 由cosB =ac,得a =c ·cosB =3×cos58°≈3×≈1.590.点拨:在选择三角函数时,一般使用乘法进行计算,能够用三角函数求其中的未知边的问题,一般不使用勾股定理求边.例6. 如图,一艘轮船从离A 观察站的正北203海里处的B 港处向正西航行,观察站第一次测得该船在A 地北偏西30°的C 处,一个半小时后,又测得该船在A•地的北偏西︒60的D 处,求此船的速度.分析:根据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必须求到DC 的长,观察图形,DC =DB -CB ,•而BD在Rt △ABD 中可求,BC 在Rt △ABC 中可求.解:在Rt △ABC 中,BC =AB ×tan30°=203×33=20(海里). 在Rt △ABD 中,BD =AB ×tan60°=203×3=60(海里).所以DC =DB -CB =60-20=40(海里).船的速度是:40÷1.5=2623(海里).答:船的速度是2623海里.点拨:凡涉及方向角的问题,一定要确定中心,如上题中的方向角就是以A•为中心的.例7. 如图所示,河对岸有一座铁塔AB ,若在河这边C 、D•处分别用测角仪器测得塔顶A 的仰角为30°,45°,已知CD =30米,求铁塔的高.(结果保留根号)分析:设塔高为x 米,根据条件∠ADB =45°,可得BD =AB =x 米,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根据∠C =30°,即tanC =ABBC 可求.解:设AB =x ,在Rt △ABD 中,∠ADB =45°,∴AB =BD =x .在Rt △ABC 中,∠C =30°,且BC =CD+BD =30+x ,tanC =ABBC 所以tan30°=30x x +,即33=30xx +,x =(153+15)(米).答:塔高AB 为153+15米.例8. 去年某省将地处A 、B 两地的两所大学合并成了一所综合性大学,为了方便A 、B 两地师生的交往,学校准备在相距2千米的A 、B•两地之间修筑一条笔直的公路(即图中的线段AB ),经测量,在A 地的北偏东60°方向,B 地的西偏北45°的C 处有一个半径为0.7千米的公园,问计划修筑的这条公路会不会穿过公园?为什么?分析:过C 作AB 的垂线段CM ,把AM 、BM 用含x 3x ,x 表示,利用AM+MB =23=2,解出CM 的长与0.7千米进行比较,本题要体会设出CM 的长,列方程解题的思想方法.解:作CM ⊥AB ,垂足为M ,设CM 为x 千米,在Rt △MCB 中,∠MCB =∠MBC =45°,则MB =CM =x 千米. 在Rt △AMC 中,∠CAM =30°,∠ACM =60°tan ∠ACM =AMCM∴AM =CM ·tan60°=3x 千米 ∵AM+BM =2千米 ∴3x+x =2∴x =3-1 ≈ ∴∴这条公路不会穿过公园.例9. 如图是一个大坝的横断面,它是一个梯形ABCD ,其中坝顶AB =3米,经测量背水坡AD =20米,坝高10米,迎水坡BC 的坡度i =1:0.6,求迎水坡BC 的坡角∠C 和坝底宽CD .分析:分析这一个关于梯形的计算题,要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一般过上底顶点作下底的垂线就能够利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来解决. 解:过A 、B 作AE ⊥CD 、BF ⊥CD ,垂足是E 、F ,根据题意有AE =BF =10,四边形ABFE 是矩形,EF =AB =3.在Rt △ADE 中,DE 22AD AE -222010-3(米),在Rt △BCF 中,10.6BF CF =××10=6(米)所以CD =CF+EF+DE =3+3+6=(3(米).又在Rt △BCF 中,cot ∠C =0.6,所以∠C ≈59°.例10. 如图,如果△ABC 中∠C 是锐角,BC =a ,AC =b .证明:C ab S ABC sin 21=∆问题图 D CB A证明:过A 作AD ⊥BC 于D ,则△ADC 是直角三角形,∴AC ADC =sin , ∴C b C AC AD sin sin =⋅=,又∵ADBC S ABC ⋅=∆21,∴CabSABCsin21=∆.评注:本题的结论反映出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与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同理还可推出:BacAbcCabSABCsin21sin21sin21===∆(三角形面积公式)【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1. 在△ABC中,∠C=90°,∠B=50°,AB=10,则BC的长为().A. 10tan50°B. 10cos50°C. 10sin50°D.10 cos50︒2. AE,CF是锐角三角形ABC的两条高,如果AE:CF=3:2,则sinA:sinC等于().A. 3:2B. 2:3C. 9:4D. 4:93. 如图,为了确定一条小河的宽度BC,可在点C左侧的岸边选择一点A,•使得AC⊥BC,若测得AC=a,∠CAB=θ,则BC的值为().A. asinθB. acosθC. atanθD. acotθ4. 在Rt△ABC中,∠C=90°,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sinA=sinBB. tanA=tanBC. sinA=cosBD. cosA=cosB5. 已知等腰梯形ABCD中,AD∥BC,∠B=60°,AD=2,BC=8,•则此等腰梯形的周长为().A. 19B. 20C. 21D. 226. 如图,秋千拉绳OB的长为3m,静止时踏板到地面的距离BE长为0.6m(•踏板的厚度忽略不计).小亮荡秋千时,当秋千拉绳从OB运动到OA时,拉绳OA•与铅垂线OE的夹角为55°,请你计算此时秋千踏板离地面的高度AD是多少米.(精确到0.1m)7. 如图,武当山风景管理区为提高游客到景点的安全性,决定将到达该景点的步行台阶进行改善,把倾角由44°减至32°,已知原台阶AB的长为5m(BC•所在地面为水平面).(1)改善后的台阶会加长多少?(精确到0.01m)(2)改善后的台阶多占多长一段地面?(精确到0.01m)8. 如图,沿AC方向开山修渠,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要在小山的另一边同时施工,从AC上一点B取∠ABD=135°,BD=520m,∠D=45°.如果要使A,C,E成一条直线,•那么开挖点E离D的距离约为多少米?(精确到1m)9. 如图,某校九年级(3)班的一个学习小组进行测量小山高度的实践活动,部分同学在山脚的点A处测处山腰上一点D的仰角为30°,并测得AD的长度为180m,•另一部分同学在小山顶点B处测得山脚A的俯角为45°,山腰点D处的俯角为60°,•请你帮助他们计算小山的高度BC(计算过程和结果都不取近似值).10. 如图,汪老师要装修自己带阁楼的新居,•在搭建客厅到阁楼的楼梯AC时,为避免上升时墙角F碰头,设计墙角F到楼梯的竖直距离FG为1.75m,他量得客厅高AB=2.8m,楼梯洞口宽AF=2m,阁楼阳台宽EF=3m,请你帮助汪老师解决下列问题,•要使墙角F 到楼梯的竖直距离FG为1.75m,楼梯底端C到墙角D的距离CD是多少米?【试题答案】1. B 点拨:直接利用三角函数关系求解.2. B3. C 点拨:根据图形找出对角关系.4. C 点拨:在锐角三角函数中,对于任意锐角的正弦值都等于它余角的余弦值.5. D6. 在Rt△AFO中,∠AFO=90°,∴cos∠AOF=OF OA,∴OF=OA·cos∠AOF.又∵OA=OB=3m,∠AOF=55°,∴OF=3·cos55°≈1.72m,∴≈1.9m.∴AD=EF=1.9m.7. 如图.(1)在Rt△ABC中,AC=AB×sin44°=5sin44°≈3.473m.在Rt△ACD中,AD=3.473sin32sin32AC=︒︒≈6.554m,∴AD-AB=6.554-5≈1.55m.即改善后的台阶会加长1.55m.(2)在Rt△ABC中,BC=AB×cos44°=5·cos44°≈3.597m.在Rt△ACD中,CD=3.473tan32tan32AC=︒︒≈5.558m,∴≈1.96m.即改善后的台阶多占1.96m长的一段地面.8. 368m.9. 过D作DE⊥AC于点E,作DF⊥BC于点F,则有DE∥FC,DF∥EC.∵∠DEC=90°,∴四边形DECF是矩形,∴DE=FC.∵∠HBA=∠BAC=45°,∴∠BAD=∠BAC-∠DAE=45°-30°=15°.又∵∠ABD=∠HBD-∠HBA=60°-45°=15°,∴△ADB是等腰三角形,∴AD=BD=180m.在Rt△AED中,sin∠DAE=sin30°=DE AD,∴DE=180×sin30°=180×12=90m,∴FC=90m.在Rt△BDF中,∠BDF=∠HBD=60°,sin∠BDF=sin60°=BF BD,word11 / 11 ∴BF =180·sin60°=180×2=,∴BC =BF+FC =+90=90+1)m .故小山的高度为90+1)m .10. 根据题意有AF ∥BC ,∴∠ACB =∠GAF .又∵∠ABC =∠AFG =90°,∴△ABC ∽△GFA , ∴BC AB AF FG ,得BC =3.2(m ).CD =(2+3)-3.2=1.8(m ).【励志故事】愚钝的力量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从村子里找了两个人,一个愚钝且软弱,一个聪明且强壮.爱因斯坦找了一块两英亩左右的空地,给他俩同样的工具,让他们在其间比赛挖井,看谁最先挖到水.愚钝的人接到工具后,二话没说,便脱掉上衣干起来.聪明的人稍作选择也大干起来.两个小时过去了,两人均挖了两米深,但均未见到水.聪明的人断定选择错了,觉得在原处继续挖下去是愚蠢的,便另选了块地方重挖.愚钝的人仍在原地吃力地挖着,又两个小时过去了,愚钝的人只挖了一米,而聪明的人又挖了两米深.愚钝的人仍在原地吃力地挖着,而聪明的人又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就又选了一块地方重挖.又两个小时过去了,愚钝的人挖了半米,而聪明的人又挖了两米,但两人均未见到水.这时聪明人泄气了,断定此地无水,他放弃了挖掘,离去了.而愚钝的人此时体力不支了,但他还是在原地挖,在他刚把一锨土掘出时,奇迹出现了,只见一股清水汩汩而出.比赛结果,这个愚钝的人获胜.爱因斯坦后来对学生说,看来智商稍高、条件优越、聪明强壮者不一定会得到成功,成功有时需要一种近乎愚钝的力量啊!。

第25讲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第25讲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A.8 3 m . C.12 2 m .
图25-2 - B.12 3 m . D.12 m .
[解析 设树高为 m,则斜边为 m,由勾股定理可得 解析] 设树高为x ,则斜边为2x , 解析 x2+242=(2x)2,解得 =8 3 (m). 解得x= .
第25讲 │ 考点随堂练 25讲
1 7.一段公路路面的坡度 = ,这段公路路面长 .一段公路路面的坡度i= 3 这段公路路面长100米,那么这 米 段公路升高( 段公路升高 D ) A.30米 B.10米 . 米 . 米 C.30 10 米 D.10 10 米 . .
面积 易错点
第25讲 │ 考点随堂练 25讲
1.在Rt△ABC中,∠C=90°,∠B=2∠A,则cosA等于 A ) 在 △ 等于( 中 = , = ∠ , 等于 3 1 3 A. B. C. 3 D. 2 2 3
[解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知∠A=30°. 解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 =
图25-5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25讲 │ 考点随堂练 25讲
解: 过P作PD⊥AB,垂足为 ,则AB=AD+BD,在 作 ⊥ ,垂足为D, = + , Rt△ADP中,∠A=60°,∠APD=30°,且PA=100 米, △ 中 = , = , = 所以AD= 所以 =50 米.在Rt△BDP中,∠B=∠DPB=45°, △ 中 = = , 所以DB=DP,而DP= 1002-502=50 3, 所以 = , = , 所以AB= + 所以 =50+50 3≈136.6(米). ≈ 米.
图25-7 -
第25讲 │ 考点随堂练 25讲
由题意可知, 解: 由题意可知,在Rt△ABC中,AB=500米, △ 中 = 米 ∠ACB=90°-60°=30°, = - = , AB ∵tan∠ACB=BC, ∠ = AB 500 ∴BC= = = =500 3(米), 米, tan∠ tan∠ACB tan30° 该军舰行驶的路程为500 3米. ∴该军舰行驶的路程为 米

中考总复习课件-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课件

中考总复习课件-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课件

了解定义域和值域对于理解三 角函数的性质和应用非常重要 。
03
CATALOGUE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利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计算角度
通过已知的边长和角度, 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出未知 的角度。
计算距离
利用三角函数和已知的距 离、角度,计算出未知的 距离。
计算高度
在垂直问题中,利用三角 函数和已知的高度、角度 ,计算出未知的高度。
交流与合作。
反思总结
及时总结学习过程中的 收获和不足,调整学习 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实践应用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 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02
CATALOGUE
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锐角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是解直 角三角形的基础,包 括正弦、余弦、正切 等。
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 概念和性质是解决相 关问题的关键。
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和 步骤
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解决
学习收获和体会
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和 解法,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对数学中的函数和几 何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解题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运用 数学模型和逻辑思维来解决问题

下一步学习计划
进一步巩固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 和方法,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训
04
CATALOGUE
解题技巧和策略
建立数学模型
总结
示例
在解决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时,首先 需要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即 直角三角形。
如测量一个建筑物的高度,可以通过 测量建筑物的影子的长度,再利用相 似三角形的性质建立数学模型。
描述
通过测量、计算等手段,将实际问题 中的数据代入数学模型中,建立与问 题相关的直角三角形。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之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课件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之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课件

3.(2020·怀化)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为测量一 棵古树的高度,在 A 点处测得古树顶端 D 的仰角为 30°,然后向古树底端 C 步行 20 米到达点 B 处,测 得古树顶端 D 的仰角为 45°,且点 A、B、C 在同 一直线上,求古树 CD 的高度.(已知: 2≈1.414,
3≈1.732,结果保留整数)
解:过点 C 作 CD⊥AB,垂足为 D.如图所示:
根据题意可知∠BAC=90°-60°=30°, ∠DBC=90°-30°=60°, ∵∠DBC=∠ACB+∠BAC, ∴∠BAC=30°=∠ACB,∴BC=AB=60 km,
∵在 Rt△BCD 中,∠CDB=90°,∠DBC=
60°,
sin ∠DBC=CBDC,∴sin 60°=C6D0 ,
解:由题意可知,AB=20 米,∠DAB=30°, ∠C=90°,∠DBC=45°,
∵△BC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B=CD, 设 CD=x,则 BC=x,AC=20+x, 在 Rt△ACD 中, tan 30°=CCDA=ABC+DCB=20x+x= 33,
解 得 x = 10 3 + 10≈10×1.732 + 10 = 27.32≈27,
即 CD=27 米,
答:古树 CD 的高度为 27 米.
4.(2020·德州)如图,无人机在离地面 60 米的 C 处,观测楼房顶部 B 的俯角为 30°,观测楼房底部 A 的俯角为 60°,求楼房的高度.
解:过 B 作 BE⊥CD 交 CD 于 E,
由题意得∠CBE=30°,∠CAD=60°, ∵在 Rt△ACD 中,
∴ CD = 60×sin
60 ° = 60×
3 2

30
3
(km)>47 km,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中考题课件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中考题课件

中考中解直角三角形的解题
03
技巧
掌握基本公式和定理
01 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了解正弦、余弦、正切等基本概念,熟悉其性质 和变化规律。
02 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公式
如勾股定理、正弦、余弦、正切等公式,能够熟 练运用。
03 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对于30°、45°、60°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应牢记 ,以便快速解题。
培养数学建模意识,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THANKS
感谢观看
04
点分析
角度和边长的计算错误
总结词
在解直角三角形时,学生常常因为计 算错误而导致结果偏离正确答案。
详细描述
这可能是由于学生在进行三角函数计 算时,未能正确理解和运用三角函数 的概念,或者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简 单的算术错误。
忽视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总结词
学生常常忽视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导致解题思路出现偏差。
特点
解直角三角形通常涉及到三角函数的应用,通过已知条 件求解未知量。
解直角三角形在中考中的重要性
01
考查重点
解直角三角形是中考数学中的重要考点之一,主 要考查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02
难度
解直角三角形题目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备扎实 的基础知识和灵活的解题技巧。
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方法
01 三角函数法
灵活运用各种解题方法
分析法
通过对题目的深入分析, 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量之 间的关系,从而确定解题 方向。
综合法
综合运用所学公式和定理 ,推导出所需结论或所求 值。
代数法
在解直角三角形时,通过 代数运算来求解未知量。

数学:第25章解直角三角形复习课件(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

数学:第25章解直角三角形复习课件(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

2. 如图1,在△ABC中,∠C =90°,BC=5, AC=12,则cosA等于( D )
2 5 12 12 A. , B. , C. , D. 12 13 5 13
3,如果α和β都是锐角,且sinα= cosβ, 则α与β的关系 是( B )
A,相等 B,互余 C,互补 D,不确定。
4.已知在Rt△ABC中, ∠C=90°,sinA= 1 ,则 cosB=( A) 2 √3 1 √2 A, B, 2 C, 2 D, √3 2 5、已知cosα<0.5,那么锐角α的取值范围是( A ) A, 60°<α<90° C,30°< α <90° 1 6、如果√cosA – — + 2 那么△ABC是( D B, D, | √3 tanB ) 0°< α <60° 0°< α <30° –3|=0
2 2
2 2
1
60°
1 2
3 2
3 3
3 2
300
450
450 ┌ 600
1 2

3
概念反馈
在解直角三角形及应用时经常接触到的一些概念
(1)仰角和俯角
(2)坡度
tan α =
视线
h
l
铅 垂 线
仰角 水平线
俯角

α为坡角
视线
h α
A
(3)方位角
西
30°
l
B
O 45°


解直角三角形:(如图)
只有下面两种情况:
4、如图,海岛A四周20海里周围内为暗礁区, 一艘货轮由东向西航行,在B处见岛A在北偏西 60˚方向,航行24海里到C处,见岛A在北偏西30˚ 方向,货轮继续向西航行,有无触礁的危险? 过点A作AD⊥BC于D,设AD=x

中考数学复习第25课时《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教学设计

中考数学复习第25课时《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教学设计

中考数学复习第25课时《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是中考数学复习的第25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学会运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时内容在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对前面所学三角函数知识的巩固和拓展,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前,已经掌握了三角函数的基本知识,对直角三角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还不够熟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原理和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学会运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学会运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解释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和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

例如: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为直角,AB为斜边,若∠A=30°,BC=3,求AC的长度。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函数的基本知识,讲解解直角三角形的原理和方法。

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解决导入中提出的问题。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知识梳理及典型例题讲解课件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知识梳理及典型例题讲解课件
B.250 m
C. m
D.250 m
命题点1 锐角三角函数
1.如图,PA,PB分别与☉O相切于点A,B,连接PO并延长,与☉O交于点C,D.若CD=12,PA=8,则sin∠ADB的值为( A )
A.
B.
C,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且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tan∠BAC的值为( B )
5.如图,在Rt△ABC中,∠C=90°,AB=6,cosB=,则AC的长为 2 .
30
2
知识点3 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仰角、俯角
⁠ ⁠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锐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俯角
坡度(坡比)
⁠ ⁠坡面的铅垂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坡度(坡比),用字母i表示,坡面与水平线的夹角α叫坡角.i=tanα=⑭ ​



1


1

知识点2 解直角三角形
三边关系
a2+b2=⑨ c2
⁠ ⁠
两锐角关系
∠A+∠B=⑩ 90°
边角关系
sinA=cosB=⑪ ​ ;cosA=sinB=⑫ ​ ;tanA=⑬ ​
c2
90°



【提分小练】
4.已知锐角α满足3tanα-=0,则锐角α的度数为 30 °.
34
5.(2022·贵阳)交通安全心系千万家,高速公路管理局在某隧道内安装了测速仪,如图所示的是该段隧道的截面示意图.测速仪C和测速仪E到路面之间的距离CD=EF=7 m,测速仪C和E之间的距离CE=750 m,一辆小汽车在水平的公路上由西向东匀速行驶,在测速仪C处测得小汽车在隧道入口点A处的俯角为25°,在测速仪E处测得小汽车在点B处的俯角为60°,小汽车在隧道中从点A行驶到点B所用的时间为38s.(图中所有的点都在同一平面内,参考数据:≈1.7,sin25°≈0.4,cos25°≈0.9,tan25°≈0.5,sin65°≈0.9,cos65°≈0.4,tan65°≈2.1)

中考数学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T

中考数学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T

中考数学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T 中考数学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专题复习-t(准备中学入学考试)复习中考数学笔记(教学计划+中考实题+模拟题+单元考试)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试验场焦点1.掌握并灵活应用各种关系解直角三角形,这是本节重点.2.了解测量中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当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时,?如何合理地构造直角三角形,如何正确地选择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是本部分的难点和中考的热点?为《孙子兵法》做准备正确地建立解直角三角形的数学模型以及熟悉测量,航海,航空,?工程等实际问题中的常用概念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注意:(1)准确理解几个概念:①仰角,俯角;②坡角;③坡度;④方位角.(2)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关键是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3)在一些问题中,我们应该根据需要添加辅助线来构造直角三角形,?为了解决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内存整合1.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在RT中△ 美国广播公司,∠ C=90°,a、B和C为∠ A.∠ B和∠ C英寸△ 分别是ABC22(1)三方关系:a+B=__;;(2)两锐角之间的关系:∠a+∠b=______;(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_______;(4)在直角三角形中,与30°角相对的一侧等于__2。

求解四种类型的直角三角形:已知条件解法c=___________;,塔纳=____;,两个直角边a和B∠b=_______.b=______,sina=_____,一条直角边a和斜边c∠b=______;。

c=______________;,一个直角边A和一个锐角A∠b=_______a=_______,b=_______,斜边c和锐角a∠b=_______3.坡面的_________的比叫坡度i(?也叫坡比)?,?坡度越大,?坡面越陡;?坡面与______的夹角,用a表示,tana=i=h、 L4。

中考数学全景透视复习课件 解直角三角形及应用【精品】

中考数学全景透视复习课件 解直角三角形及应用【精品】

解析:如图,过点 A 作 AD⊥BC,垂足为 D,在 Rt△ACD 中,∠ACD=75°-30°=45°,AC=30×25 = 750( 米 ) , ∴AD = AC·sin 45°= 375 2 ( 米 ) . 在 Rt△ABD 中,∵∠B=30°,∴AB=2AD=750 2(米).
答案:750
解析:∵∠BCD=60°,∠BAD=30°,∠B=∠BCD -∠BAD=30°,∴AC=BC=100 米.如图,过点 B 作 BE⊥AD 于点 E,在 Rt△BCE 中,∠BCE=60°, ∴BE=BC×sin 60°=50 3(米).故选 B.
答案: B
中考数学全景透视复习课件 解直 角三角形及应用
2015中考数学全景透视总复习
第25讲 解直角三角形及应用
南京至上教育
中考数学全景透视复习课件 解直 角三角形及应用
中考数学全景透视复习课件 解直 角三角形及应用
考点二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1.仰角、俯角 如图①,在测量时,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 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做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角 叫做俯角.
中考数学全景透视复习课件 解直 角三角形及应用
3.方向角 一般是指以观测者的位置为中心,将正北或正南 方向作为起始方向旋转到目标方向线所成的角(一般 指锐角),通常表达为北(南)偏东(西)多少度.如图③, A 点位于 O 点的北偏东 60°方向.
中考数学全景透视复习课件 解直 角三角形及应用
中考数学全景透视复习课件 解直 角三角形及应用
8.(2014·临沂)如图,在某监测点 B 处望见一艘正
在作业的渔船在南偏西 15°方向的 A 处,若渔船沿北偏
西 75°方向以 40 海里/小时的速度航行,航行半小时后

2015届中考专题复习解直角三角形(共32张PPT)

2015届中考专题复习解直角三角形(共32张PPT)
90°后才能用定
义.
例 2 : 在 Rt△ABC 中 , ∠ C = 90° , AC = 1cm , BC = 2cm , 求 sinA , tanA.
【易错点睛】错误地应用了“若直角三角形中的 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则这条直角边对角为 ” ,没有分清斜边和直角边,避免该错误的有效 方法是应画出图形,利用“数形结合”进行解答. 如:
B
第15页,共31页。
考点5 方位角问题(考查频率:★★★☆☆)
命题方向:方位角问题.
12.(2013湖北黄石)高考英语听力测试期间, 需要杜绝考点周围的噪音.如图,点A是某市一 高考考点,在位于A考点南偏西15°方向距离 125米的C点处有一消防队.在听力考试期间,消
防队突然接到报警电话,告知在位 于C点北偏
第18页,共31页。
考点7 仰角、俯角问题(考查频率:★★★★☆) 命题方向:(1)仰角、俯角问题.
15.(2013贵州贵阳)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要测某地一座古塔AE的高度.如图, 已知塔基AB的高为4m,他在C处测得塔基顶端B的仰角为30°,然后沿AC方向走5m到达D点,又 测得塔顶E的仰角为50°.(人的高度忽略不计) (1)求AC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 (2)求塔高AE.(结果保留根号)
第24页,共31页。
第25页,共31页。
例1:(2013广东佛山)如图,若∠A=60°,AC=20m,则BC大约是(结
果精确到0.1m)(
)B
A.34.64m B.34.6m
C.28.3m
D.17.3m
【解题思路】思路1:根据∠A=60°,可得∠B= 300,利用直角三角形中30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 一半,可求出斜边是40,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思 路2:直接利用tanA= ,则BC=ACtanA. BC

中考数学复习方案 第四单元 三角形 第25课时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课件

中考数学复习方案 第四单元 三角形 第25课时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课件
3
∵坡度 i=1∶ 3,CD=10 米,∴坡面 CD 的铅直高度 DG 为 5 米,坡面的水平
宽度 CG 为 5 3米,
在 Rt△ ADH 中,tan∠ADH=


,
∴DH= 3(x-5).
3
∴5 3+10+ x= 3(x-5),解得 x=15+5 3≈23.7(米).
3
∴楼房 AB 的高度约为 23.7 米.
∵∠CAD=42°,AD=12 米,
∴CD=12×tan42°≈12×0.9=10.8(米),
∴BC=CD-BD=10.8-5=5.8(米).
答:二楼的层高 BC 为 5.8 米.
| 考向精练 |
[2019·遂宁]汛期即将来临,为保证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市政府决定对一段长
200 米且横断面为梯形的大坝用土石进行加固,如图 25-14,加固前大坝背水坡坡
∴AD=AB·cosA=30,BD=AB·sinA=30.在 Rt△ BCD 中,∠C=60°,
∴CD=

tan
=10 3,
∴AC=AD+CD=30+10 3(km).
考向一 求高度和长度的问题
例1[2019·天津]如图25-8,海面上一艘船由西向东航行,在A处测得正东方向上一
座灯塔的最高点C的仰角为31°,再向东继续航行30 m到达B处,测得该灯塔的最
器的0刻度线AB对准楼顶时,铅锤线对应的
顶时,铅锤线对应的度数是50°,则
度数是50°,则此时观察楼顶的仰角度数是
过AB中点的水平线对应的是140°,
所以此时观察楼顶的仰角度数是
.
40°.
图25-6
题组二
易错题

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五单元 三角形 第25课时 解直角三角

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五单元 三角形 第25课时 解直角三角

物 AB 的高度是
m.
[答案] 5 3
图 25-7
高频考向探究
[方法模型] 结合视角知识构造直角三角形: 在实际测量高度、宽度、距离等问题中,常结合视角知识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或相似三角形 来解决问题.常见的构造的基本图形有以下几种: (1)不同地点看同一点;
图 25-8
高频考向探究
(2)同一地点看不同点;
3.[2018·海淀二模] 西周时期,丞相周公旦设置过一种通过测定日 影长度来确定时间的仪器,称为圭表.如图 25-3 是一个根据北京的
[答案] B
地理位置设计的圭表,其中,立柱 AC 高为 a.已知冬至时北京的正午
日光入射角∠ABC 约为 26.5°,则立柱根部与圭表的冬至线的距离
(即 BC 的长)约为( )
sin
������=c
变形时容易错误地得到
a=sin������
������.
6.如图 25-5,为测量一棵与地面垂直的树 OA 的高度,在距离树
的底端 30 米的 B 处,测得树顶 A 的仰角∠ABO 为 α,则树 OA
的高度为 ( A.ta3n0������ 米 C.30tanα 米
) B.30sinα 米 D.30cosα 米
拍技术进行全程直播.如图 25-4,在直升机的镜头下,观测马拉松景
观大道 A 处的俯角为 30°,B 处的俯角为 45°.如果此时直升机镜头 C
处的高度 CD 为 200 米,点 A,D,B 在同一直线上,则 A,B 两点的距离

米.
图 25-4
课前双基巩固
题组二 易错题
【失分点】
在计算 ������
图25-5
[答案]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BCD=60° , ∠BAD=30° , ∠B=∠BCD -∠BAD=30° ,∴AC=BC=100 米.如图,过点 B 作 BE⊥AD 于点 E,在 Rt△BCE 中,∠BCE=60° , ∴BE=BC×sin 60° =50 3(米).故选 B.
答案: B
7.如图,在△ABC 中,∠A=45° ,∠B=30° , CD⊥AB,垂足为 D,CD=1,则 AB 的长为( )
2.(2014· 丽水)如图,河坝横断面迎水坡 AB 的坡 比 1∶ 3(坡比是坡面的铅直高度 BC 与水平宽度 AC 之 比),坝高 BC=3 m,则坡面 AB 的长度是( )
A.9 m C.6 3 m
B.6 m D.3 3 m
解析:∵坡比为 1∶ 3,即 BC∶AC=1∶ 3,即 BC 3 tan A= ,∴∠A=30° .∵BC=3 m,又∵sin A= , AB 3 3 即 sin 30° = ,∴AB=6(m).故选 B. AB 答案: B
解:如图,过点 A 作 BC 的垂线交 BC 于点 E.在 Rt△ABE 中,AB=25 米,∠ABC=62° ,
∴AE=25×sin 62° ≈25×0.88=22(米). BE=25×cos 62° ≈25×0.47=11.75(米). 在 Rt△ADE 中,AE=22 米,tan 50° ≈1.20, AE 22 ∴DE= ≈ ≈18.33(米). tan 50° 1.20 ∴DB=DE-BE≈18.33-11.75=6.58(米). 答:应将坝底向外拓宽 6.58 米.
A.2 3 C. +1 3
B.2 3 D. 3+1
解析: 在 Rt△ACD 中, ∵∠ADC=90° , ∠A=45° , ∴AD=CD=1. 在 Rt△BCD 中,∵∠BDC=90° ,∠B=30° , CD 1 ∴BD= = = 3. tan B tan 30° ∴AB=AD+BD=1+ 3.故选 D. 答案: D
第六章 图形的相似与解直角三角形
第25讲
解直角三角形及应用
考点一
解直角三角形
1.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所有 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中, 除直角外,一共有 5 个元素,即 3 条边和 2 个锐角).
2.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在 Rt△ABC 中,∠C=90° ,∠A,∠B,∠C 的 对边分别为 a,b,c. (1)三边之间的关系:a +b =c ; (2)两个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 ;
考点三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例 3(2014· 莱芜)如图,一堤坝的坡角∠ABC= 62° ,坡面长度 AB=25 米(图为横截面),为了使堤 坝更加牢固,
一施工队欲改变堤坝的坡面,使得坡面的坡角∠ADB =50° ,则此时应将坝底向外拓宽多少米?(结果保留 到 0.01 米)(参考数据:sin 62° ≈0.88,cos 62° ≈0.47, tan 50° ≈1.20) 【点拨】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 坡角问题是常见的类型.
解:如图,过点A作AM⊥BD于点M,过点P作 PN⊥BD于点N,
∵AP∥BD,CE⊥AP, ∴AM=CE=PN=5 km,MN=AP=20 km. 在Rt△ABM中,∵∠B=45° ,
∴BM=AM=5(km). 在 Rt△PND 中,由题意可得∠D=30° , PN 3 5 ∵tan D= ,即 = , DN 3 DN ∴DN=5 3(km). ∴BD = BM + MN + DN = 5 + 20 + 5 3 = 25 + 5 3(km).
202-42 3
6.(2014· 随州)如图,要测量 B 点到河岸 AD 的距 离,在 A 点测得∠BAD=30° ,在 C 点测得∠BCD= 60° , 又测得 AC=100 米, 则 B 点到河岸 AD 的距离为 ( )
A.100 米 200 C. 3 米 3
B.50 3 米 D.50 米
方法总结: 解直角三角形时,结合图形,根据题目的已知条 件选择合适的表达式求解.一般地,尽可能选择乘法表 达式,并尽可能使用题目给出的原始数据求解.
考点二
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三角形
例 2(2014· 济宁)如图,在△ABC 中,∠A=30° , ∠B=45° ,AC=2 3,则 AB 的长为________.
1.如图,在 Rt△ABC 中,∠C=90° ,AB=6, 2 cos B= ,则 BC 的长为( A 3 A.4 18 13 C. 13 B.2 5 12 13 D. 13 )
2.如图,从热气球 C 处测得地面 A,B 两点的俯 角分别为 30° ,45° ,如果此时热气球 C 处的高度 CD 为 100 米,点 A,D,B 在同一直线上,则 AB 两点间 的距离是( )
考点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 1.已知在 Rt△ABC 中,∠C=90° ,∠A=α,AC =3,那么 AB 的长为( D A.3sin α B.3cos α ) 3 C. sin α 3 D. cos α
AC 解析:在 Rt△ABC 中,∠C=90° ,cos α= , AB AC 3 ∴AB= = .故选 D. cos α cos α
3.某人想沿着梯子爬上高 4 m 的房顶,梯子的倾 斜角(梯子与地面的夹角)不能大于 60° , 否则就有危险, 那么梯子的长至少为( C A.8 m 8 3 C. m 3 ) B.8 3 m 4 3 D. 3 m
4.如图,两个建筑物 AB 和 CD 的水平 距离为 30 m,张明同学住在建筑物 AB 内 10 楼 P 室,
5. (2014· 毕节)如图是以△ABC 的边 AB 为直径的 半圆 O,点 C 恰在半圆上,过 C 作 CD⊥AB 交 AB 于 3 D,已知 cos∠ACD= ,BC=4,则 AC 的长为( 5 )
A.1
20 B. 3
C.3
16 D. 3
解 析 : ∵AB 是 半 圆 O 的 直 径 , ∴∠ACB = 90° .∵CD⊥AB , ∴∠ADC = 90° .∴∠ACD = ∠B. 在 BC 3 Rt△ABC 中,∵cos B=cos∠ACD= ,BC=4,即 AB 5 3 20 = ,解得 AB= .∴AC= AB2-BC2= 5 3 16 = .故选 D. 3 答案: D
一锐角与邻 边(如∠A,b) 一锐角与对 边(如∠A,a) 斜边与一锐 角(如 c,∠A)
∠B=90° -∠A;a=b· tan A; b c= cos A a ∠B=90° -∠A;b= ; tan A a c= sin A ∠B=90° -∠A;a=c· sin A; b=c· cos A
温馨提示: 解直角三角形的思路可概括为 “有斜 斜边 用弦 正弦、 余弦, 无斜用切正切, 宁乘勿除, 取原避中”.
他观测建筑物 CD 楼的顶部 D 处的仰角为 30° , 测 得底部 C 处的俯角为 45° ,求建筑物 CD 的高度. ( 3≈1.73,结果保留整数)
解:如图,过点P作PE⊥CD于点E,则四边形 BCEP是矩形,
∴PE=BC=30 m. 在 Rt△PDE 中,∵∠DPE=30° ,PE=30 m, 3 ∴DE=PE· tan 30° =30× =10 3≈17.3(m). 3 在 Rt△PEC 中,∵∠EPC=45° ,PE=30 m, ∴CE=PE=30(m). ∴CD=CE+DE≈30+17.3≈47(m). 答:建筑物 CD 的高约为 47 m.
【点拨】如图,过点 C 作 CD⊥AB 于点 D,在 Rt△ACD 中,AC=2 3,∠A=30° ,∴CD= 3,AD = AC2-CD2=3. 在 Rt△BCD 中,CD= 3,∠B= 45° ,∴BD= 3,∴AB=AD+BD=3+ 3.
【答案】
3+ 3
温馨提示: 当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时,可以通过作高构造 直角三角形求解.
考点一
解直角三角形 )
例 1(2014· 杭州)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已知∠C =90° ,∠A=40° ,BC=3,则 AC=( A.3sin 40° C.3tan 40° B.3sin 50° D.3tan 50°
【点拨】∵∠B=90° -∠A=90° -40° =50° , AC tan B= ,∴AC=BC· tan B=3tan 50° .故选 D. BC 【答案】 D
方法总结: 坡度、坡角和仰角、俯角问题是应用解直角三角 形解决问题的两种常见类型.①坡度、坡角问题中,两 个直角三角形有公共的直角边,先求出公共边是解决 此类题目的基本出发点;②仰角、俯角问题中,若出 现两个不同的仰角俯角或一个仰角、一个俯角,解 决此类问题时,一般是设出未知数,用同一个未知数 表示问题中的未知量,然后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 出方程求角、俯角 如图①,在测量时,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 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做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角 叫做俯角.
2.坡度(坡比)、坡角 如图②,坡面的高度 h 和水平距离 l 的比叫做坡 h 度(或坡比),即 i=tan α= ,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α l 叫做坡角.
答案:A
4.在△ABC 中,a,b,c 分别是∠A,∠B,∠C 的对边,如果 a2 + b2 = c2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B.bcos B=c D.ctan B=b
2 2
A.csin A=a C.atan A=b
2
a 解析: ∵a + b = c , ∴∠C = 90° .∵sin A = , c ∴csin A=a,∴A 正确.故选 A.
A.200 米 C.220 3米
B.200 3米 D.100( 3+1)米
解析: ∵∠ACD = 60° , CD = 100( 米 ) , ∴AD = CD· tan∠ACD = 100 3( 米 ) . ∵∠BCD = 45° , CD = 100( 米 ) , ∴BD = CD = 100( 米 ) . ∴AB = AD + BD = 100( 3+1)米.故选 D. 答案: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