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心悸患者207例iHolter分析

合集下载

心悸ppt课件

心悸ppt课件
适量运动
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 缓解压力。
其他辅助治疗方法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缓解心悸症 状的目的。
按摩疗法
运用按摩手法刺激身体特定部位,促进血液循环 和淋巴循环,有助于缓解心悸症状。
音乐疗法
通过聆听舒缓的音乐,调节情绪状态,减轻心悸 症状。
06
误区二
忽视伴随症状。心悸的伴随症状对于诊断具有重要 意义,忽视这些症状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
避免策略
出现心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 医生应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 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避免盲目自行用药或听信偏 方治疗。
04
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建议
西医治疗原则和方法
病因治疗
临床表现
心悸患者常描述为心跳加速、心跳 过重、心跳不规律等,可伴有胸闷、 气短、乏力等症状。
流行病学现状及危害程度
流行病学现状
心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发病率较高,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随 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年轻人中心悸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危害程度
心悸虽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前兆,如心律失常、 冠心病等。长期心悸可能导致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和实践
01
02
03
04
合理饮食
倡导低盐、低脂、低糖的健康 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
类等健康食品的摄入。
适量运动
推荐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
游泳、慢跑等。
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 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i Holter心脏监护新模式

i Holter心脏监护新模式

1 8
名医务人员

监测患者
部分

也是医院管理 现 代化 的必

lt e
r
~ 助 网络技 术


实现 心
余例
i H
其 中肯定 会失去 生 命
lt
e r
由之 路
H
o
脏远 程监测
l
t e r

相 当于 把病床 搬到 了
r
而通过


o
预 警 挽救 的有
6 0

已成 为心 血 管疾病诊
lt
e r
除了

胸 闷 的健康 人 进 行 跟 踪 观

脏 远 程 监 护 中心 正 式投 入 使 用
具 有普 通 手 机所 有 的特 点 外 具特 色的是增加 了






对 心 脏 药 物 疗 效 的评 价

高海青教授 表示

心 脏远程监护
个特殊 的芯

健康保健人群 的监护和预 警
都 有很 好 的监 测作 用

晚 上两 点钟左 右心 律 失常 中心 医生 接到i 息后

监护

高海 青教授 肯定地
H
o
l
t e r
发送 来 的信

阻 击猝 死
重所 周知


心 脏 猝死 是 非常

及时通 知了病房

由于 护


个例 证 能说 明 问题 有


前不
士正 忙着处理 另外
个重病号

心律失常患者心悸不适的临床分析报告

心律失常患者心悸不适的临床分析报告

心律失常患者心悸不适的临床分析报告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的异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等病症。

其中,心律失常患者常常出现心悸不适的症状。

本报告将从临床分析的角度,对心律失常患者心悸不适进行探究。

一、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某某性别:男年龄:50岁二、主诉患者主要的主诉为心悸不适。

其描述为心跳过快、有力,伴有不适感或疼痛,持续时间较长。

三、既往病史患者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既往病史。

此外,患者无其他重大疾病史,与社交饮食和生活习惯无明显关联。

四、体格检查患者体格检查结果显示血压偏高,心率不规则,心搏有力。

其他系统检查结果正常。

五、辅助检查1. 心电图(ECG):心电图显示心律失常,具体为心动过速,QRS波形正常。

2. 心脏超声(Echocardiography):心脏超声结果显示心脏结构无明显异常,心搏出力正常。

3.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显示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正常。

六、临床分析根据患者的主诉、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如下:1. 心悸不适可能与心律失常直接相关。

心律失常引起心脏节律紊乱,导致心跳过快、有力,以及不适感或疼痛的出现。

2. 患者的高血压和冠心病既往病史可能增加了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

这些疾病会对心脏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心律异常。

3. 辅助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均正常,排除了其他严重疾病的可能性。

七、处理与建议1. 药物治疗:对于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不适,可采用药物进行治疗。

具体药物选择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心脏功能、心律失常类型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患者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定期进行运动,保持适当的体重。

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盐、油脂和糖的摄入。

3. 注意休息与放松:心悸不适可能会造成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影响心律的进一步稳定。

建议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学习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4. 定期复诊:患者需要定期复诊,通过心电图、超声等检查评估病情变化,以及调整治疗方案。

心内科发作性心悸、胸闷病例分析专题报告

心内科发作性心悸、胸闷病例分析专题报告

心内科发作性心悸、胸闷病例分析专题报告患者男性,53岁,主因“发作性心悸、胸闷2年余,加重3d”入院。

患者心悸、胸闷发作时多伴头晕、乏力及出汗,无黑朦、晕厥,症状持续1〜2min,休息后可缓解。

上述症状频繁发作。

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示:窦性心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室性早搏1257个,有1阵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14次成对室性早搏(室早),有20阵室性二联律和2阵室性三联律;室上性早搏有1284个,有1阵房性心动过速(房速);ST-T改变。

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心房内径36mm,左心室内径55mm,右心房内径37mm,右心室内径30mm,左心室射血分数62.67%o右心室游离壁心肌变薄,近心尖段有心室游离壁运动幅度明显减低,室间隔略厚,约12mm,余节段室壁厚度及运动幅度未见异常。

各瓣膜形态未见异常。

彩色超声多普勒(CDFI)示:三尖瓣可见少量反流。

此后患者因发作性晕厥再次入院诊治。

入院后查心电图,结果见下图。

:「I—S~I—户LLH J L j TPΛ~'LL T W'""'L:CXJML J LL/V,解析患者的心电图;结合病史及其他辅助检查,最可能的诊断是?心电图要点窦性心律,心率75次∕min,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右胸导联T波倒置(Vl〜V3);右胸导联(Vl〜V3)可见明显的Epsilon波。

病例分析既往24h动态心电图示24h室早>500个,室速发作时心电图示起源点位于右心室流出道前壁;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室扩大,右心室游离壁心肌变薄,运动幅度减低。

患者曾行心脏核磁检查,结果示右心室壁内未见明确脂肪浸润。

该患者已达到2010年版ARVC诊断标准中3个主要条件和1个次要条件,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RVcardiomyopathy,ARVC)诊断成立。

不明原因心悸患者动态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分析

不明原因心悸患者动态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分析

1 2 . 4 0 6 0 , P< 0 . 0 5 ) 。心悸组 S D N N 日夜 比值及 L F / H F比值 增大 , 与 对照组 比较 差异 均有统计 学 意义 ( t =4 . 2 8 0 、 6 . 7 8 8 , P< 0 . 0 1 ) 。结 论 不明原因心悸患者 2 4 h动态心 电图多数为大致正 常 , 但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其心脏 自主神经功能 已有不
f u n c t i o n .Me t h o d s F o ay—f i v e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p a l p i t a t i o n s o f u n k n o w n c a u s e s a n d 2 2 h e a h y c o n t r o l s we r e e x a mi n e d f o r 2 4 h o u r s o f d y —
张 镝, 曹淑 玉
【 摘要 】 目的 分析不明原 因心悸患者 的心脏 自主神经功能状态 , 探讨其 发病机制 。方 法 选取不 明原 因心悸 患者 4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例及健康 对照组 2 2例 , 进行 2 4 h动态心 电图检查并行心率变异性 ( H R V) 分析, 比较心悸组 中动态心 电图大致正常者 与对 照 组2 4 h正 常 R—R间期标准差 ( S D N N) 、 每5 m i n正常 R— 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 ( S D A N N) 、 相邻正常 R— R间期差值 的均方根 ( R M S S D) 、 S D N N<1 0 0的例数 、 S D N N 日夜 比值 以及 L F / H F比值等 指标 。结果 不明原因心悸 组与对照组平 均心率无 统计 学 差异 。心 悸组共检 出室性心律失 常 8例 ( 1 7 . 8 %) , 均为单 源性室性期 前收 缩 , 平均( 8 3 . 2±1 1 9 . 3 ) 个/h ; 窦性 心动过缓 3例 ( 6 . 7 %) ; 阵发性室 上性 心 动 过速 6例 ( 1 3 . 3 %) ; 动态 心 电图 大致 正 常 2 8例 ( 6 2 . 2 %) 。对 照组 动 态 心 电 图均 大致 正 常

ESC 2024心律失常病例分析(全文)

ESC 2024心律失常病例分析(全文)

ESC 2024心律失常病例分析(全文)1. 引言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它影响着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口。

心律失常的种类繁多,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早搏等。

心律失常会对心脏功能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绞痛、晕厥等症状。

在本次报告中,我们将分析一些典型的ESC 2024心律失常病例,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一疾病。

2. 病例分析2.1 病例一: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为一名52岁的男性,有长期高血压病史。

症状表现为突发的心悸、胸闷,伴有大汗淋漓。

心电图检查发现室性心动过速,心率为180次/分。

经过药物治疗和电复律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2.2 病例二:房颤患者为一名70岁的女性,有冠心病史。

症状表现为心悸、乏力、晕厥。

心电图检查发现房颤,心率为110次/分。

通过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术,患者病情得到缓解。

2.3 病例三: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为一名28岁的女性,无明显病史。

症状表现为突发的心悸、胸痛,伴有不适感。

心电图检查发现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为220次/分。

经过药物治疗和电复律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3. 讨论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通过分析心电图,可以明确心律失常的类型、严重程度和病理性变化。

针对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药物治疗是心律失常治疗的基础,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对于难治性心律失常,如室速、房颤等,射频消融术等介入治疗手段已成为临床常规。

4. 结论心律失常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ESC 2024心律失常病例,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提高对心律失常的认识,加强心电图诊断技术,优化治疗方案,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以上是关于ESC 2024心律失常病例分析的文档内容,如有需要进一步讨论或修改,请随时告知。

心悸症候分析报告

心悸症候分析报告

心悸症候分析报告简介心悸,即感觉到自己的心跳过快、过慢或者不规则,是一种常见的主诉。

心悸症候是多种疾病的常见表现,包括心律失常、心脏病、焦虑、贫血等。

本报告旨在分析心悸症候的常见原因和诊断方法,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并与医生进行沟通。

心悸症候的常见原因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悸症候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心律失常可以分为心率过快和心率过慢两种类型。

心率过快的心律失常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心率过慢的心律失常包括窦房结功能障碍、房室传导阻滞等。

这些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脏跳动速度不稳定,造成心悸感。

心脏病心脏病也是心悸症候的常见原因之一。

冠心病是导致心脏供血不足的主要疾病,当心脏供血不足时,心脏需要用更高的频率工作来弥补供血不足,引起心悸。

另外,心肌病、心肌炎等心脏疾病也会导致心悸症候。

焦虑和压力焦虑和压力是心悸症候的常见诱因。

当人们遇到紧张、焦虑的情况时,交感神经会被激活,导致心脏跳动加快,出现心悸现象。

贫血贫血也是导致心悸症候的常见原因之一。

贫血指的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的减少,导致供氧能力下降。

当身体组织缺氧时,心脏需要加快跳动来增加供氧量,产生心悸感。

心悸症候的诊断方法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病史询问是诊断心悸症候的第一步,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心悸的特点、频率、持续时间等。

体格检查包括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有助于发现心脏杂音、心律不齐等体征。

心电图(ECG)心电图是诊断心悸症候的常用检查方法。

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医生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脏病等问题。

Holter监测Holter监测是一种连续记录心电图的方法,通常持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

通过Holter监测,医生可以更容易地发现不稳定的心律失常,为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帮助排除贫血等造成心悸症候的原因。

常规血常规、心肌酶谱、甲状腺功能等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因。

如何缓解心悸症候规律作息良好的作息习惯对缓解心悸症候很有帮助。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有助于促进身体的恢复和放松。

心悸ppt课件

心悸ppt课件
转归
心悸的转归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 度和治疗的效果,轻度心悸患者 可能自行缓解,而严重患者可能 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
04
心悸的预防与日常保健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公道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 酒、保持心理平衡等。
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检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心悸 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饱 餐、寒冷等心悸诱因。
经验教训与启示
经验教训
对于心悸症状,应重视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同时,加强预防措施,如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等。
启示
心悸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心血管科、心理科等。医生在治疗时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 支持和疏导。此外,公众应提高对心悸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及时就医诊治。
学习心悸相关知识
了解心悸的症状和应对方法,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日常保健
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 夜和过度疲劳。
适度运动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漫步 、慢跑、太极拳等。
公道饮食
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习惯有助 于预防心悸。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疗和心理疏导。
02
分析案例二
王女士的心悸症状与情绪激动有关,可能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心脏神
经官能症。治疗建议为调整心态,保持情绪稳定,适当进行心理治疗和
药物治疗。
03
讨论
心悸的成因多样,既可能与生理因素如心脏疾病、内分泌失调等有关,
也可能与心理因素如情绪波动、压力过大等有关。治疗心悸需要综合考

不明原因心悸动态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临床分析

不明原因心悸动态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临床分析

不明原因心悸动态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心悸的发病机制。

方法:选取该类患者45 例,另外在选取22 例健康者。

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重点分析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性。

结果:患者组有8 例室性心律失常 (17.8%);3 例窦性心动过缓 (6.7%);6 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3.3%);28 例动态心电图大致正常 (62.2%)。

对照组全部正常(100%)。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该类患者24h 心电图多为正常,但心率变异性显示受损。

【关键词】心悸;自主神经;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心悸(palpitation)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

是一种多发和高发疾病,各个年龄段均有,其中以中年人居多。

该病的病因较多,可由心跳加快、心律紊乱及神经病变等导致。

或为阵发性,或为持续性,伴有胸闷症状,引发患者诸多不适。

由于常规心电图检测时间不足,难以确保在病发时准时检测,心电异常不易获取,检测效果不佳。

为探讨该病具体发病机制,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我院选取该类患者45 例,并与22 例健康者进行对比,进行24h 动态心电图检测及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取得了良好效果。

具体情况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心悸组为患者共45例。

其中男32 例,女13 例,年龄 32~56 岁,平均(42.5±9.6)岁。

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心悸、胸闷等。

常规心电图、X线片均未见异常,对高血压、糖尿病等进行排除。

对照组为健康者共22 例。

其中男15 例,女7 例,年龄30~52 岁,平均 (41.5±9.2)岁。

两组对象上述数据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动态心电图检测两组对象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及心率变异性分析[1][2]。

患者保持日常活动,采用人机对话方式检测,时间持续24h。

重点分析心肌缺血及心率、心律相关情况。

心悸气短病例分析报告

心悸气短病例分析报告

心悸气短病例分析报告心悸气短是指患者出现心悸和呼吸急促的症状。

下面是对一名患者心悸气短病例的分析报告。

患者,男性,60岁。

主诉心悸气短已有三个月。

患者平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长期口服降压药和降糖药物。

开始时,心悸和气短症状轻微,只在劳累时出现,伴有胸闷和头晕。

但是最近一个月症状逐渐加重,甚至在休息时也会出现心悸和气短。

患者体重无明显变化,没有胸痛、胸闷、咳嗽等症状。

体格检查:血压为140/90mmHg,呼吸频率为20次/分,心率为110次/分,体温正常。

头颈部未见肿胀、压痛或颈静脉充盈。

心脏听诊可闻及心率不齐的S1和S2,未闻及明显的心脏杂音,无病理性杂音。

肺部无干湿啰音,扩张性上腔静脉未见充盈。

腹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肢体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甲状腺功能正常。

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心室率不规则。

基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心房颤动引起的心悸气短。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进而引起心悸和气短。

患者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些疾病可能促使心房颤动的发生。

心房颤动还可能引起栓塞性并发症,如脑梗死,因此需要进一步评估患者的栓塞风险。

进一步检查建议:1. 心脏超声检查,评估左室功能和检查是否有心室扩大,心房颤动伴有心功能不全时可能需要进一步治疗。

2. 血栓筛查,考虑到心房颤动的患者易发生栓塞,需要检查患者是否有血栓形成。

3. 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亢进也是引起心房颤动的一个重要原因,需要排除甲亢的可能。

治疗建议:1. 控制心房颤动,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进行心电复律治疗,以恢复正常心律。

2. 管理患者的基础疾病,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

3. 考虑抗凝治疗,根据患者的栓塞风险,可使用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总结:心房颤动是引起患者心悸气短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综合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初步确定诊断,然后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心悸-诊断思维及病例分享

心悸-诊断思维及病例分享

心悸-诊断思维及病例分享患者,吴XX,男,80岁,退休,2016年3月2日来诊。

一、主诉:反复心悸10年,再发加重伴胸闷3天二、病史询问(一)初步诊断思路及问诊目的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心悸,病史询问应围绕心悸的性质,和心悸发作诱因、时间、频率、病程,以及相应的检查(特别是心悸发作时的心电图检查)和治疗经过;同时应注意询问伴随症状和既往史。

(二)问诊主要内容及目的1.心悸的性质常见的有心动过速、心脏停跳感、心脏搏动感增强。

心动过速可能为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

心脏停跳感可能为期前收缩、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患者自测脉搏,发现间断停跳一次,可能是期前收缩时心搏量低,不足以引起周围动脉搏动所致,也可能是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心室漏搏所致,听诊或心电图可以鉴别;有些患者自测脉搏或用电子血压计测量心率只有30~40次/分,无明显头晕、黑朦等不适,除了窦性心动过缓、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外,还要考虑室性早搏二联律可能。

心脏搏动感增强病因复杂,生理情况下可见于紧张、饮酒、喝浓茶或咖啡、服用某些药物后;病理情况下可见于甲亢、贫血、发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室肥大或回心血量增多(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虽主诉为心悸,仔细询问后其实为剑突下不适,可为嗳气、烧心、反酸等不适考虑消化系统疾病可能性大,问诊时需注意。

2.心悸发作诱因、时间、频率、病程特别注意有无突发突止和发作时间。

突发突止可能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间长短不同,某些心律失常(比如心房颤动)的治疗原则不一样。

3.伴随症状伴心前区疼痛见于冠心病、心肌炎等;伴晕厥见于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伴消瘦及出汗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4.既往史包括有无慢性病史,吸烟、饮酒史、传染病史、个人史等等(三)问诊结果及思维提示1.患者10年来反复发作心悸,为心慌感,无明显心脏停跳感与有力的心脏搏动感,无明显诱因,无突发突止。

HOITER对80例心悸怔忡的监测体会

HOITER对80例心悸怔忡的监测体会

HOITER对80例心悸怔忡的监测体会
饶才坤;李邦贵;陈继;孔庆玲
【期刊名称】《湖北中医杂志》
【年(卷),期】1994(16)3
【摘要】心悸者心跳易动悸,时作时休,心无所倚;怔忡者为心跳动摇不宁,无有静时,不得自主,为探讨心悸、怔忡病人发作时心电变化,我们采取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护记录(HOITER)系统监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根据悸轻忡重的理论将住院和门诊80例病人分为心悸组46例,男女比1:1.5,年龄20岁~54岁,平均年龄
32±3岁;怔忡组34例,男女比2:1,年龄38岁~80岁。

【总页数】1页(P38-38)
【关键词】心悸;怔忡;心电图
【作者】饶才坤;李邦贵;陈继;孔庆玲
【作者单位】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21
【相关文献】
1.甘麦大枣汤合归脾汤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心悸怔忡48例 [J], 柳艳弘
2.脊源性心悸、怔忡症诊疗指南编写报告 [J], 任丰涛;安平
3.心悸、惊悸、怔忡,玩的都是心跳? [J], 李欢欢
4.针刀结合中医整脊治疗脊柱相关心悸怔忡21例 [J], 杨能钢;杨宗胜;王弟红
5.心悸怔忡古方数据库的构建及组方配伍规律分析 [J], 许云;李嘉璇;付姝菲;年莉;张建勋;周志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Hoter检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分析(附120例动态心电图报告)

Hoter检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分析(附120例动态心电图报告)

Hoter检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分析(附120例动态心电图报
告)
柯策勇;陈尊发;邱浩强
【期刊名称】《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年(卷),期】1996(2)2
【摘要】对120例冠心病(CAD)并有发作性心肌缺血者的24小时Hoter(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共检出缺血发作816阵次;其中81.5%属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24小时内以6~12时发作最多,占50.3%;陈旧性心肌梗塞(OMI)组和心绞痛(AP)组SMI分别占发作性心肌缺血阵次数为86.3%和68.8%。

提示SMI在CAD相当常见且占阵发性心肌缺血的大部分,同时有明显的节律性变化,为预防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并对目前惯用的服药方法提出不同的看法。

【总页数】2页(P137-138)
【关键词】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检出;动态心电图;发作性;常见;SMI;CAD;提示;AP 【作者】柯策勇;陈尊发;邱浩强
【作者单位】广东省潮州医院;广东省普宁华侨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R542.22
【相关文献】
1.动态心电图检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J], 李少华
2.Hoter检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分析 [J], 柯策勇;陈尊发;邱浩强
3.冠状动脉造影与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对比分析 [J], 董宏伟;程红;陈婉兰
4.冠状动脉造影与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对比分析 [J], 左玉娟
5.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中的诊断效果观察及检出率分析 [J], 包文敏;李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24例心悸动态心电图分析

524例心悸动态心电图分析

524例心悸动态心电图分析
赵旭;朱克明
【期刊名称】《心电学杂志》
【年(卷),期】1996(015)003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心悸的病因,探讨心悸与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我们自1983年起,对心悸患者行动态心电图(DCG)检查,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共524例,其中男216例,女308例,年龄13—72(平均41.8)岁.全部病例均为因阵发性心悸就诊的门诊病人,且在作DCG检查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发作.除外因发热或使用氨茶碱、麻黄素、阿托品等药物所致者.2.方法
【总页数】1页(P95)
【作者】赵旭;朱克明
【作者单位】浙江省黄岩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浙江省黄岩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702
【相关文献】
1.老年心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200例 [J], 江灵芝;章文杰;肖萍
2.心悸人群分布特点及动态心电图分析 [J], 郑璇;李贵;陈舒玲;金铃胆;林宝英;李水珠
3.452例心悸者动态心电图分析 [J], 赵红;韦振东
4.心悸患者24h动态心电图分析 [J], 王颖;尤占彪
5.220例心悸与心律失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J], 黄世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00例心悸、胸闷患者动态心电图分析

300例心悸、胸闷患者动态心电图分析

300例心悸、胸闷患者动态心电图分析朱明华;袁美中;薛丽【期刊名称】《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年(卷),期】1997(000)005【摘要】我们对300例主诉心悸、胸闷患者进行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监测。

为临床提供对心脏疾患的可靠诊断依据。

现综合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300例均为我院就诊的患者。

主诉心悸、胸闷。

其中男149例,女151例。

年龄≥60岁34例,50-59岁59例,40-49岁83例,&lt;40岁124例。

监测仪器为西德Custo Mega公司生产,双通道连续记录动态心电图仪。

采用常规的MV<sub>1</sub>、MV<sub>5</sub>导联,记录时间为24小时,监测中让患者详细记录一天的生活情况,情绪变化,自觉症状等,将所有心电信息输入compa电脑中,自动进行扫描取样分析。

2 结果【总页数】2页(P283-284)【作者】朱明华;袁美中;薛丽【作者单位】[1]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医院;[2]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医院222000;[3]22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4【相关文献】1.95例阵发性心悸、胸闷患者动态心电图分析 [J], 钟伟言2.36例阵发性夜间胸闷患者动态心电图分析 [J], 于树君3.一例胸闷、憋气、心悸患者的诊疗思考 [J], 王海彬4.169例胸闷心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J], 陈丽敏5.一例胸闷、憋气、心悸患者的诊疗思考 [J], 王海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悸病例分析报告模板

心悸病例分析报告模板

心悸病例分析报告模板患者基本信息
- 姓名:[患者姓名]
- 性别:[患者性别]
- 年龄:[患者年龄]
- 就诊日期:[就诊日期]
- 主诉:[主诉]
临床表现
[患者病情的详细描述]
既往病史
- [列出患者的过往病史信息]
体格检查
- [详细描述患者的体格检查结果]
辅助检查
- 心电图:[结果描述]
- 血常规:[结果描述]
- 生化检查:[结果描述]
- 胸部X射线:[结果描述]
- 超声心动图:[结果描述]
- 其他:[如有其他辅助检查,请列出结果描述] 诊断
主要诊断
- [主要诊断名称]
- [诊断依据]
次要诊断
- [次要诊断名称]
- [诊断依据]
治疗原则
- [列出针对该病例的治疗原则]
治疗方案
- [列出具体的治疗方案]
治疗效果及随访
[列出患者治疗后的病情变化和随访结果]
结论
- [总结患者病情及治疗过程]
- [对患者未来的康复展望]
参考文献
[列出本报告所参考的文献和资料] 附:患者心电图片段
![心电图](心电图图片链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明原因心悸患者207例iHolter分析
目的:探讨心脏远程监护仪iHolter对不明原因心悸的诊断价值。

方法:207例不明原因的心悸患者均随身佩戴心脏远程监护仪iHolter,采用CM1、CM5双通道记录,嘱患者若出现心悸,可随时发送心电图。

对传送至监护中心的每条心电图,医生均予以诊断并回复;若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或明显ST-T改变等心电异常,及时电话通知患者本人或其家属。

用户摘机后,均将预警器进行USB回放,并出具报告。

结果:207例不明原因的心悸患者中,佩戴iHolter时间最长3 d,最短1 d。

通过手动记录发送心电图最多18条,最少1条,共1481条。

发现心电异常182例,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和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等,均予以明确诊断;25例未见心电异常。

结论:心脏远程监护仪iHolter 对不明原因心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标签:心脏远程监护仪;iHolter;心悸
心悸是一常见症状,指患者自觉心跳或心慌,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

其轻重受心率、节律或收缩强度的影响,同时也取决于患者的敏感性。

但心悸的发作常带有偶然性和突发性,大多数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往往症状已消失或常规心电图无异常,由于不能捕捉到明显的心电异常信息而失去早期诊断和干预的机会[1]。

心脏远程监护系统由设在医院的心脏远程监护中心和用户随身佩戴的心脏远程监护仪iHolter(intensive-Holter)组成,具有24 h连续心电异常检测预警和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无线双向数据传输等功能。

在佩戴过程中,若患者感觉不适,可通过手动记录,将心电图传送至医院的心脏远程监护中心,由医生予以诊断分析并将诊疗意见以短消息的形式发送至用户随身佩戴的iHolter或直接电话通知患者本人或其家属[2]。

本研究自2010年7月-2011年6月将iHolter应用于207例不明原因的心悸患者,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7例不明原因的心悸患者均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门诊。

心悸反复发作时间最长8个月,最短1 d,既往无冠心病、高血压病或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病史,不伴胸痛、发热、晕厥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普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客观检查大致正常,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其中男90例,女117例;最大年龄57岁,最小年龄15岁,平均(38.24±8.61)岁。

1.2方法选用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安凯数字医疗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提供的心脏远程监护系统。

设在医院的心脏远程监护中心由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网络服务器和工作站组成,其中应用服务器直接通过光纤接入GPRS无线数字通信网络,可以管理5~10万用户;用户随身佩戴的心脏远程监护仪iHolter由预警器、专用手机、数据线和导联线组成。

所有患者均按照常规方法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然后随身佩戴iHolter,采用CM1、CM5双通道记录,嘱患者若出现心悸,可随时发送心电图。

对传送至监护中心的每条心电图,医生均予以诊断并回复;若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或明显ST-T改变等心电异常,及时电话通知患者本人或其家属,或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或及时给予救治。

用户摘机后,均将预警器进行USB回放,并出具最近24 h的动态心电图分析报告。

电极片位置:绿色电极片(CM1)粘贴于胸骨右缘第四肋间;红色电极片(CM5)粘贴于左腋前线第五肋间;棕色电极片(共用负极)粘贴于左锁骨外1/3下方;黑色电极片(无关电
极)粘贴于右胸。

2结果
所有患者的普通心电图均大致正常。

佩戴iHolter时间最长3 d,最短1 d。

通过手动记录发送心电图最多18条,最少1条,共1481条。

207例患者中,发现心电异常182例,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和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等,均予以明确诊断;25例未见心电异常。

房性早搏29例,室性早搏38例,房性早搏、室性早搏10例,窦性心动过速11例,短阵房性心动过速21例,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23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14例,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15例,阵发性心房扑动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13例,未见心电异常25例。

1481条心电图中,偶发室性早搏最为常见,其次为偶发房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罕见。

偶发房性早搏410条,偶发室性早搏566条,窦性心动过速52条,短阵房性心动过速87条,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条,短阵室性心动过速32条,阵发性心房扑动6条,阵发性心房颤动15条,未见心电异常311条。

3讨论
继动态心电图、电话传输心电图之后,心脏远程监护系统的研制、开发并应用于临床,可早期发现患者出现的异常征兆,及时给予救治,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呈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3-5]。

动态心电图可长时间(24 h)记录患者的心电活动,较常规心电图有了长足进步。

但其只能回顾监护信息,一方面若记录当天无症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一方面发病时无法得到及时的诊断与救治指导,甚至有些患者在佩戴过程中发生猝死。

另外动态心电图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使用起来极不方便[6-7]。

电话传输心电图可通过固定电话传输实现远程监护,具有操作简便、传输距离远、诊断实时快速等优点,而且可长期监测,持续数天或1~2周,甚至1个月以上。

但由于只能通过固定电话传输,其使用亦受到一定的地域限制[7-8]。

心脏远程监护仪iHolter克服了上述仪器的不足,不受时间限制,可佩戴多日。

它采用循环记录方式,始终存储最近24 h 的心电图形,保存于B区,用于USB回放(相当于Holter功能);实时发送(包括自动报警或手动记录)时,每次上传72 s的心电图形,保存于A区(最多可存储180条);USB回放功能可弥补自动报警或手动记录时所发心电图仅为72 s的片断图形之不足。

心脏远程监护仪iHolter亦不受地域的限制,只要有移动网络存在,均可发送心电图和回复短信。

本研究中,首次将心脏远程监护仪iHolter应用于不明原因的心悸患者。

207例患者中,发现心电异常182例,包括偶发房性早搏、偶发室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和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等,均予以明确诊断;25例未见心电异常。

这表明心脏远程监护仪iHolter在诊断偶发性、突发性心律失常方面呈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对不明原因的心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 林举浮,苏哲坦.电话传送心电图(TTC)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1995,7(3):26-27.
[2] 高海青,陈守强,魏敏,等.心脏远程监护中同一用户不同时间心电图的对比研究[J].山东医药,2006,46(7):48-49.
[3] 沙洪,安源,王慧艳,等.心电远程监护系统的研制[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0,5(6):94-95.
[4] 王丛知,张菊鹏,张永红,等.具有实时报警和定位功能的心电监测仪的
研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4,23(3):164-167.
[5] 李享元,杨宗凯,吴鸿修.基于GPRS网的远程移动心电监护系统的研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5,24(3):180-182.
[6] 安源,沙洪,王慧艳,等.电话传输式心电远程监护系统的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2001,5(3):5-7.
[7] 顾菊康,苏哲坦.电话传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及评价[J].中国心血管杂志,1999,4(3):187-189.
[8] 杨代才.电话传送心电图监测的临床应用[J].医师进修杂志,1999,22(3):54-55.
(收稿日期:2012-05-18)(本文编辑:李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